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26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练习题

“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26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练习题

“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26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练习题
“2020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26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练习题

微专题26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及买卖

2.下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B: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3.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麋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以野生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约为450头,目前已经超过8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受制约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

C.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

D.由于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分化为三个亚种群

4.下列关于“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5.下列各项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D.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6.下列有关叙述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①适时有计划采伐森林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②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有利于生物进化③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④迁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⑤工业生产大量排放SO2、CO2有利于植物生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7.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

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

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

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

8.华南虎有个让中国人自豪的名字—“中国虎”,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华南虎和大熊猫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有一定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该信息来源于

(3)下图是能量流经华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华南虎的摄入量。那么,B、D依次表示华南虎的、。而要确保华南虎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

(4)大熊猫对人类有观赏、科学研究等重要意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近几十年来,人类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该措施属于

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微专题26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解析:选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A 错误;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会干扰生物的正常生存,B错误;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C错误;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要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及买卖,D正确。

2.解析:选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因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所以A 正确;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家园则可持续发展是其必然选择,所以B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作用而直接价值是指人类可以能够直接利用的价值,所以C正确;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所以D错误。

3.解析:选A。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通过保护个体多样性来保护基因的多样性,进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所以A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在所在的环境中保持相对稳定,所以B错误;麋鹿所在保护区为自然环境,在其内生活,有捕食者,食物一定,有环境阻力,所以C错误;原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分化为三个亚种,各生物亚种群还属于同一物种,之间没有生殖隔离,所以D错误。

4.解析:选C。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A错误;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这是潜在价值,而间接的价值是指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所以B错误;人类活动中的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所以C正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所以D错误。

5.解析:选C。引种应慎重,不能随意进行,否则会引起生态危机,A错误;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不利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B错误;野生动物园有利于濒危动物的繁育,C正确;引入天敌有可能产生新的物种入侵,D错误。

《保护生物多样性》导学案

第三节保护生物多样性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及其之间关系。 2.能够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生物多样性包括的多样性、的多样性和的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对人类有一定价值,要永续利用生物资源,必须保护生物及其生存条件。 3.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决定的,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的多样。 4.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的多样。 5.物种濒危会危及,物种的损失,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 二、合作探究 1.阅读116页我国部分生物类群的濒危种数目录,分析我国濒危物种现状。 2.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何意义? 3.作为一名公民,应该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达标检测】 1.数千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植被减少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频繁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 D.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 2.导致我国一些动物数量减少、分布区面积缩小、濒临灭绝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D.生物入侵 3.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威胁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4.三峡大坝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一种措施?() A.将受到威胁的生物迁地保护 B.建立种质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 C.迁地保护 D.建立濒危植物的种子库

