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2021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答题卡设计

2020年-2021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答题卡设计

2020年-2021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答题卡设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 1 页 共 1 页 1

XX 中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11月月考试卷

高三化学(1-11班)答题卡 姓 名

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区(居中)

填涂样例: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一. 选择题部分(共7小题,每题6分共计42分)。

7 [A ][B ][C ][D ] 8 [A ][B ][C ][D ] 9[A ][B ][C ][D ] 10 [A ][B ][C ][D ]

11 [A ][B ][C ][D ]

12[A ][B ][C ][D ]

13[A ][B ][C ][D ]

二. 填空题部分(共3小题,共计58分)

14.(27分,每空3分)

(1) ① ②

(2)① ② ③ 15.(17分,第一空3分,其余每空2分) (1) (2) (3) (4) (5) ① ② 16.(14分,每空2分) (1) (2) (3) (4) (5) (6)

高三化学模拟卷

高三模拟 9.2017年12月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莎普爱思尽快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莎普爱思有效成分是由苄达酸与赖氨酸生成的有机盐,苄达酸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苄达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6N2O3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有弱酸性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 D.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及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I(Cu)________I (Zn)(填“>”或“<”)。 (2)配合物[Cu (CH3CN) 4] BF4[四氟硼酸四(乙腈)合铜(I)]是有机合成中常见催化剂。 ①该配合物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举1例)。 ②配体分子中与Cu(I) 形成配位键的原子为___________;配体CH3CN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Cu2O 熔点为1235 ℃,K2O 熔点为770℃,Cu2O 属于_________晶体,前者熔点较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3N 的晶胞(立方)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距离最近的两个Cu+间的距离为_________nm。(保留两位小数) ②Cu3N 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不必计算出结果)

高三化学模拟测试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5 化学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原创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铝和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电工操作时,可以把铜线和铝线绞接在一起; ②汽车尾气中含有能污染空气的氮的氧化物,原因是汽油燃烧不充分 ③用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与病人尿液共热,可检验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④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⑤明矾可以用于净水,主要是由于铝离子可以水解得到氢氧化铝; ⑥“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 的缘故。 A. ②③⑤ B. ①②④ C.③④⑥ D. ③④⑤ 命题意图:高中化学所涉及的知识点有很多,分布在不同的模块中,但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只有“7+4”,题量之少,但又要尽可能多的覆盖到各类知识模块,本题的出现就能很好解决这一矛盾。 2.(原创题)我们学习化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检验真皮衣料 B.用淀粉和水检验食盐中的碘元素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食醋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 命题意图:近几年高考命题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我们的学生却刚好相反,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当需要用化学知识去加以解释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本题旨在引起学生重视生活相关的化学问题。 3、(2010届华维中学高三专题复习第1题)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 错误的是 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CCl4不能从中萃取出碘。 B.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D.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加入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均应过量。 命题意图:本题各个选项都来源于《实验化学》一书,新教材把实验化学单独列为一册,与老教材相比,不仅涉及实验的基本操作,定性、定量实验,制备合成实验等,还结合了许多全新实验案例,而这些案例中有许多固定的细节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凭借老教材的教学经验,忽略了这些案例中的细节,本题的出现旨在唤起师生对《实验化学》一书的重视。 4、(原创题)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克H2O所含电子数为10 N A

