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常见文体阅读指导

初中常见文体阅读指导

初中常见文体阅读指导
初中常见文体阅读指导

初中常见文体阅读指导

□记叙文的阅读设计和解答技巧

记叙类文章的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的一个难点,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在语文中考试题的阅读题中占较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应努力加强记叙类文章的阅读训练。

一、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

1、能整体感知记叙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蕴涵在文中的态度、观点和中心。

2、能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

3、领会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了解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能够分析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5、能在感知领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阅读心得进行个性的表达,能提出独特化的意见和疑问。

二、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按文章体裁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按文学体裁可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描写、议论、抒情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分为:写人的、叙事的、状物的。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记叙文与小说、散文、通讯的界限模糊,因此阅读记叙文的许多方法适用于小说、散文、通讯。

1、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描写: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外貌或肖像描写:写了什么,突出了什么特点。

动作描写:动作的细微刻画表现人物的特点。

语言描写:以求体现人物的个性。

心理描写:主人公对事件的感受,对人物的评价。

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不同的内心世界。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表现人物心情

社会环境描写:背景交代,是对时代背景的描写。

(2)、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紧密结合事件的叙述和人物描写,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处于文首的议论,起引出记叙的作用;处于段末或篇末的议论,则起总结全文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

夹叙夹议:一边叙一边议,叙议紧密结合。

(3)、抒情:

与议论相比,显得相对独立。抒情句多用感叹句、反问句,并带有表示强烈情感的语气词。其作用与议论相同,起揭示、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

抒情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直接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对事物的情感。

间接抒情:融情于所叙的人或事物中,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

2、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记叙的顺序,又称记叙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并续。

(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叙述。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

(3)、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外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接叙前面的事。

4、记叙的人称:

(1)、文中使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给人真实可信的感受;第二人称,便于作者表情达意,拉近了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给人谈心的感觉;第三人称,能更广阔地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的心理。

(2)、文中人称的变换,为了表情达意。

5、记叙的线索:

(1)、有的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有时间词作标志)

(2)、有的以空间转移为线索。(有方位词作标志)

(3)、有的以物为线索。(记叙文中的“物”起线索作用,状物类文章中的“物”是写作的内容)

(4)、有的以作者思想感情或感情变化(看作者态度前后变化的词语)为线索。

许多文章不止一条线索,往往有明线和暗线之分,明线指物、人、事;暗线指情。

6、记叙的中心与详略:

(1)、记叙文的中心:内容上——什么人,什么物,什么事。情感上——作者对人、事、物的情感。

(2)、记叙文的详略: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详略。

7、记叙文的结构:

按时间推移划分的;按空间转移划分的;按内容变化划分的;按发展阶段划分;按描述的角度划分的;按情感变化划分的。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的常见手法:对比、映衬,欲扬先抑,侧面烘托、悬念迭生、象征、铺垫、白描等。

三、记叙文的阅读设计以及解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的解题方法:

第一步:整体浏览,梳理内容要点。

先从标题入手,由标题猜测大致内容、感情基调和文体特点;正文阅读重在理清文段的内容要点,其基本方法是抓关键句,找出中心段,注意文段的感情凝聚点,找出画龙点睛的词句。所谓关键句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有概括段意作用的语句,那些发表议论或哲理性的、抒情的语句,领起后文或收束全文的、过渡的语句,运用修辞的语句等。特别要关注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

第二步:审题、筛选。

所谓的“审题”,就是读题干,理解题干意思,弄清出题者的意图,明确解答要求;

所谓的“筛选”,以审出的题目的要求为标准,在语言材料中寻找与题目相关的词、句、段;

首先,默读材料,整体感知材料的主题,表现手法;

其次,读题,明确命题者的意图;

再其次,带题读材料,找寻与题有关的词、句、段。

第三步:合并、抽象。

所谓“合并”:整理归类,把意思相同的词、句、段归为一类;

所谓“抽象”:就是要将文章隐含的意思挖出来,从中心上下功夫,完成由人、事、物到情感的提升过程。

首先,将词放句,句放段,段放篇,综合思考;

其次,围绕主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第四步:综合、表述。

所谓“综合”:围绕主题,围绕表现手法,综合思考,综合解答;集中要点,求齐全,次分明,不可顾此失彼。

所谓“表述”:选择好、组织好语言,力求做到规范,完善,美观;按照题的要求,选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准确的表述。

(二)、记叙文的阅读设计和解题技巧:

1、要弄清记叙的六要素: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尽可能在原文中找中心词、中心句,结合理解完成。

2、理清记叙的线索:叙事线索和情感线索:

(1)、叙事线索抓住事件去概括;

(2)、情感线索:明确表达的什么情感以及情感的变化过程。

明确记叙的顺序:倒叙和插叙:

(1)、倒叙的目的是引起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突出某一情节;

(2)、插叙的目的是补充情节,补充说明中心的另一层意思。

3、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

(1)、理解词义:

可根据词所在句的意思来确定词义;可根据上下句、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词义;

