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饵料生物试题及答案

饵料生物试题及答案

饵料生物试题及答案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饵料生物的试题及答案。请注意,试题部分不会出现分节标题,而是直接给出题目。每道题目后面将附上相应的答案。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试题一:

1. 饵料生物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

饵料生物指的是用于钓鱼或者养殖等活动中作为饵料材料的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昆虫等。

试题二: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饵料生物。

答案:

常见的饵料生物包括:活虫(如蚯蚓、蛆虫)、鱼饵(如小鱼、小虾)、植物(如玉米、面包渣等)。

试题三:

3. 在钓鱼中,为什么要选择适当的饵料生物?

答案:

选择适当的饵料生物能够吸引目标鱼类的注意,增加钓鱼的成功率。不同的鱼类对饵料的喜好有所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饵料生物能够提

高钓鱼的效果。

试题四:

4. 饵料生物的储存和保鲜方法有哪些?

答案:

饵料生物的储存和保鲜方法包括:使用特定的容器进行储存,保持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更换或添加新鲜的饵料材料,避免过度滋长

或变质等。

试题五:

5. 钓鱼中如何选择饵料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

选择饵料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需要综合考虑目标鱼类的喜好、水域环境、钓鱼的时间和天气等因素。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观察当地钓友的

经验或者请教专业钓鱼人士来获取相关建议。

试题六:

6. 饵料生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

在使用饵料生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使用饵料,避免浪费;根据实际需要储存和保鲜饵料;选择无污染和健康的饵料;遵守当地

相关的法律和规定等。

试题七:

7. 饵料生物对于水域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

答案:

饵料生物的使用可能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例如,使用过量的

饵料可能导致水质污染,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因此,在使用饵

料时需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试题八:

8. 钓鱼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与饵料生物相关?

答案:

钓鱼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与饵料生物相关。合理使用饵料生物、保护

水域生态系统、遵守相关规定等都是为了保证钓鱼活动的可持续性。

因此,在进行钓鱼活动时应该更加注重使用环保和可持续的饵料材料。

以上是关于饵料生物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

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生物饵料培养学生物饵料培养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生物饵料培养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生物饵料( ) 2、饵料生物( ) 3、冰鲜饵料( ) 4、生物饵料培养学( ) 5、简述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任务。(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6、简述优良生物饵料的特点。() 7、简述生物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8、为什么说生物饵料培养仍是今后鱼虾蟹幼体育苗的主要饵料途径?() 9、简述培养优良生物饵料所应具备的条件。() 10、说明生物饵料培养的主要类群。() 11、单种培养() 12、混合培养()

13、开放式培养() 14、封闭式培养() 15、饱和光照强度() 16、补偿光照强度() 17、一次性培养() 18、一级培养() 19、二级培养() 20、三级培养()

21、下列哪种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高温、强光和强碱性?()() A.钝顶螺旋藻 B.湛江等鞭金藻 C.中肋骨条藻 D.小球藻 22、下列哪种藻是目前单细胞藻类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微藻?() () A.微绿球藻 B.等鞭金藻 C.三角褐指藻 D.钝顶螺旋藻 23、下列哪些金属元素为藻类生长繁殖必须的常量元素?()() A.K,Mg,Zn B.K,Mg,Fe C.Mg,Fe,Cu D.K,Cu,Zn 24、实验室小型培养单胞藻,海水的消毒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烘箱干燥消毒 B.有效氯消毒 C.煮沸消毒 D.高锰酸钾消毒 25、下列哪种藻类具有厚的细胞壁,一般不直接作为饵料投喂?()() A.小球藻 B.湛江等鞭金藻 C.角毛藻 D.微绿球藻 26、下列哪种藻类的形态随培养条件的改变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A.小球藻 B.三角褐指藻 C.中肋骨条藻 D.巴夫藻

《水产饵料生物培养》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产饵料生物培养复习题 (课程代码322070) 一、名词解释 水产饵料生物:指与增养殖和渔场形成有关的饵料生物。主要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经济动物摄食的水生动植物,包括光合细菌、藻类、高等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蚯蚓和陆生昆虫。 生物饵料:指经过筛选的优质的,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 的饵料生物。 冬卵: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混交雌体在年轻时与雄虫交配,混交卵与精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形成的厚壳卵。可抵抗干燥、低温等不良环境,需经一定的休眠期才能发育,且总是发育为非混交雌体。 夏卵:又称非混交卵。指轮虫、枝角类等某些浮游动物非混交雌体产出的卵。卵形,壳薄而光滑。 纯培养:是无菌培养,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培养,是在一次性培养的基础上,当培养的藻液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采收一部分,收获量根据需要及藻液的生长情况而定,并加入新的营养液,继续培养。相对生长下降期:细胞生长繁殖的速度与指数生长期比较,逐步下降,但细 胞数目仍在增加。 指数生长期:指单细胞藻类细胞迅速地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桡足幼体:桡足类的一个幼体期,身体明显分节。经第1-5桡足幼体阶段后发育为成体。 无节幼体:节肢动物甲壳纲(包括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发育绝大多数都要经过变态,初孵化的幼体不分节,具3对附肢。又称六肢幼体。 赤潮:某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而使水体呈现色彩,并且分泌毒素的这一现象叫赤潮。轮虫:轮虫是一群小性的多细胞动物,通常体长只有100-200微米。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消化道的咽部特别膨大,形成肌肉很发达的咀嚼囊,内藏咀嚼器。体腔两旁有一对原肾管,其末端为焰茎球。 接种:就是把含藻种的藻液接入到新配好的培养液中的整个操作过程。 饵料生物:指成为饵料的生物的总称。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