英语考试答题卡word版

****学校****考试模拟试卷 英语卷(答题卡)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B )根据对话内容,在空白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补全对话. 66.__________ 67.__________ 68._________ 69._________ 70.__________ 六、综合填空(每小题7分,共7 分) 71.______________ 72.______________ 73._____________ 74.______________ 75.______________ 76._____________ 77.___________ 七、任务型阅读(每小题10分,共10分) 7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书面表达(A 部分每小题2分;B 部分15分,共23分) A )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83._________ ________ 84._________ _________ 85._________ ________ 86._________ ________ B )文段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6 A B C D 5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9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20 A B C D 14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26 A B C D 27 A B C D 28 A B C D 29 A B C D 30 A B C D 31 A B C D 32 A B C D 33 A B C D 34 A B C D 35 A B C D 36 A B C D 37 A B C D 38 A B C D 39 A B C D 40 A B C D 41 A B C D 42 A B C D 43 A B C D 44 A B C D 45 A B C D 46 A B C D 47 A B C D 48 A B C D 49 A B C D 50 A B C D 51 A B C D 52 A B C D 53 A B C D 54 A B C D 55 A B C D 56 A B C D 57 A B C D 61 A B C D 62 A B C D 63 A B C D 64 A B C D 65 E F G E F G E F G E F G E F G A B C D 58 A B C D 59 A B C D 60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2018-01-12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2016年高考已落下帷幕,面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既有欢喜也带有点滴的遗憾。 成功之处: 1、首次担当高三的化学教学,我通过听市、区的高三研讨会、交流会把握好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趋势。更新了教育教学理论,开拓了思路,树立以课本,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高考复习依据,抓住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为主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具备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复习战略战策,以及一定的化学教育理论水平。 2、回顾高三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分章复习;第二阶段:分块复习;第三阶段:综合训练,冲刺高考。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掌握的零散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做到:总复习全面抓,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3、认真学习和领会了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明确化学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特别是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其次认真分析了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以明确高考的命题方向和对能力的要求。从而制定总体的复习计划。 4、从对理科综合试卷题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考的知识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双基知识进一步融合而已。所以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本着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和归纳,引导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将学科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系统网络。 5、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更要体现出个性化,不同的学生会暴露出不同的问题,这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作一个再认识,而这一个再认识不能只满足于会作了,而是要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样做,能使学生进一步发掘知识的内涵,少犯甚至不犯类似的错误。 6、注重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在五月学生容易出现松懈,厌战,怎么也紧张不起来,恨不得明天就考试。对学生的这种情绪,我有意在五月中旬给学生安排了一节错题知识竞赛课。我将学生平时常犯的错例搜集起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抢着说出错题的原因,正确的答案,与之联系的知识点。学生争先恐后解答

试卷答题卡--答案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答案填在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D C A C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A A D B A B C B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案填在表格中)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B AC AB AB BCD AB AB ABCD ABC BC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表格内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B B B B B B B A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42.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43.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 系统提供的资源管理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查看本台电脑的所有资源,特别是它提供的树形的文件系统结构,使我们能更清楚、更直观地认识电脑的文件和文件夹,这是“我的电脑”所没有的。 44.控制面板的功能在win7系统中,控制面板一般以类别的形式来显示功能菜单,分为系统和安全、用户帐户和家庭安全、网络和Internet、外观和个性化、硬件和声音、程序等类别,在每个类别下显示一些常用功能。 五、综合题(10分) 45.⑴____计算机___、______D:______ ⑵_____新建文件夹____、_____jsjxx_____、____Enter______ 46.⑴____任务___、_____开始_______、_____附件_____ ⑵____分析磁盘_____ ⑶_____磁盘碎片整理_____ 计算机基础试题卷答案第 1 页(共 1 页)

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7题,共300分,共1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P 31 S 32 K 39 Fe 56 I 127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8.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HNO3:S2O32-+2H+=SO2↑+S↓+H2O B.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2Al3++3CO32-=Al2(CO3)3↓ C.“侯德榜制碱法”首先需制备碳酸氢钠: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 D.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HS溶液:Cu2++HS-=CuS↓+H+ 9.已知气态烃A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有机物A~E能发生如图所示一系列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常温下有机物C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分子式为C4H8O2的酯有3种 D.l mol D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为22.4L 10.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MZ 11.下列实验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或解释都正确的是 12.25℃时,向10 mL 0.l mol·L-1 H2C2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的pH与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c(H+)=c(OH-)+c(HC2O4-)+2c(C2O42-) B.HC2O4-在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C.C点溶液中含有大量NaHC2O4和H2C2O4 D.D点溶液中,c(Na+)>c(C2O42-)>c(HC2O4-)>c(OH-)>c(H+) 13.电渗析法淡化海水装置示意图如下,电解槽中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相间排列,将电解槽分隔成多个独立的间隔室,海水充满在各个间隔室中。通电后,一个间隔室的海水被淡化,而其相邻间隔室的海水被浓缩,从而实现了淡水和浓缩海水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英语答题卡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英语答题卡 第 1 页 共 1 页 第Ⅰ卷(用2B 铅笔填涂) 听力填空题 16. 17. 18. 19. 20. 英 语 答 题 卡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Ⅱ卷(用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VIII 任务型阅读 (A)(每小题2分,共10分) 81 82 83 84 8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每小题1分,共5分) 86. ______ 87. ______________ 89. ______________ IX完成句子(局部阅读每小题1分;整句翻译每小题2分,共10分) 91______ _______ 92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3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94_______ ________ 95 ________ ________ 96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9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书面表达(15分) C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e mobile phones at schoolNowadays,more and more teenagers use mobile phones. C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e mobile phones at school Different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it. VI 补全对话(每小题1分,共5分) 71 72 73 74 75

