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调试.pdf

系统调试.pdf

京东翰林H3C讲师指导实验二网络设备基本调试

实验2 网络设备基本调试 实验任务一:搭建基本连接环境 步骤一:完成PC、交换机、路由器互连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环境的搭建。 步骤二:配置IP地址 RTA的配置如下: [H3C]sysname RTA [RT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 [RTA-GigabitEthernet0/0]ip add 192.168.0.1 24 [RT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RTA-GigabitEthernet0/1]ip add 192.168.1.1 24 实验任务二:检查连通性 步骤一:检测RTA与PCA的连通性 [RTA]ping 192.168.0.10 PING 192.168.1.2: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92.168.0.10: bytes=56 Sequence=1 ttl=255 time=27 ms Reply from 192.168.0.10: bytes=56 Sequence=2 ttl=255 time=27 ms Reply from 192.168.0.10: bytes=56 Sequence=3 ttl=255 time=27 ms Reply from 192.168.0.10: bytes=56 Sequence=4 ttl=255 time=26 ms Reply from 192.168.0.10: bytes=56 Sequence=5 ttl=255 time=26 ms --- 192.168.0.10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26/26/27 ms 结果显示,RTA收到了ICMP的Echo Reply报文,RTA可以ping通PCA。反之亦然。 这里路由器默认是发送5个ICMP请求报文,大小是56bytes,所以PING成功后,会收到5个Reply 报文。而Windows默认是发送4个ICMP请求报文,大小是32bytes。 查看路由器ping命令可携带的参数。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ping ? 再次检查对PCA的连通性,使用的完整命令依次为: ping -c 50 192.168.0.10 ping -s 512 192.168.0.10 ping -a 192.168.1.1 192.168.0.10 步骤二:检测RTA与PCB的连通性 ping 192.168.1.1 实验任务三:检查数据包转发路径 步骤一:检查从PCA到PCB的数据包转发路径 tracert 192.168.1.10 总共2跳,第一跳为RTA,第二跳到达PCB。 步骤二:检查从RTA到PCB的数据包转发路径 tracert 192.168.1.10 总共1跳,第一跳到达PCB。 查看路由器tracert命令携带的参数。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tracert ?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实训

项目一:VTP的设置及应用 (3) 项目二:HSRP的配置及应用 (4) 项目三:PIM的配置及应用 (7) 项目四:cisco路由器的pap/chap验证 (8) 项目五:frame-relay广域网连接配置 (10) 项目一:gvrp的设置及应用、 (13) 项目二:多台交换机的配置及应用 . 16 项目三:VRRP的配置及应用 17 项目五:Frame-Relay点对点广域网接入配置 (19)

思科实验 项目一:VTP的设置及应用 一、项目目的:学会vtp对交换机之间vlan的相关设置及概 念 二、项目设配:思科交换机2950两台,pc两台 三、项目拓拓补图: 思科2950交换 机 A 思科2950交换 机B 实验配置 A A# show vtp status A# show vtp counters A# config t A(config)# int f0/1 A(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A(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10 A(config-if)# exit A(config)# show vlan brief A(config)# int f0/24 A(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A(config-if)# exit B: Switch # config t Switch (config)# hostname CS5 B(config)# exit

B(config)# int vlan 1 B(config-if)# 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B(config-if)# no shut B(config-if)# exit B(config)# vlan database B(vlan)# vtp domain cisco B(vlan)# vtp client B(vlan)# exit B# int f0/24 B(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B(config-if)# exit B(config)# show int f0/24 switchport B(config)# show vtp status B(config)# show vlan brief 四、本人工作:配置,测试 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成功 项目二:HSRP的配置及应用 一:项目目的:了解hsrp的概念,学会冗余热备份路由协议协议,hsrp做负载均衡 二、项目设备:思科路由器2台,交换机1台,双绞线若干 三、项目拓补图:

