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发展简史

药物发展简史

药物发展简史

药物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

人类就开始使用植物和动物的部分来治疗疾病。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的文明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

在古代,草药在治疗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草药的使用经验被记录在各种医学文献中,如古巴比伦医学手册和古埃及儿童为儿童编写的《Smile of the Baby》。

中世纪时期,药物的研究和发展主要由修道院和教堂进行。许多修道院拥有草药园和草药制剂实验室。在这些机构中,草药的研究和制备成为主要活动之一。

到了16世纪和17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更深入了解,药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基础。

18世纪和19世纪,药物的研究和发展进一步加速。化学分析

技术的进步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分离和纯化活性成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著名的科学家如路易斯·帕斯特

和罗伯特·科赫等人在此时期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初,药物发展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科学家们开始使

用化学合成方法开发新的药物,如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同时,药物的研究也与医学的其他方面密切结合,如药理学、毒理学和临床研究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药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利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方法开发新的药物,如蛋白质药物和基因治疗等。

总的来说,药物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草药治疗到现代的化学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突破,推动了药物学的发展和进步。

药学发展简史

药学发展简史 作者:张钰麟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日

药学发展简史 最先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人类在与大自然 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医药学同其它科学一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种族繁衍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珍宝,是现代国际交流中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之一。有着极其光辉的历史。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一)中国药学发展简史包括我国固有的中药学(传统药学)和由西方传入的西药学(现代药学) 1中药学:中药起源于人类的出现和医疗活动的产生过程。据考古发现约在50万年便有了医事活动。最早的药学源于对“火”与“酒”的认识和利用。古代,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当时主要食物来源是渔猎动物和采摘植物。最初并不知道哪些可食哪些有毒,难免遇到致吐、腹泻、发汗、止痛、止血等情况,甚至也会有中毒死亡的情况发生。当些现象反复出现时,痛苦的经验和血的教训,使人们发现自然界的东西对人体有不同影响。于是便由被动接受转为有意识的开发利用,从而变害为利,使其为人类除病痛、恢复健康服务。所以说人们对医药的认识,是在生活劳动中及同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创造、积累逐渐丰药

富起来的。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因此说“药物同源”、“药、食、医”与生俱始。 (二)中药学的形成: 1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非药学论著中记载的药学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论载3200种药物,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大多只记下药名,对各药作用记述甚少。《山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史地类古书,书中记载药353种之多,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等类药材。且对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效用等内容有所描述。是我国最早记述药物功效的文献,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由《素问》和《针经》(又称《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提到的药中有十种,药方也不多。但对药物味理论和炮制方法及要求却有简要记论述。比如,指出五味和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前人经验,于治代写成的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药剂学发展有较大贡献。书中记述了除当代注射

医药学发展史

医药学发展史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医药学发展史(古代) 原始人类在依靠植物为生的长期过程中,开始逐渐熟悉植物的营养、毒性和治疗作用。中国古代称药物为“本草”,英语中称药物为“druz”(即干燥的草木),这都说明药物是起源于植物的。有人认为最先被人认识的药物是镇痛药(茄科植物)和对消化系统有刺激的植物。 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弓箭的发明,人类开始了狩猎及畜牧。于是出现对损伤的简陋救助法,如创伤、骨折、脱臼的治疗;同时人类开始认识了动物的营养价值,动物药也随着出现;畜牧经济又使牧人观察到植物对动物的作用,从而又促进了对植物药的认识。如根据希腊史家的记载,牧人曾发现了藜芦。 因此医药知识的起源是人类集体经验的积累,是在与疾病斗争中产生的。朴素的医药知识在发展为医学和药学的过程中,各地不同的哲学思想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中医学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希腊的医学受四元素思想的影响等。 奴隶的劳动使劳动分工成了可能,也为文化和科学的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奴隶社会开始有了“职业医生”的出现。在奴隶社会,文化上的卓越成就之一是文字的发明。有了文字,古代奴隶制国家才留下大量医学文献。 随着奴隶社会的发展和巩固,医学中的宗教色彩增多了。中国的《山海经》里记载:“巫彭”、“巫抵”“巫阳”等都是神医;

