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doc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doc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doc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doc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doc

————————————————————————————————作者:————————————————————————————————日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厚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取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浇筑方案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及混凝土供应等情况可以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3种方式。 (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采取振捣棒振捣。在混凝土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混凝土因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俩种。为了使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优先选用低水热化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可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合适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少外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8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混凝土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的一个因素,原材料的质量及其变异、生产工艺条件和各工序所用生产设备性能的变异、检验测试仪器质量的变异,以及操作人员技术素质的变异等等,均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为保证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工程效益,使所生产的混凝土稳定地保持在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应对生产全过程各道工序进行控制,下面就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咱们现实情况,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控,供大家参考: 原材料: 1. 水泥:贮存时,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标号、同一品种的可以放在一个仓里。假如这个仓的水泥不用了,准备放另一种水泥,放之前一定要清仓。每批水泥进厂时,收料人都要向供货人索要出厂质量检验报告单并核对(出厂日期、厂家、批号、品种),核验包装标志是否齐全(袋装),水泥是否错进或混进,有无受潮结块现象。及时抽样。千万注意不要混放,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储存中不得受潮,水泥自出厂三个月后(快硬水泥一个月),需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2. 砂:尽量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或粗砂,进厂时目测是否合格,主要是看它的含砾量是不是大、含泥量、泥块含量、杂质等,细度模数变化情况。含泥量大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含砾大时混凝土的合易性不好。 3. 碎(卵)石: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骨料所占的体积在75%以上,它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组成材料之一, 骨料不仅构成了结构体的骨架,更重要的是决定着构筑物的力学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一般认为骨料的渗透性要比水泥浆体低,而实际上某些骨料的渗透系数与水泥浆体的渗透系数相差不大。当骨料的孔隙率达10%时,其渗透性比水泥浆体还要高得多,选用低渗透骨料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是十分必要的。骨料的粒径大小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抗渗性,骨料粒径较大时更容易在粘结界面上产生较大裂缝,另外在凝结硬化过程中骨料不收缩,包裹的水泥浆体产生不同收缩,颗粒越大收缩值越大,形成的裂缝也多,必然导致抗渗性的下降,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进厂时首先看它的规格,再看矿粉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再就是看碎石的颗粒形状、针片状、软弱颗粒、杂质等,还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目次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二节混凝土强度……………………………………………………… 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 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 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一节计量……………………………………………………………… 第二节搅拌……………………………………………………………… 第三节运输……………………………………………………………… 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 第五节浇筑……………………………………………………………… 第六节养护……………………………………………………………… 第一章总则 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

浅论工程质量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工程质量管理毕业 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1.引言 (1) 2. 建设工程质量含义 (1) 3.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1) 4.工程质量问题分析 (2) 5.0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 5.1工程质量控制 (3) 5.1.1工期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3) 5.1.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3) 5.1.3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3) 5.1.4控制施工工序 (3) 5.1.5抓好施工现场的管理 (4) 5.1.6把握关键环节,控制工程质量 (4) 5.1.7严把工程验收关 (4) 5.1.8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4) 5.2 对施工中的劳动力进行施工技术培训 (5) 5.3材料管理 (5) 5.3.1材料的计划管理 (5) 5.3.2材料的采购与进场验收 (6) 5.3.3材料的储存与保管 (6) 5.3.4材料的使用监督 (6) 5.3.5要大力开展节约材料的活动 (6) 5.4建议 (6) 5.4.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6) 5.4.2自觉接受检查 (6) 5.4.3积极参与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7) 6.0工程事例 (7) 6.1.质量事故分析 (7) 6.1.1裂纹原因分析 (7)

