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第1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教学立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国无尽的伤痛和无法消弭的影响,如何维护战后和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重构战后世界新秩序,各国从国家利益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也由此打上了强国意志的标签。一方面战胜国凭借综合实力在会议上获得话语权,对战败国进行毫不留情对惩处和瓜分,侵犯了其他国家主权和利益,无视殖民地人民的要求,因而埋下仇恨的种子;另一方面,国际联盟的建立适应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为20年代世界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构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过程中,国家间为达成各自的目标进行博弈和妥协,从侧面体现出国际格局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二、教学目标

大致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知道巴黎和会“三巨头”的分歧和国联产生的时间和宗旨。

初步理解:凡尔赛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强化“论从史出”的史学意识;华盛顿体系中美国是最大的获利者,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略有感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分赃体系,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必将导致该体系的崩溃,引发新的战争,不可能永久维持世界的和平,培养分析、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介绍一战老兵哈里·帕奇以及顾维钧,引导学生思考战后的世界新格局是否实现“和平”局面。

哈里·帕奇,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2009年7月与世长辞,享年111岁。这位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在最后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感叹道“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然而,他没有等到德国还清赔款之日,他死后一年,也就是2010年,德国政府还清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折合6.23亿元人民币。

顾维钧,江苏嘉定人,中国近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一战结束后,他代表战胜国中国参加巴黎和会,就日本要求获得中国山东权益,他义正言辞地说道:“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他大声疾呼遭到英法等国的无视,他们强迫中国接受这种安排,最终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种。

作为一场非正义性质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如何发展,不同国家对于“新秩序”提出了各自的设想,这场构想新世界的会议表面上看上去风平浪静,实际却散发着浓浓的火

药味,战败国德国最终偿还了横跨92年的战争赔款,战胜国中国继续被迫接受不平等待遇,军事上的厮杀结束了,谈判桌前的争夺刚刚开始。

(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1、与会代表

过渡:这场和会邀请了32个国家1000多名代表参加,为期五个月,与会代表们被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享有整体利益的交战国、享有局部利益的交战国、与德国集团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中立国与正在成立的国家。

问1:请同学们回忆下就一战主要参战国,谁缺席?为什么缺席?

答:战败国和俄国(社会主义国家被资本主义国家排除在世界体系之外)

在四个等级中,只有第一等级的国家也就是英法美日意有权出席一切会议。作为高级别的政府首脑会议,日本代表不是首相,意大利首相提前回国,最终实权落入了英法美三国手中,他们分别派出了各自谈判高手,被称为“百灵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被称为“狡猾的狐狸”英国首相劳合·乔治;78岁高龄“老虎总理”之称的克列孟梭。用德国外长的话说“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

2、会议地点

那么,会议在哪里召开呢?我们来看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的话:

“我从来不想在他(克列孟梭)的首都举行和会……在中立国举行会更好,但这个老家伙哭哭啼啼,使我们不得不让步。”——(英)劳合·乔治问2:美英两国为什么希望在中立国而不是巴黎举行会议?

答:担心法国因此在会议上扩大自己的权益。

问3:法国为什么坚持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和会?

答:普法战争的阴霾还未散去。不仅如此,作为一战主战线,西线法国在战争中的损失最大。

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凡尔赛宫镜厅)里。由于它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开幕式上,法国总理克列孟梭的演说为了保证会议正常召开,美英两国最终选择了让步。

3、对德和约

问4: 基于法德宿怨,你认为在处置德国问题上,法国会有何诉求?

答:最大限度削弱德国。

过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克列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战败时,法国赢回了曾经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如今法国找到了这样一个报仇雪耻的好机会:

我一生所有的恨全部给了德国。……撕碎德国这只肥猪!——(法)克列蒙梭问5: 站在各自的立场,英美又打着怎样的算盘呢?

“必须战胜德国,但不是毁灭!那……没有任何好处。”——劳合·乔治“双方战争目的实际上是一样的。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既没有胜利,也没有惩罚。”——威尔逊

英国:保持大陆均衡,确保海上霸权(在欧洲大陆想用德国压制法国)。

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提出建立国际联盟。

对于美国来说,关于英国提出的不削弱德国它表示赞同;但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与英国的关系因为太平洋地区的竞争显现出紧张的局面。为干涉俄国十月革命,英法美三国又站到了同一战线。归根到底美国不希望欧洲国家实力太强影响他称霸世界的目的,为此美国不希望欧洲任何国家实力太强。

过渡:三个国家三位领导人对德国的态度也就构成列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新秩序最重要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63课本第一段。

问6: 请一个同学朗读对德和约的内容,用一个词来描述下你对该和约的看法?