校园版答题卡制作教程

校园版答题卡设计教程 1 了解校园版答题卡 1.1 校园版答题卡(简称题卡)主要适用于: 学校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或者几个学校联考等的小型考试,纸张大小一般为B4大,厚度为60克以上,白色纸张。 1.2 题卡的必要信息: ◆ 定位点,必须有两个,并且在同一垂直线上,默认大小为0.4X0.78CM ,两点间距离要尽量大,一 般设计时一个在卡左上角位置,一个在卡左下角位置; ◆ 页码,某一科目题卡数大于1页时必须添加页码标识,并且每页的页码标识必须不同,但是位置 必须相同,如: ◆ AB 卷标记,当试卷分AB 卷时需添加AB 卷标记 ◆ 卡头信息,包括考试名称、学生信息、填涂示例、缺考标记、注意事项、准考证号、违纪标记等; *注意:缺考标记、AB 卷标记、违纪标记必须设计在题卡的第一页第一面,其余页面可以不设计。 ◆ 客观题填涂区,须用矩形框框起来,与主观答题区区分开;题目说明与填涂点要有一定间距,避 免影响识别;须保证每一个客观题块在垂直上对齐; 考试名称 考生信息 填涂示例 缺考标记 注意事项 准 考 证 号 两点垂直,距离尽量大 垂直对齐 要有间距 矩形边框 代表第一页 代表第二页 代表第三页 代表A 卷 代表B 卷

矩形边框 “缺考”字样在主观答题区框内 缺考 字样时也必须写在主观答题区框内。 1.3 题卡与普通考试答题卷(简称答卷)的差异。 尽管题卡与答卷在纸张厚薄、大小、字体、印刷工艺上没有区别,但题卡的设计还是与答卷有很多不同: ◆ 题卡需要标志信息以适应机器扫描,如定位点、页码标识、; ◆ 题卡除了手写考生信息之外还需要填涂准考证号; ◆ 缺考考生一般情况下需要收集缺考题卡,由监考老师填写考生信息以及填涂缺考点,与其他考生 题卡一同收齐装袋; ◆ 客观题采用OMR 填涂形式,考生需涂满答案字母的信息点,并且与主观答题区分开; ◆ 主观题答题区要用矩形框划出答题区域;

化学高考备考及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与反思

精准研教科学备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仁们: 大家早上好! 2020年高考百花齐放,硕果累累,这些都有赖于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年级有力的贯彻执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谈不上什么经验交流,而是抱着一颗学习的态度,将自己在高三一年的做法与想法做一总结、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有效的研究贯穿高考复习的始终 1.研究《高考大纲》,对考纲中的“了解”、“理解”、“综合应用”各种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什么、考多难、为什么这样考;研究《试题分析》,理解命题人与评价专家的想法,预测明年可能会怎样考;研究近几年高考真题,明确怎么考,抓住高频高点、命题方式等重要信息,从而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方能精准发力,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2.研究教材的使用。高考的考点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教材中不同栏目设置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一些边角料的知识经常设置有考点,特别是一些实验知识的设计,在课本中可以找到原型。教材的使用不仅在五六月份,还应该贯穿高考复习的始终。 3.研究教学方法。明确怎么抓落实、提效益、多得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发挥团队作用,多学习、多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方法对自己是否适用,这一年来在本组教师身边学习了许多知识、方法。 二、利用各种途径抓好信息的收集筛选 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 1.利用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了避免一味的刷题,老师首先投入题海,筛选一些新的考题,掌握高考最新动向,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解题能力; 2.我们的学生获取信息资源渠道受限,学生对当前的时事、社会热点了解少,即便特尖班的学生在做化学与STSE题型时也易出错,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适时讲给学生,增加信息量,来弥补这一缺陷。

