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同步练习题-word文档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同步练习题-word文档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同步练习题-word文档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同步练习题-word文档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同

步练习题

1.(2018湛江一模)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解析:西北地区比较干燥,地膜覆盖可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防止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答案:B

2.(2018肇庆调研)人类活动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解析:温室效应就是二氧化碳的物质增多,过多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反射回地面的辐射增多,保温作用强。

答案:B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上述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4.导致上题中昼夜温差最小的作用是()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昼夜温差的大小和地面的性质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强弱有关,陆地和海洋的比热容不同,海洋的比热容较大,增温降温都缓慢,昼夜温差小,阴天和晴天相比,多云的白天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和多云的夜晚大气的保温效应要强,也会使昼夜温差减小,所以有云的海平面的昼夜温差是最小的。答案:3.D4.C

5.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答案:C

6.图中a、b、c、d四点,气压值最低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7.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1)~(4)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由图可知,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地面、大气的相互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推出①~④的含义。结合图示相互关系可得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

答案:(1)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③(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4)沙漠白天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一、选择题

1.大气透明度是指太阳辐射透过大气的程度。读我国大气透明度空间分布示意图,影响其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地势

C.土壤 D.植被

解析:根据我国大气透明度空间分布示意图分布特点,我国大气透明度大的地区主要在青藏高原上,大气透明度低的地区主要在东部平原地区,因而影响其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是地势。

答案:B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解析:根据提示“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和图示,可知晴天热岛强度大部分高于阴天但不是一直高于阴天,阴天也存在热岛效应,晴天时,热岛强度在8时左右最大,在16时也会有一个较大值,即可知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答案:D

3.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

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

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

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解析: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弱,地势低洼的地区,空气不易扩散,热岛强度较强,上午8时的峰值是人流、车流

高峰期,使城市气温偏高,加强了城市热岛强度,所以热岛强度不是仅受天气状况影响。

答案:B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5.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增强地面保温

解析:第4题,塑料大棚使晚上大棚内的温度不会太低,日较差相对较小,而晚上温度高,蔬菜的呼吸作用比较强,消耗的能量比较多,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第5题,在大棚内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空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答案:4.C5.C

6.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③云层厚,而且夜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答案:C

7.低层大气(对流层),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其原因是离地面愈高()

A.获得的地面辐射愈少

B.空气愈稀薄

C.获得的太阳辐射愈少

D.气压愈低

答案:A

8.火山灰云团可能使当地夜晚气温升高,其原理反映在下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上空大气运动和海陆气温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0题。

9.由图乙可推知图甲出现的时间约为()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10.图甲1、2、3、4四处中气压最低的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解析:第9题,图甲的气流方向显示,此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据此在乙图中找出符合要求的时段为16时至次日8时。第10题,由于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故3处气压最低。

答案:9.A10.C

11.下列热力环流图示,画法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二、综合题

12.读图(a、b表示等压线),完成(1)~(4)题。

(1)由图可知,图中B处温度比C处________(填“高”或“低”)。

(2)A、B、C、D四处气压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4)如果该图表示海陆间白天的热力环流,则B、C中昼夜温差小的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低(2)BDA

(3)图略(大气流动方向为A→B→C→D→A)(4)B

13.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________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

(2)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月份123456789101112年

海陆风2.32.62.15.07.012.610.713.79.79.33.72.381.0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

____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

(4)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带来的影响。

解析:本题组借助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将之迁移到海陆风中去,以当前较为流行的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进行考查,代表了新课标的命题思想。解题时要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入手,分析出海、陆之间的温度差异,从而判断出气压差异,

再得出近地面的风向。

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一天(2)如图(3)冬季冬季风(4)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该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练习题