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点和任务

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特点和任务 类对环境的觉悟时期。(https://www.doczj.com/doc/a22537568.html,)随着环境意识的加强,检讨人同自然的关系,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呼声强烈。而自然界中的生物又是最敏感、最活泼的部分。80年代以来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又成为自然维护最令人关注的目的。对地球生物危机的揭示,令人们意识到,人类依附的生物食物、纤维、药物、建筑资料、工业原料趋于匮乏,并且影响到大气和水的质量和数量,影响到土壤构造,影响到气象的变更、能量的流动和物资的循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状态,从而关系到人类的精力和文化,摇动着社会和经济连续发展的基本。这一揭示的最大结果就是对一百多个国度首脑的触动,1992年6月他们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结合国环发大会上共同签订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公约标记着每个国度的义务和对国际世界的责任。 80年代以来,我国为解决改良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为国民群众发明休憩园地的问题,在城市大力倡导植树绿化,开拓绿地,建设园林,以植物为重要资料造园,向城市输入自然的因素;为了更好地维护和管理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在全国范畴内立法,树立景致名胜区维护管理体制,实行对景致名胜资源的维护和管理。在“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计划、同步实行、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国度将“园林绿化程度有较大进步,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明改良”作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义务。1993年国务院对建设部的““三定计划”中第一次明白地将“负责城市计划区和景致名胜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工作”列为城建体系的职责。经国务院同意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维护举动打算》中规定:“建设部重要负责建设与保护城市与景致名胜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护设施;建设和管理城市绿地体系,动物园、植物园、野活泼物滋生基地;起草关于城市计划区,动、植物园,景致名胜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护打算和法规”。建设部自1992年在全国开展的评选《园林城市》运动,就将“改良城市生态,组成城市良性的气流循环,促使物种多样性趋于丰盛”;“城市热岛效应缓解”列入评选尺度。 城市建设体系一直是全国生物多样性维护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承担着艰难的义务,并且取得主要的结果。早在1991年建设部已参与由国度环保局主持研讨,通过结合国开发打算署赞助,世界银行履行的编制《中华国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维护举动打算》。1992年4月加入组成的专家组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考核生物多样性维护工作。回国后组织部分专家编写出《城市生态环境及移地维护生物多样性举动打算》并译成英语,作为基本材料供给世界银行和全国打算编写组。该项打算论及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状态,并分为动物和植物两个部分,重要从移地维护的角度制订初步的举动打算。在我国签订《生物多样性公约》并经全国人大量准生效后,建设部派出和谐员加入了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组成的“中国实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和谐组”并加入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维护举动打算》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别研讨报告》的编制工作。 二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密集,社会财富集中,是人类提高的集中体现,又是社会发展最具有活气地区。但是城市在人类的高强度的开发下,原有自然环境被极大地改革,人类的各种运动,花费了资源,又产出了有害的废物,自然的生态体系被损坏,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普政发[2011]121号 【发布部门】普洱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7.21 【实施日期】2011.07.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 (普政发〔2011〕121号) 为深入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贯彻云南省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腾冲纲领》和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精神,切实推动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生态普洱、和谐普洱、妙曼普洱建设,塑造“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城市品牌和“动植物乐园”的和谐美丽生态形象,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现就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远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全球气侯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已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三

大环境问题。在过去的50年里,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必然引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危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可以服务于当代和当地民众,而且能够惠及子孙、造福人类。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谁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谁就拥有了未来发展更多的选择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市必须全力以赴做好的战略性工作,保护生物多样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内容,是保护和建设完备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普洱是云南省乃至我国和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具有全球意义,同时也是建设国家“桥头堡”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和特色生物产业、国际性旅游度假休闲养生、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四大基地,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普洱国际品牌和“妙曼普洱、养生天堂”城市品牌的根本保障和重要载体。没有了生物多样性,一切发展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只有保护和维持好生物多样性,我们的生态环境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的文化才会丰富多彩,我们的发展才会源远流长。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发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普洱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情况 (一)生物多样性独特而丰富 普洱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绿海明珠”、“动植物王国”和“天然氧吧”之美誉,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分布最多的地方,有“黑冠长臂猿之乡”的美称。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了目前我国面积最大、植被类型最为完整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调查证实兰科植物最多的保护区,糯扎渡自然保护区保存了目前世界

中国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报告

中国生物多样性发展及保护研究报告

《中国生物多样性发展及保护研究报告》中国国土辽阔,海域宽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加之有较古老的地质历史(早在中生代末,大部分地区已抬升为陆地),孕育了极其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繁复多彩的生态组合,是全球12个“巨大多样性国家”之一。中国是地球上种子植物区系起源中心之一,承袭了北方第三纪、古地中海古南大陆的区系成分;动物则汇合了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大部分种类。中国的种子植物有30000余种,仅次于世界种子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中国有脊椎动物6300余种,其中鸟类1244种,占世界总数的13.7%,中国有鱼类3862种,占世界总数的20.0%,都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特有类型之多,更是中国生物区系的特点。已知脊椎动物有667个特有种,为中国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0.5%,种子植物有5个特有科,247个特有属,17300种以上的特有种。中国拥有众多有“活化石”之称的珍稀动、植物,如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白鳍豚(Lipotesvexillifer)、文昌鱼(Branchiostomabelcheri)、鹦鹉螺(Nautiluspompilius)、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biloba)、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和攀枝花苏铁(Cycaspanzhihuaensis)等等,是人所共知的。 中国有7000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中国农民开发利用和培育繁育了大量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其丰富程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这些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不仅许多起源于中国,而且中国至今还保有它们的大量野生原型及近缘种。中国共有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1900多个。在中国境内已知的经济树种就有1000种以上。水稻的地方品种达50000个,大豆达20000个。中国的栽培和野生果树种类总数无疑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许多主要起源于中国或中国是其分布中心。除种类繁多的苹果、梨、李属外,原产中国的还有柿、猕猴桃、包括甜橙在内的多种柑桔类果树,以及荔枝、龙眼、枇杷、杨梅等。中国有药用植物11000多种,牧草4200多种,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卉2200多种。各种有经济价值植物的野生原型和近缘种,大多尚无精确统计。 据初步统计,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有森林212类,竹林36类,灌丛113