网络设备调试员中级理论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试卷 (中级.网络设备调试员)(A1)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填写答案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3、本份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对于小型办公网络,若不希望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员,应该采用的网络类型是( )。 A .对等网络 B .客户机/服务器网络 C .小型网络 D .大型网络 2、清除本地客户机的DNS 缓存的命令是( )。 A .nslookup B .nbstat –r C .netdiag D .ipconfig/flushdns 3、为使DHCP 服务器能给DHCP 客户机分配IP 地址,需要建立( )。 A .排除 B .作用域 C .用户类别选项 D .DHCP 中继代理 4、交换机的性能指标MPPS 的含意是( )。 A .每秒可转发的数据包个数 B .每秒可转发的百万数据包个数 C .每分钟可转发的数据包个数 D .每分钟可转发的百万数据包个数 5、交换机配置中的端口聚合使用的标准协议为( )。 A .PagP B .Trunk C .LACP D .ICMP 6、某客户机被配置为自动获取TCP/IP 配置,且当前正在使用169.254.0.0作为IP 地址,子网掩码为255.255.0.0,默认网关的IP 地址没有提供。客户机是在缺少DHCP 服务器的情况下生成这个IP 地址的。当网络上的DHCP 服务器可用时,则( )。 A .该客户将会从DHCP 服务器处取得TCP/IP 配置 B .该客户将会从DHCP 服务器处取得默认网关的IP C .当前地址将会被添加到该网段的DHCP 作用域 D .当前IP 地址将会被作为客户保留添加到DHCP 作用域 7、ADSL 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主要有( )。 A .专线接入和虚拟拨号方式 B .虚拟拨号和模拟方式 C .专线接入和模拟方式 D .模拟方式和数字方式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双绞线电缆连接器最常用的是RJ-11连接器和RJ-45连接器 B .RJ-11连接器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连接中 C .RJ-11连接器应用于电话线连接中 D .RJ-11连接器是4线而RJ-45是8根线 9、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是( )。 A .多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 B .单点接地并宜采取不同电位措施 C .多点接地并宜采取不同电位措施 D .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 10、( )负责路由信息的交换。 A .DNS B .SNMP C .RIP/OSPF D .TELNET 11、将IP 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的协议是( )。 A .ARP B .LCP C .NCP D .ICMP 12、在星形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 )。 A .网卡 B .网关 C .收发器 D .交换机 13、“nslookup ”命令可用来( )。 A .诊断域名系统(DNS )基础结构信息 B .显示网络物理拓扑结构类型 C .显示主机硬件配置 D .显示所应用到得协议名称 14、我国对计算机电源的安全认证是( )。 A .AAA 认证 B .BBB 认证 C .CCC 认证 D .DDD 认证 15、CD-RW 是( )。 A .只读型光盘 B .一次性写入光盘 C .重复擦写式光盘 D .只读型DVD 光盘 16、Internet 是最大最典型的( ) 。 A .公网 B .局域网 C .城域网 D .广域网 17、将信道的可用频带按频率分割成若干个不同的频段,每路信号占用其中一个频段,在接收端用适当的滤波器将多路信号分开,这种技术称为( )。 A .频分多路复用 B .时分多路复用 C .波分多路复用 D .码分多址复用 18、下面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 )。 A .交换机 B .路由器 C .中继器 D .网关 19、( )就是指在通信之前,在通信的双方之间先分配一个固定的电路,一定时间内,通信双方占用这条信道并利用这条电路进行通信。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数据交换 D .分组交换 -------------------------------------------------------密 封 线------------------------------------------------- 姓名 : 准考证号: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模拟试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模拟试卷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数据包需要何种设备使它能够从一个VLAN向另外一个VLAN传送( A )? A、路由器 B、2950交换机 C、集线器 D、网桥 2、stp工作在第几层( B )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四层 D、第三层 3、ciscoios交换机中,哪条命令查看生成树状态的命令?( D ) A、show spanning-tree-root B、show bridge root C、show root switch D、show spannig-tree 4、在完成VTP配置后,哪条命令能够验证VTP的配置?( A) A、show vtp status B、show tcp counters C、show vtp statistics 5、catalyst交换机的VTP协议哪种模式不能同步VLAN信息?( D ) A、客户端 B、接入 C、服务器 D、透明 6、哪种提符指明用户正处在ciscoIOS软件的VLAN数据库配置模式中?( B ) A、switch# B、switch(vlan)# C、switch(config)# D、switch(config-vlan) 7、路由器将以下哪个地址用于缺省路由通告?( B ) A、255.255.255.255 B、0.0.0.0 C、255.255.0.0 D、1.1.1.1 8、在RIP路由选择协议中,多长时间发送路由选择更新( A ) A、每30秒 B、每240秒 C、每90秒 D、每180秒 9、在RIPV2用组播替代广播更新所带的好处是什么?( C ) A、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带宽 B、它使RIPV2与eigrp和OSPF兼容 C、它使RIPV2与RIPV1能更很好的兼容 10、下面哪条命令可以显示RIP路由协议的定时器值?( D) A、show ip protcols B、show ip route C、show run D、show ip protocols 11、RIPV2使用哪个组播地址?( A ) A、224.0.0.9 B、224.0.0.5 C、224.0.0.8 D、224.0.0.10 12、下面哪个命令可以修改RIP1版本为V2版本( C ) A、(config)#version 2 B、(config_router)#version 2 C、(config-router)#version 2 D、(config-router)#versoin 2 13、IPv4地址由多少个比特构成?( A ) A、32 B、64 C、128 D、48 14、根据RFC1918,以下哪个地址是私有地址?( A ) A、10.215.34.124 B、191.32.146.23 C、172.34.221.18 D、119.12.73.215 15、以下哪种路由选择协议的路由更新不包含子网掩码信息?( C ) A、EIGRP B、OSPF C、RIPV1 D、RIPV2 16、cisco路由器上特权模式的提示符是哪个( A ) A、# B、> C、< D、|# 17、如果路由器收到一个目的地址是192.168.1.2的数据包,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主机所在子网的地址是什么?也就是说,路由器为了将此数据包转发到主机192.168.1.2,会在自已的路由表中寻找哪个网络?( A )