答:严厉、苛刻

过渡: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以‘委任统治’的名义瓜分,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缩减……

问7: 严厉的惩罚造成什么后果?

答:为民族复仇埋下隐患

“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美)RR·帕尔默过于宽大:巴黎和会没有摧毁德国旧制度的根基,旧官僚、旧军队和容克贵族继续掌握军政大权和经济命脉,军国主义传统也被保留下来;没有惩办发动战争的德皇威廉二世。过渡:当和约内容传到德国,群情激愤,柏林爆发示威游行,各界政要竞相抨击和约;德国首任总理谢德曼诅咒“谁签署这个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并宣布辞职。最终德国国会以237票赞成,138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选择接受和约,战争的法则是败者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

4、国联问题

过渡:一边是德国所吞下的苦果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却为日后的法西斯上台和发动战争提供借口和条件。另一边,威尔逊试图给世界送去“自由和良知以及无私服务于世界的礼物”,这便是国联。

(1)《国际联盟盟约》提议

在战争结束时,他的“十四点原则”抛出了美好的设想:

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法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在他看来,“我们应当以资本供应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应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全世界。”——威尔逊过渡:作为参会的筹码,在和会第一天威尔逊就坚持把国联与对德和约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讨论,并以退场相威胁。

问8: 美国为什么要提出建立国联?

答:一战增强了美国的经济实力,但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还不能与英法抗衡,希望通过国际组织实现“世界和平的纲领”进而达到称霸世界的野心。

(2)《国际联盟盟约》:山东问题

过渡:为保证国联不因对德问题遭到否决,威尔逊多次牺牲他国利益,中国山东问题也就成为了其中的牺牲品。

“如果国联是世界最好的希望,那么牺牲中国的一小部分领土或许是值得的。”

——威尔逊问9: 先请同学回忆下山东问题的由来?最早控制山东列强是哪个国家?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1898年,租借胶州湾,山东为势力范围。

1914年8月,日本不顾中国反对,悍然在中国领土上对德宣战,夺取胶州湾,强行控制了山东,并占有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趁机独霸中国。

1915年,迫使北洋政府签定了“二十一条”将其在山东的权益合法化,在英美反对条约下并未实行。

1919年4月30日,英、法、美三国根据日本提供的所谓“证据”决定:“德国在胶州及山东所有各项权利,一概放弃,交予日本,日本自愿担任将山东半岛连同完全主权交还中国”的责任,并将之写入《协约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中。

代表中国参会的年轻外交官顾维钧在回忆录上写道“这一天必将被视为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上。”最终中国是怎样表态,我们来看看电影《我的1919》的部分片段。过渡:最终,中国代表决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顾维钧用他的外交智慧和报国热忱让中国成为了与会国中唯一拒绝签字的国家,1919年5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3)《国际联盟盟约》失效

然而,作为《凡尔赛和约》的第二块内容,1920年1月成立的国际联盟,却未发挥其效果。鼓动成立国联的美国因为参议院多数的共和党人反对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的提议最终未能参加国联,威尔逊的8000英里的全美巡回演讲最终换来的是诺贝尔奖的荣誉,但输掉了总统大选。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也未能够参加国联,被资本主义国家排除在外。

问10: 除了缺少美俄的支持,国联最终也未能发挥其作用,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同学阅读课本P63思考答案。

答:大国力量的强大使得初生的国际组织对大国缺乏制约力,无法起到调和作用。

采取制裁侵略者的行动之前,须先经理事会全体一致投票。——《国际联盟盟约》作为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使命防止侵略行为的国联,所建立的世界第一个国际组织促进了世界整体化发展,但国际组织自身机制的问题,包括“大会一致原则”最终遭到了英法等大国的无视,所以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也就成为了一纸空文。

5、凡尔赛体系

国际联盟盟约和对德和约最终构成了《凡尔塞和约》,此后,战胜国又同德国原来的盟国分别缔结了和约,总称《巴黎和约》,构成了决定战后世界格局的“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巴黎的。

