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渔业法进程

国际渔业法进程

国际渔业法进程
国际渔业法进程

国际渔业法的发展历史

国际渔业法的发展历史,实际上是人类调整渔业资源的利用与养护的关系的历史,也是不同国家间争夺渔场使用权和渔业资源使用权的斗争的发展历史。

“公海捕鱼自由”原则是古老的“海洋自由”原则的内容之一,这项自由曾一度作为“绝对”的自由被主张。

12、13世纪,工业革命给渔业带来了更有效的捕鱼设备和工具,一些沿海国家开始对海洋某些领域提出主权要求,少数海洋大国开始争夺海上霸权,对渔业资源使用权和渔场使用权的斗争就开始明朗化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海洋国家因为利益冲突而进行的谈判甚至是战争。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公海捕鱼自由”的理解还是倾向于一种绝对的自由,但是公海捕鱼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率也越来越高,影响到了沿海国管辖海域内的资源和渔民的经济利益,最终导致了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和新的原则、规则、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958年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四个公约: 《公海公约》、《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大陆架公约》和《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公约规定了所有国家在公海上捕鱼应受条约的义务、沿海国的利益和权利、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应遵守的规定。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立了专属经济区,标志着国际渔业制度的革命,使此前领海外捕鱼自由的制度成为历史。

《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1993)、《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洞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1995)、《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1995)、《预防、阻止和消除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国际行动计划》(2001)等,这些文件都规定了养护和管理措施,以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公海捕鱼自由

“公海捕鱼自由”原则是古老的“海洋自由”原则的内容之一,在古代和中世纪前半叶尚无领海、公海的概念,全世界海洋是人类所共有的,对所有人开放。“公海捕鱼自由”原则是指,在国际法的限制下,任何国家或其国民都有权在公海上自由捕鱼,而不受其他国家的阻碍,也就是说,公海上的渔业是对一切国家开放的[A]。在国际习惯法中,在公海上捕鱼一直被认为是“公海自由”的一个主要内容,而这项自由也一度作为“绝对”的自由被主张。

由于早期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世界各国并没有先进的工具和仪器来进行鱼类的捕捞,渔民通常利用原始的捕鱼工具,在居住地的沿海从事捕鱼活动,加之渔业资源“不可枯竭论”的存在,人类可以肆无忌惮地开发和利用海洋渔业资源。这时候如果有渔民方面的冲突,也仅是渔民与渔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不可能形成国家间的利益冲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同时也具有破坏性的捕鱼设备发展起来了,渔业冲突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发展到国家间的渔业利益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对国家周边海域渔场的争夺。

大约从13世纪开始,一些沿海国家开始对海洋某些领域提出主权要求,少数海洋大国开始争夺海上霸权,在他们所控制的海域强行征收捐税,禁止外国人捕鱼和航行,打破了原有的海洋秩序,一些海洋国家因为利益冲突而进行的谈判甚至是战争。

比较有代表性的冲突主要有:

1、英格兰与荷兰的鲱鱼渔业之争

1609年5月6日,当时统治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发布了一个针对荷兰鲱鱼渔业

公告,宣布从当年8月1日起“任何外国人或凡不属本国公民者,不许在本国任何海岸或海域从事捕鱼活动”。荷兰人对英国试图否认荷兰捕鱼权的作法反应强烈。当时的荷兰政府发表一个声明,谴责詹姆斯一世的公告侵犯了荷兰在英国沿海捕鱼的条约性权利。随之两国就渔业问题进行了谈判。英国人主要基于这样一个论点:与早期签订协定时相比,渔业的情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之一是作业船数增加了一倍。这一谈判没有继续,詹姆斯一世的公告也没有实施。至1619年,英国想要迫使荷兰人同意不在英国沿岸14海里以内捕鱼,但遭到荷兰人的反对。荷兰人只同意不在岸上目力所及范围内捕鱼。

2、英吉利海峡渔业冲突

1815年,英国在英吉利海峡的渔业开始有所衰退。英国将此归罪于法国,认为英国渔业的不景气是由于法国拖网船在英吉利海峡作业,经常拖损英国的流网作业而造成的。从而产生了英法两国在英吉利海峡渔业上的争端。183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组成了一个联合委员会,经过二年的谈判,于1839年,签订了《确定和控制大不列巅和法国沿岸的牡蛎渔业和其他渔业专属权利范围公约》。这一公约承认3海里为国家渔业管辖范围,但格兰维尼湾的牡蛎渔业除外。

3、《北海渔业公约》的签订

19世纪下半叶,在北海从事渔业作业的不同国家的渔民在海上时常发生作业纠纷,主要是拖网与流网两种不同作业方式的冲突。1881年9月,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在海牙开始谈判,以解决北海的公海管理问题。1882年5月6日,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正式签订了《关于北海渔业管理规定的国际公约》。该公约对国家的渔业专属管辖范围、公约适用的水域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挪威和瑞典反对3海里领海,主张更大的领海宽度,最终没能在公约上签字。

