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耕作学考试复习资料

耕作学考试复习资料

耕作学考试复习资料
耕作学考试复习资料

基本原理,第一节,第四节

作物布局,设计,原理

复种方式

间种增产原理

轮作与连作茬口相关理论

土壤耕作全部(40%)

风蚀水蚀

耕作学:研究和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理论及其技术体系的科学

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即包括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两部分

养地制度:指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资源这一主要要素生产力为内容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土地培肥,土壤耕作,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农田基本建设等

种地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对作物的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间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轮作: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连作: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复种: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土壤耕作: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土壤耕性:土壤在耕作时反映出来的特性,它是土壤物理性与物理机械性等的综合表现

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在资源存在于人为影响可能范围内应实现的生产能力

风蚀:土壤颗粒被风吹失、移动、降落,破坏土壤的过程

水蚀:土壤微粒在水的作用下可产生垂直或沿地表的横向运动

酥脆阶段:当土壤水分逐渐增加,土粒四周形成水膜,但膜不厚,土粒不易滑动,胶结物质因遇水胶结力减弱,这时土壤酥脆易散,塑性很小,不会因耕作将土挤紧,耕地时犁易入地,结持力小,所以耕作阻力小,土壤易散碎,为耕地适期。这时土壤含水量约为田间持水量的40-60%,感观表现为地表干湿相宜,松软,脚踢表土易碎,抓一把5-10cm处的土,能手握成团,但不出水,手无湿印,落地即散

一、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的目的

1 通过合理的配比光、温、水、土、生物等自然资源以及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社会因素,提高

单位土壤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产量,满足社会需求

2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3 科学利用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 强烈的地域性——光温水汽等造成

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方面因素造成——光温水等的差异

2 明显的季节性——定性和定量

农业自然资源——热量、光照、水分等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农业生产依照季节变化,使作物生产与季节相适应,通过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种群,不失时机的合理搭配以充分利用全年的光照、水分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

3 生产的连续性

高需求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是连续的

种子的生命力(寿命)要求农产品本身的要求

农业生产要瞻前顾后统观全局

4 资源的分散性

5 经营的综合性

三、农业生存的三个车间(农业主产体系及其形成)

1 植物生产

(1)贮藏能量和物质的基本生产车间

(2)第一车间的结构、规模及其生产力,决定后续部门的结构与功能

(3)植物生产包括森林培育,草地经营以及农作物和饲料生产等三方面

2 动物生产

(1)动物将植物产品转化为人类的食物效能约2-18%

(2)动物转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仅占采食饲料、饲草的16-29%。其余则以粪便及其他排泄物的形式排出体外,采食的能量部分约33%用于呼吸,用于建成躯干的能量约18-36%,而31-49%的能量随粪便排出体外

3 土壤管理是农业的转化车间

(1)动物转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仅占采食的16-29%,粪便的能量约为31-49%

(2)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动物的粪便,植物的残体分解,同时为生存在土壤的多种微生物及其他原生生物提供生命物质与能量,并最终使有机物质无机化,重又为植物所利用

四、作物布局的内容与步骤(作物布局设计所需查清的条件)书本42

1 查清环境条件

(1)热量条件:≧0℃积温,≧10℃积温,年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无霜期、冬季最低温

(2)水分条件:年降水量与变率、各月降水量、干燥度、空气相对湿度、地表径流量、地下水(3)光照条件:全年与各月辐射量,年日照日数

(4)地貌:海拔高度、大地貌(山、盆地、高原)、小地貌(平原、洼地)、坡度、坡向

(5)土地条件:总面积、土地利用面积、耕地面积、水田、水浇地与旱地面积、人地比

(6)土壤条件: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平坦度、质地、土壤PH、有机质含量、NPK含量、土壤水分条件

2 明确对产品的需要

3 农作物生态适应性的确定

4 种植适宜区的划分

5 作物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的确定

6 作物组成的确定

五、粮食作物布局书本53

1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南方地区,稻谷为主

2 华北以冬小麦、玉米为主

3 东北以大豆、水稻、玉米为主

4 西南以春小麦、玉米、杂粮为主

5 青藏高原则以青稞、豌豆、春麦为主

六、复种——一年三熟制书本98

1 冬季双季稻三熟制:麦-稻-稻、油菜-稻-稻、蚕豆(豌豆)-稻-稻、绿肥-稻-稻

2 小麦(或大麦、元麦)-双季稻

3 两旱一水三熟制:小麦/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或花生-稻、小麦-早稻-泥豆、小麦-稻-花生

4 热三熟制:甘薯-稻-稻、花生-稻-稻

5 旱地三熟制:小麦/玉米/甘薯

七、为什么间(混)、套作能够实现密植效应,而又不出现过密的弊害呢?

