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必修三各章节同步练习与单元检测(附带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必修三各章节同步练习与单元检测(附带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必修三各章节同步练习与单元检测(附带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必修三各章节同步练习与单元检测(附带答案解析)

§1.1习题课

课时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2.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3.能正确选择并运用三种逻辑结构框图表示具体问题的算法.

1.下列关于程序框图的描述

①对于一个算法来说程序框图是唯一的;

②任何一个框图都必须有起止框;

③程序框图只有一个入口,也只有一个出口;

④输出框一定要在终止框前.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答案 B

解析②、③正确,对于一个算法来说,程序框图不唯一,与设计有关,故①错.输入输出的位臵,不一定在开始和结束处,故④错.

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的值是()

A.4B.5

C.6D.7

答案 A

解析当k=0时,S=0 S=1 k=1,

当S=1时,S=1+21=3 k=2,

当S=3时,S=3+23=11<100 k=3,

当S=11时,k=4,S=11+211>100,故k=4.

3.如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该算法所输出的结果是()

A.12

B.23

C.34

D.45 答案 C

解析 运行第一次的结果为n =0+11×2=1

2;

第二次n =12+12×3=2

3;

第三次n =23+13×4=3

4.

此时i =4程序终止, 即输出n =3

4

.

4.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若输出s 的值为-7,则判断框内可填写( )

A .i <3?

B .i <4?

C .i <5?

D .i <6? 答案 D

解析 i =1,s =2;s =2-1=1,i =1+2=3; s =1-3=-2,i =3+2=5; s =-2-5=-7,i =5+2=7.

因输出s 的值为-7,循环终止,故判断框内应填“i <6?”. 5.求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的算法为:

第一步 输入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计算r =a +b -c

2

第三步 输出r .

答案 a =3,b =4,c =5

6.根据下面的程序框图操作,使得当成绩不低于60分时,输出“及格”,当成绩低于60分时,输出“不及格”,则框1中填________,框2中填________.

答案 是 否

解析 由x ≥60与及格对应知1处填是,则2处填否.

一、选择题

1.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至少包含( ) A .终端框和输入、输出框 B .终端框和处理框 C .终端框和判断框

D .终端框、处理框和输入、输出框 答案 A

解析 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至少需包括终端框和输入、输出框. 2.下列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是( )

A .输出c ,b ,a

B .输出最大值

C .输出最小值

D .比较a ,b ,c 的大小 答案 B

解析 根据程序框图可知,此图应表示求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3.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根,精确度为δ,用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终止条件是( ) A .|x 1-x 2|>δB .|x 1-x 2|<δ

C .x 1<δ

D .x 1=x 2=δ 答案 B

解析 直到型循环结构是先执行、再判断、再循环,是当条件满足时循环停止,因此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根时,用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终止条件为|x 1-x 2|<δ.

4.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i 值等于( )

A .2

B .3

C .4

D .5 答案 C

S=0→i =1→a =2 →S =2→i =2→a =8 →S =10→i =3→a =24 →S =34→i =4→输出i =4.

5.如图给出的是计算12+14+16+…+1

100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

条件是( )

A .i ≥49?

B .i ≥50?

C .i ≥51?

D .i ≥100? 答案 C

解析 i =1时,S =0+12=1

2,

i =2时,S =12+1

4

,…,

i =50时,S =12+14+16+…+1

100,

当i =51时结束程序,故选C.

6.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

则循环体执行的次数为( ) A .50B .49C .100D .99 答案 B

解析 ∵i =i +2,

∴当2+2n ≥100时循环结束此时n =49,故选B. 二、填空题

7.直到型循环结构框图为________.

答案 ②

8.已知下列框图,若a =5,则输出b =________.

答案 26

解析 因a =5,所以5>5不成立, 判断框执行“否”,即b =52+1=26.

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 =4,则输出y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5

4

解析 当输入x =4时, 计算y =1

2x -1,得y =1.

不满足|y -x |<1.于是得x =1, 此时y =12-1=-1

2

不满足|-12-1|<1,此时x =-1

2,

又推得y =-5

4

.

这样|y -x |=|-54+12|=3

4<1,执行“是”,

所以输出的是-5

4

.

三、解答题

10.已知点P 0(x 0,y 0)和直线l :Bx +By +C =0,写出求点P 0到直线l 的距离d 的算法

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1)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算法:

第一步,输入点的坐标x0,y0,输入直线方程的系数即常数B,B,C;第二步,计算z1=Bx0+By0+C;

第三步,计算z2=B2+B2;

第四步,计算d=|z1|

z2

第五步,输出d.

(2)用程序框图来描述算法,如图:

11.画出求满足12+22+32+…+i2>106的最小正整数n的程序框图.

解程序框图如下:

能力提升

12.一队士兵来到一条有鳄鱼的深河的左岸.只有一条小船和两个小孩,这条船只能承载两个小孩或一个士兵.试设计一个算法,将这队士兵渡到对岸,并将这个算法用程序框图表示.

解第1步,两个儿童将船划到右岸;

第2步,他们中一个上岸,另一个划回来;

第3步,儿童上岸,一个士兵划过去;

第4步,士兵上岸,让儿童划回来;

第5步,如果左岸没有士兵,那么结束,否则转第1步.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13.某工厂2010年生产轿车200万辆,技术革新后预计每年的产量比上一年增加5%,问最早哪一年生产的轿车超过300万辆?试设计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解算法如下:

第一步:n=2010;

第二步:a=200;

第三步:T=0.05a;

第四步:a=a+T;

第五步:n=n+1;

第六步:若a>300,输出n.

否则执行第三步.

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是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表示算法的图形,因此首要任务应是会画基本的程序框图并熟知它们的功能.