4、北太平洋海豹渔业争端

1886年,由于美国在领海之外实施有关海豹的法律,与英国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当年的8月,美国海岸巡逻艇在离岸60海里的海面扣留了三艘在英属哥伦比亚注册的捕猎海豹的渔船,并将他们带回阿拉斯加港。英国政府立刻提出了抗议,宣称这是对国际法原则的侵犯,并要求美国给予赔偿。之后,美国总统下令释放三艘英国渔船和所有的被捕人员。但是第二年,即1887年,美国又扣留了7艘英国捕猎海豹的渔船。1890年6月27日,英国政府提议将争端提交仲裁。至1890年12月17日,美国同意将争端提交仲裁。仲裁委员会在其仲裁结论中表明,不支持美国在3海里领海以外对海豹渔业有专属权利的主张。仲裁委员会至少明确了公海捕鱼自由的原则,明确了领海以外的渔业资源不属于任何国家所有,任何国家不得宣称对领海以外渔业资源的专属权利。

1945年9月《杜鲁门公告》宣布美国有权控制其领海以外的公海中未界定区域的渔业活动。此后,拉美各国也相继效仿。1947年,在伦敦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把如何解决过度捕捞问题作为其主题。

由于长期以来对捕鱼自由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各国只重视渔业资源的开发,而不重视其养护,使公海捕鱼活动处于一种掠夺式的、无序的开发状态,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因捕捞强度过大、利用过度而面临枯竭。随着海

洋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公海自由原则逐渐受到限制。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开始着手制订国际公约,对捕鱼自由加以限制。

1.2 1958年“海洋法四公约”

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于1958年2月24日至4月27日在日内瓦召开,领海的宽度和专属渔区的问题在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一些沿海国进行了扩大渔业专属管辖权的尝试。在此会议上,有关渔业的主要提案是:各国的领海宽度可以是6海里或12海里,而沿海国专属渔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经过激烈的讨论,会议通过了《公海公约》、《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大陆架公约》和《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被称为“海洋法四公约”或“日内瓦四公约”。

《公海公约》和《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对“公海捕鱼自由”做出了限制性的规定,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公海渔业的主要原则和内容来源于这两个公约,可以说,这两个公约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公海渔业规定的基础。

《公海公约》第一次将公海捕鱼自由这一国际习惯法原则成文化,并对之加以限制。《公海公约》第2条明确规定:“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任何国家不得有效地声称将公海的任何部分置于其主权之下。公海自由是在本公约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规定的条件下行使的。公海自由对沿海国和非沿海国而言,除其他外,包括:航行自由、捕鱼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及公海上飞行的自由”。并且限制性规定了:“所有国家行使这些自由以及国际法的一般原则所承认的其他自由时,都应适当照顾其他国家行使公海自由的利益”。《公海公约》对公海渔业仅作了上述简单规定,但它以国际公约的形式确认了国际习惯法中的公海捕鱼自由原则,使之成为公海渔业法律制度的基础。

《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公海渔业的全球性国际公约。该公约第1条规定,所有国家均有权让其国民在公海捕鱼,但应受以下限制:(1)其条约义务;(2)本公约规定的沿岸国的利益和权利;(3)本公约关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的规定。该公约对公海捕鱼自由规定了上述三种具体的限制条件,使《公海公约》第2条规定的“适当顾及”的内容更为具体化。《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为传统的公海捕鱼自由附加了限制条件,即公海捕鱼权利受毗邻公海的沿海国的特殊利益的限制。在国际渔业法的发展过程中,国际社会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承认了沿海国对毗连其领海的公海区域的渔业享有特殊利益。这种特殊利益,以在特定条件下有权单方面采取养护公海渔业资源的措施的形式体现。不过,该公约所承认的这种沿海国对公海渔业的特殊利益,仅限于该公约的成员国之间。

1958年《公海公约》、《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对公海捕鱼自由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即所有国家在公海上捕鱼应受条约义务、沿海国的利益和权利以及养护公海生物资源的规定的限制。它们否定了传统的“公海捕鱼自由”原则的绝对性,在海洋法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但是由于当时有不少亚非国家还没有独立而未参加这次会议,因此,“海洋法四公约”根本不能如实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而且,其所承特殊利益,仅限于该公约的成员国之间。

1.3 198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按照联合国大会的决议,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于1973年12月3日在纽

约隆重开幕。从1973年12月3日到1982年12月10日海洋法公约签字,持续了9年,召开了11期16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67个国家的代表团,另有民族解放组织、国际组织、未独立领土等50多个单位的代表作为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于1982年4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完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订工作。该公约以130票赞成,4票反对,17票弃权获得通过。1982年12月,该公约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开放签字。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

