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西方的政治

近代西方的政治

近代西方的政治
近代西方的政治

第五部分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

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实行参议院与众议院两院制,参议院议员由每州两名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选出”,宪法之所以这么规定,主要是为了()

A、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利益

B、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益

C、平衡南方与北方的利益

D、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

2、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曾经与美国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美国最后生效须经()

A.总统批准

B.外交部批准

C.最高法院批准

D.国会批准

3、某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由此可推断这一宪法是()

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

C.《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这反映了()

A. 分权制衡

B. 司法独立

C. 自由平等

D. 人民主权

5、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B.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D.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共和政体

6、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时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最早用民主的方式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是()

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7、某学者罗列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你觉得他最有可能得出结论()

A.议会权力的扩张性和至上性

B.民主进程的渐进性和灵活性

C.政治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

D.法制建设的超前性和完备性

8、1867年,英国颁布了议会改革法案:“取消四十六个‘腐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进一补降低选举资格限制,扩大选民范围…”这次议会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A. 迈出了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第一步

B. 英国下层劳动者和妇女拥有了普选权

C.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D. “统而不治”使君主制获得新的发展

9、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撰写的《常识》中认为英国政体是“君主政体暴政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这两种“暴政的残余”分别体现在() A.国王和上议院 B.国王和内阁

C.国王和下议院

D.内阁和上议院

10、下图是19世纪后期某国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此时该国()

A.军队在帝国占据重要地位

B.帝国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C.联邦议会有权力罢免首相

D.首相有权力组成责任内阁

11、由于总统与议会之间、总统与议会任命或选举的总理之间的矛盾,乌克兰政治危机逐渐发酵至不可收拾。这一事件所反映的乌克兰的政治制度的设计类似于19世纪后期的

A.英国 B.美国 C.德国D.法国

12、1877年5月,法国议会以多数票赞成政府限制教权派的宣传,共和派的内阁总理西蒙接受这一决议。5月16日,总统麦克马洪以破坏出版法为由迫使总理西蒙辞职,任命君主派首领布罗伊公爵为总理。共和派强烈反对,麦克马洪于5月25日征得参议院同意,解散了众议院。从中可以看出1877年的法国A.权力中心是总统 B.内阁对议会负责

C.政治斗争仍激烈

D.共和政体没确立

13、1870年,英国国会通过《初等教育法》。在国会讨论该法时,提案人福斯特

说:“我们决不能再拖延下去……如果没有初等教育,为工匠提供的技术教育就缺少基础,没有受过教育的工人——即使他们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他们也将在世界的竞争中落伍。”他重在强调教育的()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14、1834年,英国修改了济贫法,184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法,1833年至1856年期间,英国为增加国民的福利设立了20个中央委员会、董事会及视察团,1870年通过的《教育法》普及了小学教育。上述事实说明()

A.经济发展强化了英国政府的社会责任

B.当时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C.英国是最早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国家

D.英国民主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

15、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历史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16、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成为联邦制,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明确了联邦政府和各州的上下级关系

④规定了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

17、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择不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联邦政府——三权分立

B.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

C.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苏联体制僵化改革失败

D.世界市场形成——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萌芽

18、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其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下列对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英国女王由英国内阁选举产生

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

③英国女王在礼仪、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④英国女王掌握行政权,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D.③

19、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20、1832年,英国通过的议会改革方案规定: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城乡居民、年付房租额10镑以上的房客、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有选举权;……将空出的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推动这场改革的因素包括()

①工业资产阶级的积极斗争②“光荣革命”的兴起

③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④宪章运动的蓬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21、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时间结果

1832年以前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1832年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1867年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1872年施行秘密投票

1884年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

1918年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

1928年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22、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法治至上B.分权制衡

C.责任内阁 D.虚位君主

23、美国开国元勋亚当斯指出:“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

A.主权在民 B.法律至上 C.联邦体制 D.分权制衡

24、美国宪法制定者之一汉密尔顿认为:“民众是反覆无常的,他们甚少会冷静地判断是非善恶。因此,我们必须在政府中为出身富裕的阶层永久地保留一定的地位,他们可以对民众复杂多变的情绪要求作出理性的判断,……也就可以保持政府的正常和良好运作。”汉密尔顿的核心主张是()

A.以财产区分民众等级 B.实行代议制民主

C.保留美国的奴隶制 D.保持贵族特权地位

25、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国会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

