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限额管理试行办法

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限额管理试行办法

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限额管理试行办法
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限额管理试行办法

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限额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公司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建立公司风险控制管理机制,实施风险限额管理,提高公司总体风险控制能力,根据《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风险限额管理是指对公司总体投资规模、总体最大损失限额、各自营投资业务部门的投资规模、最大损失限额、预警限额等关键风险指标设置限额,并据此对业务进行监测和控制的过程。

第三条公司应定期评价风险限额管理的有效性,并根据市场、技术、法律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和完善。

第二章风险限额管理的组织架构及职责

第四条风险限额管理的组织架构分为三个层级:风险管理委员会与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部和业务部门。

第五条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公司最高的风险限额决策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1、确定公司年度总体投资规模、总体最大损失限额和调整方案。

2、当公司达到总体最大损失限额预警值(总体限额的80% )时,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相应操作方案和调整措施。

3、当《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达到公司设定的预警标准时,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相应操作方案和调整措施。第六条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各自营投资业务部门风险限额的设定和调整,主要职责包括:

1、确定各自营投资业务部门投资规模和最大损失限额。

2、确定各自营投资业务部门持仓规模和持仓比例;确定投资方向和总体资产配置方案。

3、当自营投资业务部门达到各部门风险限额时,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召开会议

讨论相应操作方案和调整措施。

第七条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

1、根据公司的净资本水平及公司发展战略,向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提供风险限额的分配建议。

2、根据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的决议进行风险参数设定、风险计量和风险限额监控。

3、负责风险限额超限报告和发起超限处理流程。第八条自营投资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

1、确定部门内各级别的子风险限额。

2、当达到部门风险限额的预警值时,各部门召开会议讨论相应措施,并将操作计划向风险管理部报备。

第三章风险限额管理流程

第一节风险限额分配

第九条风险管理委员会根据公司的净资本水平及董事会的决议,结合公司发展战略负责确定公司所能承受的总体风险水平,设定公司总体投资规模和总体最大损失限额。

第十条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根据风险收益的绩效情况在公司总体投资规模和总体最大损失限额范围内确定各自营投资业务部门的投资规模、投入资金限额和最大损失限额。

第十一条自营投资业务部门在投资决策委员会分配的部门限额内确定部门内各级别的子限额。子限额应与各部门业务性质、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相符合。各业务部门制定子限额时必须征询风险管理部意见,并将最终设定的子限额向风险管理部报备。

第十二条风险限额的分配应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和限额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整。

第二节风险限额监控和超限处理

第十三条根据财务总部提供的财务报表,当公司达到总体最大损失限额预警值时,风险管理部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提示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相应措施,风险管理部跟踪问题解决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将执行情况向公司管理层报告。第十四条根据财务总部提供的财务报表,当《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中

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与上月相比向不符合规定方向变化超过16%时,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相应操作方案和调整措施。

第十五条根据财务总部提供的财务报表,当《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

法》中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达到公司设定的预警标准时(对于规定不得低于” 一定标准的风险控制指标,预警标准是规定标准的140%;对于规定不得超过”

一定标准的风险控制指标,预警标准是规定标准的60%),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相应操作方案和调整措施。

第十六条当自营投资业务部门达到部门投资规模、投入资金限额、最大损失

限额时,风险管理部向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提交提示报告,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召集会议审议采取控制措施,风险管理部根据决议监控执行情况。

第十七条当自营投资业务部门达到部门最大损失限额预警值(风险限额的

80%)时,风险管理部向自营投资业务部门发送风险提示函,各业务部门内部召

开会议讨论相应措施,并将解决方案报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跟踪解决方案的执行情况。

第十八条自营投资业务部门应和风险管理部协商确定单个投资品种的风险限额,当单个投资品种达到风险限额时,自营投资业务部门应向风险管理部提交后续投资操作计划,风险管理部监控投资操作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十九条风险管理部负责监测风险限额的遵守情况,风险限额超限必须经相关决策层书面审批,并向风险管理部备案。

第二十条风险管理部负责按照公司内部控制管理评价制度检查公司各部门执行本办法的情况并依据制度予以评价。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证券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实施细则

信息系统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AA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对计算 机应用的集中统一管理,规范全公司系统的计算机应 用,保证计算机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转,根据公司《信 息系统管理办法》,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项目立项和审批程序、计算机设备购置和使用管理、应用软件开发管理、 计算机设备报废管理、耗材管理、网络管理、机房管 理、技术文档的管理、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网络防病 毒管理以及技术培训管理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室、中心及所属证券营业部(以 下简称营业部)。 第二章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申请、立项 和审批程序 第一条计算机应用项目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新建与改造、硬件设备与系统软件的购置、升级以及应用软件开发与升级等。 第二条凡单价超过五千元的计算机应用项目,须填写《AA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计算机应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见附表1),并报公 司信息技术中心审批。 第三条已立项的计算机应用项目完成后,由公司信息技术中心会同有关业务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验收小组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形

