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的大堡礁因其奇特性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关于有利于珊瑚虫繁衍的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堡礁海域水面温度高达21~38℃,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大

B.平均盐度35%,海面平静

C.这一带在地质历史上是缓慢的沉降地带

D.海水清晰度不高,有效地遮掩了太阳紫外线对珊瑚虫的伤害

2.下列现象反映出现代旅游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作用的是( )

A.我国大陆国际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B.近年来广西桂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行业日渐兴盛

C.许多游客对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风情有了很深的了解

D.许多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使当地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3.下列体现了自然和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景观的是()

A.小浪底水利枢纽B.黄埔港

C.五台山寺庙建筑D.京九铁路

4.“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仙境令多少人心驰神往,但又有多少人能身临其境;歌曲“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有时间。”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据此回答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桂林山水的是( )

A.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如神

B.千峰环野立,一水报城流

C.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5.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不相符的是

A.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

B.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

C.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

D.旅游者在旅游中,废物应丢入垃圾箱,以确保土壤和水不受污染

6.读图,分析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

又具有朦胧美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7.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承载量的关系是 ( )

A.活动规模不受环境承载量限制B.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承载量

C.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量应相适应D.活动规模越大,环境承载量也越大8.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不包括

A.景观特色B.功能分区

C.空间布局D.景区形象

9.以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亮点的普陀“新年祈福之旅”成为今年春

节的短线游亮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观光平台于2010年5月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分

析“彩虹飞来为天桥,巨龙卧波笑海风”。

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大桥之美属于()

A.形象美B.色彩美

C.动态美D.人工美

10.国家旅游局发布2015年春节假日旅游统计报告指出,2015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2.6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9%,旅游收入达1448.3亿元,增长14.6%。据此回答以假日旅游活动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国家外汇收入B.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C.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D.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需求

11.“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

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身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据此分析,一般来说,旅游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①旅游动机

②旅游伙伴

③闲暇时间

④经济条件

⑤娱乐消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④⑤D.①③④

12.图甲为“西安市国内游客构成省际变化图”,图乙为游客对“西安市及周边旅游景点到访率统计图”。读图,分析关于西安市区及周边景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正确的是()

A.壶口瀑布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景点知名度的影响

B.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主要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C.动物园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市场距离的影响

D.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景点知名度存在正相关

13.据研究,南岳衡山绝顶的祝融峰景点,总面积477平方千米,一天开放12小时,每人游览时间仅15分钟,人均最低空间标准5平方千米,则祝融峰的极限时景点容量95人次。

武广客运的开通,使衡山春节游客爆满,这将产生什么后果( )

①破坏旅游资源

②污染水体

③产生噪音,但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④对设施没有影响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4.下列有关旅游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规划属单项规划,不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

B.旅游规划目标是保证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C.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可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

D.旅游规划不包括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15.下列旅游景点不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的是()

A.桂林B.乌镇

C.宜兴D.路南石林

16.云南,古人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在这块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26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云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是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每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及婚恋、丧葬、生育、节典、礼仪、语言、文字、图腾、宗教、禁忌、审美,莫不结撰为个性鲜明的文化链。据介绍,云南旅游产业将力争到2015年,实现接待海外游客550万人次,国内游客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 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10%。云南的魅力何在?据此完成下题。

云南旅游资源的优势表现在( )

①壮美多姿的自然风光②众多的名胜古迹③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④令人敬仰的

革命纪念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7.2013年5月1日至3日,甘肃省共接待游客434.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04%和15.26%。假日旅游的迅速发展使一些景点的旅游价格也“水涨船高”。据此回答假日旅游活动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C.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D.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需求

18.2016年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上,进一步倡导“绿色旅游”。下列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是( )

①携带自己的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②自驾车旅游,不乘坐旅游大巴

③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④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假日经济”发展迅速,一些景点旅游价格也“水涨船高”。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假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假日经济”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②“假日经济”说明我国人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③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假日经济”的宏观调控④“假日经济”体现了外因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二。结合下面两幅图,欣赏“断桥残雪”时最重要的是()

A.选择观赏位置B.把握观赏时机

C.以情观景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1.据国外媒体报道:很多人认为指狐猴(Aye—Aye)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不幸的是,它现在也是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

据此判断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指狐猴的生境被破坏或丧失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沙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捕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2.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

①重大的环境问题,大都不是一个国家或局部地区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地球上

③进行国际合作是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举措

④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是各国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必然要求

⑤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

23.读下面两幅图,分析有关该地区土地退化成因及其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Ⅰ类侵蚀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并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沙源地

