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372公安信息学自考复习资料

00372公安信息学自考复习资料

00372公安信息学自考复习资料
00372公安信息学自考复习资料

公安信息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信息与公安信息的概念一、警务与信息

(一)信息的定义

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第一类是通俗定义:信息就是音像、情况、数据、报道、事实、情报、知识、新闻和消息。

第二类是狭义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第三类是广义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以及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二)警务与公安信息

按照广义的理解,警务泛指警察(公安)部门的事务性工作,包括警察行为和内部的行政管理。警察活动是指处理警务的行为过程。

公安信息定义为:反映警务及其活动过程的全部信息;或者定义为“公安信息是有关公安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公安信息与非公安信息的显著区别是信息反映的事物不同,或者说信息的内容不同。

二、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一)从信息的层次看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从认识论意义上来看,信息表现出以下三个不同的层次特征:第一,语法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外部形式,如文字、数字、图形、音频等。

第二、语义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的逻辑含义,如文字、数字、图形、音频、视频等表达的内容。

第三、语用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对观察者的效用,如一篇报道所引起的反响。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的总和称为全信息,也简称信息。

所谓语法信息,是指由符号之间

组成的结构及其相关关系,它是

信息的形式。

在语法信息研究这个层次上,不

考虑信息有无实际意义和效用。

语法信息是语义、语用信息存在

的基础。

语义信息是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即信息包含的内容以及信息在

逻辑上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所谓语用信息,是指信息的价值

和效用。

信息的语用作用发挥的如何,还

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语法信息的结构是否合理

并且符合接收者的接收条件,能

否被接收者所理解。

第二,语义是否明确。语义应该

是惟一的或基本上是惟一的。

第三,信息本身是否有价值。

(二)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为了更加具体地解释信息内涵,

现代信息科学对还没有被利用

上的“东西”统称为数据,它们

只是对某一事实不经解释的原

始表达,表达所使用的符号是语

言、文字、数字、图形、图像中

的任何一种或数种,它们本身的

意义需要用户来解析。数据经过

处理或解释才能成为信息。

在公安信息化过程中,开发基于

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

存储公安信息,只是信息化的初

级阶段,从中获得“有用的数

据”即信息,才是要达到的一个

重要目标。

(三)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成熟的信息”是指那些反映

事物普遍规律的文献。

发现知识则是一个原创过程,它

需要整理事实,分析数据、获得

获得信息,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

规律或结论。

由信息到知识,本质上是知识发

现的过程,是把隐性知识转化为

显性知识的过程。

数据、信息和知识分属于三个不

同的层次,数据需要大量的积

累,并需要有效的管理,管理数

据有有效手段是数据库技术;信

息分析处理技术可以帮助人们

更快、更好地获得信息,通常所

说的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数据库

和信息分析处理技术为一体的

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

是支持知识发现的重要系统,但

对于知识发现本身,目前的信息

技术还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更多

的是靠人的主观判断。

(四)公安信息与公安情报

公安信息与公安情报是包含与

被包含的关系,公安情报一般是

指对外保密的那部分公安信息。

三、公安信息的特征

(一)广泛性:表现在四大方面:

地域广、部门广、人员广、学科

广。

(二)随机性

公安信息的随机性主要是由具

体案(事)件的不确定性和整体

上的统计规律性所决定的。

(三)时效性

公安信息的时效性直接影响到

社会控制力。

(四)复杂性:第一、形式复杂;

第二、信息量大、处理过程复杂;

第三,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复

杂;第四、采集复杂。

(五)可信性。

第二节公安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

的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不仅包

括信息本身,而且包括相关的信

息技术设施、信息工作者、组织

机构和政策、法规等。

在讨论公安信息本身的整体性

质时,公安信息资源是指狭义

的,即公安信息资源是指各类公安信息的集合。在讨论公安信息管理时,则采用广义定义,即公安信息资源是指公安信息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设施、信息工作者、信息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相关政策、法规的集合。

二、公安信息资源(狭义)评价

公安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数据是评价公安信息资源的两个重要指标。

(一)公安信息资源的质量

在理想状态下,高质量的公安信息应该完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它拥有的信息量(内容)要多,即完全能够消除使用者的不确定性;第二,它是实时的或及时的,使用者无须等待,呼之即来;第三,它的形式简洁明了,容易被使用者理解,一看就懂。信息量大小,可以表示为:

收到某消息获得的信息量(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收到此消息前对某事物的不确定性-收到此消息后对某事物的不确定性。

影响信息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真伪度、新颖度和准确性是关键因素。第一,一则公安信息要正确反映“公安事物”的原始状态,即要保证公安信息的正确性;第二,要准(精)确,在需要使用“大概”、“也许”、“差不多”这样的模糊词时,最好用概率(百分比)来描述;第三,信息要新颖,获得一条已知的信息,其信息量为零。

信息的时间属性作为信息质量的一项衡量指标。决定这项指标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前期的数据处理是否充分,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否适用,信息传递的通道是否快捷。现实意义在于,强调把高质量的

公安信息交给公安信息系统管

理,而公安信息系统应该按照满

足公安信息的质量要求来设计。

(二)公安信息资源的数

公安信息资源的数量主要是用

数据量这个参数来度量的。从文

献的角度看,数据量是对字数多

少的量度,而不涉及内容,因为

数据的内容属于信息质量范畴。

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管理系统

中,数据量是以字节(B)为单

位计算的,一个汉字占两个字

节,100个汉字是200个字节,

记为200B,依此类推。除文字外,

公安信息是形式还有表格、图

形、图像以及声音等,这些数据

同样按字节计算。

从工程的角度说,数据量是数据

库系统和硬件平台选型的主要

依据,同时也是制定信息资源分

布策略的主要依据。

二、公安信息资源的类型

分类是认识公安信息的一种有

效方法,同时也是对公安信息进

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按记录载体分,公

安信息可分为实物型信息和文

献型信息两大类。

实物型信息是由实物直接表现

的。

文献型信息是指以文字、数据、

图形、图像、声频等方式记录在

特定载体上的信息,这类信息是

网上运行的对象。

把警务搬移到网上其本质就是

把文献型信息及其使用权流程

搬移到网上。

(二)按业务分

按现有的公安业务划分公安信

息的类别,是目前“金盾工程”

所使用的分类方法。

(三)按管理层级分

一般来说,公安信息可按管理层

级分为两个大类——管理信息

与基础信息。

管理信息是指管理与决策活动

所需要的信息。

基础信息是指公安工作中最常

用的、最基本的那部分信息。

(四)按时间分

从传递时间上看,公安信息可分

为实时信息和滞后信息两类。

实时信息是指从它的发生到传

送至决策者手中时间间隔为零,

滞后信息的这个时间间隔大于

零。在公安工作实践中,实时和

滞后是相对的两个时间概念,一

般把符合“规定时效”的信息

看做是实时信息,把超出“规定

时效”的信息看做是滞后信息。

另外,从事件发生的时间看,公

安信息可分为历史型信息、实时

型信息和预测型信息三类。历史

型信息描述了“过去”事件的

情况,实时型信息反映了“当

前”事件的情况,预测型信息是

对“未来”事件的描述。

(五)按运动状态分

以运动状态为依据,公安信息有

动态与静态之分。

动态公安信息是经常处在变化

中的信息。

静态公安信息是指相对稳定的

信息。

(六)按开发状态分

按照信息的开发状态可分为潜

晨信息资源和现时信息资源两

类。潜在信息资源是指存在于个

人大脑中的信息资源,是一种没

有表达出来被社会共享的资源

形态。现时信息资源是经过个人

表述(发表)后,能够被他人所

用的信息资源。形式信息资源根

据开发程度,又可分为零次信息

资源、一次信息资源、二次信息

资源、三次信息资源。

零次信息资源是指未经转述加工的自然状态,如平时所说的各种“现场”、“一线”等。

一次信息资源是指直接在零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用各种方式转述(表达)出来的信息资源,如从案件现场直接拍摄下来的照片或录像。

二次信息资源是以一次信息资源为基础,由经提炼加工后的信息所组成。

三次信息资源是在二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再次加工、整理后的结果。

三、公安信息资源的功能

(一)社会治安治理功能

公安信息要素有助于缩短警务人员对社会不安定因素的认识过程,提高公安系统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增强预警能力和提高反应速度。

(二)管理与协调功能

一是管理与协调公安系统内部的人、财、物,包括办公事务等;二是管理与协调各警种协同作战,指挥与合理配置警务人员和装备,使其在准确的地点、时间,以正确的方法处置突发事件;二是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管理与协调公安系统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合作关系,保障各方协同一致地开展工作。

(三)辅助决策功能

(四)创新功能

所谓激活知识,简单的解释就是在有关信息的启发下,让掌握的知识发挥创新作用。

所谓创造新知识,是从信息中发现知识或规律。

(五)警务公开功能

第三节公安信息管理与公安工作信息化

一、公安信息管理

通俗地讲,获取信息、以最有效的方式作用信息、在适当的时候

摒弃信息统称为信息管理。

公安信息管理是对公安信息、公

安信息活动过程、公安信息基础

结构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的一

种特殊形式的管理活动。

公安信息活动就是从信息的收

集到使用的一个完整的循环过

程。

信息资源的使用或利用是公安

信息管理的目的,它包括了信息

分析和价值判断、信息的深层次

开发、信息的发布与服务、信息

产品制作、信息知识教育、信息

反馈、信息资源安全和共享管理

等内容。

信息基础结构是指用以支持公

安信息活动所需的全部技术设

施以及保证这些活动和设施有

效运转所需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公安信息基础结构的内容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足的公安信息专

业人才资源。

第二,健全的公安信息政

策、法规和协议。

第三,完善的信息组织(包

括安全保护机构)和公安信息服

务部门。

第四,适用的信息基础设

施,包括收集、存储检索、传递

设备(设施)以及计算机网络设

施。

第五,齐全的公安信息系

公安信息系统的核心任务是实

现公安信息资源的科学化管理。

二、公安工作信息化

公安工作信息化,是指在公安工

作中,通过普遍地利用信息技术

(计算机及其网络、数据库等),

有效地开发利用公安系统内、外

部的信息资源,开展网上办公,

实现警务活动的网络化集成管

理,让公安信息在总警力中占有

主导地位,以提高社会治安治理

能力的过程。

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的基础是

完善公安信息基础结构即完成

“金盾工程”建设。

(一)公安工作信息化的

基本特征

公安工作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发展过程,其广度和深度将

随着建设过程的不断推进呈现

如下特征:

1、信息数字化。信息数字

化即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

2、流程网络化。流程网络

化即实现业务办理过程的网络

化,或实现网上办公。

3、指挥一体化。指挥一体化即

实现接、处警的网络化管理,各

警种统一指挥、协调行动。

4、处警协同化。处警协同

化即实现公安系统与其他有关

政府部门或企事业职能部门协

同行动,共同处置突发事件。

5、服务一站化。服务一站

化即通过一个网上服务窗口,实

现有关事宜的全程办理。

6、预警智能化。预警智能

化即建立智能化的信息分析和

决策支持系统,及时发现安全隐

患,提前作出治理对策。

(二)公安工作信息化建

设的主要领域

1、内部行政管理领域。该

领域的信息化主要包括:各级办

公信息系统、装备和财务管理信

息系统、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信

息与指挥中心、综合情报分析系

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及

宣传、法制、外事等管理信息系

统。

2、业务领域。该领域的信

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内保管理信

息系统,经济侦查情报管理信息

系统,刑事情报管理信息系统,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边防管理信息系统,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消防管理信息系统,警卫、网监、监所、禁毒、反恐等情报信息系统。

3、公众服务领域,该领域主要包括:户证、机动车、驾驶员和审批管理信息系统等。

4、协同领域。该领域主要包括:铁道、交通、民航、森林公安局和走私犯罪侦查局,政府部门,水、电、医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管理信息系统。

三、公安信息管理人才

什么是公安信息管理人才?或者说公安信息管理人才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目前有两个方面的资料可供参考:一个是信息主管的职责要求的知识结构要求:另一个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CIO。在现代化组织中,高级管理层普遍设表一个CIO的职位,即信息主管,或者称为信息总监,首席信息官。CIO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是一个高层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可能从CIO的职责中看出来。CIO要担负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责:

第一,负责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领导实施本部门的信息基础结构建设,包括网络设施、信息系统、信息管理制度等,为现代化组织搭建适用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第二,负责为组织建立充足的信息资源库,提供可靠消息分析手段,使之起到思想库、智囊团的角色,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

第三,参与组织的改革,为实现网上办公提供业务流程重组方案,为提高组织的运行效

率提高完善的虚拟协同环境。

第四,负责信息管理人才

队伍和组织的信息文化建设,协

调组织内外部信息管理部门有

序地开展工作。

第五,负责保持组织的信

息竞争优势,及时掌握最新的竞

争态势。选择最适用的方法和手

段,保证组织不要因为技术手段

和方法的落后,而在信息的收集

和处理上沦为劣势地位。

CIO至少需要具备三种知识和一

种能力,即信息技术方面的知

识、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和领导

才能。

《企业信息管理量国家职业标

准》将企业信息管理师定义为:

“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承担信

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

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工作的复合型人员”。企业信息

管理师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

管理类职业,共设三个职业等

级,分别为:助理企业信息管理

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企业

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

级)、高级企业信息管理量(国

家职业资格一级)。每个等级都

包括了六大职业功能模块:信息

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

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

统运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

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水平要求。

第二章公安信息的收集存储与

检索

从公安业务的角度出发,信息收

集主要是围绕各公安业务活动

进行的;从公安内部行政管理的

角度出发,信息收集主要是围绕

人、财、物、科研和办公事务等

工作展开的;从公安信息管理的

角度出发,公安信息收集是根据

公安信息管理项目和课题的需

要,获取公安信息的过程。

第一节公安信息收

集的过程与方法

一、公安信息收集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1、了解以往的信息。

2、初步判断任务量、预期结果

和可能的风险。

3、组建团队。

(二)拟订计划

信息收集的计划是对整个收集

过程的全面安排,一般包括以下

内容:

1、描述任务。

2、选择信息源,信息源(信源)

即信息的来源。选择信息来源即

是确定到什么地方去收集,获取

所需要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正确的信息

源是保障信息收集活动顺利进

行的重要环节,信息的收集者应

该根据信息的特点,到能够提供

给所需信息的地方收集信息,以

免影响信息收集的质量和效率。

3、选择方法和手段。

4、进度安排。

(三)实施

实施就是执行信息收集计划。为

了保证信息收集工作的顺利进

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信息收集活动的组织者应保

持与各分项信息收集人员的联

系,及时调整不合理的人员配

置。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

道。

3、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

整收集计划。

(四)信息汇总

此环节的任务是汇总各分项调

查人员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必

要的统计分析,给出合理的理论

解释,得出符合实际的研究结

论。此阶段的任务主要是信息处理工作,可能用到一些信息分析工具。具体的工作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项:

1、分类整理。

2、鉴别筛选。

3、分析。

(五)提交报告

信息调查报告是将信息分析研究成果提交给用户的书面或电子文档材料。用户是指作用该报告的人员和机构。

比较常用的信息调查报告有三种基本类型:供领导参考的报告、供公安业务人员参考的报告和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的报告。信息调查报告一般由题目、序言、主体(正文)、结论、附录和参考文献等几大部分组成。

二、信息收集的方法

公安信息管理工作中,比较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有三类:即文献(信息)检索法、信息(实际)调查法和侦察法。

文献检索法适用于文献信息的调查,信息调查法适用于非文献信息的调查,当这种方法无法获得所需的信息时,可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侦察法。

