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培训资料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培训资料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培训资料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培训资料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

六国论导学案

一、字音字形

贿赂城邑.暴.霜露荆棘.草芥.弥.繁颠覆.谗.言邯郸

..百战不殆.

二、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当.与秦相较

三、重点实词

1.非兵.不利 2. 率.赂秦耶 3.思厥.先祖父

4 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 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6.理固宜然

7.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8.始.有远略.9.暴秦之欲无厌. 9.始速.祸焉

10.洎.牧以谗诛 11.诚.不得已 12.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

13.则胜负之数. 1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5、后秦击赵者再.

四、古今异义

1. 其实百倍

2.至于颠覆

3.思厥先祖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刺客不行

五、词类活用

1.不能独完

2.义不赂秦

3.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李牧连却之 6.日削月割

六、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洎牧以谗诛

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苟以天下之大

7、日削月割 8.其势弱于秦 9.举以予人

七、翻译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八、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 率赂秦耶率:全部②思厥先祖父厥:代词,其

③暴霜露,斩荆棘暴:bao 暴露④暴秦之欲无厌厌:厌烦

⑤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⑥始速祸焉速:很快

⑦洎牧以谗诛洎:ji 等到⑧当与秦相较当:应当

⑨或未易量易:轻易⑩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劫:侵略

A.①③⑤⑦⑧ B.①②⑤⑦⑨C.③④⑥⑧⑩D.②④⑥⑨⑩

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洎牧以谗诛

3、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全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然后得一夕安寝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至于颠覆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六国论导学案及答案

《六国论》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虚词及句式。 2、能准确背诵并翻译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及段落。 3、提炼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基础知识巩固】 一、重要实词积累 (一)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胜负之数.()(二)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思厥先祖父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后秦击赵者再 (7)刺客不行 (四)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日削月割 理固宜然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义不赂秦 (3)不能独完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李牧连却之 (五)解释划线的词语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思厥先祖父 4.暴秦之欲无厌 5.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6.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7.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8. 始速祸焉 9.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10.洎牧以谗诛 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1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2)暴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 (3)事以地事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犹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终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始始有远略始速祸焉 (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 (8)得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 然后得一夕安寝 二、虚词 1.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举以予人 (5)洎牧以谗诛 (6)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7)至丹以荆卿为计 (8)苟以天下之大 (9)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10)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而 (1)赂秦而力亏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二败而三胜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之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较秦之所得 (3)苟以天下之大 (4)子孙视之不甚惜 4.与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判断特殊句式类型

基础会计实训资料及答案

基础会计职业实训资料 资料:深圳佳视达实业公司2007年12月1日的相关资料如下:(一) 实训资料如下:总分类账户的余额如下表:

应收账款——深圳职业网络技术股份公司:585 000元 ——深圳三勇建材有限公司: 234 000元 其他应收款——汪琴 5 000元 原材料——甲材料: 8500公斤单价 100元,计850 000元 ——乙材料:2 400公斤单价50元,计120 000元 生产成本——B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 000元 ——直接人工:3 000元 ——制造费用:3 200元 库存商品——A商品,4 500件,单价200元计900 000元 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办公用用房屋装修260 000元 (长期待摊费用为行政管理部门租入办公用用房屋装修,每月摊10 000)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8 000元 ——社会保险费:18 000元 ——职工福利费:6 000元 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利息:55 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8 960元 ——应交消费费:6 000元 实收资本——兴业公司:1 000 000元 ——实达公司:1 000 000元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2 480元 长期借款为年初借入,三年期,年利率为6%,按年支出利息,到期还本,该利息不符合资本化的条件。 存货出入库总分类核算采用月末汇总结转。 (三)关损益类账户累计发生额如下:

1、3日,银行转来收款通知,深圳三勇建材有限公司归还前款234 000元收存银行。 2、4日,以现金2 186支付职工困难补助。 3、4日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 4、5日,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400公斤,乙材料100公斤。领用单号码为200301。 5、5日,向上海全网公司买入材料4000公斤,单价98元,价款为392 000元,增值税为66 640元;乙材料2000公斤,单价48元,价款为96 000元,增值税为16 320元,款项以商业汇票支付。 6、6日,销售A商品300件给新星实业,货款及税款共计140 400元,收到款存入银行。出库单号为40035。 7、6日,收到新星实业借用包装物押金2 000元,存入银行。 8、6日,以银行存款缴纳增值税18960元和消费税6000元。 9、8日,以银行存款归还上海全网公司货款117 000元。

