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12暑-11-虚词的灵活运用-徐炽喜

语-12暑-11-虚词的灵活运用-徐炽喜

语-12暑-11-虚词的灵活运用-徐炽喜
语-12暑-11-虚词的灵活运用-徐炽喜

高三语文暑假班教案

教师日期

学生

课程编号课型专题

课题虚词的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

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掌握常见虚词用法和意义,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安排

版块建议时长

1 知识梳理10分钟

2 经典阅读40分钟

3 对比阅读35分钟

4 考题链接35分钟

5 作业30分钟

虚词的灵活运用知识梳理

“之”的基本用法与意义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②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③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我)

2.指示代词:这,此,这个(种)……。

①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龚自珍《病梅馆记》)

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③儿之成,则可待乎?(归有光《项脊轩志》)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史记·鸿门宴》)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②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③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诸子喻山水》)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周敦颐《陋室铭》)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②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带宾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扣舷而歌之。(苏轼《前赤壁赋》)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归有光《项脊轩志》)

④顷之,烟炎张天。(司马光《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往。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杜牧《阿房宫赋》)

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⑤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其”的基本用法与意义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他们)的、它(它们)的。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杜牧《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非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可翻译为“他(们)”“它(们)”,不能加“的”。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3.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择其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5.活用为第一人称。可以作定语或小主语,翻译为“我们”“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二.副词

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秦晋崤之战》)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3.加强反问、感叹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知识卡片】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 ( ) (2)诸公多.

其行 ( ) (3)其极.不测 (

(4)除.

子己为郎中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2分)(★)

A .事博士..焦永

B .恢谢不与交通..

C .帝始亲事..

D .然视其左右..

,来而记之者已少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 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在任内整理各家关于后汉的史籍,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痛苦。通过研究史事,范晔打开了眼界,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一腔热情,范晔终于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又有所创新。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宦官》、《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首创的《文苑传》更是把握了汉代的文学发展趋势,将孔门四科中地位最低的文学摆到了应有的位置;此外,《党锢传》《宦官传》都是为反映一代特点、概括一代大事而设立的。 经典阅读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诸公多其.行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乃.称疾乞骸骨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①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5.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2分)(★★)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6.本文表现了乐恢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2分)(★★★)

【答案】

1.(1)拘禁(2)称赞(3)结果(4)任命;赐与(4分)

2.D(2分)

3.C(3)

4.(1)(乐恢)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对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关键点:补主语、阿、固定格式“无所”)(2分)(2)(乐恢死后,为他)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为他感到十分悲痛。(关键点:定语后置、庶众、痛伤)(3分)(6分)

5.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提示:从前提和结果的关联分析)(2分)6.刚直不阿;忠心耿耿;勤奋好学。(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2分)

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并思考:

1.归纳两文中的词语“以、为”的用法和意义。

2.按照要求准确运用词语概括人物形象,归纳描述人物形象的词语。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钟离意传

①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

入言于太守曰:“《春秋》先内后外,《诗》云‘刑①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明政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②远县细微之愆。”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③,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②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徒④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还,以病免。

③后除暇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④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⑤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注释】①刑:通“型”,典范、榜样。②阔略:宽恕;宽容。③隐亲:亲自抚恤。④徒:囚徒。⑤坐臧:因贪赃。

(静安区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学科试卷)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太守甚贤.之()(2)所部多蒙全.济()

(3)意屏.人问状()(4)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明政化之.本②建父闻之.

B.①民防广为.父报仇②显宗即位,征为.尚书

C.①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②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

D.①遂任以.县事②意亦具以.闻悉

3.与“此臧秽之宝”文言句式相同的一句是()(2分)(★)

A.诚良吏也B.吏有檀建者

C.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D.清乎尚书之言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

(2)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5.用“/”给第(3)段划线部分断句。(2分)(★★)

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

6.文章着重展现钟离意□□和□□的品格。(每空不超过两个字)(4分)(★★★)

【答案】

1.(1)以……为贤。(2)保全。(3)排除,屏退。(4)更换。(4分)

2.D。(2分)

3.A。(2分)

4.(1)钟离意在路上解除囚徒的枷锁,听任他们随便走动。(2)钟离意得到一些珍珠,全部放到地上而不拜受赐赠。(或:不拜谢)。(4分)

5.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2分)

6.仁厚(仁爱);清廉(廉洁)(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①崔彦昭,字思文,清河人。大中三年进士擢第,释褐(始任官职)诸侯府。咸通初,累迁兵部员外郎,转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再迁户部侍郎,判本司事。彦昭长于经济①,儒学优深,精于吏事。前治数郡,所莅有声,动多遗爱。十年,检校礼部尚书、河阳怀节度使,进阶金紫。