坚持词放句,理解词的意思和词在表达上的作用。

(2)、理解句意:

可根据段的意思确定句意;可根据全文的中心理解句意;还可从多角度的揣摩句的深层含义: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经历。坚持句放段,明确句的意思和句在表达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3)、理解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在文首、句首:总起全文,引出下文;在文中、段中:承上启下或过渡的作用;在文末、段末: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使结构更加完整。

(4)、理解句在内容上的作用:

开头,点明中心,直接入题;文中,属抒情句、议论句,起揭示中心的作用;结尾,起揭示中心,深化中心的作用。

4、文章段落的层次的划分,以及意思的概括:

(1)、结构划分:

找总体结构的标志: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看段落内部的结构关系:找出支撑句,也就是具体描写的句子;看句与句之间是否有并列、递进、正反等关系的关联词语;看段落内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有没有可以分开的关系:主与次、详与略、先与后、情与景、叙与议;还可以根据段的一般结构关系:总分、总分总、分总等关系划分。

(2)、意思的概括:

意思的概括必须使用完整的句子;可以结合段中的中心词、中心句,结合自己的理解综合表述。

(3)、划分理由的陈述:

可以根据段意、层意、中心综合表述;可以根据表达方式、表达手法来表述,如:叙与议;可以根据段、层的表达作用来表述。

5、表达方式的辩识与作用分析:

主要是描写中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记叙中的议论与抒情:

(1)、细节描写:细微的动作刻画。主要表现人物性格,或性格的一方面,要结合句、段分析;

(2)、心理描写: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表现作者对人、事、物的不同态度,起揭示中心的作用;

(3)、议论:记叙中的议论与事件的叙述,人物的描写紧密结合,由于所处的位臵不同,分别有引出、总结、揭示中心的作用;

(4)、抒情:记叙中的抒情与记叙中的议论相比,抒情显得相对独立一些,往往独立成段,独词成段,独句成段,作用与议论相同,起揭示、深化、突现中心的作用。

6、表现手法的体会与作用:

对比,强调突出的作用;衬托,烘托人物心情、人物性格;象征,借某一事物来象征一种精神品质;设臵悬念,引人思考,激发兴趣;欲扬先抑,想表现一种事物、一种精神,却压抑自己的心情,而写与之相关的其他的,以此突现作者的情感。

拓展训练:

这种训练一般是在领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阅读心得的个性化的表述,拓展往往是由文章的中心展开,由事件的意义展开,由人物的精神品质展开,结合自身的实际,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揭示事件的意义,人物精神品质的现实意义。拓展也强调语言的表述:首先,是观点态度;其次,是分析阐发;再其次,是结语,可以是总结,可以是激励。

【补】:记叙类文章的阅读设计:整体感悟;品析语言;问题探究;生活体验。

【补】: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彼此有某些联系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指出其异同,进行鉴赏。

“同”:或题目相同,或题材相同,或表达手法相同等;

“异”:文章的主题、结构、人物、表达手法、语言风格等有一定的差异。

□怎样阅读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抒写见面感受的文体,也属于叙述性文体。

一、抒情散文与状物类的记叙文相似,通过对物、景的描写揭示物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完成“由物及人”的写作目的。

在抒情散文中,写物的“外形”是写作的形式或内容,表现物的“神”才是写作的目的。

在阅读抒情散文时:

首先,要仔细分析文章写物的“形”的层次;

其次,要明确写了物的哪些特点;

再次,领悟作者在写物时所表达的情感,怎样“由物及人”。

散文与叙事的记叙文相似,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其阅读技法与记叙文完全一致。

二、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1、“形散”指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1)、在叙述方式上,对事物的反映从作者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个人抒情为主,就是将抒情、记叙、议论融为一体。

(2)、在艺术表现上,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就是描写一些平凡的生活琐事,挖掘这些“小事”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3)、在结构形式上,散文追求一种自然结构。

2、“神不散”:就是中心突出,集中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所谓“神”就是中心、情感,就是“物”的象征意义,就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是作者由

物到人的最终目标。

三、散文赏读技巧

阅读欣赏散文要把握以下要领:

1、迅速准确地抓住散文的“神”:

(1)、从抓中心句、关键句入手,它们是理解散文主旨的关键;

(2)、抓文章的开头、结尾和关联过渡的地方,形式上多为议论句、抒情句。(它是作者对所描述内容的直接评价,是散文的“文眼”。)

(3)、体会蕴涵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2、分析散文的“形”的方法:

(1)、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2)、理清散文的线索,如抒情散文一般都是以某种感情为线索来组织、安排材料,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应抓住所托之“物”,所借之“景”进行分析。

3、分析散文的线索和联想:

线索是将文章贯穿起来使之成为整体脉络。叙事散文以其中心事件为线索;记人散文以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征为线索;写景散文以景物特征为线索;抒情散文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抓住了散文的线索,理清了散文的线索,文章各部分内容与中心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散文常常在行文上由远及近,由此及彼,由物及人,因景写情。这种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的方法就是联想。充分的展开联想,是散文做到情景交融的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分析联想的缘由,抓住联想的联系点——形与神的共同点,能更好的体味散文的感情。尤其是托物言志的散文,联想常常贯穿全篇,起重大作用。作者的协写作目的不在于物而在于人或情。

