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中学生采访稿

16中学生采访稿

16中学生采访稿
16中学生采访稿

标题待定

2010届毕业生刘伟健

现就读于中山大学海洋生物与资源管理专业离开十六中已经快一年了,虽然回到母校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每次站在学校的大门口,那些高中时大大小小的故事便化作怀念涌进心中,那些回忆与感动萦绕心头,仿佛不曾远去。

我是大综合考试实行以来的第一届毕业生,在十六中度过的三年高中生涯,在我一生中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遇到曾与我一同度过高中生活的老师和同学,我们相遇、相知,共同成长,在这里,我获得了最真挚的友谊。

…现在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深刻的老师有很多:潘旭照、黄飞燕、王勇、陈熙、Bear……他们对我的人生都有重大影响。潘老师是一个号召力凝聚力亲和力极强的人,是我高一时的班主任。那时刚来到高中,以为要经历一段比较长时间才能让大家互相磨合。想不到短短半个月,班上已经充满浓郁的团结气息。高一校运会的时候,我提议弄一面旗子,红色方步,中间写大大的潘字。校运会那天,每当我们班的同学有比赛项目的时候,我就会挥舞着旗子,班上的同学便不停地加油助威。从此我们班就被冠上“潘家军”的称号,以后的校运会上,其他班级也学着我们弄旗子,但是在我们的心里,潘旗永远是最威武的!潘家军永远团结一心!十六中的老师,没有隔阂,没有芥蒂。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我们更多地把他们看作是成熟的朋友,与我们真诚相对,传授我们成活经验。

在高中我有四位好兄弟,从前我们只是普通朋友,高三以后,我们相互依存,共同面对并克服高考的压力,每一天都在欢笑声中度过。而今,我们各散东西,珠海、深圳、安徽、美国……每每在电话、网上聊天,嘴角都会不禁上扬,真正的友谊异常珍贵,可遇不可求。我幸运地获得了四个好兄弟。这是我高中最大的收获之一。…(回忆部分)

离开了十六中,偶尔回到学校,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让人触景生情。是啊,每一个从十六中走出去的毕业生,都对母校怀着莫大的爱恋,“志勤严美”在我们的生命中仍不断延续。

现在我已经读大学了,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截然不同,自主性非常强,…大

学的压力不同于高中,不亚于高三。在于自己的选择。倘若想默默无闻,平坦地度过大学四年,你可以十分轻松,甚至总是无所事事。我在大学担任班里的团支书,学院团委的组织部干事,学校社团Maxcell的公关部干事……这使我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写策划、布置场地、拉赞助等等各种不同的困难,都是在高中无法体会到的。然而,高中时担任班长、学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干事的我,早早就练成一身好本事。老师们的教诲我也铭记在心:细节决定成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我是一个不甘落后,勇于表现自己的人,我愿意面对挑战,不断地超超越自己,这使我每天都过着充实的生活。中山大学是一所非常适宜锻炼自己的学校,如何在学习和工作中找到平衡点,是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一门课。志勤严美,是高中的校训,也是我每天用来督促自己的箴言。…(此处为现在的生活状态)。我想,一所好的高中,能让人学到许许多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人受益终生。十六中正是这样一所学校。能够成为十六中的一名学生,是我一生的骄傲。

采访优秀学生

4月6号,我们采访了10级的学姐谢靓,由于考试封楼,我们决定将采访地点设置在修业广场的花坛旁。 初见谢靓学姐,我们就被她和善的态度所感染,让我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在这次的采访中我们问了学姐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活的问题,在她详细风趣的解答中,我们这组的同学收获良多。 在这次的采访中,我们对于学习方面,课余方生活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提出了问题。 首先,对于在大学里学习,学姐给了我们几点建议,一是:类比反思,二是:努力学习,三:是诚恳态度,她说我们的身份是大学生,所以不管参加什么活动都要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如果因为别的事情而把学习落下了,那就是本末倒置。而要想成绩好的话,上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上课时,你通过和老师的互动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然自己对于问题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此外,学姐和我们说,大学不同于高中,大学最重要的是主动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因为时间原因,能解决的问题有限,很多的能在图书馆自己解决的问题应该自己解决,这样的学习效率才会高。 然后,学姐告诉我们在学习之外丰富的课余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一些参加学校的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培养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让自己学会多方面思考,此外,兼职在大学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在大学中接触的人都是同学或者老师,是比较单纯的交往,和社会毕竟有一定的区别,而在兼职的过程中,会接触行行色色的人,这对你以后踏入社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能体会到挣钱的不易,对父母的辛苦有一定的体会,所以,学姐觉得在大学中,兼职是必须的。 最后,学姐说大学是丰富多彩的,在和同学的交往中,你不仅能够扩宽自己的人脉,你还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乐趣,这对你以后的发展很有作用。 通过这次的采访,我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我相信这也是本院举行本次活动的目的,通过优秀学姐学长的经历来给新生一个借鉴。