答:主要原因是:分层用光、侧面用光、异质用光

1 分层用光:透光能充分、经济的利用光能,高位作物与矮位作物间(混)套作,对比单位。首先是全

田群体结构高矮相错,相当于单作物种植时的伞状结构,改变了单一群体的平面受光状态,而为分层用光。

当早晚太阳高度角小时,高度作物的叶片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阳辐射,矮位作物多接受高位作物对太阳光的反射光,而中午太阳高度角大时,能变高位作物减少向空中反射,强光能够多的透射到下层,为矮位作物的水平叶所截获利用,减少漏光,使更多叶片处于中等光下。

2 高位作物与矮位作物间(混)套作,高位作物除了能截获从上面射来的光线外,还增加了侧面受光,

侧面受光可增加高位作物中下部叶片的受光面积,改单作的平面用光为立体用光,同时光线由射到平面上改射到侧面上,使受光面积由小变大,由强光变为中等光,也提高了对光能的经济利用

3 采用喜光作物与耐荫作物合理搭配,还可以在采光上起到异质互补的作用,充分用光

4 通风能改善CO2的供应

采用高矮作物间套作,矮位作物的生长带成了高位作物通风送光的“走廊”,有利于空气流通,加速CO2的交流,并可减少群体内阻力和缩小叶表面边界层的厚度,减少输送的阻力,加强扩散。

八、间套作增益原理

1 空间上的互补与竞争

(1)作物群体内先分布的基本规律

(2)空间上的互补a合理的间(混)、套种b密植效应

2 是间上的互补与竞争

3 地下养分、水分的互补与竞争

4 生物间的互补与竞争

九、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

(一)忌连作的作物

1 茄科的马铃薯、烟草、番茄,葫芦科的西瓜、甜菜、亚麻等。连作时,作物生长严重受

阻,植株矮小。发有异常,减产严重甚至绝收。

原因:一些特殊病害和根系分泌物对作物有害,隔五六年

2 禾本科陆稻,豆科豌豆、大豆、蚕豆、菜豆,麻类大麻、黄麻,向日葵,辣椒

原因:病虫害所致,间隔三四年

(二)耐短期连作作物:甘薯、紫云英、苕子

(三)耐连作作物:水稻、甘蔗、玉米、麦类以及棉花等(耐一二百年)

十、各类作物茬口特性书本145

(一)禾谷类:

1 禾谷类作物的有机物总生产量比豆类作物要多

2 禾本科作物收获时比豆类作物落叶少,其数量一般约为总干重的10%左右

3 禾本科作物的残茬和根的C/N比率较豆科作物薯类高,分解较慢

4 禾本科作物的残茬和根系对20-30cm的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有较强的影响

5 禾本科作物属于耗地作物,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N、P等营养元素,只有5-12%由残茬和根

归还土壤,多数被籽实和秸秆带走离开农田

6 禾谷类根系分泌物一般对其他作物无害,根茬容易清除,特殊病虫少。

(二)豆类作物

1 豆科作物能增加和补充土壤中生物N的积累,对保持农田的N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2 粒用豆类作物的有机物生产总量少于禾谷类和薯类作物,但在整地生育期间,落叶可以留给土壤

较多,这对茬地土壤带来良好的影响

3 豆类作物生产的有机物残留给土壤的比率约占有机物生产量的30-40%,比禾本作物的比率大

4 豆科作物对土壤表层作用的同时,对下层土壤的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状况都可以发生一定的影响

5 大豆根系的C/N比较小,易于腐解,在老根腐解得过程中,随腐解随被附近的土壤吸收,留出根

的孔道。形成不同粒级的水稳性团粒,比玉米、谷子多。

6豆科作物吸收N养分的数量一般比禾本科作物要少

十一、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

1 松辟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

2 翻轮土壤

3 混拌土壤

4 平整地面

5 压紧土壤

6 开沟培垄,挖坑堆土,打埂做畦

十二、土壤蒸发三阶段

第一阶段:为地表气化或毛管水运动阶段

当土壤湿度在饱和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之间时,蒸发速度接近一常数,这时土壤水分(理处)过多,应采取排水和散墒措施。

当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达到田间持水量60-70%,即毛管断裂含水量时,这时蒸发速度由恒速转为急速下降,这时水分状况对作物生长最有利,也是保墒的关键时刻。土壤耕作措施主要是切断毛细管,使地表表面形成疏松的干土覆盖

第二阶段:是土壤液态水和气态水综合运行阶段

这时采用压紧土壤的措施,减少气态水的损失,同时地表也要有干土覆盖,以切断通向地表的毛细管

第三阶段:是气态水运行或土体内气化阶段

十三、降水和蒸发在一年中有规律的变化,使土壤水分也有明显变化,(图略)

可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冬季增墒聚墒阶段

由于夏秋季雨水下渗和秋季耕作保墒,冬季前土壤水分比较充足,入冬以后,土壤自土层向下层结冻,结冻得深度由于年份和地区的不同,一般为15-50cm

第二阶段:早春反浆保墒阶段

早春气温回暖,冻层的上下两头同时融化,中间的20-30cm的土层解冻最迟,表层经过结冻集聚的水分化冻后不能下渗而保存在原处造成土壤泥泞湿润,这时称为反浆期。可通过涝地耙地等防止水分蒸发

