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青年谈中国文化

与青年谈中国文化

与青年谈中国文化
与青年谈中国文化

与青年谈中国文化(节录)

唐君毅

(一)中国之人文精神

广义之文化,包含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科学、政治、经济,及技术上之发明之各方面。本文论中国文化,将限于狭义的精神文化方面,亦即关于中国文化中道德伦理宗教哲学文艺方面,不过这些之范围,仍甚广。我们以下所能论及者,将再局限于中国之道德伦理宗教哲学文艺之精神中,特别值得为一切中国人所应注意之点。

我们中国的文化精神,在根本上一言以蔽之,即重人的精神。人为古所谓三才天地人之中。天之原意是指超越的天帝,地即物质的自然世界。重人的精神,不必否定有天帝之存在,亦不必忽略物质的自然世界。只是要以人之精神上通于天而下达于地,使人能顶天立地于宇宙间。中国之道德伦理思想与哲学思想的核心,即在指出人的尊严,维持人的尊严。人有物质的身体,其运动变化,亦依物理界的定律。人是一动物。他与动物,同样的需要物质的营养与求延续其种族的生命。因而人有食色争斗之本能。但人不只有物质的身体,亦不只是一动物。人与一般动物有所不同。一般动物,在中国过去即称之为禽兽。人与一般动物之不同,即中国古所谓人禽之辨。中国之道德伦理思想与哲学思想之最重要处,亦即在于人禽之辨处,首先认清楚。我必须自觉我总有一点异于他人处,我才真是我;人亦必须自觉人之异于禽兽,异于一般动物处,人才真是人。所以人禽之辨,是中国先哲数千年来一直念兹在兹之教。究竟人禽之辨在哪里?在西哲多喜欢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或说人是最像神的,或说人是能造工具的动物,人是有语言文字或能以符号表意的动物。说法很多。中国先哲之说法,亦不全一致。但是,大体来说,中国先哲讲人禽之辨,总是合情理以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在其性理即在其性情。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在其有仁义礼智。仁义礼智,见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此心乃既见至理亦见至情。此外,中国先哲又喜自人伦人道人文等上讲人禽之辨,而不大从人神之相像,亦少专自人之能造工具等上,讲人禽之辨。这即表示中西文化精神之重点,不必全同。

中国先哲之从人之性理、性情,讲人禽之辨,其义谛恒极精微。今姑只依上文所提到之孟子所讲之仁义礼智来说,则仁即无私的普遍的恻隐不忍之心。义是本于人格尊严之自觉,故孟子以人之不屑受嗟来之食,与「所欲有甚于生者」见义,而以公平正直之心,对人接物皆为义。礼见于自己谦让与对他人之尊重。智见于明辨是与非。

人有仁所以能爱家人,爱国人,爱天下一切人。以至对于禽兽,都欲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对于草木山川,都可有情,而极至于乐观彼万物之生生不已,而有赞天地之化育之心。人有义,有公平正直之心,而求使人我皆得其所,求人与人之平等,家与家之平等,国与国之平等。人之正义感,可无所不运,而以实现各种平等之社会理想,以维持社会之秩序。人亦可以为了正义,而宁死不屈,

表现惊天动地泣鬼神之气节。人有礼,能自己谦让以尊敬他人。所以能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尊敬圣贤豪杰,尊敬一切对人类文化有贡献的人;以至尊敬一切我以外之人,我以前之古人,我以后之后生,来者。人有智能辨是与非,所以能是是非非,善善恶恶,而追求真理,有对自己之过失之反省与忏悔及改过之努力,对他人之过失之批评与督察;而有对他人之忠告,社会之舆论,法律之审判。人之仁极于赞天地之化育,故人可补自然天地之所不足,而与自然之天地参。人之义极于牺牲生命以见气节,则见人自然之生存之上,有一超自然生存之精神价值精神生命。人之礼,极于尊敬一切人伦世界人文世界中之人。尊敬之即推而上之。尊敬人,亦即尊敬人所形成之人伦世界与人文世界,而若将人伦世界人文世界推举而上,以卓立于宇宙。人之智极于使人我皆能不违真理,同得改过迁善,则所以使人类社会日进无疆,使人伦世界人文世界悠久长存。是人之有仁义礼智之性,亦即人之所以能在自然的天地万物之世界之上,建立一人的世界之根据,而为人与禽兽截然不同的所在。此人与禽兽之不同所在,在其开始点虽可谓几希,然而此几希一点,即壁立千仞。人的世界之无尽的庄严,神圣,与伟大,皆自此几希一点而流出。在中国之思想中,自孟子承孔子指出仁义礼智为人之特性以后,中国先哲言人禽之辨者,大体皆孟子之意。出入之处,亦无关大体。而中国文化之建立人道之精神,亦可谓自孟子而确立。所以我以上特提孟子之意,略加发挥。

(二)伦理道德与尚学术文化之自由及重世界和平之精神

由中国先哲之重人禽之辨,重对于人之异于禽兽之人性之自觉,而依之以建立人伦人文之世界;所以中国之道德伦理,首重家庭中之伦理。相传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首即为父子有亲,长幼有序。自孔门弟子起,即以孝悌为仁之本。原来人之对人之情感,正当从最亲近之人开始。中国儒家特重孝悌者,则以孝悌尤为人与禽兽之异之所在。禽兽能爱其子女,然兄弟恒不相亲,尤罕有能孝者。人之孝,表示人之生命精神之能返而顾念某所自生之本。由孝父母,而及于父母之父母,及于祖宗,于是人之生命精神,可上通于百世,宛若融凝无数之父母祖宗以为一。由弟而敬兄以及于一切同族之长兄,以融凝一宗族中一切兄弟以为一。孝之扩充,为孝于整个之民族,而忠于民族之历史与文化。悌之扩充,为视四海之内之人皆兄弟。故孝慈之道之扩充,即纵面的。友爱之道之扩充,即横面的启发民胞物与天下一家之意识。中国先哲所谓仁之最高表现,从横面看是极于民胞物与之精神。自纵面看,则是慎终追远,上承祖宗之心与往圣之志,而下则求启迪后人,以万世之太平为念。而此种仁之最高之表现,其开始茁芽之处,则在家家户户所有之孝悌。故曰孝悌为仁之本。仁至难而孝悌则极易。人诚能从至易处,先下培养工夫,求难于易,而后难乃不难。此即中国先哲之伦理道德之所以首重家庭之孝悌。封建宗法之制,虽衰亡于周秦以后,而孝悌之伦常,至今不改。此皆由于中国先哲之能洞见至仁之大德之本源,乃本此至平凡之孝悌之故也。

中国古所谓五伦,除父子兄弟之伦外,尚有夫妇君臣朋友三伦。夫妇之伦之重要,在中国先哲,并不专从儿女之情上说,而是因为夫妇可以合二姓之好。通过夫妇一伦,而我们之情谊,即超越过我所自生之家庭,而贯通于另一家庭。故夫妇一伦,即家与家之连接以组织社会之一媒介。夫妇重爱尤重敬。敬即承认对方之独立人格之谓。由夫妇之有爱且有敬而不相乱,是谓夫妇有别。由是而男女夫妇之关系,乃不至于沾恋狎亵,而别于禽兽。故中国先哲又谓「君子之道,

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至于君臣之伦,则是就人在政治中之关系言。在现代之中国,君臣之名已废,但其义亦未可全废。唯说来须有一番曲折。本文不谈政治,故暂不多及。但对于朋友之伦,则须略说几句。

中国五伦中最后为朋友。朋友一伦,自一方面说亦是最重要的。父子兄弟之伦,乃生而即有,乃出于天。夫妇之伦一半依自然之男女之情欲,一半依于自觉之爱敬。此乃一半天一半人。而君臣朋友之伦之成立,则纯由人之自觉的选择。但人不参加政治系统,人即可与他人无确定的君臣之关系。而朋友之伦,则是人在社会中与人接触时不可免的一伦。一切同事、同业、同志、同道,皆是朋友。中国古所谓朋友一伦中,即包括师生朋友之关系,重在以道义事业相勉。人对家庭之爱,恒不免夹杂私心。君臣关系恒夹杂利害。然真正朋友之关系,则可为一纯粹之精神上人格上,超乎一切私心与利害之关系。师生之在朋友一伦中,更使朋友一伦,即为学术文化之传承延续之所依据之一伦。中国古人对于朋友之道,重在彼此互信。朋友之间相规以善,故彼此可和而不同。朋友之道,重在互尊其所以异。故朋友之切磋,即所以培植人之宽容异己之精神。朋友之范围,愈大愈好。一乡之善人,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人,友天下之善士。朋友师生之伦之扩大,人可尚友千载,神交古人。不仅圣人为百世之师,而人类历史文化之世界中,一切我所欣赏、赞美、佩服、崇敬爱戴之人物,皆可在我们发思古之幽情时,成我们之师友。唯我们之师友之范围,可以横面扩至天下之善士,纵面扩至古今之贤哲;然后吾人之精神乃能日趋于博大与敦厚;然后民族之各地之学术文化,乃更能交流而互贯,以趋于充实,而过去之学术文化,能不断获得新生命之渗入,而日新其光辉。

相连于中国之和而不同之友道者,是中国学术文化中之自由精神,与崇尚人类之和平之精神。在中国历史中,大家都知道莫有西方之所谓宗教战争。虽然佛教曾经三武之厄,康熙曾一度禁止基督教。然而这都有其它的原因,而非由于中国文化之缺乏宗教的宽容。在中国社会中,一直有各种宗教并行不悖的传教之风。所以和会三教,五教同源之论特别多。中国学术在春秋战国时,原是百家争鸣。只有秦始皇曾焚书坑儒。但汉继秦兴,汉初仍是儒道法与阴阳家之言竞起。汉武帝罢黜百家,只是不与百家立官学,仍未尝禁止民间百家学术之流行。魏晋以后,佛学东来,中国人立刻竞相讲习。唐代与世界交通更盛,而佛耶回波斯之教齐来。虽然韩愈辟佛,宋明儒亦辟佛而要复兴儒学,然韩愈与宋明诸大师,皆常与佛徒往还,并常出入于儒佛道之教中。至于清代之文字狱,则是满人摧残汉人民族意识之事,又当别论。儒家之成为中国学术文化之主流,乃由于儒家教义,本来较他家为周备,而非由于儒者借政治力量,以箝制他家学术之自由发展之故。而且儒家本来是相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孟子反对他家,只反对其执一而废百。荀子反对他家,只因他家有所见而又有所蔽。儒家之精神,重会通之道、全尽之道。故要于殊涂见同归,于百虑见一致,于睽异而见其相通相类。中国道家则更重思想之自由,中国之所以莫有宗教战争,莫有异端裁判所,中国人之所以最富于宽容博大之精神,而不箝制学术文化之自由发展,亦正由儒家与道家之此种精神所陶养。