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练习题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 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在④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 A.风海流暖流自西北向东南 B.密度流暖流自东向西 C.补偿流寒流自西南向东北 D.风海流寒流自西向东 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分析完成3~4题。 3.此时,图示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可能在其周围出现强低气压中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图所示为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读图回答问题。( ) 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6.关于图中三圈环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B.乙是千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读右图,回答7~11题。 7.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 ) A.白天的海风目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 8.若该图表示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 A.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B.③表示西风带 C.乙地多锋面气旋活动 D.③表示东南信风带 9.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 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10.若图为对流层热力环流示意图,则一般情况下 ( ) A.甲处以晴天为主 B.甲处气温比丁地低 C.甲处气温比丙地高 D.甲处的气温较乙地低11.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甲、乙为近地面,丙、丁为高空,则a处为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信风带 12.关于中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0°纬度附近形成上升气流 B.60°纬度附近形成下沉气流 C.近地面形成西风带 D.高空中形成信风带 13.地球上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规律是() ①夏季北移②冬季南移③夏季向高纬度方向移动④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教案分析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教案分析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教案分析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材分析】本节课包括两部分知识,即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基础,掌握这部分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天气系统,气候的成因做好铺垫。从本节内容来看,总体安排从因到果,从整体到局部:大气热力作用影响地面受热状况,而地表受热的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直接原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大气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课时安排两节,第一节学习热力环流,第二节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情分析】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对于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很难把握,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问题的探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掌握等压面的判读。过程与方法:问题导入→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列举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热力环流,培养大家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等的形成。【教学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等压面的判读。【教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 (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 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 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 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 (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 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 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 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 (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 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 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 (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 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 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高低纬度间的太阳辐射差异(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 1、概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 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①高低气压: 无论在上空还是在近地面, “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都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即一般相 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近地面,一般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 就某处气压大小而言,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且高低空的气压名称相对 ②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同一等压面上各处气压相等 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 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③等压线: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例题1读图6-2 , 判断正确的叙述。 A .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 .甲地多晴朗天气 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 .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本题主要考查由气压的分布状况转化为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的大气运动。 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引起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不均。 受热地区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上升 , 冷却地区 在垂直方向上下沉 , 由此产生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高低气压差异 , 受热区上空形成高压区 , 而冷却地区上空形成低压区 , 在近地面正好相反 。 大范围:全球大气环受受冷却 低 高 等压面

【答案】C 例题2读图6-7,回答(1)~(3)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温度:a>b>c>d B .气压:d>a>b>c C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 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 A .净化、增温 B .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观察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升.④降)可反推近地面的冷热状况。根据水平气流(①和③运动方向可反推气压差异。若该图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b 为城区,a 为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a)流向城区(b),绿地的作用是对大气起到净化、增湿、减温的作用。 【答案】(1)C (2)B 例3.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的,读图后回答: (1)图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 (2)1、2、3、4、5中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 ; (3)1、2、3、4、5中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 ; (4)A 、C 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 (5)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6)如考虑摩擦力,B 点吹 风 (7)A 、B 、C 三点都位于同一纬度,此时若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则A 点处在 (陆地或海洋) 例4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试题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 一、单选题 1.(2018·江苏)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2.(2018·江苏)图4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 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 台风预警 B. 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3.(2018·卷Ⅲ)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4)。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3所示的( ) A. ①地附近 B. ②地附近 C. ③地附近 D. 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 收集雨水 B. 方便通信 C. 增加采光 D. 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 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2018·北京)图4为北年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 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小题。 (1)据图推断( ) A. 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 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练习(精华版)含答案

大气环流练习 下图为某气压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纬度带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是 A .20°~30°盛行东北风 B .30°~40°盛行上升气流 C .40°~50°盛行西北风 D .50°~60°盛行下沉气流 2.图示季节 A .贵阳空气清凉,冻雨不断 B .杭州春暖花开,雨雾绵绵 C .昆明气温较高,正值雨季 D .北京秋高气爽,红叶满山 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 5题。 3.代表高气压带的数码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风带是 A .①、⑤ B .②、⑥ C .④、⑦ D .③、⑥ 5.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 .低纬信风影响下,低温湿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下,寒冷干燥 C .盛行西风影响下,高温多雨 D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炎热干燥 读极锋(图中虚线)形成示意图,箭头为大气运动路线,完成6~7题。 6.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 A .①是西南风 B .②是冷性气流 C .①是西北风 D .②是暖性气流 7.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不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高山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示意某月沿东经1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读图,回答8~9题。 8.该月甲地 A.受低气压控制 B.受东北风影响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9.乙处 A.洋流自西向东流 B.有丰富渔业资源 C.洋流性质是暖流 D.沿岸为雨林景观 右图为“不同地区大气环流状况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右图中①地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乳畜业 11.图示的四个地点中,按纬度排序从高纬到低纬依次为(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①②④③ 下图是某月局地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2~15题。 12.图示时间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3.甲地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4.乙地附近的洋流流向和性质表现为 A .向北、暖流 B .向北、寒流 C .向南、暖流 D .向南、寒流 15.图示时间甲地比乙地 A .白昼更长 B .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 .降水量更多 D .月平均气温更高 读“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16~1716.甲地所在纬度约为 A .0° B .30° C .60° D .90° 60°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练习题