第三阶段:夏季蓄墒收墒阶段

七八月份进入雨季,土壤水分因降雨而得到补充,是蓄墒期,此时期应采取深松等耕作措施增加土壤蓄水

第四阶段:秋末保墒阶段

这时降水量减少,但土壤墒情尚好,若采用适当的耕作措施,就可以使土壤水分满足秋播或春播的需要

十四、耕法

1 旱田主要方法:a平翻耕法b东北地区垄作耕法c深松耕法

2 水田主要方法:a平翻耕法b旋耕耕法c深松耕法

耕法:(1)有几项有机配合的耕作措施所组成的耕作技术组合

(2)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的,创造的特耕层构造的耕作技术组合

十五、东北地区传统垄作耕法评价

1 垄作耕法具有垄耕的地面状态,四种不同松紧程度的耕层构造和波状封闭式的犁底层

2 垄作耕法的地面状态及耕层结构有利于一般的防旱和防涝

3 按现实垄距,垄高情况,垄体表面积比同行距的平作增加33%。同时,方头垄一天中与太阳终有垂

直入射角,因此白天垄体的温度高于平作,而晚间散热面较大,土壤温度低于平作的

4 原垄有利于有机质有积累

十六、平翻耕法的评价

十七深松耕法的评价

十八、影响水蚀的主要因素

1 降雨因素

2 土壤因素

3 地形因素

4 植被因素

十九、影响风蚀的主要因素

1 土壤侵蚀因素的大小:主要是土壤颗粒大小

2 垄体粗糙度因素

3 气候因素

4 田块块度因素

5 植被覆盖因素

药剂学考试重点

填空: 1、溶出度或释放度:普通片剂,规定在45min内溶出标示量得70%以上;缓控释制剂,规定至少取三个时间点,即在0、5~2h内累计释放约30%(考察突释),释放50%得时间点(考察释药特性),最后取样点得累计释放率为标示量得75%以上(考察释放就是否完全)。 2、中国药典规定得片剂崩解时限:普通片15min,薄膜衣30min,肠溶衣、糖衣1h 重量差异:糖衣片包衣前检查,薄膜衣包衣后。 3、制备高分子溶液要经过得两个过程有限溶胀与无限溶胀。 4、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制剂设备就是制备优良制剂不可缺少得三大支柱。 5、物料混合时,若各组分比例相差较大,宜采用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 6、缓控释制剂得释药原理有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与离子交换。 7、药物制剂得稳定性考察可以分为加速试验与长期实验。 8、脂质体得组成成分就是卵磷脂与胆固醇。 9、活性炭在酸性溶液中吸附作用强,使用之前应活化。 10、含有毒剧药品得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其她酊剂,每100g相当于原药物20g。 11、胃肠道吸收快慢顺序: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12、控制药物释放得机制: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离子交换。 13、滴丸常用基质,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PEG,非水溶性基质如硬脂酸,很少用;滴丸得冷凝液,水性有水与不同浓度乙醇,油性有液状石蜡。影响滴丸得因素:处方、药液温度、滴嘴得内外径、冷凝液温度与黏度、滴距、滴速。 14、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聚集得现象。 15、Krafft点:随温度升高,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得溶解度会增大,当升高至一定温度就是,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点,相应得溶解度即为该离子表面活性剂得CMC。

《宗教学概论》考试大纲

《宗教学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宗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的目的在于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该专业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专业素质和研究潜力。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理论分析能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掌握宗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世界宗教的基本知识。 2. 对宗教学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思想和重大事件及其发展和特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3. 正确使用相关专业术语,清楚分析问题,具有较高宗教学知识素养和文字论述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科目考试为闭卷考试,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总分150分。

I.名词解释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宗教学理论与宗教思想史的相关名词、概念、人物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给出简要的解释。 2. 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宗教学名词5个,每个名词6分,总分30分。 II. 简答题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根据宗教学理论与宗教思想史的相关知识能够简要回答问题,并合理展开必要的分析和总结。 2. 题型 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各个具体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共需回答3道简答题,每题20分,总分为60分。 III. 论述题 1. 考试要求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宗教学理论和宗教思想史给出有理有据的解答,并尽量展开理论分析和个人的见解,论述要具有逻辑性和合理性。 2. 题型

该部分共有2道论述题,每题30分,共计60分。 《宗教学概论》考试内容一览表

药剂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药剂学 一. 问答题 1.写出Stocks定律,并根据Stocks定律解释影响微粒的沉降速度的因素及可采用何种措施措施来减少微粒的沉降速度。 答:混悬粒子的沉降混悬剂中的微粒沉降速度服从Stocks定律:2r2 (pl-p2) g V=9式中,V-微粒沉降速度,r一微粒半径,pl,p2-微粒和介质的密度,nl- 分散介质的粘度,g一重力加速度。 由Stocks公式可见,微粒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微粒与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与分散介质的粘度成反比。因此为了减少微粒的沉降速度,可采用的措施有: (1) 减小微粒的半径, (2) 加入助悬剂。 2.浸出过程、影响浸出的因素? 答:浸出过程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变成浸出液的全部过程。 1) 浸润和渗透过程 2) 溶解和解析3) 扩散和平衡。 二. 填空题 1.药物给药系统包括微粒系统溶蚀性骨架脉冲给药系统、择时给药系统、自调式释药系统、经皮给药系统、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系统、粘膜给药系统。 2.由于流化沸腾制粒是在一台设备内可完成混合、制粒、干燥过

程,又称一步制粒。 3.一般而言,阳离子型表面活性的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小。 三. 名词解释 1.粘膜给药系统:经粘膜给药系统,是由至少一种粒径在500nm 以下的聚合物组装胶束与含有或不含药物的亲水性或水性基质混合制备成的经粘膜给药系统,包括贴片剂、软膏剂、凝胶剂、乳剂、水溶液制剂、水分散或混悬液型制剂等。 2.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值为该药物对某基质的置换价。 3.临界胶团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4.等张溶液:指渗透压力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5.G MP: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 6.热原: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7.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配制、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四. 计算题 1、硫酸锌滴眼剂中含属硫酸锌0.2%,硼酸1% 若配制500ml试

