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开学后的心理调节(2.23)

学生开学后的心理调节(2.23)

学生开学后的心理调节(2.23)
学生开学后的心理调节(2.23)

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东方广播电台792千赫

时间:上午6:45~7:00

话题:学生开学后的心理调节

主持人:文仪

特邀嘉宾:李广智

文仪:恋恋不舍地告别了长假,学生们又要跨进校园。大部分学生是怀着欣喜与憧憬的心态期待那一天的临近,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他们带着焦虑,甚至恐惧的心情拒绝跨入新学年。俗话说:心态决定学业、心态决定命运。开学了,怎样调试好心态,迎接紧张的学业?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家庭用药》副主编、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广智来谈谈这个话题。

文仪:李医生,上午好!今天要请您来谈谈开学后学生开学后的心理调节。

李医生:经历了一个漫长暑假之后,再次迈进校园,有些学生会一时不能适应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在开学初这段时间,他们被不良情绪所困,容易引发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开学心理不适应,需要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从内外两方面进行调整。学生要学会积极面对环境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压力。家长在开学初期应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允许孩子有个适应过程和转变过程,避免将自己的急躁情绪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学校则要开展各类活动,做好由休闲放松到紧张学习的自然过渡,把学生的注意力由家庭和户外娱乐转移到校园和课堂学习中来,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工作。

文仪:刚才您讲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等三方面配合,从内外两方面来调适学生的心态。下面,您能具体谈谈具体的调适方法吗?

李医生:从心理学的层面上讲,可以概括三点方法:①调整“生物钟”克服烦躁心理;②第二招:融洽人际关系克服焦虑心理;③第三招:制定学习计划克服盲目心理。

文仪:有些学生,在开学初出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据说,孩子放假期间每天玩网络游戏差不多10个小时。一开学,就坐立不安、心情烦躁。进了课堂,但脑子里总想着放假在家时自由自在的生活。

请您先谈谈怎样调整“生物钟”克服烦躁心理

李医生:学校的钟声敲响以后,学生们就要从相对自由的长假生活回归到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这是一个较大的反差。漫长的暑假,很多学生已养成“夜猫子”习性,看电视、打游戏、QQ群聊天,假期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开学后,学校的作息时间与暑假养成的晚睡晚起的习惯产生很大的冲突,一些学生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白天昏昏沉沉。贪玩的心收不回,学习的劲使不上,渐渐地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

对待这样的学生,要把他们的心从轻松、自在的网游世界中收回来,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也不能等到开学学习压力产生后再去矫正。家长应在临近开学前1~2周,注意减少孩子的非学习活动,让孩子静静心,不至于过度疲惫。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让孩子提前感受开学氛围,并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玩耍时间,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协助他们找到学生的角色。

在开学之际,家长要帮助孩子抓紧“调时差”,恢复正常作息制度。早睡早

起;督促孩子按时就寝、起床、就餐、运动。

文仪:新学期学生常面临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起始年级的新同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同学间彼此不熟悉、师生间彼此不了解。李医生,请您谈谈第二招:怎样融洽人际关系克服焦虑心理?

李医生:在一个新的班集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学,有的成熟、热情,有的幼稚、冷漠,这个时候容易产生交往困惑和交往冲突。但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人与人的交往是不可回避的,同学间只有怀有开放、包容的心胸去了解他人、接纳他人,才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归属。

进入新的学校,遇到新的老师,学生要努力做到用欣赏的心态去接受新老师,千万不要用对老学校老师的标准去评判新学校老师的优劣。因为不同阶段的教育特点不同,小学、初中、高中老师的教育方法和个人风格肯定存在差异。抱怨和拒绝的结果,是使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倍添烦恼。

作为父母,要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平时多为孩子提供锻炼独立能力的机会,鼓励孩子主动与同学交往,在交往中虚心接受他人的帮助,同时也尽力为他人服务,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

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也非常重要,特别在学习上,学生要信任老师,主动请教老师,而不是害怕老师、躲避老师,甚至与老师闹对立。

文仪:对教师来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李医生:对教师来说,帮助学生从轻松假期回到繁重的课业上来,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新学期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教师在开学之初的首要任务不是利用摸底考给学生一个“下马威”,用大面积不及格的成绩警示学生。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以摧毁学生自信的负面影响替代激励学生的正面作用。所以,在开学初期尤其是第一周,老师给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宜太大,不要忙着赶进度、开新课,而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适应,并帮助学生对先前知识进行温故知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文仪:面对开学后有序、严格的校园生活,有的学生会产生盲目心理。他们不知道在新学期中自己将面临怎样的学习内容、学习困难、学习目标?在稀里糊涂中开学,在浑浑噩噩中度日,在莫名其妙中结束。对此,您有哪些高见呢?