第三节保护生物多样性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助学稿 第七章第三节保护生物多样性(预习题) 一.学习目标 1、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峻挑战的情况。 2、明白保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知道设立自然保护区和移地保护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措施,以及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的初步成就。 二.课前预习 1、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2、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人类的食物几乎全部取自各类生物;大量的原料和世界主要能源也来自生物;植物的是人类和整个生命世界生存和发展的和基础;在维持全球生态系统平衡,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措施:①是建立②是保护;如建立 、野生动物园、植物园和等。 4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要保护,而且要保护其生存的。 5、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途径,各列举5种以上中国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并说说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 珍稀动物: 珍稀植物: 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 6、大熊猫数量为什么越来越少,甚至濒临灭绝? (1)大熊猫栖息地被人类侵占,生存减小或生存恶化,使其捕食发生困难。(2)大熊猫与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的区域,使野生动物寻找配偶发生困难,使其下降。 7、大熊猫生物学的奇例 大熊猫是哺乳纲,食肉目,大型猫科动物,与肉食性动物近缘,他们缺乏草食性动物许多构造上的适应,如消化道短,消化系统中缺少共生细菌,因此大熊猫必须捕食大量竹子,以箭竹的茎叶为食,每天可吃20kg的竹子。而任何地方的竹子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会在某一时期同时开花结籽,然后死亡,所以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8、就地保护和移地保护 就地保护:直接在野外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地方进行保护。如 移地保护:当就地保护无效的时候,为保护物种免于灭绝的,把野生动植物移到人类控制的人工条件下进行保护,如、、、 9、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 其次是要将保护和保护结合起来, 将、和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结合起来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落实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见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落实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 作的意见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保政发[2008]82号 【发布部门】保山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08.06.24 【实施日期】2008.06.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落实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见 (保政发〔2008〕8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08〕4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一、充分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保山是云南省乃至我国和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独特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环境承载能力较为脆弱和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

学、有序、有效开发生物、矿产、水电和景观等自然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情况 (一)我市生物多样性独特而丰富。我市境内的高黎贡山不仅以雄伟壮丽而著称,更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驰名,堪称珍稀动植物荟萃的绿色宝库,南北动植物的交汇集结栖息地和“避难所”,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是全国雉类分布的中心区域之一。据考察,高黎贡山有高等植物210科、1086属、4300多种,约占全国的60.2%、 28%和 6.6%,占云南省的69.2%、36.7%和 13%;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33种,举世闻名的大树杜鹃王就生长在高黎贡山腹地。境内有兽类117种,占全国的1 7.2%和云南的42.1%;有两栖爬行类动物67种;有鸟类347种,占全国的16.7%和云南的44.3%;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82种。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初步成效。多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编制相关规划,不断加大投入,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一是建立了高黎贡山国家级、小黑山和北海湿地省级、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一批保护小区,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65万亩,并建立起了保护区管理机构,其中高黎贡山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北海湿地被列为全国33个重点保护湿地之一,保护区已成为我市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和丰富的重点地区。二是全市划定生态公益林368万亩,其中已有278万亩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每年国家给予生态补偿近1400万元。三是通过林业、环保等部门和媒体的宣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与国际机构合作交流的持续加强,有效提升了保山特别是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水平,扩大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野生生物物种种群小、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致使生物多样性仍很脆弱;二是受利益驱动,部分地方破坏野生动植物

(高考生物)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生物科技行业)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式选择题 1.“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2001年起定为每年的()。 A.6月5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 D.12月29日 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6月5日B.5月22日C.4月20日D.12月25日3.《生物多样性公约》于()通过,()正式生效。 A.1993年,1994年B.1992年,1993年 C.1997年,1998年 D.2001年,2002年4.《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个主要目标是() A.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 B.保护野生植物、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人体健康 C.保护遗传资源、保护环境和保护森林 D.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 5.《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英文简称是() A.CBDB.CITESC.WTOD.GEF 6.生物多样性包括() A.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C.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 D.地球圈、大气圈、生物圈

