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等级考18讲--第1讲宇宙与地球

高中地理等级考18讲--第1讲宇宙与地球

高中地理等级考18讲--第1讲宇宙与地球
高中地理等级考18讲--第1讲宇宙与地球

第一讲:宇宙与地球(宇宙、太阳系、地球运动共3个专题) 专题1宇宙

1、天体

(1)(天体分类)天体即存在宇宙太空中的物体,共分为6类,分别是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云。

(2)(最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因为他们都有很大的质量。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质量大、密度小、体积大。

(3)(行星)行星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围绕恒星运行、自身不发光和公转轨道上没有比自己大的其他天体。

(4)(彗星)彗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彗星分为彗头和彗尾,其中彗头含有冰物质。在太阳系中,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星的冰物质升华为气体,在太阳风的推斥作用下,形成长长的尾巴。

(5)(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的尘粒和固体小块。当流星体闯入地球,会与大气摩擦而燃烧,产生一闪而过的光痕迹,这种现象叫做流星现象。

例:彗星常常在天空中形成扫帚形状般的尾巴,长达数千万千米甚至可达几亿千米,十分壮观。彗尾扫帚般的尾巴的形成是由于D作用引起的。

A太阳引力 B地球引力 C地球大气层 D太阳风

2、天体系统

(6)(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多个天体相互吸引并相互围绕旋转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

常见的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总星系。河外星系中常见的天体系统是仙女星系、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

例:宇宙中存在各种天体,运动这的天体形成大大小小的天体系统。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A

A大麦哲伦星云 B大熊星座 C猎户座大星云 D北斗七星

专题2太阳系

1、太阳

(1)(太阳大气分层)太阳大气由内而外共分3层,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温度由内而外逐渐升高。

(2)(太阳大气分层现象)太阳大气的三层构造分别对应着不同现象。

对应关系是光球层—太阳黑子

色球层—耀斑和日珥

日冕层—太阳风和电离子

(3)(太阳活动标志)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11年。

(4)(太阳活动影响)太阳表面存在大量带电粒子,当太阳活动剧烈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它能使罗盘失灵,导航系统被破坏及通讯中断等。

2、八大行星

(1)(八大行星成员)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八大行星特点)八大行星共有具备的3条特征是围绕恒星太阳公转、质量足够大、能够清理自身公转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

(3)(冥王星出局)冥王星因不能够清理自身公转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而被提出八大行星,降级为矮行星。

3、地球

(1)(地球生命条件)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能够孕育生命的3个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平均气温为15℃;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周期适中。

(2)(地球生命要素)地球孕育生命的3个条件分别决定不同的生存要素。

日地距离适中—--气温、液体水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大气层(抵挡太阳辐射和星体撞击)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液体水

例:2017年2月,NASA宣布在距离地球约40光年的地方,首次发现了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围绕一颗恒星运行的行星系统,更重要的是,其中3颗行星位于母恒星的宜居带。至此,宜居行星的数量又增加了3颗。下列关于宜居行星的理解错误的是C

A质量和体积适中B与其母恒星的距离适中

C一定有液态水的存在D为今后人类的太空移民提供可能性

4、月球

(1)(月球无生命)月球与地球相比,无法孕育生命的原因是体积和质量太小,无法吸引大气层,抵挡强辐射和星体撞击;自转和公转周期不适中,无法存在液态水。

(2)(月球周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公转周期是27.32天,称为恒星月。月有阴晴圆缺,由缺到圆,再又圆变缺的时间是29.53天,称为朔望月。

一个恒星月,月球围绕地球公转=360°,月球公转真正意义周期。

一个朔望月,月球围绕地球公转>360°,月球公转常用观察周期。

(3)(月相)月球本身不发光,夜晚明亮的月亮是反射太阳光的结果。

可见时间可见方位月相

新月不可见不可见

上弦月上半夜西天空“D”字形

满月整夜上半夜东天空,下半夜西

“O”字形

天空

下弦月下半夜东天空“C”字形

(4)(日食和月食)当月初新月之时,地、月、日依次排成一条直线,月球有可能遮挡住太阳光,形成日食。日食共分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三种。

