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申报表

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申报表

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申报表
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申报表

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申报表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 湖北兴山:推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近年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兴山县委积极应对农村党建出现的新情况,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凝心聚力为突破口,以培养跟党走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胆探索“两会两评”模式,着力构建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和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 包、综合配套改革、两免一补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服务群众缺“配套”。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与群众服务需求不配套。一是服务需求大。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愚人员,生产生活面临重重困难,种田缺劳力、发展缺技能、生活无人管、思想无人问,“年猪就杀不死”的现象普遍存在,急需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二是服务人员少。合村撤组后,村管理面越来越大,干部职数越来越少。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由原来的8个村合并而成,村干部却只有7人。一个村干部平均要服务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农户,精力不济。无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参与的少,坚持的少。三是服务内容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停留在盖章子、发票子上,停留在节日慰问、抢险救灾上。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停留在“结

对子”帮扶上。四是服务手段少。干部还能借助党的惠农政策,无职党员仅能凭借一张嘴、一双腿、一双手服务群众。 二、村民自治缺“实效”。一是自治内容未更新。现在真正体现村民自治的,就是依法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其他自治活动实际上很少开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村集体成了“空壳”。除了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大多不存在,群众的关注度降低。群众需要自治的新内容,无人组织,比如产业结构调整、集体文化活动开展等。二是自治程序难到位。无论是召开村民会议,还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能议事的人都外出务工;即使有群众愿意参与自治,半天才走到村委会,屁股没坐热,就要急着往回赶,“一事一议”难“议”。村民自治过程中,党的领导未落实。三是自治主体不积极。现在的农民是“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普遍认为开展村民自治误工贴钱,还不如抓紧时间干自己的活,缺乏参与自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组织建设缺“活力”。一是书记无责任。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农村出现重“村务”轻“党务”、党建工作无人抓的现象。对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考核,往往以主任岗位考核代替书记岗位考核,以经济指标考核代替党建工作考核,以党委政府考核代替群众考核,从导向上弱化了党建工作。二是党员无能力。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兴山县6368名农村党员,55岁以上的占51%,35岁以下的仅占11%,且大多无一技之长。三是组织无财力。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兴山县92个村(居委会)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只有32个。财政转移支付村级办公活动经费只有5000元左右,订报、交水电费后所剩无几。“这年头没把米,连鸡都唤不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下降。四是评议无结果。民主评议党员走形式,你好我好大家好,“个别党员不像党员”,组织处理不硬,群众反映强烈。 四、农民思想缺“感恩”。一是农民思想多元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兴媒体的兴起,农民的思想出现信仰危机、公德缺失、价值观倒置、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只知索取,不讲回报。现在的农民是“有田有粮不理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二)走进基层、服务群众 践行“一线工作法”

走进基层、服务群众践行“一线工作法” 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员会 一、背景与起因 杨浦是传统的工业区和老城区,有着三个“百年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百年工业文明、百年大学文明、百年市政文明,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集聚了复旦、同济等14所高校,150多家科研院所,50名国家“两院”院士。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上海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城区建设开发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杨浦集中显现出来,国有企业从当初的1200多家锐减到200多家,产业职工从60万人锐减到6万人,杨浦进入了一个低谷和徘徊期。2003年4月15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杨浦开始了从“传统工业杨浦”向“知识创新杨浦”的历史转型,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城区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是对城区结构、形态的一场革命性调整,因此在转型过程中突出面临着几个“坎”: 一是困难群众多、民生压力大。杨浦无就业、无稳定收入人员17万,占全区劳动人口的1/4;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列上海中心城区第一;二级以下旧里占全市总量的1/4,集聚着大量矛盾问题和民生诉求,如果不能沉入一线解决这一个个具体问题,不能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困难群众,杨浦建设发展的大好局面就会难以为继。 二是利益调整力度大,群众工作的难度加大。城区功能的大转型,必然带来各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旧改、就业、救助等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群众的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诉求相互交织,迫切需要通过大量有效的群众工作赢得广大群众对杨浦建设发展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三是干部队伍作风、能力的不符合、不适应。主要有:经历上的不适应。我区58.1%的机关处级干部没有社区工作经历,新进机关的干部绝大多数都属于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作风上的不适应。有的干部在群众的问题上不够深入,为群众办事情完全靠“拍脑袋”,做不到点子上;能力上的不适应。有的干部不会说群众语言,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称之为“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最后,问题哪来哪去”。 基于此,我们着眼于在一线宣传群众,向群众宣传杨浦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暂时存在的困难,发动广大群众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推动发展;着眼于在一线服务群众,沉入一线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着眼于在一线问计于民,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使我们的各项决

