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面涂装(汽车制造)挥发性有机物、镍排放标准

表面涂装(汽车制造)挥发性有机物、镍排放标准

表面涂装(汽车制造)挥发性有机物、镍排放标准
表面涂装(汽车制造)挥发性有机物、镍排放标准

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规范

附件1 浙江省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规范 1 整治目标 通过污染整治,基本解决浙江省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落后、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低下、环境管理滞后、部分区域VOCs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 根据《浙江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整治方案》及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分年度整治目标,通过实施VOCs污染整治行动,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和VOCs污染防治水平明显提升,VOCs排放量大幅削减,区域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至2015年底,涂装行业VOCs治理项目完成率达到60%。 ——至2016年底前,涂装行业VOCs治理项目完成率达到80%。 ——至2017年底,全面完成涂装行业VOCs污染整治,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和VOCs污染防治水平明显提升,VOCs污染排放水平大幅降低,VOCs污染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一批示范企业。 ——至2018年底,形成完善的涂装行业最佳可行技术指南,VOCs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2 整治要求 2.1 总体要求 2.1.1 加强源头控制

推广使用环境友好型原辅料。根据涂装工艺的不同,鼓励使用粉末、水性、高固体份、紫外(UV)光固化涂料等环境友好型涂料,限制使用即用状态下VOCs含量>420g/L的涂料,从工艺的源头减少原辅材料的VOCs含量,实现VOCs减排目的。 2.1.2 加强过程控制 (1)规范原辅料储存。对所有有机溶剂和含有有机溶剂的原辅料采取密封存储和密闭存放,属于危化品应符合危化品相关规定;减少使用小型桶装涂料、稀释剂,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 (2)规范原辅料调配与转运。溶剂型涂料、稀释剂等调配作业在独立密闭间内完成。宜采用集中供料系统,无集中供料系统时原辅料转运应采用密闭容器封存,缩短转运路径。 (3)规范原辅料使用与回收。禁止敞开式涂装作业,禁止露天和敞开式晾(风)干(船体等大型工件涂装及补漆确实不能实施密闭作业的除外)。所有涂装作业应尽量在有效VOCs收集系统的密闭空间内进行,无集中供料系统的浸涂、辊涂、淋涂等作业应采用密闭的泵送供料系统。应设置密闭的回收物料系统,淋涂作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收集滴落的涂料,涂装作业结束应将剩余的所有涂料及含VOCs的辅料送回调配间或储存间。 (4)调配、转运、使用与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涂料桶、废溶剂、水帘废渣等危险废物,应符合危险废物相关规定。 (5)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鼓励企业采用密闭型生产成套装置,推广应用自动连续化喷涂线。大件喷涂可采用组件拆分、分段喷涂方式,兼用滑轨运输、可移动喷涂房等装备。鼓励企业采用静电喷涂、无空气喷涂、空气辅助/混气喷涂、热喷涂等