至于中国人之重和平的精神,亦是世界所周知的。中国人素来莫有狭隘的国家思想。当先秦时代各国正争霸之时,儒家则讲平天下、治天下、讲太平世、

讲大同、讲王道、反霸道。道家讲和天下、均调天下、在宥天下、讲帝道、反霸道。墨家讲兼爱、讲非攻、讲兼利天下、一同天下、讲天鬼仁爱之道、反霸道。唯一的例外是法家。他要尚争战,讲霸道。然而秦一六国,汉代秦兴以后,中国之政治,即以文治为主,仍求以王道易霸道。中国历代固均有北方夷狄之患,不能不有拓边防患之事。然而孔子之教是「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南北朝五胡云攘,亦皆渐同化于中国之文化,而有隋唐之大一统。汉唐之盛,重译来朝。然纳贡大皆只以成礼,中国从未有加以征服剿灭之意。而且在当政府正从事拓边防患之战争时,诗人之称美和平而反战之诗,仍到处流行。外来宗教中,回教比较富于战争之精神,但亦为主持正义。佛教则崇尚慈悲,并要人不杀生。而佛教大盛于中国,更使中国人爱和平。中国人之太爱和平,使其易受外敌侵入。然而此爱和平之精神,终是一极可贵之文化精神。而且中国人由酷爱和平,因而极能反抗侵略。故四千年来中国人对于一切侵入之外敌,亦无不能加以同化,或终将其打退。能爱和平而念念在天下一家四海清平,又能保卫和平以反侵略,这真是中国文化中之最伟大的爱和平之精神。

(三)中国文艺精神

我们以上略讲中国之伦理道德与一般之文化精神,我们以下再略说中国之文学艺术与宗教哲学之精神。

中国古代文化原是极富于艺术精神的。不过此艺术精神,即融于一般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中国最早之雕刻,即鼎彝及其它日用之器上的镂刻––中国书画亦由之变来。中国古代比较少希腊式之独立的雕像,中国古代亦缺乏希腊式之戏剧。但中国古代之礼仪中之升降揖让,即同时表现一动作的美,而涵一戏剧意味。中国莫有希腊式之行吟诗人,亦缺史诗。中国最早之诗经,大都是人在日常生活与庙堂中的歌咏。中国古代的音乐跳舞,亦与礼仪分不开。这都是说明中国古人之艺术精神,即融于其一般之社会文化生活中。然而这亦同时使中国之人生情调,在本质上即更富于艺术意味。艺术上之美大皆生于调和与节奏对称等。中国文化中尚中和,和平之精神,由中国古代之礼乐之教来,所谓礼以教中,乐以教和,亦即可说是由一艺术精神来。中国古代之自然科学,似不如希腊之发达,我们亦可说是由中国人之艺术性的欣赏体玩同情之趣味,掩盖了理智上的分析综合之趣味之故。然而中国后世之科学在十六七世纪前,仍超过西方。而中国医学之卓绝的成就,则正为本于对人之生命之艺术性的同情的直觉的体察。其尽量求不破坏形体之组织,而将病治好,又依于一道德的感情,亦依于不伤害人之形体之完美之艺术的感情。

至于从整个中国文化史看中国人文艺术文学上的成就与其中所表现之精神,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之书法是中国之一最卓越的艺术。中国过去之读书人,亦无不习书法。中国之书法之美是纯粹线条之形式美。此种形式美,同时启示各种精神意境,反映作书者之人格风度。除书法以外,中国之画––尤其是王维之水墨山水,直至宋元以下之文人画,亦是表示一种极高之意境,而为世界之所无的。唐代之壁画,亦与西方之壁画,表现一不同之风格。至于建筑方面,则中国之建筑中之飞檐、飞角、亭子、牌坊、回廊,虽多是受了印度影响,然亦已成中国文化遗产之一部。至于雕刻塑像则除佛像外,好的比较少。就文学看,西

方之文学,最早即有史诗,与悲剧喜剧。而中国最早之文学,只是诗歌与散文。戏曲是宋元以后才有。小说除红楼梦水浒等外,好者似不如西方之多。所以要了解中国之文学,应当多从中国之诗歌散文下手。中国广义之散文中,可包括经史子之文。中国之史家与哲学家,大均兼是文学家。此与西方之史家只重纪事,哲学家即只重说理,而不重能文者不同。由是而使中国之广义之散文中,包括中国诗歌以外之一切文章之全体。而使中国之散文内容,极其丰富。

中国艺术文学中所表现之主要精神,我们可以姑借礼记经解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以说。中国之艺术文学,大体上看,都不重表现紧张、激荡、过于刺激之情感,亦不重表现强烈鼓动之生命力,或一往向上超越企慕之理想;而比较重在表现一宽舒广博之气度,温厚和平之性情,飘逸洒落之胸襟,含蓄淡远之意境等。所以中国之书画,均以神品逸品为最高。宋元文人画,要在虚白中表灵气之往来。中国建筑中,古代有千门万户之阔大的宫殿,而缺西方式之高耸云霄之教堂。中国祭天之天坛,亦横卧地上。建筑中之飞檐、飞角、亭子、牌坊、回廊等,亦皆能表示一飘逸疏朗宽舒之意味。中国音乐中之七弦琴与洞箫,亦以淡宕幽和之声见长。在中国从前文学中,则文贵渊雅,诗贵温厚,词贵婉约,即豪放沉雄之诗文,亦要去掉剑拔弩张之概。中国文学中无论言志载道,都要使之足以陶养人之善良的性情。中国过去文学艺术,现在人虽渐不能欣赏,而且有许多都不免太带山林气,庙堂气,亦不全适于今日。然而这终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成就之一。而且世界人类如真要陶养其和平之气,而销除暴戾之气,亦终将有一日会大大发现中国之艺术文学之一方面的无上价值的。

(四)中国宗教精神与其哲学

至于说到中国的宗教,则人恒以为儒道墨法诸家,都非宗教。中国古代自巫史分流以后,更无在社会占重要地位之僧侣阶级。所以中国似可说无固有宗教的国家。但是严格说起来,中国古代民族亦是笃于宗教信仰之民族。殷人信上帝,周人信天与上帝。不过中国古代人以勤劳朴实笃于行践著称,故比较缺乏宗教上之神话。周衰而古代宗教精神式微,然周之墨子仍明白教人信天鬼。孔子固然是重知生过于知死,重事人过于事鬼。其施教是教人为仁人,其从政是要天下有道。他不是只以知天事天或证涅盘为目的之耶稣释迦谟罕默德一类之人物。孔子以后,孟子讲知性则知天,存心养性即事天,亦似有以道德实践代宗教信仰之意。然而从另一方面说,孔孟以前之中国之礼教与孔孟以后之儒家,均可说有一宗教精神。周代之祭天之礼虽限于帝王,然既有祭天之礼,即有一对天之宗教精神。孔孟虽重立仁道人道,并重尽心知性之修养工夫,然而他们亦未明白否定天或上帝之存在。而孔孟之立身行己与从政施教之事中,亦有一宗教精神。所以我们亦未尝不可说儒家是一宗教或包括一宗教。我们可说儒家之教,是一信天人合德之人道教人格教或人文教。这一种宗教之仪式即表现于各种祭祀之礼中。荀子说礼之三本。一是天地,一是亲,一是君师。而祭祀之礼中,即包含祭天地,祭祖宗,祭圣贤三者。今民间之神位中,有天地君亲师,是即仍包括祭天地祭祖宗与祭圣贤之宗教道德意识。中国古人之视天地,即一宇宙生命或一宇宙精神。天地之涵义可通于神或上帝。然除天地外,祖宗与圣贤,皆属于人伦世界人格世界。周礼以祖考配天。后人祭孔子,亦以孔子为德配天地。在民间之祭天地祖宗圣贤之宗教道德意识中,亦包含人德齐天,人可与天俱尊之思想。此种思想乃一重视

人伦人格之精神之极致。此外道家不信天帝而信生天生地之道,同时又以人得道即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造物者同游,亦是一尊重得道之「人」之思想。由儒道之思想之重人德齐天,人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等,故中国以后之道教,即要人实际的修炼成「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之神仙。而佛教之所以得盛行于中国,亦即由于佛教反对婆罗门教之以梵天在人之上之思想。佛教主张人成佛即有无量功德,梵天之德亦不过如此。故要人崇敬佛,而不崇敬梵天。崇敬佛,亦即是一崇敬一种人格。故崇敬佛之宗教精神,亦即一尊重最高人格之精神。佛学到了中国,而有倡即心即佛之禅宗,更表示一尊重人心之意。故我们说中国之天人合德而重人之思想,即佛教之所以能盛行于中国之理由所在。而且从一方面说基督教之最高义,亦要讲到神人合一。神人合一,与天人合德,亦可相通。此亦即基督教能融摄于中国文化之理由所在。不过在佛教中莫有上帝或天,而基督教亦不重祭祖宗与圣贤,且认为人不能对祖宗与圣贤与对天主,有同样之宗教信仰。然而事亲如事天,敬祖如敬天,敬圣贤如敬天,却已是中国儒家之宗教精神之最广大处。

至于说到中国之哲学,则中国之哲学不像西方哲学之重视逻辑知识论自然哲学之讨论。中国之哲学主要内容即中国先哲对于人生意义,人伦道德,人格修养,人文化成之智慧。而对于天道或宇宙最高原理之认识,亦与此一切关于人之智慧不可分。其表达此智慧,言简而义微,恒多用譬喻,而少用繁复之论证。后人常须作亲切的意会体证与实践之工夫,乃能真得意于言外。这些智慧,我们如持与西洋印度之哲学智慧相比,我们可以发现其特别以平实而亲切,易知易行见长。而且其高明与深远,亦即融于其平实亲切之中。先秦诸子,魏晋名理,隋唐佛学,与宋明理学,固皆是中国哲学思想之精华所在。而经书与史集中亦同样包含中国哲学之智慧。中国之哲学与其它学术思想,如科学思想政治思想等,恒难截然分开。同时其哲学之精神,亦即表现于整个文化精神之中,我们如能对于上文所论之中国文化之重人禽之辨立人道之精神,伦理道德之精神,学术文化之自由精神,世界和平之自由精神,与文艺宗教之精神,有一大体之了解;则对于中国哲学之精神,亦可有一大体之了解。故今亦可暂不另详。

吴森《情与中国文化》

我们研究情的哲学,最好从中国文化找材料。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大概是我们最好的出发点。《论语》一书,虽然没有明显地提出「情」的观念,但「仁」字却出现了一百零五次之多。孟子说:「仁,人心也。」其实仁就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这种情感与生俱来,但如何表达便有赖于后天的教育。「悌」是对兄弟侪辈应有之情。「孝」是子女对父母应有之情,「忠」是对长上君国应有之情,「礼」便是表达情感应有的方式,「义」是适宜的意思,也是情感表达恰到好处的规准。「君子」是理想的人格,也就是发乎情止乎礼,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的人格。孔子对人情非常重视,这一点可以从《论语》的记载看得出来。宰我曾批评三年之丧太久,认为一年便够。孔子问他:「当你父母死了不久,你能吃好的穿好的很安适地过日子吗?」宰我答说:「当然可以。」孔子说:「要是你心里过得去的话,你便这样干吧!当一个孝子居丧的时候,他吃好东西不觉

得有味,听音乐不起劲,甚至住华丽的房子也觉得不舒服。所以他禁绝了一切享受。要是你处之泰然无动于衷的话,就随便你怎样吧!」宰我一走出去,孔子便对其他的说:「予太不仁了。当一个孩子生下来,三年内都在父母的怀抱里。所以普天下的人都定为居丧三年。宰予有没有报答父母三年怀抱的恩德呢?」孔子骂宰予不仁,就是谴责他对父母无情,对父母的死无动于衷。儒家维护孝的礼节,目的在提倡情感教育,然后透过情感教育来维持一般人的道德水平。曾子的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画龙点睛的解释。和儒家差不多同时的墨家,主张废除丧葬仪式。那时,维护丧葬仪式最强力的人是孟子。他根据恻隐之心的原理来解释葬礼的必需。他说:「上古的时候,一个人的父母死了,随便的丢到沟里去。但隔了一段时期,偶然再经过弃尸的地点,看见野狐狸来吃死人肉,许多虫聚在一起来吸吮腐化的尸体,心中非常难过,满头大汗,不敢正视。于是回家拿锄头铲子再到弃尸的地点把尸体用泥土掩盖起来。由此可见孝子仁人的葬父母是本着对父母的亲情,是有个中的道理存在的。」此外,孟子解释用棺椁的原因,不是为了外表的漂亮,而是不忍使死者的肌肤直接和泥土接触,这样才尽人子的一点情分。这就是说葬礼和棺椁的起源在人心的深处––对死者的深情厚意,对死者的恻隐之心,对死者虽死犹生的态度。可是不及情的墨子和他的信徒,始终不能欣赏情感的价值和意义。《论语》中父亲偷羊儿子作证的故事,大概大家都熟悉。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一句话,遭受不少批评。关于这一小节,本人已作英文讨论。其中牵涉到语意学的问题,在此不能一一提及。但《论语》这一章最主要的是孔子不同意叶公的说法,称顶证父亲偷羊的那位坦白的儿子为正直的人。反之,从孔子的立场,这一位坦白的儿子,简直不近人情。不近人情的人,是儒家伦理的大敌,还可以叫做正直的人吗?

