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建造技术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建造技术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建造技术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建造技术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制造技术

匡胜严万新阶周湘江

(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410138)

摘要:装配式可持续建筑是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机械化施工并遵循可持续原则的新型建筑。建筑的主体结构体系与部品体系分离,使建筑具备结构耐久性,室内空间灵活性以及部品可更换性等特点,同时兼备低能耗、高品质和长寿命的优势。最后介绍了该类建筑在国内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可持续性、工厂化制造、钢结构体系、部品体系

Manufacture technology of prefabricated sustainable building

Kuang Shengyan; Wang Xinjie; Zhou Xiangjiang

(BROAD Sustainable Building Co. Ltd, Hu Nan Chang Sha 410138)

Abstract: Prefabricated sustainable building is a new type sustainable building using modular design, factory manufacturing and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mponent system separated from main body structure system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 steel structure durability, interior space flexibility and component system replaceable. The building also has advantages of low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quality and long life. At last, research of this type building in china has introduced.

Keyword: prefabricated building; sustainability; factory manufacturing; steel structure system; component system

0 引言

为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我国制定了到2020年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建筑行业将承担更重要的任务,由大量消耗资源转变为低碳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是近几年来建筑行业中提出的新概念,它是将新型的装配式建造技术和可持续技术相结合起来的新型建筑。这种建筑既符合国家住宅产业化和建筑节能减排的要求,同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完全颠覆传统建筑的做法,必将给建筑、建材业带来一次新的“革命” (1-3)。

1装配式可持续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的“粗放型建造”模式,它更像“制造”一种工业产品一样,采用流水线生产的方式预制建筑构配件,运到安装现场后像“搭积木”一样将建筑搭起来,并且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装配式可持续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模块化、多样化设计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的建筑设计以建筑模块为基本的设计单元,通过各类模块间的组合,形成不同建筑的外形。建筑的功能区的划分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一个主板模块或多个主板模块上。另外,对于同一个空间,不会受到传统建筑承重墙或分隔墙的限制,采用可装配的内隔墙对大开间进行灵活分割,根据用户的需要,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布局,实现设计多样化。

1.2标准化、工厂化制造

建筑部品的标准化和工厂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基础。在建筑模数协调的基础上,将部件的尺寸参数成套的统一起来,减少建筑部件的类型和规格,形成标准化的部件,提高部件的互换性、通用性。建筑的部件以工厂制造为主,也可采用市场上配套的产品。

1.3机械化、装配化施工

传统建筑以现场湿作业为主的建造方式,建造过程中耗能、耗水、耗地严重,同时也造成建筑使用中的高能耗和高物耗。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的主要部件在工厂预制运输到现场,通过专用工具吊装,并由装配工将各部件连接起来,不存在传统建筑大规模的湿作业和各类专业工种。

1.4 制造、使用的可持续性

装配式可持续性建筑在追求工业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1)采用工厂化生产形式,部件根据设计图进行预制,采用环境友好的材料,制造产生的废材料可循环使用。(2)主体采用钢结构,自重轻、抗震性好、使用寿命长,建筑的非承重部件可拆卸更换。(3)建筑部件的生产、装修100%在工厂完成;现场装配过程无湿作业、不进行二次装修,不会产生扬尘、污水、建筑垃圾等。(4)集成化的建筑节能设计。将建筑节能融入到建筑中,如采用轻质保温墙板、热回收的空调系统等,减少建筑生命周期内的能耗。(5)建筑可异地重建。

2装配式可持续建筑的组成

根据构配件的作用和使用年限的不同,装配式可持续建筑可分为主体钢结构体系和部品体系两部分。

2.1主体钢结构体系

主体钢结构体系主要起支撑作用,与建筑的使用寿命相同,不允许随意变动。装配式可持续建筑的水平承重结构称为主板。主板与柱、斜撑共同构成主体钢结构体系。

主板是装配式建筑的功能核心模块,按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各类专用主板,如普通主板、楼梯管井主板、电梯主板等。主板的主要部分,包括混凝土地板(带外饰面)、主板钢框架(如图1)、天花以及主板架内的管道等都在工厂里预制完成。钢结构在制作中分别采用冷镀锌涂料和超薄型防火涂料进行处理。主体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百年以上。

图1 主板钢框架图

2.2部品体系

部品体系的使用寿命远低于主体钢结构,当达到使用寿命时可进行更换。部品体系应符合标准化、通用化、模数化的要求,并具有装配方便的特点。装配式可持续建筑部品体系主要包括:围护结构系统、管线系统、厨卫系统和其它部品系统等。

(1)围护结构系统由外墙、内隔墙、屋面、门窗及遮阳组成。围护结构部品采用标准化、通用化、工厂化的产品,并易于安装和拆卸。外墙采用性能可靠、技术成熟的预制轻质复合保温板或轻质组合系统。内隔墙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或轻质条板制成。在设计内隔墙时,将功能(如电线、插座、挂件或门窗等)集中在几个专用墙板内,其它设置成空白墙板。内隔墙在工厂生产时,已完成装修和布线。

