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与武术

佛与武术

佛与武术
佛与武术

宗教与武术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其发展历史多有着深厚的宗教背景。主要的代表门派有传承于河南嵩山佛教名刹的少林派;传承于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武当派;以及传承于西蜀峨眉山的峨眉派等等。尤其以少林武功和武当武功为代表,民间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

在中华武术史上,宗教对武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对技术层面的武功招式和武功套路的影响,更有对理论层面的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的影响。历史上,对中华武术产生重要影响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

一、佛教与中华武术

佛教文化对中华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为解除生老病死等人生痛苦,佛教以缘起论为指导,吸收了古印度瑜伽禅定的修行方法,形成了以戒、定、慧三学为内容的宗教信仰体系。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土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其理论思想、道德观念和修行实践为中华传统武术提供了新的营养。众所周知,中华武术重要代表之一的少林武术,即源出佛门古刹少林寺。少林武功发端于少林寺建寺之初,长期以寺院为中心,以僧人为主体而传习,在发展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武术及民间武技、气功、养生等内容,以后逐步形成为以佛教禅学为核心,以“禅武归一”为特点的武术流派。除少林功夫外,由南宋末年峨眉山白云禅师开创的峨眉派综合佛、道两家及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术之精华,形成了养生与武术相结合的修炼体系。

太虚大师曾经指出,“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学是中国佛学的核心。少林武术运用佛教的禅定方法为其武功基础。其功夫可分为内外两种:外功专练刚劲,如打马鞍、铁臂膀等,与禅定似无太大关系;内功为强身健体之术,克敌制胜之本。谚云:“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里所说的“功”指的就是内功。内功炼气炼柔劲,于外可力抵千钧,于内可祛病健身,属武术气功,与禅定关系密切。《少林拳法秘诀》开篇即是“气功阐微”,强调武功“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气功有炼气、养气两说。

炼气讲究姿势、调息、运气,是在佛教禅功基础上吸收道教及民间气功而形成的武术内劲气功。《少林内功绝技》一书介绍的内功,即是打坐,坐定排浊之后,意守丹田,或数息、调息,摄心入定。这是佛教一般的禅定法。另外,少林诸派拳法的内功,均以马步站桩为先,以四肢运动为次。站桩时身体摆成固定姿势,气沉丹田,调息运气,精神专注不散,这也是一种站式的、以练筋力为主要目标的禅定。

养气属心意的锻炼。少林拳十分重视心意的锻炼,以禅的调心法为炼心法则。佛门武僧教人修炼内功,注重养气调心,以心意的持守为要诀。尤其强调锻炼心意、参透禅机。据《少林拳术秘诀》记载,清末南方武术名家李镜源曾记录寺僧传授学习技击的心要:(l) 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 (2) 欲学技击先学调息(数息),即不动心之道。(3) 欲学技击先学勘破生死,证悟本心。这三条心要实是禅定的精髓。

由此可见,中华武术的重要代表少林武术的发展、繁荣与佛教禅学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甚至可以说,佛教禅学思想是少林武术生养之根底。

二、道教与中华武术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以中国古代的巫术和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为基础,以先秦道家的老庄哲学思想为核心,以追求长生久视为目的的宗教。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便可以长生不死。道教主张“乐生、重生”,强调“仙道贵生”,鼓励人们追求长寿成仙的方法。千百年来,无数道教徒怀着长生成仙的信仰和热忱,积极探索,汲取各类修炼方术,积累并完善了大量与中国传统体育武术有关的实践方法。《道藏》中有关气功和导引健身的专著不下两千卷。

道教气功门类众多,既有守一、存思、行气、内丹等静功,又有导引、按摩等动功,许多炼养方法都被融入到中华武术体系之中。隋唐至近代由导引、内丹衍化派生出来的八段锦、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大成拳等都蕴含了丰富的道教文化内容。道教武术在理论上突出道家之“道”,在道功道术上注重导引养生方术,形成了以术养道、以武演道的发展轨迹。道教武术风格上具有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刚柔相济、避实击虚、圆转灵活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道教无为、贵柔、主静、虚灵等精神气质。可见,中华武术深受道家哲学和道教理论的影响。

在中华武术各种拳法中,以太极拳最为集中体现了道教的哲理精神。道教以清静为宗,以虚无为体,以柔为用,提倡无为、尚静、阴阳以及炼精、炼气、炼神等思想,这些理论逐渐融入到太极拳的血液中,成为太极拳的独特文化思想特征。道教中的“气论”对中华武学也有很深的影响。“气”被视为武术的根本,武术的种种外在表现,如武术功能、武术神韵等,均为“气”的体现。

《太极十三势行功歌诀》写道:“转变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静中能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气。”提出习练太极拳要注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王宗岳太极拳论》着重提出“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气的总体要求。可以说,太极拳吸收了许多道教的修行功法。道教武功(特别是内家拳)强调以道御气,以德养性;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些口诀的理论依据即是道教哲学提倡的无为、主静、抱一、守朴。

道教武术在中华武术中独树一帜,其中又以武当功夫为代表。道教武当派以内家拳著称。武当功夫经过历代武当道士的发展,现已形成包括武当三丰太极拳、太和拳、九宫掌、武当剑等各类内家功夫的武当门派,成为有别于少林“外家”(北派)的“内家”(南派)道教武术。

道教气功与武术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武术史的发展与变革,也使道教文化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宗教文化与武术人文精神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从整体上影响了中华武术文化,使之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对这种武术人文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宗教的戒律精神塑造了中华武术之魂——武德精神。

众多的武术名家和普通习武者往往同时具有宗教信徒的身份。这样的血缘关系必然决定

了其武功和武德的修炼与宗教修行的基础,即对宗教戒律的持守密切相关。宗教戒律建立在人类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是信徒日常生活及宗教修行时应当遵守的各种道德准则。武德又称武德修养,是习武者按照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以达到的高尚的道德境界。戒律是宗教伦理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武德是武术伦理道德观的题中之义。所以,宗教戒律精神和中华武术精神有着可以会通的道德基础。

虽然现代武术界公认的道德观念与佛教、道教的戒律有所不同,但也有不少共同点。以佛教为例,尤其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根本戒律,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大的合理性。在佛家慈悲戒杀之心的影响下,少林武功强调练武的宗旨在于锻炼体魄、自卫防暴,严戒恃艺妄用,恃强凌弱。道家武术也明确提出以“我命在我不在天”为指导思想,提倡刻苦习武健身、修心养性,以“德”自律,培养自己的高尚武德和人品。

戒律精神是宗教的根本精神,武德精神是中华武术之魂。宗教戒律的基本精神是“防非止恶,行善积德”。中华武德的基本精神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可见,对于宗教信徒和习武者来说,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价值理念的实现上是可以一致的。对于历史上众多宗教信徒与武术家身份合而为一的人们来说,宗教戒律精神和中华武术精神则更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

其次,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所注重的心性修养之道是提升习武者个体精神境界的有效方式。

佛道教在修炼时,一般都讲究修心养性、强身健体。人生在世,必先正心。这既是宗教持戒修行的出发点,也是中华武术修养的出发点。佛教在宗教实践方面注重对戒律的持守,重视内心的修养。通过持戒,去掉人的贪、嗔、痴等人生的根本烦恼。对于习武者来说,去除这些根本烦恼,既有利于去除心中杂念,促进武功修为的精进;也有利于个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道教持戒于心的戒律精神也有利于习武者个人心智、人格的完善。清朝,被誉为龙门中兴之祖的全真道龙门派道士王常月指出:持戒在心,如持物在手,手中之物,一放即失,心中之戒,一放即破。行善作恶,往往系于一念之间。此外,道教“身心双修”的原则还全面展现了习武者的道德修养和人格追求的合一取向,以求得物我平衡、内外平衡、阴阳平衡。自古习武之人追求的最高的理想是“天人合一”:通过武术的习练,达到与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教修行的理想也成了中华武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佛教与武术

