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音乐教育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农村音乐教育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农村音乐教育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农村音乐教育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农村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开启人类聪明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还有一把是音符。”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指出: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可以培养学生向德、智、体、美、劳方向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全民族素质。可见,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音乐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结合我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本文中,我主要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性、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展开论述。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性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内涵

起初通过教育学习音乐,最终达到通过音乐教育人的目的。通过教育学习音乐,是让学生去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体验到音乐的美,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有责任让音乐文化在他们身上传承下去;通过音乐教育人,是开设音乐课程的最终目的,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出更能适应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人。

通过了解音乐课程的内涵,我们看出音乐课程的价值也就在于它本身和育人方面。

(二)解析《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1.传承文化

音乐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成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音乐诞生之日开始,人类社会就自动形成或者是主动创造出音乐文化的传承机制。

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

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 幼儿园音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着幼儿的热情参与,孩子们在唱唱跳跳中愉悦身心,在敲敲打打中发展个性,在拍拍奏奏中提高能力。然而多年来形成的对技能技巧的过分关注,以及相对单一的活动方式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标准审视当今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正视不足,努力改进是当务之急。 本文拟对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特别是教师对幼儿音乐教育认识上的偏颇及教育行为上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表明幼儿园音乐教育应努力的方向。 一、对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理解的不深入,使得老师们偏重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表述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见二者的核心都是“感受和表现”,它们旨在引导老师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幼儿对美的感受,为幼儿感受美提供机会,在此基础上为幼儿表现美提供必要的技能上的帮助。而在实践中,许多老师过分强调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她们更重视幼儿唱歌的音调是否准确、舞蹈动作是否标准、节奏乐敲击得是否整齐,因而形成了音乐活动突出技巧训练的局面。孩子们在反复、枯燥的练习中慢慢失去了感受音乐的机会,只能被老师安排着、按老师的意愿表现着音乐,实际是在表达着成人对音乐的理解,而艺术活动的根髓——感受,特别是幼儿自己的对音乐的感受被老师们“挤压”得几乎没有了。 这种现象表明我们对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的理解还没有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幼儿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促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深层面上,而还停留在“传授音乐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浅显认识上。原因可能与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有关,即“如何认识和处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技巧练习的关系”。许多老师感觉“技能的传授”看得见,摸得着,效果是立杆见影的,而“审美教育”不好操作,即使做了也不能立影立现。更有老师认为:幼儿的审美能力会在反复的技能训练中自然形成。这些偏颇的理解是造成“音乐活动重技巧练习”的原因之一。 那么应如何正确认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技巧练习的关系”呢?我认为: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应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是无须质疑的。教师不是简单地教歌与动作,应重视调动幼儿的情感与生活的积累,引导其主动、愉悦地体验音乐艺术的美,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内心的体验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审美能力及情趣的培养,是通过具体的音乐教育活动实现的,只有掌握了粗浅的音乐知识技能、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与能力,幼儿才能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学过的音乐技能表现自己的感受。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和音乐艺术表现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并不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那么如何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技能呢?这是我们目前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老师们必须改变现在单纯的我教你学的现状,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操作艺术材料,并在主动参与听辨、唱歌、韵律、敲击、欣赏等的活动中去体验、去实践,从而获得有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浅谈音乐教育的意义

浅谈音乐教育的意义 要想了解音乐教育的意义,我们就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音乐? 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人际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关联。所以高洁的音乐与低俗的音乐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表现情感、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听,都涵着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情感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连接或重叠,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起伏、断链等,它与人体脉搏律动和情感起伏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对人的心理,有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 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获得,最传统的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当然现场表演也可以用电视播放。也可以听录音带或者是看音乐的录像。 音乐是一种用美妙的声音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化表现形式。如何培养当代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达到净化心灵、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完善和根本性的飞跃,我们在这个

