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世界经济史概述

约瑟夫·熊皮特[美]: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的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

阿什顿[美]:尽管经济史是一个地峡,但是她仍然有广阔的海域。

卡尔·哈达赫[德]:国民经济学和历史学是经济史的科学上的父母。不过经济史这位女儿现在已经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它既不是按照年代编撰的经济知识,也不是用经济统计数字点缀的历史叙述。经济史不仅反对任何知识的单一化,更重要的是它坚信决定命运的不是经济,而是政治。

第一节经济史和世界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是经济史的一个分支,若想理解世界经济史的含义,首先需要理解经济史的含义。

一、经济史

经济史是一门与经济学同样古老的学科,是一门伴随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也是一门介于经济学与历史学、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经济史运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和经济部门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历史过程,研究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各种文明、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历史的比较,科学地解释经济历史现象,为总结历史经验、认识现实经济、预测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为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经济思想、学说和政策提供历史背景;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历史资料。经济史研究也是一种经济分析的技术,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史还与一般的经济理论相关,因为经济发展的历史有其内在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被经济理论所概括。经济理论作为一种叙述结构应用于历史。

二、世界经济史

就经济史研究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可以分为国别经济史、地区经济史和世界经济史。

一般而言,理解世界经济史有两种方式,一是世界的经济发展演化历史,这样的世界经济史在人类社会存在之时就已经出现,它探讨的内容是世界各地在一个长的时段中的经济发展演化的历史;二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这样的世界历史只出现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她孕育于中世纪的襁褓里,成长于地理大发展时期,发展于工业革命时期,成熟于后工业时代。可以说,世界经济史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公元1500年左右形成了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尽管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但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初期,并不存在世界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的出现以及随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使得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有机地联系起来,商业贸易成为推动经济形态变革的动力,分工日益深化,并且越过了国界,形成了国际分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随着制度和组织的发育、技术的进步,世

界市场形成了。“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可见,世界经济史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并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有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有了世界经济史。

第二节经济史研究的类型

世界经济史研究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描述性的经济史,另一种世解释性的经济史。美国经济史学家A.K.凯恩克罗斯划分了这两种类型:描述性的经济史,注重史实搜集,把历史事件作一个连贯的纪录,不对史实和制度作深入的理论分析;解释性的经济史,需要用一般理论来解释史实。

一、描述性的经济史

描述性的经济史著作主要是对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客观的描述。主要回答经济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即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演进路径中,经济方面的表现如何,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是怎样的,经济演化的空间情境和历史情境如何等。

代表人物:汤普逊[美],代表作《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世纪晚期经济社会史》;卡洛.M.奇波拉[意],代表作《欧洲经济史》;M.M.波斯坦[英],代表作《剑桥欧洲经济史》(8)卷。

二、解释性的经济史

解释性的经济史侧重于在理解经济史料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的演变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说,描述性的经济史力求“知”经济历史的“其然”,那么解释性的经济史则力求“知”经济历史只“所以然”。

解释性经济史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以经济学理论为框架的解释性经济史。如,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第三篇,马克思的资本论,凯恩斯的《通论,》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1969年)。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罗伯特福格尔、道格拉斯诺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等。在法国主要有:吕西安费弗尔、马克布洛赫、布罗代尔等。

第三节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科学与经济史研究

实证科学产生于人类控制自然的工具性兴趣。运用实证科学的方法,对史料进行考证,使研究经济史的基本方法。

二、历史的——诠释的科学与经济史研究

诠释学,也译为“解释学”、“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赫尔莫斯(Hermes),故也称“赫尔莫斯学”。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与胡塞尔的《逻辑研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并称为当代德国三部划时代的巨著。

三、批判的科学(反思)与经济史研究

批判的科学,即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它可以追溯到黑格尔,但发展还是由马克思完成的。

经济史的辩证分析,不仅需要事实作依据,需要对实施的正确理解,而且需要一种价值标准。

第四节研究经济史的意义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认为“历史的魅力首先触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继而激励人们有所作为,它的作用始终是至高无上的。”“史学的主题就是人类本身及其行为,历史研究

的最终目的显然在于增进人类的利益。事实上,一种根深蒂固的秉性使人们几乎本能地要求历史指导我们的行动”,然而“即使历史学不具备任何促使行动的功能,它也有充分的理由跻身于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科学之列。”即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类的利益,但是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它本身也值得人们努力研究下去。

经济史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曰审美,二曰致用。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选择经济史的理由有这样三点:首先,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其次,历史的叙述不可能是纯经济的,它必然要反映那些不属于纯经济的“制度方面的”事实,因此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让我们了解经济与非经济的事实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应该怎样联系在一起。第三,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可见经济史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首先,经济史研究可以给经济学的研究提供合格的资料。

其次,经济史的研究为研究中国经济现象问题带来历史的眼光和世界的眼光。

再次,从效用的角度讲,经济史研究也具有用武之地。

第二章世界经济的演化情境

卡尔·马克思[德]:“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克莱夫·庞廷[英]:“人类的历史不能理解为一片真空。”

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地理能够帮助人们重新找到最缓慢的结构性的真实事物,并且帮助人们根据最长时段的流逝线路展望未来。

我不愿忽视这种置身于时间之外的、与无生命物打交道的历史。”

第一节自然环境和气候

人类从诞生起一直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等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的不同使不同地方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进而导致了不同的经济演化路径。

一自然环境

地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球体水陆比例四大洋七大洲

文明演化与自然环境相关。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形成并且发展的最初资源禀赋。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500年,出现了最早的农业文明。

自然环境在构造了人类农业文明的同时,在这个文明的边缘,也培育了商业贸易。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经济生活就分为两个基本部分:生产和交换。在信息成本和交通成本高昂的年代,优越的地理提条件会是形成交换优势的有利因素。如阿拉伯文明、地中海的商业贸易、北欧贸易区。

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会带来生产方式的不同,也会带来文化、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精神方面的不同,最终导致整个文明的差异。如古希腊、欧洲的崛起、亚洲的相对衰落。

二气候

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其后的作用是极其复杂的,甚至还经常和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因素交织在一起。

气候的变化可以导致人类的大规模迁徙,人类来到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徙之一。

气候对早期人类文明的不同特征有一定的影响,如西方文明摇篮的古希腊。

气候对欧洲中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节人口

经济发展的历史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适应能力和改造能力的提高也反作用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技术、制度和组织的进步提高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禀赋结构,进而这又会进一步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路径。

一人口和经济发展

在农业社会时代,人口繁荣总是和经济进步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人口数量庞大,才有必要建设房屋、城市、道路、桥梁、运河等。人口众多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力量。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人口增长在两个力量的作用下发生——约束和适应。约束力量包括气候、疾病、土地、能量、食物、空间和定居方式,上述因素相互影响。适应力量包括人对气候、空间环境的适应以及人通过技术进步改善居住方式和土地生产能力等。

二人口数量和分布

人口数量。根据人口统计学家的估计,农业文明发展的初期,世界上的人口大约是400万。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世界人口的数量开始稳定增长,每一个千年就翻一番,到公元前1000年时达到了5000万。仅仅过了500年,这个数字又增加了一倍,公元前500年时达到了1亿,公元2世纪时达到了两亿。到了16世纪,人口增长到5.5亿。公元1700年时,人口数量刚刚超过6亿。18世纪工业革命为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发生了历史上最快的人口增长。1800年时,世界人口的总数量为9亿。到了1825年,世界人口达到了标志性的10亿。又经过两个世纪,世界人口数量已经达到50亿左右。

人口分布。在长长的历史进程中,世界人口分布状况也发生着变化。农业种植普及之前,世界人口分布相当均匀,但是,随着近东、地中海地区、印度和中国这些庞大帝国成为农业文明的中心,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40%下降到15%。对比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分布,中国人和印度人几乎总比欧洲人多。这种人口分布格局决定了欧洲和中国的人地比例不同,中国是人多地少,欧洲是人少地多。不同的人地比例又决定了农业经济的不同形态,中国是精耕农业,欧洲是粗放农业,这也使得欧洲容易发生机器对劳动的替代,容易导致工业革命。历史发展到今天,人口分布的格局同样影响不同国家的经济政策。

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三欧洲移民和经济扩张

在15世纪之前,地中海地区之外的欧洲一直是经济落后区,那时欧洲的人口只有10万,仅仅是全世界人口的5%。随着罗马帝国的兴起,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复杂的社会结构才传播到北欧和西欧。中世纪的欧洲,仍然是一片蛮荒之地,只零零星星散布着一些自给自足的村庄。

在东欧,早期人口的移居是以日耳曼各部族侵占斯拉夫人地盘的方式实现的。

欧洲命运的改变是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开始的,人口也从此开始了巨大的流动。

1800年之前,移居海外的欧洲人还很少:北美的白人大约是500万,南美大约50万,澳洲1万。1800年以后,移民到新世界的人越来越多。除欧洲人外,非洲黑人也在三角贸易中被动进行移民。随着欧洲军事、经济力量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欧洲移民浪潮以更大的势头涌现了。此后的100年内,大约有3000万人离开了欧洲,绝大多数去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美。还有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移居西伯利亚。

第三节历史文明

文明作为一种制度、组织、文化、习俗等形态为经济演化提供了平台和基础。

一早期文明形态

早期文明形态的共同特点是农业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使用的能源主要是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人口和土地在不同的文明中具有不同的比例结构。

各种文明之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公元前3000年左右,尼罗河西岸出现了埃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制定了第一部完备的法典并创造了楔形文字。公元前6世纪,印度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了希腊人建立的城邦。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形成了以计算见长、解决实际问题为特点的数学理论体系;天文历法世界罕见;蚕丝织品令西方人羡慕不已;瓷器名扬天下;制铁技术领先世界两千年之久;农业著作、医药知识为世界瞩目。