B.赋予了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权力

C.构建了“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

26、恩格斯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这实际上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B.具有民主主义色彩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议会掌握着立法权

27、吕一民《法国通史》称“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其“独特”之处在于()

A.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B.在外国势力主导下制定

C.总统和议员选举产生 D.各派势力妥协痕迹明显

28、下面是19世纪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皇帝、选举、任期制

C.首相、选举、终身制D.皇帝、选举、终身制

2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表明恩格斯()

A.批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专制本质

B.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C.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D.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

30、“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巴”。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君主派最终推翻了共和政体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共和制的确立不符合法国国情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

——1791年法国宪法

材料二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众议院依选举法所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7年,连选连任。

第三条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统率武装部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1875年法国宪法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1791年宪法和1875年宪法分别规定法国实行什么政体?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部宪法规定的两种政体有哪些异同点?

第五部分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参考答案;

1—10、BDBAD BBCDA

11---20、DCAAB AACBD

21---25、BADDD ADDDB

26(1)1791年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1875年宪法规定实行共和制。(2)相同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不同点:1791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民议会,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1791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1791年宪法规定国家元首是世袭的国王,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参议院、众议院由选举产生。

西方近代史(政治)

西方近代史(政治) 一﹑近代史的概念 世界近代史包括15世纪初至1900年前后大约500年的时间,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3个时期: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期、17至18世纪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以来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 二﹑背景知识 ①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阶段。 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初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兴起。 国际关系方面: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殖民主义国家开辟新航路,抢夺殖民地,开始用殖民主义的锁链,把原来彼此孤立、隔绝的大陆连接起来,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思想文化方面: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变动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体现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封建神学的精神枷锁,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②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是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初步形成的时期。 经济方面:17世纪后,荷兰、英国等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它们致力于发展海外贸易,积极拓展殖民地,彼此间展开了夺取殖民霸权的斗争。殖民扩张与掠夺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文化方面:17、18世纪,资产阶级掀起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抨击君主专制和神权专制,提倡天赋人权。他们勾画出未来理性社会的蓝图,也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政治方面:17、18世纪,英国、美国分别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一个先例。 ③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个世纪,是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时期。 经济方面:18世纪后期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和19世纪70年代起同时发生于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统治地位,并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政治方面:两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扩展和完善。 阶级基础:两次工业革命也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国际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 文化方面:19世纪,近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化论的提出对生物学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学艺术领域也随着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

1西方政治思想史著名人物 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复习,重要人物一定要总结出来,还有他们的学术著作,比如今年就考到了博丹的《共和六书》!!! 一、名词解释: 1.波利比阿(前201一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主要思想: 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 2.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 3.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主要著作:《历史》 2.格老秀斯: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学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是主权学说的发展者。 主要思想: 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改变了古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提出了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政治学方法论,否定人民主权原则。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3.《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莫尔的著作。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集有理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即实行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力量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农业劳动实行义务制,公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学习或艺术活动,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实行政治民主制度,最高首脑是一位哲学王,城市权力在人民大会手中,法律极为简单明了,公民人人精通。此书深刻的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

和教会僧侣,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这个已经考过了,不知道会不会重新再考) 4.《上帝之城》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奥古斯丁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借助于他的声望,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论美国的民主》 是托克维尔的代表作。全书分六大部分,上卷的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美国的民主现状,下卷的四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社会学的思想。 6.《论法的精神》 是孟德斯鸠于1784年写成的学术巨著,他在书中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指出法与各种事物综合就是“法的精神”表达了孟德斯鸠对影响改制和法律性质的规律性的理解。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波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7.斯宾诺莎 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伦理学说对近代西方思想有重要影响。 主要思想: 他最早提出思想自由、无神论,系统阐释自然权利,他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阐述了社会契约论和政体主张。 主要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重释《圣经》、无神论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原因: 2.希罗多德贡献(史学思想) 3.俢昔底德史学思想: 4.比较希罗多德和俢昔底德治史观: 5.比较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相似之处:6.波里比阿史学成就: 7.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8.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9.浪漫主义史学思想 10.理性主义史学(18世纪):特点:11.客观主义史学: 12.伏尔泰的史学思想 13.历史哲学: 14.百科全书派史学贡献: 15.罗马史学的共性: 16.评述塔西佗的史学成就: 17.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18.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19.康德是怎样论述历史发展的,试以康德《世界公民视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译文为例加以说明。如何评价: 20.浅析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1.20世纪妇女史的研究重点有哪些?22.为何称希罗多德是“史学之父”?23.普罗科匹厄斯有什么作品传世? 24.李维对史学研究的贡献体现在何处?25.7.P55塔西陀为何被称为是“暴露史学大师”? 26.. 查士丁尼有什么代表作? 27.扼要介绍康尼娜及其作品。 28.为什么说“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29.19世纪与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30.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 31.西方现当代史学的共同趋势与特征:32.谈谈你对“历史是时代火车头”的理解。33.当今西方社会为何将历史学称为是“受人追捧的园艺学(公共史学)”? 34.评特纳。 35.P110评马基雅维里对欧洲近代史学的贡献。 36.为什么说卡尔《历史是什么?》一书问世,成为历史学著述演变的分水岭? 37..请你介绍一下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三种政治观的演进 ◇西方政治观 ◇中国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 关系说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过程说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活动说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组织、巩固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 制度说 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现象说 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总和说 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要素 ◆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 ?如何理解 ?认识国家 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