基础上更应该对音乐教育进行研究。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音乐教育也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和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即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仍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它以培养人塑造人作为目的,并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它是一种人文社会学科。音乐教育学又是一种交叉学科,它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互渗交融的产物。把音乐教育学看作是教育学的一个领域,随着学科教育学的兴起,体现了教育学发展专门化的趋向。而把音乐教育学看作是音乐学的一个领域,可以追溯更早。 让我们来看看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吧: 1、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绪的艺术,它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而且是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在欣赏一首乐曲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根据各自的经历和经验引起不同的情感共鸣,产生不同的联想。透过音乐教育。可以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促进其想象力的扩展,而丰富的想象力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2、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当代学生肩负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首先应当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爱国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教育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其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类第二类语言”。音乐是在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特殊沟通功能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艺术教育》中提出:艺术教育除了包含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外,还包括非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功能。这种非审美功能涉及到人生的诸多方面,如情爱的、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等等。可见,音乐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能够根据不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因材施教,体现了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性。同时,音乐源于生活,具有各种表现手段,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多样性。 二、音乐鉴赏可以启迪智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音乐鉴赏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日益引起理论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休息和松弛,而且能发挥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启迪智慧,提高素质。使大学生在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与审美过程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帮助大学生们实现主动地关切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三、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1)《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确实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大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2)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培养大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3)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重要的是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把思维引向深处。音乐促进智能的发展已为全社会之共识。 (4)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优美的歌声,更能锻炼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四、音乐能激发素质教育过程中青年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的过程。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真正的情感体验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所以要用心去感受和欣赏好的音乐。 五、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中小学音乐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比如不重视音乐教学、音乐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音乐教学方式落后、师生认知差异及音乐师资队伍水平较低等。下面我就平时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浅谈一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对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有所改善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对策 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柯达伊多次指出:“音乐是人们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那么教育就是不完整的,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同样音乐也离不开生活的熏陶和渲染;生活因为有了音乐变得精彩,音乐也正因为有了生活的调味剂而更加绚丽多彩,所以音乐与人类同在、息息相关。音乐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学校音乐教育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具有教育的性质,全面贯彻落实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宗旨,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教育。音乐教育在其教育属性上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一样,都能对受教育者施以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够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具有音乐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质,学校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活动为核心,通过音乐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认

知、审美判断、审美创造等。台湾师范大学饶世泽在《音乐教育与音乐行为理论基础及方法论》中提到:“音乐教育就是一种美学教育,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存的问题 对音乐课不重视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在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但遗憾的是,对艺术的教育在广大的农村学校普遍不被重视。有的学校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把音乐课作为附带课。其实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既有它的思想性与知识性,又有它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中小学音乐教学充分的量,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我们某县直小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应重视培养音乐师资队伍,改善办学条件,以努力提高农村音乐教育质量。在音乐教学中,应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文化素质,促进乡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美国一科学家对学生做了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每天坚持听十分钟音乐的学生,比不听音乐的学生智力得分要高得多。许多先进的小学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表明: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大力发展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多年来,乡村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管理者意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理论水平较低,教学设备简陋,给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人口居住在农村。笔者最近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对某地农村音乐教育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1. 师资队伍紧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乡村小学几乎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据调查,我国现有乡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2. 教师素质低下。 为解决目前音乐教师紧缺问题,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由于教师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

