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15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

年产15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

年产15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
年产15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年产15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English Topic: The year produces150,000 tons to synthesize an ammonia to take off sulphur work a segment a technological design

姓名:

指导老师:

2013年12月5日

前言

本设计是年产15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的工艺设计。对合成氨和脱硫工艺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概述。着重详细介绍了脱硫工段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生产流程、技术指标、热量衡算及物料衡算以及设备计算和选型等内容。就脱硫车间的工艺生产流程,着重介绍化工设计的基本原理、标准、规范、技巧和经验。本书内容是根据湖北省襄樊市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脱硫车间的生产实际情况而编著的,一些工艺参数都是以工厂实际生产为准。

编写本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理论联系实际、简明易懂、经济实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襄樊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系田志高老师的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有限,书中错误与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8年11月

目录

前言 (2)

摘要 (5)

ABSTRACT (6)

1.总论 (7)

1.1概述 (7)

1.1.1栲胶的组成及性质 (8)

1.1.2栲胶脱硫的反应机理 (8)

1.1.3生产中副产品硫磺的应用 (9)

1.2文献综述 (9)

1.3设计任务的依据 (10)

2. 流程方案的确定 (11)

2.1各脱硫方法对比 (11)

2.2栲胶脱硫法的理论依据 (11)

2.3工艺流程方框图 (12)

3. 生产流程的简述 (13)

3.1简述物料流程 (13)

3.1.1气体流程 (13)

3.1.2溶液流程 (13)

3.1.3硫磺回收流程 (13)

3.2工艺的化学过程 (13)

3.3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14)

3.3.1 影响栲胶溶液吸收的因素 (14)

3.3.2 影响溶液再生的因素 (16)

3.4工艺条件的确定 (17)

3.4.1 溶液的组成 (17)

3.4.2喷淋密度和液气比的控制 (17)

3.4.3 温度 (18)

3.4.4再生空气量 (18)

4.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0)

4.1物料衡算 (20)

4.2热量衡算 (22)

5. 设备计算及选型 (26)

5.1脱硫塔的设计计算 (26)

5.1.1塔径计算 (26)

5.1.2填料高度计算 (27)

5.2喷射再生槽的计算 (28)

5.2.1 槽体计算 (28)

5.2.2 喷射器计算 (31)

6. 车间布置说明 (34)

7. 三废治理及利用 (34)

7.1废水的处理 (34)

7.1.1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34)

7.1.2废水处理工艺 (34)

7.2废渣的处理 (34)

7.2.1废渣的来源 (34)

7.2.2废渣的处理工艺 (34)

参考文献 (36)

附录 (37)

工艺流程图 (37)

脱硫塔装配图 (37)

车间平面布置图 (37)

致谢 (38)

年产6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

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

年产6万吨合成氨脱硫工段工艺设计是由指导老师指定产量确定的生产规模,结合生产中收集的各类生产技术指标而设计的。本设计所采用的是栲胶脱硫法,其主要原料是半水煤气和脱硫液。本设计详细的介绍了合成氨脱硫工段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热量衡算、物料衡算,以及设备选型、厂房布置和三废处理。本设计在脱硫效率和再生率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

[关键词]:栲胶脱硫法脱硫液脱硫塔

The year produces 60,000 tons to synthesize an ammonia to take off sulphur work a segment a technological design

Name of stendent:

Director:

Abstract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60,000 tons of synthetic ammonia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design is specified by the teacher determine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output, with production internship in the collection of various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designed to target.

This design is used by the desulfurization extract, its main raw materials and semi-water gas desulfurization liquid.

The detailed design of the Section on the production of ammonia desulfurization principle, process, technology parameters, the heat balance, the material balance and the selection of equipment, plant layout and waste treatment.

The design of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rate of a breakthrough. [Keyword]: tannin extract to take off a sulphur method take off a sulphur liquid take off sulphur tower

1. 总论

1.1 概述[1]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用途很广。在农业方面,以氨为主要原料可以生产各种氮素肥料,如尿素、硝酸铵、碳酸氢氨、氯化铵等,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料。液氨本身就是一种高效氮素肥料,可以直接施用。目前,世界上氨产量的85%—90%用于生产各和氮肥。因此,合成氨工业是氮肥工业的基础,对农业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合成氨工业对农业的作用实质是将空气中游离氮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态氮,这一过程称为固定氮。

氨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制药、炼油、纯碱、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含氮无机盐等工业。将氨氧化可以制成硝酸,而硝酸又是生产炸药、染料等产品的重要原料。生产火箭的推进剂和氧化剂,同样也离不开氨。此外,氨还是常用的冷嘲热讽冻剂。

合成氨的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高压、催化、特殊金属材料、固体燃料气化、低温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尿素的甲醇的合成、石油加氢、高压聚合等工业,也是在合成氨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氨及氨加工工业已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部门。

在合成氨工业中,脱硫倍受重视。合成氨所需的原料气,无论是天然气、油田气还是焦炉气、半水煤气都人含有硫化物,这些硫化物主要是硫化氢(H2S)、二硫化碳(CS2)、硫氧化碳(COS)、硫醇(R—SH)和噻吩(C4H4S)等。其中硫化氢属于无机化合物,常称为“无机硫”。

天然气中硫经物的含量(标准状态)一般在0.5—15g/ m3的范围内,有机硫以硫醇为主,在气田经过粗脱磙处理后的天然气,硫化物的含量(标准状态)在20—100mg/ m3左右。

合成氨在生产原料气中硫化物虽含量不高,但对生产的危害极大。

①腐蚀设备、管道。含有H2S的原料气,在水分存在时,就形成硫氢酸(HSH),腐蚀金属设备。其腐蚀程度随原料气中H2S的含量增高而加剧。

②使催化剂中毒、失活。当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含量超过一定指标时,硫化物与催化剂活性中心结合,就能使以金属原子或金属氧化物为活性中心的催化剂中毒、失活。

包括转化催化剂、高温变换催化剂、低温变换催化剂、合成氨催化剂等。

脱硫的任务是除去原料气中的各种硫化物,同时硫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应加以回收和利用。因此,无论原料来源如何,合成氨原料必须首先脱硫。 1.1.1 栲胶的组成及性质

栲胶是由植物的皮(如栲树,落叶松)、果(如橡椀)、叶(如漆树)和干(如坚木、栗木)的水淬液熬制而成。栲胶的主要成分是丹宁,丹宁是化学结构十分复杂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大量邻二或邻三羟基酚。多元酚的羟基受电子云的影响,间位羟基比较稳定,而连位或邻位羟基则很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用于脱硫的栲胶属于水解类热溶栲胶,在碱性溶液中更容易氧化成醌类;已氧化的栲胶在还原过程中氧取代基又被还原为羟基。

虽然丹宁各组分的分子结构相当悬珠,但它们都是具有酚式结构的多羟基化合物,有的还含有醌式结构,这就是栲胶能用于脱硫过程的原因。 1.1.2栲胶脱硫的反应机理

栲胶法脱硫属于湿法脱硫 ,是利用碱性栲胶[T(OH)O 2]的水溶液吸收半水煤气中的 H 2S ,然后借助栲胶和矾作为载体和催化剂将吸收的H 2S 转化为单质硫,发生吸收反应后的栲胶溶液利用空气在溶液再生槽中进行再生,然后进入溶液循环槽重复循环使用。其脱硫反应机理如下: 1) 碱性溶液吸收 H 2S 的反应 :

Na 2CO 3 + H 2S = NaHS + NaHCO 3 NaHCO 3+H 2S =NaHS+CO 2+H 2O

2) NaHS 与偏钒酸钠反应生成焦钒酸钠:硫氢化钠与偏钒酸钠反应生成焦钒酸钠,析出单质硫。

2NaHS + 4NaVO 3 + H 2O = Na 2V 4O 9 + 4NaOH + 2S

3) 将 Na 2V 4O 9 氧化成偏钒酸钠:醌态栲胶氧化四价钒络离子为五价钒络离子使钒络离子恢复活性而醌态栲胶被还原为酚态栲胶失去活性。

332942)(242)(2OH T NaVO NaOH O OH T O V Na +=++

4) 还原态栲胶的氧化:酚态栲胶被氧化获得再生,同时生成H 2O 2。

222232)(22)(2O H O OH T O OH T +=+

O H NaVO O V Na NaOH O H 23942223422+=++

H 2O 2+NaHS =H 2O+S+NaOH

1.1.3生产中副产品硫磺的应用

硫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肥料工业是硫的最大用户, 硫磺的其它用途包括炸药、钢铁酸洗、医药食品工业、安全剥离、水处理、橡胶、电解工业、催化剂、颜料、化学品、硫磺胶泥、硫磺混凝土、醇类、黏合剂、农药、黑色火药、鞭炮等。作为易燃固体,硫磺主要用于制造硫酸、染料和橡胶制品,也应用于医药、农药、火柴、火药和工业陶瓷、建材制品辅助材料等工业部门。 1.2 文献综述