饵料生物试题及答案

饵料生物试题及答案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饵料生物的试题及答案。请注意,试题部分不会出现分节标题,而是直接给出题目。每道题目后面将附上相应的答案。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试题一: 1. 饵料生物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 饵料生物指的是用于钓鱼或者养殖等活动中作为饵料材料的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昆虫等。 试题二: 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饵料生物。 答案: 常见的饵料生物包括:活虫(如蚯蚓、蛆虫)、鱼饵(如小鱼、小虾)、植物(如玉米、面包渣等)。 试题三: 3. 在钓鱼中,为什么要选择适当的饵料生物? 答案:

选择适当的饵料生物能够吸引目标鱼类的注意,增加钓鱼的成功率。不同的鱼类对饵料的喜好有所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饵料生物能够提 高钓鱼的效果。 试题四: 4. 饵料生物的储存和保鲜方法有哪些? 答案: 饵料生物的储存和保鲜方法包括:使用特定的容器进行储存,保持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更换或添加新鲜的饵料材料,避免过度滋长 或变质等。 试题五: 5. 钓鱼中如何选择饵料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 选择饵料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需要综合考虑目标鱼类的喜好、水域环境、钓鱼的时间和天气等因素。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观察当地钓友的 经验或者请教专业钓鱼人士来获取相关建议。 试题六: 6. 饵料生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

在使用饵料生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使用饵料,避免浪费;根据实际需要储存和保鲜饵料;选择无污染和健康的饵料;遵守当地 相关的法律和规定等。 试题七: 7. 饵料生物对于水域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 答案: 饵料生物的使用可能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例如,使用过量的 饵料可能导致水质污染,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因此,在使用饵 料时需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试题八: 8. 钓鱼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与饵料生物相关? 答案: 钓鱼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与饵料生物相关。合理使用饵料生物、保护 水域生态系统、遵守相关规定等都是为了保证钓鱼活动的可持续性。 因此,在进行钓鱼活动时应该更加注重使用环保和可持续的饵料材料。 以上是关于饵料生物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 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生物饵料培育试题

生物饵料培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1、二级培养 2、单性生殖 3、生物饵料 4、孵化效率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1、藻类培养过程中,一般选择在什么时间接种?()。 A:清晨5~8点 B:上午8~10点 C:下午4~6点 D:晚上 2、下列哪种消毒方法适用于消毒单胞藻挂袋培养用的聚乙烯塑料袋?()。 A:直接灼烧 B:烘箱干燥消毒160℃恒温烘烤2小时 C: 10%的工业盐酸浸泡消毒5分钟 D:高压灭菌(115℃灭菌15分钟~30分钟) 3、下列关于轮虫摄食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对食物的种类有选择性,对食物的大小无选择性 B:对食物的种类和食物的大小都有选择性 C:对食物的种类和食物的大小都无选择性 D:对食物的种类无选择性,对食物的大小有选择性 4、非离子氨水平是轮虫培养过程中种群增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建议轮虫培养水体中的非离子氨水平控制在()以内。 A:0.5mg/L B :1mg/L C :6mg/L D :3mg/L 5、在轮虫培养过程中,若以酵母为饵料进行培养,则适宜的轮虫接种量为()。 A: 0.1个/ml~0.5个/ml B:1个/ml C:14个/ml~70个/ml D:200个/m

6、下列关于卤虫卵去壳液,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每克干燥虫卵需使用含有0.5g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 B :去壳液不能用淡水配。 C:为了保证有良好的去壳效果,应把去壳液的pH控制在10以上。 D:去壳液要现配现用。 7、卤虫卵去壳过程中,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出现?()。 A:去壳液的温度会上升。 B:卵壳表面不断有小气泡产生。 C:完全去壳后可见到膜内无节幼体。 D:卤虫卵的颜色由棕色变成灰白色,最后呈橘红色。 8、卤虫卵加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滞育终止方法为()。 A:紫外线照射和甲醛溶液浸泡。 B:二氧化碳处理和双氧水浸泡。 C:低温刺激和光照处理。 D:低温刺激和反复脱水。 9、卤虫卵加工过程中,用淡水处理后的虫卵应该尽快将水分降低到()以下。 A:30% B: 20% C:10% D:2% 10、室内枝角类培养相比,()环节是室外土池大量养殖中特有的?()。 A:清池处理 B:施肥培育藻类 C :日常管理 D:接种 11、实验室小型培养单胞藻,海水的消毒通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烘箱干燥消毒 B:有效氯消毒 C:煮沸消毒 D:高锰酸钾消毒 12、下列哪种贮存条件有利于卤虫卵保存() A:干燥、低温、开盖保存 B:潮湿、低温、真空保存 C:干燥、常温、充氮保存 D:潮湿、常温、充氧保存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池塘养鱼》期末试题