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在农村中小学只有三分之一的音乐教师学历达到了基本要求。 3. 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使气氛活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4. 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人太少。 笔者对某县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设施作了一番调查了解,得到这样一组数据: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共有300多所,教学设备情况是这样的,钢琴1台、风琴50台、二胡10把、打击乐器95件、演出服装200套、录音机150台、图书资料500册、音像资料300张,专门音乐教室20间,离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还相差甚远。各学校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甚少,更谈不上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基础,面对音乐教育师资紧缺,领导部门不重视,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下,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投人,提高师资水平,培育中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改变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落后状态是当前提高乡村小学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当务之急。 二、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措施及对策 1. 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我国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近年来,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能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使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审美素质本身是现代人才不可少的素质。由此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点和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了,他们就能辨善恶、识美丑、明是非,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修养、身心健康的人。音乐教育的过程是通过艺术实践产生的艺术形象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审美、创美的能力。由于它集中了人类审美实践的丰硕成果,所以在美育中占有特殊地位。改革开放使现在的小学生能接受更多来自国内外许多优秀的东西的同时也有可能接触到一些低级、颓废、腐朽的文化垃圾。例如:现在很多小学生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甚至对一些低级的歌曲也如痴如醉。 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使小学生增强抵制能力、摆脱这些歌曲的影响,我们就利用课堂教学以乐育人,教唱和欣赏一些富有朝气,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歌曲。比如:教唱歌曲《祖国爱我,我爱祖国》,歌曲既富有气势,有具有抒情色彩,将祖国哺育少年幸福成长和少年立志报效祖国的感情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通过教唱使小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唱《都是我们的小伙伴》时,歌词中用“在雨天里送伞”、“夏日里送水”……的语句表现小伙伴们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相互关心的美德。潜移默化中使他们从比较中慢慢懂得什么是美、什么使丑,逐步确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辨别能力。 2.小学音乐教育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协同合作能力 协调的活动来自于协调的意识,协调意识的培养有赖于合适的教育方式。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缺乏彼此间的交流,他们从熟悉的家庭一下子进入了陌生的集体,是急需建立一种和谐愉快的同伴关系,而音乐教育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以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一课为例:本课以好朋友为主题,安排了两首聆听歌曲《玩具兵进行曲》和《口哨和小狗》,两首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和《拉勾勾》。在教材实施中深刻感受到,这些精选的歌曲和乐曲极大的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们在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和《口哨和小狗》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他们不由自主的想唱、想跳、想表演,恰恰增大了同伴之间交流的机会。他们可以协同合作演唱一首歌曲,可以拉起手来跳同一支舞,是完全无需老师插足而自发形成的这种同伴关系。比如在排练交响乐演奏时,要有一支由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组成的庞大乐队,正是有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每个乐手、每件乐器都严格地按照乐谱要求,严格遵守指挥的要求才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包括组织音乐课外活动所以,通过排练交响乐,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比如在排练合唱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小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培养小学生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要把一首合唱歌曲演唱好,要靠每一个声部唱好,要靠每一个学生去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协调性,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集体,不能个人突出。只有每个人都找准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尽心尽力地完成好自己的角色,才能给人以完整的美的享受。同时,在排练过程中又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协作能力的发展,让小学生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 3.小学音乐教育有助于小学生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歌唱、乐曲演奏、边歌边舞等活泼丰富、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全身各个器官都活跃起来,在提高兴趣和注意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记忆力的提高。并且,音乐能改变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抒情曲,能使人们心情放松、精神愉快,对改善记忆有明显的效果。诚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其次,音乐教育能激发小学生的

