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权与中国的发展

海权与中国的发展

海权与中国的发展
海权与中国的发展

倪乐雄:海权与中国的发展(转)

——倪乐雄教授在上海海事大学的演讲思想者小传

倪乐雄1956年12月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2000年度美国国务院新闻总署东北亚安全事务国际访问者。学术研究范围:战争与文化、东西方战争文化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作战史、国际军事战略、国际政治。出版专著《帷幄与决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决定性会战述评》,论文集《战争与文化传统——

对历史的另一种观察》、《寻找敌人——战争文化与国际军事问题透视》。发表学

术论文和时评文章190余篇。

八年前,我从战争与文明的角度研究明代郑成功现象时发现,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陆权主义传统,很难适应以海洋贸易经济为基础的西方海权主义。当西方文明主导世界历史的潮流后,作为地中海文明的传统,海权对陆权的优势已经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中国如何完成从传统的陆权主义向海权主义的转型、中国未来的海权战略如何适应自身的发展、并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就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最近重读马汉(1840-1914,美国海军理论家)《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有关章节,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社会

海权意识的迅速觉醒,与17世纪在英国、荷兰发生的情况十分

相似。当国家从“内向型经济”转向国际贸易的“外向型经济”后,国家安全的空间便向海洋拓展,人们对国家海上力量也开始关注起来,这种带有历史规律性的现象,似乎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在21世纪的中国再次上演。

根据历史经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最根本的动力是海外贸易。国家经济结构中,海外贸易成分不占相当大的比重,也就不存在发展强大而持久的海上力量的基础。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

就立志:“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由于那时经济不是外向型,因而海军建设处于落后状态。最近十几年里,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海外贸易比重越来越大,“海洋生命线”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强大海上力量的需要变得越来越现实,而“台独”的政治因素则进一步刺激了这一需要。

一个“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在被迫投入战争后,因失却制海权而失败时,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是个典型的例子。1652年到1654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荷兰因无力夺得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不能对自己的商船进行有效护航,在战争进行到18个月时,荷兰的海运事业完全瘫痪,国家主要

收入来源的渔业、商业几乎全部枯竭。作坊关闭、工厂停业,国内到处是乞丐,街道杂草丛生,首都阿姆斯特丹有1500幢房子

没人租用。最后,荷兰只能以接受蒙受耻辱的和约为条件才使国家免遭毁灭。

这场战争给正在崛起的英国以及后来的强国一个重要的警示:一个“外向型经济”的国家,“若要保持国内的繁荣,首先必

须在海外保持其力量”。海洋国家的盛衰同海上力量的强弱相对

应的现象,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已经露出端倪,这是地中海文明贯穿于历史中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今天美国的强大也是同它

的海上力量无可匹敌有着密切联系,有人指出:美国的富强之道是一百多年前马汉指引的。今天,正在崛起的中国,在国民经济结构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历史性转换的时刻,海权战略的选择变得十分迫切了。

海权战略的现实依据

中国未来海权的战略选择,不能简单地以马汉为代表的传统海权理论为依据,而应以世界文明程度为依据。现在全部问题取决于我们对现在所处的时代以及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世界文明程度的判断。

目前国内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国就肯定没有伟大的未来”。另一种认为中国不应按传统海权观念行事,追求强大的海上力量,因为当前世界形势已今非昔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各国利益互相渗透,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一个国家要保证自己的海上生命线,只有通过“合作”,而不是传统的“单打独斗”;一个国家控制全部重要国际水道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合作”甚至可能是中国的唯一选择。这派学者还认为:中国发展海上力量很可能会刺激现存海上霸权国家,从而引火烧身,弄不好会重蹈德国追求海权最终导致两次大战失败的覆辙。

第一种观点显然继承了马汉为代表的传统海权观,是建立在以往海权实践的历史经验之上的。第二种观点是建立在上世纪和本世纪之交出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上的。对于第一种选择,我

们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是否肯定不能颠覆传统海权战略的基础?对于第二种选择,必须回答另一个问题:以往的历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肯定不会重复?这两个问题目前都没有答案,因此这两种海权战略的选择的依据有待进一步推敲。

那么,中国未来海权战略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深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以马汉为代表的传统海权观念是对古希腊、罗马时代到19世纪这2000多年来海权实践史经验的总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具有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特定时空内的文明性质、程度的派生物。进一步说,马汉的海权理论是“霍布斯法则”的派生物。

