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复习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复习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复习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复习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一、题型

名词辨析(4分×5=20分)

选择题(1分×20=20分)

判断题(2分×10=20分)

计算题(10分×2=20分)

论述题(10分×2=20分)

二、知识点

第1章

?理解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边际、激励以及市场失灵、外部性和通货膨胀等术语的含义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

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大炮vs黄油;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

第2章

?理解循环流向图与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两个模型的内容

循环流向图: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1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表明了社会所面临的一种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变。P22

第3章

?学会利用图形分析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理解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含义

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个单位的物品所需的投入要素比其他生产者少,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其他生产者小,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学会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分析交易的机会成本

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是因为它使人们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4章

?理解四种市场结构的含义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垄断者:一些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

寡头: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地进行竞争的卖者

垄断竞争:有许多卖者,每个卖者提供略有差别的产品,有决定价格的能力

?能够分辨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

需求量: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其它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量:厂商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和能够供给的商品量

供给: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者的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其他因素引起的都将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 理解互补品与替代品的含义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 熟悉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

?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价格的变动

? 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长期和短期均衡的含义

第5章

? 理解弹性的经济学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弹性:在经济上是指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一个变量变动影响另一个变量的程度。它通常是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分母是自变量,而分子是因变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分母是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分子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的长短、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

()()1212121212122

2P P Q Q P P P P Q Q Q Q +-÷+-÷÷+-=

?理解需求曲线形状与弹性的关系,以及弹性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E p>1 富有弹性曲线平坦降价销售可以增加销售收入

E p<1 缺乏弹性曲线陡峭提价销售才能增加销售收入

但是,由于同一条直线上弹性值不同,这就决定了在陡峭的曲线的上部,降价也能增加销售收入,反之,在平坦曲线的下部,降价则要减少销售收入。

E p=1 单位弹性价格变动,总收益不动

E p=0 完全无弹性一条垂线

E p=∞完全富有弹性一条水平线

?能够利用弹性概念分析“谷贱伤农”的含义

当粮食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时,也导致了销售量的增加。但因为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所以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销售量增加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下降。

第6章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价格管制造成的经济后果

均衡价格未必是能使人满意的价格,它可能偏高或偏低,偏低则谷贱伤农,偏高则公众消费不起,所以政府要将其控制在适当的位置上,这就产生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政府决定的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为支持价格,能在短期中推动政府扶持企业的发展,如稳定农业生产;扩大农业投资;长期中则增加财政负担,

农产品供给过多,失业增加。

政府决定的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为限制价格,在短期中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但却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引发黑市交易、请客送礼,败坏社会气,滋生腐败。

一般来说,行政手段干预的负面效应很大,市场手段改变需求的负面效应较小,但这两个手段仍只能在短期中不得已而为之,而不能作为常规操作手段。现在发达国家着眼于改变供给,其效果相对要好得多。

?能够区分稀缺与短缺这两个概念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税收对买方价格和卖方价格的影响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了。

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在新均衡时,买者为该物品支付得多了,而卖者得到的少了。

?理解供求曲线的弹性与税收负担之间的关系 p110

对买者和对卖者征税本质上是相同的,唯一区别是谁把钱交给政府。

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税收负担更多得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在本质上,弹性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对消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卖者对生产这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好的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市场,从而必须

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第7章

?掌握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以及总剩余等概念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减买者的实际支付量(=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衡量了消费者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益,由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反映了经济福利。

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卖者的成本(=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衡量卖者参与市场的利益,由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

总剩余:两者之和(=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

?理解经济效率的含义

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平等:福利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公平性

关于市场结果的观点:

1)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

2)自由市场把物品的需求分配给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3)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的产量,均衡结果是

资源的有效配置。

?学会利用供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及其变动(比如技术革新的影响)