由于生产合成氨的各种燃料中含有一定的硫,因此所制备出来的合成氨原料气中,都含有硫化物,其中大部分是无机硫化物硫化氢(H 2S ),其次还含有少量的的机硫化物,如二硫化碳(CS 2)、硫氧化碳(COS )、硫醇(R —SH )和噻吩(C 4H 4S )等。原料气中硫化物的含量取决于气化所用燃料中硫的含量。以煤为原料制得的煤气中一般含硫化氢1—6g/ m 3 ,有机硫化物0.1—0.8g/ m 3 。用高硫煤作原料时,硫化氢高达20—30g/ m 3 。天然气、轻油及重油中硫化物含量,因产地不同,差别很大。

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对合成氨生产危害很大,不仅能腐蚀设备和管道,而且能使合成氨生产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例如,天然气蒸汽所用镍催化剂,要求原料烃中总硫含量小于0.5cm 3 / m 3 ,铜锌系低变催化剂要求原料气中总硫含量小于1mg/ m 3 ,若硫含量超过上述标准,催化剂将中毒而失去活性。此外,硫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应予以回收。因此,原料气中的梳化物,必须脱除干净。脱除原料气中硫化物的过程,称为脱硫。

目前原料气脱硫的方法很多,据统计达四五十种。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还会开发出新的脱硫方法。按脱硫剂的物理形态分为干法(脱硫剂为固态)和湿法(脱硫剂为液态)两大类。

干法脱硫又分为吸附法——以活性炭、分子筛为脱硫剂;接触反应法——以氧化锌、氧化铁等为脱硫剂;加氢转化法——以钴钼为催化剂,先将有机硫转化为H 2S ,

再脱除。干法脱硫具有郊率高、设备简单、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但脱硫反应速度慢,脱硫过程是间歇操作,设备庞大;在脱硫剂使用后期,脱硫效率和阻力变大,脱硫剂阻力变大,脱硫剂再行困难。因此,大型合成厂广泛将此法用于业精细脱硫。

湿法脱硫又分为化学吸收法(按脱硫溶液与H2S发生的反应,又分为中和法如乙醇胺法和氧化法如ADA法、氨水催化法等)、物理吸收法(如低温甲醇洗涤法等)和物理化学吸收法(如环丁砜法等)。湿法脱硫有着明显的优点,即脱硫剂是便于输送的液体、可以再生并能回收硫磺,构成一个连续的脱硫系统。但此法净化度不高,出口含硫量在20——100 cm3 / m3 。当原料气含硫较高时,宜先采用湿法脱去大量的硫,然后串联干法精脱,以达到工艺上和经济上都合理的要求。

这么多湿式氧化法的脱硫方法,如果对它们之间的优缺点都进行比较,是很困难的。传统的中型氮肥厂,以前对改良ADA法和栲胶法用的比较多;对小型氮肥厂,以前对苯二酚法用得较多。对氮肥厂来说,采用什么方法,它有多种因素决定,有半水煤气硫含量高低的问题,有操作费用的问题,有习惯性的问题,有改造资金的问题等等。因此即便有一种方法有明显的优势,他也不一定就很快采用。

1.3 设计任务的依据

本课题是指导老师为提高毕业生设计能力而选定的。

2. 流程方案的确定

2.1 各脱硫方法对比[2~5]

脱硫方法很多,按脱硫剂物理形态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前者所用脱硫剂为固体,后者为溶液。当含硫气体通过这些脱硫剂时,硫化物被固体脱硫剂所吸附,或被脱硫溶液所吸收而除去。

湿法脱硫主要用于脱除原料气中硫化氢。根据脱硫溶液吸收过程性质的不同,湿法脱硫又可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和物理化学吸收法三种。

化学听收法在化学吸收法中,脱硫溶液与硫化氢发生了化学反应。按反应不同,化学吸收法分为中和法和湿式氧化法。中合法,用弱碱性溶液为吸收济,与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硫化氢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硫氢化物而除去。吸收了硫化氢的溶液,在减压、加热的条件下,使硫氢化物分解放出硫化氢,溶液再生后循环使用。中和法主要有烷基醇胺法、氨水法和碳酸法等。湿式氧化法,用弱碱性溶液吸收原料气中的硫化氢,生成硫氢化物,再借助溶液中载氧体(催化剂)的氧化作用,将硫氢化物氧化成元素硫,同时获得副产品硫磺,然后还原载氧体,再被空气氧化成氧化态的载氧体,使脱硫溶液得到再生后循环使用。根据所用载氧体的不同,湿式氧化法主要有蒽醌二磺酸钠法(简称ADA法)、氨水对苯二酚催化法、铁氨法、硫酸锰-水杨法、硫酸锰-水杨酸-对苯二酚法(简称MSQ法)、改良砷碱法和栲胶法等。与中和法相比,湿式氧化法脱硫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净化度高,能直接回收硫磺。目前国内中、小氨厂绝大部分采用湿式氧化法脱硫,因此原料气中有机硫含量高时,变换后气体中硫化氢含量增加,需要经过二次脱硫。

物理吸收法是依靠吸收剂对硫化物的物理溶解作用进行脱硫的。当温度升高、压力降低时,硫化物解吸出来,使吸收剂再生,循环使用。吸收剂一般为有机溶剂,如甲醇、聚乙二醇二甲醚、碳酸丙烯酯等。这类方法除了能脱硫化氢外,还能脱除有机硫和二氧化碳。生产中往往用这些溶剂,同时脱除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硫化物和二氧化碳。

物理化学吸附法用环丁砜的烷基醇的混合溶液,脱除原料气中硫化物的过程,属于物理化学吸收过程,称为环丁砜法。溶液中的环丁砜是物理吸收剂,烷基醇胺为

化学吸收剂。我国有少数中型氨厂采这种方法脱硫。

干法脱硫是用固体脱硫剂,脱除原料气中硫化物。优点是既能脱除硫化氢,又能脱除在机硫,净化度高,可将气体中硫化物脱除至1cm3/m3以下。缺点是再生比较麻烦或者难以再生,回收硫磺比较困难,设备体积较大,有些为间歇操作,一般只作为脱除有机硫和精细脱硫的手段。在气体中含硫量高的情况下,应先采用湿法除去绝大部分的硫化氢,再采用干法脱除有机硫的残余硫化氢。常用的干法脱硫有氧化锌法、钴钼加氢法、活性炭法、分子筛法等。

目前我国以天然气的轻油为原料的大型氨厂,通常先采用烷基醇胺等湿法,除去天然气或轻油中大部分硫化物。以煤和重油为原料的大型氨厂,用甲醇洗法脱除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绝大部分中小型氨厂,均采用湿式氧化法脱除原料气中的硫化物,部分厂采用氧化锌等干法脱除残余的硫化物,有铜洗的氨厂,经过湿式氧化法脱硫后不再设置干法脱硫,因为铜洗过程可以除去残余的硫化氢。但近年来,有铜洗的氨厂,在湿法脱硫之后,也串接了干法脱硫,这样可以降低铜洗过程中的铜消耗和防止氨合成催化剂中毒。

本课题是采用湿法对水气煤脱硫,主要是采用栲胶脱硫法,栲胶法是我国特有的脱硫技术,是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脱硫方法之一。该法主要有矸性栲胶脱硫(以栲胶和偏钒酸钠作催化剂)和氨法栲胶(以氨代替矸)两种。栲胶是由植物的果皮、叶和干的水淬液熬制而成。主要成分是丹宁,由于来源不同,丹宁组分也不同,但都是化学结构十分复杂的多羟基芳香烃化合物组成,具有酚式或醌式结构。

栲胶法有如下优点:(1)栲胶资源丰富,价廉易得,运行费用比改良ADA低。(2)基本上无硫堵塔的问题。(3)栲胶既是氧化剂又是钒的配合剂,溶液的组成比改良ADA法简单。(4)栲胶脱硫液腐蚀性小。(5)栲胶需要熟化预处理,栲胶质量及其配制方法得当与否是决定栲胶法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2.2 栲胶脱硫法的理论依据

栲胶脱硫是利用碱性栲胶水溶液从气体中脱除硫化氢,属于二元氧化还原过程。栲胶是有酚式结构的多羟基化合物,是一种良好的载氧体,又能对多种重金属离子起络合作用。其脱硫反应机理如下:

1) 碱性溶液吸收H2S 的反应:

Na 2CO 3 + H 2S = NaHS + NaHCO 3 NaHCO 3+H 2S =NaHS+CO 2+H 2O

2) NaHS 与偏钒酸钠反应生成焦钒酸钠:硫氢化钠与偏钒酸钠反应生成焦钒酸钠,析出单质硫。

2NaHS + 4NaVO 3 + H 2O = Na 2V 4O 9 + 4NaOH + 2S

3) 将 Na 2V 4O 9 氧化成偏钒酸钠:醌态栲胶氧化四价钒络离子为五价钒络离子使钒络离子恢复活性而醌态栲胶被还原为酚态栲胶失去活性。

332942)(242)(2OH T NaVO NaOH O OH T O V Na +=++

4) 还原态栲胶的氧化:酚态栲胶被氧化获得再生,同时生成H 2O 2。

222232)(22)(2O H O OH T O OH T +=+

O H NaVO O V Na NaOH O H 23942223422+=++

H 2O 2+NaHS =H 2O+S+NaOH

此外 ,在生产中还有生成硫代硫酸钠的副反应:

2NaHS + 2O 2 = Na 2S 2O 3 + H 2O 2Na 2S 2O 3 + 3O 2 = 2Na 2SO 4 + 2SO 2

4H 2O 2+2NaHS =5H 2O+Na 2S 2O 3 2NaOH+Na 2S 2O 3+4H 2O 2=2Na 2SO 4+5H 2O

2.3 工艺流程方框图

3. 生产流程的简述

3.1 简述物料流程

3.1.1气体流程

半水煤气从造气车间出来后,经过洗涤塔除尘、降温,水封后,从脱硫塔的底部进入塔内,脱硫液从塔顶喷淋而下,水煤气与碱性栲胶溶液在塔内逆向接触,其中的大部分硫化氢气体被溶液吸收,脱硫后的气体从塔顶出来至气柜。

3.1.2溶液流程

从脱硫塔顶喷淋下来的溶液,吸收硫化氢后,称为富液,经脱硫塔液封槽引出至富液槽(又称缓冲槽)。在富液槽内未被氧化的硫氢化钠被进一步氧化,并析出单质硫,此时,溶液中吸收的硫以单质悬浮状态存在。出富液槽的溶液用再生泵加压后,打入再生槽顶部,经喷射器高速喷射进入再生槽,同时吸入足够的空气,以达到氧化栲胶和浮选硫膏之目的。再生后的溶液称为贫液,贫液经液位调节器进入贫液槽,出贫液槽的贫液用脱硫泵打入脱硫塔顶部,经喷头在塔内喷淋,溶液循环使用。再生槽浮选出的单质硫呈泡沫悬浮于液面上,溢流至硫泡沫槽内,上部清液回贫液槽循环使用,沉淀出的硫膏入熔硫釜生成副产品硫磺。

3.1.3硫磺回收流程

再生槽中溢出的硫泡沫经泡沫槽后在离心机分离,得到硫膏,硫膏放入熔硫釜,用夹套蒸汽加热精制,放出做成98%纯度的硫磺锭,离心分离出的母液至富液槽回系统中使用。

3.2工艺的化学过程

水煤气经过洗涤塔进入脱硫塔,脱硫液从塔顶喷淋下来,气液两相在塔里充分接触后,硫化氢被脱硫液吸收,吸收硫化氢的脱硫液在再生槽中氧化再生后解析出单质硫。

栲胶脱硫的反应过程如下:

(1)碱性水溶液吸收气相中的H2S,生成HS-

Na 2CO 3+H 2S =NaHS+NaHCO 3 2—1 NaHCO 3+H 2S =NaHS+CO 2+H 2O 2—2 (2)硫氢化钠与偏钒酸钠反应生成焦钒酸钠,析出单质硫

2NaHS +4NaVO 3 +H 2O = Na 2V 4O 9 + 4NaOH +2S↓ 2—3

此反应过程中五价钒被还原成四价钒,但是这个反应不能用吹空气的方法倒转回去使钒再生,必须靠氧化态栲胶将四价钒氧化成五价钒,而还原态栲胶则可利用吹空气再生,这便是栲胶脱硫的根本所在。

(3)醌态栲胶氧化四价钒络离子为五价钒络离子使钒络离子恢复活性而醌态栲胶被还原为酚态栲胶失去活性。

332942)(242)(2OH T NaVO NaOH O OH T O V Na +=++ 2—4 (4)酚态栲胶被氧化获得再生,同时生成H 2O 2

222232)(22)(2O H O OH T O OH T +=+ 2—5 2H 2O 2+2NaOH+Na 2V 4O 9=4NaVO 3+3H 2O 2—6 H 2O 2+NaHS =H 2O+S+NaOH 2—7 式中 2)(O OH T ——醌态栲胶 3)(OH T ——酚态栲胶

气体中含CO 2、O 2及溶液中的H 2O 2引起的副反应

Na 2CO 3+CO 2+H 2O =2NaHCO 3 2—8 2NaHS+2O 2=Na 2S 2O 3+H 2O 2—9 4H 2O 2+2NaHS =5H 2O+Na 2S 2O 3 2—10 2NaOH+Na 2S 2O 3+4H 2O 2=2Na 2SO 4+5H 2O 2—11

3.3 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3.3.1 影响栲胶溶液吸收的因素

Ⅰ、溶液组分浓度的影响 栲胶法中含有Na 2CO 3 、 NaVO 3 、 T(OH)O 2 ,此外还有生成物S 、NaHCO 3、Na 2S 2O 3 等,上述组分均影响溶液的吸收。

(1) 溶液中Na 2CO 3:若Na 2CO 3过低则吸收H 2S 不完全,脱硫效果差;若过高则副反应加剧、碱耗大、浪费严重,一般Na 2CO 3浓度控制在 3~5g/L 。

(2) 溶液中NaVO3:若溶液中NaVO3浓度高,析硫快、颗粒小、难分离,且碱耗增大;若浓度低,则副反应加剧,Na2S2O3的生成速度加快,易析出矾-氧-硫沉淀。其浓度一般控制在0.75~1.0g/ L 。

(3) 溶液中T(OH)O2:若T(OH)O2过少,则脱硫效率低、胶性差、硫颗粒易沉淀、碱矾消耗大、副反应快;T(OH)O2过多,溶液胶性过强硫粒细、出硫差,一般控制在1.5~2.0g/L。

(4) 溶液的pH值:溶液的pH 值过低,不利H2S 的吸收和栲胶的氧化,并降低了氧的溶解度,溶液再生差;pH值过高,则析硫较慢,副反应加快,一般控制在8.15~9.12。

(5) 总碱度:溶液中的碱度较高时,可提高溶液吸氧能力,有利于再生氧化;但过量的碱不仅增加副反应的发生,同时会使硫的回收困难,硫磺产量下降。故碱度应控制在21.3~31.8g/L。

(6) 溶液中NaHCO3:若溶液中NaHCO3浓度高,将使pH值升高,对再生吸氧和析硫都不利。

(7) 悬浮硫的影响溶液中悬浮硫浓度越低越好,若过高则易发生沉淀从而堵塞管道设备,还会影响吸收再生,同时伴有副反应发生。

Ⅱ、吸收塔喷淋密度的影响喷淋密度是指吸收塔内单位截面积的溶液循环量。适当提高喷淋密度,不但利于提高气体净化度,还有利于对填料表面和空隙中硫的冲刷;但喷淋密度过高,则会使溶液质量下降,还会导致系统阻力上升。

Ⅲ、液气比的影响液气比增加,溶液的循环量增加,可提高气体的净化度,防止H2S过高,易产生矾-氧-硫沉淀;如液气比小,溶液的循环量小,对气体的净化度有影响,同时产生的硫颗粒易沉积在填料环、管道、设备中,时间长易造成脱硫塔塔阻上涨。但液气比过高则溶液在反应罐和再生槽内的停留时间短,不利于析硫和溶液再生。一般液气比控制稍大些即可。

Ⅳ、温度的影响

(1) 半水煤气入塔温度的影响:若半水煤气入塔温度偏低,则煤气中夹带水分分离得好;对栲胶溶液各组分浓度影响小,但温度过低,加剧了气体与溶液的热量交换,会使溶液浓度急剧下降。若半水煤气入塔温度过高,则会使煤气中夹带水分混入溶液,溶液稀释,且易产生溶液夹带,因此,半水煤气的入塔温度应严格控制在30~35 ℃之间。

(2) 循环系统溶液温度的影响:若循环系统溶液的温度过高,则气体的溶解度降低,

不利于吸氧和栲胶液的再生,且副反应加剧;若循环系统温度低则H2S 的吸收和析硫

反应速度降低,脱硫效率差,因此,溶液温度应控制在38~50℃为宜。

Ⅴ、液位的影响

(1) 脱硫塔底部液位的影响脱硫塔底部液位应以系统中的溶液量及循环量为依据,

若脱硫塔底液位过低,则易造成气泡夹带,使富液泵不打量;若塔底液位过高,则塔

底部空间过小,影响脱硫效果,且易造成满液,因此,应将塔底部液位控制在液位显

示的50 %~60 %为宜。

(2) 循环槽液位的影响循环槽液位可根据循环系统中的溶液量及再生槽和脱硫塔

等设备内的液位,溶液循环量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以不低于液位显示的50 %及不

