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常人体学思考题答案+完整

正常人体学思考题答案+完整

正常人体学思考题答案+完整
正常人体学思考题答案+完整

正常人体学(上)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矢状面:即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2.兴奋性:活的组织、细胞或有机体对于内外环境变化具有的反应能力或特性

3.内环境:(人体绝大部分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细胞直接的生存环境是细胞外液,故将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4.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5.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先活动的相反方向改变

6.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

二、问答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①新陈代谢②兴奋性③适应性④生殖

2.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答:细胞、组织的代谢不断消耗营养物质,产生代谢产物;而机体通过消化道不断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又通过肾脏不断地将各种代谢产

物、多余的水分和盐类随尿排出,从而维持内环境中水、电解质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P5最后一段任取一个例子)

3.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①神经调节:反应迅速、精确,作用短暂而影响范围局限

②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作用广泛而持久

③自身调节:范围和幅度都比较小,其生理意义不及神经与体液

调节,但是对于局部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的调节

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4.试说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其结构基础。

答:基本方式: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由线粒体提供,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2.溶酶体:是由一层单位膜包裹而形成的球状小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被称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

3.骨单位:又称哈弗氏系统,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长骨内起支持、营养作用的结构

单位。

4.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光镜下,细胞扁平不规则,有突起;胞核较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表明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功能旺盛。成纤维细胞可产生结缔组织的各种纤维及基质

5.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是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种具有强大吞噬功能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形态多样不规则;细胞核小,着色深;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褶皱和微绒毛;8 细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呑饮小泡、残余体以及微丝和微管等

6.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由两个1/2明带和一个暗带构成,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7.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

8.肌质网: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

9.神经原纤维:电镜下神经原纤维是由神经丝和神经微管成束排列而成。功能: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还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10.尼氏体:位于胞体和树突内,光镜下呈嗜碱性斑块或细粒状结构;电镜下由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组成。功能:合成结构蛋白,与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

11.单纯扩散:脂溶性(疏水性或非极性程度高)而分子量小的溶质

分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称为单纯扩散

12.易化扩散:细胞膜对带电离子和分子量稍大的水溶性分子(如葡萄糖)都是不通透的。这些物质需要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才能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扩散,这种由膜蛋白介导的被动转运称为易化扩散

13.主动转运:细胞消耗能量,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作逆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过程,称为主动转运

14.阈值:

15.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16.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称为去极化

17.复极化: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二、问答题

1.单层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各分布在哪些器官?

答: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和子宫等腔面

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等腔面

角化的:皮肤表皮

2.试述软骨的分类及其分类依据。

答:根据软骨间质中纤维种类和含量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3.长骨骨板的排列方式有哪几种?

答:环骨板、骨单位、间骨板

4.试述骨骼肌与心肌纤维光镜下的结构特点。

答:骨骼肌:形态:细长圆柱状没有分支肌浆:嗜酸性,横纹明显肌核:多核,位于肌膜下

心肌纤维:形态:短柱状,有分支。细胞间连接结构为闰盘肌浆:横纹不及骨骼肌明显肌核:1--2个,卵圆,居中

5.简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答: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其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在结构上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6.各种感觉神经末梢的功能。

答:①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冷热、疼痛和轻触刺激

②有被囊神经细胞:(1)触觉小体:感受触觉

(2)环层小体: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3)肌梭:感受肌纤维伸缩变化,并对调节骨骼肌的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7.试述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功能。

答:物质的跨膜转运功能是细胞维持正常代谢、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可分为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种。物质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进出胞膜,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被动转运。根据该物质通过膜的难易程度、是否需要膜蛋白的帮助。被动转运又分为单纯扩散和异化扩散。细胞消耗能量,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作逆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过程,成为主动转运。根据能量形式不同,主动转运可

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两种。

8.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原理。

答: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即“外正内负”

产生原理:1。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即存在浓度差。

2。在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在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的而短暂的、可扩布性的电位波动产生原理:当神经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激活而迅速开放,随即又关闭,从而导致Na+、K+等先后发生跨膜移动,形成动作电位的不同组成部分

9.何谓阈值、阈电位?在反映细胞的兴奋性时,它们有什么区别?答:阈值:使细胞膜去极化到阈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电位:当增加刺激强度使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个临界值时,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支,这个临界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区别:阈电位与静息电位的差值越小,细胞越容易兴奋,兴奋性越高;反之细胞不容易兴奋,兴奋性低。阈值大则表示兴奋性低,小则表示兴奋性高。(个人总结,可能有点罗嗦了)

10.细胞兴奋及恢复过程中,其兴奋性产生怎样规律性改变?

答:绝对不应期/兴奋开始后较短时期兴奋性几乎为0

相对不应期/兴奋性渐恢复,阈刺激从很大到正常

超常期/兴奋性较正常高,低于阈刺激可兴奋

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

11.何谓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其中的关键因子、结构基础是什么?