第8-9章

?熟练应用供求曲线分析税收和补贴所造成的无谓损失 p137 无谓损失:当税收(或某种其他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税收引起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贸易的好处——买者评价与卖者成本之间的差额——小于税收。一旦征税,这些贸易就无法进行。无谓损失就是由于税收阻止了这些互利的贸易而引起的剩余损失。

由于供给和序曲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状况的反应程度,所以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随着税收规模提高,无谓损失的增加越来越快,且快于税收规模。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扩大而增加,但最终由于高税收减少了市场规模,也就减少了税收收入。

?学会应用供求曲线分析自由贸易与关税对国内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自由贸易对出口国的影响: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好,而国内该物品的消费者状况变坏;在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自由贸易对进口国的影响:国内该物品的消费者状况变好,而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在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关税的影响:关税减少了进口量,并使国内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关税会引起无谓损失,因为它是一种税,扭曲了激励,并使稀缺资源配置背离了最优水平。一部分是国内企业以高成本生产造成的无谓损失,一部分是消费不足的无谓损失。P156

第10章

?理解正外部性、负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影响别的经济主体的福利。外部性有负,也有正,前者增加别人的福利,后者减少别人的福利。

负外部性: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社会最适量小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征税

正外部性: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社会最适量大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补贴

外部性的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科斯定理:如果产权明晰,有关各方可以无交易成本地协商资源配置,那么,他们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庇古税: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庇古税是存在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因此,庇古税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也提高了经济福利。

第11章

?理解公共品的经济含义(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免费搭车问题

排他性: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

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减少其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性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有无竞争性,如国防、灯塔、知识、基础研究和反贫困。

共有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如清洁的空气和水、畅通的交通和野生动物。

自然垄断: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

搭便车:享有物品的好处,却避开付费的行为。

由于公共物品没有排他性,搭便车者问题就排除了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府可以潜在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政府确信总利益大于成本,他就可以提供公共物品,并用税收为它支付,这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理解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私人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叠加方式的区别第13-17章

?掌握机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等成本概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

显性成本:实际发生的货币支出

隐性成本:实际发生,但却没有货币支出的成本

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有厂房设备和管理人员的工资。

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主要指原材料、能源和工人的工资等。

平均成本:单位产品上分摊的成本

边际成本:生产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发生的成本

?注意区分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经济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与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减总显性成本

?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含义

边际产量:增加的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随着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因为超过了劳动力与设备的最佳配比点,工人越多,每个新增工人的产量就越小。

成本曲线的重要特征:p234

1)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要上升。

2)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型的。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最低点相交。(有效规

模)

短期成本是指至少有一个要素不变时期中的成本;

长期成本是指在所有投入要素都发生变化时期中发生的成本。长期中没有固定成本。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

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

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

?理解图14-1平均成本、图14-3供给曲线以及图14-7完全竞争的含义?能够区分竞争性市场需求曲线与个别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以及竞争性市场的长期(短期)供给曲线与个别企业的长期(短期)供给曲线。

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那一部分。

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理解图15-5垄断者的利润和15-8垄断无谓损失的含义 p268 p271 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

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当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理解为什么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为什么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反而有助于增进经济福利? P277

供给曲线告诉我们,企业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时选择的供给量。当我们分析作为价格接受者的竞争企业时,这个概念是有意义的。但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问这种企业在任意一个既定价格时生产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企业在选择供给量的同时确定价格。实际上,垄断者关于供给多少的决策不可能与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开。需求曲线的形状决定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又决定了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在竞争市场上,可以在不了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分析供给决策,但在垄断市场上,这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从不谈论垄断者的供给曲线。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价格歧视能增加垄断者的利润,可能减少无谓损失。通过使一些本来不想购买的消费者得到物品而增加经济福利。

第18-22章

?理解生产要素的需求为何是一种派生需求

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这就是说,企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从它向另一个市场供给物品的决策派生出来的。对电脑程序员的需求与电脑软件的

