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干燥单元实训装置操作指导书

干燥单元实训装置操作指导书

干燥单元实训装置操作指导书
干燥单元实训装置操作指导书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系列之

流化床干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

实训操作指导书

江苏昌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2014.09

目录

一、前言 (3)

二、实训目的 (4)

三、实训原理 (5)

(一)干燥曲线 (5)

(二)干燥速度曲线 (6)

(三)临界点和临界含水量 (7)

四、流化床干燥实训装置介绍 (8)

(一)装置介绍 (8)

(二)工艺流程 (8)

(四)流化床干燥对象配置单 (11)

(五)装置仪表及控制系统一览表 (12)

(六)设备能耗一览表 (12)

五、实训步骤 (13)

(一) 开机准备 (13)

(二) 正常开机 (13)

(三) 正常关机 (17)

(四) 记录数据表 (18)

一、前言

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而实训设备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实验设备更多是验证实验原理,缺乏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无法实现生产现场的模拟,故障的发现,分析,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实现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具有现代工厂情景的实训设备。

本流化床干燥实训装置把化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处理等最新的成果揉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工厂模拟现场化、故障模拟、故障报警、网络采集、网络控制等培训任务。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为载体,以液——液传质分离任务为导向,以岗位操作技能为目标,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形成“教、学、做、训、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板式塔精馏操作技能训练装置。

本精馏塔实训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课程体系模块化;实训内容任务化;技能操作岗位化;安全操作规范化;考核方案标准化;职业素养文明化。

二、实训目的

1)了解流化床体各部件的作用、了解流化床的结构和特点、了解流化床的工作流程;

2)掌握流化床的基本操作、调节方法、了解影响流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3)掌握吸流化床常见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4)掌握流化床的操作;

5)能正确使用设备、仪表,及时进行设备、仪器、仪表的维护与保养;

6)学会做好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7)正常开车,按要求操作调节到指定数值;

8)能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发现、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各种异常现象,特殊情况

能进行紧急停车操作;

9)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应用计算机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监控;

10)正确填写生产记录,及时分析各种数据;

11)正常停车;

12)了解掌握工业现场生产安全知识。

三、实训原理

(一)干燥曲线

在流化床干燥器中,颗粒状湿物料悬浮在大量的热空气流中进行干燥。在干燥过程中,

湿物料中的水分随着干燥时间增长而不断减少。在恒定空气条件(即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动速度保持不变)下,实验测定物料中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将其标绘成曲线,即为湿物料的干燥曲线。湿物料含水量可以湿物料的质量为基准(称之为湿基),或以绝干物料的质量为基准(称之为干基)来表示:

当湿物料中绝干物料的质量为mc ,水的质量为mw 时,则

以湿基表示的物料含水量为

w c w m m m w +=

kg (水) / kg (湿物料) (1)

以干基表示的湿物料含水量为

c w m m W =

kg (水) / kg (绝干物料) (2)

湿含量的两种表示方法存在如下关系:

W W

w +=1 (3)

w w

W -=

1 (4) 在恒定的空气条件下测得干燥曲线如图1所示。显然,空气干燥条件的不同干燥曲线的

位置也将随之不同。

W

kg (水) / kg (绝干物料)

W

kg (水) / kg (绝干物料)

图1 干燥曲线 图2 干燥速度曲线

(二)干燥速度曲线

物料的干燥速度即水分汽化的速度。

若以固体物料与干燥介质的接触面积为基准,则干燥速度可表示为

Adt dW

m N c A -= kg · m –2· s –1 (5) 若以绝干物料的质量为基准,则干燥速度可表示为

dt dW

N -=A ' s –1或kg (水) · kg –1(绝干物料) ·s –1 (6) 式中:mc - 绝干物料的质量,kg ;

A - 气固相接触面积,m2;

W - 物料的含水量kg (水) · kg –1 (绝干物料);

t - 气固两相接触时间,也即干燥时间,s 。

由此可见,干燥曲线上各点的斜率即为干燥速度。若将各点的干燥速度对固体的含水量

标绘成曲线,即为干燥速度曲线,如图2所示。干燥速度曲线也可采用干燥速度对自由含水量进行标绘。在实验曲线的测绘中,干燥速度值也可近似地按下列差分进行计算:

t W

N ΔΔ'A -= s –1 (7)

(三)临界点和临界含水量

从干燥曲线和干燥速度曲线可知,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过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物料预热阶段 当湿物料与热空气接触时,热空气向湿物料传递热量,湿物料温度逐

渐升高,一直达到热空气的湿球温度。这一阶段称为预热阶段,如图3-1和图3-2中的AB 段。

(2)恒速干燥阶段 由于湿物料表面存在液态的非结合水,热空气传给湿物料的热量,使

表面水分在空气湿球温度下不断气化,并由固相向气相扩散。在此阶段,湿物料的含水量以恒定的速度不断减少。因此,这一阶段称为恒定干燥阶段,如图3-1和图3-2中的BC 段。

(3)降速干燥阶段 当湿物料表面非结合水已不复存在时,固体内部水分由固体内部向表

面扩散后气化,或者气化表面逐渐内移,因此水分的汽化速度受内扩散速度控制,干燥速度逐渐下降,一直达到平衡含水量而终止。因此这个阶段称为降速干燥阶段,如图3-1和图3-2中的CDE 段。

在一般情况下,第一阶段相对于后两阶段所需时间要短得多,因此一般可略而不计,或

归入BC 段一并考虑。格局固体物料特性和干燥介质的条件,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相对比较,所需干燥时间长短不一,甚至有的可能不存在其中某一阶段。

第二阶段与读三阶段干燥速度曲线的交点称为干燥过程的临界点,该交叉点上的含水量

称为临界含水量。

干燥速度曲线中临界点的位置,也即临界含水量的大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它受固体

物料的特性,物料的形态和大小,物料的堆积方式,物料与干燥介质的接触状态以及干燥介质的条件(湿度、温度和风速)等等因素的复杂影响。例如,同样的颗粒状固体物料在相同的干燥介质条件下,在流化床干燥器中干燥较在固定床中干燥的临界含水量要低。因此,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干燥器,测定干燥过程临界点的临界含水量,干燥曲线和干燥速度曲线,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流化床干燥实训装置介绍