1919.9,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

1919.11,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纳衣条约》

1920.6,协约国与匈牙利《特里亚农条约》

1920.8,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洛桑条约》

(二)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1、会议召开的动因和内容

过渡:巴黎和会后,欧洲暂时得到稳定,但远东的秩序如何构建还存在种种问题,不仅如此,英每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起来。

1919年,美国国会批准了扩充海军的计划,到1924年美国的主力舰计划达到38艘,超过英国当时的32艘。

1920年,日本不顾经费缺乏的困难,也实施扩大海军的计划,要把它的海军力量保持在美国海军的70%的水平上。日本每8年内增加8艘主力舰和8艘新式巡洋舰。

——八八舰队计划英国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使海军优于美国或任何国家。——劳合·乔治亚太地区的形势仿佛就像一个地雷,只要一点火星就会引爆。为了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裁军问题,在美国的提议,1921年11月到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请同学阅读课本P64,完成表格。

问11: 请同学阅读课本,归纳小结,此次会议最终包含哪些内容?

问12:作为梳理亚太关系的第一步,美国为什么要解除英日同盟呢?

答:作为协调和掌控解除了英日联合与美国对抗的威胁,为美国消除了在远东称霸的障碍。

——是美外交上的胜利

ó¢1ú?à1

úè?±??¢í§×ü????

(íò??)??)

ó¢?àè?·¨òa

??á|?¢×ü??

??μ

?±èày

2、《五国海军协定》

问13:对比1914年英美日三国舰艇总吨位,1921年《五国海军协定》有什么变化?

答:提升美国海军实力,英国丧失海上优势,日本受到了限制,英美日法意海军比例为:5:5:3:1.75:1.75。——是美军事上的一次胜利。

可惜的是,作为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定,但它没有从根本上限制军备竞赛,也没有真正消除军备竞争,相反,它成为日后国际争端的重要根源。

3、《九国公约》

过渡: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失去了山东却赢得了气节,而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的同时却又失去了什么?

《九国公约》内容节选: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问14:《九国公约》给予中国哪些权利?

答: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美国代表在解释第一条“中国为一有主权独立之国家,在有效条约所限制之内,中国有行政之自由。”)

问15:公约中对中国提出怎样的要求?

答:各国在中国机会均等——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问16:一面要尊重中国主权,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权利,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确立美国为进一步扩张和争夺亚太地区霸权提供条件,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一九二二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过渡:最终山东领土归还中国,但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以及关税自主等要求却未被采纳。作为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这样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本课小结:

从与会代表分级三巨头操纵会议到会议地点最终决定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

从对德和约各国利益的权衡到国际联盟牺牲中国的权利。

从《四国条约》到《五国海军协定》美国获得外交上的一次次胜利,最终《九国公约》门户开放为美国和列强打开了一扇门。

我们看到了大国强权政治下的妥协和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博弈和妥协,因而这是大国强权政治下的世界新格局。那么,新体制下世界如何发展呢,我们来看一张漫画《和平和未来的炮灰》,上面答英文是:The tiger “ Curious! I seem to hear a child weeping !”

问17: 孩子为什么哭泣呢?《和平与未来答炮灰》说明什么问题?

答:一战新体制下不安定的社会情况,为未来的二战埋下隐患: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以战胜国与强国意志为出发点,侵犯了其他国家的主权与利益,即一面对弱小国家或胁迫或出卖,一面对邪恶的侵略势力或姑息或纵容;同时,缺乏有效的结果国际争端的机制,无视殖民地人民的要求,继续维护殖民体系,并对苏俄采取排斥的态度,最终德国却成了二战的源头,日本也成为二战的东方策源地并非巧合。

看待历史问题必须一分为二考虑,作为第一次召开的国际会议所构造的世界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20年代世界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20世纪人类第一长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

百年后中国游客成为了凡尔赛条约签署地的重要客源,他们不一定记得中国代表曾经在巴黎和会上悲愤交加,但一定记得五四运动,记得弱国无外交,记得世界需要和平。五、板书(学案)

第13课凡

六、课后拓展(参考书目)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英)克拉克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译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邓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和约的经济后果》,(英)凯恩斯,张军等译,华夏出版社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丘吉尔,南方出版社

评价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最佳答案 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秩序。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历程 1919~1920年,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1921~1922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经过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得到了安排。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