7.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初步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为()。 A.39330亿人民币 B.1800亿人民币 C.220亿人民币 D.100亿人民币 8.目前世界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A.锐减 B.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C.物种不再灭绝 D.递增 9.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共有()个部门组成,由()牵头。 A.18,科技部 B.20,国家环保总局 C.22,外交部 D.21,教育部 10.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联络点和履约办公室设在() A.外交部 B.国家环保总局 C.财政部 D.科技部 11.外来入侵物种是指() A.本地区的有害物种。 B.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的物种。 C.一般指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或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进入另一个自 然生态系统,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威胁及破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永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永续利用 摘要:通过阐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概念,探讨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影响,分析生物资源研究状况、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现代高新生物技术在生物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等,提出了在扩大内需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之时,应注重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机制、长效保护策略研究,为重点物种保护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同时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资源永续利用研发,推动新兴生物产业升级,对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都有重要指导作用。寻求自身发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将是人类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保护,永续利用,生物产业 经典的生物资源是指当前人类已知的有利用价值的生物材料,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病毒等资源。泛义而论,对人类具有直接、间接或具潜在的经济、科研价值的生命有机体都可称之为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等。作为地球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生物广泛分布于地球,包括大气圈、岩石圈、土壤圈和水圈。当然,目前发现的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各圈层的交界处,这是生物圈的核心。地球表面结构千差万别气候各异且错综复杂,既有平原、丘陵、高山、荒漠等地形地貌,也有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还有寒带、温带、热带等气候带,生境的差异造成生物多样性丰度极高。目前已经鉴定的生物物种约有200 万种,据估计,在地球上存活着的生物约有2 000—5 000 万种。早期的生物多样性概念是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是遗传多样性存在的基础。过去20 多年据此开展的研究工作,对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生命有机体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物质基础,同时必须有保障生命存在的环境支撑系统,生命和生境两者并存,若缺其一,生物多样性将不复存在。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病毒等生命有机体之间及其与生境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整合;生物多样性研究应紧密围绕国家对新兴生物产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需求,提炼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生物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针对特定区域重要生物类群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生物、非生物因子,从基因、蛋白、细胞、个体至群落等各层次,通过各种组学及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1 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影响地球生命经过亿万年的演化,由最初的简单形式发展为现在的纷繁复杂,不同生物物种之间都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从简单互助到互生、共生和寄生等多种生命形态。人类的发展,其基本的生存需要如衣、食、住、行等绝大部分依赖于各种生物资源的供给。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人类的食物几乎全部取自生物资源。人类历史上约有3 000 种植物被用作食物,另有75 000种可食性植物,当前被人类种植的约有150 种。现在,全世界的食物蛋白质来源于牛、羊、猪、鸡、鸭等几种畜禽。全世界生产的水产品一半以上来源于天然捕捞,这些产品有的直接上市供人类食用,有的作为养殖饲料间接地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质。在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人们还相当依赖获取野生动植物作为食物。加纳人所需蛋白质的75%来源于野生鱼类、昆虫和蜗牛等;在博茨瓦纳某些地区,食物总量的40%取自于

石家庄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石家庄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06—2020年) 石家庄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06—2020年) 序言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消失速度加剧。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范围内植物的组成程度,成为城市环境发展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检验标志。同时城市绿地系统人工植物群落的构成,还承担着为城市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环境的作用。培养、保护城市物种的多样性,编制制定城市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总论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5、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6、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态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7、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8、《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行动计划》 9、《河北省城市绿化条例》 10、《石家庄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1、《石家庄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7-2020)》 12、《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13、《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16、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17、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 18、《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名录》1991年 1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9年 20、《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根据石家庄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结构,分为“市域——都市区——中心城”三个层次。本规划范围界定为都市区和中心城两个层次。 1、石家庄市都市区:面积2657平方公里。包括市内五区及正定、栾城、鹿泉、藁城四县(市)。 2、石家庄市中心城:规划面积450平方公里,在本次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中作为重点深化。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近期规划:2006~2010年。 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 三、规划指导思想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增加城市绿地,丰富园林绿化景观,积极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达到区域生态平衡。 (二)坚持城乡一体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系统,构筑绿色隔离空间,通过绿环、绿带、绿廊等连接市域大环境,促进城乡生物多样性的交流和保护。 (三)坚持城市绿化植物应用的多样性,在保护利用的同时,广泛引进