《池塘养鱼》试题 班级____ 座位号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框内,每题3分,共48分) 1、以下鱼类俗称“花鲢”的是 A、鲢鱼 B、鳊鱼 C、团头魴 D、鳙鱼 2、一般温水性鱼类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是 A、7~8℃ B、10~15℃ C、15~30℃ D、20~28℃ 3、我国养殖的几种主要鱼类在成鱼阶段可允许的最低溶氧量为 A、5㎎/L以上 B、4㎎/L以上 C、3㎎/L以上 D、2㎎/L以上 4、池塘水体呈淡黄褐带绿色、黄褐色、油绿色时,池中各种生物的组成比较平衡,而且饵料生物的质和量均适合鱼类的需要,生产上把这几种水称为: A、肥水 B、老水 C、嫩水 D、活水 5、对已经催产过几次的鲢、鳙亲鱼,生产上通常用 A、PG与HCG混合 B、PG与LRH-A混合 C、DOM与HCG混合 D、HCG与LRH-A混合 6、鱼池缺氧最容易发生的时间段一般是 A、午夜前后 B、正午前后 C、傍晚前后 D、黎明前后 7、主养鳙鱼的一龄鱼种池塘一般不搭养鲢鱼,原因是 A、生活在同一水层 B、鳙鱼食量大 C、鲢鱼动作敏捷,争食能力强 D、鳙鱼捕食鲢鱼 8、塑料袋封闭式运输鱼苗到达目的地时,放养前应做好 A、温差调节和鱼体消毒 B、温差调节和降低鱼体血液内CO 2含量 C、鱼体消毒和拉网锻炼 D、温差调节和注射疫苗 9、池塘氧气的主要消耗因素是 A、浮游生物、微生物呼吸和有机质的分解 B、向空气中逸散 C、鱼类的呼吸 D、缺氧水的注入 10、下列产粘性卵的亲鱼是: A、鲢鱼 B、鲤鱼 C、草鱼 D、鳙鱼 11、养鱼池塘最好建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好,这样的池形主要优点是 A、注排水方便 B、便于饲养管理 C、水面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 D、有利于保护池堤 12、高产鱼池晴天中午开增氧机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溶氧 B、曝气 C、调节池水PH D、促进池水对流,打破热成层 13、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既可以消灭多种病原微生物、调节池水PH,还可以起到施()的作用 A氮肥B、磷肥C、钾肥D、钙肥 14、以下哪两种是养殖鱼类,尤其是苗种的重要饵料 A、剑水蚤和枝角类 B、剑水蚤和轮虫 C、轮虫和枝角类 D、浮游生物 15、亲鱼培育池中,雌雄亲鱼的放养比例最好是 A、1:2 B、1:1.5 C、1:1 D、1:0.5 16、家鱼人工受精最重要的是掌握 A、排卵、受精的时间 B、受精方法 C、亲鱼成熟度 D、催产剂的使用 二、多选题(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框内,每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不选都不给分,每题4分,共32分) 1、以下哪些现象为严重浮头 A、鱼受到惊吓时不下沉 B、鲤、鲫鱼类出现浮头 C、浮头鱼类由池中央扩大 到岸边D、鲢、鳙鱼类出现浮头E、鳊鱼、野杂鱼类浮头 2、稻田养鱼鱼沟的开挖通常有()些形式 A、鱼沟鱼溜式 B、鱼凼式 C、宽沟式 D、垄稻沟鱼式 E、浅沟深溜式 3、鱼类越冬期的补氧方法主要有 A、注水补氧 B、循环水补氧 C、充气补氧 D、打冰眼 E、生物增氧 4、以下的俗称中,称呼鱼种的有 A、乌仔 B、夏花 C、秋片 D、冬片 5、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鱼类有 A、草鱼 B、青鱼 C、鲢鱼 D、鳙鱼 E、鲤鱼 6、促使鲤亲鱼集中产卵的措施有 A、催产 B、晒鱼 C、并池 D、拉网 E、投饵 7、成鱼饲养过程中的施肥,具体应做到 A、基肥足 B、春肥补 C、夏肥控 D、秋肥勤 E、冬肥少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假若一个鱼缸里只有金鱼和金鱼藻两种生物;那么影响金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水B.阳光C.空气D.金鱼藻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 A.阳光B.植物C.动物D.细菌、真菌 3.把两种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它们会争夺食物;其中一种会死亡..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B.捕食C.竞争D.寄生 4.下列植物组织中;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的是.. A.分生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 5.下列生物中;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A.细菌B.洋葱C草履虫n疟原虫6.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有利的方面如.. A.形成赤潮B.寄生在人体内 C产生神经毒素D.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 7.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 A.液泡B.叶绿体C.细胞核D.细胞壁8.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线粒体、叶绿体B.液泡C.细胞膜D.细胞核 9.艾滋病病毒、鸡瘟病毒都属于.. A.动物病毒B.植物病毒 C.噬菌体D.朊病毒 10.下列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A.血液B.心脏C.受精卵D.运动系统 11.观察大肠杆菌噬菌体要用.. A.肉眼B.放大镜 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 12.人口普查属科学探究常用方法中的.. A.观察B.调查C.测量D.实验 13.我们在做“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时;是把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制成 A.临时涂片B.临时切片C.临时装片D.永久装片 14.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的正确步骤是:①在载玻片中央滴一