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1.应用Noyes-Whitne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 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 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 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 形成饱和层, 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 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 增加固体的表面积 2.提高温度 3. 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 4. 增加扩散系数 5.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 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颗粒。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4)润滑剂。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之间的摩擦 3.缓、控释制剂(一天给药2次)体外释放度试验至少取几个时间点?为什么? 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4.根据stoke’s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η 2)g / 9ρ 1- ρ答:Stocks定律:V = 2 r2( 是分散介质的粘度η 2为介质的密度;ρ 1为粒子的密度;ρr为粒子的半径,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

一、绪论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 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中药药剂学任务:学习、继承和整理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和经验;吸收和应用现代 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速中药药剂的现代化;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高原有药剂的质量;积极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加强中药药剂基本理论研究 3.中药药剂学地位作用:联系中医中药的桥梁,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性质选择剂型; 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5.三小三效五方便。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 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 6.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 1)药物与药品: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制剂:根据药典或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 药品,称为制剂。 3)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目前 常用的有40多种。 4)方剂:根据医师临时处方,将药物或制剂经配制而成,标明具体使用对象,用法和用量 的制品。 5)成药:系指可以不经医师处方公开销售的制剂 7.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夏禹时期已经发现曲,能酿酒和发现酒的作用;汤剂最早使用剂型,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记有药酒和汤剂:《五十二病方》记有丸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唐《新修本草》(载药844,特点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最早的药典;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第一部制剂规范,设立专门生产成药和专门经营管理的机构 8. 质量控制分析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 9. 药剂分类:按物态分类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和混悬液类剂型、固体分散体剂型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10.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1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药品生产过程中, 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GMP有国际性的、国家性的、和行业性的三种类型。GLP:指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北京大学宗教学专业考博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一、北京大学哲学系历年考博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课程中心)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此表格不包含:国学院、儒藏、高研院、儒学院 2、2016年北京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没有提供雅思、托福等英语成绩等级证明的同学,需要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 3、2016年北大哲学系,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根据素质审核结果和当年招生计划,原则上按照3:1的比例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根据生源情况可适当增减。 4、外语等级证明,必须提供以下至少一种证明的复印件,各种成绩证明3年内有效(以报名截止时间起算向前推算),复审时提供原件。 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考试时间等见学校通知); ②国家英语六级; ③TOEFL; ④雅思; ⑤GRE; ⑥小语种仅限于学校规定的法语、德语、日语、俄语,必须提供三年内的有效的语言水平证明。(北京大学哲学系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年份 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人数/录取人数(不含硕博连读)2013年 外语45分专业课60分92人/34人2014年 外语45分专业课60分64人/34人2015年外语45分专业课60分77人/34人

二、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人数初审复试内容 010107宗教学2013年4人 2014年3人 2015年8人 申请—考核制 1、笔试100分 宗教学方向:宗教学与宗教哲学 基督教方向:宗教社会学、中国基督教史 东正教、俄罗斯宗教哲学方向:东正教与俄罗斯 哲学 基督教哲学、宗教哲学方向:基督教哲学 宗教学、比较哲学方向:比较哲学与宗教学 中国佛教史、佛教哲学方向:中国佛教史与佛教 哲学 道教方向:道教史 2、面试100分 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领域的 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 等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8:1左右(竞争较激烈) 2、本专业有3个研究方向:01.宗教学、宗教哲学02.中国基督教史、宗教社会学03.宗教学、比较哲学04.基督教哲学、宗教学05.东正教、俄罗斯宗教哲学06.中国佛教史、佛教哲学07.道教史 3、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和哲学。 4、2016年北京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没有提供雅思、托福等英语成绩等级证明的同学,需要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 5、复试总成绩计算方法:笔试、面试各占50%,任意一项不合格不予录取。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北京大学宗教学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 三、申请制流程及打分项 申请制不同于以往的考试制,申请需要考生提交材料,其中最重要的是英语成绩等级证明和学术成果。英语成绩等级证明,可以是雅思、托福、GER、GMAT、四六级、专四专八等,也可以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拿过学历。这些不同形式的考试是有一个分数的限制的,具体要求各个学院是不同的。学术成果这一项,最重要的是你发表的论文、参加的学术会议以及做过的课题,没有发表论文得赶紧发表了,最好是有一篇北大和核心和两篇国家级期刊,否则很容易第一关就被刷掉。文章能自己写可

