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AD6620和AD6640的数字中频接收系统实现

基于AD6620和AD6640的数字中频接收系统实现

基于AD6620和AD6640的数字中频接收系统实现
基于AD6620和AD6640的数字中频接收系统实现

摘要:AD6620、AD6640分别是美国ADI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数字下变频信号处理器和高速高精度A/D转换器,提出了一种基于这两块专用芯片的通用数字中频软件无线电接收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方案。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A/D转换;数字下变频器;正交解调

引言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是由JeoMitola于1992年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构建一个标准、开放、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将无线通信系统中诸如调制解调、加密等各种功能利用软件编程来实现,并使宽带A/D和D/A转换尽可能靠近天线。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取得许多瞩目的成果,它以其极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代表着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

数字下变频技术(DDC)是软件无线电的技术核心之一。在传统的模拟接收系统中由于器件的固有缺陷使得模拟正交解调方法很难保证I、Q两路信号具有精确的幅度一致性和相位正交性,从而降低了整机性能。近年来随着数字处理芯片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不少如快速傅里叶变换法、数字混频正交变换法等的数字正交解调方法,其中数字混频正交变换法与模拟解调原理一致,是一种理想的解调法。

数字下变频正是采用数字混频正交变换与低通滤波相结合实现的。因而正交信号的幅度一致性和相位正交性的好坏主要由DDC的数据精度决定,进而也就影响着整机的性能,另一方面DDC受处理速度的限制决定了数据的最大输入速度,从而也决定了A/D转换的最高采样速率。

在软件无线电的系统中A/D起着关键作用,它一方面是由模拟环节进入数字环节的通道,另一方面根据带通采样定理它还具有下变频的作用。通常我们要求A/D转换器有足够的工作带宽和较高的采样速率同时应有较高的A/D转换位数以提高动态范围。

芯片介绍

A/D转换器

本设计采用AD公司生产的AD6640,它是一种单片式的12位模数转换器,内含采样保持电路和基准源,单电源供电,TTL/CMOS兼容电平输出,采样速率可达65MSPS,其转换结构采用两级子区式,

功能框图如图1。它的模拟信号输入方式为差分结构,各输入电压范围为以2.4V为中心,上下摆动在0.5V内。故AD6640的输入信号的最大峰峰值2V。

数字下变频器

在本设计中选用了美国ADI公司推出的一款数字接收信号处理芯片AD6620,其功能强大,特别适合于高速信号数字下变频的实现。它的主要特点有:采用1 6位线性比特补码输入(另加3bit指数输入);单信道实数输入模式最大输入数据速率高达67MSPS;双信道实数输入模式与单信道复数输入模式最大输入数据速率高达33.5MSPS;具有可编程抽取FIR滤波器与增益控制,抽取率在2-16 384之间可编程;输出具有并行、串行两种输出模式,并行模式为16比特补码输出。

AD6620的原理框图如图2,内部信号处理单元由四个串联单元组成,分别为:频率正交变换单元、二阶积分梳状滤波器(CIC2)单元、五阶积分梳状滤波器(C IC5)单元和一个系数可编程的RCF滤波器单元。

系统设计

以实例介绍数字接收系统的组成。假设输入信号的中心频率为60MHz,带宽为3MHz,其峰峰值为2V。首先,因为输入信号的条件全部满足AD6640的要求故可以完全按照ADI公司提供的标准电路对A/D单元进行电路设计。由于输入信号的中心频率较大,同时其fs>>B=fh-fl,故采用Nyquist带通采样定理采样。

式(1)中,n取能满足fs≥2(fh-fl)的正整数(0、1、2、…)根据公式求得n的最大值为19,fs为6.15MHz。但这是保证信号采样时无混叠的最小频率。在数字化过程中,采样频率fs越大,噪声基底越低。因为总的积分噪声保持不变而噪声将在更宽的频段上扩展,因而fs过低将导致信噪比的恶化。在本实例中综合考虑选取n为2则fs=48MHz。在本实例中为使系统相对简洁,让AD 6620与AD6640共用同一个时钟源fs=48MHz。

应用AD6620的关键是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对其进行初始化设置。AD6620中含有多个寄存器。当AD6620经过一硬复位信号(任一低电平超过30ns的脉冲信号)后,地址为300H的模式控制寄存器的bit0被置为1,此后AD6620处于软复位状态。在该状态下,AD6620不处理输入数据而是对AD6620的各寄存器进行设置(其主要为对CIC2、CIC5、RCF滤波器系数、NCO频率和工作模式控制寄存器的设置)。

在AD6620中地址为303H的32位寄存器存储着NCO的频率,其数值由下列公式确定:

.