必修1 小专题10 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气压差异 大气运动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高低纬度间的太阳辐射差异(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 1、概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 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①高低气压: 无论在上空还是在近地面, “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都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即一般相对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近地面,一般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 就某处气压大小而言,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且高低空的气压名称相对 ②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 同一等压面上各处气压相等 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 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③等压线: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 例题1读图6-2 , 判断正确的叙述。 A .图中四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B .甲地多晴朗天气 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 .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本题主要考查由气压的分布状况转化为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的大气运动。 由于太阳辐射的差异引起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不均。 受热地区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上升 , 冷却地区 在垂直方向上下沉 , 由此产生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高低气压差异 , 受热区上空形成高压区 , 而冷却地区上空形成低压区 , 在近地面正好相反 。 【答案】C 大范围:全球大气环流 小范围:热力环流 受热 受热 冷却 低 高 低 等压面(线)

例题2读图6-7,回答(1)~(3)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温度:a>b>c>d B .气压:d>a>b>c C .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 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 A .净化、增温 B .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观察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升.④降)可反推近地面的冷热状况。根据水平气流(①和③运动方向可反推气压差异。若该图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b 为城区,a 为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a)流向城区(b),绿地的作用是对大气起到净化、增湿、减温的作用。 【答案】(1)C (2)B 例3.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的,读图后回答: (1)图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 (2)1、2、3、4、5中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 ; (3)1、2、3、4、5中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 ; (4)A 、C 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处; (5)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6)如考虑摩擦力,B 点吹 风 (7)A 、B 、C 三点都位于同一纬度,此时若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则A 点处在 (陆地或海洋) 例4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2-3季风环流 教学设计

《季风环流》教学设计 【导入】视频引出“风”创造了在干旱带的中国却十分湿润的奇迹师:是什么风创造了湿润的中国? 生:季风 师:季风是在季风环流的影响下形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季风环流 【板书】季风环流 师:那么,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具体是如何影响季风环流,进而形成季风的呢?(停顿) 我们一起来看,在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了三圈环流,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气压带被不同的大气活动中心所阻断,请同学们在圆圈处分别填上1月、7月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的大气活动中心。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展示你的答案(贴一贴) (学生上台) 师:好,这位同学非常迅速的完成任务,接下来我想请你为我们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么贴? 首先1月份: 生: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的升温降温速度比海洋快。1月份,

陆地温度比同纬度海洋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亚洲高压);海洋温度相对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在阿留申附近称阿留申低压) 师:那么7月份呢? 生: (……) 师:非常棒,逻辑非常严密清晰 师:高低气压一旦形成它们之间就会形成气流的水平运动,东亚海陆间的大气环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就是季风环流。接下来请同学借助模型,在板图上模拟季风环流。 师提示:近地面风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会发生偏转。(师画风向)师:季风环流的近地面风(风向)随季节有显著的改变,这就是季风。师:所以东亚季风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板书】 师:冬、夏季风影响下会形成怎样的气候特点? 师提示:气温、降水两个角度 生: 师:那么除了东亚,世界上还有哪里也深受季风影响? 生:南亚 师:下面请同学来画一下南亚季风。 生画 师:冬季风是怎么形成的?……

2020年中图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三章课时练7《全球性大气环流》测试卷附解析

2020年中图版高考地理复习 第三章课时练7《全球性大气环流》测试卷 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气温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读南美洲东北部简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置相对固定 B.南美大陆分布最广 C.天气状况单一 D.气温年较差大 2.图中K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上述“某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月份() A.甲地盛行东北风 B.甲地盛行西南风 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甲、乙两地风力大小相比() A.甲地冬季风力大于乙地 B.甲地夏季风力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夏季风力相等 D.甲地夏季风力大于乙地 6.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已知乙地冬雨率高于甲地,主要是因为其() A.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 C.受暖流时间长 D.位于山地迎风坡 (2019四川乐山沫若中学上学期入学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地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据此完成第7~9题。 7.7月,该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8.导致该地8—9月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加快 B.洋流流向发生变化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冬冷夏热,夏雨稍多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进过程中120°E~130°E近地面气压多年平均随时间和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0~12题。