(一)装置介绍

固体干燥是利用热能使固体物料与湿分分离的操作。在工业中,固体干燥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以对流干燥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对流干燥是利用热空气或其他高温气体介质掠过物料表面,介质向物料传递热能同时物料向介质中扩散湿分,达到去湿之目的。对流干燥过程中,同时在气固两相间发生传热和传质过程,其过程机理颇为复杂。并且,对流干燥设备的型式又多种多样。因此,目前对干燥过程的研究仍以实验研究为主。

实验装置分为流化床干燥实训对象,仪表操作台,上位机监控计算机,监控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几部分。

流化床干燥实训对象包括鼓风机、负压引风机、空气加热器、流化床、旋风分离器、旋风收尘器、取样器、产品收集布袋、布袋除尘器、喂料机、床层压差变送器等组成。(二)工艺流程

空气由风机经空气加热器和孔板流量计后分四路进入流化床干燥器。热空气由干燥器底部鼓入,经分布板均布后,进入床层将固体颗粒流化并进行干燥、并经扩大段沉降。湿空气由干燥器经两个一级除尘器(旋风分离器)和两个二级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后经引风机抽出、放空。

空气的流量由旁路调节球阀调节,并由“孔板流量计”计量流量,现场显示,并在“仪表操作台”上“风量手自动控制仪”显示控制。

床层温度控制由“床层温度手自动控制仪”通过控制加热器加热管电压的大小进行控制。流化床干燥器的床层压降由压差传感器检测。

固体物料采用间歇操作方式,由干燥器顶部加入,试验完毕,在流化状态下由下部卸料口流出。分析用试样由采样器定时采集。

精品

图3 流化床干燥实训流程图

可编辑

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总结

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总结

————————————————————————————————作者:————————————————————————————————日期:

化 工 单 元 操 作 仿 真 实 训 总 结 姓名:XX 班级;XX班 学号:XXXX

目录 一、实训内容 1、精馏塔仿真 2、液位控制仿真 3、吸收解吸仿真 4、萃取仿真 5、灌区仿真 6、真空仿真二、仿真总结

一、实训内容 1、精馏塔仿真 1.1操作原理: 精馏原理精馏操作迫使混合物的气、液两相在精馏塔体中作逆向流动,在互相接触过程中,液相中的轻组分逐渐转入气相,而气相中的重组分则逐渐进入液相。精馏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传质过程,也伴随着传热。在恒定压力下,对单组分液体在沸腾时继续加热,其温度保持不变。但对于多组分的理想溶液来说,在恒定压力下,沸腾溶液的温度却是可变的。一般而言,在恒定压力下,溶液气液相平衡与其组分有关。高沸点组分的浓度越高,溶液平衡温度越高。与纯物质的气液平衡相比较,溶液气液平衡的一个特点是:在平衡态下,气相浓度与液相浓度是不相同的。一般情况下,气相中的低沸点组分的浓度高于它在液相中的数值.对于纯组分的气液相平衡,把恒定压力下的平衡温度称为该压力下的沸点或冷凝点。但对于处在相平衡的溶液,则把平衡温度称为在该压力下某气相浓度的露点温度或对应的液相浓度的泡点温度。对于同一气相和液相来说,露点温度与泡点一般是不相等的,前者比后者高。 1.2工艺流程: 进料及排放不凝气 启动再沸器 建立回流 调整至正常 1.3仿真图:

2、液位控制仿真 2.1操作原理: 缓冲罐V101仅一股来料,8Kg/cm2压力的液体通过调节产供阀FIC101向罐V101充液,此罐压力由调节阀PIC101分程控制,缓冲罐压力高于分程点(5.0Kg/cm2)时,PV101B自动打开泄压,压力低于分程点时,PV101B 自动关闭,PV101A自动打开给罐充压,使V101压力控制在5Kg/cm2。缓冲罐V101液位调节器LIC101和流量调节阀FIC102串级调节,一般液位正常控制在50%左右,自V101底抽出液体通过泵P101A或P101B(备用泵)打入罐V102,该泵出口压力一般控制在9Kg/cm2,FIC102流量正常控制在20000Kg/hr。 罐V102有两股来料,一股为V101通过FIC102与LIC101串级调节后来的流量;另一股为8Kg/cm2压力的液体通过调节阀LIC102进入罐V102,一般V102液位控制在50%左右,V102底液抽出通过调节阀FIC103进入V103,正常工况时FIC103的流量控制在30000 kg/hr。 罐V103也有两股进料,一股来自于V102的底抽出量,另一股为8kg/cm 2压力的液体通过FIC103与FI103比值调节进入V103,比值系数为2:1,V103底液体通过LIC103调节阀输出,正常时罐V103液位控制在50%左右。2.2工艺流程: 缓冲罐V-101充压及液位建立 中间罐V-102液位建立 产品罐V-103建立液位 2.3、仿真图:

[实践]__萃取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实践]__萃取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作萃取过程及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学习目标 1(了解液-液萃取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熟悉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液-液萃取方案; 2(熟悉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掌握萃取剂的选择方法。会根据萃取相图等知识确定萃取剂用量并能进行单级萃取过程的计算。 3(掌握萃取设备的分类及萃取典型设备,能够根据萃取任务进行萃取设备的选择。 4(掌握连续逆流萃取过程及计算,萃取剂最少用量的计算。 5(掌握实训萃取装置的结构,萃取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能够独立进行萃取装置的操作。通过测定原料液和萃余相的浓度,对萃取效果进行评价。 引言 前已介绍,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一般用沉降、过滤等操作方法;均相物系中气体 混合物的分离则用吸收与解吸的方法来完成,那么均相液体混合物又该如何分离呢,本学习情境四开始介绍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蒸发、蒸馏和萃取。 当形成溶液的各组分中,至少有一种组分是不挥发的,通常选用蒸发的方法将不挥发性的组分与挥发性的溶剂分离。 当形成均相混合物的溶液中各组分的均具挥发性,且各组分之间挥发性相差较大时,如果分离任务量大,且不需要很高的温度就能使各组分汽化时,这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一般采用蒸馏的方法。 萃取也是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混合液中各组分之间的挥发性相近,沸点相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甚至形成恒沸物时,用一般的蒸馏方法难以达到或不能达到分离要求的纯度。 (2)需分离的组分浓度很低且沸点比稀释剂高,用蒸馏方法需蒸出大量稀释剂,消耗能量很多。 (3)溶液中要分离的组分是热敏性物质,受热易于分解、聚合或发生其它化学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当分离液体混合物用蒸馏或萃取方法均可应用时,其选择操作方式的依据主要是由经济性来确定。与蒸馏比较,整个萃取过程的流程比较复杂,且萃取相中萃取剂的回收往往还要应用精馏操作。但是萃取过程是在常温下操作,无相变化以及选择适当溶剂可以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等优点,在很多情况下,仍显示出技术经济上的优势。 本学习情境主要学习萃取过程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基于双氧水生产工艺中氧化液分离任务的完成来学习有关萃取操作的知识。 制定从蒽醌氧化液中分离出双氧水的方案 双氧水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目前国内双氧水生产主要采用蒽醌法,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较电解法生产双氧水具有能耗少、成本低和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近20年,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能力迅速增加,国内陆续投产了几十套生产装置,尤其近几年,国内多家年产100kt(HO质量分数为27.5%,下同)和22 200kt大型双氧水企业的投产,大大促进了双氧水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 某化工厂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过程示意框图如下:

CA153定量测定-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CA153定量测定 1.原理 抗原或抗体包被的微粒子,是由多孔高分子粒子制成,具有很好的亲水性,悬浮性极佳,微粒子可与玻璃纤维不可逆结合,从而提高了反应的特异性。标本与微粒子以一定比例混合,标本中被检物质与微粒子上包被的抗体进行一定时间的反应,以反应终了后,反应液的一部分被移到玻璃纤维上,洗去未反应的被检物质与其它的不要成份,加入基质液,基质液被碱性磷酸所分解生成Methylumbelliferone。当该物受荧光照射后就产生荧光,测定荧光强度的分化率,从而决定被测物质的浓度。 2.标本采集: 2.1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 2.2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 2.3标本要求:采集血清样本,取被检者静脉血,用无菌取血针抽取病人静脉血3ml,收集干燥试管中,室温放置不超过8小时,2000转/分离心20分钟备用.采集血浆样本,用无菌取血针取被检者静脉血3ml,收集于含有EDTA作抗凝剂的试管中,室温放置不超过8小时,2000转/分离心20分钟备用。 3.标本储存:待测样本室温不超过8小时,4-8℃不超过72小时,-20℃可长期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严重溶血或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CA153诊断试剂盒。 6.2试剂生产厂家:美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6.3包装规格:100Test/kit 6.4试剂盒组成:CA153诊断试剂。 6.5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试剂盒贮存2-8℃条件,有效期12个月。 7.仪器设备: 7.1仪器名称: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 7.2仪器厂家:美国雅培公司 7.3仪器型号:AXSYMTm型 7.4仪器校准:本仪器校准由厂家工程师负责校准。 8.操作步骤: 8.1样本处理:取待测样本血清或血浆置于样本杯中(不能有纤维蛋白,不能有气泡)。 8.2仪器准备:检查纤维杯,反应杯数量满足实验需要,废物桶和废液桶是否连接好,仪器的光路是否正常,环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打印机的连接。 8.3试剂准备与检查:从冰箱取1号液放入仪器,检查所有试剂和缓冲液量是否足够,是否在有效期内。 8.4定标 8.4.1定标步骤:输入主标正曲线(工厂定标),从MAINMENU选择STOREDRESULTS,选择CALIBRATIONREVIEW,选择F4-NEWLOT,选择

转盘萃取塔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

化工原理实验装置系列之 转盘萃取塔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 杭州言实科技有限公司 2006.4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原理 (3) 三、实验装置 (5) 四、实验方法 (6) 五、注意事项 (7) 六、报告内容 (7) 七、思考题 (7) 八、附录 (8)

转盘萃取塔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液--液萃取塔的结构及特点。 ⒉掌握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⒊掌握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外加能量对液--液萃取塔传质单元高度和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液—液萃取设备的特点 液--液相传质和气液相传质均属于相同传质过程。因此这两类传质过程具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相当差别。在液液系统中,两相间的重度差较小,界面张力也不大:所以从过程进行的流体力学条件看,在液液相的接触过程中,能用于强化过程的惯性力不大,同时已分行的流体力学条件看,在液液相的接触过程中,能用于强化过程的惯性力不大,同时已分散的两相,分层分离能力也不高。因此,对于气液接触效率较高的设备,用于液液接触就显得效率不高。为了提高液液相传质设备的效率。常常补给能量,如搅拌、脉动、振动等。为使两相逆流和两相分离,需要分层段,以保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让分散的液相凝聚,实现两相的分离。 2、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1)分散相的选择 在萃取设备中,为了使两相密切接触,其中一相充满设备中的主要空间,并呈连续流动,称为连续相kl一相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称为分散相,哪一相作为相对设备的操作性能、传质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分散相的选择可通过小试或中试确定,也可根据以下几方面考虑。 1)为了增加相际接触面积,一般将流量大的一相作为分散相;但如果两相的流量相差很大,并且所选用的萃取设备具有较大的轴向混合现象,此时应将流量小的一相作为分散相,以减小轴向混合。 2)应充分考虑界面张力变化对传质面积的影响,对于>0系统,即系统的界面张力随溶质浓度增加而增加的系统;当溶质从液滴向连续相传递时,液滴的稳定性较差,容易破碎,而液膜的稳定性较好,液滴不易合并,所以形成的液滴平均直径较小,相际接触表面较大;当溶质从连续相向液滴传递时,情况刚好相反。在设计液液传质设备时,根据系统性质正确选择作为分散相的液体,可在同样条件下获得较大的相际传质表面积,强化传质进程。 3)对于某些萃取设备,如填料塔和筛板塔等,连续相优先润湿填料或筛板是相当重要的。此时,宜将不易润湿填料或筛板的一相作为分散相。 4)分散相液滴连续相中的沉降速度,与连续相的粘度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减小塔径,提高二相分离的效果,应将粘度大的一相作为分散相。 5)此外,从成本、安全考虑,应将成本高的、易燃、易爆物料作为分散相。 (2)液滴的分散 为了使其中一相作为分散相,必须将其分散为液滴的形式,一相液体的分散,亦即液滴的形成,必须使液滴有一个适当的大小。因为液滴的尺寸不仅关系到相际接触面积,而且影响传质系数和塔的流通量。 较小的液滴,固然相际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传质;但是过小的液滴,其内循环消失,液滴的行为趋于固体球,传质系数下降,对传质不利。所以,液滴尺寸对传质的影响必须同时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

