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各课型及流程

数学各课型及流程

数学各课型及流程
数学各课型及流程

课型一:单元整体感受课

一、单元整体感受课的定义

单元整体感受课是“单元目标尝试教学”课改实验的一种全新课型,它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单元整体感受课就是体验式学习、活动式设计,这种在“做中学”的方式,能够将学生的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感受课的设计通常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即针对某一个单元或某一部分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在做中积累经验”,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并尝试运用经验和直觉猜测进行描述和交流,从而大大拓宽学生收集、呈现、交流、讨论和思考的空间,达到对整个单元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的初步感知。

三、单元整体感受课的实施

(一)教学设计应包括的内容

1、明确课标对本单元内容的要求。

2、单元内容教材分析。

3、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4、确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5、确定单元整体感受课教学目标。

(二)教学流程设计

单元整体感受课教学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准备(即基于单元整体感受思路下的尝试小研究的设计)

2、体验式活动1、2、

3、4……

3、我的发现(学生的初步感知,可以有收获,可以有疑问;可以是文字、可以是

自出习题、可以是知识树……)

课型二:尝试研究课

这种课型的核心是“尝试”与“研究”。它将学生推向前台,即每一节新授课前,要求学生在“尝试小研究”的引领下,先独立进行自主探索,尝试研究,然后带着问题与发现来到课堂,通过与本组同学,或者是其他小组同学以及老师的再次交流讨论,产生思维碰撞,进而达到自主构建新知,积累数学经验与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尝试研究课的教学流程

(一)炫我两分钟

所谓“炫我两分钟”是指上课开始后,讲授新课之前的两分钟时间,是学生用来展示能力、体验成功、炫我风采的舞台,争取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绚烂绽放。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展示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内容、形式均由学生自主设计为主,可以是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等等。

(二)尝试小研究

“尝试小研究”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它的核心是“尝试”与“研究”。它是指学生在深入研究新课内容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学习,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过程,同时通过学生对“尝试小研究”的试做,使教师获取学生自学的反馈信息,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以及有重点的点拨引导提供有力支撑。

尝试小研究的形式

尝试小研究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课前尝试小研究

二是课上尝试小研究

(四)班级展示提升

班级展示环节是指小组成员在经历了小组互助合作之后,向全班进行展示汇报的过程,是彰显小组生命色彩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里可以使小组合作探究中形成统一的观点或者未解决的疑惑向全班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通过汇报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补充,及与台下学生的积极补充、质疑、提醒、争辩等产生思维的碰撞,使学生的原有认识得以升华,同时形成知识与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过程。

(五)教师点拨

在班级展示提升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惑或是本课的重点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即要做到“迷时师渡”。我们在备课时,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要对本节课中教师点拨进行预设,以便在课上学生展示时找准点拨的点。

教师的点拨要注意以下三点:

1、点拨的语言要精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点拨要起到激励的作用。

3、点拨要做到收放自如、引领提升。

课型三:练习拓展课

一、什么是练习拓展课?

顾名思义拓展就是开拓,扩展的意思。小学数学练习拓展课是指每节新授课结束之后或一个单元结束之后教师根据学情,把握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用一定的时间采取有效的手段,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复习,以巩固、疏理已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一种课

型,是新授课的有益补充和提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型。

练习拓展课的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教师“导练”。

(二)题组练习、典型示例重点评讲。

(三)拓展训练。

(四)总结、反馈。

练习拓展课的注意事项

1、精心选择、设计习题。

2、先独立做,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练习拓展课要做到“导、练、议、评”相结合。

4、练习设计要与学生的反馈相结合。

5、练习课切忌:旧课新上,全堂练习,面面俱到,一言堂。

课型四:单元梳理课

一、单元梳理课的定义

单元梳理课是在学生经历了某单元或某一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合作梳理单元知识与技能、构建数学思维网络。这节课不是简单地知识与回顾,而是学生们自主梳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相互交流、分享、展示和评价的过程中,将一单元的知识形成整体的网络系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单元梳理课的原则

在进行单元梳理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关注梳理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梳理知识。

3、注重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课型五:达标评研课

一、达标评研课的定位及功能

1.达标评研课的定位:

达标评研课就是对一个知识块或者一个单元知识的薄弱点、模糊点进行评价研究。达标评研课不再是简单的解答和纠错,它需要创设一种积极的思维环境,这种环境必须为学生寻求答案营造有效的氛围,必须为学生掌握自身学习进度开辟合适畅通的渠道。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有潜力的学生,而是不能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老师。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

达标评研课的环节

1.课前准备

设计达标评研卷是达标评研课的“前奏”,一节课并不只有短短的40分钟,在课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达标评研卷的设计要把握好两点。一要把握好数量和质量,二要把握好难易度。

如何做好以上两个要求,我认为在设计达标评研卷之前要有充分的学情调查,围绕知识薄弱点、认识的模糊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点进行设计,针对学生试卷的整合也应紧扣课标,总之准备工作要做充分。