印度、埃及、巴比伦的医学也笼罩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奴隶社会的医学文献,多半出自僧侣之手,因此这些文献中含有许多迷信成分。 约公元前4000~3000年左右,埃及形成奴隶社会,已有了相当发展的文化。他们认为一切归神主宰,因此僧侣兼管为人除灾祛病,宗教与非宗教的经验医学互相混杂在一起。他们为了驱逐身体内的鬼怪,使用了催吐、下泄、利尿、发汁等法,并已知灌肠法。 埃及富人因为迷信将死者遗体永久保存,约自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实行尸体干化法,用香料药品涂抹尸体制成“木乃伊”。这对于人体构造的认识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成为现代研究古代病理学的宝贵材料。 印度在公元前4000年末至前3000年初形成了奴隶制社会。《阿输吠陀》记载了医药和卫生,是较晚期的作品。根据史料记载,印度的外科很发达,大约至迟在公元四世纪时就能做断肢术、眼科手术、鼻的形成术、胎足倒转术、剖腹产术等;印度人除应用植物药外,还采用动物药和矿物药。由于毒蛇多,印度还有专门治蛇咬的医生。 印度医学认为健康是机体的三种原质——气、粘液、胆汁正常配合的结果。以后希腊医学的“四肢液说”影响了印度,使原有的三体液说增加了血液,成为“四大”学说。印度古代最有名的外科医生是妙闻,最有名的内科医生是阇罗迦。

简述药学发展简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简述药学发展简史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其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阶段。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述药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分享我对这些阶段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古代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在这个时期,草药被广泛使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古代医学家通过观察和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草药的疗效和用法。古埃及的鸦片和古巴比伦的茴香等草药被用于镇痛和抗炎治疗。 2. 古代药学的研究和发展: 古代药学在古希腊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被称为现代医学之父,他强调了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个体化治疗。他还创立了一套草药分类和治疗原则。古希腊的Dioscorides 撰写了草药手册《神农本草经》(De Materia Medica),详细介绍了超过600种植物的药用价值。 3. 药学的组织和标准化: 药学的组织和标准化始于伊斯兰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药学的进步。伊本·西那(Ibn Sina)是一位重要的伊斯

兰药学家,他的著作《医神经》(The Canon of Medicine)为药学 的标准化和组织奠定了基础。伊斯兰世界还建立了许多制药厂和药店,并且发明了许多制药工艺和设备。 4. 药物科学和现代药学的兴起: 药物科学和现代药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这个时期,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对药物的研究和分析。人们开始关注纯化和标准化药物,并 发现了许多新的药物。奎宁(quinine)的发现治愈了疟疾,埃雷斯康(aspirin)的发现作为解热镇痛药广泛使用。 总结和回顾: 药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古代药学的研究和发展、 药学的组织和标准化以及药物科学和现代药学的兴起这几个重要阶段。这些阶段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药学的理论基础,也推动了药物的研究和 应用。 从古代医药的原始实践到现代医药的科学化,药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 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然而,药学的发展并没有到此为止。随着科技的 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药学未来会在药物研究、制剂技术和临床应 用等方面迎来更大的突破。 通过学习和了解药学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对药物的 需求和依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药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与其他学科进