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课题方案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课题研究方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流向分布:大区域相对集中但小范围分散流动。流动党员流向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兴山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目前全县流出党员218人,能证实身份的流入党员仅5名。流出省外的130名,流出至省内的88名,分别占外出总数的59.6%、40.3%。党员主要流向等地。从行业上看,全县大多数流出党员分布在挖煤、建筑、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二)流动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增幅随改革而波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膨胀。我县2005年底流动党员为137名,2007年流动党员数达218名,同比增加了59%。我县流动党员外出主要集中在几个时期,在农村科技发展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时期,农村出现大批剩余劳动力;国有集体企业普遍改制时期,使大量下岗职工党员外出;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而使许多党员干部离岗待退或提前退休后变成流动党员。 (三)党员构成: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身份,全县218名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204名,占93.6%,明显占据主体地位,但近年来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年龄,全县流动党员仍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下者180人,占82.6%。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149名,占流动党员数的68.3%。 (四)思想状态:主流突出但消极趋向也很明显。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大多数流动党员党性意识强较强,迫切希望有个“家”。企业业主和群众多数认为流动党员的敬业精神强,影响较好。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教育管理的松懈和滞后,流动党员的思想防线正经受严峻的考验和冲击,整体思想水平存在明显下滑趋势,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日益淡薄,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四川农业大学)

围绕党建助推科学发展,服务“三农”力促创先争优 ——四川农业大学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四川农业大学始终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农业为特色和优势的办学导向,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各项中心工作,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主动探索主动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新模式,把活动开展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在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水平与质量中创先争优,不断推进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努力为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背景与起因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为农业院校赋予了重大责任。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围绕党建推动科学发展,在服务三农中力促创先争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行

动,也为师生党员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作用提供了难得机遇。 作为农业院校,必须注重党建工作与服务“三农”的紧密结合,争当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智囊团,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助推器,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储备库。学校党委本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力教育和引导各级党组织、共产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三农”中建功立业。为此,学校党委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谋划校地合作新平台,在推进科技服务机制创新、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与服务团队培育、科技服务平台构筑“三大计划”中创先争优,探索和完善学校党建与服务“三农”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新模式。 二、做法与经过 1.明确目标要求,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感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科学研究为核心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的“一基地两体系”建设为主题。以培育优良党风促进优良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心系“三