当月中满月之时,月、地、日依次排成一条直线,地球有可能遮挡住太阳光,月球无法反射太阳光,形成月食。月食共分为月全食、月偏食两种。

日食示意图

月食示意图

(5)(日食和月食位置)每次日食必然发生在新月,每次月食必然发生在满月。但是每一个新月不一定必然发生日食,满月也不一定必然发生月食。只有日、地、月大致在一个平面内(组成一条相互遮挡的直线)时才会发生日食或者月食。

(6)(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关系)我们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和月球自转周期相同。有时候,我们只能看到月球正面的一部分,只是剩下那一部分转动到了不能反射太阳光的位置,因此看不到了。

(7)(引潮力)地球的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引潮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2.18倍,因此地球主要引潮力来自月球。

(8)(大潮和小潮)大潮是涨潮,小潮也是涨潮。当新月或满月时,日、地、月组成一条直线,月球和太阳引潮力叠加,发生大潮;当上弦月或下弦月时,日、地、月组成一个直角,月球和太阳引潮力叠减,发生小潮。

(9)(潮汐周期)潮汐周期是12小时25分,也就是涨潮后12小时25分会再次涨潮。(10)(潮汐作用)潮汐作用加剧了海岸的侵蚀、顶托河水如海,影响海岸生物的分布;但是可以加以利用进行捕鱼和晒盐、滩涂水产养殖、潮汐发电等。

5、太空

(1)(太空资源)太空资源包含4类: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2)(太空环境)宇宙空间中的环境特点: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

微重力----无需克服重力做功,没有能量损耗

高真空----无需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没有能量损耗;没有氧气

强辐射----短时间能达到超高温或超低温

超低温----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烈

(3)(太空实验室环境)宇宙空间中人造实验室常有的环境特点:微重力、有氧气、弱辐射、恒温度。

专题3地球运动

1、地球自转

(1)(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两极上空俯视观察,北极点为逆时针,南极点为顺时针,简称北逆南顺。

(2)(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自转一周,低纬、中纬、高纬均转动360°,且用时相等,因此低纬、中纬、高纬角速度ω低=ω中=ω高;

地球自转一周,低纬、中纬、高纬运动的路程不同,但用时相等,因此低纬、中纬、高纬线速度α低>α中>α高,地球上赤道最大。

(3)(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正上方,与其正对应的赤道上的点同步运动,因此二者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4)(周期)地球围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太阳东升西落,而后再次东升,时间是24小时,称为太阳日。

一个恒星日,地球转动=360°,是地球自转的真正意义周期。

一个太阳日,地球转动>360°,是地球自转的常用观察周期。

(5)(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与区时、地转偏向力。

(6)(晨昏线)晨昏线的判断:1、判断地球的转动方向;2、根据转动方向判断是由黑夜进入了白昼,还是白昼进入了黑夜,即可快速判断晨昏线。

(7)(地方时)全球经度共360度,共分24小时,即每15经度可划分一个小时,1°经度为划分4分钟,0.5经度划分2分钟。因为有无穷多经线,所以有无穷多地方时。地方时永远与太阳保持一致,即太阳直射那条经线,那条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点。

(8)(区时)因为有无穷多地方时,时间混乱,因此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15°经度。1个中时区,东西经各自拥有1至11时区,共22个时区,1个东西12时区。每个时区采用中央经线时间作为区时。

中央经线计算:15xN (N为时区数值,东西经结合实际确定)

时区计算:

(9)(时间计算)地方时的计算只需要计算经度差,区时的计算需要计算时区差。

(10)(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往东环游世界一圈回到原点,时间增加24小时;自东往西环游世界一圈回到原点,时间减少24小时。为了避免同一地点时间矛盾,自西往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需要减去一天;自东往西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需要增加一天。

(11)(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因此跨过180°经线日期不一定发生改变。

(12)(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是一种惯性力,北半球相对于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往右偏;南半球相对于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往左偏。赤道附近(南北5°)没有地转偏向力。

2、地球公转

(1)(方向)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

(2)(速度)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为近乎正圆的椭圆。冬至日时,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大;夏至日时,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小。

(3)(黄赤交角)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这个夹角是23°26′。

(4)(周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是365天6时9分10秒,称为恒星年。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回归,四季变化,周而复始,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称为回归年。

一个恒星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360°,地球公转真正意义周期。

一个回归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360°,地球公转常用观察周期。

(5)(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五带划分;2四季变化;3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4昼夜长短变化。