华三讲师指导实验一网络设备基本操作

实验1 网络设备基本操作 实验任务一:通过Console登录 本实验的主要任务是练习通过Console电缆连接进行设备配置的方法。试验前请保证路由器(交换机)的所有配置已经清空。 步骤一:连接配置电缆 步骤二:启动PC,运行超级终端 在PC桌面上运行【开始】->【程序】->【附件】->【通信】->【超级终端】。填入一个任意名称,点击【确定】。 每秒位数为9600bp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和无流量控制 步骤三:进入Console配置界面 用户视图的提示符为<系统名> 实验任务二:使用系统操作及文件操作的基本命令 步骤一:进入系统视图 执行system-view命令进入系统视图。系统视图的提示符为[系统名]。执行quit命令可以从系统视图切换到用户视图。 步骤二:练习使用帮助特性和补全键 s? sysname ? 步骤三:更改系统名称 [H3C]sysname YourName [YourName] 步骤四:更改系统时间 [YourName]display clock 17:28:07 UTC Mon 09/08/2008 [YourName]quit clock datetime 10:20:30 10/01/2008 display clock 10:20:32 UTC Wed 10/01/2008 步骤五:显示系统运行配置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步骤六:显示保存的配置 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此时尚未保存配置,因此不存在saved-configuration 步骤七:保存配置 默认配置文件名通常为startup.cfg,某些版本为config.cfg。 save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 Are you sure? [Y/N]: Please input the file name(*.cfg)[cf:/startup.cfg] (To leave the existing filename unchanged, press the enter key): Validating file. Please wait... Now saving current configuration to the device.