李医生:那就谈谈心理调试的第三招:制定学习计划克服盲目心理

为了避免以上被动学习状态的出现,制定一份详细而可行的学期计划非常重要。学期计划不仅包括学习计划,还包括个性发展、兴趣特长等内容,让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充满期待和希望。

1.在新学期中,针对自己的缺差科目,加紧提高,注重文理两手一起抓。文科学习注重积累和背诵。如语文,需要增加对古文的学习,学会积累难字,古今异义的生僻字等;针对写作,平日里可加强训练短篇小作文练习,联系生活积累素材与好词好段;英语要训练口语,阅读时大声读出,并增加阅读量,积累生词。

理科学习重视理解,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思维跟着老师转,尽力领悟同一题型的奥秘,懂得“万变不离其中”之理,开拓思维,让理科学得“活”起来。学会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平时多加练习,活学活用。

2.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承担或帮助同学完成工作,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

3.在业余时间中要学会拓展视野,培养更多兴趣爱好,丰富知识,提高自

身修养。培养自理能力,养成自主、独立的个性。

4.合理安排时间,在空余时间多进行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注意劳逸结合。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加强社交能力的培养。

学习计划,不仅在学习上,而且在个性发展、能力培养上都应该有自己努力追求的目标,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有明确的计划,充分体现了具体性、针对性、操作性。我们相信,一个有目标的人,一定是一个充实的人。

假期返校心理调节

假期返校心理调节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假期返校心理调节 作者:杨敏毅(上海市七宝中学) 有调查反映,在开学前后两周时间内,大约80%以上的中小学生会出现心理波动。这主要是由暑假生活与开学后的学习环境反差太大造成的,学生们需要有一个主动适应的过程。事实证明,在假期里玩得越“疯”的学生,开学后心理不适的反应越强烈。 又要开学了。大部分学生是怀着欣喜与憧憬的心态期待那一天的临近,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他们带着焦虑,甚至恐惧的心情拒绝跨入新学年。经历了一个漫长暑假之后,再次迈进校园,有些学生会一时不能适应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在开学初这段时间,他们被不良情绪所困,容易引发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开学心理不适应,需要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从内外两方面进行调整。学生要学会积极面对环境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压力。家长在开学初期应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允许孩子有个适应过程和转变过程,避免将自己的急躁情绪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学校则要开展各类活动,做好由休闲放松到紧张学习的自然过渡,把学生的注意力由家庭和户外娱乐转移到校园和课堂学习中来,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工作。 第一招:调整“生物钟”克服烦躁心理 开学的钟声敲响以后,学生们就要从相对自由的暑期生活回归到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这是一个较大的反差。漫长的暑假,很多学生已养成“夜猫子”习性,看电视、打游戏、QQ群聊天,假期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开

学后,学校的作息时间与暑假养成的晚睡晚起的习惯产生很大的冲突,一些学生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白天昏昏沉沉。贪玩的心收不回,学习的劲使不上,渐渐地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 初二男生小炯,在开学初出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据他妈妈说,孩子放假期间每天玩网络游戏差不多12个小时,临近假期结束,暑假作业还只完成五分之一。父母督促他做作业,孩子常常以头疼、胸闷为由逃避;不让他玩游戏,他就坐立不安、心情烦躁。而到了开学,小炯人虽然进入课堂,但脑子里总想着放假在家时自由自在的生活。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令他感到十分烦恼和痛苦,并开始讨厌课堂、讨厌老师,无法进入正常学习状态。 对待小炯这样的学生,要把他们的心从轻松、自在的网游世界中收回来,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也不能等到开学学习压力产生后再去矫正。家长应在临近开学前1-2周,注意减少孩子的非学习活动,让孩子静静心,不至于过度疲惫。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让孩子提 前感受开学氛围,并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玩耍时间,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协助他们找到学生的角色。 在假期的最后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抓紧“调时差”,恢复正常作息制度。减少白天休息时间,恢复正常的夜间睡眠;缩短娱乐时间,适当增加学习时间;模拟开学后的作息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就寝、起床、就餐、运动。 第二招:融洽人际关系克服焦虑心理