从国际渔业法发展的角度看,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一个最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了专属经济区制度。国家对海洋管辖的区域,扩大至从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的海域。明确了沿海国具有勘探与开发、养护与管理的主权权利,对利用有剩余的海洋生物资源,有关国家可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通过与沿海国的协议,可以从事捕鱼活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对公海捕鱼自由的限制进一步加强[B]。根据公约第87条规定,所有国家均享有在公海捕鱼的自由。但这一自由是受到有关公海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条款限制的。第116条规定,公海捕鱼自由是受到国家条约义务和沿海国权利、义务和利益限制的。第119条规定,各国有义务采取措施,在各种有关环境和经济因素的限制下,使捕捞的鱼种的数量维持在或恢复到能够生产最高持续产量的水平。

自70年代初期以来,国际渔业法的发展基本都反映在了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的谈判过程中,反映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大国家渔业管辖权的浪潮中,反映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渔业的条款中。至今为止,国际渔业法的基本内容,大都包括在该公约有关渔业的条款中,反映在各国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践中。《公约》是国际合作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成就之一,堪称一部管理海洋事务的“海洋宪章”。但是,《公约》虽然对公海捕鱼自由进行了限制,但并未对这种限制的性质和适用方法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公约》的另一个缺陷是对公海上的渔船实行船旗国专属管辖原则而缺乏公海执行机制,因此,《公约》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值得完善之处。

1.4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后的发展

作为最具有权威性的国际渔业法律制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本身存在着不足及缺陷,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联合国大会的推动下,国际社会为完善和补充《公约》的渔业条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渔业协定和具有指导意义的渔业法律文件。

《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1993)

1993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7届大会上通过了《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又称《挂旗协定》)。该协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船旗国对其在公海上作业的渔船的管理,防止渔船通过悬挂方便旗或任意改挂船旗来规避遵守有关养护和管理公海生物资源的措施。协定通过之后,对公海渔船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1995年协定

1995年8月4日,通过三年谈判,联合国跨界鱼类和高度泪游鱼类会议第六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了《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涸游鱼类种群的规定的协定》。

1995年协定包括了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的所有方面,由序言、十三部分正文以及两个附件构成,它使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和高度洞游鱼类的一般原则能够得以执行[D],对公海捕鱼自由进行了更为严

格的限制和监控。同时,它还达到了以下目标:为公约规定的养护义务赋予了具体内容,指明了进行养护的方式、方法和措施[C]。从某种意义上说,1995年协定标志着公海捕鱼自由时代的完全终结。

《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1995)

1995年10月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通过了《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

《守则》呼吁各国、区域渔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努力,以保护渔业资源:()l 改善对人类利用渔业资源的管理,以避免过度开发导致对鱼种的损害;(2)鼓励海洋环境保护,以使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守则》虽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拘束力,但它以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有关国际法规为基础,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负责任渔业问题的各个方面,对渔业管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预防、阻止和消除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国际行动计划》(2001)全球行动计划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1年以《守则》为基础制订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由四部分组成:管理渔业捕捞、养护和管理鳖鱼、减少延绳钓中误捕海鸟、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鱼问题。

和《守则》一样,《预防、阻止和消除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的捕捞活动国际行动计划》是一个全面、具体和具有深远意义的文件。虽然行动计划是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软法,但其规定对世界渔业资源的养护有着深远意义,从国际渔业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规定有可能被纳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之中。

这些渔业法律文件,在不同的范围、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机制丰富和完善了《公约》框架下的渔业法律制度,使世界渔业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历程及前景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历程及前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下和我国已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证券市场的规和健康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证券市场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的、基础性的部分。一个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的、规健康、功能完备的证券市场的建立,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因此研究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证券市场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学术界对证券市场国际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学者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角度来理解:“所谓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借款人和投资者都不受国界的限制,他们买卖的证券既可以是市场所在国发行的证券,也可以是外国发行的证券”,还有学者从资本国际流动的角度来定义:“所谓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以证券形式为媒介的奖金在国际上自由流动,即证券的发行、证券的投资证券交易和证券市场超越国境,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以上定义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个侧面,但都必须不够完整,也有欠准确。 实际上,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证券市场运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投资者的参与,也包含证券中介机构作为媒介所提供的服务,同时证券监管当局也要适应国际化的趋势调整监管策略。此外,证券

市场的国际化是个双向的过程,它既有一国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问题;又有世界上其他国家证券市场走进本国证券商场即开放本国的证券市场的问题。 鉴于此,可以认为,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指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即证券市场主体能够不受国界的限制,使证券资本实现跨国自由流动,从而能够使整个的国际证券市场互相融合,互相渗透,成为一个一体化的世界证券市场。这个定义具体包括四层含义:第一,证券发行的国际化,即一方面本国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在一定的规则下在外国的证券市场上发行本国的证券;另一方面外国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也可以在本国的证券市场上发行其证券,这也可以称之为融资的国际化。 第二,证券交易的国际化,即本国的投资者、投资机构可以走出国门投资于国外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同时国外的投资者、投资机构也可以进入本国的证券市场进行投资和交易,这也可以称为投资的国际化。 第三,证券商及中介机构业务的国际化,即允许本国证券经营者以及从事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的证券中介服务机构在完善自我的情况下可以走出国门从事境外证券业务,同时国外的类似的证券服务机构可以进入本国参与证券业务。 第四,证券监管国际化,即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的国际惯例和规则,并且通过国际间证券监管机构的协调共同完善对证券市场的管理。总的来说,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从静态上讲实现了

