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doc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doc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doc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doc

22.《陋室铭》《爱莲说》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鸿儒()案牍

()甚蕃()

德馨()淤()泥洗濯

()清涟()

隐逸()亵()玩鲜()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是陋室鸿

()儒

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

不妖()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亵玩()

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

花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之:

4.孔子云:何陋之

有? 之:

5.渔人甚异

之。之: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

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

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

是;

6.《爱莲说》选自《》,作

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

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

以为莲的总陪衬,

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

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

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

是。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六、阅读训练(36分)

㈠课内巩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

名:(2)灵:

(3)德馨:(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

是:

。(2分)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3分)

(1)(2)(3)

4.请你试着对对联。(2分)

(1)上联:吉羊辞旧岁(2)上联:银羊摇尾去

联:

下联: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5分)

①妖:②

益:③植:

④鲜:⑤宜:

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

她。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㈡课外拓展

齐人攫金(9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出售)金者之所因攫(jué抢夺)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选自《列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清旦()

2、衣冠()而之市

3、适鬻金者之所()

4、徒见金

()

2、选出下列加点“之”字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项:()(1分)

A、清旦衣冠而之市

B、适鬻金者之所

C、子攫人之金何

D、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译:

4、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5、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启示:

六、写作训练

请以“我爱花”为题,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练笔。

22.《陋室铭》《爱莲说》

一、xīn tái rú dú

二、蕃淤濯涟逸鲜亵

三、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4、(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四、1、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

2、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

五、1、《全唐文》唐代刘禹锡

2、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谥号

7、爱莲草木之花菊花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2)灵异

(3)品德高尚(4)博学的人

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1)金猴迎新春(2)金猴驾云来

(二)1、(1)多(2)洗涤(3)沾染(污秽)(4)美丽而不端庄(5)更加(6)立(7)很少(8)应当

2、(1)的(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3)这件事(4)到,动词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说明: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在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是时,浓圈墨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短文两篇》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 初二(2)班卢秋婷整理 一、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古代一种文体,相当于现在的杂文,以记叙、议论、抒情作为其主要表达方式,如《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 二、重点字词翻译 1、草木之花:的 2、甚:很; 3、蕃:多 4、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染:沾染 6、濯:洗涤 7、妖:美丽而不端庄 8、蔓:生枝蔓 9、枝:长枝节 10、益:更加11、亭亭:耸立的样子 12、植:立 13、亵:亲近而不庄重 14、谓:认为 15、花之隐逸者也:的 16、菊之爱:表倒装,宾语前置的标 志 17、鲜:少 18、宜:应当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明确: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明确:我唯独喜爱莲花生长在淤泥里,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明确:香气传播,更显得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它。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明确: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少听说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四、重点语句停顿 1、可爱者/ 甚蕃。 2、世人/ 盛爱牡丹。 3、予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 而不妖。 4、可远观 / 而不可亵玩焉。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从莲的生长环境、气质、外形、姿态、香气、态度来描写莲花。 2、莲花所象征的人的精神品质:(生长环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气质)低调、谦虚,(外 形)正直,(香气)美名远扬,(姿态)不攀权附贵,(态度)受人尊重,是花中君子。 3、作者对莲花、菊花、牡丹的评价、感情及在文中的作用: 莲花——君子——洁身自爱,美名远扬——喜爱 菊花——隐士——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喜爱——正衬莲花(用菊花的…正衬莲花的…)牡丹——富贵——追名逐利,爱慕虚荣——厌恶——反衬莲花(用牡丹所代表的…反衬莲花的…) 明确:作者写菊是用菊花所象征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品质正面衬托莲花的高贵,用牡丹所象征的追名逐利、爱慕虚荣的形象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莲的描写和赞美,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谦虚低调、淡泊名利的美好品质。