干制食用菌作业指导书

分发号:003 一干制食用菌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为关键控制点 一、原料验收:原料为鲜木耳,鲜双胞蘑菇、鲜香菇,要求原料食用菌色泽鲜 亮、大小均匀,无杂质、无虫蚀、无异味、无腐烂、无霉变。 二、预处理(挑选、清洗、分选控水):将不符合要求的食用菌挑选除去后清 洗至水清澈为止,用3目的震动分选筛进行分选控水10-12min。 三、烘干:温度40℃-48℃,时间7-9 h,水分≤11.0%。 四、内包装:电子称、封口机提前用75%酒精消毒,内包材至少提前半小时杀菌消毒后,根据生产指令上的产品规格进行装袋,设置封口机速度 60-80 袋/分钟,并不定期抽检装量、封口严密度和打码清晰度,每班抽检不少于10袋,称量,记录每袋单重量,另取平均值,确保封口严密不漏气,打码清晰,净含量不少于标示量。

二、各工序作业指导书 1、原料验收 原料为鲜木耳,双胞蘑菇、香菇等,鲜木耳,双胞蘑菇、香菇来源于本公司基地,盛装的的工具必须清洁卫生、最好采用通风良好的竹篮、背筐等用具盛装鲜食用菌。严禁用布袋、塑料袋等易压紧工具装运。要求原料食用菌色泽鲜亮、大小均匀,无杂质、无虫蚀、无异味、无腐烂、无霉变。 鲜食用菌保管必须保存在保鲜库内并定期检查,控制库房内温度、湿度,确保鲜食用菌不出现霉、烂、变质现象及其它污染。 2、原料预处理(挑选、清洗、分选控水) 对各原料进行挑选使其达到洁净完好后备用;将挑选好的鲜食用菌放在清洗池里清洗干净。用3目的震动分选筛进行分选控水10-12min。 3、切割、摊晾 将预处理好的鲜食用菌根据生产需求放入蘑菇切割机中进切割,切割好的鲜食用菌摊晾于清洁摊晾盘中,摊食用菌厚度为3cm~5cm。摊晾至失重25-30%,达到手握软而不破的程度。 4、烘干 用75%的酒精浸泡的抹布擦拭烘箱内的盘子,用洁净抹布对烘箱外壁,墙壁、玻璃进行擦试,用消毒过的拖把对地面进行擦试。称量(25~30kg)食用菌放在烘箱内的料盘中以2-3㎝厚度均匀地摊平;打开烘箱开关,温度40℃-48℃,时间1-1.5 h,水分≤11.0%。烘干完毕把烘制合格的食用菌快速倒入洁净食品级周转箱,并进行称量后定置摆放悬挂中间产品状态标示卡。 5 分拣 把烤焦物分拣出来。 6、内包 速度 60-80 袋/分钟,封口严密不得漏气,打码清晰,净含量按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控制执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ELISA-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ELISA 原理 在微孔条上预包被纯化基因工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和II型(HIV-1/HIV-2)抗原(合成肽或基因重组蛋白),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或血浆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样品加入包被抗原反应孔,在随后的温育过程中,若样品中含特异抗体,则该抗体与包被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吸附到固相,再加入酶标记的HIV-1/HIV-2抗原,最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游离酶,加入显色剂后显色。 标本采集 2.1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 2.2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 2.3标本要求:采集病人静脉血2ml(可用EDTA抗凝),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分离血清备用。 标本储存:2-8°C保存不应超过48小时,-20°C不应超过3个月,-70°C长期保存,应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运输:密封,室温运输。 标本拒收标准:污染、标本量不足、严重溶血或脂血标本不宜作此项检测。 试剂 6.1试剂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 6.2试剂生产厂家: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

6.3包装规格:96Test/Kit 6.4试剂盒组成:包被反应板,HIV酶标记物,阳性对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浓缩洗涤液,底物A,底物B,终止液,封口膜,密封袋。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2-8°C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自动酶标仪 仪器厂家:Rayto 仪器型号:RT-2100C 操作步骤 平衡:将试剂盒各组分取出,平衡至室温(18-25°C),微孔板开封后,余者及时以自封袋封存。 配液:浓缩洗涤液配制前充分摇匀(如有晶体应充分溶解),浓缩洗涤液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1:19稀释后使用。 编号:将微孔条固定于支架,按序编号。 加样:用加样器在微孔反应条板孔中加入样品50μl;空白孔不加任何液体;阴性对照孔和阳性对照孔,每孔分别加入阴阳对照各50μl,标好位置。对照应在所有标本加完以后再加,以保证阈值准确性。温育(一):充分混匀,加上封板膜,置37℃温育30分钟。 洗涤(一):用洗涤液充分洗涤5次,洗涤完扣干(每次应保持30-60秒的浸泡时间)。 加酶:分别在每孔中加入酶标记物50μl,轻拍混匀。 温育(二):充分混匀,加上封板膜,置37℃温育30分钟。

化工单元操作 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大一下学期的第10周,我们第一次在校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流体输送不论就是用来输送何种物料,其目的都就是将流体从一个设备输送至另一个设备;加热与冷却的目的都就是得到需要 的操作温度;分离提纯的目的都就是得到指定浓度的混合物等。把这些包含在不同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同样物理变化,遵循共 同的物理学规律,使用相似设备,具有相同功能的基本物理操作,称为单元操作。 本次实训的地点就是学校实验楼。按老师要求,我们分成了小组,每个小组6、7个人一起拆装,这样有利于同学交流!第一天,大家都觉得很开心,很有趣,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仔细拆装,各个组在比赛谁快谁慢。老师也在耐心的给我们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对书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离心泵、往复泵、旋转泵、旋涡泵、真空泵,有了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泵,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她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与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我们每个人拿着扳手,活口扳,锤子认真的拆装实验室里的管道,管道泵就是适用于高层建筑增压送水、园林喷灌、冷却塔上水、远距离输水、空调、制冷冲洗、浴室等冷;暖水循环加压。使用温度80℃以下。内部窝轮转动使水上升,内部压强变小,由于大气压,水又进入窝轮部分。实际上也就是水泵,一般直接装在水管道上、叫管道泵。民用小型管道泵常用于水压不足的水管上增加水压,也可用于其她水循环系统。 化工单元操作就是应用于各种化工生产中,在20世纪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总结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化工单元 过程一起,组成学习化学工业生产的基础知识,这些单元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可以应用到各种化工门类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