汽车涂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 王理平

汽车涂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王理平 发表时间:2019-10-18T10:55:26.0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王理平 [导读] 摘要:涂装是运用到汽车车身以及汽车零部件的一种技术,它主要是把特定的液体物质或是粉末状物质在其表明涂抹均匀,而涂装的质量则是根据涂层表面的光滑度、光泽程度,完整性以及鲜艳度等来判断。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0 摘要:涂装是运用到汽车车身以及汽车零部件的一种技术,它主要是把特定的液体物质或是粉末状物质在其表明涂抹均匀,而涂装的质量则是根据涂层表面的光滑度、光泽程度,完整性以及鲜艳度等来判断。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多,对汽车涂装的要求也不断上升。相关公司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汽车涂装的质量,让汽车在市场中的价值更高。但在实际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汽车的涂装质量,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够让汽车的涂装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汽车涂装;质量;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1汽车装涂过程的质量控制 1.1人员 在新的员工进行操作之前,要对其进行系统完善的培训,让他们具备较好的技能以及较强的质量意识,对公司的已有员工也要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的专业能力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涂装的过程中,员工之间要相互监督,并且定期对相关的质量检测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反馈,从而加强员工对质量的重视以及对相关技能的熟练程度。 1.2设备 先进完善的设备是确保汽车涂装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汽车在生产的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设备较多,为了确保质量,要在生产之前对每台设备都进行检测,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对设备定期的进行维修检查,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转。 1.3工艺文件 涂装工作的基础就是相应的工艺文件,要保证涂装的质量就需要对每一个工位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说明书,更甚者对有的工位的环境也要有相应的指标规定,比如温度、湿度等。要确保每一个员工进行的工作时对所要进行的操作有详细的了解,而且有相应的依据作为参考,避免员工因为没有依据导致质量存在问题。 1.4环境 在进行涂装的时候,环境对质量的影响也较大,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是光照度,进行涂装操作区域的光照系统要有专业的人员负责,并且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对涂装操作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控制,在不同的季节要把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调整为合适的参数;对涂装操作区域的环境卫生要严格控制,必须保证在涂装的过程中,所工作的区域干净,对车间的卫生要注意,定期进行全面打扫,这样才能避免在涂装的过程中汽车受到操作环境的影响而导致质量下降。 1.5过程监控 要保证涂装的质量,就要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把控,第一可以从事前预防进行,在事情未发生之前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办法;第二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第三在事后要进行检验,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发生同样的问题。 2分析汽车涂装质量的影响因素 2.1预处理 要想有效提高汽车的耐腐蚀度,必须在汽车喷漆前进行车面预处理,才能够确保涂料良好附着在机体表面。但是由于我国该项技术发展较晚,只是在近几年才得到了质的飞跃,部分发达国家有效掌握了汽车预处理工作,也极为重视预处理,尤其是磷化质量,但是相比较我国而言,磷化质量处理技术企业发展并未成熟,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理化质量指的是磷化液性能,由于汽车金属表面存在的油污或者是锈渍会对磷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2.2涂料 当前我国大部分涂料主要是醇酸树脂或氨基为原料,但是国外的发达国家主要是以丙烯酸为原材料,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涂料质量与效果差强人意,进口涂料既能够确保质量,也能够确保具有高效耐腐蚀性以及良好光泽度。所以相比较国外汽车涂装行业,我国涂装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部分涂装行业从国外引入先进的生产配方与工艺,但是使用效果仍然是差强人意,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原产料质量不能达到相应指标,监督施工与技术管理方面也较为滞后,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各类因素都会导致电泳工艺参数难以满足相关要求。 2.3人员素质 当前汽车涂装线呈现自动化发展趋势,所以必须要具有一定数量且具有完善知识结构与较高技术素养的专业人员,有效监控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同时能做到使用、保养、维护、维修设备。由于国外的工人主要是从职业技术院校毕业,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经验,但是我国汽车涂装线自动化程度较低,人为因素对于汽车涂装质量的影响较为突出。例如人工喷涂面漆时,由于操作水平较低,缺乏较强的质量意识及可能会造成返喷,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涂装质量,甚至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3汽车涂装质量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3.1提高汽车磷化质量 要想有效改善汽车涂装质量,必须加强预处理,切实提高磷化质量,确保复合漆膜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增强附着力,就必须增高磷化膜的P比。一般情况下可以应用低锌磷化增加磷酸根浓度,进一步提高P比。也可以在磷化液中加入金属离子,提高锌盐磷化性能。应用科学先进的设备有助于完善整个工序,提高涂装流程的工序精准度。 3.2有效改善涂料质量 应当有效开发中厚膜、厚膜阴极电泳涂料有助于提高车内的表面光整度、半封闭结构的腐蚀性。由于普通的阴极电泳漆涂后性较差,容易产生缩编或者是挂流现象,所以必须有效结合国外先进的发达技术以及电泳涂料研究,可以逐步提高面积档次。例如有的汽车对于涂层质量要求较高,丙烯酸涂料是新型的涂料,虽然价格较贵但是性能优良,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途。我国的双虎牌丙烯涂料具有较好的保光性,也可以有效替代氨基涂料,不仅能够提高面积档次,也能够增加面积颜色,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钣金加工件检验与喷涂质量检验方案

钣金加工件检验与喷涂质量检验方案 1

钣金加工件检验 1.目的 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原材料检验标准 4.1金属材料 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2

4.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2塑粉 4.2.1塑粉整批来料一致性良好,有出厂证明与检验报告,包含粉号、色号以及各项检验参数。 4.2.2试用后符合产品要求(包括颜色、光泽、流平性、附着力等)。 4.3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4.3.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3.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3.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3 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 5.3.1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尺寸公差见表三。 【附表三:尺寸公差要求】 5.3.2 压铆件 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压铆后压铆区无有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5.3.3 焊接 3