2.画程序框图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则:

(1)使用框图的符号要标准.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画.

(3)除了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唯一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框图符号.

(4)判断框有两种:一种是“是”与“否”两个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这种判断框中学阶段很少用到.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简练清楚.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课时目标通过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

2.算法与计算机

计算机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依赖于算法,只有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明确的步骤,即算法,并用计算机能够接受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计算机才能够解决问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四种叙述能称为算法的是()

A.在家里一般是妈妈做饭

B.做米饭需要刷锅、淘米、添水、加热这些步骤

C.在野外做饭叫野炊

D.做饭必须要有米

答案 B

解析算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A、C、D均不符合.

2.下列对算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算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一类问题都有效(而不是个别问题)

B.算法要求是一步步执行,每一步都能得到唯一的结果

C.算法一般是机械的,有时要进行大量重复计算,它的优点是一种通法

D.任何问题都可以用算法来解决

答案 D

3.下列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算法与求解一个问题的方法相同

B.算法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不能重复使用

C .算法过程要一步一步执行,每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

D .有的算法执行完后,可能无结果 答案 C

解析 算法与求解一个问题的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故A 不对;算法能重复使用,故B 不对;每个算法执行后必须有结果,故D 不对;由算法的有序性和确定性可知C 正确.

4.计算下列各式中S 的值,能设计算法求解的是( ) ①S =12+14+18+…+12100

②S =12+14+18+…+1

2

100+…

③S =12+14+18+…+1

2

n (n ≥1且n ∈N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因为算法的步骤是有限的,所以②不能设计算法求解.

5.关于一元二次方程x 2-5x +6=0的求根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设计一种算法 B .可以设计两种算法 C .不能设计算法

D .不能根据解题过程设计算法 答案 B

解析 算法具有不唯一性,对于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算法. 6.对于算法:第一步,输入n .

第二步,判断n 是否等于2,若n =2,则n 满足条件;若n >2,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依次从2到(n -1)检验能不能整除n ,若不能整除n ,则执行第四步;若能整除n ,则执行第一步. 第四步,输出n .

满足条件的n 是( )

A .质数

B .奇数

C .偶数

D .约数 答案 A

解析 此题首先要理解质数,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于1的整数叫质数.2是最小的质数,这个算法通过对2到(n -1)一一验证,看是否有其他约数,来判断其是否为质数. 二、填空题

7.已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写出求斜边长c 的算法如下: 第一步,输入两直角边长a ,b 的值.

第二步,计算c =a 2+b 2的值.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

将算法补充完整,横线处应填____________. 答案 输出斜边长c 的值

8.下面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算法: 第一步:输入x .

第二步:若x ≤1,则y =2x -1,否则y =x 2+3. 第三步:输出y .

(1)这个算法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

(2)当输入的x 值为________时,输入值与输出值相等.

答案 (1)求分段函数y =?

????

2x -1(x ≤1),

x 2+3(x >1)的函数值 (2)1

9.求1×3×5×7×9×11的值的一个算法是:

第一步,求1×3得到结果3;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结果3乘5,得到结果15;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再将105乘9得到945;

第五步,再将945乘11,得到10395,即为最后结果. 答案 将第二步所得的结果15乘7,得结果105 三、解答题 10.已知某梯形的底边长A B =a ,CD =b ,高为h ,写出一个求这个梯形面积S 的算法. 解 第一步,输入梯形的底边长a 和b ,以及高h . 第二步,计算a +b 的值. 第三步,计算(a +b )×h 的值. 第四步,计算S =(a +b )×h

2的值.

第五步,输出结果S .

11.函数y =????

?

-x +1 (x >0)0(x =0)

x +1(x <0)

,写出给定自变量x ,求函数值的算法.

解 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x .

第二步,若x >0,则令y =-x +1后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若x =0,则令y =0后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四步. 第四步,令y =x +1; 第五步,输出y 的值. 能力提升

12.某铁路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c =?

????

0.53×ω, ω≤50,50×0.53+(ω-50)×0.85,ω>50. 其中ω(单位:kg)为行李的质量,如何设计计算托运费用c (单位:元)的算法. 解 第一步,输入行李的质量ω.

第二步,如果ω≤50,则令c =0.53×ω,否则执行第三步. 第三步,c =50×0.53+(ω-50)×0.85. 第四步,输出托运费c .

13.从古印度的汉诺塔传说中演变了一个汉诺塔游戏:

(1)有三根杆子A ,B ,C ,B 杆上有三个碟子(大小不等,自上到下,由小到大),如图. (2)每次移动一个碟子,小的只能叠在大的上面. (3)把所有碟子从A 杆移到C 杆上. 试设计一个算法,完成上述游戏.

解第一步,将A杆最上面碟子移到C杆.

第二步,将A杆最上面碟子移到B杆.

第三步,将C杆上的碟子移到B杆.

第四步,将A杆上的碟子移到C杆.

第五步,将B杆最上面碟子移到B杆.

第六步,将B杆上的碟子移到C杆.

第七步,将A杆上的碟子移到C杆.

1.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能得到确定的结果,而

不应当是模棱两可的.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

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

2.算法与数学问题解法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

算法与解法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也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区别

算法是解决某一类问题所需要的程序和步骤的统称,也可理解为数学中的“通法通解”;而解法是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过程和步骤,是具体的解题过程.

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1课时程序框图、顺序结构

课时目标 1.理解程序框图的含义.2.掌握各类程序框的功能.3.掌握算法的顺序结构.