西欧基督教文明继承了多种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犹太文化和日耳曼文化,并且用了三四百年的时间对这些文化进行了整合。基督教文明在后来发生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嬗变,从而为西方世界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二思维方式的不同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是支配和改造自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思维决定着人类的行为,由于人类行为的不同,可能就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路径,从而书写了不同的经济史。

欧洲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哲学以及基督教从犹太教继承的那些观念。他们认为,人类是被放置在一个支配自然界其他部分的位置之上,自然界的其他部分从属于人类。

到了十二、三世纪之后,形成了人类中心论的世界观,并对于后来的欧洲思想以及欧洲人的行为产生着深远而持久地影响。某种意义上,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世界观影响下的产物,以此为起点,欧洲率先完成了文明的嬗变,取得了成功。

第四节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

世界上中西经济发展路径的分野与社会结构有一定关系。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古罗马衰亡之后,欧洲的社会结构缓缓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封建主义,这使得它在农业文明时代远远落后于中国。然而,由于落后,欧洲才能够以一种不文明的态度侵夺世界资源,加上本身分权的社会结构导致的工商业阶层力量的壮大,才使得欧洲率先发生了农业文明乡工业文明的转化。

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和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有关。比如英国的光荣革命。

二西欧社会

欧洲是一个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社会,基督教的组织是教会,教会的首领是罗马的教皇。基督教对中古西欧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遍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基督教构成了西方社会独特的景观。

欧洲社会有着独特的制度结构,欧洲的封建社会长期没有强有力的、能完全代表国家主权和公共利益的中央政府。

第二篇走出中世纪

第三章西欧城市兴起的互动因素

汤普逊[美]:“近代社会的根源是深深扎根于中世纪时代的历史里。”

埃德蒙·波尼翁[法]:“公元1000年前后的几十年,是欧洲商人成长和发展的英雄时代。那时候,他们首先是旅行者,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正好的运送商品到那些能找到买主的地方。”

费尔南·布罗代尔[法]:“欧洲和别处一样,城市在创立和成长过程中都遇到同一个根本问题:城乡分工。这一分工从未得到明确规定,始终下不了一个定义。原则上讲,商业、手工业以及政治、宗教与经济指挥职能,都属于城市一方。但这只是原则上的划分,因为分界不断在向一方或另一方移动。”

第一节农业与农民生活

农业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基础,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从城市开始,因此我们从城市谈起。

一农业耕作方法:三圃制和牧耕

远古时代欧洲农民采用的耕作方法是单田制,后来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出现了二圃制,8世纪后,在塞纳河和莱茵河中间肥沃的平原上又出现了“三圃制轮作”,这是农业耕作的一种新技术。

二农业生产工具:铁犁和马

中世纪的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就是耕犁。

三边疆运动耕地面积扩大

中世纪欧洲的“边疆运动”是指11——13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人口持续增长造成土地供给压力,粮食缺乏。所以十二三世纪,欧洲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量的农民加入到垦荒者的队伍,去开发边远地区的森林、沼泽和荒地,称之为“边疆运动”。

边疆运动之后,英国的耕地面积有了显著扩大,德国也由欧洲森林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变成了森林覆盖面积最低的国家。边疆运动使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创造了更多的粮食和原料,保障了人口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由于教会是当时垦荒的先驱者,因此随着边疆运动的发展,基督教文明覆盖范围扩大,使一些地区摆脱了蛮荒落后的状态。随着居民区的不断扩大和居民点的不断增多,自然环境对社会交往造成的障碍逐步被打破,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边疆运动还改变了欧洲的经济格局,使得欧洲的整体感加强,扩大的市场体系由此形成。随着低地国家国家的兴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的形成,欧洲的重心开始从古典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北欧平原。

四园艺、果艺、葡萄种植、畜牧业广泛发展

边疆运动的开展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不但谷物种植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园艺、果艺、葡萄种植有了广泛的发展,畜牧业也成为当时比较发达的产业。这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商品,扩大了商业贸易的范围,与丰富了城市生活。

五农业制度、组织与农民生活

中世纪早期,超过9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制度是领主和依附农结合在一起的领地制,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的诸多因素的复杂体。从经济方面看,“领地制的持有者是国王、教会和贵族,他们借助于一定制度支配大地产,这个制度的特点就是财产和劳动分开;领主自己并不经营他的地产,而是使用依附农,他把土地转让给农民使用,农民为此要缴纳赋税、服徭役”。随着15世纪世袭租赁制的出现,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开始向开放经济转化,自然经济开始向商业经济过渡。

一部分依附农民居住在领主庄园之中,另一部分则有自己的农庄。农庄的集合体或者说居民点演化成后来的村庄。村庄形成后,农民的组织形式发生了相应变化,领主不再有囊括一切的权力,村庄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第二节手工业与技术进步

一金属采掘、冶金及制造技术的发展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大,从而促进了采矿业的发展。

由于市场需求的刺激,冶炼金属和矿物的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由于节约成本的需要,金属冶炼作坊一般靠近生产要素所在地,即木材、矿物和瀑布集中的地方。

到了中世纪末期,由于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技术有了惊人的进步,机械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二纺织业的发展

亨利·皮朗说:“哪里有羊毛,哪里就存在纺织业,也就是说纺织业存在于一切国家。只需刺激它的生产改善它的生产技术,就可以使它成为一种真正的工业。”

三建筑技术的进步

中世纪早期的住宅都是粗糙简陋的小屋,房屋由泥土建成,房顶上铺的是草。

教堂和城堡是第一批石头建筑。到13世纪,一般的领主住宅都用石头建造,奢华的住宅有坚固的屋顶,室内铺着砖和地板。

为了抵御寒冷,住房的取暖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进。在中世纪早期,人们大多采取比较原始的方法取暖,大家围在火堆旁,用兽皮裹着身体。11世纪开始建筑城堡以后,欧洲人在宽敞通风的房间里安装巨大的壁炉。壁炉就成为中世纪和近代欧洲人取暖的主要方式。

中世纪的市镇与后来不同,贵族与上层人家都住小型城堡,有仓库和庭院。

四副业(酿酒业、食品业)发达

第三节贸易与商品经济

一商业发展的空间

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为了追求财富,很多人开始从事商业贸易。

欧洲的地理特点:

中世纪欧洲农业的发展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交换对象。

二商业复兴

11世纪对于欧洲来说是不同寻常的。

商业复兴有两个发源地:其一是威尼斯和南意大利;其二是斯堪的纳维亚和弗兰德尔海岸。从这两个策源地开始,商业贸易延伸到整个欧洲海岸,再由海岸深入到大陆腹地。货币的演变可以说是和商业的发展同步进行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中世纪后期,货币在欧洲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大大超过了中世纪初期。

商业信用也发展起来。11世纪时,一些商人已经拥有了较强的实力,他们开始从有钱人那里融资,贷款人可以从借款人的商业利益中获得一定比例的回报。同时海上保险业也发展起来了。到12世纪,在意大利所有商业城市里,信用票据的使用已经很普遍。意大利出现了中世纪欧洲最有实力的银行家。

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

三商业传统与商人阶层的形成

西欧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在那里,海岸呈深深的锯齿形,港湾众多,岛屿在地平线上隐约可见;同时,土地的贫瘠激励人们去海上冒险。海盗行径是海上贸易的先导。中世纪,经商作为一种职业最早出现于威尼斯,威尼斯培育了欧洲大陆的商业传统。

在6世纪的时候,威尼斯人就已经是水手和商人的民族。到了9世纪,威尼斯已经通过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威尼斯对11世纪时开始发展起来的其他沿海城市有深刻的影响,首先是对比萨和热那亚,随后是对马赛和巴塞罗那。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人队伍也不断壮大,形成了一个阶层。有了商人阶层,商业活动逐步由海岸向大陆内地传播。

商人阶层的形成源于10世纪以后人口的持续增长。第一批做生意的行家产生于流浪者和冒险家之中。流浪商人是中世纪时代最初的商人阶层,他们在不断流动中进行着商业活动,没有固定市场和生产场所,就像犹太人的行商方式,被称为“沾满尘土的人”。

四商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中世纪商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构筑了新的意识形态:以商为本。在中世纪基督教价值观的笼罩下,商业活动被认为一种邪恶的活动,商人最初也是怀着这样一种矛盾的心情去经商的。他们在观念上同样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所以有一种愧疚感,他们赚到钱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都与基督教的教义吻合,以努力证明自己的财富具有正义性,他们以次赢得了声誉,地位得到了提高。教会重新解释了他们的教条。商人的灵魂中存在着不可抗拒的财富诱惑和严峻的宗教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他们崇敬宗教道德,另一方面他们的职业使他们不断突破原有宗教道德的束缚。君主的支持和教育的世俗化又加快了商人价值观的普及。商业不再是罪恶的渊薮,而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备基础。这无疑对当时的社会意识产生了影响,为商业革命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为宗教改革营造了氛围,并最终导致宗教改革。