药学发展史

药学发展史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起源、制备、性质、用途及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等的科学。药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不同文明时期的演变。以下是药学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1. 古代: - 古代文明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有草药的使用记录。这些文明通过实践积累了许多植物、动物和矿物的药用知识。 2. 希腊-罗马时期: -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物质与剂量决定毒性和疗效”的思想,奠定了药学的理论基础。 - 罗马时期的药学工作者加强了对天然草药的研究,并开始使用蒸馏技术提取药物。 3. 中世纪: - 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世界成为药学的中心,通过翻译古希腊和罗马的著作,传承了希波克拉底的医学理念。 - 草药继续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同时开始出现一些矿物和动物来源的药物。 4. 文艺复兴时期: -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代文献进行重新研究,推动了医学和药学的复兴。巴尔多(Paracelsus)提出“药物是毒物的剂量决定论”。 5. 17-18世纪: - 科学革命促使对药物成分的深入研究,开始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 18世纪末,化学开始被应用于药学,提高了药物的纯度和质量。 6. 19世纪: - 药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药学院和药剂师协会开始成立。 - 药物分离、纯化和合成的技术进步,促使了现代药物的发展。 7. 20世纪: -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如核磁共振、质谱等,推动了药物研究的飞速发展。 -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使得生物制剂成为新的治疗手段。 8. 21世纪: - 药物设计、计算机模拟和个性化医疗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开启了个性化药物治疗的时代。 药学的发展一直紧密关联着人类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药学将继续在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药物发展史

药物发展史 l9世纪末,化学工业的兴起,Ehrlich化学治疗概念的建立,为20世纪初化学药物的合成和进展奠定了基础。例如早期的含锑、砷的有机药物用于治疗锥虫病、阿米巴病和梅毒等。在此基础上发展用于治疗疟疾和寄生虫病的化学药物。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现百浪多息和磺胺后,合成了一系列磺胺类药物。1940年青霉素疗效得到肯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得到飞速发展。化学治疗的范围日益扩大,已不根于细茵感染的疾病。随着1940年woods和FildeS抗代谢学说的建立,不仅阐明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也为寻找新药开拓了新的途径。例如根据抗代谢学说发现抗肿搐药·利尿药和抗疟药等。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也随之开展,为创制新药和先导物提供了重要依据。30比~40年代发现的化学药物最多,此时期是药物化学发展史上的丰收时代。 进人50年代后,新药数量不及初阶段,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理和代谢变化逐步得到阐明,导致联系生理、生化效应和针对病因寻找新药·改进了单纯从药物的显效基团或基本结构寻找新药的方法。例如利用潜效(Latentiation)和前药(Prodrug)概念,设计能降低毒副作用和提高选择性的新化合物。1952年发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氯丙嗪后·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非甾体抗炎药是6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的活跃领域,一系列抗炎新药先后上市。 60年代以后构效关系研究发展很快,已由定性转向定量方面。定量构效关系(QSAR)是将化合物的结构信息、理化参数与生物活性进行分析计算,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研究构-效之间的量变规律,为药物设计、指导先导化合物结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QSAR常用方法有Hansch线性多元回归模型,Free-WilSon加合模型和Kier分子连接性等。所用的参数大多是由化合物二维结构测得,称为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50~60年代是药物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70年代迄今,对药物潜在作用靶点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结构、功能逐步了解。另外,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与药学科学的渗透,X衍射、生物核磁共振、数据库、分子图形学的应用,为研究药物与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药效构象以及二者作用模式,探索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先进手段,现认为SD-QSAR与基于结构的设计方法相结合,将使药物设计更趋于合理化。 对受体的深入研究·尤其许多受体亚型的发现,促进了受体激动剂和秸抗剂的发展,寻找特异性地仅作用某一受体亚型的药物,可提高其选择性。如β和α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亚型阻滞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组胺H2受体阻滞剂能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内源性脑啡酞类对阿片受体有激动作用,因而呈现镇痛活性,目前阿片受体有多种亚型(如δεγηκ等)为设计特异性镇痛药开拓了途径。 酶是高度特异性的蛋白质,生命活动许多是由酶催化的生化反应,故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活性。随着对酶的三维结构、活性部位的深入研究,以酶为记点进行的酶抑制剂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例如通过干扰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醛固醇(Aldosterone)系统调节而达到降压效用的血管紧张汞转化酶(ACE)抑制剂,是7O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降压药。一系列的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已是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3羟基-3-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有较好的疗效。噻氯匹定可抑制血栓素合成酶·用于防治血栓形成。 离子通道类似于活化酶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7O年代末发现的一系列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是重要的心脑血管药,其中二氢砒锭啶类研究较为深入·品种也较多,各具药理特点。近年发现的钾通通调控剂为寻找抗高血压、抗心纹痛和I类抗心律失常药开辟了新的途径。