化工原理实验—萃取

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液萃取设备的结构和特点; (2)掌握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3)掌握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外加能量 对液液萃取塔传质单元高度和通量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 1.液液萃取设备的特点 液液相传质和气液相传质均属于相间传质过程。因此这 两类传质过程具有相似之处,但也有相当差别。在液液系统中,两相间的重度差较小,界面张力也不大,所以从过程进行的流体力学条件看,在液液相的接触过程中,能用于强化过程的惯性力不大,同时已分散的两相,分层分离能力也不高。因此,对于气液接触效率较高的设备,用于液液接触就显得效率不高。为了提高液液相传质设备的效率,常常补给能量,如搅拌、脉动、振动等。为使两相逆流和两相分离,需要分层段,以保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让分散的液相凝聚,实现两相的分离。 2.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1)分散相的选择在萃取设备中,为了使两相密切接触,其中一相充满设备中的主要空间,并呈连续流动,称为连续相;另一相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称为分散相。哪一相作为分散相对设备的操作性能、传质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分散相的选择可通过小试或中试确定,也可根据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 1)为了增加相际接触面积,一般将流量大的一相作为分 散相;但如果两相的流量相差很大,并且所选用的萃取设备具有较大的轴向混合现象,此时应将流量小的一相作为分散相,以减小轴向混合。 2)应充分考虑界面张力变化对传质面积的影响,对于 dx d >0的系统,即系统的界面张力随溶质浓度增加而增加的系统;当溶质从液滴向连续相传递时,液滴的稳定性较差,容易破碎,而液膜的稳定性较好,液滴不易合并,所以形成的液滴平均直径较小,相际接触表面较大,当溶质从连续相向液滴传递时,情况刚好相反。在设计液液传质设备时,根据系统性质正确选择作为分散相的液体,可在同样条件下获得较大的相际传质表面积,强化传质过程。 3)对于某些萃取设备,如填料塔和筛板塔等,连续相优 先润湿填料或筛板是相当重要的。此时,宜将不易润湿填料或筛板的一相作为分散相。 4)分散相液滴在连续相中的沉降速度,与连续相的粘度

烘干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烘干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1、岗位名称烘干岗 2、岗位场所H-1、H-2、H-3皮带通廊、烘干操作室、烘干炉与烘干筒平台。 3、岗位职责 ◆负责本系统的正常生产,所属设备的操作和日常点检维护保养工作。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负责、精心操作,做到安全生产。 ◆遵守交接班制度,认真如实填写生产日报表。 ◆负责本岗位所领工具及公用物品的保管; ◆负责本岗位所属范围内设备与环境卫生清洁工作。 4、岗位简介 4.1、工艺流程 H-3 注:“”表烘干炉 “”表减速机 “”表烘干筒

4.2、工作原理 ◆经烘干炉进入烘干筒的物料因圆筒的旋转而不断翻动和推进,气体以一定的速 度流过筒体,完成传热、传质过程。由于物料不断地翻动,使气相不断地与新物料层接触从而加速了物料的干燥速度。我厂圆筒干燥机内的气体和物料之一间的流向是采取并流操作,可以快速干燥物料,达到较好的脱水效果。 ◆圆筒干燥机的重要工艺参数:圆筒直径、长度、倾斜度、转速。 5、作业目标 6、作业指导6.1、交接班

6.2 交接班规定 ◆ 上岗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 按时参加班前会,听取作业长的工作安排及安全教育。 ◆ 提前15分钟到岗,听取交班者介绍设备运转及安全生产情况。 ◆ 接班者要对设备、安全、卫生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向交班者提出,交班者要给予处理、答复、交接班双方签字认可。 ◆ 交班者应为接班者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并将本班生产、设备、安全等情况交待清楚,不得隐瞒。 ◆ 交接班时,双方发生争议的问题,应立即妥善协商解决,重大问题由双方班长协商解决,双方确认无异议后,交班者方可离岗。 ◆ 接班者未来或接班者没同意,交班者不得擅自离岗。 ◆ 接班时遇到设备停转,应向交班者了解停机原因,未经主控室许可不准启动设备。 ◆ 交接双方要认真填写交接班日志及原始记录,字迹要清楚,整齐。 ◆ 交接班时要把操作牌和共用的工器具,材料,备件交接清楚。 ◆ 因接班检查不周,在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处理。 说明: 班前会、班后会由班长(值班工长)主持: ◆ 班前会内容:班长(值班工长)检查到岗人数,员工身体状况和情绪状

Turbox Plus特种蛋白测定仪操作维护规程-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TurboxPlus特种蛋白测定仪操作维护规程 1.仪器分析原理和适用范围 1.1原理TurboxPlus系统是基于散射比浊法的原理,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沉淀反应)对光散射的特性。散射光的强度和形成复合物的量成比例、并且通过光电技术测定出来。内置软件将其转换成光散射单位,然后对蛋白的浓度单位LSU进行分析,结果被自动打印显示出来。 1.2适用范围血清、尿液等测定免疫球蛋白、补体、CRP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仪器性能参数 2.1样品量:20-150μL血清或尿液 2.2测量范围、精密度、灵敏度、方法学比较:参见相关测定项目作业指导书。 2.3分析时间:比浊后即时打印结果,测试速度100次/小时。2.4校准:开机自动校准。 2.5数据修正与处理:自动定标曲线修正,保留3位有效数字。2.6分析方法、样品稀释与混匀方式:免疫散射比浊法,样品稀释参见各项目作业指导书。 2.7环境条件:温度:15-40℃;相对湿度:<75%。 2.8电源:230V,50-60Hz±1Hz。 2.9光源:LED 2.10波长:635nm