成《AA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计算机应用项目验收报告》(见附表 2)。 第四条公司各部室、中心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提出本部门下一年度的计算机应用项目建设、购置及升级计划,填写《计算 机设备需求计划表》(见附表3)、《计算机设备资金需求计划 表》(见附表4)报信息技术中心。 第五条信息技术中心根据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和各部室、中心及营业部提交的计划,汇总制定公司下一年度计算机应用 项目购建计划,报请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对于计划外的计算机应用项目,除特殊应急项目特批外,其他原则上不予审批。 第七条对于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涉及面广的计算机应用项目,信息技术中心将邀请业务需求部门、营业部电脑人员及有关 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和评审,原则上采用统一招标,统一推广 的方式。 第三章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防范和化解各种技术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各 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条例》、《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信息系统技术管理 规范(试行)》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涉及安全管理组织建设、安全策略、系统环境安全、软件安全、设备(实体)安全、网络和通讯系统 安全、用户及权限管理、操作安全、病毒防范、系统备份、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doc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由于信用管理在中国是个全新的课题,中国企业在信用风险的监控管理方面无疑与西方先进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数据看,中国企业的平均坏帐率高达6%左右,部分商业银行甚至高达40%以上,美国企业的平均坏帐率仅在0.5%左右,两者相差10倍。有人将原因归结于信用环境,这当然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这只是外因。更重要的是内因,中国企业缺乏西方先进企业有效的信用管理和控制手段,这无疑使恶意者有机可乘,也给自己留下了祸根。 目前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销售前很少对客户作资信调查和资信评估;信用决策凭经验,凭感觉;惧怕风险,盲目追求"零"风险而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业务萎缩;迁就客户,盲目相信老客户,没有动态跟踪其变化;没有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不能分级授信,导致客户忠诚度不高,业务员的流失可能直接引起客户群的流失;出现逾期应收帐款处理方法不当和不力,导致帐龄很长,回收可能性降低,最终由于债务人逃逸,破产倒闭或转移资产而导致事实坏帐;把法人间的商业贸易行为等同于自然人间的行为,产生法律问题;没有“放帐额度”或“信用限额”的概念;相信并盲目期待一种可以转嫁或规避所有风险的方法存在;没有“避险管理成本”概念,也不计提坏帐准备;无法正确看待坏帐损失,害怕帐面明亏而迟疑,结果潜亏要远远大于明亏;缺乏法律意识,对合同、还款承诺、争议解决方式等维权性证据不重视。

如何掌控企业应收帐的风险 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加强商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力以外,提高信用销售(赊销)的能力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在应收帐款上适当的投入是必须的,关键是企业如何才能在实行赊销扩大销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我们大可不必谈"应收账款"而色变,问题是,企业是否对每笔“逾期”的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是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该笔逾期应收账款的最佳处理对策,并马上付诸实施——这正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能。 一笔应收帐发生逾期甚至走坏的原因有很多,专业上将这些原因归为三类:销售问题,也称为贸易纠纷;财务问题;道德或犯罪问题。 我个人认为在所有的经贸往来中,99.99%以上的贸易是非常正常和健康的,涉及商业刑事欺诈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在中国,这样的问题似乎大了一点,但由于证据的原因,定性较难)。更多的是由于企业盲目追求销售量而忽略了买方实际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及财务上承担债务的能力,一旦对方经营出现偏差,这将导致授信方对风险失控从而承受损失。 在中国企业中有着这样一种怪现象,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人员更替时,由于继任者害怕追不回逾期账款而变为事实坏账,影响其业绩,对前任领导经营中产生的逾期账款,宁愿将其继续作为应收账款保留在账上,也不愿意去积极追收。而恰恰在处理逾期应收账款方面,最忌讳的就是拖延,很多本来能够收回的账款,随着时间的流逝变为坏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 附件2 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根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及自律规则,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证券公司应按照本指引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流动性风险,是指证券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第四条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是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其流动性需求能够及时以合理成本得到满足。 第五条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应遵循全面性、审慎性和预见性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应全面覆盖证券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及所有表内外业务。