大气环流试题1

大气环流复习题 1 一、选择题 (2018·江苏卷)公元399 年~412 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 1 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 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 月~5 月 B. 5 月~9 月 C. 9 月~12 月 D. 11 月~次年3 月 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 年2 月7 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 月 7 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 2 月7 日9 时 B. 2 月7 日15 时 C. 2 月7 日17 时 D. 2 月8 日7 时 4.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5.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 生物类型多样 B. 对全球变暖敏感 C. 大气质量优良 D. 人类活动影响少 阿图岛为阿留申群岛最西端的一个岛屿。二战中美国击败日本夺取阿图岛,1943 年6 月7 日,在卡斯科湾建海军航空设施基地,2012 年正式废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影响该岛二战中建机场的区位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 B. 地形条件 C. 地理位置 D. 气候条件7.美国废弃阿图岛航空军事基地主要与当地环境恶劣、雨雾天多有关。当地风力最大、雨雾天多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沙丁鱼是冷水鱼,最适宜水温范围是 14-20℃。每年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从非洲厄加勒斯浅滩与南非德班海域之间来回迁徙,单程约 1000 多 km。下图示意一年中沙丁鱼的一次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高考地理 热力环流

2012高考地理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热上升或冷下沉)→水平气压差异→水平运动(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形成风) 说明:①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即知道冷热差异可以画出热力环流,反之知道热力环流可 ③高气压和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状况;同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永

④等压面弯曲方向与气压高低的关系遵循“高凸低凹”原则:等压面凸起是高压区(如上图A、D处),下凹是低压区(如上图B、C处)。 2.常见的形式 (1) ①成因:城市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而城市的热容量又较小,热量不易扩散,导致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温暖的“热岛”。城市热岛的存在使城市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 ②应用:为了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注意研究城区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2) 在沿海地区,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升高,空气在高空由大陆流向海洋;近地面,陆地上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如下图a)。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上低,空气冷却下沉,地面气压比海面高,使下层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如下图b) 海风和陆风的转换时间,随地区和天气而定,一般,海风开始于11时,到13—15时最强,此后逐渐减弱,到17—20 (3) 在山坡和山谷地区,白天由于山坡上空气增温快,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如下图a);谷地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称之为反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空气冷重而沿坡面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下图b);谷地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辐合上升,称之为反山风。

[全]高中地理(夏季风、冬季风、季风环流、世界气候)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夏季风、冬季风、季风环流、世界气候)考点详解 ?1、夏季风、冬季风 我国夏季主要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冬季主要为东北风和西北风。风向的季节性差异,主要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具体的成因如下:(1)夏季:西南季风+东南季风 ①在夏季,印度北部为低压中心,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为高压中心(南半球为冬季); ②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即从澳大利亚吹向印度(东南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变为西南季风; ③此时太平洋中部为夏威夷高压,风由太平洋吹向亚洲,同时向右偏转,即为东南季风。 ④夏季风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拂而来,携带着大量的海洋水汽,为我国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2)冬季: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①在冬季,亚洲中部发育着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北部为阿留申低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向右偏转,因此形成了西北季风;

②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为低压中心(南半球为夏季),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向右偏转,便形成了东北季风; ③冬季风由寒冷干燥的西伯利亚吹来,水汽较少,为我国带来了大风降温天气。 图1 夏季风与冬季风的风向 ?2、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受冬季风、夏季风的影响,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也会随着季节变化,具体的变化规律为:冬逆夏顺。 ①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为逆时针,索马里东侧为暖流; ②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印度洋北部的洋流方向为顺时针,索马里东侧为寒流。