前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封面 署上作品名称和年月日,可以在封面插入图片和警示格言 扉页 个人资料: 真实姓名:×× 性别:× 所在学校及学院:× ×大学× ×学院 班级及专业:××级× ×专业 学号:× × × × × × × × × × 联系地址:× × × × × × × × × 邮编:× × × × × × 联系电话:× × × × × × × × E-mail:× × × × × × × × × × × × × × × 目录 总论(引言) 第一章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 4.职业价值观 5.胜任能力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第四章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 正文 总论(引言) 第一章认识自我 结合相关的人才测评报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在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 ×型(×分)、× ×型(×分)和× ×型(×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能够干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 ×能力得分较高(×分),× ×能力得分较低(×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4.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前三项是× ×取向(×分)、× ×取向(×分)和× ×取向(×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5.胜任能力——优劣势是什么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以及对本人的影响 2.学校环境分析 如学校特色、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等 3.社会环境分析 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 4.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 (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职业分析 (如× ×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发展前景) (3)企业分析 (如× ×单位类型、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发展阶段、产品服务、员工素质、工作氛围等) (4)地域分析 (如× ×工作城市的发展前景、文化特点、气候水土、人际关系等,人城匹配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综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及第二部分(职业生涯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优势因素(S) 弱势因素(W) 外部环境因素机会因素(O) 威胁因素(T) 分析 结论:职业目标——将来从事(× ×行业的) × ×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82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组织法(1982修正) 【法规类别】组织法 【修改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1986) 【发布部门】101 【发布日期】1982.12.10 【实施日期】1982.12.10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若干规定的决议》修正1982年12月10日重新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第二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第二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选举法规定。各行政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应当有适当的代表名额。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和国家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不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订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第七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 (二)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决算; (三)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 (四)选举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五)决定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区长、副区长的人选;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与前景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与前景 一、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过去十年来,国际证券市场突飞猛进,急速发展。在1984到1998的十五年间,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累计额年平均增长12.34%,而全球GDP 年平均增长3.37%,国际贸易额年平均增长6.34%。 在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资本市场,资金开始大范围地跨过边界自由流动,各类债券和股票的国际发行与交易数额快速上升。整个90年代,主要工业国家企业发行的股票增长了近6倍。1975年,主要发达国家债券与股票的跨境交易占GDP的比重介于1%到5%之间;1998年,此比重上升到91%(日本)到640%(意大利)。其中,美国由4%上升到230%,德国由5%上升到334%,各国该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几乎都集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国际债券市场的二级市场蓬勃发展。债券市场信息传递渠道、风险和收益评估方式以及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差异逐渐减小,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复杂的财务管理技巧,根据其信用、流动性、预付款风险等的差异,在不同货币计值的不同债券之间进行大量的"结构性交易",导致各国债券价格互动性放大,价格水平日趋一致。 海外证券衍生交易的市场规模快速提高。几乎在所有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都在进行大量的海外资产衍生证券交易。在新加坡商品交易所,既可以从事日经225种期货合约的交易,也有部分马来西亚的

衍生证券交易;美国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对象则包括了布雷迪债券和巴西雷亚尔、墨西哥比索、南非兰特、俄罗斯卢布、马来西亚林吉特、泰国铢和印尼盾等多种货币计值的证券和衍生产品。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在席卷全球的证券市场一体化潮流中,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悄然启动。1992年,我国允许外国居民在中国境内使用外汇投资于中国证券市场特定的股票,即B股。有关管理部门对于B股市场的总交易额实行额度限制,超过300万美元的B股交易,必须得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1993年起,我国允许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到香港股票市场发行股票,即H股。部分企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称为N股。境外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必须汇回国内,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开设外汇帐户,筹集的外汇必须存入外汇指定银行。 进入2000年后,部分民营高科技企业到香港创业板和美国NASDAQ 上市筹集资金,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债券市场,我国对于构成对外债务的国际债券发行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由经过授权的10个国际商业信贷窗口机构和财政部、国家政策性银行在国外发行债券融资,其他部门可以委托10个窗口单位代为发行债券,或得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特别批准后自行发债。债券发行列入国家利用外资计划,并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国外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必须汇回国内,经批准开设外汇帐户,存入指定银行。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城市的合理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出发,简述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城市规划的展望。 【关键词】城市规划;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受到也一定的变化,城市的规划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于市民息息相关,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以城市的发展和认知为灵魂,对一个城市做出合理的规划目标。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更全面,也追求安全、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城市环境的好坏制约着城市活动的发展。目前,人类创造出大量的城市物质环境来满足人口增多和不同活动发展 的需求。虽然总体的进步可以,但是却带来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历史人