中世纪的商业发展对当时社会结构的改变产生了影响。由于商业和商人的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得以土地为基础的庄园制度发生了变化。庄园制度约束力下降,孕育出引致制度变迁的因素。商人们的财富效应是先赋性的社会地位产生动摇,财富取决于人的才智和精力,而不是出身和血统,这样一个要求自致性社会地位的社会就呼之欲出了。商人成为一个新的让人不可小觑的阶层,拥有让贵族们羡慕不已的财富、自由身份。农奴们只要离开乡土,来到城市便自行获得了解放。由于商人能够给政府带来税收,政府也开始将商人置于其保护之下。政府通过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赢得商人的税收回报;商人通过为政府提供税收换取稳定的制度环境和商业环境从而规避商业风险。政府和商人的合作在11世纪使社会取得巨大进步,以致有史家称:有些地区一个人可以背着满满一袋金子旅行而没有被抢劫的危险。同时,由商业习惯法演化而来的私法,亦对商人起到了保护作用。总之,财富以其独特的魅力,正在侵蚀宁静的田园生活,并改变着社会习俗,自由和平等开始获得社会的认同,冒险和开拓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素质。

第四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卡洛·M·奇波拉[意]:“新城市中心的兴起和成长代表着西方历史上一个革命的转折点——它给予西方历史独一无二的和奇特的个性。一切后来的发展,包括工业革命和它的产物,

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代的城市发展。”

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市场经济的不断拓展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基础,而构筑市场经济的货币和城市是引起变化的发动机、显示器。

没有市场和道路,也就没有城市……如果道路交通受阻,城市不是消灭就是衰落……由城市就必有道路,有道路就必有城市,城市和道路是人所创造的唯一的和相同的地域设施。地中海城市不管其形状和建筑如何,不管他受什么文明的培育,都既是道路的创造者,又同时被道路所创造……”

汉斯-维尔纳·格茨[德]:“中世纪的城市,初期还完全是一个在社会中由农业决定的陌生体,到了中世纪晚期则发展成一个有自我意识的、最终成为中心的生活区域,是以城市为目标的现代社会的一个胚细胞。”

汤普逊说:“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的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前所未知的一个新社会集团,即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财富的方式开始流行,一种商业和工业所能产生的财富是注定要远超过于农民组织和农业所曾能生产的财富。”如果要谈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如果要描述西方社会的转型,那么城市必须被给予足够的关注,可以说,没有城市,就没有工业文明。

第一节历史遗产: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追溯中世纪的历史源头一般从古希腊开始,因为古希腊城市或城邦的最初发展形成了西方城市的特质。罗马帝国的城镇或城堡又为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一古希腊城市和城邦制度

1、城市

古希腊城市根据起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因有利的自然条件而逐渐形成了城市;另一种是因希腊人的殖民而形成了城市。古希腊城市是早期城市的典型,其特点是:大多数城市座落在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宗教在城市布局和社会结构中占据中心位置;有城墙环绕,并有中心广场;商人和工匠居住的地方称为市;城市周围有农田,农民用粮食供应城市,城市保护农民不受侵犯。

作为早期国家的一种形态,古代城邦是以一个城镇为中心、以公民为主体、结合周围农村地区而形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共同体。古希腊的雅典、斯巴达就是这种共同体。公民参政的形式由公民大会、议会和行政官员。

2、城邦制度的特点:

第一,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独立主权国家,属于“城市国家”,而不是“领土国家”。

第二,主权在民的直接民主制度。所谓直接民主制度,是指城邦的政治主权属于其公民,公民们直接参与城邦的治理。行政官员都是义务的,由公民大会或其

它相应机构选举产生,官员各自独立对公民大会或其它相应机构直接负责。

公元8前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使希腊人得以在整个地中海沿岸建立殖民城市。

二、罗马帝国的城镇和城堡

9世纪以前,西欧不存在具有市民阶级和城市组织的现代意义的城市。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只有城镇和城堡,城镇和城堡是行政中心、军事中心和宗教中心。

首先,城镇和城堡作为军事中心而存在。

其次,城镇和城堡作为行政中心和宗教中心而存在。

第二节促进西欧城市形成的因素

城市的形成对于欧洲中世纪的社会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9—13世纪一个显著的历史事件。城市是在历史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中世纪的城市与城邦有许多不同之处。城邦是以农业为主或者兼有农业和牧业,没有大规模的商业和手工业,而城市则不同,城市的中心是教堂,在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一商业发展和人口增长

商业发展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商业越发展,城市就越多。意大利和尼德兰的商业发达,因此城市的发展也最为迅速。中世纪后期的城市最先出现在商业发达的沿海或河流交叉处。

在商路上也出现了城市。尼德兰是较为典型的。

从10世纪起,随着商业复兴,商业定居地的人口增长很快。人口数量增长需要扩展原有的定居地,这样就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与封建主的斗争、争取独立和自由:行会革命

手工业者的行会最早在10世纪时出现于意大利,以后(在10——12世纪)相继出现于法国、英国和德国。行会是城市手工业者保障自身利益的行业内部组织,其成员是小规模的手工业作坊主,称为行东。行东之下,通常有帮工和学徒两三人。在行东和学徒之间存在着封建性的师徒关系。

行会在其存在的初期起到了进步的作用。它对保护当时还很脆弱的城市手工业,促进生产的发展,保存和发展手工业技术等都有积极的意义。行会团结了城市手工业者,和压迫他们的封建领主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因而也有利于城市取得独立自由的地位。

行会反抗城市贵族的斗争称为“行会革命”。

三城市与封建主的斗争、争取独立和自由:城市公社革命

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市民与封建领主矛盾不断激化,富裕的市民不愿忍受专横的农奴制,贫穷的市民则抗议徭役和代役租、财政掠夺和司法勒索。矛盾的激化引起了“城市公社革命”。由于领主急需货币,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还有的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

“城市公社革命”使得取消各种优待和特权的市场法获得承认,这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在法国被称为“城市公社运动”。有的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和特权,称为“自由城市”;一部分自由城市又取得选举市政官员、市长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利,因而成为“自治城市”。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取得,一般都以从领主和国王处取得特权证书作保证,这种证书一般赋予城市以人身自由和司法审判等特权。这样西欧中世纪城市形成了一种习惯:农奴逃进城,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人的身份,原来的领主也不能迫使他回到农奴的地位。

城市公社的出现,对于欧洲社会经济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实际上是新的社会形态的雏形。

第三节西欧城市与商业的发展

到了11世纪,随着商道的畅通和商业的复兴,最早的城市便在地中海沿岸,特别是意大利地区出现。12世纪初期,扩展到法兰西和西班牙沿岸,进一步扩展到北方。

一意大利城市和商路

如前所述,从11世纪起,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扩大为西欧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

础。商业贸易供给城市以原料和粮食,这些东西由农业生产来提供,并在市场上实现城市手工业者的产品交换。城市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而发展。意大利各城市的近东贸易对于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起了非常特殊的作用。它们位于地中海——古代和中世纪主要商路的沿岸。

从11世纪末开始,威尼斯和热那亚在意大利贸易中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早在9、10世纪时威尼斯人就在地中海进行了大规模的商业,海就是他们生活的源泉,捕鱼和制盐维持了他们的生计。威尼斯的商业活动对西欧诸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把东方的商品运往西欧许多地方,又将西方的商品如小麦和酒,运往威尼斯和其他地方。

由于受到威尼斯的影响,意大利的热那亚、比萨也加入了海上贸易的行列,成为威尼斯的竞争对手。

二欧洲的城市和商路

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商路。在13、14世纪,曾经存在的东方沙漠商旅路线是向西通过俄罗斯西南部和波兰到达西欧,从萨来经顿河、亚速海和黑海到克里米亚、小亚细亚和君士坦丁堡,而且,阿斯特拉罕还与通往波斯湾和印度的道路系统有海陆联系。

中世纪东欧和西亚、南亚之间的商路分为两部分:北部商路,主要经过陆地;南部商路,主要经过海洋。前者连接中亚、中国、印度和小亚细亚;后者经由叙利亚和埃及。南部商路由于取道海洋,所以对于大部分商品来说运费较低。这些商路类似于项链串起了城市珍珠,城市为商人提供了歇脚之处和商品交换之场所以及为商业提供服务的各种场所,比如客店、教堂、钱庄、消闲场所、酒馆等。

三香槟集市

11世纪,城市店铺的兴起削弱了集市的作用。行会排挤商人。追逐利润的本形使得商业资本力争突破原有制度的束缚,寻求生存发展的活动空间,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规模的集市。大规模集市是对中世纪城市自然经济闭塞性的必要修正,商业资本借此投入了集中的批发贸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香槟集市是当时最大的集市。

香槟集市位于法国香槟伯爵辖区的四个城市中,同德意志、佛兰德尔、法兰西毗邻,位于中世纪商业河道的中心。西欧的南方贸易和北方贸易在香槟结合起来,使香槟集市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汉萨同盟

汉萨同盟是一个在俄国、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和西部的佛兰德尔之间地区进行贸易的德国城市的松散联合体。“汉萨”一词日耳曼语原意为“集团”,同盟形成于1356年,中心在吕贝克。“汉萨同盟”一词首次出现于1344年,最初是共享特权的商业联盟。1669年解体。

四、尼德兰的城市

13——15世纪时,尼德兰是欧洲西北部经济最发达的工商业区域;尼德兰的疆土包括现代的比利时、荷兰和法国北部的一部分地区。佛兰德尔是尼德兰的先进省份,那里出现了许多城市,如布鲁日、安特卫普等。

第四节城市制度

城市不位于庄园里,也不位于领主或主教的城堡里,城市是在原来无人居住的地方出现和生长起来的,尽管在有的地方,它依托了罗马时代的城堡遗址,但从根本上是依赖于千千万万的商人、手工业者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而发展起来的。如果说庄园是贵族领主和农民之间统治和被统治、依附和被依附、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那么城市则带来了平等和自由。城市是新文明的发源地,是商人和手工业者们自发形成的社区。

一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城市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自由。(1)市民摆脱了对原领主的种种人身依附。农奴只