2.11显示方式:数字字母式 2.12比色杯:圆形聚丙烯 2.13体积大小:325×245×105,重量4kg 2.14保险丝:125mAT 2.15联接:EIARS-232C 3.操作规程 3.1开机:打开电源开关。 3.2自检:开机后仪器进行一系列自检,包括打印机、显示器、键盘、读卡器、光路等的正常功能。 3.3样品分析: 3.3.1选择分析和定标 仪器自检后将出现以下信息; Isxx.xx.xxxxthecorrectdate? 回答【Yes】或输入正确日期。 Readthecard 插入定标卡通过读卡器槽,阅读定标卡(打印端面对自己,磁带朝下)。 假如读卡出错仪器有如下显示,可以重新阅读磁卡。Errorwhilereadingcard(读卡出错) Pleasetryagain(请重试) 成功阅读时,仪器将自动打印分析资料,并显示;IgGLotxxxxx(项目及批号) Expirydatexx.xx.xxxx(有效期)

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总结

化 工 单 元 操 作 仿 真 实 训 总 结 姓名:XX 班级;XX班 学号:XXXX

目录 一、实训内容 1、精馏塔仿真 2、液位控制仿真 3、吸收解吸仿真 4、萃取仿真 5、灌区仿真 6、真空仿真 二、仿真总结

一、实训内容 1、精馏塔仿真 1.1操作原理: 精馏原理精馏操作迫使混合物的气、液两相在精馏塔体中作逆向流动,在互相接触过程中,液相中的轻组分逐渐转入气相,而气相中的重组分则逐渐进入液相。精馏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传质过程,也伴随着传热。在恒定压力下,对单组分液体在沸腾时继续加热,其温度保持不变。但对于多组分的理想溶液来说,在恒定压力下,沸腾溶液的温度却是可变的。一般而言,在恒定压力下,溶液气液相平衡与其组分有关。高沸点组分的浓度越高,溶液平衡温度越高。与纯物质的气液平衡相比较,溶液气液平衡的一个特点是:在平衡态下,气相浓度与液相浓度是不相同的。一般情况下,气相中的低沸点组分的浓度高于它在液相中的数值.对于纯组分的气液相平衡,把恒定压力下的平衡温度称为该压力下的沸点或冷凝点。但对于处在相平衡的溶液,则把平衡温度称为在该压力下某气相浓度的露点温度或对应的液相浓度的泡点温度。对于同一气相和液相来说,露点温度与泡点一般是不相等的,前者比后者高。 1.2工艺流程: 进料及排放不凝气 启动再沸器 建立回流 调整至正常 1.3仿真图:

2.1操作原理: 缓冲罐V101仅一股来料,8Kg/cm2压力的液体通过调节产供阀FIC101向罐V101充液,此罐压力由调节阀PIC101分程控制,缓冲罐压力高于分程点(5.0Kg/cm2)时,PV101B自动打开泄压,压力低于分程点时,PV101B自动关闭,PV101A自动打开给罐充压,使V101压力控制在5Kg/cm2。缓冲罐V101液位调节器LIC101和流量调节阀FIC102串级调节,一般液位正常控制在50%左右,自V101底抽出液体通过泵P101A或P101B(备用泵)打入罐V102,该泵出口压力一般控制在9Kg/cm2,FIC102流量正常控制在20000Kg/hr。 罐V102有两股来料,一股为V101通过FIC102与LIC101串级调节后来的流量;另一股为8Kg/cm2压力的液体通过调节阀LIC102进入罐V102,一般V102液位控制在50%左右,V102底液抽出通过调节阀FIC103进入V103,正常工况时FIC103的流量控制在30000 kg/hr。 罐V103也有两股进料,一股来自于V102的底抽出量,另一股为8kg/cm2压力的液体通过FIC103与FI103比值调节进入V103,比值系数为2:1,V103底液体通过LIC103调节阀输出,正常时罐V103液位控制在50%左右。 2.2工艺流程: 缓冲罐V-101充压及液位建立 中间罐V-102液位建立 产品罐V-103建立液位 2.3、仿真图:

固相萃取装置操作规程

固相萃取装置操作规程 1、固相萃取柱的预处理。在萃取样品之前,吸附剂必须经过适当的预处理,一足为了润湿和活化固相萃取填料,以使目标萃取物与固相表面紧密接触,易于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二是为了除去填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减少污染。采取的方法是用一定量溶剂冲洗萃取柱。 反相类型的固相萃取硅胶和非极性吸附剂介质,通常用水溶性有机溶剂如甲醇预处理,甲醇润湿吸附剂表面和渗透键台烷基相,便于水更有效地润湿硅胶表面。然后用水或缓冲溶液替换滞留在柱中的甲醇,以使样品水溶液与吸附剂表面有良好的接触,提高萃取效率。正相类型的固相萃取硅胶和极性吸附剂介质,通常用样品所在的有机溶剂来预处理。离子交换填料一般用3—5ml。去离子水或低浓度的离子缓冲溶液来预处理。 固相萃取填料从预处理到样品加入都应保持湿润,如果在样品加入之前,萃取柱中的填料于了,需要重复预处理过程。并且在重新引入有机溶剂之前,先要用水冲洗革取柱内缓冲溶液中的盐分。 2、上样。将样品倒^活化后的SPE小柱,然后利用加压、抽真空或离心的方法使样品进入吸附剂。采取手动或泵以正压推动或负压抽吸方式,使液体样品以适当流速通过固相萃取柱,此时,样品中的日标萃取物被吸附在固相萃取柱填料上。 3、洗击干扰杂质。洗涤的目的是为r除去吸附在固相萃取柱上的少量基体下扰组分。一般选择中等强度的混合溶剂,尽可能除去基体中的干扰组分,又不会导致目标萃取物流失。如反相萃取体系常选用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溶剂水混合液,有机溶剂比例应大于样品溶液而小于洗脱剂溶液。 4、洗脱及收集分析物。选择适当的洗脱溶剂洗脱被分析物,收集洗脱液,挥干溶剂以备后用或直接进行在线分析。为了尽可能将分析物洗脱,使比分析物吸附更强的杂质留在SPE柱上,需要选择强度合适的洗脱溶剂。

粮食烘干操作规程

粮食烘干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一、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1、将所需的配套设备(如清粮机、皮带输送机、提升机等)调试好以保证连续作业。 2、要求干燥谷物的含杂率不大于1%,含水率不均匀度不得大于1%,水分严格控制在14.5±0.5%,否则烘干不均,容易堵塔,不易保管。 3、如谷物水份过大(大于等于17.5%),应该进行两次烘干完成烘干,避免因水分大温度高产生谷物爆裂。 4、检查各零部件之间联接是否完好,有无松动,缺件等现象,传动部件是否运转灵活,各润滑处是否润滑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检查电控柜内元件是否有松动,脱线等现象,检查保护元件是否起作用。 6、将高、低温热风机的风量/风温调节装置中风道阀门关闭。 7、闭合电源总开关,检查三相电源是否有缺相现象,检查温控仪工作是否正常,温度显示是否准确,有故障予以排除。 8、检查调速电机工作是否正常,调速仪表指针反应是否灵敏、准确,有故障予以排除。 9、启动提升机,开始向机内进粮,进粮同时检查有无偏塔现象,如有此现象及时调整,保证塔两侧进粮一致,粮满电控

