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I4463引脚定义

SI4463引脚定义

SI4463引脚定义
SI4463引脚定义

SI4463引脚解释

PIN PIN Name I/O I/0 Description 意思

1 SDN I Shutdown Input Pin.0–VDD V digital input. SDN should be = 0

in all modes except Shutdown mode.When SDN = 1, the chip will

be completely shut down, and the contents of theregisters will

be lost.关闭输入Pin.0-VDD V数字输入。SDN应该在所有模式除了关机模式= 0。SDN = 1时,芯片将被完全关闭,theregisters的内容将丢失。

2 RXp I Differential RF Input Pins of the LNA.See application 微分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插脚。看到应用程序例如匹配网络

3RXn I schematic for example matching network.示意图。

4TX O Transmit Output Pin.The PA output is an open-drain connection,

so the L-C match must supply VDD (+3.3 VDC nominal) to this

pin.传输输出接脚。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输出是一个排水明沟连接,所以L-C匹配必须提供VDD这个销(+ 3.3 VDC名义)

5 NC No Connect. Not connected internally to any circuitry.不联系了。内部没有连接到任何电路。

6VDD VDD+1.8 to +3.6 V Supply Voltage Input to Internal Regulators.The

recommended VDD supply voltage is +3.0 V.+ 1.8 + 3.6 V电源电压输入内部监管机构。推荐的VDD + 3.0 V电源电压。

7 TXRAMP O Programmable Bias Output with Ramp Capability for External FET

PA.See reference design.

可编程的偏见与斜坡输出能力外部场效应晶体管。见参考设计。

8 VDD VDD+1.8 to +3.6 V Supply Voltage Input to Internal Regulators.The

recommended VDD supply voltage is +3.0 V.+ 1.8 + 3.6 V电源电压输入内部监管机构。推荐的VDD + 3.0 V电源电压。

9 GPIO0 I/O General Purpose Digital I/O.May be configured through the

registers to perform various functions

including:Microcontroller Clock Output, FIFO status, POR,

Wake-Up timer, Low Battery Detect, TRSW, AntDiversity control,

etc.通用数字I / O。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来执行各种功能,包括:微控制器的时钟输出,FIFO地位,穷,唤醒定时器,低电池检测,TRSW AntDiversity控制等。

10 GPIO1 I/O

11nIRQ O General Microcontroller Interrupt Status Output.When the

Si4463/61 exhibits any one of the interrupt events, the nIRQ

pin will be set low = 0. The Microcontroller can then determine

the state of the interrupt by reading the interrupt status.

No external resistor pull-up is required, but it may be

desirable if multiple interrupt lines are connected.一般的单片机中断状态输出。当Si4463/61展品中的任何一个中断事件,nIRQ销将低= 0。单片机可以确定中断的状态通过阅读中断状态。不需要外部电阻上拉,但它可能是可取的,如果多个中断线路连接。

12 SCLK I Serial Clock Input.0–VDD V digital input. This pin provides

the serial data clock function for the 4-line serial data bus.

Data is clocked into the Si4463/61 on positive edge

transitions.串行时钟Input.0-VDD V数字输入。这个销提供的串行数据时钟功能4线串行数据总线。数据定时到Si4463/61在积极的边缘过渡。

13 SDO O0–VDD V Digital Output.Provides a serial readback func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registers.

0-VDD V数字输出。提供了一个连续的回读功能内部控制寄存器。

14 SDI I Serial Data Input.0–VDD V digital input. This pin provides

the serial data stream for the 4-line serial data bus.串行数据Input.0-VDD V数字输入。这个销提供的串行数据流4线串行数据总线。

15 nSEL I Serial Interface Select Input.0–VDD V digital input. This pin

provides the Select/Enable function for the4-line serial data

bus.串行接口选择Input.0-VDD V数字输入。这个销提供的选择/启用函数the4-line串行数据总线。

16XOUT O Crystal Oscillator Output.Connect to an external 25.6 to 32

MHz crystal, or leave floating when driving with an external

source on XIN.晶体振荡器的输出。连接到外部32 25.6 MHz水晶,或离开浮动与外部源鑫开车时。

17 XIN I Crystal Oscillator Input.Connect to an external 25.6 to 32 MHz

crystal, or connect to an external source. If using an external

source or TCXO with no crystal, then 500–900 mV amplitude is

required. No dc bias is required, but, if used, it should be

set to 500 mV.晶体振荡器的输入。连接到外部32 25.6 MHz水晶,或连接到一个外部来源。如果使用外部源或TCXO没有晶体,然后500 - 90 0 mV振幅是必需的。不需要直流偏压,但是,如果使用,应该设置为500 mV。

18 GND GND Connect to PCB ground.连接到印刷电路板。

19 G PIO2 I/O General Purpose Digital I/O.May be configured through the 通用数字I / O。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来执行各种功能,包括微控

20 GPIO3 I/O registers to perform various functions, including

Microcontroller Clock Output, FIFO status, POR, Wake-Up timer,

Low Battery Detect, TRSW, AntDiversity control, etc 制器的时钟输出、FIFO地位,穷,唤醒定时器,低电池检测,TRSW AntDiversity控制等。