6.1.2温度应力分析 (8) 6.2防止裂纹的措施 (8) 6.2.1控制温度 (8) 6.2.2改善约束条件 (9) 6.2.3从施工质量防止 (9) 6.2.4使用减水防裂剂 (10) 6.3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10) 6.4管理措施 (11) 7.0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1.引言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管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对统筹建筑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2.建设工程质量含义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是指工程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现合同中明确提出的,以及隐含的需要与要求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工程投产运行后,所产生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所使用的材料、设备、工艺、结构的质量以及他们的耐久性和整个工程的寿命。 3.工程的其他方面,如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以及可维护性和可检查性等。 3.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使质量管理的措施不能到位,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的质量方针并未落到实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口号,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真正做到的可以说并不 多。 2.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最高 阶段,强调的是全员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但以往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没有 从系统的质量管理的方面去调动每一个人员的责任心,从而真正激发施工企 业的每一个职工来关心质量。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 点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在混凝土工程施工20d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完成拟使用的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并提供包括7d、14d和28d龄期的试验成果资料,报监理站审批。试验中所用的所有材料来源应符合合同文件要求或事先得到监理站批准。 2.混凝土工程开工前20d,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通知、技术要求)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报监理站审批。 3.混凝土工程浇筑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钢材、水泥、砂石骨料、止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同时施工单位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检测计划中规定的数量和批量进行抽样检验。所有这些资料必须于施工开始前10d报送监理站审查认可。 4.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的出厂检验报告和施工单位的复检报告。试验检查项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水泥标号(水泥强度等级)。 (2)凝结时间。 (3)水泥安定性。 带装水泥贮运时间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超过6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5.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或检测报告。使用前应做拉力、冷弯等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应做焊接工艺试验。刚号不明的钢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得用于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以另一种钢号或种类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规定的钢筋时,必须征得设计、监理和项目法人单位的书面同意。 6.对钢筋的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污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 点(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在混凝土工程施工20d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完成拟使用的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并提供包括7d、14d和28d龄期的试验成果资料,报监理站审批。试验中所用的所有材料来源应符合合同文件要求或事先得到监理站批准。 2.混凝土工程开工前20d,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通知、技术要求)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报监理站审批。 3.混凝土工程浇筑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钢材、水泥、砂石骨料、止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同时施工单位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检测计划中规定的数量和批量进行抽样检验。所有这些资料必须于施工开始前10d报送监理站审查认可。 4.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的出厂检验报告和施工单位的复检报告。试验检查项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水泥标号(水泥强度等级)。 (2)凝结时间。 (3)水泥安定性。 带装水泥贮运时间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超过6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5.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或检测报告。使用前应做拉力、冷弯等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应做焊接工艺试验。刚号不明的钢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得用于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以另一种钢号或种类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规定的钢筋时,必须征得设计、监理和项目法人单位的书面同意。 6.对钢筋的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污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和表面裂纹,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长度的1%,成盘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应矫正后,才能使用。 7.因设计要求或施工的需要,必须在混凝土中掺用减水、缓凝、引气、调稠等外加剂剂其他胶凝材料和掺合料时,其掺量及材料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的规定,并经过试验确定后报监理站批准。 8.混凝土开仓浇筑前,施工单位应对各工序质量进行自检,检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基础面或缝面处理。 (2)钢筋布设。 (3)模板安装。 (4)止水安装及伸缩缝处理。 (5)观测仪器、设备及预埋件安装。 (6)混凝土生产与浇筑准备。 (7)其他必须检查检测的项目。 在开仓前3~10h通知监理工程师对上述内容进行检查确认,并在认证合格后办理混凝土浇筑开仓签证手续。 9.模板安装,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详图测量放样,确保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加强检查与维护,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模板变形走样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停止混凝土浇筑。 10.钢筋的接头应尽量采用闪光对头焊接。焊接前,应将施焊范围内的浮锈、漆污、油渍等清除干净。

(完整版)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GB50164-2011 2011年4月2日颁布 2012年5月1日执行 前言 ?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 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1.0.3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 2.1 水泥 2.1.1 水泥的选择: ?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 ?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 ?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 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 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 2.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 1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 2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 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小节材料进场与浇筑 1、检查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的合格证及复试报告、配合比、搅拌质量、坍落度、冬施浇筑时入模温度、现场混凝土试块(包括:制作、数量、养护及其强度试验等)、现场混凝土浇筑工艺及方法(包括:预铺砂浆的质量、浇筑的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的高度、施工缝的留置、浇筑时的振捣方法及对模板、支撑的观察等)、养护方法及时间、后浇带的留置和处理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混凝土的实体检测:检测混凝土的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检测方法主要有破损法检测和非破损法检测(仪器检测)两类。 2、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对气象加强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在每一施工段浇混凝土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尽量避开风雨天气,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模板的标高、位置和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所安装的支架是否稳定;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等应清除干净。 4、为了保证搅拌的混凝土质量,防止泵管堵塞,喂料斗处必须设专人将大石块及杂物及时检出。