1.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2)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方向箭头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

2.常见的程序框、流程线及各自表示的功能

3.顺序结构

(1)顺序结构的定义

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2)结构形式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程序框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程序框图是描述算法的语言

B.程序框图中可以没有输出框,但必须要有输入框给变量赋值

C.程序框图虽可以描述算法,但不如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直观

D.程序框图和流程图不是一个概念

答案 A

2.尽管算法千差万别,但程序框图按其逻辑结构分类共有()

A.2类B.3类

C.4类D.5类

答案 B

3.对终端框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程序框是

B.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程序框是

C.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程序框是

D.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程序框是

答案 C

4.下列程序框图所对应的算法和指向线分别为()

A.5步,5条B.5步,4条

C.3步,5条D.3步,4条

答案 D

5.下列关于流程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程线表示算法步骤执行的顺序,用来连接程序框

B.流程线只要是上下方向就表示自上向下执行可以不要箭头

C.流程线无论什么方向,总要按箭头的指向执行

D.流程线是带有箭头的线,它可以画成折线

答案 B

6.给出下列程序框图:

若输出的结果为2,则①处的执行框内应填的是()

A.x=2B.b=2

C.x=1D.a=5

答案 C

解析因结果是b=2,∴2=a-3,即a=5.

当2x+3=5时,得x=1.

二、填空题

7.以下给出对程序框图的几种说法:

①任何一个程序框图都必须有起止框;

②输入框只能紧接开始框,输出框只能紧接结束框;

③判断框是唯一具有超出一个退出点的符号;

④对于一个问题的算法来说,其程序框图判断框内的条件的表述方法是唯一的.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________个.

答案 2

解析①③正确.因为任何一个程序框图都有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可以在程序框图中的任何需要位臵;判断框有一个入口、多个出口;判断框内的条件的表述方法不唯一.8.下面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_.

答案 6 6

解析 由题意P =5+6+7

2

=9,

S =9×4×3×2=63=6 6.

9.根据下边的程序框图所表示的算法,输出的结果是______.

答案 2

解析 该算法的第1步分别将X ,Y ,Z 赋于1,2,3三个数,第2步使X 取Y 的值,即X 取值变成2,第3步使Y 取X 的值,即Y 的值也是2,第4步让Z 取Y 的值,即Z 取值也是2,从而第5步输出时,Z 的值是2. 三、解答题

10.已知半径为r 的圆的周长公式为C =2πr ,当r =10时,写出计算圆的周长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 算法如下: 第一步,令r =10.

第二步,计算C =2πr , 第三步,输出C . 程序框图如图:

11.已知函数y=2x+3,设计一个算法,若给出函数图象上任一点的横坐标x(由键盘输入),求该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算法如下:

第一步,输入横坐标的值x.

第二步,计算y=2x+3.

第三步,计算d=x2+y2.

第四步,输出d.

程序框图如图:

能力提升

12.画出用现代汉语词典查阅“仕”字的程序框图.

解现代汉语词典检字有多种方法,如部首检字法、拼音检字法等.现以部首检字法为例加以说明.

13.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输入的x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根据该图和下列各小题的条件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2)当输入的x的值为3时,输出的f(x)的值为多大?

(3)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输入的x的值应为多大?

(4)按照这个程序框图输出的f(x)值,当x的值大于2时,x值大的输出的f(x)值反而小,为什么?

(5)要想使输出的值等于3,输入的x的值应为多大?

(6)要想使输入的值与输出的值相等,输入的x的值应为多大?

解(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求二次函数

f(x)=-x2+mx的函数值的问题.

(2)当输入的x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即f(0)=f(4).

因为f(0)=0,f(4)=-16+4m,所以-16+4m=0,

所以m=4.所以f(x)=-x2+4x.

因为f(3)=-32+4×3=3,

所以当输入的x的值为3时,输出的f(x)的值为3.

(3)因为f(x)=-x2+4x=-(x-2)2+4,

当x=2时,f(x)max=4,

所以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输入的x的值应为2.

(4)因为f(x)=-(x-2)2+4,

所以函数f(x)在[2,+∞)上是减函数.

所以在[2,+∞)上,x值大的对应的函数值反而小,

从而当输入的x的值大于2时,x值大的输出的f(x)值反而小.

(5)令f(x)=-x2+4x=3,解得x=1或x=3,

所以要想使输出的值等于3,

输入的x的值应为1或3.

(6)由f(x)=x,即-x2+4x=x,得x=0或x=3,

所以要想使输入的值和输出的值相等,输入的x的值应为0或3.

1.画程序框图实际上是将问题的算法用程序框图符号表示出来,所以首先要搞清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算法可以解决.其次要弄清楚初值、循环情况、条件、表达式、程序的结构、流向等.

2.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第2课时条件结构

课时目标

1.进一步熟悉程序框图的画法.

2.掌握条件结构的程序框图的画法.

3.能用条件结构框图描述实际问题.

1.条件结构

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

2.常见的条件结构用程序框图表示为下面两种形式

一、选择题

1.下列算法中,含有条件结构的是()

A.求两个数的积

B.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C.解一元二次方程

D.已知梯形两底和高求面积

答案 C

解析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当判别式Δ<0时,方程无解,

当Δ≥0时,方程有解,由于分情况,故用到条件结构.

2.程序框图中,具有赋值、计算功能的是()

A.处理框B.输入、输出框

C.循环框D.判断框

答案 A

3.下列关于条件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条件结构的出口有两个,但在执行时,只有一个出口是有效的

B.条件结构的判断条件要写在判断框内

C.双选择条件结构有两个出口,单选择条件结构只有一个出口

D.条件结构根据条件是否成立,选择不同的分支执行

答案 C

4.中山市的士收费办法如下:不超过2公里收7元(即起步价7元),超过2公里的里程每公里收2.6元,另每车次超过2公里收燃油附加费1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相应收费系统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①处应填()

A.y=7+2.6x B.y=8+2.6x

C.y=7+2.6(x-2)D.y=8+2.6(x-2)

答案 D

解析当x>2时,2公里内的收费为7元,

2公里外的收费为(x-2)×2.6,

另外燃油附加费为1元,

∴y=7+2.6(x-2)+1

=8+2.6(x-2).