(一)信息调查

1、信息调查法。信息调查法是访问法、问卷法和观察法等信息收集方法的统称。又称实际调查法。使用信息调查法有公开方式和秘密方式两种,这要根据信息的性质和被调查对象情况而定。(1)访问法。访问法是信息收集人员将信息调查的事项,以面谈、电话或网络在线交流的形式,向被调查者询问,以获得所需信息的方法。

① 面谈信息调查。面谈信息调查包括个人面谈和多人座谈。

② 电话或网络在线信息调查。(2)问卷法。问卷调查是指信

息收集人员向被调查者发放格

式统一的调查表并由被调查者

填写,通过调查表的回收获取所

需要信息的方法。

现场问卷法收集信息迅速及时,

问卷回率高,但信息收集范围狭

窄。邮寄问卷法虽然不受时空限

制,但回收率低、回收时间长,

所以只适用于对时效性要求不

高的信息。

一份调查问卷通常由三部分组

成:

①前言。用来说明此次调

查的目的和意义(价值),此部

分的内容宜简单明了。

②正文。正文是调查表的

主体,即要调查提问的内容。常

用的提问方式有三种,即自由

式、封闭式、事实填空式。

③被访者个人信息,包括

姓名、职务、单位、联系方式等。

在编排提问的顺序时应注意:把

同一主题的内容放在一起,一般

性问题在前、特殊性问题放后,

重要性问题在前、一般性问题放

后。

(3)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

察看,有计划、有目的地收庥信

息的方法。运用观察法需要注意

以下几点:

① 观察有目的性。

② 观察要有计划性。

③ 观察的主体要有主动性。

④ 观察的仪器要适用。

2、信息调查的类别。

信息调查分成四大类,即普遍信

息调查、典型信息调查、重点信

息调查和抽样信息调查。

(1)普遍信息调查。普遍

调查,也叫全面调查,是指对研

究对象的总体(如全国人口情

况、全国民警基本素质等)进行

的全面性信息调查。普遍调查具

有取得的信息全面、准确和系统

可靠的优点,同时,需要投入大

量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随着

公安信息化的不断推行,普遍调

查工作的难度将会逐渐降低。

(2)典型信息调查。典型

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具有普遍

的代表意义:二是表示具有明显

的个性特征。典型调查方法是指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从被调

查研究的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出

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

进行剖析,借以反映所研究对象

来反映总体情况。

(3)重点信息调查。重点

信息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

一部分重点部门(单位)进行调

查。典型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

区别在于:调查中选取样本的标

准不同,前者强调代表性,后者

强调在数量和重要性的比重。

(4)抽样信息调查。抽样

调查是指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

的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对象

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

全部调查对象作出评估和推断

的一种信息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具有经济、及时等优

点,只要抽选的调查对象达到足

够抽样数目的要求,就能准确地

反映总体的状况。所以,抽样信

息调查适用于信息颁过于分散、

时效性要求高、人力和经费有限

的信息收集项目。

(二)侦查方法

侦察法主要包括现场勘验法、搜

查法、隐蔽身份调查法、秘密法、

秘密力量收集法、技术侦察法

(包括利用网络技术收集)、讯

问法等。

第二节公安信息的存储与检索

一、公安信息存储的概念

(一)公安信息存储的定

公安信息存储是指把经过描述、定义和揭示后的公安信息按照顺序和格式要求进行存放、保管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释这一定义:

1、信息存储的目的是为了使用。

2、信息存储应按一定顺序和格式。

3、信息存储要合理选用信息载体。

信息载体大体有以下几类:一是实物载体,如各类物证;二是纸质载体,如图书、文件、档案、早期的户口卡;三是传统胶片载体,如缩微胶片;四是数字化载体,如磁盘、磁带、光盘、半导体存储芯片等。

4、现代化的信息存储离不开信息技术。

(二)信息存储的方法

1、工业化时代的信息存储方法

(1)分类存储法

(2)主题存储法。在信息管理领域,主题一般是指信息资源所反映的主要对象(如治安问题、有关网络安全的事务),或者谈话、文件、教科书等的重要内容。表达信息资源主题的词或词组,同称之为主题词。主题存储法,是以主题词作为信息的标识和检索的依据,将主题词所反映的内容相同或相近概念的信息组织在一起的方法。

(3)其他方法。

2、信息化时代的信息存储方法。从公安管理的角度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超文本链接方法;二是数据库方法。

(1)超文本链接方法

(2)数据库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库方法又可为集中式数据存储和分布式数据存储两种方式。

二、公安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信息存储的逆过程,

即查找信息的过程。以文献检索

为例,检索过程是以描述文献内

容特征或外部特征的检索标识

为切入点,通过检索工具来全面

查找所需的文献。

所谓公安信息检索,是指从已存

储的公安信息中查找出用户所

需公安信息或者其线索的过程。

对此定义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当

信息检索结果只不过用户所需

的线索时,用户还需要根据线索

再次查找最终所需的信息转正

是检索的信息大都是经过处理

的二手信息。

公安信息检索大体经历了手工

检索、机械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三

个阶段。

(二)公安信息检索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检

索分成不同的类型。

1、从检索信息的内容属性

看,信息检索可分为数据检索、

事实检索和文献检索三种。

(1)数据检索是一种直接

查找某个特定数据的过程;

(2)事实检索是对事件发

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一系列情

况的检索;

(3)文献检索的对象是文

献本身,即查找含有所需内容的

文献。

2、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

方式的角度看,信息检索可分为

问答式检索和定题信息检索两

种。

(1)问答式检索一种即问

即答的检索类型;

(2)定题信息检索是查找

有关主题最新情况的检索。

(三)信息检索方法

1、常规方法。常规方法包括按

文献和作者名检索、按类别检

索、按主题词检索等。

2、顺查法和倒查法。从时间上

看,如果是从课题相关起止年代

由远而近地开始查找,则是顺查

法;如果是由近而远地查找,则

是倒查法。

3、回溯检索法。回溯检索也称

为追溯检索、它是以当前为参照

点,对检索系统已存储的全部信

息,或以其中一定范围的信息,

按照特定主题范围进行最新情

报查找,或者追溯查找过去年代

已存储的所有情报。

4、布乐逻辑检索法。布乐逻辑

检索,即运用布称逻辑算符对检

索词进行逻辑组配,表达两个概

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布尔逻辑检

索就是采用布乐代数中的逻辑

“与”(AND)、逻辑“非”

(NOT)、逻辑“或”(OR)等

逻辑运算(也称布尔逻辑运算),

将检索提问转换为逻辑表达式。

5、位置检索法。位置检索也称

为自由文本检索、原文检索或全

文检索。它是从原始文献的全文

中,以任意一个或多个具有实际

意义的关键词、词组或字符串作

为检索词,词与词之间的位置关

系可以利用位置运算符来表达。

(四)检索效果评价

在理想的情况下,用户的检索结

果既不应该包含无用的信息,也

不应该漏掉有用的信息,并且获

得结果的过程(时间)要短。对

此,查全率与查准率、漏检率与

误检率就成为较早衡量的效果

的主要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指标

是查全率和查准率。

查全率被定义为:被检出满足提

问要求信息数量占全部文献库

中具有满足要求的信息总量的

百分比。其表达式为:

查全率=检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数

量/文献库中符合要求的信息总量×100﹪

查准率是指检出并满足提问要求的信息数量与实际检出的信息总数之经。其表达式为:

查准率=满足要求的信息数量/检出的信息总数量×100﹪

为了衡量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效果,业界更多地尝试使用以下指标:

第一,响应速度;

第二,人—机交互界面;

第三,检索结果满意度。

三、网络检索系统

网络检索系统也可以称为网络检索代理服务系统,通常有三个组成部分:信息采集子系统、数据库和检索代理软件。

信息采集子系统负责收集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有人工采集和自动采集两种试。人工采集就是由专业信息人员跟踪和选择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组织、标引并组建成供检索用的数据库。自动采集则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访问网络中的各个站点,记录其网址,抓取其网页,抓取其网页,标引其内容,建立索引文档,形成数据库以供检索。

网络检索系统中能够代替用户完成检索任务的检索软件通常被称为代理检索软件。

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主要可分为四类: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和智能化搜索引擎。

智能化搜索引擎是一种具有一定理解力和知识处理能力的搜索引擎,是未来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公安信息的分析与研判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公安信息分析与研

判的步骤

典型的公安信息分析与研判活

动,一般由提出信息需求、制定

信息需求的研究计划、信息的整

理与分析、报告编写、信息研判

这五个环节组成。

一、提出信息需求

(一)信息需求的来源

从提出者的角度划分,信息需求

一般来源一起三个方面:上级机

关下达的需求,信息用户提出的

需求,公安信息工作人员自己提

出的需求。

1、上级机关下达的需求。

这类需求针对性强、任务要求明

确具体、时间性强,大部分是一

次性任务,没有连续性。

2、信息用户提出的需求。

信息用户提出的需求是在执行

某项警务活动时,由公安机关内

部具体执行警务活动的警务人

员提出的。这种信息需求的来源

将随着情报导向警务的开展而

逐步成为信息需求的主要来源。

3、公安信息工作人员自己提

出的需求。

公安信息人员自己提出的需求

是公安信息人员根据长期积累

和主动调查,针对公安工作的实

际需要总结出来的。实践证明,

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安信息工作

人员提出的需求不仅具有预见

性,而且开展的分析与研判工作

更加容易进行,容易获得成功。

(二)提出信息需求的原则:

1、政策性原则。政策性原则

是指提出的信息需求必须在有

关政策的指导下,严格依照政策

提出具体的方向和准则,尤其是

一些宏观课题,更要带有战略性

和预测性。

2、必要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

指某个信息需求的提出不仅要

根据用户需要,而且应当根据信

息分析与研判的水平和条件来

考虑,即从与公安信息工作相关

的人、财、物、力、时等方面考

虑。

4、效益性原则。当经济效益与

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

要服从社会效益。

(三)信息需求的类型

1、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

进行公安信息的分析与研判。

2、为公安管理活动进行公安信

息的分析与研判。

3、为某项警务活动的顺利完成

进行公安信息的分析与研判。

4、为推进公安科研目的开发进

行公安信息的分析与研判。

二、制定信息需求的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需求的要求。需求的要求是

研究工作的目标。具体内容包

括:需求题目,提出原因及背景,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需求的服务

对象,需取得的经济效益等。

2、调查大纲。调查大纲的作用

在于可以告诉信息分析人员素

材收集的范围、深度,增进其对

需求要求的理解。再细致些,调

查大纲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一

是调查步骤。二是调查渠道。

3、研究方法

4、人员分工。分工实际上是指

分工与协作。

5、完成时间与步骤。

三、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公安机关使用的信息,一般有两

个来源:一个是直接从公安信息

系统中检索出来的,叫检索信

息;另一个是即时获取的,叫即

时信息。

(一)整理

经过筛选的信息的整理一般包

括形式整理和内容整理两个方

面。

1、形式整理。形式整理基本上

不涉及信息的具体内容,而是凭

借某一外在依据,进行分门别类

的整理,是一种粗线条的信息组

织。

(1)按承载信息的载体分类整

理。

(2)按使用方向分类整理。

(3)按内容线索分类整理。

2、内容整理。内容整理主要是

指对信息资料的分类、数据的汇

总、观点的归纳和总结等,分别

称之为分类整理、数据整理和观

点整理。

(1)分类整理。把原始信息的

内容进行细分的依据是研究主

题所包含的对象、内容范畴、领

域、主题以及时间、空间等。

(2)数据整理。在数据整理过

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些连续性的

数据的整理,在进行比较、鉴别、

订正、补充之后制成相应的统计

表和图形,以便直接观察和分析

其变化特征。

(3)观点整理。在这一过程中,

要注意各种观点和实施的比较,

包括矛盾的观点和实施的剖析、

不同观点和实施的列举、详尽观

点和实施的归并等。

(二)分析

分析的过程是对整理之后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提出观点,得出结论,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这一阶段是公安信息的分析与研判中的最重要、最难的环节,是前后步骤串连的枢纽。

四、报告编写

(一)报告的组成结构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题目、序言、主体(正文)、结论、附录、参考文献几部分组成。

1、题目。题目通常有单标题、主副标题、冒号并列标题三种形式。

2、序言。序言主要阐明研究任务的基本状况,即目前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概况,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各种限制条件,与其他相关问题关系等。此外,还应当说明用户提出此需求的目的,对原始信息收集的范围和时间等。

3、主体(正文)。正文是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写明作为论证或预测所依据的事实和数据,论证或预测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详细的推演、论证及预测过程。其中,事实和依据主要有:查阅文献时摘录下来的实验数据、图、表、经证明的论点,实际调查中所了解的情况,自己做实验的方法、原材料、过程及结果,参加学术会议时记录的笔记,与研究内容有关的通信等。

4、结论。结论一般是对报告中最重要和最新颖的数据和实施进行分析研究,将研究结果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出来。

5、附录。

6、参考文献。目的是为其他人进行类似课题研究提供线索,也提高用户对报告的依赖程度。(二)报告的类型

1、供领导参考的研究报告。供领导参考的研究在技术和专业方面的叙述不宜太多、太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不宜罗列过多的表格和方式,尽量将数据融合在文字当中;文字叙述要简练,观点要鲜明,条理要清楚;必要情况下配以图片或实物增强说明力。

2、供专业人员参考的研究报告。供专业人员参考的研究报告要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和知识广度,详尽的罗列数据、表格以便专业人员能从中受到启发,最好再介绍一些新知识。

3、供多类用户参考的研究报

告。供多类用户参考的研究报告

只需将主体部分分开来写。一部

分文字精练,列举主要观点和论

据;另一部分列举详细而大量的

数据、表格、计算方法和基础资

料。这样用户可根据各自所需选

择性地参考主体内容。

4、供将来使用的研究报告。供

将来使用的研究报告,一般是由

信息分析人员基于自己提出的

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这类报告的

撰写要尽量详细,且具有前瞻性

和预见性。

五、信息研判

信息研判,即分析与决策一体

化,就是对信息分析报告所提供

的多种方案进行研究、选择,从

中选择出最优方案的过程。

(一)分析与决策一体化的条

要实现信息与决策一体化,应满

足以下条件:

1、信息质量过关。信息质量

过关具体讲,就是信息分析完成

后所提交的信息的新产品必须

达到以下标准:相关、及时、新

颖、准确、完备。

(1)相关是指信息的可依据

性,可直接作为决策依据。

(2)及时是指信息产品在规定

期限内完成,这个条件在公安工

作中要尤其强调和重视。

(3)新颖是指信息的新产品较

原来必须有新功能,如果跟原来

一样就等于做了无用功。

(4)准确是指信息新产品的制

造是建立在可靠依据的基础之

上的,而且经过科学的分析过

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5)完备是指信息新产品作为

决策依据是内容充分,不是只提

供一两个侧面参考依据。

2、决策者素质。

合格的决策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政治素质。在政治素

质方面,公安决策者应做到:具

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严格

的政治原则性,有强烈的群众观

点,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以身

作则,率先垂范。

(2)决策艺术素质。决策的艺

术素质包括:要有自知之明,善

于扬长避短;要注意工作作风,

善于听取意见;要有决策魄力和

应变能力;要善于组织决策群,

发挥集体力量。

(3)决策科学素质。决策的科

学素质包括:决策者应是科学上

的通才,决策者要清楚地了解组

织内外环境状况,要善于运用各

种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善于权

变,具有创新能力。

(二)反馈修订

信息分析具有整理、评价、预测

和反馈四项基本功能,整理和评

价是信息分析的基础性功能,而

预测和反馈是信息分析的特征

性功能。

追踪决策是指在初始决策的基

础上对活动方面、内容、方式的

重新调整。追踪决策的作用就是

保证决策科学、有效地施行。

第三节信息分析的方法

一、信息分析方法的来源

信息分析方法是指信息分析研

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和

技巧的总和。

(一)逻辑学的方法

逻辑学提供正确的思维途径和

基础。

(二)系统分析的方法

系统分析的方法是对整个信息

分析过程起支配、指导作用的方

法。

(三)图书情报学的方法

(四)社会学的方法

社会调查的两个关键是“研究假

设”和“社会测度”。研究假设及

形成理论或概念上构架,是定性

分析的决定性步骤;社会测试可

以理解为将模糊的概念从抽象

层次转换为经验层次中可操作

的变量,并加以度量。

(五)统计学的方法

信息分析中进行多因素之间关

系的定量研究,主要依赖统计学

的方法。

(六)未来学(预测学)的方法

二、几种常用的信息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是根据大量数据、资料

和其他有关信息找出研究对象

的内涵、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

系,是形成概念、观点,作出判

断和得出结论所必须依靠的基

本方法。

定性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

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归纳是从许

多个别事物中找到一般的、共同

的现象或规律的过程;而演绎则

是从一般、共同的现象或规律中

论证具体事物的发展或变化的

过程。

1、归纳法。其论述形式由前提

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即由若干已

知事实作为前提,通过推理而获

得的一般规律作为结论。

2、演绎法。演绎法往往是在直觉思维形成之后,或在思维形成的后期阶段,对所形成的概念进行科学的、严密的检验和论证时加以应用。演绎推理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两个部分。