(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板块二 近代世界与中国 专题5 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中国近代政治的痛苦转型

专题5 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中国近代政治的痛苦转型 阶段特征 一、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 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并向世界各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 二、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近代中国由变革与转型到觉醒与探索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觉醒与探索是甲午战争后至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异常活跃的时期。

三、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革命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文艺复兴读书笔记

文艺复兴读书笔记 【篇一:欧洲文明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欧洲文明史基佐著 10300700042周博言 第一讲 在第一讲中,他说:“法国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和焦点。”其他地方崛 起的文明思想和制度,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在法国接受新的预习,才 能从法国出发,征服欧洲。(下划线为引用原文)虽然这么说有夸 耀法国之嫌,但从地理上看也确实如此,法国基本处于欧洲中部, 我虽不完全赞同地理环境决定论,但无疑,法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 置注定他将要在欧洲文明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他花了一些篇幅以一种极为诚恳的方式来讨论什么是文明,“我们要 注意不要陷入纯粹哲学中,不要定下某种推理原则,并由此演绎出 文明的本质??我们研究的是这个词一般的通俗的意义。??通常意义 来自普通见识??一个词的通常意义是逐渐发展的,在事实的不断出 现中形成的。当一个看来是属于某一词的意义范围内的事物出现时,它好像被自然而然地收纳进去了。词语的词义会逐渐伸展??”我非常 赞同他的看法,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在讨论某个事物时,经常会陷入 纠结于定义的怪圈,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看法。即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普通含义,而普通含义就是我们脑海中的普通 见识,我们不必每次都要用哲学的逻辑来讨论其普通含义(虽然有 时仍然需要,但那是哲学范畴的),否则那会非常地累。他同时也 提出了一个发展的观点,及一个词语的普通含义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不断吸纳进新的事物(有可能也会去除一些旧的事物),我们在 讨论不同时期的同一词语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含义,这点我也是比较赞同的。 他通过四个假设,提出文明的第一个概念: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 后进一步提出第二个概念:人性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发展未必会 立刻带来人性的发展,我总是联想起中国古代的社会(尽管我对古 代历史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取得巨大的成就,还有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文化艺术品。但人性的发展似乎并不 是如此,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也并不总是停滞不前),甚至有些 时候还不如先秦时期。作者认为,人的内心的一切巨大发展都给社 会带来了利益,而社会状况的一切巨大发展都给个人带来了利益??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1.教材 (5)利维坦——《圣经》中所描述的一种力大无穷的巨兽。在西方政治术语中通常用来指称权力不受限制的国家或者政府。 (6)社会契约——人们为了脱离自然状态以让渡个人权利、建立公共权威而换取社会和平与个人安全的协议。 2.《政治学核心概念》 (1) 主权,在最简单的意义上指的是绝对与不受限制的权利原则。但是在使用时通常要对法定主权和政治主权进行区分。法定主权指无上的法律权威,即由法律规定的要求顺从不容置疑的权利。政治主权指的是不受限制的政治权力,即掌控服从的能力,这是通过对强制性力量的垄断来确保的。 (2)合法性,一般表示正当性。它赋予命令以权威或约束力的特性,从而将权力转化为权威。合法性在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中的用法也并不一致。政治哲学家一般将合法性视为道德或理性原则,以及政府可以要求公民服从的根据。因此,对合法性的宣称要比公民服从的事实更为重要。政治科学家则通常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合法性,将其当成是依从某个统治系统的意愿,而不管该系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正如韦伯所言,这种视野下的合法性,表示的是对合法性的一种信仰,即对“实施统治的权利”的信仰。 (3)经验主义是这样一种学说,即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基础,因此一切假说和理论都应接受观察和实验过程的检验。 (4)理性主义是这样一种观念,即世界有一种理性结构,而这种结构又能被人类的理性与批判性探索所揭示。作为一种哲学理论,理性主义坚信知识来源于理性而非经验,并因而与经验主义形成了对照。但是,作为一种普遍原则,理性主义着重强调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以及寻找问题解决途径的能力。