高于循环槽放空管口为宜,以保证贫液泵正常工作及避免循环槽内形成真空。

3.3.2 影响溶液再生的因素

溶液的再生是将富液(吸收H2S后的栲胶溶液)变成贫液(再生后的栲胶溶液) 的

过程,主要是T(OH)3被O2氧化成T(OH)O2过程。影响栲胶再生的主要因素有再生温

度,再生压力,再生槽液位,再生空气量及再生时间。

Ⅰ、温度的影响温度高再生速度加快,但副产物增多,硫泡沫发粘,不易分离,

且氧溶解度降低,所以应控制溶液温度在35 ±5 ℃。

Ⅱ、再生压力的影响再生槽溶液喷射压力是根据再生槽内硫泡沫的形成和栲胶的

氧化情况进行控制的。喷头的开关个数决定了喷射压力的高低,喷射压力越高则空气

吸入越多,栲胶再生效果越好,泡沫越易形成,一般不应低于0.13MPa。另外要注意

将所开喷头分散开,尽量保证喷射均匀,以增大反应面积。

Ⅲ、再生槽液位的影响再生槽液位是根据再生槽硫泡沫层的厚度和循环系统的液

位来进行控制的,通过调节再生槽上液位调节器平衡管的高度调节液位高低。若液位

过高,则会出现溶液溢流过多,跑液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若液位调节过低,则硫泡

沫无法溢流,随溶液一起进入脱硫塔内,使塔阻升高,不能正常生产。通常以硫泡沫

能均匀溢流、泡沫层厚度适宜为基准进行调节。

Ⅳ、再生时间与再生空气量再生时间长,则再生空气量大,有利于将还原态栲胶氧化成氧化态栲胶。但是再生时间过长,溶液循环量要减小,有可能导致吸收不好,使脱硫塔出

口气体H2S超标(H2S ≤2mg/ m3),同时再生空气多,副反应加快,一般可根据煤气量相应地调节再生时间与空气量。

3.4 工艺条件的确定

3.4.1 溶液的组成

根据反应机理、吸收速度以及硫负荷来看,主要由碱液浓度和钒酸盐浓度决定,

也就是由栲胶浓度决定,一般都是根据钒酸盐的变化和硫化氢的脱除效率来调整溶液

组分和pH值。碱度过高吸收硫化氢过多,钒可能会过度还原。实际上V4+不可能被

栲胶降解及时氧化成V5+,当pH>9时,可能会造成V4+的沉淀,引起钒的损失,因此

总碱度不宜过高。

pH值对硫化氢吸收和其氧化成元素硫有着相反影响。过高PH值会加大生成硫代

硫酸的反应速度。实验证实,脱硫传质过程中,当pH>9时,认为传质过程为气膜控

制,pH在8.6~8.9之间时,液膜阻力很明显,pH<8.6时,液膜阻力更加增大,因此

pH值宜控制在8.5~9.0之间,栲胶脱硫和ADA一样,在氧化反应中是有氢离子参加

的,氢离子的浓度对氧化反应还原电位是有很大影响的,在不同pH条件下,栲胶的

氧化还原性能可能是不相同的,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

由于栲胶脱硫溶液是多种氧化还原物质的混合体,电位值又是该混合体氧化还原

性的综合体现。因此测量溶液电位尤为重要。溶液电位除与测量溶液的标准电极电位

有关外,主要与溶液中各种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有关。溶液的电位表明溶液的

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反映溶液再生系统溶液再生的好坏,一般控制溶液的电位值在

-180mV左右。

3.4.2 喷淋密度和液气比的控制

实验证明在pH较高条件下,加大脱硫塔内的气流速度即增加气量可提高传质系

数。而pH值较低时加大溶液量即增大喷淋密度可明显增加脱除硫化氢量。当负荷较

低时,喷淋密度影响较小,说明液气比对吸收效果是有影响的,因此,根据生产过程

的气量,及时调节溶液循环量,控制喷淋密度和液气比在适宜范围内是非常必要的。

适当的液气比一方面可保证气体净化度,防止溶液中NaHS浓度过高而产生硫—氧—

钒沉淀,另一方面是使其动力消耗不会增得过高,而致提高生产成本,适宜的液气比

在设计中已经确定。

3.4.3 温度

提高反应温度可加快反应速度,对吸收和再生都有利,冬天温度过底生成硫磺的粒子细,硫泡沫很难捕集,所以在喷射再生槽前设有溶液加热器调节溶液温度。但是温度过高,大于50℃就会加快硫代硫酸盐的生成,造成溶液对设备管道的腐蚀。温度超过60℃以后,硫代硫酸盐的生成速度急剧上升。

为使吸收、再生和析硫三者都能顺利进行,溶液温度宜控制在35~45℃。

3.4.4再生空气量

空气的作用是供氧和形成捕集硫粒的气泡。按2H2S+O2=2H2O+S计算,每公斤硫需要1.67M3空气,采用喷射再生的空气量可能要少一些,主要是在喉管中气液接触好,反应激烈,接触时间也少得多,一般再生时间需要30min以上,由于采用喷射再生,12min就满足了工艺要求,但吹风强度大,达到136m3/(㎡·h)。故空气量不宜过大,过大会招致空气中的O2与溶液反应,生成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使碱耗增加,硫酸盐的积累会造成溶液酸性,导致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

4.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4.1 物料衡算[6-10]

1 基础数据

表4.1 半水煤气成分

组分N2CO2CO H2O2

体积/%19.558.7727.8243.450.4

表4.2 脱硫液成分

组分Na2CO3NaHCO3总碱总钒栲胶

浓度(g/L) 5.0 50.6 26.8 0.6 1.5

⑶半水煤气中硫化氢含量C1=711 mg/m3

⑷净化气中硫化氢含量C2=1.5mg/m3

⑸入洗涤塔的半水煤气的温度t1=60℃

⑹出洗涤塔入脱硫塔的半水煤气的温度t2=45℃

⑺出脱硫塔半水煤气的温度t3=41℃

⑻入脱硫塔半水煤气的压力P=0.125MPa(绝压)

2 计算原料气的体积及流量

以每年300个工作日,每天工作24小时,则每小时生产合成氨为:

60000÷(300×24)=8.33 t/h

考虑到在合成时的损失,则以每小时生产8.36吨计算为基准,所以

n NH3=8360 Kg÷17Kg/Kmol=491.76 Kmol

则合成NH3所需要N2的物质的量为

n N2= n NH3÷2=245.88Kmol

考虑到半水煤气经过洗涤、脱硫、变换等工序到合成的过程中氮气的损失,则损失率以1%计,则半水煤气中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n N2 =245.88×(1+1%)=248.34 Kmol

年产3000吨丙烯氰(AN)合成工段换热器工艺设计1

年产3000 吨丙烯氰合成工段换热器工艺设计

目录 一、设计说明 (3) 1.1 概述 (3) 1.2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概况 (3) 1.2.1国外的发展情况 (3) 1.2.2国内的发展情况 (4) 1.3 世界X围内产品的生产厂家、产量 (6) 1.4世界X围内生产该产品的所有工艺及其分析 (7) 1.4.1环氧乙烷法 (7) 1.4.2 乙炔法 (7) 1.4.3丙烯氨氧化法 (7) 1.5设计任务 (8) 二、生产方案 (8) 2.1 工艺技术方案及原理 (8) 2.2 主要设备方案 (9) 2.2.1催化设备 (9) 2.2.2控制系统 (10) 三、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0) 3.1 生产工艺及物料流程 (10) 3.2 小时生产能力 (14) 3.3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4) 3.3.1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4) 3.3.2废热锅炉的热量衡算 (17) 3.3.3空气饱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8) 3.3.4 氨中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1) 3.3.5换热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7) 3.3.6丙烯蒸发器热量衡算 (32) 3.3.7丙烯过热器热量衡算 (33) 3.3.8氨蒸发器热量衡算 (33) 3.3.9气氨过热器 (34) 3.3.10 混合器 (34) 3.3.11 空气加热器的热量衡算 (35) 3.3.12吸收水第一冷却器 (36) 3.3.13 吸收水第二冷却器 (36) 四、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37) 4.1 空气饱和塔 (37) 4.2 水吸收塔 (40) 4.3 合成反应器 (43) 4.4 废热锅炉 (45) 五、环境保护要求 (46) 5.1丙烯腈生产中的废水和废气及废渣的处理 (46) 六、参考文献 (50) 1设计说明

