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2分,共50分)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的国际

条约都要把毋立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宗法制度

C、导致分封制崩溃

D、促使了礼崩乐坏

2、“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分为若干行政区,

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

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

3、“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尤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

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4、中国古代中央机构始终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如秦汉实行三公九卿制、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明代设内阁和清朝设置军机处。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中()

A、改革的出发点是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B、缓和君权与相权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强化君主权力是政治变革的重要内容

D、制度的完善取决于不断的变革与创新

5、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

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6、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说时事,下表评论是针对()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7、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

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近慰海内厌乱忘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体现清帝对君主立宪制度的向往

C、以和平方式宣告清王朝的覆灭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有利条件

8、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到:“《南京条约》签订十年后,感到不满意的不

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

9、“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的出发了……帽子、衣服、布

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下来的新家伙。”材料中“我们的队伍”()

A、出师北伐

B、开始长征

C、奔赴抗日前线

D、挺进大别山

10、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协一直作为“临时国会”而发挥作用,其退居为协商机构是在()

A、《共同纲领》失效后

B、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

C、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D、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

11、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

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适时地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

B、中国已成为新独立民族国家的领导者

C、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第三世界形成了联合反殖反霸的局面

12、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冷静而现实地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材料表明()

A、美国已丧失了经济大国的地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D、美国应该承认中国的地位

13、从《十二铜表法》一直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罗马在债务法规方面

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这表明在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中()

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B、重视维护帝国统治

C、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D、力图缓和民族矛盾

14、“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

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情形被根本改变是在()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

C、1832年议会改革

D、《权利法案》颁布

1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

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此规定表明()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国家行政权属于首相

C、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

D、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

16、马克思评论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

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马克思旨在倡导无产阶级政权

A.必须实行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B.必须具有巴黎公社新政权的特点

C.必须由专政机关变为社会公仆 D.必须由各类勤务员全面管理政权

17、1948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我们正在建设更

加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

A、缓和两极对峙的紧张局面

B、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应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D、策划建立北约组织

18、某组织规定,参加它的国家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

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A、联合国

B、北约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

19、山东号称“齐鲁”,河北号称“燕赵”,山西号称“三晋”。这些说法

A. 与分封制有关

B. 与郡县制有关

C. 与郡国制有关

D. 与行省制有关

20、“我朝罢宰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

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中的“我朝”

是指

A.宋朝

B. 元朝

C.明朝

D.清朝

21、军阀吴佩孚曾致电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说“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

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怜,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事发生在

A.辛亥革命中

B.五四运动中

C.国民革命中

D.抗日战争中

22、作为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扬州老人王子琪评论当下的抗日电视剧

说,剧情都差不多,但当时国军大部分是没有钢盔的,我们的装备要比日军低好几个档次。电视里的国军都戴着钢盔,穿着得体的军装,这在当时不大可能。杀一个鬼子,就有一个甚至多个战友倒下,这才是真实的情况,电视剧里以一敌十的“神人”,太夸张了。他的这番话

A.渗透全民抗战的意识 B.肯定抗日神剧的斗争精神

C.呼吁抗日影视剧创作 D.再现抗日斗争的历史真实

23、近日,为解决枪支泛滥难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要在新的一年以行政命

令的方式限制个人持有枪支。可允许公开持枪的德克萨斯州立即反呛,州长艾伯特扬言,奥巴马“有胆就来拿(枪)”。这反映了美国哪一制度的特点

A.三权分立

B. 总统制

C. 共和制

D.联邦制

24、民国12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此后国共两党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

C.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国内和平建国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建立联合政府

25、xx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强调必须坚持“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基本精神就是

A.“一个中国” B.“一国两制” C.国共合作 D.和平统一

二、非选择题:

26、为了防止出现绝对权力,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里克利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1788年,美国联邦十三州的人民通过了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它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朱雄《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关于中国古代与雅典“分权”的表现及其本质不同。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确立了怎样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这种政府结构有什么作用?(8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

(8分)

27、冷战是二战后美苏对抗的主要表现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1)概括材料一作者的观点,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8分)材料二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10分)

材料三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

草。……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8分)

xx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

2. D

3. A

4. C

5. D

6.C

7.C

8. B

9. B 10. B 11. A 12.D 13.

A

14. C 15. D 16. A 17.B 18. C 19. A 20.C 21.B 22. D 23. D 24.

A 25. A

一、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6、

(8分)

(8分)

27.(1)作者的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完全是由于苏联扩张造成的.(2分)不同意。(2分)

理由: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该仅归因为苏联的扩张。(4分)

(2)欧洲冷战:美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苏联和东欧针锋相对,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亚洲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8分)

(3) 促成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和合作;促进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造成欧洲分裂和长期对峙;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合作)(8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