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

浅析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体育与健康存在某种特殊关联。在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下,这种关联得到证实。随着医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发达程度提高,其对健康的辅助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体育的学科分类下,甚至出现了针对医学和体育学内容的运动健康专业。

1医学角度对健康的定位

人们对健康的描述,大多是基于医学的角度。经过成千上万年的进化,目前人类身体的各项机能趋于稳定。在正常的情况下,各个器官所能维持的健康运转情况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和掌握。因此,人们对于医学角度的健康有了较为成熟的先进经验,并形成了科学的体系。

1.1医学上的健康定义

过去在医疗条件简陋的时代,人们对于健康的认知仅仅是停留在身体不难受即可。随着对身体的认识程度加深,人们从医学的角度对健康有了重新的认识。从狭义的角度,健康就是身体各个器官运转正常,不生病。与之相对的就是生病后的身体不健康。例如: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就是人们容易得上的疾病之一。在生病后,有可能会伴随咳嗽、发烧、流鼻涕、鼻塞等症状,会使人难受,这就是不健康的表现。反之就是健康的状态。从广义的角度,健康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分类也更加细致。在涵盖的范围方面,除了狭义范围中身体生理上的状态,健康还包含人心理上的状态。假如某个人存在阴暗、扭曲、报复等消极的心理,则这个人心理是不健康的,我们就不能称之为完全健康的人。

1.2健康的医学表现形式

根据健康在医学上的定义,可知健康的医学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心理方面,健康的表现为积极的心态和向上的态度。同样是在一个单位部门中,领导对下属布置了较多的工作任务。不健康心态的人就会感受到工作多、压力大,因此产生出消极的心态,认为领导是故意压迫员工。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工作态度不积极,对领导、同事的冷漠和不关心,人际关系不和谐。而健康心态的表现形式则是积极应对,稳妥处理。认为这是领导对自己的锻炼和重视,就会竭尽全力处理好手头的工作。生理方面,健康的表现是身体各个器官工作运转正常,没有任何疾病和不适。同时,身体免疫力较强,在抵御疾病方面抵抗力较好,在春秋等交替季节不容易感冒等,这些都是生理方面身体建康的医学表现形式。

1.3健康的造就因素

鉴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体现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只有在两个方面都加强,才能造就一个健康的体魄。在心理方面,应当培育健康向上的心态。心理健康对于人身体的健康状态至关重要,有时候甚至超越生理对于健康的重要程度。在生理方面,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是造就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从事专业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其身体素质比一般人要更好。在患病风险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方面要强于普通人。这是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所造就的。除了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积极活动,还要有医学上的先进医疗技术的保障。在健康理念的影响下,发达的医疗技术水平,专业的医疗救护队伍以及先进的医学和教学仪器,都构成了保障人们身体建康的有力屏障。

2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分析

从事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的人,往往呈现的就是健康的状态。这从侧面可以印证,体育能够促进健康,体育是实现健康的方式之一,健康的从事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效果表现。

2.1体育对人体的活动机理

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体各个器官按照原本的生理机能去继续发展。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都能产生使心跳加速的情况。体育的过程是一个耗氧的过程。当身体内的血液运输的氧气不够时,心脏自然会通过增加跳动的频率或者每搏输出量来弥补这种需求。无形之中,这就改善了人体的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能力,对各个器官对于氧气的需求和废物的代谢等都有益处。体育对于肌肉、骨骼等的活动机理则是通过某个动作的反复练习,来增加肌肉纤维或者关节的灵活性。例如,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需要通过上肢力量的作用带动手腕,实现发球、接球、挑球、扣球等各种各样的动作。从灵活性的角度来看,上肢肌肉要支撑关节向各个方向发出击打的动作,关节可以向任何方向作出击球的反应,灵活性提高。从速度和力量来看,重复性的击球动作的练习,使得上肢肌肉纤维增粗,脂肪减少,有利于将肌肉中的成分比例调节到最健康的状态。