2.课上独立完成。要求达标评研卷一定要在课堂上由学生独立完成。

3.课上研讨

课上研讨分为两大步骤,分别是小组研和全班研。

⑴小组研。小组研的结构设计可分为:评一评,研一研,帮一帮,订一订。小组研

讨的过程中当遇到内容简单,大家意见一致的时候可以直接作出评价,过程中要求学生公开,别藏在课桌下面评价;当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及时进行小组研究,如果小组研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先打一个问号留着全班交流。同时要求学优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掌握方法,提高认识。时间在10分钟左右。

⑵全班研。全班研的结构设计分为:自主问,考考你,举举例,巧整理。把在小组研的过程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向全班同学提问,自然就有同学答,我们把这一环节叫做“自主问”;如果心中有疑问又不敢或者为了面子问题不好意思提出来怎么办?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用自己的问题去考人家,叫做“考考你”;经过前面两个环节之后,学生已经初步解决了试卷中的问题。但还可能有学生不懂装懂或似懂非懂,要怎么解决呢?接下来就让学生再根据平时积累的类似的错题再自主设计一道题。我们把这一环节叫做“举举例”。三个环节结束之后,我们再把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树。也就是“巧整理”。整个全班研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评研课,注重“评”,突显“研”。评课前准备的练习题做得如何,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研练习题中的错误是如何产生的,提高纠错能力。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评”中绽放,知识的网络构建在“研”中形成。评研的过程改变了过去“教师出题——学生练题——教师讲评”这种单纯由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出题,练习之后,学生自我反思和共同评价提升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的认知高度,拓宽了应用能力。

3.课堂评价

⑴“过关式”评价。这是一种合格式的模糊评价方法。在学生完成达标评研卷后,教师根据试卷考核知识,制定相应的知识达成目标,只要学生在最后的测试中达到学习目标,即授予“过关”,否则为“不过关”,不过关的学生可以通过补测等办法,达到“过关”。

⑵“双项式”评价。就是在完成达标评研卷后,教师在测试卷上进行双项评价。一项是对知识的掌握评价(即目标达成评价)另一项为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的评价。

⑶“花瓣式”评价。如果整张试卷是一朵绽放的花朵,那么试卷的各部分知识就是这朵花的花瓣。教师根据知识进行划分,每一块给学生打一个等级。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哪些内容掌握较好,掌握的好的部分就可以给相应的花瓣填上漂亮的颜色。清楚哪些内容还存在不足,然后学生去弥补不足,再通过补测的方式,对不足部分进行测试,以达到全部较好地掌握。弥补合格的教师再把空白的花瓣补充颜色,最后形成一朵美丽绚烂的花朵。

4、整理和反思

最后一个环节需要教师落实。一节课完成之后,教师把达标评研卷收上来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错误让学生改正过来,最后装入每个同学的达标评研课档案中,形成卷宗。以便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持续性关注和培养。

课型六:综合实践活动课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像其它数学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在过程感受数学方法、思想,发现数学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区别于其它数学课,在一节课中,它没有固定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有待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学习同一内容,更不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生的发现作为知识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研究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认真设计课

任务型教学流程

任务型教学流程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介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读物层出不穷。其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任务型教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使教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多维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更多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任务型教学的指导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新课程改革要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型教学”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运用能力,从源头上解决了“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愿望与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一)真实科学性原则: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应注意体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 的情景的创设于运用,注重材料或任务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索意识。任务内容的结果或答案的开放性,尽量避免设计唯一结果或答案的任务。 (二)主题任务性原则: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的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小的相对简单的任务型教学内容或较大的复杂的任务型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成综合性的大的主题,大的主题可以由若干个小的主题构成。 (三)主体参与性原则:学生主体通过共同设计任务型教学中要求达到的目的、步骤、及过程,共同交流、研究在完成任务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使学生形成与他人协作、友好相处及塑造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任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 听说课 一、教学流程 听说课以听说为主,读写结合,重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若干段听力素材和一段对话素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这些素材深入研究和挖掘,灵活运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流程图 二、环节解读 课前预习 (一)预习词汇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单词学生能做到课前读译即可,更高的要求需要视学生水平而定。预习内容不要过多、过难;有布置,一定有检查。 (二)课前朗读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建议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 (三)每日播报建议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2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每日播报贵在坚持,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信心。 课上探究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词汇预习:有布置有检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预习情况,可以采取学生结对、小组互查等形式; 2.展示新句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本课的新句型; 3.专项练习:结合本课新单词对新句型进行专项练习,并为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扫清障碍。可采取学生个人、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以机械性操练为主,遵循单句、问答、对话,低起点、多层次,由易到难的原则。对新句型的专项练习,要充分利用本课新词汇,让学生理解词的意义和用法。本部分如果不需要成为独立部分,可以与三、3.的读后学部分结合起来。 (二)听力训练 教师先简要介绍听力素材的相关信息,如:人物、背景等。 1.多层听:根据听力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得到扎实有效的听力训练; 听力练习除了常用的判断、选择、连线等尽量设计有听后写的形式。本环节需要根据听力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和运用。 2.听后说:根据听力素材的内容和相关信息,结合本课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说的训练,可采取造句、对话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并为对话学习做好铺垫。本环节根据听力素材设计,可以没有。 (三)对话处理 1.读前听:根据对话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得到相应的听力训练;本环节要求同上。如果本对话确实难度较大,作为听力素材有困难,可以跳过。 2.听后读(阅读):学生默读对话,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可以