云南省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云南省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2008-02-22 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目前,滇西北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独特的地区之一。 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是指:在自然区域上属于喜马拉雅山系东部的横断山脉纵谷区,行政区域包括迪庆州的德钦、香格里拉、维西县,怒江州的贡山、福贡、泸水、兰坪县,大理州的大理市和宾川、剑川、鹤庆、洱源、云龙县,丽江市的古城区和宁蒗、玉龙县,保山市的隆阳区和腾冲县,共5州市18县(市、区)。 这一地区地形地貌特殊,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中国近三分之一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属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中心区域,分布着丰富而多样化的基因资源和动植物类群,保存有大量古老的生物类群,是中国原生生态系统保留最完好、垂直生态系列最完整以及全球温带生态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滇西北地处亚洲四大江河的上游,既是生物多样性宝库,又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已被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列为全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地区。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有序和合理开发生物、矿产、水能和景观等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们长期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编制相关保护规划,颁布了一批地方性地方性保护法规,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建立以各级各类保护区为主要形式的保护措施取得显著成效。滇西北现有3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高黎贡 山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碧塔海、纳帕海和拉市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三江并流保护区”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兼顾保护与开发的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模式的成功探索,建立了一批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生态监测站点、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场和收容拯救中心。10年来,滇西北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 效保护,滇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数量明显增加,秃杉、红豆杉等珍稀植物人工繁育获得显著成效。 ——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我省先后颁布了《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40余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破坏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的延续和发展。 ——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同时,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云南省重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审批制度》等一系列保护措施,明确了重大项目的环境标准和准入条件,鼓励和支持发展绿色产业。强化环境整治和节能减排,减少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 ——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明显增强。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和提供科学指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公众参与度不断增强,积极开展与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填空式选择题一、 1.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2001年起定为每年的()。 A.6月5日 B.4月22日 C. 5月22日 D.12月29日 2.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 6月5日 B. 5月22日 C. 4月20日 D. 12月25日 3.《生物多样性公约》于()通过,()正式生效。A.1993年,1994年 B. 1992年,1993年 C. 1997年,1998年 D. 2001年,2002年 4.《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个主要目标是() A.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 B.保护野生植物、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人体健康 C.保护遗传资源、保护环境和保护森林 D.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 5.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英文简称是() A. 6. 生物多样性包括() A.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C.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 D.地球圈、大气圈、生物圈 7.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初步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为()。 A. 39330亿人民币 B. 1800亿人民币 C. 220亿人民币 D. 100亿人民币 8. 目前世界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A.锐减 B.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C.物种不再灭绝 D.递增 / 7 9.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共有()个部门组成,由()牵头。 A.18,科技部 B.20,国家环保总局 C.22,外交部 D.21,教育部 10.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联络点和履约办公室设在() A.外交部 B.国家环保总局 C.财政部 D.科技部

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形式和生命进程的多样性,包括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 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它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 质基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 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 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即 都存在着多样性。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重要且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 而不仅仅看作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游牧生活和移动耕作)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 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同时,与生物多样性的其它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 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土地管理实践、艺术、音乐、社 会结构、作物选择、膳食以及无数其它的人类社会特征的多样性上。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第一, 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 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间接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 系统的功能有关,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价值大大超过其 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 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 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 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 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 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境 丧失和片段化、外来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 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高速度、 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 资源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惠益分配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合理。 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步练习

第三节保护物种多样性 一、选择题 1.造成野生动物濒危灭绝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自然灾害 C.环境污染 D.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2.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麻雀会偷吃粮食,所以应当斩尽杀绝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不经论证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捕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来制造药物 3.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的是() A.引入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生物 B.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 C.动物之间的竞争 D.人类乱砍滥伐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地球上复杂的自然条件,造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B.物种灭绝是地球上生命进化史中的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C.人类过度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D.地球上物种会自生自灭,不需要保护 5.下列哪些因素能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 A.森林大面积地减少 B.生活污水排入水体 C.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D.以上都是 6.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都从地球上消失了,那么这个物种就已经() A.灭绝 B.濒危 C.再生 D.受到威胁 7.下列属于就地保护措施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野生动物园 C.颁布动植物保护法律 D.建立旅游度假区 二、非选择题 8.有关研究显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如下表: 原因哺乳动物鸟类