(5)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哲学,它指出任何一项行动、政策或制度 的“正确性”都能够以其增进幸福的趋势来确定。这一观点基于这样的假定,即个人是由自身利益驱使的,这些利益可以定义为追求快乐或幸福的欲望和避免痛苦或不幸的愿望。因此,个人总是通过计算每项可能的行动方案所产生的快乐和痛苦的数量来选择能保证最大快乐与最小痛苦的行为路线。 (6)宪政在狭义上就是有限政府通过宪法的存在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政府机关和政治过程受到宪法规章的有效约束,就存在宪政。在宽泛的意义上,宪政指的是一系列政治价值和期望,反映人们希望通过建立制约政府权力的内外机制来保护自由的愿望。(7)民主从字面上看就是由人民来统治,林肯在盖茨堡演讲中极力赞美他所称之“由人民构成、由人民通知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的优点。这一表述凸显了民主的三个核心特征的重要性。第一,对“人民”的强调意味着政治平等,即对政治权力和影响的平等分配。第二,政 府“由”着人民强调了大众参与的重要性。第三,政府“为”着人民突出了民主意味着按公共利益实施的统治理由。 (8)个人主义是一种认为个人的重要性高于任何社会群体和集体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作为描述性概念,其表现形式为方法论个人主义,它认为个人是任何政治理论或社会解释的核心——任何关于社会的论断都应该以组成社会的个人为依据。作为规范性概念,其表现形式为道德个人主义,它意味着,个人的权利、需要或利益应放在优先地位;社会应该按照个人受益的目的来建设。 (9)正义是主张从道义合理地分配奖励与处罚的观念。简而言之,正义就是给予他或她“应得”的东西,这又常常被视为他或她的“正当报酬”。 (10)同意的意思就是表示赞同或作出应予。同意,作为一项政治原则一般与权威相联系,是人民答应接受统治并因而服从政治义务的一种方式。

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及其借鉴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318955201.html, 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及其借鉴原则作者:陈林 来源:《新学术论丛》2013年第04期 摘要:在宪法和法权制度的框架下,西方国家创造了丰富的现代政治文明。这种以宪法 为基础,以法权制度为特征的政治文明,既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制度体系,这两方面的统一构建了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表现形式。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关键,在于通过科学研究,正确区分其科学合理的表现形式和其包含着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本质内容,从而确立借鉴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政治文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借鉴 一,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 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希腊城邦民主向现代法权制度转变的过程。现代西方国家在社会政治形态中确立的法律观念,是以人权为基石建立起来的,个人的基本权利受到法律的保障,社会公共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要被有效地限制。现代法权制度形成的标志,就是体现了这种法律观念并把它法权化、制度化的宪法的产生。正是宪法的产生,人类政治才由“权力支配法律”的时代进入到“法律支配权力”的时代;人之为人所应当享有的不可剥夺的自由和权利才从“自然状态”演进到了“法律状态”;人类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小国寡民式的直接民主才演绎为代议共和式民主。宪法自从产生以来,它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基本价值和基本规范,就成为人类政治的神经枢纽。这种以宪法为神经枢纽并围绕宪法而展开的政治的充分发育状态,就是宪政,它以政治权力的宪法化为逻辑前提,以政治过程的法治化为核心任务,以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为基本内核,以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为价值关怀。 在宪法和法权制度的框架下,西方国家创造了丰富的现代政治文明。这种以宪法为基础,以法权制度为特征的政治文明,既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制度体系。作为制度体系,它体现为政治制度文明;作为思想体系,它表现为政治意识文明;并且,经历长期积累,其制度设计和思想理念达到了相当程度的吻合,从而构建了西方政治文明的特定表现形式: 第一,保障人的基本权利的思想和制度。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神权统治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斗争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人权思想。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是现代法权制度的基本目的,是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逻辑起点,也是资产阶级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人权思想为指导,资产阶级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权的制度。在宪政制度下,公民的基本人权在宪法和法律上得到了全面确认:一是宪法直接规定人的基本权利与自由;二是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配置,使权力相互制衡,防止国家权力滥用;三是建立宪法保障制度,促进宪法完全、充分实施;四是法律法规的执行。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13)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巩固限时练 十三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选择题 1.(2018·南京师大附中三模)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中写道:“‘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根据材 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无质的变化 B.“光荣革命”实现了少数贵族专制统治 C.工业革命完全否定了英国当时政治 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 【解析】选D。“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说明工业革命后议会进行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故D正确。 2.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 ) 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B.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 C.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 D.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解析】选D。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使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战胜封建贵族,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至议会,1688年“光荣革命”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使英国开始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故D正确。 3.1787美国宪法第1条第8款规定:“必要和适当的条款”授予代表民意的国会制定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该条款说明( ) A.政府行政受到法律的制约 B.各州法律必须遵循联邦法律 C.中央政府权力制约与平衡 D.美国法院行使司法的独立性 【解析】选A。根据材料“国会制定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国会可以制定法律约束政府的行政行为,故A正确。 4.下图为19世纪末期关于俾斯麦的一幅讽刺漫画,由此可以得知当时德国 ) A.尚未确立近代代议制度 B.民众毫无民主自由权利