(二)审慎性原则。证券公司应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各个环节进行严谨、审慎判断,保障公司流动性的安全。 (三)预见性原则。证券公司应加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规模及期限结构变化方面的预测分析,合理预见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协调公司表内外各项业务发展。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责 第六条证券公司应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董事会、经理层及其首席风险官、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报告路线,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及问责机制。 第七条证券公司董事会应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负责审核批准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偏好、政策、信息披露等风险管理重大事项,持续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并对流动性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证券公司经理层应确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公司具有足够的资源,独立、有效地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确保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政策在公司内部的有效沟通、传达和实施;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或采取相应手段,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充分了解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等。 第九条证券公司首席风险官应充分了解流动性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并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指引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根据《人民国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等法律法规及自律规则,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用风险指因融资、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等违约导致损失的风险。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一)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 (二)互换、场外期权、远期、信用衍生品等场外衍生品业务; (三)债券投资交易(包括债券现券交易、债券回购交易、债券远期交易、债券借贷业务等债券相关交易业务),债券包括但不限于国债、地债、金融债、政府支持机构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同业存单;

(四)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 (五)其他涉及信用风险的自有资金出资业务。 第四条证券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应遵循“全面性、部制衡、全流程风控”的原则组织进行相关业务。 (一)全面性原则: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应全面覆盖证券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包含所有表外和境外业务,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二)部制衡原则:证券公司应确保前、中、后台的职责分离,并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防利益冲突; (三)全流程风控原则:证券公司应对信用风险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谨、审慎判断,对业务信用风险的管理应贯穿业务全流程,完善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应对及全程管理,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保障可持续经营。 第五条证券公司应将所有子公司以及比照子公司管理的各类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纳入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信用风险管理全覆盖。 第六条按照全面风险管理规要求,证券公司应建立健全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可

当前信用风险管控形势的分析与思考讲解学习

当前信用风险管控形势的分析与思考 陈育林 今年以来,银行业信用风险呈加快暴露趋势,对守住风险底线、推动银行业深化改革、更好支持实体经济提出了重大挑战。为科学应对严峻的信用风险形势,笔者在对当前信用风险暴露表征、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找准各方定位、推进风险化解、危中寻机乃至化危为机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当前信用风险暴露的主要特点 (一)风险表现的全面性。银行业信用风险在行业、地区和客户分布上持续扩散。一是行业内整体反弹。从相关数据来看,全国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普遍呈加快暴露趋势,其中大型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劣变趋势更为明显。二是地域上普遍反弹。从去年二季度开始,银行业信用风险从珠三角、长三角到黄三角,由南向北呈阶梯式蔓延;今年开始,信用风险又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逐步扩散;而且风险开始出现在银行、信托、融资性担保机构甚至民间融资之间相互交叉感染的苗头。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压力较大区域和民间金融比较活跃的区域,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三是客户集中反弹。不仅大中型企业信用风险暴露加快,而且小微、农户贷款不良也开始普升。以山东为例,截至2014年6月末,山东大客户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0.26%,小微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0.4%,农户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1.61%。 (二)风险发生的集群式。联保贷款,作为经济上行期解决企业

融资担保难题的创新方式,却随着互联互保的非理性扩张和经济面的调整,“意外地”使单体客户风险被放大并蔓延及整个担保圈(链),引发担保圈(链)企业的“火烧连营”。调查显示,担保圈(链)一般沿产业链或行业在区域客户集群内构建,经营规模、整体实力、贷款金额等接近的企业之间更易形成互保,并通过关联企业、上下游客户、关系人等形成层层担保圈,涉及银行众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多米诺骨牌效应”已成为当前企业集群风险暴露的形象描述,甚至一家中小客户的突发风险即可诱发区域性群体风险事件。 (三)风险暴露的复杂化。当前银行信贷“大户情结”的路径依赖依然存在,扎堆追逐本地优质客户,部分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甚至普遍跨区域授信,导致信贷资源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团集中。而这些企业多为当地支柱企业,政府、银行、企业与职工各方利益错综交织、互相博弈,关系经济金融社会秩序稳定。风险发生后,地方政府往往在“保银行”还是“保企业”中摇摆,涉及央企情况则更加复杂,由于央企在地方地位的相对超然性、银行客户关系维护的相对重要性,其地方子公司发生授信风险时,需理顺的关系更复杂多元、处置难度也更大。 信用风险加快暴露的原因分析 (一)“去产能化”中的金融阵痛。产能过剩是眼下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5大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国务院专门印发化解指导意见,要求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但银行在化解过剩产能中对相关行业的信贷政策普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说明 .doc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说明 一、修订背景 (一)修订背景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实施两年多以来,推动了证券公司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行业各公司虽初步建立了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但在风险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组织架构、信息系统、量化指标体系、人才队伍、风险应对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此外,大部分证券公司未将子公司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难以介入,无法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 为适应经济形势,按照“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的要求,提升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防范行业风险外溢,需要对《规范》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提升《规范》的指导性、可操作性,推动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二)主要修订思路 一是对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明确风险管理每个层级的风险管理承担的职责,增加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首席风险官、内部审计以及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职责;对首席风险官任职条件提出