B.Ⅱ类侵蚀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加剧了水污染现象

C.Ⅲ类侵蚀区以冰川侵蚀为主,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D.乙地区因不合理的灌溉,导致洪涝灾害频繁

24.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试分析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C.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

D.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25.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和雾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据此判断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

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

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②③

26.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污染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此回答,下列环境问题不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B.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升高

C.臭氧层越来越薄

D.厄尔尼诺现象

27.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B.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C.人类活动都会对生物体带来灾害D.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28.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阅读资料,分析针对民勤地区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应采取的可行措施有()

A.在山体上撒草木灰,增加融雪量

B.跨流域调水

C.培育耐旱作物

D.提高水价,统一调配流域水资源

29.下列生态问题的成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 ) A.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

B.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

C.水源枯竭,物种减少

D.物种减少,水土流失

30.下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人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公开性原则

31.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此后石油进口的数量逐年增长。读“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关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是()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利用国外能源

32.21世纪人类最大的困扰不仅是战争和经济问题,而且还有日益严重并难以摆脱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关心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及它们的变化,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下列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文遗迹不属于环境,风景名胜属于环境

B.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社会环境早已出现

C.随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类型越来越少

D.公园应该属于社会环境

33.欧洲、北美和中国长江以南是世界三大酸雨区。据此完成下题。下列名胜受酸雨影

响不明显的是( )

A.埃及金字塔B.四川乐山大佛

C.纽约自由女神像D.巴黎埃菲尔铁塔

34.两名小学生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下列做到既能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方法是()

A.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

B.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

C.逐步淘汰或限制烧烤

D.坚决予以取缔

35.“牧童经济”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做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环境污染变得日益严重。

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土地沙漠化B.大气污染

C.温室效应D.森林火灾

36.绿色消费是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色发展最根本的特征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应体现在各类人群的各类消费活动中。

据此回答,“绿色家庭”的正确做法有()

A.“绿色家庭”使用含磷洗涤剂

B.“绿色家庭”专用专水

C.“绿色家庭”尽可能利用太阳能

D.为了节约,外出购物使用塑料方便袋

37.读洪湖湿地生物种群变化资料,分析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途径是()

A.开发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B.退耕还湿,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

C.禁止开垦,保护天然湿地

D.植树造林,在湿地区域增加生物种群

38.农业部于2014年3月发布了《2013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全国草场破坏得到一定控制,但仍很严重。

草场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B.不合理的灌溉

C.超载放牧D.暴雨集中

39.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

读表分析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①森林覆盖率高②地形阻挡③降水充沛④纬度位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0.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判断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收集,b表示污水处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二、综合题

41.(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并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42.读下面景观图,回答问题。

(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__________。(填代号,下同)

(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

(3)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天气的是________。(填代号)

(4)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的是________(填代号),这个时间是每年的________。

(5)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________。(填代号)

(6)在六幅图中,有“近看不如远看,顺光不如逆光,绕以薄雾轻纱则最为成景”的

景观是________。(填代号)

(7)属于石灰岩形成的景观是________。(填代号)

43.2012年3月10日是某市几家公园免费开放日,有人对其中A、B两家公园进行了调查。据此回答问题。

(1)请以高峰时段人数计算3月10日A公园的游客人均面积、游客人均餐厅面积和每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并填入空格。游客人均面积:____米2/人;游客人均餐厅面积:________米2/人;每厕所蹲位的服务人数:______人/个。

(2)根据上述表格,请分析公园免费开放日产生的问题,试举两例,并分析原因______。(3)针对上题列举的一个问题,请你从以下角度各提一项改进措施。从旅游自身的角度:__________。从公园管理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从政府决策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经过加工的芦茎还可以做成工艺品。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迎风摇曳,野趣横生。

材料二辽河河口三角洲孕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荡。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里养殖业发达,盘锦辽河口海域滩涂上,鱼、虾等海产品的围海养殖面积达83456亩。

随着国家供给制度改革,当地工业去库存、去产能,造纸业有所萎缩,芦苇的价格走低,辽河三角洲出现了开垦湿地的现象。简析开垦湿地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45.(环境保护)下图为非洲荒漠化土地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以甲地为例,简述土地荒漠化的形成过程_______。

(2)荒漠化给非洲区域发展带来危害主要有_____ 。

(3)非洲防治荒漠化对策的重点有_____ 。

4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

等酸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_____。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①_______,②______。(2)A、B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所降酸雨与A地区有关,其原因是什么?