另外AD公司为用户开发提供了一套软件,利用该软件可轻松地按照要求确定CIC2、CIC5和RCF三滤波器的抽样率的值。特别注意在本实例中由于信号输入速率与芯片处理速率一样故CIC2的抽样率必须大于等于2(这是由于数据进入CIC5单元只有一条通道而CIC2处理单元输出有I、Q两路信号,他们必须共用同一通道)。

通过两个梳状滤波器的抽样后已抑制了部分干扰噪声,但为了更好地滤除噪声AD6620提供了一个可编程FIR滤波器,其阶数最高可达255阶,但具体选取多大由系统决定。寄存器中的数据由窗函数确定,在此可以选取不同的窗来调整系统使其达到最佳。

在AD6620还有一个重要的确定运行模式的寄存器,其地址为300H,它的b it0=1则系统处于软复位状态这已在前面提到;bit1=1则系统为双通道实数输入模式;bit2=1则系统为单通道复数输入模式;若bit0、bit1、bit2都为0则系统进入单通道实数输入模式;若bit3=1我们判该AD6620为系统的同步主机,否则为从机。若为单芯片处理必须将该芯片置为从机。

通过一个单片机或DSP芯片或FPGA/CPLD芯片对AD6620进行初始化,需要注意的是AD6620的输入信号必须是3.3V的低压CMOS信号。故选用89LV51单片机。当然也可把5V信号通过一电平转换接口(如74LCX2244)后传给AD6620,但电路相对较为复杂。

AD6620的输出串并行兼可,本实例我们将其输出信号通过锁存器并行传输给后面的DSP或FPGA等信号处理芯片。故本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在硬件设计过程中还有几个时序必须注意:

(1)D6620的输入数据的时序(图4a):AD6620是在上升延读取数据,而在系统中由于AD6640与AD6620用同一时钟,故在A/D采样输出后必须添加延时,否则,AD6620将读不到数据。在本设计中采用将输入AD6620的时钟反相的方法来满足时序要求。同时,由于采用3.3V的非门取反,所以也满足AD6620的输入电平要求。

(2)AD6620的初始化数据输入时序(图4b):在该时序中的CS信号在第(N+3)个采样时钟时必须被复位为高电平。在本设计里用单片机提供的WR信号经计数器计数控制得到符合要求的CS信号。

系统检测

系统建立后可以接入信号并用逻辑分析仪将输出数据读入电脑进行分析。为检测方便,在此输入单频信号:

首先,检测AD6640的性能:对A/D输出的信号进行傅氏变换(如图5)可很容易检测出其SINAD约为59dB,然后根据公式

求得有效转换位数(ENOB)为9.51。

2500

通过正交变换从理论上得到I、Q两个相位完全正交幅度一致的信号。但由于AD6620数据精度有限引起的系统误差使信号变为(以模拟形式表示):

显然我们要知道正交信号的幅度一致性只要得到AI/AQ就可,但由于噪声的存在使我们从时域寻求答案很困难,所以到频域寻找。将I、Q信号进行傅氏变换得到:

很容易发现它们的频谱强度的比值正是我们需要的幅度一致性的误差比值。通过实测显示,其值大约为0.023dB。

由于相位误差的存在,所以把AD6620输出的正交信号合成时将在频谱的负频区出现一个镜频,合成信号的傅氏变换为:

引入镜频抑制比(正频部分的信号幅度与负频部分的镜频幅度的比值),

等式中出现了AI/AQ,这正是幅度一致性中求得的,于是在等式里将只有未知量θ(相位正交误差)。通过计算得到其值大约为o3.0。

结束语

采用AD6620和AD6640配套实现数字中频接收系统,作为中频软件无线电平台,适用于通信和雷达信号的窄带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设备复杂性、缩短开发周期,同时获得了较好的I、O信号幅度一致性和相位正交性,并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侦察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编号:1001-893X(2009)02-0038-05 侦察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杨春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36) 摘 要:针对传统模拟接收机在实现方式上的不足,提出了侦察雷达数字化接收机的性能改进方案。并对数字中频中多项关键技术进行原理分析,给出了雷达中频数字化具体实现方案,同时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数字中频测试方法。 关键词:侦察雷达;数字化接收机;中频采样;数字本振;镜频抑制度 中图分类号:TN959.1 文献标识码: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gital Intermediate Frequency Receiver for a Reconnaissance Radar YANG Chun (Southwest China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Chengdu 610036,China) Abstract:In allusion to the defect of analog receiver,performace improvement scheme of digital intermediate frequency(IF)receiver for a surveillance radar is proposed,and theory of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is analysed.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IF digitization for reconnaissance radar is given. A comprehensive digital IF test method is provided. Key words:reconnaissance radar;digital receiver;intermediate frequency sample;digital local oscillator;image suppression 1 引言 传统雷达接收机正交解调在模拟域进行,I/Q 通道混频器要求同频率相位相差90°,两个通道通过滤波器后,信号增益也要求完全一致。如果在信号带宽上所有频点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则后端信号处理会因为I/Q通道的幅度不一致在脉压后产生距离旁瓣和相位正交性不好引入虚假目标,同时传统模拟接收机每个通道都需要一个A/D,两个A/D的差异会进一步降低系统性能。 随着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高速A/D变换器的发展,使得直接中频采样成为可能,即直接将模拟中频信号通过A/D变换为数字信号,同时在数字域实现正交解调,生成数字I、Q基带信号。与传统模拟方法相比,直接中频采样具有更高的精度与稳定性。尤其是数字本振不受环境变化影响,没有温度漂移,同时数字本振的幅度一致和相位正交性比模拟本振高一个数量级。本文探讨了侦察雷达数字中频的实现方案,给出了一种基于多相滤波器结构的数字接收机实现方法,实现了对60 MHz 调制的中频信号(带宽5 MHz)数字下变频设计,并给出了最后试验结果。 ?收稿日期:2008-12-03;修回日期:2009-01-21