PKG PADDLE_G

ND GND The exposed metal paddle on the bottom of the Si446x supplies

the RF and circuit ground(s) for the entire chip.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a good solder connection is made between this

exposed metal paddle and the ground plane of the PCB underlying

the Si446x

裸露的金属桨的底部Si446x供应RF电路和地面(s)对整个芯片。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焊料连接之间的接触金属桨和Si446x背

后的PCB的地平面

(完整word版)各种接口针脚定义大全,推荐文档

3.5mm插头 最常见的立体声耳机分三层,标准分布为“左右地红白”(从端部到根部依次是左声道、右声道、地线,其中左声道常用红色线皮,右声道常用白色的)。 最常见的是银白色的和铜黄色的,银色的是铜镀银,铜黄色的就是铜。由于银的稳定性和电子工程性优于铜,所以铜镀上银后可以升级使用该插头设备的用户体验。 USB接口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 +5V 500mA 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usb接口的4根线一般是下面这样分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烧掉usb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黑线:gnd 红线:vcc 绿线:data+ 白线:data-

USB接口定义图 USB接口定义颜色 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红白绿黑从左到右 定义: 红色-USB电源:标有-VCC、Power、5V、5VSB字样 白色-USB数据线:(负)-DATA-、USBD-、PD-、USBDT- 绿色-USB数据线:(正)-DATA+、USBD+、PD+、USBDT+ 黑色-地线: GND、Ground 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头)。 USB接口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接口方式了,因为USB接口的特点很突出:速度快、兼容性好、不占中断、可以串接、支持热插拨等等,

sd卡引脚定义及命令

sd卡引脚定义及命令 2011-05-12 15:32 682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SD卡引脚定义: 针脚名称类型描述 1 CD DAT3 I/O/PP 卡监测数据位3 2 CMD PP 命令/回复 3 Vss S 地 4 Vcc S 供电电压 5 CLK I 时钟 6 Css2 S 地 7 DAT0 I/O/PP 数据位0 8 DAT1 I/O/PP 数据位1 9 DAT2 I/O/PP 数据位2 SD卡接口标准规范 SD卡上所有单元由内部时钟发生器提供时钟。接口驱动单元同步外部时钟的DAT和CMD 信号到内部所用时钟。本卡由6线SD卡接口控制,包括:CMD,CLK,DAT0-DAT3。在多SD卡垛叠中为了标识SD卡,一个卡标识寄存器(CID)和一个相应地址寄存器(RCA)预先准备好。一个附加的寄存器包括不同类型操作参数。这个寄存器叫做CSD。使用SD卡线访问存储器还是寄存器的通信由SD卡标准定义。卡有自己的电源开通检测单元。无需附加的主复位信号来在电源开启后安装卡。它防短路,在带电插入或移出卡时。无需外部编程电压。编程电压卡内生成。SD卡支持第二接口工作模式SPI。如果接到复位命令(CMD0)时,CS信号有效(低电平),SPI模式启用。 sd卡接口规范(完整规范标准) 特性:◎容量:32MB/64MB/128MB/256MB/512MB/1GByte◎兼容规范版本1.01◎卡上错误校正◎支持CPRM◎两个可选的通信协议:SD模式和SPI模式◎可变时钟频率0-

25MHz◎通信电压范围:2.0-3.6V工作电压范围:2.0-3.6V◎低电压消耗:自动断电及自动睡醒,智能电源管理◎无需额外编程电压◎卡片带电插拔保护◎正向兼容MMC卡◎高速串行接口带随即存取---支持双通道闪存交叉存取---快写技术:一个低成本的方案,能够超高速闪存访问和高可靠数据存储---最大读写速率:10Mbyte/s◎最大10个堆叠的卡(20MHz,Vcc=2.7-3.6V)◎数据寿命:10万次编程/擦除◎CE和FCC认证◎PIP封装技术◎尺寸:24mm宽×32mm长×1.44mm厚本SD卡高度集成闪存,具备串行和随机存取能力。可以通过专用优化速度的串行接口访问,数据传输可靠。接口允许几个卡垛叠,通过他们的外部连接。接口完全符合最新的消费者标准,叫做SD卡系统标准,由SD卡系统规范定义。SD卡系统是一个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变革。它的出现,提供了一个便宜的、结实的卡片式的存储媒介,为了消费多媒体应用。SD卡可以设计出便宜的播放器和驱动器而没有可移动的部分。一个低耗电和广供电电压的可以满足移动电话、电池应用比如音乐播放器、个人管理器、掌上电脑、电子书、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词典等等。使用非常有效的数据压缩比如MPEG,SD卡可以提供足够的容量来应付多媒体数据。 SD卡上所有单元由内部时钟发生器提供时钟。接口驱动单元同步外部时钟的DAT和CMD 信号到内部所用时钟。 本卡由6线SD卡接口控制,包括:CMD,CLK,DAT0-DAT3。 在多SD卡垛叠中为了标识SD卡,一个卡标识寄存器(CID)和一个相应地址寄存器(RCA)预先准备好。 一个附加的寄存器包括不同类型操作参数。