17世纪英国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把没有权威制

约的社会描述成“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下社会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虽然人不能等同于国家,但没有比国家更强大的权威制约下的国家关系,本质上也是“每

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我们把人类这段历史姑且称之为“霍布斯时代”,把“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姑且也称之为“霍布斯法则”,

以便于我们的讨论。很明显,“霍布斯时代”产生的马汉海权理论具有客观必然性,“霍布斯法则”同马汉海权理论是一种因果关系,有着逻辑上的必然。

因此,中国未来海权的战略选择,不能简单地以马汉为代表的传统海权理论为依据,而应以世界文明程度为依据。现在全部

问题取决于我们对现在所处的时代以及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内世界文明程度的判断。也就是要判断,“霍布斯时代”是否已经结束、或正在结束?世界正在迈向康德所说的“永久和平时代”、或是已经进入永久和平时代?

从理论上推导,如果世界文明已经进入永久和平时代,或者退一步说,已经不可逆转地由“霍布斯时代”向“永久和平时代”转型,那么我们仍然坚持传统的海权观念,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不合时宜的愚蠢之举;如果世界还没有摆脱“霍布斯法则”的支配,我们就以康德“永久和平时代”的原则来确立我们的海权战略,那就是过犹不及,试图用理想来代替现实,这种超前同样是愚蠢的。

我们现在处于怎样一个时代呢?考察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状况,科索沃战争、国际恐怖战争、阿富汗战争、美伊战争接踵而来。再看我们的周边环境,台湾统一问题,“台独”势力的嚣张、南沙群岛的纷争、钓鱼岛的领土纠葛,尤其日本一些在野党最近向政府建议,要用武力维护所谓的东海能源权益,还有最近《美日安保条约》明确了干涉台海局势的企图。这一切表明:在所有事关国家重大利益的纠纷中,当政治的、和平的手段用尽后,最后还是不能排除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可能。当然我们不否认不乏和平妥协的例子,但“霍布斯法则”远没有退出历史舞台,“霍布斯

时代”远没有结束,康德“永久和平时代”远没有到来,却是不容

置疑的事实!只有当“霍布斯法则”退出历史舞台之日,才是传统的海权观念谢幕之时,既然今天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个世

界仍然受“霍布斯法则”支配,那么中国就不能无视历史上的经验和传统的海权观念,中国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不仅是现实和未来的要求,也是逻辑的要求。

也许有人会指责:如果每一个国家都以“霍布斯时代”没有消失考虑自己的国防,那么所有国家都将掉进“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人类何时才能摆脱“霍布斯法则”的噩运?何时进入“永久和平”的天堂?对此,我们的回答是:一、历史上有哪个国家是以牺牲未来国家安全、或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冒灭顶之灾的危险,来实践康德的永久和平的?二、我们这代人能够完成下几代人都难以完成的事吗?况且历史上任何性质的和平都是以武力作后盾的,没有武力作后盾的和平是不存在的。谁能设想康德的永久和平是没有武力作保障的?

目前我们只能判定世界还没有走出“霍布斯时代”,但却不能断定世界是否已经不可逆转地向永久和平方向迈进,虽然我们希望如此,但这个问题事实上是不确定的。那些不主张建立强大海军、认为“国际合作”才是保障海上生命线的唯一选择的观点,实际上存在着错误的预设前提:世界已不可逆转地朝永久和平方向发展了。这是用“希望”代替“不确定性”,而中国海权的战略考虑不应建立在主观愿望性质的“希望”之上,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建立在“不确定性”之上。

基于世界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霍布斯法则”还支配着这个世界,中国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是必要的选择。中国的海权战略

选择应考虑能同时应对这两种可能性:既能应对“霍布斯时代”某些强国可能对我们“外向型经济”安全构成的威胁,又能应对在“永久和平时代”成为康德所说的“各民族的联盟”、“世界共和国”政府管辖下的世界海军之一部分,而在由“霍布斯时代”向“永久