(2)管线系统主要包括水、电、气、暖等管线。竖向的管线主要集中在管道井和预埋在隔墙内,需要现场安装;横向的管线主要集成在主板架内,在工厂已安装。管线间的接口按照统一、协调的标准进行设计,同一类管线采用相同的接口形式。

(3)厨卫系统分为两种形式:整体式

厨卫和拼装式厨卫。整体式的厨卫技术成

熟、安装方便,而拼装式的厨卫对于地面及

墙板的性能要求高,但价格便宜。

(4)其它部品系统包括照明系统、消防系统、设备系统等。这些部品系统的设计和部件都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3国内研究情况

以往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研究中,抗震和隔音一直是装配式建筑主要问题。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开发和试验,通过采用独特的钢结构体系和隔音措施解决这两大缺陷。

3.1 抗震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建采用钢框架——斜支撑结构体系,主要由主板、立柱、斜撑组成。主板端部带有柱套,上层柱子插入本层柱套中,主板与柱套间采用法兰连接;梁和柱之间设置斜支撑,斜支撑和梁柱框架共同抵抗水平和竖向荷载。各节点均使用两种级差相邻的高强度螺栓紧固,避免同批次质量问题。

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建造了7层和30层的模型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抗震测试。试验表明:在7度、8度、9度多遇地震下,主体结构未见明显损坏,在9度罕遇后整体结构没有倒塌。

3.2 隔音

主要采用的隔音措施包括:(1)钢结构主体内包在墙体内,如分户墙采用双层装配式内墙(单层内墙厚度为80mm,由无石棉纤维水泥板和岩棉组成),外立面钢结构采用绝热金属面岩棉板和装配式内墙组成。(2)楼梯等裸露的钢结构上铺柔性材料。(3)所有板缝采用隔音防火材料封堵等。

3.3 研究情况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最早于2009年6月由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建造,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完成10幢示范楼,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米,部分建筑的情况见下表:

湖南湘阴塔式公寓项目是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筹建的最大项目。建筑高度达到99m,层数为30层,总建筑面积为17136 m2。每层的建筑面积为571m2,由8块普通主板(规格为15.6m×3.9m)和两块电梯主板(规格为7.8m×3.9m)组成。

湘阴塔式公寓在设计时还集成多项建筑节能技术,如采用150mm厚的金属面绝热岩棉板外墙、三层玻璃窗和智能外遮阳、冷热电联产、热回收新风机、太阳能热水等。建筑每平米的空调设计能耗为70kWh/a(一次能源)。

除主体钢构和内隔墙等采用工厂预制的形式外,其它部分选用市场上技术先进,装配容易的成熟产品。整个建筑工厂化率达到93%。

预计该建筑从搭建到入住的工期为15天!

4 结束语

装配式可持续建筑在建筑建造模式、施工速度、工程质量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均有着传统结构体系无可比拟的优势。

虽然装配式可持续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结构体系理论研究,配套部品的兼容性、制造成本、专业设计和施工人才缺乏以及国内技术规范的缺失等。但从长远来看,它符合建筑产业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将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参考文献:

[1]李湘洲. 21世纪建材、建筑业“大革命”——装配式建筑[J]建材工业信息,2003,4:11-13[2]李湘洲. 装配式建筑一览[J]建筑工人, 2010, 3: 20-21

[3]马军庆. 装配式建筑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8: 271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

“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进一步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落实重点任务,强化保障措施,突出抓规划、抓标准、抓产业、抓队伍,促进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确定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鼓励各地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规划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监管体系,形成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形成装配式建筑专业化队伍,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实现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 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明确重点任务

(一)编制发展规划。 各省(区、市)和重点城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抓紧编制完成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细化阶段性工作安排,提出保障措施。重点做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基地,实现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制定全国木结构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确定重点发展地区,开展试点示范。具备木结构建筑发展条件的地区可编制专项规划。 (二)健全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体系。支持地方、社会团体和企业编制装配式建筑相关配套标准,促进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编制与装配式建筑相配套的标准图集、工法、手册、指南等。 强化建筑材料标准、部品部件标准、工程建设标准之间的衔接。建立统一的部品部件产品标准和认证、标识等体系,制定相关评价通则,健全部品部件设计、生产和施工工艺标准。严格执行《建筑模数协调标准》、部品部件公差标准,健全功能空间与部品部件之间的协调标准。 积极开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以及《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交流活动。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实例图解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实例图解 装配式建筑已不在陌生,特别在近几年,3D打印技术的出现之后,装配式建筑将会成为新型建筑主流。作为一名工程人,一定要知道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流程。下面我们就一起对比分析装配式与传统建筑的5大优势有哪些?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解: 1、安装外墙板(三明治夹心保温板) 2、墙板连接件安装、板缝处理。 3、叠合梁安装 4、内墙板安装。 5、柱、剪力墙钢筋绑扎。 6、电梯井道内模板安装。 7、剪力墙 9、墙柱模板拆除、楼板支撑搭设、安装叠合式楼板。 10、吊装楼梯梯段。 11、工作面安装安全防护措施。 12、楼板拼缝处抗裂钢筋安装。 13、楼板内预埋管线安装、面层钢筋绑扎。 14、楼板混凝土浇筑。 15、进入上一层结构施工,拆除栏杆,吊装外墙板。 装配式建筑工艺与传统建筑工艺对比的5大优势: 1、施工现场施工取消外架,取消了室内、外墙抹灰工序,钢筋由工厂统一配送,楼板底模取消,墙体塑料模板取代传统木模板,现场建筑垃圾可大幅减少。