5.输入-5,按图中所示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A.-5B.0

C.-1D.1

答案 D

解析因x=-5,不满足x>0,所以在第一个判断框中执行“否”,在第2个判断框中,由于-5<0,执行“是”,所以得y=1.

6.给出一个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作用是输入x的值,输出相应的y的值.若要使输入的x的值与输出的y的值相等,则输入的这样的x的值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C

解析 当x ≤2时,x =1或x =0则x =y ;

当26时,x =1

x 不成立,所以满足题意的x 的值有1,0,3.

二、填空题

7.函数y =????

?

x 2

+1(x >0)0(x =0)

x +6(x <0)

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①②③的填空完全正确的是________.

(1)①y =0;②x =0?;③y =x +6

(2)①y =0;②x <0?;③y =x +6 (3)①y =x 2+1;②x >0?;③y =0 (4)①y =x 2+1;②x =0?;③y =0 答案 (4)

解析 由分段函数的表达式知,x >0时,y =x 2+1,故①处填y =x 2+1;由②的否执 y =x +6知②处填x =0?;

当解析式x =0时,y =0知③处填y =0.

8.如图是求实数x 的绝对值的算法程序框图,则判断框①中可填________.

高一数学必修3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3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给出以下四个问题,①输入一个数x ,输出它的绝对值.②求周长为6的正方形的面积;③求三个数a,b,c 中的最大数.④求函数1,0, ()2,0 x x f x x x -≥??+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版)测试题与答案详解

1a = 3b = a a b =+ b a b =- PRINT a ,b IF 10a < THEN 2y a =* else y a a =* (数学3必修)第一章:算法初步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算法只能用自然语言来描述 B .算法只能用图形方式来表示 C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D .同一问题的算法不同,结果必然不同 2.用二分法求方程022 =-x 的近似根的算法中要用哪种算法结构( ) A .顺序结构 B .条件结构 C .循环结构 D .以上都用 3.将两个数8,17a b ==交换,使17,8a b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 4.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1,3 B .4,1 C .0,0 D .6,0 5.当3=a 时,下面的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 ) A .9 B .3 C .10 D .6 二、填空题 1.把求

i=1 s=0 WHILE i<=4 s=s*x+1 i=i+1 WEND PRINT s END 2.将389化成四进位制数的末位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把“五进制”数)5(1234 转化为“十进制”数,再把它转化为“八进制”数。 2.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x x x x x x x x f ++++++=2 3 4 5 6 7 234567)( 当3=x 时的值。 3.编写一个程序,输入正方形的边长,输出它的对角线长和面积的值。 4.某市公用电话(市话)的收费标准为:3分钟之内(包括3分钟)收取0.30元;超过3分钟部分按0.10元/分钟加收费。设计一个程序,根据通话时间计算话费。 新课程高中数学训练题组(咨询) (数学3必修)第一章:算法初步 [综合训练B 组] 一、选择题 1.用“辗转相除法”求得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3 B .9 C .17 D .51 2.当2=x 时,下面的程序段结果是 ( ) A .3 B .7 C .15 D .17 3.利用“直接插入排序法”给8,1,2,3,5,7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完整)高中数学必修三练习题

第三章 质量评估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两名代表,甲被选中的概率( ) A.12 B.13 C.2 3 D .1 2.将骰子向桌面上先后抛掷2次,其中向上的数之积为12的结果有( )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3.在面积为S 的△ABC 的内部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小于S 2 的概率为( ) A.14 B.12 C.34 D.23 4.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 =“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 =“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 =“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与C 互斥 B .B 与 C 互斥 C .任何两个均互斥 D .任何两个均不互斥 5. 如图,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构成的组合图形,现用红、蓝两种颜色为其涂色,每个图形只能涂一种颜色,则三个形状颜色不全相同的概率为( ) A.34 B.38 C.14 D.18 6.给甲、乙、丙三人打电话,若打电话的顺序是任意的,则第一个打电话给甲的概率是( ) A.16 B.13 C.12 D.23 7.在区间[-π,π]内随机取两个数分别记为a ,b ,则使得函数f (x )=x 2+2ax -b 2 +π2 有零点的概率为( ) A.π4 B .1-π4C.4π D.4 π -1 8.如图所示,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有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是 A.25 B.710 C.45 D.910 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内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14 B.12 C.34 D.78 10.一个数学兴趣小组有女同学2名,男同学3名,现从这个数学兴趣小组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则参加数学竞赛的2名同学中,女同学人数不少于男同学人数的概率

高二数学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必修3测试卷 2012/12/24 . 参考: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x b y a x n x y x n y x b n i i n i i i -=-?-= ∑∑==,1 2 2 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一组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说法是() A 、数据极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B 、数据平均数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C 、数据标准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D 、数据方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2.设m=10,n=20,则可以实现m 、n 的值互换的程序是() =10n=20n=mm=n =10n=20s=mn=s =10n=20s=mm=nn=s =10n=20s=mt=nn=sm=n 3下图是容量为20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那么样 本数据落在[)10,14内的频率,频数分别为() A .;64B .;62 C .;64D .;72 4.某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 A .至多有一次中靶 B .两次都中靶 C .两次都不中靶 D .只有一次中靶 5.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A 、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B 、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C 、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D 、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6.程序框图符号“”可用于() A 、输出a=10 B 、赋值a=10 C 、判断a=10 D 、输入a=10 7.先后抛掷两颗骰子,设出现的点数之和是12,11,10的概率依次是P 1,P 2,P 3,则() A .P 1=P 2