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控制措施探究

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控制措施探究 工程机械设备制造中,对质量、性能的要求非常高,增加了机械焊接件的技术压力。工程机械焊接件中,外观质量属于一类重要的项目,针对外观质量提出控制的措施,以此来满足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基本需求,体现外观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及科学性。所以,文章主要探讨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 标签: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控制 我国工程机械的焊接件,外观质量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考虑到工程焊接件逐步走向市场,要把控焊接件的外观质量,严格落实外观质量控制的措施,把控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制造过程。工程机械焊接件的操作方面,应该注重外观质量的控制与维护,由此才能提高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价值以及使用性能,强调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操作的专业性。 1 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控制的等级要求 等级要求,是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控制的标准依据,工程机械焊接件的生产企业,根据外观质量,划分质量控制的等级,针对工程机械中,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的焊接件外观,提出科学的质量等级要求,配合焊接件外观生产的工艺,保障焊接件的外观,能够达到可靠性、经济性的标准。 焊接件外观质量的等级划分,要重点考虑如下的因素,如:外露状态、质量特征、表层清洁度、焊缝质量等,综合提高焊接件外观质量的水平[1]。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控制中,不同的等级要求,都对应了规范的技术标准,细化技术中的参数,将其作为焊接件生产外观控制的依据。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对焊接件外观质量控制,提出了操作、检查以及判定的要求,表明了质量控制在焊接件外观处理上的重要性,更是确保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 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 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渗透到焊接件的制造过程中,把控整体工艺,控制与焊接件外观质量相关的所有工艺活动。例舉几点外观质量控制的措施,如下: 2.1 选材 工程机械焊接件的选材,是影响外观质量的基础部分。焊接件选材,要根据国家的等级要求进行,如上文叙述的等级要求,规范机械焊接件选材的过程,各项已经选择的材料,要具有国家提供的等级证明,材料进货的过程中,还要确认外观质量是否合格,采取质量验证的方法,进而选择出合格的焊接件材料,挑选符合工程机械焊接标准的板材,避免影响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部分表面涂装行业解读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部分表面涂装行业解 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解读 发布日期:2018-05-16浏览次数:来源:作者: 为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省环保厅组织制定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 (DB37/ ),已经省政府批准,由省环保厅和省质监局联合发布,将于2018年10月23日起实施。为方便公众全面了解该标准编制的背景、主要思路、技术可行性等,现做以下解读: 一、为什么要编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主要来源于化工生产、燃料涂料制造、溶剂涂料使用等过程,部分VOCs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可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表面涂装行业的涂装工序属于溶剂涂料的使用过程,是环境空气中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我省是表面涂装行业大省,除汽车制造、家具制造、铝型材工业外,我省具有涂装工序并产生VOCs排放的规模以上涂装企业(不含汽车修理与维护)有1000余家。表面涂装相关企业使用的溶剂和涂料种类繁多且用量大,部分企业生产车间及涂料贮存车间密闭性较差,且

未能配备有效的污染治理设施,导致VOCs排放量大,并以无组织排放为主。因此,制定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标准对于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有什么特点 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与涂料类型和涂装技术有关。涂装相同面积时,使用油性涂料产生的VOCs最多,水性涂料次之,粉末涂料最少;使用空气喷涂技术产生的VOCs最多,静电喷涂和刷涂等工艺产生的VOCs 较少。我省多数表面涂装企业生产过程中仍然使用油性涂料和空气喷涂技术,导致VOCs排放量大。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量与车间密闭性及末端治理措施也有很大关系。很大一部分表面涂装企业的生产车间为半封闭形式,生产设备分布不集中,部分企业只对污染较集中、较严重的喷漆工位、烘干工位等工位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而大部分有机废气仍以无组织的形式排放。且部分企业未采取有效的末端治理措施,或仅安装水吸收、活性炭吸附等简易VOCs治理设施,对VOCs处理效率较低,使VOCs排放量高。 三、目前表面涂装行业可行的VOCs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表面涂装行业VOCs废气治理可分为防、治两条途径。“防”主要是源头控制,即通过提高低有机溶剂含量的环保涂料(水性涂料或粉末涂料)的使用比例,改进涂装工艺技术(静电喷涂、刷涂、滚涂等),研发智能化涂装测试线,涂装车间充分密闭等方法,减少VOCs产生。

汽车钣金与喷漆课程标准

(一)汽车钣金与喷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技术课程 计划学时:理论+实践(84学时+36学时=120学时) 课程学分:理论+实践(3.5学分+2.5学分=6学分) 制定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教研室 1课程性质 《汽车钣金与喷漆》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支撑。 本课程基于《汽车构造》、《汽车使用与维护》等课程的基础上,使汽车专业学生在掌握汽车构造及使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能进一步对汽车车身结构和修复技术有所了解,掌握车身各部分的整形方式,具有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损伤诊断、原因分析,操作流程等专业能力。同时,针对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任务设计教学环节,根据任务要求及特点进行认知、拆装、检测、维修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2课程目标 《汽车钣金与喷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汽车车身修复及检修认知。其中包括汽车车身结构的认识;汽车车身修复设备的认识;汽车车身修复方案的制定;汽车车身修复过程安全防护知识的了解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树立良好的汽车专业素质、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检测诊断设备对汽车车身损伤进行诊断和修复,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具体描述如下: 2.1专业能力 (1)车身结构及特征认识; (2)汽车钣金维修技能; (3)车身碰撞损伤分析; (4)汽车车身变形测量; (5)钣金结构件的更换; (6)汽车车身喷涂工艺。 2.2方法能力 (1)具备识别汽车车身结构特征的能力; (2)掌握金属板件的各种手工成型方法;