网络设备调试员大题

网络设备调试员大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简述交换机的工作机制 地址学习(Address learning)交换机可以记住在一个接口上所收到的每个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并存储到MAC地址表中。(2分) 转发/过滤决定(Forward/filter decisons)当交换机某个接口上收到数据帧,就会查看目的MAC,并检查MAC地址表,从指定的端口转发数据帧,如果为广播帧或未知端口的MAC目的地址,则除源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发送。 2、简述虚拟局域网的优点 提供了一种控制网络广播的方法;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3)简化了网络管理;4)提供了基于第二层的通信优先级服务。 3、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 规范性和专业性 (2)普通性和广泛性 (3)可靠性和准强制性 (4)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4、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通信功能(2)资源共享(3)提高系统的可靠性(4)均衡负荷分布处理 (5)分散数据的综合处理 5、OSI七层模型及其作用 第七层:应用层数据用户接口,提供用户程序“接口”。 第六层:表示层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 第五层:会话层数据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 第四层:传输层段实现网络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可靠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层的错误检测,流量控制等。 第三层:网络层包提供逻辑地址(ip),选路,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帧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用mac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与修正。 第一层:物理层比特流设备之间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 6、TCP/IP四层模型及其作用 (1)传输层:为两个用户进程之间建立,管理和拆除可靠而又有效的端到端连接。 (2)应用层:它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互联网的规程。 (3)internet层:它定义了将数据组成正确帧的规程和在网络中传输帧的规程,帧是指一串数据,它是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单位。 (4)网络层:本层定义了互联网中传输的“信息包”格式,以及从一个用户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到最终目标的“信息包”转发机制。 7、直通线、交叉线的制作方法 (1)直通线:双绞线夹线顺序是两边一致,统一都是: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5.白蓝6.绿 7.白棕 8.棕注意两边都是同样的线序且一一对应。 (2)交叉线:一端采用568b(即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的顺序)做线标准不变,另一端在这个基础上将这八跟线中的号线,号线互换一下位置,这时顺序: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 7.白棕8.棕(即正线的1、3和2、6分别对调)即568A标准,这样就做成交叉线了。 8、三层交换机的作用 具有路由功能,能识别网络层的IP信息,并将IP地址用于网络路征的选择,能够在不同网络间实现数据的线速交换。 9、交换机的作用 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由于交换机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源端口送至目的端口,避免了和其他端碰撞。 10、路由器的作用 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网络,另一个是选择信息传递的线路,选择通常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信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畅通,从而让网络系统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来。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性质:《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实习 学生姓名:罗双 专业班级:网络 151 指导教师:刘宇、张坤 实习时间: 2016年12月26日—2016年12月30日 实习地点:一教学楼1405教室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实习考核表

目录 1 实习目的................................................ 2 实习概况................................................ 实习要求............................................. 实习时间............................................. 实习环境............................................. 开发环境............................................. 3 实习项目一交换机综合配置............................... 项目描述............................................. 规划描述............................................. 配置步骤............................................. A栋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A栋二层交换机A_Floor1 配置...................... A栋二层交换机A_Floor2 配置...................... B栋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B栋二层交换机B_Floor1 配置...................... B栋二层交换机B_Floor2 配置...................... 连通测试............................................. 4 实习项目二路由器综合配置............................... 项目描述............................................. 规划描述............................................. 配置步骤............................................. 重庆A部门Switch及Router配置................... 重庆B部门Switch及Router配置................... 重庆C部门Switch及Router配置................... 北京A部门Switch及Router配置................... 北京B部门Switch及Router配置................... 北京C部门Switch及Router配置................... 北京F部门Switch及Router配置................... 北京D/E部门Switch及Router配置................. 北京总部认证方配置............................... .................................................. 5 实习总结................................................