关于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新闻采访心得体会(1) 这学期前前后后也采访了许多人,涉及的面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没能采访到真正的“高层”人物还是比较遗憾。从刚开始的紧张羞涩,渐渐地到驾轻就熟,对于刚开始接触的人物采访我自己还是有着较多的感受。 采访对象的选择 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我认为是能否造就一篇优秀人物采访的关键所在。小组作业时,我们的选题是“父亲节”。这个选题,对于采访对象的要求其实比较简单——成年男性。但是成年男性这么多,如何挑选更适合这个选题的人物呢? 刚开始因为小组分工并不完善,大家对于采访对象的挑选更偏向于自己的片面理解。我也就找到了某位男教师开始了采访,结果就是采访十分顺利,老师十分配合,但写出来的稿子没什么新意。而小组其他成员的稿子内容则更加吸引人。 有人选择了有3个孩子的南区水果店老板,有人则选择了离家在外与父母妻儿相隔千里的学校保安。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显然他们的更具有代表性与“新意”,而我的选择出发点停留在了任务的完成度上而非质量之上。青年教师也许更适合采访,他们的语言能力会使采访更顺利,但在这个选题之下,显然其他的选择更能表现主题使选题的新意体现出来。 所以对于今后的采访,挑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才能更好地将主题体现。采访也不能一味求稳,追求一些新意或许才能获得更好的内容。 采访的背景准备 完成一次好的人物采访,我认为不仅要对采访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整个话题的背景也应该要有相当完备的背景知识。不然或许就会遭遇我所遇到过的尴尬。 学期后半段有幸来到解放日报体育部做关于世界杯的专题报道。我主要负责电话采访一些足球教练纪录他们对于某一场比赛的看法。我自以为对采访对象十

校园人物采访稿2篇

校园人物采访稿2篇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2篇,欢迎阅读! 下午一点,在校内举行了20家招聘单位参与的毕业生招聘会。 招聘会设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各招聘单位打出横幅,设案招聘需要的人才。同学们来往穿梭,寻找适合自己的单位,场面异常火爆。记者(丁峰、薛添、苏泽霖、关昕)随机进行了采访。 一.采访四年级学姐。 记:学姐,你们好!请问今年我们学校组织了几次招聘会? 生:三次。 记:你们选择就业单位有哪些考虑呢? 学:我们毕竟刚毕业嘛!没什么社会经验,选一个离家比较近的地方,一来方便,二来家里人也放心。不过大城市发展空间大,条件好的话也很理想。 记:请问:你这次找工作顺利吗? 学:非常的顺利,我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位。在长安区,条件、待遇都很好,我很满意。 记:你们就要走了,想对我们说点什么? 学:你们还有两年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进入三年

级你们上台锻炼的机会就多了。应对专业课多下功夫,把握每分每秒,勤奋苦练。 二.采访招聘单位。 记:你认为我们学校学生的专业水平如何? 招:看了你们学校的毕业汇演,挺不错的。在专业水平上,舞蹈、主持风格,都非常的好。 记:你们选择主持人的标准是什么? 招:最基本的就是普通话好,有一项突出的专业。对社会时事,人文风情很了解。及多才多艺。 记:你们那边的工作环境,待遇如何? 招:工作环境是可以的,工资最低每月900——1100元,奖金不限,资历久了工资会再涨。若有能力自己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节目,工资至少会涨到3000元! 三.采访招生办房宁老师。 记:房老师,您好!这次来我们学校招聘的单位有多少?都是哪里的? 房:今天来了20家。长安区比较多,也有西安市的一些大中型企业!也有各大电视台! 记:一般好的企业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 刘:最重要的是文学功底,专业知识这两项要过硬,还要德才兼备,业务能力强,素质高。 记:去企业工作的待遇怎样?前景好吗? 刘:条件很好。都有“三金”,宿舍、食堂的条件也非

英文采访稿(附中文翻译)

STUDENT NUMBER: A NAME: Shilei CLASS: English 1202 Inorder to find out what the life it was in the past in China, I intervewed a grangpa in our shool’s little park, who is at about his 60s. Q(Question): Hello,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for accepting my interview. A(Answer): Nice to meet you too. Q: Em, you look like about at 60s, right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when people mostly used bikes A:Yeah, I was born in 1953 and I’m 61years old now. Actually, you know China was been named of “The Kingdom of Bicycle”in the past. I remember my grandpa told me that bicycle was introduced in China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n in 1960s, 1970s, when I was a young man, bicycle along with sewing machine and watch became the necessary three-major-items of marriage. Bicycle became really popular in the 1980s, i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universal vehicle at that moment, the famous brands included “Yong jiu”, “Fenghuang”, “Feige”. The flow of thousands of bicycles during the rush hour was extremly awesome which made China became “The Kingdom of Bicycle”. You might cannot realize that kind of feeling, but you have to know who had a bicycle at that time woule be

