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自动计算表(适用于不同角度、不同浇筑面)_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_回弹值修正值。
- 格式:xls
- 大小:342.50 KB
- 文档页数:11
附录A 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附录B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编号( )第号第页共页混凝土生产单位_______________ 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 输送方式________________设计单位_____________ 监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监督单位_____________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构件名称_____________ 施工日期________________检测原因_____________ 检测环境________________检测依据_____________ 回弹仪生产厂_______________回弹仪编号____________ 检测日期________________回弹仪检定证号____________检测结果批准:______审核:______主检______上岗证书号_______主检_______上岗证书号____ 出具报告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单位公章______十、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总则1.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只适用于标准能量为2 .2J的回弹仪检测构件强度为10~60MPa区段的混凝土的检测,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使得高强混凝土的应用亦日益增多。
经试验研究发现原2.2J回弹仪的能量太小,无法适应高强混凝土的检测。
一旦现场出现质量事故,无可靠方法解决。
自1996年以来通过大量的实验,终于研制成功既适合现场使用又能满足测强曲线精度要求的大能量(5.5J)回弹仪,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混凝土试件与回弹仪的试验,找到了精度较好的测强公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使用大能量回弹仪检测现场高强混凝土的问题。
由于回弹仪的标准状态是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同时现场构件检测时尚有许多具体检测内容例如测区数量、布置、构件强度推定等需要规定统一的方法,因此为保证检测精度有必要制定规程。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计算表
工程名称大运河227省道段护岸抢修工程标段——
试表7-12。
混凝土强度等级检测(回弹试验) 回弹法检测砼强度试用于工程结构普通砼抗压强度的检测。
砼强度值的确定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回弹值测量2、2、碳化深度值测量3、3、回弹值计算4、4、砼强度的计算一、回弹值测量1、一般规定:结构或物件砼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批量检测:适用于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砼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结构构件。
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件。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量应不少于10个。
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米,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米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
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米,且不宜小于0.2米。
(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砼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砼强度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但回弹值需修正。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
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6)、检测面应为砼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
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3、回弹值测定(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检测面。
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
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
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
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一次,每一测区应取16个回弹值。
二、碳化深度测量值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
附录B测区泵送混凝土强度换算表表B 测区泵送混凝土强度换算表
表中数值是根据曲线方程)
.110
9400
(
0173
.0
=计算。
f-
034488
.0dm
R
附录C 非水平方向检测时的回弹值修正值
表C 非水平方向检测时的回弹值修正值
注:1
R小于20或大于50时,分别按20或50查表;
α
m
2 表中未列入的相应于
R的修正值αm R,可用内插法求得,精确至。
α
m
附录D 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
表D 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
注:1t
R或b m R小于20或大于50时,分别按20或50查表;
m
2表中有关混凝土浇筑表面的修正系数,是指一般原浆抹面的修正值;
3表中有关混凝土浇筑底面的修正系数,是指构件底面与侧面采用同
一类模板在正常浇筑情况下的修正值;
4表中未列入相应于t
R或b m R的t a R和b a R,可用内插法求得,精确至。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