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把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 A.①②③④⑥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⑤②③D.③①②④⑤15.草原上狼正在追杀羚羊..这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B.捕食C.竞争D.寄生 16.观察和调查的一般步骤是..①制订合理的方案②做好记录;积累资料③明确目的、对象、范围④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③④①②1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B.水C.温度D.湿度 18.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C.生物圈D.一条河中的所有鱼 19.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 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巨大的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只能一成不变;否则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D.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 21.在下列结构中;动、植物细胞都有的是:①叶绿体②细胞壁③细胞膜④细胞质⑤线粒体⑥细胞核 A.①②④B.③④⑥ c.①⑤⑥D.②④⑤22、细胞膜的功能是.. A.支持、保护细胞 B.储藏遗传信息 C.转换细胞内的能量 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3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B.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D.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数量都是一样的 24.克隆羊多莉长得像谁.. A.提供细胞核的母羊B.提供无核卵细胞的母羊 C.代孕母羊 D.三种羊都像一点 25.下

水产饵料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2002级水产养殖专业《水产饵料生物学》试题a (考试时间 100分钟成绩 10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2分) 1.异形胞,2.副淀粉,3.龙骨点,4.蛋白核,5.段殖体,6.甲片式,7.小盾片,8.壳腺,9.鞭毛藻类,10.后腹部。 二、填空(20分,每空0 .5分) 1. Rotifer的含义是___________,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藻类所共有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胡萝卜素。叶绿素b只存在于___________门、轮藻门和______________门藻类中。 3.轮藻是多细胞体,有假根、茎、叶的分化,无维管束,雌雄生殖器官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常见的种类有____________属和 ___________属。 4.水生维管束植物按生态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如芦苇,___________如菹草, _________如睡莲,___________如水浮莲。 5.蓝藻门的主要特征是无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和无____________________。 6.蓝藻门的特征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水生大型植物主要包括丝状绿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8.桡足类无节幼体的附肢一般是3对,第一对为__________,第二对为__________,第三对为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为单肢型。 9.湖泊调查时浮游植物样一般多采水__________L,加__________ml鲁哥低液固定。而浮游动物一般采水10-20L用__________号浮游生物网过滤,滤液用4-5%的__________固定。 10.轮虫的咀嚼器一般分为砧板和槌板两部分,前者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后者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三、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Navicula是( )。 A. 盐卤虫 B. 丰年虫 C. 中华鲎虫 D. 舟形藻 2.下列轮虫中没有被甲的是( );有被甲的轮虫中有4个前棘刺的是( )。

饵料生物培养试题及答案

饵料生物培养试题及答案 水产养殖学专业专科升本科(函授)考试《饵料生物培养》试卷(必修,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用题年级、专业(班级):2008级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生物饵料:指用于水产养殖中,作为饲料的各种生物, 包括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 2.混合培养: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混合在一起进行 培养的方法。 3.指数生长期: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生长速率呈指数增长 的阶段。

4.平板分离法:将微生物样品均匀涂布在培养基平板上,使其单个分离形成菌落的方法。 5.光合细菌:一类能够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在我国,水产养殖上常用的单细胞藻类主要有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和金藻门的种类。 2.藻种室是进行藻种的保存、培育及繁殖的场所。 3.指数生长期藻类的生长效率,与藻的营养、光照及温度有关。 4.藻种分离工作包括接种、分离及纯化三步骤。 5.褶皱臂尾轮虫繁殖的适宜光照强度范围为5000-lux。 6.轮虫一般采用分离培养的方式进行保种。

7.卤虫在水产上的应用形式主要有:直接作为饵料、作为饵料的增补品、作为生物饵料的生产原料及作为水产养殖中的活性增强剂。 8.评判卤虫卵营养价值高低的基本方法有两种:显微镜下观察卵壳的形态和颜色、化学分析卵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在题后()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单细胞藻类接种后延缓期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随后培养的成败。接种后延缓期越长,接种培养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2.接种时保证藻种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数量,选择偏低浓度接种。(×)