要在城市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城市居民的身份,摆脱原来对领主的人身依附。所以德意志有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2)人身的自由带来的土地的自由,城市居民占有土地,不需负担沉重的劳役,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不受领主审判,只需每年缴纳一定的货币地租。(3)城市大都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部司法权,市民犯法领主不能干涉,只能由城市的法庭按照城市法来处理。城市法由城市的生活习惯汇集而成,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婚姻、继承、债务、抵押、借贷等。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有如下特征:

1、拥有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2、拥有城市本身以及同业公会和行会的法律或自治章程。

3、拥有自主权,即有不受外来干预的独立的司法和行政机关。

4、市民对外免交租息和税赋。

5、拥有市场管辖权。

6、拥有一种共同的对非城市市民阶层的态度,表现为同非城市政治的、等级的和领主

的结构形式的对立;市场同家族经济的对立

二城市管理

城市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有着自己的市政机构,进行着统一管理。

1、执政官,他们是从市民中选出的、有任期的地方长官,受到市民的监督。

2、城市财政。主要包括城市公共土地出租的租金;属于城市所有的店铺、商栈、货栈

等的出租费用;对商品的征税;对居民财产的征税。财政开支主要是两个方面,一

是城防开支:建筑城墙、购置武器、供养或雇佣军队等;另一个是上缴贵族领主或

国王的金额。

西方城市的兴起,不仅是城市建筑规模和占地面积扩大了,而且产生了催生新文明的城市制度。

三商业制度、组织与技术

13世纪作为封建制度对立物的城市迅速发展,遍布欧洲大陆,如威尼斯、热那亚等。1、

1、法律制度。在吸收了罗马法的基础上,有关习俗逐渐发展为不同于封建法律的成文

法,如城市法、商法和海商法。

2、商业组织。组织形成的目的在于保护和扩大商人的资本、获得规模经济、降低交易

成本、分担长途贸易的风险等。

3、交换媒介。随着商业的发展,钱币业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来,成为金融业的先驱。

“钱币兑换商”最早在集市上以简单的摊子作为营业所,从事兑换钱币、吸收存款、放款收息、发行汇票、期票之类票据的业务。威尼斯创立了第一批银行,正是从这些货币兑换帐桌开始发展起来的。贷款的需求还催生了当铺。保险业也初露端倪。

第五节文化变革与新的精神景观

城市的兴起和壮大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有以后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市民社会形成的三要素是:市场、契约和市民权利,这三个要素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壮大的历史进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斯·韦伯指出,西方文明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城市文明。西方城市在近代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体现在下列事实中:西方城市中,产生了政党与政治家、产生了西方艺术史上独特的现象、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了理性化的市民法,城市还是西方宗教制度的控制中心,并孕育出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承载者——市民阶级。城市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城市的扩展和市民的兴起,促进了文化的世俗化。知识从修道院中走出来,成为市民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的必要工具。学校不再为教会所垄断,民间和城市政府所办的学校大量涌现。知识内容越来越贴近市民的需要,知识分子也开始关注城市的政治生活,新的政治思想也随

之产生。

一知识走向民间及大学兴起

中世纪前期和中期,知识被教会所垄断,教育机构都是教会兴办的。到中世纪晚期,学校不再由修道院垄断,城市也开始办学。文艺复兴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变革,打破了知识只属于上帝,不能用于出售的旧观念。教书成为一种职业,社会上出现了专门教书的教师。教育垄断的打破使知识开始走向民间。随着城市和贸易的复兴,中世纪后期逐渐错综复杂的社会需要大量受过训练的管理者、律师、文书、医生和牧师等。12世纪前半叶,法国、英国先后建立起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3世纪西班牙开始自办大学。从14世纪起这一创办大学的浪潮遍及中欧、东欧和北欧。15世纪兴办大学达到高潮。到1500年,全部欧洲已经有65所世俗大学。大学是国家的知识中心,是城市文明的播种机,大学的出现和兴起对培育市民文化,对确立新的价值体系、孕育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对发展科学和技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知识精英进入权力机构

通过考试产生的知识精英进入政治权力机构,平民可以借助学历与那些凭借血统而居于高位的贵族和靠财富而崛起的城市新贵族平起平坐,这也是文化变革后出现的一个新景观。在这之前,欧洲只有三条通向世俗权力的道路:出身、财富和选举。此外还有一条通向神职权力的途径是进入教会。考试作为一种新的录用制度在西方国家是一场革命。它可以使非贵族成员进入权力机构,同时也使知识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可以使国家更充分的运用其智慧资源。

三知识结构发生变化

中世纪晚期,社会环境要求知识分子改变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大学里增加了新的学科,如修辞学、统计学等。修辞学课程是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律师和法官的需要,对后来出现的市民人文主义起到了推动作用,人文主义的传播者就是修辞学家。

统计学成为知识的一个主要方面。人们的知识不仅仅是神学意义上的,更多的是与现实相关的。

第三篇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

第五章地理大发现

[英]亚当·斯密:“美洲的发现,经由好望角前往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美]斯塔夫利阿诺斯:“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

[英]彼得·杰伊:“公园后1500年内,欧洲和亚洲各主要中心之间显然是存在文化(包括关键技术)上的相互交流,包括阿拉伯数字、火药、纸、印刷和罗盘在内。同样明显的是,欧亚世界不同经济体之间分割的相当开,并在很长时间内能够维持差异很大的发展水平。”

第一节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地理大发现可以说是多方面因素交错在一起促成的,根据以往学者的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动因。

一经济动因

欧洲和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一直是欧洲获得洲际商品的主要源泉。在新航路开辟前,东西上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从中亚由陆路沿黑海、里海到小亚细亚;一条是经海道至波斯湾,再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再有一条是先由海道到红海,然后再由陆路到埃及。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对黄金的追求是另一经济动因。1500年左右,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成了普遍的交换手段,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越来越重要,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一股黄金热席卷整个西欧,国王、贵族、僧侣、商人都热衷于追求金银和财富。自从《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行后,书中所描述的“香料盈野,黄金遍地”的东方,对欧洲人是一种极大的诱惑,正是这种“黄金渴望”驱使欧洲的商人、航海家、封建主从事冒险航行。一切探索新世界的冒险家们似乎都怀着同一个动机,那就是“对美洲金银的强烈欲望”。哥伦布就是受到这种诱惑的航海家之一。

二文化动因

中世纪时期的基督教所具有的扩张性是地理大发现的重要动因。从地理大发现时那些耳熟能详的航海家言论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宗教活动对这次史无前例的航海活动的巨大推动作用。达·伽马抵达卡利库达时,曾向当地惊讶不已的印度人解释说,他来这里是为寻找基督教徒和香料。征服者伯纳尔·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和他的同伴去美洲大陆,“是为了向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和发财致富”。

三政治动因

15世纪欧洲处于从领地制、分封制国家向中央集权国家转变的时期。到15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发展成了君主制国家。君主们拥有的力量,源自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商人们的利益与君主们的利益是一致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可以调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探险,并有效的保卫新发现的地区,维护其获得的各种利益。政治动因与经济动因和文化动因共同推动了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

第二节地理大发现的促成因素

可以说观念、欲望和技术是地理大发现的促成因素。

一想象力是欧洲人创新的翅膀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欧洲与东方在地理上十分遥远,但是在欧洲人的想象中却是相当近的。长期以来,东方的财富、宝石、贵金属,特别是名贵的香料,一直使欧洲人垂涎欲滴。当时,追求古怪离奇的癖好盛行于欧洲,欧洲人对生活在东方的、奇异而神秘的人民感到好奇。这种垂涎和好奇心,在当时的流行的典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自然地理科学

欧洲人向往东方,唯一可走的便是海上之路。当时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学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海上探险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拥有优良的天然港口,海洋科学发达。十三四世纪,堤圆学说的发展为探寻新航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地理大发现所需要的自然、地理科学知识,是欧洲文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产物。对地球形体的认识,地球周长的确认等。

三技术手段

在航海技术方面,14世纪普遍使用了罗盘,还增加了观象仪、风象仪和经过改良的绞盘、铁锚和锚链等其它器械。同时,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相继出现经过改良的多桅轻便帆船。造船事业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克服了远航的技术困难。

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海外探险

在西欧的全部探险活动中,最积极地参加者是大西洋沿岸的一些国家,其中走在前列的

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因为:

第一,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个地理位置使他们先天的倾向于向海外发展。

第二,两个国家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

第三,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

葡萄牙早在15世纪初就开始发展航海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1487年,迪亚士(约1450—1500年)率领的远征队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1469—1524)绕过好望角,驶入印度洋,于1498年到达南亚西海岸,从而打通了从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实现了欧洲人多年的梦想。

在西班牙国王的大力支持下,1492年由哥伦布(1451—1506)率领的远征队到达了萨尔瓦多、古巴和海地,以后又三次出航,登上了南美洲的沿岸地区和一些岛屿。这片大陆很长时间一直被认为是印度,后经地理学家多次实地考证,发现是一块从未到过的新大陆,被命名为亚美利加,于是美洲大陆被发现了。之后,西班牙探险者继续西行,1519年麦哲伦自西班牙出发,越过大西洋,经南美海峡进入太平洋,并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本人在征战中被杀,余众度过印度洋海面,再绕道非洲西海岸返回西班牙。这次全球航行的完成,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新航路。

在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海外探险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西欧其他一些国家,如荷兰、英国、法国和丹麦等也紧随其后,积极的开展探险活动。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欧洲国家陆续开辟了一些列通往各地的新航路,在世界各地发现了大片前所未知的土地。

第四节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最重要的意义是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延续几个世纪的长远影响,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和发展路径,从此使世界真正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一商业和贸易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是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组织的发展。