答:当肌细胞发生兴奋时,首先在肌膜上出现动作电位,然后再发生肌丝的滑行,肌小节的缩短,肌细胞的收缩反应。将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偶联

关键因子:Ca2+

结构基础:三联管结构

12、实验条件下,给予骨骼肌一串刺激,可能会出现哪些收缩形式?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1.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2.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强直收缩产生基础:骨骼肌受刺激而兴奋时,其绝对不应期(相当于锋电位)甚短,约为1 ms,故能接受高频刺激不断产生新的兴奋和收缩;而机械收缩过程可达100 ms以上,故新的收缩可与前次尚未结束的收缩发生总和。

第三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1.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其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都很强。

2.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呈肾形、马蹄形或扭曲折叠的不规则形,具有较强的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是尚未成熟的细胞,可以继续发育成巨噬细胞。

3.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4.血浆:含有多种溶质的水溶液,

5.血清:被除去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6.血沉: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7.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8.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血液从小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9.血液凝固:血液有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10.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的统称

11.血型: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2.交叉配血试验:将红细胞与血清进行配合试验,从而确认血型的试验

二、问答题

1.试述血浆蛋白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

答: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主要功能是:作为载体运输一些低分子物质;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分布;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参与集体的免疫功能;营养作用等。2.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生理意义有什么不同?答:血浆晶体渗透压由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意义是维持细胞内外的

水平衡,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质形成,意义是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正常血容量。

3.简述血液的组成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答: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其中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血液主要有多种运输功能,免疫和防御功能以及维持内环境稳态作用。

4.简述红细胞生成的部位、原料、影响成熟的因素及其生成的调节。答:生成时:胚胎时期肝、脾和骨髓,出生后红骨髓是主要场所;原料:血红蛋白;影响成熟的因素:叶酸和维生素B12;生成的调节: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雄激素调节

5.各类白细胞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答:中性粒细胞吞噬炎症区域的细菌;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反应和杀灭寄生虫的作用;嗜碱性粒细胞主要的作用是参与集体过敏反应;单核细胞发育为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并杀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清除变性血浆蛋白和衰老或损伤的红细胞以及血小板、加工和处理抗原、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等作用;淋巴细胞具有主要免疫功能。

6.叙述血小板的生理作用。

答:血小板主要有参与止血、促进凝血、保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等作用

7.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有什么不同?答: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的形成;③纤维蛋白的形成

8.何谓血型?ABO血型的分型依据是什么?临床上输血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血型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凝集原A与凝集原B将血液分成四种类型;要严格遵守血型相合、配血相合的输血原则。

第四章运动系统

一、名词解释

1.椎间孔:椎骨叠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的孔

2.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凸向前方的横形隆起

3.翼点: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的会合处

4.椎间盘:位于人体脊柱两椎体之间,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的一个密封体

5.腱鞘: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

二、问答题

1.试述运动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

答: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对身体起着产生运动、支撑体重和保护内脏等作用。

2.试比较颈椎、胸椎、腰椎的异同点。

答:颈椎椎体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胸椎棘突较长;腰椎最大,

棘突呈板状,彼此间空隙较大;三者组成部分大多相同

3.上、下肢骨由哪些骨组成?

答: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4.列出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及数目。

答:脑颅骨共八块,包括额骨、枕骨、蝶骨、筛骨各一块,顶骨、颞骨各两块;面颅骨共十五块,包括犁骨、下颌骨、舌骨各一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骨、腭骨各两块

5.鼻旁窦有哪几对?位置和开口如何?

答:共四对,包括位于额骨内,开口于中鼻道的额窦、位于鼻腔两侧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的上颌窦、位于筛骨内,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的筛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6.简述关节的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

答:主要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关节半月板和关节唇。

7.简述脊柱、胸廓、骨盆和胸廓上口的组成。

答:①脊柱由24块分离的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②胸廓由12块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胸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③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髋骨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④由胸骨柄上缘、第1对肋和第1胸椎体围成

8.试述肩、肘、腕、髋、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形式。

答:组成: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桡、尺骨上端构成;腕关节由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组成的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踝关节面和距骨滑车构成。

运动形式:肩关节可围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围绕矢状轴作外展和内收运动,围绕垂直轴作旋外和旋内运动,亦可作环绕运动;肘关节可作屈、伸运动;腕关节可作屈、伸、收、展和环绕运动;髋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绕运动,但不如肩关节灵活;踝关节可作背屈和跖屈运动,当跖屈时可在矢状轴上作轻微的收、展运动。9.试述膝关节的组成、主要运动形式及其参加运动的肌肉。

