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减贫的理论机制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减贫的理论机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34375473.html,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减贫的理论机制分析作者:蔡艳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第22期

摘要:文章将农村劳动力流动、区域发展差异与中国农村减贫联系起来,构造出一个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减贫的简单分析框架,随着我国减贫过程中贫困状况的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减贫方式应以创造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为主,重点提升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源禀赋。

关键词:减贫;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已走过30多年历程,按世界银行1美元/天的贫困标准,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约4.1亿,按2美元/天计算,则减少了3亿,中国脱贫人口数占发展中国家脱贫总人数的近75%,取得如此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因素就是我国科学合理的扶贫方式。我国的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减贫的一大亮点。劳动力流动既改善了农村家庭绝对收入状况,又降低了陷入贫困的相对概率。那么,在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减贫的问题上,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减贫两者之间的影响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劳动力流动、区域发展差异与中国贫困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人口再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现代经济社会的普遍现象,促进了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制定的人口迁移政策的控制,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对人口流动进行了严格控制,20世纪60~70年代的城市青年“三下乡”,大量城市青年下放到农村,大量人口由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转移到经济相对较落后的中西部山区,这是一种与新古典经济学恰好相反的迁移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改革与人口流动政策的松动,我国人口流动性才逐渐增加,人口迁移规模才不断扩大。众多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迁移的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新古典经济模型(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之间巨大工资差异将推动劳动力由工资较低的落后地区向工资较高的发达地区流动,但由于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减趋势,资本将呈现出与劳动力相反的流动方向,即区域间的劳动——资本比率会逐渐趋同,最终导致经济增长水平收敛(Solow(1956);Barro and Sala-i-Martin(1995);我国学者林毅夫(1998)、李实(1999)、姚枝仲(2003)、王小鲁等(2004)等也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将有效缩小区域、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

然而,我国贫困状况的变化是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的。如李实(2014)认为中国在1985~1999年期间贫困率下降的同时,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的收入差距的增大的,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