高中数学 - 必修三模块测试卷

高中数学必修三模块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A.3A= B.M M=- C.B A 2== D.0x y+= 2.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表示的直线必经过的一个定点是(A.(x y,B.(0x,C.(0y,D.(00, 3.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A.23与26 B.31与26 C.24与30 D.26与30 4.下列事件:①连续两次抛掷同一个骰子,两次都出现2点;②明天下雨;③某人买彩票中奖;④从集合{1,2,3}中任取两个元素,它们的和大于2;⑤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90℃时会沸腾.其中是随机事件的个数有( A.1 B.2 C.3 D.4 5.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时速在[50,70的汽车大约有(A.60辆B.80辆C.70辆D.140辆

6.为了在运行下面的程序之后输出的y值为16,则输入x的值应该是(IF x<0 THEN y=(x+1(x+1 ELSE y=(x-1(x-1 END IF PRINT y END A.3或-3 B.-5 C.-5或5 D.5或-3 7.同时掷3枚硬币,至少有1枚正面向上的概率是( 1 2 4 2 0 3 5 6 3 0 1 1 4 1 2 时速(km 0.01 0.02 0.03 0.04频率

组距40 50 60 70 80 A. 87 B.85 C.83 D.8 1 8.用“辗转相除法”求得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 A.3 B.9 C.17 D.51 9.右图给出的是计算 20 1 614121++++的值的一个流程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高一数学必修三统计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三统计测试题 1.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2007名学生中抽取50名 进行抽查,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7人中剔除7人,剩下2000人 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则每人入选的机会() A. 不全相等 B. 均不相等 C. 都相等 D. 无法确定 2.有20位同学,编号从1至20,现在从中抽取4人作问卷调查,用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抽的编号为( ) A.5,10,15,20 B.2,6,10,14 C.2,4,6,8 D.5,8,11,14 3.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4. 某单位有技工18人、技术员12人、工程师6人,需要从这些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如果采用系统 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都不用剔除个体;如果容量增加一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剔除1个个体,则样本容量n为() A.4 B.5 C.6 D.无法确定 5 某校1000名学生中,O型血有400人,A型血有250人,B型血有250人,AB型血有100人, 为了研究血型与色弱的关系,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O型血、A型血、B型血、AB型血的人要分别抽的人数为() A.16、10、10、4 B.14、10、10、6 C.13、12、12、3 D.15、8、8、9 6.管理人员从一池塘内捞出30条鱼,做上标记后放回池塘。10天后,又从池塘内捞出50条鱼,其中有标记的有2条。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池塘内共有条鱼。 7.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30和0.25,则n=_ 8.从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一定容量的样本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已知不超过70分的人数为8 人,其累计频率为0.4,则这样的样本容量是( ) A. 20人 B. 40人 C. 70人 D. 80人 9. 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10,20]2个,[20,30]3个,[30,40]94个, [40,50]5个,[50,60]4个,[60,70]2个,则样本在区间(-∞,50)上的频率为() A.5% B.25% C.50% D.70% 10.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 A.相应各组的频数 B.相应各组的频率 C.组数 D.组距 11.从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一定容量的样本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已知不超过70分的人数为 8人,其累计频率为0.4,则这样的样本容量是( ) A. 20人 B. 40人 C. 70人 D. 80人 12.(本题13分)在生产过程中,测得纤维产品的纤度(表示纤维粗细的一种量)共有100个数据,将数据分组如右表: (1)画出频率分布表,并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纤度落在[1.381.50) ,中的概率及纤度小于1.40的概率是多少? (3)从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出纤度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13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为 则 y与x的回归直线方程a + 必过定点____ 14(2009山东卷理B)某工厂对一批产品进行了抽样检测.右图是根据抽样检测后的 产品净重(单位:克)数据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产品 净重的范围是[96,106],样本数据分组为[96,98),[98,100), [100,102),[102,104),[104,106],已知样本中产品净重小于 100克的个数是36,则样本中净重大于或等于98克并且 小于104克的产品的个数是( ). A.90 B.75 C. 60 D.45 15(2009湖北卷B)下图是样本容量为200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6,10】内的频数为,数据落在(2,10) 内的概率约为。 - 1 -