文资源遭受的损坏。城市环境的情况会严重制约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城市环境包含文化、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科学技术 各个时期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功能和发展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为人们带来了高效、全面的生活帮助。科学技术的运用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的形式 如下; 1、信息化、智能化高新技术会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有巨大的影响,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由一定的影响和改变。智能化高科技的建筑形式,不但给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也便于合理的运用各种能源和高效的安全管理。智能化在城市中的大规模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土地应用的模式。 2、高新工程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建造更加高层安全、便捷的楼层,开发更深层次的地下领域。原来人们探讨的海上城市、空中楼阁等不再成为幻想可以成为现实。高新科技的运用也会为城市提供无污染的新能源,具有高效率、成本低的新型运输工具等,更加快捷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所服务。这种种的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空间结构。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2016修正)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2016修正) 【法规类别】渔业管理 【发布部门】福建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6.04.01 【实施日期】2007.05.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 (1989年3月10日福建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3月7日福建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7年10月25日福建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关于地方性法规修订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2年3月28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2007年3月28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根据2012年3月29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根据2016年4月1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三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发展人工养殖,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管辖的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和捕捞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渔业生产以及渔业资源繁殖保护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渔业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负责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公安、边防、海洋、海事、交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利、农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渔业监督管理工作。公安部门可以在重点渔业水域和渔区设置派出机构。 第五条渔业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内侧海域及国家指定由本省管辖的海域,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内陆水域的渔业,由行政区域内的有关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商制定管理办法,或者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第六条从事渔业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海上交通安全法规,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严禁在航道、港口水域、水源保护区从事捕捞和养殖生产。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水产品的加工业和流通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海洋法与渔业法课程作业

海洋法与渔业法课程作业 班级:08水产养殖2班 学号:200830370202 姓名:陈植楷 1.领海基线的概念及其确定依据? 领海基线:是陆地和海洋、内水和领海的分界线。基线划定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起算线。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般有3种确定沿海国领海基线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依据: 正常基线,即低潮线,是指海水退潮到离海岸线最远时海平面与海岸相接触的那条线,通常适用于海岸线比较平直的情况。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 直线基线,直线基线是指在海岸线极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办法,形成直线基线。是用直线连接海岸上或岛屿外缘上各适当的基点所形成的折线,通常适用于海岸非常曲折或沿岸岛屿众多的情形。 混合基线。混合基线则是交替采用正常基线和直线基线来确定本国的领海基线。 特殊基线:一些沿海国以一些特殊的线来去顶领海基线,如如等深线,经纬度线等,为特殊基线。 2画图示意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公海划分? 3专属经济区的渔业制度内容?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和义务 (1)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 的主权权利。 (2)对专属经济区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域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等方面拥有管辖权。 (3)有权制定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和规章。 公海

生物资源的养护 1 沿海国应决定其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可捕量。 2 沿海国参照其可得到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应通过正当的养护和管理措施,确保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维持不受过度开发的危害。在适当情形下,沿海国和各主管国际组织,不论是分区域、区域或全球性的,应为此目的进行合作。 3 这种措施的目的也应在包括沿海渔民社区的经济需要和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要求在内的各种有关的环境和经济因素的限制下,使捕捞鱼种的数量维持在或恢复到能够生产最高持续产量的水平,并考虑到捕捞方式、种群的相互依存以及任何一般建议的国际最低标准,不论是分区域、区域或全球性的。 4 沿海国在采取这种措施时,应考虑到与所捕捞鱼种有关联或依赖该鱼种而生存的鱼种所受的影响,以便使这些有关联或依赖的鱼种的数量维持在或恢复到其繁殖不会受严重威胁的水平以上。 5 在适当情形下,应通过各主管国际组织,不论是分区域、区域或全球性的,并在所有有关国家,包括其国民获准在专属经济区捕鱼的国家参加下,经常提供和交换可获得的科学情报、渔获量和渔捞努力量统计,以及其他有关养护鱼的种群的资料。 生物资源的利用 1 沿海国应在不妨害第六十一条的情形下促进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最适度利用的目的。 2 沿海国应决定其捕捞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能力。沿海国在没有能力捕捞全部可捕量的情形下,应通过协定或其他安排,并根据第4款所指的条款、条件、法律和规章,准许其他国家捕捞可捕量的剩余部分,特别顾及第六十九和第七十条的规定,尤其是关于其中所提到的发展中国家的部分。 在专属经济区内捕鱼的其他国家的国民应遵守沿海国的法律和规章中所制订的养护措施和其他条款和条件。这种规章应符合本公约,除其他外,并可涉及下列各项: (a)发给渔民、渔船和捕捞装备以执照,包括交纳规费和其他形式的报酬,而就发展中的沿海国而言,这种报酬可包括有关渔业的资金、装备和技术方面的适当补偿; (b)决定可捕鱼种和确定渔获量的限额,不论是关于特定种群或多种种群或一定期间的单船渔获量,或关于特定期间内任何国家国民的渔获量; (c)规定渔汛和渔区,可使用渔具的种类、大小和数量以及渔船的种类、大小和数目; (d)确定可捕鱼类和其他鱼种的年龄和大小; (e)规定渔船应交的情报,包括渔获量和渔捞努力量统计和船只位置的报告; (f)要求在沿海国授权和控制下进行特定渔业研究计划,并管理这种研究的进行,其中包括渔获物抽样、样品处理和相关科学资料的报告; (g)由沿海国在这种船只上配置观察员或受训人员; (h)这种船只在沿海国港口卸下渔获量的全部或任何部分; (i)有关联合企业或其他合作安排的条款和条件; (j)对人员训练和渔业技术转让的要求,包括提高沿海国从事渔业研究的能力; (k)执行程序。 4简要介绍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的性质、范围和目标? 性质:本《守则》是自愿遵守的,本身并不是一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而是一份建立在志愿遵守的基础上的国际渔业指导性文件。但是《守则》的某些部分以有关的国际法规为基础,其中包括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反映的那些法规。《守则》还包括了通过缔约方之间的其它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可能具有或已经具有约束力的某些条款,例如1993年的《促进公海渔船遵守国际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协定》。按照粮农组织大会第15/93号