欧洲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

第四章:“民族国家”——近代欧洲政治文化之一 本章的主题是近代欧洲的“政治文化”。所谓“政治文化”,可总结为两条线:一是近代国家形态的出现,即民族国家成为欧洲的普遍现实;二是欧洲人的相互认同感,即欧洲观念。前者通向主权国家,后者通向所谓欧洲统一进程。 一、泛说“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指的是基本上一个民族构成一个国家的那种国家形态,语族与民族重合在一起,“国家”便有了雏形。这是一个欧洲概念。 1、“民族国家”观念成为普遍的政治现实,是欧洲近代时期的事,但它的观念在中世纪已经自发地存在; 2、“民族国家”观念是政治的,经济的以及文化的(宗教、语言)综合观念; 3、“民族国家”观念的普遍出现,结束了神权大一统时期,古典意义上的“帝国”观念从此让位给近代国家观念。 二、近代政治学的创始人: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 马基雅维利根据自己的政治经验认为国家最重要的是强有力的统治。在当时就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君主必须不惜一切可能的手段建立强有力的国家。霍布斯是新时期政治学的开创者,他的理论是按约建国的契约论,他的主要贡献是把政治学从神学的道德人格中解放出来,把政治学变成了人的政治学。马基雅维利着眼于意大利的各个分裂邦国,霍布斯已经着眼于欧洲的普遍现象,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民族国家的观念产生了一种质的飞跃。 三、从黑格尔的国家学说看欧洲 黑格尔把此前的关于民族国家的学说作了一个集大成的工作。虽然黑格尔有浓厚的日耳曼国家情节,但是黑格尔关于国家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哲学,无论如何批评它是“国家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其中的精神——民族要变成“国族”、要变成“国家”——则是近代欧洲政治中的普遍性问题。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即把近代欧洲政治的基本因子抽象为“神”的理念指导下的国家学说。黑格尔将“国家理念”分作三个层次:(一)直接现实性,它是作为内部关系中的机体来说的个别国家——国家制度或国家法;(二)它推移到个别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关系——国际法;(三)它是普遍理念,是作为类和作为对抗个别国家的绝对权力——这是精神,它在世界历史的过程中给自己以它的现实性。 四、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民族国家”的观念在中世纪便已经孕育,但成为普遍现象则在近代,并且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从欧洲整体来看,建成民族国家的道路是曲折而复杂的。 西欧在三十年战争之后,各国签订《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的的观念不仅在条约里,更在人们的观念中显现。从三十年战争到拿破仑战争,国家的存在不断凸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代欧洲是在战争的砧板上打出来的。 东欧的民族问题较之东欧要复杂得多。各民族长期受到异族的压迫,经常在强族的驱赶下东离西散,居无定所,在十九、二十世纪还未建立自己的国家。在独立之后,其自身的特性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充分发展,以致于建立享有充分主权民族国家的任务完成的并不彻底,至今东欧地区仍存在频繁的民族冲突。 第五章:“欧洲观念”——近代欧洲政治文化特征之一 对于“欧洲观念”这个欧洲的政治文化,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看法: “欧洲观念”首先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它的出发点是欧洲人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反映了在基督教文明若干个世纪的浸染渗透之中积累起来的欧洲人特有的“思想底格”和“心性”。可以说,“欧洲观念”是反映欧洲的“自性”的,然而“自性”同样应该理解为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 英雄时代 赫西俄德 来库古 克里普提 德拉古 梭伦改革 梭伦 解负令 公民大会 四百人大会 陪审法庭 克里斯提尼 克里斯提尼改革五百人会议 十将军委员会贝壳放逐法 泰勒斯 毕达哥拉斯 德谟克里特 智者 智者学派 普罗塔格拉 高尔吉亚 安提丰 加里克里斯 色拉叙马霍斯城邦政治学 城邦 苏格拉底 柏拉图 理想国 政治家 法律篇 理念论 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伦理学 四因说 罗马法学政治观十二铜表法 市民法