涂装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

2013/1/12 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 汽车涂装

涂装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 汽车涂装工艺中,面漆是最后一道工序,有些面漆常温干燥,还有些面漆则需经120℃或150℃烘烤后才能干燥。 面漆完成后发现问题是最令制造者头痛的,下面根据实际生产中积累的实例,对一些典型毛病作一浅析。 面漆经烘烤后发现起泡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其一,底漆下面的基材上有油污,烘烤后,在原子灰层和底漆之下出现气泡,刮下后,可见原子灰和底漆结合良好,底漆下有明显的油点污迹。此种情况多发生在手工喷底漆的场合,预防办法是喷涂底漆前加强前处理,保证涂前工件无油污。其二,把气泡刮开后,发现原子灰层和基材上都有一层底漆,气泡产生在底漆中,这种情况是因底漆涂层太厚,没有干透造成的。不言而喻,预防措施是底漆厚度要适当,必须等底漆干透后方可涂刮原子灰。当然,劣质底漆也可造成同样的问题。 一、面漆烘烤后出现针孔和凹陷这里讲的“针孔”,常见的是形似火山口的针孔,大小不一,零散分布,无一定规律。在原子灰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般是因为原子灰涂刮和打磨技术不良,砂眼没有处理好。前文说过,刮第一遍灰时,由于涂层厚,涂刮面积大,很难避免砂眼,只要涂刮到位,打磨到位,这些砂眼基本上都会暴露出来,只要吹净浮灰,第二遍刮灰时加以注意,是可以消灭绝大部分砂眼的。而第二次打磨后刮第三次灰时,即收光时,重点是找砂眼,因而只要对涂刮工人加强培训,加强管理,特别是质量意识教育和把关,是能够避免的。另外,涂刮工具也对“针孔”的产生有相当影响。求省事一次涂刮过大面积,特别是刮二遍灰时仍然一下子刮很大面积,且涂层又较厚,必然会造成大量针孔。漆膜凹陷一般是空气中落尘造成的,这和喷涂环境及气源是否经过净化有关。 二、“起痱子”面漆烘烤后,成片出现细小针孔,俗称“起痱子”。造成起痱子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气候过于潮湿,打磨好的工件表面吸附了相当量的水分,特别是涂到原子灰的部位又是水磨的,而表面较未刮灰的表面粗糙,吸附水分相应要多些。喷上面漆后,微量水被封闭在漆膜下,一经烘烤,水分体积急剧膨胀,而冲破漆膜形成“起痱子”。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建议喷面漆前,用热风对工件表面进行吹风,但要注意,热风吹后要待工件冷却到常温方可喷面漆。二是喷完面漆后,未等溶剂充分挥发就进入烘房,这样,由于面漆表面很快封闭,残留的溶剂只好冲破漆膜逸出形成“痱子”了。此外,面漆与溶剂配合、面漆质量等一系列因素也会形成“痱子”。 原子灰在汽车涂装中的正确使用 一、.原子灰的构成原理构成主灰的是特殊之制造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约占主灰的40 其它成分是经过特殊筛选的多种足够细度的粉状填料、颜料、助剂等。固化剂的有效成分是有机化合物如过氧化环已酮、过氧化苯甲酰等。其它成分是起增塑作用的适量溶剂、少量填料、颜料和助剂等。原子灰的固化过程是游离基共聚反应过程。当主灰和固化剂混合后固化剂迅速分解放出游离基从而迅速引发聚酯中的双键与苯乙烯的双键发生交联共聚反应直至聚酯中的双键和苯乙烯的双键度被消耗掉方才停止。随着固化反应得进行原子灰中的树脂分交联成网状结构而填料则被包裹在树脂网中。原子灰固化后加热也不熔化 但高温可以破坏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即属于热固性的。 二、.原子灰的几个主要的特点 A.使用方便仅需混合均匀即可涂刮。 B.固化过程没有其它小分子副产物内外一起固化因此强度高。

《汽车钣金与喷漆》《汽车涂装技术》试卷习题答案

模块考试试卷(A)卷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科目:《汽车涂装技术》模块(一) 任课教师:李梓健班级:汽修12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汽车车身按车身壳体结构形式分类有车架式和整体式。 2.车架式车身由主车身和车架组成。 3.车架式车身车架类型有:梯形车架、X形车架、框式车架 4.整体式车身结构有三种基本类型: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5.车门包括外板、内板、加强梁、侧防撞钢梁和门框。 6.车门内外板一般使用摺边连接。 7.焊接是对需要连接的金属板件加热,使它们共同熔化,最后结合在一起的方式 8.钢材变形的类型有: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加工硬化 9.车身钣金件间接损坏的类型有:单纯的铰折、凹陷铰折、凹陷卷曲、单纯的卷曲。 10.钣金锤用于校正弯曲的基础结构,修平重规格部件及加工未开始用车身锤和手顶铁作业之前粗成形的车身部件。 11.车身钣金锉刀是做表面整平作业的必需工具。 12.电焊操作时,电极和金属板之间的夹角应呈90°。 二、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手动工具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存在裂纹、碎片、毛刺、断齿或其他的情况。如果工具存在问题,要修理后或更换再使用。 (×)2.车辆举升时车内能有人员乘坐。 (×)3.软钎焊能用来加固金属板上的接头。 (√)4.软钎焊时加热温度过高,钎焊部位会出现浅蓝色。 (×)5.在车身修理中所用的钎焊一般是指软钎焊。(√)6.变压器将低电流强度的220V或380V车间线路电流转变成低电压(2~5V)。 (×)7. 用钣金锤敲打到金属板上时,锤子的平面可以与金属板的平面不一致。 (√)8. 塞焊焊接过的部位应该自然冷却,然后才可以焊接相邻部位。(√)9.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通常又称作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 (×)10.敲击法进行收缩不包括打摺收缩法。 三、把以下连接连线分类。(每题2分,共14分) 摺边连接铆钉连接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粘结连接铰链连接焊接连接 可拆卸连接不可拆卸连接 四、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轿车常用的车门类型有哪几种( ABD) A、窗框车门 B、冲压成形车门 C、折叠式车门 D、无框车门 2、当用錾子检验电阻点焊焊接的两个1 mm厚度的板件时,錾开的缝隙是多少?(B) A、2.0 mm~2.5 mm B、2.5 mm~3 mm C、1.5 mm~2 mm 3、用举升机举升车辆时,哪个操作是对的?(C) A、直接举升 B、在举升中要不断停下检查 C、举升150 mm后停下检查后再举升 4、发动机纵向放置在前车身的哪个部件上?( B) A、中间梁 B、横梁 C、后纵梁 5、下面哪个车身部件是用橡胶制造的?(B) A、保险杠 B、密封条 C、翼子板 五、识图题(每题2分,共12分)