和平时代”的转型过程中,奉行和平发展原则的中国的强大海上

力量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由此,我们同样也得出了中国必须建立强大海上力量的结论,但这一结论不是建立在历史表层的经验上的,而是建立在对世界文明程度的考察之上。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战前少投入750万两银子,战败后被迫付出6亿两,这是甲午战争最重要的历史教训之一。仅钱款一项损失就是原来的80倍,还不算割让台湾以及国家长期陷于内乱外战的困境等各种经济和非经济的损失。

有一种观点认为:建设国家强大的海上力量耗费巨大,尤其和平时期,没有仗打,仅维护修理就花费很大,加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军事技术、武器装备要随之不停地更换,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这一观点非常危险,说出这样的话起码是没有记住甲午战争留给我们的惨痛教训!大家知道,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了我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的混乱和落后,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这场战争的关键是制海权的争夺。马汉在对两千多年海战史进行研究后认为:谁掌握了制海权,谁就能改变历史,制海权是通过

海上决定性会战获得的,而海上决定性会战的胜利是由作战双方的火力强弱决定的。

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火力是北洋舰队的4-6倍,日本舰队摆出纵列队形,以侧舷火力交战,这种队形的特点是,以军舰最大受弹面积为代价,换取火力的最大发扬和侧舷火炮的最大射角。因火力强弱悬殊,北洋舰队不敢以纵列队形进行侧舷火力对抗,只能以“一字燕行阵”舰首对敌迎战,这一战斗队形特点是,放弃部分火力(尾炮)和减小侧舷火炮射角,换取军舰最小受弹面积。本来北洋舰队的火力已不强,为争取最小受弹面积又削弱部分火力,所以5艘军舰被打沉,日方一艘未沉,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

附带说明一下,北洋舰队采取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战斗队形。稍知海军常识的人都知道,两支舰队对抗时,最有利和最不利的交战队形可用英文字母“T”来表示,处于“T”一横位置最有利,可充分发挥首炮、尾炮和舷炮组成的一侧火力。处于“T”一竖位置

最不利,因为除了首炮能充分发挥外,侧舷炮射角受到极大限制,还要放弃尾炮火力。由于日本联合舰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队形,对北洋舰队“环而击之”,致使舰对舰交火时,北洋舰队的舰只都处于“T”字一竖的最不利的位置上。但如果北洋舰队摆出和日军

同样的纵列队形,以侧舷火力交战,那么在同样条件下,击中对方一炮,自己将被击中4-6炮,损失会更惨,可能被打沉的不止5艘军舰。所以,北洋舰队战斗队形的选择是当时条件下“最佳”选择。国内史学界长期流行的观点认为:丁汝昌指挥失误,错误

的战斗队形导致了失败云云,都属不谙军事的外行话,不足为训。

为什么日本联合舰队的火力超出北洋舰队4-6倍呢?因为日本海军战前实现了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装备了最新式的速射炮,大小口径共173门。北洋舰队成军后十年里几乎未添加什么舰炮,只有江南制造局仿制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的12门速射炮,其

余都是已经落伍的旧式慢速后膛炮。在甲午战争爆发前三年,北洋海军访问日本时,右翼总兵刘步蟾凭着职业军人的敏锐,发现北洋海军的战斗力远远不如日本海军,丁汝昌因此向李鸿章大声疾呼:海军添船换炮、更新装备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但朝野人士大都眼光短浅,认为海军耗费太大,翁同騄主管的户部对海军方面的警告置若罔闻,决定海军装备停购两年。更有甚者,还挪用海军经费750万两白银修缮颐和园,为慈禧太后祝寿,而750万两白银足可用来淘汰旧式中小口径火炮、添加最先进的速射炮280多门了。这里暂且不论户部用于奢侈的“三海工程”上另外浪费的1000万两白银。临战前,北洋舰队准备花32万两白银购买12门速射炮,居然因无法凑到这笔款子而放弃。最令人

痛心的是,打沉北洋海军多艘军舰、包括邓世昌的“致远”号的日本主力舰“吉野”号,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工厂生产的当时世界上速射火力最强、航速最快的巡洋舰,中国原先已打算买下,但因经费短缺而作罢,后被日本买去,成为海战中我们的“ 星”,以至邓世昌要与它同归于尽。