②时徐、泗用兵之后,北戎多寇边,沙阤诸部动干(触犯)纪律。彦昭柔以恩惠,来以兵威,三年之间,北门大治,军民歌之。考满②受代,耆老数千诣阙(借指朝廷)乞留。诏报曰:“彦昭早著令名,累更剧任。入司邦计,开张用经纬之文;出统籓维(边防),抚驭得韬钤(用兵)之术。自临并部,隐若长城。但先和众安人,不欲恃险与马。遂致三军百姓,沥恳同词,备述政能,唯恐罢去。顾兹重镇,方委长材。既获便安,未议移替,想当知悉。”

③僖宗即位,就加检校吏部尚书。时赵隐、高璩知政事,与彦昭同年进士,荐彦昭长于治财赋。先是,杨收、路岩、韦保衡皆以朋党好赂得罪。萧仿秉政,颇革前弊,而彦昭辅政数月,百职斯举,察而不烦,士君子称之。

④彦昭事母至孝,虽位居宰辅,退朝侍膳,与家人杂处,承奉左右,未尝高言。累迁门下侍郎,兼刑部尚书,充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三加兼官,皆领度支(经费开支)如故。累兼尚书右仆射。罢相,以太子太保分司卒。

(《旧唐书?崔彦昭》有删节)【注释】①经世济民。②考满:对官员进行定期考核。受代:官吏任满由新官代替。

(2015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知识卡片】

词语“以”的介词用法与意义

一.介绍动作行为所用或者所凭借的条件、标准、工具、方式、或者身份等。

1.介绍动作行为所用或者所凭借的条件、工具等,译为:用、拿。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引进对象。译为:把。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班固《汉书·苏武传》)

3.表示方式。译为:依靠、凭借、根据、用……身份。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归有光《项脊轩志》)

二.介绍动作或者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秦晋崤之战》)

三.介绍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和数量等。译为:在,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班固《汉书·苏武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荐彦昭长于治.财赋()

(2)备.述政能()

(3)耆老数千诣.阙乞留()

(4)但.先和众安人()

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彦昭柔以恩惠(《旧唐书?崔彦昭》)

A.皆以朋党好赂得罪(《旧唐书?崔彦昭》)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C.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班固《汉书?苏武传》)

D.请其矢,盛以锦囊(欧阳修《伶官传序》)

3.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三年之间,北门大治,军民歌之。

(2)与家人杂处,承奉左右,未尝高言。

5.请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崔彦昭的主要性格特点。(3分)(★★★)

【答案】

1.(1)管理、整治、治理、处理(2)完全、全面、详细(3)到、前往(4)只、仅、只是(4分)

2.D(2分)

3.侧面烘托(间接描写)(1分),表现崔彦昭政绩卓著,深得民心。(1分)(2分)

4.(1)三年的时间,国家的北部边疆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军队和百姓都赞美崔彦昭(的功绩。)(2)(崔彦昭)与家人生活在一起,身边的人都很尊重他(或“受到身边人的尊重”),他说话从没有高声大语(或“高谈阔论”)。(6分)

5.勤勉好学、智勇双全、忠于职守、孝敬长辈、待人和蔼、为政清廉(答对一点一分)(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

②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曰:“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曰:“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

③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啐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幸所诬。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停诏拘啐,飞表上闻,啐遂获宥,而勉竟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谒见,面陈王啐无罪,政事条举,尽力吏也。肃宗嘉其守正,乃除太常少卿。王啐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对称知人。

④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

⑤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翎并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

(节选自《旧唐书·李勉传》)

(金山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知识卡片】

词语“为”的基本用法与意义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因为,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鱼我所欲也》)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为之奈何?(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春秋·橘逾淮为枳》)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2)肃宗遽.令奔骑宥释()(3)乃除.太常少卿()(4)会.李辅国宠任()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5分)(★★★)

勉询将吏日:“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乃.为权幸所诬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勉不为.之屈如②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①王啐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D.①投之.江中②今日之.事何如

4.结合文意,判断③④两段画线句中两个“竟”的表意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3分)(★★★)5.联系全文,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李勉的主要品质。(3分)(★★★)

【答案】

1.(1)资助,助;(2)立即,急速;(3)授予官职;(4)适逢,恰巧,正好(4分)

2.李勉对众将吏说:“圣上正依靠地方官作为民众的父母,怎能因为诬陷中伤的言语而杀无罪的人呢!”(关键词:方、籍、牧宰、以、谮言。句式:岂……乎)(5分)

3.C(介词)(3分)

4.不同。第一个“竟”是“竟然”的意思,是意料之外,因为用了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而”字。第二个“竟”是“最终”的意思,是意料之中,因为前文有“不为之屈”,是因果关系。(3分)