其次,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出现。美洲的烟草、可可,中国的茶叶、瓷器,印度的蔗糖、香水,北亚和北美的毛皮都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大米、香料、布匹等的交易量大增。廉价金银的大量流入使欧洲人能够消费至少1/5的金银用于装饰。欧洲的各种商品也大量倾销海外。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三角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最后,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二价格革命

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另一经济后果便是西欧的“价格革命”,对美洲等地区的征服,大量的廉价金银流入西欧,使对金属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由此发生了“价格革命”。

三世界联成一体

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的扩大了。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不仅导致了全球性视野,还导致了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1500年以前,世界各地的人种是相互隔离的,到1760年这种分布情况大大变化。

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个文明间的交流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限制,呈现十分明显的闭塞性。地理大发现以后,各大洲传统的地区性海上贸易变为面向世界市场的全球贸易。交流的内容和数量急剧增加。

第六章商业革命

[德]卡尔·马克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了。”

[美]W﹒W﹒罗斯托:“商业革命刺激了需求,而这种需求又使得用新技术来解决供应问题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但是,需要有一种新的思想,才能使发明者和企业家联合起来,使他们确能降低成本。”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随着16世纪的经济高涨,尤其在1570年后,新的集市纷纷出现,也有的是旧集市从沉睡中苏醒或者死灰复燃。”

[英]威廉·坎宁安:“商业是启动工业进步和资本主义成长的工具。”

第一节商业革命的条件

一中世纪的商业发展

欧洲社会内部存在着发展商业社会的原动力。农业长期以来水平低下,生产不发达,不能自给,于是互通有无的商业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地理方面的原因,欧洲完全做不到自足,迫切需要香料和其他外国产品。商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并且形成了商人阶层,并进而促进了西欧社会的变化,依附于新经济模式的社会价值观由此产生。对商业的鄙视思想一去不复返了,商人成为进步的力量,这对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宗教改革的实现都起了促进作用。

二市场和贸易规模:全球化

中世纪晚期,欧洲各个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主要形成了两大区域性的贸易区:地中海和西北欧贸易区,并进而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欧洲大陆的贸易网络。新大陆发现后,这个“世界市场”在广阔的空间日趋成熟,并蔓延到全球,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扩大,导致了更大规模的贸易,促进了商业革命,并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在海外贸易中,英国发挥了自己的纺织品优势,为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再生产提供了快速的资本积累。

在市场和贸易的全球化的过程中,欧洲人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他们创立了一种新的资源配置制度,还有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商业组织、制度、技术的创新等。

总之,商业革命以前出现的制度、组织和技术的进步为商业革命提供了内部条件;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则为商业革命提供了外部条件。

第二节商业革命的表现

商业革命时期主要是指地理大发现以后,到工业革命以前。在这段时期里,商业的长足发展促使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以后,殖民掠夺随之发展。

一农业的商业化发展

商业化是经济各个部门参与市场买卖的互动过程,其直接动力来源与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来自于人口增长的压力。

二原工业化——乡村工业的商业化

原工业化是发生在工业革命前的农村家庭工业,是一种早于和先于工业革命阶段的工业形态,大致出现在16世纪到18世纪。

三商业贸易繁荣

贸易在1500——1750年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欧洲历史上是罕见的。当时商业贸易比较繁荣的地方主要有四大区域:地中海贸易区、中欧贸易区、波罗的海贸易区和大西洋沿岸地区。

四货币、金融和银行制度

16——18世纪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货币、金融和银行制度的发展。

交易需要货币。

信贷得到发展。

金融技术取得进步。

投资领域和公共财政领域也有显著发展。

五城市:经济增长的引擎

凡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都有城市的存在。如地中海经济繁荣时期的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和热那亚等。

中欧贸易圈也是依靠城市的兴旺而得以发展的。伯尔尼、日内瓦、里昂、马赛、安特卫普等。

跨洋贸易的商业路线由不同大洲的城市互相联接。

第三节社会结构的变化

在工业革命前的几个世纪中,商业革命对西欧社会结构的持续分化和整合,促进了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在这分化整合过程中,英国的表现最为明显。

一商人:新时代的英雄

在工业革命之前,商人集团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组织,人人都可以自由的进入和离开商业贸易领域。商人作为一个集团在社会中崛起,商人队伍不断扩大,人人成为商人,社会也成为商业社会,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二商人参政

随着商人集团力量的不断强大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攀升,商人参与政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英国表现尤其明显,商人出任行政职务的越来越多。

商人参政还有另外一个渠道——担任议员,一种是在地方上出任议员;一种是在国家的上院或下院出任议员。

在工业革命以前,商人参政是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征,英国的议会体制使得商人的利益得到更多的保障,与此同时,商人也不自觉地改变了英国的议会政治组织结构,强化了以商为本的意识形态,推动了自由、平等理念的广泛传播。

三社会人口结构:中产阶级崛起

在商业革命过程中,伴随着商业、工业的发展,资源配置的方式和资源的定义都发生了变化,作为劳动力的人口要和原材料资源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人口流动。这种流动导致人口格局、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也导致了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商人、工人、企业家出现并且呈上升趋势,农业人口不断减少。从事工业劳动的收入大于从事农业的收入,诱使劳动力不断流向工业。圈地运动的推力与工业化的拉力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使劳动力更快地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

人口的流动不仅使资源重新配置,还削弱了行会束缚,为工业发展赢得了更大空间和自由。更为重要的是人口流动给每个英国人提供了较多的改变自己的机会,即使是一般自耕农、小手工业者也可能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英国社会产生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就是那些商人、金融家、工业家、城市富人和资产阶级。这一阶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向上可以融入贵族等级,向下可以跌入贫穷的劳动者阶层,导致社会等级界限模糊。

四社会知识结构:从神学到科学

在商业革命的进程中,英国社会形成了轻等级、重知识、求实际的社会风尚。17世纪,人们已经开始舍弃神学,变得更加现实和务实。资本主义的商业精神迅速渗透到社会各阶层,

宗教文化也出现了革新,开始和商业大潮相一致。可以说,在工业化之前,英国社会已经摆脱禁欲主义、虚无主义的神学束缚,开始形成追求功利、提高自身能力、加强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因此,16——18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等近代科学先驱。

第四节商人财富的积累

商业革命推动着欧洲的经济发展,对英国同样如此,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财富迅速增多,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始积累。

一商人财富的增长

财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商人作为商品交换的中介人,通过发挥中介作用积累财富,尤其是货币财富。随着商业革命的进行,商人财富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见教材)。

商人财富的增长,其投资领域和投资热情也随之扩大,几乎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海外贸易利润丰厚,成为商人重点角逐的领域(见教材)。

二、原始积累

商人的原始积累是那个时代财富积累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这里的原始积累,不仅仅指的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暴力式的“原始积累”,而是指更广泛的、类似于斯密的“预先积累”。

商人的原始积累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积累过程。中世纪晚期,一些商人就开始了原始积累,地理大发现带来的世界市场和贸易规模的全球化,使积累财富的机会增加,积累的速度加快。同时,财富积累的领域广阔,方式也多种多样。

第七章重商主义

[美]W﹒W﹒罗斯托:“重商主义国内政策的纲领,在工业化前的社会里,构成了相当典型的一整套现代化的活动,直到今天也是这样。”

[美]道格拉斯·诺斯:“在16世纪,西欧商业并不是在一个安宁自由、井然有序的贸易环境中发展的,而是在克服由竞争的民族国家间的战争、敌意和猜忌所造成的各种障碍中发展起来的。”

第一节民族国家的兴起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总是生活在某个群体之中的。氏族、部落、传统的国家直到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就是人类群体组织大致的演进历程。

一何谓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是用来定义现代国家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基本特征:其一,民族国家的根本属性在于国家主权,它首先必须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其二,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有一个号令全国的中央政权存在。其三,民族国家具有不同的政府体制,如等级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等不同的政体形式;在现代社会里,则主要有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两种政府形式。现代民族国家强调依法治国、宪法至高无上。

二民族国家的兴起

13世纪西欧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尤其是有组织的市场和商品经济的扩张,对公共部门提出了革命性的要求,民族国家初具雏形。14世纪中期以来的“黑死病”使得民族国家的发展受到了影响。“黑死病”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客观上要求民族国家的产生。在十四五世纪的漫长岁月中,通过联合吞并和征服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的兴起有着复杂的原因,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当时欧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民族国家意味着一个集权的中央政府对人们实行了长期的政治统治之后,文化与政治两者之间的逐渐融合。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战争也有关系。

民族国家最早兴起于十五六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君主专制王朝是其最初形态,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政治权力由分散转向集中的过程。到17世纪初期,专制王朝发展较为典型的西

班牙、英国、法国,已经具备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

民族国家的兴起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重商主义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而兴起。“重商主义”是对16——18世纪流行于西欧、美洲的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的总概括。英国的重商主义从1485年英国国王亨利七世即位之日开始。十六七世纪重商主义在西班牙得到推崇。法国17世纪后半期执政的柯尔贝尔内阁把法国重商主义推向了高峰。

三民族国家的发展

民族国家对地理大发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地理大发现作为当时的冒险、探险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只有民族国家才能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这项活动。因此,16世纪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行,民族国家也获得了发展。

葡萄牙率先在15世纪之初就提倡海外探险和发展航海事业,它也是西欧最早完成民族统一的国家。相继而起的国家是西班牙,西班牙君主对哥伦布的支持使其新发现的土地成为西班牙领土的一部分。荷兰亦称尼德兰联合省共和国。16世纪初,荷兰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的一个省。1579年脱离西班牙成立尼德兰联合省,1588年成立荷兰联合国,成为一个新兴的也是欧洲最富有、最繁荣、最文明的国家。