《六国论》导学案解析

《六国论》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课前预习 一、知识链接(参见《导与练》p39) 1、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3、文学知识回顾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号老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二、基础巩固 1.写出加粗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lù)思厥先祖父(jué)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燕赵之君(yān)洎牧(jì)以谗诛 革灭殆尽(dài)或未易量(liàng)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并解释 (1)李牧连却之(使动)(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动词)(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做名词)(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礼待礼遇) 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他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了)(4)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力量)(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 5.一词多义。 (1)非: ①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不是) ② 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 ③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没有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 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管理会计实训练习及答案

管理会计实训练习及答案 1、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8)万元。 2、单价单独变动时,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 3、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销售量) 4、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单价10元,计划销售量6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800元, 其单位变动成本为(7)元 5、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是(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6、与生产数量没有直接联系,而与批次成正比的成本是(调整准备成本) 7、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ABCD) A、变动成本法假设 B、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C、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D、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8、本量利分析基本内容(保本点分析安全性分析) 9、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 10、从保本图得知(BD) B、实际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部分即是安全边际 D、安全边际越大,盈利面积越大 11、贡献边际率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BCD) B、1-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额 D、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12、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及保净利点的因素为(贡献边际率固定成 本总额单位贡献边际) 13、企业上年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利润为300万元,预计下年度销售收入将增加100万 元,若销售利润率保持不变,则目标利润为(315万元) 14、在长期投资决策评价中,属于辅助指标的是(投资利润率) 15、一般说来,计件工资制下的直接人工费属于(变动成本) 16、在一般情况下,若销售量不变,期末存货量等于期初存货量,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无关系)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 17、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非生产成本) 18、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19、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半固定成本) 20、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成本的性态) 21、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回归直线法) 22、当相关系数r等于+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完全正相关) 23、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酌 量性固定成本) 24、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技术性变动成本) 25、下列项目中,只能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期间成本) 26、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单位变 动成本) 27、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28、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 法时(散布图法) 29、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应用

《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1、理解:弊、率、完、暴、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论点的方法。 3、背诵课文,领悟借古讽今、对比论证等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苏洵,字,号,“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儿子、苏辙并称“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故事:苏轼二十岁时到京师去考进士,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喝,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全都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同学们想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简介写作背景: 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日益衰落。强秦向东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与答案

绪论 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作为历史发展主要动力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与其历史任务相适应的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去,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4)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失业,民主生活权利的大量剥夺,无情的经济战争,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债和相关机制的恶化,军火工业及其贸易,核武器的扩散,种族间的战争,幽灵般的国家(如黑手党、贩毒集团等等),国际法以及相关机构的非正义状态。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于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现实社会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并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人民一举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6]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

基础会计实训资料及答案

基础会计职业实训资料资料:深圳佳视达实业公司2007年12月1日的相关资料如下:(一) 实训资料如下:总分类账户的余额如下表: (二)有关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如下: 应收账款——深圳职业网络技术股份公司:585 000元 ——深圳三勇建材有限公司: 234 000元 其他应收款——汪琴 5 000元 原材料——甲材料: 8500公斤单价 100元,计850 000元——乙材料:2 400公斤单价50元,计120 000元 生产成本——B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 000元 ——直接人工:3 000元

——制造费用:3 200元 库存商品——A商品,4 500件,单价200元计900 000元 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办公用用房屋装修260 000元 (长期待摊费用为行政管理部门租入办公用用房屋装修,每月摊10 000)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8 000元 ——社会保险费:18 000元 ——职工福利费:6 000元 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利息:55 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8 960元 ——应交消费费:6 000元 实收资本——兴业公司:1 000 000元 ——实达公司:1 000 000元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2 480元 长期借款为年初借入,三年期,年利率为6%,按年支出利息,到期还本,该利息不符合资本化的条件。 存货出入库总分类核算采用月末汇总结转。 (三)关损益类账户累计发生额如下:

(四)200年月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 1、3日,银行转来收款通知,深圳三勇建材有限公司归还前款234 000元收存银行。 2、4日,以现金2 186支付职工困难补助。 3、4日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 4、5日,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400公斤,乙材料100公斤。领用单号码为200301。 5、5日,向上海全网公司买入材料4000公斤,单价98元,价款为392 000元,增值税为66 640元;乙材料2000公斤,单价48元,价款为96 000元,增值税为16 320元,款项以商业汇票支付。 6、6日,销售A商品300件给新星实业,货款及税款共计140 400元,收到款存入银行。出库单号为40035。 7、6日,收到新星实业借用包装物押金2 000元,存入银行。 8、6日,以银行存款缴纳增值税18960元和消费税6000元。 9、8日,以银行存款归还上海全网公司货款117 000元。 10、8日,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2700公斤,其中用于A产品生产1200公斤,B产品生产1500公斤,领料单号为200302/200303。 11.9日,以现金支付企业管总零星办公用品费用885元。 12.9日,B产品4000件完工验收入库。入库单号为30021。 13.10日,向深圳支联商贸有限公司购买甲材料事如1000公斤,单价100元,价款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放库,放库单号为10344。 14.12日,销售A产品1200件给深圳职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货款480000元及增值税81600元尚未收到,出库单号为40037。 15.12日,接受损赠机器设备一台,价值200000元。 16.13日,向上海全网购买的甲、乙两种材料运至企业验收放库,入库单号为10345,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费12000元。 17.14日,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1800公斤,乙材料1000公斤,用于生产A产品,领料单号为200304。 18.17日,销售部门领用甲材料100公斤,领料单号为2000305。 19.18日,以银行存款发放工资108000元。 20.19日,销售B产品200 件给三勇建材有限公司,货款20000元及增值税3400元未收到,出货单号为40038。 21.19日,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B产品运费1200元。 22.20日接银行付款通知,付电费18100元,其中车间应负担1654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1400元,销售部门负担160元。 23.21日,行政管理人员季群预借差旅费5000元,以现金支付。 24.21日,生产车间领用甲材料500公斤,乙材料200公斤,用于A产品生产,领料单号为200306,行政管理部门领用假材料20公斤,领料单号为200307。 25.22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产品广告费用5000元。 26.23日,销售甲材料100公斤,贷款12000元及增值税2040元已收到,存入银行,出库单号为40039。 27.25日,以银行存款支付违章罚款2000元。 28.28日,以银行存款9500元支付租入办公用房屋租金。 29.29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年度长期借款利息60000元。 30.29日,季群报销差旅费5500元,补付现金500元。 (五)期末其他相关资料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1.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 击强暴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时安排:2课时 █自觉预习 一.作者简介 详见《同步练习》 二.预习作业检查 赂.秦()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小则获邑.( ) 草芥.( )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下咽.(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参与.()洎.牧以谗诛() 革灭殆.尽()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悲夫.()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 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时代背景: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西、北方边患严重,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 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 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

抗辽,并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北宋统治者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答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主动阅读 【我读我知】 【我思我问】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第一、二节 █课堂导学 一、研读第一、二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弊.得赂秦盖.失强援 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 非兵不利 ..古: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不能独完.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会计实训综合实训题1-答案

一、目的:练习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 二、资料: (一)东方公司20X7年总分类账户的有关数据如下: 东方公司20X7年总分类账户 (二) 该公司20X7年12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12月1日,从银行取得期限为六个月、年利率为9%的借款50 000元存入银行; 2、12月2日,公出人员张华报销差旅费1 180元,余款退回现金(原借款1 500元); 3、12月5日,采购员魏亮从宁海购入甲材料2 000千克,单价9元;乙材料1 200千克,单价4元。 发票(号码0398521)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 876元,价税款未付; 4、12月5日,用银行存款3 200元支付甲、乙材料外地运费,按重量分配。材料验收入1号库,保 管员张维新(以下业务同);结转成本; 5、12月14日,从银行提取现金58 000,备发工资。 6、12月15日,以现金发放本月工资58 000元。 7、12月8日,1号仓库发出材料,其发出材料汇总表如下所示: 发出材料汇总表 单位:元 8、12月22日,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财产保险费600元。其中车间300元,公司管理部门300元; 9、12月26日,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水电费。其中车间1 600元,公司管理部门800元; 10、12月26日,接受南光公司投资200 000元,其中,全新固定资产150 000元,银行存款50 000 元; 11、12月31日,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本月初借款利息; 12、12月31日,月末分配工资费用,其中: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6 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4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 000元,公司管理人员工资8 000元; 13、12月31日,按各自工资总额的14%计提福利费;

《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樊云芳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 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 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 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 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 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 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 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