武术是一种攻防的技艺,可以健身娱乐,也是肢体运动与哲学道理结合而成的一种学问。中国的武术是随着佛教东传而由印度正式传来中国,过去中国虽有武道,但是并没有系统、制度,也没有传承,后经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磨传入中国,启发民间的健身运动及自卫思想,从此丰富中国武术的内涵,产生各式流派,各成体系,武术因此在中国奠定了独特的地位,

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一环。

谈到武功,很自然的会让人联想到少林寺,因为少林寺在武术方面有过重大的贡献,武术界如果缺少了少林寺,中国功夫的历史将会黯然失色。在欧美有许许多多的人向往中国的武术,将它称为“中国功夫”,这应归功于少林寺僧俗精湛的武术,尤其是侠义助人的事迹,更是名扬海内外。

中国武术的发展

早期人类生存的条件十分恶劣,到处受到凶禽猛兽的侵犯,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与猛兽搏斗,因此发明一些保卫自己的抵御工具,这种格斗的形式就是武术的萌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再改进武器的制作,武术也跟着发展起来。

秦、汉以前,士农工商皆习武艺。古代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其中的“射”即射箭,“御”即驾车、骑马,这两种技能就是指武艺。唐代以前,武官的地位低落,主因是王者深怕武士掌有权力而滋生乱事,因此施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士一时成为不知诗书礼义的野人,所以武士的地位不为社会所重视,武术的发展也就受到限制。

直至达磨东来,带动少林拳术之后,才开启武术在中国的地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设置武举制的皇帝,首开以考试选拔武官,因而提升了武官的地位。元、明、清各朝在武术方面的发展仍然有限,今日能保有中国武术精神千余年不坠者,只有少林及渊源于少林的武当二派。

中国武术的发展,全靠一些武术大师的潜心贡献,历经数千年的变化而衍生各种拳术:如舒展灵活、快速有力的“查拳、华拳”;轻灵柔和、绵绵不断的“太极拳”;刚烈紧削、下盘稳固的“南拳”;洗练明快、气势兼雄的“形意拳”;摆扣走转、身移势变的“八卦掌”;发力刚脆、贴身近攻的“八极拳”;大开大合、放长击远的“通背拳”;拳法密集、如连珠炮般的“翻子拳”;猛劈硬挂、击长攻短的“劈挂拳”;以腿为主、变化多端的“戳脚”;朴实无华、攻坚打硬的“少林拳”;翻滚跌扑、身法莫测的“地趟拳”;拟形状物、妙趣横生的“象形拳”等等,这些都代表着中国武术的精华。还有今日享负盛名的日本空手道,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武术之一,然而却少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也是由佛教武术发展出来的。

少林武术的贡献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县的嵩山五乳峰下,相传菩提达磨曾经在此面壁九年,并且首创了“少林拳”。达磨创拳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达磨禅坐前后,都会舒展筋骨,做些运动,于是发明了少林拳;一说达磨讲经时,听闻佛法的弟子们个个没精打采,为了让徒众精神抖擞,强健身体,达磨便教授一套“十八罗汉手”的拳法,少林拳就是在十八罗汉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少林寺的武术远近驰名,其来有自:与达磨同时的慧光,未出家前为一武师,在少林寺出家后,居寺中多年,与少林寺僧众切磋武术,传授武艺,使少林寺的武术更进一步。又据《神僧传》记载:少林寺被盗,相持正危时,一烧火僧自厨下出,只身与众盗打斗。盗退,和尚腾空而上,自称紧那罗王而去。寺中至今供之。和尚去后,在其禅室发现许多图式,示寺僧以锻炼拳术之方,后人仿其法以锻炼,乃蔚成少林一派。

少林武术从隋末唐初开始闻名于世,因为唐太宗在征伐王世充时,延揽少林寺僧昙宗、志操、惠瑒等为助力,擒获世充侄仁则归唐,唐太宗于是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少林寺因此名声大振。

随着“天下功夫出少林”的名声日益显赫,天下武术菁英从各地慕名而来,在少林寺交流武技,共研武道,少林寺因而汇集了五湖四海的武师于一炉。宋代以后,少林武术汇纳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韩通的通背拳、马籍的短打拳等十八家拳法的精华,编著拳谱,流传后世。另有明代的程宗猷,深得少林武术的精髓,因而写出《少林棍法阐宗》的武术著作。

经过众多擅长武术的高手在少林寺习武,少林武术的内容也就日益增多,形成一个由拳

术套路、散打、器械和功法组成的武术体系。就少林拳而言,不仅是一种拳术,并衍生为附近民众习武的健身法,当地居民将这种拳法称为“少林拳”。“少林拳”的招术很多,有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虎战拳、少林十字拳、少林脱战拳、少林罗汉拳、少林石头拳、炮拳等几十种。少林拳法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拳打一条线”,意思是指拳路的起、止、进、退,全在一条直线上,有一句话形容少林拳法的特色为“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

少林寺因武技高超而名扬天下,这是原因之一,另一重要因素是少林武僧在国家危难时,均能挺身而出,以保卫国家民族。特别是嘉庆年间,东南沿海一带经常受到日本海盗的侵袭,少林武僧毅然组成僧兵队伍,由月空法师带领与倭寇作战,立下不少战功。少林寺培养许多武术人才,更创造不少武术功夫,使中国武术大放异彩,如今少林寺家喻户晓,被人们奉为武林圣地,毋庸置疑的,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武术精神

中国武术源自佛法东来而大放异彩,此乃颠仆不破的事实,同时也说明佛教与武术有着深厚的渊源。根据经典记载,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前,不但精通五明、四吠陀,对于一切兵戎法式、百般武器,无不纯熟通达。据说当太子悉达多年幼的时候,有一次净饭大王为了提倡武术,下令举办武艺竞赛大会,悉达多太子也参加了这项竞艺,并且取来祖父狮子王所用的宝弓,一举穿透七重铁鼓,而且入地成井,后人便称为箭井,足见悉达多太子武艺的高强。

佛陀成道后,更将武术的精神升华为慈悲的摄受。有一次,佛陀出游,忽然有五头醉象狂奔而来,大家都惊慌逃避,当醉象跑到佛陀面前时,却纷纷伏跪于地。有人问佛陀:“用什么方法降伏醉象?”佛陀回答:“并未起制象之心,仅以大慈大悲之心,同体平等之力,自然感化一切凶恶的众生。”身心修炼至极,力量自然显现。武术的道理也一样,凡修炼至极处的武士,对于一切防卫的功用皆能应付自如,这是本能所发出的力量。

中国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的真正目的不是用来伤害对方,而是为了自我防卫,所以学武应该遵守武术道德,甚至以培养武德作为习武的首要任务。少林武术便有十条戒规,要求少林弟子们持之以恒:武艺只用于自卫、不准好勇斗狠、尊敬师长、和善对待同辈、不得恃强凌弱、不轻显技术、戒酒、戒肉、戒女色、不轻易传艺给俗家子弟等。

永春白鹤拳也有“五戒”:一、不纵欲;二、不酗酒;三、不欺侮老人;四、不欺侮儿童;五、不欺侮妇女。另有“十戒”:戒好斗、戒好名、戒好利、戒骄、戒诈、戒浮夸逞能、戒弄虚作假、戒挑拨离间、戒为非做歹。并应遵行“四善”: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

这些戒律显然与佛教的五戒十善有相通之处,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的武林高手就是依照这些武德而行,才能使中国武术的精神流传至今。

佛教与武术有密切的关系,从悉达多太子的习武,乃至佛教的四大金刚、天龙八部等护法神威武的雄姿,以及手中执持的武器看来,佛教有威武、降魔的精神,甚至如果不能降魔,就不能成佛,所以佛陀的“八相成道”即有“降魔”一相。