在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的路易十四(1638-1715),他使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民族国家,由此而被称为路易大帝和太阳王。

与法国采取专制主义的方法来发展民族国家不同,英国走的是民主共和的道路。1215年的《大宪章》确立起君主和政府必须在法律监督之下的原则,包括君主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这一传统限制了专制君主的权力。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议会的胜利,立宪君主制建立起来,从此英国建立了现代国家的政体。

第二节重商主义的表现

重商主义与民族国家就像所有时代的经济与政治一样结伴而行。重商主义既是一种经济学说,又是一套政策体系,是产生于16——18世纪西欧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经济现象。

重商主义者对经济问题的认识更多的来自实践而不是书本,活跃于1500——1776年间。

一重商主义思想

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十五六世纪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者奉“财富即金银货币”为圭臬,视货物出口为本国财富的源泉,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看作是国际商战中取胜的后盾。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观点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应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在对外贸易中使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观点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重商主义是对农耕世界“重农抑商”传统思想的否定,是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

二英国重商主义

15世纪以来,英国农牧结合的潮流、羊毛及其制品价格上扬的趋势给农业商品化提供了驱动力。重商主义体现为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内奖掖工商、发展航运、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对外则加紧殖民掠夺,大力推进商业活动。

三法国重商主义

法国路易十四的财政总监柯尔贝尔在1661年力行重商主义。在他看来重商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重要的是用来增加国家财富和权利的手段,也是邀宠于君主的利器。他坚信法国必须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而只有工艺品,特别是奢侈品,才能从国外带回货币。于是,手工工场成为政府重点发展的对象。

四普鲁士的官房主义

德意志国家与英国、法国不同,此时没有出现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就没有实施重商主义的条件。但是普鲁士的国家机构力量较强,所辖的土地面积也较广,所以有实施重商主义的基础。重商主义在普鲁士又称为官房主义。

第三节重商主义的影响

一重商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的成长渴望消灭封建主义的分治主义和教会精神势力的普遍统治,渴望获得财富并希图通过经济活动进一步积累财富。工商业的发展是积累财富的重要基础。所以民族国家实行了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政策的取向就是经济民族主义。

二重商主义与工业革命

重商主义与工业革命有一定的联系。重商主义促进了欧洲的工业发展,尤其是纺织业。重商主义的政策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三重商主义与国家干预经济

重商主义一般被认为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总称。当经济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国家干预经济就可能成为提高经济效率、减少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

19世纪以后,形成于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政策往往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英国率先举起“经济自由”的旗帜,18世纪下半叶法国的重农主义则奉行“自由放任”原则,反对国家干预经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问世标志着重商主义在英国的终结,政府是守夜人。

第四篇工业革命和英国崛起

第八章工业革命的序幕

[美]杰夫·马德里克:“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是经典的有机体,不能被割裂为某一个关键的工业或者发明,每一种进步都依赖其他方面的发展。纺织业依赖于棉花进口以及国内和出口市场的成长,蒸汽机和铁路的发展启动并刺激了钢铁工业,所有这些还要辅以控制海上势力的商船以及提供信贷的银行系统。英国的商业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为成熟的。在工业革命进程中,所有因素相互依存,而它们构成的整体大于个体之和。”

第一节事件: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仅仅是一个诱导因素,这个因素只有配合一定的制度环境或者说更为基础的结构因素才能发生作用。

一殖民扩张

1517年,英国人瓦尔特·雷利在美洲建立了据点弗吉尼亚。然而,对新世界的大规模移民是从17世纪开始的并贯穿于整个18世纪。1620年,一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美洲,把他们到达的地方叫做新英格兰。1630年又有新移民来到马萨诸塞,此后在1632、1637、1670、1681年分别又有新移民成功的到达马里兰、纽黑文、卡洛莱纳、宾西法尼亚。同时英国在非洲、亚洲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扩张。

二对工业组织、技术的刺激

英国的工业因殖民扩张的刺激在1550——1650年间有了很大的发展。海外的殖民扩张有助于英国工业组织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原始积累

海外的殖民扩张同时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第二节局势:人口、工商业、技术和教育

一人口

18世纪上半叶,英国人口的增长超过了16世纪。人口增长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

世界经济史(高德步)第八—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农业革命 近代农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是农业体制改革,是工业革命另一个重要的前提。近代农业革命在荷兰发生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农业技术和农业制度的创新,并且人口在18世纪末期迅速增加,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加需求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候,生活水平下降,就会通过某种暴力方式(战争、疾病、抢劫、饥荒和瘟疫)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人口增加和减少的循环 人口革命18 世纪下,随着欧洲各国近代农业革命的发生,欧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凸显了突破人口周期变化曲线的特征。并且以【死亡率持续显著地下降和生育率缓慢地上升】为特征的人口变革的突破期 大租佃制租入土地、雇工经营农业的经营方式。是英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16世纪末,英国出现了富有的租佃农场主阶级,土地所有者自己经营土地或者出租给租地农场主。到18世界下半期英国农村中土地所有者很少自己经营,个体农民也在减少,大片土地被长期租给大农场主经营,大租佃制经营方式在英国农村处于统治地位。 容克式经济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以及中世纪残余条件下,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雇佣制大农场《宅地法》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并不稳定,在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兼并、破产后,土地集中的趋势日益加剧。小农迅速失去土地沦为佃农和农业工人,被人雇佣劳作,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逐渐形成并占据主要地位,标志着美国式道路胜利 1、农业革命和人口变化的关系 1.在近代农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一直没有超越马尔萨斯陷阱,即没有同时具有巨大的人口数目 和人口高速增长这两项特征。 2.近代农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地提高,农业剩余率不断提高,保证了新增人口的供 给,提高了整体人口的生活标准,促成了人口革命。18世纪,欧洲大陆人口开始持续增长,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打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世界经济史重要概念

世界经济史重要概念 1、新航路开辟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线以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成功,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大发现”。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背景) 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导致了对贵金属货币需求量增加,同时也增强了对市场的需求。 ②社会根源:欧洲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 ③商业危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商路。 ④宗教根源:15世纪晚期,已经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同时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这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⑤思想动力:文艺复兴为新航路开辟注入了精神动力。 (2)客观条件: 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和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为远洋航行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②15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同时热衷于传播天主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四次远航) ①1488年,葡萄牙迪亚士,欧洲→非洲好望角葡萄牙王室支持下向东探险 ②1497—1498年,葡萄牙达·伽马,欧洲→印度 ③1492年,意大利哥伦布,欧洲→美洲(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 ④1519—1522年,葡萄牙麦哲伦,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从而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欧洲殖民者开始对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掠夺。③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④打破了世界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2、商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革命加速了资本原始

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判断题]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参考答案:正确 2:[多选题]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参考答案:AD 3:[多选题]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 B:融合 C:冲撞 D:排斥 参考答案:AC 4:[多选题]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参考答案:ABCD 5:[多选题]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美洲 B:西亚 C:中南美洲 D:东亚和南亚

参考答案:BCD 6:[单选题] A:乡镇 B:部落 C:农村 D:城市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男女分工 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 D:动物的减少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锄头的发明 B:犁的发明 C:镰刀的发明 D:水车的发明 参考答案:B 9:[单选题] A:旧石器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青铜时代 参考答案:C 10:[判断题]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参考答案:错误

18春西南大学0559《世界经济史》作业答案

1、苏联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方针是 1.优先发展服务业 2.优先发展商业 3.优先发展重工业 4.优先发展农业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1.电气技术 2.生化科技 3.生物技术 4.机器大生产 3、下列属于地理大发现影响的是 1. B. 商业革命 2.文艺复兴 3.七年战争 4.宗教改革 4、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1.敲击石器 2.磨制石器 3.打制石器 4.青铜器 5、种姓制度盛行于以下哪个古代国家 1.古代印度 2.古代中国 3.古代希腊 4.古代罗马 6、世界经济发展史中,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地区是: 1.北美地区 2.东南亚地区 3.中东地区 4.西欧地区 7、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创始人是

1.孔多塞 2.斯宾塞 3.达尔文 4.斯宾格勒 8、美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 1.托拉斯帝国主义 2.殖民帝国主义 3.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4.高利贷帝国主义 9、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广泛推行的政策是 1. E. 重农政策 2.工业政策 3.重商政策 4.农奴政策 10、斯托雷平改革的基本思想是 1.推翻沙皇制 2.推动工业 3.发展手工业 4.摧毁村社 11、欧美工业化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支配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是 1. C. 劳动力输出 2.商品输出 3.资本输出 4.技术输出 12、近代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直接取决于 1. F. 文化影响 2.工业发展水平 3.政治制度 4.军事力量 13、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实现机械化的行业是 1.棉纺织业 2.服装业

3.造船业 4.炼钢业 14、以下哪一项为工业化推动的结果 1.城市化发展 2.经济危机出现 3.农业衰落 4.奴隶制度瓦解 15、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则从哪里开始 1. A. 田园 2.城市 3.农耕世界 4.南部世界 16、以下哪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三十年战争 2.新航路开辟 3.文艺复兴 4.宗教改革 17、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形式是 1. D. 工厂的兴起 2.货币地租 3.手工作坊的出现 4.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18、资本主义萌芽最初产生在 1.采矿业 2.建筑业 3.航运业 4.纺织业 19、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1.城市的兴起 2.商业的繁荣 3.机器的发明应用及工厂制的产生 4.政治民主化

2017年-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天津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2.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 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5.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7.“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

