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古埃及的建筑、雕塑与绘画艺术

浅析古埃及的建筑、雕塑与绘画艺术

浅析古埃及的建筑、雕塑与绘画艺术
浅析古埃及的建筑、雕塑与绘画艺术

浅析古埃及的建筑、雕塑与绘画艺术

摘要:主要对古埃及各时期的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进行简要分析,就其受神话和宗教信仰为支配而建立的艺术形式进行概括研究,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研究古埃及在统治阶级的领导下,其宏伟的建筑、庄严地雕像和壮丽的壁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艺术表现,充分反映古埃及宗教信仰的无上权威,从中透露出古埃及人所具有的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对大自然的敬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在所有地中海文化中,古代埃及文化历时最长。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埃及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条件,因此,农业发展繁荣,建筑与雕塑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

古埃及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仰支配了建筑与雕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古代埃及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包括由建筑和雕刻构成的宏伟的纪念物和神庙,它们连带着大量的绘画以及其他装饰品。

一、古埃及的宗教信仰

古代埃及的社会结构好像是一座金字塔一样,塔的最底层是农夫,农夫的上面是地主和贵族,接近顶端的是祭祀阶层,最顶端是法老。法老们被看作神,因而他们担负着维持宇宙平衡和社会秩序的重任。如果出现旱灾和饥荒,人们会抱怨和谴责他们,法老有时还有为社会公众谋福利的责任,如领导人民修筑运河等。法老威严、静穆的形象被认为是宇宙的稳定和平静的基础。他们掌控着他们那广袤的疆土上的经济财富和公民的生活命运。

法老们不断膨胀的权力和财富反映在他们精心制作的石室坟墓和考究的埋葬仪式,这些用于歌颂死后被神化了的法老。法老们建立了强大的王权以使他们对国家土地、劳动力、资源的控制合法化,而这些对古代埃及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

由于古埃及人极重视宗教信仰,所以他们建造巨大的神庙来崇拜天神。在新王国时期,埃及通过武力扩张积累了空前的财富,但在几代法老在位

期间都被用来修建神殿。

埃及的墓穴装饰壁画为我们提供了古代埃及人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从而反映了这个社会阶层的劳动分工:正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农夫要从事农耕、饲养家畜、料理家务和准备食物。虽然社会不同的阶层的女性是通过她们的男性亲属获得了部分社会地位,但她们同样会享有某些法定继承权。土地和其他财产是通过女性予以继承的,女性能够独立于其丈夫管理财产。古埃及社会的建筑、雕塑、绘画都是为了宗教信仰而建设的,因为当时的艺术主要服务于统治阶层。

二、古埃及的建筑与雕塑艺术

(一)金字塔的建造

建筑是应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前进,随着最早的建筑的产生,建筑艺术也就随之产生了。古埃及的建筑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建筑会有所改变。古王朝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的修建,与古埃及的宗教崇拜有关。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升天,而层级金字塔的阶梯就是国王灵魂上天的天梯。其中胡夫金字塔是最大和最宏伟的墓葬纪念塔,象征永垂不朽。其结构的庞大是惊人的。它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方形和三角形的结合,由230万块巨石垒成,每块巨石重约2.5吨。可想而知当时是如何建造的?据测量,同地球的四个方位相对应,该金字塔每边299米地边长正好对应指南针的一个基本方位(即东、西、南、北)。每块巨石都切割的非常精细,其衔接缝隙几乎无法辨认。很多世纪以来,这些金字塔成为方便的采石场,以至于原来有各种颜色的沙岩和花岗岩砌成的表面现在已经不多见了。质朴、简洁的风格和永恒、坚固的结构,是这些金字塔成为有史以来最具经久性的人类建造物。

(二)在严格规则下的雕塑

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古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响的还是陵前和神庙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自古以来,建筑与雕塑是不分家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雕塑作品,因此,建筑陵墓金字塔同时也是最著名的雕塑。金字塔前的巨大狮身人面像采用一整块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庞大、最著名的雕刻。

法老的雕塑也最具代表性,严格的传统和常规决定着法老雕像的姿势:严肃、

端正、风格化和讲究的胡须样式,双手放在膝盖上,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威严,如神一般神圣的屹立着。除木乃伊之外,其次最重要的是死者的肖像。这种死者的雕像被认为是不朽的另一自身的载体,或者称为灵魂。这些雕像几十几千年之后依然保持其原有的崭新面貌。中王朝时期的浮雕和肖像雕塑艺术精湛,细节上尽善尽美,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新王国的法老们推崇太阳神阿蒙,开始大兴土木,对它的崇拜的基点是卡纳克神庙。法老们还修建了一些纪念碑为自己的现实的或虚幻的成就增添色彩。

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埃及雕刻达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埃及雕刻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得来的。它的雕塑艺术在古代世界美术史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三)对死后和来生的关怀

在埃及人中占统治地位的人生关怀是死亡和死亡后的生活。古代埃及人遗留的最重要的文学遗产是《亡灵书》,他们的艺术往往是以木乃伊箱、死亡面具、石棺、坟墓、雕像、金字塔这些与死亡有关的形式出现。其目的不是愉悦生者的视觉,而是为死者来世生活提供需求。对于埃及的达官显要而言,死亡并不意味着毁灭,而是彼岸生活的继续,他们相信人有轮回是会再生的,并且希望死后仍然过着生前那样的生活。为了获得永生不朽,必须对遗体予以保存,对坟墓进行精心的布置。坟墓内部的墙壁、地面和天顶都刻着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是对死者生平的记录和评述其资职及荣誉。在死者肖像周围会聚着其家庭成员和朋友,还有最喜爱的东西。

三、古埃及的绘画艺术

埃及的绘画艺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宗教信仰。在古代埃及宏伟的建筑、庄严地雕像和壮丽的壁画以及对祭祀仪式和王室仪式队列的艺术表现中,埃及人成功地表现了神祗、国王和祭祀的无上权威。埃及的艺术家们必须遵循某些规范去表现人体的形态和社会阶层。

然而,埃及古代墓壁上的绘画却往往表现

一些非正规的日常活动和自然主义的事物细

节。如在内贝穆的墓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主要

关心的是画的平面效果,而不是创造一种纵深

幻觉以及在三维空间和某一特定背景下表现

人物。在遵循常规的情况下,人物的头部总是

处于侧面姿势,但眼睛是前视的。人物的驱赶处于正面姿势,但手臂和腿则呈侧视,虽然这两个人物都是从侧面予以表现,但他们有两只左脚,于是大脚趾都是向着前方。其中的重要人物总是大于其家庭的其他成员和他的随从及仆人。