计算器功能键介绍

M+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M-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的结果;MR是读取储存的数据;MC是清除储存数据;AC,CE归零是有一个是清除现有数据重新输入,另一个是清除全部数据结果和运算符. 按钮功能 % 按百分比的形式显示乘积结果。输入一个数,单击“*”,输入第二个数,然后单击“%”。例如,50 * 25% 将显示为 12.5。也可执行带百 分数的运算。输入一个数,单击运算符(“+”、“-”、“*”或“/”), 输入第二个数,单击“%”,然后单击“=”。例如,50 + 25%(指的 是 50 的 25%)= 62.5。 1/x 计算显示数字的倒数。 A–F 在数值中输入选中字母。只有在十六进制模式为开启状态时该按钮才可用。 And 计算按位 AND。逻辑运算符在执行任何按位运算时将截断数字的小数部分。 Ave 计算“统计框”对话框中显示数值的平均值。若要计算平均方值,请使用“Inv”+“Ave”。只有先单击“Sta”,该按钮才可用。Backspace 删除当前显示数字的最后一位。 站将显示数字转换为二进制数字系统。最大的无符号二进制数值是将 64 位全都设置为 1。 C 清除当前的计算。 CE 清除显示数字。 cos 计算显示数字的余弦。若要计算反余弦,请使用“Inv”+“cos”。若要计算双曲余弦,请使用“Hyp”+“cos”。若要计算反双曲余弦,请 使用“Inv”+“Hyp”+“cos”。cos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Dat 在“统计框”对话框内输入显示的数字。只有先单击“Sta”,该按钮才可用。 十进制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十进制数字系统。 度数在十进制模式下将三角函数输入设置为度数。 dms 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度-分-秒格式(假设显示数字是用度数表示的)。 若要将显示数字转换为用度数表示的格式(假设显示数字是用度-分- 秒格式表示的),请使用“Inv”+“dms”。dms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 系统。 Exp 允许输入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字。指数限制为四位数。指数中只能使用十进制数(键 0-9)。Exp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F-E 打开或关闭科学计数法。大于 10^32 的数总是以指数形式表示。F-E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梯度在十进制模式中,将三角函数输入设置为梯度。 十六进制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字系统。最大的无符号十六进制数值是将 64 位全都设置为 1。 Hyp 设置“sin”、“cos”和“tan”的双曲函数。完成一次计算后自动关闭双曲函数功能。 Int 显示十进制数值的整数部分。若要显示十进制数值的小数部分,请使用“Inv”+“Int”。 Inv 设置“sin”、“cos”、“tan”、“PI”、“x^y”、“x^2”、“x^3”、

射频接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1 前言 (2) 2 工程概况 (2) 3 正文 (2) 3.1零中频接收系统结构性能和特点 (3) 3.2基于ADS2009对零中频接收系统设计与仿真 (3) 3.3超外差接收系统结构性能和特点 (12) 3.4基于ADS2009对超外差接收系统设计与仿真 (13) 4 有关说明 (16) 5 心得体会 (18) 6 致谢 (18) 7 参考文献 (19)

射频是一种频谱介于75kHz-3000GHz之间的电波,当频谱范围介于20Hz-20kHz之间时,这种低频信号难以直接用天线发射,而是要利用无线电技术先经过转换,调制达到一定的高频范围,才可以借助无线电电波传播。射频技术实质是一种借助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无线电技术。 无线电技术应用最早从18世纪下半段开始,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世界已经对频谱进行了多次分段波传播。当前,被广泛采用的频谱分段方式是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所规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所含频率也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射频技术也已经在众多领域的到应用。特别是高频电路的应用。其中在通信领域,射频识别是进步最快的重要方面。 工程概况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产品越来越普及,成为当今人类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射频接收机位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最前端,其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通信系统。优化设计结构和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以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是射频工程师追求的方向。由于零中频接收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易于单片集成的特点,已成为射频接收机中极具竞争力的一种结构,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在介绍超外差结构和零中频结构性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超外差结构和零中频结构进行设计与仿真。 正文 下面设计一个接收机系统,使用行为级的功能模块实现收信机的系统级仿真。

“数字城市”论文

浅谈“数字城市” 摘要:本文阐述了什么是“数字城市”,并论证了“数字城市”能够解决目前城市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数字城市”在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我国建设“数字城市”的建议与前景。 关键词:数字城市,城市规划发展,空间数据,信息化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digital city”and demonstrates “digital city”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existence,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city”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hile put out our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ity “recommendations and prospects.key words: digital city,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spatial dat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数字城市”的概念 “数字城市”(digital city)源于“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做了“数字地球: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以来,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便成为一个全新的概念风靡全球,并由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建设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浪潮。数字地球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引起了全人类社会的共同重视。 所谓“数字化城市”,是指充分利用数字化及相关计算机技术和