5.善良仁厚、知人善任、正直不阿、果敢勇猛、廉洁自律(要求:四字词语、任选三个、角度不同)(3分)

考题链接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①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②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①,将窆②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③,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送殡用的绳索)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③举州茂才④,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⑤。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昔与子俱曳长裾,游息帝学。吾蒙国恩,致位牧伯⑥,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七十一》)【注释】①圹:墓穴。②窆:下葬。③移时:过了一会儿。④茂才:秀才。⑤街卒:掌管街道治安、扫除等事的差役。⑥牧伯:州郡长官。

(上海市闵行区201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调研试卷)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乃共克.期日()(2)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3)咸.为挥涕()(4)式见而识.之()

2.下列各句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而子怀道隐身”

A.尽欢而别B.屣履而呼曰

C.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D.号哭而来

3.下列各项与“子未我忘”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B.足以极视听之娱(《兰亭集序》)C.大王来何操(《鸿门宴》)D.句读之不知(韩愈《师说》)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2)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

5.用“/”为第③段划线句断句。(2分)(★★)

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

6.细读全文,概述范式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

1.(1)约定、确定、限定(2)有信用的、守诺言的、诚实的(3)全、都(4)认出、辨认、分辨、识别(4分)

2.C(2分)(例句“而子怀道隐身”中的“而”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意义为“可是”“但是”“却”。C项“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中的“而”是表转折关系连词,可以解释为“可是”、“但是”“却”。A项“尽欢而别”中的“而”为表承接关系连词,意义为“才”“然后”。B项“屦履而呼曰”和D项“号哭而来”中的“而”为修饰连词,可以不译,或解释为“着”。)

3.B(2分)

4.(1)张劭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母亲,请她准备酒菜来招待范式。(采分点:具、“以”后的省略、馔各1分)(2)张劭的母亲望着那车马说:“这一定是范巨卿了。”(采分点:其、之、是,各1分)(6分)

5.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之/呼嵩(2分)

6.守信用(诚实、有信义)、重情义(感情、友情)。(2分,答对一点给1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楚归晋知罃①

①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②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②其忿以相宥③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④。”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庙,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③知罃之在楚也,郑贾人有将置诸嚢中以出。既谋之,未行,而楚人归之。贾人如晋,知罃善视之,如实出己。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遂适齐。

(节选自《左传·成公三年》,有删改)【注】①知罃:晋臣,其父荀首(即下文所指的“外臣首”)时任晋国佐中军副帅。②惩:戒,克制。

③宥:宽恕。④不谷: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浦东新区2014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两释累.囚以成其好()(2)然则德.我乎()

(3)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4)遂适.齐()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以.求知罃②孤违蹇叔,以.贪勤民

B.①子其.怨我乎②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C.①寡君之.以为戮②石之.铿然有声者

D.①重为之礼而.归之②吾从而.师之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楚国国君认为“晋未可与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5.第③段补叙郑贾人与知罃的交往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①同“缧”,捆绑;②感激;③继承;④往、到(4分)

2.D(2分)

3.您(您的手下)不杀我(把我的血涂在鼓上),让我回到晋国被杀(接受惩罚),这是您的恩惠。我的确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呢?(衅鼓,即戮,不才,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错一点扣一分,扣完为止)(5分)

4.晋国有像知罃这样的有智慧、有尊严、忠于国家的大臣。(3分)

5.①赞美了郑贾人敬慕贤才、轻利重义、无功不受禄的品格;②从侧面表现了知罃的美德;③也佐证了楚王“晋未可与争”的观点。(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①魏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②子击①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③吴起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④魏文侯谓李克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②,二子何如?”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⑤魏文侯问李克曰:“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注】①子击:魏文侯的公子魏击。②非成则璜:成、璜指魏成和翟璜两个人。

【知识卡片】

词语“而”的连词用法与意义

1.表示并列关系。连接有并列关系的两个词或者词组,可译为“又”“也”等,有时不译。

①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②夫赵强而燕弱(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递进关系。连接有递进关系的两个词或者词组,可译为“并且”“而且”等。

①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左传·秦晋殽之战》)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连接有承接关系的两个词或者词组,可译为“然后”“就”“接着”等,或不译。

①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

②旦暮吏来而呼曰(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4.表示转折关系。连接有转折关系的两个词或者词组,可译为“但是”“却”“不过”等。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5.表示假设关系。用于表假设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可译为“如果”“假如”等。

①入险而脱,又不能谋(《左传·秦晋殽之战》)

②城入赵而璧留秦。(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与中心语,可译为“……着”“……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②徐而察之(苏轼《石钟山记》)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尽夫游之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苏轼《石钟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注释:这种用法古汉语词典和教材中都没有,仅供参考]

①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苏轼《石钟山记》)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富贵者骄.人()(2)穷.视其所不为()