药物化学发展简史

药物化学发展简史 药物化学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重要工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从最早的草药治疗到现代的分子药物设计,药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面将简要回顾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 1、古代药物化学 在古代,人类已经开始使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材料来治疗疾病。这些早期的药物包括各种草药、动物器官和矿物质等。例如,古埃及人使用洋地黄治疗心脏疾病,而古希腊人则使用蛇胆、乌头等中草药治疗各种疾病。 2、草药学的发展 在中世纪,草药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草药医生开始收集并整理各种植物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些知识逐渐汇集成为草药学书籍,其中最著名的是《本草纲目》。 3、近代药物化学的兴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药物化学开始兴起。19世纪初,化学家开始对药物进行合成和结构分析。例如,吗啡、阿司匹林和奎宁等第

一批化学合成药物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4、现代药物化学的发展 20世纪以来,药物化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随着生物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药物设计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室试验,科学家可以预测新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从而加速了新药的研发过程。 5、未来药物化学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物化学正朝着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方向发展。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药物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治疗将成为可能,这将为肿瘤、遗传病等疾病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免疫疗法和细胞疗法等新型治疗策略的不断涌现,也将为药物化学提供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机会。 药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天然药物的使用到现代分子药物设计的历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药物化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无理数发展简史

中医药发展史

中医药发展史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从师承口授,到文字记载,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孕育至今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s a long history over thousands of years.It has developed from small and simple one to very big system theories, and support all the time the Chinese to live, grow and keep healthy away from diseases.All these experiences and treatments now are becoming the most valuable treasure in the world. 一、三皇远古(3-Emperors ancient times) 1.伏羲氏制八卦《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他创立八卦,开启了周易,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而居”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也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今天养生文化最重要的核心思想。 2.医药之祖炎帝(the yandi,Fire emperor)神农氏,以火德王,都于陈,迁曲阜。初植五谷、尝百草。古者民茹草木之实,食禽兽之肉,而未知耕稼。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始教民植五谷,而农事兴焉。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复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繇是民居安食力。而元夭折之患。天下宜之,故号神农氏。 3.黄帝与《黄帝内经》(The huangdi;Earth emperor),公元前2717-前2599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成书于秦汉。通过书中问答,可知早期我国对于医药知识的掌握已经陆续形成自己独特的完整体系,与西方后期的循证医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二、先秦两汉 Qin and Han Dynasty( 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医药发展的重要辉煌时期。出现了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华佗,董奉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区”。成书此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提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中医基础学说。并把灸疗作为该 时期重要的医学手段进行系统介绍。 1. 扁鹊和难经(公元前407—前310年)嬴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少暤(昊) 之墟曲阜(今山东曲阜东北古城,夏、商及周初旧名为秦邑)人,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

药物发展史

药物发展史 药物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和治疗疾病,开始从自然界中发现和利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药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逐渐从天然物质向化学药物、抗生素、生物制剂、基因工程药物、组合化学药物、蛋白芯片药物和人工智能药物等方向发展。 1.天然药物时期 在古代,人们为了治疗疾病,开始从自然界中发现和利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药物。例如,古埃及人使用香膏和药草来治疗伤口和疾病;古希腊人用葡萄酒和油混合药物制成药膏治疗皮肤疾病。古代的医生还相信,通过调节饮食、调节身体内部环境可以治疗疾病。这一时期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且由于无法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纯度,常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2.化学药物时期 19世纪初,药物发展进入化学药物时期。这个时期的标志是合成药物的兴起,人们开始通过化学反应来制造药物。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阿图尔·鲍利发现了阿司匹林,这是一种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物,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其他化学药物,这些药物在抗感染、抗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抗生素时期 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的发现使得人们能够有针对性地治疗细