工程机械整机涂装质量检验标准

工程机械整机涂装质量检验标准 工程机械整机涂装质量检验标准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整机涂装的术语和定义、涂层和缺陷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整机涂装的评定。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涂装:将涂层涂覆于基底表面形成具有防护、装饰和特定功能涂层的过程,又叫涂料施工。[GB/T8264-1987,术语1.1] 2.2、底漆:直接涂布于物体表面打底,是基层用漆;其防锈能力强,附着力强,对金属起防锈作用。[JB/T5946-1991,定义 3.1] 2.3、腻子:用于预先涂有底漆的金属表面,填平凹坑、缝隙、碰伤及划伤等缺陷;腻子应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和打磨性能,经打磨后呈平整光滑的表面。 [JB/T5946-1991,定义3.2] 2.4、面漆:用于底漆和腻子之后,保护底漆和腻子,对金属起防蚀作用;面漆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化学稳定性及物理机械性能。涂膜光亮,色彩绚丽,使产品外形光滑、整洁、美观。[JB/T5946-1991,定义 3.3] 2.5、稀释剂:用于稀释涂料,是涂料的辅助材料之一。[JB/T5946-1991,定义 3.4] 2.6、光泽:涂膜表面以反射光线的能力为特征的一种光学性质。[GB/T8264-1987,术语5.12] 2.7、附着力:涂层与基底间联结力的总和。[GB/T8264-1987,术语5.13] 2.8、涂膜硬度:涂膜抗机械作用的能力。[GB/T8264-1987,术语5.14]

2.9、刷痕:刷涂层干燥后出现的条状隆起现象。[GB/T8264-1987,术语5.44] 2.10、起泡:涂膜脱起成拱状或泡的现象。[GB/T8264-1987,术语5.45] 2.11、桔皮:涂膜上出现的类似桔皮的皱纹表层。[GB/T8264-1987,术语5.51] 2.12、起皱:在干燥过程中涂膜通常由于表干过快所引起的折起现象。 [GB/T8264-1987,术语5.54] 2.13、针孔:在涂覆和干燥过程中涂膜中产生小孔的现象。[GB/T8264-1987, 术语5.55] 2.14、流挂:在涂覆和固化期涂膜出现的下边缘较厚的现象。[GB/T8264-1987 中语5.45] 2.15、缺漆(露底):漏涂、湿涂膜局部回缩导致漏涂区域、涂层减薄而未能完 全覆盖前道涂层或材料色泽的现象。 2.16、裂纹:涂膜表面呈现不规则、深浅不同断裂纹路的现象。 2.17、起皮:涂膜自发脱离的现象。 2.18、麻点(凹坑):涂膜表面因水、油等异物影响导致涂料不能均匀附着,产 生抽缩,形成泡疤而呈现凹坑的现象。 2.19、杂漆(发花):涂膜表面呈现不相溶的色点或块的现象。 2.20、颗粒:涂膜表面附着颗粒状物质的现象。 2.21、锈痕:涂膜中产生锈点或接缝处呈现锈斑的现象。 2.22、砂纸纹:涂装干燥后,面漆仍可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的现象。 2.23、碰划伤:涂膜表面受外力碰伤而呈划痕的现象。 三、涂层部位及涂装缺陷分类 3.1、涂层部位分类 整机产品按涂层的要求将涂装部位分为A、B、C、D四类。 A类:优质装饰性涂层。目视能直接触及的地方和外观表面,包括铲斗、动

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探究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6962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探究示范文本