(3)民不与.()(4)以来.四方之士()

2.翻译文中画线句。(6分)(★★★)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②其子无功而.食之

B.①吾之.相定矣②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

C.①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②以.乱乡曲之教

D.①贫视其.所不取②国其.有淫民乎

4.文章③④两段说明任用人才既要注重______________,更要注重______________。(2分)(★★)5.文章①②⑤段中,值得君王借鉴的为君之道(为政理念)有哪些?(3分)(★★★)

【答案】

1.(1)对……骄傲,傲视。(2)困窘,不得志。(3)亲附,归附。(4)使……来,招揽。(4分)

2.失去他的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人拿他当国君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人拿他当一家之主的。贫贱的游士,话不被听从,行为不合自己的心意,就穿上鞋子告辞了,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6分)(评分说明:本题采用扣分的方式评分,“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为7个点,考生译文中有1点错误扣1分,扣到0分为止。)

3.B(2分)

4.能力实绩;人格操守(2分)

5.知大体,抓大事;人格平等,尊重贤人;废除世袭,论功行赏。(3分)

师生总结

1.请回顾本节课所讲的知识重点。

2.方法提炼。

3.请把存在疑惑的地方提出来。

请在此处写下你的学习心得:

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刘虞传

①刘虞,字伯安。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公事去官。中平初,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朝廷拜虞甘陵相绥抚荒余以疏俭率下。

②后车骑将军张温讨贼边章等,发幽州乌桓三千突骑,而牢禀逋悬①,皆叛还本国。前中山相张纯私谓前太山太守张举曰:“今乌桓既畔,皆愿为乱,凉州贼起,朝廷不能禁。又洛阳人妻生子两头,此汉祚衰尽,天下有两主之征也。子若与吾共率乌桓之众以起兵,庶几可定大业。”举因然之。四年,纯等遂与乌桓大人共连盟,攻蓟下,燔烧城郭,虏略百姓。举称“天子”,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云举当代汉,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纯又使乌桓峭王等步骑五万,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朝廷以虞威信素著,明年,复拜幽州牧。虞到蓟,罢省屯兵,务广恩信。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开许善路。又设赏购举、纯。举、纯走出塞,余皆降散。纯为其门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灵帝遣使者就拜太尉,封容丘侯。

③及董卓秉政,遣使者授虞大司马,进封襄贲侯。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两亿有余,以给足之。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务存宽政。虞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

【注释】①牢禀逋悬:军粮拖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虞初举.孝廉()(2)公事去.官()

(3)庶几

..可定大业()(4)劝.督农植()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举因.然之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①自鲜卑、乌桓、夫余之.辈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①而.虞务存宽政②吾恂恂而.起

D.①民夷感其.德化②其.皆出于此乎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朝廷以虞威信素著,明年,复拜幽州牧。

(2)纯为其门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

4.用“/”给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2分)(★★)

朝廷拜虞甘陵相绥抚荒余以疏俭率下

5.刘虞战胜张纯、张举的直接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联系全文,概括刘虞“德化”之政感召的对象。(2分)(★★★)

【答案】

1.(1)被举荐(或推荐)。(2)免除(或削除、离开)。(3)或许(或差不多、几乎、大概)。(4)鼓励。(4分)

2.B(2分)

3.(1)朝廷因为刘虞的威信一向显著,第二年,又任命他为幽州牧。(2分,以、素各1分)(2)张纯被他的门客王政杀死,(王政)把头送到刘虞处。(3分,被动、省略、诣各1分)(5分)

4.朝廷拜虞甘陵相/绥抚荒余/以疏俭率下(2分)

5.宽待从者;(1分)赏购首领。(1分(2分))

6.边民及少数民族百姓;青、徐流民;豪俊之人。(共3点,答对任意2点给2分)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资料 之实词篇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资料之实词篇一、古今异义,指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例句古义今义 芳草鲜美鲜艳美丽(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必说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遂与外人间隔断绝来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 的距离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不充足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白色 人物略不相睹一点儿与“详”相对 人物略不相睹人与物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描 写的人 一百许里大约许可 至于夏水襄陵到了……的时候表示另提一事 二、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1.渔人甚异之 (对……感到诧异,使动用法) 2.欲穷其林 (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3.处处志之 (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著名,名词作动词)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显出灵异,形容词作动词) 6.无丝竹之乱耳 (使……受到扰乱,使动用法) 7.无案牍之劳形 (使……感到劳累,使动用法) 8.不蔓不枝 (可译为“长枝蔓”“生旁枝”,名词作动词) 9.苔痕上阶绿 (长上,名词作动词)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驰的快马,动词作名词) 11.箬篷覆之(用箬叶,名词作状语)