装配式: 传统式: 2、PC构件在工厂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通过大型起重机械吊装就位。操作工人只需进行扶板就位,临时固定等工作,大幅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 装配式: 传统式: 3、门窗洞预留尺寸在工厂已完成,尺寸偏差完全可控。室内门需预留的木砖、砼块在工厂也完成,定位精确,现场安装简单,安装质量易保证。 装配式: 传统式: 4、保温板夹在两层混凝土板之间,且每块墙板之间有有效的防火分隔,可以达到系统防火A级,避免大面积火灾隐患。且保温效果好,保温层耐久性好,外墙为混凝土结构,防水抗渗效果好。 装配式: 传统式: 5、取消了内外粉刷,墙面均为混凝土墙面,有效避免开裂,空鼓、裂缝等墙体质量通病,同时平整度良好,可预先涂刷涂料或施工外饰面层或采用艺术混凝土作为饰面层,避免外饰面施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损风险。 装配式: 传统式: 工程人,每天学一点儿,进步一点!

【5A版】重点院校装配式建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体化方案

【5A版】重点院校装配式建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体化方案 目录 一、建设依据 (1) 二、建设目标及意义 (2) 三、建设的内容 (3) (一)建设方案概述 (3) (二)建设方案思路 (4) (三)建设方案内容 (5) 1、一套装配式建筑教学大纲 (5) 2、一套装配式建筑教学课程 (6) 3、一套完整的CAD图纸 (6) 4、一套BIM模型 (6) 5、一套施工组织方案 (7) 6、一套装配式建筑教学知识点二维码系统 (7) 8、一套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训软件 (8) 9、一套装配式建筑实操沙盘 (8) 四、项目预期效果 (8) 五、项目建设预算 (9) 六、保障措施 (10) 一、建设依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17年达到193566.78 亿元,比2016年增长7.09% ,增速增加了4.8个百分点,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稳固。近两年来,装配式建筑

“红遍”大江南北,装配式人才培养已引起各方重视和关注。 2016年10月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指出:高校教育要着力于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如:BIM、装配式、绿色建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重点解决传统教育教学紧跟行业的发展进步,为行业提供新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实操建设,提升高校教育基础能力,构建完整又具有全国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二、建设目标及意义 装配式建筑是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制造建筑,装配式技术贯穿包括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的建筑全生命期,最终目的是整合建筑全产业链,实现建筑产业链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集成。装配式建筑是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五位一体”的体系化和集成化的建筑,而不是“传统生产方式装配化”的建筑,用传统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模式进行装配化施工不是建筑工业化。 要适应装配式建筑教育改革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就必须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引领装配式建筑教育改革、构建立体化的装配式建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解决一直以来困扰装配式建筑教育发展的师资力量薄弱、技术向理论转化困难、教学资源匮乏和实训项目难以开展的4大难题,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各高校充分立足自身特色,积极联系企业,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完善校企合作共赢机制,拓展创新实践平台外延,把校企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应用修订稿

B I 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 应用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B I 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应用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来源于建筑物构件的拼装,而是装配式各个构件的主线,这条主线串联起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建筑施工、装修维修和运维管理的全过程,服务于设计、施工、运维、拆除的全寿命周期。 BIM技术通过数字化、虚拟化的信息描述,实现构件模型的可视化装配,以及装配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集成,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工作效率。 装配式建筑,虽然和传统建筑业的浇筑模式略有区别,但总的来说,还是需要把各个构件组装在一起,在预制构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各专业人士的紧密配合,运用BIM技术所构件的设计平台,对设计方案进行同步修改,通过碰撞和自动纠错功能,自动筛选出各专业之间的设计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管理 运用BIM技术将装配式建筑的各个构件存储于“云端”服务器上,在云端进行构件尺寸、样式等信息的整合,并规范装配式建筑的构件族库,以规范装配式建筑的规格,利用统一的构件元素,实现不同装配式建筑物的多样性需求。 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误差 通过运用BIM技术,建筑设计师可以将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进行精细化设计,减少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装配式偏差,避免因为设计冲突造成的安装错误,避免返工,减少资源的相对浪费。 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

装配式建筑的吊装工艺复杂,施工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我们可以运用BIM技术在装配施工之前,对施工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从而加快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也可以模拟施工现场的安全突发事故,完善施工安全管理规范,排除安全隐患,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最后我们来聊聊,装配式建筑所用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和预制构件厂可视化信息管理是借助什么工具来实现的?装配式建筑的预制件那不得不提到Planbar,它是混凝土预制构件深化设计软件,是预制件高品质工业化设计的行业综合解决方案。 从批量生产到复杂的建筑构件和专用部件。快速、高效、零误差。它能将2D 与3D的独特组合,实现以模型和设计为导向的工作、提供可靠生产用的数据、有效规划高度复杂的构件、连续数据传输、自动创建构件图可见它在装配式的预制件的设计生产中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技术要求解析--北京--2018年-06-20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马涛 20182018年年0606月月2020日日· · 北京北京