完整word版各种接口针脚定义大全

3.5mm 插头 最常见的立体声耳机分三层,标准分布为“左右地红白”(从端部到根部依次是左声道、右声道、地线,其中左声道常用红色线皮,右声道常用白色的)。 最常见的是银白色的和铜黄色的,银色的是铜镀银,铜黄色的就是铜。由于银的稳定性和电子工程性优于铜,所以铜镀上银后可以升级使用该插头设备的用户体验。 USB接口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 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 +5V 500mA 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usb接口的4根线一般是下面这样分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

否则会烧掉usb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黑线:gnd 红线:vcc 绿线:data+ 白线:data- 1 USB接口定义图 USB接口定义颜色 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红白绿黑从左到右 定义: 红色-USB电源:标有-VCC、Power、5V、5VSB字样 白色-USB数据线:(负)-DATA-、USBD-、PD-、USBDT- 绿色-USB数据线:(正)-DATA+、USBD+、PD+、USBDT+ 黑色-地线: GND、Ground 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

接头)。 USB接口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接口方式了,因为USB接口的特点很突出:速度快、兼容性好、不占中断、可以串接、支持热插拨等等, 2 所以如今有许多打印机、扫描仪、数字摄像头、数码相机、MP3播放器、MODEM等都开始使用USB做为接口模式,USB接口定义也很简单: 1 +5V 2 DATA-数据- 3 DATA+数据+ 4 GND 地 串口 主板一般都集成两个串口,可Windows却最多可提供8个串口资源供硬件设置使用(编号COM1到COM8),虽然其I/O地址不相同,但是总共只占据两个IRQ(1、3、5、7共享IRQ4,2、4、6、8共享IRQ3),平常我们常用的是COM1~COM4这四个端口。我们经常在使用中遇到这个问题——如果在COM1上安装了串口鼠标或其他外设,就不能在COM3上安装如Modem之类的其它硬件,这就是因为IRQ设置冲突而无法工作。这时玩家们可以将另外的外设安装在COM2或4。 标准的串口能够达到最高115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而一些增强型串口如ESP(Enhanced Serial Port,增强型串口) 、Super

JTAG各类接口针脚定义及含义

JTAG各类接口针脚定义及含义 JTAG有10pin的、14pin的和20pin的,尽管引脚数和引脚的排列顺序不同,但是其中有一些引脚是一样的,各个引脚的定义如下。 一、引脚定义 Test Clock Input (TCK) -----强制要求1 TCK在IEEE1149.1标准里是强制要求的。TCK为TAP的操作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基本的时钟信号,TAP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这个时钟信号来驱动的。 Test Mode Selection Input (TMS) -----强制要求2 TMS信号在TCK的上升沿有效。TMS在IEEE1149.1标准里是强制要求的。TMS信号用来控制TAP状态机的转换。通过TMS信号,可以控制TAP在不同的状态间相互转换。 Test Data Input (TDI) -----强制要求3 TDI在IEEE1149.1标准里是强制要求的。TDI是数据输入的接口。所有要输入到特定寄存器的数据都是通过TDI接口一位一位串行输入的(由TCK驱动)。 Test Data Output (TDO) -----强制要求4 TDO在IEEE1149.1标准里是强制要求的。TDO是数据输出的接口。所有要从特定的寄存器中输出的数据都是通过TDO接口一位一位串行输出的(由TCK驱动)。 Test Reset Input (TRST) ----可选项1 这个信号接口在IEEE 1149.1标准里是可选的,并不是强制要求的。TRST可以用来对TAPController进行复位(初始化)。因为通过TMS也可以对TAP Controll进行复位(初始化)。所以有四线JTAG与五线JTAG之分。 (VTREF) -----强制要求5 接口信号电平参考电压一般直接连接Vsupply。这个可以用来确定ARM的JTAG接口使用的逻辑电平(比如3.3V还是5.0V?) Return Test Clock ( RTCK) ----可选项2 可选项,由目标端反馈给仿真器的时钟信号,用来同步TCK信号的产生,不使用时直接接地。System Reset ( nSRST)----可选项3 可选项,与目标板上的系统复位信号相连,可以直接对目标系统复位。同时可以检测目标系统的复位情况,为了防止误触发应在目标端加上适当的上拉电阻。 USER IN 用户自定义输入。可以接到一个IO上,用来接受上位机的控制。 USER OUT 用户自定义输出。可以接到一个IO上,用来向上位机的反馈一个状态 由于JTAG经常使用排线连接,为了增强抗干扰能力,在每条信号线间加上地线就出现了这种20针的接口。但事实上,RTCK、USER IN、USER OUT一般都不使用,于是还有一种14针的接口。对于实际开发应用来说,由于实验室电源稳定,电磁环境较好,干扰不大。

最新各种接口针脚定义大全

各种接口针脚定义大 全

3.5mm插头 最常见的立体声耳机分三层,标准分布为“左右地红白”(从端部到根部依次是左声道、右声道、地线,其中左声道常用红色线皮,右声道常用白色的)。 最常见的是银白色的和铜黄色的,银色的是铜镀银,铜黄色的就是铜。由于银的稳定性和电子工程性优于铜,所以铜镀上银后可以升级使用该插头设备的用户体验。 USB接口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 +5V 500mA 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usb接口的4根线一般是下面这样分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烧掉usb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黑线:gnd 红线:vcc 绿线:data+ 白线:data-