坟墓内壁上还描绘死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播种和收割庄稼、饲养家畜、以及烤制面包等,因为这些活动将在他们死后照常继续着。财富和权力也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打猎和捕鱼、在田间监工以及敬献众神等。在坟墓的墙壁上还画着墓主人爱好的其他方面的景象,如划船、打猎、捕鱼、游戏、听音乐、观赏舞蹈。也有其他比较严肃的绘画和浮雕,桌子上摆着水果和猎物,侍女和男仆在做着家务。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使死者感到舒适和惬意。

这些古代的艺术家对动物的描绘都十分生动,因为动物没有生动的表情,他们更多借助于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情绪。因此,艺术家们可以采用突出动物的身体动作来准确地刻画他们。一旦遵循上述这些规则,画中景物就会十分生动和逼真。这种自然主义的事物细节表现的非常逼真,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能够以此辨认出其中的植物或动物的种类。在细节上,古埃及艺术有许多独特的、不同于现代人的观察和处理方式。那个时期的画家,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以及亚洲西部地区的艺术家都还没有掌握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绘,但她们却通过对人的动作、手势和腿脚等姿态的描绘弥补了这一缺陷,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们描绘的人物所表达的情绪,或者是恐惧、或者是喜悦,也或者是忧虑。

古代埃及墓穴绘画艺术是人的生前生活经历的再现,这些色彩斑斓、充满生活气息的壁画为我们提供了古代埃及人生活的真实场景和一幅令人神往的的古代埃及文明的画面。

五、结语

古埃及艺术家的作品中透露出早期原始人所具有的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无论是雕刻家还是画家,也无论他们表现的是人或动物,都表现它们对所表现主题的熟悉。尽管这些早期的艺术家还没有掌握透视画法的技巧,这种欠缺却丝毫也不影响人们欣赏作品的兴趣。中国和日本的绘画也没有使用西方成熟的透视画法,但它们同样充满着魅力。

古埃及人在艺术上无与伦比的才华,不仅显示了他们在内心对美的追求,在外部对大自然的征服,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了他们奉若神明的诸王的力量,以艺术这种永恒的方式战胜了死亡,是那些宏伟的建筑、雕塑、绘画依然屹立在世界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亨德里克·房龙. 西方美术简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威廉·弗莱明、玛丽·马里安. 艺术与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设计艺术史专题研究》作业一

浅析古罗马的设计艺术

摘要:主要研究古罗马在奴隶制的政治体系下,设计艺术以建筑、雕塑、绘画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古罗马的文明进程,尤其体现出古罗马建筑和雕塑艺术成就地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正是古罗马威仪与权性的体现。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从而体现了古罗马人对神的崇拜以及对人性的讴歌。

只图拉真时代,罗马已经走出希腊化风格的局限,并且在罗马本地埃特鲁斯坎早期传统基础上,吸收了整个地中海地区一切好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观念。在结合与吸收所有这些不同观念和艺术形势之后,罗马的建筑师、雕刻家和作家们发展并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罗马风格。

一、古罗马的政治体系

古罗马是欧洲较早,也是典型的奴隶制国家。在古罗马,人被强制分化成了两个大的阶级——奴隶与人民。凡是战俘,或被征服的敌对国人,还有重犯等以及他们的后代,都会成为奴隶。奴隶没有任何人身权利,更不用说是社会地位了。他们只能付出,只有尽义务的份。古罗马的人权制度。古罗马的人包括分为奴隶与人民,共分为三种:公民与非公民、奴隶与人民、富人与穷人。和其他文明不同,古罗马人有着极强的公民意识,因为公民才有民主选举与被选举权,国家保护权等在罗马人心中视为“神授之权”的权利。

随着罗马权力和影响的增长, 财富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贵族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的成员,他们控制着大部分的贸易、行政管理和军队,而且只有他们才能够进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选举为官员。平民主要是小农场主、劳动者和手工艺者,他们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却几乎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二、古罗马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

(一)古罗马的建筑艺术

古代罗马建筑是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了古希腊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凸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同时又是古希腊建筑的一种发展。古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强国,与此同时罗马人也开始了罗马的建设工程。古罗马的建筑分为三个时期:伊特鲁里亚时期(公元前8-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盛期(公元前2世纪-前30年),和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建立时,罗马城已成为与东方长安城齐名的世界性城市。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善,城市逐步向艺术化方向发展。罗马建筑与其雕塑艺术大相径庭,以建筑的对称、宏伟而文明世界。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古代罗马人对建筑的贡献有如下四个方面:(1)建筑的实用观点;(2)将圆拱结构发展成一种建筑原则;(3)强调垂直发展;(4)重视内部空间的有效性。

第一,罗马建筑的重要特点是重视宗教性建筑向重视民用建筑的转变,这种转变同当时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这并不意味着古代罗马人忽视庙宇的建造,或者说他们缺少宗教意识。例如,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风格的主要趋势是向世俗方向发展,而不是带有宗教色彩。所以在古罗马时期,出现了矩形集议堂、引水渠、道路、桥梁‘甚至地下排水系统。这些建筑工程极好的满足了古代罗马人民的实际需要。

第二,也许是最重要的方面,古代罗马人对圆拱结构的固有潜力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原则,从而达到上述的各项建筑目的。这种圆拱结构是用来作为构成内部空间的顶部。以极其简明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圆顶结构构成了罗马建筑在技术上的重要成就。

第三,随着罗马人在建筑技术上的进步,他们在扩大建筑规模的同时,增加了建筑物的高度。这种建筑的高度产生了一种令人惬意的空间和谐,它们的高度和空间和谐只有通过交叉式拱顶和圆顶结构才能达到。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

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

(二)古罗马的雕刻艺术

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真实的美。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技。当时,一些开明的统治者除致力于内政武力外,还提倡发展美术和文艺,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古希腊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雕塑艺术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风时期是雕刻家的训练阶段,这个时期经过雕刻家的长期探索,为后来的雕刻家开辟了道路。其中最著名雕刻家是米隆。《掷铁饼者》是他的代表作品。古典时期,希腊人的社会思想和宗教观念起了很大的变化,雕刻艺术逐渐趋向强调人物性格情感的刻画。希腊化时期,雕刻家继承了传统的技法,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特色。古罗马雕刻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

由于僧侣风俗和祭祀礼节的流行,古罗马雕刻家较多刻画着衣人物形象。罗马早期雕刻被少数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当时的雕刻家们雕刻的不少罗马皇帝的形象,是把罗马皇帝当做英雄的统帅来表现的。古罗马的雕刻家们对人体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写实技巧。处理衣纹线条生动流畅而有变化,不仅表现出衣服的质感,而且通过衣服表现人体的优美。罗马雕刻创造了崇高、典雅、完美的人物形象.