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探 究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外贸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装备制造水平的日趋提高,促使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无论是内在质量,还是性价比和可靠性,均在国际市场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要想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国内产品的外观质量以及精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本文就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究,以供同行参考。 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客户对商品的外观质量和内在性能提出了双重要求。而我国的工程机械焊接件虽性能可靠,质量过关,但在外观上却涉及焊缝

外露、焊接量大、焊缝密集等问题,显然不利于外观质量的改善。由此可见,探究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对策十分必要。 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控制重要性 之所以强调控制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主要是因为当下的客户在选择产品时,不再仅局限于内部性能,而是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产品的“表里如一”,同时外观质量又有着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确保工程机械焊接件质量合格、性能可靠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外观质量是提高产品整体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1] 。可是现实中的工程机械焊接件往往涉及材料选用、加工流程、焊接工艺、表面处理、储存方式等诸多问题,而且焊缝量较大、分布密集、多为外露,如此一来,控制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便显得尤为

DB3301T+0277—2018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 3301/T 0277—2018 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2018-12-30发布2019-01-30实施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4) 4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6) 5 监测要求 (8) 6 实施与监督 (10)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方法 (11)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便携式仪器法测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 (14)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20)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金属滤筒吸收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纺丝油烟的采样及分析方法 (26)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法律和法规,防治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杭州市印刷、工业涂装、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促进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印刷、工业涂装、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及臭气浓度的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要求。本标准颁布实施后,国家和浙江省发布的相应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涉上述行业污染控制要求的,当其严于本标准或本标准未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时,执行国家和浙江省行业型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要求严于本标准时,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执行。 新建污染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现有污染源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并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适时修订。 本标准附录A~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杨强、应巍、唐伟、夏阳、卢滨、何校初、井宝莉、杨超、张奇漪、施明才、陈超、沈小东、沈鸿海。

钣金喷涂质量要求

钣金喷涂质量要求 1. 目的: 制定公司产品表面喷涂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喷涂产品表面质量检验。 3.外观标准 等级面划分标准: A级面: 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机柜的面板、机柜大门、机柜四周侧面,常人可视顶面与不需弯腰可视低面。 B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如打开后看到的内附件、加强筋、大门的内侧面等。 C级面: 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看到的面。机柜内拖板与导轨的接触面,机柜底板与底座的接触面等。 检验条件 A 光源要求:北极昼光或室内高效能日光灯两光源(照明度为1000流明)。 B 目测距离: A级面为 300 MM ,B级面为500MM,C级面为1000MM。 检验标准 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气泡、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颜色及纹路:由承制方按要求制作样板,双方确认。验收按样板,不得有明显色差(不得大于3度),纹

路符合样板。 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外观缺陷标准 判定标准见附表一。 4 尺寸标准 附表一:表面缺陷判定标准:

5 性能标准 喷涂色板制作

A、在烘烤时,每一炉均需制作2件色板,以备性能测试需要。取与制品同材质的金属板,尺寸80×120,与产品正常条件下加工,出炉后标识好粉号、固化条件、日期与时间,并由QE签名经确认后编号命名登记管理。一件测试用,一件存档。 B、制程喷粉色板有效期限为二年,保存在室温下,保存温湿度为70±15%,保存环境为无任何光线照射。 非破坏性检验检验项目 光泽:使用光泽计来判定,入射角度60°,±5%误差为检验合格。 色泽:颜色须符合设计图纸或与色板比较无明显差异。 破坏性检验 附着力测试: 百格试验法:喷涂后,取一随炉色板,在涂膜面上,按间隔1mm 纵横平行刻画11道,以适当的力度(划痕以露出基体为准)在喷涂面划成100个方格,再用强力透明胶覆盖按紧,呈45度角,然后突然 撕掉,此时检查方格内之物是否掉落,1格为百分之一,验收标准为5级,即脱落数量为不超过5个方格为合格。 弯板试验法:喷涂后,取一随炉色板,将其弯曲180度,并使内弯园角等于厚度(r=t)或弯曲90度往复一次,涂层无脱落现象。 硬度检验:用削尖的3H铅笔,与涂膜面呈45度角,沿直尺向前推划15-30mm ,用橡皮把滑痕擦净后检查涂膜表面。判定标准为:没有丝毫底材显露时为合格。 耐溶剂性测试:用分析醇(%无水酒精)沾湿棉花棒,用1千克的力来回擦拭涂膜面50回,合格标准为:外膜不得有任何剥落、变色、发涨现象,可以允许