4、分析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写法的特点和作用: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作者在生活中对某些事物有所感触而借助记叙、描写、议论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法。其特点:通过描写某一事物的具体形象,运用象征手法(把意义寄托在所描写、赞扬的事物上的写法)来表达作者的某些思想,抒发作者的某些情感。

方法:(1)、要把握此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即先托物后言志。景物+情感=托物寓意。或:象征体+象征意义=托物言志。

(2)、要分析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托物言志的文章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托之物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写上,以使所托之意有所依附,然而这又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目的还是“意”,

即与“物”相应的精神、品质,分析时要从“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入手,揭示其象征意义。

(3)、要抓住“物”与“意”之间的类比点即相似点,看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的。

□怎样阅读小说

一、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其中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

二、小说分类:

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分为长篇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三、小说的阅读设计和解题技巧。

(一)、要读出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1、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

(1)、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描写。

描写按内容分为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外貌或肖像描写:要明白写了什么,突出了怎样的特征。

动作描写:能分析细微动作刻画对描写人物的作用。

语言描写:简洁的人物语言揭示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附在事件叙述之后,人物描写之后,表达对事件,人物的态度。

神态描写:(有时归入外貌描写):关注人物神态的变化对描写人物的作用。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烘托或渲染人物心情或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提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描写按形式分为两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其中特别是能够认识侧面描写和分析其作用。

侧面描写:作者通过描写其他的人、事、物来表现或刻画所描写的对象。往往通过对比描写和景物描写来实现。其作用,在于侧面描写烘托人物性格的一面或另一面。

(2)、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精神品质。

性格特征的概括要求恰当准确地选择成语或概括较强的一般词语,或者选用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

例如:《空城记》一文的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的形象。

2、故事情节: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但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不同于记叙文和散文中的事件。

小说的情节有四个发展过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小说结构划分的标志。

小说故事情节的叙述:力求三言两语地概括,突出人物、事件则可。

3、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时间、季节、气候、景物的描写。

社会环境的描写:揭示时代背景。

(二)、如何评价小说中的人物。

评价人物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

另一方面结合现实生活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三)、赏析小说中的语言特色。

语言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因而应结合人物形象的一面或另一面来赏析语言。(其中特别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四)、小说中的“我”。

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只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

1、“我”,只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2、“我”,是小说中的一种第一人称写法,使文章亲切、自然,拉近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更利于表情达意。

3、“我”,在小说中起着线索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对人物形象加以评价。

[附注]:小说的阅读技法与记叙文的阅读技法基本一致,其不同的,是在记叙文的阅读中,加入小说文体阅读的特殊性知识。

(五)、赏读小说简谈

1、把握故事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要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划分情节结构可以从以下几条路径入手:①依时空的变化划分;②依场景的转换划分;

③依相关材料的角度和侧面划分。分析情节还要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即线索。线索有明暗之分,作正面描写的叫“明线”,做侧面描写的叫“暗线”。

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轨迹,分析情节结构要和人物性格的分析结合起来,看它是否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2、揣摩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即以塑造出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为核心。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阅读小说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②作者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因为这些描写是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主要手段;③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3、重视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主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和影射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的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分析社会环境描写要注意对人物命运的必然趋势的揭示作用。

4、挖掘作品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小说的三要素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欣赏小说必须要欣赏小说的主题。把握小说主题有以下几种方法: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入手进行认真思考;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挖掘主题的目的。

【补】:童话的阅读,与记叙类文章的阅读相同,只是要明确童话的特点: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怎样阅读消息和通讯

消息和通讯同属于叙述性文体。

消息及其阅读

消息又名新闻,它是及时的报道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人和事的一种文体,它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

它具有真实性、及时性的特点。

(一)、要读出消息结构的五个部分

消息结构的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标题:主标、引标、副标

(1)、主标: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

(2)、引标:交代背景、点明中心,引出主标。

(3)、副标: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进一步点明中心。

导语:

一般是消息的第一句或者第一段文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集中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点明主题,用来吸引读者。包括时间(电头)、地点、人物。

主体:

是导语的发展、补充,是叙述消息的经过和结果,进一步阐述主题,是消息的主要部分,用翔实的、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要认真的阅读,分析写作的层次,以及表现手法。

背景、结语:一般暗含在消息的主体部分,没有很明显的标志。

电头:一般处在导语的前面,介绍报社的地点,发电的时间,增强消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二)关于消息的拟题

首先,阅读消息的导语,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其次,找准导语中的中心语、中心词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概括主要事实(谁或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

注意:一定不是一个词,或者一个简单的短语;一定不要照抄导语原句。

(三)、要读出消息的六要素

消息的六要素就是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关于一句话消息的概括

首先,认真的读消息的导语,特别是消息的主要内容;

