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课程名称:分子免疫学

任课教师姓名:王彦刈副教授

研究生姓名:魏方超

学号:2010021841

年级:研一

专业:遗传学

任课教师评分:

年月日

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魏方超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

摘要: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是医学

界正致力于攻克的难题。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生存质量重视,肿瘤临床的治疗亟待需要一种针对性强、更加安全、毒副作用小的疗法。关注缓解癌症疼痛、改善放化疗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药物对肿瘤靶向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肿瘤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肿瘤治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6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中国现有癌症患者约450万人,死亡率逾30%,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肿瘤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药物、中药、生物制品、基因药物和肿瘤靶向治疗。用于肿瘤治疗的化疗药物能够杀死肿瘤细胞,但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肿瘤中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但目前还不能治愈肿瘤。生物制品主要集中在肿瘤或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的研究,是肿瘤治疗研究的主要领域。肿瘤的发生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肿瘤的基因治疗就是通过阻断癌基因的表达或恢复抑癌基因的功能来抑制肿瘤的发展或恢复其正常表型。现就肿瘤的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Ⅰ肿瘤的中药治疗

抗肿瘤中药主要包括三种,即通用型抗肿瘤中药、非通用型抗肿瘤中药以及用于化疗辅助的抗肿瘤中药。通用型抗肿瘤中药主要包括:西黄丸、复方苦参注射液、平消胶囊、艾迪注射液、金龙胶囊、复方斑蟊胶囊、康莱特注射液,以及贞芪扶正胶囊(颗粒)和参一胶囊等。中药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应充分发挥中药的特色,特别是发挥其在增强免疫、整体调节方面的功能。通过上述各中药抗肿瘤的组方特点,不难看出在抗肿瘤中药新药的开发思路可坚持攻补双施、联合用药的原则 [1]。

Ⅱ化疗与免疫治疗联合

化疗(chemotherapy)是癌症临床治疗的经典方法之一,但是,临床使用的化疗药物大多为细胞毒类化合物,主要以杀灭细胞为目标,有选择性差和毒性强等缺点,另外,肿瘤细胞对药物耐受性也是影响化疗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作为新型的治疗手段,具有长效和低毒等优点,具体可分为细胞因子治疗、抗体治疗、肿瘤疫苗(vaccine)治疗、过继性T细胞免疫治疗和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等。目前免疫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肿瘤治疗中,然而癌

症患者机体内免疫抑制系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免疫治疗在临床的推广,如肿瘤抗原呈递缺陷、死亡配体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素(serpins)表达等逃逸机制干预,癌细胞自身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以及肿瘤抗原在各类癌症中的突变、隐匿和缺失等都降低了免疫治疗的疗效[2]。最新研究表明,化疗和免疫治疗联合使用不仅有助于恢复机体免疫应激能力,有效提高免疫治疗疗效,还可以减少化学治疗的毒性反应,克服耐药性发生。在医药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可此种新型的联合治疗策略[3]。

Ⅲ抗血管生成和肿瘤血管正常化

实体瘤所致的死亡超过肿瘤总死亡的85%。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肿瘤血管。抗血管生成治疗(anti-angiogenesis)对战胜癌症有着很大的潜力。人们通常推测抗血管生成药物破坏肿瘤的血管系统有可能导致肿瘤缺血缺氧,阻碍药物和氧的输送而拮抗化疗和放疗。2001年,Jain[4]提出了一个有悖于传统的观点:合理地运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使原来扭曲异常的肿瘤血管趋于正常,更有效地输送氧和药物到肿瘤细胞,提高化疗和放疗的效果。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也证实,抗血管生成治疗能引起肿瘤血管和肿瘤微环境的正常化[5]。血管正常化这一理论和实践不仅在肿瘤治疗方面,还在其它血管异常性疾病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受到关注[6]。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生殖、生长发育和修复的基础。肿瘤无新生血管时,直径很少超过2 mm-3mm,其生长处于休眠状态。当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长大到一定程度,氧及营养供应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就出现不足。一旦血管长入肿瘤,供给肿瘤组织营养和氧的方式由周边弥散变为血液灌注,其代谢产物也能被及时彻底清除。肿瘤血管不仅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运走代谢产物,还决定肿瘤的病理生理、生长、侵袭、转移和对各种治疗的反应[7]。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原理是:抑制和破坏肿瘤血管生成,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抗血管生成治疗策略包括直接靶向内皮细胞,间接干预肿瘤或基质细胞释放血管生成因子等[8,13]。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始于Folkman的假说。贝伐单抗是一种针对VEGF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的Ⅲ期临床试验中,与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常规化疗联合使用,使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了4.7个月[14]。FDA批准的另外两种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和舒尼替尼(sunitinib),都是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单用治疗肾癌都能延长患者生存[9]。