供给必然密切相关,而对加油站服务员的需求与汽油供给必然密切相关。?理解劳动需求曲线与边际产量值的关系(图18-3)p7

边际产量值: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

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告诉我们,在工资水平为既定时企业所需要的劳动量。而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雇佣的工人数要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这一点上,所以边际产量值曲线也是劳动需求曲线。

无论是土地还是资本,企业会一直增加对它们的租用量,直到要素的边际产量值等于要素的价格时为止。因此,每种要素的需求曲线反映了那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理解教育的人力资本理论与信号理论

补偿性工资差别: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引起的工资差别

人力资本:对人的教育和在职培训投资的积累,主要是教育。

教育的人力资本观点:教育提高了工资是因为教育使工人的生产率提高。企业——劳动需求者——愿意向教育水平高的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因为他们有着较高的边际生产率。工人——劳动供给者——只有在收教育的费用能得到回报时才愿意支付教育的成本。实际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工人与较低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别可以作为对受教育成本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教育的信号理论:企业把教育状况作为区分高能力工人与低能力工人的一种方法。正规学校教育并没有真正的生产率利益,但工人通过在学校花费数年的意愿向雇主发出其内在生产率的信号。

根据人力资本观点,提高所有工人的教育水平,会提高所有工人的生产率,从而提高了所有工人的工资,根据信号观点,教育并没有提高生产率,因此,提高所有工人的教育水平并不影响工资。最可能的情况是,真理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况的某个地方。教育的利益也许是人力资本的生产率提高效应和信号的生产率表现效应的一种结合。

高于均衡工资的原因: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贫困率:家庭收入低于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

?理解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以及消费者最优选择所满足的条件预算约束线:对消费者可以承受的消费组合的限制。斜率衡量的是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到另一种物品的比率,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

无差异曲线: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任意一点的斜率等于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的比率,称为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1)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

2)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4)凸向原点,反映了消费者更愿意放弃他已大量拥有的一种物品

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

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的两种物品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一点称为最优点。消费者选择的两种物品组合要使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支出于X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等于支出于Y物品的每美元的边际效用。

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结合图21-14理解劳动供给曲线为何可能向后弯曲 p70

收入效应: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替代效应: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劳动供给曲线。考虑替代效应,当工资增加时,相对于消费而言,闲暇变得更昂贵了,这就鼓励工人用消费替代闲暇。换句话说,替代效应使工人因为更高的工资而更勤奋地工作,这就倾向于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考虑收入效应,当工资增加时,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现在工人的状况变得比以前好了。只要消费和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他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高的消费和更大的闲暇。换句话说,收入效应导致他的工作减少,这就倾向于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增加工作,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就减少工作。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既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也可能向后倾斜。

?掌握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及信号发送与甄别的概念

信息不对称:获得相关信息的差别

道德危险:受托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牺牲委托人的利益的可能性。应对的办法是更好的监督、提高效率工资、延期支付报酬。

逆向选择:由于信息不对称,只是低质量的要素有更好的市场机会的现象。(二手车市场、劳动市场、保险市场)

发信号: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有效信号的成本必须昂贵,且必须是低成本的,或者是对有高质量产品的人更有利的。

筛选:无信息的一方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信息所采取的行动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价格控制 1.价格上限 (1)价格上限的两种后果 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是某种物品与劳务价格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政府强制推行价格上限,有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后果: ①如果价格上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上,它就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这种价格上限称之为非限制性的价格上限,如图6-1(a)所示。 ②如果价格上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下,它能起到约束作用时,就导致短缺,如图6-1(b)所示。由于引起了短缺,卖者必须以某种方式在买者中配给物品或劳务,出现了非价格配给、排长队和卖方歧视等问题。 图6-1 有价格上限的市场 (2)案例研究:短期与长期中的租金控制 租金控制政策的目标是通过使得住房变得更有可能支付得起的方式来帮助穷人。图6-2(a)表示租金控制的短期影响:由于公寓的供给与需求较为缺乏弹性,租金控制法实行的价格上限只引起了住房的少量短缺。图6-2(b)表示租金控制的长期影响:由于公寓的供给与需求较为富有弹性,租金控制引起了住房的大量短缺。因此,一位经济学家称租金控制是“除了轰炸之外,毁灭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