水产生物育种学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2'×8) 1、hybridization:(杂交)在遗传上,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就成为杂交或者不同品系、品种间甚至种间、属间和亚科间个体的交配。 2、gynogenesis:(雌核发育)卵子经精子激发产生只具有母系遗产物质的个体,精核不参加发育。 3、selective breeding:(选择育种)对一个原始材料或品种群体实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反复选择淘汰,而分离出几个有差异的系统,将这样的系统与原始材料或品种比较,使一些经济性状表现显著优良而又稳定,于是形成新的品种。 4、nuclear transplantation:(细胞核移植)应用显微操作技术,将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成熟卵内的精细技术。 5、杂种优势: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遗传类型的物种、品种或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比其双亲优势的现象。 6、多倍体育种:通过增加染色体组方法来改造生物的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以达到人类利用的目的。 7、杂种不育: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彼此杂交所得的杂种,因其生理功能不协调,生殖系统扰乱而不能繁殖后代或繁殖力很低的现象。 8、遗传性别:受精时由来自卵细胞以及来自精子的染色体相互结合而决定的性别,又称为染色体性别。 二、填空(0.5'×50) 1、杂交育种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依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远近的不同,可分为近缘 杂交和远缘杂交,依据育种目标的不同,可分为育成杂交和经济杂交。 2、生物因子与引种的关系主要有饵料基础、病原生物、竞争者、敌害生物。 3、远缘杂交不相容性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核型差异、基因位点及基因表达的差异、核质不相容。 4、选择在育种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创造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控制变异的积累方向、促进变异的积累和增加、创造新的品质。 5、育成杂交的步骤包括:确定目标和育种方案、杂交组合的选择、对杂种后代的选择、理想个体的自群繁殖和扩群提高。 6、生产转基因动物的主要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构建、外源基因有效的导入生殖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与检测。 7、遗传性质上完全不同的物种,存在着生殖隔离,造成生殖隔离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三种:地理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 8、多倍体的鉴定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直接方法包括染色体计数和DNA含量测定,间接方法包括细胞测量、蛋白质电泳、生化分析和形态学检查。 9、动物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后对新环境的适应有两个途径:第一是直接适应,第二是定向改变遗传基础。 10、促使远缘杂交可孕的常用方法:适当选择和正确安排杂交亲本、混精受精法、诱

生物饵料

绪论 1生物饵料的概念: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饵料生物的概念: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生物饵料学内容: (1)生物饵料的筛选 (2)生物饵料规模化或大量培养技术研究 (3)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 2掌握优良生物饵料所应具备的条件(筛选生物饵料的标准) 1、个体大小适合养殖对象摄食 2、运动速度与分布水层便于养殖对象摄食 3、营养价值高,容易被养殖对象消化吸收 4、代谢产物无毒或毒性不危及养殖对象的健康 5、生命周期短,生长繁殖迅速 6、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大量培养 3掌握生物饵料的优点 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3、规格多样: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 4、可消化性好: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 5、可获得性佳: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的摄食生物饵料,可针对养殖对象的运动和栖息习性,选择运动能力和分布水层都适合培养对象的种类 第一章光合细菌 1光合细菌的定义:光合细菌又称光养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群原核生物。 广义的定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狭义的定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且不产生氧气的细菌 2光合细菌的特征:1)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 •2) 具多种异养功能(固氮、脱氮、固碳、硫化物氧化等) •3) 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氮、磷、硫)有密切关系 •4) 在自然净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 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 •6) 没有形成芽胞能力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学》复习 生物饵料复习 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混交雌体:是指通过混交生殖的方式繁殖子代的雌性轮虫,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减数分裂。 混交卵:混交雌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卵,又称需精卵。 卤虫卵孵化率:指每克卤虫卵能过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只数。 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波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 连续培养:指在接种后,根据培养液中藻密度或营养盐度的消耗量,连续采收藻细胞和添加营养盐的藻类培养模式。 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指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无需父本配子的参与,母本的卵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胎。 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1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有两种:第一种是(产氧)光合作用,是蓝细菌和植物所有的光合作用;第二种是(不产氧 )的光合作用。1、光合细菌获得代谢所需的能量的形式有三种:光 照厌气条件下,通过( 光合磷酸化作用)获得能量,黑暗厌气条件下,通过( 脱氧作用与发酵作用)获得能量,黑暗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 )获得能量. 2、光合细菌的培养方式有( 全封闭式延期光照 培养)和(开放式微气光照培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小规模培养,后者可用于生产性大规模培养。 3、在轮虫消化道前端,有一重要器官(咀嚼 囊),该器官是高度变形的咽喉,有很厚的肌肉壁,内有发达的(咀嚼器),有咀嚼和研磨食物的功用. 4、根据培养过程中人为控制程度,轮虫的培养可分 为( 精养)和(粗养)。按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可分(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 )和(大面积土池培养)。 5、成功进行轮虫半连续培养的关键是控制好 ( 轮虫的采收量)及(培养用水水质)之间的平衡。 6、种轮虫的保存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活体轮 虫)的形式保存,一是以( 轮虫休眠卵)的形式保存。 7、土池培养轮虫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维持 (水体中轮虫和单胞藻)的动态平衡,因此,控制(轮虫密度)和(合理施肥)