(三)古罗马的绘画艺术

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是镶嵌画和壁画,多记载具体历史事件,用来装饰公共场所和住宅。公元79年,由于维苏威火山爆发,埋藏了大量珍贵的壁画。根据这些壁画,罗马壁画被划分为四种风格。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是镶嵌画和壁画,多记载具体历史事件,用来装饰公共场所和住宅。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火山灰埋没了庞贝及附近的几个城镇,大量珍贵的壁画因此得以完整保存。根据这些壁画,罗马壁画被划分为四种风格。

第一风格:砖石结构式,流行于公元前二世纪,深受希腊风格影响。这种绘

画与建筑相结合,先使用不同质地、不同大小的大理石组合砌筑墙面,制造出平面、线条、立柱及小型浮雕等图案,然后用不同色彩涂绘,从而产生凹凸的浮雕效果。

第二风格:建筑结构式,形成于公元前80年,是从舞台布景变换而来的一种浮华的室内装饰。直接在墙上用阴影和透视技法描绘建筑结构和人物、场景,制造出奇妙三维效果,令人产生墙壁另一面还有空间的幻觉。屋大维的里阿别墅大型湿绘壁画是其代表作,现藏于罗马特鲁美美术馆。

第三风格:装璜式。一改第二风格的虚幻,遵循古典学院风格,还原墙面的本来面目,以单色的直线将整面墙分隔为三个画框,分别绘制华丽精致、富装饰性的作品,主题以静物、风景、宗教和神话传说为主。

第四风格:复合式。将第二风格的透视效果与第三风格的装饰纹样相结合,体现出罗马艺术样式的多样性。题材也更为广泛和世俗化,戏剧演出、流浪汉、对神明的嘲讽都成为描绘的对象。这一时期的作品用色艳丽,技法纯熟,充满生气和动感,又被称为“庞贝的巴洛克”。

三结语

众所周知,在已失落的几个文明中,古罗马文明是最伟大的一个。从来没有哪个文明,能像古罗马文明一样,创造出那么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生活。或许正是由于古罗马文明太伟大,太文明的缘故,它总比其他任何文明都让人难以释怀,也充满了神秘与好奇。

如果说希腊艺术主要体现人性与个性,那么罗马艺术则主要体现权力与威严。受过教育的罗马人更喜欢欣赏诗歌和音乐而较少涉足造型艺术。对一座建筑的规划或一些装饰细部提出建议是地方行政长官或上层人士可能做的事,其他工作就需要建筑师或木匠去干。就雕刻和绘画而言,富人能够成为引人瞩目的收藏家,但雕凿和绘制这些实际工作则是工匠或奴隶的事情。此外,罗马的建筑风格对于西方建筑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罗马风格的建筑仍随处可见。

参考文献

[1] 亨德里克·房龙. 西方美术简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威廉·弗莱明、玛丽·马里安. 艺术与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

古埃及建筑艺术赏析.

建筑赏析论文 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姓名:郑宏 学号: 140906041

古埃及建筑艺术赏析 摘要:古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建筑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将从古埃及三个时代背景、古埃及建筑风格和特点、宗教信仰因素、代表性建筑形式四个方面对古埃及建筑艺术进行赏析。 关键词时期划分、建筑风格和特色、宗教信仰、金字塔、神庙、方尖碑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在古埃及的文化成就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其建筑艺术。金字塔、神庙、方尖碑,这些都堪称是世界建筑艺术的杰作,它们作为建筑艺术领域最古老的化石,散发着不朽的光芒。 一、古埃及历史的三个分期 古埃及历史有三个具体分期,每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在侧重点和相关时代背景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第一时期:古王国时期(即早期王朝时期)。大约时间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在此阶段,建筑物是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的,

所以,这一时期又称金字塔时期。当时,氏族社会成员还是古埃及的主要劳动力,金字塔的主要缔造力量便是他们。金字塔被看作是原始拜物教的产物,样式单一而开阔,却曼延着庄严和神秘莫测之感。 第二时期:中王国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2133至公元前1786年,被公认为是古埃及最富庶的时代之一。政局上的安定反映在物质的繁荣上。全国各地皆破土开工、兴建房子,致使如今的埃及几乎每个城镇都在建筑架构上留下了中王国时期的痕迹。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该时期出现了具有经济意义的城市(不归属于严格的“商业城市”)。此阶段的主要建筑形式是石窟陵墓。建筑成就上,已采用梁柱结构,可以构造出宽敞的内部空间。 第三时期: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至公元前1080年,即所谓的帝国时期,是古埃及空前绝后的强大时段。频繁的远征和战斗掠夺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奴隶成为建筑工作的主要施工者,饱受苦难和压迫。此时的建筑形式主要以神庙为代表,制造出威严、神武的气势。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二、古埃及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1、硕大无比:古埃及最有名的建筑艺术,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方尖碑, 都是巨大的艺术品,也都与王国的存亡有关。 2、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世界上全部用石头建造的建筑物,首出于埃及。特点是雄伟浑厚、气势宏大而坚实。以金字塔为例,其建

古埃及艺术试题命制

古埃及艺术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古埃及艺术的创作法则的是( A ) A、迹点法则 B、正面 C、散视法 D、图文结合法 2、下列不属于古埃及艺术的特点的是 ( A ) A、风格多变 B、等级分明 C、遵循正面律 D、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表现 3、下列不属于古埃及建筑的是(C )。 A、狮身人面像 B、卡纳克神庙 C、帕特农神庙 D、亚历山大灯塔 4、古埃及三种主要的绘画样式中不包括( B ) A、线刻 B、雕刻 C、象形文字 D、墓壁画 5、金字塔的功用和外形意义不包括(B) A、宣扬君主权威和对太阳神的崇拜 B、追求自由 C、对永恒生命的追求 D、登天的通道 二、填空题 1、下列是全世界历史最久的金字塔的是绍塞尔阶梯金字塔 2、在古埃及法老的象征物中,象征着法老保护神的是眼镜蛇 3、根据埃及社会中的等级区别,古埃及雕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神与法老的雕像,第二种是官僚雕像,第三种是普通劳动人民的雕像。 4、古埃及艺术的内容另类独特,完全以古埃及人自己的生活和宗教信仰为发展的源泉。