5、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应做到快插慢拔。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6、振动器使用时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 7、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利用机具进行二次振捣。 8、混凝土养护时间为7d。在混凝土建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并对混凝土表面浇水以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9、柱子采用密封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对楼板采用覆盖麻袋片加水润湿进行养护,保持湿润。 10、夏季混凝土终凝时,覆盖麻袋片,设专人负责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夜间也坚持洒水。 第二小节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蜂窝的原因: 1、砼配合比不当或砂、石、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高度过高,使混凝土离析,造成石子集中。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混凝土的性能及质量控制毕业论文(doc 15页)

混凝土的性能及质量控制毕业论文(doc 15页)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混凝土的性能及质量控制 系别:建筑工程系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 09级工程技术四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3.25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在建筑材料市场中混凝土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建筑工程实践中,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然而在具有独特优点的同时,也不乏有一系列的缺点,通过对混凝土性能的分析,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对其质量的严格控制是一项十分必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对混凝土将会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在学习理论知识后的同时,要求我们在实际施工操作中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应该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达到对混凝土充分利用的目的,让混凝土的应用更具前景。 关键词:建筑材料;混凝土;性能;质量;前景 A 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we can know from the building materials market in the concrete to their own unique advantages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concrete a wide range of development. But in a unique advantag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illed with a series of faul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and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crete and the strict quality control is a very necessary research subjec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article, we will have a further of concret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learning theory knowledge in the meanwhile, requests us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peration flexibly apply the knowledge you have learned, should adhere to the I give priority to, the principle of our advantage, to make full use of concrete goal, let the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more prospects. 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Concrete; Performance; Quality; Prospects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 B50164—9 2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二节混凝土强度 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 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 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一节计量 第二节搅拌 第三节运输 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 第五节浇筑 第六节养护 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2〕667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9月29日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 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设部 1992年9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 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

建筑工程质量与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与管理的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整个工程中,任何的决策过失和不当行为都有可能给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损失。因此,各个建筑企业要把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 tv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blem is they have a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stabi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quality directly related to build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 the whole project, any decision negligence and inappropriate behavior are likely to the state,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direct damage caused. therefore, each building enterprise to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 a top priorit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keywords: housing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建筑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都离不开建筑工程,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甚至是人生安全,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加强管理。若不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一、混凝土浇筑之前需具备的条件 1、钢筋工程(包含但不限于墙体插筋、楼板插筋、构造柱插筋等)完成,并且验收合格; 2、模板工程完成,并且验收合格; 3、满堂脚手架工程完成,并且验收合格; 4、降板区(包含但不限于卫生间、楼梯间、上反梁等)的吊模完成,并且验收合格; 5、后浇洞口(包含但不限于水暖井)的预留施工完成,并且验收合格; 6、预留洞口(包含但不限于电井、风井、电梯呼梯按钮、消防箱、电箱、排气道等)的预留施工完成,并且验收合格; 7、安装的预留预埋施工完成,并且验收合格; 8、施工措施工作已完成,并且验收合格。 (1)外架拉结点按要求预留; (2)卸料平台锚环按要求预留; (3)悬挑脚手架锚环按要求预留; (4)卸载钢丝绳锚环按要求预留; (5)钢筋安装完毕,作业面铺设跳板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混凝土运输