国际化进程Word版

第四节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化进程是一个企业由单纯的国内经营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价值链在国际范围内延伸的过程。 一、跨国企业生产价值链(西北10) (一)跨国企业的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生产经营,必须为企业的股东和其它利益集团(员工、顾客、供应商等)创造价值。 企业创造价值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相同但有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其总和即是工程企业的价值链,每一项经营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上的环节。

价值链可分为主要活动: 1.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 2.制造经营 3.销售 4. 售后服务 5.人力资源管理 6.技术开发 7.财务管理 (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1990年美国企业战略专家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尔提出的,指的是企业组织根据行业的要求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之上,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 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资源

不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上(核心资源上) 计算机、精密仪器行业中(iphone销售一空)机械制造行业 日用消费品行业 诺基亚当初认为iphone太贵且未能通过抗摔测试,够不成威胁。但他们没有想到,如果把手机做的特别贵,一般人就舍不得摔了。 生产、销售、品牌 掌控价值链格兰仕:成本链包办全球 格兰仕处处抢占制高点的战略运用,非常娴熟 1.形象宣传先入为主 格兰仕没有采用大规模的形象广告宣传,而采用引导方式,在全国400多家报纸、电视上设专栏,介绍微波炉的知识、菜谱、消费指南等,并借以塑造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

他们编写出世界上微波炉菜谱最多的微波炉使用大全及菜谱900例,并印制几百万张微波炉菜谱光碟免费送给消费者。用格兰仕公司总经理梁庆德的话说,别人是在用轰炸式的广告来强占市场,而格兰仕则是在用知识和文化来培育市场,二者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差别可想而知。 2.成本方面处处领先 当微波炉逐渐进入消费者家庭时,成本就成为其关键制高点。格兰仕总是比对手更早进入下一个低价位,抢先占领市场制高点。格兰仕的发展速度是异常迅速的,1993年销量为1万台,1994年10万台,1995年销量达25万台,市场占有率为 25.1%,成为全国第一,到1998年,总产量达315万台,内销213万台,市场占有率为61.43%。规模每上一个台阶,就大幅下调价格,其明确目标是消灭散兵游勇。当其规模达到125万台时,就把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成本价以下。此时,格兰仕还有利润,而规模低于80万台的企业,多生产一台就多亏损一台。除非对手能形成

学习渔业法

学习《渔业法》 1986年《渔业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渔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保护渔业资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渔业快速、健康发展,维护国家渔业权益和渔民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渔业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渔业经济发展方针,制订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促进渔业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从而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渔业生产的积极性,给渔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和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渔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 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国际海洋制度的变革,渔业生产和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新形势下渔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从1994年起,农业部即开始组织《渔业法》修改工作。五年多来,全国渔业系统的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为《渔业法》的修改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三次审议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决定》,其中125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江泽民主席当天发布第38号主席令公布了该《决定》,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新法规定的主要特点 一是注重渔业的科学管理,体现了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新《渔业法》在鼓励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强调养殖水域的统一规划;在大力扶持、鼓励远洋渔业同时,明确全面实行捕捞许可制度,加强对远洋渔业的许可管理。同时规定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渔业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为实行捕捞限额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强调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养殖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病害防治工作,保证水产品质量的提高。这些科学管理渔业的规定,消除了渔业生产中