5、古埃及艺术的主要代表建筑有金字塔、方尖碑 三、简答题 1、简要回答古埃及艺术的主要特征? 古埃及艺术的主要特征就是“恒定”感,希望通过“恒定”的牵引,使艺术在人与神秘力量间形成媒介。它们是人创造的,但并不完全为现实的人的艺术。这样的艺术无疑有着造型的纪念碑性和别样的内在力量。 (1)埃及艺术产生于漫长而稳定繁荣的河谷农业的基础上。 (2)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大众生活的信心和对文明成果的骄傲。 (3)它具备普遍的社会功能,表现了人类总体的生存状态,用以维系社会精神。 (4)其永恒不变的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稳定的社会形式。 (5)庄严肃穆的气氛产生于稳定的社会精神体系和稳定的社会等级结构。 (6)埃及艺术宏大而细致、庄严而温和、肃穆而明朗、骄傲而谦卑。 2、简要回答古埃及雕塑艺术的特点? (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干,正面直对观众。 (2)根据人物尊卑决定比例大小。 (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 (4)面部轮廓写实,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表情。 (5)雕塑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石英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效果。 3、简要概括古代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 (1)强化皇权的等级观念与服务与灵魂的宗教精神互相渗透,构成古埃及美术创造的动因。 (2)理智因素与固定程式结合的造型法则。 (3)强调几何形式规整,追求装饰风味的表现手法。 (4)刚劲、宏伟、庄严、明晰而简练的艺术风格。

高中美术鉴赏 古埃及美术

在埃及社会中最令人惊异的是一切都近于一成不变,艺术风格也相当稳定。因为埃及法老拥有无上的权威,使古代埃及形成一个封闭的具有超稳定结构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艺术主要服务于统治者,艺术个性和创造精神被窒息了.另一方面,为显示法老的权威,同时让法老有永远享乐之地,埃及人修建了大量的金字塔、陵庙和神殿,雕刻了无数巨像。它们都显示出永恒纪念性,使我们今天一看到这些金字塔和石雕就联想到了埃及的古老历史。 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有着共同的程式: 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 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 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 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或淡黄,头发为蓝黑,眼圈为黑色。 雕塑的程式在古王国就已形成,以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 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干,正面直对观众; 根据人物尊卑决定比例大小; 人物着重刻划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 面部轮廓写实,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表情; 雕塑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美术课程──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2009-05-11 00:12:52) 标签: 分类:美术资料(典故) 杂谈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分为史前美术、古埃及美术和相关链接(两河流域墨西哥美术)三个部分。 史前美术部分,介绍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洞穴岩画和人物小雕像,了解分析艺术起源问题的几种主要理论。 介绍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加深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概括地讲,不论是营建庞大的金字塔还是制作法老和贵族的人像,都是为了追求“永生”。所以,古埃及美术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追求“永生”的艺术。 相关链接部分是学生课外独立自主学习的内容。两河流域与墨西哥美术各自特点及形成

古埃及工艺美术

古埃及工艺美术 09视觉传达 古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统一专制的王朝。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的君主,又是太阳神的儿子,统治者们利用宗教神秘的力量来统治国家。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300年)、中王国(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1200年)、新王国(公元前1071年—公元前332年)三个统治时期。 一、陶工艺 二、雕塑工艺:石工艺、木工艺尼菲尔提蒂王后像,Queen Nefertiti 书记像,村长像即卡培尔王子像,Ka-aper埃赫那东像,磨粉女像。 四、玻璃工艺 五、金属工艺 一、陶工艺: 古埃及在历史上有“黑土之国”之誉。这种黑土异常肥沃,每年都能给埃及人带来丰收的喜悦。另一方面,埃及人利用这种泥土制成砖瓦和陶器。其中尤以一种在整个土红色的器物上部或顶部施以黑色的釉泥,形成黑红两色对比,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的被称做“黑顶陶器”的陶制品最具有代表性。 代之而起的是彩绘陶器的出现。这时陶器在装饰的形式上深受西亚风格的影响。由于手工业的发展和制陶技术的进步,也曾出现过一种脱胎于石制容器或金属容器而形成的洗练而优雅的陶器造型风格,并且陶

器表面被砑磨得更为光洁。另外普遍使用陶轮后,在古埃及的一些墓室的壁画和浮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制陶工艺的过程和使用陶轮成型的例证。从第十八王朝中期开始,陶器的用途发生了变化。古埃及的陶工艺制品虽然历史悠久,但许多作品在造型设计、装饰技艺及材料应用和整体表现手法上,蕴涵着某些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工艺要素。 雕塑工艺之石工艺: 以石材制作人们需要的工具和器物,是最早出现的工艺之一,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 在埃及,最早出现的加工精良且极具装饰意味的石工艺作品,大都产生在王朝时期开始之前的金石并用时期。古代埃及人有把银白色金属锑研碎,并调和成眼影膏的习惯,其加工过程时常是在一种“化妆石板’’上进行的,这是埃及人经过精心设计之后打制雕刻而成的专用器具,上面有各种精美的装饰纹样,以动物、植物和人物居多。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石工艺品不仅实用美观,而且可长期保存所以,其功能逐渐演化成为奉献用品或纪念物。 作为纪念性功用的化妆石板名作有(纳美尔王征服黛角洲)。在这块石板上,前后两面皆以浮雕形式表现了美尔王统一埃及全境的各种形象,是一件宣告埃及王朝时代开始的历史性作品。 纳美尔王是埃及第一王朝的缔造者,也就是传说中的美尼斯王。《纳美尔王征服三角洲》是属于第一王朝时代的一块盾形石板浮雕。在第一王朝前,埃及是以城邦为据点的军事部落。纳美尔王以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并成为王朝法老。这块浮雕就是为纪念和赞颂纳美尔法老的功绩而雕刻的。 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古埃及,在雕塑艺术上曾结出了丰

地大《建筑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一

地大《建筑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一总分:100分 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100分 15分 ? ? ? 学生答案:A得分:5分25分 金字塔最早建于()年前。 ? ? ? 学生答案:B得分:5分35分 第一位公开信仰基督教的君主是()。

? ? ? 学生答案:C得分:5分 45分 ? ? ? 学生答案:A得分:5分 55分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哪个国家的建筑最具典型性? ? ? ? 学生答案:B得分:5分 65分 乌尔观象台约建于公元前2125年,在()乌尔城中心的台地上。 ?

? ? 学生答案:C得分:5分 75分 以下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的建筑作品是()。 ? ? ? 学生答案:C得分:5分 85分 巴别塔总共建有()层,高达91米。 ? ? ? 学生答案:B得分:5分 95分 位于()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是人类发明的发源地之一。 ? ?

? 学生答案:C得分:5分 105分 奥地利巴洛克的建筑风格主要是从()国传入。 ? ? ? 学生答案:C得分:5分 115分 太庙祭祀对象是()。 ? ? ? 学生答案:B得分:5分 125分 以尖券、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束柱、花空棂等为特筑风格()。 ? ? ?