诸位,到现在为止,大概你们当中一定有人以为儒家所重视的人情只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其实绝不止此。孔子早就提出以情治国。当他回答鲁哀公执政者是不是应该把坏人杀掉的时候,他说:「你要政治搞得好,为甚么要以杀戮来做手段呢!只要你一心向善的时候,人民自然会做好。在上位者的德行好比风,一般人民的德行好像草;风来的时候,草一定顺风势偃仆的。」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孔子是主张废止死刑的。严刑峻法绝对不是治国的办法,所以他主张德治,德治就是用「情」来感化。这一个主张,到了孟子,发展成为一套王道的政治思想。「王道」和「霸道」的分别(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人者「霸」),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大概用不着我解说了。

秦汉以后,孔孟这一套人情至上的思想在学术史上不幸地失了传。「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自命为儒家道统的嫡传人,其实他所得的只是儒家的皮相,对人情尊重和珍惜的那种精神,他没有超凡的才情去把握。宋明理学因为受了道家和佛家的糅杂,对人情的体会比孔孟逊色。从「情的哲学」的立场来说,宋明理学不算得是先秦儒家的嫡裔。能把握人情的极致而把仁心发扬光大而无理障的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给予杜甫「诗圣」头衔的人未必能领略这一点。但「诗圣」这一名称对杜甫来说真是恰到好处,因为他继承孔孟两圣把人情发扬光大。他的诗歌感人肺腑的力量,比《论语》《孟子》还大好几倍。他描写人情的深度,沉郁顿挫,回肠百转;广度方面,简直包罗万象。他的描写和他的妻子两地相思的《月夜》,固然是家传户诵之作。《羌村》和《赠卫八处士》之作,写和妻子及朋友久别重逢的情景,友情、离情、对时光无情慨叹之情,对

世事难料而感到茫茫然之情,寥寥数语,描写得淋漓尽致。可是杜甫对情的抒发,绝不限于家人和朋友,看看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几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词句,不是仁者之心,绝对不能写出来。他但愿天下的穷人都有好的房子住,自己冻死也甘心情愿。这种情,已经脱离了个人环境的圈子,而是对一般贫苦大众的同情心。他那被人称为最够写实的《三吏》和《三别》,简直就是恻隐之情最质朴最自然的流露。其中《垂老别》一首,写老翁被迫当兵和他的老妻别离的情况,其中有几句,真是缠绵哀怨:「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亦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我每逢读到这几句,心头中产生无限悲悯之情,好几次都几乎掉下泪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颂李后主的词有「释迦基督负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实这句话拿来颂扬杜甫是最适合不过的了。他描述人的苦痛,是真纯的恻隐之心的流露,俨然有大乘佛教中菩萨的心肠。不过他的思想是儒家的,上承先圣孔孟的仁道立场,来把人情在文学上发挥到极致。可惜讲中国思想史的人,往往把他忽略。

中国人对情的重视,不止是对父母兄弟子女夫妇朋友之情,也不止是对一般贫苦大众之情,而且对死人有情,进而对古人有情。子女守孝三年,春秋二祭,是对已死父母及先祖的情分。中国文学中特别有祭文一种体裁,表达后死者对已死者的颂扬和怀念。这种体裁的起源当然和祭礼不无关系。但在中国文学中还有一种特别的诗歌,叫悼亡诗,是纯粹对已死配偶的怀念和追思。这种诗歌的代表作很多,潘岳是唐以前最有名的一个。他的亡妻葬殓之后,行将离家上京赴任,睹物思人,情不自禁,因而作了下面几个动人的句子:「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 ,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唐代元稹的《遣悲怀》,更加哀怨缠绵:「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同穴渺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何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在今日的美国社会,太太死了,恨不得马上续娶一个更年青更貌美的,那里还有「终夜长开眼」和「营奠复营斋」的情分呢?潘岳和元稹作悼亡诗的时候,大概他们的妻子死了不久,骨肉未寒,所以情感特别真挚。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他妻子死了十年的时候,犹念念不忘。他的《江城子》词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还有爱国诗人陆游,对他已死的前妻唐婉深情款款,死后四十年仍旧念念不忘:「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惘然。」

可能有人这样想:我上面所举的例,完全取自历史上大诗人的作品,诗人的情感一定丰富,那可以代表一般性的中国人?那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呢?这是很合理的一个疑问。但是,我要告诉诸位,第一,在中国社会里,通俗和典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杜甫的诗歌雅俗共赏,白居易的诗老妪可解。第二,中国人人情的丰富和受教育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相反地,许多中国人在美国读到硕士博士,受教育愈多,愈失去本来纯真的情感。现在让我告诉诸位一个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远在一九四八年,在天津城外一条河边,一天发现了一束芦苇草包着一副死人的骸骨,这是一个女人的尸骨。她的丈夫姓张,是一个煤矿工人。为了找

寻生计的缘故,十年前两夫妇离乡别井到东北去。八年后,那做妻子的病逝。张某人把他的妻子埋葬在临时墓地。过了两年,因为煤矿被政府封闭,张某人没有工做,逼得还乡去。他不忍把妻子的骸骨留在异乡,于是把尸骨掘出来,用茅草包好,带着三个孩子,星夜赶程步行回乡。走到半路,一天晚上,在天津火车站附近的墙边歇宿。有一个小偷,以为茅草包着的是甚么珍贵的财宝,把它偷了。后来发现是尸骨的时候,把它弃在江边。张某人一发现他妻子尸骨失踪,立即报告警局。其后找着了,当地政府为了卫生的关系,要他把尸骨就地埋葬。他不肯,说道:「我每天晚上拿它当枕头来睡,我也没有生病。」当局见他情挚之深,让他拿尸骨还乡去。这一小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单纯的煤矿工人,并没有读过潘岳、元稹、杜甫、苏轼和陆游的诗歌。但他对他已故的妻子,却是情深义重。这小故事除了展示对死者情感之外,还揭露中国人对乡土之情。因为今天时间不够,所以对乡土之情暂不论。

中国人情感丰富,不但及于已死去的亲属,而且及于和自己完全无亲属关系的已死的古人和他们的事迹。在中国文学里,那些怀古和咏史的诗歌便属于这一类。左思是以咏史出名的,但是他借咏史来抒发自己的怀抱成分多,还不算是对古人的一种纯情的表现。陶渊明的比较纯些。他的《咏荆轲》是纯粹咏史之作,「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两句,写尽中国人对圣贤豪杰的深厚情感的独特的气质。但从我本人看来,咏史诗和怀古诗写得最好的,还是我们伟大的诗圣杜甫。他咏诸葛武侯的其中一首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位大概会这样想:诸葛武侯才气纵横,人品清高,加上鞠躬尽瘁的精神,当然使后人崇敬。然而杜子美的丰富情感是多方面的。他对任何动人的故事,都寄以无限的情怀。诸位大概都听过昭君出塞的故事吧,这故事没有圣贤可崇拜,也没有忠臣烈士可敬仰;但王昭君不幸的遭遇已足够使我们情感丰富的诗人写成千秋绝唱:「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我一直到现在为止,还未给「情」字下一个哲学性的界说,只是从文字学分析,以及从哲学文学来解说情在我国文化的地位。究竟我现在所谈的情和一般人所说的「爱情」有甚么分别?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两句话的「情」字,可以用「爱」字替代而意思完全一样。那么,我在这里所说的「情」,究竟是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情」?是不是「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假如我在这里谈的只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情」,那么中华文化并没有甚么了不起之处。诸位也许会批评我太迂腐,太保守,有意抹杀男女间爱情的价值。不!我绝不轻视男女间的爱情,而且我从男女间的爱情的体会来解释中西文化一个很大的差异。最近我在美国加州教书,除了东方哲学外,以西方哲学中的伦理学为主,其中一门课叫「当代道德问题」,包罗万象,其中男女之间的问题是主要题材之一。我对这一门课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相互间讨论为主;当学生们讨论到难解难分或离开本题的时候,我便排难解纷,把他们改正过来;有时用暗示的方式来领导他们自己获得答案。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女学生提出一个切身的问题时:「假如我和我的男友热恋,我非常爱他,他非常爱我。当他要求和我发生性关系时,我应该拒绝还是答应?」班上的学生

都很踊跃地插口讨论,有的说要答应,有的主张拒绝;其中还是要答应的占大多数。最后,他们硬要我表示我的意见。我那时的处境,真有点进退两难。美国近年来性行为的开放,光怪陆离,甚么同性恋啦,配偶交换啦,在加州大城市都流行起来,婚前性行为根本不算甚么一回事。假如我反对婚前性行为,一定招致不必要的论辩,也许以后没有人来选我的课。要是我赞成婚前性行为,那只不过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卑无高论。在课堂上这一剎那间,我随口回答说:「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要看你们两人爱的性质来决定。大体而言,爱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爱是以「关心」或「顾念」(英文可用Concern一辞表达)为主的。另一种的爱是「探究」和「好新」的成份居多(英文可用Wonder一辞表达)。假如你们两人互相关注、互相珍重的话,已经是做夫妇的准备了。但假若你们的爱有一方是以Wonder为主的话,恐怕你们的爱是不能维持太久的。」全班学生都对我这个折衷的答案表示佩服。其实这点见解没有甚么了不起。Wonder 和 Concern 正是西方和中国文化之差异的根源。西方人对自然 Wonder,产生了科学来征服自然。中国人重 Concern,成为世界上最讲究社会道德的民族。我今天所谈的「情」,不是好新好奇或贪恋的情,而是关怀和顾念的情。唐君毅先生一九五八年的「死生之说与幽明之际」有下列的一段:「故一家之慈父慈母,其情或只限于一家。一乡之善士,其情或只限于一乡。而文天祥史可法,即其情长在中华。孔子、释迦、耶稣,则情在天下万世。」(《人生之体验》续篇第九十七页。)唐先生所用的「情」字,正是我今天在这里谈的情。这一种情的本质是「关心」「顾念」和「珍惜」。