中频数字接收机的设计

文章编号:1009-671X(2006)04-0007-03 中频数字接收机的设计 于 搏,赵忠凯,王 丹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介绍了中频数字接收机的总体设计方案,提出了固定中频数字接收机的设计思想与方法,结合软件无线电的有关理论与方法,阐述中频数字接收机的具体实现.主要采用高速的A/D 转换器和高端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的结构,使得总体系统的处理速度大为提高,而且集成度高,可靠性好,使用灵活,具有很强的应用参考价值.关键词:数字接收机;软件无线电;固定中频中图分类号:T N 852 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5-05-10. 作者简介:于 搏(198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E_mail:yubohrb@https://www.doczj.com/doc/a39017586.html,. Design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digital receiver YU Bo,ZHAO Zhong_kai,WANG D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 ing ,Harbin Engineer ing U niv 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The g eneral design of dig ital receiver in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s presented.The design conception and method are introduced in conjunction w ith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oftware radio.T he concrete imple mentation procedure is demonstrated thoroughly.T he application of A/D and FPGA highly increases the final processing speed of this system w ith high integration,good reliability and flexibility.So it possesses reference v alue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Keywords:digital receiver;softw are radio;fixed intermediate frequency 随着信息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和电子对抗技术业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手段,作为电子战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中频数字接收机[1]的研究与探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 本研究的重点是结合软件无线电的方法研制基于固定中频数字下变频的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并且最终能够用硬件实现其基本功能.本设计首先,提出一种对固定中频进行数字下变频的实现方法,通过简要分析论证了其正确性和可靠性;其次,整个硬件系统仅采用一片FPGA 来处理,并采用3片双通道A/D 芯片同时同步采样的运行模式.这片FPGA 为主控芯片,通过FPGA 对整个系统进行通信和控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 1 硬件设计 中频数字接收机的每路信号的总体硬件结构流程图如图1所示. 1 1 模拟带通滤波器 中频信号有各种干扰存在,最好在接收中频信 图1 总体硬件结构流程图 号前先对它进行模拟滤波,将所选频率范围取出.本设计选用的是VANLONG 公司生产的BP60110型模拟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为70MHz,中频带宽为20MHz,矩形系数为2,故信号通频带带宽为10MHz.但是,BP60110的插入损耗最大值为 第33卷第4期 应 用 科 技 Vol.33, .42006年4月 Applied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Apr.2006

计算器使用方法

内置的计算器每个键的使用方法 INV 是什么意思。 设置 “sin” 、 “cos” 、 “tan” 、 “PI” 、 “x^y” 、 “x^2” 、 “x^3” 、 “ln” 、 “log” 、 “Ave” 、 “Sum” 和 “s” 的反函 数。完成一次计算后自动关闭反函数功能。 HYP 是什么意思。 设置 “sin” 、 “cos”

“tan” 的双曲函数。完成一次计算后自动关闭双曲函数功能。 sta 是什么意思。 计算显示数 字的正 切。若要 计算反正 切,请 使用 “Inv”+“tan” 。若 要计算双 曲正切 ,请使用 “Hyp”+“tan” 。若要计算反双曲正切,请使用 “Inv”+“Hyp”+“tan” 。 “tan” 只能用于十进制数字系 统。 AVE 是什么意思。 计算 “ 统计框 ” 对话框中显示数值的平均值。若要计算平均方值,请使用“Inv”+“Ave” 。只有先单 击 “Sta”

,该按钮才可用。 sum 是什么意思。 计算 “ 统计框 ” 对话框中显示数值的总和。若要计算平方和,请使用“Inv”+“Sum” 。只有先单击 “Sta” ,该按钮才可用。 DAT 是什么意思。 在 “ 统计框 ” 对话框内输入显示的数字。只有先单击 “Sta” ,该按钮才可用。 十进制 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十进制数字系统。 度数 在十进制模式下将三角函数输入设置为度数。

DMS 是什么意思。 将显示数字转换为度 - 分 - 秒格式(假设显示数字是用度数表示的)。若要将显示数字转换为用度 数表示的格式(假设显示数字是用度 - 分 - 秒格式表示的) ,请使用 “Inv”+“dms” 。 dms 只能用于 十进制数字系统。 F-E 是什么意思。打开或关闭科学计数法。大于 10^32 的数总是以指数形式表示。 F-E 只能用 于十进制数字系统 表描述了计算器的功能: 按钮 功能

浅析数字城市建设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浅析数字城市建设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数字城市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行业、各领域的数据、信息及成果数字化,充分整合各类信息资源,虛拟再现现实世界,在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就此先分析了数字城市建设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对城镇化发展和数字城市建设提出一些见解。 标签:数字城市城镇化建设作用 数字城市在国家监测地理信息局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正大力建设,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测绘技术等对城市地理信息、各行业领域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全面为城市化建设服务,符合我国全面小康建设战略要求。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转型期,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要求及精神追求,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行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数字城市的建设正好符合上述要求。 本文就数字城市建设在我国城镇发展中的作用展开详细的探讨。 1数字城市建设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数字城市建设被提上日程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信息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促进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发展。地理空间框架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成为城市形象代表,为人们生活提供GPS等服务,有效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同时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具体来说数字城市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收集、整合城市地理信息资源,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 近年来我国加大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对几百个城市(大概2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进行高分辨率、优质的航空俯拍,基本掌握城市轮廓及面积。同时对城市自然资源、建筑、街道、交通等相关地理信息全面勘察,初步构建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便于合理调配和利用各种资源。此外,数字城市构建的地理信息平台是开放的,有效实现地理信息与城市社会、经济、人文信息等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新,有效防止重复建设,节约资源及成本。 1.2数字城市建设涉及领域多且广,推动城镇化全面发展 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这需要对各城市地理信息全面深入的收集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会应用到各种测绘技术、系统软硬件设备、摄影技术等,带动地理信息数据生产、软硬件设备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关统计数据表示当下我国投入到数字城市建设的资金高达60亿元,拉动