甲午战争战败后,中国赔款2亿3千万两银子,后向英、法

借债还赔款,连本带息共6亿两白银,尚不算割让台湾的代价。如果战前750万两白银不被挪用,换成280门速射炮,北洋舰队要比日本舰队多107门速射炮;如果将用于奢侈享乐的“三海工程”的1000万两银子购买军舰,则“吉野”号可能就是北洋舰队里的什么“远”号主力巡洋舰。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赢得那场海战的胜利,起码可分享制海权。马汉说过:战术火力强弱决定海上决定性会战的胜利、进而获得制海权。黄海大东沟海战结束后,当时世界各国大多军事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场速射火力战胜重炮火力的典型战例。”

战前少投入750万两银子,战败后被迫付出6亿两,这就是甲午战争最重要的历史教训之一。仅钱款一项损失就是原来的80倍,还不算割让台湾以及国家长期陷于内乱外战的困境等各种经济和非经济的损失。所以,在建设中国未来国防和强大海上力量时,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而不要受“庞大”的经费所阻,重蹈历史覆辙。

建设海上生命线非为霸权

建设强大的海上力量同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发展原则并不矛盾,如同我们发展核武并非为了争夺核霸权一样。如果因此而引起霸权国家恐惧,甚至受到霸权国家“先发制人”的攻击,那么恰恰证明,要在这样一个世界上生存,就一定要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

那种认为传统海权观念已经过时,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海上

生命线不能依靠“单打独斗”,只能依靠“国际合作”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霍布斯时代”很快会结束。其次,目前的国际重大事务如防止核扩散、中东和平、世界石油等问题上的合作是在美国的意志和霸权主导下的“合作”,并非是一种尊重每个国家、建立在民主基础的合作。中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保障若依赖“国际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美国。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若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会引起主要霸权国家的警觉,引火烧身,重蹈德国挑战英国的覆辙。这种观点也难以成立。一个国家发展自身所需的国防力量和海上力量,自然会同原有强国发生力量对比的变化,但认为这就是对自己的威胁,不准别人发展,这是强盗逻辑,是怀有叵测之心的反映,我们不能受制于强盗逻辑。另外,美国也多次强调: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怎样使用这种军事力量。可见有些人的担心不免杞人忧天。附带说明一下,一战前的德国因俾斯麦下台,全面调整了外交政策,与英国在全球范围展开霸权争夺,因而蒂尔皮茨发展德国海军的计划才引起英国的恐慌。如果德国不同英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仅仅是建立自卫性质的强大海军,英国未必把它看作头号对手。即便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虽然法国苦苦哀求,但英国迟迟不愿参战,直到德国因实施“史里芬计划”而破坏了比利时的中立,英国才根据条约参战。

总之,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霸权国家的猜忌,而放弃建设强大海上力量的努力。我们也不应害怕所谓的“引火烧身”,使未来国家安全完全受制于外部条件而无能为力。建设强大的海上力量同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发展原则并不矛盾,如同我们发展核武并非为了争夺核霸权一样。如果因此而引起霸权国家恐惧,甚至受到霸权国家“先发制人”的攻击,那么恰恰证明,要在这样一个世界上生存,就一定要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

(这是作者2005年3月16日应“东方讲坛”之邀所作的演讲)