药剂学——中南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全

《药剂学》课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OTC即非处方药,指不需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开具的凭证就能在柜台上直接买到的药品。 2.剂型是指将药物制成适合于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不同给药形式。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容的综合性应用技 术科学。 4.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 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5.临界胶束浓度(CMC)系指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 6.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用来表示表面活 性剂的亲水亲油性的强弱。 7.潜溶剂是指能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8.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9.助悬剂系指能增加分散介质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的亲水性,或使混悬剂具有触变 性的附加剂。 10.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毒素,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能引起机体体温异常升高。 11.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辅料(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 , 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 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 12.黏合剂系指能使无黏性或黏较小的物料聚集黏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黏性的固体粉未或黏稠液 体。 13.配研法即当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难以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又称配研法)混合,即量小 的药物研细后,加人等体积其他药物细粉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14.气雾剂系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 成的制剂。 15.渗漉法是将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浸出溶剂从渗漉器上部添加,溶剂渗过药材层往下流动过程中浸出 有效成分的方法。 16.休止角是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下 测得的最大角。 17.制粒系指粉状、块状、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的颗粒状物 的操作。 18.置换价系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的重量之比。 19.肠溶胶囊系指将硬胶囊剂或软胶囊用适宜的肠溶材料制备而得,或用经肠溶材料包衣后的颗粒或小丸 充填于胶囊而制成的胶囊剂。 20.pHm:在pH-速度图中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横坐标,即为最稳定pH值。 21.包合物是一种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而形成的特殊的复合物。 22.聚合物胶束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胶体溶液。 23.脂质体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薄膜中所形成的超微球形载体制剂。 24.pH敏感脂质体应用用药局部的pH的改变而改变脂质体膜的通透性,引发脂质体选择性地释放药物。 25.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26.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围的 制剂。 27.固体分散体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 28.靶向制剂指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于 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结构的制剂。 29.经皮给药系统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透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一类制 剂。 30.纳米乳是由油、水、乳化剂及助乳化剂形成的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经热压灭菌或离心也不能使之分层, 热力学稳定的油水分散体系。乳滴粒径一般小于100nm。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20200625135839)

药剂学习题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A 型题】 1. 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 既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经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 合剂 B. 胶囊剂 C. 气雾剂 D. 溶液剂 E. 注射剂 3. 靶向制剂属于() . 第一代制剂B. 第二代制剂C. 第三代制剂 D. 第四代制剂 E.第五代制剂 4. 药剂学的研究不涉及的学科() A. 数学 B. 化学 C.经济学 D.生物学 E. 微生物学 5. 注射剂中不属于处方设计的有() A. 加水量 B. 是否加入抗氧剂 C. pH如何调节 D.药物水溶性好坏 E. 药物的粉碎方法 6. 哪一项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A. 溶液剂 B. 气雾剂 C. 片剂 D.乳剂 E.散剂 7. 关于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不正确的是() A. 临床用制剂和处方的研究 B. 指导制剂设 计、剂型改革 C.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D. 药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E. 药剂质量的临床监控 8. 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 A. 药品 B. 方剂 C. 制剂 D. 成药 E. 以上均不是 9. 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10. 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B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D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_人卫版

第一章绪论 1、药剂学: 研究药物制剂得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得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得需要而制备得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 3、制剂: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得需要而制备得不同给药形式得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 药剂学任务:就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得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得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得需要。 药物剂型得重要性: 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 药剂学得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得依据 第二章:药物制剂得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得概念 药物制剂得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得稳定性,就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得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得速度与程度。 药用溶剂得种类(一)水溶剂就是最常用得极性溶剂。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 (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得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得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5、酯类油酸乙酯。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得油相。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 溶剂得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得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得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得内聚能,也就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得一种量度。溶解度参数越大,极 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就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与时得浓度,就是反映药物溶解性得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得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得量浓度mol/L来表示。 溶解度得测定方法1、药物得特性溶解度测定法 药物得特性溶解度就是指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饱与溶液得浓度,就是药物得重要物理参数之一。 2.药物得平衡溶解度测定法具体方法:取数份药物,配制从不饱与溶液到饱与溶液得系列溶液,置恒温条件下振荡至平衡,经滤膜过滤,取滤液分析,测定药物在溶液中得浓度 影响药物溶解度得因素 1、药物溶解度与分子结构 2、药物分子得溶剂化作用与水合作用 3.药物得多晶型与粒子得大小 4.温度得影响 5.pH与同离子效应 6.混合溶剂得影响 7.填加物得影响 增加药物溶解度得方法有: 增溶,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得作用下,使其在溶剂中得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得过程。 助溶,难溶于水得药物由于加入得第二种物质而增加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得现象,称为助溶。制成盐类,一些难溶弱酸、弱减,可制成盐而增加其溶解度。 潜溶剂,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得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得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这种

2018四川大学宗教学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研途宝考研https://www.doczj.com/doc/a28805806.html,/zykzl?fromcode=2014大概在10月份之前我没怎么看政治,一是觉得枯燥看不下去,二是觉得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复习(一直到最后我都不知道政治怎么复习好)。很少用整块的时间去复习政治,每天都是挤出一点时间看一章红宝书。大概在11月份第二遍看到一半的时候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复印了培训机构的讲义来回看了几遍。平时偶尔也做做题,毕竟要培养做题的感觉。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培训机构和网上的各种冲刺讲义和预测题复印了一些,看看讲义,做做题。最后买了肖秀荣和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考前一天毕老师给我们把政治大概过了一遍,重点讲了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就这样第二天就上考场了。 英语。第一年英语考了39让我颜面无存。一战惨败是因为死记硬背单词,没有认真做题,作文也没准备。再加上运气差碰上变态的出题老师。后来做真题发现10年之前的真题与10年的难度系数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二战12月份之前我每天只做一篇阅读,然后看分析,通读全文,不懂的地方看中文翻译。我无法在低正确率中进行盲目的题海战术,这简直是自残。 然后每天看一篇大作文的范文,11月真题做到第二遍时,每天坚持写一篇大作文,开始很困难,写到三到四篇时,你会发现至少在写作速度上大大提高了。这样在考场上能给你节省宝贵的时间去做别的题。12月份的时候买了张剑的150篇下(提高篇)——里面题目相当之变态,难度高于真题。有些文章600+的词汇量,再加上大量的生词和长句,直接让人崩溃。我每天坚持在固定时间做完4篇。最开始正确率只有20%,甚至只有10%的正确率。我安慰自己说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坚持几天之后正确率开始上升,最高时达到70%,稳定保持在50%-60%。这给予我很大自信心,而在考场上自信以及做题感觉是很重要的。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之前的单词积累和对真题的掌握。另外到12月初看完了大部分的英文版的《哲学经典选读》,这一方面巩固了单词,习惯了老长老长的复合句,也培养了语感。 作文。不管是大作文还是小作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多读多写,只要能坚持两周到一个月一定会有成效的。因为你看的多了,读得多了,写得多了,沉淀的自然就多了。个人觉得光凭最后几天背模板恐怕得不了多少分。毕竟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搞定了阅读和作文,我建议多花点时间在新题型上。因为它的性价比很高,你想想,完型20个空才10分,但是新题型5个空就值10分,所以考场上宁愿多花点时间在新题型上。而且大家在完型上的得分都不高拉不开距离。完型要是有时间就好好做,没时间就朦吧,朦也能朦三四分,跟仔细做差不多。当然高手除外! 专业课。参考书籍:《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著),07年之前川大指定的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史》、《宗教学原理》(陈麟书、陈霞著)。资料:研途宝至善川大考研网的《2018四川大学哲学通论考研复习精编》。 专业一;哲学概论。通读了《大问题》了解了各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然后主要看西方哲学史,邓的西哲史很薄,但是内容很全,而且你能看出每位哲学家对于先贤思想的承继。西哲史主要分希腊哲学、教父哲学、早期经验主义哲学、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新黑格尔派,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哲学,以及英国实证主义哲学。