答: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共同构成;主要运动形式是绕冠状轴可作屈、伸运动,在去洗状态下还可绕垂直轴作轻微的旋内、旋外运动;参与运动的肌肉有小腿三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等。10.试述背阔肌、斜方肌、胸大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

答:背阔肌位于背下胸侧部,可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以及上提躯干的作用;斜方肌位于项部、背上部,有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提、下降肩胛骨的作用;胸大肌位于胸廓前壁大部,是主要的呼吸肌;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有控制头转向及后仰作用;三角肌位于肩部,有使肩关节外展作用;肱二头肌位于臂前面浅层,有屈肘关节作用;肱三头肌位于臂后方,有伸肘关节作用;臀大肌位于臀部皮

下,有使髋关节后伸、旋外,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作用;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面,有伸膝关节作用;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面浅层,有屈据小腿关节和去膝关节、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作用。

11.膈的位置如何?该肌上的裂孔及其通过的内容如何?

答:膈位于封闭胸廓下口,位于胸、腹腔之间;肌上三处裂孔,主A 裂孔有血液、食管裂孔有迷走N和食管、腔V孔有下腔V通过。12.试述腹前外侧群肌的名称、层次、纤维方向。

答: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旁,居腹直肌鞘内,肌束由下而上;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肌束由后外上方斜向前内下方;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大部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向内下方;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肌束横行向前。

13.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肌肉主要由哪些?

答:维持人体直立的肌肉主要有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

第五章呼吸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肺门:肺的内侧面贴近纵膈和脊柱,又称纵膈面,此面的中央凹陷处称肺门

2.肋膈隐窝:由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而成,呈半环状,是胸膜腔最低部位,胸膜炎等渗出液常积聚于此

3.纵隔:是左右纵膈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成,是分隔左右胸膜腔的屏障

4.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和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为气血屏障

5.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量

6.时间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呼气后再尽力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7.肺泡通气量:至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8.氧容量:通常将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称为Hb的氧容量

9.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

10.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非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

11.通气血流比: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二、问答题

1.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划分。

答:呼吸系统是由肺外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临床上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把气管、主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合称为下呼吸道。

2.喉软骨包括哪些?喉腔分部如何?

答:喉软骨主要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喉

腔是由喉壁围成的管型腔。喉壁由喉软骨及其连结、喉肌与喉粘膜等构成。上至后口、通咽,下肢环状软骨下缘,通气管。

3.试比较左、右支气管及左、右肺的形态特点。

答:左主支气管细、长而走行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而走行较陡直。左肺由自后上斜向前下的斜裂分为左肺上下二叶,右肺除有与左肺相应的斜裂外,其上方尚有一水平裂,故右肺被分为右肺上、中和下叶三叶

4.纤维支气管镜由口依次经何途径到达右肺上叶?

答:由口至咽,经过喉进入气管,后进入右主支气管,之后到达右肺上叶

5.简述壁胸膜的分部、肺下缘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答:胸膜覆盖于两侧肺表面和胸廓内面。右侧肺下缘起自第6胸肋关节后方,左侧肺下缘起自第6肋软骨中点处,两侧均行向外下方,至锁骨中线处与第6肋相交,行至腋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上与第10肋相交,在近脊柱处平第10胸椎棘突

6.肺的呼吸部由哪些结构组成?

答:呼吸道、肺泡和胸廓等

7.试述肺泡上皮由哪两种细胞组成及其功能。

答:由I型肺泡细胞和II型肺泡细胞组成。I型肺泡细胞的功能是为气体交换提供广大而薄的表面,是构成气血屏障的结构之一。II型肺泡细胞的功能是分泌称为嗜锇性板层小体的由颗粒组成的板状结构,颗粒内容物被释放到肺泡上皮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称表面活性物质,

对稳定肺泡直径起重要作用。II型肺泡细胞还有分裂增殖并转化为I 型肺泡细胞的功能

8.简述人体如何实现肺通气。

答:神经和体液调节呼吸道口径,改变气体阻力,呼吸道加温、湿润流经的气体;肺泡进行肺换气;胸廓进行节律性运动实现肺通气的原动力。

9.深慢呼吸与浅快呼吸相比较,解释哪种呼吸对肺泡气体交换有利。答:深慢呼吸。深慢呼吸可以吸收更多的O2,气体交换更多。(我瞎写的,没找到)

10.试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成分,来源及生理作用。

答: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由II型肺泡细胞合成并释放。能有效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11.简述评价肺通气功能的主要指标。

答:(1)肺容积:由潮气量、补呼气量、补吸气量、残气量全部相加所得的总容量为费总容量。(2)肺容量:深呼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的联合气量。(3)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肺活量。健康成年男性平均为3500ml,女性为2500ml。(4)费总容量:非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健康成年男性平均约为5000ml,女性约为3500ml。