合成氨工艺流程

合成氨工艺流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所生成的半水煤气经燃烧室、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送入气柜。 半水煤气由气柜进入电除尘器,除去固体颗粒后依次进入压缩机的Ⅰ、Ⅱ、Ⅲ段,加压到~,送入脱硫塔,用溶液或其他脱硫溶液洗涤,以除去硫化氢,随后,气体经饱和塔进入热交换器,加热升温后进入一氧化碳变换炉,用水蒸汽使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变为氢。变换后的气体,返回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并经热水塔的进一步降温后,进入变换器脱硫塔,以除去变换时产生的硫化氢。然后,气体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用水洗法除去大部分二氧化碳。脱碳后的原料进入压缩机Ⅳ、Ⅴ段,升压到压缩机~后,依次进入铜洗塔和碱洗塔,使气体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进一步降至20(ppm)以下,以满足合成氨的要求。 净化后的原料气进入压缩机的最后一段,升压到~MPa进入滤油器,在此与循环压缩机来的循环气混合,经除油后,进入冷凝塔和氨冷器的管内,再进入冷凝塔的下部,分离出液氨。分离出液氨后的气体进入冷凝塔上部的管间,与管内的气体换热升温后进入氨合成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氮氢气合成氨。出合成塔的气体中,约含氨10~20%,经水冷器与氨冷器将氨液化并分离后,其气体进入循环压缩机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氨进入液氨贮槽。 原料气的制备:制备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 即造气。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后生成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整个生产过程由煤气发生炉、燃烧室、废热锅炉、气柜等设备组成。 固定床半水煤气制造过程由吹风、上吹制气、下吹制气、二次上吹、空气吹净等5个阶段构成,为了调节氢氮比,在吹风末端要将部分吹风气吹入煤气,这个过程通常称为吹风回收。 吹风阶段:空气从煤气炉的底部吹入,使燃料燃烧,热量贮存于燃料中,为制气阶段碳与水蒸汽的反应提供热量。吹风气经过燃烧室和废热锅炉后放空。上吹制气阶段:从煤气炉的底部通入混有适量空气的水蒸汽,和碳反应生成的半水煤气经过炉的顶部引出。向水蒸汽中加入的空气称为加氮空气。 下吹制气阶段:将水蒸汽和加氮空气由炉顶送入,生成的半水煤气由炉底引出。二次上吹制气阶段:水蒸汽和加氮空气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将炉底残留的半水煤气排净,为下一步送入空气创造安全条件。 空气吹净阶段:从炉底部吹入空气,所得吹风气为半水煤气中氮的主要来源,并将残留的半水煤气加以回收。 以上五个阶段完成了制造半水煤气的主过程,然后重新转入吹风阶段,进入下一个循环。原料气的净化:除去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本阶段由原料气脱硫、一氧化碳变换、水洗(脱除二氧化碳)、铜洗(脱除一氧化碳)、碱洗(脱除残余二氧化碳)等几个工段构成,主要设备有除尘器、压缩机、脱硫塔、饱和塔、热水塔、一氧化碳变换炉、二氧化碳吸收塔、铜洗塔、碱洗塔等。 脱硫:原料气中硫化物的存在加剧了管道及设备的腐蚀,而且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必须予以除去。脱硫方法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大类。干法脱硫是用固体硫化剂,当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固体脱硫剂吸附,脱除原料气中的少量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一般先进行湿法脱硫,再采用干法脱硫除去有机物和残余硫化氢。湿法脱硫所用的硫化剂为溶液,当含硫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液体剂吸收,除去气体中的绝大部分硫化氢。

年产30万吨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

年产30万吨合成氨脱碳 工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指导教师:姚志湘 学生:魏景棠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 概述 (3) 1.1.1 项目名称 (3) 1.1.2 合成氨工业概况 (3) 1.2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4) 1.2.1 项目背景 (4) 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1.2.3 建设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建设规模 (4) 第二章市场预测 (6) 2.1国内市场预测 (6) 2.2 产品分析 (6) 第三章脱碳方法及种类.. (7) 3.1 净化工序中脱碳的方法. (7) 3.1.1 化学吸收法 (7) 3.1.2 物理吸收法 (8) 3.1.3 物理化学吸收法................... (8) 3.1.4 固体吸收法 (10) 3.2碳酸丙烯酯(PC)法脱碳基本原理 (10) 3.2.1 PC法脱碳技术国内外的情况 (10) 3.2.2 发展过程 (10) 3.2.3 技术经济 (11) 3.2.4 工艺流程 (11) 3.2.5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2) 3.2.6 PC脱碳法发展趋势 (13)

第一章项目总述 2.1 概述 1.1.1项目名称 年产30万吨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 1.1.2合成氨工业概况 1898年,德国A.弗兰克等人发现空气中的氮能被碳化钙固定而生成氰氨化钙(又称石灰氮),进一步与过热水蒸气反应即可获得氨: CaCN2+3H2O(g)→2NH3(g)+CaCO3 在合成氨工业化生产的历史中,合成氨的生产规模(以合成塔单塔能力为依据)随着机械、设备、仪表、催化剂等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而有了极大提高。50年代以前,最大能力为200吨/日,60年代初为400吨/日,美国于1963年和1966年分别出现第一个600t/d 和1000t/d的单系列合成氨装置,在60-70年代出现1500-3000t/d规模的合成氨。 世界上85%的合成氨用做生产化肥,世界上99%的氮肥生产是以合成氨为原料。虽然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减少了用户的选择范围,但市场的稳定性却相应地增加了,世界化肥生产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集中到那些原料丰富且价格便宜的地区,中国西北部有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发展合成氨工业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2.2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2.1 项目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化肥。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要量最大的化肥之一,合成氨则是氮肥的主要来源,因而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我国合成氨工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合成氨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建国以来合成氨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至今,我国陆续引进了三十多套现代化大型合成氨装置,已形成我国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原料并存和大、中、小规模并存的合成氨生产格局。目前我国合成氨产能和产量己跃居世界前列。 但是,由于在我国合成氨工业中,中小型装置多,技术基础薄弱,国产化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开发新技术的同时利用计算机数学模型来提高设汁、生产、操作和管理等的核算能力,促进设计、管理和生产操作的优化,从而推动合成氨工业发展,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己成为国内当前化学工程科研、工程设计的重要课题。

年产20万吨PVC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化学化工院化工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 (签名) 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年产20万吨PVC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 2 月 20 日开始至 6 月 2 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1)化工设计;2)化工设备设计;3)化工工艺设计手册;4)有机合成;5)株洲化工厂现场实习资料。 4.设计(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1)总论;2)生产流程及生产方案的确定; 3)生产工艺流程叙述;4)工艺计算; 5)工艺管道设计; 6)安全与节能; 7.技术经济. 5.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 1. 带控制点生产工艺流程图; 2. 车间立面布置图; 3. 合成塔结构图。 4 厂房设计平面图 6 发题时间:二○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内容摘要 本文讲述了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目前状况,包括原料路线、工艺设备、聚合方法等。本设计采用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介绍了采用悬浮法生产PVC树脂工聚合机理,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质量影响因素,工艺条件及合成工艺中的各种助剂选择,对聚合工艺过程进行详细的叙述。并且从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计算和选型三个方面进行准确的工艺计算,对厂址进行了选择,采取了防火防爆防雷等重要措施,对三废的处理回收等进行了叙述,画出了整个工艺的流程图。 关键词:聚氯乙烯;生产技术;悬浮法;乙炔法;乙烯法; 防粘釜技术;

目录 第一章总论 (2) 1.1 国内外 pvc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2) 1.2 单体合成工艺路线 (3) 1.2.1乙炔路线 (3) 1.2.2乙烯路线 (4) 1.3聚合工艺实践方法 (5) 1.3.1本体法聚合生产工艺 (5) 1.3.2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5) 1.3.3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6) 1.4最佳的配方、后处理设备的选择 (7) 1.4.1配方的选择 (7) 1.4.2后处理设备侧选择 (7) 1.5 防粘釜技术 (9) 1.6原料及产品性能 (9) 1.7 聚合机理 (11) 1.7.1自由基聚合机理 (11) 1.7.2链反应动力学机理 (12) 1.7.3 成粒机理与颗粒形态 (12) 1.8影响聚合及产品质量的因素 (13) 1.9工艺流程叙述 (14)

合成氨精脱硫工艺介绍

氨气合成工艺流程图新乡中科化工合成氨工艺 煤…… 造气…… 净化除尘……静电除尘…… 脱硫……合成甲醇(CO+2H 2-----CH 3 OH △H1 =651kj/mol 吸热) CO置换……

脱碳…… 精制气体……制取氨气……

气体循环……气体回收 1)予脱塔 原料气进入工段经过预脱塔先进行初脱硫。 2)预热塔 用蒸汽加热到40-80℃,为接下来的水解塔工段进行做准备。 3)水解塔 使用水解催化剂,脱出无机硫。在温度为320~350℃、压力为1.3~1.5MPa的条件下,在钴钼脱硫剂的作用下进行有机硫加氢转化反应及氧化锌吸收生成H2S ZnS,排入地沟。 4)水冷器 水冷器是为使水冷却到常温,方便后一阶段的精脱硫。 5)精脱塔 这个工段脱出的是有机硫,把最后残余的硫进行精脱,减少氨气中硫的含量。 经过这5个工段后,硫的含量小于0.06×10-6,甲醇催化剂寿命大大延长, 减少更换甲醇催化剂,生产时间和能力大幅度提高。 用到的设备有预脱塔、预热器、水解塔、水冷器、精脱塔。 合成氨 氨氨(Ammonia,旧称阿莫尼亚)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上使用的氮肥,除氨水外,诸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生产的。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别名氨气,分子式为NH3,英文名:synthetic ammonia。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 合成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