以上所谈的,是人对人的情,后死者对已死者的情,和我们对古人和历史的怀古之情。最后,我还要特别提出的是我们中国人对物也同样有情。西方人对自然物一开始就以 Wonder 为主,再进一步便是征服自然。中国人自始即感谢天覆地载之恩而对天地有无限感谢和崇敬之情。这是一种道德和宗教的意识;另一方面,中国人对自然物采取欣赏的态度,这是艺术的意识。这和西方人用科学的态度征服自然根本一样。在十九世纪以前,西方人视自然为一堆死的物体,并没有生命在其中。中国人一向视自然为有生命的机体。《易?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中国人视自然有生命而对自然有情,骤听起来似乎接近迷信。但二十世纪西方的大哲怀海德氏高呼自然有生命,主张情为宇宙的本体。怀氏精通数理,熟晓西方科学和哲学,竟然有中国式的主张,无怪李约瑟氏在《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怀疑他受中国哲学的影响了。

我以上所谈的,似乎谈了不少,但谈来谈去只及于一些文化现象的描述。「情」的形上学和「情」的认识论都未有谈及。要谈情的形上学要牵涉到宇宙实体的问题,西哲怀海德《历程与实在》(Process and Reality)是一本极可借镜的参考书。至于情的认识论,我国古代的《易经》已开其端,论题当在「感通」一观念上。怀海德的「摄受」(Prehension),在我看来,远不及我们「感通」一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两句,给这个观念画龙点睛的诠释。这个观念,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感通,后死者与已死者的感通,今人与古人的感通,人与自然物的感通。这一来,我们的世界事事圆融无碍,而这个圆融无碍的统一体为我们人类崇高的「情」。

今日的社会,尤其是美国的社会,个人主义流行。正是在「家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简直没有情的感通。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间,不重视所谓天伦之乐。朋友之间,谈不上同舟共济、患难相扶,主要是互相利用来增进一己的利益。在大学里,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表面化及商业化,那里有「春风桃李」「舞雩沂水」之情,这一来,西方文化的大问题,是人与人间的孤立。一九六九年东西哲学会议,以Alienation(疏离)为主题,许多东

方学者都莫名其妙,因为东方的文化里还未有这个问题。唐先生在十八年前在「死生之说与幽明之际」一文中,曾慨叹礼乐不兴而恐怕「死生之路断」,「幽明之路隔」。今天我的感想是,在今日西方社会,不只死生之路断,幽冥之路隔,生人与生人间的道路也几乎隔绝呢!他们的社会学者和心理学者都知道有这些问题,但没有一个思想家能提出切实的答案。他们的超越性的宗教已经无补于事,物质的追求徒然增加这问题的严重性。看来他们最可靠的解决方案,是向我们中国文化学习,重视伦理的关系和珍惜人情的价值。近百年来,我国国势衰落,许多人都以为我国传统文化一无可取,纷纷向西方学习。我到美国留学,主要学的是西方哲学和文化。然而愈研究西方文化,愈发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处和可爱处。我今天所谈的「人情」一观念,便是我近来站在一距离以外来反省中国文化的一点心得。但这不应只是我个人的发现。因为我们中国人是情感的民族,我们之间必定有所共鸣,有所感通。凡对中国文化有体会而对西方社会有观察的,相信也会有同样的感想。我今日敢大胆的下个结纶:中国文化的「情」,是世界人类精神病的良药。因为生在无情的社会,虽生犹死。中国虽然物质文明未赶上西方,但人类的幸福不能以物质衡量的。希望大家记着:「人情」是我国文化的最宝贵的遗产。不论是对父母之情,子女之情,兄弟姊妹之情,朋友之情,乡土之情,家国之情,先祖之情,历史文化之情,甚至于对自然物之情,我们都要加以爱护,加以珍惜,加以发扬光大。我们可以离去锦绣河山,但我们数千年传下来的「人情」传统,是我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绝不能让它失去!

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赵永新

中国艺术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传统和精神,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它从世界艺术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同时又给世界艺术以影响,为西方艺术家所推崇。看一看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他们和探险家们的论述就十分清楚了。毕加索、马蒂斯从非洲的原始艺术中获得灵感,却从中国文人画中吸取了线条的营养。罗丹的大弟子普落特尔,他家的会客室里陈列着中国北魏时期的两个雕塑品。后期印象派大师高更说过,眼睛不要再往希腊看,应该向东方。这说明西方绘画大师十分推崇中国的绘画艺术和雕刻艺术。中世纪来中国旅行的摩洛尔旅行家伊本.拔都塔在记叙自己经历三年的亚非各地旅行的见闻时,也对中国的绘画大加赞扬。他说:「中国是全人类中手艺最高明的和最有鉴赏力的人民……至于绘画,确实没有一个民族——不管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能赶得上中国人。他们在美术上

的才能是非凡的。」马可.波罗赞扬时说,「金碧辉煌」的中国宫庭,充满了珠光宝气,「所绘壁画,龙翔凤舞,车骑百戏,珍禽异兽,战事耕作,无奇不有」。中国的雕刻、园林艺术也受到人们的赞扬。秦兵马俑的发掘,轰动了世界,赢得了很高的评价,被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文明和人类智慧的奇迹」。马可.波罗和明清以来的西方传教士把中国园林风光介绍到欧洲以后,曾引起欧洲人的极大兴趣,很多人企图在欧洲仿造中国园林,但是都未成功。当今欧洲人对中国园林的了解和欣赏又进入一个更高层次,不少人在研究中国的园林。这一切说明,中国的艺术已经超越了东方的界限,而具有世界性的魅力。

中国的艺术为甚么具有这种世界性永恒的魅力呢?这是因为中国艺术的魅力来自于它的传统和精神。这种传统和精神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中国的艺术经久不衰,永放异彩。

中国艺术精神渗透在艺术的各个领域,既涉及到古典哲学、美学和宗教,又涉及意境、气韵、神似等问题。只有在广阔的背景上来研究和探讨它,才能展示中国艺术精神之博大与精深,才能真正体现东方文化精神的特征。

礼乐一体,诗画同源

在中国,艺术传统早就受到重视。古代的「艺术」的「艺」有「艺术」和「技艺」两种涵义。诗人、艺术家和手工业者一样,都被称为操「技艺」的匠人。中国古代教育以「六艺」为主要内容。这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居首位,两者并为一体。有礼必有乐,乐附于礼,而乐在诸多艺术种类中独居至尊地位,是各种类艺术的总称。这与儒学推崇「乐」有关系。历代儒学家都把「乐」看作是道德感化和政治教化的手段。乐在艺术领域和社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当时的乐除了声乐、器乐外,还包括诗歌、舞蹈、传说和雏形戏剧。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无所措手足。」可见,孔子是十分重视音乐的,他把「乐」看作人们修身成仁和兴邦治国的根本。孟子、荀子也很重视「乐」的作用。荀子的《乐论》专门论述了音乐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乐「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可以使「民和」、「民齐」、「兵劲城固」。《礼记》中的《乐记》也专门论述了音乐的本质、音乐的美感、音乐的作用以及乐与礼的关系,是孔门有关音乐理论的总结。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乐,并把乐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说是礼必有乐,无乐不成的社会。著名的《诗经》、《楚辞》、《汉乐府》原来都是乐的歌词,而不是文学作品。这种礼乐一体是中国艺术的一大特点。在西方,音乐既不从属于礼,更不从属于法,而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中国艺术的各种门类是互相影响,融为一体的,艺术精神是相互渗透的。古代的乐,是音乐、舞蹈、诗歌的综合艺术。诗经三百篇可以朗诵,也可以弦弹、歌唱和舞蹈。其后历代诗词既可以配曲演唱,也可以翩翩起舞。同一时期,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观念,在绘画、书法、音乐和雕塑中可以找到呼应,反之也是如此。晋朝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书法风格和陶渊明诗的风格、《世说新语》中的风格是一脉相通的。汉唐以后,诗画的艺术精神、美学观念也是相近的,两者结合得很紧密,在抒情、达意、畅神、求趣等方面都是一致的。东晋

大画家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巧妙地把诗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创造了诗、画结合的杰出范例。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又是著名的大诗人。他对中国的山水画和诗歌的发展都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他的诗歌艺术成就同他在山水画方面的造诣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他是我国古代诗画结合的典型。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阁》中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指诗的意境鲜明如画;画中有诗,是说画中有诗一般的意境美。有人形容诗是无颜色的画,画是有颜色的诗,其道理都是一样的。无论是诗还是画,都描写一种意境,抒发一种感情,二者同属于艺术范畴,基本精神也有相通之处。中国把诗与画,直接融入于一个画面之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也有别于西方艺术,因此,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题画诗。这些题画诗,也颇有特色。

题画诗是咏叹画的意境,诗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也构成画的一部份,这是诗画的融合。唐代的题画诗十分盛行。以诗咏画,以诗意发挥画意,进而以诗境开扩画境,诗画结合,画的意境可以直接来自诗人的想象和感情。杜甫的题画诗尤为精彩。王渔洋《蚕尾集》中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拙劣不工……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补笔造化……子美创始之功伟矣。」《杜工部集》中有题画诗十八首,这些题画诗很深刻地将绘画的艺术效果描述出来了,说明杜甫的诗心和画意是相映成趣的,是一致的。

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早就有「书画同源」,「书与画一耳」的观点。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绘画是以自然客体为表现对象的,两者有着天然的联系。书法和绘画都是使用毛笔这一重要工具,进行线条造型创造的,讲究「笔墨情趣」,两者审美观点是一致的。

中国的园林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和诗文、绘画等文学艺术紧密结合,园林中有诗情画意,绘画中有园林佳景,诗文中也常常描写园林,杜甫的「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两句诗所描绘的园林佳景,不可胜数。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就是以皇家园林为题材的。赋中描绘了秦汉上林苑中宫殿廊轩的壮丽,刻画了山水川流的气势,记叙了苑中奇珍异兽、奇花名果以及宴乐狩猎等活动。根据园林的格局、山石水草的刻意点缀及其风格,人们把江南私家园林比做诗词,把皇家园林比做汉赋,是十分形象的比喻。

中国园林中的迭石盆景的假山设计和构思,也是从山水画中受到启迪,在造园史上留下不少山水画家的迭石盆景作品。由此可见,中国的绘画、诗文、园林艺术三者是互相影响的,相得益彰。

有人分析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时说道,中国的文化讲合,西方的文化讲分,是不无道理的。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礼乐一体,书画同源,诗画一家,文史哲自古难分,绘画、书法、雕刻、园林等艺术精神有相通的地方,互

相影响;而在西方文化中,乐舞独立,诗画无关,文史哲各自为独立的学科,甚至歌剧和话剧也各自分野。为甚么中国艺术具有这种融合性和相通性呢?这是因为中国各类艺术精神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讲意境、情趣,而情趣来自艺术家和观赏者的内心,心只有一处,所以只能是合,不能分;而西方艺术精神讲理、讲形,而理与形这二者都属于物的范畴,物具万象,所以必然是分,互不联系。

物我一体,崇尚自然

中国古典的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们顺应自然,崇尚自然。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所谓的「道」即指艺术精神,艺术精神来自自然。庄子认为道是「美」,天地是「美」的,并明确指出「天地有大美」,美的效果必然是乐。山大美、至美产生的乐为「至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至乐、天乐的主要内容是使人的精神得到自由解放,建立自由的精神王国,是艺术精神的最高体现,而这种精神来自自然。他是十分推崇无为自然美的。老庄这种思想到了魏晋时期,形成玄学,就更为发展了,并开始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玄学家提出名教本于自然的看法,认为道合自然,名教本于自然。除了使人的自身成为美的对象以外,更使山水竹等自然景物,都成为美的对象,这样就把人类社会的美与自然的美统一了起来。