网络设备调试员试题单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多台计算机通过一台交换机组成网,这个网络属于( B )。 A、城域网 B、局域网 C、家庭网 D、广域网 2、( C )按顺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个层次。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转换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系统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D、表示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物理层和应用层 3、关于配置OSPF协议中的STUB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骨干区域不能配置成STUB区域,虚连接不能穿过STUB区域 B、一个区域配置成STUB区域后,其他区域的TYPE3 LSA可以在该区域中传播 C、STUB区域中不能存在ASBR D、STUB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不是必须配置该属性 4、突破网络系统的第一步是( D )。 A、口令破解 B、利用TCP/IP协议的攻击 C、源路由选择欺骗 D、各种形式的信息收集 5、TCP/IP协议分为四层,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下面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 C )。

A、SNMP B、TELNET C、UDP D、FTP 6、以太网二层交换机在进行数据转发时,根据( D )来决定目的端口。 A、访问控制列表 B、STP端口表 C、ARP端口表 D、MAC端口表 7、当路由器接收的IP报文的TTL值等于1时,采取的策略是( C )。 A、丢掉该分组 B、将该分组分片 C、转发该分组 D、以上答案均不对 8、0SPF使用IP报文直接封装协议报文,使用的协议号是( D )。 A、23 B、170 C、520 D、 89 9、配置命令super password [simple|cipher] password里,参数simple表示( B )。 A、加密显示 B、明文显示 C、不显示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从整个Internet的观点出发,有效减少路由表的规模的是( A )。 A、路由聚合 B、使用路由过滤策略 C、划分VLAN D、增加动态路由的更新频率 11、为防止操作系统发生意外而不能正常启动,管理员可以在计算机上安装Windows故障恢复控制台,安装命令为( B )。 A、winnt32/installcons B、 winnt32/cmdcons

网络设备调试员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网络设备调试员(高级)认证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模拟试题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 C )。 A.比特数 B.字节数 C.概率 D.速度 2.域名解析的两种主要方式为( D )。 A.直接解析和间接解析 B.直接解析和递归解析 C.间接解析和反复解析 D.反复解析和递归解析 3.关于网络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为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规制与标准 B.由语法、语义与时序三个要素组成 C.采用层次结构模型 D.语法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以下不属于压缩软件的是( D )。 A.WinZip B.WinRAR C.PeaZip D.迅雷 5.当出现网络故障时,一般应首先检查( C )。 A.系统病毒 B.路由配置 C.物理连通性 D.主机故障 6.通信信道的类型有两类:广播通信信道和(C )。 A.系统信道 B.交互信道 C.点-点通信信道 D.本地系统 7.计算机中1MB为( C )。 A.1024TB B.1024B C.1024KB D.1024GB 8.如果将符合10BASE-T 标准的4个HUB连接起来,那么在这个局域网中相隔最远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D )。 A. 200 米 B. 300 米 C. 400 米 D. 500 米 9.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种( B)。 A.微生物 B.程序 C.硬件损坏 D.细菌 10.在互联网上查询信息最有效的工具是( A )。 A.搜索引擎 B.新闻组 C.邮件管理器 D.浏览器 11.( A )是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包发送和接收状况非常有用的工具,是网络测试最常用的命令。 A.ping B.ipconfig C.msconfig D.cmd 12.下面不是因特网的功能的是 ( A )。 A.编译程序 B.电子邮件 C.WWW浏览口 D.文件传输 13.FTP的功能为( C )。 A.脱机浏览 B.信息发布 C.下载和上传文件 D.下载软件 14.以下关于数字签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能够检测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 B.能够对报文发送者的身份进行认证 C.能够检测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加密 D.能够检测网络中的某一用户是否冒充另一用户发送报文 15.在一幢大楼内组建的一个计算机网络,属于( B ) A.WAN B.LAN C.MAN D.PAN 16.计算机病毒中CIH病毒是在26号发作,这体现了病毒的( C )特征。 A.传染性 B.隐蔽性 C.潜伏性 D.破坏性 17.ISDN的标准名称为( C )。 A.一线通 B.数字拨号上网 C.综合业务数字网 D.数字数据网 18.交换机在开机通电后( B )。

网络设备基本调试实验二

实验二网络设备基本调试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

网络设备基本调试 2.1实验内容与目标 完成本实验,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掌握ping、tracert系统连通检测命令的使用方法 ?掌握debug命令的使用方法 2.2实验组网图 本实验按照实验图2-1进行组网。 2.3实验设备与版本 本实验所需的主要设备器材如实验表2-1所示。 - 、IWI,?■ rg-

