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英语教育中的中小衔接(1)

谈英语教育中的中小衔接(1)

谈英语教育中的中小衔接(1)
谈英语教育中的中小衔接(1)

谈英语教育中的中小衔接

近几年来,笔者有幸观摩了几次初中、小学英语课。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小学的英语教师比较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颖性、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对学生更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中学的英语课大多教法单一、呆板,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读写方面的训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初中有升学的压力,任课教师觉得让学生读读背背、默默写写就已经把课堂四十分钟挤得满满的,哪还有时间让学生听听唱唱、说说跳跳、玩玩乐乐,所以只能把有趣味的游戏活动束之高阁。而小学这方面的压力小,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读写方面的训练。其二,有些中学的英语老师认为,初中生不是小孩子了,用不着那些“小把戏”。其实,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还保持着小学时的童稚,又怀着对中学的新鲜和好奇。所以,中小学英语教师应互相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把握英语教学中的中小衔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树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观,从而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法,学有创造。

一、注重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氛围,对中小衔接期的孩子至关重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学生对英语学科不感兴趣,而是应努力改善英语学习氛围。教师提议每一位学生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因为亲昵的英文名字不仅能拉近师生、同学之间的距离,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创设氛围;学校长廊或教室墙上除有世界地图、英文字母外,还可悬挂世界各国国旗,以学生喜爱的方式介绍各国的首都,宣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用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的心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喜爱英语,掌握英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为教室里布置的物品贴标签,如desk,chair,blackboard等,让孩子用心书写单词,并精心装贴,这样既创设了氛围,又能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在班级中设立一些英语角,让学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值日生汇报、日常交谈、问候等,培养学生自觉说英语的习惯,可以取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每周举行一次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诗歌学习、英语书法比赛、英文小报展示、英语谜语竞猜、英文动画欣赏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

二、培养学习英语的良好心理素质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与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同处在少年期,好奇心强,善于形象思维,乐于表现自己。英语教师应把课堂上学生要做的事尽量变成各种游戏,充分利用图片、实物、电教等手段,将学生所学的内容“寓教于乐”。如复习句型“How much is…”时,教师可设计“商品大拍卖”的游戏活动,把商品放到讲台上,每件商品标明最低价格,让学生轮流做拍卖师,其他同学则扮成顾客进行交易,最后用塑料锤子敲三下表示成交。整个教学过程极大程度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学生在欢声笑语、手脑并用中竞相参与,课堂上他们感叹“时光飞逝”,心理上视英语“妙趣横生”。

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另外,培养学生的自信新,给学生“成就感”是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的内在动力。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因性格内向、学习基础较差等原因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和胆怯心理,不敢开口说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视不同学生的情况做到难易相宜,各得其所,并能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在真诚表扬后再指出其不足,使学生意识到努力学习会使他们更加完善。教师对学生心灵上的激励及期望,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成就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这对学生终生有益。

三、培养良好的语音素质

逆向英语学习法的创始人钟道隆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不好语音,学英语就永无出头之日。”对于初学者来说,碰到的第一难关就是语音关,它是通往英语知识海洋的第一要塞。我们教师如果不重视对学生语音、语调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而是急功近利地去抓学生的笔试成绩,即使笔试成绩理想了,但学生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就形成了,那将会成为学生的终身遗憾。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应坚持让学生接触正确的语音、语调。有的学生“独出心裁”地用汉语拼音注上英语音,这样会导致学生语音读不准,无法拼读单词,说英语就更谈不上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丧失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其次,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