小学生考试综合症心理调适活动案例

小学生考试综合症心理调适活动案例提要:一、活动意图及背景。中小学生目前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承受能力低。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调查和辅导。二、活动过程。(一)考试焦虑调查。(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三)心理辅导活动纪实。三、反思。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协同。 一、活动意图及背景 当今的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特有的快节奏、高科技、高风险和激烈竞争给人们不仅带来了成功的机遇,也带来了无法避免的心理负重和挑战。正如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深刻的痛苦”。美国一位资深的心理医师也曾经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中国人的生理疾病”。特定的社会环境同样影响着青少年,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趋严重。很多的心理问题也会在这一时期显露出来,并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发展。许多调查报告表明,全国中小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的检查率愈来愈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甚至违法犯罪、自杀等行为也屡屡发生。当代学生一方面具有较高的自尊心、较强的竞争意识、以及高远的志向,另一方面,又普遍存在着情绪不稳定、性格脆弱、独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共同心态。加之学生本人主观愿望常常和来自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现实的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还有来自诸如学习、考试以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等的压力,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协调,使学生感到心理紧张,甚至导致他们心理障碍、心理失常及其它心理疾患。由此看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医治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开展必要的心理调查和辅导,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次活动仅从学生考试焦虑症这一截面交流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二、活动过程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在受到挫折时有效地化解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郁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挫折承受力。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挫折心理,常见的方法有: 其一,暗示调节。 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引起或抑止人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如提醒自己“不要灰心”、“不要着急”、“一切都会过去的”、“事情并不像我相象的那么糟”等等,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 其二,放松调节。 大学生还可学习身体放松的方法来调节挫折所引起的紧张不安感。放松调节是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抑制伴随紧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头痛、手脚冒汗、腹泻、睡眠等生理反应,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 放松调节首先要学会体验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注意体验其感觉;然后再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感觉。 呼吸调节也是放松调节的一种。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比如,紧张时,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减缓紧张感。平时也可以到空气新鲜的大自然中去做呼吸训练。

其三,想象调节。 受挫心理调节能力并非要等到受挫后再来培养,而是在平时就要训练。想象调节法即是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并使之迁移,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情境和紧张的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想象调节的基本做法是:首先学会有效的放松;其次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紧张的等级由低到高排列出来,制成等级表;然后依据等级表由低到高逐步进行想象脱敏训练。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题整理

贵州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学习测试-《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试题整理 贵州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学习测试 一、单选题 1、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喝酒 B、吃大量的东西 C、压抑负性的情绪 D、和朋友倾诉答案:D 2、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A、5月25日 B、12月1日 C、6月6日 D、10月10日 答案:D 3、当今人格心理学界最流行的一种理论是 A、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B、五因素人格理论 C、三因素人格理论 D、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答案:B 4、心理调适的核心是 A、人们在工作和爱时,怎样正确应用强迫机制控制性欲和攻击性 B、人们在工作和爱时,怎样正确应用应激机制控制性欲和攻击性 C、人们在工作和爱时,怎样正确应用防御机制控制性欲和攻击性 D、人们在工作和爱时,怎样正确应用适应机制控制性欲和攻击性 正确答案:D 5、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依据人们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差异,将人分为六种性格类型,即 A、权力型、经济型、社会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 B、权力型、经济型、社会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 C、权力型、经济型、社会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 D、权力型、经济型、社会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 答案:B 6、对于情绪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状态 B、个体对外界刺激是否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 C、由刺激、认知、主观体验和行为反应几个方面组成的反应过程 D、心理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教育学术语

答案:D 7、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是 A、良好的文化教育 B、适宜的生长环境 C、塑造和培养健全的人格 D、和谐的家庭生活 答案:C 8、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 A、自我观察 B、自我体验 C、自我评价 D、自我控制 答案:B 9、导致职业倦怠的组织因素是 A、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缺乏信心、缺乏奖赏、缺乏控制 B、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缺乏支持、缺乏信心、缺乏控制 C、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缺乏支持、缺乏奖赏、缺乏信心 D、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缺乏支持、缺乏奖赏、缺乏控制 答案:D 10、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是 A、自我评估—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培训—定期实施评估 B、自我评估—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实施评估—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C、自我评估—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培训—定期实施评估—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D、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培训—定期实施评估—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答案:C 11、恋爱中的嫉妒心理在更深层次上源于 A、自私特性 B、依赖性格 C、一夫一妻制 D、心理病态 答案: C 12、恋爱中的挫折分为很多类,按照其产生原因,可以分为 A、他因挫折、舆论挫折和家庭挫折 B、自我挫折、舆论挫折和家庭挫折 C、自我挫折、舆论挫折和工作挫折 D、他因挫折、工作挫折和家庭挫折 答案: B 13、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A、恐怖症