图2 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例题 图3 例题

答案:A、D 精讲精析:(1)分析洋流的流向。①从经纬线及大陆轮廓可以看出,该岛屿位于索马里半岛以东、也门以西,位于印度洋的西侧;②印度洋北部为季风环流,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在季风的吹拂下,印度洋北部的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此该岛屿东侧的油污,将会顺着洋流向东流动,可能会漂向印度西海岸。(2)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①从地理位置上可以推断,该地可能为热带沙漠气候。因为该地西侧的索马里半岛、北侧的也门都为热带沙漠气候;②从该地植被可以看出,多刺、硬叶,说明气候炎热且降水少。综合这两点,该岛屿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干燥。 总结 ?世界气候的分布 本节例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的阅读、洋流的流向和世界气候的分布。其中世界上主要分布着11种气候,气候的分布和成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①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光热条件越好,水汽蒸发旺盛,容易成云致雨。因此低纬度地区一般气温较高、降水较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②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较近的地区,海洋水汽充足,降水更丰沛。例如我国北方的东部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西部地区距海较远,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一地理水循环和洋流检测试题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第一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有大循环之称的是: A.发生领域最大的海陆间循环 B.发生在人类居住的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的内陆循环 C.每年循环量最大的海上内循环D.地球水和太空水的循环 读图1,回答2—6题: 2.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 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④是: A.信风 B.西风 C.东风 D.季风 4.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示意图,则③表示哪个区域大气的热力状况? A.陆地 B.海洋 C.高空 D.以上都不是 5.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则①是:A.风海流 B.上升流 C.暖流 D.寒流6.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施加一定影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河湖,没有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塔里木河B.闽江C.长江D.太湖 8.从水循环角度来看,“南水北调”工程: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B.减少了长江流域的雨水下渗 C.导致长江流域水量不平衡D.改变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水循环9.关于我国河流补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B.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靠雨水 C.长江的补给主要靠湖泊水D.黄河的补给主要靠积雪融水10.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1.下列地理现象中,哪些直接参与海陆水循环过程() A.滚滚长江向东流 B.祁连山地冰川 C.塔里木水的蒸发 D.没有登陆的台风 12.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A.冰川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13.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浅层地下水 B.地下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D.固体冰川 14.、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河水进行补给是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入渗和蒸腾 16.水循环的实质是() .水体连续运动的过程 .各种水体的状态变化 .海陆之间的水量交换 .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17。关于水循环的错误说法是() .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数量无限 .海陆间大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

(完整版)大气环流试题1

大气环流复习题1 一、选择题 (2018·江苏卷)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 2月7日9时 B. 2月7日15时 C. 2月7日17时 D. 2月8日7时 4.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5.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 生物类型多样 B. 对全球变暖敏感 C. 大气质量优良 D. 人类活动影响少 阿图岛为阿留申群岛最西端的一个岛屿。二战中美国击败日本夺取阿图岛,1943年6月7日,在卡斯科湾建海军航空设施基地,2012年正式废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影响该岛二战中建机场的区位条件是 ( ) A. 矿产资源 B. 地形条件 C. 地理位置 D. 气候条件 7.美国废弃阿图岛航空军事基地主要与当地环境恶劣、雨雾天多有关。当地风力最大、雨雾天多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沙丁鱼是冷水鱼,最适宜水温范围是14-20℃。每年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从非洲厄加勒斯浅滩与南非德班海域之间来回迁徙,单程约1000多km。下图示意一年中沙丁鱼的一次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图示期间,该迁徙区域

高考地理考点专题热力环流

考点10 热力环流 考点热度★★★☆☆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1)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2)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3)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冷热有何关系? 提示: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4)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 提示: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应用 1.形成原因 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1)一个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 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造成 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导致 空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 热力环流。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 ①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 (3)三个关系 ①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 ②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③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a 、b 、c 、d 处所示)。 2.常见热力环流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性大气环流》同步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性大气环流》同步练习题掌握书本知识后,如何复习能够有效记忆?查字典地理网教你一招:同步试题,习题能帮助你找到学习的“漏洞”,抓紧时间为你的学习补缺补漏吧! 知识强化 一、填空题 1.由赤道上空源源不断流过来的空气在30°附近上空受阻塞而堆积,____而后产生,致使近地面气压,形成____带。 2.由于______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二、单选题 1.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 ) A.台风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 2.关于低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约纬度0°~60°的对流层大气中 B.近地面是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南半球) C.赤道附近为下沉气流 D.30°纬度附近有上升气流 3.关于中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30°纬度附近形成上升气流 B.60°纬度附近形成 下沉气流

C.近地面形成西风带 D.高空中形成信风带 4.受季风环流影响的地区气候不具有( ) A.一年之中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特点 B.雨热同期特点 C.夏季易涝、冬季干旱特点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特点 5.地球上的气压带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同属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地球上近地面风带的产生,除全球性气温和气压的差异原因外,还有( ) A.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的影响 B.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影响 C.地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地球上各种地形分布的影响 7.7月亚洲大陆最重要的气压系统为( ) A.冰岛低压 B.印度低压 C.亚速尔高压 D.夏威夷高压 8.关于东亚风向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吹东北季风 B.夏季吹西南季风