其次,选择中心词,中心语概括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标题要简练一些。

通讯及其阅读

通讯: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细节描写,对所报道的事实做多角度、多侧面的叙述和描写。

1、通讯的特点:通讯也用事实说话,不同的是通讯的内容比消息更详尽、更具体,但时效性不及消息;

2、通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

3、通讯在表达上除了使用叙述外,还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怎样阅读议论文

一、议论文的阅读重点

1、议论文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直接阐明道理,以论证作者的见解、主张、感想的一种文体,其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提出的见解和主张。论点的基本要求是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论点可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选用事实论据,要真实可靠,有代表性,并能恰当的证明论点;引用道理作论据,要准确无误。

(3)、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的逻辑联系纽带。

3、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常见的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举例论证:就是运用历史上的名人、名家、伟人的具体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2)、道理论证:就是引用名言、格言、谚语、警句、科学原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3)、对比论证:就是在论证过程中,运用正面和反面相对比的方法来突出论点的方法。

(4)、比喻论证:就是在论证过程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1)、立论:针对一定的事件,或者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2)、驳论:就一定的事件,或者问题,发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批判错误的、反面的、甚至反动的见解和主张。

5、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本论————结论

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段与段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横式和纵式

横式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的结构关系。

纵式结构:层层深入的形式、起承转合的相式。

二、议论文的阅读设计和解题技巧

1、要读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1)、论点在文中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句子,而不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

(2)论点的位臵:

一篇文章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或标题:有时在文章的结尾,但必须是分总式的结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人怎么了》;有时处在中间部分如:《想和做》;也有时文章的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中心语,用自己的话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3)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是补充证明中心论点的;

分论点对于中心论点来说是它分出的几个方面,是中心论点的论据。

附:议论文的标题分为论题为题,如《谈骨气》;分为论点为题,如《美德好比宝石》等。

2、要读出所使用的论据:

(1)事实论据的概括:“谁怎么样”的形式;

(2)事实论据的陈述特征:概括、简明;

(3)事实论据的排列要根据前面的“引言”决定:一般是从古到今,从里到外,从熟悉到陌生,一般是按时间的性质来排列:有时按“引言”安排的顺序排列。

(4)道理论据的概括:“谁关于什么的理论”的形式。

3、要读出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辨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根据论据的类型辨析论证方式。

在文中使用了事实论据,那么则是举例论证:

在文中使用了名言、格言、谚语、科学原理,那么则是道理论证;

在文中从正面与反面进行对比,突出论点的,那么则是对比论证;

在文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证明论点的,那么则是比喻论证。

4、分析议论文的结构:

(1)横式结构:

引论——本论——结论;(总分总)

引论——本论;(总分)

本论——结论。(分点)

(2)纵式结构: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

(3)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要读出议论文论证的方式:立论和驳论。

要明确“立”的什么(提出的是什么),“驳的是什么”(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6、要读出论证的思路。

所谓论证的思路就是作者论证的过程,也就是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然后怎样论证的,并得出了什么结论。需要用自己的话去概括,需要读熟文章,需要突出“三点”。

7、赏析议论文的严密性、准确性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要求:严密、准确

对议论文中加点词的分析,主要是看它怎样证明中心论点的,或者怎样证明分论点的,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

准确选择论据

要求补充论据:要针对论点恰当的选择论据作补充,首先我们在学习中要根据论题适当的、熟练的积累论据。注意:补充论据时特强调准确,比如:诚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

挫折——背着苦恼的命运和自然斗争 -------鲁迅

阅读议论文的整体感悟

主要是要求我们结合论点和结论展开,并联系现实生活,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感悟,揭示论点的现实意义。感悟的层次:观点——分析理解——结语

□怎样阅读说明文

一、说明文阅读的重点

1、说明文就是介绍事物或者事理,让人了解事物的一种文体。其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2、说明文分为两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1)、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实体事物,说明事物是什么或者怎么样

(2)、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的在联系,说明事物为什么是这样

3、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1)、事物说明文的特征:形状、构造、功用等

(2)、事理说明文的特征:成因、关系、性质等

4、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十分典型的时间词语;

(2)、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结构,有十分典型的方位词;

(3)、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一般是由主到次,由因到果,由现象到本质……

5、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有九: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列图表、作诠释、列数字、摹状貌

(1)、举例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事物,使读者对说明的对象有具体、清楚的印象;

(2)、作比较:说明中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

(3)、列数字:使用科学的数字,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

(4)、分类别:对事物进行分类分项的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清楚;

(5)、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给读者以准确的概念;

(6)、打比方:在说明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说明的生动性;

(7)、作诠释:解说、陈述事务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8)、列图表:用清晰的图表和科学的数字对事物进行对比说明;

(9)、摹状貌:在说明中运用描写的手法,描摹事务的特征,增强说明的生动性。

6、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的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明、周密。

(2)、说明文语言的风格: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二、阅读设计和解答技巧。

1、读出说明的对象以及对象的特征:

(1)、说明的对象根据说明的类型来决定,事物说明文的标题就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有时标题是说明对象,有时需要从文中去概括,注意如果是问题性的题目,得改为陈述句。

(2)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阅读说明文时要抓住概括性总结性的语句,则必须分析全文,加以概括:要求全面、准确。

2、分析说明的顺序:

要根据说明的对象来确定说明的顺序,如:事物说明文多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时空相结合的顺序。

时间顺序:有较明显的时间词。(发展、变化、传略)

空间顺序:有较明显的空间变化词。(方位名词)

如果事理说明文多用逻辑顺序,其标志是“首先”、“其次”“再次”,一般是由主到次、由因到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3、分析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

(1)、分析说明方法,可以由说明方法的概括准确判断;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结合说明的内容,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的作用:准确、周密地从某一方面说明了事物的某一特征。

4、分析说明的语言:

对说明文中加点的词分析:主要分析加点词在时间上、性质上、数量上、程度上对中心语的限制作用——表估计、表时间、表程度、表范围、表概数等。

解答技巧:首先,判断:“不能去掉”、“不能调换”等;

其次,陈述原因:可从正面陈述加点词的作用,可以反面陈述去掉加点词的影响;

最后,写一个结语。“所以……”

5、分析说明语言的风格:

(1)平实说明就是通俗、简明地说明事物特征,一般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2)生动说明就是说明的语言生动、形象,一般在阅读时抓住多种修辞手法,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或生动的动词运用,一般在说明中常使用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6、分析说明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比较清晰:“总说、分说、总说”的一般结构:要特别理解特殊结构:并列结构(前后两层或几层说明的内容是并列的)递进结构(层与层间有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而且”、“并且”、“还”等)。

常见的族谱格式

一、常见的族谱格式 广东兴宁石卓欣辛卯年 欧式:又称瓜藤式、垂珠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优点:亲疏易辨。 缺点:无法提供个人详细信息;空白过多,纸张浪费大。 苏式:又称雁行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苏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优点:长幼易辨。 缺点:亲疏难别。 欧式苏式 ▲另外,通常修谱时采用苏式的,还会同时用上欧式。比如兴宁石氏四修谱即是前面采用苏式,后面还用了欧式。

欧苏混合式:此谱式采用世代分格,五世一表,直系长辈居上方,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具体记述,介绍该人生殁葬、功名职位、重大事件、配氏等。 优点:既容易辨别亲疏,又能同时方便地查看某人的详细资料。 缺点:十分浪费纸张。 流水式:此谱式不分格,不划线,对于某一上祖来说,先记述其本人的具体信息如生殁葬、配氏、功绩事业、子嗣等,接着记述其长子(长子无嗣则次子,类推)的具体信息,再接着是记述长子的长子……直至嫡长世系记载到某一特定的世代(如五代或十代),再换行记载长子的次子信息至前述的特定世代。如此类推。 优点:节约纸张。 缺点:世代不划一,体系不整齐;而且很多时候,某上祖的名讳要多次出现,给人一种比较啰嗦的感觉。 欧苏混合式流水式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优点: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缺点: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比较凌乱的感 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 优点:世系固定,依次分明;且较节约纸张。 缺点:上下代之间查找不太方便。 宝塔式 牒记式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 识记基本文体常识 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五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记叙文 一、记叙文体常识 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理解概念 1、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议论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

语文阅读活动方案

语文阅读活动方案 新建小学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为学校内涵发展增设平台。 二、目标与任务: 实施“小学生阅读行动计划”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体系,真正地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形成“书香班级”、“书香年级”、“书香校园”,逐步形成认真读书,善于写作,规范汉字的行文书写的文化氛围。 1、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3、低段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中段学生阅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浅显的科技文章,人物传记、文学作品。高段学生阅读科技文章、文学名著、世界历史、人物传记。 4、学生通过读好书,低年级要求学生摘抄精美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阅读内容,高年级要求学生做好读书心得。 三、具体措施与方法: 1、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形成基本课型。 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

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同时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 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思路,逐步形成基本模型。如: 阅读指导课:利用现有教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三、四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五年级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 读物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推荐书目,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 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⑴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籍的内容。⑵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⑶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⑷表演形式: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2、加强班校图书建设,丰富图书质量,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着力做好图书室建设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各班级建立图书借阅制度,做好班级图书借阅记录,有计划地开展借阅活动。提倡班级和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好书换着看”活动,为学生读书创造便利的条件。 3、抓好读书活动过程,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

部编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三种文体答题技巧与方法

部编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三种文体答题技巧与方法 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方法 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求齐全(分值)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3、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插叙作用: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原由,为后文作铺垫。为….补充 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合二为一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作用: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 7:开头作用 A: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倒叙) B: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景物描写) 8:结尾作用 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B:含蓄隽永,发人深思,引入深思。 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9: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概括(人物评价) 摘文中词语,看具体描写,看所写事件,从不同角度全面概括 10:概括事件:人(主人公)+事(起因+经过+结果)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景),揭示了…….的道理。歌颂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我…..之情,呼吁大众…..。 11:心情或心理:因……(语境概括)而……(心情概括)的心情或心理。 12:详略作用:详写…….,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3: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 比喻句:将…..比喻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拟人句:把….拟人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的特点、 排比句:增强了气势,使语言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