第四单元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从治学、待人、为文等方面记叙叶圣陶先生生前的一些琐事,表现了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真挚动人。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从整体上看是按“我们”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是顺叙,在顺叙过程中又有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及迁延过程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情节富有戏剧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却形成了路转峰回、跌宕起伏之势,读来很有味道。 《最苦与最乐》中,梁启超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短文两篇》中《陋室铭》《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我们要体会古人立身处世的崇高境界。 二、单元字词汇总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诲人不倦huìrén bùjuàn: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商酌zhuó:商量斟酌。 不妥tuǒ:不好,不合适。付之一笑: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累léi赘zhuì:指拖累、麻烦。别biè扭niu:这里指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 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 14.驿路梨花 延伸:延长,伸展。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悠闲:闲适自得。 恍huǎng惚hū: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这里指梦中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漫步:没有目的悠闲地走。晶莹:光亮而透明。 折损:这里指对方礼节过重,自己承受不起。修葺qì:修理(建筑物)。 15.最苦与最乐 契qì:用刀子刻;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符合。本文取第二种意思。 失意:不得志。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悲天悯mǐn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三、课内文言文梳理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会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5《爱莲说》专项训练(含答案)

5 爱莲说 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 (2)濯.清涟而不妖(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多) B.不蔓不枝.(旁生枝茎) C.亭亭净植.(种植) D. 陶后鲜.有闻(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莲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____________”。(用第一段的原文回答,限答三个字)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 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 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文章题目为“爱莲说”,文中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阅读

《爱莲说》知识点归纳资料讲解

《爱莲说》知识点归 纳

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⑴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北宋朝哲学家、理 学家。谥号“元公”,有《太极图说》、《通书》、《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托物言志的一篇名文。他被公认为理学的重要创始人,他提出的“太极”和“无极”等哲学范畴和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⑵本文体裁是“说”,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 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⑶骈句,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和排比句以外,统称散 句。 ⑷《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骈散相间 ⑸《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⑹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 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 二、重点字词读音注音 甚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 清涟(lián) 枝蔓(màn)亵玩(xiè) 隐逸(yì) 颐(yí) 噫(yī) 三、解释重点实词 甚蕃 (很多) 陶渊明独爱菊 (惟独) 世人盛爱牡丹(非常)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惟独)( 表示转折)( 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清水) (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不枝(蔓延)( 分枝)香远益清(更加)( 清香)

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赏) (亲近而不庄重) 余谓菊(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应当)(多)中通外直 (畅通挺直) 四、成语与名句。 ①出淤泥而不染:从污泥中生出来,却不沾染污泥。比喻在污泥的环境里能保持纯洁,不 受影响。 ②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五、写作手法: 一是巧用比喻,把菊花比为“隐士”,把牡丹比作“富贵人”,把莲花比喻成“君子”二是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全文三次用菊花、牡丹衬托莲花。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的喜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表现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慨叹世上没有几个人和自己的爱好相同。 六、结合文意,自拟对联 ⑴周氏爱莲比君子陶公喜菊胜群芳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七、填空题。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 ——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⑵本文写作顺序是先总后分,含蓄地说明,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体现。 ⑶作者开篇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各方面,赋予莲花以美好的品格。 ⑷晋陶渊明独爱菊,结合所学,写出一句其描写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们曾学过《桃花源记》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课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学生自主梳理重点文言词汇,准确翻译句子。 2.指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梳理方案。 3.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复习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能翻译重点句子,深入理解内容和主旨。 复习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加深课文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复习过程: 一、导人新课: 古代名士文人常爱以物咏情言志,我们今天要复习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中的名篇。作者借陋室、莲花抒发自己怎样的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 二、小组活动: 活动一:检测课前自主学习情况 1、小组交流、展示汇报: 具体分工:第1小组推荐通假字,2--3小组推荐《伤仲永》重点词,4-5组推荐《孙权劝学》重点词,6-7组推荐一词多义,8组推荐重点句子 2、各个学习小组开火车展示,师生互评。 活动二:当堂检测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抢答) ①有仙则名.( 出名) ②惟吾德馨 ..( .品德高尚) .③可以调.素琴( 弹奏) ④宜.乎众矣( 应当) ⑤可爱者甚蕃.(.多) ⑥陶后鲜.有闻(.说) 2、重点句子翻译。(学生抢答)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 活动三:再读文本,理解内容 1、朗读课文,结合课题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陋室铭》通过对陋室周围的环境的描写,室主人交往的人和平时生活情趣的叙述,来表达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2)说,是一种古代议论性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爱莲说》,作者赞美莲的优美形象与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抒发了作者鄙弃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2、比较《陋室铭》与《爱莲说》的异同。 相同点:两篇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陋室铭》《爱莲说》两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和意志情趣。《陋室铭》展示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鱼我所欲也》表现了孟子的态度,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托物言志 《陋室铭》①托物言志,借陋室不陋,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②类比手法的运用。用“山”、“水”类比“陋室”,引出主旨句,惟吾德馨③骈散结合,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陋室铭》中考试题