USB接口定义图 USB接口定义颜色 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红白绿黑从左到右 定义: 红色-USB电源:标有-VCC、Power、5V、5VSB字样 白色-USB数据线:(负)-DATA-、USBD-、PD-、USBDT- 绿色-USB数据线:(正)-DATA+、USBD+、PD+、USBDT+ 黑色-地线: GND、Ground 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头)。

USB接口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接口方式了,因为USB接口的特点很突出:速度快、兼容性好、不占中断、可以串接、支持热插拨等等,所以如今有许多打印机、扫描仪、数字摄像头、数码相机、MP3播放器、MODEM等都开始使用USB做为接口模式,USB接口定义也很简单: 1 +5V 2 DATA-数据- 3 DATA+数据+ 4 GND 地 串口 主板一般都集成两个串口,可Windows却最多可提供8个串口资源供硬件设置使用(编号COM1到COM8),虽然其I/O地址不相同,但是总共只占据两个IRQ(1、3、5、7共享IRQ4,2、4、6、8共享IRQ3),平常我们常用的是COM1~COM4这四个端口。我们经常在使用中遇到这个问题——如果在COM1上安装了串口鼠标或其他外设,就不能在COM3上安装如Modem之类的其它硬件,这就是因为IRQ设置冲突而无法工作。这时玩家们可以将另外的外设安装在COM2或4。 标准的串口能够达到最高115Kbps的数据传输速度,而一些增强型串口如ESP(Enhanced Serial Port,增强型串口) 、Super

SD卡标准及规范

特性: ◎兼容规范版本1.01 ◎卡上错误校正◎支持CPRM ◎两个可选的通信协议:SD模式和SPI模式 ◎可变时钟频率0-25MHz ◎通信电压范围:2.0-3.6V 工作电压范围:2.0-3.6V ◎低电压消耗:自动断电及自动睡醒,智能电源管理 ◎无需额外编程电压◎卡片带电插拔保护 ◎正向兼容MMC卡◎高速串行接口带随即存取 ---支持双通道闪存交叉存取 ---快写技术:一个低成本的方案,能够超高速闪存访问和高可靠数据存储---最大读写速率:10Mbyte/s ◎最大10个堆叠的卡(20MHz,Vcc=2.7-3.6V) ◎数据寿命:10万次编程/擦除 ◎CE和FCC认证◎PIP封装技术 ◎尺寸:24mm宽×32mm长×1.44mm厚 说明: 本SD卡高度集成闪存,具备串行和随机存取能力。可以通过专用优化速度的串行接口访问,数据传输可靠。接口允许几个卡垛叠,通过他们的外部连接。接口完全符合最新的消费者标准,叫做SD卡系统标准,由SD卡系统规范定义。SD卡系统是一个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变革。 它的出现,提供了一个便宜的、结实的卡片式的存储媒介,为了消费多媒体应用。SD卡可以设计出便宜的播放器和驱动器而没有可移动的部分。 一个低耗电和广供电电压的可以满足移动电话、电池应用比如音乐播放器、个人管理器、掌上电脑、电子书、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词典等等。 使用非常有效的数据压缩比如MPEG,SD卡可以提供足够的容量来应付多媒体数据。 框图: SD卡上所有单元由内部时钟发生器提供时钟。接口驱动单元同步外部时钟的DAT和CMD信号到内部所用时钟。 本卡由6线SD卡接口控制,包括:CMD,CLK,DAT0-DAT3。 在多SD卡垛叠中为了标识SD卡,一个卡标识寄存器(CID)和一个相应地址寄存器(RCA)预先准备好。 一个附加的寄存器包括不同类型操作参数。 这个寄存器叫做CSD。

电脑主板各种接口及引脚定义

电脑主板各种接口及引脚定义,下图为常见的主板外设接口 首先是ATX 20-Pin电源接口电源接口,根据下图你可方便判断和分辨。 现在为提高CPU的供电,从P4主板开始,都有个4P接口,单独为CPU供电,在此也已经标出。

主板上CPU等网风扇接口。 主板上音频线接口。

主板SATA串口硬盘接口。 PS/2接口 鼠标和键盘绝大多数采用PS/2接口,鼠标和键盘的PS/2接口的物理外观完全相同,初学者往往容易插错,以至于业界不得不在PC'99规范中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将其区别开,而事实上它们在工作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从下面的PS/2接口针脚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上图的分别为AT键盘(既常说的大口键盘),和PS2键盘(即小口键盘),如今市场上PS2键盘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而AT键盘已经要沦为昨日黄花了。因为键盘的定义相似,所以两者有共同的地方,各针脚定义如下: 1、DATA 数据信号 2、空 3、GND 地端 4、+5V 5、CLOCK 时钟 6 空(仅限PS2键盘) USB接口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由Compaq、IBM、Microsoft 等多家公司于1994年底联合提出的接口标准,其目的是用于取代逐渐不适应外设需求的传统串、并口。1996年业界正式通过了USB1.0标准,但由于未获当时主流的Win95支持(直到Win95 OSR2才通过外挂模块提供对USB1.0的支持)而未得到普及,直到1998年USB1.1标准确立和Win98内核正式提供对USB接口的直接支持之后,USB才真正开始普及,到今天已经发展到USB2.0标准。 USB接口的连接线有两种形式,通常我们将其与电脑接口连接的一端称为“A”连接头,而将连接外设的接头称为“B”连接头(通常的外设都是内建USB数据线而仅仅包含与电脑相连的“A”连接头)。Negative data ,positive data