中国山水画到宋元时期已发展到高峰,十分注意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感情上也相互交流。北宋山水画以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然为特色,使山水画富有深厚的意味。著名山水画家郭熙的代表作《奚山秋霁》表现秋雨晴后的自然景色,创造出一种优美壮阔的意境,把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画家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融为一体,和谐而又统一,给人以美的感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风格颇为独特。它既收入了自然山水美的千姿百态,又凝集了社会艺术美的精华。当我们漫步于园林,眼前展现的是美丽的天然图画,所感受到的是活的艺术形象,是大自然美的缩影。园林中的借山借景的艺术手法,可以使观赏者产生一种辽阔的视野,这种辽阔也包含人和自然的和谐而又统一。

绘画是画家对客观景物的描绘,有一个「物」与「我」的关系问题。最早提到绘画中的这个问题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他在《画论》中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写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里的「迁想」,即想象力,指画家在构思的时候,必须迁移自己的思想,深刻地认识世界,进行选择,才能有所「妙得」,从而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捕捉对象的本质及对象之神。中国第一个论述山水画的宗炳说得更为清楚。他说:「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应同,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这里的「应目会心」,即要把握住神。唐代张璪把这种思想具体化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指大自然,「心源」是指画家的内心活动以及思想感情的表达,即绘画艺术创作要以自然为对象,通过作品的创作,产生一种动人的境界,表现到画面上来,把客观世界的「物」与画家主观精神的「心」有机地统一起来。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在《画语录.山川章》中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

于大涤也。」他以此来说明,画家在认识自然山水美的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变化。当画家直面客观的山川景物时,通过主观情思的感受、理解,典型、集中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即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物我同化,才能创造出感人的生动的艺术象形。

注重意境,追求情趣

中国艺术十分重视意境,追求情趣。不论绘画、书法,还是雕刻、建筑、园林都是如此。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指艺术家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体验感受中,产生了某种思想感情,通过特殊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塑造,把这种思想感情充份表现出来,于是在画面上产生一种动人境界,这是艺术家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是艺术家与自然相近而又相融的精神感受。作为艺术的绘画、书法、雕刻、建筑、园林等都是艺术家表现这一感受的依托,也具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学意蕴。《礼记.乐记》讲到音乐时说:「凡音之起,由心动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这里涉及到物境,但只到感动物心为止,至于人心与物境相互交融的关系尚未加以论述,后来的艺术家多有论及。

北宋末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创造的意境和艺术构思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卷首是宁静乡村,渐近城市,趋于热闹,到达虹桥时,万头攒动,掀起了第一个高潮。然后画城外,略为松缓。待进入城门后,万商云集,百业兴旺,出现了第二个高潮。整个画面有弛有张,有疏有密,既有对比,也有节奏,它宛如一支无声的交响曲,婉转和谐而又气势磅礡,颇具艺术感染力。

中国书法讲究线条的运行和变化。「线」是中国书法创作抒写情思,塑造物象,创造意境,酿成气韵的最基本要素和手段。任何艺术作品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意境和情趣,在书法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抽象,这是因为书法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再现客观世界的客观形象,而是线条造型。在创作过程中,书法家善于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美好的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传说怀素正是看到了夏日的云峰,才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的。

中国的建筑艺术也追求情趣,具有鲜明的特色。天坛的建筑及色彩的运用,使这座建筑具有严肃、神圣和崇高的意境。苍天是圆的蓝色的,大地是方的,土地是黄的。天坛的建筑大量用了圆形和方形。圜丘、祈年殿、皇穹宇都是圆的。圜丘四周的矮墙,皇穹宇、祈年殿的屋顶都用蓝色的琉璃瓦。圆形之外又用了方形的围墙。天坛还种有大片松柏,绿色的环境,蓝色白色的建筑交相辉映,突出了整个意境。中国的建筑善于将建筑的各种构件进行加工而成为有特色的装饰,大到一座建筑的整体外形,小到梁头、瓦当。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有的屋顶作成曲面形,屋檐到四个角都微微向上翘起,看上去屋顶面、屋脊、屋檐都是弯的。后来又创造了悬山、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六种形式,还把屋脊上的构件加工成各种有趣的小禽兽,房屋木结构的梁、枋的出头也做成了

各种有趣的形式,连屋檐上的瓦头也都雕刻上形形色色的花卉、草木、禽兽,增加了建筑物的情趣。

中国的园林艺术,既收入了自然山水美的千姿百态,又凝集了社会美的精华,融我国建筑艺术、花树栽培、迭山环水及文学绘画于一体,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自魏晋以后,强调把客观的自然之「景」与造园家主观的「情」结合起来,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中去,既摹仿自然,又追求曲折变化的诗情画意,这是因为中国园林的营造者大多是诗人、文学家、画家,他们通过工匠之手把自己的美妙构思塑造成「自成天然之趣」的山水园林,具有自然情趣的境界。中国的园林,它不是画,但有着画一般的风景形象;它不是诗,但有着诗一般迷人的意境。这种「诗情画意」的意境,是中国园林的精髓。

注重神似,讲究气韵

中国艺术注重神似,注重表现物的神态,抒发艺术家所获得的意趣,托物寄意,寓情于景,以形写神,提倡神形兼备。绘画、雕刻、书法、园林、建筑尤为如此。绘画方面,画人物,着力表现人物的精神和个性;画草木、花鸟,着力表现它们的意趣和形态特点;画山水着重表现山水风景美的境界和季节气候变化的特征。因此把「气韵生动」列为绘画「六法」的第一位。汉代人物画,是由画的故事来表现其意义和价值的,求意义、价值于绘画自身之外。魏晋及其后的人物画,主要是由通过形来表现被画的人物之神,来决定其意义、价值。魏晋时代绘画的大进步,正在于此。

顾恺之在《画论》中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他把「传神写照」作为人物画的最高境界,「写照」即艺术家所观察到的客观形象,「传神」即通过形象表现出画中人物蕴藏的精神,写照是为了传神。他还提出「传神阿堵」等写神的方法。这些传神的主张,成为中国人物画、山水画的传统。后来到了宋代的欧阳修、沈括、苏轼,又使这些主张见解发挥得更为精深。欧阳修提出「古画画意不画形」,并认为「萧条淡泊」的意境远比「飞走迅速」的禽兽更难表现。沈括从艺术欣赏角度,阐明了书画贵在神韵的道理,他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责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疪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他对王维的画评论道:「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王维绘画的特点是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画中融入了他的思想和性格。因此他的画「纵笔潜思,参与造化」,「画思入神」。绘画能入神,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画中自然有诗了。苏轼也十分强调神似。他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还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这里用相马来比喻观赏画的道理,我们评一匹马是不是好马,首先要看这匹马是否有神骏之气;同样,我们评一幅画的优劣,也要看这幅画有没有神韵和意趣。苏轼画的朱竹,风致潇洒,别有情趣,是因为他画出了竹子的精神。据说有人为此责难道:「竹子有红色的呢?」苏轼回答:「难道竹子有墨色的吗?」可见画竹用红色还是用墨色,那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要能体现竹子的精神,反映出画家善美人性的哲思。元代倪云林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明代画家徐

渭主张「不求形似求生韵」,而且创「大写意」画法。明末八大山人朱耷,他画的飞禽走兽,往往寥寥数笔,初看不知画的是甚么东西,细细一看,才知道意趣无穷。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出现的所谓「神」、「心」、「意」、「韵」、「气」以及「气韵」、「神韵」、「神气」、「生气」、「生韵」、「意趣」等等实际上都已成为神似的同义词。中国艺术对「气韵」、「神韵」的追求,不仅表现在绘画,而且也渗透于书法、雕刻艺术之中。

中国书法讲究「气韵」,即把追求意境的美放在形体表现之上。苏轼在《论书》中说过:「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他把「神」放在第一位,「神」就是作品的「神韵」。人们把书法视为「心画」,说明书法和绘画的审美观是一致的,都要求「神似」。

中国的雕刻也十分强调表现对象物的神韵。我们可以把中国的雕刻比做立体的人物画,它的最高美学追求就是传神,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刻划人物的神情形态。就以佛教雕塑来说,它虽然受外来宗教的影响,但它仍然保存了中国自己的特色,既非希腊式,也非印度式。也就是说,中国佛教雕塑既不像古希腊雕塑那样充满了对哲学的思辨,也不像印度雕塑那样对肉体的喜悦,而是保持中国雕塑的传统,追求的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的东西,即追求「神韵」。如西方的安琪儿,是用肉翅膀飞起来的,而中国敦煌的「飞天」,是用飘带飞起来的,因此,四肢舒展,表现一种冉冉上升或缓缓下降的动势,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如鱼得水,俯仰自由的感觉,富于「动心」的艺术效果。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艺术中所谓的「神」,既指客观事物的精神,又指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客观的事物纷繁复杂,既有有生命的,也有无生命的;有生命的固然各有各的神,没有生命的,如山河云海,艺术家也能从中看到它们的精神。艺术家力求通过客观的艺术形象、作品,表达自己主观的精神和情趣,使主观客观的精神相契合。所谓神似,就是两者交融又契合的具体体现。这样的艺术形象,就比对形貌简单直接的模仿更能打动人的心,更具艺术感染力。

中国艺术十分强调神似,注重表现物的神态,这是中国艺术的本质特征。但是,这不能理解为不要形似。我们强调的只是除了形似之外,神似更为重要。如果没有一定的形态,神态也是无法表现的。形神关系,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做了很好的总结。他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寓乎其中,乃为合作。若形似无生气,神似至脱格,则病也。」这里既讲了人物画,又讲了山水画。人物画首先要达到形似,在形似中体现人物的气韵。山水画应以气韵为主,在充份表现气韵的同时,兼顾经营位置。形似要有生气,神采要不离规矩。这对绘画的形神问题阐述得十分清楚了。因此,真正的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是神形兼备。

中国神秘而又多彩的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生活的土壤里,不仅表现了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理想和要求,而且必然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及风格特征,并在特定的民族生活土壤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传统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连附录)

刘君灿

中国的学问一向以解决「人」的问题为首要的考虑,传统科学自也不例外,它要解决人所面临的自然环境问题,以及如何便利人的日常生活问题。先民面对大自然的种种变幻,尝试赋予一个秩序,第一个要处理的便是日升月降,风雨雷电如何产生?大地与万物如何出现?套句术语来说,便是要提出一个宇宙发生论(Cosmogony)。宇宙发生论是每一个古文明都有的,也都与神话、哲学分不开来,而科学也就是从此中诞生。中国一贯的宇宙发生论可以古代启蒙读物《幼学琼林》卷首的「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为代表,在意念上与近代颇为类似……。

科学著作散见各书

但中国学问强调要解决人的问题,无论字宙发生论,宇宙论,以至于自然观,整个传统科学在中国都是整体文化中的辅助角色。在中国科学史上响当当的巨匠大都不是纯科学学者(当然西方的科学名家也有时如是,因为文化是内部互相影响的),如墨子、王充(汉)、沈括(宋)、方以智(明)等人。他们的科学著作大都系其著作中辅助的一部分,有时甚至不独立成篇,如王充的论衡,沈括的梦溪笔谈等,都没有专谈科学的篇章,而是散在整本书之中。