12.不独亲其亲(以……为亲,名词作动词) 13.不独子其子(以……为子,名词作动词) 14.听妇前致词(走向前,名词作动词。) 15.石青糁之(用石青,名词作状语) 16.皆披发文身(画着花纹,名词作动词) 三、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1.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3.左手倚一衡木 (通“横”,横着的)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5.略无阙处 (通“缺”,缺口) 6.选贤与能 (通“举”,选拔) 7.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资料之虚词篇 1. 【之】 (一)代词。 1.一般代指人事物。 ①石青糁之(代词,代字的凹处) ②渔人甚异之 (代词,代桃林的奇景) ③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④箬篷覆之(代词,代船舱) ⑤闭之(代词,代窗户) ⑥左臂挂念珠倚之(代词,代左膝) 2.指示代词,这,此。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②能以径寸之木(助词,的) ③春冬之时(助词,的) ④山川之美(助词,的) ⑤浙江之潮(助词,的)

虚词其的用法_ 练习题.1

其练习题 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童微伺其睡。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独其为文犹可识。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6、溱与洧,浏其清矣。 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三、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 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8第一人称代词“我”;9—12指示代词“那”“那些”;13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21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22表示商量语气;23表示假设“假如”;24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5表示让步“尚且”;26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30—3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33(jī)表示疑问语气。 二、B(①他的②其中的③那④那⑤其中的⑥他,他们⑦我,自己⑧他, 他们) ⑨大概 三、 1、代词,可译为他 2、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7、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8、代词,可译为其中 9、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桃花源记》教学材料及随堂测试含答案

《桃花源记》教学材料及随堂测试(含答案) 引导语: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就是这样一篇文章,寄托了陶渊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腐朽社会的批判。 《桃花源记》教学材料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3.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

八大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虚词归纳 中考考查的文言虚词有8个:而乎其为以于则之。常采用客观性试题,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之 (一)代词 ①代人、事、物。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 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二)助词: ①结构助词,的。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 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 ③调节音节,不译。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④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 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例句:马之千里者 (三)动词,到,往,去。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以 (一)介词: ①用、把、拿。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 ②按照、依照。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凭借、依靠。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以此自终以此夸能 (二)连词: ①表目的,来,用来。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 ②表结果,以致于。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③因为。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以中有足了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三)动词,认为。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 (四)通“已”,已经。例句:固以怪之矣 3、于 (一)介词: ①到。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在。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欲报之于陛下也 ③从。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 ④对,向。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 ⑤比。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皆以美于徐公 (二)因为。例句:生于安乐,死于忧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连词:和、与、同。例句:曹操比于袁绍 4、而 (一)表并列。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溪深而鱼肥 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表修饰。例句:朝而往暮而归、杂然而前陈者、佣者笑而应曰、长跪而谢之、蹴尔而与之

文言虚词其且的练习与理解 含答案

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文言虚词练习:其 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二、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 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虚词与翻译

文言虚词: 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中考考查的五个虚词:之、其、以、于、而 1、之:代词:代人、事、物,指示代词。如:“徐公来,孰视之。”、“暮寝而思之。”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句末,凑足音节,不译。如:怅恨久之。 (4)作宾语前臵的标志。如:何陋之有。 动词:相当于“去”、“到”。如:辍耕之垄上。 2、其①代词:A.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你”“他”“我的”“自己的”等。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B.代具体的事物。例:屠自后断其股。(《狼》)C.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等。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副词:表示推测、反问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或者不译。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句中第一个“其”表反问,可译为“难道”;第二个“其”表猜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3、以①介词:A.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表示工具、手段、方式,可译为“用”“拿”等。例: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C.表示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为“在”“于”“从”等。例: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隆中对》) ②连词:A.表示目的,可译为“来”。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至于”等。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4、于介词:A. 作介词,译为“在”“到……时”;或“给、到”;还可以译为“比、对、向、从”等。 5、而①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②连词:A.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B.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C.表示顺承,相当于“然后”。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D.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E.表并列。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整理与积累 之:辍耕之垄上(去) 怅恨久之(语助词,不译) 鸿鹄之志(的) 二世杀之(代词,他)