学生答案:B得分:5分 135分 以下()不属于中世纪教堂主要风格。 ? ? ? 学生答案:D得分:5分 145分 原意是“畸形的珍珠”,被古典主义者用来称呼所谓代表奇异古怪、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的 ? ? ? 学生答案:B得分:5分 155分 底比斯的卡纳克阿蒙神庙是在古埃及()时期修建完成的。 ? ? ? 学生答案:D得分:5分

论古埃及雕塑和古希腊雕塑

论古埃及雕塑和古希腊雕塑 古希腊雕塑和古埃及雕塑艺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两者都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但是由于其文明的起源,以及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两者在思想文化上的不同,从而最终在艺术作品上表现出来。 首先古希腊文化主要以爱琴文明为主,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位于地中海沿岸,陆地被连绵不绝的山岭河川隔成小块。土地贫瘠不利于农业发展,但其商业发达,海外贸易殖民活动频繁。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古希腊自由,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这些因素就决定了其艺术上必然与依靠大河文明起源的,且拥有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埃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古希腊雕塑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通过用外在的形式表现内在的力量。虽然希腊雕塑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曾受到埃及雕塑艺术风格的影响,人物形象呆板,缺乏生气,但是由于希波战争的胜利、经济的发展、城市奴隶主民主制度的巩固和民族意识的增强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同时也使希腊雕塑艺术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艺术家们开始摆脱外来风格的束缚,想要去改变那种生硬的,千篇一律的呆板的雕塑风格的限制,希望寻求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由此古希腊雕塑便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艺术家们开始注重表现人体美,通过构图,动作等方面来塑造人的美。以此来展现人体美学。 其中就拿《雅典娜神像》而言,雅典娜雅典守护神,也是智慧女神。是巴特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这里这是体现了古希腊雕塑对人体美的崇尚和向往;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整个形象充满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的气息,更多的是人性,而非神性,这表明希腊文化对人的关注。这也是古希腊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如温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提到了“艺术的本质”,他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形状,而不是色彩,色彩只是助益于美。他对属于“形状”范畴的古希腊雕塑有着极高的评价。认为雕塑艺术中所折射出的希腊精神,是一种对人的天性的关怀,是单纯的,自然的,没有太多刻意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即使是他们神话里的人物,也处处显露自然的人性,而不是宗教的绝对的神性。 而古埃及的雕塑艺术则正好相反。古埃及是一个专制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整个国家有着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和浓厚的宗教背景。政治生活与宗教生活之间没有区分。他们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相信神灵的保佑和“灵魂永生”,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敬拜神祗,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修建庙宇、陵墓之上,创造了惊人的作品,而其创作的目的不局限于“现世”,而是在于“永恒”。这就决定了古埃及雕塑艺术具有风格稳定、等级分明的特点。其在表现手法和方式,构图,用色和人物比例上都有着严格的规范,比如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正面律是古埃及雕塑艺术的最大特点。 就拿《门考拉夫妇立像》为例,作品高约142 厘米,这是古埃及的一尊双人立像,是当时帝王立像中最典型的代表。雕塑中国王夫妇并肩而立,两人身高几乎相等,左脚都向前迈出一步,丝毫没有前进的意思。这样的站立给人以安定稳固的感觉。法老两臂垂直,双手握拳,这表现了表示他是埃及力量的中心体现了他至高无上的地位;王妃则左手弯曲放在法老的左臂上,右臂围绕在法老的腰间,姿态僵直呆板。法老夫妇的头都微微向上仰起,神态拘谨而威严,但面容却都呈现出呆板的状态,这种表现完全符合“正面律”以及埃及人永恒稳定的观念,但这种艺术中缺乏人性关怀的现象与古埃及的王权也有密切关系。古埃及的艺术创作是传达法老的意愿和命令,被视为神的旨意,因而艺术家只能按照其意愿去创作,从而失去了创作自由。 综上所述,古埃及的雕塑艺术和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其中最终要的一点便是对于人的关注,古埃及雕塑缺乏对于人的关注,以神性掩盖了人性,

漫谈古埃及人的艺术成就

我被艺术撞了一下腰 ------古埃及人的艺术成就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市场营销091班 姓名:李银 学号:0911030116

目录封面:

绪论 每个人都认为,那是一个永恒的国度---古埃及。就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岁月沧桑中给予了世界波澜壮阔的奇迹。 柏拉图曾说:“埃及的艺术一万年来都没有一丝改变。”这正好说明埃及文明的保守与严谨,埃及的信仰与艺术观念在公元前3000 年便已成形,经过数千年的持续发展虽没有重大的革新,但持久力却影响到希腊与罗马的艺术。 在古埃及艺术中,几乎看不到外来艺术成分。创作者从劳动的埃及农民那里得到启发,谨小慎微的打造这种神圣的艺术。也就是在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手工劳动中,负责手工制作的埃及人创造了一种融庞大与精细于一体的艺术!这种艺术十分具有感染力,堪称完美。今天我们面对那些绘制在古埃及宫殿与陵墓墙壁上的美术作品时仍然会惊叹不已。从那些栩栩如生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埃及农民是如何刨地、播种、饲养、生活的。埃及的艺术是一种庞大而精细的古老艺术,这种艺术不仅完美,而且独特,它几乎没有借鉴太多的外来成分,只是凭借千年的灵感,一丝一丝地编织着这个神圣艺术之梦,给人以无比的感染力。 下面就分别对古埃及的艺术特色、以及他在艺术领域,如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做出分别的介绍,最后谈谈古埃及人的艺术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一、古埃及的艺术特色 当古埃及艺术家安置神殿的梁柱或做坟墓壁室时,绝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创造历史。对他们来说,艺术创作与美学理论并没有什么关联,而是把造型模式当做是一种实用的方法,以做为政治跟宗教的象征。 我们来看一件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埃及早期王国时代的石碑《蛇王碑》﹝Stela of King Djet﹞。这块石碑是一件平面浮雕,上方刻了一只鹰鸟,以侧面站立,代表保护王室的神;下方长方形的空间中有一些柱子,象征国王的宫殿;柱子上端有一条蛇,代表王朝的国王。这个浮雕造型非常简化,已经有了象形文字﹝hieroglyph﹞的雏形。 蛇王碑 ﹝Stela of King Dje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公元前3000 年 石灰石,54.9 公分高,阿比多斯﹝Abydos﹞出土 罗浮宫,巴黎﹝Paris﹞,法国 在艺术领域里,若能找到一种准确而且可以持续一致性地表达的方法,就可以形成一种「风格」。埃及是人类艺术史中最早形成「风格」的文明之一,在《蛇王碑》里所使用的线条呈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建筑艺术赏析 课程类别:课程属类:艺术类 课程学分:3学分计划课时:40 教学组织:适用范围:全院学生 先修课程: 课程部门:教研室: 制订人:批准人: 第一部分前言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建筑是无声的诗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艺术语言造成的意境、气氛,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 本课程期望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了解建筑艺术就是了解历史,了解建筑艺术就是了解世界,本课程期望学生通过建筑艺术这个窗口,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汲取灵感,创新未来。 一、课程的性质 《建筑艺术赏析》是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一门院定选修课,它是一门将艺术性、实用性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建筑艺术自身的发展历史与风格嬗变,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文化教育、建筑艺术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建筑艺术审美情趣,提升大学生的建筑艺术赏析能力,补充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大学生的人文品位、艺术修养和情感的陶冶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人文素质与建筑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重视理论联系赏析实际。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建筑艺术赏析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4、倡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总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建筑艺术的赏析能力。 根据建筑艺术赏析项目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构建知识体系。 根据建筑艺术赏析项目要求确定能力模块。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建筑艺术与人类文化史、建筑艺术的风格特征、建筑文明的交流融合、世界建筑文化、世界建筑艺术作品的赏析等。