任务型教学法task

Nunan将任务定义为指导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任务为语言学习和使用提供了一个目的,而不再是单纯地学习一门语言。 在大量文献资料中对任务的定义,产生了三个共同特性:一、任务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比如说画一幅地图或者预订一家旅馆;二、输入材料,关于如何画画的指令或者一份旅馆的广告宣传;三、一个及以上的相关活动或程序,如基于广告提供的信息来决定预订哪一家旅馆。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现在任务型教学法已在第二语言教学大纲设计和二语习得研究中广泛应用。因为任务特别是小组合作能促进自然地学习与交流,催化习得过程,这种方式与交际教学法更为契合。 任务型教学会根据教学方面的因素来分类,也就是说他们有效建立课堂互动过程和产生协商交流的能力;此外还会依据心理学的因素来分类,也就是刺激内部习得教工过程的潜能。在目标任务、真实任务以及课堂任务之间也产生了区别。 一项在语言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任务就是信息差任务。信息差任务也就是一位参与者持有另一位参与者所不知道的信息,而必须通过互换信息来完成任务。“找出不同点”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差任务,参与者会得到一些类似却有略微不同的图片,在不看别人图片的情况下,所有人在找出不同点上达成一致。 另一项交际性任务是问题解决任务,比如说,提供参与者线索并要求他们做出解释直到最终解决问题。决策任务是期望参与者在所提供的结果中选择一个结果。还有一些别的任务例如拼图、角色扮演、模拟、口头讨论和设计任务。 在任务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选择和界定目标时找到一个清晰的标准。这是因为有诸多因素对任务产生干扰,包括任务的认知困难,学习者需要加工和产生的语言的数量,执行任务时产生的心理压力,时间压力以及所涉及的知识背景的数量和类型。 比如说,“找出不同点”只要求学生建立一个存在或不存在(未描述的)的项目,这个要求显然比需要精确描述的要求来的低。同样的,加工处理一段包括标题,副标题,照片,图画、图表、曲线图等的内容显然比加工处理一段没有任何前后文联系的文章来的容易。 二语习得研究表明有一些任务比其余的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例如,双向任务即在交互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拥有信息来提供交换,这种方法比单向任务(一个参与者提供信息,另一个参与者仅对给出的信息产生反馈)更为有效。汇总型任务(一个加过必须进行商定统一)比分散型任务(接受来自参与者的不同观点)能产生更多的言语。 另一个根据任务结构的难度和复杂性的划分包括前任务和后任务活动的结合,为学习者提供视觉支持和任务框架。任务设计的突出点包括真实的文本和活动以及语言技能的整合。各类任务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基本的教学大纲类型:过程、程序和任务。 不管任务型教学大纲的简短历史,任务型教学在产生刺激性的教学材料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从根本观念上改变了25年前所以为的好的教学实践活动。

高中数学课的基本课型

数学课的基本课型 一、关于数学基本课型 (一)数学概念课 概念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数学概念是导出全部数学定理、法则的逻辑基础,数学概念是相互联系、由简到繁形成学科体系。数学概念不仅是建立理论系统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提高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它是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 我们认为,通过概念教学,力求让学生明了以下几点: 第一,这个概念讨论的对象是什么?有何背景?其来龙去脉如何?学习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它们与过去学过的概念有什么联系? 第二,概念中有哪些补充规定或限制条件?这些规定和限制条件的确切含义又是什么? 第三,概念的名称、进行表述时的术语有什么特点?与日常生活用语比较,与其他概念、术语比较,有没有容易混淆的地方?应当如何强调这些区别? 第四,这个概念有没有重要的等价说法?为什么等价?应用时应如何处理这个等价转换?第五,根据概念中的条件和规定,可以归纳出哪些基本的性质?这些性质又分别由概念中的哪些因素(或条件)所决定?它们在应用中起什么作用?能否派生出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由于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时要研究引入概念的途径和方法。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通过一定数量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的感性材料来引入,力求做到从感知到理解。还要注意在引用实例时一定要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着力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过程,智力不同的学生完成这个过程往往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时要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对概念作辩证的分析,进而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选择一些简单的巩固练习来辨认、识别,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通过变式或变式图形,深化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新旧概念的对比,分析概念的矛盾运动。抓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来形成正确的概念。有些存在种属关系的概念,常分散在各单元出现,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应适时归类整理,形成系统和网络,以求巩固、深化、发展和运用。 (二)数学命题课 表达数学判断的陈述句或用数学符号联结数和表示数的句子的关系统称为数学命题。定义、公理、定理、推论、公式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命题。数学命题的教学是获得新知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基础。因此,它是数学课的又一重要基本课型。通过命题教学,使学生学会判断命题的真伪,学会推理论证的方法,从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数学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数学思维的特有品质。 在进行命题教学时,首先要重视指导学生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其次要引导学生探索由条件到结论转化的证明思路。由于数学证明常会用证明一个等效的命题来代替原命题的真实性,因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证明过程中如何进行命题的转换,一定要展示完整的思维过程,并要注意命题转换时的等价性。特别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后,要及时归纳和小结证明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演绎法的原理和步骤,逐步掌握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等证明方法(高中还有数学归纳法)。 命题课教学还要注意: 第一,对基本问题,要详细讲解,认真作图,教学语言要准确,论证要严格,书写要规范,