佛教的武术,并非用来争强斗狠,而是一种慈悲、智慧、勇敢的表现。过去佛教僧侣出外云游,手中不忘带着禅杖,一方面是保护自己,再者,若于路上看到动物的死尸,还可以利用禅杖就地掩埋,这就是慈悲的体现。

此外,佛教徒于禅堂坐禅,所谓调身、调息、调心,就是在练功,尤其调心更是一种降伏烦恼的心地功夫。学佛修行,其实就是在与自己心中的烦恼魔军作战,藉着佛法的力量来驱逐烦恼魔王,所以要持精进的矛,披忍辱的铠,同时要实践慈悲、智慧、禅定、持戒、布施等六度万行,如此才能战胜烦恼魔军。尤其不只是降伏自己的烦恼魔王,同时要伸张公理,

制裁侵略。经典上记载,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有一个强盗要危害五百个商人,佛陀宁可犯杀生的罪业,也要救五百个商人,这是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因此真正的慈悲并非没有力量,并非消极退让,如果是为私仇或为私人利益而杀,这是佛教所禁止的;但是如果杀一能够救万,在大乘佛法里,也不是一味的禁止。因此,学佛固然要有菩萨的心肠,也要有金刚怒目;也就是说,要有慈悲的摄受,同时也要有武力的折服,如此才能捍卫公理,伸张正义。千百年来,佛教影响武术,而且升华了武术的精神,是一个恩威并济、悲智双运的宗教。

1.佛似乎是一种很迷信的东西,在多数人眼中,它就是吃斋念经,拜神拜鬼,叫人有病不治,烧香拜佛,修得正果,死后升入西方极乐世界,一句话:今生求佛只为来世脱苦。我不否认这是佛教所倡导的内容之一,但又何妨,你所看到的只是它消极的一面,佛文化远不是这些,倘若只看到迷信的一面,那只能是盲人摸象。佛的精华在于净化我们的心灵,不论你是一颗黑心,奸心,苦心,淫心,佛都能将它净化为一颗充满慈悲的心。佛能让我们看清世界,看透人生。

2.武术似乎是一种很暴力的东西,在多数人眼中,它就是打打杀杀,把人炼得四肢发达,浑身蛮劲,头脑简单的一个莽夫。我不否认这是习武带来的结果之一,但这只是被歪用吧了。武术的根本不是叫人打架,武术的精华在于通过武术以武救人,以武交友,以武治人,最重要的是以武自醒,使本性变得善良

3.佛与武术是较难把握的东西,自己不要强制去接触,如果不喜欢,那就不要刻意去碰它。可以说每个佛教徒都是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佛的认识才走上佛门之路。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佛门讲究一个“缘”字。我本人喜欢武术,在之前,我所谓的武术就是打架,现在我还是喜欢武术,但这才是武术,我这才明白什么是武术,武术讲究一个“悟”字。

4.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摆脱武力,战胜自己,得到解脱,这种解脱不在外界,而在自己的心中,人只有最终战胜自己,他才能战胜一切。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道士就是一生修道,僧人一生参禅,一旦修道和参禅失败,便是痛苦的一生。还记得《仙剑奇侠传》中李逍遥的师傅酒剑仙吗?他就是一个道士,可惜无法战胜自己,捆绕在红尘中。

5.佛与武术本是息息相同,武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佛,佛是武术的源头,我们不必刻意求佛,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充满着佛,你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做了一件坏事,你以为无人知晓,无知!当我在无人的时候想做坏事,我就会想到佛,这样心中的邪念便会消去,这叫“慎独”。武术也不是追求所谓的功夫有多厉害,武术可以用来路见不平,跋刀相助,它不仅表现在行动上,更表现在思想上,也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用拳脚功夫来帮助人,也可以用武德来说

服人。而佛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心中,至于那些佛家戒律不是太重要,比如佛家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是相对的,这主要是动机和度的问题。

6.少林武术是中国最成熟也是最高深的武学,起特点是“拳禅一体”,即拳与禅合二为一,拳指拳法,通过练习拳法可以强健体魄,禅指佛教中参悟教义,排除杂念的方法。佛门中即称“禅宗”,可以通过参禅内修心灵,名心见性,从而达到忘我无为,培养元气。拳与禅相辅相成,修禅可以养性,培养武德,可增进对武术的了解,而习拳可以强身,养元气,同时对领悟佛也是大有裨益的。

7.一个武者身上应充满佛性,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发展。佛与武术的连接点就是慈悲,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武者以慈悲为最高境界,如果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佛与武术是没有本质的区别

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要领

五十二式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要领 五十二式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主讲老师:李德印扇子构造:现在的扇子是用竹子和绸布做成的,扇子的两侧叫扇柄,也叫扇骨,上边叫扇顶,下边叫扇根,把扇子打开以后,平面叫扇面,扇面中间有10 条竹条叫扇颈,也叫小扇骨,是由小的竹片做成的,扇子的上边弧线叫扇沿,扇光滑的一面叫正面,那么由小扇骨突出的一面叫反面,以后会常常遇到这些术语。 分解教学 第一段预备时身体保持自然并步直立,好象练太极拳一样心静体松,精神集中,右手持握扇柄的要命部,扇顶向下,贴于右腿侧, 一,起势(开步抱扇):两手向前捧在体前,高与肩平,扇柄竖直,扇顶向上;步子呢,开步抱扇,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同时呢,把扇子举抱在胸前。这个动作在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并步抱扇敬礼,行一个抱扇礼,然后再分脚开步,分做两步不做。 二,斜飞势(侧弓步举扇):一是两臂绕转,屈蹲提腿,身体面向前方(假设面向南);二是右脚向右侧伸出去,侧开步,向西开步;三是侧弓步举扇亮相,把扇子送到右前方,身体略向右倾斜,眼睛看左前方,这是吴式太极拳的斜飞势的动作,身体斜中遇正,两手即要展开亮相,又不要挺直,不要做成长拳,要求含胸沉肩顶头,步型是侧弓步,东南亮相。 三,白鹤亮翅(虚步亮扇):一转腰摆扇;二穿手转腰;三虚步亮扇,面向正南,成虚步,前脚掌点地,扇子呢,抖挽侧立开扇,扇骨坚直向下,扇面正向前方。这个动作象杨式的白鹤亮翅的动作,当然杨式的白鹤亮翅动作是横抱向左列(扌列)开,扭转的攻防含意。这里呢,是采用了穿臂亮扇的动作。 四,黄蜂入洞(进步刺扇):一合扇、把扇子收于右肩前,二收脚摆扇,左脚提起;三转身上步;四向东弓步刺扇,力点在扇顶,高与肩平,左手举于头侧上方。这个动作取材于32 剑的黄蜂入洞。

2020年武术套路社会体育指导员题库与标准答案

2020年武术套路社会体育指导员题库与标准答 案 1,题库 (3)选择(每题2分) 1.( )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A,长拳B,南拳C,太极拳D,形意拳 2.伸屈性腿法有( ) A,单拍脚B,侧踹C,里合腿D,正踢腿 3.属于步法的有( ) A,马步B,退步C,仆步D,虚步 4.(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 A,太极拳B,形意拳C,长拳D,南拳 5.器械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其中属于短器械的是( ) A,枪B,棍C,鞭D,剑 6.武术运动中"眼法"要求做到( ) A,眼随势注B,眼随手动C,形断意连D,势断气连 7.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呼吸方法 A,托B,聚C,提F,沉 8.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 ) A,对刺剑B,双刀进枪C,散打D,徒手与器械对练 9.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

A,螳螂拳B,通背拳C,八卦掌D,八极拳 10,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 )作为它的中心内容 A,技击B,娱乐C,健身D,演练 11.武术套路中趣伸性腿法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12.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 )六个部位的配合 A,手,肘,肩,颈,膝,腰B,头,肩,手,腰,脚,腿 C,颈,肘,膝,腿,脚,胯D,手,肘,肩,胯,脚,膝 13.练习法分为哪几种( ) A,集体,分组,双人,分队,练习B,分组,分队,分排,单人,练习 C,单人,双人,分队,集体,练习D,单人,双人,分组,集体,练习 14.武术最初作为( )训练手段 A,搏斗B,军事C,健身D,娱乐 15.在正规竞赛中,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成年组演练时间不少于( ) A,1分10秒B,1分20秒C,1分D,1分30秒 16.竞赛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 )宽的白色边线 A,3厘米B,4厘米C,5厘米D,10厘米 17.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 )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 A,相互B,连接C,矛盾D,相向 18.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 )米宽为( )米