《陋室铭》中考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0~12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 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2.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0.(2分。每题1分)(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11.(4分。每题2分)(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2.(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

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爱莲说》练习题 1、《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11、《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2、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对比阅读 (一)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2.下列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D.呼尔而与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 一、知识点 1、骈句,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和排比句以外,统称散句。 2、《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骈散相间 3《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4、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思想感情。 5、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盛爱牡丹”一句照应,“宜乎众矣”的“众”和“独”一词形成反照应。 6、第一段的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第二段的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议论,文中“谓”能集中体现出来。抒情,文中“噫”作了提示。 二、用原文回答问题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1、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12、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3、人们甚爱牡丹的原因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三、问答题 1、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莲”? 答:因为菊花在秋天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是花中的隐士,而陶渊明也是一位隐士,菊与陶渊明的品格相似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 答: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答: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陋室铭》2017中考复习要点

《陋室铭》中考复习要点 一、解题: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刘禹锡写过的名诗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加点字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 3、斯.是陋室:此,这。 4、惟.吾德馨 ..:只是;品德高尚。 5、苔痕上.阶绿(动词,这里是长到、蔓到的意思) 6、谈笑有鸿儒 ..:大儒,博学的人。 7、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无丝竹 ..之乱.耳: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使……扰乱。 9、无案牍 ..: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之劳形 10、何.陋之有?:什么。 三、一字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何陋之有() ③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四、课文重要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理解性背诵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爱莲说》文言现象、选择、阅读题带答案

《爱莲说》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不蔓.不枝: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生长枝蔓。 ②香远.益清: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③无丝竹之乱.耳: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④无案牍之劳.形: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词类活用,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⑥亭亭净植.:古今异义,古义:立。今义:栽种。 2、一词多义: 鲜 ①陶后鲜有闻:形容词,读xiǎn,少。 ②芳草鲜美:形容词,读xiān,鲜艳。远 ①香远益清:动词,远播。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②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 ①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 ②濯清涟而不妖:表转折。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 3、判断文言句式: 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省略句,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二、选择题: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D ) A.可爱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而不染(xū)

C.濯.清涟而不妖(zhū)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解析】A、fǎn B yū C zhu? D 正确。 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解析】A少;鲜艳。B清幽;清澈。C空;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D 听说;听说。 3、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濯清涟而不妖”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解析】例句表转折。A表转折。B表并列。C表顺承。D表修饰。 4、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解析】A的。B的。C主谓之间。D的。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何.陋之有同予者何.人 B.可.以调素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D.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 【解析】A什么;什么。B可以;可以。C少;鲜艳。D使……劳累;使……劳累。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有仙则名./不能名.其一处 B.无丝竹 ..之乱耳/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C.无案牍之.劳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爱莲说学习知识点梳理

爱莲说(复习)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三、语音 甚蕃()淤()泥濯()清涟()而不妖亵玩() 四、通假字 五、古今异义词 六、词类活用 七、一词多义 八、重点词语解释 1、可爱者甚蕃蕃:多,“蕃”在中文的近义词是众,反义词是鲜(独)。 2、香远益清益:副词,更。 3、亭亭净植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妖媚。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宜:应当 8、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只,仅 九、特殊句式 1、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十、朗读节奏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6、莲,花之君子者也。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的莲花比喻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突出君子的高尚气节。