常见家谱四种格式

常见家谱四种格式 四种格式家谱 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 :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 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 :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 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 : 顾名思义, 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 由上 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 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

: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 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以上四种家谱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 较常见的,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运用,总之,家谱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关于家谱编辑格式的诸多内容供大家参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为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还应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方法。 1、充分感知阅读材料,深刻理解语段内容。 在做阅读理解题时,首先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充分感知,要心平气和,带着求知明道的阅读心理去阅读。第一遍阅读时不要在个别生字、新词、难句上纠缠,读后自问:该语段写了些什么内容?再阅读第二遍,阅读要更快,较熟的内容可跳读,选读重点语段。第三遍阅读要控制好时间。总之,要通过整体阅读充分感知阅读材料,深刻理解语段内容。 2、细心揣摩文后题目,认真审清题干要求。 答题要正确的理解题干要求,准确接收题目信息。要逐字逐句分析,万不可匆匆一看,便去作答。有些学生往往对自己过于自信,似乎看一眼就全部理解了题目,不逐字逐句推敲,只是凭经验思考,凭感觉做题,还把日常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带入考试。另外,有的同学平时语文基础不牢,概念把握不清,常把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说明方法弄混,以至于问东答西,张冠李戴。审清审准题干是“方向性”问题,方向错了,考试中因此失误失分者不在少数。 3、注重规范答题语言,准确严谨表述答案。 语文答题对语言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表述题、阐释题。语言应准确、严谨、周密、规范、卷面整洁。不少学生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具体表现在:(1)用词用语不当,词不达意,心里在想的和笔头写的不一样。(2)语言过与繁琐,讲了许多无关的话。有的过与简单粗浅,省略了许多应该说的话。(3)语病太多,句子不通,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答题无条理,胡敛乱凑。(5)书写混乱,乱改乱划。对此,答卷应做到书写工整,成行成列,语言成句,不写错别字,对于要改的字、词、句,一律用统一的修改符号,如删除单字用双斜线,删除句子用平行线,万不能乱涂乱抹,画“黑圈”或乱“拉线”。 总之,要想使学生在阅读方面取得成绩,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准确答题的能力。只要学生持之以恒,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养成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三种文体阅读常识

三种文体阅读常识 --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说明事物的。 议论文:表达观点,阐明道理,逻辑严密,有据有理。 记述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散文: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形散而神不散,文章文笔随意但字字句句都与主题中心有关。 一.記敍文 (一).记叙文阅读的重点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以记叙为主,采取综合表达的方法,包括记叙中的描写.记叙中的说明.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二) 1.列出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理清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3.记叙文的线索 (1) 以时间为线索. (2) 以事件为线索. (3) 以某物为线索. (4) 以某人为线索. (5) 以见闻为线索. (6) 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 以感情为线索. (三).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 衬托是用一些别的人或事物做陪衬来突出某一人或事物的写作手法,这种“以宾衬主”的写作手法运用的好,不但能使结构布局有迂回曲折之妙,而且是文章有了蓄势,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三种手法及其作用: 1.以静衬动,表现观众的热情,烘托演出的效果。 2.以形写声,表现唱腔的优美,烘托艺术家的表演技艺。 3.以简驭繁,表现戏剧形式和内容,烘托演员与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对一篇记叙文进行总结.评价 1.划分记叙文的段落层次 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 按时间先后划分; (2) 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3) 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4) 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5) 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2.概括记叙文的各段段意 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三种: (1) 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2) 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3) 联合法:把重要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3.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的归纳,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 从分析标题入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有的可以从中窥出文章的中心。如

家谱家谱的四大格式

家谱的四大格式(2009-04-09 18:46)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以上四种家谱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案例 小说教学,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潜蕴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说一下我的阅读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谈阅读印象与初读感受。 第二课时:四步阅读法,完成小说赏读。 一、寻读,辨析主要人物。 亮点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2、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3、分组活动,确定本组发言人。 4、确定四个小组开始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5、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亮点探究二: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1、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2、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二、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亮点探究三: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1、分组活动,确定小组发言人。 2、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3、教师小结:概括后板书:小说的情节美。 三、品读,评说人物形象 本文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骂于勒,高潮部分) 首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几个精彩片段,请大家在我的提示下朗读课文片段。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精编版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初中语文常见文体知识 识记基本文体常识 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五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记叙文 一、记叙文体常识 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详写、略写。 二、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理解概念 1、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三大文体满分秘籍