大学生人物采访稿范文

大学生人物采访稿范文 大学生人物采访稿范文 欢迎来到,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大学生人物采访稿范文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面对一切。她不仅在爱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保持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情”伴一生——“生活的笑声来至于他们的鼓励和陪伴”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面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终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建议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 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 “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就这样,美好的爱情和亲密无间的

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积极的心态所感动制胜的秘诀——“正确的方法与合理的时间安排”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非常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该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有一天的时间学习,我就可以稍微放松一点,不必追得太紧,如果我只有两个小时学习,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她这样举例到。而李燕良每学期都年级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这种想真正为自己而努力的心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与李燕良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传递给我们这样一条信息: 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志-大志”的目标——“被需要的感觉是我无悔的选择!”在谈到为什么选择读医学的时候,李燕良很深情地和我们提起她自己的一段经历:

新闻稿采访写作

新闻稿采访写作 1. 采访前资料搜集(准备工作做得愈好,愈能写出好的采访稿) 1) 对采访对象本身应有的了解: 透过网络、采访对象的亲人、友人、长官等。 2) 专业的认知: 例如采访科学相关人才,就必须对科学议题事前研究,将专家的专业弄清楚,进入主题时,才不会有鸡同鸭讲的遗憾。 2. 采访时提问方式 1)ㄧ个好的记者也应是ㄧ位好的发问者,ㄧ定要事先根据搜集的资料,拟定问题大纲。 2) 提问题很重要,但是发问的同时也必须随时掌握被采访者的回答,从他们的回答里再发现新问题,如以一来,采访当然进行顺畅,被访者也更容易知无不言。 3. 5W 1H 1) who (谁) ─新闻稿都有一个主题或是人物,或许是动物,写稿时别忘了谁是主角,像是比赛揭晓了,谁是冠军,相信大家都很关切。 2) when (何时) ─新闻是何时发生的,要写清楚。 3) where (何地) ─相同一件事情若是在台湾发生,大家的兴趣一定大于在美国发生;同学对于在学校发生的事,一定也比较有兴趣,所以地点一定要说清楚。 4) what (什么) ─谁知道了,ㄧ定要点明他做了什么事,才能吸引别人注意。 5) why (为什么) ─例如学校提出一个新制度,学生一定很想知道为何会实行这样的政策。 6) how (如何) ─政策是要如何执行?要全部的人还是部分的人遵守?

4. 采访撰稿时注意事项 (5) 报导要「正确」:ㄧ位好记者应该养成查证新闻来源的习惯。有时查一件新闻不只需要向被采访者求证,也可以配合其它线记者,或参考各项数据。 (6) 「客观」的报导:新闻写作应力求客观,虽然不容易做到,但最起码应做到报导事实,不要夸张或渲染,或者主观加入个人偏见。 (7) 「平衡」报导:采访一件事时,必须把各方的意见都写出来,不能信一面之词。 (8) 「隐私权」:「隐私权」简单的说就是个人的私生活,我国「报业道德规范」中,明白指出「除非与公共利益有关,不得报导个人私生活。」同学初学采访,更应注意避免侵犯到别人隐私,这不仅是职业道德,也是做人基本原则。 5. 倒金字塔的写作方式 1) 把事情最重要的部份放在第一段,就好像倒过来的金字塔,顶端是最大最宽的基底。然后再根据重要性的程度依次递减,呈现在新闻稿里,最后的结语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2) 为什么要把事情最重要的部份或结局放在第一段呢? (1) 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可能太忙,无法看完全部新闻稿,若是只看前面就能够了解主要的内容,对读者非常方便。 (2) 早年报纸是铅字排版,有时为了版面需要,不得不删稿,这时就直接从后面依航或一段删除,不用动到整个排好的铅字版面,方便排版工作,也较易掌握校性。 5. 导言撰写 导言等于浓缩一条新闻的重要部分,甚至是新闻的全部或精华。 1) 一目了然:好导言必须要吸引人,必须是把新闻重点交代得很清楚的文字,令人一读之下即能一目了然。 【记者□□□/报导】本校昨天举行「社团成果展」,参加者除全校师生外,还有部分家长,在一连串短剧表演和丰盛的食物中,大家开心的分享一年来社团活动努力的成果。