中国海权之我见

中国海权之我见 海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认识而到今天仍未被充分理论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笔者将从由海权概念切入,从一般到特殊,提出符合汉语语义和中国新世纪现代化实践的海权概念体系及建立于其上的理论体系,并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回答中国海权实践的现实问题。 一、“海权时代”的到来 “海权时代”其实是通过一次次对“陆权”的挑战才确立的。而“海权”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发生在拿破仑时代。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可能是当时世界的“陆上霸主”,所以英法之战无异于海陆之战。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一八○五年十月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霍雷肖·纳尔逊将军指挥的二十七艘英国战舰在特拉法尔加角用一句“英国期望各人恪尽职守”击败了P.C.J.B.S.维尔纳夫将军指挥的由三十三艘战舰组成的西法联合舰队。马汉先生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概括了这场战争“在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的失败者并非法国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而是拿破仑;获胜的不单是纳尔逊,而是被挽救的英国。”不错的,这句话背后是暗示以法国为代表的陆上霸权败给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海上霸权。这标志着“海权时代”的发展和前进,也标志着“陆权时代”即将结束。 二、中国海权的特征 中国海权,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对海洋权力,更非海上霸权。"但在当今的世界上,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 要使法理上属于中国的海洋权利事实上属于中国,中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sea power)。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海权,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中国海权的概念应当包括从中国国家主权引申出来的"海洋权利"和实现与维护这种权利的"海上力量"两个部分,只是不包括西方霸权国家普遍攫夺的"海洋权力"。 中国海权,就其"权利"部分而言,包括实现中国"海洋权利"和"海洋权益"两部分。前者包括国际海洋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和国际法认可的主权国家享有的各项海洋权利。这部分权利随国际海洋法的变化而缓慢演化,比较确定。后者包括由海洋权利产生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部分权利随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海权中变化较大的部分。不同的国家依据国际海洋法享受着同种的海洋权利,但据有同一海洋权利的主权国家却由于其经济、政治、文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得到的海洋权益却不同。即使排除海洋霸权的因素,一般而言,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所拥有的海洋权益要大于小国和正在衰落国家的海洋权益。在此之外,还有"海洋利益",它是比海洋权益更广泛的中性概念。它既可能是来自海洋权利的合法的海洋利益,也可能为霸权需要而产生的非法的海洋利益。由于中国海权实现能力尚未"溢出"其主权范围,所以中国的海权与海上霸权无缘,中国的海洋利益,更多地属于有待于争取和实现的合法海洋权益的范畴。 三、中国海权扩展原则——永不称霸 从近中期看,中国面临着统一祖国,收复主权岛屿的严峻任务,这既是中国政府必须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又是中国捍卫国家海权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统一台湾及周围属于中国

浅谈对中国海权问题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海权问题的认识 百余年前,国父中山先生曾面对浩瀚东海,发出“伤心问东亚海权”的喟叹:“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百年之后的今天,面对南海问题层出不穷,台湾、钓鱼岛问题悬而未决,甚至连渤海湾都频遭骚扰的局面,我们也不禁感叹,如今日益强大的中国却在海权问题上动作迟缓了。 在世界上的所有大国之中,中国的周边环境和形势可谓是最为复杂的。作为一个背靠大陆,濒临海洋的国家,中国不仅陆上领土屡遭侵扰,还要面对来自海上的种种威胁。近代中国沦为西方殖民地百年,其防线就是从海上被攻破的。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更是警示后人,如果仅仅恪守“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被动、短视的观念,中国难以同其他世界大国抗衡。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必须站在国家控制和利用海洋的高度作出全盘规划。 发展海权是中国由陆上强国向地区大国过渡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国不仅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发展稳定,并且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力量不可小觑。在“一超多强”的现实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要想成为其中的“一强”,就必须实现由陆上强国向地区大国的转变。在亚洲,日本、中国、印度都有可能成为未来亚洲话语权的掌控者。中国要想成为地区大国,就必须掌控自己的周边地带———海上邻国是其中关键一环。 以上是从中国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就眼前利益来说,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也“面临着远海可能发生的威胁与挑战”。由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控制的马六甲海峡,是中国海上交通的生命线;东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海外市场。因此,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若想不受制于人,也离不开强有力的海上力量的保障。 从外部压力来看,首先是东海内的主权问题悬而未决以及南海诸岛同东盟相关国家的领海争端使中国颇为困扰。一方面中国海洋国土的缓冲空间日益被压缩、被蚕食;另一方面“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被无视,国家资源在不断流失。其次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岛链式的重重封锁。冷战结束后,三重岛链不减反长,美国也不断增加其在亚洲各个军事基地的兵力,其遏制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因此,中国发展海权是必须的且紧迫的。中国海权的发展,离不开自身实力的增强,也离不开对外交往的博弈。目前中国已在外层空间的发展上有所突破,期间因跨越式发展所落下的“航母课”必须补上。这对于目前东海、南海主权、海洋资源的维护以及中国长远利益来讲,至关重要。有实力才有话语权。 在增强海上军事实力的同时,我们必须理清东海、南海问题的关系———二者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首先,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无可争议。但因其所属地域的特殊性,中国难以定期上岛实行监管。在航母未建成之时,中国应努力上诉国际法院寻求国际仲裁。“当事双方各自凭借自己的证据对簿公堂的时候,复杂的国际背景和与具体争议无关的国家的利益和需求均可以被排除在外,还原了南海争端本来的面目。”另一方面,中国要将“共同开发”的口号付诸实践。从现实状况看,东南亚等国已经全然不顾国际规则,将“共同开发”变为“我先开发”。如果继续保持绅士风度只能是自己的利益受损。其次,东海问题是中国突破第一岛链束缚,真正实现海权发展的关键。但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在历史上的种种纠葛,又使冲突双方各持己见,难以突破。眼下中国要同台湾地区继续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不断加强对话,在双方有着共同利益的南海问题上,寻求两岸合作。待到统一时机成熟,中国便可迈向太平洋深处。依托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稳固的周边关系以及一流的海军实力,成为海权强国的梦想届时将指日可待。