依据文件 1《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 —京政办发[2017]8号 —2017年2月22日发布,3月15日实施 —2020年之前我市工作的指导总纲 2《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2017年工作计划》 —京装配联办发[2017]2号 —2017年5月22日发布 —8号文系列配套文件之一 3《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 —2017年12月12日发布,2018年2月1日实施 —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 全国术 1

依据文件 重点解读8号文 — ?总体要求—高难紧 —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引领作用(全方位,实质!) —全面提升建设水平(规划、设计、建造、管理等) (规划设计建造管理等) —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建造?全寿命期!) —促进本市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全产业链) ?工作目标—数量(10%?→20%→30%)企业(规模化总承包专业化) 两率)、技术体系(混凝土、钢结构) ?实施范围(广)、标准(两率 ?重点任务(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创新设计优化生产提升装配施工水平全装修绿色建材推行工程总承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保障措施 政府层面:健全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大政策支持专家委员会—健全工作机制细化责任分工加大政策支持 —形成合力:加强科技创新?强化队伍建设?做好宣传引导? 2

文件解读 —重点解读2017工作计划 ?工作目标 —数量上达到新开工面积的10%以上? 初步形成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产业能力—初步形成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产业能力? ?实施范围—总体内容同8号文 —增加工业建筑,补充了可不实施装配式建筑的三类具体情况及实施办法实率算 ?实施标准—两率及计算说明?其他(略) 总体成果?开局良好!深度欠缺深度欠缺,,后劲不足后劲不足?? ?对照住建部“一体两翼,两大支撑”的发展思路找差距 建筑体系—完善完善、、成熟和可复制成熟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推广的建筑体系建筑体系,,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EPC )和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BIM ),创新体制机制管理和促进产业发展 3

装配式钢结构介绍

装配式钢结构介绍 住宅产业化综合效益:钢结构体系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一、钢结构住宅体系概念及特点 1.1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各国对住宅体系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是指住宅的主体工程,由于选用不同的结构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而形成的不同住宅产品,并构成相应的若干从设计到建造的成套技术。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其采用的钢结构形式作为建筑体系分类的依据,成为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通常所说的钢结构住宅是指以工厂生产的经济钢型材构件作为承重骨架,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而构成的居住类建筑。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即是以钢结构住宅为最终产品,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将钢结构住宅的投资、开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过程集中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形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趋势。 1.2 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重量轻、强度高。由于应用钢材作承重结构,用新型建筑材料作围护结构,一般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减小了房屋自重,从而降低了基础工程造价。由于竖向受力构件所占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增加住宅的使用面积。同时由于钢结构住宅采用了大开间、大进深的柱网,为住户提供了可以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工业化程度高,符合产业化要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构件大多在工厂(

制作,安装方便,适宜大批量生产,这改变了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实现了从“建造房屋”到“制造房屋”的转变。促进了住宅产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施工周期短。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建一层,快的只需一两天。钢结构住宅体系大多在工厂制作,在现场安装,现场作业量大为减少,因此施工周期可以大大缩短,施工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以及现场资源消耗和各项现场费用都相应减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一般可缩短工期二分之一,提前发挥投资效益,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建设成本3%-5%。 (4)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是弹性变形材料,因此能大大提高住宅的安全可靠性。钢结构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可以大大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从国内外震后情况来看,钢结构住宅建筑倒塌数量很少。 (5)符合建筑节能发展方向。用钢材作框架,保温墙板作围护结构,可替代粘土砖,减少了水泥、砂、石、石灰的用量,减轻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现场湿法施工减少,施工环境较好。同时,钢材可以回收再利用,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小,其节能指标可达50%以上,属于绿色环保建筑体系。 (6)钢结构在住宅中的应用,为我国钢铁工业打开了新的应用市场。还可以带动相关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1 2013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 二、国内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史 2.1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在国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规模迅速扩大,钢结构住宅得到初步发展。时至今日,钢结构住宅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己

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及发展

装配式建筑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在欧美及日本被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具有效率高、精度高、质量高、工业化程度高、标准化程度高、建筑抗震性能高、节能性能高、使用面积大等优点。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力争用10年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30%,2017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1.39万亿,这意味着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将有至少6万亿以上的产值。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四大转变:①生产工艺由传统的手工作业为主变为以机械作业为主;②生产地点由传统的以工地现场为主转变成以工厂生产为主;③施工方式由传统的现场施工变为现场组装;④施工人员由传统的施工现场农名工为主变为产业工人、技术操作工人为主。 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仍存在一些问题:①造价相对较高。费用的增加主要在预制构件的预制和构件的安装运输;②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完善;③专业人才短缺,预制构件的安装对运输、吊装设备的要求较高,而普通的施工队伍,缺乏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经验。 2.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情况 2016年12月,住建部发布《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17年1月住建部公布《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3-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51231-2016)。2018年1月住建部公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并废止原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 3.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1)完善产业链 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需要完善产业链,把业主、设计单位、构件工厂、施工单位等所有的上下游企业整合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施工、后期运营与维护一体化,并在项目建造过程中不断整合各企业的优势资源,以提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效率,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完善技术标准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快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统一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法律依据。 (3)提升技术水平 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推广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方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预制构件生产企业需提高构件制作水平,保证构件制作质量,降低构件制作成本;施工企业需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队伍建设,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水平,创新施工组织方式,推行绿色施工。 (4)提高政策支持 政府应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对相关企业与相应的技术人才实施土地、财政、税务、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植培育相关企业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情况

