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11 祖国统一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微专题训练11 祖国统一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祖国统一与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

A.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健康发展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两岸坚冰的局面被打破

2.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种态度( )

A.基于两岸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B.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 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3.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实现国共再次合作,推动台湾和大陆统一 B.两党平等谈判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合适方式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D.“一国两制”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4.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 )

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5.有学者说:“‘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的最包容、最民主的模式。”此“模式”()

A.最早反映了和平统一思想

B.开创了“多体”共存的先河

C.反映了“实事求是”精神

D.是首先针对香港问题而提出

6.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 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B.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C.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D.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

7.1990年10月7日台湾成立“国家统-委员会”,在1991年2月23日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中通过了“国家统一纲领”,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国家统一纲领”阐明:“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台湾( )

A.认同“九二共识” B.承认“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 D.同意两岸通邮、通航、通商

8.2004年5月,针对陈水扁连任台湾“总统”的严峻形势,大陆发表严正声明,对“台独”势力发出警告,并首次提出了“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概念。这反映出( )

A.进一步完善“和平统一”方针 B.改变了对“台独”的一味包容

C.对台湾方针政策开始理性化 D.始终坚持“和平统一”方针

9.2005年12月24日,大陆原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逝世。中国国民党领导人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1993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领导人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汪辜会谈”促使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B.“汪辜会谈”使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九二会谈”使海峡两岸对“一国两制”形成广泛认同

D.“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实现

10.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綢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

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1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这一规定( )

A.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巩固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加快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12.苏联在1953年将中东铁路所有权还给中国,1955年将旅顺军港交还中国并放弃在新疆企业的股份,1957年同意援助中国开发核技术。中国则在1956年调停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些事件表明当时中苏两国( )

A.盟友关系进一步巩固 B.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C.采取相同的外交方针 D.经济建设互通有无

13.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②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③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④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1950年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0年,中英两国互换大使的问题被再度提上议程,1972年3月中英两国正式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 )

A.追随美国而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B.对华外交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

C.冷战思维下帝国主义的傲慢 D.外交政策受制于中国的“一边倒”

15.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苏关系恶化,造成新中国的三年经济困难

C.新中国迎来了外交新局面

D.中美两国结束对抗,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由于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美国试图与中国改善关系

B.美国坚持孤立中国的政策

C.美国认为美中矛盾大于中苏矛盾

D.美国希望瓦解中苏同盟关系

17.1975年3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美方难以接受。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当时( )

A.中美文化交流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B.中美关系异常紧张

C.中美文化存在严重冲突 D.美国敌视中国

18.1976年2月6日,新华社播发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于21日访华。8日,美国政府在新罕布什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尼克松的访华不会有什么政治上的后果”“普通公民能做这样一趟旅行是健康有益的”。中国政府发出这一邀请的最主要目的是( )

A.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进程 B.促成中日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

C.试探美国时任政府奉行的对华政策 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

19.邓小平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针对的是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

③“韬光养晦”指的是专注国内发展、少参与国际事务

④“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

A.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B.时间的不断更替

C.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D.国际关系的变革

二、非选择题

12.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走向,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

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二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年)》

材料三美国政府正式通知国会,向台湾出售包括两艘佩里级护卫舰等在内的系列装备,共18.3亿美元。美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方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对参与此次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的企业实施制裁。

——摘编自2015年12月12日《参考消息》(1)材料一中的“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3)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根据材料并结合历史背景,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3.新中国外交秉承“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外交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为了促进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并便利两国人民互相朝圣和往来起见,双方同意基于(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二)互不侵犯、(三)互不干涉内政、(四)平等互惠、(五)和平共处的原则,缔结本协定。

——1954年《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在访问亚非十三国时提出)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时候,严格遵守以下原则(节选):第二,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第四,中国政府对外提供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1964年《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

材料三从“上海精神”到“丝绸之路精神”,中国的主张一脉相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2013年《记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有何新发展。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举措为例,论证“新中国走一条义利兼顾的外交道路”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根据所学,20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故A项错误;1979年随着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关系开始缓和,故B项正确;邓小平出访的言论,只是和平统一的设想,故C项错误;和平统一当时只是大陆单方面的设想,故D项错误。

答案:B

2.解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与材料中“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3.解析:根据材料“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可知有实现合作的意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可知谈判的平等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可知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允许外国干涉,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一国两制”打破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的打破的信息,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4.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国两制”的问题,体现了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而非完全的自治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不是联邦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不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选项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B