最新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A)word版本

i=11 s=1 DO s= s * i i = i -1 LOOP UNTIL “条件” PRINT s END (第7题) 高一数学必修3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A) 数学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一个程序的算法步骤是可逆的 B 、一个算法可以无止境地运算下去的 C 、完成一件事情的算法有且只有一种 D 、设计算法要本着简单方便的原则 2、早上从起床到出门需要洗脸刷牙(5 min)、刷水壶(2 min)、烧水(8 min)、泡面(3 min)、吃饭(10 min)、听广播(8 min)几个步骤、从下列选项中选最好的一种算法 ( ) A 、 S1 洗脸刷牙、S2刷水壶、S3 烧水、S4 泡面、S5 吃饭、S6 听广播 B 、 S 1刷水壶 、S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S5 听广播 C 、 S 1刷水壶 、S2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3泡面、S4吃饭 同时 听广播 D 、 S1吃饭 同时 听广播、S2泡面、S3烧水同时洗脸刷牙、S4刷水壶 3.算法 S1 m=a S2 若b 10 B. i <8 C. i <=9 D.i<9 9.读程序 甲: i=1 乙: i=1000 S=0 S=0 WHILE i<=1000 DO S=S+i S=S+i i=i+l i=i 一1 WEND Loop UNTIL i<1 PRINT S PRINT S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和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和练习题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单元测验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统计单元测验题 一、选择题 1.数据123,,,...,n a a a a 的方差为2 σ,则数据1232,2,2,...,2n a a a a 的方差为( ) A .2 2σ B .2σ C .22σ D .2 4σ 2.某初级中学有学生270人,其中一年级108人,二、三年级各81人,现要利用抽样方法取10人参加某项调查,考虑选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方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时,将学生按一、二、三年级依次统一编号为1,2,...,270;使用系统抽样时,将学生统一随机编号1,2,...,270,并将整个编号依次分为10段.如果抽得号码有下列四种情况: ①7,34,61,88,115,142,169,196,223,250; ②5,9,100,107,111,121,180,195,200,265; ③11,38,65,92,119,146,173,200,227,254; ④30,57,84,111,138,165,192,219,246,270; 关于上述样本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都不能为系统抽样 B .②、④都不能为分层抽样 C .①、④都可能为系统抽样 D .①、③都可能为分层抽样 3.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数与频数如下:[25,25.3),6;[25.3,25.6),4;[25.6,25.9),10;[25.9,26.2),8;[26.2,26.5),8;[26.5,26.8),4;则样本在 [25,25.9)上的频率为( ) A .203 B .101 C .21 D .4 1 4.设有一个直线回归方程为 2 1.5y x =-,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 A .y 平均增加1.5个单位 B .y 平均增加2个单位 C .y 平均减少1.5个单位 D .y 平均减少2个单位 5.在一次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 9.4 8.4 9.4 9.9 9.6 9.4 9.7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 A .9.4,0.484 B .9.4,0.016 C .9.5,0.04 D .9.5,0.016 二、填空题 1.已知样本9,10,11,,x y 的平均数是10xy = . 2.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已知某组的频率为0.25,则该组的频数为_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附答案

必修三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如果输入n =2,那么执行右图中算法的结果是( ). A .输出3 B .输出4 C .输出5 D .程序出错,输不出任何结果 2.一个容量为1 000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率为0.4,则该组的频数是( ). A .400 B .40 C .4 D .600 3.从1,2,3,4这4个数中,不放回地任意取两个数,两个数都是奇数的概率是( ). A . 6 1 B . 4 1 C .3 1 D . 2 1 4.通过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样本的结果就是总体的结果 B .样本容量越大,可能估计就越精确 C .样本的标准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平均状态 D .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数据越稳定 5.把11化为二进制数为( ). A .1 011(2) B .11 011(2) C .10 110(2) D .0 110(2) 6.已知x 可以在区间[-t ,4t ](t >0)上任意取值,则x ∈[-2 1 t ,t ]的概率是( ). A . 6 1 B .103 C .3 1 D . 2 1 7.执行右图中的程序,如果输出的结果是4,那么输入的只可能是( ). A .4 B . 2

C .±2或者-4 D .2或者-4 8.右图是根据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情况画出的茎叶图.从这个茎叶图可以看出甲、乙两名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分别是( ). A .31,26 B .36,23 C .36,26 D .31,23 9.按照程序框图(如右图)执行,第3个输出的数是( ). A .3 B .4 C .5 D .6 10.在下列各图中,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图是( ). A .(1)(2) B .(1)(3) C .(2)(4) D .(2)(3) 11.右图执行的程序的功能是( ). A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B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值 C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值 D .求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 (1) (2) (3) (4)

高中数学必修三 算法初步综合测试题

第一章 算法初步 一、选择题 1.如果输入3n ,那么执行右图中算法的结果是( ). A .输出3 B .输出4 C .输出5 D .程序出错,输不出任何结果 2.算法: 第一步,m = a . 第二步,b <m ,则m = b . 第三步,若c <m ,则m = c . 第四步,输出 m . 此算法的功能是( ). A .输出a ,b ,c 中的最大值 B .输出a ,b ,c 中的最小值 C .将a ,b ,c 由小到大排序 D .将a ,b ,c 由大到小排序 3.右图执行的程序的功能是( ). A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B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值 C .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值 D .求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 4.下列程序: INPUT “A =”;1 A =A *2 A =A *3 A =A *4 A =A *5 第一步,输入n . 第二步,n =n +1. 第三步,n =n +1. 第四步,输出n .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PRINT A END 输出的结果A是(). A.5 B.6 C.15 D.120 5.下面程序输出结果是(). A.1,1 B.2,1 C.1,2 D.2,2 6.把88化为五进制数是(). A.324(5)B.323(5)C.233(5)D.332(5) 7.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A.1-B.1 C.2 D. 1 2 (第5题) 开始 a =2,i=1 i≥2 010 1 1 a a =- i=i+1 结束 输出a 是 否 (第7题)

8.阅读下面的两个程序: 甲乙 对甲乙两程序和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A.程序不同,结果不同B.程序不同,结果相同 C.程序相同,结果不同D.程序相同,结果相同 9.执行右图中的程序,如果输出的结果是4,那么输入的 只可能是(). A.-4 B.2 C.2 或者-4 D.2或者-4 10.按照程序框图(如右图)执行,第3个输出的数是(). A.3 B.4 C.5 D.6 (第8题) (第9题)