古埃及艺术资料

古埃及艺术 象形文字 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国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 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讳早期的那种象形文字了。若不是因为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时,随军的法国古文字学家们的那次发现,极有可能至今考古学家们仍无法辩认这种文字。 1799年,这些法国古文字学家们发掘出一块文字的黑石碑。碑文用3种文字写成,分别是希腊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后期的埃及文字。一位法国古代语学者吉恩·保罗·商博良研究了这些文字,并设法释读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美学观念 特定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物产是古埃及装饰艺术产生的先决条件,后天形成的人文环境则决定了古埃及装饰艺术的审美趋向。 古埃及装饰几乎展现了“万物有灵观”支配下的系列表现:从无生

命的太阳、月亮、光、尼罗河、矿物到多种植物、动物,再到人的生命,构成较典型的“生命一体化”的完整系列。“正是这种‘万物有灵观’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埃及宗教意识和审美思维的链式结构。”“在埃及文化中,自古以来光和美就被视为同一的。神的美的本质往往归结为光辉。”古埃及人崇拜太阳神,凡是与太阳和光相联系的东西都有一定的美感和美的价值。像闪光发亮的星星、贵金属、宝石、明亮闪光的眼睛,都被看成美的对象。 埃及的服饰审美又受到阶级和等级地位的影响,服饰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正如在埃及绘画中表现的那样,在浓重的妆容、夸张的假发和头饰的映衬下,本来无差别的人体在外观上就能划分出等级,辨认出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贵妇人之美,除去自身人体美的因素外,还包含所装饰的贵金属或宝石的闪光。 古埃及装饰风格,“象征性”是埃及人审美思维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埃及妇女装饰上得到充分体现。古埃及妇女的装饰之所以多选用贵金属(金、银)、祖母绿、玛瑙、土耳其玉、紫水晶、青金石、绿宝石等闪光耀眼的材料制作,正是因为这些材料易于表达埃及人的美学思想与审美观念。 柱式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

建筑艺术赏析 ——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 姓名:李德星 班级:建筑101班 学号:2 指导老师:罗锐东古埃及陵墓建筑赏析

埃及是世界上做古老的国建之一,在这里产生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古埃及建筑规模庞大,其石结构建筑已达到很高水平。古埃及建筑有着与时间一般永恒的纪念性,主要体现在各个时期所建造的陵墓和宫殿上。无论是造型简洁的金字塔,还是整体有序的神庙建筑群,无不述说着古埃及建筑的辉煌艺术成就。 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文明的发源地位于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可以断定,在这个文明时代诞生之初,曾受到与尼罗河相距不远的苏美尔文明的某种影响,然而埃及人在开发尼罗河流域以及三角洲丛林沼泽地带的过程中,创立了具有独特风格并且极为安宁持久的地区文明。古埃及一般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古埃及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埃及全名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依斯兰教国家。位于非洲东北部,领土还包括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是地跨两洲的国家。海岸线长约2 700千米,境内多为海拔200-700米的高原。沙漠占全国总面积96%以上。尼罗河三角洲为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西奈半岛沙漠遍布。南部山地上的凯瑟琳山海拔6 671千米,在境内长1350千米。埃及现存金字塔107座,主要位于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的吉萨(Giza)高原。这一地区有三座较大的金字塔,分别是胡夫金字塔(也叫大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它是吉萨金字塔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也是建筑成就最高的一座。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也是埃及的象征。埃及大部分都是黄沙滚滚的沙

建筑艺术赏析

1、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哪个国家的建筑最具典型性? 法国 意大利 德国 英国 2被誉为“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粹”的圣彼得钟属于以下哪个建筑的组成部分? 亚眠大教堂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3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式尖顶有()座 1 2 3 4 4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是() 巴黎圣母院 亚眠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 5素有欧洲最高尖塔之称的是() 巴黎圣母院 亚眠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6以尖券、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束柱、花空棂等为特点的建筑风格是() 拜占庭式 哥特式 罗马风 7被称为“金色大教堂”的是() 圣玛利亚大教堂 圣马可大教堂 圣莫特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8古罗马时期,公共建筑形式之一的巴西利卡的平面通常呈() 圆形 椭圆形 正方形 长方形 9位于威尼斯的中世纪基督教最负盛名的教堂是() 圣玛利亚大教堂 圣马可大教堂 圣莫特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10拜占庭建筑最高成就的集大成者是() 巴黎圣母院 米兰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11以下哪项不属于中世纪教堂主要建筑风格? 拜占庭式 罗马风 哥特式 巴洛克式 12被建筑史家称为“把古希腊的回廊移进了室内”的建筑是() 圣玛利亚大教堂 万神庙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13万神庙的设计呈() 正方形 圆环形 椭圆形 长方形 14建筑学著作《建筑十书》的作者是 维特鲁威 柯布西耶 索尔尼斯 15成为法国巴黎凯旋门设计蓝本的罗马凯旋门是() 提图斯凯旋门 塞维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 16以下关于大角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古埃及艺术的特点