Ⅳ磁场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临床方面关于应用磁场治疗肿瘤的例子不是很多,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Bessmel[15]的报道中指出,在接受了低强度静磁场和脉冲磁场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免疫淋巴细胞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消化功能明显增强,说明磁场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调节功能。国内的一些报道研究了磁场治疗癌症的镇痛效果。徐雪雄[16]应用永磁体贴敷肿瘤体表狡影区治疗了10例恶性肿瘤患者,4例磁场强度采用0.08一0.IT,其中1例有暂时的制痛效果,另3例无效;6例磁场强度0.2一0.25T,5例疼痛有所减轻,食欲改善,其中4例出现4-6个月的缓解期。陈代纯[17]的报道表明磁场治疗癌症疼痛的有效率达89.9%。骆云鹏[18]对3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进行极高频电磁复合波幅照,并采用ELISA法检测幅照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IFN和IL4水平变化;另对3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

同比进行细胞因子检测;再分别对上述患者外周血进行IFN和IL-4水平变化的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第3天至第8天,细胞因子IFN水平降低,而IL-4水平则明显升高,反映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Th细胞的存在异常(Th2)漂移;但极高频电磁复合波幅照治疗,可干预或阻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Th细胞的异常漂移。常汉英[18]用理疗的MCS-4A型或4B型磁疗机产生的脉冲磁场治疗传统疗法无效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例,其中乳腺癌手术后转移2例,恶性淋巴瘤1例,颈部会厌癌放疗后转移淋巴结1例,结肠癌术后转移右、左下腹肿瘤1例,肺(腺)癌l例,治疗后显效4例,有效2例,在磁疗期间均未配合其它治疗[19]。

Ⅴ分子靶向治疗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手段,以其低毒副作用和高效率的治疗效果正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在生物体内有许多可以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分子,这些靶点分子位于癌细胞的不同位置: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细胞外基质。

癌症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也被人们称为药物治疗,在癌症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治疗效果却受到其剂量依赖性毒性的影响,目前药物治疗的效果已经进入平台期。分子靶向治疗指以癌症相关分子作为靶点,将药物、抗体等有效成分靶向定位于癌细胞及相关成分,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定向、定位的优势,可以减少用药剂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正成为全世界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在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过程中,靶点分子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癌症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根据靶点分子和癌细胞的位置关系,可分为癌细胞本身靶点分子和癌细胞相关靶点分子两大类:前者是指靶点分子位于癌细胞上;后者是指那些不在癌细胞上,但却与癌细胞状态有密切关系的靶点分子[20]。

Ⅵ音乐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马亚宁等[21]对41例癌症患者用音乐疗法调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改善了睡眠,增进食欲,缓解疼痛,取得较满意效果王保胜等[22]对对80例放射治疗期间的癌症患者进行音乐疗法,表明音乐疗法可较快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对患者有镇静、镇痛作用,并能减轻因放疗引起的恶心、乏力等症状。蔡光蓉等[23]对162例肿瘤患者采用音乐疗法配合抗肿瘤治疗,表明音乐疗法能调节肿瘤患者情绪,优化情绪反应,改善躯体症状,增强免疫功能。在国外有关音乐治疗的文献中, Smith等[24]对42例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采用音乐疗法作为减轻肿瘤患者的焦虑症状的有效干预手段。Cook[25]在1986年研究证明收听音乐和演奏音乐能降低癌症患者不适症状的程度和疼痛。Pfaff等[26]在1989年也发现音乐能有效减少儿童肿瘤患者的疼痛。Boldt[27]在1996年也证实音乐治疗能有效减少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在骨髓移植过程中能在疼痛控制中起很大的帮助。对肿瘤护理而言,音乐治疗不单只是音乐的享受,还可用于处理病患焦虑抑郁的情绪、改善语言表达或沟通的障碍、增加互动、减轻疼痛、以及改善失眠、环境知觉剥削或过度负荷[28]。

Ⅶ总结

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不仅疗效不显著而且毒性大。因此,急需开发更好的治疗措施。近年,随着对肿瘤免疫学理论认识的不断加深,肿瘤

免疫治疗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抗体疗法为主要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逐渐得到临床验证。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肿瘤免疫疗法不仅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而且肿瘤免疫预防可能成为肿瘤免疫疗法的终极目标,未来肿瘤疫苗将作为预防性疫苗在人群中广泛应用,癌症的发病率将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姜殿君,赵丽妮,崔晶,等.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

志,2009,8(11):129-131.