生物饵料培养学题库及答案修正加强版

1 复习题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饵料: 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2.饵料生物: 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微藻、轮虫等)。 3.冰鲜饵料: 4.生物饵料培养学: 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二、简答题 1.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任务。 2.优良生物饵料的特点。答: 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3、规格多样: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 4、可消化性好: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 5、可获得性佳: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的摄食生物饵料,可针对养殖对象的运动和栖息习性,选择运动能力和分布水层都适合培养对象的种类。 3.生物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生物饵料作为养殖水产动物(主要是苗种培育阶段)的饵料,与人工配合饵料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微生物及植物性生物饵 料,同时有改善水质的作用,动物性的生物饵料是活的生物,一般不会影响到养殖水体的水质,而使用人工配合饵料对水质的影响则不同。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生物饵料大多含未知的 生物活性物质,对养殖对象的生长有利;可筛选特定的生物饵料,满足特定培养对象的营养需求;可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来改善或强化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 3、规格: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 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而人工微粒子配合饵料(小于300微米)的研究还有待提高。 4、可消化性: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 消化能力的不足。 5、可获得性: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的摄食生物饵料,可针对养殖对象的运动和栖息习性, 选择运动能力和分布水层都适合培养对象的种类。 4.区别“清水育苗”和“绿水育苗”含义。为什么“绿水育苗”得到普遍认可? 5. 为什么说生物饵料培养仍是今后鱼虾蟹幼体育苗的主要饵料途径? 因为生物饵料培

水产鱼类增养殖试卷2答案

天津农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鱼类增养殖学(B)水产养殖专业 (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内域水体鱼类增殖: 2.鱼类的移植:鱼类移入到与原水域条件相近似的水体中,鱼类自身无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工作叫移植。 3.饵料资源:水域中固有的以及外来的动物性和植物性饵料生物及其它们分解产物的综合。 4.密度流:在不同的湖泊或同一湖泊的不同区域,由于不同水层受热程度不同造成水体密度不同形成的水体流动。 5.三级放养:用三个不同等级的水体配套放养,用池塘进行发塘,养到3—5厘米的夏花规格,从池塘移入库湾、湖汊或网箱中,培育到13—16 厘米再放入大水面的放养模式。 6.老口鱼种: 7.排卵:卵子由卵巢腔排到腹腔中,不排到体外。 8.闷散:鱼类产卵时,始终在水底进行。 9.轮捕轮放:一次放足,分期捕捞,捕大留小,去大补小的养殖方法。 10.混凝法:投加无机或有机混凝剂,促使胶体凝聚成较大颗粒而自然沉淀。二.填空题(共60空,每空0.5分,共30分) 1.高生产力水域鱼类种群的特点为:鱼类区系组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经济鱼类的食物链较短,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繁殖特性;主要经济鱼类在小生境有合理的分化;主要经济鱼类种群年龄组成合理。 2.网箱养鱼对大水体环境的影响表现为网箱破损逃鱼、施用药物扩散、大量输入有机物、滤食鱼类摄食饵料生物。 3. 湖泊底部有机物的沉积分为腐泥沉积与泥炭泥沉积。 4. 湖泊的湖流与混合对水体的交换会产生三个有利影响为使湖水表面的 热量输送到底层;水体中的溶解气体和底部的离子、悬浮物在水体均匀

分布;湖底的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表面。 5.大水体粗放养殖管理措施包括六大方面内容,分别为摸请逃鱼规律,建造拦鱼设施;控制凶猛性鱼类种群,减少鱼种损失;投放大规格鱼种,提高成活率;合理放养,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合理捕捞,控制种群结构;采取联合渔具渔法,提高捕捞效果。 6.指导水域施肥的生氧量生物测定法,其基本原理是以水中溶解氧的变化作为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标志。在试验水体中加入适量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克服其限制作用,使得养殖水体溶解氧上升,根据上升幅度作为施肥种类和剂量的依据。 7.河流泥沙对渔业的不利影响为▁▁▁▁▁▁▁▁▁▁▁▁▁▁▁▁▁▁▁▁▁▁▁▁▁▁▁,▁▁▁▁▁▁▁▁▁▁▁▁▁▁▁▁▁▁▁▁▁▁▁▁▁▁▁,▁▁▁▁▁▁▁▁▁▁▁▁▁▁▁▁▁▁▁▁▁▁▁▁▁▁。8.大水域粗放养殖大规格鱼种的来源途径有水库亲鱼就地繁育;土拦、网栏库湾湖汊;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 9. 湖水的运动形式有波浪、湖流、混合三种。 10.鲢鱼的腹棱自胸鳍下方直达肛门,胸鳍末端不超过腹鳍基部。11.鱼类精子发育可分为繁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变态期四个时期。12.主养鲤鱼成鱼池塘条件一般,有增氧机时一般投放鲤鱼700-1000尾,鲢鳙300尾。 13.影响淡水鱼类受精卵孵化率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水质、敌害生物等。 14. 鲤鱼亲鱼一般注射催产激素HCG的用量为10mg∕Kg体重. 15.冬季池塘养殖鱼类管理的主要工作为▁▁▁▁▁▁▁,▁▁▁▁▁▁▁,▁▁▁▁▁▁▁▁▁▁▁,▁▁▁▁▁▁▁▁▁▁等。 16.一般情况下,池塘放养草鱼水花每亩10—20万尾。 17.池塘管理中的“四防”是防缺氧,防病,防盗,防雪。 18. 卵子的发育过程需要经过繁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19.鲢,鳙鱼的滤食器官由鳃弧骨、鳃耙、腭褶和