高中数学必修3-综合测试题

高中数学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在下列各图中,每个图的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图是( ) (1) (2) (3) (4) A .(1)(2) B .(1)(3) C .(2)(4) D .(2)(3) 2.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个体被抽中的可能性( ) A.与第几次抽样无关,第一次抽中的可能性要大些 B.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抽中的可能性相等 C.与第几次抽样有关,最后一次抽中的可能性大些 D.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都是等可能的抽取,但各次抽取的可能性不一样 3.把18个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任意指定正副组长各1人,则甲被指定为正组长的概率为( ) A. 18 1 B.91 C.61 D.31 4. 下面为一个求20个数的平均数的程序,在横线上应填充的语句为( ) A. i>20 B. i<20 C. i>=20 D. i<=20 5.袋内分别有红、白、黑球3,2,1个,从中任取2个,则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 B.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 C.恰有一个白球;一个白球一个黑球 D.至少有一个白球;红、黑球各一个 6. 在区域???≤≤≤≤1 010y x , 内任意取一点),(y x P ,则122<+y x 的概率是( ) A .0 B . 214 - π C .4π D .4 1π- 7. 在右面的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中,输入三个实数 c b a ,,,要求输出的x 是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 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 ) A .x c > B .c x > C .c b > D .c a > 8. 用随机数表法从100名学生(男生25人)中抽选 20人进行评教,某男生被抽到的机率是( ) A 、 1001 B 、251 C 、51 D 、4 1 9.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在ACB ∠内部任意作一条 射线CM ,与线段AB 交于点M ,则AC AM <的概率( )

高中数学必修三练习题

4.用系统抽样法从160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160名学生从1~160编号.按编号顺序平均分成20组(1~8号,9~16号,…,153~160号),若第16组抽出的号码为125,则第1组中按此抽签方法确定的号码是( ) A .7 B .5 C .4 D .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由系统抽油知等距离的故障可看成公差为,第16项为125的等差数列,即 161158125a a =+?=,所以15a =,第一组确定的号码是,故选B . 考点:系统抽样. 6.样本数据1,2,3,4,5的标准差为( ) A B C .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样本的平均数为1 (12345)35 x = ++++=,方差为 2222221 [(13)(23)(33)(43)(53)]25 s =-+-+-+-+-=,所以数据的标准差为s = 考点:数列的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 7.某学校调查了200名学生每周的自习时间(单位:小时),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自习时间的范围是,30],样本数据分组为,20),20,),,25),25,),,30).根据直方图,这200名学生中每周的自习时间不少于小时的人数是( ) A .56 B .60 C .140 D .12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自习时间不少于22.5小时的频率为(0.160.080.04) 2.50.7++?=,故自习时间不少于22.5

?=,故选C. 小时的频率为0.7200140 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及其应用. 8.从甲、乙等5名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则甲被选中的概率为() A. B. C. D. 【答案】A 考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的计算. 10.总体由编号为01,02,03,…,49,50的50个个体组成,利用随机数表(以下选取了随机数表中的第1行和第2行)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9列和第10列数字开始由左向右读取,则选出来的4个个体的编号为() 66 67 40 67 1464 05 71 95 86 11 05 65 09 68 76 83 20 37 90 57 16 00 11 66 14 90 84 45 1175 73 88 05 9052 83 20 37 90 A. 05 B. 09 C. 11 D. 20 【答案】B 13.某高校甲、乙、丙、丁四个专业分别有150,150,400,300名学生.为了解学生的就业倾向,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这四个专业共抽取40名学生进行调查,应在丙专业抽取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_. 【答案】16 【解析】 考点:分层抽样. ?内部的概14.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边CD的中点,若在矩形ABCD内随机取一个点Q,则点Q取自ABE 率等于.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练习题(精选.)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算法只能用伪代码来描述 B .算法只能用流程图来表示 C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D .同一问题不同的算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程序框图中表示计算的是 ( ). A . B C D 3 将两个数8,17a b ==交换,使17,8a b ==,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 A B C D . 4. 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1a = 3b = a a b =+ b a b =- PRINT a ,b A .1,3 B .4,1 C .0,0 D .6,0 5.当2=x 时,下面的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 ) A .3 B .7 C .15 D .17 6. 给出以下四个问题: ①输入一个数x , 输出它的相反数 ②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周长 ③输出三个数,,a b c 中的最大数 ④求函数1,0 ()2,0x x f x x x -≥?=?+10

B. i<8 C. i<=9 D. i<9 9. INPUT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 A. INPUT “提示内容”;表达式 B.“提示内容”;变量 C.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D. “提示内容”;表达式 10.算法共有三种逻辑结构,即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算法只能含有一种逻辑结构 B. 一个算法最多可以包含两种逻辑结构 C. 一个算法必须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 D. 一个算法可以含有上述三种逻辑结构的任意组合 11. 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是用来 ( ) A .计算3×10的值 B .计算93的值 C .计算103的值 D .计算12310???????的值 12. 把88化为五进制数是( ) A. 324(5) B. 323(5) C. 233(5) D. 332(5) 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条件结构中必有循环结构 B.循环结构中必有条件结构 C.顺序结构中必有条件结构 D.顺序结构中必有循环结构 14. 如果执行右边的框图, 输入N =5,则输出的数等于( ) A .5 4 B.4 5 C. 6 5 D. 56 15.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其中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 ) A .2()f x x = B .1 ()f x x = C .()ln 26f x x x =+- D . ()f x x = 二、填空题:

数学必修三综合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A .顺序结构、模块结构、条件分支结构 B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C .模块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D .顺序结构、模块结构、循环结构 2. 一个年级有12个班,每个班有学生50名,并从1至50排学号,为了交流学习经验,要 求每班学号为14的同学留下进行交流,这里运用的是( ) A.分层抽样 B.抽签抽样 C.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 3. 某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业务员有104人,管理人员32人,后勤服务人员24人,现 用分层抽样法从中抽取一容量为20的样本,则抽取管理人员( ) 人 人 人 人 4. 则样本在区间(-∞,50)上的频率为( ) A.0.5 B.0.25 C. 、把二进制数)2(111化为十进制数为 ( ) A 、2 B 、4 C 、7 D 、8 6. 抽查10件产品,设事件A :至少有两件次品,则A 的对立事件为 ( ) A.至多两件次品 B.至多一件次品 C.至多两件正品 D.至少两件正品 7. 取一根长度为3 m 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那么剪得两段的长都不小于1 m 的 概率是.( ) A.21 B.31 C.4 1 D.不确定 8.甲、乙2人下棋,下成和棋的概率是21,乙获胜的概率是3 1,则甲不胜的概率是( ) A. 21 B.65 C.61 D.3 2 9.某银行储蓄卡上的密码是一种4位数号码,每位上的数字可在0到9中选取,某人只记得 密码的首位数字,如果随意按下一个密码,正好按对密码的概率为( ) A . 4101 B. 3101 C.210 1 D.101 10. 甲、乙两支女子曲棍球队在去年的国际联赛中,甲队平均每场进球数为,全年比赛进球 个数的标准差为3;乙队平均每场进球数为,全年比赛进球个数的标准差为.下列说法正确 的个数为( ) ①甲队的技术比乙队好 ②乙队发挥比甲队稳定 ③乙队几乎每场都进球 ④甲队的表现时好时坏 .2 C 11.已知变量a ,b 已被赋值,要交换a, b 的值,应采用下面( )的算法。 A. a=b, b=a B a=c, b=a, c=b C a=c, b=a, c=a D c=a, a=b, b=c 12.从10个篮球中任取一个,检验其质量,则应采用的抽样方法为(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放回抽样

高中数学必修3试卷

s=0 i=2 Do s=s+i i= i+2 Loop until 必修3试卷 一.选择题 1.某校有40个班,每班55人,每班选派3人参加“学代会”,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 A.40 B.50 C.120 D.15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 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3.某工厂生产A.B.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数量分别为60,80,140,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出容量为n 的样本,样本中A 型号产品有15件,那么样本容量n 为( ) A.60 B.50 C.80 D.70 4.某射手的一次射击中,射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是0.2,0.3,0.1,则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 ) A.0.3 B.0.5 C.0.9 D.0.6 5.某单位为了了解用电量y 度与气温C x 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并制作了对照表: 气温(C ) 18 13 10 -1 用电量(度) 25 33 38 64 由表中数据得线性回归方程,2y bx a b =+=-其中,预测当气温为4C -时,用电量的度数约为( ) A.69 B.68 C.66 D.70 6.已知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 x 0 1 2 3 y 1 3 5 7 则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y bx a =+必过( ) A.(2,2) B.(1.5,3.5) C.(1,2) D.(1.5,4) 7.有下面的程序,运行该程序,要使输出的结果是30,在处 应添加的条件是( ) A. i>12 B. i>10 C. i=14 D. i=10 8.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恰有一次中靶”的互斥但不对立事件是( )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必修3统计测试题及其答案.docx

高中数学必修 3 第二章(统计)检测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单位有老年人28 人,中年人 54 人,青年人 81 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需从他们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 的样本,最适合抽取样本的方法是( D ). A .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D.先从老年人中剔除一人,然后分层抽样 2.10 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 10,15, 17,17,16,14,12.设其平均数为a,中位数为 b,众数为 c,则有 ( D). A .a>b>c B. b>c>a C. c>a>b D.c>b>a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在统计里,把所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作总体 B.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大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 C.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D.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4.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C ). A .数据 5,4,4,3,5,2 的众数是 4 B.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这组数据的方差的平方 C.数据 2,3,4,5 的标准差是数据 4,6,8,10 的标准差的一半 D.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数 5.从甲、乙两班分别任意抽出10 名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测验,其测验成绩的方差分别 22.,则. 为 S1, 2 A ) = 13.2 S=2626( A .甲班 10 名学生的成绩比乙班10 名学生的成绩整齐 B.乙班 10 名学生的成绩比甲班10 名学生的成绩整齐 C.甲、乙两班 10 名学生的成绩一样整齐 D.不能比较甲、乙两班10 名学生成绩的整齐程度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根据样本估计总体,其误差与所选择的样本容量无关 B.方差和标准差具有相同的单位 2222是错的D.如果容量相同的两个样本的方差满足12,那么推得总体也满足S12 S

高中数学必修三综合检测试题

综合检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总体容量为203,若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抽样,当抽样间距为多少时不需要剔除个体( D ) (A)4 (B)5 (C)6 (D)7 解析:由于203=7×29,即203在四个选项中只能被7整除,故间隔为7时不需剔除个体. 2.在线段[0,3]上任取一点,则此点坐标大于1的概率是( B ) (A)(B)(C)(D) 解析:根据几何概型可知,在线段[0,3]上任取一点,则此点坐标大于1就是1

(A)0.95 (B)0.7 (C)0.35 (D)0.05 解析:“抽到一等品”与“抽到二等品”是互斥事件,所以“抽到一等品或二等品”的概率为0.65+0.3=0.95,“抽到不合格品”与“抽到一等品或二等品”是对立事件,故其概率为1-0.95=0.05. 5.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0.5x5+4x4-3x2+x-1,当x=3的值时,先算的是( C ) (A)3×3=9 (B)0.5×35=121.5 (C)0.5×3+4=5.5 (D)(0.5×3+4)×3=16.5 解析:由题f(x)=(((0.5x+4)x-3)x+1)x-1.从里到外先算0.5x+4的值,即先计算0.5×3+4=5.5.故选C. 6.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 (A)91.5和91.5 (B)91.5和92 (C)91和91.5 (D)92和92 解析: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可得其中位数为=91.5,平均数为 =91.5.故选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