中国海权意义与战略

国际海权竞争与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海权意义与战略 海权,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海洋与国家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海洋而屹立。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约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我国还拥有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3。海权紧密地联系着我国的经济、政治和安全。 一、海权的重要意义 (1)海权对我国的经济意义 海洋,是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战略空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地球的陆地资源不断被消耗,因此海洋资源显得特别重要。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对海上通道有控制权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潜力和势头强劲。中国也不例外,海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地位上升。 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5%以上,海洋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还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进口的主要通道。我国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90%以上依赖海上运输。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石油需求量将有3/4依靠进口。总之,海权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2)海权对我国的政治意义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国家领土分为领陆、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和领空3个部分,上及高空,下及底土。领水附随于领陆。海洋属于领海,坚决捍卫海权,是捍卫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体现。领土完整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因为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海洋战略,致力于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从而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中国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中国海权得以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地国际政治地位和政治安全,提升我国国际事务影响力。 (3)海权对我国的安全意义 海权,紧密地联系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只有捍卫我国合法的海权,才能保卫我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才能防御敌对国家从海上的打击和入侵;只有维护我国正当的海权才能营造和平、良好的地区海上安全秩序,如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走私和跨国犯罪等问题;才能维护我对外贸易海上航运通道、石油航线以及重大海外利益的安全。 重视海权问题,实现海权的的强大对中国安全的发展是有重大战略意义。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海洋对于我国安全的构建是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加强我国海洋建设的建议 (1)提高海军整体水平 海军是一个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海军关乎中国的海权,海权关乎中国的未来发展。加强海洋建设,需要加强海军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国家海洋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形势与政策——中国海权问题及其认识

中国海权问题及认识 ——以中日海权争端为例 摘要:近年,各国在国际潮流的推动下纷纷调整自己的海洋发展战略,竞相出台了各种有利于本国海洋权益的政策,试图在新一轮的国际海洋中抢占先机。在如此背景下,中国海权争端不断,本文以中日东海争端为例分析当前海权争端的特点,重点探讨了海洋权益的切实维护之道,认为我国要重视主权宣示,加强双边谈判并且加快防空识别区的建设。 关键词:钓鱼岛;海权争端;海洋权益;陆海统筹 一、我国出现海权争端的背景 近年来,世界各沿海国家纷纷加大了对海洋的投入,调整海洋发展战略,采取各种措施,展开了“蓝色圈地运动”。比如,加拿大出台了《海洋法》和国家海洋战略,韩国颁布了《韩国海洋21世纪》,越南制定了《2020年海洋战略》,美国出台了《21世纪海洋蓝图》并且建立了海洋工作小组,而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甚至以维护本国海洋权益为由主张把监控网覆盖至太平洋。可以看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海洋权益指正必定是世界舞台上的一个“重头戏:。 在黄海、东海、南海三大海域中,我国存在双边或多边争议海域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主张面积的52%。另外,再者三个海域汇总约有7400多公里的海上界限分别需要与八个海上邻国进行海洋划界。如此多的海域划界争端以及200海里以外大陆架主张的新趋势必然对我国带来新的威胁,必将导致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海上争端增添新的内容,使问题更加趋于复杂化。 二、中日东海争端的由来 钓鱼岛是中国历史相承的国土,由中国古代先民最先发现、最先命名、最先管辖、最先载入国家正史和官方图籍,且最先被西洋诸国出版的地图所承认。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加快对外侵略扩张。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并改成冲绳岛。此后不久,日本便密谋侵占钓鱼岛。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使得日本对钓鱼岛的侵占合法化,引发了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日本无条件接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签订投降书