伊壁斯鸠 个人主义幸福论功利主义道德观偏斜运动理论 斯多葛派 犬儒主义 犬儒学派 西塞罗 自然法 卢克莱修 契约论 世俗政治 神权政治 君权神授 基督教 灵智论 因信得救 圣经 启示录 原罪说 三位一体说 上帝创世说 选民说 米兰赦令 奥古斯汀 论上帝之城 忏悔录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永恒法 神法 人法 异端 异教 道成肉身 因信称义 圣父、圣子、圣灵教会救赎说 耶稣救世说 泛神论 天恩统治论 约翰·威克利夫胡斯

马西里乌斯 威廉·奥卡姆 乌托邦 乌托邦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 托马斯·康帕内拉太阳城 安德里亚 基督城 人道主义 文艺复兴 蒙昧主义 拉伯雷 布鲁诺 彼特拉克 薄伽丘 十日谈 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狄德罗 爱尔维修 霍尔巴赫 利益动机论 洛克 君主专制 官僚政体 理性 卢梭 托马斯·潘恩 个人主义 圣西门 欧文 傅立叶 实业主义 和谐制度 法伦斯泰尔 新协和公社 新教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加尔文教 得救预定论VS救赎论 闵采尔 千年天国 九十五条论纲 基督教义 氏族民主制 封建贵族制 封建贵族民主制 马基雅维里 君主论 非道德政治观 君主专制论 博丹布丹 国家论六卷 君主主权理论 国家主权 主权 家长制 地理环境决定论 菲尔麦 社会契约论 格老秀士 霍布士 利维坦 斯宾诺莎 四性主义 人权 人权宣言 君权神授论 贵族特权论 自然权利 独立宣言 主权在民 分权 自由 黑格尔 约翰密尔 平等 先行观念 伏尔泰 皮埃尔·勒鲁 自由、平等、博爱、正义、民主、专制、独裁

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练习题精选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 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 A.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B.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英国近代政治文明的文化遗产

谈谈英国在近代为人类留下了哪些政治文明遗产?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及其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宪政民主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它使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近代,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总而言之,深刻地改变整个世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大致想了想,有这些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一)树立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 人民主权,就是指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终极所有者,是国家权力的源泉,是国家权力的控制者,实质就是权力在民,就是人民当家作主。那么怎么实现人民主权呢?怎么维护人民主权呢?西方思想家们提出,国家是人民订立契约、订立协议的结果,不是上帝授予的结果。这就是“国家契约论”。当然,对社会契约论这一思想论述最好的当然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应该是英国,正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给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以政治启迪和智慧。既然国家是人们制定“契约”的结果,那么,人民当然就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真正主人。 现在回过头来看,尽管西方各国在人民主权实现方面曾经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有极不光彩的历史,但总的看,人民主权思想的确立,从根本上否定了王权至上、神权至上、君权神授的观念,撕掉了笼罩在君主头上的神授光环,从而完成了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由权力在君到权力在民的伟大历史性转变,对推动西方民主制度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思想解放作用。 (二)创造了代议制的政治形式 虽然各国都把人民主权作为指导思想,但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去直接掌握国家权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因此,人民主权,就只能是具有法定选举权的公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由代表代为议政。于是,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应运而生。纵观当今世界各国,不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实行的是代议制,即使是人少地窄、甚至是偏处一隅的袖珍小国也实行了代议制。而代议制是资产阶级的创造。特别是英国的资产阶级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当时的他们也许没有用代议制这个名词,但这一创造解决了权力行使者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了权力行使者是极少数、权力所有者是绝大多数这样的矛盾,标志着人类自我管理水平、管理技术的巨大进步。 (三)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根本原则 英国的洛克是较早提出分权思想的伟大思想家,分权避免了绝对的专制和腐败,在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方面三者地位平等,互不从属,而又互相制约。当然系统论述并主张