太极功夫扇口令词(大字打印版)

太极功夫扇 (一) 1. 开步抱扇(起势) 2. 侧弓步举扇(斜飞式) 3. 虚步亮扇(白鹤亮翅) 4. 进步刺扇(黄蜂入洞) 5. 转身下刺扇(哪吒探海) 6. 独立撩扇(金鸡独立) 7. 翻身劈扇(力劈华山) 8. 转身抡压扇(灵猫捕蝶) 9. 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二) 10.弓步削扇(野马分鬃) 11.并步亮扇(雏燕凌空) 12.进步刺扇(黄蜂入洞)13.震脚推扇(猛虎捕食) 14.戳脚撩扇(螳螂捕蝉) 15.盖步按扇(勒马回头) 16.翻身藏扇(鹞子翻身) 17.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三) 18.马步推扇(举鼎推山) 19.转身刺扇(神龙回首) 20.叉步反撩扇(挥鞭策马) 21.点步挑扇(立马扬鞭) 22.歇步抱扇(怀中抱月) 23.并步贯扇(迎风撩衣) 24.云手劈扇(翻花舞袖) 25.歇步亮扇(霸王扬旗) 26.开步抱扇(抱扇过门)

(四) 27.弓步削扇(野马分鬃) 28.并步亮扇(雏燕凌空) 29.进步刺扇(黄蜂入洞) 30.震脚推扇(猛虎捕食) 31.戳脚撩扇(螳螂捕蝉) 32.盖步按扇(勒马回头) 33.翻身藏扇(鹞子翻身) 34.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五) 35.马步顶扇(顺鸾肘) 36.马步抖扇(裹鞭炮) 37.虚步拨扇(前招势) 38.震脚拍扇(双震脚) 39.蹬脚推扇(龙虎相交)40.望月亮扇(玉女穿梭) 41.云扇合抱(天女散花) 42.歇步亮扇(霸王扬旗) 43.托扇行步(行步过门)(六) 44.虚步捧扇(七星手) 45.弓步捧扇(揽扎衣) 46.后捋前挤扇(捋挤式) 47.并步背扇(苏秦背剑) 48.弓步戳扇(搂膝拗步) 49.仆步穿扇(单鞭下势) 50.弓步架扇(挽弓射虎) 51.虚步亮扇(白鹤亮翅) 52.抱扇还原(收势)

武术套路的定式之美和动态美

武术套路的定式之美和动态美 武术套路在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特别在乡村民间习武成风,乡间地头打麦场都有 习武的身影。有些地区常有以打造武术文化为目的的武术乡、武术县、武术市、武术省,尤以河南省、山东省发展的最好。河南省这些年来曾多次成功举办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太极拳国际邀请赛,陈氏太极拳邀请赛,在国际范围内有很高的影响力。河南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享誉全国,乃至世界。武术套路它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既有浓郁的表现艺术色彩,又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更具有防身健身的功能。八二年开始习武,九二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高校从事武术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有个问题在困扰着我,是什么因素吸引我习武多年不厌倦呢? 现在想来主要是武术的美。《少林寺》、《武当》、《黄河大侠》等武术片之所以能赢得如此众多的观众,是武术的美,是武术那独特的“力与美的结合”。像《少林寺》里李连杰的表演以清秀独特的功夫,力量与速度完美的结合让观众不时的赞美惊叹。还有《黄河大侠》于承惠的双手剑玩的更是出神入化,身法更是妙不可言,整个电影就是双手剑的表演场。对中国武术向世界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世界人民对中华武术美得理性认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对中华武术文化的了解。武术是中华儿女贡献给人类的一种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豪。 武术给人的美是一种力量的体现、动静有序、虚实分明的运动美,并可在动作形态、节奏感和整体神韵上兼有中国传统风貌的阳刚阴柔之美。正如德国诗人、剧作家、自然科学家和思想家歌德所说: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 武术自选套路的编排演练,在众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中,特别讲究动作精确细致丰富的变化,在运动规律中体现美的左右平衡对称和不规则平衡,并探求动作美的高低起伏,动静急徐。武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门派林立,拳法颇多,并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学、军事等多领域的精华,也是历代习武者集体智慧的体现。不仅如此,武术还具有气势澎湃、含蓄、形神兼备、现动力、显韵致、崇尚而话趣的深厚内涵。常言道:“形美感目,意美感心”。一套技术动作高超,精彩、传神丰富的武术表演,能够创造阳刚、聪智、勇猛伟大的正面人物形象,呈现出一种丽的美。 单凭刚学的不怎么熟练的套路是不能产生一种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伟大作品。更不可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武术是要用自己外在的形体动作来表现内在神韵的东西,通过在演练过程中相互心灵的互动方能感染他人、引起共鸣。同时肢体的动作才能体现神形兼备,内外相通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舞在东方人体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舞与武的对话(上)

中国古典舞在东方人体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舞与武的对话(上)

      引言     中国古典舞在建立之初就很重视对传统的学习以李正一教授为首的第一代创始人开展了多次对武术戏曲的借鉴和学习并且始终认为武术和戏曲是中国古典舞发展的重要养分。2007年制李正数授在中国古典舞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根据我回想起来50年的实践我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而我的回答就是热爱传统扎根传统发展传统这就是是我们的根本。我们所做事情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发展的前造全看这个点我们做得如何。于平教授在《舞蹈审美文化》中:我一直以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构仍处于现在时态。这种建构并非要重现历史的经典而是以古典之名创建一种真正属于我们当代的、民族的、舞蹈的文化形态。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文化工程。我们在建构这一文化工程时不仅要体悟到我们民旋历史的文化精神而且要考虑到其与当代文化语境的关系我们要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建构符合民族审美风尚符合动作表现逻辑的

舞蹈文化形态。鉴于两位教授对中国古典舞的认识中国古典舞既是历史的有是当代的那么历史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传统也是动态变化的非一成不变。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说过: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和成果审美心理结构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在不断变动着。所以这个共同人性和审美心理结构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总常有特定的历史的印痕——即具体的社舍民族时代阶级的特色。但民族性毕竟又是随着时代性而变化的物质生活世界的变化迫使着精神心灵及其结构相适应从而心理诸因素的配置组合也必将变化。总之随着历史的前进随着整个人类心理结构的变化发展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增强审美的范围在大,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程度不断提高……。笔者认为现今学科划分越来越说明人们对于事物的分类水平和标准在不断提高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与邻近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是提高学科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笔者认为作为人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武同源武术与舞蹈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交流和借鉴,共谋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   一、东方人体文化的三鼎——武术舞蹈、修真文化     在《东方人体立化》一书中刘俊骧先生把人娄的文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传承的“典籍文化”如《易经》《黄帝内经》诸于百家各种文史哲科