优秀毕业生专访

优秀毕业生专访——汪忠浩、刘茂启汪清和刘茂均是我系优秀毕业生,他们分别考进兰州化物所和华中理工。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两位学长。 在他们经历过考研之后,我们谈得比较多的还是学习和考研。当然,这也是我们比较关心的。 对于学习、上课,汪学长说:“很多同学认为大学就是自学,这是不对的。跟老师的思路走比自己看书强,哪怕是照本宣科,但必需要好好预习。”刘学长也说:“好好很重要,很多同学会逃课,选择性的逃课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要做到的是让我们上过的每一节课都得到收益。”其实选择性逃课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学不仅学习课本知识,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事情等我们做。 提到考研,刘学长讲得更多的是准备。他说,可以提前确定目标,但别太早拼尽全力,顶多准备一年就可以,好基础准备半年就够了,以战线拉得太长,最后力不从心了。他还特别提到,复习时课本要慢慢看,仔细看,看透,把基础打牢后再借助参考书。 汪忠浩学长是我系第一个考进兰州化物所的学生,我们也聊了很多关于考研和复试的问题。当我们谈到大学课堂和老师时,汪学长说:“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要做的就是老师要择其善者而从之,把老师讲的精华变成自己的。而且汪学长提到,复试时他还用到了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经历和故事。其实这种观点我也有同感,我也觉得有些课堂和讲座是有意义的,关键是如何吸取其精华,如何对待,如何理解。

两位学长大学生活即将结束,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小有成就,所谓后悔的事已不重要,他们印象最深的除了考研就是收获的友谊。“好朋友一块聚餐,刚上一盘菜就被抢光。”“宿舍吧,那是家。” 最后,汪学长说,他看到兰州化物所的学生脚步匆匆,图书馆挤不进人很震撼。因此提醒我们:“趁空余时间多一定要多看名著、名人传记、英汉双语。”刘学长告诉我们平时也应关注就业或考研,保持信息畅通。也可以跟老师做实验。总之,要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充实自己。 非常感谢汪学长和刘学长能够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受益匪浅。像学长告诫的那样,利用好课余时间吧,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更多的东西。

英文采访稿(附中文翻译)(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STUDENT NUMBER: A12120272 NAME: Shilei CLASS: English 1202 Inorder to find out what the life it was in the past in China, I intervewed a grangpa in our shool’s little park, who is at about his 60s. Q(Question):Hello,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for accepting my interview. A(Answer): Nice to meet you too. Q:Em, you look like about at 60s, right?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when people mostly used bikes? A:Yeah, I was born in 1953 and I’m 61years old now. Actually, you know China was been named of “The Kingdom of Bicycle” in the past. I remember my grandpa told me that bicycle was introduced in China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n in 1960s, 1970s, when I was a young man, bicycle along with sewing machine and watch became the necessary three-major-items of marriage. Bicycle became really popular in the 1980s, i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universal vehicle at that moment, the famous brands included “Yong jiu”, “Fenghuang”, “Feige”. The flow of thousands of bicycles during the rush hour was extremly awesome which made China became “The Kingdom of Bicycle”. You might cannot realize that kind of feeling, but you have to know who had a bicycle at that time woule be jealous by others, especially our young guys. Q: But a bicycle must be very expensive at that time, right? A: Certainly! One bicycle costed about 200 yuanat that time while people’s salary just a few dozen yuan. It’s very precious. Q: Em, what about bus? When buses appeared? And how the buses of today compare with the buses when you were young? A: Haerbin’s buses were developed in the 1950s. When I was young , buses in Haerbin were still not widespread, just several bus-lines were

推荐总结-优秀大学生党员访谈稿六篇

优秀大学生党员访谈稿六篇篇一 小编:请问学姐是如何平衡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呢? **:首先,分清主次。高效利用时间的秘密是,清楚的知道那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暂缓的。但是关键是把最锋利的刀刃用在发现事物的本质上。把所有事情都置于最高的优先级别只能耗尽你的精力;其次,定制计划。反思你一周之内做的每一件事情,包括工作相关的和工作无关的活动。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最满意的。删除你不喜欢的活动,任何时候都不要内疚。 小编:在大学四年时光里,我们必然会遇到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请问学姐是如何应对的呢? **: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肯定不能逃避,先自己想解决办法,尝试解决,如果说方法无效,可以请教老师或者有经验的人,困难是越逃避越多的。不要怕问问题犯错误,好好去解决就行了。遇到挑战,先估计一下自己一人之力能不能接受这个挑战,不能逃避,也不能丝毫不考虑就上,其实寻求帮助是非常好的解决办法。这不是证明你无能,而是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小编:学生党员时常被定义为优秀的群体,请问学姐是如何看待党员这个身份呢? **:共产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不仅具有当今时代的现实基础,而且具有理想信念的丰厚源泉。每个党员从入党那天起,就宣誓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终生,都决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努力树立起坚定