2.2体育促进健康的形式

体育对健康的直接作用方式就是对人体生理健康的体现。体育运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在骑行、慢跑、竞走等有氧运动中,体育运动相对不是很激烈,可以改善运动者的心肺功能,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体育对耐力的增加,可以转化为对身体免疫系统的提高。经常参加跑步、游泳、各项球类等运动项目,能够增加身体的耐力。耐力提高后,对于感冒等各类常见疾病能够起到较大的预防作用。另外,体育还可以使某些身体器官处于经常使用的状态,从而延缓衰老。例如:现代许多老年人经常借助全民健身公共运动设施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目的就是在运动中唤醒身体的机能,延缓器官的衰老速度。除了对生理的促进功能,体育对于心理上的健康也有重要表现形式。许多体育运动如球类要靠多人合作来完成,这就考验人与人之间的默契配合,进而增加人际交往能力。人们在交流中增进情感,愉悦心情,保持心态积极健康向上。除此之外,有些极限体育运动例如蹦极、跳伞等还能增强人的心理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消除容易紧张的情绪。2.3体育对健康促进的应用

人们在掌握了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之后,在平常的生活中会突出加强应用。从小学到大学的现代教育体系中,都离不开体育课。其目的是在人们身体成长非常重要的学生阶段,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在学习之余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体育赛事,所秉持的目标也基本都是倡导全民参与、全民健身,凸显体育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对于健康的促进也逐渐呈现了多样化。现在流行的广场舞风靡一时,老年人寓体育运动于广场舞之中,愉悦了心情,锻炼了身体。另外,现在也出现了晨跑族和夜跑族,还有以家庭形式出现的体育文化活动。晚饭后,一家人到体育场进行羽毛球运动,不仅锻炼了生理上的健康,还在运动中增加了家人之间情感交流,在心理上向积极健康的状态发展。

3开展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的路径

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紧密而且辩证。现代医学证明,一旦体育运动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不仅不会使身体建康,反而还会使身体受到一定的伤害。

3.1合理选择体育运动项目

合理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应当根据自身对健康的需求和自身实际的身体状况。部分人群在冬季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心肺功能不够强大导致的。选择合理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在慢跑、快走和自行车骑行等方式中选择。这类运动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输血能力,加强心肺功能;另一方面,心肺功能差的人本身不能承担起运动负荷较大的运动,盲目选择不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只会损害心肺功能,造成矫枉过正。在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时也要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生理指标的下降,在选择时应当格外注意。由于关节的长时间磨损,老年人容易出现肩周炎、膝盖关节炎等疾病。可以借助运动器材,做一些幅度较小、强度较低、频率较为缓慢的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增加关节腔内滑液的分泌,减少磨损。

3.2科学安排频率和强度

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实现健康,还要注意运动的频率和强度。频率和强度如果太低,则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反之,如果频率和强度都太高,则会造成身体某些器官的加速磨损,增加器官的负担,有损健康。争取的做法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以递进的方式合理安排体育运动的频率和强度。

4结论

从医学的角度看,健康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向上,也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强壮。参加体育运动是实现健康的方式之一,这是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使然。体育通过心理和生理作用促进尽快,这被广泛认知和应用。发挥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应当合理地选择运动项目,根据实际规划频率和强度。■参考文献

[1]孙学东.体育与健康[J].考试周刊,2012(74):119-119.

[2]张细谦,杨文轩.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发展策略[J].体育学刊,2012 (01):74-77.

[3]严向阳.刍议体育与健康的关系[J].知识窗:教师版,2014(16):33-33.

浅析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

苏和

(赤峰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通讯作者]苏和

摘要:从医学的角度对健康进行定位,介绍了健康的定义、表现和成因。然后分析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总结了常见的体育促进健康的形式。从发挥二者内在联系的角度出发,提出科学开展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建康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医学;体育;健康;联系

314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