药剂学复习资料

药剂学 名解 1、剂型:把药物制备成适合于医疗预防应用,并具有与一定给药途径相对应得形式。 2、制剂:以剂型体现得药物得具体品种,能直接用于患者。 3、透皮吸收促进剂:就是指能够促进药物制剂中得主药更快或更多地透入皮肤内或透过皮肤进入循环系统,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得一大类物质。 4、软膏剂: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得具有一定稠度得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 5、胶束:当表面活性剂得正吸附到达饱与后,浓度再增加时,其分子得亲油基团向内并相互吸引,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得缔合体,称为胶束。 6、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得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7、灭菌制剂: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得微生物繁殖体与芽孢得一类药物制剂。 8、无菌制剂: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得不含任何活得微生物繁殖体与芽孢得一类药物制剂。 9、表面活性剂:能使液体表面张力发生明显降低得物质称为该液体得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中含有极性得亲水基团与非极性得疏水基团。 10、乳化剂:有较强得乳化能力,易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得乳化膜以制备稳定得乳

剂。 11、助溶:在药剂学处方设计中,根据药物得性质与结构特点,有时通过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得分子间络合物、复盐、缔合物等以增加难溶性药物得溶解度。该增加药物溶解度得作用称为助溶。 12、潜溶: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得溶解度,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一定比例时,药物得溶解度出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 13、增溶作用:增溶作用指在水溶液中非表面活性剂得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可使难溶或不溶于水得有机物得溶解度大大增加得现象。 14、最大增溶浓度: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g 时增溶药物达到饱与得浓度即为最大增溶浓度(MAC)。 15、崩解剂:促使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得赋形剂。除口含片、舌下片、植入片、长效片外,其她片剂均需加入崩解剂。 16、润滑剂:润滑剂、助流剂及抗粘着剂统称润滑剂。 17、填充剂:加入物料中可以改善物料性能,或能增容、增重,降低物料得成本得固体物质。通常不含水、中性、不与物料组分起不良作用得有机物、无机物、金属或非金属粉末等均可作为填充剂。 18、黏合剂:系指依靠本身所具有得黏性赋予无黏性或黏性不足得物料以适宜黏性得辅料。 19、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得制剂。 20、控释制剂:指药物能在预定得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

药剂学试题4

(注意:第一至三项请答于答题卡上,其余项答在试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A 型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 单糖浆为蔗糖的水溶液,含蔗糖量( ) A 85%(g/ml )或64.7%(g/g) B 86%(g/ml)或64.7%(g/g) C 85%(g/g)或64.7%(g/ml) D 86%(g/ml)或65.0%(g/g) E 86%(g/ml)或65.7%(g/g) 2. 作为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其最合适的HLB 值为( ) A 15-18 B 4-9 C 3-8 D 6-10 E 12-15 3. 苯巴比妥在90%乙醇中溶解度最大,90%乙醇是苯巴比妥的( ) A .防腐剂 B .助溶剂 C .增溶剂 D .抗氧剂 E .潜溶剂 4. 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 ) A .乳化剂 B .抗氧剂 C .增溶剂 D .防腐剂 E .矫味剂 5. 混悬剂中结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药物密度较大 B .粒度分布不均匀 C .δ电位降低 D .分散介质粘度过大 E .药物溶解度降低 6. Krafft 点越高的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 )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不变或变小 E .不确定 7. 用干胶法制备乳剂时,如果油相为植物油时油、水、胶的比例是( ) A .2:2:1 B .3:2:1 C .4:2:1 D .1:2:4 E .1:2:1 8. 往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时,控制ξ电势在( )范围内,能使其恰好产生絮凝作用? A .5-10mv B .10-15mv C .20-25mv D .15-20mv E .25-30mv 9. 滴鼻剂pH 应为( ) A .4-9 B .5.5 C .4-6 D .5.5-7.5 E .5-8 10. 制备注射剂的环境区域划分哪一条是正确的( ) A 精滤、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B 精滤、灌封、安瓿干燥灭菌后冷却为洁净区 C 配制、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D 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E 配制、精滤、灌封、灯检为洁净区 11. 氯化钠的等渗当量是指( )