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常用方法

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常用方法 我认识一个人,总喜欢跟人诉说自己的不幸:高考落榜,爱情不如意,就业压力大……挫折屡屡不断,似乎活着对他已是一种负累。一天,他颇有感触地对我说:“哎,我什么时候能过上一种风平浪静的生活呢?” 我笑着说,除非你离开这个世界了。 朋友一怔,于是我给他讲起古希腊的一个经典故事。有人问古希腊智者阿那哈斯:“你说,什么样的船最安全?”阿那哈斯说:“那些离开大海的船最安全。” 说得多好! 人活在世上,就像船行于海中。遭遇风浪,饱尝奔波,乃是人生的常态,谁都无法拒绝。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正是一串串真实的脚印,最终汇成了我们每个人或长或短的一生。离开了大海的船最安全,然而船一旦离开了大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是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已经太大了。农夫于是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泥土一铲铲进了枯井。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头驴子好像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往井底探头,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便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心理问题每个人都有。人存于世,必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环境变了,人的心理就应该要变。但是这种变化是要经历一番努力的,也就是说要经历一些不愉快。人的本性是追求愉快的,所以当我们面临这些不愉快时,我们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烦躁、忧郁、难以选择等等。刚刚入学、青春期、毕业前后、刚刚步入社会、家庭成员的增减、职场变化等等,这些情况我们几乎都会遇到,这些时候我们就需要自我调节,帮助我们成长,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危险时期。 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因为它影响到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比如,一个社交恐怖的学生,他就不能去和同学正常交往,不能在学校学习,自卑感很重,行为上就表现出回避;再如,一个抑郁症的人,他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也没有力气干活,很烦,也不愿跟人说话,光愿在床上躺着,吃饭不香,睡觉不好,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不如死了好;还有,精神分裂的人,老是感觉自己在被人跟踪,有人要迫害他,人们都在针对他,听到有人议论他,说他坏话,命令他去做一些事情,其实这些都与现实是不符合的,可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以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这就是妄想和幻觉,是严重的精神症状。心理疾病种类在很多,如:人格障碍、神经症、心境障碍以及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等等。这些疾病在精神科都会遇见,它们是疾病,是和胃炎、肺炎、感冒发烧一样,是需要我们去战胜的疾病。常见的心理问题一般通过自我调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转移法。转移法就是在不高兴时,把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或其他不令自己不快的事情上去。当我们认识到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默默地忍受时,就要尽快、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转移到最能使你感到自信、愉快和充实的或不会让自己痛苦的活动上去。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尽量减少外界刺激的输入量,尽量减少它的影响和作用,如:心情不好时,上街散散心,心情就会放松,痛苦就会消除。 学会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疫情下开学中小学学生心理调适

疫情下开学学生心理调适 2020年春天以谁也想不到的方式开启,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寒假变得特别长。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同学们即将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从漫长而又相对自由的假期过渡到有规律的校园生活,大家难免会有些不适应。为此,下面就谈谈开学前学生的心理该如何调适,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疫情下的校园生活。 第一,配合开学后作息时间规律作息。假期到开学作息时间的突然转变会让人难以适应,身心疲惫,严重的还会导致情绪上的波动、睡眠问题等。建议在开学前的一到两周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的进食和睡眠,保证孩子获得充分休息的同时逐步适应开学后的作息时间,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学习。 第二,关注积极的、简而易懂的疫情信息,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科学常识,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做好开学前准备,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主动关注官方平台发布的权威信息,减少未经证实的信息输入,促进理性思考。 第三,明确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积极性。疫情的发展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我们可以和父母、老师、同学们聊一聊这次疫情背后的一些感人故事,比如医疗、公安、科研机构、爱心人士等是怎样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快速反应,为本次疫情贡献力量的,进而明确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对自己、对祖国未来的真正意义。

第四,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点,志向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是否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及所获得成就的大小。可以想一想,你下学期成绩希望达到何种水平,希望在哪些领域有新的突破,想一想以后想上什么样的学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个目标需要有怎样的积累,为实现这个目标现在做些什么样的努力。 第五,改变认知,从更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次疫情让我们感受到人情的温暖、人间的大爱,认识到自我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个体与集体的荣辱与共,要学会让积极的情绪流淌起来;开学虽没有假期那么放松,但可以回到熟悉的校园,见到许久未见的同学,可以学更多知识。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有些同学会出现恐惧、焦虑、悲伤,这些消极情绪是客观存在的,也应该被接纳。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探索、调整、理解、放松自己的情绪,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建议大家用以下方法改善消极情绪:人无完人,接纳不完美但独一无二的自己,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适度倾诉,学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会别人的感受;想想曾让你感到温暖的人或事,回忆生活中关心、帮助过你的人;做好事,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快乐感;适度运动,去户外散步、骑车、打球或是其它喜欢的运动;深呼吸,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自己的呼吸及身体;保证充分的睡眠,疲劳会降低我们应对消极情绪的能力;找个安全的地方大哭一场,让消极情绪完全发泄出来。如果通过这些方法仍摆脱不了消极情绪,建