装配式建筑其他技术应用情况 质量目标 本工程按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和施工验收及验收评定标准等规范验收,达到合格标准,争创深圳市优质工程 质量保证体系 在工程施工,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项目工程师、专职质量员、各构件供应商为骨干的质量检查小组,小组成员一律持证上岗,明确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相关工长为直接责任人,质量组织机构网络。 在本工程施工中,将各部分施工内容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明确质量管理责任,形成人人讲质量,人人抓质量的良好作风。 2.1、制定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2、制定质量通病对策。 根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由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列出对策表。 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本工程质量,采取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3.1、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保证标准,规范我们的全部质量活动,严格按我公司程序文件进行施工管理,通过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质量分目标的完成,从而确保质量方针的贯彻执行和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用户满意。我们配备了较高素质的管理、施工、技术、安质、物资、预算、试验方面的人员。特别是技术、安质人员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是质量得以保证的主要因素。 3.2、认真审图,将影响质量的问题消灭在施工前。对于本工程的施工重点,单项工程施工前应编写专项施工措施、作业指导书等,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3.3、加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尤其是被列入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工序要从材料采购、进场检验、施工过程检查、重点难点的技术攻关、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所用机械设备的能力鉴定、工序验收等各个环节予以全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3.4、在工程施工中,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施工的过程监督、检查,严格实行“三检制”,工序交接必须经质量检查员的检验合格后由有关人员的签字后进行。 3.5、赋予质量检查员质量否决权。实行样板标准制,优质优价,对于存在质量缺陷较多的施工班组限令整改,否则,要坚决清除出场。 3.6、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项目 经理部要严格按照我公司的《采购》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及《不合格品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技术 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2016年3月份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1016]6号)提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l号),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技术现状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突然停滞并很快走向消亡,PC技术沉寂了三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在我国兴起,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值得期待的事件。时隔30年的断档期,无论是技术还是人员都非常匮乏,短期之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员、技术、管理、工程经验等软件方面的问题。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全国各地基本上集中在住宅工业化领域,尤其是保障性住房这一狭小地带,前期投入较大,生产规模很小,且短期之内还无法和传统现浇结

构市场竞争。但随着国家和行业陆续出台相关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的指导,面对全国各地向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我国各地20多个省市陆续出台扶持相关建筑产业发展政策,推进产业化基地和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相信随着技术的提高,管理水平的进步,装配式建筑将有广阔的市场与空间。 美国装配式住宅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一直沿用至今。除注重质量,现在的装配式住宅更加注重美观、舒适性及个性化。在美国,大城市住宅的结构类型以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为主,美国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很高,几乎达到100%。用户可通过产品目录,买到所需的产品。这些构件结构性能好,有很大通用性,也易于机械化生产。 德国的装配式住宅主要采取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构件装配式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较好。德国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最快的国家,近几年更是提出发展零能耗的被动式建筑。从大幅度的节能到被动式建筑,德国都采取了装配式住宅来实施,装配式住宅与节能标准相互之间充分融合。

XX职业技术学院装配式建筑1+x建设思路及方案

xx职业技术学院 装配式建筑1+x基地建设方案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指导意见还指出,要求引进和培养一批建筑产业现代化高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适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开展多层次建筑产业现代化知识培训,提高行业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依托职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建筑业企业和实训基地培育紧缺技能人才,持续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再教育。强化岗位建设,深入实施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统一考核评价工作。建立有利于现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扶持建筑劳务企业发展,着力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2020年1月3日,国家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正式发文公示16个新职业 首次将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列入国家新职业,并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员进行了职业定义,同时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的主要工作任务。 同月,教育部推出了“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即装配式建 筑1+x证书,鼓励相关有条件的院校申报装配式建筑1+x证书。 二、申报条件 (一)具备办学许可的法人单位,已经开设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对应的相关专业,且该专业近 3年连续招生,有3年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经验。 (二)具有相应培训能力的专兼职师资团队,团队成员不少于 6人(其中“双师型”教 师不少于3人),具有相应工作领域项目经验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占比不少于 30%。 (三)围绕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对应的专业,已开发了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资源。 (四)具有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场地,能同时满足 40 人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五)组织机构完善,具有满足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需求的管理团队,能够充分调动资源,提供培训所需的保障条件。