SD卡详细中文资料

SD卡管脚定义及C语言讲解(1)SD卡的引脚定义: SD卡引脚功能详述: 引脚编号SD模式SPI模式 名称类型描述名称类型描述 1CD/DAT3IO或PP卡检测/ 数据线3 #CS I片选 2CMD PP命令/ 回应 DI I数据输入3V SS1S电源地VSS S电源地4V DD S电源VDD S电源 5CLK I时钟SCLK I时钟 6V SS2S电源地VSS2S电源地7DAT0IO或PP数据线0DO O或PP数据输出8DAT1IO或PP数据线1RSV 9DAT2IO或PP数据线2RSV 注:S:电源供给I:输入O: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出 PP: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入输出

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而SPI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 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方式或SPI方式。这里只对其SPI方式进行介绍。 (2)SPI方式驱动SD卡的方法 SD卡的SPI通信接口使其可以通过SPI通道进行数据读写。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采用SPI接口的好处在于,很多单片机内部自带SPI控制器,不光给开发上带来方便,同时也见降低了开发成本。然而,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失去了SD卡的性能优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SD方式,因为它提供更大的总线数据带宽。SPI接口的选用是在上电初始时向其写入第一个命令时进行的。以下介绍SD卡的驱动方法,只实现简单的扇区读写。 1)命令与数据传输 1.命令传输 SD卡自身有完备的命令系统,以实现各项操作。命令格式如下: 命令的传输过程采用发送应答机制,过程如下:

HDMI接口引脚定义及对照表

Edit by Simon on 2013-03-02 HDMI 接口引脚定义对照表 Pin A Type B Type C Type D Type 总共有19pin,规格为4.45mm ×13.9mm ,为最常见的HDMI 接头规格,相对等于DVI Single-Link 传输。在HDMI 1.2a 之前,最大能传输165MHz 的TMDS,所以最大传输规格1600x1200。 总共有29pin,可传输HDMI A type 两倍的TMDS 资料量,相对等于DVI Dual-Link 传输,用于传输高分辨率(2560x1600以上)。 总共有19pin,可以说是缩小版的HDMI A type,但脚位定义有所改变。主要是用在便携式装置上,例如DV 、数码相机、便携式多媒体播放机等。(又称mini-HDMI ,但实际上HDMI 官方并没此名称。) 俗称Micro HDMI 是定义为HDMI 1.4版本的,保持hdmi 标准的19pin .但是尺寸与微型USB 的接口差不多,尺寸为2.8mm ×6.4mm ,主要应用在一些小型的移动设备上,如手机,MP4等等。 1TMDS Data2+TMDS Data2+TMDS Data2Shield Hot Plug Detect 2TMDS Data2Shield TMDS Data2Shield TMDS Data2+Utility 3TMDS Data2–TMDS Data2–TMDS Data2–TMDS Data2+4TMDS Data1+TMDS Data1+TMDS Data1Shield TMDS Data2Shield 5TMDS Data1Shield TMDS Data1Shield TMDS Data1+TMDS Data2-6TMDS Data1–TMDS Data1–TMDS Data1–TMDS Data1+7TMDS Data0+TMDS Data0+TMDS Data0Shield TMDS Data1Shield 8TMDS Data0Shield TMDS Data0Shield TMDS Data0+TMDS Data1-9TMDS Data0–TMDS Data0–TMDS Data0–TMDS Data0+10TMDS Clock+TMDS Clock+TMDS Clock Shield TMDS Data0Shield 11TMDS Clock Shield TMDS Clock Shield TMDS Clock+TMDS Data0-12TMDS Clock–TMDS Clock–TMDS Clock–TMDS Clock+13CEC TMDS Data5+DDC/CEC Ground TMDS Clock Shield 14Reserved (N.C.)TMDS Data5Shield CEC TMDS Clock-15SCL TMDS Data5-SCL CEC 16SDA TMDS Data4+SDA DDC/CEC Ground 17DDC/CEC Ground TMDS Data4Shield Reserved (N.C.)SCL 18+5V Power TMDS Data4-+5V Power SDA 19Hot Plug Detect TMDS Data3+Hot Plug Detect +5V Power 20TMDS Data3Shield 21TMDS Data3-22CEC 23Reserved (N.C.)24Reserved (N.C.)25SCL 26SDA 27DDC/CEC Ground 28+5V Power 29 Hot Plug Detect