我们可以说,除了工艺、医药、历算、博物(动、植、矿物)外,中国少有专门性的科学著作。譬如中国有相牛经、相马经、黄帝内经、周髀算经、博物志……等等,却没有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动物学」……。即以托付的理想官制书——周礼中,后来取代「冬官」的也是「考工记」,而不是纯理论性的著作。在实际官制中,近于科学的也是工部、兵部和直属皇帝的钦天监、太医院。这一切的一切,很容易给人一个印象——便是中国只有工艺,而无科学。甚至中国只有工艺上「碰」上的领先与繁盛,在理论上比西方科学主要源头的希腊都差的太多。不独民初主倡「赛先生」的中外人士有这样的看法,就是到了今天,一生矢志替中国打抱不平的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一再陈述的也是中国科学一直在缓进展,没有经过「科学革命」的蜕变,因此十六世纪以后被西方赶上超越……。

中国为何缺乏科学革命

因此李约瑟一代的中国科学史家,大多在找寻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革命,而试图提出种种解释,诸如中国文明过份早熟,加上地理上的封闭,习于故常即可满足……等等。晚一辈Nathan Sivin等人则认为中国科学有其独特模式,不产生像西方一样的「科学革命」。

那中国的传统科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科学是整个化在文化之中的。不只先秦两汉的墨子、荀子、淮南子、王充等人如此,两宋的张载、朱熹,一直到明末的宋应星、方以智等人也如此。所以除了宋应星「天工开物」,方以智有「物理小识」,所提到的各人都没有专门性的科学著作。

为什么中国科学整个化到文化之中呢?个人认为是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人向来认为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固然相异,却是可以交融的,人是天覆地载中的人,天地是供给人覆载的。天地人三才中,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向点,在中国特具的类书(近于西方的百科全书)中,无论是谈自然、谈人文,甚至汇集诗文,大多以天文、地理、岁时、气候……为始,再谈到人事、工艺、百物等等。譬如艺文类聚、古今事文类聚、玉海、喻林、渊鉴类函等都如此,就是较专门的广博物志、三才图会、格致镜原、物理小识等也都如此。

首要之务解决人的问题

因为天气、地时会影响收成和人的健康,所以皇帝要直辖钦天监、太医院,内经以下的医书也强调自然环境与人的交互影响。又因为收成和健康都需要创制器具(制器),但「制器」要「法天」(向自然学习),所以易经系辞要说「制器尚象」(模仿自然来创制器具);宋应星也要因尚书「天工人其代之」一语,来著作「天工开物」。因为与人最直接相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所以中国传统科学重工艺是其来有自的。

所以在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的天人交感思想下,中国传统科学的散诸经典,而较少独立成书,就很自然而然了。这种关联感应的思想使中国率先发现了地磁的方向性,潮汐为海水受日月吸引(西方要到牛顿时才有),「铜山西崩,灵钟东应」的地震仪制作,各种音器共鸣现象的解释与利用,甚至磁偏角的随时间变动,都有了理论的诠释,虽然大都是定性,而非定量的。但只有定量的理论才是理论吗?「天道不可尽数」啊!

并且在人文的突显下,中国人的天并非完美无缺的,所以「女娲要炼石补天」,「尽人事以听天命」,中国人的勤勉与容忍也是其来有自的。这在科技上就是强调既有工具的灵巧运用,包括改良。而事实上工艺实与科学理论是不可分的,没有理论,就没有工艺事实。这句话是孔恩(T. Kuhn)一代的科学史家与科学哲学家所特别强调的。

希腊人认为天空是完美的,天体也必依完美的圆形运动,并形成球体。伽利略一辈子都无法接受开卜勒椭圆行星轨道,因为这在传统科学思想上是不可思议的。西方接受了基督教后,很自然形成天界与世俗界的隔离,完美的数学大抵是为完美的天界而准备的。伽利略创始用解析几何描述地面运动,开卜勒描述行星运动,牛顿再整合天界、地界,用运动三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描述天地间的一切物理运动;这一切无非是因为完美的上帝所创造的世界必然是完美的,而完美的就是精确的,要精确就只有靠数学。因此西方的天文与物理是孪生儿,宇宙论是物理宇宙论(Physical Cosmology),数理又往往并称(所谓Mathematical Physics),自是理所当然。

所以科学革命与宗教革命所争的不过是诠释上帝方式之争而已;要求从大自然,从世俗成就,而不再从耶经、来世来肯定上帝,更进而肯定个人而已。而这一切讲究的是逻辑的蕴含,有了时空、物质的假设前提才有了牛顿的机械物理,更换一下前提也就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物理。而西方神学的讲求逻辑思辨更是一大特色,也是近代哲学、科学的所以衍生。

东西科学模式大异其趣

这自然与讲求关联感应的中国思想真是大相径庭。虽然今天已没有科学家关心「一个针尖上有多少天使在跳舞」等神学思辨﹔也没有多少人对「气的流行,阴阳交感,五行生克」感兴趣;但两者文化模式、科学模式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科学哲学与科学史这两门学问的兴起,某一方面代表西方在检讨科学在他们文化上的结构角色与历史角色,因为他们也觉察到西方科技太重速效,思想上也太重单向的因果蕴含方式,倾向分裂自然的整体性,以致破坏了环环相扣,网状,而非单向的生态系统。

中国传统科学大多是化在文化中的,所以有时医卜不分,器技不二,天文也与星相合流,这代表中国科技大传统与民俗小传统的沟通性很强,大传统来自并加强小传统。当然有人也许会说中古西方天文、星相也合流,后来分开才产生天文科学,其实这是错的,西方天文早在希腊时代就与物理结合,星相不过利用黄道(指地绕日,或日绕地的轨道)所经十二宫星座等,与天文科学毫不相关。何况科技化在文化之中是强调整体关联性的,注重各部分间的关联,但内容却是可变的,但精神形式大致不变,仍然是关联感应式的。

中国科学何去何从

但民初以来,在速效性西方科学的冲击下,大家几乎都「不识庐山真面目」,自小学到大学,从例题到习题,充斥着舶来品,算术如此,化学如此,三角、几何也如此﹔更不论物理、医药、天文历法了。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青年,尤其是理工医学生,自然认为中国没有科学,甚至排斥传统科学了。并且现在的科学教育大多只重填鸭,而不重如何去思考处理一个问题。如此一来,就只有永远跟着人家尾巴跑了﹔连人文对科学的重要性都要西方人提起后,我们才跟着喊,真令人愧对先贤。

经过上述的检讨,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的科学在思想上注重关联感应,西方则注重因果蕴含,不过现代西方发现因果可能形成「生态网」,单向因果式探究方法是不够的,不过「生态网」仍可用数学分析处理,我们可称之为「整合——分析交融式」。那在今天的情况下,中国的传统科学又该何去何从呢?

我可以这么说,固然中国科学模式的形上部分,史家大致有一共识。但运作性的指导这一方面,大致仍是未经开辟的处女地。也就是说,大家大致肯定

汉字文化----拆字文化

汉字文化 ----趣味拆字 徐浩芳 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提高学生对汉字认知与审美 2.了解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热爱 课程内容 拆字历史拆字理论拆字方法拆字应用 课程实施 课堂讲授引导自主合作交流 课程评价 重评价过程学生出勤课堂参与自主合作 教学用具 Ppt 多媒体 教学要点 1,了解拆字的历史 2,掌握拆字理论 3,学习拆字的具体方法 4,熟练拆字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了解拆字的历史。 拆字历史由来 拆字,亦称“测字”,隋代名“破字”,宋代叫“相字”,旧时的一种迷信。汉字属象形文字,一个字往往可以拆成几个字,古人常常用这种拆字法,来判断人事因果,预言吉凶祸福。据考证,拆字这种迷信源于汉代。《后汉书·蔡茂传》载:“(茂)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以问主薄郭贺,郭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失禾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后来,有以拆字为业者,称“测字先生”。其方法是先让析疑者随手写一字,测字者根据该字组成或间架结构来发挥答疑。如清人赵翼《陔馀丛考》载:少时,见一测字者踉跄而来,问其父之病,随手拈得“一”字。术者曰:“一者生字之尽,死字之初也,汝父殆不起矣。”又问:“汝父生年云何?”其子曰:“丁丑生,属牛。”术者曰:“然则而父不死,牛加一画则生字矣。”清代周工亮《字触》载:杨王沂中,闲居微行,遇一测字者,王以所执柱杖就地一画,相者惊拜曰:“‘土’上一画,乃‘王’字也。当封王无疑。”测字者利用测字时的环境,把“土”借用过来,与“一”组成“王”字,预示所测人将要封王。 另外,拆字还被广泛用于作诗、填词、撰联,或用于隐语、制谜、酒令等。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有一首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乃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不已。”每一句中都含有拆字,构思奇特新颖。 明人蒋焘,少时即能诗善对。一天,家中来了客人。此时窗外正下着小雨,

谈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谈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周易》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自立自强,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和民族性格之一,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中国文化“厚德载物”的精神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博大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中国文化既有独创性,又有兼容性;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现今国人信仰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来重塑国人的信仰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守不住自己传统文化精神的国家注定是不能强大的,只有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净化国人的思想,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能够真正屹立在世

在中国青年文化发展论坛上的演讲---大力发展青年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在中国青年文化发展论坛上的演讲---大力发展青年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大力发展青年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赵勇同志在中国青年文化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20XX年11月7日,根据录音整理) 这两天,我们与各界朋友们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感受着海南独特的椰风海韵,感受着青春激情的欢乐。今天,作为青年欢乐节的重要内容,中国青年文化发展论坛又在这里举行,这是青年文化建设中的一件盛事。尤其是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朋友们的热情参与,为我们这次论坛增添了不少的活力与份

量。我相信,通过举办这次论坛,我们对青年文化的认识必将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也希望论坛的成果能传播到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角落,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实现民族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强大支撑,青年一代的成长需要文化的滋养和哺育。文化与青年有着深刻的联系。文化塑造青年,青年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者。青年创造文化,青年总是以其特有的敏感和创造推动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青年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更是紧密相连,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深远。借此机会,我想就青年文化建设谈三个问题,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大力发展青年文化意义重大 大力发展青年文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的必然要求。民族的产生源于文化,民族盛衰系于文化。文化是创造民族认同感的内在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支撑。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也在全球化,而且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文化架起了各国、各民族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深层次地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的走向。文化渗透和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依托跨国企业、跨国组织、覆盖全球的信息传媒网络,在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服务、文化的传播形式和速度等方面形成了强势,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越来越强大的渗透作用。青年一代更是文化渗透的重点。文化的渗透和争夺,尤其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是我们不得不考