我的心理调节小方法

我的心理调节小方法 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他们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因为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这么沉重的负担和心理压力,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勇敢地面对生活,去享受教育生活的快乐和乐趣呢?因此,我认为: 1、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分,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2、改善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努力加强学习,改善自身心理环境,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能够有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所以,要主动承担难度较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情绪放松训练可以采用:(1)放松训练。即通过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的练习,从而使人体验放松的快乐,达到控制情绪强度的目的。神经的放松,尤其是大脑的放松对于消除紧张情绪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转移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产生的紧张情绪是由于他们过分注意那些令他们担心的事物或情境所造成的。由于他们的注意和紧张构成了一个相互强化的系统,越注意越紧张,越紧张越注意,恶性循环,使心理压力不断加强。因此,转移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如经常进行体育训练,适当从事一些家务劳动,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手工劳动,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为社会或他人做一些好事等等。(3)与人交谈。因为教师工作的方式是相对独立的,容易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交往范围的狭小,所以,当教师出现压力和心理紧张时,与人交谈,排解心中的孤独与苦闷,取得家人和朋友、同事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消除紧张情绪。 4、改进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教师应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求大同存小异,从好的一面去理解客观环境中的各种现象。 (1)调整与学生交往的态度,这是师生间沟通成败的关键。学生是善感的,他从老师的眼神、语言、语调中就能感到老师是否喜欢自己,从而据此做出相应的反应。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我们往往能从别人的脸上读到自己的表情。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际交往态度决定着交往成败的道理。因此,把自己的学生想象成“天使”,就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2)避免使用易造成师生沟通障碍的错误语言。教师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发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英文信管邱鸿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与其她群体的相似性,又有其特殊性。由于这一时期正处于青春后期与成年初期阶段,所以,学生们正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的重要阶段,不仅有着明显的生理与心理的成熟转变,而且由于学校生活的特殊性,更使她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有明显的独特色彩。下面就是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调试方法。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许多同学还远离家乡,衣食住行学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差异。而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大大加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多。此外,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社团等组织活动增多。很多学生一时不能从高三的极度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转变过来,对于新的事物有恐惧感,不能适应新生活,导致空虚、失落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因此,大学生应该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过去没有做过的事,需要学着去做。 2、难以忍受的学习压力。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就拿我自己来说,进入广外后,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在的确处在下游,这时心理会有一点自卑。毕竟高中时代一直被老师捧在手里。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等纷至沓来,各种论文与调研充斥于脑海,压力甚大。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要放宽自己的心胸,敢于接纳一切,敢于挑战一切,不沉沦,不堕落。其实有时候我们的成绩不如别人,并不就是能力不如别人,而就是大学以后,自己的惰性增强了,在城市的花花绿绿之中迷失了自己。有时我们又放不下架子,去向其她同学、老师求教。只要虚心加勤奋,一切问题都不就是问题。 3、无法正确处理社团与学习的时间关系。 在大学中,社团林立。而且每个部门都会有许多工作,琐碎且繁多。每周的例会,连绵不断的总结与策划,让大学生们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用于学习的时间急剧减少,会直接造成第二点心理问题。 因此,学生们在加进社团之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要懂得舍弃,明辨主次,制定详细的计划表。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同,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 首先,能考广外的贫困生,在家乡就是众人注目的对象,心里充满了自豪,但进入大学后,在家境优越的孩子面前,原本没在意的“贫困”二字就显得特别刺眼。这种矛盾敏感的心态调整不好,就易导致自卑,从自豪到自卑这一个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产生失意、失落、抑郁等症状。其次,有许多贫困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哪怕就是别人一句不经意的玩笑也可能让她们敏感地认为就是在小瞧自己。她们往往以自我封闭等方式逃避交往,从而维护自己的尊严。最后,一部分贫困生不愿意多与别人交往,于就是把学习作为自己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节方法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节方法 ——初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主讲人杨丹 同学们大家好! 进入初三,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大家很容易出现对自己学习上没有信心、对前途担心、对父母说教反感、心情烦躁压抑等各种现象,如果这些心理现象不能得到良好的调整,就会给初三阶段的复习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必将会对中考产生不利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初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调节方法。 第一个易出现的问题:欲速不达,信心挫败。 一部分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他们有的希望自己的成绩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能提高一二十名,有的期望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种既轻松效果又好,而且短时间内又有奇效的学习方法,这些同学都希望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加对高考的信心,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期望的成绩,易产生挫败感。对于此类问题,首先要克服急躁情绪,对学习要有耐心。学习上不要急功近利,奢望这个星期努力了,下个星期成绩就要有明显地提高,这是不可能的。成绩的提高是要达到一定量的付出和努力后才能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对学习要有耐心。其次要合理定位。首先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我们每个人的学习