菌感染性疾病。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于1942年发表了关于青霉素的研究成果,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抗生素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死亡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 4.生物制剂时期 20世纪中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备疫苗等生物制剂。这些生物制剂能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特定病原体,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1955年,索尔克博士研发出了小儿麻痹症疫苗,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此后,许多疫苗被研制并广泛应用,如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极大地降低了相应疾病的发病率。 5.基因工程时期 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的兴起为药物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人们开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生物体,生产出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药物,即生物技术药物。1982年,基因工程重组人胰岛素在中国上市,标志着基因工程药物时代的到来。目前,基因工程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抗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 6.组合化学时期 20世纪90年代,药物发展进入了组合化学时期。组合化学是一种通过合成大量化合物来发现新药的方法,它将化学合成、生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结合起来,高效快速地合成大量化合物并进行筛选。199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个由组合

世纪药物发现史

20世纪药物化学发展1900年Abel和Takamine利用改进的方法分离得到4g肾上腺素纯品。1901年,肾上腺素作为药品上市。1903年,Stolz等人合成得到肾上腺素。但很快发现合成品的活性是天然品活性的一半,并认识到天然品为左旋化合物,而合成品为消旋体。1908年,Fl?cher用酒石酸和合成的外消旋体作用后,得到纯的光学异构体,Hoechst 公司将此光学异构体开发上市。 1902年,茶碱被用作利尿药。 1896年Einhorn从可卡因结构出发合成奥索卡因作为局部麻醉药。1902年Ritsert 在奥索卡因的启发下制得苯佐卡因。1910年Einhorn将对氨基苯甲酸酯结构和氨基醇结构相结合,发现了普鲁卡因。从而完成由可卡因结构简化得到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部麻醉药的工作。 1904年芳香砷化合物用于临床治疗梅毒,直至50年代Fischer和Dilthey合成得到苯巴比妥为第一个5,5-不对称双取代的巴比妥类药物。1911年巴比妥获专利并上市。从此有其它关于5,5-不对称双取代巴比妥类药物的报道。 1905年在已有的抗锥虫药物羟汞甲基苯甲酸钠(Afridolviolet)、锥虫蓝、锥虫红的基础上,研制合成了“无色染料”苏拉明。 1907年酒石酸锑钾用于治疗锥虫感染。1915年McDonagh发现酒石酸锑钾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1919年起在埃及及全球大规模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直到发现吡喹酮以后才不再使用。 1908年安替比林上市,一直用到60年代合成得到磺胺。 1910年发现α―甘油基苯基醚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其后将其用作肌肉松弛药。

1911年合成得到性质稳定的乙酰胆碱衍生物乙酰甲胆碱、卡巴胆碱、乌拉胆碱,并用作类副交感神经功能药物。 1912年Zuelzer分离纯化得到胰岛素。从吐根中分离得到吐根碱,1949年确定其结构。1952~1960年全合成得到吐根碱。 1914年Kendall从动物甲状腺水解得到甲状腺素结晶,并于1917年确定其结构和开始临床研究。Ewins等从麦角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乙酰胆碱。合成尿道消炎药物苯偶氮吡胺类化合物。发现N-丙烯基去甲吗啡,可拮抗吗啡诱导的呼吸道抑制作用。 1912年Iscovesco从动物卵巢中分离得到雌酮;1929年Doisy从怀孕的母马尿中首次分离得到雌酮结晶。 1920年发现汞类利尿药物,1922年制备各种有机汞的利尿药。 1864年从加拉巴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毒扁豆碱,1919年和1923年分别确定其结构,1935年全合成得到毒扁豆碱。1929年发现有抗胆碱酯酶作用,可用于治疗青光眼。 1920年Sp?th全合成麻黄碱成功。1926年麻黄碱在美国批准用于临床,我国于1923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由陈先生和Schnide研究从麻黄中提取麻黄碱。 1923年Gulland和Robinson确证了吗啡结构。1950年Gates和Tschudi全合成吗啡成功。 1925年Windaus分离得到洋地黄毒甙的纯品。在对6-甲氧基-8-氨基喹啉衍生物进行研究时,得到扑疟喹。1928年确证其结构。 1926年Hess等人证实在日光照射下可将植物甾醇转化为维生素D,于1927年确认前维生素D是一已知物质——麦角甾醇。1932年Windaus用光照由麦角甾醇制备维生素D成功,并分离得到纯品,命名为麦角骨化醇(Ergocalciferol)。1936年Windaus确定其化学结构。由于对维生素D的研究成果,Windaus获诺贝尔化学奖。