(6)(五带划分)太阳直射点在23°26′N~23°26′S之间周期性回归,该纬度范围内因为有太阳直射,整体温度较高,划分为热带;极圈范围内周期性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整体温度偏低,划分为寒度;热带和寒带之间为温带。

例:如果黄赤交角增大1°,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

A温带范围扩大 B极昼极夜的范围减小

C上海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D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减小

(7)(四季变化)太阳直射点在23°26′N~23°26′S之间周期性回归,同时带给人类冷热感觉的不同,我们将一回归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8)(正午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是指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2太阳直射点正午的太阳高度角=90°没有太阳的地方太阳高度角=0°

○3目的地太阳高度角θ=90°-(太阳直射点纬度-目的地纬度)

两地纬度差

○4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高度也最大)

( 9)(昼夜长短计算)目的地昼长,就是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弧的长度,昼弧的长度通过昼弧在纬线圈上所跨域的经度计算。

昼长=昼弧跨越经度范围

(10)(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南北极圈均无极昼、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所有昼弧长度均开始大于夜弧长度,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南半球与北半球道理相同。

(11)(赤道昼夜平分)赤道上昼弧和夜弧长度永远相等,昼夜永远平分,太阳永远在地方时6时升起,地方时18时落下。

上海地理等级考考纲梳理(高一)

地理等级考考纲梳理 主题1 地球在宇宙中 ①主要的天体类型(A)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②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位置及分类(A)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③太阳大气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太阳活动(A) 光球:太阳黑子(一些黑暗的斑点) 色球:耀斑(一些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日珥(从色球层内猛烈喷发出来、形如红色火焰的舌状气体柱) 日冕:太阳风(脱离太阳引力飞逸到行星际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流) 里——外 温度:低——高 厚度:薄——厚 亮度:大——小 ④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和周期(A) 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和耀斑 周期:11年

⑤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的基本特征(B) 恒星(夜空里闪烁的点点繁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 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主要组成物质:氢和氦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的天体 主要组成物质:氢 特点: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 行星(八大):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能够消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 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质量比所环绕的行星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 彗星(围绕恒星运行):质量很小,呈云雾状。分为慧头(慧核、慧发、慧云)和慧尾(气体和微尘受太阳风推斥,在背向太阳的地方形成一条很长的慧尾)流星体:数量众多 陨星:降落到地面的未烧尽的流星体 ⑥天体系统的层次(B) ⑦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面性、近圆形和同向性(B) 共面性:都运行在地球公转轨道面附近 近圆形:除水星外其他行星和偏心率都比较小 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⑧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的基本特征(B)

人教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19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76年 方向:自东向西 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 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月相成因: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9版)

普通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提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知道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乘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高中地理学习,是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最新上海高中地理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打印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椰林婆娑送天舟”。选择海南文昌作为我国又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地貌C.水文D.气候 2.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A.14时B.15时C.16时D.17时 3.2017年3月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再次爆发。火山喷出的岩浆物质冷凝形成的岩石是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 4.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 5.在亚欧大陆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在下列气候类型中,最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6.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38毫米,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 ③加速城市化进程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国际竞争加剧的同时,国际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加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现代公民的要求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随着地理科学的持续发展,新的理论与研究给高中地理课程带来新的学科资源与发展活力。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主基调,素养导向的教学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的基础学科课程,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一种重要的自然观和发展观)、综合思维(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区域认知(一种认识地球表面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新理念、新实践、新思维在地理课堂中不断涌现,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各具特色,兼具别样优势的方法使地课堂精彩纷呈。不论什么样的形式,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程度。研读新课程标准,回归课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有更加清晰准确的学习的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一,精心研究、明确方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任务量大,而时间较为紧张。研读新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教学由“教书”到“育人”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我们只有对这些内容研究透彻,在指导学生学习及复习备考的环节中,才能做到明确思路,做到知识无遗漏,能力有侧重,避免简单教教材,使有效资源最大化。 第二,素养导向,课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概念,如何与学科知识结合,这是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科知识,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止于知识。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知识的学习提升、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我们需合理优化课堂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源于课本而不限于课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完整word版)上海地理等级考试题与答案Word版解析