合成氨工艺设计

合成氨工艺设计 摘要:介绍了不同原料的合成氨和合成氨各个工段工艺流程,指出了我国合成氨工艺技术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认为未来合成氨技术进展的主要趋势是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 关键词:合成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 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 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 世界上大约有10% 的能源用于生产合成氨。氨主要用于农业, 合成氨是氮肥工业的基础, 氨本身是重要的氮素肥料, 其他氮素肥料也大多是先合成氨、再加工成尿素或各种铵盐肥料, 这部分约占70% 的比例, 称之为“化肥氨”; 同时氨也是重要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基础原料, 用于生产铵、胺、染料、炸药、制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的原料, 这部分约占30%的比例, 称之为“工业氨”。未来合成氨技术进展的主要趋势是“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 一、不同原料合成氨工艺流程 1、以固体燃料(煤或焦炭)为原料的合成氨的简要生产过程 煤或焦炭造气脱硫 CO变换 精制脱CO2 压缩 合成合成尿素 氨尿素 2、以天然气或轻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的简要生产过程 天然气或轻油脱硫一段转化二段转化 CO高变 CO低变 压缩甲烷化脱CO2 合成合成尿素 氨尿素 3、以重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的简要生产过程 重油油气化除炭黑脱硫 CO变化 空气空分脱CO 2 液氨洗涤合成尿素

尿素 压缩合成 氨 二、合成氨各工段工艺流程(以煤为原料) 1、造气工段(间歇式气化过程在固定床煤气发生炉中进行的) (1)五个阶段: ①吹风阶段:吹入空气,提高燃料层温度,吹风气放空。 工艺流程:空气—煤气炉底部—燃料层—炉顶—上旋风除尘器—废热锅炉—烟囱放空或送吹风气系统回收。 ②一次上吹制气阶段:自下而上送入水蒸汽进行气化反应,燃料层下部温度下降,上部升高。 工艺流程:水蒸汽和加氮空气—煤气炉底部—燃料层—炉顶—上旋风除尘器—废热锅炉—洗气箱—洗气塔—煤气总管—气柜 ③下吹制气阶段:水蒸汽自上而下进行反应,使燃料层温度趋下均衡。 工艺流程:蒸汽(不加空气)—炉顶—燃料层—炉底—废热锅炉—洗气箱—洗气塔—煤气总管—气柜 ④二次上吹制气阶段:使底部下吹煤气排净,为吹入空气做准备。工艺流程与一次上吹阶段相同。 ⑤空气吹净阶段:此部分吹风气加以回收,作为半水煤气中氮的主要来源。 工艺流程:空气—煤气炉底部—燃料层—炉顶—上旋风除尘器—废热锅炉—洗气箱—洗气塔—煤气总管—气柜 (2)工艺条件: ①温度:炉温应较熔点温度低50℃ ②吹风速度:吹风速度直接决定放热。 ③蒸汽用量:是改善煤气质量和提高煤气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④循环时间及其分配:等于或略少于3min 2、净化工段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前言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连接点。在教师指导下毕业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内容为年产6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通过认真细听老师课堂上讲解和任务布置,我们了解到了为完成设计需要查找资料的方向,并进行了细心的查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对于刚进行设计的人来说,学会收集、理解、熟悉和使用各种资料,正是设计课程需要培养的重要方面,化工设计非常强调标准规范。但是并不是限制设计的创造和发展,因此遇到与设计要求有矛盾时,经过必要的手续可以放弃标准而服从设计要求。通过设计应知道如何查取数据知道如何查找资料对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有了一个全新的 认识,知道如何选取相关数据参数,建立一个工程概念,知道工程和理论的区别。对于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等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如何使用手册和资料,认识工程。

一、产品的性状、用途、国内外市场情况 1.1 丙烯腈简介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在丙烯产品系列中居第二,仅次于聚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纤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丙烯腈- 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苯乙烯(AS)塑料、丙烯酰胺等。丙烯腈在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显著地位,应用前景广阔。除此之外,丙烯腈聚合物与丙烯腈衍生物也广泛应用于建材及日用品中 1.2 丙烯腈物化性质 1.2.1 丙烯腈物理性质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分子量:53.06 沸点:77.3℃冰点:-83.5 ℃生成热:184.2 kJ/mol(25℃) 燃烧热:1761.5 kJ/mol 聚合热:72.4 kJ/mol 蒸汽压:11.0KPa(20℃) 闪点:0℃自燃点:481℃爆炸极限:在空气中 3.0%~17%(体积)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0.92 毒性:剧毒,毒作用似氢氰酸溶解性: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1.2.2 丙烯腈化学性质 丙烯腈由于分子结构带有C=C双键及-CN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C=C 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所以在丙烯腈成品及丙烯腈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加少量阻聚剂,如对苯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除发生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丙烯酰胺等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合成纤维、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等。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可以制得已二腈。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等,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可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氰乙基化反应是丙烯腈与醇、硫醇、胺、氨、酰胺、醛、酮等反应;丙烯腈和醇反应可制取烷氧基丙胺,烷氧基丙胺是液体染料的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原料。丙烯腈与氨反应可制得1,3 丙二胺,该产物可用作纺织溶剂、聚氨酯溶剂和催化剂。 1.3 丙烯腈的用途

吨合成氨脱硫系统工艺设计方案

3000吨型合成氨厂脱硫系统工艺 目录 1.设计任务 (3) 2.脱硫方法的选择 (4) 3.工艺流程 (5) 4.物料衡算 (8) 5.热量衡算 (12) 6.设备尺寸计算 (15) 7.主要设备及其工艺参数 (20) 8.致谢 (24) 1 / 24

合成氨脱硫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节设计任务 1.设计工程:合成氨脱硫工艺设计 2.年生产能力:3000吨 3.设计依据:合成氨原料气中,一般总含有不同数量的无机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这些硫化物的成分和含量取决于气化所用燃料的性质及其加工的方法。原料气中的硫含量,可以认为于燃料只能跟硫含量成正比。一般说来,以焦碳3,有机/标准M或无烟煤制的的水煤气或半水煤气中,较高者,硫化氢达4-6克3<主要为硫氧化碳;其次为二氧化碳,约占百分之十标准M硫0.5-0.8克/33。但是近标准M,有机硫0.05-0.2克/几);较低者,硫化氢1-2克/标准M来有些小合成氨厂用当地高硫煤作原料,制得的煤气中硫化氢含量也有高达33<主要为二氧化碳。其次为硫氧化碳标准M.标准M,有机硫1-2克//20-30克硫醇和噻吩)。天然气中硫化氢的含量,则因地区不同有极大的差异,约在3的范围内变动,有机硫则以硫醇为主。重油.M轻油中的硫含量0.5-15克/标准亦因不同的石油产地而有极大的差异。重油部分氧化法的制气过程中,重油只能感的硫分有95%以上转化成硫化氢,只有小部分变成有机硫,其主要组分为硫氧化碳。例如,含硫分0.3-5.5%的重油,气体得到的气体中含硫化氢1.1-33。原料气中碳化物的存在,会增M克0.03-0.4/标准M/2.0克标准和硫氧化碳加气体对金属的腐蚀并使催化剂中毒。此外,硫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应当予以回收。为此。必须对原料气进行脱硫4.其它:由于本设计为假定的设计,因此有关设计任务书的其它工程,如进行设计的依据、厂区或厂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原料的供应、技术规格以及燃2 / 24 料种类、水电汽的主要来源、与其它工业企业的关系、建厂期限、设计单位、设计进度及设计阶段的规定等均从略。 第二节脱硫方法的选择 脱硫气体中硫化氢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湿法与干法两大类。湿法脱硫按溶液的吸收于再生性质,又可分为氧化法,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三类。 氧化法是借溶液中载氧体的催化作用,把被吸收的硫化氢氧化成硫磺,使溶液获得再生。主要有葱醌二磺酸纳法.氨水催化法.砷碱法和砷碱法