太极功夫扇口令词

太极功夫扇口令词 第一段: 1、开步抱扇(起势)----(过门) 2、侧功举扇(斜飞势)----(卧似一张弓) 3、虚步亮扇(白鹤亮翅)----(站似一棵松) 4、进步刺扇(黄蜂入洞)----(不动不摇坐如鈡) 5、转身下刺(哪吒探海)----(走路一阵风) 6、独立撩扇(金鸡独立)----(南拳和北腿) 7、翻身劈扇(力劈华山)----(少年武当功) 8、转身抡压(灵猫扑蝶)----(太极八卦连环掌) 9、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中华有神功) 第二段: 10、弓步削扇(野马分鬃)----(卧似一张弓) 11、并步亮扇(雏燕凌空)----(站似一棵松) 12、进步刺扇(黄蜂入洞)----(不动不摇坐如鈡) 13、震脚推扇(猛虎扑食)----(走路一阵风) 14、戳脚撩扇(螳螂捕蝉)----(南拳和北腿) 15、盖步按扇(勒马回头)----(少年武当功) 16、翻身藏扇(鹞子翻身)----(太极八卦连环掌) 17、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中华有神功) 第三段: 18、马步推扇(举鼎推山)----(棍扫一大片) 19、转身刺扇(神龙回首)----(枪挑一条线) 20、插步反撩(挥鞭策马)----(身轻好似云中燕) 21、点步撩扇(立马扬鞭)----(豪气冲云天) 22、歇步抱扇(怀中抱月)----(外练筋骨皮) 23、并步贯扇(迎风撩衣)----(内练一口气) 24、云手劈扇(翻花舞袖)----(刚柔并济不低头) 25、歇步亮扇(霸王扬鞭)----(我们心中有天地) 26、开步抱扇(抱扇过门)----(过门)。

第四段: 27、弓步削扇(野马分鬃)----(卧似一张弓) 28、并步亮扇(雏燕凌空)----(站似一棵松) 29、进步刺扇(黄蜂入洞)----(不动不摇坐如鈡) 30、震脚推扇(猛虎扑食)----(走路一阵风) 31、戳脚撩扇(螳螂捕蝉)----(南拳和北腿) 32、盖步按扇(勒马回头)----(少年武当功) 33、翻身藏扇(鹞子翻身)----(太极八卦连环掌) 34、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中华有神功) 第五段: 35、马步顶肘(顺鸾肘)----(清风剑在手) 36、马步翻砸(裹鞭炮)----(双刀就看走) 37、虚步拔扇(前招式)----(行家工夫一出手) 38、震脚拍扇(双震脚)----(就知有没有) 39、蹬脚推扇(龙虎相交)----(手是两扇门) 40、望月亮扇(玉女穿梭)----(脚下是一条根) 41、云扇合抱(天女散花)----(四方水土养育了) 42、歇步亮扇(霸王扬旗)----(我们中华武术魂) 43、开步抱扇(行步过门)----(过门) 第六段: 44、虚步绷扇(七星手)----(东方一条龙) 45、弓步绷扇(揽扎衣)----(儿女似英雄) 46、后捋前挤(捋挤势)----(天高地远八面风) 47、并步背扇(苏秦背剑)----(中华有神功) 48、弓步戳扇(搂膝拗步)----(东方一条龙) 49、仆步穿扇(单鞭下势)----(儿女似英雄) 50、弓步架扇(弯弓射虎)----(天高地远八面风) 51、虚步亮扇(白鹤亮翅)----(中华有神功) 52、抱扇还原(收势)---(中华有神功) 注:第一、六段唱(慢板) 第二、四段唱(快板) 第三、五段念板

2020年武术套路社会体育指导员题库与标准答案

范文 2020年武术套路社会体育指导员题库与标准答案 1/ 7

2020 年武术套路社会体育指导员题库与标准答案 1,题库 (3)选择(每题 2 分) 1.( )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A,长拳 B,南拳 C,太极拳 D,形意拳 2.伸屈性腿法有( ) A,单拍脚 B,侧踹 C,里合腿 D,正踢腿 3.属于步法的有( ) A,马步 B,退步 C,仆步 D,虚步 4.(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 A,太极拳 B,形意拳 C,长拳 D,南拳 5.器械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其中属于短器械的是( ) A,枪 B,棍 C,鞭 D,剑 6.武术运动中眼法要求做到( ) A,眼随势注 B,眼随手动 C,形断意连 D,势断气连 7.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呼吸方法 A,托 B,聚C,提 F,沉 8.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 ) A,对刺剑 B,双刀进枪 C,散打 D,徒手与器械对练 9.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

A,螳螂拳 B,通背拳 C,八卦掌 D,八极拳 10,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 )作为它的中心内容 A,技击 B,娱乐 C,健身 D,演练 11.武术套路中趣伸性腿法有( )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12.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 )六个部位的配合 A,手,肘,肩,颈,膝,腰 B,头,肩,手,腰,脚,腿 C,颈,肘,膝,腿,脚,胯 D,手,肘,肩,胯,脚,膝13.练习法分为哪几种( ) A,集体,分组,双人,分队,练习 B,分组,分队,分排,单人,练习 C,单人,双人,分队,集体,练习 D,单人,双人,分组,集体,练习 14.武术最初作为( )训练手段 A,搏斗 B,军事 C,健身 D,娱乐 15.在正规竞赛中,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成年组演练时间不少于( ) A,1 分 10 秒 B,1 分 20 秒 C,1 分 D,1 分30 秒 16.竞赛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 )宽的白色边线 A,3 厘米 B,4 厘米 C,5 厘米 D,10 厘米 17.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 )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 A,相互 B,连接 C,矛盾 D,相向 18.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 )米宽为( )米 3/ 7

夕阳美太极功夫扇的动作名称

夕阳美太极功夫扇的动作名称 (第二套56式) 第一组 1.起式(白猿献果) 2.虚步撩扇(金刚撩衣) 3.震脚斗扇(海底翻花) 4.云手拨扇(插步云手) 5.弓步推扇(搂膝拗步) 6.架扇蹬脚(挑帘推窗) 7.独立劈扇(哪吒探海) 8.回身崩扇(大蟒翻身) 9.举扇冲拳(弯弓身虎) 第二组 10.歇步带扇(古树盘根)11.点步亮扇(雏燕凌空)12.歇步云抱(天女散花)13.弓步下截(燕子抄水)14.抱扇弹踢(怀中抱月)15.弓步推扇(顺水推舟)16.劈扇探掌(白蛇吐信)17.舞花击扇(武松脱烤)第三组 18转身云扫(力扫千军)19.弓步扎扇(白虎搅尾)20.叉步后崩(青龙回首)21背扇推掌(推窗望月) 22.马步跨肘(二郎推山) 23.马步推山扇(坐马提缰) 24.插步反撩(狮子滚球)25.望月亮扇(常娥舒袖)26.转身抱扇(怀抱乾坤)27.转身捧扇(白猿献果)第四组 28.歇步带扇(古树盘根)29.点步亮扇(雏燕凌空)30.歇步云抱(天女散花)31.弓步下截(燕子抄水)

32.抱扇弹踢(怀中抱月)33.弓步推扇(顺水推舟)34.劈扇探掌(白蛇吐信)35.舞花击扇(武松脱烤)第五组 36.云扇前点(蜻蜓点水)37.弓步劈扇(风卷残云)38.掩手推扇(掩手肱捶)39.马步撑扇(金鸡抖翎)40.崩掌蹬脚(蹬一跟)41.跳步劈扇(披身伏虎)42.背手后撩(鹞子束身)43.点步上刺(燕子入云)44.弓步崩扇(披身伏虎)45.歇步亮扇(霸王扬旗)46.开立抱扇(怀抱乾坤) 第六组 47.共步分靠(野马分鬃)48.虚步抱扇(手挥琵琶)49共步平推(如封似闭)50.仆步分扇(分掌下势)51.举腿挑扇(独立跨虎)52.摆腿拍脚(转身摆莲)53.撞拳撩扇(当头炮)54.虚步亮扇(白鹤亮翅)55.并步抱扇(白猿献果)56.收势(垂手还原)