饵料学试题

填空题: 1.在所有卤虫品系的脂肪酸组成中几乎没有___,所以对卤虫必须进行营养强化。 2.微藻藻种保藏的基本条件是___。 3.光合细菌培养基灭菌的方式有____ 和__ 和____。 4.“绿水育苗”是指在育苗过程中利用_____的育苗方式。 5.微藻基因工程育种是引入___在微藻内表达以改良微藻遗传品质的方法。 6.____轮虫在海水鱼虾蟹苗种培育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7.在开放式培养螺旋藻时,施用____可以杀死藻液中的轮虫和原生动物,还可以作为____ 名词解释: 1.营养强化: 2.诱变育种: 3.单种培养: 4.生物饵料: 5.指数生长期: 判断题: 1、所有卤虫卵都是在低盐度下有较高的孵化率。 2、小新月菱形藻的最佳培养生态条件和应用途径与三角褐指藻相似。 3、角毛藻在低盐度下比高盐度下生长好。 4、褶皱臂尾轮虫对低氧含量甚至短时间缺氧的耐受力很强,因此,在高密度培养时,不需要充氧。 5、微藻对二氧化碳的需要量大,但给微藻培养液过量通入二氧化碳,会对微藻产生毒害 作用。 6、实验室小型培养微藻,海水的消毒通常采用有效氯消毒。 7、不同光合细菌体内的颜色在固定的培养条件下具有特征性,因此,每个菌种的颜色不 会随着培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8、刚产出的卤虫休眠卵就具有较高的孵化率。

9、目前培养的桡足类主要是隶属于猛水蚤目和哲水蚤目的种类。 10、轮虫的营养价值与所摄食的饵料有关。 选择题: 1、标准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后,一个大格所在区域的体积是__。 A: 1mm3B: 10mm3C: 0.1mm3D: 0.1mL 2、敌害生物对微藻培养的危害作用主要有_ __。 A:掠食 B:通过分泌有害物质对微藻起抑制 和毒害作用 C:竞争营养盐 D: A+B 3、土池培养浮游动物饵料时,采用施放___ ______肥料培育浮游植物较佳。 A:无机肥B:有机肥C:无机肥+有机肥D:粪肥 4、红螺菌科光合细菌的获能方式有__ __。 A:光合磷酸化B:氧化磷酸化 C:呼吸作用D: A+B+C 5、用藻类二次强化培养轮虫所需的时间一般至少要在_ __以上。 A:6-12小时B:24-36小时 C:36-48小时D:1-3小时 6、分布于咸水中的枝角类是__ __。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由于环境改变,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一代一代地向()方向发展,逐步进化为人类。 A.使用工具 B.直立行走 C.产生语言 D.用火烧烤食物 2.下列结构中,既能产生生殖细胞,又能分泌激素的是() A.子宫和睾丸B.卵巢和睾丸C.卵巢和附睾 D.子宫和附睾 3.下图为人的胚胎发育过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阴道 B.B表示的结构是输卵管 C.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D.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脐带排出 4.同学们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独立意识,下列做法中不.正确 ..的是()A.身体变化不能告诉他人,但可以告诉家长 B.遇到与父母意见不统一时,坚持自我,但要接纳他人合理意见 C.学会自我管理,为健康成长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D.男女性差异大,应拒绝异性间接触 5.端午节到来,粽香四溢,粽子中的糯米主要为人体提供()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6.人的健康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供应,营养物质缺乏,人体会表现出一些病症。下列营养物质与缺乏症相符的是() A. 维生素A——脚气病 B. 含碘的无机盐——侏儒症 C. 维生素D——夜盲症 D. 含钙的无机盐——骨质疏松症 7.某研究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名称核桃仁花生仁黄豆 质量(克)20 20 20 水(毫升)30 30 30 温度上升(℃) 3 2.2 1.4

饲料学试题及答案

饲料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动物营养试题及答案】 名词 1、必需脂肪酸:但凡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应,或者 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 脂肪酸称为~。 蛋白质的周转代谢:机体蛋白质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在合成机体 组织新的蛋白质的同时,老组织的蛋白质也在kj不断更新,被更新 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称为~。 3、美拉德反应:复原性糖与蛋io白质之间发生的缩合反应,产生 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不能降解的氨基-糖复合物,影响氨基酸的 吸收利用,降低饲料营养价值。这一反应称为~。 4、瘤胃的氮素循环:瘤胃液中ioi多余的氨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 液运输到肝脏,并在肝中转变成尿素,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唾液 和血液返回瘤胃,这种氨和尿素的生成和不断循环,称为瘤胃中的 氮素循环。 5、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opij养实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规定,这种系统 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称为~ 1、营养物质的利用先经过o消化才能吸收,不同消化器官消化方式不同,有些器官存在几种消化方式,口腔的消化包括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小肠的消化属化学消化;马结肠的消化属微生物消化。 2、饲料中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影响动物对营养的利用,花生中主要 的抗营养因子为抗胰蛋白酶,棉粕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为棉酚。