SD卡引脚及spi模式基本操作过程

SD卡引脚及spi模式基本操作过程 (摘自网络) 对于SD卡的硬件结构,在官方的文档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如SD卡内的存储器结构、存储单元组织方式等内容。要实现对它的读写,最核心的是它的时序,笔者在经过了实际的测试后,使用51单片机成功实现了对SD卡的扇区读写,并对其读写速度进行了评估。下面先来讲解SD卡的读写时序。 SD卡的引脚定义 SD卡引脚功能详述: 引脚编号 SD模式SPI模式 名称类型描述名称类型描述 1 CD/DAT3 IO或PP 卡检测/ 数据线3 #CS I 片选 2 CMD PP 命令/ 回应 DI I 数据输入 3 VSS1 S 电源地VSS S 电源地 4 VDD S 电源VDD S 电源 5 CLK I 时钟SCLK I 时钟 6 VSS2 S 电源地VSS2 S 电源地 7 DAT0 IO或PP 数据线0 DO O或PP 数据输出 8 DAT1 IO或PP 数据线1 RSV 9 DAT2 IO或PP 数据线2 RSV 注:S:电源供给I:输入O: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出 PP: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入输出 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而SPI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方式或SPI 方式。这里只对其SPI方式进行介绍。 SPI方式驱动SD卡的方法 SD卡的SPI通信接口使其可以通过SPI通道进行数据读写。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采用SPI接口的好处在于,很多单片机内部自带SPI控制器,不光给开发上带来方便,同时也见降低了开发成本。然而,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失去了SD卡的性能优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SD方式,因为它提供更大的总线数据带宽。SPI接口的选用是在上电初始时向其写入第一个命令时进行的。以下介绍SD卡的驱动方法,只实现简单的扇区读写。 1)命令与数据传输 1. 命令传输 SD卡自身有完备的命令系统,以实现各项操作。命令格式如下: 命令的传输过程采用发送应答机制,过程如下:

并行接口引脚定义

PC 并行接口引脚定义 2009-08-11 16:27:53 PC 并行接口外观是 25 针母插座: 引脚定义 Pin Name Dir Description 1/STROBE Strobe 2D0Data Bit 0 3D1Data Bit 1 4D2Data Bit 2 5D3Data Bit 3 6D4Data Bit 4 7D5Data Bit 5 8D6Data Bit 6 9D7Data Bit 7 10/ACK Acknowledge

11BUSY Busy 12PE Paper End 13SEL Select 14/AUTOFD Autofeed 15/ERROR Error 16/INIT Initialize 17/SELIN Select In 18GND Signal Ground 19GND Signal Ground 20GND Signal Ground 21GND Signal Ground 22GND Signal Ground 23GND Signal Ground 24GND Signal Ground 25GND Signal Ground ECP 并行口定义 ECP 是 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 的缩写,外观同并行口,是 25 针母插座:

引脚定义 Pin Name Dir Description 1nStrobe Strobe 2data0Address, Data or RLE Data Bit 0 3data1Address, Data or RLE Data Bit 1 4data2Address, Data or RLE Data Bit 2 5data3Address, Data or RLE Data Bit 3 6data4Address, Data or RLE Data Bit 4 7data5Address, Data or RLE Data Bit 5 8data6Address, Data or RLE Data Bit 6 9data7Address, Data or RLE Data Bit 7 10/nAck Acknowledge 11Busy Busy 12PError Paper End 13Select Select 14/nAutoFd Autofeed 15/nFault Error 16/nInit Initialize

SD卡引脚 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SD卡引脚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SD卡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使用非常广泛,时下已经成为最为通用的数据存储卡。在诸如MP3、数码相机等设备上也都采用SD卡作为其存储设备。SD卡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它价格低廉、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通用性与安全性强等优点。既然它有着这么多优点,那么如果将它加入到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中来,将使系统变得更加出色。这就要求对SD卡的硬件与读写时序进行研究。对于SD卡的硬件结构,在官方的文档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如SD卡内的存储器结构、存储单元组织方式等内容。要实现对它的读写,最核心的是它的时序,笔者在经过了实际的测试后,使用51单片机成功实现了对SD卡的扇区读写,并对其读写速度进行了评估。下面先来讲解SD卡的读写时序。 (1)SD卡的引脚定义: SD卡引脚功能详述: 引脚编号SD模式SPI模式 名称类型描述名称类型描述 1 CD/DAT3 IO或PP 卡检测/ 数据线3 #CS I 片选 2 CMD PP 命令/ 回应 DI I 数据输入 3 V SS1S 电源地VSS S 电源地 4 V DD S 电源VDD S 电源 5 CLK I 时钟SCLK I 时钟 6 V SS2S 电源地VSS2 S 电源地

7 DAT0 IO或PP 数据线0 DO O或PP 数据输出 8 DAT1 IO或PP 数据线1 RSV 9 DAT2 IO或PP 数据线2 RSV 注:S:电源供给I:输入O: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出 PP: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入输出 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而SPI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方式或SPI方式。这里只对其SPI方式进行介绍。 (2)SPI方式驱动SD卡的方法 SD卡的SPI通信接口使其可以通过SPI通道进行数据读写。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采用SPI接口的好处在于,很多单片机内部自带SPI控制器,不光给开发上带来方便,同时也见降低了开发成本。然而,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失去了SD卡的性能优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SD方式,因为它提供更大的总线数据带宽。SPI接口的选用是在上电初始时

各种接口针脚定义-RJ45接RJ48接口串口并口接口(精)