情况各不相同,我们不能要求自己在初中的最后一年里就一定能在学习上突飞猛进,赶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找准自己在班级中、年级中的位置,树立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从自己学习情况的实际出发,才能进步,才能找到学习的信心。否则,只能是在和他人的比较中徒增痛苦,对自己的学习是无益的。再次学习要有毅力。调查中发现,有将近30%的学生认为自己“自制力太差,遇到困难就想躲避”、“做事经常半途而废”、“遇到难题就想放弃”、“花了大量时间来制定计划,但却不能付诸于行动”、“学习虎头蛇尾”等,他们意识到学习成绩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毅力不够造成的,并为之着急。 第二个易出现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 上初三了,按理说应该努力学习,可有的同学上课不能集中精力,有的同学也想上课好好听讲,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对于此类问题,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一些同学因初三学习任务加重,因此,一到晚上便大搞“夜战”,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以便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其次要学会自我减压。

心理调适与辅导作业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及预防;减轻由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 2. 适应性辅导:适应性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以及相应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处理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类问题,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问题,很好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学习任务。 3. 阻抗:阻抗又称“抗拒作用”,指来访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某些敏感话题,有意无意地使辅导中心偏移。 4. 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相反的或相互排斥的冲动、欲望或趋向同时出现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5. 厌恶法:厌恶法是将某些不愉快的刺激,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想像,与来访者须改变的行为症状联系起来,使其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 6.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二、填空题

1. 动机 2. 自我意识良好人际关系良好 3. 强化适应性行为 4. 偏离正常 5. 家庭环境和早期教育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6. 追踪调查 7. 本我 8. 认知过程 9. 强化不相容反应 10. 60 11. 抉择 12. 个案法 13. 1908 《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 14. 自身环境社会 15. 选择辅导方案实施指导帮助 16. 心理评估评估资料 17. 心理分析法弗洛伊德 18. 联系可操作性

19. 客观事物实际问题 20. 引发情绪间接途径 21. 内分泌系统神经 22. 自主训练呼吸调节合理宣泄 23. 心理特征精神面貌 24. 协调分化 25. 顺从他人独立见解独立性 26. 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27. 要点笔记提纲笔记图表笔记 28. 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9. 紧张刺激手段 30. 中介面对面 31. 心理内部过程行为主义观点 32. 获得性操作性条件反射 33. 认知方面情绪情感方面交往方面 34. 过分概括绝对化要求极端化 35. 自我控制能力丰富而强烈 36. 自己与他人社会道德生活

中学生心理的自我调整

中学生心理的自我调整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发展时期,面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日常的生活交往,会遇到诸如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事情,不免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产生悲伤、委屈、愤懑等不良情绪。因而,中学生更应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稳定。作为教师应当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实现情绪调节、情感体验、心灵沟通和理念的认同,达到防治学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 一、理论依据 情绪的自我调整,就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借助个体自身的力量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绪,从而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社会适应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的情绪变化不定,难以控制而苦恼,所以,掌握一定的情绪自我调整的技能,疏导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不良情绪,保证身心协调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进行情绪自我调整的几种方法 1、笑对人生 俗话说的好“笑一笑,十年少”,乐观向上的情绪是身心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影响。面对纷繁

复杂的世界,对社会,对生活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要培养和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这是一切行动的起点。 冬去春来,日出日落,草长雁飞,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地循环往复变化之中,人的情绪也不例外,起伏不定,时好时坏。面对烦恼和悲哀时,应当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它们,不断地磨练自己。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每天早晨起床后,面对着镜子,冲着自己自信地微笑,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以微笑迎接到来的新的一天吧。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妨告戒自己:除非心平气和,否则迎来的将是失败的一天。 2、学会自我安慰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数不尽的烦恼,如:物质需要难以满足,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有了成绩无人肯定,不受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这时应该学会自我安慰,改变看问题的方法,促使情绪的改变,达到轻松、快乐的目的。如丢了钱,本来是件很倒霉的事情,但你应该想到既然已成事实,何必自寻烦恼,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丢了就丢了,“破财免灾”吗。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神经放松,张弛有度,始终保持愉悦的积极的心态。 三、正确认识自己 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由于先天和后天方面的差别,在能力素质、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存在着差距,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成长轨迹,受家庭影响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同,必定有着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些同学经常这样想:“我学习成绩不如他

中学生开学心理调适

中学生开学心理调适 经过了短暂的假期生活,现在同学们又要开始进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从相对自由的假期生活到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这是一个较大的反差,所以对学生来说,开学之初,要经历一个角色转变期,也就是从假期的自由轻松状态转变到学生角色。开学伊始如何进行开学初的心理调适显得尤为重要。 据统计,一般在开学前后两周时间内,大约80%以上的中小学生会出现心理波动,有的出现焦虑,甚至恐惧的心情,拒绝跨入新学年。因为经历了一个漫长假期之后,有些学生会一时不能适应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不少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以致在心理上或行为上出现一些问题,出现不良情绪,这样容易引发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非常低落,有的还会出现心慌、头痛、胃痛等躯体症状,心理学称这种表现为“开学综合症”。 如何迅速调整自己的身心,以尽快适应新学期紧张而忙碌的生活,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端正心态,正确对待 当你出现“开学综合症”时,一定不要着急,这种现象很正常。这是因为假期当中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一下子进入到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出现大的落差而导致的。就像一个在平原地区生活的人乍来到高原时所产生的高原反应一样。特别是有些同学假期里多