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巴黎协定》是“人类送给地球最好的礼物”。《巴黎协定》缔约国承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将直接有助于 ①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②减轻酸雨的危害 ③减缓臭氧洞扩大趋势④减轻水体的污染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人为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气温升高,两极与山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作用最大,其次是氟利昂,氟利昂同时也会大量消耗平流层的臭氧,导致在南北两极与青藏高原出现臭氧洞;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有助于①③。虽然温室气体中有导致酸雨的一氧化二氮,但其温室效应所占比较小;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会直接减轻酸雨危害,也不会减轻水体污染,排除②④ 2.我国于1970年4月发射升空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已在太空无动力飞行了46年。 这主要是由太空环境的某些特性所致,这些特性是 ①高真空②超低温③强辐射④微重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题干中说到:卫星无动力在太空飞行了46年,意味着卫星飞行没有阻力,或几乎为零,显然是高真空带来的结果;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是重力和向心力,微重力资源使得万有引力主要体现为指向地心的向心力。强辐射和超低温条件与卫星无动力飞行没有之间关系,答案选D。 3.正月十五24时(地方时),某天文爱好者在E地观测到一轮明月。此时,月、地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首先根据地球的昼夜半球补充太阳所在位置;正月十五的月相为满月,此时月球运行到太阳的对面,和太阳分处地球的两侧;天文爱好者在E地当地时间24时看到一轮明月,该地应该半夜子时,即夜半球的中央,月球位于地球的上中天,图中只有C符合。

江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地理一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地理一) 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 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组成。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由“地理 1 ”“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所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和融合。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保护” “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七个模块组成,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自2005 年9 月开始,江苏省进入了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面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一个突出的困难表现为教师使用课程标准时普遍感到教学深度、广度难以把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强化教师的课标意识,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作用。为了贯彻落实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帮助教师科学地把握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称为《高中地理教学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求》主要是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 进行梳理和细化,针对其中的具体内容提出较为明确的教学要求,帮助教师恰当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教学建议。 《高中地理教学要求》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内容标准” ,涵盖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当中三个必修模块(“地理1”“地理2”“地理3”)。二是“学习要求”,主要是依据各项内容标准提出的具体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涉及三个必修模块和四个选修模块中应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和规律,并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考题

高中地理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考题 一、选择题 (一)从2007年10月24日(农历九月十四)18:05在 西昌发射到2007年11月7日进入工作轨道,“嫦娥一号” 的首次探月之旅已经宣告成功。右图为“嫦娥一号”卫星 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1.从“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中我们 看到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目前科学家认为该现象形成的 主要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 B .陨星的撞击 C .流水作用 D .风力作用 2.下列关于我国已建成的三大卫星发射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昌在外流区,酒泉和太原在内流区 B .西昌在湿润区,酒泉和太原在干旱区 C .西昌纬度较低,能够获得较大的发射初速度,节约更多的燃料 D .西昌光照丰富,水热资源不足;酒泉和太原水热资源丰富,光照不足 3.“嫦娥”升空一星期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月相最接近下图的 4.纽约(西五区)的华人观看火箭发射实况转播的当地时间是 A .10月24日5:05 B .10月24日5:25 C .10月23日5:05 D .10月25日5:25 (二)图2中,虚线ACB 表示晨昏线,阴影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ON 是国际日期变更线,据此完成3—5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图表示北半球 ②该图表示南半球 ③AC 为晨线 ④BC 为晨线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此时,北京时间是 A 、7月7日4点 B 、7月7日12点 C 、7月6日4点 D 、7月6日12点 7、此时,下列城市中正午物体影子最长的是 A 、伦敦(520N ) B 、广州(23.50N ) C 、悉尼(330S ) D 、莫斯科(560N ) (三)2006年3月29日格林尼治时间8时36 分,在巴西东部地区开始出现日全食,北京时间图2

2016修改版高中地理课标[精品文档]