谈武术与舞蹈共同发展之路

谈武术与舞蹈共同发展之路 自古以来就有舞蹈与武术同源近根的说法,但是至今为止,由于关于武术与舞蹈起源的问题一直缺乏可以证实的材料,众多学者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认的是,武舞同源。武术与中国古典舞蹈自创始以来,由合到分,再从分到合,直到如今结合越发的紧密,甚至融合在一起。按照现今武舞结合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武术与传统舞蹈相互结合与互融更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更加有利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全球化。 1 “武”“舞”同源之史实 1.1 “武”即“舞”也 在中国的古典文化历史上,“舞”字与“武”字是通用的,比如说《诗经》当中所记的“象舞”,在《礼记》当中则记为“象武”。在《释名·释言语》当中曾有记载,“武,舞也,征伐行动,如物鼓舞也”,这都表明了,在古代二者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初的舞蹈与“武术”是无法分开明确界定的,武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能够在大自然中生存,躲避猛兽的侵袭同时也要同野兽搏斗解决食物问题,在此过程当中跳跃、脚踢、抓挠等动作逐渐出现,狩猎结束后为了庆祝就模仿狩猎时的情景,展现当时的英勇身姿,跳跃腾挪,拳打脚踢,逐渐演变出一系列的技击自为动作,这就是武术的雏形。然而舞蹈的出现基本同时的,人们用以庆祝狩猎的成功或者祭祀,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与狩猎场景,来 表达人们的喜悦之情与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1.2 “舞武”与“武舞” 图腾舞武在当今仍处于原始状态的民族当中,还可以看到原始宗教与武术的关联。著名的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过:“中国的舞蹈一半是武术”。舞武产生于中国古代军事发展,渊源颇深,为了训练军队当中士兵的战斗能力,则以舞的形式来提高 士兵的体能,技能与上场应战能力,所谓“舞武”,就是以舞的形式来执行武的效能。当然,舞武的重点仍然集中在实战技击能力上,其实当今我们武术套路应当就属于舞武,以一种舞蹈的形式来展现我们中国武术的精神与艺术。 当然武舞也是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战争与宗教活动,当原始民族狩猎满载而归之时,人们则手持狩猎工具,模仿动物的姿态舞动起来以此来庆祝,它具有一定的娱 乐与艺术性,其中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曾经记载到:“项庄入为寿,宴会时以1 舞剑为乐。”这是在楚汉之争当中,项羽为了庆祝攻得咸阳之喜,让虞姬舞剑助兴,虽然虞姬以优美的舞姿展现剑术,但其中也不乏武术自身的技击性,这也是如今剑术套路的雏形。另外在《淮南子·缪称训》当中曾记载,尧舜时期,苗族三次反叛,然则舜三次战胜对方,但苗族依旧不曾降服,然而禹“持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所以,武舞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表演,它更加起到发扬武术精神,在古代也起到展示军事实力的功效。所谓武舞,就是以武术技击的形式,加之以适当的整理,体现给观众的表演。 2 “舞”“武”当今的携手之旅 2.1 从武术自身谈“舞”“武”融合 早期的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以及军事战争,以最简单实用的技击形式表现,后来通过加工整理形成了最初的技击套路,但称之为武术套路并不十分恰当,然而,为 了提高军事实力,训练士兵不可以真刀真枪的如在战场厮杀一样的训练,所以,就 出现了以舞的形式来训练武的技术。在军队当中,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来训练士兵

第一套太极功夫扇口令

第一套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 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立,右手持扇,扇顶向下第一动起势左脚开步抱扇,两手环抱胸前,扇骨竖直,扇顶向上第二动斜飞式1、分手划弧,提脚抱手2、右脚向右开步,两手交叉第三动白亮翅翅 第四动黄蜂入洞 第五动哪吒探海 第六动金鸡独立 第七动力劈华山 第八动灵猫扑猎 第九动坐马观花 3 第十动野马分鬃 第十一动雏燕凌空 第十二动黄蜂入洞 第十三动猛虎扑食 第十四动螳螂扑蝉3、重心右移,成右侧弓步 、向左转腰摆扇2、向右转腰分掌3、虚步亮扇1、抖腕合扇2、摆扇收扇提脚 3、转身上步 4、弓步向前平刺 1、后坐收扇 2、扣脚转身 3、弓步下刺扇1、收脚绕扇2、上步分手绕扇3、独立摇扇1、落脚合扇2、盖步转身按扇 、转身绕扇4、弓步前劈扇

1、转身摆掌 2、上步翻腰抡扇 3、退步弓步压扇 4、翻手反压扇 1、虚步合扇 2、退步抡扇 、反身穿刺4、马步亮扇 1、转腰合手合扇 2、弓步削扇,方向转向正西1、扣脚穿掌2、并步亮扇,扭头挺胸转看左侧、收扇上步2、弓步直刺 1、收扇震脚 2、弓步推扇 1、转腰绕扇 2、分手绕扇 3、踔脚撩扇1 3 1 第十五动勒马回头1、合扇转身2、盖步按扇 第十六动鹞子翻身1、翻身绕扇2、摆花绕扇3、退步藏扇第十七动坐马观花1、抡臂举扇2、转身穿刺3、马步亮扇第十八动举鼎推山1、转腰收扇收脚2、马步推扇 第十九动神龙回首1、转身收扇2、弓步平刺 第二十动挥鞭策马 二十一动立马扬鞭 二十二动怀中抱月 二十三动迎风撩衣 二十四动翻花舞袖 二十五动霸王扬鞭 二十六动抱扇过门

收势1、撇脚绕扇2、上步绕扇3、擦步反撩扇1、转身挑扇2、点步推掌1、转身歇步抱扇 1、上步合扇分手 2、并步贯扇 、摆扇穿手2、云扇摆掌3、侧弓步劈扇1、分手摆扇2、歇步亮扇 1、开扇托抱 2、合扇举抱 、抖腕合扇2、收脚开步平举 3、并步抱扇 4、垂臂还原。 1 1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卷

高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5个小题,19分) 材料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未能定性,我们或可从概念的变化中对其发展历史窥见一斑。 “武”的本义,泛指与武力、军事或技击有关的事物。《礼记》上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这里的“武”就是指习练射箭、驾御战车等战斗技能。到了春秋早期,“武”与“文”相对应,专指军事活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到了春秋末年,受到诸子百家思想及伦理观念的影响,“武”被释义为“止戈为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而实际上,“止戈为武”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要想威慑敌人或制止敌人的武力,必先建立强大的军事武备基础。 “术”有道路、方法和技艺的含义。《说文解字》载:“术,邑中道也。”这里“术”的意思是道路。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这里“术”的意思是方法和技艺。“武”与“术”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南朝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其中的“武术”与军事技击相关,与“射御”“角力”等词语意思相近。汉代以后,与武术相关的“武艺”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民国时期,武术曾一度被称之为“国术”,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以发扬中华武术。新中国成立之后,与武艺有关的“打拳”“使棒”等技艺统称为“武术”,与武术相关的称谓还有“功夫”。由“武术”一词的发展历史可知,武术的本质涵义在于技击性。 (取材于刘巧芳、牛炎涛、姚亚行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中华武术虽然是世界上诸多搏击术中的一种,但其本身已升华为一种艺术形式。 武术的招式名称最容易让人眼前一亮,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含蓄与智慧。武松醉打蒋门神用的是戳脚(一种北派拳术)中的“玉环步、鸳鸯脚”。《水浒传》的读者可能没见过这招,但应该能想象出杨贵妃雍容华贵的行姿,也应该知道鸳鸯成双,随即能想到是双脚连环踢出的意思,于是这一招就通过短短六个字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武术套路是最富有艺术美感的。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中描述的“舞剑器”这种舞武除具备技击含义外,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演练者先放慢速度,凝如泰山,安若处子,外示安逸,又在电光石火之间,动若脱兔,舞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以慢来衬快,则快者更快;以快来衬慢,则慢者更慢。这是一种对立统一,正如《道德经》中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也正是武术套路审美价值的奥秘所在。 武术套路除了能使欣赏者产生美的感受,也能使操练者的身心获得极大的愉悦感。高水平的习武者在练习前,往往花一段时间凝神静气,当心神不受外界干扰时,才开始演练。时间推移,招式频出,他也渐入佳境,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演练的动作上,最终达到庄子所谓“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和其他传统文化的关系表现在融合性上。在原始社会时期,武术就和舞蹈相结合产生了舞武;京剧将武术吸纳入表演,“唱念做打”中的“打”就是武术;“草圣”张旭在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后悟出了草书的笔法;大画家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