3、分析与综合法。分析和综合是对归纳和演绎的扩展。分析和综合是从客观事物中普遍存在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去把握事物本质的一般方法。分析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通过对这些部分和要素的比较和区别,了解事物的内部结构、基本特征和内在联系,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综合则是把事物的各部分、各要素联系和统一起来,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4、实证法。实证就是在理论尚不完善时,或者还没有成熟的理论模型可以利用时,用具体的实例和数字来证实所提出的意见、观点和结论。

(二)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则旨在利用数字方法和工具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出现象和事物内在的数量关系。定量分析法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步:一是用精确数量结论代替模糊的印象;二是依据数学公式导出精确的数量结论;三是将结论的数量形式解释成直观语言。

1、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的主要有时间序列预测法、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多元分析、插值等方法。

2、预测分析法。预测分析法是以概率为其主要要理论基础,对客观世界大量的随机事件进行探索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事物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规律,科学地估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3、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研究的对象看做是一个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的系统,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的目标,而对系统的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制进行分析,并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系统的模型,找出各要素内在的定量的关系,再进行系统优化,提出建议和方案。

经典的系统分析法主要是规划论、对策论、排队论和决策论四大类,新的方法主要有系统动力学方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等。其他方法中,比较简单的有数据包络

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数据包

络分析主要用于对具有同样投

入和产出项的决策单位进行综

合效益评价。此法的优点是,不

仅可以给出各单位在全部被评

机构中的相对地位,而且可以给

出引起这种地位高低的原因,也

就是该单位在哪些投入或产出

上有可以改善的地方,从而有利

于改进工作。

定量分析法也有缺点。其表现

在:(1)定量分析法是在获取目

标样本过去和现在信息的基础

上进行研究的,无法对目标样本

的未来瞬间进行跟踪、表达和研

究,只能总结过去的规律将将来

进行预测;(2)定量分析法力求

获得精确的结论,虽承认“偏差”

的存在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3)信息分析人员有可能陷入

“数据的准确性、结论的严密性”

的圈套,而被可观的数据和他无

法精确解释的某些现象所迷惑,

最终影响决策的顺利完成。

(三)定性定量结合法

比较科学而民主的专家评议法

是德尔菲法和专家会议法。

征询意见的方式则常与层次分

析法,相关矩阵法并用,成为定

性、定量紧密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和

前提,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精

确化和具体经。两者存在着对立

统一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定

性分析的重点常常是定量分析

的起点。

三、信息分析方法的归类

信息分析方法的归类是指众多

的信息分析方法按照一定的规

和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

信息分析方法的归类原则:

1、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联

性。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联

性,即要充分考虑在方法层次上

的联系、定型方法和定量方法之

间的联系、具体方法相结合使用

的联系、各方法之间在使用时的

因果关系等。

2、方法体系的动态性。信息分

析方法繁多且复杂,按照不同需

要、不同标准可以对信息进行不

同的归类,不同的归类方法适用

于不同领域,这就是方法体系的

动态性。

3、方法体系的开放性。方法体

系不仅要能够将现有的方法纳

入其中,而且还要考虑是否能将

新产生的方法纳入其中。

第四章公安信息传输

第一节信息传输的概念和原理

一、信息传输的概念

通过一定的方法、媒介,把信息

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的过程就

是信息传输。

(一)通信系统模型

1、信源。信源是指最初产生或

提供信息的人、事物、设备等,

即信息的发源地或发出信息的

一方。

2、发送设备。在通信系统中,

发送设备要完成的任务,是把来

自信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如声

音、文字、图像(大多是非电量

形式),转换为电信号并送往信

道。

3、信道。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

通道,又称传递媒介,分为有线

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有线信

道包括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双

绞线和光纤等。无线信道包括长

波、中波、短波和微波等频段的

电磁波。

4、干扰源。干扰源是指对载有

信息的正常信号产生干扰的信

号来源,也称噪声源。来自噪声

源的信号称为噪声。提高通信质

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消除或

减少噪声干扰。

5、接收设备。接收设备是与发

送设备功能相反的设备,它的任

务是从信道中接收信号,并从信

号中恢复出信源所发出的原始

信息。

6、信宿。信宿是指信息的接收

者。

(二)通信系统的分类

1、从通信信道的构成看,通信

系统可以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

无线通信(包括卫星通信)系统

两大类。

2、从所传递信息的形式看,可

以把通信系统分为:语音传输系

统,如电话系统、广播系统;图

像传输系统,如电视监控、电视

广播;数据传输系统,如计算机

网络。

3、从信号的形式看,可以把通

信系统分为数字通信系统和模

拟通信系统。

4、从通信设备的可移动性看,

可以把通信系统分为固定通信

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

5、从信息传输的方向性看,可

以把通信系统分为单向通信系

统和双向通信系统。单向通信系

统的特征是信息只能从一方传

递到另一方,反之则不行,如传统的广播、电视、传呼系统等;双向通信系统允许通信双方可以同时传递信息,如电话系统。

二、通信的基本原理

(一)声波

人们听到的讲话、音乐等声音的频率为20Hz-20KHz。超出这个范围,人耳就听为到了。频率的快慢反映了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反映了声音的大小。(二)电信号与信息表示

在通信系统中,声音是被转换为电信号后,或直接传递或经再处理后传递。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递。电信号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递。经话筒转换所得到的是声音电信号,一般称为音频信号。通过摄像机所拍摄下来的电信号一般称为视频信号。

对于数字信号,通过电压或电流的“有/无”即“0”和“1”两种状态表示信息;

二、信息传输方式

目前的信息传输方式大体有以下四种:

1、模拟信号模拟传输。

2、模拟信号数字传输。

3、数字信号模拟传输。

4、数字信号数字传输。

三、信息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判断一个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劣,涉及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有效性、适应性、标准性、经济性和易维护使用性等多项批标。其中,可靠性和有效性是最基本的也最主要的质量指标。可靠性指标主要是指信息传输的质量问题。有效性指标主要是指信息传输的快慢即速度问题。

1、模拟通信系统的指标。模拟通信系统的指标包括以下两种:(1)可靠性指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一般是通过可用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经—信噪比的大小来衡量的。

(2)有效性指标。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是用信道容量来衡量的。信道容量是信道在每秒钟内传输的最大信息量。

2、数字通信系统的指标。数字通信系统的指标包括以下两种:(1)可靠性指标。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用误比特率(误码率)表示。误比特率是指错误接收的信息量在传输总信息量中所占的的比例。

(2)有效性指标。有效性通常用传输速率来衡量。传输速率通

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信息传输

速率定义为每秒钟传输的信息

量,单位为比特/秒,简写符号是

“bPS”,或者用字节/秒做单位,

简定符号是“BPS”。

第二节公安通信网

一、公安通信网的要求

公安信息传输的要求可归纳为:

迅速准确、安全可靠、机动灵活、

综合有效。

1、迅速准确。信息具有时效性,

信息能否迅速传递是决定公安

机关作出快速反应的前提条件。

“准确”是对公安信息传输的质

量要求。具体地说,就是要保证

在信息的接收端正确地复制发

送端所发送的信息,要保证信息

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2、安全可靠。“安全”是指信息

在传输过程中不能被非法截获、

破坏,或者即使被截获,在保密

期限内截获者也无法解读该信

息。

3、机动灵活。随时准备处理各

种随机性事件是公安工作的特

点之一。

4、综合有效。公安信息传输系

统应满足文字、声音、图像、数

据以及多媒体等信息的传输要

求,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公安信息

的功能。

二、公安通信网络构成…

(一)从组成成分上看

公安通信网承担了多种公安信

息的传输任务。

(一)从结构上看

从结构上看,公安通信网由部、

省、市三级构成。

三、公安移动通信系统

公安移动通信系统是对警用有

线通信网的延伸和必要补充,是

快速反应、灵活机动、准确商效

地处置突发事件,打击犯罪分子

的有力保障。

(一)公安移动通信网络应该

具有以下基本功能特征:

1、具有群呼、组呼、单呼、

紧急呼叫、优先级控制等高度功

能。

2、能够与公安有线电话网、

公众有线电话网互联互通。

3、支持计算机数据业务和与

计算机网络接入。

4、兼容现有的警用无线通信

系统的各种规范和标准。

5、与GPS定位等附加业务

集成。6、具有完善的系统

管理功能。

(二)公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

当前公安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

用集群移动通信技术设备构建。

集群通信系统包括:移动台(手

持台、车载台、便携式计算机)、

基站控制器和连接基站的传输

系统(电视/数字专线或无线方

式)。

(三)公安卫星通信网

公安专用卫星通信网,该网络主

要用于建设电视会议系统、移动

电话通信系统、移动数据通信系

统,同时作为地面通信网的备份

和补充,近1/3的省使用卫星作

为数据传输的主要信道。

(四)移动图像传输

在公安业务领域,图像传输系统

主要应用于视频会议和视频临

控。可供选用的视频会议系统主

要有两种:一种是广播电视模式

的会议系统;另一种是基于因特

网技术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根据环境和实际应用要求,视频

监控系统可分为固定目标监视

和活动目标监视两类,即固定图

像传输和移动图像传输。

第三节公安计算机网络技术基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所谓计算机网络,是将分散的多

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

信线路互联起来,彼此间互相通

信,实现资源共享的集合体。

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使人

们能够共享整个网上的资源和

进行警务协同作业。“资源共享”

包括硬件资源共享和数据资源

共享。

二、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计算机网络可按照不同的标准

划分,通常按网络拓朴结构、网

络覆盖的地理范围、传输介质、

采用的网络技术、网络数据传输

和系统的拥有者、不同的服务对

象、所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和协

议等进行。目前,使用最为普遍

的方法是按网络所覆盖的地理

范围,将网络分为局域网

(LAN)、城域网(MAN)和广

域网(WAN)三类。

1、局域网。

公安系统的局域网主要分布在

各级公安机关办公区内和业务

科、所、队,从种类上可划分为

机关主干局域网和部门局域网。

2、城域网。

城域网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城

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

3、广域网。

因特网就是一个典型的广域网。它通常通过公用电话网、有线电视网、专用数据网等公共线路实现城市的与城市、国家与国家的连接,从而形成了一个遍布世界各地的互联网。

广域网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广域网通常是把一些公共通信服务设施连接起来;第二,传输速率低于局域网,目前的宽带一般在1Mbps左右。第三,信道比较复杂,所需的交换环节多。三、计算机网络的组织

四个基本要素:一是计算机(服务器、客户机);二是连接计算机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三是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协议;四是计算机网络拓朴结构。

1、计算机。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2、连接计算机的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计算机通信线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有线传输线路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无线传输线路包括微波和卫星通信线路等。

选择通信线路要考虑以下因素:(1)成本因素。(2)带宽因素。(3)干扰因素。(4)安装因素。网络通信设备包括以下几种:网卡、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网桥和网关等。

3、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协议。计算机硬件需要在操作系统(系统软件)的管理下运行,同样,网络需要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

网络通信协议(Protocol),简单地说就是通信双方交换信息所遵循的规则。它们规定了两台计算机通过一个网络进行通信的“共同语言”。网络协议使得不同种类的机器能够互相理解对方传输过来的信号,以及进行检错,纠错等工作。

4、计算机网络拓朴结构。网络拓朴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连接的几何形状,用来表示网络结点的分布结构及相互关系。

网络的物理拓朴结构,描述了网络中各计算机(结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大致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型四类。

(1)总线型结构。在总线型结构(Bus configuration)中,所有的节点和工作站都连在一条公共的电缆线上。

总线型结构的优点是:节省了电缆和其他连接设备,安装容易,

网络连接成本较低。总线型结构

的缺点是:网络线路质量对整个

系统影响较大,由于总线是所有

计算机共享的,一旦总线发生故

障将会影响到所有用户,使整个

网络瘫痪。另外,总线结构的网

络一旦要改变计算机的配置,必

须重新调整整个网络。

(2)星型结构。多个节点通过

一个中心节点互连而成的结构

形式称为星型结构。星型结构的

网络有一个中央节点与所有其

他节点直接相连。

(3)环型结构,各节点首尾相

连而形成的一个封闭的环形结

构。

(4)网型结构。所有节点之间

均两两互连而成的一种结构形

式称为网型结构。

四、TCP/IP协议

TCP/IP的中文含义是传输控制

协议。网际(互联网)协议。

为了使网络上的计算机(主机)

在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必须给

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惟一的地

址,该地址称为IP地址,简称

网址。IP地址由4个十进制数组

成,每个数可取值范围0-255,

各数之间用“、”分开。

五、Internet与Intranet

Internet(因特网)又称国际互联

网,它最早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

究局(ARPA)在1969年开始的

一个网络科研项目。

WWW成功在于它指定了一套

标准的、易为人们掌握的超文本

开发(标记)语言、超文本传输

协议和信息资源的统一定位格

式。

Intranet是使用TCP/IP和WWW

等Internet技术构成的组织内部

的网络信息系统,公安计算机信

息网络就属于这样的系统。

Intranet具有下列一些特点:

第一,信息格式统一。

第二,具有多媒体和动态交互

功能。

第三,信息传递更快捷方便。

第四,开发方便,容易与

Internet连接。

第五,保护原有资源。

第四节公安计算机网络

一、公安计算机网络总体结构

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采用三级

结构。从公安部到各省、市公安

厅信息网络采用一级网络;从各

省、市公安厅到各市公安(分)

局为二级网络;从各市公安局到

县公安局为三级网络。县公安局

以下由各地自行规划,形成事实

地的第四级网络。

采用三级结构具有下列优点:

第一,与公安部门行政管理体

制和业务管理体制相协调,有利

于网络的管理和效用。

第二,能够有效利用各级网络

线路的带宽资源,保证网络的高

效运行。

第三,有利于网上警务协同。

不足的地方是,可能会增加流程

优化的难度。

二、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

所遵循的原则

公安计算机网络建设所遵循的

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放性和标准化。

第二,保护原有投资并能够满

足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业务

需求。

第三,支持多媒体信息的传

输,能够满足视频、话音等信息

传输的要求。

第四,满足安全、可靠、经济

适用和可维护性的要求。

第五,能够满足实时性警务协

同的要求。

三、公安计算机各级网络构成

(一)公安计算机一级网的构

一级网(骨干网)是连接公安部

与各级公安厅(直辖市局)信息

中心的网络。

1、一级网的拓朴结构。

公安通信网将由地面网和卫星

网两部分组成,公安专用计算机

网络一级网络拓朴的地面部分

分为星环混合型结构,即一级网

络分为两层:主干层和接入层。

2、一级网通信信道的使用。

在传输信道方面,公安计算机一

级网采取以地面DDN信道为

主,以公安专用卫星网为辅的策

略。

3、一级网网络构成。公安计算

机一级网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

源子网两大部分。

(二)公安计算机二、三级网

建设的技术原则。

(1)公安计算机二、三级网是

公安专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原

则上应采用一级网相一致的体

系结构,如采用TCP/IP标准,

有独立的通信子网。

(2)从系统的可靠性考虑,数

据通信设备最好与负责数据处

理的主机分开,即配备专用通信

机,如路由器等。

2、公安计算机二级网的建设。通信信道可采用以下方式:(1)公安专用模拟话音信道加专线调制解调器。

(2)租用邮电DDN数字信道。(3)租用省内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在此基础上形成公安专用虚拟网。

(4)省厅至省会城市公安局间应采用64Kbps的专用数据通信信道。

3、公安计算机三级网的建设。公安计算机三级网的通信信道一般可采用以下方式:

(1)通过公安专用电话网,以拨号方式组网。

(2)通过市内公用电话网,以拨号方式组网。

(3)租用市内公用分组交换网(CINAPAC)。

(4)租用专用数据通信专线(市内DDN或高质量模拟话路),构成公安专用数据通信网络。

(5)利用公安专用光纤网信道,组成公安计算机网络。

(6)采用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三)公安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网络的互联

与其他网络互联通常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组成部分,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与国家政务网络要协调起来,既要保证安全,又要避免自我封闭而导致出信息孤岛现象。

2、作为公安系统内部使用的信息网络(专网),是不与Internet 之间进行物理连接的,但是公众普遍使用的是Internet获得公安机关的服务,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把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分成内外两部分,由外网负责处理与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信息传输,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建设方案主张使用这种结构。二是对于查询、办证、审批等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业务,不在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上进行,而是把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放置在其他网络上,服务网络不与公安(专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连接,其信息更新采用其他方法实现。

3、所有与其他政法和政府机关的网络连接,一般是通过政府外网实现,外网上的政府部门访问公安计算机信息网络中的资源时,必须通过防火墙的安全认证,并受到相应的访问限制和监

视,以确保公安信息的安全。

第五章公安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系统与信息系统

一、系统

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20世

纪20年代由贝塔朗菲提出的,

1968年,贝塔朗菲出版了《一般

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

一书,以后经众多科学家加经发

展,形成了一门比较完善和成熟

的系统科学。系统科学的研究领

域大体上包括系统哲学、一般系

统理论、系统工程、系统方法的

应用等。

(一)系统的概念

通常的定义是:系统是为了实现

某种目的,由一些元素,按照一

定的法则或结构组织起来的一

个集合体。

系统往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

一个系统被确定下来之后,该系

统的周围是一个更大的系统,

我们称为它的外部环境;在系统

内部还有系统,我们称为子系

统。

这种子系统之间的接点和系统

与环境的作用点,通常叫做接

口。

(二)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

2、相关性。

3、

目标性。

(三)系统与环境

一种系统不与环境进行物质、能

量或信息的交换,即孤立于环境

之中,这样的系统称为封闭系

统,也称闭(环)系统。另一种

系统是在环境中成长和运行,它

受环境影响,是在与环境进行物

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中不断进

行自我调节的系统,这样的系统

称为开(环)系统。

(四)系统的结构

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把它分解

为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和串并联

结构三种基本结构。

在三种结构中,串联结构的可靠

性最差,并联结构的可靠性最

好,串并联结构的可靠性介于两

者之间。

二、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是泛指各种形态、各种

模式的用于经济、管理、教育、

工程等所有领域并基于计算机

系统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统称。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指组织中

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

它通常是一个用于数据处理、查

询、统计报告、业务活动处理等

组织内部信息处理、加工和传递

的集成化的计算机系统。

(二)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

信息系统为实现信息收集、加

工、存储、检索和传递的系统,

是由人(机构)、信息资源(数

据)和技术设施等基本要素组成

的集合体。

人或机构是完成某种(些)互相

联系的信息过程的执行者;信息

资源是指来自于有关方面的事

实资料、文献、数值数据的集合

体,是系统的物质基础;技术设

施是支持信息活动的工具。

信息系统按行政管理体制,分为

国家信息系统、部委信息系统,

省、市、自治区信息系统和基层

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按系统的

功能,分为专业信息系统(即单

一功能信息系统)和综合信息系

统(即多功能信息系统)。

为提供有效服务,信息系统应具

有以下基本功能:

1、收集、整理和加工功能,

简称输入功能。

2、存储功能。

3、检索输出功能。

4、咨询服务功能。

信息系统中,信息活动的流程包

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处理、

存储到使用和信息反馈等环节。

(三)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事务处

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

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主管支持

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等几个阶

段。

(五)公安信息系统与公安信

息基础结构

公安信息基础结构包括两方面

的内容:一是用以支持公安信息

活动所需的全部技术设施;二是

保证信息活动和设施有效运转

所需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从大的

方面来说,公安信息基础结构是

公安信息系统产生和发展的前

提,也是它的基本内容。其中:

(1)感测系统大体包括:能在

各种环境下感测报警、监视等各

种信息的传感设备(拾音器、摄

像机、红外仪等)、测量设备(各

种仪器仪表)以及遥感遥测等技

术系统。

(2)通信系统大体包括:能够

传输和交换各种信息的传输系

统和交换系统,如卫星通信系

统、光纤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

统、计算机网络及其他们的交换

系统等。

(3)智能系统大体包括: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等。

(4)控制系统大体包括:能够指示和引导被控对象的状态进行干预、调节的各种执行系统。

2、公安信息活动和设施有效运转所需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完善的规章制度、政策法律,以及统一、规范的信息处理标准。

(2)警察队伍中有大量的人员会利用、善于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工作。

(3)支持公安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转、研究和开发,层次合理的人才队伍。

第二节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的获取和处理数据。

一、数据的组织

在计算机中组织数据与传统手工组织数据在许多方面具有同构性。

二、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是指根据信息的逻辑结构组织起来的数据(信息)集合。它包括两个部分:信息自身和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

数据库结构主要有三类:网状数据库结构、层次数据库结构和关系数据库结构。

在公安领域大量使用的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即关系数据库。

在关系模型中,数据被组织成若干张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每一张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每个表中的数据只用来描述客观世界中的一件事务的情况。

当从整体上认识数据库的概念时,数据的层次为:数据库、文件(表)、记录、字段。若干个相关的字段组成一个记录;若干个同类型的记录组成一个文件(表);若干个相关的文件组成一个数据库。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为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存储数据库结构、生成与数据库相关的报表和报告,以及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软件。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为数据库定义子

系统、数据操作子系统、应用程

序生成子系统、程序管理子系

统。

DBMS引擎——提供了从逻辑

到物理存取到物理存取结构的

桥梁。

DBMS引擎的功能是把信息的

逻辑结构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存

储结构。

数据库定义——定义数据库逻

辑结构。

数据库定义子系统被称为数据

描述语言或DDL,主要的功能是

用于创建和维护信息的逻辑结

构或特征。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技术中常用

的术语,指的是数据描述的集

合。或者说,对信息流程中各个

元素进行详细描述说明的文件

就称为数据字典。

数据操作——挖掘和改变数据

库中的信息。

报告生成程序:实际上它是可在

数据库中的数据上运行的结构

化查询语言,可以方便地确定报

告格式和想要查看的信息。

应用程序生成子系统——开发

数据库应用软件。

程序管理子系统——管理数据

库。

DBMS的程序管理子系统帮助

你管理全部数据库环境,包括文

件备份和系统恢复、安全管理、

查询最优化、日志和并发控制。

文件备份和系统恢复。为防止系

统崩溃造成信息丢失,程序管理

子系统会定期地将整个数据库

复制到另一个存储器中,以备恢

复之用。这些备用的数据库称备

份副本。一旦原数据库遭到破

坏,可用备份恢复数据库和其中

的信息。

安全管理。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是

防止不合法的使用者使用数据

库。

查询最优化。程序管理子系统提

供查询最优化功能,缩短查询结

果时间。

日志是对DBMS引擎存取信息

的情况进行连续统计记录的文

件。

并发控制。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

是供多个使用者共享的,但是,

当多个使用者同时(并发)存取

或改变同一信息,为了保证数据

更新的正确性,必须对此操作加

以控制,这就是并发控制。

四、数据库系统和信息系统

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库系统包括

三个子系统,它们是基本计算机

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

统,这些子系统与应用子系统一

起构成基本的信息系统。

从工程的角度看,对基于计算机

的信息系统考察的重点应当是

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系统。

利用数据库技术建立数据库的

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使用数据,提

高信息的共享程度。

围绕业务主题建立的数据库为

主题数据库。

第三节常见的信息系统类

一、数据处理系统

(一)数据处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

加工、存储、传输和输出等活动

的总和。数据处理系统(DPS)

是指能够执行数据处理活动的

计算机系统。

从日常工作的角度看,数据处理

系统是执行和记录日常事务处

理的信息系统。

对于数据处理系统而言,数据处

理的任务和目标是预先确定和

明确的,数据是高度结构化的。

(二)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

数据处理系统具备了大量的日

常数据处理的实用功能,这些功

能可支持以下任务:

1、数据收集。

2、数据加工:数据加工包括了

数据分类、排序、统计和汇总等

操作。(3)数据存储。(4)数据

传输。(5)数据输出。

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

就是数据全面和及时。

二、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现在已经成为信息处

理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计算机

互联网的出现和相关技术的发

展,扩大和提高了计算机信息管

理工作的范围和系统性;另一方

面,信息管理进一步的应用需求

也导致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

和发展。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所谓工程性定义,是为了具体设

计和实现一个信息系统时所用

的定义。

1、广义的MIS

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用来

为组织各管理层提供管理和决

策信息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在这一定义中有以下几点需要

加以说明:

第一,该定义是用管理信息系

统这一术语来涵盖所有支持组织管理职能领域的信息系统,如决策支持系统、战略信息系统和高层主管支持系统。

第二,定义中,关于“人”这一因素方面,包括了受过良好训练的系统分析人员和决策者,以及管理与决策的人工规则和程序;在“机”的方面,是指计算机的硬件、软件以及通信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用于管理决策分析的模型等。从技术的角度看,管理信息系统所采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来自三个领域:一是计算机技术。其包括软件、硬件、算法和程序设计等。二是通信技术。其包括通信设备、网络结构、网络协议和通信软件等。三是数据库技术。其包括数据的存储、分析、提取、表示和数据库的设计开发等技术。

第三,MIS不是一些零星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聚合,而是有固有功能结构的综合性系统。

第四,定义中强调了人与计算机的对话要求。

第五,定义中没有把事务处理纳入到MIS中来。

2、狭义的MIS

定义。狭义的MIS定义是指专门用于管理控制层的信息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内人员的分工

系统成员的第一个职责是管理好它的实体(计算机等设备)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与此相关的人员是计算机操作员、数据准备员(录入人员)和数据库管理人员。这三类人员同硬件、软件有直接联系,我们称之为作业层工作人员。

鉴于在目前大部分行政和商业管理人员有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所以要有专人来分析他们的信息需求,探讨MIS对这些信息需求给予支持的可能性和具体的逻辑模式。这样的人中被称为系统分析人员。因此可以把系统分析人员分成两部分。负责前一部分信息需求分析的人员称为信息分析员,负责后一部分设计的人员称系统设计员。

在MIS内,系统层人员和作业层人员之间,还有一部分重要的工作,这就是把设计好的应用系统,通过编制人工规程和计算机程序来加以实现。这些人包括系统程序员、应用程序员和程序维护员,他们都是处于规程层上的

人员。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

(一)办公室与信息技术

办公室中的信息处理基本是采

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办公人中办

公室中在办公室中的角色基本

有四类:一是决策者;二是管理

工作者;三是知识性工作者;四

是事务人员。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面向办公室

工作人员的信息系统,它可以根

据组织的需要将办公室中的信

息处理集成起来,对办公室中的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

信息存储、信息利用、信息反馈

等进行整合的处理。从技术上

看,办公自动化系统在硬件上包

括各种数字化的办公设备,如电

话、电传、传呼机、文字处理机、

打印机、复印机等;而办公自动

化系统中的软件则包括文字处

理、群件、文档处理系统、办公

日程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等。

(二)办公自动化软件

1、个人用OA软件包。目前流

行的OA软件包主要包括文字处

理软件、表处理软件和演示软件

等,典型的产品是微软公司的

Office套装软件。

2、公文处理系统。

主要功能是提高对日常公文的

生成、编辑、收发、管理和使用

的效率。公文处理系统的主要功

能有以下方面:

(1)帮助工作人员起草、修改、

编排和打印各种文档,包括通

知、公函、会议纪要、报告、日

志等。

(2)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文档管

理,对系统中文档指定一些附加

的信息,如文档号、主题词、类

别、保密级别、有效期等。这些

信息用于对文档进行各种处理,

如收文、发文、输、催办统计查

询等。

(3)电子邮件。从办公自动化

的角度来看,电子邮件能够通过

计算机网络实现非同步的信息

传送,费用低,速度快,操作方

便,因而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功

能。

一、决策支持系统

(一)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

按西蒙的观点,决策分为结构化

(程序化)决策与非结构化(非

程序化)决策。

在公安管理活动中,程序化决策

是指重复出现的例行性决策,是

一种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某

一具体公安管理问题所作出的

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指以前未曾发

生过或未曾处理过的问题,决策

时无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可以遵

循,如公安活动中的一些突发性

案件,这时的决策会因决策者的

智慧、经验、直觉、判断及魄力

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西蒙将决策分为三种主体活动

和一种评价活动,这些活动被分

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信息活动。收集信息,

弄清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

第二,设计活动,根据收集

的信息,设计或创建可能的行动

方案。

第三,选择活动。从创建的行

动方案中挑选最佳方案。

第四,评价活动。对所作出的

选择进行评估。

对于半结构化的问题,是指主体

活动的一个或两个是非结构化

的。

对于能够解决结构化决策问题

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称为“结

构化决策系统”;而对于只能为

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

提供信息支持的计算机信息系

统一般称为“决策支持系统”。

(二)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1、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针对半

结构化的问题。

2、针对性较强。

3、与决策者交互进行决策。

4、以提高决策的有效性为主。

(三)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是

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决策支

持系统,它支持多个参与决策的

群体成员完成同一项任务。

GDSS还可以理解为,在信息技

术环境下,支持多个群体成员之

间交流和互动的决策支持系统。

一个基本的GDSS是由“群件”子

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和通信子

系统组成。

1、群件。包括电子邮件、传真、

网络浏览、BBS、日历(个人和

群体)、电子会议、任务管理、

桌面视频会议、工作流管理、电

子表格等。

群件的主要功能是交流。

在技术上,GDSS提供了三种有

助于交流的环境,即基于计算机

网络会议(在线的或延时的)、

音频视频远程会议及决策室。

3、基于计算机网络会议。基于

计算机网络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局域决策网络;第二种是远程交流;

根据时间和地点,在计算机网上交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同步交换(或同步交流),群体成员在相同或不同地点同时会面;异步交换(或异步交流),参与决策的成员在相同或不同地点,在不同时间网上交流,他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电子邮件,公告栏等方式随时提交自己的看法。