12.试述肺泡气体交换与组织交换过程,并分析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

答:混合静脉血流经肺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PO2低于肺泡气,

而PCO2高于肺泡气,肺泡气中的O2便顺分压差向血液扩散,而CO2则反方向从血液扩散到肺泡,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气体分压差、扩散面积、扩散距离、温度和扩散系数等因素可影响肺泡气体交换。13.试述CO2、[H+]和O2对呼吸的影响。

答:PO2降低,CO2或[H+]升高时呼吸加深加快。

第六章消化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颚垂,左、右颚舌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2.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A,肝门V以及N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3.壁细胞:又称泌酸细胞,多分布在胃底腺上段,细胞较大,呈卵圆形或三角形,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常见双核,细胞质呈强嗜酸性

4.肠绒毛:是小肠特有结构,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中轴为疏松结缔组织。扩大小肠表面积,有利于吸收

5.胆小管:是隐藏在肝细胞板内的封闭式通道,互相连结成网格状。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

6.门管区:又称汇管区,肝动脉、门静脉和肝管在肝门处被结缔组织包裹成束,即肝门管

7.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称为消化

8.吸收:食物经消化后的产物、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等通过消化道粘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二、问答题

1.消化管包括哪些器官?上消化道指的是哪些器官?

答: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从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

2.舌乳头主要有哪些?

答: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3.三对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及其开口如何?

答:思腺位于耳廓前下方,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黏膜上、下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体的内面,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位于口腔底舌下裂的深面,大管开口于下颌下腺相同,小管直接开口于舌下裂表面。4.咽的位置、分部、交通如何?

答:位置:上起自颅底,下至第6颈椎体下缘连于食管。分部:鼻咽、口咽、喉咽。交通:前壁不完整,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5.食管的狭窄及其距中切牙的距离如何?

答:第一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齿约15厘米。第二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齿约25厘米。第三狭窄:在食管穿膈处,距中切齿约40厘米

6.简述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答:形态:完全空虚时略成管状,在高度充盈是呈球囊状。位置: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部上区;特别充盈时胃大弯可降至脐下(P160)。分部:贲门部、胃底(胃穹窿)、胃体、幽门部、幽门管、幽门窦

7.胆囊底、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如何?

答: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相当于右侧腹直肌外侧与右肋弓相交处;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8.直肠的弯曲有哪些?

答:骶曲、会阴曲

9.试述肝小叶的结构。

答:呈多角形棱柱体,横切面为多边形,长约为2mm,宽约1mm 10.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一般生理特性?

答: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11.简述胃液的主要成分、作用及分泌调节。

答:主要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HCO3-、内因子。作用:P162~163

分泌调节:消化间期,胃只进行基础胃液分泌(少量含黏液和少量蛋白酶,几乎无酸);消化期间的分泌分为三个时期,头期(由于进食时食物刺激头部感受器所引起的)、胃期(食物进入胃后通过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继续引起胃液分泌)、肠期(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引起胃液分泌)。

12.胃运动有哪些主要形式?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答:形式:紧张性收缩(维持胃的形态、位置、保持一定的胃内压)、容受性舒张(使胃的容积增大,以完成容纳和贮存食物的功能;且胃内压不会明显的升高,防止食糜过早进入十二指肠)、蠕动(磨碎进入胃内的食物;促进食糜与胃液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将食糜进一步送向幽门,并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十二指肠)

13.简述胰液的主要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答:成分:水;无机物;有机物。作用:促进消化;中和胃酸,提供适宜的pH环境。分泌调节:在非消化期,胰液很少分泌,进食开始后胰液分泌开始。食物刺激头、胃、肠各部感受器时均可引起胰液分泌。其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14.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什么?它在消化与吸收中有无作用?

答:胆汁;帮助肠道内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15.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答:食物已完成消化,均已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吸收面积巨大;小肠绒毛的结构特殊,有利于吸收;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够长,有充足的吸收时间。

16.简述三大类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答:糖的吸收:糖类被分解为单糖(葡萄糖80%、半乳糖、果糖、甘露糖)后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要途径是血液;蛋白质的吸收:被分解为氨基酸后被小肠吸收,吸收机制和葡萄糖相似,都是依赖钠的继发性主动转运,当然也有部分并非如此,但总的来说氨基酸几乎完

发酵工程思考题(含答案)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它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分为三部分: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发酵工程产业化就是将有关应用微生物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发酵产品,并投向市场的过程。 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①投产试验:涉及到”上、中、下三游”工作,即研究成果的验证、小试、中试和扩大试验。 ②规模化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其检测必须符合相应产品标准。 ③市场营销:市场开拓对技术本身影响不大,但参与市场竞争却是产业化成败的决定因素。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 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 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劳力。 基质的选择 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发酵过程的组成部分?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典型的发酵过程可划分成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1)繁殖种子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组份设定; (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 (3)培养出有活性、适量的纯种,接种入生产容器中; (4)微生物在最适合于产物生长的条件下,在发酵罐中生长; (5)产物分离和精制; (6)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处理。 第二章菌种的来源(1)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 答: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 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