工程机械结构件涂装成本控制

工程机械结构件涂装成本控制 复旦大学:王坤发顾广新 佐敦涂料有限公司:方瑶婧 徐工集团科技分公司:王帅寇向阳赵宏 【摘要】以某工程机械结构件涂装线为例,围绕涂装材料和涂装工艺进行涂装成本控制的分析。通过选择合适的钢丸、和原子灰、并且对喷涂方式、喷涂顺序进行优化,提高了涂层质量和喷涂效率,并使涂料利用率提升了23%。对烘烤温度及强冷工艺进行优化,减少了涂装的能耗,使每台车天然气费用降低了78元,大大降低了工程机械结构件的涂装生产成本。 【关键词】涂装材料;喷涂方式;喷涂顺序;涂装成本 随着我国工程机械的迅猛发展,其涂装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工程机械结构件的涂装一般都在主机厂完成,近年来不少主机厂纷纷取消对结构件的地摊式喷涂,先后建立了大型的涂装线,使涂装质量得打很大的改善。同时随着产量不断增加,涂装的每个工位节拍也越来越快。 大型涂装线的建立,不进设备投入巨大,而且运行成本也相应增加,如喷漆房的送排风及空调系统、循环水的能耗、烘房的能耗、强冷的能耗,这些分摊到涂装成本上占相当一部分比例。目前,工程机械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存在质量上的竞争,更多的是价格上的竞争。因此,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主机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结构件的涂装,涉及到降低涂装成本方面的因素很多。例如,涂装设备方面采用集中供漆系统,减少油漆的浪费;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减少能耗。本研究以某厂的结构涂装线为例,围绕涂装材料的利用率,降低运行能耗,达到降低涂装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该厂结构件涂装工艺如下: 除油→屏蔽→上件→抛丸→清理→喷涂底漆→流平→底漆烘干→强冷→刮原子灰→原子灰烘干→强冷→检查/打磨→清理→喷涂面漆→流平→面漆烘干→强冷→去屏蔽→找补→下件。 其中生产节拍设计为6min,底漆喷涂和面漆喷涂为2个工位,底漆烘干、原子灰烘干、面漆烘干为5个工位,其余各为1个工位。 1、涂装材料的选择 1.1涂料的选择 工程机械结构件的涂装大多采用一底一面的涂层体系,所选用的涂料一般是环氧底漆和聚氨酯面漆,不考虑原子灰层的厚度,其涂层厚度在100μm左右,为了保证结构件的防腐性能,底漆的干膜厚度至少大于40μm.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工程机械涂料在选择时应着重考察以下5点要求: 1)选择高固体含量、低黏度的涂料。涂料固体含量高,在规定的膜厚下可以减少喷涂道数,提高涂装效率,节约人工成本。涂料黏度低,可以减少稀释剂的用量,降低VCO的排放及原材料成本。 2)涂料固化温度低,干燥速度快。固化温度低,可以降低烘房的烘烤温度,大大节省能量。干燥速度快,减少烘烤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涂料的抗流挂行能好。为了提高涂装效率和上漆率,涂装线一般不选用空气喷枪,而是需用流量大的混气喷枪或无气喷枪。这样每道喷涂的湿膜厚度大大提高,因此要求涂料的抗流挂性能要好。否则只能通过减少喷嘴口径和提高走枪速度来降低湿膜厚度,这样在规定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部分表面涂装行业》解读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解读 发布日期:2018-05-16浏览次数:来源:作者:为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省环保厅组织制定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DB37/ 2801.5-2018),已经省政府批准,由省环保厅和省质监局联合发布,将于2018年10月23日起实施。为方便公众全面了解该标准编制的背景、主要思路、技术可行性等,现做以下解读: 一、为什么要编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主要来源于化工生产、燃料涂料制造、溶剂涂料使用等过程,部分VOCs 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可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表面涂装行业的涂装工序属于溶剂涂料的使用过程,是环境空气中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我省是表面涂装行业大省,除汽车制造、家具制造、铝型材工业外,我省具有涂装工序并产生VOCs排放的规模以上涂装企业(不含汽车修理与维护)有1000余家。表面涂装相关企业使用的溶剂和涂料种类繁多且用量大,部分企业生产车间及涂料贮存车间密闭性较差,且未能配备有效的污染治理设施,导致VOCs排放量大,并以无组织排放为主。因此,制定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标准对于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有什么特点 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与涂料类型和涂装技术有关。涂装相同面积

时,使用油性涂料产生的VOCs最多,水性涂料次之,粉末涂料最少;使用空气喷涂技术产生的VOCs最多,静电喷涂和刷涂等工艺产生的VOCs较少。我省多数表面涂装企业生产过程中仍然使用油性涂料和空气喷涂技术,导致VOCs排放量大。表面涂装行业VOCs排放量与车间密闭性及末端治理措施也有很大关系。很大一部分表面涂装企业的生产车间为半封闭形式,生产设备分布不集中,部分企业只对污染较集中、较严重的喷漆工位、烘干工位等工位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而大部分有机废气仍以无组织的形式排放。且部分企业未采取有效的末端治理措施,或仅安装水吸收、活性炭吸附等简易VOCs治理设施,对VOCs处理效率较低,使VOCs排放量高。 三、目前表面涂装行业可行的VOCs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表面涂装行业VOCs废气治理可分为防、治两条途径。“防”主要是源头控制,即通过提高低有机溶剂含量的环保涂料(水性涂料或粉末涂料)的使用比例,改进涂装工艺技术(静电喷涂、刷涂、滚涂等),研发智能化涂装测试线,涂装车间充分密闭等方法,减少VOCs产生。“治”主要是对涂装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VOCs废气进行收集净化处理。结合省内典型表面涂装企业实地调研和资料调研结果,表面涂装行业VOCs废气较高效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催化燃烧(RCO)和高温焚烧(RTO)等。 从我省表面涂装企业涂装工艺水平、污染控制技术及调研实测数据来看,企业采取原料调整、改进喷涂工艺或喷涂技术、配套高效的污染治理设施等方式完全能够实现达标排放。 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探究