药剂学第七版考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常考试题集锦 一、名词解释 1.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A卷考题)P37 2. Krafft point:即克拉夫特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温度较低时溶解度很小,但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当到达某一特定温度时,溶解度急剧陡升,把该温度称为克拉夫特点。(A卷考题)P41 3. cloud poi ng:即昙点,也称为浊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 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但冷后又可恢复澄明。这种由澄明变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这个转变温度称为昙点。(B卷考题)P42 4. 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 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A卷和B卷考题)5. 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体,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剂型。(B卷考题) 6. 碘值:脂肪不饱和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100g脂肪所摄取碘的克数。检测时,以淀粉液作指示剂,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液进行滴定。碘值大说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其不饱和程度高。 7. 酸值:酸值又称酸价。是指中和1g天然脂肪中的游离酸所需消耗氢氧化钾 的毫克数。酸值的大小反映了脂肪中游离酸含量的多少。P194 8. Pyrogen: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热原=内毒素=脂多糖。 9. 增溶 10. 置换价 11. F0 值 12. Prodrug:前体药物,也称前药、药物前体、前驅藥物等,是指经过生物体内转化后才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前体药物本身没有生物活性或活性很低,经过体内代谢后变为有活性的物质,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加强靶向

宗教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宗教:宗教是人们用幻想反映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这种力量既 包括自然力量,也包括社会力量。在宗教里,这些力量是以超人间的形式表现。对这种力量人们往往视以崇拜的仪式来与之建立对自己有利的关系。 2、人为宗教:人为宗教是相对原始的自然宗教而言的。它是指借助于有意识 的人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阶级特征的神学观念性和宗教组织严密的宗教。它具有很强的人为因素。 3、图腾:图腾是每个氏族认为自己源于某一动植物。他们把该动植物视为自 己的亲属祖先。在古代,人们禁止杀食图腾动物,同一图腾的人不准结婚。 相信图腾祖先是氏族的保护者。认为现存的图腾动植物的兴衰象征氏族的兴衰,对图腾动物加以保护。 4、宗教基本命题:指使宗教得以存在和立足的一种理论观念。这些理论观念 基本上对各种不同的宗教所共同具有。 5、灵物:灵物是人们在行使巫术的过程中根据人们的神性观念把具有可以产 生某种神秘影响的某种特征的事物视为灵性之物。 6、巫术:根据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神秘联系而运用某种神秘的手段去达到控制 对象的目的或满足人们的某种愿望的操作方式。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7、宗教学:以对宗教现象的研究来对宗教的性质产生发展以及与宗教有关的 问题进行理论阐明的学科,它的目的就是在于揭示宗教的本质以及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8、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 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取了古代流传下来的鬼神祭祀、民间信仰、神话传说、方技巫术,以道家黄老之学为旗帜与理论支柱。以修真悟道、羽化登仙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宗教。 简答题: 1、恩格斯关于宗教的解释为什么可以作为宗教的定义。 A、世界上没有本质上不是“幻想的反映”的宗教含义 B、它揭示了宗教幻想的内容和对象乃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 量” C、它说明宗教观念采取了超人间的特殊表现形式 2、从对待宗教的态度看,宗教研究领域主要有哪几个学派? A、神学宗教学,以唯心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社会的宗教现象,目的在于 为上帝和神明宗教和教义,信仰和虔诚的神圣性,永恒性和必要性提 供种种说明和解释 B、非神学宗教学,在研究上相对摆脱了神学宗教学家的立场,他们立足客 观的态度来研究宗教和说明宗教现象。 C、无神论宗教学,主张无神论,批判宗教,人神论。 D、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在一切旧无神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是无 神论的最高形式。 3、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与无神论宗教学有什么异同? A、旧无神论学派在自然观上虽然是唯物主义的,但社会观却是唯心的,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药剂学》复习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药剂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 C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佛洛伦斯药典 E.中华药典 2.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如加入碘化钾,可明显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I2 + KI→ KI3,其中碘化钾用作( C )。 A.潜溶剂 B.增溶剂 C. 助溶剂 D.润湿剂 E.乳化剂 3.将Span-80(HLB值为 4.3)35%和Tween-80(HLB值为1 5.0)65%混合,此混合物的HLB值为( D )。 A.9.7 B.8.6 C.10.0 D.11.26 E.7.8 4.下列物质属于液体制剂中半极性溶剂的是( C )。 A.水 B.脂肪油 C.聚乙二醇 D.液体石蜡 E.乙酸乙酯 5.西黄蓍胶在混悬剂中的作用是( A )。 A.助悬剂 B.稀释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 E.反絮凝剂 6.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E )。 A.干热灭菌 B.热压灭菌 C.煮沸灭菌