(3)我国境内的C地,酸雨污染比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什么?(4)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土地________更加严重,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炎热干燥的_________风加速了环境恶化,使_______沙漠日益向南扩展。

(5)从以上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措施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大堡礁海域水面温度高,但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小,A错;平均盐度为3.5%,B错;海水清晰度高,有利于珊瑚虫的生长,D错;这一带在地质历史上是缓慢的沉降地带,而大堡礁正是在地壳缓慢的下降过程中,由一代接一代的珊瑚虫骨骼堆积而成的,C正确。故选C。

2.C

【详解】

反映出现代旅游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作用的现象是许多游客对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风情有了很深的了解,C对。我国大陆国际旅游收入逐年增加、近年来广西桂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行业日渐兴盛、许多贫困地区通过旅游使当地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是对经济的影响,A、B、D错。

3.C

【详解】

选项A、B、D三项虽然也是人类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人文景观,但他们体现的是物质文化景观,只有精神文化景观才能更加突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的寺庙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这也与佛教宣扬的超脱红尘之外的思想相一致;相反,如果把寺庙建在闹市区,则难以达到超凡脱俗的效果。故选C。

4.D

【详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描述西湖的诗句,不是描述桂林山水的诗句,其他选项均是描述桂林山水的诗句。故选D。

【点睛】

该题需要对与地理有关的诗句有一定的积累与理解,一般诗句的难度不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选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其原文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B

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以认识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的。A选项可减少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D选项可减少土壤和水污染,C选项突出自然环境与接待设施的和谐。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虽丰富旅游景点,但破坏了原有景观背景,显得不和谐。B符合题意。故选B。

6.B

【详解】

“黄山天下奇”既有奇松、怪石的形象美,又有云海滚滚的朦胧美,B正确;华山给人奇险的形象美,图中庐山瀑布景观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峨眉天下秀”给人以形象美的感受。故选B。

7.C

【详解】

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环境容量的关系是活动规模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C对,B错。活动规模受旅游环境容量限制,A错。活动规模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将被破坏,D错。【点睛】

旅游活动规模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活动规模受旅游环境容量限制。活动规模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将被破坏。

8.A

【详解】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包括旅游景点景区形象、功能分区(常见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和保护区)、空间布局(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故选A。

9.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属于人工美,D正确;其它选项属于自然美的范畴。故选D。

10.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假日旅游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A、C项不符合题意,B正确,A、C错误;旅游更多地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D错。故选B。

11.D

根据材料“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体现了旅游动机;“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等到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有时间”,体现了闲暇时间和经济条件,①③④正确;材料信息并未体现旅游需要旅游伙伴和娱乐消遣,③⑤错。故选D。

12.C

【解析】

【详解】

壶口瀑布和动物园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旅游地与客源地距离的影响,A错,C正确;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但省外高于省内,主要受景点知名度的影响,B错;相比而言,兵马俑的知名度高于钟楼,但是省内游客到访率钟楼高于兵马俑,说明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景点知名度并不存在正相关的相关性,D错。故选C。

13.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衡山的旅游环境容量相对较小,武广客运的开通,使衡山春节游客爆满,导致基础设施负担过大,水体污染加重,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

14.C

【详解】

本题考查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综合规划,涉及多个方面,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其目标既有经济也有环保内容。旅游规划首先是旅游发展基础分析。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可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C正确。故选C。

15.B

【详解】

乌镇属于历史文化古镇,其旅游景点不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桂林和宜兴均有喀斯特地貌风光,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故选B。

【点睛】

宜兴南部山区多石灰岩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

16.C

【详解】

26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云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云南拥有苍山洱海等众多壮丽山

河景致,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①③正确。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在图文材料中较少。据此选C。

17.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假日旅游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A、C项不符合题意,B正确,A、C错误;旅游更多地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D错。故选B。

18.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活动中的环境保护。

【详解】

自驾车旅游更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和资源的浪费,不属于绿色旅游,②排除,携带自己的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及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利于减少旅游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属于绿色旅游,①③④正确。故选C。【点睛】

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以记忆为主,难度较小。

19.C

【解析】

【分析】

“假日经济”说明我国人民消费结构有变化,但基本生活必需品在家庭总费用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消费结构,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外因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详解】

“假日经济”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①对。“假日经济”说明我国人民消费结构有变化,但基本生活必需品在家庭总费用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消费结构,没有根本性的变化,②错。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假日经济”的宏观调控,③对。“假日经济”体现了外因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起到重要影响作用,④错。C对,A、B、D错。

20.B

【解析】

【详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