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 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 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 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 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 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 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 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 “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 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 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 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 一镜矣!”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授课类型: 《六国论》导学案(教师版) 一、作者介绍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宰相韩琦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结成《嘉祐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写作背景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例 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后又被迫追 加银10万、绢10万匹。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 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三、预习要求 1.结合注释,疏通全文,自己画出重点词句,难于翻译的也勾画出来。 2.预习思考题: 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进行论证? 《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段是以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作为论据,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第三段再从不赂秦的国家——齐国、燕国、赵国也终于灭亡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第四段提出为国者当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并力却敌,不要为敌人的积威所吓倒的看法。最后一段借古讽今,向北宋当局敲起勿蹈复辙的警钟。 四、基础训练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2.找出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 (1)李牧连却之() (2)以弱天下之()------------------------------------------------------------------------------------------- --------------------------------------------------------------------------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 绪论 1.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参考答案: (1)关于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如果从狭义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术体系,如果从广义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还不太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它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创立并在此后得到不断发展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他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为什么当今时代离不开马克思?可能从三个层面来讲,一个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的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既属于那个时代也是超越那个时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步骤

会计模拟实训试题答案学习资料

会计模拟实训试题答 案

会计模拟实训试题答案 会计模拟实训试题会有哪些呢,试题的答案大家知道是什么了吗?下面就由为你介绍一下会计模拟实训试题答案吧! 1、企业的留存利润包括哪两种?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2、确定存货数量盘存的方法有哪两种? 永续盘存法、定期盘存法 3、带息票据的利息收入应计入什么科目? 财务费用、应收票据 4、我国会计人员专业职称有哪些? 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为初级职称,会计师为中级职称、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称。 5、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哪些? 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分期摊销法 6、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正确、编表及时 7、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 8、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原始价值、重置价值、折余价值

9、企业弥补亏损的渠道有哪些? 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税前利润不足弥补可以在5年内连续弥补;5年内不足弥补的应当税后利润弥补,也可以用以前年度提取盈余公积金弥补。 10、资本公积金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准备,资产评估增值准备,股权投资准备,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准备,被投资单位评估增值准备,被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准备,其它资本公积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被投资单位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11、按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会计要素有哪些?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12、会计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13、按照《银行结算办法》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有哪些? 银行本票、商业汇票、支票、银行汇票。 14、现金结算起点与支票结算起点是多少? 现金结算起点是1000元以下,支票结算起点100元以上

《六国论》导学案答案

《六国论》导学案答案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六、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一部分(1-2节) (1)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兵器)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3-4节) (2)文段分析 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第3自然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第3自然段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4自然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 1、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观点是错的,经济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只有我们人人从自己做起,又能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才能实现。

基础会计实训考试题及答案五套级财务管理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会计实训技能考核准备通知单 一、工具、材料和设备的准备 考试时间:40分钟 二、考场准备 1、考场面积为60?m2,设有10张实训桌,每个实训桌有4个考位,每个考位的右上角贴有考号。考场采光良好,不足部分采用照明补充。 2、考场应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无环境干扰。 3、考前由考务管理人员检查考场各考位应准备的资料、工具是否齐全,所贴考号是否有遗漏。 三、人员要求: 1、监考人员与考生比例为1:40。 2、考评员与考生比例为1:40。 四、其他:无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会计实训技能考核试卷 (基础会计实训试题1)

(考核时间:40分钟) 一、考核内容 某企业相关会计要素项目如下所示:单位:万元

考核要求:资料中所列内容各属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的哪一个项目,并在相应的项目上写上其账户名称,加总后检查其平衡关系。 考核时间: 20分钟 试题二 考核要求: 根据账户结构和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计算表中空格中的数字,并将计算结果填入空格。 考核时间: 20 分钟

考评员签字: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会计实训技能考核试卷答案 (基础会计实训试题1) (考核时间:40分钟) 一、考核内容 某企业相关会计要素项目如下所示:单位:万元

考核要求:资料中所列内容各属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的哪一个项目,并在相应的项目上写上其账户名称,加总后检查其平衡关系。 考核时间: 20分钟 试题二

考核要求: 根据账户结构和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计算表中空格中的数字,并将计算结果填入空格。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会计实训技能考核试卷 (基础会计实训试题2) (考核时间:40分钟) 一、考核内容 五三公司2005年10月份发生了下列经济业务: (1)将现金5000元存入银行。 (阐述:)(2)收到某单位投资计100000元存入银行。 (阐述:)(3)购入甲材料10000元,材料款暂欠。 (阐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