4、决策室。决策室的基本装备有计算机、音/视频设备(话筒、摄像机、投影仪等)。

(四) DSS与MIS的简单比较

1、DSS与MIS有类似的模型构成,它们都包含了数据库、数学分析模型和报表生成软件,但这些软件分析能力有强弱之分,决策支持系统使用的分析和数学分析工具更复杂,它比MIS具有更多的分析能力。另外,在DSS 的群体决策系统中还包含了另一种软件——群件。

2、在实际应用上,DSS与DPS 和MIS形成互补,DPS和MIS 强调信息处理高效率,DSS则更强调决策过程的有效性。

3、DPS和MIS所处理的数据都是结构化的,而DSS是支持或辅助解决那些半结构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无法预先确定。

4、一个组织的MIS是一个庞大的资源集合,它的目标是为所有管理者提供需要的信息,这意味着MIS将从数据处理系统或MIS中获取信息,去支持个人或一组管理者,其用户相对较少,而且注重解决更加具体的现实问题。

第四节公安管理信息系统

一、公安信息系统分类

按公安信息的纵横关系分,公安信息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两在类:一类是公安业务信息系统;另一类是全国快速查询综合信息系统。

对上述两类系统还可作进一步细分,公安业务信息系统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包括:常信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流动人中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对象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刑侦信息系统。其主要包括:刑事案件信息系统、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涉案物品

信息系统、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第三,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

其主要包括:证件签发管理信息

系统、出入境人员管理信息系

统、出入境人员及证件的管制系

统。

第四,监管人员信息系统。其

主要包括:看守所在押人员信息

系统、拘役所服刑人员信息系

统、行政(治安)拘留人员信息

系统、收容教育人员信息系统、

强制戒毒人员信息系统、安康医

院被监护人员信息系统。

第五,禁毒信息系统。

第六,经济犯罪情报信息系

统。

第七,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其主要包括:全国进口机动车辆

信息系统、机动车辆管理信息系

统、驾驶员管理信息系统、道路

交通违章信息系统、道路交通事

故信息系统。

第八,办公信息系统。其主

要包括:指挥中心信息综合管理

系统、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统计信息系统、机要综合通信信

息系统。

全国快速查询综合信息系统可

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全国犯罪信息中心

(CCIC)。其主要包括:违法犯

罪人员信息系统、在逃人员信息

系统、失踪及不明身份人员(尸

体)信息系统、通缉通报信息系

统、被盗抢、丢失枪弹信息系统、

涉案(收缴)机动车(船)信息

系统。

第二,全国公安基础信息系

统。其主要包括:常住人口索引

信息系统、枪弹档案信息系统、

出入境口岸检验信息系统、全国

机动车(船)索引信息系统、全

国机动车驾驶员索引信息系统。

(一)人口管理信息系统

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信息

可以分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

工作对象三类信息。

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1、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对常

住、暂住和流动人口进行实时查

询、查证。

2、具有网上办理户政的功

能。

3、具有自动报警提示功能。

4、能够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

进行信息交换,以满足各项业务

工作的需要。

5、异常情况分析功能;

6、具有人口结构分析统计功

能。

7、其他常规功能。

(二)全国犯罪信息中心

公安部从1994年开始着手全国

犯罪信息系统(CCIC)的建设。

CCIC根据各地的网络、设备条

件,提供以下三种查询方式:

1、计算机联机实时查询。

2、计算机联机延时查询。采

用延时查询的方式:一是本单位

计算机只能间断性地与CCIC联

网,为了节省线路占用时间,采

用该方式;二是所要查询的信息

可能不在CCIC本地数据库中,

需要CCIC值班人员对已存档的

记录进行查找。

3、人工查询。

二、公安信息系统发展中的经

验教训

(一)许多系统是面向事务处

理的民警

(二)与技术人员的认识差距

(三)没有总体规划

(四)信息机构在组织中的地

位尴尬

(五)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管理

工作基础(六)必须把信息

需求描述清楚

(七)培训使用者。

第六章公安信息系统开发

第一节公安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公安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应

当考虑的重要事项:组织本身的

变化、开发活动的组织、开发策

略、开发方式方法和工具的选择

等。

一、公安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一)“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

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

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

低级向高级建立组织的管理信

息系统。

其优占是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

可能出现运行不直辖市的危险。

但缺点是,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

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开发的

进展,原定方案往往要作许多重

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二)“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

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

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

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

二、公安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一)用户自行开发

用户自行开发的优点是可以培

养和锻炼出本单位的一批专门

人才,并获得有益的经验,同时也有利于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缺点是需要对单位内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制定长期规划和进行长期的科研投入,这对于经济实力较弱和对信息系统需求不旺的情况不太适合。

(二)委托开发

委托开发即由最终的使用部门(用户)委托专门的教学科研机构和软件开发公司来进行。其优点是不必组织专门人才,不必介绍复杂的技术开发过程,组织管理工作简单。缺点是这种“专项购买”软件方式将让用户和开发者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感,开发者可能不会“透彻”理解和掌握用户的开发目标和系统流程而使系统不符合用户的真正需要;另一方面,广大用户也需要较长的“入门”时间。

(三)用户与专业软件开发者的合作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还应有组织保证。用户方应由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层领导来主管,并配有具备业务知识和信息系统开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参与。开发方则一般由项目负责人、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及程序编制人员组成。

三、公安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一)生命周期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生命周期法也叫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其主要思想就是将开发过程视为一个生命周期,这个周期由相互连接的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并产生相应的文档,上一阶段的文档就是下一个阶段工作的依据,系统开发完成后,整个系统生命周期并未结束,还需要根据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生命周期法是将制造业中工程化的设计制造方法移植到软件行业的结果。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计划性,排斥不确定性。

2、强调分工。

3、强调合作。

4、强调标准化与规范化,排斥个性化与自由发挥。

生命周期法主要的缺点是:收集资料和书写各种文档的工作量极大,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耗费大量的时间,开发周期长。(二)原型法

1、基本思想。原型法是针对

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而发展

出来的一种快速、廉价的开发方

法。它不要求用户提出完整的需

求以后再进行设计和编程,而是

先按照用户最基本的需求,迅速

而廉价地开发出一个实验型的

小型系统(称做“原型”),然后

将原型交给用户使用。通过进行

修改,用户再对改进后的系统提

出新的需求。这样不断反复修

改,直至最后完成一个满足用户

需求的系统。

2、开发的步骤

(1)识别基本需求。

(2)开发一个初始原型。

(3)评价修改原型系统。其

目的主要在于发现原型系统所

存在的问题。

这一过程可能要重复多次,直到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止:一是用

户可能认定按原型开发的系统

不是他们所希望的系统,或开发

者认为用户提出的要求无法按

目前条件实现,从而终止开发工

作;二是用户认可了原型系统基

本功能,可以进行下一步正式开

发。

(4)正式开发。

原型法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可

有效避免开发者与用户间由误

解产生的系统开发失败。

四、公安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

及项目管理

系统开发的组织机构可分成三

个管理层,即总体规划组、项目

管理组和项目开发组。

总体规划组,负责制定战略性的

组织计划,提出开发新系统的要

求,对信息系统提出总体战略性

指导并对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直

接负责。项目管理组,负责具体

项目的管理。该组人数不多,由

信息系统高级管理人员和最终

用户的管理人员共同组成,项目

开发组,由直接负责建立系统的

专家(分析员和程序员)和用户

等组成。其中,项目开发组是我

们讨论的重点。

(一)公安信息系统开发人员

组织

开发过程所需要的人员有:用

户、系统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

系统设计员、硬件网络设计员、

程序设计员等。

用户:用户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参

与者和最终使用者。特点是,他

们懂得具体需求和信息需求,因

此,要负责提出系统需求,对其

他各类人员所理解、设计并表达

的结果进行评审,及时纠正系统

开发中的偏差,在系统运行后能

够熟练地运用新的系统为自身

的管理工作服务。

系统分析员:系统分析员的主要

职责是起着用户和系统开发其

他人员之间的桥梁和接口作用,

是系统开发的核心人物。主要任

务有:一是负责了解用户的想法

和需求,确立出系统尖具有的逻

辑功能,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系统设计员、程序员对依此进行

系统设计与实施;二是要充分代

表用户的利益,负责对系统设计

员、程序员的工作成果进行评

审,看其是否符合逻辑方案中的

总体功能要求;三是在系统测试

阶段要与用户共同制定测试标

准、制定测试计划、准备测试数

据,并通过系统的全面测试对系

统的性能加以评审,看其是否达

到了预期的目标,还应该有哪些

改进。

硬件网络设计员:硬件网络设计

员的责任是依据新系统逻辑方

案中提出的对硬件网络的基本

要求制定硬件网络配置方案,并

负责该方案的全部实施工作。

数据管理员:数据管理员负责依

据系统逻辑方案中提出的数据

需求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定义和

存储工作,负责在系统运行中监

督和控制数据库的运行以及数

据库的维护和改进工作。

系统设计员:系统设计员负责依

据系统逻辑方案以及实现系统

的硬件、软件环境进行应用系统

的总体设计、模块设计以及模块

之间接口的设计工作。

程序员:程序员负责依据系统逻

辑方案进行系统的程序设计,实

现方案中的各项功能,负责进行

用户的使用培训工作,负责系统

的测试和运行。

(二)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文档

管理

1、文档的地位和作用。

文档与程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

人可读的,后者是机器可读的。

总规划所建立的一系列文档资

料可以包括系统可行性报告、系

统数据规划方案、系统管理模

式、计算机软硬件配置方案、系

统体系结构方案以及开发进度

安排、经费估算等内容。

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在总体规

划的指导下所形成的文档有:系

统逻辑方案、数据库设计方案、数据字典、系统结构图、系统硬件配置实施方案以及系统中各项处理活动的定义等,另外,系统分析设计报告是对这一阶段工作的总结性文件。

程序使用说明书则是系统运行时向广大的最终用户提供的使用指导手册。

2、文档管理的内容。

(1)文档要标准化、规范化。(2)维护文档的一致性。(3)维持文档的可追踪性。(4)文档管理的制度化。(三)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任务是负责协调各类开发人员和各级用户之间的关系,负责做好文档的管理工作,负责控制系统开发进度,负责项目的经费开支和经费控制等,使得开发工作能够按时、保质、在经费许可的范围内完成。

1、项目管理组的组成。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项目经费的多少和系统的大小来确定相应的项目管理组。项目管理组可以有:

(1)过程管理小组,其职责是负责整个项目的成本及进度控制、配置管理、安装调试、技术报告的出版、培训支持等项任务,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机构,用以保证整个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

(2)项目支持小组。其职责属于后勤支持,它要及时提供系统开发所需要的设备、材料;负责进行项目开发的成本核算;负责合同管理、安全保证等。(3)质量保证小组,其职责是及时发现影响系统开发质量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4)系统工程小组。其职责是将整个开发过程按阶段划分出若干个任务,规定好每个任务的负责人、任务的目标、检验标准、完成任务的时间等。

(5)系统开发与测试小组。其职责是从事各子系统的开发,并对各子系统进行测试。这是整个开发项目的关键,因此要组织好该小组的成员,并采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工作。

(6)系统集成与测试小组。其职责是集成各子系统,并做好测试工作,它是完成对整个信息系统的综合。2、项目管理的内容。

(1)任务划分;

(2)计划安排:开发计划可

以划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系统

软件配置计划、应用软件开发计

划、测试和评估计划、验收计划、

质量保证计划、系统工程管理计

划和项目管理计划等。

(3)经费管理;

(4)审计与控制。①制定系统

开发的工作制度。②制定审计计

划;③分析审计结果。④控制。

(5)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中,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

一,技术方面必须满足需求,应

尽量采用商品化技术,这样可以

降低系统开发的风险。第二,开

销应尽量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第三、开发进度应尽量控制在计

划之内。第四、应尽量与用户沟

通,不要做用户不知道的事情。

第五、充分估计到可能出现的风

险,注意倾听其他开发人员的意

见,及时采纳减少风险的建议。

风险管理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

几个步骤:

第一步,风险辨识。潜在的风险

源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在总体规

划和系统分析阶段所进行的需

求分析不完全、不清楚、不稳定、

不可行、最终影响软件集成和系

统集成;二是在系统设计过程

中,设计结果的可用性、可实施

性、可测试性较差,影响系统的

后续开发工作;三是在程序设计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一致性或

系统的支持较差;四是在整个开

发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

开发人员可能出现的矛盾和不

协调性将影响系统开发的质量

和开发的质量和开发进度;五是

在实施项目管理过程中,计划的

准确性、可监控性、经费运用及

分配情况等都将对整个开发工

作产和影响。

第二步,风险分析。

第三步,风险缓和。

第四步,风险跟踪。

第二节公安信息系统的开

一、公安信息系统的规划

公安信息系统的规划对整个公

安信息系统是否能够建设成功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系统规划的任务是从根本上研

究新系统,包括新建设的信息系

统和公安机关目前状况的关系,

如何保障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

与现实的公安部门协调一致以

及建设信息系统是否可行等。

(一)信息系统工程发展阶段

在公安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各

个阶段意义如下:

第一阶段:初始;第二阶段:蔓

延;第三阶段:控制;第四阶段:

集成:所谓集成,就是在控制的

基础上,对各公安信息子系统中

的硬件进行重新连接,建立集中

式的数据库以能够充分利用和

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第五二阶

段:数据管理;第六阶段:成熟。

诺兰阶段模型还指明了信息系

统发展过程中的六种增长要素:

第一种是计算机硬软件资源:从

早期的磁带向最新的分布式计

算机发展。

第二种是应用方式:从批处理方

式到联机方式。

第三种是计划控制:从短期的、

随机的计划到长期的、战略的计

划。

第四种是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

地位:从附属于别的部门发展为

独立的部门。

第五种是领导模式:一开始技术

领导是主要的,随着用户和上层

管理人员越来越了解信息系统,

上层管理部门开始与信息系统

部门一起决定发展战略。

(二)公安信息系统规划的主

要方法

1、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战略目

标集转化法是William King在

1978年提出的。

2、关键成功因素法。关键成功

因素法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其

核心思想是找到影响人们的关

键因素,对它们给予足够关注,

通过控制它们来保证到达系统

目标。

与这种方法相对的是全面调查

的方法。

3、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

计划法由IBM公司提出,BSP

中“企业”的概念是广义的,泛指

任何一种组织,同样适用于公安

机关。

(三)公安信息系统的可行性

分析

1、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可行性”是指在当前情况下,组

织研制这个信息系统是否有必

要,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可行

性的含义不仅包括可能性,而且

包括必要性和合理性。

除了建立系统的必要性之外,建

设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经济可行性;二是技术可行性;三是人员可行性;四是组织可行性。2、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制作。总体规划的最后阶段是撰写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包括总体方案和可行性论证两个方面,一般内容有以下几点:

(1)引言;(2)系统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3)拟建系统的候选方案。(4)可行性论证;(5)结论。

二、公安信息系统分析

公安信息系统分析是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间关系的一种过程。

系统分析过程分两步,首先应将业务或数据流程弄清楚,然后再提出新系统拟采用的方案。(一)公安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开发面临的问题是随着生命周期展开的,不仅发现修改费用越来越高,而且发现绝大多数的错误起源于早期的需求定义阶段。

1、公安信息系统需求的定义。公安信息系统需求的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约束。业务环境对应用施加的某些限制。

(2)系统输出。每个系统输出的定义及其特征,如媒介、数据元素的内容和保留时间等。(3)系统输入。每个系统输入的定义及其特征,如数据元素的内容、来源、数量、频数、保密生考虑等。

(4)系统数据需求。系统中的数据定义以及数据间的关系。(5)数据元素。数据元素特征和属性定义,如格式、名字、同义词、编辑标准和保密等。(6)转换。旧系统向新系统的转换,新系统如何运转起来,如何普及新系统。

(7)功能。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转换,转换对象和时间,确切地指定系统应完成的操作。(8)控制、审计、保密。系统如何确保性能、数据的完整性和操作的正确性、审计跟踪的保密性,如何控制系统错误。

(9)性能/可靠性。系统的性能特征是什么,耐故障能力强弱。

2、公安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原则。所谓需求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对象进行系统调查。系统调查的工作应该遵循以下几点:(1)自顶向下全面展开。

(2)客观审视系统。

(3)工程化的工作方法。所谓

工程化的方法,就是将工作中的

每一步工作事先都计划好,对多

个人工作方法和调查所用表格、

图例都统一规范化处理,以多个

人的工作方法和调查所用的表

格、图例都统一规范化处理,以

使群体之间都能相互沟能,协调

工作。

(4)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相结

合。

(二)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图描述数据流动、存

储、处理的逻辑关系,也称为逻

辑数据流程图,一般用DFD来

表示。

1、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图例。数

据流程图用到的四个基本符号,

即外部实体、数据处理、数据流

和数据存储。

(1)外部实体。外部实体是指

系统以外又与系统有联系的人

或事物。它表达该系统数据的外

部来源和去处。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

对数据的逻辑处理,也就是数据

的变换。

(3)数据流。数据流是指处理

功能的输入或输出,用一个水平

箭头或垂直箭头表示。箭头指出

数据的流动方向。

(4)数据存储。数据存储表示

数据保存的位置,这里强调的并

不是指保存数据的物理地点或

物理介质,而是指数据存储的逻

辑描述。

指向数据存储的箭头,表示送数

据到数据存储(如存放、改写

等),从数据存储发出的箭头,

表示从数据存储读取数据。

2、数据流程图的画法。

系统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分析出

合理的信息流动、处理、存储的

过程。

(三)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1、新系统逻辑方案。新系统逻

辑方案是指经分析和优化后,新

系统拟采用的管理模型和信息

处理方法。

(1)确定合理的业务处理流程。

其具体内容包括:

①删去或合并了哪些多余的或

重复处理的过程?