2.4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一搭建基本连接环境 步骤一:完成PC、交换机、路由器互连。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环境的搭建。 步骤二:配置IP地址。 将所有设备的配置清空,重启后开始下面的配置。 将路由器的两个以太口IP地址分别配置为192. 168. 0. 1/24和192. 168. 1. 1/24。使用的完整 命令为 [H3C]int g0/0 [H3C-GigabitEthernet0/0]ip add 192.168.0.1 24 [H3C]int g0/1 [H3C-GigabitEthernet0/1]ip add 192.168.1.1 24 PCA和PCB的IP地址分别设置为192. 168. 0. 10和192. 168. 1. 10,掩码均为 255. 255.255.0,默认网关分别为192.168. 0.1 和192.168. 1.1。 实验任务二检查连通性 步骤一:检测RTA与PCA的连通性。 通过超级终端登录到RTA的命令行后,检测与PCA的连通性,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ping 192.168.0.10 观察输出信息,记录结果。RTA发送了 5 个探测包,每个包长 56 B;收到了5 个应答包,每个包长 56 B。说明RTA与PCA是否能够连通。要求最终达到可以连通。 査着路由器ping命令可携带的参数,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ping ? 。 再次检査对PCA的连通性,要求一次发送50个探测包。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ping –c 50 192.168.0.10 再次检査对PCA的连通性,要求发送的探测包长为512B。使用的完整命令为 ping –s 512 192.168.0.10 再次检査对PCA的连通性,要求发送探测包的源IP地址为192. 168. 1. 1。使用的完 整命令为ping –a 192.168.1.1 192.168.0.10 : ___________ 。 步骤二:检测RTA与PCB的连通性。 进入PCB命令行窗口,检测其与RTA地址192. 168. 1. 1的连通性。使用的完整命令 为 ping 192.168.1.1 。 观察输岀信息,说明PCB与RTA是否连通。

1实验一 网络设备基本操作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星期_________ 实验台: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一网络设备基本操作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室设备登陆和管理方式。 2、掌握基本系统操作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一走进机房 打开后机柜门,开启插排开关(所有插座都要打开)。 打开PC机IE浏览器访问http://192.168.4.*:8888(“*”代表设备组号)。实验组号请看机柜玻璃门。面向教师机右手边第一排为第一组,左手边第一排为第二组,以此类推。 若第一组则访问http://192.168.4.1:8888;第二组则访问http://192.168.4.2:

8888。注意:“http://”不能省,必须输入完整的网址。页面出现后请保存在浏览器收藏夹,方便下面操作。点击浏览器“收藏”菜单,选择“添加到收藏夹”。 用户名h3c,密码123登陆设备。选择任意一台交换机或路由器设备。MSR3020和MSR2020为路由器,2台3600-28TP为交换机。 实验任务二观察设备 打开机柜后门,观察路由器MSR3020后面板的设备端口,有______个G口(千兆以太网电口),从上到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个______Serial口(串口),从左到右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G/S)口可以连接双绞线。请写出这6个端口的名称。 观察路由器MSR2020的设备端口,有______个E口,从上到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个______S口,从左到右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这4个端口的名称。 观察交换机3610-28TP前面板有_______个E口(百兆以太电口),左上角第一个口是E1/0/2,左下角第一个口是E1/0/1,以此类推。 请将MSR3020的G0/0接上PC2。 请将MSR2020的G0/0接上PC4。 实验任务三使用系统操作及文件操作的基本命令 步骤一:进入系统视图 登陆设备,此时配置界面处于用户视图下,执行system命令进入系统视图。