考试答题卡(100题单选)模板

姓名:分数:……………………………………………………………………… 招聘考试答题卡 1. [A] [B] [C] [D] [E] 6. [A] [B] [C] [D] [E] 11. [A] [B] [C] [D] [E] 16. [A] [B] [C] [D] [E] 2. [A] [B] [C] [D] [E] 7. [A] [B] [C] [D] [E] 12. [A] [B] [C] [D] [E] 17. [A] [B] [C] [D] [E] 3. [A] [B] [C] [D] [E] 8. [A] [B] [C] [D] [E] 13. [A] [B] [C] [D] [E] 18. [A] [B] [C] [D] [E] 4. [A] [B] [C] [D] [E] 9. [A] [B] [C] [D] [E] 14. [A] [B] [C] [D] [E] 19. [A] [B] [C] [D] [E] 5. [A] [B] [C] [D] [E] 10. [A] [B] [C] [D] [E] 15. [A] [B] [C] [D] [E] 20. [A] [B] [C] [D] [E] 21. [A] [B] [C] [D] [E] 26. [A] [B] [C] [D] [E] 31. [A] [B] [C] [D] [E] 36. [A] [B] [C] [D] [E] 22. [A] [B] [C] [D] [E] 27. [A] [B] [C] [D] [E] 32. [A] [B] [C] [D] [E] 37. [A] [B] [C] [D] [E] 23. [A] [B] [C] [D] [E] 28. [A] [B] [C] [D] [E] 33. [A] [B] [C] [D] [E] 38. [A] [B] [C] [D] [E] 24. [A] [B] [C] [D] [E] 29. [A] [B] [C] [D] [E] 34. [A] [B] [C] [D] [E] 39. [A] [B] [C] [D] [E] 25. [A] [B] [C] [D] [E] 30. [A] [B] [C] [D] [E] 35. [A] [B] [C] [D] [E] 40. [A] [B] [C] [D] [E] 41. [A] [B] [C] [D] [E] 46. [A] [B] [C] [D] [E] 51. [A] [B] [C] [D] [E] 56. [A] [B] [C] [D] [E] 42. [A] [B] [C] [D] [E] 47. [A] [B] [C] [D] [E] 52. [A] [B] [C] [D] [E] 57. [A] [B] [C] [D] [E] 43. [A] [B] [C] [D] [E] 48. [A] [B] [C] [D] [E] 53. [A] [B] [C] [D] [E] 58. [A] [B] [C] [D] [E] 44. [A] [B] [C] [D] [E] 49. [A] [B] [C] [D] [E] 54. [A] [B] [C] [D] [E] 59. [A] [B] [C] [D] [E] 45. [A] [B] [C] [D] [E] 50. [A] [B] [C] [D] [E] 55. [A] [B] [C] [D] [E] 60. [A] [B] [C] [D] [E] 61. [A] [B] [C] [D] [E] 66. [A] [B] [C] [D] [E] 71. [A] [B] [C] [D] [E] 76. [A] [B] [C] [D] [E] 62. [A] [B] [C] [D] [E] 67. [A] [B] [C] [D] [E] 72. [A] [B] [C] [D] [E] 77. [A] [B] [C] [D] [E] 63. [A] [B] [C] [D] [E] 68. [A] [B] [C] [D] [E] 73. [A] [B] [C] [D] [E] 78. [A] [B] [C] [D] [E] 64. [A] [B] [C] [D] [E] 69. [A] [B] [C] [D] [E] 74. [A] [B] [C] [D] [E] 79. [A] [B] [C] [D] [E] 65. [A] [B] [C] [D] [E] 70. [A] [B] [C] [D] [E] 75. [A] [B] [C] [D] [E] 80. [A] [B] [C] [D] [E] 81. [A] [B] [C] [D] [E] 86. [A] [B] [C] [D] [E] 91. [A] [B] [C] [D] [E] 96. [A] [B] [C] [D] [E] 82. [A] [B] [C] [D] [E] 87. [A] [B] [C] [D] [E] 92. [A] [B] [C] [D] [E] 97. [A] [B] [C] [D] [E] 83. [A] [B] [C] [D] [E] 88. [A] [B] [C] [D] [E] 93. [A] [B] [C] [D] [E] 98. [A] [B] [C] [D] [E] 84. [A] [B] [C] [D] [E] 89. [A] [B] [C] [D] [E] 94. [A] [B] [C] [D] [E] 99. [A] [B] [C] [D] [E] 85. [A] [B] [C] [D] [E] 90. [A] [B] [C] [D] [E] 95. [A] [B] [C] [D] [E] 100. [A] [B] [C] [D] [E]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通常检测SO2含量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反应原理是SO2+H2O2 + BaCl2 ===BaSO4↓+ 2HCl。N A表示阿 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BaCl2晶体中所含微粒总数为0.1N A B. 25 ℃时,pH =1的HCl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 A C. 17 g 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数目为0.5N A D. 生成2.33 g BaSO4沉淀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01N A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充分记载 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 “KNO3的氧化性” B.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 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D. 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蔡侯纸”的制作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3.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 金属钠可用来除去苯中的少量水分

英语测试-答题卡模板-(可编辑)

英语答题卡 第 1 页 共 1 页 第Ⅰ卷(用2B 铅笔填涂)(66-70题答案填在横线上。)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英 语 答 题 卡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第Ⅰ卷(用2B 铅笔填涂)(66-70题答案填在横线上。) V 情景交际(5分) 66_______ 67__________ 68__________ 69__________70 __________ 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IX. 句型转换(每题0.5分共5分) 8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适当形式填空(每空0.5分共5分) 96 ______ 97_____ 98______ 99________ 100_____ 101_____ 102_____ 103_____ 104______ 105 _____ XI 完成句子(10×1分) 10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II .书面表达(A5分;B10分) (A)1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117 VI 补全对话(5分) 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II 短文填空(5分) 76 ___ 77 ___ 78 ___ 79 ___ 80 __ VIII 任务型阅读 (5分)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卡制作步骤