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软件无线电是一种基于宽带A/D器件、高速DSP芯片,以软件为核心(Software-Oriented)的崭新的体系结构。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宽带A/D 尽可能地靠近射频天线以便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尽可能早地数字化,尽量通过软件来实现电台的各种功能。通过运行不同的算法,软件无线电可以实时地配置信号波形,使它能够提供各种话音编码、信道调制、加密算法等无线电通信业务。我们知道信号失真是长期困扰模拟处理的难题,如本振频率漂移、相位噪声、混频产生的虚假信号、放大时产生的谐波以及互调、机内噪声等问题。尽管设计人员想方设法,但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而软件无线电技术简单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数字化之后,本振、混频、放大、滤波都仅仅是数字运算,不会产生谐波、互调等虚假信号。与传统的模拟方式相比,软件无线电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被誉为无线电领域的又一次革命。 1 接收机总体设计 由于受器件水平的制约,直接对射频采样处理还有一定难度。在保留软件无线电通用、灵活、开放的前提下,采用了中频数化方案[1],整个接收机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该接收机接收信号频率范围:10~100MHz,为防止频谱混叠,前端电调谐滤波器分8段滤波器,由8031控制选用。第一本振LO1采用数字锁相环产生所需频率,通过预置,可产生正弦信号频率范围:1360~2350MHz,步进值10Hz,电调谐滤波器与一本振互动联调。混频后,将信号通过一中心频率为 1350MHz的带通滤波器后,进行二次混频。第二本振LO2产生信号的频率固定设置为:1371.4MHz,因此中频信号为:21.4MHz,通过 AGC控制输出信号强度范围为:-50~-10dBm/50Ω。 2 中频数字化单元设计 该单元是接收机的核心部件,主要完成几种信号(AM、FM、SSB、CW、FSK、BPSK,QPSK)的解调工作,同时负责对模拟前端提供AGC控制用电平强度值和AFC控制用载波频率误差值。8031主控电路板则要为中频数字化值单元提供:信号类型、中频带宽、AGC时间常数、BFO值、PSK信号波特率等控制命令。中频数字化处理单元硬件系统大体构成如图2所示[1]。 2.1 数据采集部分 该部分电路主要由数控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AD6640构成,负责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固定增益放大器(18dB)的中频输入信号为:21.4MHz,-50~-10dBm/50Ω(0.7mV~70mV),输出为-38dBm~+2dBm/50Ω(2.8mV~0.4V)。 AD6640是AD公司生产的新一代模数转换器件,分辨率12bit,输入动态范围±1V,采样速度可达65Msps,在5V供是时功耗仅为710mW。注意A/D前采用固

模拟计算器数字输入及显示课程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一个实现加、减、乘、除的计算器,它的硬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个AT89C51单片机芯片,一个八位共阳极的数码管,一个4*4的键盘,一个排阻(10K)做P0口的上拉电阻(接线图在附录2),它可以实现结果低于65535的加、减、乘、除运算。 显示部分:采用动态显示,由八位共阳极数码管通过P0口,P2口与单片机相连,数码管的A,B,C,D,E,F,G,DP分别依次与单片机的P0.0—P0.7相连,P0口做为单片机的字码控制端,数码管的1,2,3,4,5,6,7,8各引脚分别与单片机的P2.0—P2.7相连,P2口作为数码管的位控制端。 按键部分:采用4*4键盘。采用软件识别键值并执行相应的操作,键盘的第0行到第3行依次与单片机的P3.4—P3.7管脚相连,键盘的第0列到第3列依次与单片机的P1.0—P1.3管脚相连,程序运行时依次扫描各行,查询是否有键按下,如果有则进入键盘识别处理程序,实现相应的运算,然后通过数码管输出结果,如果没有按键就调用显示程序显示一个0,等待按键按下,在进入按键扫描程序。 执行过程:开机即显示0,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将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在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在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数码管上输出运算结果。注:结果不能超出65535。(具体操作见后面仿真图)

目录 1 概述 1.1MCS-51单片机在自动化仪表中的作用 (3) 1.2掌握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的使用方法 (3) 1.3设计方法 (3) 1.4基本功能 (4)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计算器总体思想 (5) 2.2硬件的选择与连接 (6) 3 软件设计 3.1显示程序设计 (7) 3.2键盘识别程序设计 (8) 3.3运算程序设计 (10) 3.4风鸣器程序设计 (10) 4 Proteus软件仿真 (12) 5课程设计体会 (16) 参考文献 (18) 附1:源程序代码 (19) 附2:计算器模拟系统电路图 (31)

零中频接收机设计

零中频接收机设计 2013年09月24日13:09eechina 分享 关键词:零中频,接收机 作者在:冷爱国,TI公司China Telecom system 摘要 相较传统的超外差接收机,零中频接收机具有体积小,功耗和成本低,以及易于集成化的特点,正受到越来越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德州仪器(TI)的零中频接收方案(TRF3711),详细分析介绍了零中频接收机的技术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概述 零中频接收机在几十年前被提出来,工程中经历多次的应用实践,但是多以失败告终,近年来,随着通信系统要求成本更低,功耗更低,面积更小,集成度更高,带宽更大,零中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如上问题而被再次提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零中频接收机的问题以及设计解决方案,结合TI的零中频方案TRF3711测试结果证明,零中频方案在宽带系统的基站中是可以实现的。 1、超外差接收机 1.1超外差接收机问题 为了更好理解零中频接收的优势,本节将简单总结超外差接收机的一些设计困难和缺点。 图一是简单超外差接收机的架构,RF信号经过LNA(低噪声放大器)进入混频器,和本振信号混频产生中频信号输出,镜像抑制滤波器滤出混频的镜像信号,中频滤波器滤除带外干扰信号,起到信道选择