要求,包括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要求;增加对证券公司风险管理部门人员以及承担管理责任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人员的配置要求,明确对风险管理部门人员工作称职的,其薪酬收入总额应当不低于公司总部业务及业务管理部门同职级人员的平均水平,同时增加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 二是将子公司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覆盖范围,提出具体风险管理要求。明确证券公司子公司风险管理实施垂直管理的模式,同时提出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人的任命应由证券公司首席风险官提名,子公司董事会聘任,其解聘应征得证券公司首席风险官同意。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人应在首席风险官指导下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并向首席风险官履行风险报告义务。子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人应由证券公司首席风险官考核,考核权重不低于50%,此外,对《规范》中原来只对业务部门、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要求覆盖到子公司。 三是对《规范》划分章节,完善《规范》的框架。在修订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六个一”,将《规范》划成六个章节,具体包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第三章风险管理政策和机制、第四章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第五章自律管理、第六章附则。其中,将健全的组织架构与专业的人才队伍合并成第二章,即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将可操作的风险管理制度、量化的风险指标体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及《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解读__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规定,流动性覆盖率与净稳定资金率应均不低于()。 A. 50% B. 80% C. 100% D. 200%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2. 根据《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规定,证券公司应在每月结束之日起()个工作日内, 向中国证券业协会报送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报表。 A. 5 B. 7 C. 10 D. 15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3. 证券公司应对首席风险官履职提供充分保障,保障首席风险官能够充分行使履行职责所必要的 ()。 A. 参与权 B. 知情权 C. 决策权 D. 选举权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二、多项选择题 4. 根据《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有关规定,下列有关净稳定资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证券公司的净稳定资金率应不低于100%

B. 净稳定资金率与可用稳定资金成正比 C. 净稳定资金率与所需稳定资金成反比 D. 净稳定资金率是指所需稳定资金与可用稳定资金之比 您的答案:A,C,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5. 根据《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有关规定,下列有关流动性覆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流动性覆盖率指压力情景下公司持有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与未来30天的现金净流出量之比 B. 证券公司的流动性覆盖率应不低于80% C. 证券公司的流动性覆盖率应不低于100% D. 证券公司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在2015年6月30日前达到规定标准 您的答案:A,D,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6. 根据《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规定,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合理设定应急计划触发条件 B. 规定应急程序和措施,明确各参与人的权限、职责及报告路径 C. 列明应急资金来源,合理估计可能的筹资规模和所需时间,充分考虑流动性转移限制,确保应急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充分性 D. 证券公司应定期对应急计划进行演练和评估,并适时进行修订 您的答案:B,C,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批注: 7. 优质流动性资产包括()。 A. 货币资产、结算备付金 B. 未被冻结或质押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金融债券、地方政府债、信用评级AA-及以上信用债 C. 固定资产 D. 未被冻结或质押的上海180指数、深圳100指数、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其折算后金额不超过优质流动性资产总额的15% 您的答案:B,A,D 题目分数:10

证券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证券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贯彻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利润为中心,合规经营、开拓创新”的经营指导方针,适应公司全 面提升公司各项业务和管理水平,逐渐形成长城经 营特色,争取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 实现公司系统内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有效管理,充 分发挥计算机技术资源的整体优势,特制定本管理 办法。 第二条公司计算机应用管理工作坚持科学、规范、安全、高效、实用的原则。 第三条公司计算机应用管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集中统一管理是指在公司系统内,以统一规划、统一 标准、统一应用、统一实施、统一采购的“五统一” 方式,分步实施推广计算机应用技术,并对计算机 应用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四条公司设立信息技术中心,下属各营业部设立电脑部。公司计算机应用由信息技术中心归口管理。第五条公司信息技术中心是全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规划、管理和技术协调的主管部门。各营业部电脑部在技 术上接受信息技术中心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在业 务及行政上接受所在营业部负责人的领导和管理。第六条信息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能是:

1、保证公司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前瞻性。 2、保障当前投入使用的系统稳定运行。 3、结合业务发展与技术更新,及时推出高质量的新技术应 用系统。 4、建立并保持高素质的、稳定的技术队伍。 5、协助公司制定信息技术应用的整体发展策略。 6、根据整体的发展策略,制定具体的年度工作规划并组织 实施。 7、制定或改进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开发、维护及应用的规章 制度。 8.配合人力资源部,对公司及营业部电脑人员的考核、聘 用、任免以及培训。 8、协助进行公司内计算机软硬件的选型招标。 9、审批营业部计算机软硬件购置的年度预算及相应技术 鉴定,审核计算机设备的购置、报损、报废等工作。10、协助公司作不定期的技术审计,对营业部信息系统进行 专项检查。 11、完成总部的各应用信息系统及交易系统的日常维护工 作,包括通讯、网络、系统、应用、安全(防黑客、防病毒、数据备份)等。 12、负责具体指导和监营业部电脑部工作,对营业部提供实 时技术支持和现场服务。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OC)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一、信用风险及其成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健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和社会经济体之间信用关系的缺乏则是最主要的问题。信用成为当前商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信用的缺失造成了市场交易成本的极大提高,企业要为正常的商品交易支付更多的无效成本,同时面临更多的交易风险,这些情况直接造成了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下降。随着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交易方式从现金交易逐步过渡到信用交易,信用经济蓬勃发展。与此相适应,信用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国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的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需要提供优惠的价格或赊销条件,导致利润越来越薄;另一方面,客户不守信用,随意拖欠账款,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解决收款难的问题,但由于信用管理经验不足,结果还是产生大量呆账、坏账,使本己单薄的利润被严重侵蚀。对于企业而言,不能够坐等环境的改变,尽快适应这样的环境,提高自己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现实的选择。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的全面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一个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能使企业在经营中能够更好的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良好的效益。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分为本金风险和重置风险。当一方不足额交收时,另一方有可能收不到或不能全部收到应得账款或权益,造成损失,这就是本金风险;违约方违约造成交易不能实现,未违约方为购得股票或变现需再次交易,因此可能遭遇受因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重置风险。

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制度.doc

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制度1 XX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公司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提高总体风险管理能力,保障公司规范经营和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分支机构。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公司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在战略制定和日常运营中,对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动态监控、及时应对和有效管理的持续过程。 第四条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健全与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可操作的制度流程、健全的组织架构、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量化的风险指标框架、有效的化解机制、专业的人才队伍,确保在公司整体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第五条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为: (一)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包括公司面临的所有风险 类别,全面覆盖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确保不存在风险管理的空白或漏洞。

(二)重要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对重要业务事项、主要操作环节和高风险领域实施重点控制。 (三)制衡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通过制度、流程、系统等方式,确保前、中、后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不相容职务应合理分离。 (四)适当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风险管理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六)独立性原则。承担风险管理职能的部门应当与业务部门保持相对独立。 第六条公司在制定战略、设定目标、做出决策、日常经营过程中自上而下贯彻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培训,强化全体员工风险意识,培育高层倡行、全员有责、主动管理的风险文化。 第七条公司制定并持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组织架构、授权体系、相关职责、基本程序等,并针对不同风险类型制定可操作的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应对、报告的方法和流程。公司通过评估、稽核、检查等手段保证风险 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第二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职责 第八条公司建立由董事会负最终责任、经营管理层直接领导,以风险管理

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的架构和应用分CS


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的架构和应用 100 分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
1 . 报盘去重机制,主要是为了避免( )。
?
A.订单重复查询
?
B.订单重复回报
?
C.订单重复确认
?
D.订单重复申报
我的答案: D
2 . 集中交易系统是证券交易系统的核心。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扩展,集中交易系统衍生出除了( )的三大
业务范围。
?
A.交易
?
B.产品
?
C.服务
?
D.行情
我的答案: B
3:集中交易关键技术中高速缓存可以为( )提供访问提速。A A.静态信息 B.订单信息 C.客户信息 D.登录信息
4:集中交易技术架构主要由( )构成?ABCD A.接入前置 B.业务路由 C.业务逻辑 D.事务执行
5:未来证券交易系统架构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是( )等。ABCDE A.微服务 B.虚拟化 C.容器化 D.大数据 E.人工智能
6:交易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哪几个方面进行保障?( )BCD A.自动连接 B.高可靠机制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C.负载均衡 D.低延时
多选题(共 5 题,每题 10 分)
1 . 证券交易系统架构的关键特性包括( )?
?
A.交易事务
?
B.可靠快速
?
C.安全冗余
?
D.超低延时
我的答案: ABC
2 . 下列关于投资交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投资交易主要包括了自营、资管、PB 等投资类交易。相对集中交易,投资交易增加了投资业务
管理流程,以及固收、银行间、期货、外汇等交易市场。
?
B.早期证券业务范围较窄时,投资交易证券交易部分主要是通过集中交易执行,随着投资交易规
模扩大,证券公司的自营、资管投资管理系统一般已独立于集中交易。
?
C.PB 系统由于属于经纪业务的范畴,所以目前有分仓集中交易与直连报盘两种模式,但是账户管
理、日终作业等还是与集中交易相关联。
?
D.投资交易系统,由于自身客户数量较少,存在多层账户管理、交易指令管理、风险管理、合规
控制、头寸管理、算法交易以及策略交易等,技术架构侧重点与集中交易不同。
我的答案: ABCD
3 . 集中交易系统除了交易系统外,还包括( )。
?
A.产品销售系统
?
B.账户服务系统
?
C.银证系统
?
D.清算交收系统
?
E.法人结算系统
我的答案: ABCDE
4 . 网上交易系统的架构,除了为客户提供订单服务外,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交易订单执行外的投资辅助功
能,如( )。
?
A.行情
?
B.数据
?
C.资讯
?
D.投资分析
?
E.交易
我的答案: ABCD
5 . 证券交易系统建设模式演变主要包括(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保障证券行业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自律规则,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证券公司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对公司经营中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动态监控、及时应对及全程管理。 第三条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与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架构、可靠的信息技术系统、量化的风险指标体系、专业的人才队伍、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 证券公司应当定期评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改进风险管理工作。 第四条证券公司应将所有子公司以及比照子公司管理的各类孙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分支机构风险管理,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