年级都属于启蒙阶段,教师应重视字母、音标和读音规则的教学,把字母——音标——单词同时教,利用各种卡片,使学生从字母的读音中识读音标,又借助音标去接受字母和单词,让每个学生都掌握48个国际音标,懂得读音规则,都能看见会读,听到会写,英语讲得流利了,语音语调地道了,心情是那么愉快,劲头是那么足,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备良好的语音素质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中之重。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会使人终生受益,而培养良好的习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英语教师应从中小衔接这一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开始,就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第一,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注意听讲、认真做笔记、认真做作业外,还要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后自主复习的习惯,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及时解决问题,课后及时消化巩固已学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教会学生使用常用的英汉、汉英词典,使他们能迅速、熟练地查找出一词的音、形、义,在预习和复习过程中自我排疑解难,为自主学习铺平道路。第二,培养学生坚持听读的习惯。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教师让学生自己备有录音磁带,抽空就听,熟读全部课文,背诵重要语句和段落,告诉学生只有坚持不断,才能在听力、口语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仅靠课本上有限的课文,想学好英语是不够的,告诉他们广泛的阅读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及时介绍合适的读物,及时指导阅读技巧。对于这些中小衔接的初学英语者,教师可推荐一些小幽默、小故事、谜语,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培养他们阅读的好习惯。刚开始阅读时,有的学生喜欢指着读、声读、唇读、遇生词就查字典等,这不仅分散注意力,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利于对于语言信息的摄取和对语义的整体理解,所以,教师应及时纠正。只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速度才会加快,阅读质量和能力才会提高,从而迈出成功学习英语的一大步。第三,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习惯。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可鼓励他们自觉练笔,哪怕写两三句也要加以表扬;对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应指导他们课后多练笔。在节日、生日时鼓励孩子向同学、亲友送英文贺卡、邀请信;平时,让孩子编写小谜语、小故事、记小日记等,并让他们主动给老师修改,坚持下去,孩子就会由无从下笔到有话可写,由怕写到愿写。为鼓励他们,我们可以在教室设置一个英文写作展览角,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写作效果,从某种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当然,各种习惯的培养应穿插于中小衔接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出民主、开放、和谐、宽松易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起始,是初中英语课的奠基,而初中英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处于中小衔接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殊性,努力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提供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使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学组织者、指导者、欣赏者,从而将学生引入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世界!

(郁瑾)

英语教育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英语教育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中国英语教育已近30年的发展历程,面对不断涌现的纷繁复杂的教育理念和宣传口号,家长往往也觉得“乱花渐欲迷人眼”,有一些无从适从。近日,少儿英语教育专家、纳斯达克国际少儿英语老师将英语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期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 英语教育的第一个时期:教育目标——能考试,"哑巴英语" 这个时期,大概是改革开放开始,大多数中国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需要使用英语,但是重要的考试里都有英语这一项。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中国人抄单词、背语法,练时态……殚精竭虑,把英语当成了高深的学问去研究。正如龚亚夫老师所说的,大家都在研究可乐是加S 还是不加S,为什么?就是为了能够考试。其实这种现象也发生在新概念的作者亚历山大的身上,曾经有一位同学在大会上就问他,亚历山大老师我想问一下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是什么?亚历山大的老师非常不解的说学这个并不能帮助你英语水平的提高。问到最后他干脆说我也不知道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所以那个时代学英语我们称之为能考试的哑巴英语,的确也成为了很多人现在一提起来的心中的痛。 第二个时期教育目标——能张口。 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街上的老外越来越多,大家对英语学习的期望有所提高:希望能跟老外说上几句。这个时期中国人遇到外国人,一般会问三个问题:"What’s your name? Where are you from? What do you do?"不知道以为中国满大街都是便衣警察呢。这个时期的英语课本中加入了很多情景对话:在课堂上,老师假设一种情境,在简单情景下,进行模式化条件反射式的对话。"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I am fine too"。据说在机场里面只要说"Fine ,thank you.And you?"的都是中国留学生。 第三个阶段,教育目标是能够掌握英语思维。 随着中国加入WTO,很多的外企进入到中国,中国人不仅仅要求能够"how are you"打招呼,点个菜了。更多的是我们要跟老外在国际空间的深度的沟通与交流,甚至对抗与竞争。这个时候要求的英文就需要不仅仅是中英互译,它需要用英语思考、加工、提取信息。这时候我们说要英语思维。英语思维那时候是非常畅销的,但是一个留学生就说了,"随便从美国大街上拉个流浪汉,估计英语思维都比你强。"对吧。因为他本身没有通过中英互译的过程,所以英语思维仍然不是我们英语教育追求的最终点。我们英语教育到底要实现什么?怎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精英才能够在国际职场当中拔得头筹,赢得先机。 第四个时期,就是学科英语教育的时期。 它培养的是学生能够获得基于学科知识及思维运用的领导力。当今国际化的要求已不是英语流利,对某种单一技能的诉求,国际化素养是指在国际的活动空间内具有很强的深层交流、交往、沟通和抗衡的能力,领导世界潮流发展的创造性能力。这是对人的综合能力的需求。正如陶西平主席阐述的国际化人才的三条标准,第一条全球化视野,第二条通晓国际化的规则,第三条具有国际领域交往和交流的能力。这样国际化人才的要求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呢? Sally女士继而对"学科英语教育"进行了概括,以英语为教学的语言,以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为教学内容,在浸入式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获得语言应用能力,掌握综合知识的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思维模式,养成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能力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她认为,今天的英语教育,或者今天的学科英语已经不再是英语本身、语言本身,工具性本身,更多的是我们对一个人的关注,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314427633.html,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作者:邱胜尧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05期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English 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https://www.doczj.com/doc/a314427633.html,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 ,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