柜上料位指示灯亮时,停止进粮。 10、启动燃煤热风炉,进行炉膛升温的准备工作,预热过程中,烟道气不经过换热器而直接排入烟囱中。(原则上长时间不用的热风炉,需要进行烘炉2-3天后使用。) 二、启动及运行过程中的操作程序、方法、注意事项 1、启动的操作程序:(1)启动热风机,待风机工作平稳(约50秒)后,开启热风管道阀门到适当位置(以干燥机角盒中无谷物吹出为宜)。(2)转换热风炉烟气阀门,使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 2、运行过程中的操作程序、方法:(1)当炉温度到60℃(干燥水稻)及100℃(干燥玉米)时或点炉20分钟后,启动排粮电机,开始排粮,调速电机已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次烘干作业时,要采用自循环烘干方式,即将排出的谷物再提升回到烘干机内循环干燥。(2)观察高温风道风温指示,当风温达到指定温度时(水稻65-80℃玉米130-165℃),应通知司炉保持炉中火势;此时低温热风温度可能高于指定温度,把炉温设定在自动控制状态。(3)当出塔谷物含水率达到要求时,即可排粮,同时向塔内加入新原粮;在此3-5小时内,每30分种测试一次出塔谷物水分。常常会出现谷物干燥过干现象,但不要人为地强行加快排粮速度或降低温度,此为自循环过程后的波动现象。待5-6小时过后就会达到稳定状态。排粮装置将谷物排出后,通过输送设备将谷物送出,在烘干作业时,要时刻注意各运转部件的运转情况,

IMMULITE 1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IMMULITE 1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标准操 作程序 一)DPC Immulite 1000型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开/关机程序 1 开机 1.1 打开电源开关 1.2 依次打开微机主机、显示器及打印机的电源。起始菜单显示。 1.3 确认打印机控制面板指示灯亮,打印纸充足。 1.4 仪器软件初始化 1.4.1 从起始菜单按Run Immulite选项,并按下回车键。系统显示微机与 仪器建立通讯,并开始下传软件。 1.4.2 提示Turn on Report Printing? (Y/N)时选Y。 1.4.3 提示Short or Long Reports?时选S。 1.4.4 提示Enter Your Name or User ID,输入操作者姓名。 1.4.5 提示Are the Time and Date Correct?时选Y。 1.4.6 按下Go 键,仪器开始自检,当提示Remove All Tubes From Load Chain, Press Go When Completed.时,从进样链条上取走所有 试管,完成后再按下GO。 2 关机(为24h开机,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关机操作) 2.1 中止仪器运行:仪器运行结束10min后或按3次Pause后将自动关机。 2.2 中止电脑与仪器的联接:按Log Off → Log Off System退出。 2.3 备份系统文件:从开始菜单按Backup/Restore 作备份。 2.4 清洗吸样针 2.4.1 用Probwash 程序和针头清洗液清洗针头。 2.4.2 收藏针头清洗瓶。

2.4.3 按Esc回到主启动菜单并选Exit to DOS 。 2.5 清空实验材料,盖紧试剂瓶并冷藏。 2.6 关掉计算机。 (二)DPC Immulite 1000型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分析参数设置程序 1 从Configuration 菜单选择ASSAY SETTINGS子菜单,按回车键。 2 在对话框中输入分析项目代号并按回车键,弹出一个对话框。 3 对检测项目的默认单位进行定义,按回车键确认。 4 在顶部的空白里填充该检测项目的参考范围的低值和高值,如果是采用 长报告的报告格式,就要依次把其余6个附加的空白里都填入 数据。 5 按Esc键退出,按Y保存。 (三)DPC Immulite 1000型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校准程序 1 主曲线扫描 1.1 仪器校准采用试剂盒配套的主曲线,每个批号的试剂盒都有主曲线, 其有关参数存在试剂盒的条形码中。 1.2 在主屏幕按Data Entry → Kit Entry,用激光扫描器依次扫描试剂盒 上的条码。 1.3 待所有条码被扫入后,显示该试剂盒的一系列信息。可以按F10进行 打印。 1.4 按Esc键退到主屏幕。 2 校准运行

萃取操作步骤

六、实训操作步骤 (一)开车准备 1. 了解萃取操作基本原理; 2. 了解萃取塔的基本构造,熟悉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 3. 熟悉各取样点及温度和压力测量与控制点的位置,熟悉用涡轮流量计计量液体流量; 4. 检查公用工程(电、压缩空气)是否处于正常供应状态; 5. 设备上电,检查流程中各设备、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开车状态,动设备试车; 6. 检查流程中各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开车状态: 阀门V A101、V A102、V A103、V A104、V A105、V A106、V A107、V A109、V A110、V A114、V A116、V A120、V A121、V A123、V A124、V A125、V A126、V A128、V A130、V A132、V A133、V A135关闭; 阀门V A111、V A113、V A115、V A117、V A119、V A122、V A127、V A129、V A134全开。 7. 了解本实训所用分离物系(水-煤油-苯甲酸)。 8. 检查萃取相储槽和萃余相储槽,是否有足够空间贮存实验产生的产品;如萃取相储槽空间不够,打开阀门V A110将萃取相排出;如萃余相储槽空间不够,关闭阀门V A124、V A126,打开阀门V A125、V A128,启动轻相泵P102将煤油从萃余相储槽倒入轻相液储槽V103。 9. 检查重相液储槽和轻相液储槽,是否有足够原料供实验使用;如重相的量不够实验使用,打开阀门V A105将纯水引入重相液储槽至液位LI02的3/4(注意,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液位LI02,当其低于1/4时,打开阀门V A101将水引入使液位LI02达到3/4);如轻相的量不够实验使用,打开阀门V A127,将煤油加入储槽V103至液位LI04的3/4。 10. 了解实验用压缩空气的来源及引入方法。 11. 按照要求制定操作方案。 (二)正常开车 开车操作的目的是将重相液和轻相液按规定流量引入萃取塔进行质量传递。