药学发展史

1.文艺复兴前期 (1)古典药学;原始时代由于文化不发达,不可能有单独记载药学知识的专著。把现存用文字记载药物治疗的书称为古典书,如中国的《诗经》、《山海经》,埃及的纸草书(papyrus),印度有吠佗经(veda)。巴比伦亚述的有关碑文也可列入药学文献中,因其中记存最早的药学知识。埃伯斯伯比书(Ebers Papyrus)中记载药700余种。 (2)罗马时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对古代医药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他医学成绩巨大,被后人称为医圣,其后戴欧斯考利狄斯(Dioscorides)编著的《Demateria Medica》一书,载药500余种。该书被认为是数个世纪以来药物学的主要著作。古罗马最杰出的医学家格林(Calen,公元130~200年)与我国医圣张仲景同时代。他有许多著作,现存80余种,对后世药学发展影响很大。尤其对植物制剂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为纪念他,仍把用浸出方法生产出的药剂称为格林制剂(Calen cals)。由于其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对医药学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被称为药剂学的鼻祖。 2.中世纪药学中世纪(约3~15世纪)欧洲正处于黑暗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古罗马文化被摧毁,因而,医学的中心也随着社会的变动发生转移,阿拉伯人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医学遗产,博采兼收了中国、印度和波斯等国的经验,塔吉克医生阿底森纳(Aricennna,980~103)编著的《医典》分为5册,总结了当时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分药物知识,对后世影响颇深、被奉为药物学的经典著作。伊尔·阿尔――拜塔尔(1197~1248)是一位杰出的药用植物学家,他的《药用植物大全》描写了1400余种药物。 3.现代药学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药学的发展。其主要标志就是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尤其是20世纪以来,早期没有分科的药物,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先后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使药学分离出去。而且又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尤其是近年来受体学说和基因工程的创立,为药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药学发展简史

药学发展简史 作者:***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日

药学发展简史 药 最先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人类在与大自然 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医药学同其它科学一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种族繁衍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珍宝,是现代国际交流中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之一。有着极其光辉的历史。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一)中国药学发展简史包括我国固有的中药学(传统药学)和由西方传入的西药学(现代药学) 1中药学:中药起源于人类的出现和医疗活动的产生过程。据考古发现约在50万年便有了医事活动。最早的药学源于对“火”与“酒”的认识和利用。古代,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当时主要食物来源是渔猎动物和采摘植物。最初并不知道哪些可食哪些有毒,难免遇到致吐、腹泻、发汗、止痛、止血等情况,甚至也会有中毒死亡的情况发生。当些现象反复出现时,痛苦的经验和血的教训,使人们发现自然界的东西对人体有不同影响。于是便由被动接受转为有意识的开发利用,从而变害为利,

使其为人类除病痛、恢复健康服务。所以说人们对医药的认识,是在生活劳动中及同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创造、积累逐渐丰富起来的。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因此说“药物同源”、“药、食、医”与生俱始。 (二)中药学的形成: 1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非药学论著中记载的药学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论载3200种药物,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大多只记下药名,对各药作用记述甚少。《山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史地类古书,书中记载药353种之多,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等类药材。且对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效用等内容有所描述。是我国最早记述药物功效的文献,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由《素问》和《针经》(又称《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提到的药中有十种,药方也不多。但对药物味理论和炮制方法及要求却有简要记论述。比如,指出五味和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前人经