游褒禅山记 随堂练习题

《游褒禅山记》巩固练习 ——命题人任宝柱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g 坟墓)窈.然( yǎo 幽暗深远)无物以相.之(xiāng 互相) B.盖音谬.也(miào 错误)瑰.怪(guī 瑰丽)咎.(jiū责怪)其欲出者 C.始舍.(sha 筑舍居住)华山之阳.(yán g 山的南面)深思而慎.取(shan 小心) D.怠.而欲出(dài 懒惰)卒.葬之(zú 终于)何可胜.道(shang 比得上)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也不相同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以故.(原来的)其后名之曰褒禅②有碑仆.(倒)道③其文漫灭 ..(模糊不清)④盖.(覆盖)音谬也⑤则其好游者不能穷.(处境艰难)也⑥夫夷.(平坦)以近⑦以其乃.(于是就)华山之阳名之也⑧有志矣,不随.(随从别人)以止也⑨其孰.(谁)能讥之乎 A. ①⑤⑥⑧⑨ B. ②③⑥⑧⑨ C. ②③⑥⑦⑧ D. ①⑤⑥⑦⑧ 5.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 A.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①火尚足以明.也②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①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②至于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之D.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6.下列各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B.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①于是余有叹焉.②然力足以至焉. D.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7.选出下列各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 C.所谓 ..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E.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B.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C.①有碑仆道.,其文漫灭②何可胜道.也哉

《逍遥游》重点虚词

《逍遥游》重点虚词 篇一:虚词分析 庄子 一、虚词分析 北冥有鱼,其(它的)名为鲲。鲲之(的)大,不知其(它)几千里也。化而(承接)为鸟,其(它的)名为鹏。鹏之(的)背,不知其(它)几千里也;怒而(修饰关系,地)飞,其(它的)翼若垂天之(的)云。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于(往)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者,志怪者也。之(的)言曰:“鹏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徙于(往)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修饰关系,地)上者九万里,去以(凭借)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取消)以(用)息相吹也。天之(取消)苍苍,其(揣测语气,难道)正色邪?其(揣测语气,难道)远而(因而,因果关系)无所至极邪?其(它)视下也,亦若是则已(则已,而已)矣(罢了)。 且(况且)夫(议论的标志)水之(取消)积也(句中,舒缓语气)不厚,则(那么)其(它)负大舟也(句中,舒缓语气)无力。覆杯水于(在)坳堂之(的)上,则(那么)芥为之(代杯水)舟。臵杯焉(于之)则(就)胶,水浅而(但)舟大也。风之(取消)积也(句中,舒缓语气)不厚,则(那么)其(它,指风)负大翼也(句

中,停顿,舒缓语气)无力。故九万里则(那么)风斯(这)在下矣,而后乃今(然后才,而,承接关系)培 风;背负青天而(而且,递进关系)莫之(宾语提前标志)夭阏者,而后乃今(然后才,而,承接关系)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它)曰:“我决起而(修饰关系,决,迅速地,作起的状语,决起,又是飞的状语,翻译为,迅速地从地上飞起来。)飞,枪榆枋而(承接)止,时则(或许)不至而(因而,因果关系)控于(在)地而已矣(罢了),奚以之(到)九万里而(承接)南为(“奚以……为?”怎么用得着呢?反问)?”适莽苍者,三餐而(修饰关系,地)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这)二虫又何(怎么)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它这样)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的)南有冥灵者,以(把)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把)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然而,转折关系)彭祖乃今以(因为)久特闻,众人匹之(他),不亦悲乎! 汤之(取消)问棘也是已(是也)。穷发之(的)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于之),其(它的)广数千里,未有知其(它的)修者,其(它的)名为鲲。有鸟焉(于之),其(它的)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的)云,抟扶摇羊角而(修饰关系,地)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这样以后)图南,且(将)适南冥也。斥鷃笑之(它)曰:“彼且(将)奚适也?我腾跃而(地,修饰关系)上,不过数仞而(承接,就)下,翱翔蓬蒿之(的)间,此亦