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的分析

做一个论文关于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和之有关的专家有谁?相关书籍,理论?未来的发展前景?重大意义?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教育领导对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缺乏明确的认识, 对小学英语教学重视不够,部分农村学校对小学开设英语课意义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认为英语课是一门“副业”, 所以在课时分配上不足, 教师的 配置上也不到位, 对英语新课程改革抱着观望的态度, 这严重影响了小学英语课的开展。家长、学校领导不重视农村学生家长普遍认为,语文、数学才是主课,孩子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就行,至于英语很多家长都觉得学不学都无所谓。而小学领导懂英语者少(最多也只是对英语略懂一二),接触英语机会非常有限,对小学英语也不够了解、重视,部分领导也把英语当成一门副科,安排的课时少,教师的任务重。而且,学校在制订学期计划时,详细安排了语文、数学、各项比赛和活动,而没有英语活动,只靠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又怎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2.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数量、素质、能力成为农村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瓶颈。英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思想、知识、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搞好英语教学的关键, 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保证。有些老师专业素质不高,这对于正处在语言学习重要时期的小学生来说, 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3. 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引领落后, 未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由于农村小学英语师资严重不足, 大多数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是兼任小学英语教学的。甚至我国部分边远的山区小学, 因为缺少英语教师,只能是由一名教师在各教学点之间“走教”。教师工作量大, 备课时间少, 平时很难坐在一起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他们对新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感到力不从心, 这很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 落后的教学评价机制制约着农村小学英语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不局限于学习成绩, 而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 它要求教师和学校不仅要关注结果, 还要关注过程。目前, 很多学校的评价体制还是将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唯一标准, 并和教师评先进、晋职、晋级挂钩。 5.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农村学校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没有录音及视听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资料,我们仅有一些录音机和质量差、已老化的幻灯机,而常用的幻灯片基本没配备。小学英语教学资源贫乏,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许多的教师都要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教学英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氛围沉闷,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 二、改进措施及对策