企业组织能力与国际化进程

企业组织能力与国际化进程 摘要:的国际化进程是本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的过程,本文在对国际化进程阶段论的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将的国际化进程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层次。各层次的国际化发展需要相应的组织能力与之相配合,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受该组织能力的直接影响。这种组织能力的观点对于我国在新经济环境中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代理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

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习重点之论述题

《海洋法与渔业法规》复习重点之论述题 1、专属经济区渔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海洋渔业的主要影响 答:专属经济区是沿海国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定宽度的特殊区域;该区域的范围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专属经济区上覆水域及其海床和底土的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即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生物资源享有排他性的专属管辖权),包括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养护及管理。 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全面改变了海洋渔业开发和管理的格局,建立了海洋渔业管理的国际新秩序,对海洋渔业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包括:①实现了渔业资源的再分配;②降低了海洋渔业资源被过度开发的可能性;③产生了一些新的渔业管理问题;④加强了渔业管理的国际合作。 2、公海捕鱼自由原则及其渔业制度发展趋势 答:公海捕鱼自由是长期以来国际法所承认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既是国际习惯法的一条基本规则,也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他国际公约所明确肯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所有国家均有权由其国民在公海上捕鱼”。公海捕鱼自由应由每一个国家行使,无论沿海国还是内陆国。 但公海捕鱼自由是相对的,其已受到包括《公约》在内的很多国际条约的约束和限制(主要是要求公海捕鱼国承担养护公海生物资源的义务)。 从公海渔业制度的现状可以预测其发展趋势主要如下:①强调捕鱼国家与毗邻公海的沿海国的合作;②加强对公海渔船的监测控制和检查监督;③限制公海允许捕捞量,并实施国别配额管理;④有些渔具渔法将受到进一步的限制甚至禁止;⑤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作用将得到强化;⑥船旗国将承担更多的义务;⑦一些国家管辖水域内具体的渔业管理措施将越来越多地用于公海。总之,对公海渔业的限制将向着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具有可执行性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国际法意义上的公海捕鱼自由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越来越多的对公海捕鱼的限制。 3、公海渔业制度为什么尚不能有效解决公海渔业的所有问题? 答: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如不对公海渔业资源加以保护,将导致公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同时认识到,在公海捕鱼自由的原则下,要保护公海渔业资源,只能通过国家间的谈判和签订国际公约或协定,由有关国家采取统一的保护措施,才能限制公海渔业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2016修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2016修 正) 【法规类别】渔业管理 【发文字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2届第47号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6.03.31 【实施日期】2010.05.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 (1989年9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6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管理实施办法〉的决定》修正2010年3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16年3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管理条例〉等三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养殖业 第三章捕捞业 第四章渔业资源的增殖与保护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水域、滩涂和国家指定由本自治区实施渔业管理的水域从事养殖和捕捞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或者利用其他水体从事养殖等渔业生产活动,以及从事与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渔业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水域、滩涂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增加投入,加强渔业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渔业科技水平,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工作。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渔业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渔业监督按照下列规定分级管理: (一)“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内侧海域的渔业,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管理; (二)沿海滩涂的渔业,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管理; (三)内陆水域的渔业,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管理;

2015年公司发展前景与规划

2015年公司发展前景与规划 一.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未来的较长时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建筑业仍然处于较快发展进程之中。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将带来大量城市房屋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商业设施建设的需求,同时大量工业与能源基地建设、交通设施建设等市场也将保持旺盛的需求。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建筑业各类规划,并结合我们公司目前的主要经营业务范围,分析与我们公司主要相关的领域有: (1)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建设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并将带来一个巨大的建筑市场。在城镇化建设的带动下,房地产、建筑业等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2014年3月16日,我国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稳步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目标到 2020 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0%。 城镇化的发展将拓展城市新增住宅建设市场。2013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3.7%,2020 年前我国将有约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这将带来大量新增城市住宅建设需求。此外,大量的城市陈旧住宅更新也将带来较大的住宅建设需求。 同时,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将带来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设施的建设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意见》,我国明确了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管网建设、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生态园林建设是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四大核心领域。同时该意见要求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新项目开工、做好后续项目储备,切实保障项目的落实和进度管控。 (2)工业与能源建设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年修订) (1986年1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养殖业 第三章?捕捞业 第四章?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发展人工养殖,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滩涂、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从事养殖和捕捞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渔业生产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渔业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采取措施,加强水域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利用。第四条? 国家鼓励渔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渔业科学技术水平。 第五条?在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发展渔业生产、进行渔业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成绩显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第六条?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渔业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重要渔业水域、渔港设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设渔政检查人员。渔政检查人员执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交付的任务。第七条?国家对渔业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海洋渔业,除国务院划定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的海域和特定渔业资源渔场外,由毗邻海域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渔业,按照行政区划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由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商制定管理办法,或者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第八条?外国人、外国渔业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从事渔业生产或者渔业资源调查活动,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并遵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订有条约、协定的,按照条约、协定办理。 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对外行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权。 第九条?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渔业生产经营 活动。