②对哪些业务处理过程进行了

优化和改动?改动的原因是什

么?改动(包括增补)后将带来

哪些好处?

③给出最后确定的业务流程图。

④指出在业务流程图中哪些新

系统(主要指计算机软件系统)

可以完成,哪些部分需要用户完

成(或是需要用户配合新系统来

完成)。

(2)确定合理的数据和数据流

程。其具体内容包括:

①请用户确认最终的数据指标

体系和数据字典。确认的内容主

要是指标体系是否全面、合理、

数据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并可以

统计得到这个精度,等等。

②删去或合并了哪些多余的或

重复的数据处理过程?

③对哪些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

优化和改动?改动的原因是什

么?改动的原因是什么?改动

(包括增补)后将带来哪些好

处?

④给出最后确定的数据流程图。

⑤指出在数据流程图中哪些部

分新系统(主要指计算机软件系

统)可以完成,哪些部分需要用

户完成(或是需要用户配合新系

统来完成)。

2、系统说明书。

(1)引言;

(2)项目概述;①项目的主要

工作内容。②现行系统的调查情

况③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实施计划。①工作任务的

分解。工作任务的分解是指对开

发中应完成的各项工作,按子系

统(或系统功能)划分,指定专

人分工负责。②进度。进度是指

给出各项工作的预定开始日期

和结束日期,规定任务完成的先

后顺序及完成的界面。可用甘特

图表示进度。③预算。预算是指

逐项列出本项目所需要的劳务

以及经费的预算,包括各项工作

所需人力及办公草帽、差旅费、

资料费等。

3、系统说明书的审议。

系统说明书应简明扼要,抓住本

质,反映系统的全貌和系统分析

员的设想。

审议应由研制人员、企业领导、

管理人员、局外系统分析专家共

同进行。

三、公安信息系统设计

(一)公安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1、系统性。信息系统是为公安

机关整体服务的,因此,在系统

设计中,要立足于整个组织,采

用系统的思想进行考虑。

2、灵活性。为保持信息系统的

长久生命力,要求系统具有很强

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3、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破坏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破坏时的恢复能力。

4、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

(二)公安信息系统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

1、把总任务分解成许多基本的、具体的任务。这些具体任务合理地组织起来构成总任务,称为总体设计(又称为概要设计),其基本内容是:

(1)将系统划分成模块。

(2)决定每个模块的功能。(3)决定模块的调用关系。(4)决定模块的接口,即模块间信息的传递方式。

2、为各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便是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等内容。

(三)公安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

1、信息系统的功能。

2、系统的效率。

3、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抵御各种干扰、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包括检查错误、纠正错误、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后重新恢复、重新启动的能力。

4、系统的工作质量。系统的工作质量是指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程度、使用的方便性、输出表格的实用性和清晰性等方面水平的高低。

5、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扩展性是指系统功能改变和增加的难易程度。

6、系统的经济性。系统的经济性是指系统收益与支出之比。四、公安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一)公安信息系统的程序设计

1、程序的编制

2、程序设计的组织工作。首先,应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和程序员的人数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其次,编程的安排应考虑程序的特点,建立文件或数据库的工作量极大,应该尽量安排在前。

3、程序的设计方法。

(1)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可以使程序具有更好的结构性和逻辑性,这种方法可

提高程序结构的合理性和质量。

结构化程序由三种基本逻辑结

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

条件结构。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

对象技术包括面向对象分析和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

序设计是从所处理的数据入手,

以数据为中心而不是以服务(功

能)为中心来描述系统。

(3)可视化编程技术。

(二)公安信息系统的测试

1、公安信息系统测试概述。系

统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

程序的过程,或者说,系统测试

是根据系统开发各阶段的规格

说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

设计一批测试用例(即输入数据

及其预期的输出结果),并利用

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以发

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2、公安信息系统测试的原则。

(1)尽早、不断地进行系统测

试。

(2)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

与之对应的预期输出组成。

(3)程序员避免检查自己的程

序。

(4)测试用例应当包括不合理

的输入条件。

(5)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

象。

(6)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

测试的随意性。

(7)应当对每一个测试结果作

全面检查。

(8)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

用例、出错统计和最终分析报

告,为维护提供方便。

(三)公安信息系统的运行

1、公安信息系统的调试。调试

工作分为计算机系统的调试和

系统总调试两在阶段。

2、公安信息系统转换。

(1)直接转换方式。直接转换

方式是用新系统直接替换老系

统,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直接转

换的优点是转换最简单、费用最

省,但风险性大。

(2)平行运行方式。平行运行

方式安排新、老系统在一段时间

平行运行。

(3)试运行方式。

(4)逐步转换方式。逐步转换

方式是分期分批进行转换。此方

式能防止直接转换产生的危险

性,也能减少平行运行方式的费

用。

(四)公安信息系统的维护与评

1、公安信息系统的维护。

(1)公安信息系统维护的内容。

①系统软件的维护。

②数据的维护。

③程序代码的维护。

④机器设备的维护。

(2)公安信息系统维护的类型。

①更正性维护。

②适应性维护。

③完善性维护。

④预防性维护。

(3)公安信息系统维护的管理。

从维护申请的提出到维护工作

的执行有如下步骤:

①提出修改要求。

②领导批准。

③验收工作成果。

2、公安信息系统的评价。所谓

系统评价,是对一个信息系统的

性能进行估计、检查、测试、分

析和评审。系统评价包括用实际

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以及

评价系统目标实现的程度。

(1)公安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

公安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①检查信息系统评价的目标、功

能及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

求,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如何。

②检查信息系统中各种资源的

利用程度,包括人、财、物,以

及硬、软件资源等的使用情况。

③根据评审和分析的结果,找出

系统的薄弱环节和提出改进的

意见。

(2)公安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

①经济指标。

②性能指标。

③管理指标。

3、公安信息系统的评价报告。

(1)列出系统分析时所提出的

新系统目标、结构与功能,并将

它们与实现的新系统逐步比较,

说明其满足的程度。

(2)有关的文件、任务书、参

考资料等。

(3)经济指标的评价。

(4)性能指标的评价。

(5)管理指标的评价,即用户、

领导者与管理人员的反映及评

价。

(6)综合性评价,包括对各类

指标的综合考虑与分析;系统的

不足,待改进之处。

第七章公安信息系统安全

第一节公安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一、安全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破坏是指通过破坏硬件或软件来达到销毁犯罪证据和破坏业务正常运营的目的。

计算机敲诈则是指犯罪分子将破坏性的软件放在被害人的机器中,以破坏数据库或制约被害人使用计算机为手段,或者是通过计算机获得他人的组织机密或个人隐私为手段敲诈钱财。二、信息安全

(一)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信息技术,保证在各种系统和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的信息的机密生、完整性和真实性。

信息安全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信息身身的安全,另一方面是指信息安全保护。

信息自身的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三个基本方面。

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能被非法地篡改、破坏,也不能被偶然、无意地修改,应保持它的真实面貌。

保密性是指信息必须按照拥有者的要求保持一定的秘密性,防止信息在非授权的情况下被访问或一旦被泄露也能保证在一定期限内不被解读。

可用性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当需要时能正确存取所需的信息,且信息必须是可用的。

可用性是计算机能够完成可行性操作的重要前提,对信息可用性的攻击就是使得信息不可用。信息安全保护的实质就是保护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防止来自各方面的因素对信息资源的破坏。

(二)同情况下的信息安全

1、纸文档资料。

2、主机存放信息。

3、网络和Internet。现在已进入网络和Internet时代,信息安全就变得极为复杂,如:(1)大量使用PC机和工作站。

(2)内部网络接入Internet。

4、客户机/服务器应用模式取代了主机应用模式。

5、计算机环境下信息很容易被拷贝。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所谓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是指组成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安全。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

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

的安全,保障运行环境的安全,

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

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

息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计算机

信息系统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

的破坏、更改或泄露系统中的信

息资源,从而保证信息系统能够

连续正常运行。信息系统的安全

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了信息

系统实体的安全、软件的安全、

数据的安全和运行的安全四个

部分。

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是指保护

计算机系统硬件和存储媒体的

安全,使它们不受自然和人为因

素的影响、破坏;

信息系统的软件安全就是保护

信息系统中的各种程序及其数

据、文档不被任意篡改、失效和

非法复制,保证计算机运行的软

件是无害的;

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是保护信

息系统内存储的数据或资料不

被非法使用和修改,保障系统中

数据的安全性和纯洁性;信息系

统的运行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

要的措施,保障信息系统的连续

正确的运行。

第二节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

一、系统组件因素

(一)硬件组件

计算机硬件设备是由电子元器

件、集成电路板、机械装置、通

讯线路等构成,各个部件都有着

不同的寿命周期,因而有可能出

现局部器件老化引起偶然失效。

(二)软件组件

软件组件隐患来自于设计和软

件工程实施中的不足。软件可以

分为两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

件。

(三)网络和通讯协议

互联网充满了安全隐患,这些安

全隐患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

第一,缺乏对用户身份的鉴

别。

第二,缺乏对路由协议的鉴别

认证。

第三, TCP/UDP存在缺陷。

(四)信息存储媒体

信息系统使用的存储信息媒

体,一般包括纸介质、磁介质、

半导体介质、光盘介质几种。

媒体安全就是对媒体上的数

据和媒体本身采取安全保护,其

目的是保护存储在媒体上的信

息,如对媒体实体的防盗、防毁、

防砸、防霉,对媒体数据的防拷

贝等。

二、自然因素

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对所在

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要求进行

防尘、防火、防静电及防电磁干

扰等,需要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进行限制,保障设备能够持续、

可靠的运行,信息系统的运行需

要使用具有不同持续工作时间

的不间断电源,保证可靠的供

电。

三、人为因素

(一)安全管理的意识不足

(二)信息安全立法缺乏

(三)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

人员的越权操作也会给信息系

统的安全带来影响。首先,业务

人员的越权操作,以及非法了解

系统的其他部分功能和信息,增

大了信息失密的可能性;其次,

越权的访问,容易造成系统操作

的失误,客观上起到了破坏系统

的作用。

(四)计算机病毒

(五)黑客

(六)非法窃取信息

(七)信息战的威胁:所谓信息

战,是指为国家的军事战略而采

取行动,取得信息优势,干扰对

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

第三节公安信息系统安全保障

一、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一)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

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明确指

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

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

机功能或者毁坏计算机数据,影

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

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小巧依附性;

2、非授权可执

行性;3、隐蔽性;4、传染性;

5、潜伏性;

6、表现性或破坏性;

7、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的生存周期:计算机

病毒从设计产生至相应的检测

清除软件产生的这段时间。

纵观计算机病毒的七个特征,其

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是关系

到计算机病毒生存周期的主要

因素。

(三)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计算机病毒依其感染的对

象不同分为开机型、文件型、“混

合”型。

开机型—以磁盘为感染对象。

公安情报学专业个人简历模板原创

……………………….…………………………………………………………………………………姓名:杜宗飞专业:公安情报学专业 院校:浙江大学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浙江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公安情报学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公安情报学专业学科相关的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公安情报学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公安情报学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4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用户程序是通过( )请求操作系统服务的。 A.转移指令 B.子程序调用指令 C.访管指令 D.以上三种都可以 2.关于操作系统,正确的叙述是( ) A.“运算器区分目态和管态” B.“管态时不可执行特权指令” C.“目态时可执行特权指令” D.“管态时可执行特权指令” 3.当外围设备工作结束后,将使等待该外围设备传输信息的进程变为( )状态。 A.等待 B.运行 C.就绪 D.结束 4.中断装置总是在处理器( )检查有无中断事件发生。 A.取出一条指令后 B.执行一条指令时 C.执行完一条指令后 D.修改指令地址时 5.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完成地址重定位必备的硬件执行机构是( ) A.界限寄存器 B.下限寄存器 C.基址寄存器 D.可以不需要的 6.页式存储管理中的页表由( )建立。 A.用户 B.编译程序 C.操作系统 D.编辑程序 7.同一文件在不同存储介质上( )的组织形式。 A.可采用用户指定 B.应该用相同 C.必定采用不同 D.可以采用不同 8.在SPOOLING系统中,用来模拟脱机外围设备操作中输入外围机的程序是( ) A.预输出程序 B.缓输出程序 C.预输入程序 D.缓输入程序 9.终端用户控制终端作业的过程中,不.包括( )阶段。 A.用户注册 B.用户退出 C.终端的连接 D.终端的断开 10.如果一组并发进程是无关的,则它们( ) A.各自包含的程序都是不同的 B.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但没有共享变量 C.可以使用共享变量但各自有独立的工作区 1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 02323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程序员接口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手段之一,该接口是指( ) A.一组系统功能调用程序 B.一份菜单 C.一份作业控制说明书 D.一组特权指令 2.当用户程序执行了一条访管指令后,中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应该是( ) A.从管态转变为目态 B.从目态转变为管态 C.维持在目态 D.维持在管态 3.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效率的计算机器件是( ) A.缓存区 B.通道 C.CPU D.运算器 4.进程有若干属性,它们是( ) A.进程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多个进程可以并发运行 B.进程只有一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多个进程可以并发运行 C.进程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不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多个进程可以并发运行 D.进程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多个进程不可以并发运行 5.进程控制块中说明信息的内容包含有( ) A.进程状态、等待原因、程序存区、数据存区 B.等待原因、程序存区、数据存区、存储器内容 C.程序存区、数据存区、存储器内容、进程状态 D.数据存区、存储器内容、进程状态、等待原因 6.进程控制块的现场信息的内容包含有( ) A.通用寄存器内容、控制寄存器内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内容 B.通用寄存器内容、控制寄存器内容、运算寄存器内容 C.通用寄存器内容、运算寄存器内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内容 D.运算寄存器内容、控制寄存器内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内容 7.可用来长期存储大量信息的存储器是( ) A.寄存器 B.高速缓冲存储器 C.主存储器 D.辅助存储器