的作用,图中标示了频谱的搬移过程及每一部分的功能。 在超外差接收机种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在镜像抑制滤波器和信号选择滤波器的设计上得到平衡,如图一所示,对滤波器而言,当其品质因子和插损确定,中频越高,其对镜像信号的抑制就越好,而对干扰信号的抑制就比较差,相反,如果中频越低,其对镜像信号的抑制就变差,而对干扰信号的抑制就非常理想,由于这个原因,超外差接收机对镜像滤波器和信道滤波器的选择传输函数有非常高的要求,通常会选用声表滤波器(SAW),或者是采用高阶LC滤波器,这些都不利于系统的集成化,同时成本也非常高。 在超外差接收机中,由于镜像抑制滤波器是外置的,LNA必须驱动50R负载,这样还会导致面积和放大器噪声,增益,线性度,功耗的平衡性问题。 镜像滤波器和选择滤波器的平衡设计也可采用镜像抑制架构,如图二所示的Hartley(1)和Weaver (2)拓扑架构,在A点和B点的输出是相同极性的有用信号和极性相反的镜像信号,这样通过后面的加法器,镜像信号就可以被抵消掉,从而达到简化镜像滤波器的设计,但是这种架构由于相位和幅度不平衡,其镜像信号没有办法完全抑制,如证明(6),镜像抑制比I IR。 E指相对的电压幅度差,指相位差,如果E和Θ足够小,式(1)可以简化为(2)。 这里Θ是弧度,如果E=5%,Θ=5度,IIR约为26dB,如果要达到60dB的IIR,需要Θ低于0.1度,这是非常难以实现的,通常这种架构可以做到30-40dB的镜像抑制(7),所以,即使采用这种架构,镜像抑制滤波器和信道选择仍然需要仔细设计。

浅谈GIS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第07卷 第07期 中 国 水 运 Vol.7 No.07 2007年 07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uly 2007 收稿日期:2007-4-17 作者简介:罗伍平 男(1971—)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处 (432000) 邓 锋 男(1974—)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研究生 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 注册造价师 浅谈GIS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罗伍平 邓 锋 摘 要:数字城市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城市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共享。地理空间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以GIS 为基础搭建各类城市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构建出一个既能服务于政府进行城市管理,又能服务于城市公民、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多功能“数字化”信息系统。本文概述了GIS 与构建数字城市的密切关系,并初步分析了其在我国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技术作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字城市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7)07-0076-02 “数字地球”是1998年由美国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中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全球信息数字化,即在三维地球的数字框架上,按照地球坐标集成有关海量空间数据及相关信息。它包括构成体系的数字形式的所有空间数据和与此相关的文本数据,及其涉及到的把数据转换成可理解的信息并可方便地获得它的一切相应的理论和技术。而“数字城市”作为数字地球的一个结点,是指运用遥感、航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和机制进行动态监测与管理、辅助决策与服务的技术体系。“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结合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GIS 与“数字城市” 自从20世纪60年代有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概念以后,GIS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从简单的制图、辅助测量、辅助设计发展到现在的 OPENGIS、WEB GIS、四维GIS 等,已经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20世纪末,GIS 领域一些专家提出了“GI Services”的概念, 认为 GIS 应以人为本;另一些学者则指出,GIS 是多学科交叉的一门科学,即“GI-Sciences”。随着“数字城市”的提出,GIS 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城市规划领域的热门话题。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给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应用,为地理信息系统如何从“System ”向“Sciences”和“Services”转变,成为与计算机科学相区别的、以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信息科学提出了发展思路。 现实中的实体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地域系统,以物质实体形态存在的要素包括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市政工程设施以及它们的承载体-城市土地。城市实体具有两个重要的性状,即他们各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及其具有的相应属性。由于地表面相对不可移动性。因此,实体的空间位置是相对 不变的:它们的属性值则按使用和管理的需要可以选用多个。对城市实体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的虚拟就是将城市对象用点、线、面、体等集合对象,构成数字地图,再将城市实体的相关属性与集合对象相关联,这就是基于GIS 的数字城市。 城市的快速膨胀急需有力的城市空间布局调控、合理的人口密度和疏导、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使用、灵活的产业和结构调整、持续的交通状况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要解决这些城市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矛盾,必须改进和提高传统城市规划、城市房产、城市综合管线和城市测绘等行业管理手段,“数字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能服务于城市公民、服务于各行各业、服务于市政府的多功能“数字化”信息系统。 二、GIS 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 1.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建立基于GIS 的数字城市主要有两方面应用:其一,是用于空间分析决策。在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中,需要对人口、产值、资源的空间分布、对城镇的布局及其影响范围进行空间分析,对地面高程、坡度、坡向、视野及洪水淹没、缓冲范围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视化地表达在地图上,规划师可从中发现新知识、并得出新结论。因此,建立在GIS 基础上的城镇规划设计将更为科学、合理。其二,是用于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事务管理和物资管理。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它与地理空间数据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要对规划图进行反复操作。另外,城市规划管理是一种重要的行政许可,有其严格的办公程序与数据管理。因此,将GIS 与传统的MIS 相结合,组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规划管理,这以趋势正在我国加速进行。 2.城市实施功能的虚拟实现。城市设施的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市民提供能量、物质,如供水、供电、供气等;另一类是提供信息服务、教育、文化娱乐等肥物质能量。将城市设施实体的相关功能属性与虚拟对象相关联,形成基于GIS 的各类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城市救灾