22.《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知识点归纳 一.主题:《陋室铭》通过对所居住的“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 二.作品作者简介:作者: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选自《全唐文》。 三.题目解释: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四.重点字词解释 (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著名。 (3)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只有,只要,唯独。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德馨:品德高尚。馨(xīn):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惟:只。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到。入:映入。 (8)鸿儒:即大儒,学识渊博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调,弹奏;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 (11)金经:泛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这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16)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为“有何陋”。 五.文末提出“何陋之有”,即陋室不陋,请说明理由: 人品高尚(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景色宜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幽雅、恬静) 来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生活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六.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的写法 (2)反向立意的构思 (3)对仗工整,押韵 (4)采用类比的手法,让文章更生动 (5)立意新颖,不落俗套 (6)用典,引用名人语录。(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7)山水起兴 七、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的韵是:ing

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陋室铭》中考题汇编 (一)2008济宁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代。(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 ④无丝竹之乱耳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 周敦颐 【人物介绍】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全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重点注释】 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鲜:少。 6、宜乎众矣。宜:应当。 7、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梳理

第15课《短文两篇》 《陋室铭》 1.文学常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2.文体知识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3.主题思想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重点字音 德馨(xīn)鸿儒(hóng rú)苔痕(tái)案牍(dú) 5.重点词义 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做动词,出名,著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做动词,显出灵异) 惟吾德馨(名词做形容词,品德高尚)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不蔓不枝(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香远益清(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 亭亭净植(古义:立;今义:栽种)。 斯是陋室(判断动词,是) 菊,花之君子者也(结构助词,的) 陶后鲜有闻(读xiǎn,少)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做状语,从远处) 6.特殊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 7.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濯”的后面省略介词“于”) 8.句子翻译: (1)原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原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 一、佳句默写 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德馨_____ 调素琴______ 鸿儒_______ 案牍_____ 西蜀_______苔痕()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⑸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⑹谈笑有鸿儒(鸿:)⑺往来无白丁(白丁:)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素:金经:)⑼南阳诸葛庐(庐:) 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下列各句不属于骈(pián)句(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或排比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译句: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 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 ⑸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七、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 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主旨句)。和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答: 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 4.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②说说本文表过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道德情操? 答:① ② 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 7.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 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答: 9、①本文引用孔子的话的目是什么?②这话与题目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爱莲说》阅读训练题答案

3.爱莲说周敦颐(八上)【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爱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兔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对于莲花的爱好,象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主要内容】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主题思想】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赋予莲美好的形象,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典型例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想相同的项是( )【益】益慕圣贤之道 有所广益。 至于斟酌损益 曾益其所不能【清】香远益清 濯清涟而不妖 清荣峻茂 回清倒影【净】风烟俱净 亭亭净植【宜】诚宜开张圣听 宜乎众矣1: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②说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此外别无贬辞,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2.类似于“莲”花这种品格的文人很多,除本文的作者外,你还知道谁,就他(她)的一句诗、词、文来谈谈他(她)的思想品德。答: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他安贫乐道,陶醉于大自然,陶醉于田园生活的情趣。《爱莲说》阅读训练题答案 4.作者认为“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理由。答:(同意不同意均可,只要能答出新意,理由充分即可。)比如不同意,我认为牡丹才是花中君子,它不为恶势力屈服,虽遭贬,仍不改其志,按照自身的规律开花。嬴得花中美誉。等等。6.《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答:三种:隐逸的人生观;贪图富贵的人生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观。谈自己的人生观,只要积极向上,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7.作者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与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不一,选择一种观点,只要有道理就可。)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姿质美好。美名远扬,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2、作者在第一段中从(生活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质.婉曲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作者爱莲,不仅是倾心于它的(外貌)更主要的是看到了它的(内质).3、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甚爱牡丹)一句形成照应.众和(独)相照应.4、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说明莲花有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