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核心能力 教学大纲

职业核心能力 教学大纲

职业核心能力 教学大纲
职业核心能力 教学大纲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ISBN978701

2.学分:4学分

3.学时:理论96

4.适用专业:高铁服务与管理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作为职业素质教育和培训教材无疑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它贴近职场实际,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通过构建能力目标、案例分析、过程训练和效果评估这样一种训练程序的培训,达到提高人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研究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与冲突,并负责任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它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社会能力包括:“与人交流”(包括“外语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员经受实际管理知识应用的基本考验,证明自己在日益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劳动力的市场中的综合素质,成为具备通用管理能力的人才,掌握一定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并结合自身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来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分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8项。我们这里所说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整合和延伸,既包含上述“8项核心能力”,又融入了价值观的养成与提升(如思政、德育、人文素养、职业礼仪),以及职业基本工具能力(如应用写作、应用英语、信息技术)等内容,以期建立完整、系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自我规划(8课时)

主要内容:第1章明确目标

I.讲解重点:

1、目标、个人头脑风暴法

2、各种思考方法

3、职业选择

4、分析自身现状

II.学习目标

1、了解树立目标的重要性,如何建立自己的目标

2、重点掌握几种重要的思考方法:左、右半脑的思维规律、绘制脑图、个人头脑风暴、寻求问题的根源等。

3、能够运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分析自身现状,对自己的现状进行评估

4、掌握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如何做出有效应对。通常采取的对策包括:改变境遇、改变自己、改变个人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离开。

第2章自我认知

I.讲解重点:

1、自我认知

2、如何反思自己的行为

3、自我评估的方法

4、SWOT分析

II.学习目标

1、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开发和增强自我认知对于管理者来说有哪些好处?。

2、掌握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方法。主要有:(1)反思自己的行为及行为造成的后果,并从中总结经验(2)观察其他人的反馈

3、重点掌握自我评估的方法。评估自我的能力主要通过:领导能力、激励成员的能力、自信、协作、建立开放、积极的氛围、培训与发展员工、管理团队绩效、沟通、决策和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等方面进行。

4、重点掌握个人SWOT分析法。

第3章有效的学习

I.讲解重点:

1、学习周期

2、反思的作用

3、工作中学习

4、学习障碍

II. 学习目标

1.了解学习周期的四个基本阶段:获得经验、反思、理论化、应用,了解每一个学习阶段的特点。

2、掌握在工作中学习的方法

3、掌握学习中遇到的障碍类型,并掌握能够排除这些障碍的方法

第4章确定目标

I.讲解重点:

1、目标的类型

2、SMART原则

II.学习目标

1、了解长期、中期以及短期目标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2、掌握制定SMART目标的原则

3、重点掌握如何制定SMART目标

课外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上的案例及课外测评

作业及要求

制作个人简历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案例教学法

(二)时间管理(6课时)

主要内容:

第5章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I.讲解重点:

1、活动跟踪表

2、工作方式

3、利用时间的形式

4、平衡关系

II.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学会使用活动跟踪表,活动跟踪表包括哪些内容。

2.了解不同的工作方式

3.掌握利用时间的不同形式:

(1)时间观念差

(2)拖拉推延

(3)需要压力才能行动

(4)虎头蛇尾者

(5)缺乏灵活性

(6)过于忙碌

4.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几种平衡关系:

(1)思考和行为之间的平衡;

(2)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之间的平衡;

(3)工作和维持工作能力之间的平衡;

(4)压力不足和压力过度之间的平衡;

(5)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

5.掌握保持以上各种平衡关系的方法

第6章做好时间规划

I.讲解重点:

1、工作计划、紧迫性/重要性矩阵

2、确定工作优先级

3、保持任务、团队、员工之间平衡

II.学习目标

1、了解制订工作计划的方法,它通常包括:正确确定工作优先级;平衡员工的行动。

2、了解如何确定员工的目标,员工的目标如何与企业的目标达成一致。

3、掌握正确区分工作优先级的方法,重点掌握紧迫性/重要性矩阵,每一个优先级别的任务和工作有什么不同。

4、了解如何在任务、团队、员工之间保持平衡。三者之间失衡时,应该表现出哪些特点。

第7章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

I.讲解重点:

1、人的三种行为类型

2、建立自信

3、应付打扰

II.学习目标

1.了解自信、好斗、自卑的人做事的特点

2.掌握有利于建立自信的方法:说“不”;说出真实的要求;对付干扰。

3.掌握应付打扰的技巧,比如应付电话的打扰。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案例教学法

(三)工作沟通(8课时)

主要内容:

第8章口头沟通

I.讲解重点:

1、沟通时应注意的五个关键要点

2、优质信息

3、共享思路和见解

II.学习目标

1.了解沟通时需要考虑的五个关键要点

(1)目的意图

(2)时间安排

(3)沟通对象

(4)信息内容

(5)方式方法

2、了解优质信息的特点:

(1)正确的内容

(2)正确的形式

(3)正确的时间

(4)适度的费用

(5)正确的人员

3、掌握共享思路和见解的方法,了解沟通中产生障碍的类型,掌握各种沟通技巧:

●善于与交往者建立友善与良好的关系

●善于聆听,从而理解他人的观点

●善于提出问题,以期获得更广泛的了解

●善于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对方

第9章书面沟通

I讲解重点:

1、书面沟通形式

2、文档的结构和版式

3、商业文件的特点

4、撰写文档时的规范和技巧

II.学习目标

1、掌握几种常用的书面沟通形式,如何确定文档的目的和方式

2、了解文档结构和版式需要注意的问题,每一种书面沟通的形式都包括:主题、目标、采取的行动三个方面的内容。

3、掌握撰写文档时的规范和技巧,写作中注意的事项。

4、掌握商业沟通文件的特点:

(1)清楚明了、准确无误

(2)叙述简捷、条理清晰

(3)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第10章会议沟通

I.讲解重点:

1、筹划会议

2、会议的形式

3、会议备忘录

II.学习目标

1.掌握准备会议的五个关键要点,筹划会议时,应该考虑的几个方面:会议目的何在、是不是非开不可、有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

2.会议的几种形式,了解会议日程,

3.掌握主持会议的方法,解决会议中出现的困难局面。

4.掌握如何书写会议备忘录,掌握贯彻执行会议决议的方法

第11章工作报告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作报告的概念及目的

2.掌握分析听众和抓住听众心理的技巧

3.掌握准备团队会议报告内容的方法

4.重点掌握如何做报告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小组讨论法

(四)如何进行团队管理(8课时)

主要内容:

第12章团队基本知识

I.讲解重点:

1、团队类型

2、团队的工作模式

3、优秀团队的特征

4、团队发展的阶段

II.学习目标:

1、了解团队的分类方式,团队的类型与机遇、挑战、优势等

2、了解团队的灵活工作模式:弹性工作制、兼职工作、轮班工作、家庭计件工、远程工作制等。

3、了解团队工作的优势,优秀团队具有的特征:

●目标/目的明确

●广泛的技能与经验

●公开交流

●合理利用冲突

●透明程序

●定期检查

●信任与支持

了解如何评价团队的以上特征。

4、掌握团队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波动、规范化、成熟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如何判断团队发

展属于某个阶段。

第13章团队内部建设

I.讲解重点:

1、冲突

2、团队角色

3、团队角色的平衡

4、冲突的类型

5、冲突的应对

II.学习目标

1.了解团队角色的定义,掌握平衡团队角色方法

2.了解如何培养团队中成员的关系,

3.了解团队中健康的气氛和不健康的气氛有哪些特征。

4.重点掌握应对冲突的五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对抗、回避、折衷、迁就、协作。

第14章团队维护

I.讲解重点:

1、团队的共同意识

2、团队共同意识的建立

3、团队决策的模式

4、决策的创造性

II.考核要求:

1、了解团队具有共同意识的优势:

●人们有一种归属于团队的感觉

●团队内部交流得到改善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2、了解建立团队共同意识的重要性,不利于团队建立共同意识的原因。

3、掌握维护团队共同意识的方法。

4、重点掌握团队进行决策的模式,它一般包括:阐明问题、获得信息、提出多个解决方案、建立选择标准、做出决定、实施并督导解决方案这几个阶段。

5、了解团队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决策,如何达成协议。

第15章团队外部关系

I.讲解重点:

1、团队关系

2、分析团队关系

3、建立融洽的团队关系

II.学习目标

1、了解团队关系和谐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对团队进行横向分析。

2、了解团队之间的相互期望,包括:

●信息——提供实时信息

●建议——如何做以及具有什么效力

●讨论并一起工作——然后提高服务

3、掌握展示团队的方法,团队需要的支持者通常都包括哪些人物。

4、掌握建立团队融洽关系和处理团队紧张关系的方法

第16章领导者的素质

I.讲解重点:

1、领导

2、领导的角色

3、领导的技能和品质

II.学习目标

1.了解领导的概念

2。了解领导应该具备的技能和品质,如何评价你现在具备的品质和技能,培养领导者具有的品质和技能的方法。

3.掌握领导方式的五种典型的类型:命令、说服、协商、参与、授权。

4.重点掌握建立信任的一些做法:

ο客观并一视同仁

ο表现出你在为他人服务

ο给予反馈和赞扬

ο授权

ο承认错误和过失

ο信守诺言

5.重点掌握授权的方法和步骤:

ο第一步:打好基础

ο第二步:下达指令

ο第三步:检查进展情况

ο第四步:反思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案例教学法

四、课程的考核

本课程采取考试形式进行考核,由教师拟定题目范围,结合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其中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80%。对于期末考试的内容,总体分为二个要求:有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按照“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分配时间和精力;有关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以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是素质教育的课程载体和有效实现路径。职业核心能力是岗位核心能力的基础和支撑,是所有专业岗位所必需的通用能力,也是学生未来职业升迁和职业迁移所必需的基础能力。与《就业指导》、《沟通的艺术》、《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向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职业类院校师生以及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以提高学员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宗旨,通过专业、系统的实训和测试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等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职业沟通教程》,武洪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自我管理教程》,吴强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团队合作教程》,许金寿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建议参考书:

(1)《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

(2)赵慧军.《管理沟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陆丽明主编.《如何进行客户服务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5)《演讲与口才》杂志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内容 1.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与职业生涯。 (2)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 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

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

2011年5月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1-05-05 作者简介:刘志忠(1970-)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温斌(1979—) 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于小五(1970—)男,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 刘志忠 温 斌 于小五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054035) [摘要]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教学深入推进和教学品质建设的重要基础,受到学界的长期重视,作为一种“可迁移的,可通用的,对推动职业技能和学习有极大辅助作用的综合性能力”,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克服当下存在的弊端推进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个人工作实践,对此进行浅显分析。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自主学习;心理素质[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201-02 高职教育是我国较为特殊的一类教学形式,其一方面填补了中学与本科教育之间的空白,同时凭借职业化能力的培养, 为各个行业输送了大量的技工和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高职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职教育面临着改革与深入,其人才培养模式向着高素质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结合高职教育职业化的教学特征, 以及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的职业技能与就业问题,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就成了高职教学深入推进和教学品质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职业关键能力的内涵 所谓职业关键能力,是与高职教育中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相对而言的。与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不同, 职业关键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可通用的,对推动职业技能和学习有极大辅助作用的, 能够适应职位升迁、岗位调动、技术进步等一系列变化因素的跨职业领域的综合性职业能力” 。职业关键能力由德国人力资源学家梅腾斯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有了一定的调整,大致上可以分为强制性能力(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选择性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等)两个方面,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关键能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一)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职业环境变化迅猛,外部环境和使用的设备技术都日新月异,以汽车专业为例,就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汽车制造和维修的一体化设备不到3年就会彻底地更新换代一次。 在这样的职业环境之下,若不能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将难以适应技术的更新换代。因而自主学习能力是职业关键能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既包括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包括了在岗的继续学习。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很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迷惘、压力过大等负面心理因素。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对于高压力下自我缓解与自我调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职业关键能力中必须注意到心理因素这一环节。 (三)组织管理能力 团队意识与分工合作是当下职业能力中十分突出的一个因素, 随着工作难度的加大,要求的提高,个人越来越难以独自完成一项工作。因而团队中的配合意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对于提升团队工作,改善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新和想象的能力。 时代在飞速发展,工作中无论是技术还是工作方法都需要不断地创新, 在现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员工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考评指标,而想象力则是工作创新的重要基础。因而创新和想象能力也是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高职教育中不利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因素(一)心理关注与教育的缺失 这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由于资金的不足与教育理念的忽视,高职院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职业技 1 02