答题卡制作方法 安装“word试卷插件”。打开任一word文件,会瞧到word新增加的一条名为“答题卡编辑器”的工具栏,如果不能显示,则打开【视图】/【工具栏】选中【答题卡编辑器】选项。 WORD2007及其以上版本显示为“加载项” 一、答题卡模板: 鼠标左键单击该按钮,弹出模板加载对话框,输入相应的信息,点击确定后加载所需要的答题卡模板。 例如:某语文试卷标题为“高 三年级期中考试”,可在该对话框中试卷标题->标题处键入“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在试卷标题->科目处键入“语文”,在考号->考号位数处键入“8”,在模板类型->纸张类型中选择列表框中所列出的任一纸张类型,这里我们选择“A3双栏”,如该考试试卷分A、B卷的话,可在模板类型->试卷类型中点击 A、B两个单选按钮中的一个,这里单击A ,然后单击确定,加载试卷模板。 二、客观题按钮: 单击客观题按纽,弹出客观题设置(选项数默认为4) ,输入相关信息可绘制选择题表格。 大题号:一 题名:单选题 起始小题:1 结束小题:15 客观题选项类型:可选择字母选项 或数字选项 选项数目: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排列方式:指题目选项排列方式, 可选横排或竖排 增加多选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三、主观题按钮 将光标定位到要绘制主观题的区 域,点击主观题按钮,弹出主观题设 置对话框。 注:每道主观题的答题区域可根据试题答 案的大小来设定。 四、选作题按钮 将光标定位到word文档中需要做选作题的区 域,单击选作题按钮,在弹出的选作题对话框中输入 题目、涂抹项名称与小题名称、有无客观题及选项 数、提示语等信息。

五、作文稿按钮: 将光标定位到word文档中需要绘制作文稿纸的区域,单击作文稿按钮,在弹出的作文稿对话框中自动计算出了该区域所能绘制的作文稿最大行数与每行字数。点击【创建】按钮绘制作文稿纸。 作文稿创建完成

高三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模拟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Na23 Al 27 Mg24 Fe56 Cu64 第I卷(共67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9小题,每题有1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27分)1.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利用教材中的数据所做的判断,其中不正确 ...的是 A.用溶解度数据,可判断煮沸Mg(HCO3)2溶液所得产物是Mg(OH)2还是MgCO3 B.用沸点数据,可推测能否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馏的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可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 D.用原子半径数据,可推断某些原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2.目前,脱氧保鲜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粮食及药材防虫、防霉等领域。含铁脱氧剂是利用铁易氧化的性质,完全吸收包装袋中的氧,从而对包装袋内的物品起到防氧化的作用。当含铁脱氧剂变成红棕色时,脱氧剂失效。含铁脱氧剂的配方见右表。下列反应式中与铁脱氧原理无关的是 3.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原子晶体中原子间平均距离越小,熔、沸点越高 B.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C.SnH4、GeH4、SiH4、CH4四种物质的熔点依次降低 D.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 4.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中不同价态的氯在酸性条件下可以生成C12。下列关于混盐CaOCl 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OCl 2与稀硫酸反应产生1mol Cl2时转移2mol电子 B. CaOCl 2 的水溶液呈碱性 C. CaOCl 2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 CaOCl 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1.

英语作文测试答题卡

松桃民族中学 英语 标准作文纸 班级: 姓名: 得分: 书面表达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高考英语优秀作文的六个基本特点 长短变化 □ 高中词汇 □ 主语变化 □ 高中常见短语 □ 1、句式多变 主、被动变化 □ 2、亮点若干 高级句型(各种复合句)□ 同义词变化 □ 倒装句,强调句型 □ 同功能句型变化 □ 非谓语动词结构 □ 3、巧妙串联(巧用连接词) □ 4、层次不乱(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 5、蠢错不犯(初中生掌握的知识) □ 6、整洁卷面(英语书写大写、圆润、自然,词与词间距适当,字母大小适当,无大面积涂改)□ 写后快速查看:1.动词时态/语态 2.名词单/复 3.句子有无主谓语 4.单词拼写错误 写前注意事项:1.审题 2. 文章结构安排 3.主体时态主要人称 4.注意上下文连贯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