合成氨原料气净化脱硫工段设计

15万吨/年合成氨原料气净化脱硫工段设计 1总论 1.1概述 合成氨原料气中的硫是以不同形式的硫化物存在的,其中大部分是以硫化氢形式存在的无机硫化物,还有少量的有机硫化物。具体来说作为原料气的半水煤气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主要有羰基硫、二硫化碳、硫醇、硫醚等),能导致甲醇、合成氨生产中催化剂中毒,增加液态溶剂的黏度,腐蚀、堵塞设备和管道,影响产品质量。硫化物对合成氨的生产是十分有害的,燃烧物和工业装置排放的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硫也是工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原料。因此为了保持人们优良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企业最终产品质量,对半水煤气进行脱硫回收是非常必要的。 1.2文献综述 1.2.1合成氨原料气净化的现状 合成氨原料气(半水煤气)的净化就是清除原料气中对合成氨无用或有害的物质的过程,原料气的净化大致可以分为“热法净化”和“冷法净化”两种类型,原料气的净化有脱硫,脱碳,铜洗和甲烷化除杂质等,在此进行的气体净化主要是半水煤气的脱硫的净化。煤气的脱硫方法从总体上来分有两种:热煤气脱硫和冷煤气脱硫。在我国,热煤气脱硫现在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冷煤气脱硫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其脱硫方法也很多。冷煤气脱硫大体上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方法,干法脱硫以氧化铁法和活性炭法应用较广,而湿法脱硫以砷碱法、ADA、改良ADA和栲胶法颇具代表性。 煤气干法脱硫技术应用较早,最早应用于煤气的干法脱硫技术是以沼铁矿为脱硫剂的氧化铁脱硫技术,之后,随着煤气脱硫活性炭的研究成功及其生产成本的相对降低,活性炭脱硫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干法脱硫既可以脱除无机硫,又可以脱除有机硫,而且能脱至极精细的程度,但脱硫剂再生较困难,需周期性

合成氨循环气分离工艺设计

文献综述 1.氨的性质及主要用途 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1:700),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至-33.5℃或常温下加压至70-80bar)。氨是制造化肥、硝酸、炸药的重要原料。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许多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 2.世界(或国内)合成氨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2.1合成氨的生产现状 国际肥料工业协会在第七十七届年会上发布《全球肥料和原材料供需展望》报告,预期全球合成氨产量将由2008年的1.809亿吨(实物量NH3,下同)增长至2013年的2.178亿吨,届时全球合成氨海运贸易总量将达到2060万吨。其中,全球新建合成氨装置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其余来自阿尔及利亚、特立尼达、委内瑞拉、沙特、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随着新建合成氨装置的投产,区域合成氨贸易将继续增加,全球合成氨生产和海运贸易都将迎来新的增长期。 据IFA对全球合成氨产量的调查显示,2008年全球合成氨产量接近1.528亿吨,比2007年减少了1%。中国、澳大利亚、欧洲、俄罗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印度、沙特等国均由于市场需求疲软而减少,伊朗、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委内瑞拉等需求继续增加。2008年全球合成氨产能达到1.809亿吨,比2007年增加500万吨,主要来自于中国、非洲、西亚等地区。 目前,约有80%的合成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其余作为生产其他化工产品的原料。除了生产尿素,硝酸及硝酸铵等产品间接用于工业生产外,合成氨还直接用于丙烯腈、己内酰胺等产品的生产。同时,在其他工业领域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如用作制冰箱、空调、冷藏系统的制冷剂,在冶金工业中用来提炼矿石中的铜、镍等金属、在医药和生物化学方面用作生产磺胺类药物、维生素、蛋氨酸和其他氨基酸等[1]。 2.2我国合成氨及下游产品工业消费现状与预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十一五”期间,合成

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方案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引言 (3) 1.1 氨的基本用途 (3) 1.2 合成氨技术的发展趋势 (4) 1.3 合成氨常见工艺方法 (4) 1.3.1 高压法 (5) < 1.3.2 中压法 (5) 1.3.3 低压法 (5) 1.4 设计条件 (5) 1.5 物料流程示意图 (6) 2 物料衡算 (8) 2.1 合成塔入口气组成 (8) 2.2 合成塔出口气组成 (8) 2.3 合成率计算 (9) 《 2.4 氨分离器出口气液组成计算 (10) 2.5 冷交换器分离出的液体组成 (13) 2.6 液氨贮槽驰放气和液相组成的计算 (13) 2.7 液氨贮槽物料衡算 (15) 2.8 合成循环回路总物料衡算 (17) 3 能量衡算 (28) 3.1 合成塔能量衡算 (28) 3.2废热锅炉能量衡算 (30) ~ 3.3 热交换器能量衡算 (31) 3.4 软水预热器能量衡算 (32) 3.5 水冷却器和氨分离器能量衡算 (33) 3.6 循环压缩机能量衡算 (35) 3.7 冷交换器与氨冷器能量衡算 (36) 3.8 合成全系统能量平衡汇总 (38) 4 设备选型及管道计算 (40) 4.1 管道计算 (40) , 4.2 设备选型 (42) 结论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为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工厂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氨合成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分离和再循环、氨的合成、惰性气体排放等基本步骤,上述基本步骤组合成为氨合成循环反应的工艺流程。其中氨合成工段是合成氨工艺的中心环节。新鲜原料气的摩尔分数组成如下:H273.25%, N225.59%,CH41.65%,Ar0.51%合成操作压力为31MPa,合成塔入口气的组成为NH3(3.0%>,CH4+Ar(15.5%>,要求合成塔出口气中氨的摩尔分数达到 17%。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了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厂合成工段的 工艺流程,并借助CAD技术绘制了该工艺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和设备布置图。最后对该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并根据设计任务及操作温度、压力按相关标准对工艺管道的尺寸和材质进行了选择。 关键词:物料衡算,氨合成,能量衡算 , The Design of 50kt/a Synthetic Ammonia Process Abstract:There are many types of Ammonia synthesis technology and process,Generally,they includes ammonia synthesis, separation and recycling, inert gases Emissions and other basic steps, Combining the above basic stepsturnning into the ammonia synthesis reaction and recycling process , in which ammonia synthesis section is the central part of a synthetic ammonia process. The task of curriculum design is theammonia synthesis section of an annual fifty thousand tons synthetic ammonia plant . The composition of fresh feed gas is: H2(73.77%>,N2(24.56%>,CH4(1.27%>,Ar(0.4%>, the temperature is 35℃, the operating pressure is 31MPa, the inlet gas composition of the Reactor is : NH3(3.0%>,CH4+Ar(15.7%>,it Requires the mole fraction of ammonia reacheds to 16.8% of outlet gas of synthesis reactor. By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we designed the ammonia synthesis section of an annual fifty thousand tons synthetic ammonia

合成氨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 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所生成的半水煤气经燃烧室、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后送入气柜。 半水煤气由气柜进入电除尘器,除去固体颗粒后依次进入压缩机的Ⅰ、Ⅱ、Ⅲ段,加压到1.9~2.0Mpa,送入脱硫塔,用A.D.A.溶液或其他脱硫溶液洗涤,以除去硫化氢,随后,气体经饱和塔进入热交换器,加热升温后进入一氧化碳变换炉,用水蒸汽使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变为氢。变换后的气体,返回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并经热水塔的进一步降温后,进入变换器脱硫塔,以除去变换时产生的硫化氢。然后,气体进入二氧化碳吸收塔,用水洗法除去大部分二氧化碳。脱碳后的原料进入压缩机Ⅳ、Ⅴ段,升压到压缩机12.09~13.0Mpa后,依次进入铜洗塔和碱洗塔,使气体中残余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进一步降至20(ppm)以下,以满足合成氨的要求。 净化后的原料气进入压缩机的最后一段,升压到30.0~32.0 MPa进入滤油器,在此与循环压缩机来的循环气混合,经除油后,进入冷凝塔和氨冷器的管内,再进入冷凝塔的下部,分离出液氨。分离出液氨后的气体进入冷凝塔上部的管间,与管内的气体换热升温后进入氨合成塔。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氮氢气合成氨。出合成塔的气体中,约含氨10~20%,经水冷器与氨冷器将氨液化并分离后,其气体进入循环压缩机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氨进入液氨贮槽。 原料气的制备:制备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 即造气。将无烟煤(或焦炭)由炉顶加入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并交替向炉内通入空气和水蒸汽,燃料气化后生成氢氮比为3:1的半水煤气。整个生产过程由煤气发生炉、燃烧室、废热锅炉、气柜等设备组成。 固定床半水煤气制造过程由吹风、上吹制气、下吹制气、二次上吹、空气吹净等5个阶段构成,为了调节氢氮比,在吹风末端要将部分吹风气吹入煤气,这个过程通常称为吹风回收。 吹风阶段:空气从煤气炉的底部吹入,使燃料燃烧,热量贮存于燃料中,为制气阶段碳与水蒸汽的反应提供热量。吹风气经过燃烧室和废热锅炉后放空。 上吹制气阶段:从煤气炉的底部通入混有适量空气的水蒸汽,和碳反应生成的半水煤气经过炉的顶部引出。向水蒸汽中加入的空气称为加氮空气。 下吹制气阶段:将水蒸汽和加氮空气由炉顶送入,生成的半水煤气由炉底引出。 二次上吹制气阶段:水蒸汽和加氮空气自下而上通过燃料层,将炉底残留的半水煤气排净,为下一步送入空气创造安全条件。 空气吹净阶段:从炉底部吹入空气,所得吹风气为半水煤气中氮的主要来源,并将残留的半水煤气加以回收。 以上五个阶段完成了制造半水煤气的主过程,然后重新转入吹风阶段,进入下一个循环。原料气的净化:除去原料气中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氢气本阶段由原料气脱硫、一氧化碳变换、水洗(脱除二氧化碳)、铜洗(脱除一氧化碳)、碱洗(脱除残余二氧化碳)等几个工段构成,主要设备有除尘器、压缩机、脱硫塔、饱和塔、热水塔、一氧化碳变换炉、二氧化碳吸收塔、铜洗塔、碱洗塔等。 脱硫:原料气中硫化物的存在加剧了管道及设备的腐蚀,而且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必须予以除去。脱硫方法可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大类。干法脱硫是用固体硫化剂,当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固体脱硫剂吸附,脱除原料气中的少量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一般先进行湿法脱硫,再采用干法脱硫除去有机物和残余硫化氢。湿法脱硫所用的硫化剂为溶液,当含硫气体通过脱硫剂时,硫化物被液体剂吸收,除去气体中的绝大部分硫化氢。 CO变换:一氧化碳对氨催化剂有毒害,因此在原料气进入合成氨工序之前必须将一氧