自考操作系统概论2018年10月真题

绝密★启用前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 (课程代码0232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下不属于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是 A.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B.提供计算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C.为应用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 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2.以下不属于分时系统基本特征的是 A.多路性 B.独立性 C.原子性 D.交互性 3. 现代操作系统具有并发的特征,主要是由于引入了 A. 通道技术 B.中断机制 C. SPOOLing技术 D.多道程序系统 4. 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完成后,进程的状态会从

A. 阻塞态变为就绪态 B.执行态变为阻塞态 C.就绪态变为执行态 D.执行态变为就绪态 5. 临界区是 A.一段共享数据区 B.一个缓冲区 C.一段程序 D.一个同步机制 6. 系统要求所有进程执行前一次性地申请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这样可以预防死锁发生的条件是 A.互斥条件 B.请求和保持条件 C.不剥夺条件 D.环路等待 7.在优先权调度算法中,能够解决低优先权进程无穷等待问题的技术是 A.老化技术 B.饥饿技术 C.调度技术 D.抢占技术 8. 以下可以用来避免死锁的算怯是 A.银行家算法 B. SPF调度算法 C. SSCF算法 D.死锁检测算法 9.在实时系统的调度中,为了保证对截止时间要求较高的实时进程能及时运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要求系统具有快速的硬件中断机制 B.应使禁止中断的时间间隔尽可能短 C. 应减少进程切换的时间开销 D.应使得时间片尽可能短 10.以下对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比FCFS而言,对短进程不利 B. 相比FCFS而言,长进程可能会长时间得不到调度 C.相比FCFS而言,紧迫进程更能得到及时处理 D.相比FCFS而言,降低了系统的吞吐量 11.内存管理的目的是 A.方便用户访间文件系统 B.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C.增加内存实际容量 D.增加磁盘容量 12.在请求分页系统中,记录描述页的各种数据的数据结构称为

操作系统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 OS)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资源的管理者和各种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它使整个计算机系统协调一致且有效地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知道操作系统要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习操作系统,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操作系统的概念。本章主 要讲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二、操作系统的形成 三、操作系统的类型 四、操作系统的功能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软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就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当不同的用户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占用系统资源并且有不同的控制需求。 操作系统就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由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一是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二是使得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 二、操作系统的形成 早期没有操作系统→原始汇编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可以看到,操作系统是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推动而形成的。 三、操作系统的类型

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基本的操作系统(加亮) 1、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单道系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2、分时操作系统,这种系统中,一个计算机系统与许多终端设备连接,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系统,为用户在测试、修改和控制程序执行方面提供了灵活性。分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和交互性。 3、实时操作系统能使计算机系统接收到外部信号后及时进行处理,并在严格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处理,且给出反馈信号。它是较少有人为干预的监督和控制系统。实时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4、网络操作系统可以把若干计算机联合起来,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及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共享,像我们现在使用的Windows ,UNIX和Linux等操作系统都是网络操作系统。 5、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网络中各台计算机没有主次之分,在任意两台计算机间的可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这一点上分布式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差别不大,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这使得各台计算机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 四、操作系统的功能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操作系统功能可分为五大部分: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直接在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工作的,所以在研究操作系统之前,先必须对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章就是讲述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知识。

操作系统自学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

操作系统自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是一种: A.系统软件 B.系统硬件 C.应用软件 D.支援软件 ()2.下列操作系统中,交互性最强的是: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 C.分时操作系统 D.网络操作系统 ()3.UNIX操作系统属于交互式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 C.分时操作系统 D.分布式操作系统 ()4.操作系统通过管理进程。 A. 作业控制块 B. 进程控制块 C.文件控制块 D.设备控制块 ()5.把用户作业的相对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的工作称为: A.地址逻辑话 B.地址重定位 C.地址绝对化 D.地址相对化 ()6.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每个连续分区的大小是: A.相同的 B.不相同的 C.可以变化的 D.预先固定划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存储分配算法中,采用“总是把程序装入主存中最大的空闲区域”的算法是: A.最优适应算法 B. 最坏适应算法 C.最先适应算法 D. 最后适应算法 ()8.存储在相联存储器中的部分页表称为: A. 相联页表 B. 页表 C. 段表 D.快表 ()9.按保护级别,文件可以分为: A.系统文件和用户文件 B.只读文件、读写文件、执行文件 C.输入和输出文件 D.临时文件、永久文件、档案文件 ()10.文件采用二级目录结构,可以: A.节省空间 B.实现文件保护 C.缩短存储时间 D.解决不同用户之间的文件名的冲突

()11.文件的逻辑结构类型包括流式文件和: A.纪录式文件 B.顺序文件 C. 链接文件 D.索引文件 ()12.以下哪种不是常用的磁盘存储空间管理方法: A.位示图法 B.先进先出法 C. 空闲块表法 D. 空闲块链法 ()13.操作系统为每个文件开辟一个存储区,存放该文件的有关信息,这就是: A.进程控制块 B.作业控制块 C.文件控制块 D.设备控制块 ()14.利用SPOOLing技术可以提高的利用率。 A.内存 B. 辅存 C. 共享设备 D.独享设备 ()15.一般,缓冲区位于: A.内存 B.辅存 C.寄存器 D.设备控制器 ()16. 计算机系统结构由硬件系统和组成。 A. 软件系统 B. 输入设备 C.输出设备 D.CPU ()17.处理机调度分为作业调度和调度两级。 A. 进程 B. 设备 C. 磁盘 D.文件 ()18. 地址重定位包括静态重定位和两种方式。 A. 动态重定位 B.地址绑定 C.地址映射 D.动态绑定 ()19. 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中,内存中最多可以存放运行用户作业的个数为: A.0 B. 1 C. 2 D.3 ()20.用来指出相对地址中页号和主存中块号的对应关系的是: A.快表 B. 页表 C.慢表 D.段表 ()21. 下面哪种不是文件在磁盘的组织方式: A.串联结构 B. 顺序结构 C. 链接结构 D.索引结构 ()22. 参与死锁的进程至少个。 A.2 B.3 C. 4 D.5 ()23. 磁盘存储空间的每一块的位置应由参数、磁盘号和扇区号确定。 A. 柱面号 B.磁头号 C. 盘面号 D.块号 ()24. 进程从就绪状态进入运行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 被选中占有处理机 B. 等待某一事件 C. 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D. 时间片用完 ()25. 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后,对于不同用户的文件,其文件名:

全国自考2012年7月操作系统概论试题答案

全国2012年7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下列软件中,不属于 ...应用软件的是( D ) A.学籍管理软件 B.交通控制软件 C.网络订票软件 D.接口软件 2.在配置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用户可直接调试自己的程序 B.允许多个作业同时使用不同的外围设备 C.能对外部事件实时响应 D.允许用户联机干预作业的执行 3.分时操作系统的特点是( B ) A.让多个程序同时占用处理器运行 B.允许用户跟他的程序进行交互 C.增加了多个程序完成运行所需的总时间 D.增加了并行工作的道数,以提高处理器效率 4.为了区分各个不同的进程及记录各个进程执行情况,系统把有关进程的信息保存在( B ) A.PCD B.PCB C.PSW D.PSD 5.自愿性中断事件是指正在运行的进程对操作系统有某种请求。自愿性中断事件可能是用户进程( D ) A.使用了特权指令 B.设置了定时时钟 C.发现了定点操作数大于1 D.执行了访管指令 6.假定一个分时系统允许20个终端用户同时工作。若对每个终端用户的请求需在2秒钟内给出应答,那么可以分配给终端用户的最大时间片为( C ) A.20毫秒 B.50毫秒

C.100毫秒 D.200毫秒 7.下列存储设备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A ) A.RAM B.硬盘 C.光盘 D.U盘 8.对页式管理中页表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页表主要指出主存中块号与磁盘中块号的对应关系 B.每个作业的页表长度是固定的,由操作系统指定 C.每个作业的页表长度是不同的,由作业所占页的多少而定 D.每个作业的页表长度是不同的,由用户事先指定 9.存储管理实际上是管理( B ) A.主存中的操作系统部分 B.主存中的用户区域 C.整个主存储器 D.主存和辅存 10.文件存储介质的物理单位以( D ) A.磁带卷为单位 B.磁盘片为单位 C.光盘片为单位 D.卷为单位 11.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存取权限仅为读、写和执行三种操作的组合。采取这样的措施的目的是( C ) A.防止天灾人祸对文件系统的破坏 B.防止系统故障对文件系统的破坏 C.防止用户共享文件时对文件系统的破坏 D.防止计算机病毒对文件系统的破坏 12.在用户指定电影的片名后,要求在数秒内就可以找到对应的存放在文件系统中的影片文件,并流畅地读出来播放。由于文件系统的容量有限,管理员经常会把该文件系统中的过时影片删除,及装入新片。对应于这样的使用需求,该文件系统( C ) A.只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B.只可以采用链接存储结构 C.只可以采用索引存储结构 D.既可以采用链接存储结构,也可以采用索引存储结构 13.从使用的角度对外围设备进行分类时,磁带机属于( C ) A.系统设备 B.用户设备 C.独占设备 D.可共享设备 14.操作系统在外围设备管理中采用缓冲池技术,设缓冲池中共有4个缓冲区,每批数据进入缓冲区的时间为20ms,用户进程对每批数据的处理时间为10ms,把每批数据从缓冲区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学2016年考研必看经验

首先说明一下我有两次考公大经历,第一次考研不提也罢(以后有时间再说)。这里主要说第二次考研经历,考公安大学的研究生,特别是公安学对很多三跨的考生来说,开始的阶段是最难的,很多考生都是理工科或者不纯粹文科生。面对着《宪法》、《刑法》、《公安管理学》、《公安学基础教程》这四本书,怎么看怎么抽象。而师兄师姐们都只会说,“背下来就行了”。是的,他们不会跟你们说这个背的过程,毕竟过程很长,每个人的记忆方式又不相同。 一战的同学是幸运的,因为你们有个很好的环境,图书馆自习室可以看书;二战的同学就各种各样,有的边工作边复习,有的完全扑在复习上,一条心复习。事实上,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完全扑在复习上。因为工作上总是不面带有情绪影响到复习,而如果准备二战的同学好好考虑我的建议:资金允许的话,还是全心复习。初试:因为本人选择了第一条路,就是边工作边复习,这才有情绪的感慨。 过年到暑假这段时间,师弟师妹们最好就是全副身心投入英语,专业课每天泛读一个小时,泛读的目的是要让你们清楚书的脉络,以便以后背书的时候有的放矢。由于本人觉得自己英语不错,我才到9月份辞职专心看书,所以英语不好或者一般的同学都要记住,至少花五个月时间提高你们的英语,今年有个初试390分的师兄,英语被刷了。我不希望你们初试的努力在复试卡到,或者说被英语卡到。英语的复习:买本红宝书,俞敏洪的那本,英语考不好,主要是单词看不懂,单词看不懂再放到长难句中看着更是一头雾水。所以进度慢的话,花一个半月的时间把单词掌握,这种掌握是看懂单词就够了,看到单词知道意思。 单词关一过,就开始主攻阅读,阅读40分,你要是拿下28分,那基本上英语就没什么问题了。阅读有技巧,我直接给你们一个量,至少作200篇阅读,每篇阅读作完之后要总结,对照翻译,这个也可以训练到翻译能力,翻译的问题就解决了。阅读中会出现很多单词不熟悉,不要紧,我给你们200的量就是让你们重复认识这些重复出现的生僻词。阅读要掌握的:1.作者态度之类的单词。2.猜词的本领。3.完全看不懂的情况下抓关键字的能力。4.注意不要犯小错误。 5.每段的句首最重要。翻译的提高不容易,但是一样,前提是你懂这些单词才谈得上翻译(单词和长难句还是重点)。完型填空,这就要看语感了,我今年20个对了16个。没有其他,作完多推敲几遍,我改了五个,全改对了。作文,实际上不需要放太多心思再作文上,你只要背几句开头,中间,结尾三段式就够了。 政治:事实上,作为政治觉悟非常低的我来说,逃课是家常便饭,考完政治我连三个代表是什么都忘光了,但不代表你就考不好政治。书籍:我推荐的是风中劲草,是的这一套就够了,三本书。最后的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把四套卷全部背下来就够了,基本上主观题可以不用担心,但是这里要提一点,就是背要背下来,但是书写的时候尽量用自己的语气(因为全国都在用四套卷,你也写得一样,老师不会给你高分,要适当有自己的理解)政治我花了一个多月,主要是选择题,因为比重很大,特别是多项选择题。所以要重点掌握。最重要的始终是最后一个月和最后的几天,到最后几天更是不要松懈。 专业课:考得上公大的,专业课单科极少数是低于110分的,因为低于这个分数,抱歉,你过不了公大复试线,专业课300分,至少要拿下230。看到这里师弟师妹们会在笑师兄太没有志气了,230而已,很简单,但是我可以很明白的告诉你,那些考260+,270+的师兄师姐他们的复习过程不是你们想经历的,那种背书经历如地狱般难挨。那些考上去的师兄师姐会跟你们说,其实考公大不算难啦,之类的话,但是请忘却他们说的,因为他们都是成功者,只有有钱人才会说钱而已,只是一堆数字。我不排除有一些学霸的存在,但我想大多数还是和我一样的学灰!你们首先要做的是,把大纲下载下来,反复推敲,结合教科书,找出重点,然后泛读个四五遍(相信我,泛读很容易的)这个过程主要是每个章节的题目还有整本书的构架(考公大生生地把我从一个理科生变成文科生),如果您的自学能力实在有限的话,那好吧这个时候就不要吝啬了新庠序的专业课基础班是一定要去听的了。在跟着吝啬过基础的过程中自己也做好笔记,因为自己的笔记才能看出自己的掌握程最好是一字不差地背,因为开始的时候背一章忘一章的状态会持续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左右,很多人会在11月份对自己产生怀疑:是否我真的有能力把这四本书搞掂。事实上,你只要再坚持半个月左右,这些文字在你的脑海里面已经有了一席之地,踏入12月份,你对每道题就能回答个七七八八。

2016年4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6年4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真题 (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 1. 以下操作系统中,属于自由软件的操作系统是 A MS-DOS B Windows98 C UNIX D Linux 答案:D 2. 非特权指令运行在 A 管态 B 目态 C 操作系统核心层 D 硬件固化层 答案:B 3. 在单处理机的计算机系统中,整个系统用于存放程序状态字的寄存器数量应该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当前运行程序的个数 答案:A 4. 为一个程序分配一个工作区和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并置进程为就绪态,这个操作的原语是 A 撤销原语 B 创建原语 C 阻塞原语 D 唤醒原语 答案:B 解析:用于控制进程的原语有: (1)创建原语。为一个程序分配一个工作区和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并置该进程为就绪状态。 (2)撤销原语。一个进程完成工作后,收回它的工作区和进程控制块 (3)阻塞原语。进程运行过程中发生等待事件时,把进程状态改为等待态。 (4)唤醒原语。当进程等待的事件发生时,把进程的状态改为就绪态。 5. 下列不属于进程特性的是 A 多样性 B 动态性 C 并发性 D 异步性 答案:A 解析:进程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1)动态性。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在执行过程中进程状态不断发生变化。 (2)并发性。若干进程是可同时执行的,它们轮流占用处理器交替执行。 (3)异步性。进程的执行速度取决于自身与外界原因以及进程调度策略,因此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6. 分时操作系统中,经常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 A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B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C 最高优先级调度算法 D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答案:D 7. 不可能被共享的存储器是 A 寄存器