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新奴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之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当这场大战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本主义本身的稳定性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重新安排,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从《凡尔赛和约》到《四国条约》、《九国公约》,都是首先具有这种资本主义世界整体性安排的特点;而国际联盟和限制海军军备的规定,又是20世纪世界政治整体化趋势的一种最初的反映。这种情况说明,战争和相对的联合,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不同政策。而它们采取哪一种政策,取决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展的特定形势。当涉及到不同利益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不可调解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而当战争危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时,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相对联合就会取代战争。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定各自国内的经济政治秩序,避免革命,也会加强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在世界现代史上,这种资本主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案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了解阿拉伯半岛统一的过程及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知道阿拉伯文化的成就,理解阿拉伯人民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图片和文字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进而了解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在教师的帮助下,探讨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过程所起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从中感悟世界各民族的文明都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教学难点】 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经常在一些食品的包装带上看到清真食品标志。清真食品就是严格按照伊斯兰饮食禁忌所制作的食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的食品。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独特的价值。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及阿拉伯文化。 二、新课讲授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教师讲解: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地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人的摇篮和故乡,阿拉伯人则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说说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学生回答: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灵。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教师讲解:阿拉伯半岛内陆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原,其中夹带着一些绿洲。大部分的阿拉伯部落从事游牧,逐水草而居。各部落都有自己信仰的神,部落间常为争夺牧场、掠夺财富而发生战争。阿拉伯半岛国家形成的前夕,内部社会分化,外族频频侵扰;面对急剧恶化的社会经济形势,阿拉伯社会各阶层迫切要求实现统一。统一成为当时历史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56页第一段文字,说出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3课阿拉伯帝国导学案(含答案)

第13课阿拉伯帝国 【学习目标】 1.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 2.了解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的基本史实。 3.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预习案】 【自学导航】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穆罕默德阐述了__独尊安拉__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__穆斯林公社__。 3 .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__麦加__。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承认__穆罕默德__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 4.至__8世纪中期__,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__疆域最大__的帝国。 三、阿拉伯文化 5.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__智慧宫__”,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6.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__阿拉伯数字__”,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7.阿拉伯人著的《__医学集成__》和《__医典__》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8.脍炙人口的《__天方夜谭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探究案】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齐心协力,勇于展示,我们就是完美的团队) 第- 1 -页/共3页

【探究一】 1、简述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谈谈你对伊斯兰教创立的感悟。 活动: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630年,占领了麦加城。 感悟: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反映了阿拉伯人渴望实现统一。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阅读教材,探讨下列问题: 1.分析阿拉伯学者创造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的原因。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 做出了哪些贡献? 原因: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设立“智慧宫”、以 黄金支付稿酬等。阿拉伯学者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 贡献:①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 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②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 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③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妙, 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④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 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 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检测案】 1、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A.麦加大清真寺B.“哭墙” C.巴黎圣母院D.圣索菲亚大教堂 2、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3、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国家的性质是() A.政教分离 B.政教合一 C.世俗政权 D.宗教政权 4、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精美教案

《阿拉伯帝国》 教材分析: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结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和中国等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造纸、指南针、火药等是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 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旧称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教师讲述: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结构示意图

第十二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九下第二单元) 【内容标准】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3)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4)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一、结构提纲 二、内容解读

1.背景:1.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是繁荣的背后却必然孕育着。 2.爆发:1929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1)、;(2)、 (3)、。 3.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 (2) 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 2.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目的: 3. 特点:全面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政的中心措施是,根据,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郭默、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 5.新政取得的显著成效。(1)美国缓慢恢复,得到改善; (2)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明显增强。 (5)新政在上具有重要意义 (6)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范例。但由于产生危机的_______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______________,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1.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矛盾。以为首的法西斯组 织,利用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2. 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与一身,称。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3.纳粹党利用“”,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一切,取缔了纳粹党以外的所 有。还强化,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纳粹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 5.德国法西斯还掀起迫害的狂潮:他们被剥夺了德国身份;不得 ,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不得参军;严禁与人通婚等等。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也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政权。 7. 是日本法西斯的支持者和集中地。年,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了。 8.19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又称。它的形成是对的严重威胁。 三、合作探究 1、“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学家黄安年 回答问题: (1)罗斯福采取的什么对策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该对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为挽救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什么总方针? (3)从罗斯福与邓小平的决策中,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半岛的古代历史,如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灿烂的伊斯兰文明。而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阿拉伯帝国。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讲述了伊斯兰教的创立,可以让学生比较世界三大宗教,以便加深记忆。此外,注意让学生总结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绘制图示法;要点提炼法;活动与探究法。 【新课导入】 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波斯湾沿岸地区号称“世界石油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现今的阿拉伯半岛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购买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使用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把瀚海的沙漠改造成了干旱的宝地,出现了美丽的城市和绿洲。 那么,你想了解古代阿拉伯半岛的情况吗?知道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讲授新课】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教师展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地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重要城市及阿拉伯人的社会情况,以此来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通过师生讨论,伊斯兰教产生背景如下: (1)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2)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3)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2. 伊斯兰教创立的过程(阿拉伯统一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 学生回答:穆罕默德。 ◆教师给学生设计阅读问题,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梳理穆罕默德的活动,从而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进一步了解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穆罕默德的活动如下: 教师分组进行活动,引导学生总结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归纳后,用表格方式呈现。 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点 过渡: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二、阿拉伯帝国 教师出示《阿拉伯帝国》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和教材第56页内容,归纳阿拉伯帝国