想着玩,很少有上学时的紧张;晚上看电视到很晚,早上起床到很晚,形成了“猫头鹰”型的人。忽然开学了,短时间内要改变生活方式,从假期中的松弛状态回到开学时的紧张生活,自己就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但同学们一定要明白,这种身心状态是短期的、暂时的,经过调整是可以改变的。只不过同学们要尽快调整,以把对学习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同学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假设:星期天,你本来约好和朋友出去玩,可是早晨起来往窗外一看,下雨了。这时候,你怎么想?你也许想:糟糕!下雨天,哪儿也去不成了,闷在家里真没劲……如果你想:下雨了,也好,今天在家里好好读读书,听听音乐……这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就会给你带来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心理暗示是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思想的发生部分与潜意识的行动部分之间的沟通媒介。它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个看不见的法宝。 因此学期之初,同学们不妨给自己这样一个暗示:“新学期已经开始了!我要精力充沛地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我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喜爱,我将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这样的积极心理暗示下要求自己适度紧张起来,此时你就会精神饱满地迈进新学期。还可以给同学们打这样一比方:司机都知道,汽车上路前都要进行发动机

高三下学期学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高三下学期学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旺盛期,而进入高三,学生就像加速转动的轮盘,从早到晚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学习紧张,生活紧张,心理紧张。紧张的生活与旺盛的发育容易产生较大的冲突,伴随而来的往往是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健康地发展,快速高效地搞好高考前的迎考复习,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调适。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心理调适呢?依据本人多年担任高三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以及丰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特别对高三学生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办法,供大家参考。 一.正确定位,直面现实。 如果说整个高中阶段是一条河流,那么,高一高二则是一条条潺潺的小溪,到高三就汇聚成了奔腾湍急的大河。有的同学认为,进入高三,就是进入了“另一个时代”,而且常常冠以“黑色”二字。其实,“黑色”并非高三的颜色,而是心理的颜色。如果把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放到人生的整个过程中来看,它不过是很平常、很自然、很“合乎情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不过是整个流程中的“一段”,而高三仅是这“一段”的其中一部分。之所以感到紧张和压抑、神秘与可怕,全是因为这“一段”的一部分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临界”的一部分。从心理感觉的角度来讲,如果把这“一部分”先入为主的心理颜色除掉,将其“平移”到学习生活的任一环节,使其“临界”状态消失或淡化,那么,由此而造成的压力就会得到减缓,从而就会使我们能够清醒而理智地认识和对待高三生活。换个角度来说,生命的过程总是有松有紧,有缓有急,学习也是这样,高三阶段有些紧张气氛也是必然的、正常的,是不容回避的。承认这种合理性,就等于为自己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心理空间。既然如此,那么,与其惶恐不安倒不如坦然面对,与其胡乱猜测,反不如知难而上。 二.有备无患,坦然处之。 对于进入高三的学生来说,所谓“有备”,就是既要有行动和方法的准备,又要有精神和心理的准备。行动和方法的准备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我们尊重现实,遵循规律,细心观察,科学对待,就能够相对较为充分地解决问题。而精神和心理的准备则需要一种理性的判断和科学的分析。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清楚地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状况,比如,我现在想做什么,我能做到什么,我有哪些优势,我有哪些弱点,等等。这些,包括与此类似的问题作为一种清醒的自我认识就是必要的精神和心理准备。有了这样的准备,就能让自己进入一种比较理想的心理状态。而“坦然处之”则能够训练并显示一种面对紧张复杂状况做到雷打不动、风雨不惊的心理定力。要充分认识到,该来的一定要来,稳住阵脚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拉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架势,就能坦然迎接即将到来的各种挑战。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调节策略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及调节策略 社会环境的嬗变,给当代中国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并因此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可避免地将会才产生大量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二者之间存在着越来越高的相关性。据调查,在大学生所面临的大部分压力事件中,主要有几个方面:感到竞争激烈,择业困难;考试负担;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自己的工作成效不如别人;理想与现实有差距;精神空虚,无所事事。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

开学后疫情时期心理调适(教师篇).