初中英语的几种课型

初中英语的几种课型、基本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 一、课型分类 英语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它是语言学科,但又有别于语文课,鉴于其特殊性,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研究几种基本课型及其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课型:1、对话课(基本句型课) 2、词汇课3、语法课4、试卷讲解课5、阅读课 二、各课型的教学主要目的及教学基本环节 1.对话课(基本句型课):目的:操练句型,以达到熟练。 教学基本环节:①句型呈现②机械操练:听说③创设情景应用句型④巩固练习主要教学方法:机械操练为主 基本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2.词汇课:目的:记住单词的音、形、义 教学基本环节:①词的读音②词的拼写形式③词的释义 主要教学方法:音、形、义相结合,初期利用直观教学法 基本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3.语法课:目的: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区别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 教学基本环节①基本结构②分析语法的重、难点 ③利用直观手段讲解语④语法教学与句型教学相结合 主要教学方法:比较法 基本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4.试卷讲解课:目的:对某一单元或某一段教与学的总结. 教学基本环节: ①总体评价学生的答题情况 :总结、反思 ②分析某一部分的答题情况 ③进步的学生 ④重点讲解 5.阅读课:目的:训练阅读技能,培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基本环节①预学②导学③听读④设疑⑤复述⑥解难⑦查测 主要教学方法:听、读、写 基本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初中英语应充分结合这些课型以及调配好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学生为主题,认真上好英语课。

初中英语基本课型分类研究 一、背景分析 自2006年9月开题以来,甘井子进修学校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进行了要素分析和课型分类,在分类研究的过程中,骨干教师和课题研究点校的全体基础学科教师急需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 二. 课型研究的意义 课型是课的类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符合该课型的特征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新课程的推行和社会发展对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上应进行以下转变:教育思想上变“以英语为本”为“以人为本”;教育目标上变“以掌握知识为主”为“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教育原则上变“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模式上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 三.研究目的 课型,一是指课的“类型”。它是在对各种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二是指“模型”。它是在对各类课在教材、教法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深入研究各类课型的结构和特征有助于广大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好每一单元,区别对待和处理每一个课型,以保证教学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划分学科基本类型是教师的事情,别人不能包办代替。为了保证课型分类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应该组织教师对自己任教的学科进行分类,然后组织同学科教师进行研讨,最终确定本学科的课型。 教师对本学科的教学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基本了解了本学科教学的基本特点、任务,然后,选取自己最擅长的类型课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就能够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初中英语基本课型分类标准 (一)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 (二)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技能培养,分为新授课、巩固课、阅读课和复习课。(三)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分为讲练课、巩固课、复习课、阅读课和语法课。 (四)根据语言知识目标,分为语音课、语法课、词汇课; (五)根据技能培养目标,分为听力课、说话课、阅读课、写作课、翻译课; (六)根据教学过程,分为讲练课、巩固课、复习课、测验课、测验分析课。 结合上述分类情况,初中英语课型分类汇总表如下:

各课型精简步骤概括(精)

各课型精简步骤概括! 注:每个考场都有对应的教材,全新课本都摆在桌子上,抽到哪个签,就到对应的讲桌那里备课!每个单元分为五至六个教学模块,即(Listening and Speaking, Reading, Grammar, Writing 等考生会抽取到一个模块教学 阅读课、听力课、写作课、语法课、语言点讲练课教学简明步骤 一、阅读课(办法一 1、Lead-in:问好。按课本设计问题,学生回答,推测文章大意。 2、Pre-reading:处理3-5个生词,扫除障碍。 3、Fast-reading:提2个问题,学生找答案,了解大意。 4、While-reading:讲解长难新句1-2个,扫除障碍。 5、Comprehending: 结合问题,学生细读课文找答案。(此步可省 6、Post-reading, 阅读后组织活动(复述课文,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摘记要点、归纳总结、创新写作。 7、Summary and homework。小结本课并布置作业(布置主要是一些语篇方面的练习See you! 阅读课(办法二 1.读前(pre-reading 问好。话题激活背景知识,(见课本warming up 和pre-reading 部分 2.读中(while-reading:该部分是阅读课最重要的内容,一般按任务型的方式进行。 1pre-reading: title reading(sub-title reading/picture reading