九上历史第13课阿拉伯帝国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

1、伊斯兰教的创立: 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真主“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传播: 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阿拉伯帝国 (1)版图: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帝国灭亡。 (2)影响:伴随着帝国扩张, 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4、阿拉伯文化 (1)发展原因: 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支付与译著同重量的黄金稿酬。 (2)表现: 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由阿拉伯人创造;“西医”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影响: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o创立者:穆罕默德。 o时间:7世纪。 o宗教思想:独尊安拉。 o教徒: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 o穆斯林公社: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阿拉伯国家的雏形。 o穆斯林公社制度: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物都要听从穆罕默德的决定。 o阿拉伯半岛统一:630年,穆罕默德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阿拉伯帝国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导学案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 难点:阿拉伯帝国 【自主探究】 知识点1 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 ①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处于游牧时代,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②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 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 3、统一阿拉伯半岛 ①默罕默德最初在 传教,遭到传统势力反对,于 年率信徒迁居 , 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真主的使 者穆罕默德的决定。 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②630年,默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默罕默德 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知识点2 阿拉伯帝国 1、对外扩张 ①默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条件: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阿拉伯人空前 团结,士气高昂。 ②在亚洲:穆斯林军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兵锋直抵中国唐朝边境;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③在非洲: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④在欧洲: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2、帝国形成 ① 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②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 知识点3 阿拉伯文化 1、哈里发重视知识: ①哈里发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②830年,在巴格达设立“ ”,集科学院、 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③为延揽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2、成就 ①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改造了 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②代数学: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③“西医”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优秀教案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上述图片,你能想到什么?你知道图片中故事的由来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 2.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说说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 提示: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主要传教活动:①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②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③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目标导学二:阿拉伯帝国 1.学生自学:结合教材地图《阿拉伯帝国》,描述阿拉伯帝国的形成过程。 提示: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2.问题思考:如何理解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提示: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为专制政体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君权和神权于一身,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统,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 目标导学三:阿拉伯文化 1.教师讲述: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巴斯王朝时期,哈里发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宫”。 2.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说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提示:数学、医学典籍、文学等。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三、课堂总结 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和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迅速走向分裂。阿拉伯人民吸取了境内各族人民的文化成就并加以发展,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阿拉伯人民同中国人民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往。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教义、传播以及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等方面入手,按时间顺序,引导学生梳理基本要点,并重点探讨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以及阿拉伯帝国形成中的作用。在阿拉伯文化部分,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从不同方面归纳阿拉伯文化成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专题二十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影响二

专题二十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影响二 知识详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所隐含的矛盾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 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势力猖獗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巴黎和会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参加和会的有27个国家。会议被英、法、美三国控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在和会上处于完全无权的地位。其实和会上,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德国及其盟国则成为受审者等候发落,就是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的各自地位也相差甚远。英、法、美三国始终是会议的主宰,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能作为大会的陪衬。与会各国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巴黎和会必然是一次大国分赃的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就是“通过大战变化了的各国实力”。谁有实力,谁就在和会上说话有分量。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1919年协约国也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在这个和约中,规定了战胜国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的规定。巴黎和会签署的各种条约是以条约签订的具体地点来命名的。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 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这个和约,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对德国进行了压制,但是另一方面,它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国实力进行了保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法国,保证欧洲大陆的均势。 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等合理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凡尔赛体系战胜国在1919?1920年间,与德国的盟国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的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