3、支链氨基酸在母猪中的营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支链氨基酸包 括异亮氨酸,缬氨酸 3种; 5、与造血有关的微量lk元素包括 6、饲料添加剂中有很多pp;非营养性添加剂具有促进动物饲料利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功 能,请列举5类具有促生长作用的无食品安全问题的非营养性添加剂,酶制剂,益生素,寡糖,酸化剂,大蒜素; 1、维生素a是动物必不io可少的一种维生素,植物体内不含有维 生素a,但含有维生素a的先体物〔 c〕。 2、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家禽饲料时,〔a〕常为第一 限制性氨基酸。 3、当前脂肪酸的营养深受人们的关注,通常鱼油含〔 d 〕较高, 橄榄油含〔 a 〕高,对人们的健康有利; a. 油酸 b 亚油酸 c 亚麻酸 d二十二碳五烯酸 4、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世界各国的猪营养需要多采用〔b〕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 5、动物体内的水分经过代谢后要排出体外,以下哪一种水的流失途 径称为不感觉失水〔c〕。 6、产奶母牛在采食大量生长旺盛的青草后出现的“草痉挛”,主要是 因为奶牛体内哪种矿物元素不足所致〔 b〕

2020-2021某大学《水生生物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

2020-2021《水生生物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 专业:,日期:,时间:120分钟,总分:100,闭卷 3分,共12分) .藻殖段 .浮游植物 .水生生物学 .出芽生殖 1分,共18分) 和隐藻的贮藏物都在色素体内,而其他藻类的贮藏物均在色素体外。 藻类生活史分、无性生殖型、有性生殖、无性和有性生殖混合4种类型。 绿藻的同化产物为。 硅藻门分和羽纹硅藻纲。 原生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包括和接合生殖。 甲藻是介于原核生物合真核生物之间的。 水生植物叶的生态类型具有形态结构不尽相同的叶,概括起来有3种基本类型,即、浮水叶和沉水叶。 水绵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甲藻门分为横裂甲藻亚纲和两个亚纲。 桡足类的摄食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和。 枝角类有两种生殖方式,环境条件适宜时行,环境条件恶化时则行。 桡足类有两个幼体期,分别为和。 根据底栖动物与底质的关系,可将底栖动物分为三种生活类型:、底内生活型和。 1分,共10分) .衣藻属()A. 团藻目 B. 小球藻目 C. 绿球藻目 D. 丝藻目 2. 下面不是赤潮藻类是() A. 红海束毛藻 B. 盐生杜氏藻 C. 夜光藻 D. 中肋骨条藻 3. 小球藻的繁殖方式() A. 似亲孢子 B. 静孢子 C. 动孢子 D. 休眠孢子 4. 在繁殖过程中,出现特殊的复大孢子繁殖的藻类是: A. 硅藻 B. 鞘藻 C. 蓝藻 D. 刚毛藻 5. 晶囊轮虫的咀嚼器类型为() A. 枝型 B. 砧型 C. 杖型 D. 钳型 6. 以下是挺水植物的是() A. 芦苇 B. 菱 C. 苦草 D. 金鱼藻 7. 光合作用的产物为副淀粉的藻类是() A. 甲藻 B. 蓝藻 C. 裸藻 D. 绿藻 8. 下面的动物都属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动物,其中()对水产养殖有害。 A. 利氏才女虫 B. 双齿围沙蚕 C. 头吻沙蚕 D. 旗须沙蚕 9. 软体动物的浮游幼虫的第二个时期的幼虫称为()。 A. 面盘幼虫 B. 疣足幼虫 C. 担轮幼虫 D. 叶状幼虫 10. 乌贼是()动物。 A. 脊椎 B. 腔肠 C. 软体 D. 被囊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 简述藻类主要特征。 2. 简述蓝藻水华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3. 简述轮虫的主要特征。 4. 简述枝角类主要生物学特征。 5. 简述软体动物腹足类的经济意义。 6. 简述藻类无性繁殖的定义及孢子的主要类型。 五、问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试述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绘图并说明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的区别。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届高三6月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诸暨市2020年6月高三适应性考试试题 生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长江生态系统保护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长期投放较多的鱼类饵料 B.在一定时期进行增殖放流 C.严格监控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D.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禁捕 2. 研究人类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B.进行可控的杂交实验 C.家系调查并绘制系谱图 D.以上方法都适用 3. 下列关于艾滋病及HIV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感染了HIV后T细胞的数量会迅速减少 B.HIV与寄主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后,部分蛋白质和RNA进入寄主细胞 C.被HIV病毒感染前,人体部分B淋巴细胞膜表面就含有识别它的受体 D.HIV病毒可以用人的T淋巴细胞培养 4. 某二倍体植物基因型为AA,某细胞中一个A基因突变为a,A基因编码138个氨基酸的多肽,a 基因使相应mRNA增加一个相连的三碱基序列,编码含有139个氨基酸的多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突变一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B.该突变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C.a基因表达时,翻译过程最多涉及62种遗传密码

D.若该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不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5. 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 B.载体与所运输物质之间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 C.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的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 D.无机盐离子的跨膜运输不一定需要消耗能量 6.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体积小,物质交换速率快 B.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也可能存在DNA的复制 C.衰老的细胞,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收缩 D.婴幼儿体内发生的细胞凋亡对其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7.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 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解冻一定不影响蛋白质功能 B.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C.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到肽键的变化 D.蛋白质分子的N元素多数存在于肽键中 8. 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 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研究人员用不同条件处理荧 光素酶后,在添加足量的荧光素条件下测定酶浓度与发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