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而存在的。在它的面前,没有国界,不分人种,即使是处于地球两端的陌生人同样可以通过音乐来进行沟通和了解,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虽然它很抽象,但是在表达人的情感方面也是最为准确和深刻的。因此,我们若想要从音乐中获取足够的精神力量,使得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就必须要去感受和充分领悟音乐当中丰富、细腻的情感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而要想拥有这种能力就需要我们从小培养,由此也可以看出,音乐在小学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音乐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古今中外,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好音乐,有很好的音乐功底。在很多时候,音乐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给予他们创作的灵感。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在繁重的课业面前,一支悠扬的乐曲就足以抵消心中的烦闷。因此,小学生从小奠定音乐的基础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况且在追求高分数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音乐在其中又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小学生在接触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的同时扩展了自己的音乐视野,学到更加广泛地知识,从音乐中客观的了解世界,感受生活,为智育发展画上精彩的一笔。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就像是一匹千里马,想要流传于世就必须要有一位懂得欣赏它的伯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欣赏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自然是越早越好,甚至可以是“从娃娃抓起”,那么小学的音乐课堂就是最好的一个学习场所,但是现如今流行音乐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且这股流行风已经渗透到了小学校园。对于没有多少分辨能力的小学生来说,更多地是对流行音乐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不断地进行模仿,使自己完全丧失了对音乐的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让自己过早的加入到追星一族。对于这种偏离跑道的学习音乐的方法令我们感到担忧,我们要消除这种扭曲的现象,就必须要让小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音乐的审美有正确的观念。当然,我们学习音乐不一定是为了在将来能够当一位出色的作曲者或者是指挥家,但是最起码在音乐面前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听众。有欣赏和领悟音乐的能力,而不是一提到音乐想到的只是对歌星地崇拜和模仿。要培养小学生的这种能力我们可以从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2010年06月21日 08:25,星期一作者:wm 阅读:92次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大力发展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对农村的音乐教育有着深切体味。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音乐教师及家长的思想认识模糊 有的学校教师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认为可上可不上,家长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但是,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小学里,搞了一些音乐实验班,经验表明,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的创造能力都很强,而且学习成绩也比普通班级高。例如:某校校长本来安排语、数、外等主科老师担当班主任,但是有位老师要出国学习,不得已安排了一位音乐教师担当了班主任,这个班主任常带领学生唱歌、文艺表演,结果没想到,该班学生包括学习在内的各项成绩都是全年级最优秀的…… (二)师资队伍紧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很多农村学校领导反映,农村学校由于编制紧张,招聘老师时只能尽可能将有限的名额用于招聘中考、高考必考科目的老师。至于音、体、美,没有老师就不上课了,或者让别的老师代代课。 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小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三)教学设施落后 教学设备、用具(器材)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由于多种原因,音乐教育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处于附带地位,音乐教学硬件建设也受到极大影响。在一些贫困山区,先不说能有什么电视机、录音机、风琴,就是连像样一些的课桌椅都成问题,还有师资问题以及信息的闭塞等等,都是普遍存在的。 (四)学生喜爱音乐,感知能力低下 中小学开设音乐课的主要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很多学生虽然喜爱音乐课,但对音乐知识知之甚少,例如:有一个班 30名学生中竟然没有一个会演唱乐谱,根本不会视唱;此外,学生对欣赏及乐器类教学,充满了神秘和憧憬,在上合唱指挥课时,老师做示范,很多学生在座位上像看戏一样,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大多数学生更喜欢看动画片和听流行歌曲。这充分说明,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落后,教学效果与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低下。 二由农村教育现状而引发的思考与对策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作为专职教师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多举办些文艺比赛和一些合唱、舞蹈、器乐等方面的训练,例如:每年举办“一二九”歌咏比赛,多参加区以上教研活动,同时,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多关心支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制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考核目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按照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开设音乐课,积极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二)改革办学体制,广开育才渠道。

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大庙头完小音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富家桥镇大庙头完小邓纯 我叫邓纯,来自大庙头完小,本人是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一名老师,喜爱音乐,也上音乐课。经同事们讲起,我校是2010年进行合格学校建设的,音乐教学器材是比较齐全的,我也很喜欢用钢琴和电子琴给同学们上课,从同学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上音乐课,特别喜欢唱歌。接下来我重点谈谈对大庙头完小音乐教学的一些思考。 大庙头完小音乐教学现状: 本校师资力量比较缺乏。据我所知,我校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包括我在内也不是。音乐课都是由语文、数学或者英语教师带上,即使这样教音乐的教师中92%以上的都不是正规音乐专业毕业的,也没有参加过正式的培训,有的音乐教师甚至乐理知识也懂得太少,只是会教唱几首歌而已,有的教师教学生唱的歌甚至会有点跑调。音乐教师缺少以至于大庙头完小音乐教学质量低下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改进大庙头完小音乐教学的对策: 1、多管齐下,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我校音乐教师奇缺,对音乐教师的需求刻不容缓,如果我们只是等待教育主管部门分配一两个专业音乐教师,那么现在的很多学生将承受的是对音乐一无所知的惨重代价,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现有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素质。在岗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第一,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第三,文化素养。 2、加强音乐教学对学生发展重要性的宣传 音乐学习是发展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和良好道德的重要手段,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带给学生不仅仅是音乐素养的提升,也包括了心理、人格、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影响。作为学校和一名音乐教师要不断对家长和社会宣传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浅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我国音乐教育是启蒙性质教育,启蒙教育在人一生的整个过程中是及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今天,我们工作的对象是约占全国人口1/3的少年儿童,他们是祖国的未来,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所以我们工作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个全民族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肩负着继承传播人类文化遗产中音乐艺术这一宝贵财富的使命,那么我们音乐教师如何才能做好这些呢?如何让别人了解这些的重要性呢?下面我分五点来谈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抗战时期出现的歌;如《红星歌》、《英雄赞歌》、《参加八路军》、《歌唱二小放牛郎》、《毕业歌》、《在的金山上》...用这些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可使他们产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社