第五条 [风险文化]证券公司应当在全公司推行稳健的风险文化,形成与本公司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念、价值准则、职业操守,建立培训、传达和监督机制。 第二章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第六条证券公司应当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履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责分工,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 第七条证券公司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 (一)推进风险文化建设; (二)审议批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 (三)审议批准公司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以及重大风险限额; (四)审议公司定期风险评估报告; (五)任免、考核首席风险官,确定其薪酬待遇; (六)建立与首席风险官的直接沟通机制; (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风险管理职责。 董事会可授权其下设的风险管理相关专业委员会履行 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 第八条证券公司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经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

证券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及营销

武汉金融2003年第1期总第37期11 一、营销策略的演进过程 十九世纪初期,是大众营销(M ass M arketin g )手法大张旗鼓的时候;大众营销,是指销售者重视大量生产、大量配销及大量促销一项产品给所有的购买者,以亨利福特(H enr y F ord )提供T 型汽车给所有购买者为典范(K olter ,1998)。1991年,著名的行销大师 M ckenna 提出了关系营销(R elationsh i p M arketin g )的 理论,紧接着另一个革命性的营销理念“一对一营销”(One to One M arketin g )也随之而起(A llen ,K ania &Y aeckel ,1998)。 关系营销作为对以往各种营销观念的总结和发展,指的是与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的关系交换所进行的一切活动(M or g an &H unt ,1994)。关系营销包括几个要素:以个别客户为分析单位,利用信息科技与资料库等工具建立个别客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建立与客户之间长期性的结合以获取其终身价值。关系营销与传统的交易营销在观念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交易营销是指厂商着眼于单次的交换或交易,分析的单位是单次的市场交易,厂商的利润来源就是该次的交易,是一种相当短期的时间观点。 二、证券公司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的内涵 1、以智能代理人的角色重新定位证券公司 不论是传统企业也好,或是新兴的网络公司也好,都应该从服务消费者的角度来面对网络。也因为如此,证券公司往往会面临重新定位的问题。证券公司在推行一对一营销时,必须将自己定位成“可信赖的智能代理人”,以拥有强大的记忆功能为基本条件。也就是证券公司必须有能力成为消费者最信赖的咨询对象,因为通过网络科技及数据库的整合,企 业能够对每一位消费者的基本资料、偏好、消费习惯如数家珍,进而提供完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人化服务。而证券公司的重新定位,虽然会面临组织内部的强大挑战,但有助于发展“重视顾客而非重视产品”的组织文化。 2、以最终顾客的角度重新思考营销策略 二十一世纪的消费者需求更趋多样;大量制造、运用大众媒体进行大众营销的观念已不敷未来消费者的需求,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才会是证券公司的成功关键。同时,经由网络,不论是语音、电子邮件、移动通讯上网等多元化接口,证券公司都将直接接触到每一位消费者,而对消费者而言,可借此管道与证券公司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因此,证券公司应从最终客户的角度对原有营销策略进行反思。 3、建立及管理数字化数据库系统 未来证券公司所管理的对象是顾客及顾客行为,而品牌经理会被满足顾客需求的客户经理所取代(N ew ell ,1997)。顾客资料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资产,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可为证券公司提供一种强大的竞争优势。证券公司可以根据其所推出的某项优惠,寻找出符合此项优惠的不同群体或个人,并对他们可能产生响应的机率进行评比,进而发掘新客源。 4、规划一对一网络营销架构 证券公司规划一对一网络营销架构可以分为两个平台:一是维护客户关系的平台(custom er interac 2 tion p latform ),其功能是让证券公司和客户能持续接 触与沟通。此沟通是双向的,一方面透过各种接口使企业可以执行销售活动计划,一方面证券公司同时可通过这些管道,搜集到和客户有关的种种信息,包括静态的销售记录和动态的顾客响应等,以作为分 摘要:根据80/20法则,一个企业80%的业绩来自于20%的客户,如何能确切了解客户需求,从而发展出对客户 与企业有利的价值、策略与机制,已成为证券公司赢得竞争的热门课题。如何维系及培养现有客户已经成为证券公司营销人员的基本要务。尤其在电子经济(E -econ om y )的时代中,证券公司必须重新思考与客户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营销方面实现变革,引入客户关系管理,证券公司应该依照每一位顾客的独特需求,量身订做(custom ization )其所需的产品及服务,实现定制化。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40(2003)01-0011-0003 证券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及营销 聂祖荣 1 李波 2 (1.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2.长江证券公司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00) Investment Stoc k &Ins uranc e