2fast reading (for general idea/main idea 办法:skipping 记叙文按who/what/when/where/how/why 等线索去获取信息; 议论文关注和划出每段段首的主题句,捕捉文章的大意。 3detailed reading(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办法:scanning 完成具体信息 4 word guessing (主要方法:上下文的提示、根据构词法、根据前后的逻辑关系以及生活常识等。 5处理个别长难句子,分析句子结构,先找出主谓宾或主语+连系动词+表语结构(然后再看起附加修饰作用的定语或状语,主句与从句等。 3.读后(post-reading学生的读后任务主要有: 1对某个问题或观点的进一步理解(深层次理解; 2就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 3Summary and homework布置课后的话题写作(先口头练习再到笔头表达See you! 二、听力课教学 1、Lead-in: 问好,提一两个问题,也可介绍背景知识。 2、Pre-listening:提出任务。让学生仔细看听力部分的练习或任务。 3、While-listening: 第一次放:生词教给学生。 第二次放:点拨提示,重放难句,解析长难等。 4、Post-listening,听后检查。学生彼此检查答案或分小组讨论答案。 5、第三次放:学生跟读。

小学数学13种课型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13种课型教学基本流程 信阳市潢川县双柳树镇中心学校 小学数学的13种课型分别是:1、概念教学;2、计算教学;3、规律性质教学;4、解决问题教学;5、图形与测量教学;6、统计教学;7、“图形的运动”教学;8、“图形与位置”教学;9、可能性教学;10、综合与实践教学;11、练习课;12、复习课;13、达标评研课。 、概念教学基本流程 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构建了概念教学的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借助素材,总结概念适当外延,深化概念 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概念教学是较为枯燥、抽象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我们在教学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调动 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 2 、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概念的获得是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结果。当学生产生探究 欲望和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基础之后,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让学生经历独立观察思考、小组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对素材的分析,形成对概念的初步理解。 3、借助素材,总结概念概念的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作为具有丰富个性的能动主体,小学生会对新概念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构,因此,教师要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让小组选代表借助素材,介绍自己组的成果。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争辩,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使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正确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共同揭示出概念。 4、巩固拓展,应用概念学习数学概念的重要目的是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设计应用概念的问题时,要注重创设情境,在丰富的素材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概念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相对完整及其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体验概念学习的科学研究过程。 当然,根据具体的概念,有时在第三个环节总结出概念之后,还要结合概念的外延做进一步探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那一类事物。如“三角形”概念的外延,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在学习了三角形概念的内涵是“由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封闭图形”之后,还要适当对三角形概念的外延做介绍,以期深化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这个结构不是机械和僵硬的,要因人、因材、因时等客观因素而合理、灵活运用,可进行必要的 调整、增删、穿插、渗合。 二、计算教学基本流程 计算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表述如下: 1、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完整版)初中数学的课型体系

初中数学的课型体系 基于以上的数学学习分类,我们可以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单元课课型作这样的基本分类: 1、概念课:以学生进行“代表学习”、“概念学习”为主的课。 2、命题课:以学生进行“命题学习”为主的课。 3、习题课(解题课):以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学习”为主的课。 4、讲评课:作为对上述几类“学习”的一种补充,强化学习反馈信息,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五类“学习”及时调控,以利于及时矫正和巩固知识。为转入下一个环节学习作准备的课(实质上也“内化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 5、单元回顾概括课:以学生进行“内化学习”为主的课。 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分类为基础去划分数学单元课的课型,其优点是:(1)能较准确地提示学生的课内学习的主要属性;(2)能较好地体现数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3)能与数学学科知识的三大主干——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问题和思想方法,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利于对这三大主干的教法、学法进行探讨研究;(4)能体现正确的教学观,体现主体性教育观念,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利于结合学生对不同知识的学习心理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现把这些基本课型的研究体例表述如下: 一、新知课 (一)概念新知课 1、教学目的任务 该课型通过各种数学形式、手段,揭示和概括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把握准某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的关键特征,解决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和理解。概念课教学还

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任。突出数学源于客观存在,源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的思想。要通过概念课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课型特征 该课型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进行“代表学习”和“概念学习”。通过“概念学习”,把作为新知识中的概念,正确地初步地转化为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概念体系里的概念。通过“代表学习”,对概念的文字、语言叙述或概念的定义能初步理解,掌握这些数学概念所对应的数学符号及这些符号的书写、使用方法。初步了解由这些数学符号组成的语言含义,并能初步把它转译成一般语言。 3、教学策略原则 1)概念课应注意直观教学。让学生了解研究对象,多采用语言直观、教具直观、情境直观、电化直观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经概括和整理之后形成新的概念,或从旧概念的发展中形成新概念。 2)概念课应解决学生“概念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①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应该准确地给它下定义。对一些基本(原始)概念,不宜定义的也应给予清晰准确的“描述”。通过给概念下定义的教学,让学生从定义的表达形式及逻辑思维中去领会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根本区别。并注意对同一概念的下定义的不同方案,从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②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必须克服形式主义。课内应通过大量的正、反实例,变式等,反复地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归纳,使之与邻近概念不至混淆,并要解决好新旧概念的相互干扰。 ③概念教学还必须认真解决“语言文字”与“数学符号、式子”之间的互译问题,为以后在数、式运算中应用数学概念指导运算打下基础。使学生把代表某一概念的数学符号与概念内涵直接挂钩。 ④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学数学只管计算,何必花时间学概念”之类的错误认识。重视概念课教学的启发性和艺术性,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概念学习的高度重视。同时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如选择答案、填空、变式等),从多个侧面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4、教学基本结构分析 1)上好一节概念课,应体现该课型一般的课堂结构:

小学数学教材基本课型汇总

小学数学教材(1~6 年级)基本课型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基本课型的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情景创设要找准情景的切入点;突出重点要得到充分体现;突破难点要恰当做好铺垫;活跃课堂气氛力求做到“活而不乱”;学生参与“过程”要口、手、脑并用。 小学数学教材基本课型力求处理好四个关系:关注过程和关注结果的关系;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关注生活情境和关注知识系统性的关系。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可以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综合实践课等。其中最重要的课型是新授课,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 铺垫练习,复习联想;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激趣,自主探究; 展开情境,教授新课; 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巩固深入,共同建构; 总结梳理,构建知识树。 如: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建立模型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2、建立模; 3、模型解释; 4、模型应用; 5、表示法。 (三)初步运用巩固理解 (四)深化练习培养能力 1、综合练习 2、变式练习 (五)应用拓广发展思维 1、应用 2、延伸 (六)归纳小结整理反思 又如:教学“几何图形”(概念课)时 (1)安排学生活动,加深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概念的了解; (2)安排学生活动,加强对平面图形拼成丰富多彩图案的设计; (3)安排学生活动,加强对常见几何体的认识; (4)安排学生活动,加深对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的认识; 其实,每一类课型又可按学习内容不同分为若干种类型,如新授课可分为概念教学新授课、计算教学新授课、应用题教学新授课、几何形体教学新授课等。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案例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案例 重庆市第二十五中学吴量由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出版的Go For It在我区广泛使用,给师生双方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模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扮演各种角色。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周围的人和事情,扮演起来非常熟悉,很容易地把课堂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结合起来。 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把根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具体事情来设计课堂上的“任务”,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正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完成这些模拟“任务”的能力。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learning by doing”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要求我们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即布置“一个既新颖有趣而又熟悉任务”。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并掌握、应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都是以单词的记背、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为重点;教师“唱独角”,多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长期以来我们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旧观点让我们一

味追求升学率,这种观点压得师生都喘不过气。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对于这个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理论,我也有一些困惑和不适应:我从小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尽快适应新旧理论的过渡?如何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驾驭任务性教学法? 作为对任务性教学理论的探索,我曾经承担了一次渝中区进修学院课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公开课。我对Unit 5 How was your weekend?的设计如下: 首先,我在本单元中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我的教学。 课前:(展示幻灯片1)为活跃气氛及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一起唱节奏较快的英文歌:Sha la la。(在Sha la la这部分重复的时候拍手。) Step1 值日生做值日报告 值日生首先介绍她如何度过上周末(She bought a new T-shirt in Jiefangbei.)。然后我就她的短文向全班提问:What did she do last weekend? Where did she buy the T-shirt? When did she buy the T-shirt? 在这个环节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又很自然地复习了一般过去时态。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五类课型教学模式 一、一类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 一类概念课是概念新知课,简单地说就是给数学名词下定义,是数学内容的基本点,是建立学生认知结构的着眼点。所以一类概念课的学习室数学学习核心,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首要环节。一类概念课可分为四个环节:情景诱导、自主学习、展示归纳、变式练习。 1 、情景诱导: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教学过程,把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变为学生看得见、理解的了的数学事实。 2、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带着自学提纲中的问题阅读课本上对应内容,学生对照课本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独立看书逐个思考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出问题的答案和不理解的内容,老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板书设计,再到学生中巡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3、展示归纳:⑴、检查自学效果,请学生逐个回答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反映学生自学情况,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结果,供学生评价,若有问题便进一步补充、完善,抽查对象要面向全体,学习中下等学生优先,当他们有困难的情况下,庆学有余力的学生回答。⑵、归纳梳理,主要是对知识梳理,并针对学生易错的问题加以强调。 四、变式练习,变式练习是指同种类型的题,换个角度或数据,考查学生的能力。每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再让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并让学生评价、完善然后教师进行重点强调 二类概念课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和定理性质都属于二类概念课,在二类概念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达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掌握公式法则和定理的推导方法及证明;二是要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公式法则和定理的内容;三是明确其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四是能灵活运用公式法则和定理解决问题。 二类概念课的教学基本模式为:情景诱导、自主探究、展示归纳、变式练习。 1、情景诱导: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动机上做好准备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从实际生活中创设情景;从相关学科中创设情境;从操作实验中创设情境;从新

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

一: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劣性对比 1、3P教学法的优点 可操作性强,教师便于组织和控制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都在教师的预想之中;同时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也很便捷,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整个课堂井井有条。强调语言结构的分析和词汇、句式、语法的学习,学生的语法概念明晰,大大提高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基本功扎实。此外,运用阶段也有一定的交际性,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 2、3P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语言观及语言学习理论令人质疑,忽视了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所以往往教师课堂上讲,学生课堂上练,在真正的交际场合下或在课后作业中仍会出现大量错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实际需求得不到真实的反应,学生对教学决策过程没有参与的机会,学生真正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也不多,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指令,对讲授过的语言项目进行操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量。课堂上主要的时间花在语言知识的讲授上,学生接触到的是大量的语言知识,或者是语法分析,语言输入是静态的、去情景的,脱离现实生活的,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而真实的语言运用却是以整体性、动态性、意义的表达和理解都要依据特定情景

