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文化特质: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人文学者将其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在中国也称之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大众传媒: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刊等特定的形式,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定时的、迅速的、不间断的信息传递。其特点是影响的广泛性和传播的直接性。

文化生态学: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它不仅研究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更重要的是研究文化发展的各种复杂变量间的关系,特别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对人的影响。

文化区:是指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它是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划分的一种空间单位,即在同一区域内,某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观呈现一致性的特征。

伯克利(景观)学派:指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代表人物有施吕特尔和索尔。施吕特尔认为地理学应着眼于可见景观的研究,探讨未经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的景观转变成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文化景观的整个过程。索尔则探讨人类按照其自身标准把地表改变成文化景观的问题.

刺激扩散:指一种文化事象在扩散过程中,接受者抛弃了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接受了文化的思想实质的扩散过程。如动物的驯化。

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源地:是文化圈生长的核心,在文化形成之初,文化源地就是文化圈的核心地区。广义上文化源地通常指人类文化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祥地。

文化创新:指一种文化的变革,它源于社会群体内部所创造的观念。创新的事物可以是一项物质技术的发明或改进,也可以是非物质形态的文化现象。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成果,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地表痕迹,是文化赋予一个地区的特性,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

赫克托扩散模型:美国当代社会学家赫克托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区的文化向该国家或地区扩散的结果。其扩散理论主要有文化扩散理论和社会结构扩散理论两种,文化扩散理论强调文化因素在实现国家发展中的绝对重要性;社会结构扩散理论则试图通过说明社会结构变迁来解释国家发展。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文明冲突:是文明交流的极端化或异形方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发展水平的交流主体以对立的、不友好的、甚或是带有敌对态度的方式来使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对抗,最终以文明落后的一方主体或多方主体失败而结束,其后重新构建新的交流关系的过程。

索尔:20 世纪美国地理学家,曾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教授,创立美国人文地理学景观学派,主张通过实际观察地面来研究地理特征,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著有《景观的形态》等。

二、辨析:

1.文化特质与文化综合体:

文化特质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人文学者将其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在中国也称之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综合体是以文化生产为基础、文化体验为特色、文化休闲与文化商业为重点、创意产业为延伸、会展商务相配合,以及行政办公、综合商业、其它服务业、总部基地、居住等互补的泛文化产业的整合。

2.空间与地方:

空间是抽象的,是对物质存在的广延性的反映,具有普遍性,不仅仅从属于任何具体事物;地方则无论作为处所或是一定行政区域,都是具体的,可感知的。

空间是均质的,任何空间都是描述物质运动广延性的标尺,不同空间具有相同的本质特征;地方是异质的,任何地方都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因而不同地方各有特色,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

空间不随时间变化,两者互不影响;地方是具体的,必然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3.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

所谓物质文化景观,是指具有物质形态的人类创造物,如建筑形式、农田形式、聚落形式等。聚落是物质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内容,聚落分布的地区差异多与自然环境相关,但又深受文化传统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景观:指不一定具有物质形态的人类创造物,如音乐、戏剧、法律制度等。

相对于物质文化景观的研究而言,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研究较少。不过这不是因为物质文化景观的研究更重要,而是因为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难度较大。区分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关键在于物质文化景观是可视的,而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不可视的,但可通过其他感觉感知。

4.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一种或多种相互间有联系的文化特征所分布的地域范围。在空间分布上,它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形式文化区的划分具有主观性。

功能文化区是一种在非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受政治、经济或社会功能影响的文化特质所分布的空间区域。它往往是按照行政或者某种只能划分出来的,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

都可以算作一个功能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一般有一个中心,如首都、省会等,且功能文化区边界无过渡带,具有确切的界限。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重叠,如日本作为国家的政治功能文化区与作为语言的形式文化区就完全一致。

5.文化产业与文化生产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文化生产是指把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同时,在文化生产中,生产者将自身强烈的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一定的生产过程,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物质性。

6.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二者在研究内容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二者有共同的研究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实证主义方法、结构主义方法、人文主义方法。文化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分析人文事象。

三、简答

1.文化景观的特性:

1)物质与非物质属性难分性。多数情况下,非物质文化景观常常需要一定的物质形态来体现,而物质文化景观都体现着非物质文化的内涵。

2)空间尺度不一,但文化学价值相等。

3)同类景观异形与单一景观多义。比如同类型城市景观表现出多种形态,另一方面一个城市景观可以反映出多方面的文化意义,比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哲学意义等。

4)多景观综合体现文化体的整体特性。

5)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2.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影响文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生物等方面。

3.文化传播的规律:

1)“器”文化往往比“道”文化更容易传播。生产和生活文化属于“器”文化,思维方式、信仰和价值观等高层次抽象文化属于“道”文化。

2)文化传播总体走势是高质文化替代低质文化。文化底蕴越深,品味越高,反映社会生活越集中,把握时代脉搏越准确,其价值性就越大,传播概率就越高。精耕细作代替刀耕火种。

3)文化总是在地区间进行的。不同地区的文化都有独特和合理的成分,因此那些不受地域约束的文化就可以在地区间扩散,其结果是繁荣了各个地区的文化,促进了各个地区文化向优化方向的发展。

4)强国文化传播力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综合国力是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强大后盾。

4.地名的主要性能:

1)地名的社会性。地名来源于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地名由人类创造。地名服务于社会,人类社会也离不开地名。

2)地名的历史性。没一个地名都有其生成的年代和发展演变的独特过程。如北京的一

些列称呼。

3)地名的文物性。地名是历史遗存下来的有音形意的实物。

4)地名的地域性。具有共同特点的地名往往集中在一个区域里。如中原“赶集”多“集”字地名。

5)地名的稳定性。地名一旦命名或启用后一般都延续很长时间。

6)地名的指位性。每一个地名都有其专指的地域。

7)地名的可变性。地名多因王朝更替等政治原因而发生改变。

8)地名的衍生性。一个地名可以派生一系列相关地名的现象。

5.地名景观的种类:

1)山水地名。因山因水得名,如漠河、黄山等。

2)示位地名。中国古代常以山南水北为阳等原则命名,如衡阳、江阴、山东、江西等。

3)寄意地名。安宁、长乐、兴隆等。

4)特产地名。如江苏盐城,陕北榆林等。

5)民族地理地名。如壮族语支方言中以“那”字地名表示水田。

6)历史政区地理地名。如广东历代建立的县43%名称被沿用下来。

7)反映历史事件地名。如东营、八所等。

8)移民地名。如文昌东郊、东坡、东门等。

6.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们最初所崇拜的是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对其影响较大的有山谷、河流、土地、巨石等,继而产生一些如山神、河神、海神的崇拜。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都与严酷的环境有关,严酷的环境往往让人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继而产生神祗。宗教源地的地理特征及属性对宗教特质的形成有巨大的塑造作用。印度炎热的气候造成了避世的佛教,中东狂暴的沙漠环境产生了有冲击力的伊斯兰教,欧洲多元的地貌条件、适宜的气候造就了基督教的宽容。

地理环境还影响宗教的传播、发展和分布的特征。如道教以山区野地作为修真炼养之地,从道教传播的角度来看,诸多名山无形中成为其扩散的结点和中心地。基督教鸦片战争后多从海港登陆大陆,因而基督教在我国特殊时期东南部分布多于西北部,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便利与否决定了基督教传播、分散的程度。

7.文化地理学的两个研究方向:

纵向方向为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它是地理学的一个根本研究内容——人地关系研究。主要研究人类对地表自然空间过程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

横向研究方向为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它是人文地理学独有的研究内容。许多人类活动、人文事象的空间特点的形成、空间过程的演变与自然环境没有联系。如文化特质之间、文化区之间的空间关系。

四、论述。

1.如何理解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的关系?