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选择题: 1、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B 研究社会经济活动 C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 D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 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经济史? 2.什么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必要前提?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 男女分工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D动物的减少 2、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A 磨制石器 B 打制石器 C 敲击石器 D 青铜器 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 A 采集 B 狩猎 C 捕鱼 D 种植 2、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 D 中古石器时代 判断题: 1、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2、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思考题: 1.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 2.中石器时代开始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三章

单项选择题: 1、畜牧业产生于()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 C 新石器时代 D 青铜时代 2、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 南富北穷 B 南穷北富 C 东富西穷 D 东穷西富 3、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 锄头的发明 B 犁的发明 C 镰刀的发明 D 水车的发明 4、什么是文明的核心特征和首要因素() A 乡镇 B 部落 C 农村D城市 多项选择题: 1、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 美洲 B 西亚 C 中南美洲D东亚和南亚 2、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 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 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3、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 B 融合 C 冲撞 D 排斥 4、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 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 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 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 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判断题: 1、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 思考题: 1、农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2、原始畜牧业的特点是什么? 3、试论述农耕世界与游牧部落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文明首先在大河流域产生? 第四章 单项选择题:

世界经济史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普遍奴隶制:普遍奴隶制是指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和债务奴隶,尽管有时奴隶的数量可能是很大的,但不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者,不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 2、价格革命:大量廉价金银的涌入,使欧洲在16世纪经历了持续不断地的、规模空前的通货膨胀。价格绝对水平的提高和工资落后于其他价格的巨大差距,使这次价格上涨被称为“价格革命”。 3、庄园制: 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是整个中世纪西欧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它是在封建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封建庄园相当大程度上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自成体系的独立社会组织。这种经济社会组织大致同当时西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到12、13 世纪,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封建庄园制度逐渐瓦解衰落。 4、南海泡沫事件:法、英政府用国家债券购买股票导致股价上涨。股票投机现象严重,最终股市泡沫破裂,巴黎、伦敦股票市场崩溃,刚刚建立的金融制度摇摇欲坠。英法两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危机,清算南海公司债务,恢复政府信用和公司信用。南海泡沫事件是金融制度不健全的产物,这次危机使初建的金融大厦几乎垮掉,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发展。 5、日本模工厂: 为提高官营工厂和矿山的示性,日本政府在国开办“劝业博览会”,设立“工业试验所”,期望官营工厂能起到“模”作用,故将这个时期大批的官营工厂成为“模工厂”。由于其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民间纷纷效仿其,一度出现官营民助的好景象。但只注重引进外国投资技术和设备的工业化战略很快破产,低效率使得政府财政状况恶化,明治十四年,金银价格暴涨,纸币暴跌,官营模工厂失败。 6、亚细亚生产方式: 是历史中一个特殊的生产方式,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具体为:国家以农村公社为基本社会组织;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农村公社;国家指挥农村公社来进行大型工程的建设。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特点是土地公有,不允许自由转让。典型的国家有印度、西周前的中国等。 7、欧洲拓殖运动: 是英国中世纪的一种恢复动乱发展经济的手段工程.随着社会的逐渐安定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口也逐渐增加,并对封建化的土地形成沉重的压力.消费与贸易的需要,使一切希望保持自己收益的封建主阶级和希望通过劳动去改善自己命

世界经济史问答题

1、普遍奴隶制是指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和债务奴隶,尽管有时奴隶的数量可能是很大的, 但不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者,不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他们他们不是奴隶,但也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奴隶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国家。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 2、城邦奴隶制:指的是在奴隶制形成阶段,城市中的居民和城外的居民是有贵贱之别的, 以后这种区别逐渐消失,成为一个统一体,即城邦。城邦是奴隶制占有国家,它的中心是一个全面设防的城市,以城市为中心,联合周围的农村公社,形成国家。 3、封建地主制经济: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基础上,主要实行实物地租的租佃制,并由个体 农民分散经营的一种生产方式。其特征是:地主占有土地,土地租给农民,实行小农经营,主要收取实物地租;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农民生产的产品,一部分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另一部分以地租形式交给地主,供其享用。地主对农民保持有宗法性的关系,具有超经济的强制力量。农民户籍被固定,对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负有徭役、丁赋等义务。 4、封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 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农村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5、抑商政策:抑商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我国历朝历代 的抑商政策包含四个方面:官工业制度,土贡制度,禁榷制度,规制交易。 1、简述中国领主制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衰落 形成与发展:西周时代建立了典型的分封制,土地上的人民成为附庸,农奴对领主形成依附关系,这就是农奴制。 受封的诸侯在领地上建立采邑,形成所谓的井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是封建领主经济的基础。 井田制度下的农奴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1)农奴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农奴所拥有的仅仅是对土地的占有权而不是所有权。 (2)农奴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 (3)农奴要使用自己的工具,用固定的时间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劳动。 (4)领主除在农奴提供无偿劳动的前提下,保证农奴使用土地的权利外,对农奴的生产和生活方面不承担其他责任。 (5)农奴有了自己的利益 衰落:相对于奴隶制经济来说,领主制经济有其优越性,因为农奴经济取得了相对的独立性,调动了农奴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第一,农奴的劳动生产率极低,使公田经营日益困难。 第二,由于农业生产国提高和人口日益增加,领主制遭到破坏。 第三,领主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消费和不断的争夺土地的战争,开支巨大,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扩大,而为了维持这种巨大的开支,就必须对现有的土地剥削制度进行改革。到了春秋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瓦解,封建领主制经济开始衰落,并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试题

×××学年度第×学期学业考试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二) (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 D.融合化 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 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 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 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A.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 B.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 C.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 D.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 10.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A.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B.跨国并购推动了东道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C.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D.拓展了东道国产业空间 11. 欧洲货币体系包括()。 A. 欧洲货币单位 B. 稳定汇率机制 C. 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D. 联合浮动 12. 与小型经济开放体相适应的汇率制度为()。 A. 汇率目标区 B. 浮动汇率制度

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计20分) 1.滞胀 2.通货紧缩 3.欧洲联盟 4.布雷顿森林体系 5.外贸依存度 6.圈地运动 7.OPEC 8.综合商社 9.尼克松“新经济政策” 10.《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作者 二、简述下列各题(任选4题,每题15分,计60分) 1.世界经济中心的历史演变。 2.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及其特征。 3.产业革命的意义。 4.明治维新的意义。 5.当代世界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论述题(任选1题,每题20分,计20分) 1.评东亚模式。 2.论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含世界经济史)》试题 2000年世界经济专业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分,计20分) 1.滞胀:“滞”指经济停滞,失业增加;“胀”指通货膨胀严重。滞胀指的是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交织并存的状态。滞胀最初出现于70年代初的西方发达国家。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不会并存的,存在通货膨胀就意味着实现了充分就业,存在失业就意味着不会有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修改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可以并存的,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即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滞胀的出现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沉重打击,也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重大修正。滞胀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面临着严峻挑战,打破了凯恩斯主义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垄断地位,先后出现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综合派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和劳工市场的结构特性来解释滞胀,并提出以收入政策、人力政策等供给管理政策来对付滞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则把滞胀归罪于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对国民经济的国家干预。他们认为是国家干预导致了虚假繁荣,是国家干预破坏了有效的市场机制,因此他们建议减少对经济的国家干预,主张让市场自行调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无管多少流派的经济学,还没有哪一派能深刻认识滞胀,也没有哪一种政策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通货紧缩:指因流通中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通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达标试题(附答案)1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达标试题(附答案)1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关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3)材料三中,此时的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怎样的经济地位?材料三表明日本、欧共体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原因: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目的:提高国际地位。影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2)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原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

世界经济史论文摘要

《新世界的制度、要素禀赋和发展道路》论文摘要 Introduction 在欧洲人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新世界建立殖民地时,最有学识的观察者认为相对于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区,北美洲更有发展潜力。虽然制度性的人均收入评估没有在大多经济体内建立起来或者建立得很粗糙,但是据资料显示直到欧洲人在如今的美国和加拿大建立殖民地后几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的经济领导地位才显现出来。1700年,墨西哥和北美英属殖民地在人均收入上相等,而巴巴多斯和古巴分别比美国高出50%和67%。美国虽然在1800年超过了拉美的大部分国家,但是仍落后于加勒比国家。而1790年的海地似乎是美洲人均收入量上最富裕的国家。直到工业革命开始,美国和加拿大与美洲其他地区的差距才逐渐拉开,1900年开始这一差距更是成比例的显现出来。 学者们在研究北美与美洲其他地区差距产生问题时经常注重制度的分析,也强调影响不同地区发展的其他因素如财产权的保护、社会腐败程度、金融部门结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社会资本量和人们更倾向于努力工作还是创业。但是对于制度的产生学者存在分歧。有学者认为是宗主国的宗教和民族传统导致的。反对者认为这掩盖了具有同一民族传统地区的差异。 民族传统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事实上比预期的要弱。在殖民时期,人均收入最高的是加勒比地区,而其内部虽然有多个殖民国家,但是差异并不大。英国制度的优越性通常通过美国和加拿大表现出来,但是英帝国内部的其它地区工业化也是很晚的,因此英国制度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西班牙属殖民地也有类似的情况。 由于相同的民族传统内存在着经济上的差距,学者们在不否认民族传统的情况下,开始考虑初始条件和要素禀赋对制度化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新的研究重点是,环境的不同究竟如何导致了不平等的程度以及这种不同持续的时间长短和如何影响制度化的进程。新世界所有的经济体开始都占有相对于劳动力数量的大量的土地和资源,也有较高的人均生活水平,但是资源禀赋的其他方面并不相同,这意味着从一开始他们的财富、人力资本和政治力量就是不平等的。 From Factor Endowments to Inequality 欧洲人对美洲的探索只是他们在人烟稀少和缺乏防御的地区寻找经济机遇的大规模和长期的活动的一部分。欧洲人通过不定期的远征和建立永久性基地来索取赔款、探寻资源和其他利益。无论是从国家政府还是私人代理的角度来看,彻底的新生环境以及大量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洲际的劳动力与资本的流动所引致的巨大的组织问题都促使了制度上的改进或创新。对于各殖民地相同的是劳动边际产出,这一点已经被历史上前所未有数量的从欧洲和非洲横穿太平洋前往美洲的不顾高交通成本的移民证明了。 从15世纪到18世纪有超过六百万到新世界的移民,其中超过60%的是不自主的非洲奴隶。由于奴隶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是竞争的,奴隶最终会流向那些它们产出最高等地区。占有和使用奴隶是没有严肃的民族和文化障碍的,而且奴隶在主要的欧洲的殖民地是受欢迎的。1580年前只有20%的移民是奴隶,而1700年到1760年间这一比例上升到75%。奴隶的作用的突出和在向葡萄牙、法国、和尼德兰的移民中比例的增加以及英国在美洲殖民地的持续优势,反映了殖民地时期各殖民地向世界市场供给产品的专业化趋势。因为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生产获利多的的产品和大规模的奴隶种植园的建立,这些殖民地吸引了大量的奴隶的涌入。的确,有一些重要的殖民地没有非常的专业化,仅仅是西班牙在南北美大陆的殖民地(有一些关注银矿和其它矿的劳动力)、大西洋中部的新英格兰和英法在加拿大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很少依赖于奴隶的劳动力绝非巧合。 用大量奴隶进行专业化生产糖料和其他高产作物的经济拥有新世界的人均收入。最主要包括西印度群岛的国家,也包括南美的一些国家。他们在历史上就专业化生产这些作物,而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2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含答案解析)