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立项申请表

抓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立项申请表 项目名称“五化”组织生活创新行动 申报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责任人苏一凡 目标要求针对目前高校组织生活现状及工科学校的特点,开展“五化”组织生活创新行动,以党员信仰教育为主题,采取组织生活主题化、多样化、课程化、信息化、常态化的“五化”措施,激发组织生活活力;逐步实现“四有”即:有内涵、有质量、有实效、有影响的要求;使党员的先进性有效达到“四提高”即: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党性修养、提高素质能力、提高模范作用的目标。 完成时限2012年12月 主要措施1.主题化——组织生活内容主题化 以党史、革命传统和党章教育为主要内容,设计组织生活主题,开展组织生活主题征集活动,提高党员党性意识和信仰意识。各基层党支部结合自身支部特点和党的中心工作,在党员中广泛开展组织生活主题征集活动,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党员可以就主题创意、中心内容、组织实施、实际效果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2.多样化——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化 以提高党员思想认识为导向,以兴趣爱好为主要诉求,拓宽组织生活途径,开展专业依托(如社工支部),师生共享,校内外结合等组织生活形式。搭建组织生活活动阵地,在各校区建立党建工作室、楼栋党员活动室,在学生社团、学生课外学术小组、学生志愿服务队等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在社会实践队、校外基地实习实训队等建立临时党支部。 3.课程化——组织生活载体课程化 以学校党校为载体,规划组织生活课程,开设党课实体课堂和网上虚拟课堂两个课堂,党员的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体课堂主要有支部书记培训课、“两课”教师讲党课、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建设“红网课堂”网上学习课程,开设政策导读、党务实务、党性修养、人生规划、心得交流等专题栏目和学习内容。 4.信息化——组织生活平台信息化 充分运用新媒介时代工具的传播优势,结合工科专业的特色,搭建三个平台,即党员教育平台、党员志愿服务平台、党员互动平台,开展以微博、博客、QQ、飞信等新媒介党组织生活创新活动,将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向多元互动模式转换。 5.常态化——组织生活机制常态化 建立组织活动与考评激励相结合的常态化机制。一方面创建组织生活特色活动项目,形成“党员固定活动日”即:学习日、议事日、践诺日,并通过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和组织生活自律小组来加强监督和自我管理,形成常态化。另一方面建立常态化组织生活激励机制,设计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轨迹记录、党员教育跟踪调查、党员评议评先活动以及党支部组织生活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1 / 1

党建典型案例(汇编)

华电集团党建典型案例 中国华电“三融入、四引领”的党建创新实践,主导力在于集团公司党组抓好顶层设计,生命力在于基层企业党组织抓好落地生根。 本次课题研究收录的7个案例,是课题组通过对中国华电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企业,进行认真调研、采访、挖掘选出的,基层企业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引领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新疆公司党组创造性地将对标管理引入党建工作,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对接和互动。江苏公司党组实施“1+X”共建机制,实现组织联对、班子联带、活动联谊、问题联排,资源共享,比学赶超,探索建立了企业党组织横向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区域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资本控股公司党组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三同步”,探索形成了金融企业党的建设助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邹县电厂党委打造“竞合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文化兴企的特色发展道路。扬州公司党委通过开辟“623”片区共建共学模式、开发应用“先锋”党建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创新做法,有效提高了党建工作水平和成效。

闽东水电公司党委改进传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对标,增强了党员自觉发挥先锋作用的内生动力。哈密公司检修党支部打造学习型、技术型、文化型、和谐型的“四型”党支部,夯实了企业科学发展的战斗堡垒。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国华电基层企业党组织紧扣中心,务实创新,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安排部署,注重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参与,直面挑战,破解难题,找到了提升党建工作的突破口,从不同角度验证了“三融入、四引领”的普遍适用性。这些单位的成功探索,既保证了中国华电“三融入、四引领”党建创新实践落地生根,也为公司系统企业树立了党建工作的样板和学习标杆,形成了以点带面、典型引领、整体提升的创先争优生动局面。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实施党建对标管理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公司)落实集团公司党组“抓班子、带队伍、推发展、促和谐”的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创造性地把“标杆管理、示范建设”的理念引入党建工作,积极实施党建对标管理,引导各级党组织善于立标、勤于对标、精于达标、勇于创标,形成了“着眼基层、示范引路、强化基础、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的党建工作良