《祭十二郎文》字词解释版

祭十二郎文(选修P91)1年、月、日,季父 ..【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愈闻汝 丧之七日,乃.【副词,才】能衔 ..【含,怀着。补充:引申义为怀恨、憎恨】哀致.【表达】诚.【诚意】,使建中远.【形作状,在远方】具.【备办、准备】时.【应时的】羞.【通“馐”,美味食物】之奠.【名词,祭品】,告.【告慰】汝十二郎之灵.【灵位】。 2呜呼!吾少孤.【幼而丧父。补充同类词:“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及.【等到】长.【动词,长大】,不省.【知道】所怙.【依靠。失怙:丧父。补充成语:怙恶不悛quān,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中年兄殁.【死亡】南方,吾与.【连词,和】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不久,后来。补充同义词:“既而”】又与汝就食 ..【通“伶仃”,孤苦 ..【谋生】江南。零丁 无靠】孤苦,未尝 ..【不曾】一日相离也。吾上.【名作状】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去世】。承.【继承、接续】先人后.【后嗣,后代】者.【助词,句中停顿】,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代】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连词,表修饰】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这,这两个人。】而已!”汝尤.【副词,还、尚】小,当.【副词,应当、应该】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懂得、明白】其.【代嫂子】言之悲也。 3吾年十九,始.【初次】来京城。其.【代词,那,这】后四年,而归视.【探视、探望】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探望】坟墓,遇汝从.【跟随,指护送】嫂丧【灵柩】来葬。又二年,吾佐.【辅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探视、探望】吾;止.【留居如:“望门投止”: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贬义】一岁,请归取.【接取,“还必相迎取”】其孥.【妻子儿女的统称,】。明.年.【古今异义词,第二年】,丞相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唐代二品以上官员死亡】。吾去.【离开】汴州,汝不果.【成为事实,实现】来。是年,吾佐戎 ..【辅佐军务】徐州,使.【派遣】取汝者.【代词,…的人】始.【副词,才、这才】行,吾又罢.【被停职,被罢官】去.【离开】,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介词,在】东,东亦客.【作客、客居,寄居他乡】 也,不可以久;图.【打算、考虑】久远者.【助词,句中停顿】,莫如 ..【不如,不及、比不上。“莫”为否定副词】西.【名作状】归,将成家 ..【古今异义词,安家】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导读:(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苏轼《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师说的重点实词虚词和语法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师 1. 名词,老师。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无常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修饰“道”) 2. 作动词用,学习。例如: “吾师道也”。 3. 姓。例如: “师襄” 出 1. 动词,产生,发生。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2.动词,超过。例如: “其出人也远矣。” 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1. 人称代词,代人,他。例如: “吾从而师之”。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例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3.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的。例如: “古之学者”。 “童子之师”。 4.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傅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 结构助词,宾语提到动词前的标志。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其 副词,表示推测关系的语气,大概,恐怕是。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乎 1. 语气助词,表示反诘或推测语气,相当于“呢”或“吧”。例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诘,呢。) “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吧。) 2. 介词,表示时间或比较,相当于“在”或“比”。例如: “生乎吾前。”(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表比较,比。) 于 1.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向,从,在。例如: “耻学于师。”(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从、在) 2. 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例如: “于其身也。” 3. 介词,表示比较,比。例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实虚词知识填写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解释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 ()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 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句式:),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 ....?(句式:)”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 ......?(句式:)’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 燕王会境上 .....(句式:),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 .... 结于君 ...。(句式:)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 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相如曰: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 请指示 ..()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文言文虚词篇

S08斯输别 职阿布经光开偶 2019 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文言文虚词篇 【知识导学】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兼词。常 见的文言虚词有:安、但、而、耳、乎、何、故、或、既、乃、其、 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等 等。文言虚词的数量虽然远不及实词多,但使用频率之高,用法之灵 活,语法功能之强,在汉语发展过程中变化之大,都远远胜过实词。 可见,掌握虚词意义及用法十分重要。 一、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中借用过来,或由实词虚化出来的,因此, 许多词既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在学习时,必须注意通过具体 的语言环境,去辨别某个词在句中是实词还是虚词。可以说分清虚词 实词是学好文言虚词的第一步。如“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中的“顾”,当“探望、拜访”讲,是实词;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中的“顾”,当“却”讲,是虚词。 二、辨明用法 虚词大都是多义的,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它的意义。 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夫”,在 句首,是发语词。而“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中的“夫”, 在句末,是助词。又如“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中的“而”, 是连接动词和宾语的;而“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中的“而”,却是表示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可见,同一个虚词,所

表达的意义有时是不同的,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判断。不同的虚词又可以表示相同的意义,如“以三保勇而多艺”(《冯婉贞》)中的“而” 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中的“以”字,意义相同,都是连接前后部分的连词。又如“子何恃而往”(《为学》)中的“何”,与“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 中的“胡”字意义相同。 因此,对待虚词需要我们随时留心,多加辨析,既注意同一个虚词的不同作用,又注意不同虚词的相同之处。 三、通晓古今 要了解虚词的作用,还应该与现代汉语比较,了解它的变化,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 1.有的沿用下来。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中的“且”, 今作“而且”“况且”讲。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中的“然后”,今天仍然作“然后”讲。 2.有的消失了。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 作发语词;“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中的“者”,起停顿作用。现代汉语中就没有这种用法。 3.有的意义或用法发生了变化。如“虽我之死”(《愚公移山》)中的“虽”,是“即使”的意思,表示退一步说;现在则与“但是”“可是”相照应,表示语意的转折。又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所以”,起提出结果以究其原因的作用,而现在则用于“因为……所以”的句式,只起表明结果的作用。