易混易错点2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错因归纳:对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种经济思想盛行的时代和含义不能正确区分。 释疑解惑 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真题突破 1.(2018·海南高考·16)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答案】B 【解析】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故D项错误。2.(2018.4·浙江高考·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 【答案】B 【解析】新政措施之一的“蓝鹰运动”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复兴。联邦银行是对金融领域进行管理的机构,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署是领导工业复兴的机构,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署是领导农业复兴的机构,故C项错误;紧急救济署是领导社会救济的机构,故D项错误。 3.(2016·北京文综·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④海外殖民掠夺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9年4月22日上午9:00-11:30】 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 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 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 2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保证国家财税收入 C.防范民间土地兼并D.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26.宋代平均每匹绢合银1.57两,明代平均每匹合银0.625两。这里包含有白银价格降低的因素,若将绢价按当时米价折算,明代正统至嘉靖,绢价比宋代低约II%。导致明朝中后期绢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B.农耕文明的繁荣 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D.棉纺织业的发展 27.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 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 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 28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讼,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然后,官为断结。如中外涉讼,华人亦请外国讼师”。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西方法制思想深入人心B.中西司法制度理念存在不同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西方司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29.下列是1895-1913年中国近现代企业的构成表 据此可知,l9世纪末20世纪初 A.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民间市场活力得到激发 C.官办企业已经难以为继D.官僚资本主义逐渐膨胀 30.1 944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正式向国民党提出召开国是会议,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A.改变了抗战的被动局面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凸显了民主革命的要求D.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31.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刊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场景。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世界经济史汇总

2015届高考历史之世界经济史专题 专题一、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英荷等殖民扩张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15-16世纪) 1、条件 (1)必要性: 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需要黄金和扩大海外市场。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③商业危机:(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传统商路,使东西方商路受阻,引发商业危机。 ④高额利润:东方贸易的高额利润令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商人渴望开辟另一条抵达东方的途径,发财致富。 ⑤宗教根源:15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葡萄牙、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基督教 ⑥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 地理知识的提高、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过程:(葡萄牙向东;西班牙向西) 航海家国籍支持国时间成就 迪亚士葡葡1487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 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哥伦布意西1492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达·伽马葡葡1497 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麦哲伦葡西1519~ 152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航行) 3、影响:初步形成世界市场 (1)西欧:开始崛起,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2)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开采金银矿和和奴隶制种植园) (3)非洲:出现了罪恶的黑奴贸易,严重破坏了非洲经济 (4)亚洲:白银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世界:在欧、亚、非、美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初步形成广阔的市场。(6)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开始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世界经济史课后题答案

世界经济史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社会经济生活 关键术语 普遍奴隶制:在普遍奴隶制下,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者的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他们不是奴隶,但也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他们依附于土地,依附于村社,依附于国家,而不依附于某个奴隶主普遍奴隶制指的是东方专制主义国家中人民所处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明确的法律制度。与古希腊罗马发达的城邦奴隶制相比表现出非发达性,即身份差异模糊,不存在作为私有财产的明确的占有和活跃的买卖。这种奴隶制之下的奴隶不从属于明确的奴隶主,而是为国家(农村公社)的土地耕作,只是表现为社会地位低下。 东方普遍制存在的原因:东方国家的奴隶制,是以国家土地所有制和村社制度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度,具有社会阶层划分的单一性;是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社会中所有权制度落后;平民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不独立,导致普遍“奴隶化”现象出现。 亚细亚生产方式:马克思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但并没有给出定义。列宁和普列汉诺夫曾就这个问题进行争论。马扎亚尔总结亚生产方式的特征。但他的看法没被俄国和中国学者接受。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亚细亚所有制的前提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包括家庭和通过家庭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土地是共同体的基础和财产。亚细亚土地所有制是共同占有和利用土地的公有制。东方社会以土地所有制这一基本关系为基础的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实现。农村公社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个人只不过是公社财产的占有者,这种自然经济的特征是农业与手工业结合,导致生产目的成为自给自足,导致农村公社在东方社会长期存在,也是东方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农村公社制度以及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决定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存在着自然的宗法血缘关系。 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中国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原生态的轨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形态,形成有普遍奴隶制,封建领土制,封建地主制等社会统治形式(不能说中国的社会形态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西方社会形态则起源于古代所有制,日耳曼所有制。 《汉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最重要的史料。汉穆拉比时代的古巴比伦,是东方古代典型的原始奴隶制国家。历经30年的编修工作,在约公元前1762年汉穆拉比后期完整地刻石公布于世。法典贯穿着私有财产或宫廷神庙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对于盗窃行为予以严惩。法典保护物权,主要是动产,其中包括金银、牲畜、船舶、祭器,宫廷的奴婢、私人的奴隶、自由民的子女都属于财产之类,不动产包括房屋、田园和牧场。法典规定依法保护牧场和田园。法典维护的是东方古代专制主义国家制度下的奴隶制。 思考题: 1、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①国王为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在实际的土地占有和所有过程中,国王的土地所有权只能 通过农村公社来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不能得到完全的保障,国家拥有农民土地的最后处置权。 ②利用灌溉系统的统治(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气候和土地条件,使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 方农业的基础。无论埃及、还是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河流漫长,通过象西方(意大利)那样的有商人、企业主自愿联合“治水”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所以在东方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 ③军队组织和国家统治下的军事扩张。专制主义依赖于这种组织与行为的强大维系着作为国王和皇帝的至高无上的 权力。反过来,统治者为了供养一支庞大的军队组织并巩固国家政权就是把社会生产地“部分产品用来支持这一国家机器”,由此影响到国家各层人民的经济生活。 2、阐述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并说明中国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与西方国家各个社会形态行成中的环境差异。 亚细亚所有制的前提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包括家庭和通过家庭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①东方社会以土地所有制这一基本关系为基础的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实现。②农村公社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基础,这是农村公社在东方社会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东方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农村公社制度以及农业与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决定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存在着自然的宗法血缘关系。 中国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与发生在欧洲的各种社会形态不同。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在基本上没有受到其他社会形态影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所以,一直是沿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自身发展轨迹而发展着的。而就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来讲,事实上是两个来源:一个是古代所有制形式,其成熟形态是希腊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0559]《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0559]《世界经济史》 一问答题(共4题,每小题15分,合计60分) 1.工业革命引发了哪些社会变革? 答: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时代。工业革命加速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还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机器大工业不仅生产出可供世界市场消费的工业品,而且生产了世界市场所需要的交通和通讯工具。 2.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 答:在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史上,火的发现和使用肯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火的控制和使用,拓宽了人类的食物领域,促进了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健康。 (2) 火的控制和使用,使人类可以驱除和抵御寒冷,它把人类从本身能量供应极为有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祖先得以经历冰川时代而幸存下来。 3.比较英美两国工业化发展的共同特点? 答:(1)都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依靠个人力量自发的发展起来。英美两国实现工业化,都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市场经济较发达,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地所有权变革等为个人力量自我扩张奠定了基础。(2)工业化发展的直接目标是追求利润,在资源配置上,政府干预较少。工业化是由私人发动,政府的干预极少,而且政府还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促使本国工业化顺利进行。 4. 促使西欧城市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答: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罗马时代的城市大多数衰落了。11世纪起,西欧开始了旧城复苏和新城产生的历史过程。贸易关系的扩大和加强产生了重大影响。欧洲经济适应国际贸易的程度开始远远超过东方诸较为自给自足的帝国的经济。欧洲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变得习惯于并依赖于外国的商品和市场。随着人口的增长,交易的规模也增大。人口压力加之诸国家和城市国家之间的竞争的促进力,驱使商人们去寻找新的产地、新的路线和新的市场。他们的竞争态度截然不同于同时代的中国人;中国人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