武术与中国古典舞 【摘要】在中国的人体文化史上,“武”字与“舞”字是通用的,有“武舞同源”之说,这早已为史学家们所证实;史学家还认为“自宋以后消失了的中国古典舞,某些动作审美的积淀在武术中得到了保存。”由此可见舞蹈与武术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两者又有区分的,舞蹈与武术是人体文化中的两个不同的门类,它们在本质特性上及其功能上都有所区分的。我国舞蹈艺术的开拓者吴晓邦先生在一次“武术与文学艺术研讨会”上就十分激动地说:“搞舞蹈不学中国武术,不研究中国武术是不行的。武术在舞蹈中占极重要的位置,武舞同源共生,舞蹈的一半属一起术,武术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王克芬在她的论文中提到:“我国古代的许多舞蹈都与武术有着极为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古典舞就是在戏曲,芭蕾,武术中的综合元素中揉汇而形成的。无数的身法和技术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武术;太极;古典舞;圆;气 舞蹈是起源最早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体文化中最古老的一个门类。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节奏化、造型化、虚拟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塑造鲜明人物性格,要体现舞蹈形象的性格和特点,它的任务是反映生活,给人以启迪。武术,是属体育范畴的,它是民间体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武术作为一种独特,内外兼修,含蕴深刻哲理与科学的人体文化,是自古至今,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气质和心理的。古典舞当中,武术是发展古典舞的重要基础;武术把其美学观念的“精、气、神”思想,刚柔相济、动静相生、快慢相间、后发先至等辨证关系引入技击运动和养生理论,是对人体文化的一大贡献。那么武术和中国古典舞又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 第一,内家拳在古典舞中的运用 所谓内家拳,主要有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等。其中主要以太极为主;太极拳,主要是注重内外皆修,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内,指的是内在修为,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太极中,圆是重要的因素,我们的世界,是运动的世界。亿万年来,自然界中,日经月行,星环辰绕,莫不循圆以为轨道;水滴而形珠,石磨而状卵,石滚水注,莫不符合圆的规律;禽兽的扬降与走跃,也莫不留下圆弧之轨迹。人类发展了科学技术,而察今日飞机之螺桨,车辆之转轮;电动之机械,乃至物质之微观结构,同样无一脱离圆的运动。直线是无限大的圆之一段,点即是无限小的圆,螺旋则是国与其它因素的合成。圆运动乃是万物运动的本质,乃是乾坤大道。“圆”的呈现,中国式的思维可以说是圆式思维,思想发散出去还要收拢回来,落到原来的起点上,在道家思想,佛学意识以及许多文化形式,都能看到这种“圆”式思维,而且“圆”是汉族柔性精神的具体表象,这种思维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创建之路是通过追溯古代舞蹈的经典意和形态开始并逐

2019年武术套路社会体育指导员题库与标准答案

武术套路社会体育指导员题库与标准答案1,题库 (3)选择(每题2分) 1.( )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A,长拳B,南拳C,太极拳D,形意拳 2.伸屈性腿法有( ) A,单拍脚B,侧踹C,里合腿D,正踢腿 3.属于步法的有( ) A,马步B,退步C,仆步D,虚步 4.( )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个省拳势刚烈的拳术 A,太极拳B,形意拳C,长拳D,南拳 5.器械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其中属于短器械的是( ) A,枪B,棍C,鞭D,剑 6.武术运动中"眼法"要求做到( ) A,眼随势注B,眼随手动C,形断意连D,势断气连 7.提膝勾手亮掌这一动作通常运用( )呼吸方法 A,托B,聚C,提F,沉 8.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 ) A,对刺剑B,双刀进枪C,散打D,徒手与器械对练 9.下面拳术属于二类拳的是( ) A,螳螂拳B,通背拳C,八卦掌D,八极拳 10,武术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都从( )作为它的中心内容 A,技击B,娱乐C,健身D,演练 11.武术套路中趣伸性腿法有( ) A,3种B,4种C,5种D,6种 12.长拳演练中讲究的"六合"是( )六个部位的配合 A,手,肘,肩,颈,膝,腰B,头,肩,手,腰,脚,腿 C,颈,肘,膝,腿,脚,胯D,手,肘,肩,胯,脚,膝 13.练习法分为哪几种( )

A,集体,分组,双人,分队,练习B,分组,分队,分排,单人,练习 C,单人,双人,分队,集体,练习D,单人,双人,分组,集体,练习 14.武术最初作为( )训练手段 A,搏斗B,军事C,健身D,娱乐 15.在正规竞赛中,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成年组演练时间不少于( ) A,1分10秒B,1分20秒C,1分D,1分30秒 16.竞赛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 )宽的白色边线 A,3厘米B,4厘米C,5厘米D,10厘米 17.竞赛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等( )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A,相互B,连接C,矛盾D,相向 18.个人竞赛项目场地长为( )米宽为( )米 A,12,16 B,14,18 C,16,10 D,14,10 19.下面器械中是长拳自选器械的是( ) A,朴刀B,鞭术C,棍术D,双刀 20.长拳的主要手法有( ) A,冲,劈,砍,贯,砸等拳法B,冲,贯,劈,崩,砍等拳法 C,劈,砍,砸,贯,压等拳法D,冲,劈,崩,贯,砸等拳法 21.其他拳术二类拳有通背和( ) ( ) A,形意,翻子B,地躺,象形C,劈挂,八极D,劈挂,翻子 22,其它器械分三类,有单,双( )器械 A,软B,硬C,长D,短 23.其它拳术套路演练时间为( ) A,50秒B,1分C,1分10秒D,1分20秒 24.长拳的手型有( ) A,拳,掌,爪B,掌,爪,勾C,拳,掌,勾D,勾,爪,拳 25.长拳的肘法有( )三种 A,顶,盘,架B,顶,架,推C,挑,顶,盘D,撩,盘,架 26.左虚步的重心应在( ) A,左腿B,右腿C,俩腿中间D,胯部

太极口令大全

目录 八式太极拳 (2) 十六式太极拳 (3)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4) 三十二式太极拳 (5) 四十式太极拳 (6) 四十二式太极拳 (7) 四十五式吴式太极拳 (8) 四十八式太极拳 (9) 五十六式陈式太极拳 (10) 八十五式太极拳 (12) 八十八式杨式太极拳 (14) 二十八式木兰拳规定套路 (16) 四十二式木兰拳徒手拳套路之一 (17) 养生太极掌(第一套) (18) 养生太极掌(第二套) (19) 养生太极掌(第三套) (20) 八段锦 (21) 九式太极刀(吴阿敏) (25) 三十六式太极刀 (26) 三十二式太极剑 (27) 四十二式太极剑 (28) 四十九式武当太极剑 (29) 单剑一剪梅(全套演示) (26式) (30) 木兰剑二十四式(木兰出征) (31) 木兰剑四十八式(竞赛套路)太极剑 (32) 长穗剑-夜深沉 (33) 夕阳红五十六式太极功夫扇 (34) 中华功夫扇(中国功夫歌曲) (36) 太极功夫扇 (37) 夕阳美功夫扇 (38) 五十二式太极扇 (39) 木兰拳双扇表演套路(西湖山水) (40) 木兰扇(三十八式)竞赛套路 (41) 杨氏36式太极扇 (42) 无师自通系列:24式太极扇 (44)

八式太极拳 起势 一 卷肱式 二 搂膝拗步 三 野马分鬃 四 云手 五 金鸡独立 六 左右蹬脚 七 揽雀尾 八 十字手 收势

十六式太极拳 一 起势 二 左右野马分鬃 三 白鹤亮翅 四 左右搂膝拗步 五 进步搬拦捶 六 如封似闭 七 单鞭 八 手挥琵琶 九 左右倒卷肱 十 左右穿梭 十一 海底针 十二 闪通臂 十三 云手 十四 揽雀尾 十五 十字手 十六 收势