阅读笔记 记叙文:传统题型1.内容概括2.语句含义3.句段作用4.赏析 新题型1.结合生活,谈看法2.续写(联想)3.提问题 内容概括:答题思路:在题干中勾画——确定原文中的答题区间——分层——概括(提取)答案要点:内容+(情感) 答题小技巧:1.参考所给示例2.谁+做什么+结果如何+(什么条件、怎么做)2014《又到麦浪翻滚时》12.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情景。这些情景包括:“我”搓麦粒、__①___、和家人一起割麦子、__②___、___③___。答案:和小孩子们拾麦穗;和家人在割麦间歇一起做饭吃饭;和伙伴们帮老师一起割麦子。2013中考《洞茶》15.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①→②→寻找砖茶,失望困惑→③→④ 参考答案:①初见砖茶,不以为意②茶砖相伴,温暖安慰③误买茶砖,绝望黯然④重逢茶砖,思念感动 考试说明《又临黄河岸》《白梅无价》2015石景山一模《屹立不倒的舞台》 语句含义:答题思路:在题干画关键词——明确在原文的位置——确定联系上下文的区间答案要点:内容(表和里)+情感(多角度人物关系) 答题技巧:1.拆分(关键词)2.注意局部句子、文章中心句的区别(是否靠中心)《白梅无价》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4分) 参考答案:因为"白梅"这幅画是许老痛悼师兄的宣泄情感之作,是他与师兄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是许老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创作出的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所以,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鞋》16.文中两处“有点那个”中的“那个”分别指的是什么,表现了年轻人一种怎样的心理? 参考答案:第一处“那个”,指给比自己学历低的人打工,挣钱还少,感到丢人。 第二处“那个”,指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修鞋,大材小用。心理:表现了年轻人把人和工作分成了高低贵贱的心理。 2015海淀二模《奇才》8.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6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你这个可爱的偷渡英雄! 参考答案:①“可爱”指莱斯有理想(很真诚)。②“偷渡”指莱斯的登船未经允许。③“英雄”指莱斯有勇气(敢冒险)。④这句话表达了船长对莱斯的喜爱及婉转批评(体现船长的和蔼可亲)。 2015西城一模《没有背影的父爱》2015一模《海量》2015东城二模《天一生水》2015西城二模《白老师的大海》《开窍的日子》 句段作用:答题思路:在题干中勾画——明确在原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 答案要点:内容(表和里,对比)+结构(结合原文谈承上启下照应)+情感 答题小技巧:1.上文和下文都要联系2.情感答出表里两层 《又临黄河岸》14.第⑨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承接了上文所写的______,引起了下文所写的______。(4 分)参考答案:①草原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②看到黄河的情景《晶莹的泪珠》15.结合第(20)——(24)段内容,体会作者写父亲在弥留之际对"我"所说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①表达父亲对当年自己决定的后悔。②引发"我"对女教师的回忆。③表现当时女教师劝"我"不要休学的意义。 《铁血将军戴安澜》10.请说说文章第⑨段对刻画戴安澜将军形象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3分)参考答案:第⑨段通过记叙将军的遗书,将军给子女命名,将军善待妻子;不仅揭示出将军的拳拳报国之心;而且也可见出他对家人的牵挂和爱;使将军形象更为丰满感人。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文体常识知识点汇总 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常见的文学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常见的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寄情于事等 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它们的作用:1. 比喻将喻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 的特点 2.拟人将拟人化,赋予事物以人的 (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事物的特点。 3. 夸张将夸张来写,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 者予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使用排比增强文章语势和气势,增加感染力和说 服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弦,语句整齐,互相映衬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富有感染力,强化什么内容 7. 设问引人注意引发思考 8. 反问加强语势强烈抒情 记叙文知识点 概念: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它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时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记叙文常见的人称: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她它及人或物名)记叙的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人物的常用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或肖像 记叙文的分类:1.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2.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一面》。 3.写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4.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必要时外加补叙) 顺叙:1、以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 2、以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 顺叙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倒叙:先写结局,再追述顺序叙述事情经过。 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 作用:对缘由做补充,对人物做介绍。 记叙文中人物的描写作用:对人、事、物、景作具体的形象刻画作用。 记叙文中景物或环境描写的作用:交待环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抒发人物的感情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目的、意义: 21世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则是当务之急。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宜于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的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原则,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的学习。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其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探究问题,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更应体现素质教育,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原则,传统教学,应试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首先,从学习结果看,语文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语文能力低下现象普遍,知识面窄,见解浅显,思维呆板,语言贫乏。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方法能力,不能适合时代的需要。 其次,从课堂效率看,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现象。师生们普遍一种感受,多上一节语文课,与少上一节根本无关需要。课堂教学陷入不可自拔的“题海战”中,应试教学是“指挥棒”,学生毫无读书的热情和兴趣,更不必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再次,从阅读能力的培养看,目标不明,把简单的传授知识等同为培养能力,阅读能力简单为分析、概括大意,归纳中心,写作特点的把握等等。把学生的思维统一化,简单化、机械化,缺乏自主,探究乃至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这一课题,显得尤为重要,是当务之急。阅读是语文之体,是语文教学之基础。“自主探究”的阅读方法,习惯养成则是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突破口。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 (1)概念的界定: “阅读教学”:教学以阅读为本,注重阅读教学整体的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体现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训练和培养,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读带写全面提高,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熏陶。 (2)理论依据 1. 系统论中的整体 2. 优化论 3. 教育学心理学 三、理论假设 1.优化阅读教学方式方法。 把阅读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 (1)表层(理解字词,初步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 (2)浅层(理解探索文章思路,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技巧) (3)深层(在感知理解语文的基础上,鉴赏评价文章,有意识地培养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2.实施自主探究性的语文教学,以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主要目标,让思维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中,最终培养学生使之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培养自主探究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改革课堂模式: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与现代文三大文体阅读专项复习检测(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达标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⑧囋⑨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 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⑦本:本来,原本。⑧蚋(ruì):吸血昆虫。⑨囋(zǎn):叮咬。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增其旧制.(规模) B.微.斯人(如果没有) C.或.异二者之为(有时) D.中坐.有献鱼雁者(同“座”,座位)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一段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B.“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C.【乙】文通过鲍氏之子反驳齐田氏的一番话,批判了那种认为万物由上天制造出来的唯心主义,赞扬了鲍氏之子的唯物论思想,揭示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与自然应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道理。 D.【乙】文中鲍氏之子认为:天地万物因为大小、智力不同,所以有高低贵贱之分,人是万物中最高贵的种类。 4.【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教学文案