完善六大体系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完善六大体系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2009-09-24 我区在构建“一个核心、五纵三横多结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中,以区委为核心,依靠国资委、街道、机关、教育、卫生等五个系统的党(工)委对区属基层党组织实现纵向管理到底,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协调机构对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实现横向协调到边,依托街道、人才中心、职介中心、工商联、教育、卫生、司法局等系统党(工)委为联结点,对“两新”组织实现多向辐射到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为构建全区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需要,我区着力建立和完善了基层党建工作“六个体系”,推动基层党的工作网络化、系统化、规范化。 1.组织网络体系,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 全区各级党组织从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便于党员教育、管理,便于开展组织活动的原则出发,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分布情况,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 “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突出灵活性、创新性。在组织机构上,搭建了区、街道、社区三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区委组织部于2004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两新”党建工作组;七个街道全部设置了“两新”党建工作办公室;在社区配备了社区专职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同时,每个街道还配备了3-5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在街道“两新”办的领导下,深入辖区单位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在工作机制上,一方面坚持区、街两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形成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区委组织部与工商局、税务局、劳动局、统计局、工会、团委等单位共同构建了“新经济组织管理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部门间非公企业信息不对称,统筹管理功能差等问题。在党组织组建模式上,我区在实行单独建立,行业联合(餐饮行业联合党支部、酒吧街党支部)、楼宇联合(孵化器党组织)、区域联合(小商品、服装市场)建立的同时,积极探索依托驻京办事处、依托当地核心企业建立地区性党组织,与外省市签订党员双向管理协议等新的党组织组建和管理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体制内系统党组织组建工作突出规范性、实效性。街道系统以社区为单位,共建立社区党委117个、社区党总支24个、社区党支部10个,并依托楼门院、独立居民区建立了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根据党员职业特点建立了职业特色党支部。国资委党委适应国有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按资产、股份对企业党组织分类、按党委、总支、支部隶属关系分层的组织结构体系。区直机关系统针对律师党员属地管理的要求,对司法局机关党组织进行了调整。教育系统根据基层党员队伍发展情况和优化教育资源的需要,在研修学院、四中、八中、一六一中学成立了党委。卫生工委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建立健全了基层党组织设置。 2.职责定位体系,强化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

以开放创新理念推进基层党建创新

以开放创新理念推进基层党建创新 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目的在于推动全方位开放和全方位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的重要任务,必须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开放创新的理念推动基层党的建设创新。 以开放创新理念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树立三种理念。一是开放思维的理念。开放的时代、开放的事业,需要有适应改革开放的思维方式和空间视野。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开放的视角、开放的思维、开放的精神来审视、谋划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域,延伸组织工作的触角,增强组织工作的渗透性。二是围绕发展抓党建的理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的实际效果作为衡量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使基层党建工作不仅出凝聚力、战斗力,还出生产力、创造力。三是实践第一的理念。创新是一种飞跃,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基层党建工作要坚持实践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全党的工作大局,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 以开放创新理念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着重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建立与开放创新要求相适应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 党务工作者是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施工队,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执行者。建立与开放创新相适应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一要确立体现开放创新的党务工作者标准。开放创新型的党务工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开放创新意识,既能继承优良传统又能结合新的形势,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二要形成有利于开放创新型党务工作者脱颖而出的选任机制。选任开放创新型党务工作者,应当坚持组织推荐与党员群众推荐相结合,单位内部产生与外部聘请相结合,兼职与专职相结合,关心物质生活与关心政治进步相结合,建立拴心留人的良好机制。三要创造有利于党务工作者开放创新的培训条件。开放创新必须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获取新知识。为此,各级党组织要十分重视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培训党务工作者,一要坚持学习党务知识与学习经济、法律、科技、文学、历史等相结合,优化党务工作者知识结构,激发基层党务工作者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二要坚持理论学习与深入实际调研相结合,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坚持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尤其是要注意对党务工作者进行集中式培训,以确保党务工作者真正能聚精会神地学习,切实解决知识“透支”问题。 第二,建立与开放创新要求相适应的组织体系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建立