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之反思教学理念集锦简短

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之反思教学理念集锦简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在当今世界上,英语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上把英语当做母语的国家最多,第二语言是英语的人数也最众。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也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体会到了英语的独特魅力。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用最现代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当代的英语教学,是值得每名教师深刻反思的。 反思一:更新教育理念,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需要辅助工具。从最初的一支粉笔到后来的图片卡片,再到现在的电子词典、电脑,英语的教学手段实现了质的蜕变。电脑的普及使得每个学生的知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学生的知识往往于课堂、教师、书本,而现在电脑将学生和世界信息知识库连接了起来。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体育等各个方面的最新信息。教师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恰当使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师课前设计、制作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将自己的教学目标贯穿于其中;而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这有助于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调动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反思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同步进行。对于英语的初学者来说,了解西方人的一些禁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见面的招呼语经常是“你吃饭了吗?”但在英美等国家,这会被认为是窥探对方的隐私。同时,对方的身高、体重、年龄、收入等信息也都是禁忌的话题。中国人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通常是请客吃饭的人为所有的宾客买单。但在国外,则常常是自己只为自己付账。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结冰”。而若在美国,听到别人说freeze,则表示“站住,不许动”!在汉语中,老鼠主要表现为胆小怕事,目光短浅。而在英语中,老鼠却代表可爱。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都与汉语不尽相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要适当地对这些不同文化的差异进行总结归纳。 反思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 当今世纪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英语已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经历了曲折的改革历程,最终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育体系。这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英语教学目的的变化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英语教学目的的变化。自元代起我国就出现了英语教学的影子,但是英语教学的系统化、体系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颁布了12个教学大纲和2个课程标准,历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都有不同的要求。在50年代的教学大纲中,外语教学目的是单纯的培养阅读能力;60年代大纲的一大进步是提出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70年代的大纲在强调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80年代的大纲删除了翻译能力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运用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0年代首次提出了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90年代末随着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大纲上都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2000年的两个大纲提到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把外语教学和学生的终生发展联系起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这样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 二、改革开放以来英语课程的变化 1.课程教学更加灵活自由 课程教学灵活性与自由性的问题是指结合具体情况对语言教学进行适当的取舍

文化教育中的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中的英语教学 发表时间:2012-01-10T10:17:20.520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金占鸾 [导读] 英语和汉语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实际上英语和汉语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 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金占鸾(固安县第二中学河北固安065500) 【摘要】英语和汉语表面上看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实际上英语和汉语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 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内涵,理解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上的区别,恰当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得体有效的沟通。 【关键词】英语教育;文化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受政治、经济、历史背景生活习惯的影响,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所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1.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1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1.2 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即语言中的文化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2.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介绍。在教材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 please?”或“May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2.2 打招呼。民以食为天,中国人以米、面食为主,英国是岛国,以渔业为主,日常生活深受天气影响。所以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为话题。 2.3 称呼语。例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 Nurse W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Doctor Wang 是王博士之意。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2.4 感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士之间的文化差异 2.5 称赞。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Your coat looks nice. B:Thank you. 2.6 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2.7 节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俗也很不相同。如:在节日中,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接受后一般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3.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