《阿拉伯帝国》教案

《阿拉伯帝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史实;了解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及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展示电子课件、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掌握阿拉伯在不同领域里所创造的灿烂文化。 重点难点 【重点】 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难点】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阿拉伯帝国是如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 2.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新课导入】 (情境式导入)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那么你对阿拉伯人及其文化的了解有多少呢?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阅读教材P56第1段,回答:伊斯兰教创立的地点、时间和人物。 答案提示: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 知识点二阿拉伯帝国 1.结合教材P56的内容,思考: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路线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欧洲战场上,占领西班牙,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2.扩张的结果是什么? 答案提示: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知识点三阿拉伯文化 1.结合教材P57第1段的内容,思考: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并以黄金支付稿酬的方式延揽翻译人才。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2.结合教材P57第1段的内容,思考:阿拉伯人取得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答案提示:①数学: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②医学:《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③文学:《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结合教材P58的内容,思考: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贡献? 答案提示: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课堂小结 阿拉伯人民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凭借着智慧和辛劳,还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明。阿拉伯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伟大的作用。 板书设计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战争与和平强权与公理 香山中学胡晓玲 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凡尔赛和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国际联盟成立时间、使命及其作用。 (2)理解:两次和会召开的背景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阅读文献,分析历史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并体验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2)通过历史叙述,不断得出看似悖论的结论,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和多角 度的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当事人言行的描述和分析,引导学生体验并思考——战后人们对“和平” 与“公理”的期待与追求,对“强权”与“战争”的憎恶与抵制。 Ⅱ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凡尔赛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所包涵的战后人们对世界的期待与隐忧。 Ⅲ教学技术与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大国的博弈》、《镜厅》、《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大国崛起·德国》、《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中的有关资料。 Ⅳ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呈现材料“暴风骤雨已经平息了,可是我们依旧惶惶不安,好象暴风雨又将来临一样……”“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已经种下了。”“这不是和平,是20年的休战!” 设问:这20年间发生了什么?1919年又发生了什么? 【讲述新课】: 一、巴黎和会 呈现一战后期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计划”材料,并做简要描述,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计划”为什么能够打动整个世界?当时人们的愿望能实现吗? (一)和会前:地点的争执 材料:“我从来不想在他(克里孟梭)的首都举行和会……在中立国举行会更好,但这个老家伙哭哭啼啼,使我们不得不让步。——劳合〃乔治” 思考: 1、美英两国为什么希望在中立国而不是法国巴黎举行会议? 2、克里孟梭为什么坚持在巴黎举行和会? 3、你认为,美英两国让步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美英的这一让步让出的仅仅是一个会议地点吗? (二)和会期间: 1、对德国的制裁 材料一: ①“双方战争目的实际上是一样的。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既没有胜利,也没有惩罚。” ②“我一生所有的恨全部给了德国”“撕碎德国这只肥猪!” ③“必须战胜德国,但不是毁灭!那……没有任何好处。” 请推断:三种主张分别出自何人之口?你的推断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中的“过于严厉”与“过于宽大”说的? 2、对中国的出卖 1)创设情境,描述巴黎和会中国代表的处境。 2)视频:《我的1919》,以体现顾维钧的外交智慧和报国热诚。 3)出示威尔逊材料,让学生认识并体会列强牺牲“公理”出卖中国权益的卑鄙 行径。 4)出示顾维钧日记,让学生感知到中国外交的无奈和中国人维护尊严的决心。 《顾维钧日记》:“汽车缓缓行驶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觉得一切都是那样黯淡,那天色,那树影,那沉寂的街道。我想,这一天必将被视为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上。同时,我暗自想象着和会闭幕典礼的盛况,想象着当出席和会的代表们看到为中国全权代表留着的两把座椅上一直空荡无人时,将会怎样地惊异、激动。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 思考: 1、为什么“这一天必将被视为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上”?这种 悲惨的源头是什么? 2、为什么这又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为什么会“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 3、你能否体会顾维钧当时的复杂心情? (三)和会后:国联的失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特别是掌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巴黎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的分析与探究,使学生认识《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这一重要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对华盛顿会议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从经济和军事实力两个方面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通过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中宣称的“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教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此大的一场战争,给我们整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 (师)一战虽然结束了,但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争夺却没有结束,他们又把对世界的瓜分转移到了会议桌上。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起体会一下战后的国际形势。 二、展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1、了解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 2、知道《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带来的影响;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语文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1.了解穆罕默德的贡献,知道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了解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及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2.认识伊斯兰教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帝国建立过程中起到的一面旗帜的作用,正确理解宗教信仰的作用。 重点 伊斯兰教的创立及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难点 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中的重要作用。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凝聚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这些各种肤色、各个年龄段的穆斯林来自世界的各个地方,朝觐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地”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麦加朝觐”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伊斯兰教是怎么产生的?它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凝聚力?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了解这一历史吧。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教师:请同学们链接地理所学知识,了解阿拉伯国家及阿拉伯半岛的情形。 学生1: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22个,总面积约1 3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3.39亿。 学生2: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它位于亚洲西南部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半岛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适于畜牧业,少数有绿洲的地方适于农业。 教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阿拉伯国家统一信奉伊斯兰教,那么,伊斯兰教是什么时候创立的? 史料1伊斯兰教产生前,多重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阿拉伯半岛的居民面临着生存危机,沙漠中贫乏的物质条件使半岛上的居民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危机,社会内部冲突和对抗加剧,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日趋频繁。传统多神崇拜的信仰开始松动瓦解。同时,传统商路的改变使位于新商路上的麦加等沙漠中的绿洲城市日益繁荣。在这些城市中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史料2大约570年,穆罕默德出生在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意志坚强,富有智慧。经过长期的潜修冥思后,在40岁的时候开始传播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宣布自己是真主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 教师: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创立的? 学生: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并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教师:伊斯兰教创始人是谁?其基本教义是什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说课稿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说课稿 鲁山五中 韩冰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课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之一本单元的地位和常考热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主要有3课内容,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四课《经济大危机》、第五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从历史发展的线索看:本单元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世界格局的演变来看:20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等几个阶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招考试中涉及本单元的考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重要会议、文件、影响,针对中国的条款及对中国的影响。 2.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以及各国应对危机的不同措施。 3.罗斯福新政及其产生的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与俄国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 教材分析之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方面: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等内容。

