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西方对华文化渗透背景下的传统文化自信重建

浅谈西方对华文化渗透背景下的传统文化自信重建

浅谈西方对华文化渗透背景下的传统文化自信重建

摘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到今天,文化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变为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齐头并进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当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和延伸。在西方多元价值观冲击下,发挥传统文化角色功能,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是传统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渗透文化自信

1绪论

中国的文化自信问题,或者说文化不自信问题,可谓由来已久。在古代,中国文化自成一体,以儒释道相互交融为体系特色形成的整合性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甲午战争失败意味着中国文化自足性的开始丧失。而随后的新文化运动将传统文化作为社会病根进行抨击,最终演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危机。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也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也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和延伸。而通过互联网这种手段扩展和延伸更有“提速”的势头。在此背景下重塑探讨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西方文化的渗透路径

西方帝国主义势力从未放弃文化渗透与“和平演变”社会主义中国的图谋。新一轮大规模文化渗透的首要目的就演变为极力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颜色,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转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为此,他们极力美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宣扬所谓“人权”、“民主”、“自由”、“多党轮流执政”、“议会制”、“多元化”、“普世价值”等。其渗透路径一是主要利用互联网、文化交流、高层论坛、电影电视、学术研讨等途径进行。其中网络已成为美国对中国输出

美国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二是以新式的宗教渗透作为对华文化渗透的有效手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利用宗教对抗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三是通过资助、扶持中国的某些“西化精英”,实现“和平演变”的目的。

3重建传统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文化渗透的究极武器,面对西方带有目的性的对华文化渗透,重建传统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当务之重。今天的国民文化心态,已经出现总体上的回归态势,是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有力的事实推动的。但文化自备还是是普遍存在社会价值观点中。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军事、外交、政治的失败,文化自信心仍然深受挫伤。现今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睁眼看世界,必须具有国际比较视野,并在国际比较中还要重点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处文化“引进来”与文化“走出去”的关系。在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比上,我国仍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逆差”。这种“逆差”,不仅表现在“量”上,也表现在“质”上。当前,走出去的我国文化还主要集中在实用文化和艺术文化层面,思想文化层面的则很少。全面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提高层次,敢于和善于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播到世界。

二是文化借鉴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借鉴只是手段,文化创新才是目的,只会“鹦鹉学舌”般运用别人话语系统来开展研究、建构体系,永远不可能实现对其他文化的超越。我们必须在借鉴的基础上,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新概念新范畴新观念。

三是文化包容与文化斗争的关系。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但多元并不意味着对主导观念的漠视,包容也不意味着对斗争的放弃。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对一些文化思潮中的错误思想和倾向进行积极斗争。

4 结语

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的文化生态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刻变化,面对西方对华文化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不能丧失,因为这不仅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身份标志,而且只有在文化

传统的定位中,我们才能知晓我们是谁以及去向哪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