交易对手库管理制度

交易对手库管理制度 一、交易对手评级及相应交易限制 证券投资部部负责评估交易对手的结算风险,并向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出为交易对手建立信用评级的建议,并限定不同信用评级的交易对手的交易限制及结算规定,制定并定期更新《银行间市场交易对手库》。在取得证券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后,证券投资部及合规与风控稽核部将负责全面监控交易中对交易对手限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合规与风控稽核部将定期回顾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评价,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出增减、调整、更新交易对手信用等级的申请。 二、固定收益业务交易对手库采用分类管理的原则 根据银行间市场成员的财务报表及最新经营状况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按其资信水平划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交易对手,采用不同的交易结算方式。 ?A类交易对手,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债券交易和承销较为积极,交易量与承销量排名靠前,具有良好信誉和较大资产规模的金融机构;对于A 类交易对手,可采用见款付券、见券付款、券款对付的交易结算方式; ?对于B、C类交易对手,应采用对我方较为有利的交易结算方式。即当我司为付券方时,交易结算方式仅限于见款付券、券款对付;当我司为收券方时,交易结算方式仅限于见券付款、券款对付; ?对于D类交易对手,坚决不能与其做交易,避免出现结算风险。 具体的交易对手信用评级参见《银行间市场交易对手库》。各类别的交易限制如下:

三、质押式回购或同业拆借的风控管理 所有质押式回购的交易对手首期均应采用见券付款或券款对付结算方式,到期均应采用见款付券或券款对付结算方式。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债券交易结算规则》,其第三章明确规定:“质押式回购结算中的质押债券可以是单一

证券公司风险应对

证券公司风险应对 一、从业务构成看我国证券公司风险 我国证券公司(指综合性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按照《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有经纪、承销、自营、兼并收购、基金管理、咨询服务等。因此证券公司风险根据业务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证券经纪业务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较大,一般达到40—50%以上,因此经纪业务风险是证券公司最基本的风险,主要表现有: 1.经营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的佣金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较大,证券公司对经纪业务的依赖性增强,二级市场行情波动对证券公司收益影响较大,当行情低迷时,固定成本(如通讯费用、场地租金等)居高不下,经营风险凸现。 上海证券交易所2000年度会员年检结果显示,96家证券公司类会员只有32%被列为年检好会员,与99年相比在总体规模、盈利水平有一定提高的同时,仍有近十家证券公司出现亏损或接近亏损,相当一部分证券公司净资产低于平均水平,在资产经营安全性、合法合规经营、内部控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2.拓展业务风险 随着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的深入,证券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拓展业务时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措施,面临较大风险: (1)向客户融资。由于向客户透支资金的方法已经被严厉禁止,变相透支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利用国债交易向客户融资等),有的还与银行共同协作,使融资行为不易被发现。 (2)返佣。返佣使经营成本加大,一旦行情不好,返佣成为节约费用的包袱;返佣的帐务处理有的返还现金,管理漏洞较多;返佣比例制定亦有较大的随意性,增加了规范管理的难度;同时返佣税金的收取有的只代扣了个人所得税,未扣所得税、营业税,留下了隐患。(3)提供担保。证券公司有的分支机构为客户贷款资金提供担保,因担保方比较隐蔽,只有在资金链出现断裂,才有可能被发现,而这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已十分严重。(4)三方监管。有的证券公司分支机构实行三方监管(一客户提供资金给另一客户买股票,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监管客户的股票,以保证另一客户资金安全),这是《证券法》不允许的行为,监管协议不受法律保障,监管行为不受法规认可,一旦发生纠纷,证券公司十分被动。(5)业务创新。为追求规模扩大和市场占有率增加,证券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业务创新,并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业务创新遇到来自包括技术、咨询、培训和推广等多方面的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 (2006 年7 月5 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85 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根据2008 年6 月24 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2016 年6 月16 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立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加强证券公司风险监管,督促证券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防范风险,根据《证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遵循审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计算净资本、风险覆盖率、资本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编制净资本计算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表内外资产总额计算表、流动性覆盖率计算表、净稳定资金率计算表、风险控制指标计算表等监管报表(以下统称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 第三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审慎监管原则,对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调整之前,应当公开征求行业意见,并为调整事项的实施作出过渡性安排。 对于未规定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的新产品、新业务,证券公司在投资该产品或者开展该业务前,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向中国证监会、公司注册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下简称派出机构)报告或者报批。中国证监会根据证券公司新产品、新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状况,在征求行业意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及计算要求。 第四条中国证监会可以按照分类监管原则,根据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内控水平和风险控制情况,对不同类别公司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计算要求,以及某项业务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进行动态调整。 第五条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对证券公司净资本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数据的生成过程及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根据监管需要,要求证券公司聘请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风险控制指标监管报表进行审计。