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也是普通大学生中的榜样群体,需要在各个方面做好先锋带头作用。但是我们也是普通的群众,需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服务群众才是我们党员最应该做的也是最需要做的。这才是我们是优秀群体的原因。 寄语 光荣的共产党员,希望自己的言行能配上“光荣”这一评价。 篇二 小编:请问学姐是如何平衡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呢? **:在大学里,其实空闲时间相对于上课时间来说,是有很多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上课以外的时间里,好好地区分开学习、工作和生活。首先,我们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学习应该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我们要在学习任务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去努力工作和生活。其次,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充实我们的大学生活的,所以,对于无意义的工作,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花费时间去做,集中精力利用时间做一些能够提升自己的事情。将学习与工作区分开来,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事情,你会发现大学生活很美妙! 小编:在大学四年时光里,我们必然会遇到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请问学姐是如何应对的呢? **: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是很正常的,就看我们怎么去看待它们的。我个人觉得,首先是心态,面对各种各样的麻烦与意外,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我们解决意外的麻烦的时间。其次是逻辑思维能力,困难总是接踵而至的,这时候需要我们以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分辨如果按紧要程度排序去一

新闻采访稿写作技巧

新闻采访稿写作技巧 一、如何发现新闻。没有的写是我们及一些通讯员,甚至记者常遇到的头疼问题。所以善于用新闻的眼光去发现新闻,采访者的,语言感受,是写出通讯报道的关键。 (一)"变废为宝"选角度。联保贷款推行多年了,再写就无新意了,成为新闻写作的废物。但如何变 (二)"吹糠见米"。举齐鲁晚报例子。 (三)"大海捞针"挖新闻 二、消息的写作技巧。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消息的写作,这是目前适用最广泛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对我们农村信用社的新闻报道来说,也是最常用的文体。因为通讯较消息篇幅长、覆盖面大,象我们这样的单位,一般很难被新闻单位采用。 (一)消息的构成:标题、导语、主题。(通常还可分为背景、结尾,这里所说的,已经包含在主题内)。 1、标题。也就是新闻的题目,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标题制作贵在醒目、得体、生动形象,能够吸引读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 新闻采访稿写作技巧 2、导语。 一、概括性导语。 导语往往是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使读者看过导语后,不用看下文,就能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避免了消息写作中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淹没在大量一般性事件各,突出了"新"字。 陈述性导语。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又叫"编年史式",这种形式使消息情节步步推进,事件的高潮在后面出现,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描写型导语。 四、就是对消息中某一有意义的特殊场面作简洁而有特点的描写。 五、评论型导语。就是在叙述事实的同时,立即对事情作出评价,提示其事物的现实意义。如写我们支持贫困学子上大学时,可以这样写:浮来农信社在做好当前支农工作的同时,筹措资金设立"专项贷款"重点扶持"金榜题名"的贫困农家学生顺利入学。(这是事实,然后再加以评论)此举,让浮来山镇考取大中专院校的考生及其家长们吃了"定心丸"。 六、设问式导语。设问式导语就是在消息开头即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然后加经解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想。如我们在推得联保贷款,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导语可以这样写:贷款像存款一样方便?对莒县农民来说,原来似乎不可能,如今已梦想成真。 七、引语型导语。就是将消息中主要人物有新意、有特色、个性化的语言放在导语中,给人以强烈印象。如"凡是农民的正当需求,我们必须满足供应。"莒县农信社主任马德勤说的这句话,代表了农信社对全县百万农民的庄严承诺。 几则实例:

林书豪英文采访稿

林书豪首谈女友标准:信上帝有爱心低调不乱花钱。《纽约邮报》的史蒂夫- 塞尔比对林书豪进行了长篇专访,这位近期火热的纽约尼克斯控卫,也畅谈了自己的生活和信仰。视频和文本均来自纽约邮报官网(中文翻译:译言网kimi1992 ) The Post 's Steve Serby sat down with Knicks point guard Jeremy Lin to talk about his life as an instant NewYork superstar, his faith and more. 纽约邮报的斯蒂夫塞尔比对尼克斯当家后卫林书豪进行采访,讨论林作为当下纽约的超级明星的生活 以及他的信仰等等。 Q: Describe what it 's like being Jeremy Lin today. 问: 谈谈作为现在的林书豪是什么感觉? A: It 's a lot going on right now and just trying to catch my breath every day, just something different every day, just taking it one day at a time and . . . living a dream, but also realizing with this comes a lot of responsibility. 答: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我只是尝试着赶上生活的节奏而已。现在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我得一件件慢慢来 处理,现在感觉就像梦想成真一样,但是我也同时意识到伴随而来的 是更多的责任。 Q: And a loss of privacy? 问:是不是也没什么隐私了啊?