浅谈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职业能力是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职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各不相同。中职院校培养的是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一般只需要具备掌握技术操作层面或经验层面的工作过程的能力即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对中职学生职业观念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操作性技能的培养并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旨在探索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能力市场导向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过去几年中取得重大发展,其教育规模已经和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实现了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通过对现代职业活动的研究发现,由于当前社会分工更细,相互协作加强,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因此非专业方面素质与能力更加重要,这也更加充分显示出了人才培养中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 1.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兴趣。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太强,尤其是理论学习能力普遍较差,虽然现在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比较好,但是,目前中职学校招收到的学生文化素质总体并不高。 2.对学习的自信心不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应该都是很聪明的,对有些问题能够很快理解和掌握,但是他们的平均成绩并不好,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成绩不好已经习惯了,对于自己能够学会新知识的自信心很低,因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有时候还没有开始学就认定自己学不会,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很差。 3.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进取心。很多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并不是为了学习,这个心态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有些学生是不想太早就业,而另外一些呢,是因为觉得在家没意思,还有一些完全是因为父母强迫才来学校的,由此可见想让他真的学到一点知识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甚至没有任何学习目标,就更不必说进取心了。 二、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几个重点关注方面 从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可以看出,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差的,另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也从不考虑未来的就业、不关心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习毫无目标,更谈不上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了。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恍然感悟,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学习某课程或掌握某项技能。也正因此我们更

观点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观点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6年11月18-19日,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举办了全市教研和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来自各区县教研中心、市直中小学(中职学校)教科研及教学管理人员近20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班主要围绕落实核心素养,深化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等内容展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付宜红博士作了题为《落实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的报告,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课程室主任夏雪梅博士作了题为《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的报告。听完两个高水平的专家报告,“核心素养”这几个字对大家的冲击力是最强的,笔者也感同身受。从事职业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多年,笔者比较关心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 之前,只是知道“核心素养”是热词,在普通中小学阶段反响很大,中职学校也应该考虑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没有花时间去认真思考,只知道素养跟素质差不多。经过培训后,有一些认识了,但只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完全搞懂。 听报告的时候就在思考,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于是在本子上就记下了这么一行字:素养——核心素养——中职生核心素养,我称之为认识中职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也就是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素养及核心素养,才能进一步研究什么是中职生的核心素养。 什么是素养?

查了一下,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第二,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第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研究学生核心素养中,采用第三个定义,即研究从事学术科研活动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础和能力。知道什么是素养,是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 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失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教育工作者比较关心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411021001 【学分】 1 【总学时】 20学时。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导论,10学时;专业认知,3学时;职业认知:3学时;团体训练:2学时;职业探索实践:2学时。 【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 【课程基础】无 【适用专业】本课程大纲适用国防生以外的所有本科专业 【教学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职业生涯管理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工具与方法。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自我认知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等,还应当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课程简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实务和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开展自我分析、小组讨论、职业探索等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导论主要讲授职业生涯认知、自我资源盘点、决策与行动和自我生涯发展;专业认知主要讲授专业发展概况、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就业情况;职业认知主要讲授职业概况、职业素质能力要求、职业发展特点和行业发展历程;团体训练通过适应性训练辅导,实现学生由高中角色到大学角色的顺利转变,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职业探索实践通过学生对职业的实践调查,深化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进一步

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

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因此,应充分明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剖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彻底打破了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出现了“双向选择找市场,立足市场靠竞争,竞争制胜靠实力”的局面,大学生无疑将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和考验。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刚毕业的大学生因其尚未具备适应社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心态,对于“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的职业发展如何?”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竞争的激烈,学生在大学阶段迫切需要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职业能力的定义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工作胜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体包括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道德、择业心理素质、就业法律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应注重以学生为本。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 培养与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应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切入点,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能对自身价值进行准确定位,从而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盲目就业的现象。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增强社会竞争力传统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强调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共性的发展,忽略学生个性的发挥,因而造成大量高文凭、低能力的“人才”充斥企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导致学生缺乏适应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掌握知识与能力,提高素质,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加强与企业的衔接,缩短职业适应期职业能力培养应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人才市场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设计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双轮驱动的教育教学机制,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有效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职业适应期。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安排时间,增强学习效能使高职院校学生具备正确的择业观应成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可以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择业观,正确定位,根据社会及企业需求,更加客观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安排在校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增强学习效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有效缩短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转变的时间,实现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与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的主要问题 学校的重视程度尚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尚待解决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要。有关部门曾针对“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毕业生的是什么”的问题做过调查统计,在十项因素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就业指导不够,对社会缺乏了解,