各种接口针脚定义-RJ45接、RJ48接口、串口、并口接口 RJ45接口信号定义,以及网线连接头信号安排 以太网10/100Base-T 接口: Pin Name Description 1 TX+ Tranceive Data+ (发信号+) 2 TX- Tranceive Data- (发信号-) 3 RX+ Receive Data+ (收信号+) 4 n/c Not connected (空脚) 5 n/c Not connected (空脚) 6 RX- Receive Data- (收信号-) 7 n/c Not connected (空脚) 8 n/c Not connected (空脚) 以太网100Base-T4 接口: Pin Name Description 1 TX_D1+ Tranceive Data+ 2 TX_D1- Tranceive Data- 3 RX_D2+ Receive Data+ 4 BI_D3+ Bi-directional Data+ 5 BI_D3- Bi-directional Data- 6 RX_D2- Receive Data- 7 BI_D4+ Bi-directional Data+ 8 BI_D4- Bi-directional Data- 1 white/orange 2 orange/white 3 white/green 4 blue/white 5 white/blue 6 green/white 7 white/brown 8 brown/white

注:RJ45接口采用差分传输方式,tx+、tx-是一对双绞线,拧在一起可以减少干扰。 RJ48接口信号定义 RJ48是用于T1/E1等串行线路的接口。和以太网的RJ45是一样的。 对于接不同的传输,信号定义不一样。 RJ48口呈“凸” 这个形状,线序从左往右为87654321. 例如CT1/PRI-CSU (RJ-48C)信号定义如下 RJ-48C Pin Description 1 Receive Ring 2 Receive Tip 4 Ring 5 Tip 对于T1/E1 Trunk and Digital Voice Port (RJ-4 Pin1 Signal 1 RX + (input) 2 RX - (input) 3 — 4 TX + (output) 5 TX - (output) 6 — 7 — 8 — 串口、并口接口定义 并行口与串行口的区别是交换信息的方式不同,并行口能同时通过8条数据线传输信息,一次传输一个字节;而串行口只能用1条线传输一位数据,每次传输一个字节的一位。并行口由于同时传输更多的信息,速度明显高于串行口,但串行口可以用于比并行口更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1、25针并行口插口的针脚功能: 针脚功能针脚功能 1 选通(STROBE低电平) 10 确认(ACKNLG低电平) 2 数据位0 (DATAO) 11 忙(BUSY) 3 数据位1 (DATA1) 12 却纸(PE) 4 数据位2 (DATA2) 13 选择(SLCT)

SD卡引脚定义 电路 基本原理

SD卡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使用非常广泛,时下已经成为最为通用的数据存储卡。在诸如MP3、数码相机等设备上也都采用SD卡作为其存储设备。SD卡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它价格低廉、存储容量大、使用方便、通用性与安全性强等优点。既然它有着这么多优点,那么如果将它加入到单片机应用开发系统中来,将使系统变得更加出色。这就要求对SD卡的硬件与读写时序进行研究。对于SD卡的硬件结构,在官方的文档上有很详细的介绍,如SD卡内的存储器结构、存储单元组织方式等内容。要实现对它的读写,最核心的是它的时序,笔者在经过了实际的测试后,使用51单片机成功实现了对SD卡的扇区读写,并对其读写速度进行了评估。下面先来讲解SD卡的读写时序。 (1)SD卡的引脚定义: SD卡引脚功能详述:

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而SPI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采用不同的初始化方式可以使SD卡工作于SD方式或SPI方式。这里只对其SPI方式进行介绍。 (2) SPI方式驱动SD卡的方法 SD卡的SPI通信接口使其可以通过SPI通道进行数据读写。从应用的角度来看,采用SPI接口的好处在于,很多单片机内部自带SPI 控制器,不光给开发上带来方便,同时也见降低了开发成本。然而,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如失去了SD卡的性能优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SD方式,因为它提供更大的总线数据带宽。SPI接口的选用是在上电初始时向其写入第一个命令时进行的。以下介绍SD卡的驱动方法,只实现简单的扇区读写。 1)命令与数据传输 1. 命令传输 SD卡自身有完备的命令系统,以实现各项操作。命令格式如下: 命令的传输过程采用发送应答机制,过程如下: 每一个命令都有自己命令应答格式。在SPI模式中定义了三种应答格式,如下表所示:

SD卡引脚及spi模式基本操作过程

S D卡引脚及s p i模式 基本操作过程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注:S:电源供给I:输入O: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出 PP:采用推拉驱动的输入输出 SD卡SPI模式下与单片机的连接图: SD卡支持两种总线方式:SD方式与SPI方式。其中SD方式采用6线制,使用CLK、CMD、DAT0~DAT3进行数据通信。而SPI方式采用4线制,使用CS、CLK、DataIn、DataOut进行数据通信。SD方式时的数据传输速度与SPI方式要快,采用单片机对SD卡进行读写时一般都采用SPI模式。

写命令的例程: C程序 //-------------------------------------------------------------------------向SD卡中写入命令,并返回回应的第二个字节 //-------------------------------------------------------------------------unsignedchar Write_Command_SD(unsignedchar*CMD) { unsignedchar tmp; unsignedchar retry=0; unsignedchar i; //禁止SD卡片选 SPI_CS=1; //发送8个时钟信号 Write_Byte_SD(0xFF); //使能SD卡片选 SPI_CS=0; //向SD卡发送6字节命令 for(i=0;i<0x06;i++) { Write_Byte_SD(*CMD++); }