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的架构和应用(中国证券业协会远程培训考试)

1 . 快速交易系统一般采用()机制实现低延时与高可靠并存。 ? A.通信组播 ? B.多活节点 ? C.内存报盘 ? D.内存订单管理 我的答案:B 2 . 关于证券交易系统架构中数据库集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据库集群由一台服务器及共享存储组成 ? B.数据库集群具备高可用、高性能、可伸缩性和较低成本 ? C.数据库集群支持多节点同步处理,同时通过存储等技术实现本地多节点备份 ? D.数据库支持实时多级复制,复制延时控制在行业要求指标内 我的答案:A 多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1 . 下列关于投资交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投资交易主要包括了自营、资管、PB等投资类交易。相对集中交易,投资交易增加了投资业务管理流程,以及固收、银行间、期货、外汇等交易市场。 ? B.早期证券业务范围较窄时,投资交易证券交易部分主要是通过集中交易执行,随着投资交易规模扩大,证券公司的自营、资管投资管理系统一般已独立于集中交易。 ? C.PB系统由于属于经纪业务的范畴,所以目前有分仓集中交易与直连报盘两种模式,但是账户管理、日终作业等还是与集中交易相关联。 ? D.投资交易系统,由于自身客户数量较少,存在多层账户管理、交易指令管理、风险管理、合规控制、头寸管理、算法交易以及策略交易等,技术架构侧重点与集中交易不同。 我的答案:ABCD 2 . 集中交易系统除了交易系统外,还包括()。 ? A.产品销售系统 ? B.账户服务系统 ? C.银证系统 ? D.清算交收系统 ? E.法人结算系统 我的答案:ABCDE 3 . 网上交易系统的架构,除了为客户提供订单服务外,主要是为客户提供交易订单执行外的投资辅助功 能,如()。 ? A.行情

信用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陡增,GDP增速放缓,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应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长期以来信用风险的破坏性、联动性和不确定性给经济主体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各类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同时也是企业融资难的核心原因。 信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稳定市场秩序和提高资金使用率的双重功能。企业信用是核心竞争力的象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既包括防范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管理,也包括企业自身是否选择守信的成本-收益考量。本文总结的信用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认知、评估、预警、监控和补救。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即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借款人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而广义的信用风险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在银行的信贷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信用级别的下降而导致其债务价值下降,进而引发债权人损失的风险。此时借款人虽然没有发生贷款违约行为,但是却造成了对债权人的潜在损失。(2)个人或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与他人或企业达成契约后,因任意当事一方不履约经济契约所导致的违约可能性也属于信用风险。这些契约不仅包括贷款契约,还包括股权契约、货款契约、保险契约等。 二、信用风险的来源 从信用风险的来源来看,信用风险源可表现为国家风险源、行业风险源、运营风险源和财务风险源四种。国家风险源导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法律状况发生变化而导致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它往往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密切相关。行业风险源导致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整个行业的衰退而造成整个行业中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并引发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运营风险源导致的信用风险则是指债务方由于在生产经营环节出现问题而引发债务契约违约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源导致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自身财务状况恶化而导致债务方不能按时履行债务契约而引发的违约可能性。对企业而言,国家风险源和行业风险源是很难控制的,属于系统性风险源,而运营风险源和财务风险源是由债务契约方自身原因引起的,属于非系统性风险源。 三、信用风险的特征 依据韩静(2005)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分析,信用风险可梳理出以下3个特点。 (1)客观性。A.H.WILLETT(1901)曾指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事件的不确定性的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