直流偏移对于手机零中频接收机之危害

Introduction 由于现今智能手机要求的RF功能越来越多,这连带使得零件数目越来越多,且越来越要求轻薄短小[1,4], 下图是零中频架构的接收机[4],由于零中频架构,去除掉了中频的零件,具备了低成本,低复杂度,以及高整合度,这使得零中频架构的收发器,在手持装置,越来越受欢迎。但连带也有一些缺失,典型的缺失之一,便是DC Offset[2-3]。

由[5]可知,零中频架构的接收机,便是直接将射频讯号,降频为基频的直流讯号,而DC Offset之所以成为零中频架构的难题,在于它们会座落在频谱上为零之处,或其附近,很难滤除,因此会直接干扰到主频,且其强度甚至有可能大过讯号本身[3]。 由[9]可知,DC Offset会造成相位误差。

而解调时,会以EVM来衡量相位误差的程度,如下图左。而DC Offset会使星座图整体有所偏移,如下图右,换言之,DC Offset会使接收机的EVM变大[10-11] 。 而由[12]可知,若EVM变大,则同样的SNR,对应到的BER会升高,其解调结果会变差,亦即DC Offset会使灵敏度变差。

由[13]可知,接收机的LNA,其Gain皆非单一固定值,即VGA(Variable gain amplifier) 架构,如下图: 以灵敏度的角度而言,之所以希望透过AGC机制,以及VGA,来缩减LNA输出讯号的动态范围,主要便是希望ADC的输入讯号,其强度大小能适中,使讯号在解调时,不会因讯号过小而导致SNR下降,也不会因讯号过大,使后端电路饱和,Noise Floor上升,而导致SNR下降[4]。

浅谈“数字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

浅谈“数字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 尹建国 1 曲党政 1 张英2 (1.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2.青州市国土资源局) 【摘要】城市是为人而存在的,“数字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文章通过“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体系结构的分析,总结了“数字城市”对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体现了“数字城市”建设对城市规划的辅助及变革作用。 【关键词】数字城市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数据共享 一、概述 城市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中心,“数字城市”是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化,是真实城市的对照体[1]。“数字城市”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地球”战略的集中表现。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及信息安全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3S技术(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时相、多尺度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和分析,构筑数字化的城市。 “数字城市”将现代城市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并按照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借助网络,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公众提供快速、完整、形象得获取城市各种信息的手段,为城市的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营、公安消防、防灾减灾等提供有效的辅助,为调控、监管、预测城市提供现代化手段和服务。 二、发展现状 “数字城市”是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来的,欧美等先进国家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好,而我国起步较晚,2000年3月工程才正式启动,但发展较迅速[6]。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城市纷纷根据需要采集空间数据、城市影像数据,建设高程模型、城市三维模型等,构建数字城市数据库[2]。国家二次土地调查、人口普查等基础信息数据库的获取,正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数字北京”、“数字南海”、“数字大连”、“数字哈尔滨”等等的建设是“数字城市”的实践[3]。 随着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城市”应用系统发展迅速,已经从二维电子地图时代走进数字三维城市信息化时代,以前只能在单机运行的程序,现在只需要打开网页,便能够轻松获取需要的信息。 三、“数字城市”建设内容 1、建设由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平台组成的核心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建立基础数据建设标准,并建立有效的空间基础数据尤其是框架数据更新机制,建立服务规范化体制,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2、建立城市空间数据分发和服务体系,使空间基础数据更好的为“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建设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数据产品的应用潜力和效益。 3、建立应用系统,各行业应用系统的建立才能真正让“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在各行业中切实应用。 4、网络与信息接入设备,这是“数字城市”的前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5、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它为数字城市建设及运行提供法律、经济、标准、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保障[7]。 建立健全城市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和保障体系,完成“数字城市”空间数据产品、技术、服务方面的行业标准。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 1、电源开关键: ON、 OFF 2、输入键: 0— 9、. +/ —:正负转换键 3、运算功能键: + - * / ( 注意 : 加、减、乘、除键在计算时都可能代替等号键 ) √:开平方键,用来进行开平方运算。先输入数字,再按下此键,不必按等号键即可得 出结果。 4、等号键:= 5、清除键: ①C:清除键。在数字输入期间 , 第一次按下此键将清除除存储器内容外的所 有数值 . 如果是太阳能计算器,在计算器关闭状态下,按此键则开启电源,显示 屏显示出“ 0”。 ②AC或 CA键:全部清除键,也叫总清除键,作用是将显示屏所显示的数 字全部清除。 ③→:右移键。其功能是荧屏值向右位移,删除最右边的尾数。 ④CE:部分清除键,也叫更正键。其功能是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而不是清除 以前输入的数。如刚输入的数字有误,立即按此键可清除,待输入正确的数字后,原运算继续进行。如 5+13,这时发现“ 13”输入错了,则按“ CE”键就可以清除 刚才的“ 13”,但还保留“ 5”这个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输入数字后,按“ +”、“- ”、“/ ”、“* ”键的,再按“ CE”键,数字不能清除。 ⑤MC:累计清除键,也叫记忆式清除键。其功能是清除储存数据,清除存储 器内容,只清除存储器中的数字,内存数据清除,而不是清除显示器上的数字。 6、累计显示键: (1)M+:记忆加法键,也叫累加键。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用 作记忆功能,它可以连续追加,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也就是将显示的 数字与内存中已有的任何数字相加,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和)。 如先输入“ 5×1.6 ”→按“ M+”键(把“ 5×1.6 ”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储存起来)→然后输入“10×0.8 ”→按“M+”键(把“10×0.8 ”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和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接着输入“15×0.4 ”→按“M+”键(把“15×0.4 ”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和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最后按“MR”键(把储存的数全部取出来)→则出结果“ 22” (2)M-:记忆减法键,也叫累减键。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 的结果;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也就是将显示的数字与内存中已有 的任何数字相减,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差). 计算“ 50- (23+4)”时→先输入“ 50”→按“ M+”(把“ 50”储存起来)→再输入“ 23+4”→按“ M-”键(计算结果是“ 27”)→再按“ MR”(用储存的“ 50”减去目前的结果“ 27”)→则出结果“ 23” 7、存储读出键: MR MRC GT ①MR:存储读出键。表示用存储器中数值取代显示值。按下此键后,可使存储在“ M+”或“ M-”中的数字显示出来或同时参加运算,数字仍保存在存储器中,在未按“ MC”键以前有效。 MR调用存储器内容,读取储存的数据。如有三组数字不连续在一起相加的时候,则用这个“ MR”键。举例:如输入“ 3+2”时,按“ M+”键,再输入“ 6+7”时,按“ M+”键,再输入“8+9”时按“ M+”键,然后再按“MR”,则三组数字的总和“ 35”就出来了。 ②MRC:MR和 MC功能的组合,即存储读出和清除键。按一次为 MR功能, 即显示存储数,按第二次为 MC功能,即清除存储数。