学生职业能力

学生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从八十年代开始已有二十多年了,虽然培养了大批的一 线技术工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较大贡献,但目前的中职教育并 不乐观,每年有大批职高毕业生走出校门,而企业却出现严重的“技 工荒”,难以招工到技术较熟练并能适应本岗位工作的技术工人,很 多中职毕业学生因某些职业能力不够而得不到企业的青睐。长期以来,在普通高中热度依旧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因为进不 了普通中学而被迫到职业学校就读,学生在心理上存有对学习的自心 信不足,另一方面,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普遍不足,所以在中 等职业学校中的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虽然在国家的重视下有所改观,但与普高相比也普遍较差,而且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中的领导与教师 在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上也不十分清楚,重理论教学轻职业能力的培 养依然存有,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有些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工作者认 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素质不高,很难培养成高素质的 技术人才,把造成中职教育的困难因素很大水准上推给了学生方面, 根据目前情况,中职教育困难主要并不是因为学生的“差”而造成, 而是在于教育管理者等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相关人员思想观念上。转变 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也 是促进职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作为职教工作者必须认 真分折教育对象,思考职教的教学方法,端正教学理念,明确教师教 学能力,应从下面几点考虑。 一、教师素质的提升 职业教育的师资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师资,有自己的独特性。培养学生 的职业行为能力,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任务不仅仅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在中职教学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培养学生 职业能力的教育思想,高素质的教师能够言传身教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目前中职学校我们仍提倡具有理论和技能双项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 育理念下,“双师型”的要求是既要有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能力,又

技能培训教学大纲

黄冈市黄梅技工学校 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一、职业技能培训指导思想 根据黄冈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加快我黄冈市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提升企业员工的职业能力。 二、培训目标 1、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运用科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结合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贯彻“以专业技能培养为先导,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训、实操为抓手,以企业职业岗位正作流程为培训蓝本,培养与企业要求零距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新教学理念。 2、通过学习,加强学员对企业生产、营销、物流、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待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的认知,提高学员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成为其职业能力提升的助推器,提升我市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培训内容与模式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培训要求,对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认证的标准模块,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培训工作。 1、集中面授 (1)专业教学方法传授 1)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2)逆向工程任务驱动式单元教学法 3)案例式教学法 4)技能实操引领式教学法

5)优秀教师授课示范法 (2)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3)专题讲座专业理论知识拓展法 2、企业实践 1)工作岗位中的工作情景式教学法 教师将工作岗位中零散的、支离的、无序的专业感性知识串联成相互关联的、有序的、且提炼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授与学员的教学方法。 2)工作流程式养成素质培养法 3、工作小组式研讨学习法 4、专业教学及课件制作竞赛激励法 四、学员考核及获取证书 1、组织培训学员参加职业专业技能资格考证,对鉴定合格的学员颁发“社劳部”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费根据劳动部门收费标准收取。 2、对成绩优秀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3、对于长期缺勤及考核不合格的学员除不子结业外,另行通报单位。

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研究》结题报告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容乐观,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领域的转变,需要在学校期间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因此,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与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概况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的探讨数不胜数,古人曾以“立业成家”作为人一生当中的两件大事,可以看到,职业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同时需要认识到,这种素养的具备绝不是朝夕可获的,因此,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系统的研究,促进大家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为指导,以现代社会对劳动者职业素养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中职教育的实际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形式,优化教育实践,完善教育评价等活动,探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构建一套切实可行,又高效能的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与管理模式。(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课题研究思路 通过开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等的调查研究,充分认识提升劳动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本校实际和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六项子课题分类研究,探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形成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都较强的基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中职育人模式。 2.课题研究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3.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了解企业中人才素养的现状和对人才素养的期待,了解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培养方式,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具体的活动,做到在行动中研究。 (3)个案研究法。以学校各专业为例,把研究点分解到相关班级、学生和相关企业。 (4)经验总结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成功实例进行系统分析,使研究成果上升为系统、科学的经验和理论。 二、研究内容 (一)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模式研究 该模式侧重于通过德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寓德育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寓德育于规范的常规训练之中,寓德育于各项实践活动之中。通过课堂教学(职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等)、常规训练(3q7s管理活动、道德实践周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行为习惯。 (二)学生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根据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必须开设的系列课程,如《人文素质系列模块》《职业生涯规划》《沟通与表达》《中职生应知应会知识》《礼仪与人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2016年修订) 【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公共课【开课模式】必修 【考核方式】考查【开课单位】罗定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职业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从而选择合适自己的的职业。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内容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典型案例)