图6-2 短期与长期中的租金控制 2.价格下限 (1)价格上限的两种后果 价格下限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当政府强制推行价格下限时,有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后果: ①如果价格下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下,它就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这种价格下限称之为非限制性的价格下限,如图6-3(a)所示。 ②如果价格下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上,它能起到约束作用时,就导致剩余出现。这种价格下限称之为限制性的价格下限,如图6-3(b)所示。 图6-3 有价格下限的市场 (2)案例研究: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法规定任何雇主可能支付给劳动力的最低可能工资水平。 图6-4 自由劳动市场 图6-4表示工资自发调整,使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平衡的市场。如果政府不干预,工资将自发调整,使劳动的供求达到平衡。

曼昆版 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课后题及答案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答: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亿元。 D.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亿元。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多选题答案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1. Emilio购买价格为10美元的比萨饼和价格为2美元的苏打水。他的收入为100美元。如果以下哪一个事件出现,他的预算约束线就会平行向外移动? A.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5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减少为50美元。 B.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仍保持不变。 C.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8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为120美元。 D.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到400美元。 【答案】D 【解析】预算约束线:10x+2y=100 对于A:5x+y=50,此预算线和原预算线是同一条曲线。 对于D:20x+4y=400,预算线平行向外移动。 2. 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该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的__________. A. 收入 B. 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C. 对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认知 D. 需求弹性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 3. Mathew和Susan是衬衫和帽子市场上的两个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他们用100美元买一件衬衫,用50美元买一顶帽子。Mathew买了4件衬衫和6顶帽子,而Susan 买了6件衬衫和12顶帽子。从这些信息,我们推断,Mathew的边际替代率是每件衬衫__________顶帽子,而Susan是每件衬衫_______顶帽子。 A. 2, 1 B. 2, 2 C. 4, 1 D. 4, 2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MRS=MUx/MUy=Px/Py. 对于两个消费者,其预算线分别是100x+5y=700;100x+5y=1200。 4. Charlie只购买牛奶和早餐麦片,牛奶是正常物品,而早餐麦片是低档物品,当牛奶价格上升时,Charlie购买的__________. A. 两种物品都更少 B. 牛奶更多,早餐麦片更少 C. 牛奶更少,早餐麦片更多 D. 牛奶更少,但对早餐麦片的影响并不清楚 【答案】C 【解析】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六版第六章答案0001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 1 ?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 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 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 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 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 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 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 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 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 ?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奶酪市场供求图 B ?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答案)】 >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复习题 1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对一 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 买者和卖者。一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 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由于gdp 既衡 量总收入 135 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 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相等. 2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 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因 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 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 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 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 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 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 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 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 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 美元。今天她在 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 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 现期gdp. 5 .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 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章课后 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 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 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 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 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 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 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 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 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 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 使听古典音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 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 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 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 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 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 图6,1 奶酪市场供求图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多选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快速多选: 1.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那么:A.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D.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以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 A.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B.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C.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D.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答案】C 【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过总供给增加(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则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由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 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中文)