D.紫外线灭菌 E.滤过除菌 7.输液配制通常加入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不包括( C )。 A.吸附热原 B.吸附杂质 C.稳定剂 D.吸附色素 E.助滤剂 8. 下列哪个不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 D )。 A.溶胶剂 B.乳剂 C.混悬剂 D.高分子溶液剂 E.乳浊液 9.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0ml,用氯化钠调节等渗,求所需氯化钠的加入量。(已知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12℃,1%氯化钠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58℃)(E) A.0.2g B.0.35g C.0.38g D.0.52g E.0.48g 10.中药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不包括( C )。 A.粒度 B.外观均匀度 C.干燥失重 D.水分 E.微生物限度 11.缓释片制备时常用的包衣材料是( D )。 A.CAP B.MC C.HPC D.EC E.HPMC 12.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胶囊剂可不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D ) A.装量差异 B.外观 C.微生物限度 D.崩解时限 E.含量均匀度 13.甘油常用作乳膏剂的(A )。

工业药剂学试题

《工业药剂学》试卷一 1.剂型:药物经加工制成的适合于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 2.渗漉法:是将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中,在药粉上连续填加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动态浸方法。 3.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的基质重量之比。 4.热压灭菌法:在热压灭菌器内,利用高压蒸汽使菌体内蛋白凝固而达到灭菌效果。 5.软膏剂:指原料药、药材、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 1.根据赋形剂在制备片剂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同,可分为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湿剂。 2.预测固体湿润情况,0.<θ<90.表示液滴在固体面上可以润湿。 3.三氯叔丁醇为注射剂的附加剂,具有抑菌剂和局部止痛剂作用。 4.一般膜剂最常用的成膜材料为聚乙烯醇,其外文缩写PVA,其性质主要是由其分子量和醇解度决定。 5.倍散较为适宜的赋形剂为乳糖。 6.滴丸剂的基质可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大类。 7.玻璃瓶输液剂的灭菌温度为115℃时间为 30min;塑料袋输液剂的灭菌温度为109℃时间为45min。 8.输液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有澄明度检查、不溶性微粒检查、热源检查、无菌检查。 9.现需配发硫酸阿托品散1mg×10包,应取硫酸阿托品千倍散0.01g。 1(√)粉碎小量毒剧药应选用玻璃制乳钵。2(× )表面活性剂作为O/W型乳化剂其HLB 值应为15-18。 3(√)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商品名称是吐温8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卫生部制定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5(√)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粘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是淀粉。 6(√)生物制品.抗生素适宜的干燥方法是冷冻干燥。 7(×)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大小,一般是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 8(×)热压灭菌时,压力表指针开始上升时即可计算灭菌时间。 9(√)栓剂浇注后应于起模后把模孔上多余部分切掉 10(× )GLP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 11(×)眼膏基质的组成为白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 12(√)麻醉药品处方保存期为三年。 13(×)干胶法制初乳时,液状石蜡:水:胶比例为4:2:1。 14(√)输液剂灌封室消毒后的菌落数应控制在2个以下。 15(√)虫蜡常用作片剂包糖衣打光物料 1.下列化合物能作气体灭菌的是( D )。 A.乙醇 B.氯仿 C.丙酮 D.环氧乙烷 E.二氧化氮 2.焦亚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剂,最适用于( A )。 A.偏酸性溶液 B.偏碱性溶液 C.不受酸碱性影响 D.强酸性溶液 E.强碱性溶液 3.胃蛋白酶合剂属于哪种制剂( D )。 A.混悬液型 B.溶液型 C.乳浊液型 D.胶体溶液型 E.溶胶剂型 4.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D )。 A. 制成盐类 B. 制成酯类 C .加增溶剂 D.加助溶剂 E .采用复合溶剂

自考药剂学复习重点

自考药剂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的科学。 2、剂型:适合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3、制剂:将原料药物制剂成适合临床需要且符合一定质量要求的药剂。 4、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印并由政府颁发发行,所以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5、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填空、选择、简答 1、制剂的基本质量要求:有效、安全、稳定、使用方便。 2、药典中记载的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3、药典是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 4、药物剂型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乳浊型、溶胶型、混悬液型(前4种可归纳为液体分散型)、气体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5、处方分类: ①法定处方: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②医师处方: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后,对特定患者的特定疾病而开写给药局的有关药品、给药量、给药方式、 给要天数以及制备等的书面凭证。具有法律约束力。 ③协定处方:一般是根据某一地区或某一医院日常医疗用药需要,由医院药剂料与药师协商共同制订的处。 ④生产处方:大量生产制剂时所列制剂的质量规格、成分名称、数量及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规程性文件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 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是指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 2、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3、胶束增溶:水不溶或微溶性的物质,在胶束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加。 填空、选择、简答 1、表面活性剂分为:1)非离子型 2)离子型: 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⑴肥皂类:碱金属皂、碱土金属皂、有机胺皂。 一价金属皂:水包油;二、三价金属皂::油包水 ⑵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⑶磺酸化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阴离子、亲水>亲油 ③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2、卵磷脂是天然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来源于大豆(豆磷脂)和蛋黄(卵磷脂) 3、脂肪酸山梨坦:商品名为斯盘,HLB值为1.8——3.8 4、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吐温 5、聚氧乙烯:商品名①卖泽;②苄泽;③泊洛沙姆;④普流罗尼克 6、临界胶束浓度——CMC;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值越大亲水性越强,越小亲油性越强; P22计算和2-4的图重点 7、HLB值公式 8、大部分具有聚氧乙烯基,除了PluroniC外,都具有起昙和昙点的。 吐温是有昙点和起昙的现象。 第三章溶解理论 名词解释 1、溶解度:只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压力下),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能溶解溶质的量。 2、增溶: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3、助溶: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复盐、缔合物等,而增加药物溶解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