英语发展历程

【摘要】英语的发展和“遭遇” 非同一般。她原是日尔曼语族的一个小语种 ,出身可谓“卑贱” ,在其发展过程中 ,她又饱受了多种磨难 ,有两次差点儿被消灭 ,而如今却成了一种公认的“全球性” 语言。原因何在 ? 这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英语的发展和“遭遇” 非同一般。她原是日尔曼语族的一个小语种 ,出身可谓“卑贱” 。在其发展过程中 ,她饱受了多种“磨难” 。公元 597 年罗马人对英国的基督教化(christenizing)使这个岛国接触了拉丁文明 ,自此大量的拉丁词汇进入到英语之中;斯堪的纳维亚入侵使两个民族和语言混杂在一起;诺曼征服则使英语在长达两个世纪的岁月中沦落为底层群体的主要语言 ,而法语则成了几乎所有场合贵族及其生活圈的必用语言。当英语再次成为英国社会各阶层使用的语言时 ,她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词汇方面与1066 年的英语已经有着天壤之别了。同样 ,百年战争 , (发挥重要作用的)中产阶级的崛起 ,文艺复兴 ,英国作为海洋强国的确立 ,英帝国的扩张 ,工商业和科技的发达都以相应的方式 ,在相关的方面为英语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这期间 , 英语有两次差点儿被消灭 ,而如今却成了一种公认的“全球性” 语言。原因何在 ? 对此我们不想枉下结论 ,只想通过对英语发展的简略回顾 ,阐释清楚自己的观点。 一、英语的发展历程 英语在其 1500 多年的发展中 ,由词形多变化的综合性语言逐渐演变为接近汉语和越南语的词形无变化的分析性语言。现在 , 英语词形的变化仅限于名词、代词和动词。在欧洲诸语言中 ,只有英语没有形容词词形变化。英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也比较简单。这与德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可以说英语的这些变化是其成为“国际性语言” 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语的发展历程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古英语(Old English , 450 - 1150) ;中古英语 (MiddleEnglish , 1150 - 1500) ;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 ,1500 —) 。语言学家亨利? 斯威特把这三个阶段分别称为“词形变化完整期”(period of full inflec2tion) , “词形变化消减期” (period of leveled inflec2tion) 和“词形变化消失期”(period of lost inflec2tion) 。 (1)古英语 英国人的远祖第一次立足不列颠岛是在公元5世纪。早在公元前 55 - 54 年罗马大将凯撒就入侵了这个岛国。一个世纪之后 ,罗马人征服了不列颠。在内有严重分裂、外有强敌压境的关头 ,罗马人于公元406 - 407年撤走了最后一批军团。不列颠最强大的敌人———日尔曼海盗:朱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趁虚而入。其所讲语言是西日尔曼语的三种不同的 ,但却能互相听懂的方言。这三种方言汇合成为古英语。由于盎格鲁人(An2gles)人数最多 ,不列颠群岛逐渐用盎格鲁称之。England(英国) 来之于古英语 Engla - land (意为land of the Angles ,盎格鲁人之地) ;而 English ( 英语) (古英语拼写为 Englisc)明显是指“盎格鲁人的语言” 。这一征服是漫长而曲折的 ,中间曾有几度较长的间歇 ,直到公元7世纪才完成。古英语不是统一的 ,其主要方言有:盎格鲁(Anglen) (包括莫西亚(Mercien) 和诺森伯兰(Northambrien) ) 、 (西) 撒克逊、肯特( K entish) 。由于多方面原因 , (西)撒克逊方言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文学语言。但是 ,严格说来 ,现代英语的真正祖先是莫西亚方言 ,即伦敦方言。从总体上讲 ,古英语与现代英语的区别主要有读音和拼写 ,语法和词汇。从5世纪开始,古英语的元音就有一种由“开”向“闭” 的发展趋势。从9世纪起, 英语的辅音系统是稳定的,而元音系统一直在变动。入侵不列颠的部族没有草体字(即现在的书写体) ,他们使用的是一种碑铭文字(亦称秘符体字母)。后来,英国人想用自己的语言写作,就跟爱尔兰僧侣学会了使用拉丁字母。对于不能用拉丁字母作标记的语音,就加上几个字母,仿佛抓住什么用什么。当时没有拼写规则,没有现代的所谓“正字法” 。直到18世纪,即所谓的“光明世纪” ,正字法才建立起来,并成为必须遵守的规范。古英语有着完整的曲折变化,如名词变格有强变格、弱变格、小变格;

英语教学中 的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发表时间:2011-02-13T16:37:18.640Z 来源:《学英语》(初中教师版)2010年第24期供稿作者:马凤岭 [导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凤岭山东单县孙溜镇中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2. 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 称呼语。人教社JEFC教材Book 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或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会感到莫明其妙。 在JEFC Book 3 Lesson 34 Uncle Wang's factory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 “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2. 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 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Your skirt looks nice. B:Thank you. 4. 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 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 介绍。人教社JEFC Book 1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 节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 Easter (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 Mother's Day(母亲节), 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大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地体现,如JEFC Book 2 Unit 3 Mid-Autumn Day和Book 3 Unit l3 Merry Christmas!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8. 词汇的文化内涵。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