【党建研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动力”。新常态下,抓好基层党支部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烟草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及行业精神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就必须把开拓进取与求真实务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创新工作载体,开辟新途径,拓展新领域,通过完善创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建主业意识和主体责任的层层传导,全面推进党建工作一体化、规范化,使基层党建工作始终充满活力。 一、背景 构建基层党组织建设“两型三控”模式,是烟草行业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针对以往党建工作中缺乏有效途径、缺少有效载体等问题,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建立运用好党建模块,搭建好工作平台,使党建工作有形化、规则化、标准化,以新的党建模式深化工作已成为必需。本文通过探索构建“两型三控”党小组模式,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江苏烟草商业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层层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基层一线。 构建基层党组织建设“两型三控”模式,是激发烟草行业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需要。基层党组织担负着上情下达、落实落地的重要职责,基层工作执行不力,就可能出现“热在上头、冷在中间、死在下头”的尴尬局面。因此,只有基层党支部、党小组这个“细胞”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把各项基础工作、主题活动落到实处,才能保证烟草企业党的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构建基层党组织建设“两型三控”模式,是适应烟草行业党建管理特点的需要。烟草行业党建工作具有基层党小组多、党员多、党员分布广的特点,存在党内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党员活动管理粗放等问题,党建工作难以做细做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烟草企业党建工作的质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常态下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两型三控”模式,探索新的工作路径,加强党支部对党小组的管控,确保上级党组织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各项要求能更好地落实到基层。 构建基层党组织建设“两型三控”模式,是实现“行业楷模”战略全面落实落地的需要。在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通过构建“两型三控”模式,使基层党建工作条理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坚持从严治党,以打造“学习型、服务型、责任型”基层党组织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力争建设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四强”党组织,为烟草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做法 结合行业基层党建工作现状,笔者对新常态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探索构建“两型三控”新模式,优化升级基层党组织内部构架,有利于加强党的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体做法如下:“两型”,是指党支部按照分类管理的思路,根据工作项目内容,将所属党小组划分为日常型和项目型两种。 日常型党小组是指相对固定的党小组,就是支部按照一定的划分原则将支部党员

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_0

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城市党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首先,创新在前,让理念跟紧。要紧追时代发展脚步,不为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所淘汰。在新时代就必须从创新上下工夫。创新不仅仅是思维、思想方面的走向前,更是注重行动超前。在《意见》中尤其强调要“利用大数据做好党建工作分析研判,利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这就是紧跟时代的体现。让严肃的党建工作多了一层实践创新的新特色。从宣传形式、活动内容和互动体验上都以新媒体为载体,及时宣传、及时跟进工作,从而促进党建工作紧跟时代步伐与城市基建、校园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其次,机制必改,让管理跟上。要让城市党建更具有活力,需要进行体制上的整改。从体制内部抓好管理,让各组织、各部门各司其职、有序进行。在《意见》中强调要“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逐级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定期沟通、上下协同解决问题”,这样逐级明确党建工作职责、任务,逐级健全

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最后,沟通要有效,让互联跟实。做实党建工作,归根结底,还是一项与人打交道、与民深入沟通的工作,不是谈理论,要切实说到群众心坎儿里。党建工作是有温度的,需要为百姓谋福。在《意见》中也很看重“沟通”这一项,强调要“推动市、区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全覆盖,采取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做法参与社区治理、有效服务群众”,让党建的“触角”伸得更远一些、覆盖面更广。在组织和开展各类党建宣传、为民服务活动中,还需做好细致入微的民意征询、入户调查和方案反馈等工作,让社情民意、真实想法切实体现在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让创新社会治理的门越开越大,让城市党建引领社会建设迈向更高门槛、更深领域,也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可、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 古语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城市党建的长足发展,要努力前行,让新时代城市党建搭乘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飞向蓬勃发展、孕育希望的美好明天。党是领导一切工作的核心,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全面领导的要求。共同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基层党建典型事例汇编

基层党建案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企业中开展工作的战斗堡垒和基础。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抓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经济领域中的执政能力。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涟源支行党支部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涟源支行党支部现有党员24名,其中:在职17人,平均年龄37岁;内退5人,退休2人。分成3三个党小组,由在职员工组成2个小组,内退退休员工组成1个小组,支行班子成员分别参加3个小组的组织生活。在深入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中,涟源支行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竞争力为工作目标,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开展工作,在“以人为本,关爱员工”上做文章,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抓典型推介,抓考核兑现,有效地激活了员工活力,构筑起和谐团队,推进了全行各项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讲理想,讲信念,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老党员言传身教等方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把党员干部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二是始终因地、因事制宜,组织党员参与地方挂点扶贫等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保持党建工作生机和活力,保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持续认真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培养工作,把建行内部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使基层行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现在,在该行46名在岗员工中有党员17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得到加强,为实现涟源支行持续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亮身份,树标杆,激发员工活力 一是积极发挥支部领导班子的示范作用,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推向深入。该行不断加强支部班子建设,着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养,切实提高班子人员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明确提出“向我看齐”,率先垂范,发挥了领导的表率作用。同时,支部班子成员对挂钩分管的网点与部门实行创先争优分片包干责任制,及时进行督促点评,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到了实处。 二是积极探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认真开展以“四创四争”为主题的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全体党员要亮身份、树标杆。同时,紧扣“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加大对业务指标与服务质量的考核激励力度,评选“网