优秀大学生采访稿

优秀大学生采访稿 XX工业学院动科学院08级学生周XX.杨XX.王XX.袁XX 考研均取得优异成绩,周XX和杨XX分别以396分,378分的成绩考上XX大学,袁XX以350分考上XX中科院水生所,王XX以316分的成绩考上XX大学,她们都住在常青公寓D 栋118宿舍,是什么让她们都能取的成功呢?下面通过我对几位学姐的才访来了解一下她们的不凡之处在哪里吧!(Q:提问者 A:被采访者) Q:学姐,你们四人一直住同一个宿舍吗? A:不是的,我(杨XX)和周XX是一个专业一个班的,另外两人都是水产的,我们是大三的时候正式决定考研时为了更好的复习才住在一起的。 Q:哦,这样啊。那你们都是大三才决定考研的吗?你们的大一.大二有没有为考研作一些准备呢? A:基本上是大三才确定,但我(杨XX)进学校就有考研的打算,大一.大二也没有可刻意准备,但就女生而言,学习上一直都比较认真。 Q:学姐,你们考研备考之前与之后生活有什么主要变化呢? A:备考之前主要是学习和参加各类活动,学校里的活动我们基本上踊跃参加,我(杨XX)曾担任院系学生会副主

席以及校园广播美编,周XX曾任社团会长,王XX和袁XX 也是很喜欢参加各类活动,我们这样的生活很充实。开始备考后,我们的目标性变强了,基本上将生活重心转到学习上了,活动也相对较少了。 Q:那么,你们的备考过程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你们的基本作息时间是怎样的呢? A:我们四人虽然大三才住在一起,但是我们的关系相处融洽,我们的作息时间基本保持一致,早上大概同时6点20起床,晚上同时11点熄灯睡觉,白天就各自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复习,10点左右回宿舍,我们会一起讨论当天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聊一下天,放松放松,感觉很好。 Q:考研备考长达10个月,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你们是否遇到了一些难题呢,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A:困难总是有的,比如说遇到复习过程中一些章节内容弄不懂,又要去上课,又要复习有点焦头烂额,每当这时,我就会找自己的好朋友聊一下,调节一下情绪,然后再静下心来思考问题或是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对于我门而言,这10个月,同学门的互帮互助以及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很重要。 Q:哦,学姐,你们的分数考的不错,考的学校也不错,你们是如何选取考研方向以及院校的呢? A:我们考的都是本专业的研究生,首先我们对本专业比较感兴趣,其次我们对所考专业比较有把握,至于院校就

XX新闻采访稿

XX新闻采访稿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XX新闻采访稿范文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当我们的耳畔响起这熟悉的歌声时,我们都会沉浸在一种美好的、和-谐的校园氛围中。是呀,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浓厚、师生和睦的校园对于我们的成长会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啊!和-谐是一首歌,听,那亲切的问候声,那朗朗的读书声……和-谐是一幅画,看,老师带着我们漫步校园,哥哥扶起不慎摔倒的妹妹……和-谐是一首诗,诗里写满了每一份友情、每一丝快乐、每一片希望…… 古往今来,和-谐思想绵延不断。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康有为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构建和-谐校园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优美的校园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和-谐,如春天,阳光灿烂,和风阵阵;和-谐,如夏天,充满生机,热气腾腾;和-谐,如秋天,丹桂飘香,硕果累累;和-谐,如

冬天,意境悠远,静谧祥和。 目前,教育部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在XX 年3月至XX年3月期间,开展全国中小学创建和-谐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是不是觉得我们有一种责任,有一种义务,为创建和-谐校园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呢?为了积极投身于和-谐校园的创建中,为了宣传创建和-谐校园中涌现的动人事迹,让我们拿起笔来,关注校园,留心观察,用心体会,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记录下来,号召更多的人们关注并加入到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中来,让我们的校园永远拥有和-谐的四季! 1、要吸引读者的眼球。新闻报道的题目非常重要,要突出报道最重要的内容,让读者从题目就可以了解到报道的主要内容,因此,题目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读者的地方表现出来,同时语言要简洁。有时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标题往往写得富有诗意、富有韵味、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但对报道的主要内容体现得还不够,这就需要在标题下面再加上一条副标题,交代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如:例文2的主标题是“让爱洒满校园”,提炼并升华了该篇新闻报道的主旨,副标题是“全校师生献爱心捐助患病学生”,则点明了报道的主要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 2、要交代事情的结果。新闻报道的开头要交代事情的结果,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开头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