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严庆进

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严庆进 发表时间:2019-07-10T13:56:56.46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严庆进 [导读] 随着近些年建筑行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传统的工程建造模式也正面临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摘要:装配式建筑因为其施工工期短、整体质量更好以及节省劳动力等优势而被广泛运用在各种建筑施工中。本文在分析我国建筑装配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建筑装配技术应用的关键点进行分析探讨,以供相关建筑行业进行参考。 关键词:装配技术;装配式建筑;关键点 前言 随着近些年建筑行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传统的工程建造模式也正面临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为符合现代施工高效环保的要求,建筑装配技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所谓的装配式建筑,就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节约劳动力,建造效率高,受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在当前建筑要求提高,特别是高层建筑需求增加的当下,探究建筑装配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更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建筑装配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建筑装配技术应用的关键点进行分析探讨,以供相关建筑行业进行参考。 一、当前我国较为常见的几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技术 1.1万科集团PC、PCF技术 万科集团的PC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成功解决了全预制构件制作及安装技术,整体预制了装饰、保温及窗框与墙板,这样一方面处理好了窗框涌水的现象,又在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现场湿作业量和与之相关的施工程序;而PCF技术则没有考虑承载力和刚度,不仅材料出现了损废,还导致计算和实际结果的差距很大,对于抗震设计是很不利的。 1.2中南集团NPC技术 NPC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剪力墙和填充墙都是由全预制构成的,水平的梁和板则以叠合的状态出现,通过连接带等形式把水平和竖向的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NPC技术的装配率能够达到90%以上,但是通过具体的检查也能够发现,剪力墙通过浆锚钢筋连接出现了很多灌浆孔,而且要想保证灌浆的质量是比较困难的。 1.3宇辉集团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技术 该项技术形成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由剪力墙、叠合楼板、阳台等共同组成,其结构比较简单,施工也不复杂,但是构件的体积比较大,且对吊装有很高的配置要求。 1.4西伟德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 这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分为叠合式墙板和叠合式楼板两种:叠合式墙板由预制板和结构钢筋构成,在完成安装之后就能在预制板内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叠合式楼板是由钢筋和预制板构成的。 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 2.1构件的设计、分析和流程 装配式建筑的模型就是信息模型,包括了所有有关的数据,例如设备、装配体等,这些同模型的数据都有着很大的联系,存储在一个建筑信息模型中,对装配的方法和顺序都有详细的解释。在设计装配建筑时,构件的设计、工艺、维护等人员都要到场,对获得的结果进行完善。装配体共分为两个构成部分:一是为软件中现有的构件,也就是已经保存的构件,这些构件在实际的工程中已经被应用。二是为需要添加的新的构件,通过BIM软件进行分析之后把新构件变为已有构件。 在完成模型的构造之后,所有的统计量都会上传至制造端,对构件的信息进行记录,完成之后粘贴二维码发送到现场进行组装。 2.2设计领域的变化 现如今在制造业中,并行工程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相比建筑业来讲,并行工程还比较薄弱,在建筑的设计中应用并行化不仅能够减少资金成本的支持,还能缩短所需的时间。 要想实现并行工程需要注意下面三个方面。 首先为建筑软件的信息化,通过BIM的提供了一个可操作化的平台,便于在数据层面中表现设计。其次,建筑的设计是变化的,设计是需要不断完善、优化的,在出现冲突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修正,防止在设计阶段出现返工的问题。最后,工程系统越来越复杂,其问题也逐渐增多,分布式管理能够便于协调和信息的处理。 三、工程具体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以某施工段为例,该建筑为某商品住宅楼,建筑面积为7499.93㎡,楼高3.01m,楼高14层,商品住宅楼建面积为6399.97㎡,层高2.90m,11层。此住宅楼结构为框架结构,外墙采用预制墙板,楼层板及阳台板采用预制叠合板,室内楼梯采用预制梯段板,结构框架柱、梁采用现浇,外墙铝合金窗、饰面砖在预制加工时一并完成。外墙板防水采用节点自防水。 3.2预制构件的处理 (1)预制构件的制作流程 工程化流水生产是本次预制构件装配的主要生产方式,各个预制构件均采用定型模。墙、板模板主要以平躺方式,由底、外、内模组成。①预制外墙板饰面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面砖模具格的选择和确定、将面砖放入模具格中、将定制分隔条嵌入其中、利用滚筒进行压平工作、进行保护纸的粘贴工作、然后用专用刷刷牢固并压分格条、最终成型板块面砖。②铺贴预制墙板面砖的流程为:首先需对模具进行清理,依照控制尺寸和标高进行固定就位,依照标记放置固定成型品面砖。 (2)预制构件的运输 预制构件的运输问题需要考虑施工地的实际情况,本次施工地带有城市高架和桥梁道路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本次的预制构件运输进行了车辆改装、固定支架等手段。