古埃及艺术的特点: 风格稳定、等级分明,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表现,其风格壮丽、宏伟、明确。有着严格的规范,如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第一节古代埃及艺术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足以为古老的文明之一,唯一可以与之匹敌的是发端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正是尼罗河在红海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之间滋润出狭长的绿洲地带,这成为古埃及文明的基础。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社会已经出现阶级的萌芽,公元前4000年前后埃及出现奴隶制国家。埃及古代史通常被划分为六个时期: 古朴时期(3100BC-2770BC); 古王国时期(2770BC-2200BC),第一王朝至第六王朝; 第一中间期(2200BC-2050BC); 中王国时期(2050BC-1786BC),第十一王朝至第十二王朝; 第二中间期(1786BC-1560BC); 新王国时期(1560BC-1087BC),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 古埃及的统一始于古朴时期的开端(公元前3100年左右),根据传统的说法,是来自南方的武士纳尔迈完成了这项事业,因此他也是第一位法老。而真正的专制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应该是从第三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左塞开始,整个国家有着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和浓厚的宗教背景,政治生活与宗教生活之间没有区分。法老是太阳神的后代,也是祭司之长。王国经济以相当发达的农业为基础,农产品种类繁多。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以后,商贸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此外制造业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埃及人在天文、医学、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们还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相信神灵的保佑和“灵魂永生”,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敬拜神祗,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修建庙宇、陵墓之上,创造了惊人的作品,而其创作的目的不局限于“现世”,而是在于“永恒”。 1.古王国艺术 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建筑和雕塑最为突出,绘画还处于初期阶段。 建筑 金字塔——法老的陵墓。 王朝初期,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质建筑,石棺就放在建筑内部,这称为“马斯塔巴”。随着陵墓的扩大,一层的马斯塔巴演化成从大到小几层相叠的阶梯式金字塔,最早的金字塔是法老左塞的阶梯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70年左右。到了古王国盛期,又演变出方锥形金字塔,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6米,基座四边长233米,正对东西南北四方,坡面呈52度角,致使塔高与塔底周长比等于圆周率,由230万块2.5吨重的石灰岩垒成,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却非常紧密。金字塔内部有走廊、通气管道以及存放法老木乃伊的石室。 金字塔有着惊人的体量感和对称、稳定的外形,足以使站立在它面前的人们感到自己的

古埃及的建筑基本简介

古埃及的建筑基本简介: 古埃及建筑在艺术象征、空间设置和功能安排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宗教意涵,反映了古埃及独特的人文传统和奇异的精神理念。 据史料记载,古埃及位于尼罗河谷,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外界的骚扰。温暖而又安定的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之后,留下了肥沃的耕地,带来一年又一年的丰收。这样古埃及文明持续了3000年,光辉灿烂,从而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其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秩序似乎达到永恒和静态,使理性也静态的。在建筑艺术中其空间也同样体现了永恒和静态。如正方形,三角形一些稳固的几何形体经常被用在建筑设计中。从昭塞尔陵墓建筑群到著名的古萨金字塔,都是其方形平面而获得最稳定的空间造型,并象征永恒的主题,许多太阳神庙的幽暗,神秘的空间石柱如林,排列密集,光线透过高窗落在巨大的柱子上,光影斑驳,给人神秘的压抑感,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埃及理性的局限,技术上的限制,是神庙内部空间非常狭小和压抑,这种空间感是原始的宗教功能需要,也是一种非常幼稚的宗教空间。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 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 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编辑本段艺术象征 传说中埃及人崇拜太阳,法老被看作是太阳的化身,认为人死后就象太阳西落一样因此,各代君主都把自己的陵墓--金字塔建于尼罗河的西岸。映着西落的太阳,显的沉稳而又从容,如似在默默的在祈祷自己会永远远离灾难,由于每次在尼罗河泛滥退水后需丈量土地,因此发展了几何学,金字塔就体现了其严密的几何构图,其协和的尺度与比例构成优美的组合,而成为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式构图,在现代建筑中仍广泛使用。最大的埃及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用浅黄色石灰石砌筑而成,外面贴一层白色石灰石,

稿件《谈谈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成就与神秘咒语》

谈谈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建筑成就和神秘咒语 埃及金字塔所取得的建筑成就,不是我们后人用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它的恢宏,雄伟,庄严让我们举足敬仰,让我们感叹古人的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尼罗河孕育的伟大文明。 现在有很多著名学家在研究金字塔的建筑成就,他们得出了一些大略的概况,例如:金字塔存在的时间长,历史悠久;它的规模大,建筑宏伟;同时金字塔里面的建筑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且神秘;它的建筑精密,坚实稳固;它的选址也是合理科学的,且有一个后人现今还在探索的复杂的墓室结构;且在它的外部结构上它巧妙且精美的浮雕深深地吸引着后人,这种无法超越的艺术精华,给后人留下了一连串的感叹。这些建筑史上取得的成就很早就被利用在很多的建筑构建上,且取得了很高的声誉。 我本人对于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成就最感兴趣的是这些金字塔群将古埃及的美学及地理环境特点,神话传说三者巧妙地吸收。人们很大程度上认为建筑取得的恢宏成就是与绘画和雕塑相联系的。绘画追求的是反对自然主义,必须要经过艺术处理,但又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古埃及艺术的平面律程式,具有高度概括力,思想超越宗教又反映宗教文明,它的艺术是健康的,伟大的。 在广袤的沙漠上我们看到哈夫拉的金字塔虽没有胡夫金字塔高大,但它显眼。为什么呢?这就体现在它的艺术排列上。在三座金字塔中,哈夫拉金字塔居中,胡夫大金字塔在右,门卡乌拉金字塔在左。此外,哈夫拉金字塔的背后,就是狮身人面像。然而,狮身人面像是一块天然岩石雕成,据说面部是法老哈夫拉的脸型。公元前2611年,哈夫拉到此,巡视一座陵墓,哈夫拉吩咐工匠,陵墓上要有石像。于是,有一个工匠别出心裁,雕凿了一头狮身,以法老的面容,做了狮子的头。在古埃及,狮子是权力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坐西向东,无比威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狮子的设计是很巧妙地利用吸收了古埃及神话传说及继承和发展图腾文化的。同时我们从图片上观察到这三座金字塔全部都是用巨大的淡黄色石块砌成,外面贴一层磨光的白色石灰石,这些设计体现了利用色调的高明之处,给人一种庄严且永恒的感觉。再细看金字塔上面的浮雕:人物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同时根据人物地位的

建筑艺术赏析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建 筑 艺 术 赏 析 姓名:惠邻岭 学号:20142110113 授课老师:杨小川

建筑艺术赏析 建筑艺术赏析是我们专业的限选课,所以我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虽然开始很无奈,但收获颇多。在老师认真的讲授下,我认知到很多的建筑,它们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出自不同的建筑家之手,建筑风格也迥然不同。在这些建筑的身上,我感受到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状况。这门课让我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更好地解读了建筑本身的魅力以及背后的含义。现在,就随着我的笔尖走进这门课堂。 选修课是每周两节课,总共十六周,所以一学期有三十二节来学习这门课。老师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的建筑,比如古希腊的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角斗场等等。这些建筑的建立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们的背后都映照着整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环境。现在,就根据老师讲的知识对以上三个建筑进行简单的赏析。 古希腊的神庙 古希腊建筑是人类发展历史中伟大成就之一,给人类留下了不朽的艺术经典之作。其建筑语汇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建筑风格,它几乎贯穿在整个欧洲两千年的建筑活动中,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还是集体主义时期都可见到希腊语汇的再现。古希腊建筑风格特点主要是和谐、单纯、庄重和布局清晰。而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同时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影响最深远的建筑。其中古希腊建筑史上产生了帕提农神殿、宙斯祭坛(帕加马)这样的艺术经典之作,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同时对世界建筑艺术有着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