各种接口针脚定义

RJ45 接口信号定义,以及网线连接头信号安排 以太网10/100Base-T 接口: Pin Name Description 1 TX+ Tranceive Data+ ( 发信号+) 2 TX- Tranceive Data- ( 发信号-) 3 RX+ Receive Data+ ( 收信号+) 4 n/c Not connected ( 空脚) 5 n/c Not connected ( 空脚) 6 RX- Receive Data- ( 收信号-) 7 n/c Not connected ( 空脚) 8 n/c Not connected ( 空脚) 以太网100Base-T4 接口: Pin Name Description 1 TX_D1+ Tranceive Data+ 2 TX_D1- Tranceive Data- 3 RX_D2+ Receive Data+ 4 BI_D3+ Bi-directional Data+ 5 BI_D3- Bi-directional Data- 6 RX_D2- Receive Data- 7 BI_D4+ Bi-directional Data+ 8 BI_D4- Bi-directional Data- 1white/orange 2orange/white 3white/green 4blue/white 5white/blue 6green/white 7white/brown 8brown/white 注:RJ45 接口采用差分传输方式,tx+ 、tx- 是一对双绞线,拧在一起可以减少干扰 RJ48 接口信号定义 RJ48 是用于T1/E1 等串行线路的接口。和以太网的RJ45 是一样的。对于接不同的传输,信号定义不一样。 RJ48 口呈“凸”这个形状,线序从左往右为87654321. 例如CT1/PRI-CSU (RJ-48C) 信号定义如下 RJ-48C Pin Description 1Receive Ring 2Receive Tip 4 Ring 5 Tip 对于T1/E1 Trunk and Digital Voice Port (RJ-4 Pin1 Sig nal 1RX + (in put) 2RX - (in put) 3— 4TX + (output) 5TX - (output) 6—

各种接口引脚的定义-USB接口,主板接口,PS2接口

USB的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USB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的优点,所以USB接口已经成为MP3的最主要的接口方式。USB有两个规范,即USB1.1和USB2.0。 USB1.1是目前较为普遍的USB规范,其高速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2Mbps,低速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5Mbps(b是Bit的意思),1MB/s(兆字节/秒)=8MBPS (兆位/秒),12Mbps=1.5MB/s。目前,大部分MP3为此类接口类型。 USB2.0规范是由USB1.1规范演变而来的。它的传输速率达到了480Mbps,折算为MB为60MB/s,足以满足大多数外设的速率要求。USB 2.0中的“增强主机控制器接口”(EHCI)定义了一个与USB 1.1相兼容的架构。它可以用USB 2.0的驱动程序驱动USB 1.1设备。也就是说,所有支持USB 1.1的设备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接口上使用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而且像USB 线、插头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使用USB为打印机应用带来的变化则是速度的大幅度提升,USB接口提供了12Mbps的连接速度,相比并口速度提高达到10倍以上,在这个速度之下打印文件传输时间大大缩减。USB 2.0标准进一步将接口速度提高到480Mbps,是普通USB速度的20倍,更大幅度降低了打印文件的传输时间。 右图为USB接口连线定义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如下图.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 +5V 500mA 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usb接口的4根线一般是下面这样分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烧掉usb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黑线:gnd 红线:vcc 绿线:data+ 白线:data- -------------------------------------------------------- USB接口定义颜色 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红白绿黑从左到右 定义: 红色-USB电源:标有-VCC、Power、5V、5VSB字样 绿色-USB数据线:(正)-DATA+、USBD+、PD+、USBDT+ 白色-USB数据线:(负)-DATA-、USBD-、PD-、USBDT+ 黑色-地线: GND、Ground

【各种接口针脚定义]

https://www.doczj.com/doc/a38878567.html,首页 | 论坛 | 精华 | 资料 | 人才 | 沙龙 | 搜索 | 投稿 会员:密码: 是否自动登录 登陆 注册用户 | 忘记密码 GO 金笛邮件系统-因Linux而精彩 欢迎投稿,欢迎大家一起来为CU专栏添砖加瓦! 【各种接口针脚定义】------- 收集中 https://www.doczj.com/doc/a38878567.html,首页 -> 论坛首页 -> 网络技术及应用 [CU精华区]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作者留言 zu 云使者 册时间: 2003-12-03 后登录: 2004-05-26 子总数: 663 华帖子: 1 创精华: 1 线状态: ...在线... 发表于: 2004-05-19 09:05发表主题: 【各种接口针脚定义】------- 收集中RJ45接口信号定义,以及网线连接头信号安排 以太网 10/100Base-T 接口: Pin Name Description 1 TX+ Tranceive Data+ (发信号+) 2 TX- Tranceive Data- (发信号-) 3 RX+ Receive Data+ (收信号+) 4 n/c Not connected (空脚) 5 n/c Not connected (空脚) 6 RX- Receive Data- (收信号-) 7 n/c Not connected (空脚) 8 n/c Not connected (空脚) 以太网 100Base-T4 接口: Pin Name Description 1 TX_D1+ Tranceive Data+ 2 TX_D1- Tranceive Data- 3 RX_D2+ Receive Data+ 4 BI_D3+ Bi-directional Dat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