2.Hahnel P S, Thaler S, Antunes E,et al. Targeting AKTsignaling sensitizes

cancer to cellular immunotherapy [J].Cancer Res, 2008, 68(10): 3899-3906.

3.顾红燕,孙路路. 化学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姻:临床肿瘤治疗新策略[J].药学服务与研

究,2009,9(5): 344-347.

4.Jain RK.Normalizing tumor vasculature with anti-angiogenic therapy:Anew

paradigm for combination therapy.Nat Med,2001,7(9):987-989.

5.Fukumura D,Jain RK.Tumor microvasculature and microenvironment:tar-gets for

anti-angiogenesis and normalization.Microvasc Res,2007,74(2-3):72-84.

6.Jain RK.Normalization of tumor vasculature:an emerging concept in

anti-angiogenic therapy.Science,2005,307(5706):58-62.

7.Fidler IJ,Ellis LM.Neoplastic angiogenesis--not all blood vessels are

createdequal.N Engl J Med,2004,351(3):215-216.

8.Joyce JA.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CancerCell,2005,7(6):513-520.

9.Kerbel RS.Tumor angiogenesis.N Engl J Med,2008,358(19):2039-2049.

10.Jain RK,Duda DG,Clark JW,et al.Lessons from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s

onanti-VEGF therapy for cancer.Nat Clin Pract Oncol,2006,3(1):24-40.

11.Padera TP,Stoll BR,Tooredman JB,et al.Pathlolgy:cancer cells

compressintratumour vessels.Nature,2004,427(6976):695.

12.Tong RT,Boucher Y,Kozin SV,et al.Vascular normalization by

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blockade induces a pressure gradientacross the vasculature and improves drug penetration in tumors.Cancer Res,2004,64(11):3731-3736.

13.Fukumura D,Jain RK.Tumor microenvironment

abnormalities:causes,consequences,and strategies to normalize.J Cell Biochem,2007,101(4) 937-949.

14.Carmeliet P.Angiogenesis in life,disease and

medicine.Nature,2005,438(7070):932-936.

15.Bessmel,tsev55,AbdulkadyrovKM,GoncharVA,etal.Thein一

vitroeffeetofeonstantandPulsatingmagnetiefieldonimmunoeomPetentb10edeells ofhematologiePatients[J].VoPronkol,2001,47:59- 65

16.XuXuexiong.ClinierePortofmagnetiefieldstreatmentformalig·nanttumor[J」.C

hinJBiomagnetism,1988,2:45-7(inChinese)

17.ChenDai一hun,YangRu一ehang,ChenZheng-zhong,etal.Extremelyintenma,

etiefieldforthetreatmentofPain[J].ChinJInteglatedTradltWestMed,1992,12:249一250(inChinese)

18.LuoYun一Peng,YuNan一sheng,HuangWen一zhou,

etal.EffeetsofmillimeterwaveonthehomcostasisofPBLThIPThZimmunere·sponsei neaneerPatientstreatedwithehemotheraPy[J].ImmunolJ,2006,22:562·565(inChinese)

19.常汉英等.磁场疗法治疗恶性肿瘤18例报告[A]生物医学物理究[c].武汉:武汉大学

出版社,1990:74

20.董兵,朱毅敏. 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J].癌症,2010,29(3):370-375.

21.马亚宁,王晓红,呼晓霞.运用音乐疗法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尝试[J].解放军护理

杂志, 2000, 17(4): 35-36.

22.王保胜,刘楠,宋伟,等.音乐疗法对癌症患者放疗期间的心理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

2005, 26(18): 76.

23.蔡光蓉,李佩文,焦丽萍,等.音乐疗法配合抗肿瘤治疗11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21(12): 891-894.

24.SmithM, CaseyL, JohnsonD, eta.l Music as a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for

anxiety in patients receiving radiation therapy[J]. On-cologyNursing Forum, 2001, 28(5): 855-862.

25.Cook JD. Music as an intervention in the oncology setting[ J].CancerNurs, 1986,

9(1): 23-28.

26.PfaffVK, Smith KE, Gowan D. The effects ofmusic-assisted relaxation on the

distress ofpediatric cancerpatientsundergoing bonemarrow aspirations [ J].

Child Health Care, 1989, 18 ( 4 ):232-236.

27.Boldt S. The effects ofmusic therapy o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well-being,

physical comfort, and exercise endurance of bonemar-row transplantpatients[J]. JMusicTher, 1996, 33(3): 164-188.

https://www.doczj.com/doc/a36490233.html,ne D. Music therapy: a gift beyond measure[ J]. OncolNursForum, 1992, 19(6):

863-86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