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 一、钢结构住宅体系概念及特点 1.1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各国对住宅体系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是指住宅的主体工程,由于选用不同的结构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而形成的不同住宅产品,并构成相应的若干从设计到建造的成套技术。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其采用的钢结构形式作为建筑体系分类的依据,成为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通常所说的钢结构住宅是指以工厂生产的经济钢型材构件作为承重骨架,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而构成的居住类建筑。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即是以钢结构住宅为最终产品,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将钢结构住宅的投资、开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过程集中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形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趋势。 1.2 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重量轻、强度高。由于应用钢材作承重结构,用新型建筑材料作围护结构,一般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减小了房屋自重,从而降低了基础工程造价。由于竖向受力构件所占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增加住宅的使用面积。同时由于钢结构住宅采用了大开间、大进深的柱网,为住户提供了可以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工业化程度高,符合产业化要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构件大多在工厂制作,安装方便,适宜大批量生产,这改变了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实现了从“建造房屋”到“制造房屋”的转变。促进了住宅产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施工周期短。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建一层,快的只需一两天。钢结构住宅体系大多在工厂制作,在现场安装,现场作业量大为减少,因此施工周期可以大大缩短,施工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以及现场资源消耗和各项现场费用都相应减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一般可缩短工期二分之一,提前发挥投资效益,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建设成本3%-5%。 (4)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是弹性变形材料,因此能大大提高住宅的安全可靠性。钢结构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可以大大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从国内外震后情况来看,钢结构住宅建筑倒塌数量很少。 (5)符合建筑节能发展方向。用钢材作框架,保温墙板作围护结构,可替代粘土砖,减少了水泥、砂、石、石灰的用量,减轻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现场湿法施工减少,施工环境较好。同时,钢材可以回收再利用,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小,其节能指标可达50%以上,属于绿色环保建筑体系。 (6)钢结构在住宅中的应用,为我国钢铁工业打开了新的应用市场。还可以带动相关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装配式建筑专业以服务建筑行业为主,面向新兴施工方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生产一线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等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掌握装配式施工技术,能够进行预制装配式施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人文素质: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语言文学艺术素养。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能够和人友好相处、沟通、交流的素质。 (4)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爱岗、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团结合作的精神。 2.能力目标 (1)能准确识读与正确理解土建专业施工图及设备专业主要施工图,能绘制土建工程竣工图; (2)能对建筑工程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进行选用、进场验收、性能检测和保管; (3)能熟练实施建筑施工测量; (4)能编制建筑工程常规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参与编制常见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能按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和职业健康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指导施工作业; (6)能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检查; (7)能依据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分析解决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8)能根据建筑工程实际编制、收集、整理和移交工程技术资料;

(9)能编制工程量清单报价,参与工程招投标、施工成本控制及竣工结算; (10)能进行1-2个土建主要工种的基本操作; (11)具备使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和计算建筑及预制装配式工程造价的能力; (12)具备编写建筑及预制装配式工程档案和管理的能力。 (13)具备建筑装饰施工的组织、验收、管理能力。 (14)具备使用BIM软件建立建筑信息化模型的初级能力。 (15)掌握建筑工程材料的见证取样、检测试验、质量评价的能力; (16)掌握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的能力; (17)掌握建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预警系统能力; (18)掌握建筑工程安全检测、监控、数据分析能力; (19)掌握建筑工程事故急救、事故管理能力; (20)掌握安全法规、职业安全健康、职业危害及其评价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为: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以及处理施工中技术问题的能力;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能力。 3.知识目标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力学、信息技术、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 (2)掌握投影、制图和识图、房屋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3)掌握建筑材料与检测、施工测量、装配式建筑施工、建筑装饰施工、施工组织与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专业知识; (4)具有土建主要工种的工艺及操作知识; (5)具有建筑水电设备等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 (6)了解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相关信息。 (7)掌握预制装配式工程专业基本知识; (8)掌握预制装配式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知识; (9)掌握建筑装饰施工相关知识; (10)具备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识读的相关知识; (11)具备BIM信息化模型创建的基本知识; (12)具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13)掌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14)熟悉工程监理及法规等相关知识。 二、学制:

基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94688966.html, 基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作者:陈思思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8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工业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升级转型 的契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所有的事物都在向便捷,快速的方向发展,此时,装配式建筑便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就是指将预制好的构件成批地运到建筑工地,然后将所有零部件装配起来,一套房屋便建造完毕了。像机器一样成批量地生产,不仅减少了成本,还减轻了人们的负担。装配式建筑固然新潮,但在适应时代潮流的同时,也需要技术的支持,BIM技术便在装配式建筑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数字模型;装配式建筑 1.BIM技术的基本理论 1.1 BIM技术简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其中文含义即为“建筑信息模型”,于21世纪初提出此概念。建筑信息模型的定义是,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过程,即利用计算机三维软件工具,创建包含建筑工程项目中完整数字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包含详细工程信息,能够将这些模型和信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施工管理,以及物业和运营管理等全建筑生命周期管理(BLM: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过程中。大数据是 产业化应用的基础,而BIM是建筑大数据的基础。 1.2 BIM技术相关的软件 美国building SMART 联盟主席Dana K. Smith 先生在其出版的BIM专著“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A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Guide for Architects,Engineers,Constructors and Real Estate Asset Managers”中下了这样一个论断:“依靠一个软件解决所有问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BIM不是一类软件的事,而且每一类软件的选择也不止是一个产品,要充分发挥BIM价值为项目创造效益涉及到常用的BIM软件数量就有十几个到几十个之多了。 ① BIM核心建模软件(BIM Authoring Software) 民用建筑用Autodesk Revit 工厂设计和基础设施用Bentley