第 20 章货币制度 1、为什么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量 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银行不持有百分百的准备金是因为把存款用于放贷并收取利息比持有全部存款更有利 可图。银行持有的准备金量和银行体系通过货币乘数所创造的货币量是相关的。银行的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所以银行存款的每一元钱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 2、考察以下情况如何影响经济的货币制度。 a、假设雅普岛的居民发现了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这种发现如何影响石轮作为货 币的有用性呢?并解释之。 b、假设美国某个人发现了一种仿造100 美元钞票的简单办法。这种发现将如何影响美 国的货币制度呢?并解释之。 参考答案: a、如果有一种制造石轮的简单方法,雅普岛上的居民就会制造多余的石轮,只要每个 石轮的货币价值大于制造它的成本。结果,人们会自己制造货币,于是就有太多的货币被制 造出来。最有可能的是,人们会停止接受石轮作为货币,而转向其他资产作为交换的媒介 b.如果美国有人发现了伪造百元面值美钞的简单方法,他们就会大量地生产这种假 钞,而降低百元美钞的价值,结果可能是转为使用另一种通货。 3、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有 2.5 亿美元存款,并保持10%的准备率。 a)列出 BSB的 T 账户。 b) 现在假设BSB的大储户从其账户中提取了1000 万美元现金。如果 BSB决定通过减 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准备率,说明它的新T 账户。 c) 解释 BSB的行动对其他银行有什么影响? d) 为什么 BSB要采取 (b) 中所描述的行为是困难的?讨论BSB恢复其原来准备金率的 另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a. BSB的 T 账户如下: : 伯列戈瑞德州银行(BSB) 资产负债 准备金$25 million存款$250 million 贷款$225 million b.当 BSB的大储户提取了 1000 万美金现金,而 BSB通过减少其未清偿贷款量来恢复其 准备率,它的 T 账户如下: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__中文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复习题 1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3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而政策会影响激励。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 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量增长引起通货膨胀。 10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 量。 问题与应用 1A.答:如果买新车就要减少家庭其他方面的开支,如:外出旅行,购置新家具;如果不买新车就享受不到驾驶新车外出的方便和舒适。 B答:对国家公园的支出数额大,国家公园的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环境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但同时,政府可用于交通、邮电等其他公共事业的支出就会减少。 C答:开一家新厂可以扩大企业规模,生产更多的产品。但可能用于企业研发的资金就少了。这样,企业开发新产品、利用新技术的进度可能会减慢。 D答:教授如果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搞研究,可能会出更多的成果,但备课时间的减少会影响给学生授课的质量。 E答:毕业后参加工作,可即刻获取工资收入;但继续读研究生,却能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未来更高的收益。2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 3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5答:还应该继续这项开发。因为现在它的边际收益是300 万美元,而边际成本是100 万美元。为了完成这项开发我最多能再花300 万美元。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有利可图。 6答:我认为赫敏提出的决策方法正确。因为只有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它的额外成本时,多卖一加仑饮料才是有利可图的。理性人应该考虑边际量。 7A答:社会保障的提供使人们退休以后仍可以获得收入,以保证生活。因此,人们不用为不能工作时的生活费而发愁,人们在工作时期的储蓄就会减少。 B答:这会使65 岁以上的人在工作中不再积极进取。因为努力工作获得高收入反而会使得到的津贴减少,所以对65 岁以上的人的努力工作的激励减少了。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复习题 1.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 【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 【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因为在该国的生产效率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条件下,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组合。 6.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每个国家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会增加世界劳务或产品的总量,而贸易既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也是各国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如果限制各国之间的贸易,那么基于分工的优势就会减弱,所以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问题与应用 1.Maria每小时可以读20页经济学著作,也可以每小时读50页社会学著作。她每天学习5小时。

曼昆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六版 第六章答案(精品文档)_共4页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 最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 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 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 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 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 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 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 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 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 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 开市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 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 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 40 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 奶酪市场供求图 B.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中文答案(1)