偷猎31%20%栖息地的丧失32%60%外来物种17%12% 其他原因20%8% (1)请你画出可以对比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原因的柱形图,纵坐标表示每一动物的百分比,横坐标表示各种原因。 (2)请根据数据解释哺乳动物、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1) 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的原因 (2)对哺乳动物来说主要是偷猎和环境破坏;对鸟类来说主要是环境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议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片大好,各种企业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GDP年年上升,一片欣欣向荣之象。然而,大家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可曾想过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的基础是什么?不错,就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我国GDP总值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看看我们生活的周边:草场超载过牧,质量下降,退化、沙化加剧;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自然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北方地区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全国主要江河湖泊水体受到污染;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持续不断。环境的破坏,直接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许多生物濒临灭绝!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在我看来,如下措施可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就地保护。即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例如我国的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岛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海丰公平大湖候鸟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

二: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等,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三: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动物的基因进行保护。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克隆技术的日趋成熟,让我们有能力通过基因技术来实现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尤其是对濒危动物的保护至关重要。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中国目前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虽有一定的进展,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法律需求还相距甚远,立法中存在着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立法上的空白、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地方法立法有待加强、立法文件的级别效力低等等。如果这些问题能逐步解决的话,对于物种的保护就会更加完善。 五:国家合作与行动。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为了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年)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年**月

目录 第一章生物多样性概况 (3) 1.1地理自然条件 (3) 1.2 社会经济概况 (4) 第二章规划总体思路 (5) 2.1规划的必要性 (5) 2.2规划依据 (6) 2.3规划期限 (7) 2.4规划指导思想 (7) 2.5规划原则 (7)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8) 3.1生物资源现状 (8) 3.2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9) 第四章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 (11) 4.1规划目标 (11) 4.2规划内容 (11) 4.3规划重点 (13) 4.4保护策略与规划措施 (13) 第五章实施措施与对策 (16) 5.1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16) 5.2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 网络体系 (16)

5.3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合理分享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 (17) 5.4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抢救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 (17) 5.5充分挖掘地带性物种资源,科学引进外域物种,丰富本地物种资源 (17) 5.6注重植物空间配置结构,提高园林养护管理技术 (18) 5.7加强法制建设与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保障 (18) 5.8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19)

第一章生物多样性概况 1.1地理自然条件 1.1.1 地理位置 ***地处内蒙古中部,南邻山西省,西与呼和浩特市毗邻,东依河北省,北与蒙古国接壤。 1.1.2 自然概况 ***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部分地区兼有高原气候、山地气候的特征。主要气候特点是: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明显,灾害性天气种类多、影响大。 ***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平原、平原等,多呈带状分布。阴山山脉呈东西走向横贯全市中部,将***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阴山北部为后山地区。 区域内的内陆河主要包括黄旗海、察汗淖尔、塔布河等水系,总面积2.916万平方公里。 ***南部属黄土丘陵区,多为栗钙土,腐蚀质含量高,有利于乔、灌木生长;阴山山地,大青山南坡由栗钙土,褐土组成垂直带,阴山丘陵区有栗钙土过度为淡栗钙土、腐蚀质含量低。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

生物多样性保护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列举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的数量与分布; 运用材料说明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理解物种资源对人类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认识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结合案例,根据物种灭绝的加速趋势,认识人类活动对动物灭绝的加速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探索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对生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 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物种资源对人类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资料搜索、情景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国家一直倡导优生优育,,如果有可能,我想借助神奇的科学力量设计一个基因组合。 让所有的人都有李钟硕或者范冰冰的外表,爱因斯坦的智商,马云的情商,从里到外,从头 1