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探究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探究外贸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装备制造水平的日趋提高,促使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无论是内在质量,还是性价比和可靠性,均在国际市场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但要想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国内产品的外观质量以及精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本文就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究,以供同行参考。 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客户对商品的外观质量和内在性能提出了双重要求。而我国的工程机械焊接件虽性能可靠,质量过关,但在外观上却涉及焊缝外露、焊接量大、焊缝密集等问题,显然不利于外观质量的改善。由此可见,探究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控制对策十分必要。 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控制重要性 之所以强调控制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主要是因为当下的客户在选择产品时,不再仅局限于内部性能,而是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产品的“表里如一”,同时外观质量又有着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确保工程机械焊接件质量合格、性能可靠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外观质量是提高产品整体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1]。可是现实中的工程机械焊接件往往涉及材料选用、加工流程、焊接工艺、表面处理、储存方式等诸多问题,而且焊缝量较大、分布密集、多为外

露,如此一来,控制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便显得尤为必要而重要。 工程机械焊接件外观质量控制对策 2.1.焊接材料质量控制 考虑到用于工程机械焊接件的板材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麻点、氧化皮不匀、凹凸不平等不良外观现象,而且会随着板材厚度的增大而更为明显,此外同一厂家所生产的批次不同的板材外观质量不尽相同,因此为在根本上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建议企业要求供货商出示真实、规范、完整的板材质量等级报告或证明,并要求质检人员对其外观质量进行认真检查和验证,以免因选材不当在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埋下隐患。 2.2.加工过程质量控制 为避免冗余工序影响工程机械焊接件的外观质量,建议在产品加工图样中就工件精度和加工工艺给予明确说明;在此基础上,尽量采用数字化设备,以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外观质量的干扰,如在压制板材成形时可选用数控压力机、卷板机、折弯机等设备;在加工板块坡口时,可选用砂轮、火焰切割、数控铣床等设备;为确保产品外观统一且标准,可采

浙江省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规范

浙江省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规范

附件1 浙江省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规范 1 整治目标 通过污染整治,基本解决浙江省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落后、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低下、环境管理滞后、部分区域VOCs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 根据《浙江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整治方案》及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分年度整治目标,通过实施VOCs污染整治行动,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和VOCs污染防治水平明显提升,VOCs排放量大幅削减,区域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至2015年底,涂装行业VOCs治理项目完成率达到60%。 ——至2016年底前,涂装行业VOCs治理项目完成率达到80%。 ——至2017年底,全面完成涂装行业VOCs污染整治,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和VOCs污染防治水平明显提升,VOCs污染排放水平大幅降低,VOCs污染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培育一批示范企业。 ——至2018年底,形成完善的涂装行业最佳可行技术指南,VOCs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2 整治要求 2.1 总体要求 2.1.1 加强源头控制

推广使用环境友好型原辅料。根据涂装工艺的不同,鼓励使用粉末、水性、高固体份、紫外(UV)光固化涂料等环境友好型涂料,限制使用即用状态下VOCs含量>420g/L的涂料,从工艺的源头减少原辅材料的VOCs含量,实现VOCs减排目的。 2.1.2 加强过程控制 (1)规范原辅料储存。对所有有机溶剂和含有有机溶剂的原辅料采取密封存储和密闭存放,属于危化品应符合危化品相关规定;减少使用小型桶装涂料、稀释剂,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 (2)规范原辅料调配与转运。溶剂型涂料、稀释剂等调配作业在独立密闭间内完成。宜采用集中供料系统,无集中供料系统时原辅料转运应采用密闭容器封存,缩短转运路径。 (3)规范原辅料使用与回收。禁止敞开式涂装作业,禁止露天和敞开式晾(风)干(船体等大型工件涂装及补漆确实不能实施密闭作业的除外)。所有涂装作业应尽量在有效VOCs收集系统的密闭空间内进行,无集中供料系统的浸涂、辊涂、淋涂等作业应采用密闭的泵送供料系统。应设置密闭的回收物料系统,淋涂作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收集滴落的涂料,涂装作业结束应将剩余的所有涂料及含VOCs的辅料送回调配间或储存间。 (4)调配、转运、使用与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涂料桶、废溶剂、水帘废渣等危险废物,应符合危险废物相关规定。 (5)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鼓励企业采用密闭型生产成套装置,推广应用自动连续化喷涂线。大件喷涂可采用组件拆分、分段喷涂方式,兼用滑轨运输、可移动喷涂房等装备。鼓励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