2.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文字、图片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对比讨论,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通过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质的理解认识,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 理解认识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掠夺性的条约,并且进一步得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真正的维护和实现世界和平。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学情分析主要从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已有的方式和习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知识基础本课主要是讲述如何解决一战的战后问题,可以联系到一战的性质和八年级历史中讲到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2.生活经验学生缺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现实经历和体验,需要增加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拉近历史和学生的距离。 3.已有的方式和习惯通过两年以来的学习,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及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因此,培养这些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教学模式 我主要采用目标导学的教学模式,根据我校制定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原则,我将采用三段六环节的教学模式。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教学设计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1.通过阅读教材,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2.通过小组讨论,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 3.了解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的基本史实。 4.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42825194.html,]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兰州拉面”“清真寺”等图片。 设问:看到上述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伊斯兰教是如何创立起来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穆罕默德阐述了__独尊安拉__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__穆斯林公社__。[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42825194.html,] 3.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__麦加__。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承认__穆罕默德__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知识点二阿拉伯帝国 4.至__8世纪中期__,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

上__疆域最大__的帝国。 知识点三阿拉伯文化 5.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__智慧宫__”,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6.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__阿拉伯数字__”,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7.阿拉伯人著的《__医学集成__》和《__医典__》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8.脍炙人口的《__天方夜谭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叙述伊斯兰教的创立背景。 创立背景:①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部落间战争频繁;②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成为了其民族统一和发展的严重阻碍。 2.讲讲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 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3.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 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630年,占领了麦加城。 4.谈谈你对伊斯兰教创立的感悟。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反映了阿拉伯人渴望实现统一。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探究二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了帝国的形成。 2.结合教材P56阿拉伯扩张示意图,描述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程标准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知道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促使德国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了解《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识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讨论法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分析、概括,加强学生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并指导学生将基本史实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掘隐性联系的前因后果,从而深化基础知识,并使知识结构化。指导学生设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性条约。 通过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认识到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促使德国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难点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在强权主义下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第二部分介绍了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强盗般的公约——《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其实质。 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板书设计 一、《凡尔赛和约》二、《九国公约》 1.巴黎和会 1.华盛顿会议 2.《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2.《九国公约》的内容 3.凡尔赛体系 3.华盛顿体系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启发教学法、讲演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