到脚都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基因组合,大家觉得有没有可能呢? 生:可能(不可能) 师:科学家说有可能,但他们绝对不会那么做。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生物多样性 保护》。首先我们来看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C级) 2、通过搜集材料、数据举例说明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现象并能解释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 绝。(B级) 3、运用所学物种灭绝的原因尝试谈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B级) 根据本节内容,我进行了课前任务安排,并呈现在大家的导学案上]: 本班分四大组,每一大组一个任务,共同合作完成,以PPT形式展示出来。小组同学亦可进行文字材料作补充说明。具体任务安排如下: 1、通过搜索图片、材料、数据证明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现象; 2、展示一组世界及中国濒危物种,并给予相应的介绍;讲解人类活动加速物种灭绝的具体 原因; 3、我们周围环境有哪些行为正在破坏生物多样性; 4、搜索目前世界及中国有哪些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过渡:明确目标,了解了任务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本66页至69页,并填写[知识存盘]。好,我们来检查自己的预习成果。哪位同学来回答。 凡事预则立,他精彩的成果展示正说明预习的扎实。 过渡: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包括哪些层次呢?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不同种类的生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其相互交替、影响令地球生态得到平衡。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 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2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 薛达元蒋明康 ????210042 ?á1993年底 总面积66184100ha8自然保护区建设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本文在总结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的基础上野生生物 包括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各组分已建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分布及管理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为和 两种方式后者是补充措施生境的 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力高效的保护方法 种群或群落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发育与进化过程以及物种与其环境问的生态学过程 因此物种和遗传多样性3个水平都是最充分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 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有效管理 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推广全世界已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自然保护区8619个6万ha 1994中国自然保护区始于1956年建立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763个4万h8国家环保局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关的生态系统类和野生生物物种类自然 保护区717个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态系统多样性 2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现状与评价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分为森林荒漠海洋和海岸等5个类型1994已建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共433个  2 中国地域辽阔 分布很广据研究而森林生态系统就占了16大类陈灵芝 50年代和60年代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多半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全国共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371处另建有森林生境野生动 面积337两者面积合计1766占全国森林总面

积的13 ?ü??òaμ?ê?±£?¤á??÷????óDμ?DíD?oí′ú±íD?μ?é-á?éúì??μí3 ?ò1úò??¨μ?é-á?ààDí±£?¤??2???êyá????à???ò·?2???1? ′ú±í×??÷??é-á??2±?ààDí±£?¤o???′???ò?á?μ?oúáú?-o??D±£?¤????ò?à?ò??ì??á?μ?oúáú?-·áá?±£?¤?ˉ??′???ò?à?ò?á?μ?áé?t°×êˉí?×óoó±±?íáéé?±£?¤??èè′???ò?°2???í×úá?μè±£?¤?? ??á1·??-?÷????é?o???é?1??÷′ó?÷é?????°§à?é?±£?¤èè′?óêá?o£???a·?á?????é?μè±£?¤?? ?ò1ú?1?¨á¢á?ò??ú±£?¤é?μ?é-á?′1?±·?2?′??×μ?±£?¤??é??÷ì?°×é?1ó?Yèó??é?1t°í??é?μè×?è?±£?¤?? ??óDò??¨μ??ù′? éDóDò??¨2??à ????á?òμó?μ????yμ?6 è???èè′?3£?ìà?ò?á?·?2?±è???ˉ?Dμ??£?¨???-×?è?±£?¤?????yó???é-á?×ê?′óμóDá??12??àêêó|′?íaì?DDé?μ??????′o-??á???μ?×?è?±£?¤???¨éèò2óDò??¨2??à 2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草原资源十分丰富占国土面积18陈昌笃 内蒙古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 草甸草原 我国草原和草甸自然保护区建设起步较晚至1993年底 面积137另建有草地生境野生动 面积4两者面积共计142约占我国草地面积的0 ±£?¤2Yμé2Y?-μ?oúáú?-???àot±£?¤μ?Dí2Y?-±£?¤?é2Y?-éúì??μí3μ??t?????íé?2Yμ?±£?¤???e?t?1é?μ?2Y?-μè±£?¤?? 2Y?-ó?2Yμééúì??μí3ààDí?ú?à è???????±£?¤??×üêyμ?2òà????±£?¤??×ü???yμ?2 áíía??óD±£?¤??ò2????2??ü?ú×??ò1ú2Yμ?×ê?′±£?¤ó?3?D?à?ó?μ?òa?ó 3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我国荒漠面积约19200万ha左右1987主要分布在西北 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典型荒漠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83年建立的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全国共建立此类型自然保护区7个7万ha?2??????ààD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