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考核新闻学概论期末试题

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考核 新闻学概论试题 注意: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本卷与答题纸一并收回;试卷满分100分; 请认真作答;考试时间100分钟;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法治: 2、新闻价值: 3、出版自由: 4、言论自由: 5、新闻事业管理: 二.简答题: 1、简答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所主要采取的方法 2、简述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几个主要因素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 4、阐释新闻法治应该从哪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5、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做具体解说。 三.论述题: 1、何为媒体审判?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谈谈你对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审判的看法。 2、结合近几年的新闻案例,谈谈如何协调公民的隐私权和公众的知情权之间的矛盾关系。四.案例分析题。 我国将优化服务推进二孩“生得出生得好” 2017年01月27日14:1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记者王宾)全面两孩政策迄今已落地一年,全国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已逾四成。如何才能让二孩“生得出、生得好”?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我国将继续调整扩增助产服务资源,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 2016年,中国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高龄高危产妇比例增加,生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显,出生人口达到2000年以来最高峰。 产科床位够不够?数据显示,2016年,中央投资29.1亿元,支持45个市级和202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司长秦耕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力争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新增产科床位8.9万张,力争在“十三五”前期解决妇幼健康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供需矛盾。 母婴安全怎样保障?2016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9/10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7.5‰和10.2‰。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全面推广使用全国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据了解,我国共有8.8亿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要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案例中所体现出的新闻传播学理论。

新闻学概论练习题

什么是软新闻 什么是新闻价值 什么是客观报道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协同自律 简述对新闻自由限制的途径 简述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的新闻自由所包含的内容什么是受众心理 什么是选择性理解 什么是守门人 什么是精确新闻学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政治素养 简述受众需要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受众从接收到接受新闻信息的所经历的阶段 简述新闻编辑的宏观任务 简述报纸的特点 试述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性。 试述广告与新闻的区别 简述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简述新闻事业的性质 简述新闻传播的主要模式 简述目前世界存在的几种新闻法 试述“守门人”理论的发展过程 试述解释性报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什么是舆论 什么是知晓权 什么是持续性新闻 什么新闻的新鲜性 简述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的几种主要情况 简述新闻事业的舆论功能 简述人类传播活动的主要发展阶段 简述广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和制约 简述新闻真实所包含的内容 简述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试述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 试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什么是新闻事业 什么是传播自由 什么是新闻编辑策划 什么是新闻政策 熵

简述新闻事业功能变化的几种情况 简述舆论的特点 简述我们党的“正面宣传”的含义 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简述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简述故意失真新闻的原因 试述新闻价值实现的途径 试述如何正确看待新闻自由 你们是新闻职业道德 什么是公共关系 什么是新闻纪录片 什么是新闻专访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受众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素养 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区别 简述新闻价值的含义 简述非故意失真失实新闻的原因 简述新闻倾向性的几种表现 试述新闻真实性所要包含的内容 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什么是有偿新闻 什么是新闻传播者的自我意识 什么是客观报道 新闻编辑方针 什么是新闻法规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社会意识 简述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养包含的内容 简述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倾向 简述新闻媒介实施舆论监督的条件 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 简述新闻编辑人员的具体工作包含的内容 试述传统媒介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过程。 试述西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自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发酵工程思考题(含答案)教学文稿

发酵工程思考题(含答 案)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它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分为三部分: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发酵工程产业化就是将有关应用微生物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发酵产品,并投向市场的过程。 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①投产试验:涉及到”上、中、下三游”工作,即研究成果的验证、小试、中试和扩大试验。 ②规模化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其检测必须符合相应产品标准。 ③市场营销:市场开拓对技术本身影响不大,但参与市场竞争却是产业化成败的决定因素。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 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 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劳力。 基质的选择

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发酵过程的组成部分?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典型的发酵过程可划分成六个基本组成部分: (1)繁殖种子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组份设定; (2)培养基、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的灭菌; (3)培养出有活性、适量的纯种,接种入生产容器中; (4)微生物在最适合于产物生长的条件下,在发酵罐中生长; (5)产物分离和精制; (6)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的处理。 第二章菌种的来源(1)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 答: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答:出发菌株指用于诱变育种的最初菌株或每代诱变的试验菌株。 选择出发菌株的要求:

发酵复习思考题答案

《发酵工程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何谓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次级代谢产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对发酵食品的影响。 答: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分化关系不大、生理功能也不十分清楚,但可能对微生物生存有一定价值的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抗生素、生物碱、色素、毒素等; 抗生素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好氧发酵技术,大型搅拌发酵罐培养方法推动了整个发酵工业的深入发展,为现代发酵工程奠定了基础。 2.典型的发酵过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第二章思考题: 1.食品发酵对微生物菌种有何要求?举例说明。 ●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并能高产和稳产所需的代谢产物。 ●可在易于控制的培养条件下迅速生长和发酵,且所需的酶活性高。 ●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快,发酵周期短。 ●副产物尽量少,便于提纯,以保证产品纯度。 ●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以保证发酵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对于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发酵产品以及进行食品发酵,其生产所用菌种必须符合食品 卫生要求。 例如酵母菌由于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要,易培养,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发酵 2.什么叫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诱变育种的实质是什么? 答:自然突变是指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产生自发变异; 诱发突变是指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过程; 诱变育种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3.突变分为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答:点突变: 碱基对置换和移码 染色体畸变: 在染色体上发生大的变化,如断裂、重复、缺失、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等结构变化。 4.何为DNA体外重组技术?举例说明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答:DNA体外重组技术就是根据需要用人工方法取得供体DNA上的基因,在体外重组于载体DNA上,再转移入受体细胞,使其复制、转录和翻译,表达出供体原有的遗传性状。 例如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生产人工胰岛素。 5.何为营养缺陷型?举例说明营养缺陷型的筛选方法。 答:营养缺陷型:指某一菌株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在培养基中若不外加这种营养成分就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表示为“X–”。 青霉素法 6.菌种保藏的目的与核心是什么?产孢子的微生物适宜用何种保藏方法? 答:目的: 保证菌种不发生遗传变异、无污染和保持活力。 核心:人工创造条件(如低温、干燥、缺氧、和缺乏营养物质),使菌种的代谢活动处于不活动状态。 产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采用适宜砂土管保藏法,例如霉菌。 7.造成菌种退化的原因是什么?生产中如何防止菌种的退化? 答:造成菌种退化的原因主要是保藏方法不妥、保藏操作不当、传代不当、培养基不适、回复突变等;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 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 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 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③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 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28、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B ) B.客观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传媒业经营活动的三大基本原则() A.普遍服务B.编营分离C.受众中心 2、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的正规途径有() A.司法控制B.行政控制C.资本控制D.媒体的自律 3、新闻媒介受众的独有特征() A.广泛性B.混杂性D.隐蔽性 4、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四个鲜明的基本特点是() A.从自发走向自觉 B.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更新 C.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 D.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 5、新闻媒介所有制基本类型()。A.私营媒介B.公营媒介C.国营媒介 6、目前世界新闻学的主导理论有()。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B.发展新闻学C.社会责任论D.党报理论 7、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 亲身传播B. 大众传播D. 群体传播 8、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有()A.魔弹论 B.选择性理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思考题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定义:发酵工程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传统发酵是指酵母作用于果汁或发芽的谷物时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 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的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CO2。 工业上的发酵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青霉素发酵能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解决了两大技术问题:1)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时的供氧问题;2)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养技术: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制造。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合适的反应器、基质的选择 菌种问题: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省劳力 基质的选择: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二、思考题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目的:高效地获取一株高产目的产物的微生物;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富集 答:富集的目的: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富集的基本方法:1、控制营养:如以唯一碳源或氮源作底物;2、控制培养条件:如pH、温度、通气量等;3、抑制不需要的种类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定义: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回复突变:高产菌株在传代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突变导致高产性状的丢失,生产性能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回复突变。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答:出发菌株定义:出发菌株指用于诱变育种的最初菌株或每代诱变的试验菌株。 要求:★对菌株产量,形态、生理等情况了解;★生长繁殖快,营养要求低,产孢子多且早;★对诱变剂敏感;★菌株要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多出发菌株:一般采用3~4个出发菌株,在逐代处理后,将产量高、特性好的菌株留作继续诱变的出发菌株。 5、诱变选育的流程 答:出发菌株经纯化活化前培养(同步培养)→培养液(离心、洗涤、)→单细胞获单胞子悬液→诱变处理→后培养(中间培养)→平板分离→初筛→复筛→保藏及扩大试验 筛选的关键是选择一定的特征(如菌落特征、生化特征等)去判断所筛选的菌株是我们所需要的突变株。