选词填空与词语替换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选词填空与词语替换 一)词语替换 词语替换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语句中某一重要词语的理解。一般是先提供一个句子,句子中某个词语下面预先画有一条横线,要求考生在四个词语选项中找出一个意义最为贴切的进行替换。 词语替换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迅速地理解考题中画线部分的词语,同时能够对所提供的四个选项进行区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语义和不同语义,然后迅速选定其中一个进行替换。 需要说明一点是,在最近两年的试卷中,词语替换已不再出现。但词语替换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一个基础,考生还是应将这种题型的训练作为提高自己语感与理解能力的一个训练手段。 二)选词填空 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词义的辨别分析能力。被辨析的词主要是同义词或者近义词。一般是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已经留出空格,要求你从题后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句中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和最完整。 同词语替换相类似,选词填空题也是考查考生因词义相同或相近而造成相互干扰的情况中对不同词语的辨析能力。只不过因为缺少了句中的参考词语,难度稍微大了一些。成语使用、关联词使用是选词填空的特殊形式。

一、同义词的辨析与使用 词语替换和选词填空,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主要考查考生对词义相近的词的辨别能力,需要考生从多方面掌握词形、词义相近的词语。做好此类题的核心在于掌握好同义词。下面就同义如何辨析提供一些方法。 辨析同义词的关键是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 1.词义方面 首先,词义的轻重不同。如“轻视”、“蔑视”和“藐视”,“诬蔑”和“诬陷”,它们的词义都是从轻到重。 其次,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边疆”和“边境”它们的范围是从大到小。 再次,个体与集体不同。如树(个体)——树木(集体),纸(个体)——纸张(集体)。另外,语素的不同也使词义有异。比如“刊误”是“修改错误”之意,“刊”是“修改”之意(“不刊之论”的“刊”即此意);而“勘误”则是“列举更正书刊中文字的错误”的意思。 2.色彩方面 从感情色彩上加以区别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成果”、“结果”和“后果”三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依次为:褒、中、贬。区别语体色彩的不同,也是一个辨析方法,如“溜达”与“散步”,“聊

高考总复习语文:第编随堂虚词的使用

第一编第一章第3节 二、虚词的使用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四年一度的足球盛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谁将会成为这次世界杯的冠军? ________东道主德国队,________实力强劲的巴西队? ②禽流感________没有吓倒人们,________更加坚定了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③他________要准备参加“五四”演讲比赛,________要复习准备期中考试,忙得几天没睡觉。 A.是/还是不但/而且既/又 B.是/是不但/而且不是/就是 C.是/还是非但/反而既/又 D.是/是非但/反而不是/就是 解析:“是/还是”是选择关系。“非但/反而”表示反方向递进或出乎意料,“不但/而且”单纯表递进。句中有“反方向递进”的意思,因此选“非但/反而”。“既/又”表示并列关系,“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例句并没有否定前者的意思,故选“既/又”。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准确的一组是 ( ) ①任何一个有政治智慧的执政党,都会________推进民主来获得人民的认同, 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________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②中国________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原则,一直倡导并积极推动六方会谈,希 望在六方会淡的框架内,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 ③我 ________不想把这件事做好?可时间实在是太紧啊! A.通过/继而历来何曾 B.经过/继而从来何尝 C.通过/从而历来何尝 D.经过/从而从来何曾 解析:“通过”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经过”进行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其他情况发生变化。“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继而”副词,表示紧随着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历来”是从来、一向之意,“从来”,从过去到现在。历来书面语浓一些,更符合外交 场合。“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资料之实词篇资料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资料之实词篇 二、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1.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使动用法) 2.欲穷其林(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3.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名词作动词)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显出灵异,形容词作动词) 6.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使动用法) 7.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使动用法) 8.不蔓不枝(可译为“长枝蔓”“生旁枝”,名词作动词) 9.苔痕上阶绿(长上,名词作动词)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驰的快马,动词作名词) 11.箬篷覆之(用箬叶,名词作状语) 12.不独亲其亲(以……为亲,名词作动词) 13.不独子其子(以……为子,名词作动词) 14.听妇前致词(走向前,名词作动词。) 15.石青糁之(用石青,名词作状语) 16.皆披发文身(画着花纹,名词作动词) 三、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1.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2.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3.左手倚一衡木(通“横”,横着的)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5.略无阙处(通“缺”,缺口) 6.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7.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资料之虚词篇 1. 【之】 (一)代词。 1.一般代指人事物。 ①石青糁之(代词,代字的凹处) ②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桃林的奇景) ③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④箬篷覆之(代词,代船舱) ⑤闭之(代词,代窗户) ⑥左臂挂念珠倚之(代词,代左膝) 2.指示代词,这,此。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②能以径寸之木(助词,的) ③春冬之时(助词,的) ④山川之美(助词,的) ⑤浙江之潮(助词,的) ⑥天下之伟观也(助词,的) ⑦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助词,的) ⑧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⑨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大道之行也(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4.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久之,目似暝(调节音节) (三)动词,到……去。 ①送孟浩然之广陵(到……去) 2.【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竟然)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三)判断词,是,就是 胜败乃兵家常事(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