论中国的海权

一提到中国的面积有多大?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960万平方千米,毕竟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都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我们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但其实一国的面积不只包括它的领土面积,还要包括它的领海面积和领空。中国所管辖的包括南中国海九段线以内的所有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包括渤海全域和黄海、东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共约470万平方千米。我国海域面积辽阔,位居世界第四位。广阔的海域面积使得海洋经济高速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海权高枕无忧,也不意味着中国对海洋的彻底征服。相反,现在的中国海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海权,是指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它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对也过得安全、经济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曾说过“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而在很多军事报道和军事评论中也经常会提到“制空权是制海权的基础,制海权是陆地安全的基础,陆地安全才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深刻反映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多么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必须要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 要捍卫海洋权益就必须要首先了解我国海权面临的挑战,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来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首先,我国的航路安全挥之不去。中国进出太平洋要通过众多的海峡和海陆,被朝鲜海峡、大隅海峡、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封闭着。在三条主要的出海航线中,北线朝鲜海峡、千岛群岛是必经之路,东线由日本列岛、琉球群岛、钓鱼岛、台湾岛之间的海路组成。南线则或经台湾海峡或由广东、广西沿海径入太平洋,然后经太平洋至印度洋,然而无论如何都绕不过马六甲海峡。如果台湾海峡两岸实现统一,中国在东线、南线上都会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可现状是,台湾问题的悬而未决,使得中国没有完全掌控一条出海航线。不仅如此,自身反而还被美、日等国主导的所谓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两条岛链重重包围。在和平时期,这也许还是不太大问题,只是若出现意外,在海上就几乎被完全困住。然而,近海领域海洋通道的不利局面只是一个侧面,随着中国远洋航线遍布世界海洋,中国当然有利用全球通道的需要,可是,这些全是现在尚无法得到保证。 其次,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的宽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确定了由沿海国家管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缘。但是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而且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由于海道狭窄造成我国与海上邻国海域划界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们主张以等距线为界,以此可以多划出十几万平方公里。比如,2009年2月,菲律宾一会通过将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为菲属的法案,2010年9月的钓鱼岛撞船事件,曾分别导致中菲、中日外交关系一度变得非常紧张。这些本就是中国的领海,这其实就是外国对于中国领土的侵占。 第三,我国的海洋国土屡遭侵犯。目前应归我国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依托在我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公里的岛屿海岸线上,相

谈对中国海权的认识和深醒

谈对中国海权的认识和深醒 当今地球上,海洋总面积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71%。作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海洋竞争已成国际焦点,态势渐趋激烈。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事用海洋开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权益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泉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冲突,目前中国除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外,其他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中国海上国际通道由于受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又是还做不到畅通无阻;中国的海洋意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还上句是力量的与海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对新增加的海洋国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与保护还无法适应海洋世纪竞争的需要;中国海上周边国家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海权大国对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的争议主张和行动处处从中作梗,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因此,中国海权问题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发,中国海权问题研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海权是指中国研究、开发、利用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海洋的能力和影响力或中国拥有与自己的海洋空间利益相适应的能力和影响力。中国特色的“海权”影视一个综合概念,是海洋实力(海洋硬实力和海洋软实力)、海洋权益(海洋权利和外围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海洋硬权力和海洋软权力)三要素的有机统一。其中,海洋实力是前提,海洋权益是目的,海洋权力是手段。中国海权是中国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并不失时机地拓展海洋权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有的学者在总结历史与现实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中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北京下国家利益和安全战略的需要出发,疾呼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海权,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其住户要代表性的观点有:海权是历史上决定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发展海权是中国应对现实威胁的需要,尤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的海军问题;经济全球化不能不包含着自卫手段的全球化,保护海外能源、自由贸易权利的能力取决于海外军事投送能力的远近;发展海权可以增强中国与大国特别是美国分享海权利益的能力。人类历史上曾经强撑和目前仍然枪声的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过或者仍然拥有着海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走向海洋的民族,但“海权”对于中国人,始终是一个陌生的字眼。 面临严峻的国际局势,争取海权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面临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我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但是,这个建议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主权属我”。在南海的情况可以看到,虽然大部分岛屿自古以来就属于与我国,但却为他国所强占,而这些海域里的资源,也被他国抢先开发。尽管国家一直强调“共同开发”,但这种让步的结果只会助长某些国家的嚣张气焰。所以在海洋争端问题上,尽管和平解决是主要途径,但我们绝不能