FM中频数字化的FPGA实现

FM中频数字化的FPGA实现 唐成超;黎福海;郭永进 【期刊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年(卷),期】2011(037)012 【摘要】依照软件无线电数字化中频架构,采用音频采集芯片PCM1801、FPGA芯片X3S500E、数模转换器DA9654构建硬件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FM的中频数字调制.此外,通过对FPGA的配置,该平台还能实现其他方式的调制.与传统模拟调制相比,充分体现了软件无线电配置灵活、复用性高的优势.%Followed b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oftware defined radio,a testbench constituted by audio ADC, FPGA and communication DA was built and on which the FM digital IF are implemented. Not only that, other modulation can also realized by reconfigure the FPGA. This shows great advantages on its smart cpnfiguratuion and high ability on reuse comparing to analog modulation. 【总页数】3页(50-52) 【关键词】软件无线电;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直接频率合成;调频 【作者】唐成超;黎福海;郭永进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9.5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1、电源开关键:ON、OFF 2、输入键:0—9、. +/—:正负转换键 3、运算功能键:+ - * / (注意:加、减、乘、除键在计算时都可能代替等号键) √:开平方键,用来进行开平方运算。先输入数字,再按下此键,不必按等号键 即可得出结果。 4、等号键:= 5、清除键: ①C:清除键。在数字输入期间,第一次按下此键将清除除存储器内容外的所 有数值.如果是太阳能计算器,在计算器关闭状态下,按此键则开启电源,显示 屏显示出“0”。 ②AC或CA键:全部清除键,也叫总清除键,作用是将显示屏所显示的数字 全部清除。 ③→:右移键。其功能是荧屏值向右位移,删除最右边的尾数。 ④CE:部分清除键,也叫更正键。其功能是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而不是清 除以前输入的数。如刚输入的数字有误,立即按此键可清除,待输入正确的数字后,原运算继续进行。如5+13,这时发现“13”输入错了,则按“CE”键就可 以清除刚才的“13”,但还保留“5”这个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输入数字后,按“+”、“-”、“/”、“*”键的,再按“CE”键,数字不能清除。 ⑤MC:累计清除键,也叫记忆式清除键。其功能是清除储存数据,清除存储 器内容,只清除存储器中的数字,内存数据清除,而不是清除显示器上的数字。6、累计显示键: (1)M+:记忆加法键,也叫累加键。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用 作记忆功能,它可以连续追加,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也就是将显示的 数字与内存中已有的任何数字相加,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和)。 如先输入“5×1.6”→按“M+”键(把“5×1.6”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储存起来)→然后输入“10×0.8”→按“M+”键(把“10×0.8”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和 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接着输入“15×0.4”→按“M+”键(把“15×0.4”的结 果计算出来并和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最后按“MR”键(把储存的数全部取出来)→则出结果“22” (2)M-:记忆减法键,也叫累减键。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 前的结果;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也就是将显示的数字与内存中已有 的任何数字相减,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差). 计算“50-(23+4)”时→先输入“50”→按“M+”(把“50”储存起来)→ 再输入“23+4”→按“M-”键(计算结果是“27”)→再按“MR”(用储存的“50”减去目前的结果“27”)→则出结果“23” 7、存储读出键:MR MRC GT ①MR:存储读出键。表示用存储器中数值取 代显示值。按下此键后,可使存储在“M+”或“M-”中的数字显示出来或同时 参加运算,数字仍保存在存储器中,在未按“MC”键以前有效。MR调用存储器 内容,读取储存的数据。如有三组数字不连续在一起相加的时候,则用这个“MR”键。举例:如输入“3+2”时,按“M+”键,再输入“6+7”时,按“M+”键,再 输入“8+9”时按“M+”键,然后再按“MR”,则三组数字的总和“35”就出来了。 ②MRC:MR和MC功能的组合,即存储读出和清除键。按一次为MR功能,即 显示存储数,按第二次为MC功能,即清除存储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