建国以来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与沿革

建国以来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与沿革 我国的外语教育在国家领导者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共同努力下,蓬勃发展,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外语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的成绩。近年来,外语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许多的高素质的外语专门人才。 外语教育专业建设改革 目前,我国在普通高校中开设的外语专业语种达50多个,设有英语专业点近1000个,日语专业点385个,德语、法语专业点各70个,西班牙语专业点14个。此外,非通用语种专业发展也呈现良好势头,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共开设包括阿拉伯语、波斯语、菲律宾语、柬埔寨语、老挝语、越南语、泰语在内等20余种非通用语专业。在本科外语教育大踏步发展的同时,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逐年增加,外语办学层次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从1981年国务院批准首批包括5个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和28个硕士点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至今,我国英国语言文学硕士点已达到200多个,外国语言文学的博士点超过40个。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外语教育已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多层次与多角度发展的体制与结构,在师资水平、教学大纲、教材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测试方法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建国以来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回顾 1.建国初期(1949~1965年) 建国初期是我国外语教育新格局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后期受到政治运动的干扰,但取得的成绩不容忽视。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外语教育的格局基本确立,并且培养了国家急需的外语人才,为后期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首先,俄语教育在政策倾向下得到大力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一边倒”“向苏联学习”的国策促进了俄语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内相继建立起包括北京俄专、上海俄专、哈尔滨外专、沈阳俄专、西南俄专、西北俄专、新疆迪化俄专在内的7所俄文专科学校。至1951年,开设俄语专业的高等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4所。俄语仍然是东北地区中学开设的主要科目。 此外,英语教育和其他语种也陆续得到国家的重视与支持。1957年,教育部决定,初中除开设俄语外,必须注意扩大和改进英语教学。这一决策促进了英语教育的发展,至1956年底,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点已增至23个。此外,全国有5所高校开设了法语专业;4所设立了德语专业;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等少数院校还设立了西班牙语、波兰语、阿拉伯语等14个外语专业。教育部于1963年7月发布了《关于开办外国语学校的通知》,决定在几个大城市开办外国语学校。次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国务院外办、高教部、教育部等五个单位联合上报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决定新建一批外国语学院,扩建一批外国语学院;除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外,对其他语

关于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理念和方法的探讨-5页文档资料

关于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理念和方法的探讨 1 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理念 1.1语法教学方面的创新 在语法教学方面,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实现语法教学的创新。其一,语言结构上,尽量用图表进行表达,这样可以明确语法结构;其二,在真实的语境中,尽量练习语法项目;其三,坚持从分步呈现、分步练习到综合运用,达到层次清晰、循序渐进的目的;其四,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和实践,总结语言规律。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首先要重视语言的意义、情景和实际运用,防止死抠语法和生搬硬套的不良教学方法,充分把握语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其次,把握语法教学的度,但是不能延伸过多,以免学生陷入英语学习的误区,而要紧紧围绕话题,创设与语法内容相似的语境,促使学生参与实践,并从中掌握所学的语法项目。 1.2转变学英语为考试的观念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需要以身作则,不能向学生灌输英语,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采取其他不良手段。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一般都能轻松而高效地学好英语;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如果能够改变教师与学生应付考试的陈旧观念,就一定能走出英语的学习困境。因此,要想真正改变英语学习的理念,就必须制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同时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创新教育,从而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英语。 2 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的原则 2.1语言的实践性原则

在初中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语言的输入要优于语言的输出能力,在整个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的读和听是输入,英语的写和说是输出部分,所以说,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听读第一步,说写第二步的相关规律和准则,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过程是英语教育工作者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综合性的作用,对信息进行主动的吸收以及传递的活动或者过程。站在信息论的角度来说,为了英语的交际所进行的听说读写是整个听话者或者是说话者之间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交流过程。同时初中学生在进行英语知识学习的时候应当要进行大量的听和读方面的联系,要通过相关的规则、情境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吸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说得出好的英语,写好英语。 2.2将学生作为主体的原则 在初中英语的创新性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要真正发挥好教师的指导性作用,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敢于说出英语,积极参与到英语的互动中来,其次,教师不仅要对知识进行传授,同时还应当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出相关的学习方法,教师要通过记录、分析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建立起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逐步培养起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能力。 3 初中英语教育的创新方法 3.1单词记忆法 对于英语学习中的这些难记的单词很一些有特点的单词,我们可以在