《武术套路》试题库

《武术套路》复习资料 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 一、武术概念 名词解释: 1、武术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武术在汉代叫武艺,在近代中国也叫国术。 判断题: 1、武术在汉代叫国术。()答案:× 2、在近代中国,武术也叫国术。()答案:√ 二、武术的特点 填空题: 1、武术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技击特点和民族特点。 2、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 判断题: 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技击特点。()答案:√ 三、武术的价值 填空它: 1、武术的五个价值是武术的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 简答题: 1、武术有哪几方面的价值 答案:武术的价值主要有健身价值、技击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武术流派 名词解释: 武术流派: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 判断题: 武术流派是指由于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而形成的武术派别。()答案:√ 简答题: 武术流派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答案:武术流派不同的说法有:长拳和短打,内家和外家、黄河流域派和长江流域派、南派和北派、少林派和武当派,等等。 五、武术功能分类 填空题: 武术按功能可分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武术。 判断题: 武术按功能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答案:× 六、竞技套路 简答题: 竞技套路包括哪些项目 答案:主要内容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和其他拳术、其他器械、

对练项目、集体项目。 七、其他拳术 填空题: 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形意拳、八卦、八极。 2、其他拳术第二类为通背、劈挂、翻子。 3、其他拳术第三类为地躺拳、象形拳。 判断题: 1、其他拳术第一类为通背、劈挂、翻子。()答案:× 2、其他拳术第一类为形意拳、八卦、八极。()答案:√ 3、其他拳术第三类为地躺拳、象形拳。()答案:√ 八、其他器械 填空题: 其他器械第一类为单器械,第二类为双器械,第三类为软器械。 判断题: 1、其他器械第一类为双器械。()答案:× 2、其他器械第二类为双器械。()答案:√ 3、其他器械第三类为软器械。()答案:√ 九、武术按运动形式分类 填空题: 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和。答案:套路运动搏斗运动 判断题: 1、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答案:√ 2、武术按运动形式可分为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答案:× 十、套路运动 名词解释: 套路运动 答案: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十一、套路运动的分类 填空题: 1、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单练、对练、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2、单练包括徒手的和。答案:拳术、器械 判断题: 1、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或徒手与器械。()答案:√ 2、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拳术、器械和对练。()答案:× 简答题: 套路运动是如何分类的 答案:套路运动按演练形式可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类型。 单练又可分为徒手的拳术和器械。对练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和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分徒手的拳术、器械、徒手与器械。 十二、长拳 名词解释: 长拳: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分明,并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最新)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最新) (一)竞赛类型分为:1、个人赛2、团体赛3、个人及团体赛 (二)套路竞赛运动员年龄的分组:1、成年组:18周岁(含)以上; 2、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 3、儿童组:不满12周岁。 (三)套路运动按练习形式分为:1、单练2、对练3、集体演练成绩分为:甲、乙组。 注: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决定 (四)武术竞赛项目(wushu comptitive events) 一、长拳二、太极拳三、南拳四、剑术其中剑术长度一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耳上端。五、刀术六、枪术、七、棍术八、其他拳术 九、其他器械。十、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十一、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一、形意、八卦、八极。二、通臂、劈挂、翻子。三、地躺、象形拳。四、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一、单器械。二、双器械。三、软器械。 (五)武术竞赛时裁判员服装(referee's costume) (1)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 (2)武术竞赛运动员服装(competitor's costume) 一. 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 二. 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 三. 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六)竞赛场地: ——个人项目的场地为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为16米,宽14米的地毯上进行比赛的,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比赛场地应高出地面50—60厘米。 ——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太极功夫扇招式及歌词

太极功夫扇招式及歌词 中国功夫扇 预备式 第一段(慢板) 1. 起势(开步抱扇)歌词 2. 斜飞势(侧弓步举扇)卧似一张弓 3.白鹤亮翅(虚步亮扇)站似一棵松 4.黄蜂入洞(进步直刺)不动不摇坐如钟 5.哪咤探海(转身下刺扇)走路一阵风 6.金鸡独立(独立撩扇)南拳和北腿 7.力劈华山(转身劈扇)少林武当功 8.灵猫捕蝶(翻身抡压扇)太极八卦连环掌 9.坐马观花(马步展扇)中华有神功

10.野马分鬃(弓步削扇)卧似一张弓 11.雏燕凌空(并步亮扇)站似一棵松 12.黄蜂入洞(弓步直刺)不动不摇坐如钟 13.猛虎捕食(震脚推扇)走路一阵风 14.螳螂捕蝉(戳脚撩扇)南拳和北腿 15.勒马回头(盖步撩扇)少林武当功 16.鹞子翻身(翻身藏扇)太极八卦连环掌 17.坐马观花(马步亮扇)中华有神功

18.举鼎推山(马步推扇)棍扫一大片 19.神龙回首(转身刺扇)枪挑一条线 20.挥鞭策马(叉步反撩)身轻好似云中燕 21.立马扬鞭(点步挑扇)(我们)豪气冲云天 22.怀中抱月(歇步抱扇)外练筋骨皮 23.迎风撩衣(并步贯扇)内练一口气 24.翻花舞袖(云手劈扇)刚柔并济不低头 25.霸王扬旗(歇步亮扇)(我们)心中有天地 26.抱扇过门(开步抱扇)

27. 野马分鬃(弓步削扇)卧似一张弓 28. 雏燕凌空(并步亮扇)站似一棵松 29. 黄蜂入洞(弓步直刺)不动不摇坐如钟 30. 猛虎捕食(震脚推扇)走路一阵风 31. 螳螂捕蝉(戳脚撩扇)南拳和北腿 32. 勒马回头(盖步按扇)少林武当功 33. 鹞子翻身(翻身藏扇)太极八卦连环掌 34. 坐马观花(马步亮扇)中华有神功

式太极功夫扇分解动作详解

式太极功夫扇分解动作 详解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五十二式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要领【扇子构造】现在的扇子是用竹子和绸布做成的,扇子的两侧叫扇柄,也叫扇骨,上边叫扇顶,下边叫扇根,把扇子打开以后,平面叫扇面,扇面中间有10条竹条叫扇颈,也叫小扇骨,是由小的竹片做成的,扇子的上边弧线叫扇沿,扇光滑的一面叫正面,那么由小扇骨突出的一面叫反面,以后会常常遇到这些术语。 【分解教学动作要领】 【第一段】 预备时,身体保持自然并步直立,好象练太极拳一样心静体松,精神集中,右手持握扇柄的要命部,扇顶向下,贴于右腿侧。 一,起势(开步抱扇):两手向前捧在体前,高与肩平,扇柄竖直,扇顶向上;步子呢,开步抱扇,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同时呢,把扇子举抱在胸前。这个动作在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并步抱扇敬礼,行一个抱扇礼,然后再分脚开步,分做两步不做。 二,斜飞势(侧弓步举扇):一是两臂绕转,屈蹲提腿,身体面向前方(假设面向南);二是右脚向右侧伸出去,侧开步,向西开步;三是侧弓步举扇亮相,把扇子送到右前方,身体略向右倾斜,眼睛看左前方,这是吴式太极拳的斜飞势的动作,身体斜中遇正,两手即要展开亮相,又不要挺直,不要做成长拳,要求含胸沉肩顶头,步型是侧弓步,东南亮相。 三,白鹤亮翅(虚步亮扇):一转腰摆扇;二穿手转腰;三虚步亮扇,面向正南,成虚步,前脚掌点地,扇子呢,抖挽侧立开扇,扇骨坚直向下,扇面正向前方。这个动作象杨式的白鹤亮翅的动作,当然杨式的白鹤亮翅动作是横抱向左列(扌列)开,扭转的攻防含意。这里呢,是采用了穿臂亮扇的动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