前言 2014年12月,教育部全面启动对2004年开始施行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成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复活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家教育改革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4年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走过十年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面对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现行普通高中课程还有某些亟待改进之处。课程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必修不断深化。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修订,正是推动课程与时俱进、深化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 2012---2014年,教育部组织了对国内外普通高中教育的专题调研,深入分析总结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十年来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了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和主流趋势,重点研究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与性质、普通高中课程的任务、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以及实施课程的保障措施等问题,为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结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教育部作出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部署,明确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凝练核心素养,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凝练学科核心素养,厘清本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贡献,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精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提出教学实施、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的建议。 第二,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教育定位,坚持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的统一。本次修订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同事,强化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课程结构上适当压缩必修课程的内容和课时,提高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精选必修内容,以强化共同基础。同时,尽可能呈现不同类别和水平,为学生选择课程提提供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第三,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各学科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将具体教学目标进行水平划分,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该标准不仅要在引导教师把握人才培养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设计和实施水平中发挥作用,而且要在帮助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作业评价、指导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中发挥作用。 第四,优化内容结构,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高考改革对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应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接,相互促进。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了必修、选修内容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校考试招生的对应关系。基本思路是:必修指向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性考试;选修1指向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和高考;选修2由学生自主选择,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可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体现。这样的结构安排,既坚持了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也较好地实现了教与考对接协调,方便教,方便学,方便考。 第五,增强可操作性,力争“好用、管用”。本着为教学服务、为考试评价服务、为编写教材服务的原则,突出标准的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学实施、考试评价、教材编写的指导。每一个模块由“内容标准”“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组成,增加教学、评价案例,同时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细化评价目标,凸显标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性。

2020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 【内容标准】 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5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1.7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8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10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1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人口,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内容标准】 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4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2.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6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7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举措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8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9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10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11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的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年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2018上海地理等级考试卷)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春潮又涌动,扬帆再奋发”。2018年我国决定海南全岛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将进一步促进海南省() A.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B.工业比重大幅提高 C.城市农业用地扩大D.粮食出口迅速增加 2.“涛之起也,随月盛衰”。下列地月位置关系中(白色为光照面),表示会出现大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下列地表形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太平洋洋脊D.马里亚纳海沟 4.我国学者利用溶洞内的石笋,研究全球气候变化,该岩石属于() 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 5.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上升引起的变化是()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逃逸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逆辐射增强 6.小明在非洲热带草原乘坐热气球时,看到草原一片枯黄,斑马、长颈鹿纷纷向远方迁徙。他向同伴解释,这是因为() A.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湿季到来B.受信风影响,干季到来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季到来D.受西风影响,湿季到来 7.“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准静止锋或冷锋B.准静止锋或暖锋C.暖锋或冷锋D.暖锋或高压 8.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海陆性质不同,甲地气温()

A.高于乙地,为陆地B.高于乙地,为海洋 C.低于乙地,为陆地D.低于乙地,为海洋 9.下列地表形态,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石林、三角洲B.沙丘、曲流凹岸C.三角洲、沙丘D.石林、河流凸岸 10.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影响其形成的盛行风是() A.西南季风B.东北季风C.东南信风D.西风 11.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①土地利用规模②土地空间方位③土地利用效益④地租支付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读人口金字塔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未来五年人口增长率上升B.新生儿人口性别比小于100 C.未来五年劳动人口持续减少D.此人口金字塔属稳定型 13.有研究小组调查上海某地区使用手机的用户密度,持续两周,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推测该地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B.商业区C.文教区D.农业区

上海地理等级考知识点总结

18 地理常见简答题答题规范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③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洪涝小专题 ⑴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⑵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西南季风强盛,或来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涝灾;反之会造成旱灾。 ⑶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 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 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地理知识点梳理-宇宙与地球

2018合格考知识点梳理--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掌握天体的概念和类型,理解天体系统的形成和等级差别。 2.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学会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了解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 4.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 6.掌握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7.学会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的计算。 8.运用地转偏向力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9.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知识详解: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 银河系?? ??? 太阳系??? 地月系? ???? 地球 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2.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在太阳系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八颗行星????? 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2)特殊性——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①充足的水分。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③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 层的黑子,B 层的耀斑,其周期约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3)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②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 ③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④在地球高纬地区出现极光。 【要点讲解】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完整word版关于上海地理高二等级考综合复习一205二模自然地理为主

二模综合复习一2015袃 20分)崇明(十七)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俄罗斯的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膃 材料一:向日葵为俄罗斯的国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喜光,耐低温,耐盐碱干芁旱,种子可食可榨油。 材料二: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袇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一般河流入海口鱼类资源丰富,而鄂毕河的入海口鱼类资源却很少。 分)、分析鄂霍次克海成为“太平洋冰极”的原因。(634蚅 、写出俄罗斯向日葵集中分布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地区种植该农作物有利的35袂8自然条件。(分) 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鄂毕河的入海口鱼类资源很少的原因。36(6莀 13分)(二十三)读有关俄罗斯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芈 鄂毕河、叶尼塞河年平均流量表蒀图 肃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域简蚁 各季径流占全年径流量(%)蒀河口年平均螅??河流冬春夏秋莅羄芃蒀薀3 /sm)流量((12~2月)(3~6月)(7~8月)(9~11月)节膇螆蒃 8 36 37 鄂毕河12700 19 羈蚀蒂螀肀薇 6 51 19800 22 21