第三部分 2013年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3.2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急需大量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拥有专业技术的同时,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帮助毕业生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工作环境,完成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所从事的工作及相关活动所必备的能力。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所以,职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以比促学,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类技能大赛。学校内部各系可以根据学习进程,各专业学生分别开展学生技能大赛,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好方法。我院管理工程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以此为出发点,在2013年组织了沙盘模拟大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加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典型案例1:沙盘模拟大赛 一、概况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进一步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开展,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管学科组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于2005年由用友公司发起,面向全国院校开展的ERP沙盘对抗赛,至今,累计参赛学生22万人,不仅居同类赛事之首,更成为当代大学生一年一度的盛会,也是教育部门、企业、院校合作的共同硕果。本届大赛于2013年4月初起在全国32个省区历时4个月,从9000支参赛队中经过省赛,选拔出101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我院管理工程系代表队从省赛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比赛分为两个阶段: 1、省级比赛阶段: 省级比赛于5月24日-26日在保定市河北金融学院成功举办。此次比赛全省五十多个高校代表队参赛,达到了历年的参赛队伍的最大规模。在此次河北省总

《车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及教学大纲

《车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方案及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培训计划 模块 课程内容 时间 (下午) 培训地点 学时 绪论 车工专业及车床的发展与现状 5月9日 2309 4 模块一 车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1 车床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2 车床操作及维护 3 车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模块二 刀具知识 1 刀具切削的几何参数 2刀具材料 模块三 金属切削过程 1刀具工作角度 5月12日 2309 4 2金属切削相关知识 模块四 车削外圆、端面、阶 台 1 轴类零件的相关知识 5月16日 2309 4 2车削外圆、端面、阶台 模块五 车沟槽、切断 1车沟槽 5月16日 2309 4 2切断 模块六 套类零件加工 1套类零件相关知识 5月19日 2309 4 2孔加工 模块七 车削圆锥面 1圆锥面的相关知识 5月23日 机电工程 训练中心 4 2圆锥面加工 模块八 车削成形面与表面修 饰 1车削成形面 5月26日 2309 4 2表面修饰 模块九 车削三角螺纹 1螺纹的相关知识 5月30日 机电工程 训练中心 4 2三角螺纹的车削 模块十 车床夹具 1车床附件 6月13日 2309 4 2车床夹具的使用方法 模块十一 零件车削工艺及测量 1零件车削工艺 2零件的测量 授课教师 赵力杰 总课时 30 第二部分: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车工技能训练 课程学时:共计30学时 (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业余培训 (三)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车工技能训练》是车工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主要是介绍普通机床结构、传动原理、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培养学员操纵和维护车床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思路:根据职业学校的具体特点,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训教学环节,不断培养和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车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知识,而且能熟练操作机床。 (六)课程内容在专业教学中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分工: 车工工艺是车工专业的主干课,在内容上既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又是实训课程的理论指导,而且涵盖了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一些基础性内容。 1、课程特色 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互结合 小组工作方式与项目教学相互结合、课程设置与实训场所相互结合 课程整体突出核心知识点、技能点。 (七)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 基础理论讲述以模块教学为重点及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实物参观,每一模块配以适当课时的实训,将抽象理论形象化。 (八)考核方式与说明 考核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训考试相结合,各以百分制计算,取加权数核算最终成绩。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培养怎样的人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进行的分析,思考。 标签: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即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在职业生涯中可迁移、可携带,能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估上,职业核心能力是主要的评估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当今企业需要专业技能过硬、动手能力过强的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此类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高职院校有不同的认识。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教育及学院自身特点,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2职业核心能力及构成 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①基础核心能力: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②拓展核心能力: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创新创业。③延伸核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个人与团队管理、礼仪训练、五常管理、心理平衡等。 从职业核心能力的组成部分上来看,其中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行为态度以及职业经验等等。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上看,大体分为: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及外语应用能力。 3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3.1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不统一 许多高职校并没有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理解透彻,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内容及方法等问题认识不够清楚。部分院校迫于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在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授课专业:全日制本科、专科专业,学时数:36 学分:2 一、课程性质和目 就业指导课程是针对所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开设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是适应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需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要求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就业理论和就业实践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实现正确地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需求,树立正确择业观念;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形成不同就业取向,进行初步职业生涯规划。并以职业目标为导向,进行大学生生涯设计,使其在大学期间自觉、合理地进行自我塑造,培养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素质和能力,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程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 本课程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对一至三、四年级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相关理论教学和就业实践指导,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集体传授与个性辅导相结合方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就业指导。 一年级主题:专业思想与学习目教育 学时数:9学时 授课时间:第一学年每一学期(10月-12月) 授课对象:一年级新生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本专业职业市场前景,进行初步职业生涯规划; 2、指导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和提高能力,有目标地开展学习和实践;