优秀毕业生采访稿

怀念青春,向梦想飞奔——优秀毕业生采访之徐明慧 人物传记:徐明慧,女,内蒙古通辽人,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6级优秀毕业生,共青团员。曾获得:认证杯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CAA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三好学生,获校内励志奖学金,明德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多次。 当微博空间掀起了新一轮晒毕业照、各种毕业感慨、各种难分难舍以及各种聚餐酒会时,意味着又会有一波学生离开大学校园了。这一次、轮到了2016级的学长学姐。五月,阳光正好,初夏的风吹不散毕业的离愁,吹散了四年大学的友情。听闻我院优秀毕业生徐明慧即将走上保研的道路继续深造,怀着一股崇拜的心情,今天我们把镜头走向了2016级优秀毕业生-徐明慧 一、风雨砥砺,岁月如歌 初见徐明慧学姐,被她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深深地折服了,那笑容正如初春的油菜花,深深地吸引着我。这定是一个有着不同寻常经历,对自己有着十分自信之人,我暗想到。在刚谈起大学四年的时光时,她非常开心的和我们聊了起来自己的大学四年,她的脸上露着种种坦然之情。她回顾道:刚来到大学时,自己和平常人一样,生活节奏比较慢,空闲时间较多,自己对未来也是没有方向和目标。随着在校时间

的增长,到了大二,课程比较多,而且难,于是便开始刻苦学习,而且成绩非常优秀,排名在专业前面。在大三时,便开始准备读研究生,上网查各种资料,而且假期几乎被排满。在忙碌一年以后,大四便开始实习做老师,当班主任,和学生打交道。在回忆到这些时,她的脸上显露出种种自信的表情。大学四年,曾获得:认证杯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CAA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三好学生,获校内励志奖学金,明德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多次。她说道荣誉已经成为过去式,把握好当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2 二、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每个人的生活就像是一条波浪线,有最高点,自然也有最低点。在谈到保送研究生那段日子时,她说道那段日子是自己再也不想经历但又特别难忘的日子。“那段时间,每天都几乎熬夜查资料,去图书馆看书准备夏令营考试。时间每天都被用的满满的,整个周末甚至更长的假期都被用在了学习中,”她如实的说道。在夏令营考试中,有许多自己没见过的题目,自己抱怨自己看的课外书太少,虽然最后考试通过了,但是多少还会有点遗憾。保研过程中,由于几次错误的选择导致自己错失了上更好一点的大学的机会,自己很是失望。而且自己还总结出,可能由于性格问题,交到的朋友太少,导致自己的朋友圈太少,整个大学生活中,空闲时间没有去多旅行,很是遗憾。

一份中英文互译采访稿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交通在线》,我是主持人A。今天请到我们演播室里的是来自南京市玄武区交警大队第二支队大队长B,让我们一起同B探讨我们生活中的交通问题和怎 样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你好,Hello everybody, Welcome to the online traffic, I'm the host MR zhang, today the second team captains from nanjing xuanwu borough traffic police brigade Comes to the scene of the show , now let us welcome MR yang, 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the traffic problem in our life and how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raffic accidents together with MR yang,hello MR yang 大队长:你好,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们好。hello host,hello Everyone audience friends, 主持人:B,现在南京市的交通在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出现拥堵现象,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 的呢?anjing's traffic in the rush hour now often appears congestion phenomenon, what cause this phenomenon? 大队长:随着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As people life quality rise,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high to the requirement of material,所以现在南京市40%的居民都有自己的私家车,So now, 40% of the residents of nanjing has its own private cars很多人不想乘坐公交去上班,就开车去上班,A lot of people don't want to go to work by bus, So they drive to work从而 造成道路上的车流量增大,进而导致在上下班时道路拥堵的现象。Resulting in increase of road traffic, leading to road congestion phenomenon during work 主持人:除了私家车的增多,还有其他原因吗?In addition to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rivate cars, there are other reasons 大队长:另外一个原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个别市民的个人素质不是很高,Another reason,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reason, is our individual citizens' personal quality is not high经常闯红灯,造 成车辆不能正常的行驶,从而导致车型速度慢,这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They often go through a red light, causing vehicles can not be normal, which may lead to a slow car, this is also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raffic congestion 主持人:B说的第二个原因呢,确实是发生在我们周围,B says the second reason,