1、在运输途中及等候卸料时,应保持搅拌运输车罐体正常运转,不得停转。 2、混凝土搅拌车到达浇筑地点后,卸料前必须快档旋转罐车不少于20秒,以防混凝土离析。 三、混凝土后场控制 1、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没有离析现象,实测塌落度符合要求,施工中应特别注意严禁私自加水。 2、混凝土浇筑之前,首先检查混凝土小票,保证此车混凝土确实属于本工程,且强度等级符合要求,同时检查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测定混凝土塌落度,一般两小时测一次。 3、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求塌落度筒摆放到位,以保证混凝土塌落度能够及时检测。 4、在有洗车池的情况下,混凝土运输车必须将冲洗的污水冲洗到洗车池内;在没有洗车池的情况下,料斗或小推车必须摆放到位,混凝土运输车必须将冲洗的污水冲洗到料斗或小推车内,严禁将污水直接冲洗到混凝土泵内。 四、楼板标高控制 1、支设布料机处是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出现浮浆、漏筋、凹坑等缺陷的地方,施工中应注意:①洗泵水应注入料斗中吊走,不能直接浇筑在楼板上。②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及时把布料机吊走,瓦工及时整平、振实。 2、楼板的标高控制采用拉水平通线的方式进行,浇筑前在墙柱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二节混凝土强度 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 第三章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一节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 第四章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一节计量 第二节搅拌 第三节运输 第四节浇筑前的检查 第五节浇筑 第六节养护 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 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 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 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 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第1.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 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 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 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Ⅰ)稠度 第2.1.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其检测方法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控制要点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控制要点 摘要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①原材料的质量控制。②配合比的质量控制。③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的质量控制。④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⑤混凝土养护与拆模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①选好原材料是混凝土质量好坏的基础。②科学配置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先决条件。③和易性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④混凝土浇筑振捣是混凝土控制的主要环节。⑤预防混凝土缺陷的发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⑥混凝土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控制要点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随之迅猛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市政配套大力推进,水利设施逐步完善。而工民建中的民用住宅、办公楼、厂房(梁、板、拄、基础),市政工程中的隧洞、桥梁,水工建筑中的大坝、渡槽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物中显得尤其重要。本人参考资料及结合自己在建筑工程中的经历和经验,浅谈一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应如何控制及一些控制要点。 1 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 水泥。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 砂。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在3.7~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1]。 石子。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3cm的碎石,卵石一般能用于结构受力部位,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 水。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题目:浅谈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姓名:教育层次: 学号:分校: 专业教学点: 指导教师:日期:

摘要 混凝土工程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有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和养护等,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危和寿命。因此,做好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对提高建筑工程的建筑水平、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发挥效益意义深远。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章从了解混凝土原材料和基础作用开始,对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详细了解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预防措施,从不同发面对混凝土的质量与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养护质量控制

目录 一、引言 (1) (一)混凝土的发展 (1)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意义 (1) (三)论文主要工作概况 (1) 二、混凝土的原材料 (1) (一)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 (二)混凝土的外加剂 (2) 三、混凝土的浇筑 (2)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 (2) (二)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标准 (2) (三)混凝土的拌制 (2) (四)浇筑的基本要求 (4) (五)浇筑方法 (5) 四、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7) (一)混凝土质量检查方法 (7) (二)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8) (三)表面缺陷 (9) (四)外形尺寸偏差 (14) (五)强度不够 (15) 五、混凝土的养护 (16) (一)自然养护 (16) (二)加热养护 (17) 六、总结 (17)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在混凝土工程施工20d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完成拟使用的各种标号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并提供包括7d、14d和28d龄期的试验成果资料,报监理站审批。试验中所用的所有材料来源应符合合同文件要求或事先得到监理站批准。 2.混凝土工程开工前20d,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通知、技术要求)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报监理站审批。 3.混凝土工程浇筑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钢材、水泥、砂石骨料、止水、外加剂及掺合料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同时施工单位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检测计划中规定的数量和批量进行抽样检验。所有这些资料必须于施工开始前10d报送监理站审查认可。 4.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水泥,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生产厂家的出厂检验报告和施工单位的复检报告。试验检查项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水泥标号(水泥强度等级)。 (2)凝结时间。 (3)水泥安定性。 带装水泥贮运时间超过3个月、散装水泥超过6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5.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书或检测报告。使用前应做拉力、冷弯等试验,需要焊接的钢筋应做焊接工艺试验。刚号不明的钢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但不得用于承重结构的重要部位。以另一种钢号或种类的钢筋代替设计文件规定的钢筋时,必须征得设计、监理和项目法人单位的书面同意。 6.对钢筋的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的污渍、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和表面裂纹,钢筋中心线同直线的偏差不应超过其长度的1%,成盘的钢筋或弯曲的钢筋应矫正后,才能使用。 7.因设计要求或施工的需要,必须在混凝土中掺用减水、缓凝、引气、调稠等外加剂剂其他胶凝材料和掺合料时,其掺量及材料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的规定,并经过试验确定后报监理站批准。 8.混凝土开仓浇筑前,施工单位应对各工序质量进行自检,检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基础面或缝面处理。 (2)钢筋布设。 (3)模板安装。 (4)止水安装及伸缩缝处理。 (5)观测仪器、设备及预埋件安装。 (6)混凝土生产与浇筑准备。 (7)其他必须检查检测的项目。 在开仓前3~10h通知监理工程师对上述内容进行检查确认,并在认证合格后办理混凝土浇筑开仓签证手续。 9.模板安装,必须按混凝土结构物的施工详图测量放样,确保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加强检查与维护,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模板变形走样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直至停止混凝土浇筑。 10.钢筋的接头应尽量采用闪光对头焊接。焊接前,应将施焊范围内的浮锈、漆污、油渍等清除干净。 11.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必要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强度部不低于构件设计强度并埋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1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1.1材料进场与浇筑 1、检查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的合格证及复试报告、配合比、搅拌质量、坍落度、冬施浇筑时入模温度、现场混凝土试块(包括:制作、数量、养护及其强度试验等)、现场混凝土浇筑工艺及方法(包括:预铺砂浆的质量、浇筑的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的高度、施工缝的留置、浇筑时的振捣方法及对模板、支撑的观察等)、养护方法及时间、后浇带的留置和处理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混凝土的实体检测:检测混凝土的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检测方法主要有破损法检测和非破损法检测(仪器检测)两类。 2、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对气象加强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在每一施工段浇混凝土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尽量避开风雨天气,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模板的标高、位置和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所安装的支架是否稳定;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等应清除干净。 4、为了保证搅拌的混凝土质量,防止泵管堵塞,喂料斗处必须设专人将大石块及杂物及时检出。 5、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应做到快插慢拔。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倍。 6、振动器使用时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 7、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利用机具进行二次振捣。 8、混凝土养护时间为7d。在混凝土建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并对混凝土表面浇水以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9、柱子采用密封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对楼板采用覆盖麻袋片加水润湿进行养护,保持湿润。 10、夏季混凝土终凝时,覆盖麻袋片,设专人负责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夜间也坚持洒水。