3、树立不断进取人生目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制度,专业基本情况及职业素质;全面了解时代对大学生素质需求。鼓励大学生积极培养良好个人素质,有目地过好大学生活,树立正确人生目标。 教学方法手段: 1、就业指导专业教师授课 2、各学院分别聘请专业负责人、优秀毕业生进行专业认知和专业学习报告。 测试与评估: 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考查布置:大学生生涯设计。课堂布置,要求学生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字数在1500字作业;可以自拟标题。 可供选择论文主题: 1、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素质? 2、我对本专业认识? 3、如何实现人生目标? 二年级主题:自我认知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 学时数:12学时 授课时间:第二学年第二学期(3月-10月) 授课对象:二年级大学本、专科生 教学目标: 1、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2、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根据个人个性特点,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3、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修正大学学业规划,明确个人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 教学内容:通过社会实践全面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通过综合人才测评手段使大学生充分地、科学地认识自我;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从职业素养角度明确个人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

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

摘要:从国内外对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施情况着手,继而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191(2009)03-0105-040引言 培养高职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它也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亦是降低教育培养成本、推进人才强国、实现与世界职业教育接轨的重要标志。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现状令人堪忧,不仅大大滞后于社会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严重及就业时的迷茫、困惑与彷徨,因而亟待改革。高职教育呼唤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它的改革、发展与进一步完善,促进它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 1国外对职业能力的提出、演进及实施 职业能力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人梅腾斯(Mertens )和美国人Pratzner ,他们认为职业能力是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或者说是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 )于1974年即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关键能力的概念基于这样的设想,即存在这样的能力,并且它对人生历程的各个方面如职业生涯、个性发展和社会存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979年,英国继续教育部出版的《选择的基础》一书中首次对英国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能力做出了专门的规定;之后,在1982年,英国继续教育部又出版了《基础技能》,其中明确规定了职业能力描述的两条原则:“普通性”和“迁移性”。正是职业教育理念上的不断探索、创新与突破为德、英、美三国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德国、美国、英国率先发起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与探索。日本、新加坡、瑞士等国也紧随其后,大力推进课程体系的全面整合,尽快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力求与世界接轨。20世纪90年代至今,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改革高职课程,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上由关注岗位技能训练转向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上寻求职业性与学术性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课程结构上彰显模块化课程的开放性、灵活性,课程实施上由“教程”向“学程”转变,课程评价上建立起及时反馈的多元整合评价体系。 2国内对西方所提出的职业能力的引进、借鉴、探索与创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已开始注意借鉴国外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最初以“原装引进、原装试点、原装推广”为原则,但实践证明“原装引进”容易,“原装试点”难于持续,“原装推广”几乎无法实施。其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 屈桂梅,马顺彬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226007)收稿日期:2009-05-18 作者简介:屈桂梅(1978-),女,湖北钟祥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Journal of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Vol.9,No.3Sep.2009 第9卷第3期 2009年9月

车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及教学大纲全解

《车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方案及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培训计划