第九篇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第二十五章生产与增长 复习题 1.一国的GDP水平衡量什么?GDP的增长率衡量什么?你愿意生活在一个高GDP水平而低增长率的国家,还是生活在一个低水平而高增长率的国家? 答:一国的GDP 既衡量本国经济中赚到的总收入,也衡量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实际GDP 水平是经济繁荣的一个良好判断标准。GDP 的增长率衡量在正常的一年中人均实际GDP 增长有多快。我愿意生 活在一个高GDP 水平而低增长率的国家。 2.列出并说明生产率的四个决定因素。 答:生产率是一个工人每一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生产率有四个决定因素——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物质资本是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物质资本越多,生产率越高。 人力资本是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人力资本有利于提高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自然资源是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自然资源的差别引起了世界 各国生活水平的一些差异,但它们并不是一个经济生产物品与劳务中生产率高的必要条件。 技术知识是社会对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技术知识可以提高一个经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3.大学学位是哪一种形式的资本? 答:大学学位是人力资本。 4.解释高储蓄如何引起高生活水平。什么因素会阻碍决策者努力提高储蓄率? 答:随着一国储蓄增加,用于消费的支出减少了,而更多的支出用于生产资本品。结果,资本存量增加了, 这就引起生产率提高和GDP 增长更为迅速。但是这种高增长率受到资本收益递减的制约。因为随着资本存量增 加,从增加的一单位资本中生产的额外产量减少,因而储蓄率增加所引起的高增长只是暂时的。随着高储蓄率使 积累的资本更多,从增加的资本中得到的收益一直在减少。因此,资本的收益递减规律会阻碍决策者努力提高储 蓄率。 5.高储蓄率引起了暂时的高增长还是永远的高增长? 答:高储蓄率引起了暂时的高增长。 6.为什么取消关税这类贸易限制会引起更快的经济增长? 答:在某些方面,贸易是一种技术。当一国取消关税后,该国可以更多地进口国外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出口 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该国就以一种似乎投资于把本国优势产品变为别国优势产品的技术而获益。因此,取 消了关税这类贸易限制的国家将有重大技术进步而出现更快的经济增长。 7.人口增长率如何影响人均GDP的水平? 答:一国的人均GDP 水平部分地由其人口增长率决定。一般而言,人口多的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生产的GDP 往往也大于人口少的国家(如卢森堡和荷兰)。但高人口增长率减少了人均GDP 的水平。因为当劳动力数量迅速 增长时,其他生产要素分摊的就少了。特别是当人口增长迅速时,用大量资本装备每个劳动力就更困难了。每个 工人较少的资本量就降低了生产率和每个工人的GDP。 8.说明美国政府努力鼓励技术知识进步的两种方法。 答:美国政府一方面用来自国家科学基金和国家保健研究的研究资金鼓励知识进步,并用减税来鼓励企业从 事研究与开发;另一方面通过专利制度,通过允许发明者从其发明中获得利润,提高了个人和企业从事研究的激 励。 问题与应用 1.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物品与劳务。但本章认为,只有一国本身能生产大量 物品与劳务时,它才能享有高生活水平。你能使这两个事实一致吗? 答:因为通过国际贸易,各个国家可以使本国的居民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和劳务,改善本国公民的经 济福利。当一国不能利用国际贸易这样的好处时,该国就需要生产它消费的所有物品和劳务,因此它本身要能生 136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快速多选: 1. 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 那么: A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D.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 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 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以 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 【答案】C 【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 过总供给增加 (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贝U 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由一国允许贸易并 成为一种物品的 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 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 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 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 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进口一种产品的国家征收关税,这就会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A. 国内需求量 B. 国内供给量 C. 从国外的进口量 D. 以上全部 A ?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 B. 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 C. 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 D. 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 ECte nia 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ECte nia 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曼昆经济学原理总结概要版本

经济学十大原理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的有限性,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和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使每个人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和劳务。(对贸易中受益少的人补贴)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心所驱动,而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心去促进总体的经济福利。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1、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制度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2、促进效率或促进平等 促进效率方面: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情况。原因: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促进公平方面:消除福利的巨大不对称。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与生活水平成正相关。影响 生产率的因素(生产要素,以后章节有具体表述)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章 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 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 房制定最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 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 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 然在大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 格,往往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 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 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