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周光明

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周光明 发表时间:2019-04-11T09:05:03.79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4期作者:周光明[导读]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和质量,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促进了建筑工业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建筑行业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周光明 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杭州 310013 摘要: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结构浇筑,而是致力于发展预制构件,以此来扩展建筑结构的应用空间,这种建设方式不但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还能够进一步优化建筑结构并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为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大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概述 从本质上来讲,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开展,主要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式予以合理的搭配。首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就是把混凝土的构件运用工厂生产与加工的途径来开展工业化制作与加工,在此环节中,主要就混凝土主体结构中部分梁体与板体等予以加工和制造。其次,加工与生产完毕后,运输到目标施工区域,及时开展施工和吊装操作。然后,把预制构件进行吊装到指定位置,借助预留孔、插筋等来对各个部件进行组装与配置。而后,及时开展灌浆与浇筑操作。最后,对于单独使用构件,应根据相关经验或图纸来进行对应的组合与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连续性构件,从而提升建筑结构强度。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开展,前期需要借助工厂生产与加工来获取相应构件,便于提高建造效率,也可实现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 2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优势 2.1施工简便 传统的建筑施工中会使用到很多混凝土、砖瓦等重量较大的建筑材料和结构,而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采用了大量轻质钢结构,有效降低了建筑整体重量。在建设初期可以将预制完整的构件使用在建筑结构当中,因此在实际施工时节省了很多时间,进而让施工流程更加的简便和快捷。通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运用,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材料,进而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得到节约,同时让建筑施工形式更加灵活。在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施工时由于所需要施工人员数量较少,所以对施工质量控制也更加简便灵活。在建筑结构中使用到的很多产品都能够依据建筑的需要在工厂提前制作,比如在工厂中可以加工制作完成整体墙板、梁以及叠合楼板等相关构件,并且还能够在构件中预埋好水、电管线以及窗户等等,还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在工厂生产线上制作墙体装饰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在施工时运输到现场组装,从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施工过程。 2.2保障施工质量,发展绿色建筑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加快建筑施工的速度,缩短施工周期,同时节省了资源和人力。预制装配式结构中很多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省能源,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能够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我国一直遵从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绿色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作量,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使用能够减少更多的建筑垃圾,从而在此基础上发展绿色施工的理念。 3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 在对预制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对混凝土浇筑模具进行检查,确保应用的混凝土构件模具符合建筑工程建设需求,随后要进行的是对预制构件内部钢筋材料质量的检查,确保内部钢筋结构的质量没有问题后,再进行最后的刷漆涂抹工作。在预制构件的表面涂刷隔离剂物质后,施工团队便可以开展对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并且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均匀程度,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浇筑的预制构件进行全面检测,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发现预制构件出现了变形现象,施工团队要及时停止浇筑工作,并认真分析变形原因,通过相应的补救方式来对预制构件混凝土结构进行补救,减少变形问题带来后续预制装配式施工的影响。此外,在浇筑过程中,如果施工团队选择了插入式搅拌方式,要确保插入搅拌设备不会破坏预制构件的内部钢筋结构及其稳定性。在完成整体的预制构件混凝土施工工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表面进行养护操作,具体方式是先进行磨平施工,随后再应用蒸汽养护方式。 3.2 构件运输和储存 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储存贯穿了整体的预制装配式施工,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预制构件运输和储存工作的重视程度。就预制构件的运输而言,建筑企业需要结合预制构件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运输工具,并在运输过程中对预制构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避免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和磕碰现象,并注意对预制构件的装车和卸车工作;在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需要在运输车辆上应用其他缓冲材料,以此来实现对预制构件的良好保护,并且要实现对预制构件的运输路线进行规划,避免陌生路线上出现急刹车现象给预制构件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要确保预制构件储存空间地面的平整度,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预制构件储存位置进行平整处理,避免地面上存在坑洼对预制构件造成外部损伤;建筑企业也需要确保预制构件储存空间的干燥和封闭性,避免预制构件在储存过程中出现受潮等现象,总之,建筑企业需要通过相应的方式来避免预制构件在储存阶段中受到外界损伤,以此来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为预制装配式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材料基础。 3.3 预制构件吊装 预制构件的吊装一般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系统,一种是湿式系统,一种是干式系统。湿式系统的应用基本流程如下:放置预制构件安装小样、进行预制柱的吊装、进行预制大梁的吊装、进行预制小梁的吊装、进行楼板吊装、进行建筑物外墙的吊装、进行阳台的吊装、进行楼梯的吊装、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建筑内电气设备的配置、进行灌浆处理。在湿式系统引导下的预制装配式施工工作,一般采用以下施工方式:在建筑墙体上预留锚筋,并且要确保锚筋能够插入到叠合现浇层中;在进行对楼板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时,楼板连接建筑物上半部分需要应用现浇混凝土浇筑方式,建筑物的下半部分需要有铁件的连接,并令建筑下半部分和铁件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与距离,可以使建筑下部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在铁件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摇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