中国外语教育史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 “中国外语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其独特地位。中国第一所学校是外语学校, 1862 年办的京师同文馆。中国共产党早在其成立前办了一所外语学校, 1920 年的上海外国语学社, 学生有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柯庆施、曹靖华?.等。外语教育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交往的桥梁工作。”其历史可上溯到元朝。 元朝(1280~1368) 是我国以蒙古贵族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王朝。元朝政府将其统治下的人民分成四等: 一等是蒙古人; 二等是色目人(包括回回、哈剌鲁、钦察、斡罗思) ; 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 ; 四等是南人(也就是南宋遗民) 。元代将中央学校分为三类:一为“国子学”, 主要教授儒家学说, 创立于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69 年) 。二为“蒙古国子学”, 创立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1) 。规定蒙古学生70 人, 色目学生20 人, 汉族学生60 人, 共为150 人。以学习蒙文译为《通鉴节要》为主, 兼学算学。学成考核, 精通者量授官职。三为“回回国子学”, 创立于元世祖到元二十六年(1289 年) , 学生人数定为50 人。限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入学。所学的不是蒙古文, 而是亦思替非文(即波斯文) , 以培养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学科授以回回文文字为主, 专以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亦思替非为波斯古代都城之名, 亦思替非文字者, 波斯文字也。回回国子学者, 教习波斯文字者也。元时所谓回回文字,实波斯文字。”(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 元代以后, 明代教习外语的学校主要是“四夷馆”。据《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载: “自永乐五年(公元1407 年) , 外国朝贡, 特设蒙古、女直(女真———笔者注下同) 、西番(西藏) 、西天(印度) 、回回、百夷(傣族) 、高唱(维吾尔) 、缅甸八馆, 置译字生、通事, 通译语言文字”。但此时八馆是以翻译语言文字为主, 因而还不是真正的外语学校, 而是翻译机构, 如翻译局。直到明代宣德元年(1426 年) 才“兼选官民子弟, 委官教肄, 学士稽考课程”。明代永乐年间, 由于郑和、侯显相继出洋和出访后交往的增多, 外语教学受到重视。清初改名为四译馆,乾隆十三年(1748 年) 合并八馆为西域、百夷二馆。 明代之后, 清政府开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俄语学校———俄罗斯文馆。关于俄罗斯文馆建立和发展有许多种说法, 其中记载较详而可信的是《康熙四十七年三月, 设立俄罗斯学之上谕奏事档》。1689 年在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到时, 曾出现过葡萄牙人徐日升和法国人张诚担任翻译, 这两人暗地里和俄国使团戈洛文“里通外国”, 受贿徇私, 出卖机密, 损及中国的根本利益。这只是一例, 清政府从17 至18 世纪初主要用西欧各国传教士和在中国的俄国商人、学生、战俘担任中俄之间翻译工作, 这种有损中国利益的事不断发生。康熙考虑到中俄交往之事日增, 应培养自己的俄语翻译, 可防止外国人从中捣鬼。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 三月初八日, 于是在南苑召见大学士马齐, 令其“询问蒙古旗内有愿习俄罗斯文者, 具奏”。十二日, 马齐回奏已得7 人, 康熙认为“甚少”, 令马齐“再于八旗蒙古、汉军内”征集。至二十一日, 征得“愿习俄罗斯文语之监生、闲散子弟等六十八名”。当日, 马齐即赴畅春园面奏。康熙下旨: “均令习之”。并命马齐立即着手选择教师和校址, 确定管理体制。经中俄双方协商, 俄方派俄商人瓦西里担任教习,并选定在俄国商团所在地俄罗斯馆(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驻地———北京东直门以北胡家圈胡同) 内于康熙提出要办俄罗斯学馆后的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English 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参见胡文仲:《文化与交际》,1994)。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

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https://www.doczj.com/doc/a314427633.html,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 ,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