药物发展历史简述

药物发展历史简述 药物发展历史简述 1. 药物的起源 人类利用植物和动物来治疗疾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期的人类可能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和采食习惯,发现了一些具有治疗作用的植物。这些经验逐渐积累,并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形成了一些传统的草药疗法。 2. 古代文明的药物发展 各个古代文明也在药物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古埃及文明借助植物和动物来治疗疾病,并开展了一些简单的外科手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草药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展出了一些基于哲学和逻辑推理的医学理论。 3. 中世纪的药物发展 中世纪时期,药物发展受到了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影响。在欧洲,人们普遍相信疾病是由于邪恶的力量造成的,因此使用草药和符咒来驱散这些邪恶的力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学者和医生开始研究解剖学和药理学,为现代药物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现代药物的诞生 现代药物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在这个时期,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迅速发展,药物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第一个成功的药物 开发案例是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在1796年成功研制出天花疫苗。此后,人们开始使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和开发药物,并逐渐建立了现代 药学的概念。 5. 药物发现和开发的进一步推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0 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微生物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药物的发现提 供了新的方向。亚历山大·弗莱明在1928年发现了青霉素,这是第一 个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对人类的医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革命。 6. 药物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如今,药物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 兴起,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机制,并开发出更精确的药物治疗 方法。个体化医疗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人们开始根据个体的 基因型和表现型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结与回顾: 药物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最早的草药疗法到现代的精确治疗方法,人类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药物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一次的突破都为人类的医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在未来,药物

药品发展史

药品发展史 一、天然药物时期 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开始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来治疗疾病。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药品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主要依靠天然资源来获取药物。这个时期的药品大多未经加工,直接使用天然物质,如草药、动物器官、矿物等。 二、合成药物的萌芽与成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合成新的药物。这个时期出现了第一批合成药物,如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等。这些药物的合成标志着药品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来生产药品。 三、合成药物的黄金时期 随着合成药物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合成药物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合成药物,如抗癌药物、抗生素、心血管药物等。这些药物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四、生物药物的崛起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药物开始崭露头角。这个时期出现了第一批生物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这些药物利用了生物技术的优势,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更低的副作用。 五、现代精准医疗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精准医疗时代。这个时期的药品发展更加个性化,针对不同的患者和疾病类型,药物的治疗方案和剂量也有所不同。同时,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也为药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六、药品制造技术的演进 随着药品的发展,药品制造技术也不断演进。从最初的天然提取法到现代的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药品制造技术越来越高效、精确和安全。同时,药品制造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制药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七、药品监管法规的发展 随着药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药品监管法规也逐渐完善。各国政府纷纷设立药品监管机构,负责药品的审批、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监管。这些法规旨在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八、药品营销与供应链的变革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药品营销和供应链也发生了变革。药品营销方式从传统的广告和推销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方式;供应链也从传统的线性结构转变为复杂的网络结构,以实现更高效和灵活的药品流通。 九、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药品的认识和使用也更加科学和理性。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也越来越有自主权。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促进了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制药发展史

中国制药发展史 中国制药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从古至今,中国在药物研发、生产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将简要概述中国制药发展史,以期展现这一领域的辉煌历程。 一、古代制药起源 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便开始了对药物的探索和应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典籍,详细记载了众多草药、矿物药和动物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为后世药物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古代炼丹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发明了众多药物制剂技术,如丸、散、膏、丹等,为中药制剂学奠定了基础。 二、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药学的核心部分,通过炮制可以去除药物毒性、提高药效。历史上,中药炮制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对中药炮制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三、近现代制药业的兴起

进入近现代,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制药业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药品管理机构,规范了药品生产和市场秩序。同时,一批有识之士积极引进西方制药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化的制药企业,推动了中国制药业的现代化进程。 四、新中国制药业的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制药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投入和支持力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制药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化学原料药、中药、生物药等领域,中国制药业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自主创新体系。众多创新药物的成功研发和生产,为全球患者提供了有效治疗手段。五、国际化进程加速 近年来,中国制药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国制药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参与国际药品监管合作,推动全球药品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六、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中国制药业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为全球提供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