文化发展与生态承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为文化系统为维持其稳定和平衡必须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作为其载体的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人作为一种生物,至今不能脱离生态环境而生存。自然环境无法无限给予,其承载能力决定着一定文化模式的发展极限;文化模式只有不断扩张空间和不断向更高效率地开发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型,生态承载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以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比如,华夏农耕文化也并非一味地扩张,对于北方民族,它主要采取守势,因为南方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北方干旱苦寒,不适宜农耕。农业文化能够征服采集和游牧文化是因为相对于采集和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是更高生产力水平的代表,它能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而只要文化模式还存在就必然是以扩张来维持自己的平衡和稳定,或以转型提高生态承载能力。

如果人类文化无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任何文化模式都会很快使环境变得越来越残酷,人类难以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因而,文化转型具有必然性。

文化转型与生态承载的关系相对短时期、小尺度范围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桑基鱼塘”模式。

2.文明产生的地域条件。

1)水利灌溉论:东方出现的四大文明都与大河有密切的关系,因而该理论认为,四大文明的出现的地区如果发展农业,必须进行灌溉,因为这些地方的气候不是季风区就是干旱区。为了组织灌溉,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社会组织,从而推动国家的出现。

2)粮食生产文化论: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强调文明的起源的原因在于粮食的生产。两河地区、印度河流域、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地方都出现过驯化植物,这为这些地区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奠定了自然条件基础。

3)气候文化论:地理学家和医学家提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最适合人类的生存,最利于农耕,故四大古文明均发生在此地区。但该理论无法解释雨量充沛、植物四季繁荣的太平洋地区和西印度群岛为何没有文化兴起。且对于气候寒冷、干燥的山岳地带所产生的印加文化也无法解释。

4)“挑战”与“应战”论: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中提到,用此理论来解释文明的产生、生长、分裂和崩溃。他把那些摆在人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任务叫做“挑战”,而把解决那些任务的办法叫做“应战”。如果能过正确的应战挑战,即以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那些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那么一种文明就会继续繁荣、发展下去。反之,这种文明就会走向衰落、枯萎、死亡。水利灌溉论可认为是其的一种特例。

上述前三种观点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生产的作用,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是一种历史分析方法,该理论既注意了自然条件的作用,也注意了非自然要素的作用。

3.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文化景观是地理环境的折射物: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辨认的改变。人类在改变自然创造景观的同时或多或少都会留下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诸多痕迹,因而文化景观常常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它的折射

作用首先表现为同类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如民居的地域差异;其次还表现在一地各类文化景观都镌刻着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云南民俗文化景观就反映出高原地貌的深刻影响;第三,它还表现在诸多文化景观所展示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中国古代村落的布局与环境相和谐的特点。

2).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的局限性:文化景观并不完全是自然环境影响的结果,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活动才是文化景观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随着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作用已相当有限。比如居住民俗文化,虽然居住民俗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但在更大程度上,它还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总之,文化景观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是绝对的。

4.怎么看待西方文化在中国流行的问题?

西方文化在中国流行的问题,从整体上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规律上来解释。首先,从历史上看,从清末至今,西方国家的“器”文化和“道”文化都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国,从初期的电灯、电话等物件的传播再到思想、法律、语言等软文化的传播,都展现出来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一面。

其次,西方国家多是发达国家,而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综合国力是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强大后盾,因此强国文化传播能力强。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化社会似乎对于西方的文化思想更加契合,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与西方社会的交流逐渐增多,这为西方文化在我国流行提供了更多机会。

西方国家在国际上的文化媒体比较具有优势,随着电视电影等的普及,宣扬文化的手段日益丰富,宣扬成本也在日益降低,西方国家大规模的文化输出对于我国本土的文化阵地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越来越多人的追随而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西方的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多的入侵我国,比如饮食、音乐、影视等产业逐渐入住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在不知不觉中其文化就占据了本土文化空间。

此外,西方文化也会利用教育文化交流进行文化渗透等方式,在中国网罗大批青年人才,培植西方文化代言人。

总而言之,西方文化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在西方文化渗透我国的大趋势下,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有原则的接受西方有益的文化,对无益或有危害性的文化也坚决抵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关键时期对国人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同时也要着重保护我国本土文化的健康发展。

5.研究地方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地方文化认同是地方文化精神形成的基础。全球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创造机会的同时也对社会文化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它使得人们产生文化危机感和对新文化的认同和归属需要。因而需要地方加强地方文化精神的塑造,并以此增强地方民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地方文化在促进地方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成功的文化形象设计可以发挥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同时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比如山东省选择“泰山文化”作为山东的地方文化形象。地方文化形象对地方发展的意义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对外宣传,介绍本地区。2.凝聚、鼓舞本地区民众。3.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比如,提到潍坊,人们马上想到“潍坊风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