古埃及艺术之设计艺术

古埃及艺术之设计艺术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分尼罗河的下游。埃及艺术经过了史前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国时期,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墓葬习惯和王权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埃及人崇拜太阳神,相信法老是神的化身,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是永恒的,人死之后,只要尸体完好无损,若干年后灵魂回归时,死者便可以复活。因此尸体的保存得到了特别的重视,由此埃及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批各种类型的大型建筑,有宫殿,府邸,神庙和陵墓。这些建筑以巨大的石块为建筑材料,工程宏大,施工精细,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埃及古达建筑反应了当时的几何,测量和起重运输机械的知识已达到了详单高的水平。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埃及人们已经会用正投影绘制建筑物的立面和平面图,并能用比例尺绘制建筑总图和剖面图。 1,建筑 埃及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古王国时期也称为金字塔时期,是在乃伯特卡陵墓形制基础上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结构,因此最初的金字塔为阶梯型,第一座 金字塔式昭赛尔金字塔。第四,第五王朝金字塔群则是光面形制正方锥体的代表。主要特点是,墓室处于建筑物的中心附近,聚集在金字塔周围还有一些小的金字塔,以及皇室成员和高级官员修建的马斯塔巴。金字塔深 刻的体现了神圣的王权。 中王国时期典型的建筑是陵墓建筑,出现了背靠悬崖峭壁的倾向,并出现了坡式台阶。

地面建筑除金字塔外,主要是柱式神殿,大殿多是上下两层,正面有很长的坡形通道。正面前有两座对称的方尖碑,两翼是很高的塔门。 新王国时期的突出成就就是大型的神庙建筑。新王国建筑大量的使用石柱,促进了柱式的发展。除了传统柱式外,还增添了纸草花蕾式,莲花蕾式等,柱身也有了纪念碑的意义,多刻有纪念性浮雕和象形文字。 2,雕塑和平面艺术 埃及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表现手法遵守正面律;绘画线条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面混合法,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感染力。

古埃及建筑艺术赏析.doc

古埃及建筑艺术赏析 在这门选修课中,老师带我们在古文明的世界中漫游,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代埃及的建筑赏析。古埃及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建筑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将从古埃及三个时代背景、古埃及建筑风格和特点、宗教信仰因素、代表性建筑形式四个方面对古埃及建筑艺术进行赏析。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数千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在古埃及的文化成就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其建筑艺术。金字塔、神庙、方尖碑,这些都堪称是世界建筑艺术的杰作,它们作为建筑艺术领域最古老的化石,散发着不朽的光芒。 一、古埃及历史的三个分期 古埃及历史有三个具体分期,每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在侧重点和相关时代背景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 第一时期:古王国时期(即早期王朝时期)。大约时间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在此阶段,建筑物是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的,所以,这一时期又称金字塔时期。当时,氏族社会成员还是古埃及的主要劳动力,金字塔的主要缔造力量便是他们。金字塔被看作是原始拜物教的产物,样式单一而开阔,却曼延着庄严和神秘莫测之感。 第二时期:中王国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2133至公元前1786年,被公认为是古埃及最富庶的时代之一。政局上的安定反映在物质的繁荣上。全国各地皆破土开工、兴建房子,致使如今的埃及几乎每个城镇都在建筑架构上留下了中王国时期的痕迹。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该时期出现了具有经济意义的城市。此阶段的主要建筑形式是石窟陵墓。建筑成就上,已采用梁柱结构,可以构造出宽敞的内部空间。 第三时期: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至公元前1080年,即所谓的帝国时期,是古埃及空前绝后的强大时段。频繁的远征和战斗掠夺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奴隶成为建筑工作的主要施工者,饱受苦难和压迫。此时的建筑形式主要以神庙为代表,制造出威严、神武的气势。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二、古埃及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1、硕大无比:古埃及最有名的建筑艺术,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方尖碑, 都是巨大的艺术品,也都与王国的存亡有关。 2、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世界上全部用石头建造的建筑物,首出于埃及。特点是雄伟浑厚、气势宏大而坚实。以金字塔为例,其建筑材料全部是重达数吨、甚至十几吨的石块,历经数千年后不变形、不倒塌,依然矗立在尼罗河西岸。 3、秩序感强烈:我们不会在古埃及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中发现令人意外的元素。每个部分的制作都会遵循一定的法则,这样的风格,延续了至少3000年。这种秩序感有时候会我们感到相当不自然:为了使事物井然有序而能被看清,人

建筑艺术赏析

4006 《建筑艺术赏析》期末复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伊什达门是巴比伦城的()门 A.东 B.南 C.西 D.北 答案:D ?2.古罗马时期,公共建筑形式之一的巴西利卡的平面通常呈() A.圆形 B.椭圆形 C.正方形 D.长方形 答案:D 3.拥有世界最高的空中走廊的双子塔是以下哪一个 A.纽约双子塔 B.吉隆坡双子塔 C.厦门双子塔 答案:B 4.秦始皇陵内共有()个兵马俑坑 A.3 B.4 C.5 D.6 答案:A ?5.建筑艺术属于哪种艺术 A.再现艺术 B.表现艺术 C.行为艺术 D.创作艺术

答案:B ?6.教科文组织的标志取材于以下哪个建筑 A.圣彼得大教堂 B.帕特农神庙 C.空中花园 D.万神庙 答案:B ?7.被称为“花城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是() A.佛罗伦萨大教堂 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耶稣会教堂 D.坦比哀多教堂 答案:A 8.太庙的祭祀对象是() A.先贤 B.祖先 C.自然神 答案:B 9.被称为女性柱,以纤细秀美、比例轻快等为特点的柱式是() A.多立克柱式 B.爱奥尼柱式 C.科林斯柱式 答案:B 10.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B ?11.以下关于大角斗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角斗场建于罗马帝国时期 B.观众席逐排升起,分为五区 C.竞技场建有四座大型拱门,供拥挤的观众分散进出之用 D.立面形式分为4层,下3层各80间券柱式,第四层是实墙 答案:A ?12.位于巴黎,拥有金字塔形玻璃入口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代表作是() A.卢浮宫 B.凡尔赛宫 C.白金汉宫 答案:A ?13.作为建筑形式之一的塔起源于哪个国家 A.中国 B.印度 C.泰国 D.柬埔寨 答案:B ?14.在圜丘的设计中,尺寸、石料件数等均为() A.奇数 B.偶数 答案:A ?15.天坛内坛、圜丘坛和祈年坛均位于南北中轴线的哪一侧 A.东 B.西 答案:A ?16.世界公认的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是() A.佛罗伦萨大教堂 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耶稣会教堂 D.坦比哀多教堂 答案: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