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依靠艺术的魅力,唱好一支歌对学生的教育往往胜过一堂枯燥的政治课;在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一些歌曲《红》、《浏阳河》、《国名革命歌》、《小松树快长大》...这些歌就是今天唱来依然使人激情满怀,催人奋发向上。在现代出现的一些歌曲《走进新时代》、《祖国祖国多美丽》、《跨世纪的新一代》...用这些歌来教育学生,可使他们在革命先烈的影响下,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积极进取,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音乐教材是丰富多彩的,每一首优秀的歌曲都能够强烈的体现出它的时代特点和思想容,富有艺术的感染力和感情的冲击力。 二、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需要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培养人才群体的创新能力上,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而是精神的探讨,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最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教育应面向所有的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他们向音乐的高深方面打下良好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中小学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培养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期。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音乐素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中小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欣赏能力。可就在音乐教育推行的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农村音乐教育的滞后性。本身音乐教育就是传播美的教育,但是由于农村师资力量不雄厚,学生能够接收到的音乐教育少之又少。接下来,我会就了解到的农村音乐教育现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解决措施 农村学生本身数量大,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来说深知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当前,我国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视虽然有所提高,但现在的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许多先进的中小学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表明: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大力发展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被重视的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比较淡薄。 在我国农村还是存在着学习音乐体育类的就是在浪费生命、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观念。学生有兴趣,家长不允许,认为学好了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就是赢家。在我国国民的传统思想里,很多学校是以提升升学率为其唯一信仰,学生家长也将其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自己孩子前途命运的唯一尺码,应试教育下的中国学生可以说是对于知识只知不懂,也并不习惯问其究竟,填鸭式教学模式使中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都十分的薄弱。时至今日,大部分的家长仍然认为音乐课是副科,根本不会作为培养其子女优良品格的美育教育来看待。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所设立的科目中,音体美等学科名存实亡,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即使是上了音乐课也可能是听老师口头教授,或者拿来做其他作业。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使气氛活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在做过一些调查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学校为追求高的升学率,忽视了音乐教育,由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并没有提出硬性的规定和明确的要求,所以很多学校便“自作主张”,为给学生多上几节所谓主科的强化课,便占用或直接将音乐课变成了其他科目的课堂。这样的做法导致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学生对于音乐课不会重视,由此恶性循环下去,音乐课的开展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也无法达到培育健全人格的美育目的。 1.2.师资力量匮乏,音乐教育投入低。 在农村中小学,很多音乐老师都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大多都是兼职教音乐,存在的情况是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等兼职教音乐,导致音乐课质量不高,由于本身音乐课质量不高,音乐教育就更加不受重视,投入自然就放到了其他的所谓主科上面去了。很多优秀的音乐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上课,原因是设备不齐全,本身地位也不高不受重视,他们大多愿意呆在大城市或者对音乐教育重视的学校。许多农村中小学连最基本的钢琴都没有,老师上课只能口授,学生吸收能力也不好,所以很多老师的兴趣也慢慢下降,每个学校配备的音乐老师人数又少。

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5页文档资料

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素质教育重要一环的基础教育,越来越趋向应试化,中小学音乐教育也随之弱化,一些问题也长久地困扰着人们。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充分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有的放矢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现状之一: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 中小学的音乐课程不属于中高考的考试科目,除了部分学校招收特长生或者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中涉及音乐项目外,音乐课对中高考的分数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在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在所谓“主科”的夹击下,中小学音乐课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着的一门课程。尽管国家严格规定了中小学每学期音乐课程开设的节数,但很多学校为了增加主科的复习时间,往往到了期末,音乐课程就会被早早宣告结束。日常教学终,音乐课也是经常被“侵占地盘”(主科抢占时间)的课程之一。学校自上而下的这一轻视音乐课程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学习心态,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教师消极应付、学生满不在乎的状况,很难达到音乐教育的目标。 现状之二:音乐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条件虽然整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地域上来说,中小学音乐课程变革和教育开展得最有声有色的还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而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乃至乡镇地区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中小学音乐师资设备急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壮大的状况仍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地区