高中地理季风环流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季风环流知识点总结 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亚洲东部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世界最大的大陆——亚 欧大陆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任何地区都要显著。所以东亚季风最为典型,其范围大致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此偏北风强烈时即为寒潮;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偏南气流和偏北气流相遇,往往会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带。 特别提示: (1)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出现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2)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

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美国东南部为什么没有明显的季风气候? (2)我国古代下南洋为了利于盛行风行船,最好选择哪个季节出发? (3)季风气候给我国农业带来哪些好处? 提示 (1)美国东南部位于北美洲大陆和大西洋之间,大陆、大洋面积都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所以季风特征不明显。 (2)冬季。

(3)夏季是我国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即“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巧思归纳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分析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所以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对我国天气气候变化都有很大影响。形成我国季风环流的因素很多,主要由于海陆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转换以及地形特征等综合形成的。 ?海陆分布对我国季风的作用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得多,冬季,陆地比海洋冷,大陆气压高于海洋,气压梯度力自大陆指向海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则相反,陆地很快变暖,海洋相对较冷,气压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安徽教师资格面试高中地理《热力环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绘制热力环流过程图并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运用热力环流来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养成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二)新课教学 1.温故知新: 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②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热力环流的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展示实验。提问:玻璃缸内的烟是如何飘动的?为什么会这样飘动? 3.探究热力环流过程: ①引导学生分析图中若A、B、C 三地受热均匀时,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相等。 ②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③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④引导学生观察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得出等压面的弯曲规律。 ⑤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4.揭开悬念: 再次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歌词中的风向正确吗? 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讨论,绘制图示,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三)拓展提升 讨论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提问:大气污染的工业应该怎样布局?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 热力环流过程: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运动 课后探究: 创设情境、制造问题:巴山夜雨是如何形成的?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文库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绘制热力环流过程图并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能够运用热力环流来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养成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二)新课教学 1.温故知新: ①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②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观察热力环流的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展示实验。提问:玻璃缸内的烟是如何飘动的?为什么会这样飘动? 3.探究热力环流过程: ①引导学生分析图中若a、b、c三地受热均匀时,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相等。 ②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③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④引导学生观察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得出等压面的弯曲规律。 ⑤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4.揭开悬念: 再次播放《军港之夜》歌曲,并且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歌词中的风向正确吗? 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讨论,绘制图示,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三)拓展提升 讨论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提问:大气污染的工业应该怎样布局?(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 热力环流过程:太阳辐射→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运动课后探究: 创设情境、制造问题:巴山夜雨是如何形成的? 五、板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季风环流教学设计

季风环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掌握东亚季风环流及成因。理解区域地理在高考中的地位于作用。 2、能够运用所学的季风环流的原理,解释发生在身边大气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已知的条件,命制题目的能力。 3、通过对地理原理的探究,激发求知欲,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对地理实际问题的探讨,最终掌握季风环流发生的原因是本节的重点。 2、根据已知的地理情景,并根据教师要求命制题目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小组合作、辩论法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区域如何作为呈现地理情景的舞台 1、出示区域地图,介绍地图中等大风日数,等年降水量等值线。创设区域承载必修知识的 情景。 2、逐渐减少区域中的地理信息,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自主回答区域定位的方法。 环节二:如何通过学生命题,解释发生在身边的实际问题 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互相命题题目,互相考查。 1、出示等大风日数图,鼓励学生从大尺度和小尺度两个角度命制关于等大风日数的题目, 首先学生从大尺度出发,命制的题目应该比较容易把握在理想的范围内,即从西北到东南递减,并追问原因。但在命制小尺度时,学生可能会出现诸多教师无法掌握之题目,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功课做足,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 2、鼓励学生从大小尺度命制关于等年降水量的题目,首先学生从大尺度出发,命制的题目 应基本在教师的掌控中,从小尺度命制题目时,教师要多做准备,做到充分准备,将学生可能命制的题目尽量列出,并做好准备。 3、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让学生积极的参 与小组合作,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环节三:图解区域与季风环流(必修知识)在高考中的侧重点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是上述内容的总结及延伸,她在本节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结构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