“五个围绕”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庞各庄镇“五个围绕”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来源:区商务局网站日期:2009-03-27 庞各庄镇党委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打造高素质、高效率、高服务、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为目标,以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为载体,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新目标,努力促进全镇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围绕保增长、促发展这个工作重点,深入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切实开展好两个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以“增强农村基层两委班子合力”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正确把握好“领导与自治”、“管理与支持”两个方面的关系,形成两委关系的良性互动为内容,统一认识,正确理解村两委职能定位,努力培养村两委配合意识,做到不争权、不越位,团结,通力协作,让村两委成为坚强的战斗集体,进一步促进农村组织工作有序进行。 二是开展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带头联系群众、真抓实干,带头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带头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展现我镇党员的精神风貌、政治觉悟和先锋作用。 二、围绕加强基层干部队伍这个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镇村干部队伍建设。 1、强化干部队伍培训。以镇党校为依托,分批分期对全镇农村主要干部进行强化培训,增强“五种能力”,即增强学习思考能力、统筹协调能力、执行落实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破解难题能力。使农村干部真正担当起建设新农村的使命。 2、深化后备干部选拔、管理、使用原则。建立农村后备干部资源库,从四个方面抓好后备干部资源库建设:一是科学选配。努力将年纪轻、能力强、素质高、带头致富的人才通过“三荐三考”充实到后备干部中来;二是抓好培训,多让后备干部接触工作,进行岗位锻炼,使其快速成长;三是动态管理。建立民主评议制度,及时更新补充新的优秀人才;四是建立档案管理,把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思想工作情况、民主评议情况等纳入档案管理。 3、做到大学生村官科学管理。不断优化村官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进一步规范村官管理,实现大学生村官工作科学发展,出台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奖惩、使用为一体的指导性意见,使大学生村官更好的发挥在我镇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三、围绕党建创新这个工作重点,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1、借助党员学校平台,进一步提升党员素质。完善党员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制度建设和考核奖惩机制,努力提高党员的理论知识水平、政治修养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

兴化市基层党委党建工作创新项目一览表(乡镇)

兴化市基层党委党建工作创新项目一览表(乡镇)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戴南镇 张郭镇 大垛镇 荻垛镇 戴窑镇 合陈镇 昌荣镇 陶庄镇 海南镇 大邹镇 永丰镇 安丰镇 老圩乡 新垛镇 钓鱼镇 大营镇 下圩镇项目负责 人姓名 拜磊

袁春和 姚永法 全宏玉 沈德才 杭爱兵 袁春岗 孔凡春 房林森 张天源 陆开闲 张建华 陆红旗 姚群印 陆炳祥 王铎完成时间20 0 9."1120 9."0720

0 9."1020 0 9."1120 0 9."0720 0 9."1220 0 9."1020 0 9."1220 0 9."0720 0 9."1020 0 9."1120 0 9."1120

9."1220 9."1220 9."1020 9."101实施非公“五亮、五好”工程 2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统筹长效管理机制 3建立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 4创建党员学习书屋,营造党员学习环境 5建立完善村“两委会”成员年度工作述职测评制6开展“双提一优”主题教育活动 7围绕“能人”选拔干部,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8实施“党员干部帮带工程” 9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 10在镇村干部中推行“创新奖” 11在优秀经济能人中培养村级组织领头人 12实施菜单式管理机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13建立村党组织书记终生享受补助机制 14探索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法