电气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电气工程与电工科学的关系就是什么? 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就是电气科学。 2.与“现代五大工程”的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突出特点就是什么? 与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特点在于:她的出现首先不就是来源与文明发展的自发需要,而就是来源于科学发现。她以全新的能量形态开辟出一个人类文明的新领域。她的发展又伴生了电子工程,从而孕育出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工程领域,为信息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 在这一时期,发电,输电,配电已形成了一气轮机,水轮机为原动机,以交流发电机为核心,以变压器与输配电线路等组成的输配点系统为“动脉”的输电网,使电力的生产,应用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中电力拖动,电力牵引,电动工具,点加工,点加热等得到普遍应用。 4.根据自己了解,电气工程有哪些应用? 多电飞机,线控汽车,全电舰船。 5.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器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永磁材料,超导磁体技术,电磁技术。 6、电气科学与电气工程的发展史给您哪些启发? 今天电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她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电气工程也应次被誉为“现代文明之轮” 7、21世纪电器工程科学的发展趋势就是什么? 将电气科学与工程与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融合,加强从整体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研究,加深对微观现象及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同时用信息科学的成就改造与提升本学科并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8、为什么说21世纪电器工程与其她科学融合交叉就是她的显著特点? 21世纪的电气工程科学将在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创新与飞跃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 9电气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那些? 电路藜芦,电磁理论,电磁计量理论等。 10您认为今后电气工程还会有哪些新应用? 电力大系统,电力传动系统及电力电子变流系统中各问题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成为开拓新应用领域的电机,电器,电能质量的理论及其测量控制,现代测量传感技术。 11您认为还有那些计算机软件可以用于今后的专业学习? MATLAB,PSPICE,EMTP,SABER,ANSOFT。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题 1.舆论 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2.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3.报纸的二次售卖 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5.议程设置理论 答:所谓“议程设置”是有关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理论。“议程设置”也称“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对所报道重心的选择,从而构建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轻重缓急;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所注重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轻重秩序来理解事件。 6.新闻学 答: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讨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7.硬新闻 答: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

最新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思考题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定义:发酵工程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传统发酵是指酵母作用于果汁或发芽的谷物时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 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的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CO2。 工业上的发酵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青霉素发酵能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解决了两大技术问题:1)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时的供氧问题;2)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养技术: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制造。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合适的反应器、基质的选择 菌种问题: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省劳力 基质的选择: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二、思考题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目的:高效地获取一株高产目的产物的微生物;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富集? 答:富集的目的: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富集的基本方法:1、控制营养:如以唯一碳源或氮源作底物;2、控制培养条件:如pH、温度、通气量等;3、抑制不需要的种类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定义: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回复突变:高产菌株在传代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突变导致高产性状的丢失,生产性能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回复突变。

软件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概论郑人杰等版 第1章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 1.1 举出你所知道的应用软件的例子。 办公软件、游戏软件、财务软件、银行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工资管理软件、学籍管理软件等。 1.2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程序只是软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次,在软件开发中,编程只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 1.3 如果将软件开发比作高楼大厦的建造,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什么? 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建筑设计,软件设计的成果相当于建筑设计的设计图纸。 1.4 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典型表现: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 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除了软件本身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计划很难制定。 (2) 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使得获取的需求不充分或存在错误。 (3) 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如,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就开始编程序。 (4) 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不仅涉及 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科学严格的管理。

最新生物制药工艺学思考题及答案

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 1. 青霉素发酵工艺的建立对抗生素工业有何意义? 青霉素是发现最早,最卓越的一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它是抗生素工业的首要产品,青霉素是各种半合成抗生素的原料。青霉素的缺点是对酸不稳定,不能口服,排泄快,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效。青霉素经过扩环后,形成头孢菌素母核,成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原料。 2. 如何根据青霉素生产菌特性进行发酵过程控制? 青霉素在深层培养条件下,经历7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有其菌体形态特性,在规定时间取样,通过显镜检查这些形态变化,用于工程控制。 第一期: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原生质未分化,具有小泡。 第二期:菌丝繁殖,原生质体具有嗜碱性,类脂肪小颗粒。 第三期:形成脂肪包含体,积累储蓄物,没有空洞,嗜碱性很强。 第四期:脂肪包含体形成小滴并减少,中小空泡,原生质体嗜碱性减弱,开始产生抗生素。 第五期:形成大空泡,有中性染色大颗粒,菌丝呈桶状。脂肪包含体消失,青霉素产量提高。 第六期:出现个别自溶细胞,细胞内无颗粒,仍然桶状,释放游离氨,pH上升。 第七期:菌丝完全自溶,仅有空细胞壁。一到四期为菌丝生长期,三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 四到五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工艺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在第六期到来之前发束发酵。 3. 青霉素发酵工程的控制原理及其关键点是什么? 控制原理:发酵过程需连续流加葡萄糖,硫酸铵以及前提物质苯乙酸盐,补糖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不同时期分段控制。在青霉素的生产中,及时调节各个因素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如培养基,补充碳源,氮源,无机盐流加控制,添加前体等;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菌体浓度。最后要注意消沫,影响呼吸代谢。 4. 青霉素提炼工艺中采用了哪些单元操作? 青霉素不稳定,发酵液预处理、提取和精制过程要条件温和、快速,防止降解。提炼工艺包括如下单元操作: ①预处理与过滤:在于浓缩青霉素,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便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②萃取:其原理是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易溶于水。 ③脱色: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热源,过滤,除去活性炭。 ④结晶:青霉素钾盐在乙酸丁酯中溶解度很小,在乙酸丁酯萃取液中加入乙酸钾-乙醇溶液,青霉素钾盐可直接结晶析出。 氨基酸发酵工艺 1. 如何对谷氨酸发酵工艺过程进行调控? 发酵过程流加铵盐、尿素、氨水等氮源,补充NH4+;生物素适量控制在2-5μg/L;pH 控制在中性或微碱性;供氧充足;磷酸盐适量。 2. 氨基酸生产菌有什么特性,为什么? L-谷氨酸发酵微生物的优良菌株多在棒状杆菌属、小短杆菌属、节杆菌属和短杆菌属中。具有下述共同特性:①细胞形态为短杆至棒状;②无鞭毛,不运动;③不形成芽孢;④革兰氏阳性;⑤生物素缺陷型;⑥三羧酸循环、戊糖磷酸途径突变;⑦在通气培养条件下产生大量L-谷氨酸。 3. 生物素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习题全部答案黄杏元著