近代史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西方国家关于中国的一些论调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自两汉以来,中国就与西方世界有了初步的交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国的关系,东汉甘英最远抵达波斯湾,虽然从地理上相对来说也是中国的西方,但还不是我们今天通常意义上的西方。直到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帝国)安敦王朝派遣使者来到东汉首都洛阳,中国与西方才算有了直接的接触。此后,中国历代王朝与西方世界也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尤其是唐宋、元明清时期。但这些时期内,由于古代世界生产力与交通的制约而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加上中国古代后期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西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均大大受限,双方对于各自的印象基本上处于一种想象,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更是由于时代转型的需要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因此,在前近代,中西双方,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处于一种虚幻的状况,直到19世纪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19世纪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时期西方世界已经确立了对东方世界的优势地位,技术的发达和实力的强大使得西方得以直接有力深入东方世界,作近距离以至零距离的观察,从而改变了之前对于中国的美好想象,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虽不无感性也更为理性的更为真切的印象。这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定型的关键时期。 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一书中,人们可知,在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崇拜达到了异乎寻常的高度”,受耶稣会士报告影响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宽容推崇备至,还特别赞美中国的手工制品,尤其是陶瓷。这些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而同时期的英国虽然也出现了类似推崇中国的现象,但热烈程度稍低,甚至还出现了与此对立的声音。这与英国在中国贸易中受到的挫折有关。此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更加迫切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严重阻碍了英国意愿的达成,尤其是18世纪最后几年马戛尔尼访华目的的落空之后,西方对中国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充满梦幻的盲目推崇,而是多了批判的眼光,尽管这种批判是基于个人在中国的体验。 19世纪中西交往的标志性事件——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初步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近距离观察得出的印象。这样的初次中西正式直接的接触即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的影响,例如乾隆皇帝赏赐给马戛尔尼的玉如意在中国文化中是极具尊贵意义的,但对他来说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巴罗的游记就直接指出中国人总的特征是“傲慢和自私的,伪装的严肃和真实的轻薄以及优雅的礼仪和粗俗的言行的牢固结合”。 而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生活的观察主要局限于在当时的通商口岸,诸如广州、汉口、宁波、福州等地。《泰晤士报》特约记者柯克发现广州的房子并不十分高大,

世界近代史大总结

通史板块综合——世界近代史大总结 一、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演变史 1.民主政治:是与君主专制、寡头制和独裁制相对而言的。它是凭借公共权力,和平地管理冲突,建立秩序,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民主政治是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建立的过程 (1)理论依据:在人文主义精神的指引下,西方思想家先后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 分权学说(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学说等,成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2)建立方式: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 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德国为代表,进行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3)建立特点 ①体现了法制原则:都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 ②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立法与行政、司法分离,如英国的议会与内阁是立法与行政的 制衡,美国的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是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分权与制衡。 ③确立多经波折:大部分国家都经历了对不同政体的尝试,英国先后经历了共和制、王 朝复辟和君主立宪制;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共和制、帝制再到共和制;美国经历了邦联制到联邦制。 3.影响: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体制;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建立。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由空想到科学 (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一些天才的设想。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 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现实 (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 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正义(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它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追求城邦的整体和谐、统一,要求个 人无条件的为城邦服务。正义是个人内心的一种道德或品质,奠定了后来西方学者对个人正义的思考。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 会分工上,国家的三个等级,包括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只要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国家就实现了正义。 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当权者一定的限制和不自由。 2.《理想国》(柏拉图) 柏拉图首先从探讨个人正义开始,继而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从而论证了合乎正义的城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所谓的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理想国》主题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描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这个城邦是不存在于现实中的,是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