15完善激励管理机制,提高村级班子战斗力 16建立村干部双向考评制度 17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村干部素质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沙沟镇 李中镇 西郊镇 周奋乡 中堡镇 缸顾乡 西鲍乡 城东镇 临城镇 陈堡镇 周庄镇项目负责 人姓名 杨成楠 魏冬堂 黄满盛 王保荣 张久银 陈友洪

大力推进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大力推进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陈振超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活动内容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时代进步要求和中国发展变化的正确把握。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坚持用新的理念和思路来谋划党建和组织工作,使党建和组织工作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夯实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思想基础 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做好党建工作,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党建理念,开拓进取,切实推进党建和组织工作上新水平。 一是树立开放党建理念。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就告诉我们,开放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之路,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的党建工作不能关起门来干,必须打破党建和组织工作自我循环的工作格局,破除党建和组织工作的神秘感,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模式,以广阔的眼光、广阔的思维、广阔的胸襟来推进党建工作,加强与其它地方的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大胆探索开放的党建工作机制,畅通党员群众参与党建工作渠道,倾听群众的心声,扩大群众对党建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使党建工作更加体现群众的意愿,提高党建工作的满意度。 二是树立全局党建理念。党建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坚持系统的整体的观点,统揽全局、整体规划,才能使各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为此,党建工作不再是哪一个部门或哪个单位能够独立完成的,必须由多个部门和单位协调完成。因此,要打破县委部门与政府部门之分,机关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分,增强“整合”意识,积极整合资源,提高整合资源的自觉性,运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来思考新时期党建和组织工作,发挥其他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推进党建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寻找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拓宽党建工作领域、搭建党建工作平台、整合党建工作资源,确保党建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达到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目的。 三是树立和谐党建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组织的和谐,党内生活的和谐,党员干部自身的内在和谐,对于社会和谐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党建和谐说到底也就是人的和谐。我们要自觉地坚持以人为主体,把激活人的思想,作为当前党建工作的最高价值追求。要坚持以人为本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始终,进一步使党建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相一致,在重大部署上相协调。要深入推进城乡结对互帮互助活动,通过工作互帮、学习互促、活动互联,把党建融入具体的活动之中,不断激发机关党建工作的活力,促进和谐党建的形成。

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创优项目实施方案

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创优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联系我市发展稳定的实际和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的现状,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增强各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重要意义 以党的十八大最新理论成果审视和谋划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取得新的成效,实现党建与经济同步发展。 三、总体目标 以争创“四好环保卫士”为载体,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牢固确立环保为民、环保便民、环保利民意识,履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群众环境权益职责,积极与社区、学校联系,帮助解决各种创建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环保服务职能,不断创新环保服务方式,用实际行动引领环保管理转型升级。 四、主要方法及措施 1.确定新洲等3个省、市级绿色社区和市一中等5个国家、省、市级绿色学校创建任务。

2.委派3名党员与创建社区、学校定点挂钩,每月至少到社区、学校蹲点一周,从组织领导、创建培训、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等方面指导社区、学校有序开展绿色创建工作,全程指导收集资料、填报申报、自评打分、制作PPT、撰写工作总结。 3.组织环保宣传“五进”活动,围绕节能、节水、雾霾天气等问题,给社区居民及学校学生普及环保知识,各完成2次环保宣传、2次环保知识授课活动。 4.组织党员义工活动,全年为社区家庭房间义务监测不低于3次,为贫困户捐款1次,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活动,协助做好河道整治和维护、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为社区免费制作环保公益宣传广告牌。 5.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参与指导绿色社区、学校创建作为局党委和党员义工服务的一项长期内容之一,不断提高标准和要求。 五、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决定成立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兼任社区名誉书记,切实加强项目的指导和监督,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湖北省兴山:推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近年来,特别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兴山县委积极应对农村党建出现的新情况,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凝心聚力为突破口,以培养跟党走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胆探索“两会两评”模式,着力构建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和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 包、综合配套改革、两免一补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服务群众缺“配套”。服务人员、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与群众服务需求不配套。一是服务需求大。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农村的大都是老弱病残愚人员,生产生活面临重重困难,种田缺劳力、发展缺技能、生活无人管、思想无人问,“年猪就杀不死”的现象普遍存在,急需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二是服务人员少。合村撤组后,村管理面越来越大,干部职数越来越少。兴山县古夫镇平水村,由原来的8个村合并而成,村干部却只有7人。一个村干部平均要服务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农户,精力不济。无职党员服务意识淡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参与的少,坚持的少。三是服务内容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停留在盖章子、发票子上,停留在节日慰问、抢险救灾上。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停留在“结