读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的读后感

读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通过一个学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并在课上听老师讲了很多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故事,使我对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冰山一角的了解。老师多次提及梁漱溟先生,以及多篇梁先生的著作,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篇听课体会是基于对梁漱溟先生所著《中国文化要义》的略读,简要写出的读后感。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在书中, 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先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一、广土众民。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十、道德气氛特重。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梁先生说:“人生态度之不同, 实为其文化不同之根本”。文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观的问题, 也就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在这点上,梁先生抓住了文化观中最本质的东西。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社会以伦理本位,而西方社会是个人本位。社会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团体、家庭和个人, 三者在社会中位置轻重不同就形成不同的社会构造, 在这一点上, 中西社会俨然不同。在中国, 家庭处显然的位置,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则轻松若无物;而在西方, 团体和个人是两个实体,家庭几乎为虚位。中国因重家庭演成伦理本位的社会,西方则因团体生活形成个人本位的社会。中国因伦理而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与之情,义务关系;西方社会个人本位形成相对和权利关系。社会生活上, 中国人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或情谊关系社会化,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纽带;西方人会自觉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整个社会的运行全凭法律。 中西文化歧异的起点是在宗教的有无。在梁漱溟看来,“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彼此原都不相远的。但西洋继此而有之文化发展,则以宗教若基督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作中心。后此两方社会构造演化不同,悉决于此”。梁漱溟先生认为,虽然在人类文化的早期,东西方都由宗教开端,但此后却有极大的不同:西方由基督教开出集团生活;中国由周孔教化开出家庭生活。在西方社会, 人们组织纪律观念、国家观念都十分的强烈。而中国从周孔以后,文化的中心便转到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上,以前祭天祭祖等等宗教形式只构成周孔教化的一个条件。他由此得出:西方的集团生活,是由基督教开之;中国的家庭生活,是从周孔教化而来,从而形成了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的文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早熟”的表现是“理性开发过早”。“而中国缺乏宗教,又由于理性开发之早;则理性是什么,自非究问明白不可。以我所见,理性实为人类的特征,同时亦为中国文化特征之所寄”。中西人际关系之差异表现在于“不调谐”与“和谐”。儒家伦理对调节人际关系的“和谐”起有调节作用。 梁漱溟从中西社会的异质结构出发,探讨中西文化的价值差异,这一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原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资料

汉字与中国文化王蒙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历史是一个粗线条的大师,它勾勒了全球化的进程,却忽略了人们为这个发展和进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幸好,历史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大师,当今世界的趋势并不是单向度的。 中国的长项在于文化。中国文化近二百年来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和正在获得新生。近代以降,中华文化不但暴露了它的封闭愚昧落后挨打的一面,更显示了它的坚韧性、包容性、吸纳性,自省能力、应变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建设文化大国。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中国的形象,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 这里,我着重就一些个人的感受、经验谈一谈汉语汉字(海外习惯通称为华文华语)与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与现状的某些关系。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语属于词根语,汉藏语系。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许多文字。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是“eye”还是“eyes”?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汉语是字本位的,“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的字,它的单数和复数决定于它与其他字的搭配。汉字“眼”给了我以比“eye”或者“eyes”更高的概括性与灵活性: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或有的某个无法区分单数与复数的神性的形而上的而非此岸的形而下的眼睛,它可以指向文本里写到的孤独的电灯泡。 汉语培养了这样一种追本溯源、层层推演的思想方法。眼是本,第二位的问题才是一只眼或多只眼的考量——那是关于眼的数量认知。眼派生出来眼神、眼球、眼界、眼力、眼光等概念,再转用或发挥作心眼、慧眼、开眼、天眼、钉子眼、打眼(放炮)、眼皮子底下等意思。 动词与系动词也是如此,华文里的“是”字,既是“tobe”也是“am”,又是“was”,还是“were”,包括了“havebeen”、“hasbeen”和“usedtobe”等。 组词造词也是如此,有了牛的概念,再分乳牛母牛公牛,黄牛水牛牦牛野牛,牛奶牛肉牛油牛皮牛角。这与例如英语里的cattle——牛、calf——小牛、beef——牛肉、veal ——小牛肉、cow——母牛、bull或者ox——公牛、buffalo——水牛、milk——牛奶、butter ——牛油……大异其趣。这些与牛有关的词,在华文里,是以牛字为本位,为本质,为纲,其余则是派生出来的“目”。这样的牛字本位,则难以从英语中看出来。 所以中华传统典籍注重最根本的概念,多半也是字本位的:如哲学里的天、地、乾、坤、有、无、阴、阳、道、理、器、一、元、真、否、泰……伦理里的仁、义、德、道、

谈中国文化的特色

谈中国文化的特色.txt54就让昨日成流水,就让往事随风飞,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谈中国文化的特色 五千年的色彩斑澜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立于世,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 大陆,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环境基础;农业,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经济基础;儒学,是中国历史 文化的思想基础,因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烈的大陆文化,农业文化和儒家文化的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不同.西方历史文化主要沿地中海周边发展,重商重战, 本性开放,喜欢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则以大陆为基础,她的品质是内向的. 中国大陆的特点,一是面积巨大,二是边缘环境恶劣.她东面是大海,西面是戈壁,南面是 群山,北面是草原.比较起来,唯北面尚可发展,但又有游牧民族.于是自春秋开始,便在中原北 部修筑长城,以至绵延万里,使中原文化成为四面严防的独特文化. 上述特点,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墙文化”特征. 中国人喜欢墙,国家筑有长城,私宅修有院墙.真可谓无墙不成国家,无墙不成城镇.只不 过各种墙的规格不同罢了. 然而,中国的墙文化并不等于一味地主张封闭.确切地说,是对外封闭,而对内开放.这和 西方不一样,西方人的墙少,对外是开放的;但宅内部却是封闭的,即使父母要进孩子的房间, 也需要得到允许,否则便是失礼.中国的宅院虽对外封闭,其内部却到处有游廊窗阁相辖.那此 做家长的.,有权取消一切人等的个人隐私.特别是如同<红楼梦>中史太君那样的家长. 在人神关系的表现上,西方基督教文化承认上帝的绝对权威,认为人类是上帝的奴隶,人 类成员不分贵贱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中国传统文化则不同,在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威的往往 不是神灵,而是皇帝.如隋唐时代,三教并兴,唐太宗做皇帝,便以皇帝的身份给儒,道,佛排座次.因为本皇帝姓要,道教的创始人也姓李,因而就把道教排在第一位,所谓一道二儒三佛.后 来武则天做了皇帝,道教便也失宠,于是重新给儒首佛座次,,认为佛每儒第二,道第三.这样的 做法,在基督教文化那里是不可思议的,皇帝也是凡人,凡人怎么能给宗教崇拜的神明排座次呢?其实,他们殊不知更有甚者,中国皇帝不但可以给神明排座次,还具有为凡人灵魂授爵的爱好,皇帝尊重孔夫了,就可以敕封他为大成至圣先师,皇帝喜欢关云长,就可以敕封他为荡魔大 将帝.不但如此,连开堂地狱中的事情,皇帝也可以管得.京剧中不一出传统红<铡判官>,讲地 府中的判官行私枉法,阎君说:”阴间事不用你阳官来管”但包老爷更加理直气壮,声言:”宋 朝天子他封我阴阳二官”于是,阎君没有脾气. 正因为中国古来有这样的传统,所以中国从来不是一个宗教性的国家,中国老百姓进寺院 烧香,就和传统的西方的基督教徒进教堂的含义不同一样了.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原罪, 进教堂的目的是去忏悔自己的行为,中国人不懂什么叫忏悔,在更多的情况下,好像在和神明 做生意.花几个钱,烧一柱香,便希望合家平安,便祈祷有美好的前程,或生个大胖儿子,或找一 门好婚事,或生意兴隆,日日发财.中国人似乎比神灵更精明,一方面,学习孔夫子”敬鬼神而远之”一方面亦希望鬼神能为已服务. 古代中国的皇权是高于一切的,但皇帝不能长命百岁.皇帝死了,便要根据其一生表现给 一个庙号.刘邦创立天下,便称高祖,刘恒,刘启做皇帝时天下大治,便称文帝,.武帝,刘彻八次 出兵,将匈奴逐出漠北,死后便尊为武帝.杨广昏庸暴虐,死于臣子手下,使称帝.此外还有哀帝,献帝,少帝之类,都是不祥之兆.这样看来,皇权虽大,但冥冥中还有一个高于皇权的力量, 这个力量就是道,开明的皇帝,便是有道,否则既是无道.中国文化中的道,不但可以管皇帝,而 且还可以世间的万物,也管天上的神仙和地下的鬼魂.以道衡量,中国的一切神仙都有缺点,故 而狐鬼神仙世界便也有了善恶,恶神善鬼,是中人智慧的表现,所以中国的许多妖狐鬼魅也是 最有人情味的,像<聊斋志异>中许多美丽的善良的鬼狐,谁个不喜欢.

浅析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浅析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当代青年人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当代青年人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当代青年人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对当代青年人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代青年人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当代青年人的爱国情怀

关于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关于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认知调查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与学号: 2012年1月19日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调查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摘要】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巍巍大国,漫漫的五千年,

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了一种具有中华名族特色风貌的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各种洋节洋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得传统文化好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大家不再听民乐戏曲,不再读四书五经,大家开始痴迷于音韵优雅的钢琴曲,激情澎湃的洋歌剧,以及其他充满神秘色彩的外来文化。本应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开始动摇。而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国将端午节申请为该国所有的行为进一步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感到担忧。在此背景下,本人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展开调查,旨在以此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状况 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开展,问卷包括17道选择题,问卷共发出105份收回98份以下按100份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情况,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取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对传统文化发展趋势的看法等问题。相对比较全面(问卷见附表1)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针对当代青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我设计了五道题。第一方面

我们调查了青年对四大名著及四书五经的阅读情况,有73%的青年看过一部分,17%的人没看过,仅有10%的青年全看过。由此可以看出,当代青年的传统素养并不是很高,仅有10%的青年看过四大名著,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73%的青年看过部分,说明传统文化对大家来说并不是很陌生,只是了解不深,需要加强教育。很多青年认为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枯燥无味,认为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去阅读那些拗口的文言文,这是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帮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他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让他们真真正正的爱上传统文化。第二方面我们就当代青年是否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做了调查,37%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46%的青年对此有一点兴趣,12%的青年对此不感兴趣。由此可以看出,有高达83%的青年对传统文化是感兴趣的,这必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我们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手工艺的后继无人的状况展开调查,74%的青年认为有必要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认为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认为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应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说明广大青年还是能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第三方面我们调查了在大家心中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有53%的青年认为很重要,40%的青年认为有一些作用,7%的青年认为可有可无甚至没有任何作用,这个数据还是比较乐观,虽说有一少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没有作用,但是高达93%的人都认为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总结 张士林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所著的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经典之作,有人称梁漱溟为“最后一位儒家”,也有人称梁漱溟为“第一位当代新儒家”,但他自己,却认为更恰当的评价是说“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正如《中国文化要义》扉页所写“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正因为他被称作“儒家”,所以本书的从头到底无不透漏出儒家的文化色彩。本书因为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所以书中大多是半文言文,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所以就粗略的谈一下自己读书所得。在本书中梁漱溟先将中国文化的特征罗出来,然后选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此特征的来龙去脉,前后左右的全方面论证,由此推出和解释中国文化的其它特点,最后将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全都归结为第四个特征,即一种神秘的力量-----理性早启和文化早熟,认为中国的文化要义就在于此。 在书中梁漱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 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 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 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 十、道德气氛特重。 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罗素曾说“中国实为一文化体而非国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从前中国人是以天下观念代替国家观念的。)。 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 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 本书的第二章开始探讨中国文化特征的由来,从中国人的家说起。梁漱溟认为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之所以特重,并不能由冯友兰所提出的“生产家庭化”的生产方式就可以解释了,他认为经济基础并不能决定一切上层建筑。梁漱溟还进一步提出了“阶梯观”和“流派观”,即若把全人类历史作一整体看,则可以说人类社会是一直在进步的,然而各时各地却有着不同的发展程度。“世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能次第演出几个阶段”。 梁漱溟对比中西方社会,指出西方人是集团生活的,而中国人是缺乏团体的。梁漱溟认为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都具有相似的社会形态,而自从西方以宗教立为国教后,便出现了超家族的集团组织来,因而形成了集团生活。再