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理想国》一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详尽地讨论教育问题,提出对个人和城邦 进行彻底改造。 3.《雅典政制》 ① 它是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学方面的著作,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 ② 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有意识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和选择,并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研究方法。他运用了历史的和经 验的研究方法,他组织对158个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具有普遍的一般理论。而 《雅典政制》正是这调查材料的一部分,对于认识城邦本质有重要意义,虽然这种调查远没有达到现代精确的定量水平,但 在当时确实是极有创见的做法。 4正义(亚里士多德) 正义有两种形态:对应当平等的方面给人们以平等的待遇;在不应当平等的方面,则对人们加以区别对待。因此,要努力实现分 配的正义,即根据个人不同的地位、财产、能力或贡献给予不同的待遇,另外也要无差别的均等对待每一个人,即实现矫正的正 义。城邦的正义在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体现,理想的政体混合了正义的各个方面。城邦正义要借助法律来实现。他认为,法律虽

尔雅西方文化史笔记-西方政治文明

从十五世纪末期开始,西方文明开始向外扩张,19世纪中期濒临城下,对中华文明形成挑战。技术队文明也是一种威胁。 中国人认识科学比认识技术要晚半个世纪。今天,中国对科学的推崇越超西方。 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成就就是市场经济。 只要我们能用的经济模式中国都学。 西方的政治文明不能学,法律文明中的公法部分也不能学。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是来自西方。 现在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民主和法制。

代议制民主起源于西方中世纪 人权学说史西方政治文明的基石 近代自由主义是近代和现代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主流。

西方的人都是公开的个人主义者,中国相反。 伊比利亚半岛曾被伊斯兰教占领几百年,所以葡萄牙的文化与其他有所不同。 个人主义【西方政治文明精髓、核心价值】 1.在西方被视为正价值的东西,在所有的非西方文明都被视为负价值——王丛云。 2.个人主义是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相遇时最主要的价值冲突。 3.西方的民主政治是对欲望的承认和合法化。 基督教是对个人灵魂的拯救,基督教是对个人权力的保障, 西方个人主义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个人与他们之间关系的政治哲学。

4.个人主义包含;民主、宪政、自由精神、平等观念、多元主义。 国家是工具

古代中国人活着是为统治者活着,为统治者服务就是人的价值。 5.独立的个人是社会的本原和基础,所有都是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之间的界限【精髓】 个人权力和国家权力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西方-群己权界概念。 中国人会给国家、家庭筑墙,但是没有给自己筑墙。

正因认识独立自由平等的,人才会产生责任感。 公共道德依旧是以个人主义为起点,我应该为共同体尽义务。

近代史西方列强的入侵给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可编辑修改word版)

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屈辱的历史,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毫无人性的侵略,给中国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对于中国的文化传承也是一场巨大的浩劫,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这一段屈辱的历史现代社会出现先了另一种声音,有的人认为在当时中国那种闭关锁国的状态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长期处于缓慢甚至停滞发展的状态,使中国从曾经世界一流的强国,沦为被各国其辱的对象。就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列强的入侵虽然方式残暴但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西方的文化科技以更快的方式进入中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加速了中国与世界的融合,对中国现代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我本人对于这种观点不是那么认同,中国近代的发展的确落后,西方列强的入侵也的确加速和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却让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西方列强的入侵造成了中国数亿人的伤亡,使中国大片国土沦为焦土,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也是的中国人民多少年积累的财富迅速的流逝。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对中华名族千年的文化积累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各种名声古迹付之一炬,各种留存于世的古代名人的真迹孤本也从此消失,各种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也在列强的入侵种失去了创城下去的机会,直至今日中国仍有很多精美的文物遗落在他国,这都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磨灭的耻辱。 试想如果中国没有经历那样的浩劫,的确中国的社会发展肯定不会有如此之快,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接触到西方的文明,但是由于中国的地缘政治决定,中国拥有广阔的边疆,拥有广阔的海域,中国与很多的国家有着陆地上的连接,所以不可避免的中国必然不可能完全管控国外思想的不断流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大陆上新思想也会不断的萌芽,终究会发展起来,这样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同时没有西方列强的侵略,没有巨额的战争赔款,没有巨大的人员伤亡。这一切的资源都会很有效的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加速中过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巨额的战争赔款以及对找中国基础设施的损坏,如果这一切能够用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完全有机会后来居上,完全有机会超越今天,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西方列强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近现代军阀混战,内战数年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名族流传下来的历史瑰宝会更多,优秀的文明会更加完善传承下来,那样中国现在的文化发展将会更加的完善。 所以我认为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是一场巨大的浩劫,给中国民族带来的是永远的耻辱。所以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不让历史再次重演。 13土木1 王宁建议收藏下 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感谢百度文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