为特征的。因此,脱离了特定环境,把本来复杂、动态的东西以过于简 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就无法获得对目的语真实、完整的感悟与 体验。 缺乏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发生。运用阶段 的交际活动并不是完全自由地让学生表达,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已 学的语言形式。因此,容易出现无信息差、无真实情感交流的假交际。 3、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它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有 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学生的 学习也成为一种满足需要、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过程。任务设置关注学生需求,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 任务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任务完成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学生通过完成任 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这激发了学生的综合型动机,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参与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 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多维互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思考、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 4、任务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是万能的,任务型教学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任务型教学法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英语教学在我国 是外语教学,英语语言环境严重缺乏;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学生的学 习动机多为工具型动机,即通过考试;多为大班教学;师资水平、教育资

小学高年级各课型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语文高年级所有课型教学基本流程 1.写人(记事、小小说)类课文 2.科学说明文课文 3.寓言故事类课文 4.童话类(神话类)课文 5.诗歌类课文 6.文言文 7.写景、状物类课文 8.游记(参观访问记)类课文 9.抒情散文(散文一) 10.叙事散文(散文二) 11.哲理散文(散文三) 12.作文指导课 13.作文评改课 1.写人(记事、小小说)类课文基本教学流程 一、简单介绍人物(事件)背景,导入新课(初步了解人物,为体会人物特点作 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事件(随之完成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理清课 文主要脉络任务,为部分精读作好铺垫) 三、部分精读,引领体会人物特点。(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及心理品质,掌握读书方法) 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人物特点。(组织交流读书收获,加深对人物特点理解, 练习运用读书方法) 五、总结课文、完善人物形象特点,揭示记叙方法。(在总结完善人物特点的基 础上,引发学生领悟发现写人的方法与技巧,这读写结合作好铺垫) 六、质疑问难,深化理解。(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扎实读书的好习惯,加深 理解人物特点) 七、诵读积累,激发共鸣。(对优美的人物描写片断进行感情诵读直至成诵,激 发学生与课文人物内心共鸣,同时为模仿写人作好铺垫) 八、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完成写字任务及重点词句练习任务,人物或事情细 节描写小练笔,培养写人技能,实现读写结合) 备注:八个环节一般可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五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三个环节,拓展应用可安排课后练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节。 2.科学说明文课文基本教学流程 一、联系事物,激趣导课。(“事物”指文中要说明的事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知识要点。(概要了解文章是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完成认识生字、新词任务及读通课文任务) 三、部分精读,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抓住重点部分引领学生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为掌握说明方法做好铺垫) 四、自由读书,自主体会科学知识。(组织交流读书收获,加深理解相关科学知识) 五、总结课文,揭示科学知识,提炼说明方法。(说明了哪些知识,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六、质疑问难,深化理解科学知识。(激发探究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七、自由诵读,强化积累。(积累科学知识,强化理解说明方法) 八、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完成写字及重点词句练习,模仿练习掌握说明方法) 备注:八个环节一般可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五个环节,第二课时完成后三个环节,拓展应用可安排课后练习,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节。

数学各课型及流程

课型一:单元整体感受课 一、单元整体感受课得定义 单元整体感受课就是“单元目标尝试教学”课改实验得一种全新课型,它就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育理念得重要体现。 单元整体感受课就就是体验式学习、活动式设计,这种在“做中学”得方式,能够将学生得潜能真正发挥出来,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得有效方式、感受课得设计通常就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得,即针对某一个单元或某一部分得内容,设计一系列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在做中积累经验”,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并尝试运用经验与直觉猜测进行描述与交流,从而大大拓宽学生收集、呈现、交流、讨论与思考得空间,达到对整个单元得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得初步感知。 三、单元整体感受课得实施 (一)教学设计应包括得内容 1、明确课标对本单元内容得要求。 2、单元内容教材分析、 3、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4、确立本单元得教学重点与难点。 5、确定单元整体感受课教学目标。 (二)教学流程设计 单元整体感受课教学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准备(即基于单元整体感受思路下得尝试小研究得设计) 2、体验式活动1、2、3、4…… 3、我得发现(学生得初步感知,可以有收获,可以有疑问;可以就是文字、可以就是自出习题、可以就是知识树……) 课型二:尝试研究课 这种课型得核心就是“尝试”与“研究"。它将学生推向前台,即每一节新授课前,要求学生在“尝试小研究"得引领下,先独立进行自主探索,尝试研究,然后带着问题与发现来到课堂,通过与本组同学,或者就是其她小组同学以及老师得再次交流讨论,产生思维碰撞,进而达到自主构建新知,积累数学经验与方法,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目得。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26小袁云 一、前言 随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以来,“任务型”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笔者通过教学《新标准英语》尝试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线索,以任务型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二、任务型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教学就是以具体真实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教学大纲或课程