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 ---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

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以上四种家谱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运用,总之,家谱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德州市第七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一、搞好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我校本学期教学教研的重点工作。阅读能力是学生能力的重要体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包括人文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转变教学观念,搞好阅读教学,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境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及安排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教师是搞好阅读教学的主导因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搞好语文阅读教学、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的基本保证。 1、教师要积极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法,深入研究教材,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要虚心学习借鉴外地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阅读教学的先进经验,深入研究文章写作的技巧和阅读的要领,扎扎实实地上好语文阅读课,搞好语文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上多下工夫。 2、教师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及其他文章精品,坚持写读书摘记、读书体会和“下水作文”,体会写作的甘苦,积累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读经验、写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增强阅读指导和写作指导的科学性。 (二)充分发挥作用。 1、认真开设好语文阅读课,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保证学生有图书可以借阅,有一定数量的报刊可供学生阅览。学生要及时做好读书笔记,丰富读书积累。(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是名言警句、精美语段摘抄,内容摘要,也可以写自己的读书感受、心得体会等),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学生的读书阅览活动,要在读书方法上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 2、要认真组织并开展好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活动、读书报告活动和读书阅览活动。⑴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学期保证让学生把教材中开列的2——3部名著阅读好,还要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报刊。(除学校阅览室保证要有足够数量的报刊供学生阅读外,还要发动学生自觉自愿地订阅一些报刊)。②要发动学生自觉自愿地贡献出自己购置或家藏的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供学生相互借阅。③要通过开展读书报告

2019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整理记叙文文体知识素材新人教版

记叙文文体知识 1.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2. 记叙文的分类 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4. 记叙的顺序 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5. 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时间、发展、景物变化为线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联结起来。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6. 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7.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初中现代文三种文体阅读的答题规范

一、叙事类散文(小说)阅读 (一)考点: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1、题型1:概括全文[某一段]的主要内容。 答题格式:(时间+地点),主人公[或对象](在……情况下)(为了……)+主要事件(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题型2: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围绕某个主题写了几件事)。 答题格式:人物+事件。(注意:若有例句,仿照例句的表达句式。) 3、题型3:用短语概括故事情节。 答题要点:与例子字数差不多,短语结构一样。 4、题型4:找出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的过程。 答题要点:在阅读中要圈出人物情感变化的词语,有原词的尽量用原词,没有的可以自己概括。(二)考点:语言品味与赏析 注意点:有提示赏析角度的,按题目要求赏析。没有的,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及重要的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进行赏析。 1、答题格式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比喻: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样子、特点),表现了……的……(心理、情感等),突出了……的……(性格、形象等),(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形成对比、反差],(有力地突出了主旨)。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说明了……道理,使读者更易理解接受。 (2)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写活了(赋予了……生命[性格、动作、思想、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排比: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调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强烈的……情感。(4)夸张:运用夸张,突出了……的……特点,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5)对比: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与……对比,突出了……的……特点(样子),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力突出了文章主旨)。 (6)设问: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出下文……(内容),引起读者对……的注意与思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行文有波澜,结构更严密。 2、答题格式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1)侧面描写:运用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侧面烘托了……(人物、对象)的……(特点),突出(表达)……(人物、对象)的……形象、品质(情感)。 (2)正面描写: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格式:运用……描写方法,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人物、对象)的……(样子、特点),表现了……的……(心理、情感等),突出了……的……(性格、形象等),(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形成对比、反差]),(有力地突出了主旨)。 3、答题格式3(从词语的理解与赏析角度) (1)有表现力的动词或形容词:“……”一词(等词),(原是……意思,这里是……意思),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人物(对象)的……样子(特点),反映(表现)了……人物(对象)……情感(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例:《中考专辑》P214第3题(1) 《中考专辑》P217第2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