烘干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

事务文书:________ 烘干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3 页

烘干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 四、工作范围:烘干筒周边及混1通廊 五、操作设备与工器具:烘干筒、烘干漏斗、混2皮带、混2漏斗;大扫把1把、小扫把1把、铁锹1把 六、工作内容:所属设备的操作、点检与维护;保持烘干筒漏斗和混2漏斗的畅通、混2水份的监测 七、安全作业标准: 1.按规定穿戴好本岗位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的上衣扣子必须从下到上扣好,不得敞胸露背 2.冬季不得穿下摆过长的防寒服或棉衣 3.确认各通道畅通无杂物; 1.由于工作服不系扣或上衣下摆过长被皮带转动的部位带入 2.通道内堆放杂物或存有积料; 1.劳动保护用品穿戴符合本岗位规定,工作服的扣子要全部扣上; 2、把通道内的过道清理干净; 1.按规定穿戴好本岗位劳动保护用品,工作服的上衣扣子必须从下到上扣好;2、使用专用工具处理;3、作业时当心筒体碰伤头部; 1、劳保穿戴不齐全; 2、所用工具为不合格; 3、钯料时身体距皮带机太近; 4、铲料时铁锹被带入运转的皮带机; 1、穿戴好劳保用品,佩戴好防护器具; 2、检查确认工具合格; 3、作业时身体距运转部位150mm以外; 1、清扫卫生前检查好工具合格 2、清扫梯子卫生时,一手要抓好扶手小心跌落 3、打扫精矿仓顶层卫生时小心高空坠落 4、清理卫生时要配好防尘口罩 第 2 页共 13 页

1、由于工具不合格而造成作业者手刺伤 2、清扫楼梯卫生不抓扶手造成跌伤 3、清扫卫生时不佩戴防尘口罩 1、正常开机状态下:1)先将所需更换的新托辊备好并准备2米的撬棍1根;2)两人或两人以上监护作业;3)联系主控室将皮带机开关打至零位,再卡掉该皮带机两道事故开关,并挂警示牌;4)作业时人员要配合好,防止挤伤事故发生;5)作业完毕后,将工具和旧托辊移至一旁,待开机后按要求处理;合上事故开关并联系主控室,将警示牌取掉并合上开关; 2、停机状态下:按要求备好新托辊和工具后按照正常开机状态下的2、 3、4条进行作业; 1、所使用的工具不符合规定; 2、单人作业 3、开机状态下作业; 4、不挂警示牌或不卡事故开关; 5、作业时配合不好; 1、正常开机状态下:1)先将所需更换的新托辊备好并准备2米的撬棍1根;2)两人或两人以上监护作业;3)联系主控室将皮带机开关打至零位,再卡掉该皮带机两道事故开关,并挂警示牌;4)作业时人员要配合好,防止挤伤事故发生;5)作业完毕后,将工具和旧托辊移至一旁,待开机后按要求处理;合上事故开关并联系主控室,将警示牌取掉并合上开关; 2、停机状态下:按要求备好新托辊和工具后按照正常开机状态下的2、 3、4条进行作业; 更换挡料皮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1、两人及两人以上配合作业; 2、准备:10-15活扳手各1把,,撬棍1把,8磅手锤1把,剁子、皮带刀、手电; 3、工器具检查、准备;材料、备件检查落实; 4、联系电工办理停电手续; 5、与主控室操作工 第 3 页共 13 页

叶酸Folate定量测定-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叶酸Folate定量测定 1.原理 反应孔中的玻璃纤维先包被了高分子的四胺化合物,从而使纤维网的表面带正电,得以能够捕捉带负电的反应复合物,通过静电正负离子结合的原理,使反应复合物吸附在纤维上。反应的复合物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并联以荧光标记物,这个复合物通过连接负电的多聚阴离子复合物,吸附到带正电的纤维表面,经过一系列彻底清洗等步骤后,测定荧光强度变化率,从而决定被测物质的浓度。 2.标本采集: 2.1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 2.2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 2.3标本要求:采集血清样本,取被检者静脉血,用无菌取血针抽取病人静脉血3ml,收集干燥试管中,室温放置不超过8小时,2000转/分离心20分钟备用。采集血浆样本,用无菌取血针取被检者静脉血3ml,收集于含有EDTA作抗凝剂的试管中,室温放置不超过8小时,2000转/分离心20分钟备用。 3.标本储存:待测样本室温不超过8小时,4-8℃不超过72小时,-20℃可长期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严重溶血或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Folate诊断试剂盒。

6.2试剂生产厂家:美国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6.3包装规格:100Test/kit 6.4试剂盒组成:Folate诊断试剂 6.5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试剂盒贮存2-8℃条件,有效期12个月。 7.仪器设备: 7.1仪器名称:AXSYM免疫自动分析仪 7.2仪器厂家:美国雅培公司 7.3仪器型号:AXSYMTm型 7.4仪器校准:本仪器校准由厂家工程师负责校准 8.操作步骤: 8.1样本处理:取待测样本血清或血浆置于样本杯中(不能有纤维蛋白,不能有气泡)。 8.2仪器准备:检查纤维杯,反应杯数量满足实验需要,废物桶和废液桶是否连接好,仪器的光路是否正常,环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打印机的连接。 8.3试剂准备与检查:从冰箱取1号液放入仪器,检查所有试剂和缓冲液量是否足够,是否在有效期内。 8.4定标 8.4.1定标步骤:输入主标正曲线(工厂定标),从MAINMENU选择STOREDRESULTS,选择CALIBRATIONREVIEW,选择F4-NEWLOT,选择F4-SCAN用条码阅读器扫主标正曲线或用键盘手工输入条码数据,选择F6-SAVE储存主标正曲线数据。

化工单元操作吸收解吸实训装置操作规程(DOC)

吸收解吸实训装置实验指导书 郑州树仁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训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训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吸收解吸实训装置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装置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吸收解吸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工艺流程图 (6) (四) 吸收解吸配置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 装置仪表及控制系统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 设备能耗一览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开机准备 (8) (二) 正常开机 (8) (三)正常关机 (10) (四) 液泛 (9) (五) 记录数据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