全国公安信息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1月公安信息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效率,对办公室工作进行支持的一种( C ) A.计算机设备B.计算机硬件C.计算机软件D.信息系统 2.计算机病毒与正常软件的相同点是() A.都是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B.都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染性C.都具有小巧依附性D.都具有潜伏性3.从目前来看,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和() A.仿造法B.研究法C.原型法D.购买法 4.衡量信息在决策活动中的作用的一种替代方法是信息的() A.效用度B.满意度C.精确度D.误差度 5.用来连接多个网段的数据交换设备是() A.集线器B.中继器C.交换器D.路由器 6.信息时代的“一线通”是指() A.FDDI B.ISDN C.VSAT D.EIS 7.目前利用电话线使用计算机传输数据的基本设备是() A.信号转换器B.调制解调器C.声/电转换器D.载波传输器 8.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研究时,公安机关就是信息的接收者即() A.信源B.信道C.信宿D.社会信息源 9.从信息的关系模型看,处于最外层层次的信息是() A.语用信息B.语法信息C.语义信息D.全信息 10.信息论未能 ..解决的问题是() A.信息的波形B.信息量C.信息的内容D.信息量度公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按照存储的信息内容来划分,计算机检索系统包括() A.联机检索B.数据检索C.速报检索D.文献检索E.事实检索12.在进行信息分类时应坚持的原则有() A.科学性B.完整性C.系统性D.扩展性E.兼容性13.公安信息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A.动态性B.伸缩性强C.政治性D.社会性E.可以不断提取14.在公安信息反馈控制系统中,构成主控系统的有() A.信息收集部门B.信息反馈部门C.信息处理部门D.决策部门E.执行部门15.信息使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 A.信息的传递B.信息的处理C.信息内容是否正确D.信息是否公开E.是否针对用户的问题16.在手工信息处理阶段,事务处理就是对组织中的事务活动进行的处理工作,包括() A.记录B.文档化C.传播D.修改D.归纳 17.目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形式有() A.用户交换开发 B.购买现有软件C.用户自行开发D.委托开发E.用户与专业软件开发者的合作开发18.信息自身的安全包括信息的() A.间接性B.完整性C.可用性D.共享性E.保密性 19.公安的信息化就是对公安机关中的信息进行() A.系统化B.理论化C.分散化D.集成化E.自动化 20.目前所说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指狭义的信息技术,其核心部分有() A.生物技术B.化学技术C.计算机技术D.通信技术E.传感技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l.由特定的符号或自然数所表示的数据称为__________数据。 22.公安信息处理的系统性要求,就是要保证信息的__________,提高信息成品的有序化程度。 23.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示,这些用来表示信息的物质载体被称为信息的__________。 24.将基带信号从载波上卸下来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2012年4月操作系统概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操作员接口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手段之一,该接口是指() A.一组操作控制命令B.一组系统调用程序 C.一条访管指令D.一条I/O指令 2.在一个能提供多个用户同时直接输入、调试和运行自己程序的计算机系统中应配置()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D.嵌入式操作系统 3.多道程序系统指的是() A.在实时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B.同一时刻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多个程序 C.在网络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个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4.进程有若干属性,它们是() A.进程是静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B.进程是动态的、只有一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C.进程是动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不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D.进程是动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5.控制进程的原语中,创建原语的功能是() A.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运行态 B.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就绪态 C.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等待态 D.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挂起态 6.操作系统会按若干原因选择进程运行,不是 ..立即进入操作系统进行进程选择的情况是() A.运行进程的时间片用完B.运行进程出错 C.运行进程要等待某一事件发生D.有新进程进入就绪状态 7.基址寄存器和界限寄存器是属于() A.指令寄存器B.通用寄存器 C.控制寄存器D.时钟寄存器 8.存储管理实际管理的是() A.辅助存储器B.全部主存储器 C.主存储器中的用户区D.主存储器中的系统区

自考操作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操作员接口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手段之一,该接口是A A、一组操作控制命令 B、一组系统调用程序 C、一组访管指令 D、一组I/O指令 2、中央处理器有两种工作状态,当它处于目态时不允许 ...执行的指令是B A、转移指令 B、I/O指令 C、访管指令 D、四则运算指令 3、一般而言,程序状态字(PSW)包含的三部分内容是A A、程序基本状态、中断码、中断屏蔽位 B、中断码、中断屏蔽位、等待/计算 C、中断屏蔽位、等待/计算、程序基本状态 D、等待/计算、程序基本状态、中断码 4、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后可以B A、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减少调度次数 D、缩短处理器的工作时间 5、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要求操作系统为其启动外围设备时,应该执行的指令是A A、访管 B、输入/输出 C、启动外设 D、转移 6、某带有50个终端用户的计算机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分配处理器。若规定时间片为10毫秒,对用户的每个命令需花费100毫秒完成处理,则终端最长响应时间为B A、2秒 B、5秒 C.10秒D、50秒 7、某一主存储器容量为1M的计算机,分割成4K的等长块。现有一个2.5M的作业在其上运行。试问该作业占用的虚拟页面数是D A.250个B、512个 C、625个 D、1024个 8、采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式存储器中,如二级页表都已在主存,则每存取一条指令或一个数,需要访问主存B

公安信息学名词解释

1.警务:泛指警察(公安部门)的事务性工作,包括警察行为和内部的行政管理。 2.公安信息:是指反映警务及其活动过程的全部信息,或者定义为“公安信息是有关公安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3.语法信息:是指由符号之间组成的结构及其相关关系,它是信息形式。 4.语义信息:是信息包含的内容以及信息在逻辑上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5.语用信息:是指信息的价值和效用。信息的价值和效用依赖于接受者的判断和使用要求。6.侦查法:是指从学科领域借鉴而来的信息收集方法。主要包括现场勘查法、搜查法、隐蔽身份调查法、秘密力量收集法、技术侦察法、询问法。 7.公安信息储存:是指把经过描述、定义和揭示后的公安信息按照顺序和格式要求进行存放、保管的过程。 8.公安信息检索:是指从已储存的公安信息中查找出用户所需公安信息或者其他线索的过程。9.数据检索:是一种直接查找某个特定数据的过程。 10.事实检索:是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一系列情况的检索。 11.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对象是文献本身,即查找含有所需内容的文献。 12.查全率:是指被检出满足提问要求的信息数量占全部文献库中具有满足要求的信息总量的百分比。 13.信息分析:是指以社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为手段,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职能活动。 14.内容整理:主要是指对信息资料的分类、数据的汇总、观点的归纳和总结等,分别称之为分类整理、数据整理和观点整理。 15.信息分析方法:是指信息分析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和技巧的总和。 16.定性分析法:一般来说,在信息分析研究工作中,定性分析是根据大量数据、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找出研究对象的内涵、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是形成概念、观点,作出判断和得出结论所必须依靠的基本方法。目前,定性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17.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旨在利用数字方法和工具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出现现象和事物内在的数量关系。 18.信息传输:通过一定的方法、媒介,把信息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的过程就是信息传输。19.计算机网络:是将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彼此间互相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集合体。 20.系统:系统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由一些元素,按照一定的法则或结构组织起来的一个集合体。 21.TCP/IP协议:TCP/IP作为一种网络协议,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输方式。因此,TCP/IP广泛应用于实现不同机种和异种操作系统的互联,是Internet基础协议。 2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存储数据结构、生成与数据库相关的报表和报告,以及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软件。 23.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输出等活动的总和。 24.数据处理系统:是指能够执行数据处理活动的计算机系统。 25.管理信息系统:广义来讲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用来为组织各管理层提供和决策信息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狭义来讲,是指专门用于专门用于管理控制层的信息系统。 26.办公自动化系统:是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信息系统,它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将办公室中的信息处理集成起来,对办公室中的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储存、信息利用、信息反馈等进行整合处理。

自考 操作系统 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复习题答案p13 1、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什么是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一种系统软件,由它统一 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操作系 统既是一种资源管理程序,又是一种其他程序执行 的控制程序,其目的是提供一个供其它程序执行的 良好环境。 3、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哪些资源? 答:操作系统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资源包括两 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 源主要包括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磁带、磁盘等)以及各种输入输出设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资源包括各种程序和数据。 4、操作系统怎样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答: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程序,其目的是提供一个供其他程序执行的良好环境。 首先操作系统要使得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用户按需要输入命令或从提供的"菜单"中选择命令,操作系统按命令去控制程序的执行;用户也可以请求操作系统的功能模块为其服务,而不必了解硬件的特性。 其次操作系统要使得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操作系统扩充硬件的功能,而硬件的功能发挥的更好;操作系统使拥护合理共享资源,防止各用户间的干扰;操作系统以文件形式管理软件资源,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快速存取。 5、操作系统怎样提高系统的效率? 答:为提高系统的效率: 操作系统扩充硬件的功能,使硬件的功能发挥得更好; 操作系统使用户合理共享资源,防止各用户间的相互干扰; 操作系统以文件形式管理软件资源,保证信息安全和快速存取。 6、批处理操作系统怎样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 答:用户把准备好的一批作业信息,包括程序、数据、作业控制说明书通过相应的输入设备传送到大容量的磁盘上等待处理。操作系统中的作业调度程序按照某种原则从磁盘上选择若干作业装入主存储器,主存储器中的这些作业可以占用中央处理机运行。当某个作业执行结束时,启动打印机,输出计算结果。然后又可以从磁盘上选择作业装入主存储器,让其运行。这样,在作业控制说明书的控制下,无需认为干预,批处理操作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 7、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分时操作系统支持多道程序同时执行,实现了人机交互对话,主要有以下特点: 同时性允许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使用一个计算机系统; 独立性用户在各自的终端上请求系统服务,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及时性分时系统对用户的请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出应答,使用户觉得系统即时响应了对他的请求而感到满意。 交互性采用了人-机对话的工作,用户在终端上可以直接输入、调试和运行自己的程序,能及时修改程序中的错误且直接获得结果。 8、什么是“前台”作业?什么是“后台”作业?为什么对“前台”作业要及时响应? 答:批处理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控制无需人为干预,分时操作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对话,这两种操作系统各具有各自的优点。为了充分发挥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的优点,一个计算机系统上配置的操作系统往往具有批处理能力,有提供分时交互的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先在分时系统的控制下,以交互式输入、调试和修改自己的程序;然后,可以把调试好的程序转交给批处理系统自动

2012年4月自考,操作系统概论,试题,答案,02323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操作员接口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手段之一,该接口是指()A.一组操作控制命令B.一组系统调用程序 C.一条访管指令D.一条I/O指令 2.在一个能提供多个用户同时直接输入、调试和运行自己程序的计算机系统中应配置()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D.嵌入式操作系统 3.多道程序系统指的是() A.在实时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B.同一时刻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多个程序 C.在网络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个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4.进程有若干属性,它们是() A.进程是静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B.进程是动态的、只有一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C.进程是动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不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D.进程是动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5.控制进程的原语中,创建原语的功能是() A.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运行态 B.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就绪态 C.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等待态 D.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挂起态 6.操作系统会按若干原因选择进程运行,不是 ..立即进入操作系统进行进程选择的情况是()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真题及详解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真题 (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系统软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解决任何领域的问题一般都要用到系统软件 B 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有关,解决任何领域的问题一般都要用到系统软件 C 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解决任何领域的问题都不需要用到系统软件 D 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有关,一些问题的解决不一定非要用到系统软件 答案:A 2.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的 A 程序 B 作业 C 资源 D 进程 答案:C 解析: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 3. 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 A 可靠性和交互性 B 实时性和可靠性 C 吞吐能力和可靠性 D 吞吐能力和设备利用率 答案:B 解析:设计实时操作系统必须首先考虑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其次才考虑系统的效率。 4. 正在运行的进程发现定点操作数溢出,此时发生中断,其中断类型属于 A 程序中断 B 访管中断 C 输入/输出中断 D 外部中断 答案:A 解析:程序中断是由于程序执行到某条机器指令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引起的中断。例如,发现定点操作数溢出、除数为0、地址越界、使用非法指令码、目态下的用户使用了特权指令等。 5. 下列体现了原语主要特点的是 A 并发性 B 异步性 C 共享性 D 不可分隔性 答案:D 6. 按照作业进入输入井的先后次序来挑选作业的调度算法是 A 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算法 B 响应比高者优先算法 C 先来先服务算法 D 优先级调度算法 答案:C 7. 用于存放当前参加运算的操作数、运算结果等的寄存器是 A 指令寄存器 B 通用寄存器 C 控制寄存器

自考操作系统概论笔记

一、操作系统概论 1、计算机系统:硬件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组成、软件由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使用软件组成; 2、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使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主要作用有:1、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2、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 3、扩充硬件; ?操作系统按功能分为: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的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微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3、处理器的工作状态: 特权指令:不允许用户程序中直接执行的指令称特权指令; 管态和目态:能执行特权指令时称管态,否则称目态 4、程序状态字:用来控制指令执行顺序并且保留和指示和程序有关的系统状态,分成程序基本状态、中断码、中断屏蔽位三个部分; 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的接口:系统调用操作系统和用户的接口:操作控制命令; 二、处理器管理 1、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启动进行计算的方法。 ?多道程序技术运行的特征: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 ?多道程序设计不仅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而且降低了完成计算所需的总时间、从而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算题能力,也 提高了吞吐量。 2、进程的概念:把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称为一个进程。 ?为什么要引入进程:1.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情况 ?进程的属性:1.进程是动态的,它包含了数据和运行在数据集上的程序 2.多个进程可以含有相同的程序 3.多个进程可以并发执行 4.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等待态、就绪态、运行态。 每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的任一时刻当且仅当处于上述三种基本状态之一。(运行态-等待态、等待态-就绪态、运行态-就绪态、就绪态-运行态) ?进程的三个特性:动态性、并发性、异步性。 3、进程控制块:是对进程进行管理和调度的信息集合。它包含四类信息:标识信息、说明信息、现场信息、管理信息。 ?原语:操作系统中往往设计一些能完成特定功能且不可中断的过程,称为原语。 原语分为两类:1.机器指令级:其特点是执行期间不允许中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位。 2.功能级的:其特点是作为原语程序段不允许并发执行。 ?用于进程控制的原语有: 1.创建原语:为一个程序分配一个工作区和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并置该进程为就绪态; 2.撤销原语:一个进程完成工作后,收回它的工作区和进程控制块; 3.阻塞原语:进程运行过程中发生等待事件时,把进程改为等待态; 4.唤醒原语:当进程等待事件发生时,把进程的状态改为就绪态。 4、进程队列:把处于相同状态的进程链接在一起,称进程队列,由于进程控制块能标示进程的存在和动态刻画进程的特性,因 此,进程队列可以用进程控制块的链接来形成。(两种链接方式:单向和双向) ?进程的基本队列:1.就绪队列:由若干就绪进程按一定次序链接起来的队列; 2.等待队列:把等待资源或等待某些事件的进程排队的队列。 ?出队:一个进程从所在的队列退出的操作称为出队; ?入队:一个进程排入到一个指定的队列称为入队; ?队列管理:系统中负责进程出队和入队的工作称为队列管理。 5、中断和中断处理:由于某些事件的出现,中止现行进程的运行,而由操作系统去处理出现的事件,待适当的时候让被中止的 进程继续运行,这个过程称为中断。而引起中断的事件称为中断源。对出现的事件进行处理的程序称为中断处理程序。 ?中断事件的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