对子”帮扶上。四是服务手段少。干部还能借助党的惠农政策,无职党员仅能凭借一张嘴、一双腿、一双手服务群众。 二、村民自治缺“实效”。一是自治内容未更新。现在真正体现村民自治的,就是依法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其他自治活动实际上很少开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村集体成了“空壳”。除了公益事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大多不存在,群众的关注度降低。群众需要自治的新内容,无人组织,比如产业结构调整、集体文化活动开展等。二是自治程序难到位。无论是召开村民会议,还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能议事的人都外出务工;即使有群众愿意参与自治,半天才走到村委会,屁股没坐热,就要急着往回赶,“一事一议”难“议”。村民自治过程中,党的领导未落实。三是自治主体不积极。现在的农民是“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普遍认为开展村民自治误工贴钱,还不如抓紧时间干自己的活,缺乏参与自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组织建设缺“活力”。一是书记无责任。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农村出现重“村务”轻“党务”、党建工作无人抓的现象。对书记主任“一肩挑”的考核,往往以主任岗位考核代替书记岗位考核,以经济指标考核代替党建工作考核,以党委政府考核代替群众考核,从导向上弱化了党建工作。二是党员无能力。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兴山县6368名农村党员,55岁以上的占51%,35岁以下的仅占11%,且大多无一技之长。三是组织无财力。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无钱办事。兴山县92个村(居委会)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只有32个。财政转移支付村级办公活动经费只有5000元左右,订报、交水电费后所剩无几。“这年头没把米,连鸡都唤不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下降。四是评议无结果。民主评议党员走形式,你好我好大家好,“个别党员不像党员”,组织处理不硬,群众反映强烈。 四、农民思想缺“感恩”。一是农民思想多元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兴媒体的兴起,农民的思想出现信仰危机、公德缺失、价值观倒置、是非观念模糊等问题,只知索取,不讲回报。现在的农民是“有田有粮不理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

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四川仪陇:推行村务管理“五权”模式 转自《人民网——理论频道》 【案例背景】 仪陇县是朱德总司令和张思德同志的故乡。全县幅员面积1767平方公里,辖56个乡镇,920个村(社区),总人口108万,有基层党组织1527个,党员33000余名。 20XX年,该县日兴镇九湾村被确定为全县首批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村。对扶贫开发中的问题,由于大家意见不一,党员干部不知道从哪个方面下手,于是村党组织把“水”、“路”、“产业”等13个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贴在13个碗上,所办事情的轻重缓急、谁先谁后都交给全村群众决定。谁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就往相应碗里丢玉米粒,每人一颗。就这样,用“投玉米粒议事”的方式,群众选定了“一路、二水、三产业”的发展顺序。村党组织立即根据群众意愿组织实施,仅用5个月时间,便修通了8公里村道路,吃上了自来水,办成了群众多年想办却未办成的事。这件事引发了党员干部的深思,更启迪了县委政府的思维。于是县委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村“两委”权责不清、定位不明,村务管理混乱、群众监督缺失,村民自治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派出调研组深入九湾村实地调研,对其做法进行了总结规范,村务管理“五权”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并逐步在全县、全市、全省推广。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对此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进行了深度报道。 【主要做法】 一、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权,让支部清楚“干什么”。主要通过三个环节:一是提出重大议题。围绕农村工作中最重要、最迫切需要办理的事务提出议题,经“两委”讨论形成初步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进行修定和完善、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后,由村委会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二是督促落实决议。指导党员干部和其它村级组织带头围绕形成的决议开展活动,协调各方利益,整合资源,共同促进和督促决议的落实。三是检查落实情况。对决议落实情况定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