优秀大学生人物采访

“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访2013届会展校友胡昊 (传媒党员之家新闻部实践部) 由宋璐宏,江翀和杨敏贞为成员的小组是此次走访的小分队之一,他们走访的是2013届会展校友胡昊。因为这次采访的时间是周末,学长换下了平日的西装,穿上了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就像还是在学校里读书的学生一样,顿时拉近了同学们和学长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一开始他们担心的那种陌生感,而学长独有的讲话语调也让他们莫名的心安。在与学长像朋友一样闲聊的过程中,学长有条理的回答,丰富的见识,沉稳笃定的眼神让组员们感到了他的踏实干事和认真生活,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胡昊学长是会展的佼佼者,讲到他在会展收获的东西,他有着让我们所有人都惊叹的个人履历:德纳杯浙江省会展策划大赛一等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第三届会展策划大赛一等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业三等奖学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科竞赛二等奖学金;牵头创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会展协会并担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市会展协会会长一职,期间带领协会成员撰写“2012杭州大学生自行车文化节暨世界无车日宣传活动”及“杭州会展精英培育004计划”项目策划并执行等。他在杭州城市会展研究发展中心的实习期间,也参与了多项活动和策划,如2010年9月参加西湖国际博览会造势活动,负责现场管理;2010年10月参加第三届中国会展城市高峰论坛组委会工作,负责迎接嘉宾及代表和论坛内场管理;2010年10月30日参加“礼仪2010”全国大学生礼仪大赛浙江赛区复赛工作,负责现场管理工作;2011年7月—9月18日杭州城市会展研究中心实习等。 也正是丰富的实习经验让他从一次次的实战中获得提高,使得现在的他,没有应届生毕业找工作的焦虑,顺利成为杭州城市会展研究发展中心的一名职员。虽然工作很辛苦,工资并不高,但是他热爱会展,热爱生活,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好这份工作他觉得很值得。同时学长也聊到了就业这个问题,他就身边同学的就业情况说就业压力的确大,现实也很残酷。不过我们学校对学生就业情况关注较多,相应的帮助也多,大多数的毕业生都找到了一家实习单位或者已经成为正式员工;有的回家乡,有的选择在大城市里打拼。刚开始时,大家的工资并没有很高,但是每个人都很珍惜拥有工作的机会,他也不例外。 其实胡昊学长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的踏实诚恳工作,热心开朗生活。会展专业的男生很稀有,而脚踏实地的男生更加稀有,胡昊学长算是其中一个。每一件交给他的事都努力做到最好,也不会计较付出多或少,在团队中总是默默干实事而从不张扬的一个人。在大三的时候牵头建立了会展协会,担任第一届会长,新协会的初建,其中的困难外人不知,但他还是坚持把它做好。工作上他孜孜不倦,认真负责,在会展中心做了3年的学生助理,老师们都很喜欢这个踏实肯干的小伙子。而生活中的他还有着大男孩的爽朗笑容,更是烧得一手好菜。小组中的杨敏贞同学提到曾经在一个比赛结束后去他家庆祝,一桌的菜都是他准备的。他更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从不铺张浪费。胡昊学长很热心,杨敏贞作为他的学妹,有问题请教时他总是热心讲解,在负责会展的活动时也总是帮助别人。他就是这样一个暖人心的人。 他长得普通,家境普通,但他却一步一步,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美丽天空!虽然他刚毕业,刚参加工作,

采访稿范文6篇全面版

《采访稿范文》 采访稿范文(一): 我是小主人新闻报社的实习小记者。十。一期间,老师安排我们到虹桥上海城进行实地采访,了解节日期间人们是怎样度过的。 我们来到虹桥上海城,只见那儿人山人海。原先虹桥上海城是个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节日里当然是热闹非凡啦。我们各自找到采访对象,就分散了。我看准一个小妹妹,就走过去问:小妹妹,我是小主人新闻报社的记者,我能采访你一下吗?小妹妹高兴地说:好的。我问了她几岁,喜欢怎样过节。她告诉我,她七岁半,这天和爸爸妈妈一齐来刚开张的虹桥上海城是参加小主人生日游活动的,爸爸妈妈能够去放心购物,好多老师会带她和其他小朋友一齐玩各种游戏,她开心极了,这天天还没亮,她就催爸爸妈妈快点起床了。我觉得她真是个可爱的小姑娘。我又问她,这个长假每一天都安排这么丰富的活动吗?她撅起了小嘴说:才不是呢!明天我要去弹琴,还要上英语课,还有学校的功课没做完呢。要是天天这样我就开心死喽!原先,这么小的妹妹,已经负担很重了呀!我拍拍她的头说:那你的本领很大呀,将来你演奏钢琴的时候,姐姐为你鼓掌。小妹妹又高兴地笑了,我让她在我的采访本上签了名。在虹桥上海城内走着,发现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我想,采访外国人在中国过节就应是一件有好处的是。于是,我来到一位金发姐姐面前,友好地说:Hello! May I interview you?(你好,我能采访你吗) 她听明白了,也回答说:Of course(当然能够)我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又问了她:Are you happy today?(这天你高兴吗)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里来)等问题。她一一做了回答。透过采访,我明白了这位姐姐今年二十二岁,是英国来的留学生,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哥哥,她十分爱自我的家和祖国,但也喜欢中国。她还签上了名字Anna,原先她叫安娜。 采访了一段时光后,同学们到大厅集合,互相交流采访收获。大家侃侃而谈,十分开心。 透过这次采访活动,我了解了节日里孩子们的情绪,还明白要和外国人交谈,学好英语是多么有用。我想,下次我还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这能锻炼我的胆子,更因为这是一次难忘的活动。 采访稿范文(二): 采访稿范文 在创作人物采访稿时就应先写时光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光:1999年8月21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