合成氨厂脱硫剂与脱硫工艺的选择

合成氨(联醇)厂干法脱硫 工艺优化与脱硫剂经济选择 苗茂谦郭汉贤上官炬王怀俊陈志勇 (太原理工大学煤化所) (山西科灵催化净化技术发展公司太原030024)众所周知,传统意义的小化肥厂已不存在。以煤为原料采用的合成氨厂净化过程一般都使用一种或数种干法脱硫剂。干法脱硫的工艺优化和脱硫剂的经济选择是项重要内容。随着合成氨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提升,伴随着干法脱硫工艺的发展和脱硫剂性能的提高,干法脱硫工艺和脱硫剂选择已不仅仅是一个价格层面上的事情,而是涉及生产过程净化指标能否长时间达标,装置能否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进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大问题。 化肥生产中合成气采用“湿法+干法脱硫”,主要是为防止合成催化剂中毒。干法脱硫剂及脱硫工艺要按照气体中硫形态、硫负荷、气氛及净化度要求来优化选择。 以下分别就合成氨(联醇)厂通常使用的干法脱硫工艺和脱硫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 变换气湿法脱硫后的干法脱硫工艺和脱硫剂选择 变换气湿法脱硫后一般仍含有5.0-20 mg/m3(有的甚至更高)的H2S,并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硫。基于保护脱碳溶液或为降低CO2气体中H2S含量的考虑,许多厂都在变换气湿法脱

硫后选用干法脱硫工艺。 一般情况下,变换气湿法脱硫后对干法脱硫要求的精度不是很高,能满足脱碳要求即可。因此,通常选用单一的脱硫剂品种脱除大部分的H2S。 在流程安排上,如果硫化物含量较高,最好选择两开一备、并可交替倒塔串联的流程;如果硫化物含量较低,也可选择单塔流程。 脱硫剂型号的选择十分重要。过去人们大都由于其脱硫要求的精度不高而选择使用普通的活性炭脱硫剂,也有一些厂家选择使用普通氧化铁脱硫剂。 事实上,变换气中脱除H2S基本上可以达到工艺要求。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忽略了一种现象所引起的负面作用。就是许多工厂在使用普通活性炭或氧化铁脱硫剂后,脱硫塔出口H2S含量虽然合格,但COS含量却明显增加,有的厂甚至有90%以上的H2S转化为COS。这种现象在脱硫剂使用的后期尤为明显。 变换气干法脱硫后有机硫含量增加,直接导致脱碳后净化气和解吸气(CO2 )中有机硫增长,不仅增加了后工序脱硫的负荷,而且大大增加了后工序脱硫的难度和经济代价。因为脱除有机硫难度远比脱除无机硫困难的多。这种做法不仅为自己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导致脱硫总费用的增加。

合成氨粗原料气的脱硫工艺概述

Hefei University 题目:合成氨粗原料气的脱硫工艺综述系别:化学材料与工程系 班级:12化工(2) 姓名: 学号: 教师:朱德春

合成氨粗原料气的脱硫工艺 【摘要】合成氨原料气中的硫是以不同形式的硫化物存在的,其中大部分是以硫化氢形式存在的无机硫化物,还有少量的有机硫化物。具体来说作为原料气的半水煤气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主要有羰基硫、二硫化碳、硫醇、硫醚等),能导致甲醇、合成氨生产中催化剂中毒,增加液态溶剂的黏度,腐蚀、堵塞设备和管道,影响产品质量。硫化物对合成氨的生产是十分有害的,燃烧物和工业装置排放的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硫也是工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原料。因此为了保持人们优良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企业最终产品质量,对半水煤气进行脱硫回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脱硫;钴钼加氢法;改良ADA法 【Abstract】ammonia synthesis feed gas sulfur is present in different forms sulfides, most of which is present in the form of inorganic sulfur compounds hydrogen sulfide, a small amount of organic sulfides. Specifically, as the raw material gas semi-water gas contain a certain amount of hydrogen sulfide and organic sulfides (mainly carbonyl sulfide, carbon disulfide, mercaptans, sulfides, etc.) can lead to methanol,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poisoning, increasing the liquid solvent viscosity, corrosion, plugging equipment and pipelines, affecting product quality. Sulfide production of ammonia is very harmful, gas combustion and industrial installations emissions into the atmosphere, caus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danger human health. Sulfur is also an important raw material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So in order to keep good people and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final product quality, semi-water gas desulfurization recovery is necessary. 【Keywords】desulfurization; cobalt-molybdenum hydrogenation; modified ADA 【前言】固体燃料为原料所制得的粗原料气,经除尘后,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CO、CO2,这些都是氨合成催化剂的毒物,必须除去;而以液态烃、气态烃为原料制合成气,因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在蒸气转化反应前就必须先行除去,否则会引起镍催化剂中毒。简而言之在合成反应之前,必须除去粗原料气中的硫化物、CO、CO2,即必须要进行净化操作。合成氨的脱硫方法从总体上来分有两种:干法广,脱硫和湿法脱硫。用较而湿法脱硫以砷气碱法、ADA、改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doc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德国化学家哈伯从1902年开始研究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于1908年申请专利,即“循环法”,在此基础上,他继续研究,于1909年改进了合成,氨的含量达到6%以上。这是目前工业普遍采用的直接合成法。反应过程中为解决氢气和氮气合成转化率低的问题,将氨产品从合成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来,未反应气和新鲜氢氮气混合重新参与合成反应。合成氨反应式如下: N2+3H2=2NH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等号上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下为:"催化剂") 合成氨的主要原料可分为固体原料、液体原料和气体原料。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合成氨技术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大批各有特色的工艺流程,但都是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原料气制备过程、净化过程以及氨合成过程。 合成氨是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别名:氨气。分子式NH3英文名:synthetic ammonia。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副产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 1.合成氨装置模型图: 工业生产上合成氨装置图 2、合成氨工艺流程叙述: (1)原料气制备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一氧化碳变换过程 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40%。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变换反应如下:

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

1、合成氨生产工艺介绍 1)造气工段 造气实质上是碳与氧气和蒸汽的反应,主要过程为吹风和制气。具体分为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和空气吹净五个阶段。原料煤间歇送入固定层煤气发生炉内,先鼓入空气,提高炉温,然后加入水蒸气与加氮空气进行制气。所制的半水煤气进入洗涤塔进行除尘降温,最后送入半水煤气气柜。 造气工艺流程示意图 2)脱硫工段 煤中的硫在造气过程中大多以H2S的形式进入气相,它不仅会腐蚀工艺管道和设备,而且会使变换催化剂和合成催化剂中毒,因此脱硫工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DDS脱硫剂脱出气体中的硫。气柜中的半水煤气经过静电除焦、罗茨风机增压冷却降温后进入半水煤气脱硫塔,脱除硫化氢后经过二次除焦、清洗降温送往压缩机一段入口。脱硫液再生后循环使用。

脱硫工艺流程图 3)变换工段 变换工段的主要任务是将半水煤气中的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发生放热反应,生成CO2和H2。河南中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是中变串低变工艺流程。经过两段压缩后的半水煤气进入饱和塔升温增湿,并补充蒸汽后,经水分离器、预腐蚀器、热交换器升温后进入中变炉回收热量并降温后,进入低变炉,反应后的工艺气体经回收热量和冷却降温后作为变换气送往压缩机三段入口。

变换工艺流程图 4)变换气脱硫与脱碳 经变换后,气体中的有机硫转化为H2S,需要进行二次脱硫,使气体中的硫含量在25mg/m3。脱碳的主要任务是将变换气中的CO2脱除,对气体进行净化,河南中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变压吸附脱碳工艺。来自变换工段压力约为1.3MPa左右的变换气,进入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水排到地沟。变换气进入吸附塔进行吸附,吸附后送往精脱硫工段。 被吸附剂吸附的杂质和少量氢氮气在减压和抽真空的状态下,将从吸附塔下端释放出来,这部分气体称为解析气,解析气分两步减压脱附,其中压力较高的部分在顺放阶段经管道进入气柜回收,低于常 压的解吸气经阻火器排入大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