音乐师资匮缺问题更不是近期内所能解决的。而在全国,这些问题也具有代表性。 因此,为了提高现有农村音乐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我们可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来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 现状之三:音乐教育越来越功利化 音乐课程正按着“精英教育”的模式发展,音乐课程内在的审美价值、艺术品位逐渐边缘化。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表明这样的观点:“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为了让孩子们拥有一门特长或技艺来作为升学考试的“敲门砖”,从家庭到学校、社会,音乐教育已?不再单纯是美的熏陶、人的教育,而是越来越功利化。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少数具备音乐素养的优等生,课外学习关注的是“考级”、“考证”、“获奖”,孩子学习音乐不是出于兴趣和热爱,而是为了应付以后的升学或是为了积累一种“资本”。 这样一来,音乐教育就只剩下了外在价值,其结果只能让我们的音乐教育陷入一种“专业化”的倾向,让中小学生对音乐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造成了孩子们“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奇怪现象。 现状之四:师生对音乐文化认知存在差异 当今社会,音乐文化传播迅猛。青少年们对流行音乐的欣赏和热爱程度大大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围。对于不同音乐的价值判断,老师和学生间还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对立。很多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在老师眼里就统统变成了缺乏“内涵”的粗俗音乐,也就不可能作为学校音乐教学的内容;而老师认为的有“内涵”的音乐在学生们看来又是那么的无趣和死板。

浅谈新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新时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是勿庸置疑的,原因就是因为音乐在审美教育中占有着突出的优势地位,音乐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实行新课标之前,音乐教育更多单纯停留在音乐的“辅德”、“益智”的层面。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兴起,音乐教育的本来面目逐渐被认清,成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在审美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这也是音乐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所在。 一、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抓好音乐教学,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才的艺术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其间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能使音乐教育以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使之淡化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身心潜能;还能通过爱国主义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加速德育内化过程,这就是寓德于乐。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就能运用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引导学生始终在形象的感染中进行抽象的思考;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提高了感受力、理解力,而且丰富了想象力,这就是寓智于乐。探索音乐与健美相融,把音乐、舞蹈与形体相融,这就是寓体于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思考实施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是改变音乐教育现状的极好机遇。 二、激发受教育者的审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引人入美之殿堂。笔者认为,音乐之所以更能激发人们的兴趣是因为它体现出与其他艺术不一样的特性:其一,音乐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声乐、器乐等。它们可从不同的角度派生出多种种类。单就风格而言,同一国家不同民族有多种风格。形式上的多样化,使人们在不同特点的音乐中体会“对比”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对音乐的兴趣。其二,音乐具有情感性特征。音乐用形象化的形式表达人类只可意会不可用文字来表达的情感,欣赏者通常能在音乐中找到喜、怒、哀、乐,而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与贴近,激发了欣赏者的兴趣和主动欣赏的欲望。其三,音乐是人类精神之花的自由绽放,符合审美接受的心理。审美教育之“自由性”、“非强制性”、“自我完善性”等特点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问题,要达到美育的目的,它不是靠背诵审美理论的条条框框或单纯的逻辑推理与知识占有。人们追求它、喜欢它、接受它的感染与熏陶的前提是在轻松的、自愿的状态中。音乐以形象形式引导人们进入自由、轻松的境地,使人们保持长久的欣赏兴趣。所以,学习音乐可以完善学生人格,使他们成为具有艺术品味和艺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浅谈农村音乐教育 皇桐中学孙乐莎 【摘要】音乐教育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的美学教育,它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情操的养成等都有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有关人员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作为一名乡镇农村音乐教师本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育农村中小学生现状对策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当前,我国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视虽然有所提高,但现在的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育观念陈旧、滞后 目前,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没有真正提高,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心思和多余的钱去让孩子学习音乐。即使是想让孩子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觉得音乐不能创造财富,所以也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让孩子去学习,只有文化课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由于学生家长的期望,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在这样的