第二部分: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车工技能训练 课程学时:共计30学时 (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业余培训 (三)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车工技能训练》是车工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主要是介绍普通机床结构、传动原理、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培养学员操纵和维护车床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思路:根据职业学校的具体特点,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训教学环节,不断培养和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车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知识,而且能熟练操作机床。 (六)课程内容在专业教学中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分工: 车工工艺是车工专业的主干课,在内容上既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又是实训课程的理论指导,而且涵盖了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一些基础性内容。 1、课程特色 理论与实训相互结合、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互结合 小组工作方式与项目教学相互结合、课程设置与实训场所相互结合

课程整体突出核心知识点、技能点。 (七)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 基础理论讲述以模块教学为重点及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实物参观,每一模块配以适当课时的实训,将抽象理论形象化。 (八)考核方式与说明 考核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训考试相结合,各以百分制计算,取加权数核算最终成绩。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十)本大纲特点: 根据现有实训车床的情况,本着“精一、会二、知三”的教学目标,以现有机床操作系统为主线,结合CA6140型机床的教材教学,突出技能训练。 一、课程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基本内容分析 第一章车床及其安全操作 教学目的: 1.熟悉车床组成及其功用; 2.熟悉车床的润滑部位及润滑要求; 3.掌握车床的安全操作规律; 4.识读车床传动图。 教学内容: 1. 车床规格型号及其含义:(C620-l、C620-1B、CA6140)。 2.车床的组成及其功用:床身、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主轴、长丝杠、光杠等主要部件; 3.车床的传动系统图; 4.车床的两个基本运动:主轴带动工件的旋转运动为主运动;YJ架带动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的直线运动为进给运动。其运动的速度分别为切削速度v。及进给量f 5.车床的润滑方式,润滑部位及要求。 6.车床的安全操作规范,手动及机动操作练习。 教学方法: 1.结合车床运用现场教学,即边操作边讲解的教法; 2. 学员首先进行手动操作练习,掌握操作规律,然后进行机动操作练习。即先手动后机动的操作练习法; .实训指导老师要检查考核学员的操作情况并及时指导;3. 4. 车床润滑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按发给的润滑部位图自己查找。 5. 车床操作中,哪些方面会造成车床安全事故? 学员回答,实训指导老师进行小结。 第二章车刀及刃磨方法 教学目的: 1.车刀主要角度及其作用;2.掌握车刀刃磨方法;3.常用车刀材料。 教学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的要求,从2008年开始,该门课程要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2-3年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本课程按照教育部的教学要求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课程涵盖了生涯建构理论、社会职业认知理论等最新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包括大学生生涯探索、生涯决策、生涯发展、就业创业的全过程;通过案例教学、课堂活动和体验、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提高生涯适应力。 二、课程目标 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原理,提高职业规划能力,生涯适应力,增进个人职业心理素质”为宗旨和总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生涯规划导论学时(3) 主要内容:生涯、生涯规划的概念,大学生生涯规划特点,生涯形态的变迁;探索和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选择生涯方向,自我支持和提高生涯适应力;了解生涯规划的步骤,形成对自己的生涯的新的理解。 教学要求:通过对重要概念的解读,形成对生涯和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解,了解大学生生涯规划的一般规律,能够对自己的生涯现状进行反思。 重点、难点:生涯的概念,新时代的生涯规划,生涯适应力,生涯规划的步骤。 第二章探索自我(上)学时(3) 主要内容:探索性格、探索兴趣,以及兴趣和性格对生涯规划的影响;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职业兴趣测试。 教学要求:运用心理测试等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兴趣和性格探索,并思考兴趣和性格对生涯的影响。 重点、难点:对心理测试结果的解释,兴趣和性格对生涯规划的影响。 第三章探索自我(下)学时(3) 主要内容:探索能力、价值观,以及能力和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生涯规划的影响;技能的分类;能力的内涵,多元智能理论,正确的能力观。 教学要求: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对自己的技能进行反思,能够在生活中探索能力的应用;进行价值观排序,理解不同价值观对生涯规划的影响。 重点、难点:技能与能力的关系,技能与兴趣的关系,进行价值观排序对生涯规划的影响。 第四章探索职业学时(3) 主要内容:职业世界的分类,对职业的事实和信念,职业世界的变迁和发展;探索职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