基辛格《论中国》读后感--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从《论中国》中看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论中国》是基辛格先生晚年的一本巨作,本书对中国近2500年来的的外交和对外政策进行了解读,基辛格先生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给我们深刻的诠释了中国外交文化的变迁过程,同时也较为深刻地解读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全书文笔流畅,记叙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我有幸能够借着这次机会拜读了基辛格先生的力作,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教诲,特别是在中国文化独特性这一方面收获颇多。所以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会,从而能够更加好的理解《论中国》的文化内涵。 在本书的第一章,基辛格先生就以生动文笔记叙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这里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强调,我认为这是为了给后面写中国近代的外交埋下伏笔。第一章分了五个小节,第一节是总评,以后各节的主题分别是中国的强盛、儒家学说、国际关系观念、中国人的实力政策和《孙子兵法》。 在第一节中,作者阐述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化难寻源头。其实刚看到这观点的时候,我是非常的奇怪,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我们总可以把我们中国的文化现象追溯到孔子以及和他差不多时代的思想大儒身上,但是当我们接着向下阅读时,就会惊讶的发现,其实孔夫子也说自己的思想并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在他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他只是想重振大同观念。另外,一位欧洲的传教士、旅行家也在他的日记中有相同的论述。由此可见,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是不无道理的。这种思想就决定了中国古人认为历史是衰弱与复兴的循环,或者用一句更加经典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历史观大相庭径,他们认为,历史是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我觉得古人的历史观也许在冥冥中注定了悲剧的发生。理解了这层意思,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在200年前,为什么当中国的统治者们看到马嘎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时带来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时表现得毫无兴趣。历史的车轮冷酷地从中华大地上碾过,当我们再次回顾那段历史时,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文化是没有绝对优秀的,一个民族要想永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她必须时时刻刻吸收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确实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列。基辛格先生在书中第一章中就着重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强

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6年5月30日

摘要:经过近段时间就青年(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关心,但认知的程度非常有限,接受态度不积极,很多的人连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不清楚。其主要原因有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社会价值出现差距、教育体制欠缺、青年学生缺乏有效的接受传统文化的途径等。这种情况警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时调整政策,创造氛围,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青年个人而言,他们追求新鲜感,追求新事物,喜欢过洋节日,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慢慢淡化,但是作为炎黄子,传承是他们的使命,我们需要重新唤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关键字:青年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传统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可避免对当代青年也产生了影响,使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出现了很大变化,部分青年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体,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黄淮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思考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并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唤醒广大青年,乃至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产生、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也包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既包括中国古代教育,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既包括

汉字与中国文化教学大纲

汉字与中国文化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研究的定义,汉字文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相关要求,基本学习、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汉字文化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基本研究方法; 学时安排:32学时 授课方法:看视频,课堂点评 教学资源:多媒体,互联网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汉字文化研究 1、汉字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汉字文化研究是以汉字自身形体构意所蕴涵的文化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和方法。 2、简要叙述汉字形成、演变、及发展历史: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记录汉语诞生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成为反映古今汉民族人民文明成果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汉民族独特的造字思维理念、汉字的最早创制以及五、六千年以来的发展演变、汉字独特的以形表义的字型结构系统、汉字的一字多义、形外之义等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二、为什么要进行汉字文化研究 1、语言的要素分类:语言具有语义和语音两个要素。语义是抽象的,人的感觉器官不能感知;语音是表达语义的声音,人的听觉器官能听得到,但是稍纵即逝。 2、汉字产生的背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语言不可能传之异地,留于异时。然而社会在进步在发展,人们需要将有义有音的语言传之异地,留于异时,在更加广大的时空范围内进行交际,以便交流、协调人们的思想言行,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使得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的产生成为了可能。 3、历代学者对人类语言产生的相关研究: (1)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尚书序疏》:“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

浅谈中国文化

浅谈中国“文化” 摘要: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已经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滋润、教化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去了解中国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发展史,并就当代社会上的一些文化现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及判断,尽自己个人所能向社会诠释什么是优秀的、有底蕴的中国文化,努力营造出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和谐主义社会。关键词:中国文化、塑造发展、文化底蕴、博大精深 从小我们就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里慢慢成长,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学校里学到的一些关于古代儒家文化对人们思想及言论的要求,还有与人相处过程中文化的体现等等。可以说生长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文化真的是无处不在,因此适时的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于我们自身的性格塑造也有很大帮助。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宽泛,涉及的层面很广,不同的人都会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认知的观点和见地,从遥远的古文化到林林总总的现代特色文化,它的发展成长历程是漫长而悠久的,期间新生出来的文化氛围与逐渐消逝的传统文化都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中国文化发展的简要历程: 中国古代出现了很多大家思想流派,像我们熟知的儒家思想,道家、佛教思想等,他们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其中的儒家礼学在中国的思想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从先秦的孔、孟、荀、韩、汉代的董仲舒、班固、宋元明清,他们都十分重视礼学的发展,正是由于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长期的潜移默化,所以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伦理观念和精神力量,以至于到现在这种影响还是深入人心的。但是礼学思想的禁锢作用和十分严格的政治等级制度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如对于外来科学及思想文化的排他性使得中国为文化在其发展中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中国文化能绵延至今正是因为它不断的学习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善于接受和消化外来文化的优良成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国文化在经历了一次次质变以后,已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文化开放的基石,从此它便进行了跨越式的发展,先后形成了京都文化、港台文化、岭南文化、环渤海文化等不同层次的文化网络,其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整体的进步与提升,19世纪末,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文化又注入了些新的活力,终经过多次的摸索实践,在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交融中,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又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思想的出现无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后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中国各民族文化也纷纷呈现出独具一格、具有各种鲜明特色的文化形式,到现在大家去各种各样的地区游玩都会感受到异族他乡的独特文化意蕴。 二:对身边一些文化的感受与认识 中国传统节日也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记得小时候总是对过节有一种很开心的期待,春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并且每

青少年如何在今天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青少年如何在今天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尹彬 摘要:文化,特别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去,又借助人们的不断创新而造成变化,由量变的积累和积淀,而导致质的飞跃、从而形成在质上明显不同的进化着的文化、文明的历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正是这一传统文化的力量滋养着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推动着中华民族向前发展,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当然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正确运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青少年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

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道德重建需要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道德缺失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极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必须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传统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为基础,树立道德基本规范,加强道德建设,营造讲良心、讲诚信、讲责任的道德氛围。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具有时代精神、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腐败行为的土壤。 (二)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儒家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希望通过一定

当代青年的文化使命

作者:知音◎于2006-04-19 18:22:11.0 发表来自:发送短消息 当代青年的文化使命(摘录) 冯学成居士主讲明海大和尚助讲 (2004年7月于柏林禅寺第十二届生活禅夏令营) 明末三大遗老——黄宗羲、顾炎武、王船山,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顶峰极的人物。他们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总结。之后,在传统意义上的大师,要超过他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三位都反清,黄宗羲写了《明夷待访录》,就批评了君权,提倡民主。为什么呢?因为明朝灭亡是非常惨痛的,虽然有一亿多人口,而且配备着西方传教士从澳门弄来很多的红衣大炮毛塞枪,但面对几十万人的满清人,居然都抵挡不住,最后被小小的满族吞并了,统一了,这就引起了大批知识分子的思考。在那个时候,汉族人要接受满人的统治,还很不甘心,但这又是一个现实。如果用现在的世界经济学的观点来说,明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当时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而满清连万分之一都还不到,为什么在经济上如此弱小的一个民族把一个强大的帝国搞垮了呢?黄宗羲老先生分析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病,特别是明朝的弊病主要在于宦官专政,皇帝专政。因为害怕宰相权利太大,废除了宰相;对将军们也不放心,剥夺了他们的兵权,南兵北调,北兵南调,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把后勤部分搞得乱七八糟,部队想调配都是很艰难的。最麻烦的是皇上的绝对权威,压制民意到了嘉靖皇帝,万历皇帝的年间,甚至出现了十年不上朝的情形。皇帝罢工不上班的现象在以往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因为嘉靖皇帝喜欢道教,在紫禁城里面建了个道观,天天去炼丹,什么事情也不做,十分荒唐。后宫女们因为受不了他的虐待而造反,差点把嘉靖皇帝掐死。万历皇帝也是二十年不上朝,他在位四十多年,不仅仅经常不见大臣,连后妃、太子也不见。大家想想这个国家怎么办?而且还有一个弊病是猜忌功臣。在天启、崇祯年间,像袁崇焕等相当一批大臣被冤枉地杀死,再加上自毁长城,天灾人祸——整个陕西、河南地区近十多年的灾荒,自然引起了国家的动乱。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才有后来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 黄宗羲在总结了这些经验以后,对君权上的弊病,提出了深刻地批判,到现在来说,这些思考都是光彩夺目的,对我们当今的时代都还有着警醒的作用。当时有些人打小报告,告到康熙皇帝那里去,说这个人是心腹大患,而且在整个文化界、知识界影响很大,还组织了游击队,敢于对抗中央,对抗朝廷,一定要抓他,要杀他。结果满清皇帝的确很了不起,在开国的几个皇帝中,从顺治皇帝,到康熙皇帝,用当时的话来说,还是非常圣明的。满清皇帝认为,这个《明夷待访录》不仅仅是对明朝经验教训的总结,更是我大清应该引以为戒的。现在要抓一个黄宗羲容易,要杀他也很容易,但这等于是与汉族千百万的知识分子为敌。不如把他们请到北京城里,给他们封官,让他们到翰林院,像苏东坡一样,当大学士。皇上连续下诏,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并要把他们都请到北京城里来做官。但是这三位宁肯当白衣,也不到北京城去,拒绝与满清政府合作。但如此一来,他们要想反清的毅力也消退了,那时他们也老了。 所以毛泽东时期所看的书,主要是王船山的《周易内传》、《周易外传》,还有读《通鉴论》。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之中,毛泽东之所以对政治斗争,军事斗争那么熟悉,这与他读《通鉴论》是分不开的。王船山学所著的《周易内、外传》是把《周易》的六十四卦的道理,结合秦、汉至元、明几代的政治得失,来发挥他对《易经》的见解。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此所云中国文化 1、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法庭警察军队等,都是文化 2、狭义的文化:文字、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 3、文化的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4、中国文化: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亦就是特指吾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特就其社会人生来讨论) 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1、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 2、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 3、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文化(四大文明古国),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4、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 5、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亦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 6、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 7、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 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 三、试寻求其特征 1、为寻求中国文化之精神所在而做的工作 ①将中国文化在外面容易看出的、常被人指说的那些特异处,一一寻找而罗列起来 ②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它的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 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便是寻到了家 2、团体愈大,则团体中每一分子的责任感觉愈轻微;团体太大了,浸至于无感觉。若 分析之,又可指出两面:一面是感觉力迟钝,一面是活动力减低 3、中国文化的三大特征 ①广土众民(第一特征)有一种伟大力量蕴寓其中,但不知 ②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第二特征)为何(第四特征) ③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第三特征)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梁磊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

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