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4月23日《十六年前的回忆》练习题 (答案)

2020年4月23日《十六年前的回忆》练习题 (答案)

2020年4月23日《十六年前的回忆》练习题 (答案)
2020年4月23日《十六年前的回忆》练习题 (答案)

2020年4月23日《六年前的回忆》练习题学生姓名:家长签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ūjíhán hújián ruìchōu tìkǒng bùcūbào mǒguǐféi pàng (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蘑菇)(肥胖)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苦难.(nán nàn√)困难.(nán√nàn)夹.攻(jiā√jiá)夹.衣(jiājiá√)重.复(chóng√zhòng)严重.(chóng zhòng√)兴.趣(xīng xìng√)兴.旺(xīng√xìng)蒙.了一团云雾(mēng méng√měng)蒙.骗(mēng√méng měng)蒙.古包(mēng méng měng √)

这个横.(héng√hèng)行乡里,无恶不作,靠发横.(héng hèng√)财起家的恶霸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三、给下列的词语分类。

慈祥残暴狡猾机智满脸横肉勇敢凶恶和蔼

褒义词:慈祥机智勇敢和蔼

贬义词:残暴狡猾满脸横肉凶恶

四、在括号里填写用“严”组成的词语。

1.老师(严肃)地说:“你们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2.虽然局势越来越(严重),但是他非常镇静,依然坚持工作。

3.小明照抄同学的作业,老师发现后,(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

4.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去掉问号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是常对你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的。

2.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缩写句子)

父亲取出手枪。

3.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修改病句)

老师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趁着。(神态描写)

2.“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给我到外面看看去。”(语言描写)

3.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心理活动)

4.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动作描写)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是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chóng zhòng√)。母亲脸上早已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

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báo√bó)的笑,小声嗫.(niè√nüè)嚅.

(rú√rí)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chī√cī),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阵惊呼后都围了上去,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众人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盯”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盯”是指专注而长时间地看。这里用“盯”字,把母亲对孩子极度专注的神态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突出了母亲的爱子之深。

3.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第①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第⑦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4.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

母亲在炎炎烈日之下虽然极度口渴,但她一刻都不愿舍下孩子,说明母亲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了孩子身上。

5.“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在劝她。”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大家对这位母亲的心情与做法完全理解,懂得她的一片爱子之情,因此没人笑她,也没人再劝她。

6.为什么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这个故事将母亲对孩子的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不用再多说,学生就能明白母亲的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