农村将来发展前景及规划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简称《"三权分置"意见》)。 3日上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三权分置"意见》中的相关问题作了介绍和解读。韩长赋表示,“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权分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农村改革创新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三权分置”这一制度安排,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是实施“三权分置”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农地农民有,农地农业用”的制度安排,可以更好地促进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多项举措保障新型经营者权益,农民增收有了新路径和制度保证,农民进城落户无须退出土地承包权。 什么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所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就是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权,可以自主经营种植不违反国家政策的作物。后来,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把承包土地出租、转让给其他人。受让人不拥有承包权,而是一种经营权。这样,就有了三种权利,即归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归原农户的承包权,以及归实际经营者的经营权。为了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国家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 中国未来30年,农村将成为奢侈品! 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在家玩玩手机转发分享就秒结到账官荣教练他帮助了很多人一两个月就收入2万半年多收入就5万以上一年多实现月入六位数以上有钱有闲想改变的朋友壹伍玖巴巴玖玖山山玖陆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外出上学、务工,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剥削了农村的资源,不!正好相反,让农民回村是在剥夺农民的希望,农民70%的收入来自城市。 三十年后,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会促成乡村20%的耕地转化,空心村会转移,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空心城”。农村会变成新的人类家园 30年后,种田是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30万人以下的城市会变成首选之地,3-5万人的小城镇将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中国完全进入老龄化时代。随着高速、地铁、交通、互联网、物流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 城市有工厂、有市场,是警察与小偷共存的地方;农村是家园、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一经跨入乡村,他们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自治之间的关系,城市人会明白生活价值。 村长比市长更有荣誉感30年后,乡村不再是5000到8000亩地的范围,村依然在,可能有很多改为庄园与农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0%。庄园的面积可能在5公顷到15公顷之间,村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有文化有钱的市民,他们都在村干部领导下。 村里有土地、户口、河流、林地等珍贵资源,就业岗位不够,城市环境进一 步恶化。那时,城市生活指数比农村差3—4倍,中国正式步入“农民问题”转 入“城市问题”的时代。30年后,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以来最重要的历

TCL国际化进程

TCL国际化进程 目录 前言 一、TCL公司的简介 二、TCL公司的发展历程 (一)、规模积累阶段1981-1991 (二)、企业高速成长阶段1992-1998 (三)、创建全球领先企业1999-至今 三、TCL公司的国际化发展 (一)国际化历程 (二)、TCL进军欧洲战略及策略 1、TCL进军欧洲战略 2、TCL进军欧洲策略 3、TCL进军欧洲的结果经验总结 (三)、TCL进军印度战略及策略 1、TCL进军印度战略 2、TCL进军印度策略 3、TCL进军印度的结果经验总结 四、总结 一、TCL公司的简介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SZ.000100)、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目前,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泰科立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群,物流与服务业务群。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在TCL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石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 2008年TCL全球营业收入384.14亿元人民币,5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手机。2008年TCL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1436万台彩电,1370万部手机。 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个研发分部。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2008年TCL 品牌价值达408.69亿元人民币(59.5亿美元),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办法(1997修正)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办法(1997修正) 【法规类别】渔业管理 【发布部门】江西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7.08.15 【实施日期】1987.07.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办法 (1987年6月28日江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8月15日江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西 省实施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下简称《渔业法》)的规定和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水域(含草洲、沙洲,下同)从事养殖和捕捞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渔业生产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鄱阳湖,赣江、信江、抚河、饶河、修河的主、支流,长江江西一侧江段等水域属全民所有,由省人民政府统一规划管理。

国家投资兴建的水库、鱼池、渠道和围堤内的湖泊等水面,属全民所有,由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规划管理;跨行政区划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构统一规划管理。 集体投资兴建的水库、鱼池、渠道和围堤内的湖泊等水面,属集体所有,由投资兴建者管理使用。 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水面,可由集体或个人承包、租赁经营使用。 水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渔业生产的方针。以养殖为主,合理安排捕涝,积极发展水产加工业,因地制宜地作出规划,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本省水面的优势,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加速渔业生产的发展。 第五条省农牧渔业厅主管全省渔业工作,行政公署和省辖市、县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工作。县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重点渔区设立渔政监督管理机构,配备渔政监督检查人员。 第六条各级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是渔业行政执法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国家渔业生产的方针、政策,监督检查渔业法规的执行。 (二)对渔业资源的增殖、保护和合理利用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渔业水域及其生态环境和珍稀水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三)核发和注销捕捞许可证、草洲使用证、渔船牌照,管理渔具、渔法,审核、安排、调整捕捞场所和草洲使用权,征收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和草洲管理费。 (四)负责渔业船舶的注册登记和监督检验,签发渔业职务船员证书及航行证书,审批渔业船舶的购置、更新、改造,进行渔港管理和对进出渔港船舶的签证,维护渔业船舶的水上安全。 (五)维护国家、集体和渔业生产者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查处理渔业、草洲纠纷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