后疫情时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教师篇) 1、认识自己关爱自己 为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所有的情绪做一个总结,接纳我们曾经有过的紧张、焦虑、不安,可以使用“蝴蝶拍”心理减压技术,孤单时让自己感受关爱、焦虑不安时让自己平静、在面对压力时减少影响。双手交叉环抱自己的双肩,轻拍双肩,对自己说:“谢谢生命中曾经有你,现在我要回到我的课堂,我将更加平和、温暖。” 想想自己假期里最开始为孩子们制作PPT以及直播上课时的情景,感受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进步与收获,对自己说“我真棒,我做到了!” 2、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兴趣爱好 逐渐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提前适应开学的节奏,备课、授课、批改作业, 起床穿戴整齐,有仪式感,不要在床上办公,同时也要限制浏览手机的时间,过多蓝光辐射会引起失眠、头痛、眼部胀痛等;栽培花卉,培养情致,也绿化家居环境。

3、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带教班级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制定学生奖惩机制,阅读一些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需求,为教师寻求到适宜的管理技巧。4、增强身体免疫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我们抵御病毒的侵入,除了合理膳食当然,居家也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跳绳、快步走、正念冥想、八段锦、太极、瑜伽等运动方式。而正念冥想更能起到平和心境、增加事物接纳程度的作用。 5、理性应对做好防护 疫情整体形势好转,国内防控、救治成效喜人,但返校不代表就绝对安全了,因此正确应对的态度尤为重要。一方面,不要放松警惕,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做个人防护,或认为别人都带口罩,自己就安全了:另一方面,不要过度担心开学后接触人员较多,会被感染,过度的应对将导致焦虑不安、免疫力下降。因此,正确做好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们可提前准备几个口罩:正确佩带,取下口罩时,双手不触摸口罩的外面:与同事及学生说话保持一定距离:不对别人打喷嚏、咳嗽:废弃的口罩用单独的口袋装好丢弃:身体不舒服或发热要及时停课,并向校领导报告:在

学生心理调节方法指导

学生心理调节方法指导 1、对于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这类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在弄清原因的前提下,与学生谈心说理,耐心开解,以消除 他的恐惧不安情绪。 2、对于“自卑感重,自信心不足”类学生,教师应重点启发他们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要让他们明白,人的才能是多元的,这方 面不如别人,那方面却可能超出别人。高尔基童年饱受贫困、磨难,却成就了他的顽强与坚毅,贝多芬晚年遭受失聪之苦,却谛造了他 的伟大乐章。所以人不能丧失信心,相信通过努力总会取得一个属 于自己的成功。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如鼓励学 生参加各种活动。 3、对于“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心理辅导。坚强的意志是在与困难作斗争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教师应通过课内外一切 活动为学生锻炼意志创造条件。首先,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意志。有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退却, 或转向老师同学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 鼓励他们攻克堡垒,以锻炼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其次,可通过组 织学生参加劳动、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等方式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 4、对于“散漫懒惰,无心向学”类后进生的心理辅导。对他们要多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又重视培养他们的 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悉心地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此外,对他们应严格要求,要他们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逐步培养他们的纪律观念,当这类后进生有了点滴的进步时,教师 应及时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充分享受做一个好学生的乐趣,使其增 强信心争取更大的进步,从而慢慢改变其懒散厌学的作风。 5、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是教 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应持的态度,又是原则方法。每个学生都有 自己的自尊心,教师切忌对他们讽刺、挖苦、处罚,应亲近他们,

心理调适(学生篇)

后疫情时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学生篇)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寒假的平静,始料未及,却又避无可避,这是一场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的挑战。学生开学时间延迟了,教师也停课了!但我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冬天过去,春天还会远吗?疫情过后,教师、学生在开学前如何调适心理? 学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1、自我心理调适 面对疫情,大家经历了紧张、担忧、焦虑、恐慌一系列情绪反应。有的人担心自己被感染;有的人因为不能合理安排禁足在家的时间变得焦躁不安或是无心做事;有的人因为开学延迟,在家呆得烦闷,开始担忧自己的小升初考试、中考、高考,甚至出现了失眠、情绪低落。其实,这些都是在疫情的特殊环境下,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有很多同学通过我们的心理热线平台,做出了很好的心理调整。同学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低落情绪,不必过于担心、纠结。如果你的这些情绪在疫情控制后仍然呈现较长的持续时间,就会对学习、生活产生负面效应。自我心理调适可以帮助你平复这些情绪,比如做适量的体育运动、对朋友或家人倾诉、阅读、正念冥想、和大人一起做家务、朗诵等,均可起到缓解不安情绪的作用。 在担心害怕的同时,让我们懂得了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我们也要认识到人类进化本身就要经历与疾病不断斗争、共存的过程,开学即是回归常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也是一次生命教育,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弥足珍贵,白衣天使的大爱、无私付出,家人、朋友间的相互支持、鼓励,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相信生命在经历过洗礼后会更加美好。 2、合理作息时间 开启“收心”模式,按时起床—进食—上网课—体育运动—完成作业——阅读—睡觉。紧跟老师教学节奏,做到劳逸结合,让自己逐渐融入开学后的学习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