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教学内容

《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项目三实施报告 项目描述: 熟悉交换机上VLAN的创建及相关配置,给公司各部门划分相应的VLAN进行广播风暴的隔离控制并进行相关测试。 项目实施拓扑图: 项目实施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设备并使用线缆连接; (2)正确给各个PC配置相关IP地址及子网掩码等参数; (3)在SW1上配置相关VLAN,并把交换机相应的端口添加到VLAN中。用相关显示命令查看配置结果。 (4)在SW2上配置相关VLAN,并把交换机相应的端口添加到VLAN中。用相关显示命令查看配置结果。 (5)在SW3上配置相关VLAN,并把交换机相应的端口添加到VLAN中。用相关显示命令查看配置结果。 (6)在SW4上进行相关配置,使得不同交换机上的相同部门PC(如销售部PC1和销售部PC3)可以相互访问。 项目拓展要求(选做): 如何配置下面网络拓扑图中的两个交换机,使得两个不同VLAN中的PC能相互访问。

Switch>en Switch>conf Switch>en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in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0/5 Switch(config-if-range)#sw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exit Switch#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in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0/5 Switch(config-if-range)#sw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 access Set trunking mode to ACCESS unconditionally dynamic Set trunking mode to dynamically negotiate access or trunk mode trunk Set trunking mode to TRUNK unconditionally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 Incomplete command. Switch(config-if-range)#? cdp Global CDP configuration subcommands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实习报告 实习性质: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学生姓名:邓庄琦 专业班级:计算机网络技术132班 指导教师:周桐 实习时间:2015年1月5日- 2015年1月8日 实习地点:一教学楼1403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实习考核表

目录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概况 (3) 2.1 实习要求 (3) 2.2 实习时间 (4) 2.3 实习环境 (4) 三实习内容 (4) 3.1项目描述 (4) 3.2实验要求 (4) 3.3配置如下 (5) 3.3.1为交换机命名并配置特权 (6) 3.3.2创建vlan并分配IP (6) 3.3.3为三层交换机分端口 (7) 3.3.4给二层交换机分端口 (8) 3.3.5链路聚合 (9) 3.3.6设置快速生成树协议 (9) 3.3.7配置远程登录 (10) 3.3.8检测安装完成后的网络图 (11)

四实习总结 (12) 4.1 学习所得 (12) 4.2 经验教训 (14) 一.实习目的 1、提高学生掌握网络安装与调配课程的熟练程度。通过作业实作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实践,提高实际能力和整体素质。 2、通过实训中的项目制作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将分散的知识点综合性的运用于一个整体的实例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通过综合实训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专业技能。 4、训练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通过网站、书籍等方式收集所需的资料。 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Cisio使用、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作素质。

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与连接调试

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与连接调试 一实验内容和目标 本次实验包括两部分:实验一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实验二网络设备的连接与调试。完成两次实验的内容和目标各不相同。 实验一: 1使用Console口登录设备 2 使用Telnet终端登录设备 3 掌握基本系统操作命令的使用 4 掌握基本文件操作命令的使用 5 使用FTP上传下载文件 实验二: 1掌握路由器通过串口相连的基本方法 2掌握ping系统联通检测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实验一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 实验二网络设备的连接调试:

三 实验原理 对于实验一的组网图如下图(1)所示: Router/Switch 口 网卡 图(1) 对于实验二的组网图如下图(2)所示: S0/ 图(2) 四 实验过程 实验一: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 实验任务一:通过Console 登录 本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学员熟悉并掌握通过Console 电缆连接进行设备配置的

方法。 步骤一:连接配置电缆 将PC(或终端)的串口通过标准Console电缆与路由器的Console口连接。电缆的RJ-45头一端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口,9针RS-232接口一端连接计算机的串行口。 步骤二:启动PC,运行超级终端 在PC桌面上运行【开始】→【程序】→【附件】→【通信】→【超级终端】。填入一个任意名称,点击【确定】,如下图(3)所示: 图(3) 从【连接时使用】下拉列表框选择合适的COM口,本实验中PC连接Console 线缆的借口是COM1,所以选择COM1并点击【确定】,如下图(4)所示:

图(4) 这时弹出COM1属性页面,单击【还原为默认值】按钮,可以看见每秒位数为9600bp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和无流量控制,点击【确定】,如下图(5)所示: 图(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