标准都采用了“任务型”语言学习的模式。 大量的论著和实验资料表明,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它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带着明确为目标,与学习伙伴合作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看到成就,体验成功,达到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和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教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羞怯感。任务型教学正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在教师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通过听、说、唱、演、画、玩等活动不断获得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主要设计原则 1、真实性原则 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因此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

府谷县第一小学美术基本课型与教学流程_3

府谷县第一小学美术基本课型及教学流程一. 教学流程图 (一)课前延伸 1. 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安排预习学习任务,进行小组汇总,组长安排汇报形式。 2. 内容 教师结合学习主题安排预习内容,设计预习目标,具体问题设计如下:某种主题的作品你更喜欢哪种创作方法的作品?为什么? 3. 目的 老师设计预习问题、组织小组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资料信息,认识作品、认识自身,让学生对在创作中运用适合自己的个性创作语言有所感悟。 (二)课内探究 1. 自主学习 (1)运用常规的导入方法(如情景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激趣导入法等)进行导入,无论何种形式,一定要注意美术作为读图时代的代表课程的谁知特征,均以丰富的图像资料来激发、开发学生的视觉认知能力及思维想象联动力。学习目标要对前边导入中学生展开的想象力、创造力再做相应的承接。 (2)教师创设学习形式,如小组交流、组间交流等,使每个学生进入浓郁的美术气氛中,学生将自己搜集、整理的学习资料进行交流、学习、总结,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对资料的选择要求及认识。 2. 合作探究

(1)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展示 教师对创作主题进行讲授后,小组进行创作构思上的交流、研讨,并草图创作。 (2)班级内的合作交流展示 小组代表介绍创作构思,展示部分小组成员创作草图,其他小组同学补充建议,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鼓励个性构思。 3. 精讲点拨 (1)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针对学生创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有所记录,预先分析问题生成的原因,掌控学生的学习动态。 (2)问题的判断评价 各类创作问题应归纳为普遍性问题及个别性问题两种情况。对于有关创造力培养及技法传授相关的普遍性问题,应重点归纳讲解;对于少数学生出现的及学习目的偏离的个别性问题,应采取回避或正面引导的方式使其回归学习主题。要利用多数同学作品中的闪光点引领全体学生的主题创新思维。 (3)教师对问题的有效突破 ①教师结合学生预习资料,运用丰富的知识素材,对学习主题进行深层次引导。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体现为对典型作者的典型作品的经典性分析,着重于对作品创作背景、技能、技法及作者思想表达的密切关联等。 ②教师针对学生创作中出现的技法性问题,运用熟练、准确的示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表现技法。在示范中,教师应注意示范技法的适度问题,示范的目的是增加每个学生个性表现的手段,而不是让学生钻入教师示范的技法模式中,失去自己鲜活的个性创造力。 ③教师应注意分层次教学,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会在创作训练中出现不同的问题,教师应在备课中有所预见,制定针对性教学措施,在教学中给予解决。 ④美术学科具有及其他学科不同的学习性质,即注重学习的创造性。在美术学习中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只是引导者,特别是在以平面绘画造型为主的造型表现领域,对同一创造主题的理解应该是十个学生十个样,而不应该是十个学生一个样,因此在美术教学流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每个学生的个性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因此在美术课堂中我们教给学生的是一个鲜活的意识,而不是一个死板的技能,是一个共性的学习规律,而不是一个个性的模式。 4. 巩固训练 (1)形式

2019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课型

2019年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课型(教研教改) 巧家县茂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宋先贵 数学学科课型:1、根据教学任务来分:(1)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2)单一课、综合课2、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根据高效课堂要求,现代教学模式下中学数学的基本课型有新知探究课、巩固展示课,复习提升课三种基本课型。中学数学新知探究课的教学结构:数学新知探究课是以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课,它是整个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型,新知探究课可分为概念教学、计算教学、问题解决等课型,其共性可归纳为: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测评与反思 一、中学数学新知探究课的基本教学结构 1、情境导入目标导学 2、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独学、对学、群学、展示) 3、释疑解惑点拨提升(教师的导) 4、巩固拓展当堂检测(拓展与测评) 5、总结回顾评价反思(小结与反思) (一)情境导入,目标导学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引入新课后揭示目标,不是让学生读一遍目标即可,而是要求教师要把目标里的重点词语标出来,给学生说清楚,使学生明白自己这节课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程度。 1、目标展示的形式要灵活,要根据教材和学情,不要搞形式主义。目标也不宜太多,要适度把握。 2、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空间。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1、独学:独学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独学的时间不应少于“三学”的十分之六,并且,独学结果要安排一次小组反馈。注意:一是确保独学的时间,一是确保独学的反馈。(也可以放在课前进行) 2、对学: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建立“对学”机制,是新课堂落实“兵教兵”的基本形式,也是最快捷高效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 3、群学:群学是合作学习的整合和拓展。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班的一个“群”,小组内又可以组建更小的“群”。一般意义上三个人就可以成为一个“群”。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展示: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探讨问题的效果如何,需要进行必要的展示交流。在这里,教师的作用相当于节目主持人,让各小组尽情发表观点,争辩、质询、接受、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体的力量可以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