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寄生虫吸虫病重点难点

医学寄生虫吸虫病重点难点

医学寄生虫吸虫病重点难点
医学寄生虫吸虫病重点难点

红色粗体部分是难点,其它部分是重点

医学吸虫—概述

一、形态特点:1.多数体形为叶片状或长舌状(吸血虫除外)

2.具口、腹吸盘

3.多数雌雄同体(吸血虫除外)

4.生殖系统发达

5.虫卵多有卵盖(血吸虫除外)

二、生活史特点:

1.吸虫的生活史复杂,幼虫阶段进行无性生殖

2.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需要1—2个中间宿主

3.生活史均需经过水域环境发育,首选中间宿主为淡水螺

第一节肝吸虫(华支睾吸虫)

一、形态:

1.成虫:a.体形狭长,背腹扁平,似葵花籽仁

b.具口、腹吸盘

c.雌雄同体:两个分支状的睾丸,子宫管状,弯曲

2.虫卵:寄生人体的最小寄生虫卵,黄褐色,前窄后宽,前端有明显卵盖,具肩峰,小疣,卵内含毛蚴

二、生活史

成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寄生部位:

终宿主:

保虫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

第二中间宿主: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

三、致病:阻塞性黄疸;胆管炎、胆囊炎;消化功能紊乱;

肝硬化;胆石症

四、实验诊断:a.粪检虫卵:沉淀集卵法

b.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五、流行:主要流行在东亚及东南亚各国,广东珠江三角洲为世界性高发区,不良饮食

习惯为本病流行的最主要因素

六、防治原则:治疗药物:吡喹酮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2.加强粪管,改善养鱼办法

第二节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一、形态

1.成虫:a.长椭圆形,虫体肥厚,形似姜片,是寄生人体的最大吸虫

b.具口、腹吸盘

c.雌雄同体

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寄生人体最大的寄生虫卵,卵壳薄,卵盖小,卵内含一个

卵细胞和20—40个卵黄细胞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毛蚴→胞蚴→两代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猪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吃入生或未熟的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

三、致病:消化道症状;肠梗阻;重度感染

四.实验诊断

1.粪检虫卵:a.直接涂片法:连检三张检查率90%

b.沉淀集卵法

2.由粪便或呕吐物查成虫

五.流行:流行于亚洲,主要与当地种植可供生食的水生植物有关,还有饮用水六.防治原则:

1.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或猪的粪便污染水源

2.关键在于不生食水生植物,提倡用熟饲料喂猪

3.治疗病人,常用药物是吡喹酮和槟榔

第三节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

一、形态

1.成虫:圆柱形,具口、腹吸盘,雌雄同体

雌虫:较细长,20mm,暗褐色,常处于雄虫的抱雌沟内,成合抱状态

雄虫:较粗短,16mm,乳白色,腹吸盘后两侧体壁向腹面卷曲成抱雌沟

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无卵盖,卵壳薄,卵壳一侧有一小棘,壳表面

常附有宿主坏死组织残留物,卵内含一毛蚴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毛蚴→两代胞蚴→尾蚴→童虫→成虫

1.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牛中间宿主:钉螺

2.感染阶段:尾蚴

3.感染方式:人与疫水接触:人喝入含尾蚴的生水

4.虫卵的去路:a.一部分虫卵穿过肠壁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

b.一部分虫卵随血流回肝,在肝脏沉着,死亡钙化

c.一部分虫卵在肠壁沉积钙化死亡

三、致病:

1.尾蚴性皮炎:仅见于重复感染者

2.童虫:肺部炎症

3.成虫: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

4.虫卵:

a.急性血吸虫病:虫卵周围形成嗜酸性小脓肿

b.慢性吸血虫病:肝脏及结肠壁纤维化

c.晚期血吸虫病:三大症状: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

5.异位寄生:肺,脑部

四、实验诊断:

1.粪检虫卵:直接涂片法(粘液脓血便);沉淀集卵法

2.检幼虫:毛蚴孵化法

3.直肠镜组织检查

4.免疫学诊断

五、流行: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

因素:a.粪中血吸虫卵污染水源

b.水中有钉螺存在

c.人与疫水接触

六、防治原则:治疗药物:吡喹酮

普查普治;消灭钉螺;加强粪管;个人防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