状况下,很多学校就会为了升学率,放弃甚至牺牲一些看似与成绩无关的课程和活动,音乐课就是其中一个牺牲品。音乐教育在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基本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平时可能还有音乐课,而一到临近期末,音乐课就会被其他课程占去。而作为农村中小学生,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也只是通过电视、录音机等这样一些媒介,认识到的也基本都是时下流行的通俗音乐。其实,对于本民族的民歌、民族乐器等,应该了解的知识却从未耳闻,更谈不上喜欢与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孩子审美素质的培养。 2、师资力量缺乏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来源基本上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交通、通讯、文化等与城市相比较落后,所以大部分的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导致农村学校缺乏专职的音乐教师,特别是农村乡下的一些小学,他们音乐课大多数都由语文、数学或其他科教师兼任,这些兼任老师绝大多数也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等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音乐课教学形式单一、气氛不够活跃,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导致学生没有真正学到音乐基本知识反而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另外,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过于主次两极分化,像教语文数学这样所谓的“正科”一般考核的分数远远多于音乐教师,所以作为音乐老师的我们当然也就没有多少成绩,因此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有的专职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这样的

浅谈音乐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听听、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最重要的是音乐活动还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右脑。我认为科学地开发幼儿的右脑,不仅能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于是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从他们喜爱的音乐活动入手,逐步地开发他们的右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整个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一、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在幼儿游戏及日常活动中,给他们播放一些喜欢的、旋律优美动听的世界名曲,如《献给爱丽丝》、《拉德斯基进行曲》等才,这些乐曲的形式、内容均符合幼儿欣赏水平,幼儿也能理解。通过那一首首优美的乐曲,把幼儿带入美的境界。最初,我们将音乐所展现的内容,用恰当的、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讲述给他们听。渐渐地幼儿在听乐曲时,也能够把自己的感受用简练的语言讲述出来,有的幼儿则听着、听着,情不自禁地随着乐曲舞动起来。虽然舞姿不是很优美,动作也不是很熟练,但都是幼儿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这也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的最初成效。 在此基础上,我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对他们进行初步的节奏训练。小班幼儿对于节奏的掌握比较难,简单的说教,幼儿不但听不懂,也不易理解。于是,我们将节奏训练融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如肢体活动,尤其是左侧肢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刺激右脑,从而达到活化右脑的目的。又如,在说儿歌时,刚开始要求幼儿边说边拍手,手、口速度一致,然后,让幼儿在心里说,但拍手速度也要一致,这就要求他们脑想、手动、心里说,从中培养他们初步的节奏感。 二、多让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初步的音乐听觉能力,从而刺激右脑活动 音乐的听觉能力指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它包括听辨音乐的长、短、强、弱等。我们针对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多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具,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感知事物,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认识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时,我们先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打击不同的乐器,从中感知出音色、音调的不同,再模拟发出不同声音,知道声音有长、短之分,长一些的是二分音符,短一些的是四分音符。然后向幼儿出示由各种小动物表示的“音符卡片”,这样幼儿在学习中一目了然,加深了对音乐语言的理解,通过一年的训练,幼儿不但认识了各种乐器的名称,而且掌握一定的打击方法。在打击乐器时,手、口、脑并用,大脑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为幼儿选好音乐教材,让他们通过欣赏活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幼儿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迷路的小花鸭》篇幅短小,结构单纯,形象鲜明,音乐旋律优美且两段在强度、速度上差别明显,歌词通俗易懂、美好、有趣、有意义、很适合年龄教小的幼儿欣赏。通过《迷路的小花鸭》这一欣赏活动,集艺术、语言、科学、健康等于一体,“在小朋友去郊游听说了‘小花鸭迷路’这一件事”主题的牵引下,成为一个主题性的综合活动。大胆将心情与乐曲相联系,将心情与色调相搭配,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新颖的过程中,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活动的兴趣;并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体现出打破以往分类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