地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第一章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答: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 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 GIS 与机助制图系统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得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 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2) GIS 与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GIS 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地多。 (3) GIS 与 CAD 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 CAD 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4)GIS 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

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它主要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有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举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比较异同点? (1)系统硬件:包括各种硬件设备,是系统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 (2)系统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3)空间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 (4)应用人员:GIS 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 (5)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 GIS 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3、试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分析功能与应用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是基于现有数据按照一定规律或者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构,这些规律和参数就可以构成一个应用模型,比如降雨量计算模型和风力强度计算模型等。但应用模型很多是专业领域的模型,其表现可以是参数表格也可以是图标或计算公式,不利于地理信息这种要与地理坐标想联系,并且需要特殊的可视化效果的信息分析与表达。因此要构建适合于地理信息分析和表达的应用模型就要吧如气象农业等行业应用模型转变或者结合地理信息做成与空间信息想连接的模型应用于分析。 4、根据你的了解,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及关联技术,并就地理信息系

新闻学概论思考题解题思路

绪论思考题 (1)什么是新闻学?什么是新闻理论?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新闻学的涵。)广义的新闻学指新闻学学科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组成部分;狭义的新闻学指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理论是通过大量的新闻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构成。历史新闻学,也叫新闻事业史,通过研究新闻传播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新闻事业发展的在逻辑和脉络。应用新闻学,也叫新闻实务,包括新闻采访学、写作学、编辑学、评论学以及一些交叉学科等,着重研究新闻传播业务的具体运作规律和操作方法。(除了对这个概念的记忆以外,更重要的是能结合新闻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学科体系构成和基本研究对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容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主要容一共包括10个方面,这10个方面的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是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具有鲜明的积极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二是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三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四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五是坚持实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六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七是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八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 九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与活力 十是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

文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活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3、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世界。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家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构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越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与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显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揭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他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读者。 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揭示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领先。 思考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新闻学概论习题集(1)

绪论 一、选择题 1、西方新闻学的研究最早产生于(). A美国B英国C德国D意大利 2、当今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是() A国有性质,统一调配 B私有性质,企业管理 C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D事业性质,宏观调控 3、()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成立了新闻学院 A 1908 B1909 C1918 D1919 4、1996年1月,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成立 A南方报业集团 B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C人民日报报业集团 D《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5、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 A社会生活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B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 C社会生活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作用。 D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6、国人自撰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A《新闻学》,徐宝璜著B《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 C《新闻学》,王韬著D《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著 7、中国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是()

A《论新闻学》B《新闻纸略论》 C《论报刊》 D 《报刊史学论》 8、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在() A1840年代B1930年代 C1940年代D1950年代 9、世界第一个现代新闻学院在()成立 A密苏里大学B伯明翰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斯坦福大学10、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术研究团体是() A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B清华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C上海圣约翰大学研究会D复旦大学研究会 二、填空题 1、新闻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 2、中国第一本采访学专著是_____________著的_____________。 3、中国第一个新闻教育机构是_____________成立的_____________。 4、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周报在__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国出现。 5、徐宝璜的_____________、邵飘萍的_____________和戈公振的_____________可以视为中国新闻学的三部奠基著作。 6、新闻界的四大公害是:虚假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良广告。 三、判断正误 1、1940年代的新闻改革是由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致读者》社论发起()。 2、1978年以来的新闻改革,我国新闻界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新闻选择的标准之一()。 3、狭义的新闻学专指新闻理论或理论新闻学()。 4、新闻学是以我国新闻事业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5、新闻学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