叶尼塞河袂袀膄肃袆膅.12.分析鄂毕河流域沼泽广布的原因。(3 分)羀3. 4.简析鄂毕河、叶尼塞河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及其成因。(6分)薆5. 6.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2分)芄 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分析鄂毕河河.4薁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2分) 普陀(十五)读下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关地图,回答问题。(17分)罿 分)31.描述图中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3聿 分).说明图中瑞典(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325莈 .有人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的冬天“天光实在太短了、还时常大雾茫茫,令人33蒄感觉不爽……”分析其地理原因。(6分) 34.分析挪威(M)国造船业、渔业和森林工业发达的自然地理原因。(3分)莃 闵行(十三)阅读秘鲁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羇腿

高一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 1012千米×140亿≈1.32×1023 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发射到宇宙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2000多亿颗恒星) 4.2光年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结构特征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 彗星方向:自东向西 扁长轨道绕日行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 月相成因: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的变化形 成了不同的月相。 月相类型:新月-上弦月-满月或望-下弦月 2》月相成因及变化月相的变化规律:初一月黑头,十五月亮圆。

上海高中地理等级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打印版

上海高中地理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打印版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 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 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椰林婆娑送天舟”。选择海南文昌作为中国又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地貌C.水文D.气候2.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A.14时B.15时C.16时D.17时3.3月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再次爆发。火山喷出的岩浆物质冷凝形成的岩石是 A.玄武岩 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4.中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5.在亚欧大陆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在下列气候类型中,最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6.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38毫米,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 ③加速城市化进程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北京借助盛行风正在着手打造六条“城市风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冬季 A.缓解干旱现象 B.增强热岛效应 C.减轻霜冻危害 D.吹散大气雾霾 8.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A.长江东流B.海水倒灌C.台风登陆D.黄河凌汛 9.下列洋流中,能对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产生降温减湿作用的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B.千岛寒流 C.西澳大利亚寒流D.秘鲁寒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是世界最完善,运行里程最长的。在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地貌类型区是 ( ) A .海成地貌 B .黄土地貌 C .岩溶地貌 D .风成地貌 2.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髙原,四川盆地之间。横断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哪一板块碰撞形成的 ( )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3.学生在福建平潭的研学旅行中,观察到矗立在沙滩上的两块巨石,其矿物晶体颗粒较粗色泽较浅,其岩石可能是 ( )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大理岩 D .石灰岩 4.人类首次使用射电望远镜拍下了黑洞照片,干燥的环境有助于天文观测,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下列哪些地区适合天文观测 ( ) ①西欧平原 ②亚马孙平原 ③南美沙漠区 ④南极大陆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④ 5.某地因我国东部丽带的移动,降水一般集中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之后一段时间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这一地方位于 (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6.赤道以南莫桑比克等地区受热带气旋“伊代”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应是 ( ) A B C D 7.增加绿地面积会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 ) A .植物蒸腾会减少 B .下渗减少 C .海洋输送水汽减少 D .地下径流增加 8.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 ( ) A .温度升高,暴雨 B .温度升高,干旱 C .温度降低,干旱 D .温度降低,暴雨 9.甲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区,乙省位于胡焕庸线北侧,表格为两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变 A .环境人口容量更大 B .少年儿童人口量少 C .尚未进入老龄化 D .劳动人口需求缺口大 10. 非洲北部的利比亚战乱不断,一些国民分分向其他国家迁移,这种迁移方式是( ) A .智利迁移 B .难民迁移 C .劳务迁移 D .生态移民 11.2018年香港金融业产值排名全球第三。香港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 ( ) A .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 B .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 C .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D .工业用地和居住用 12.近年来,上海郊区瓜果飘香,鲜花争艳,影响该变化的原因是 ( ) A .市场需求变化 B .劳动力减少 C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D .水资源减少 13.2019年4月,上海张江生物医学产业园新增四个产业园,生物医学产业在此聚集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劳动力数量 B .能源矿产 C .交通运输 D .科学技术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