5. 解析:“一国两制”是在和平统一思想逐步深化和成熟的基础上形成,故A项错误;“多体”共存早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故B项错误;据材料“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可知,“一国两制”反映了“实事求是”精神,故C项正确;“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答案:C

6.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上抛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参加谈判,遭到中国政府的断然拒绝。因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接受作为殖民侵略产物的不平等条约的条件,中国政府的态度反映了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的立场, D项正确。A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信息与港人治港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7.解析:根据材料“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可知,这一时期台湾当局也是坚持和认同“一个中国”原则的,故C项正确。

答案:C

8.解析:“共谋两岸和平发展”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央政府进一步完善“和平统一”方针,故A项正确;中央政府对“台独”一贯持反对态度,而不是包容,故B项错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对台湾方针政策开始理性化,故C项错误;“和平统一”以坚持一个中国为基础和前提,D项“始终坚持”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A

9.解析: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与材料中“1993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会谈”不符,故A项错误;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与材料中“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相符,故B项正确;“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不等于对“一国两制”形成广泛认同,故C 项错误;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故D项错误。

答案:B

10.解析: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是跨制度合作,丰富了“一国两制”内容,故A正确;“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无法体现“独特的优势”,排除B;C、D选项无法体现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独特的优势”,排除C、D。

答案:A

11.解析:1949年中苏建交,而1950年双方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故A项错误;根据条约的内容可知有助于抵制美国在亚洲的扩张,有利于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政治方面的合作,C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是1945年胜利的,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12.解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中苏建立盟友关系,材料中“1957年同意援助

中国开发核技术”在“冷战”下表明关系进一步巩固,故A项正确;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出现分歧,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大而非趋于一致,故B项错误;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苏联积极参与“冷战”不同,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建设互通有无,故D项错误。

答案:A

13. 解析: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相符,故①正确;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不符,故②错误;依据材料中建交国家都是“亚非国家”,故③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不符,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4.解析:通过1950年、1954年、1970年到1972年的对华政策可以看出,英国既关注其本国利益,也同国际形势同步,具有灵活务实的特征,故B项正确。

答案:B

15. 解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A项错误;中苏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恶化,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中美、中日关系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故C项正确;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16. 解析:根据“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可知,美国要结束孤立中国政策,改善与中国关系,故A项正确。

答案: A

17.解析:从材料中看中美之间文化交流中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而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台湾问题是当时阻碍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美国试图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材料反映了当时中美文化交流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故A项正确。

答案:A

18.解析:根据题意,1976年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访问中国,此时尼克松已经卸任美国总统,中国邀请尼克松先生和夫人以私人身份访华,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进程,故A项正确;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日

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之后,故B项错误;此时尼克松已经不是美国总统,因此邀其访华并不是为试探美国时任政府奉行的对华政策,故C项错误;随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以及中日建交(1972年),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已经被打破,故D项错误。

答案:A

19. 解析: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邓小平“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就是该方针的一种体现,故①正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的两极对峙格局即将解体,我们适时提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以创造有利于我们的国际环境,故②正确;“韬光养晦”其根本点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故③错误;“有所作为”指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0.解析: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后的时代并未强调大国对历史的影响,故A项错误;时间的更替是历史的线索,并非划分依据,故B项错误;第三个时期并未提及战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国际关系的变革,故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马关条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抗日战争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回答。第二小问,根据当时的国际背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朝鲜战争”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图表内容分析得出。第二小问,根据当时的中美关系、中国的发展状况、国际形势的变化回答。

第(4)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美关系的发展特点、主要障碍和美国的对外政策回答答案:(1)窃取: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原因: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回台湾。

(2)中国观: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

(3)变化:由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积极为主)。

原因: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

(4)中美关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2.解析:本题关键词语是“结合历史背景”,解答该问题应从护照在不同时期数量、内容和技术含量等方面总结归纳发展过程,然后结合相应的时期所体现的不同外交政策和中国国内政策等历史背景加以解释评述即可。例如对“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解读就可以阐述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20世纪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答案: (示例)一、从护照上的文字看,20世纪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20世纪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20世纪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

二、从护照的签发数量来看,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计划经济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加之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签发护照数量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联系增多,特别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改变的民众中,涌现了出国热潮,使护照签发数量剧增。

三、从技术上看,20世纪90年代由于高科技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没有防伪手段的状况。护照的变迁折射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发展。

23.(1)发展:出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走向成熟、务实;积极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