项目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其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涉及到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必须依托国内建筑行业强大的施工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的支持和保障,否则难以真正实现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同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的好坏关系到工程产品整体的质量,所以切实抓好现场混凝土质量管理是生产出工程合格产品的关键。一般来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通过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来实现的,现场质量控制又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中之中。 一、工程材料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的材料合格与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在材料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要采取自检和抽检相结合。所以,项目部应该对工程材料从源头抓起,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试验标准和规程对材料进行检验,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基础。因此,选用质量优良的材料并正确地储存、使用,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全安运行的前提,应采取如下措施: 1、钢筋: 应按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分别堆放;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防止钢筋锈蚀。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 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水泥:

入库的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树立标志,采取防潮措施,做到先到先用。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砂、石子: 砂、石子在运输、装卸当中,应防止离析和混入杂质。并应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堆放。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注:1.混凝土用的粗骨科,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建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4、拌和混凝土用水: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质量控制论文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论文题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 11程管1 姓名:西西弗 学号: 12 指导教师:魏蓉 2014 年 12 月 10 日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课程论文成绩总评表 学院:建工学院班级: 11程管1 注:论文总成绩=论文成绩(70%)+答辩成绩(30%)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课程论文成绩评分表 班级:11程管1 ;学生姓名:曹成攀 论文题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课程论文答辩成绩评分表班级: 11程管1 学生姓名:曹成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摘要: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和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非常重要。论述了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几方面的质量控制,对其他工程项目施工有着指导意义。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及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建筑质量管理,对解决目前我国建筑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监督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经常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可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一、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质量的概念 在国际标准ISO9000:2000中对质量作了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要求不仅是指顾客的要求,还应包括社会的需求,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现行的关政策。质量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就建筑工程而言,质量应具有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2、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就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它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管理可进一步解释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二、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对于一般产品而言,顾客在市场上直接购置一个最终产品,不介入该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顾客(业主、投资者)必须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参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要达到工程项目的目标,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项目过程实施严格控制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由于项目施工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后期的质量管理,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目标。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工程质量不是旦夕之间形成的。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紧密衔接且相互制约影响,每一个阶段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过程质量应该为使用阶段服务,应该满足使用阶段的要求。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必需的程序,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也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质量目标和被社会环境所容纳。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到的质量目标及水平。对于工程建设,需要平衡投资、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做到投资、质量和进度的协调统一,达到让业主满意的质量水平。因此,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