马汉海权论与中国海权

马汉海权论与中国海权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是美国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曾两度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他在1890年-1905年间相继完成了被后人称为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的影响: 1793-1812》和《海军战略》,其有关争夺海上主导权对于主宰国家乃至世界命运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更是盛行世界百余年而长久不衰。直至今天,《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仍被认为是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军事名著之一。在海洋权益日益引起各国高度重视的今天,从维护国家利益、推进民族复兴与发展的角度,研读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对于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国家与民族的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 一 马汉的海权论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四点: (1)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马汉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即海权。“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马汉的这一论述最大程度的拓展了海权的内涵和外延。他所说的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则包括以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就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从物质形态上来说,海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使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此观点看,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民族。因此,马汉的海权论实际上是论述如何通过夺取制海权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理论。 (2)影响海权的六个要素。一是地理位置。如岛国,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二是自然结构。致力于发展海权的国家,必须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要有许多能够得到保护的深水港湾以及深入内地的大河等条件。三是领土范围。国家发展海上力量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领土作为依托,领土的大小要与国家人口的数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称。四是人口数量。人口以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员为主,可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兵员。五是民族特点。一个海军强国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质利益,追求国内外有利可图的商业往来,也可概括为一个民族强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六是政府性质。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识且对海军重视,政策上具有连续性。 (3)海权与陆权之间的关系。马汉认为:海权与陆权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他非常重视陆上“依托”对海上力量的意义。

论中国海权发展

论中国海权发展 130911142 于浩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从历史上看,大国崛起依托海权战略具有普遍性。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源于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依靠开辟新航线、发现新大陆实现全球性物资流通和掠夺性贸易而完成。因此,中国由从传统的陆权主义向海权主义的转型、中国未来的海权战略如何适应自身的发展、并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就成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应该主要从领土争端、海洋经济、军事力量这三个方面解决。 一、领土争端 我国有大大小小1万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我国的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但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都需要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邻国合理划分。 在黄海,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可是在海域划界问题上,韩国主张等距线为界,据此朝、韩可以多划18万平方公里。在东海,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被日本非法占领。在南海,我国海洋权益受到的侵犯更加严重,有大约12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的随之出

现,不仅影响着我国的海洋经济,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领土和主权。 从严峻复杂的地缘政治危势看,中日钓鱼岛争议和东海油气田争端不断扩大,在南海诸岛和东盟相关国家存在领土争端,中国从南部一直到东北沿海处于被亚太海洋大国环伺包围着,如果不通过海权战略予以突围,不构建强大的海军形成威慑力量,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会逼迫中国成为单一的大陆国家。 中国海上地缘环境始终陷于封闭被动的状态,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资源部分被他国染指开采。中国面临着领土统一问题和多种海洋争端,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利益的纠葛,加上一些国家的强权干预,这些问题日趋复杂和严峻,始终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而同时,海上战略环境更不容乐观,进出大洋的第一岛链已成海上强国合围之势,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海上生命线受控于人……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光靠紧盯现实存在的客观矛盾,更要靠发展海权的主观努力,靠逐步渗透到每个国民心中的海洋观、海权观。当前,扞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主要在海上,威胁国家安全的外部因素以及对中国建设与发展构成重大挑战的因素也主要在海上。中国发展海权,是基于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紧迫性,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扞卫海洋权益的客观需求。 二、海洋经济 根据历史经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最根本的动力是海外贸易。国家经济结构中,海外贸易成份不占相当大的比重,也就不存在发展强大而持久的海上力量的基础。中国作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强国,对外

浅谈中国海权问题

浅谈中国海权问题 许诚瑶 3140102794

浅谈中国海权问题 前言 随便找个人,问:“我国的版图有多大?”他的答案十有八九是“960万平方公里”、“一只屹立的雄鸡”。然而,这只是我国的领陆,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多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等同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如果我们把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连在一起看的话,中国的版图将由一只雄鸡变为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是这把火炬的旺盛火苗。从渤海、黄海经台湾以东海域至南沙曾母暗沙,再上括到海南至北部湾,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这把火炬的蓝色托盘和手柄。”1事实上,这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对中国的意义远不止地理意义上的辽阔,其中巨量的渔业资源,能源、矿产储藏等,对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巨大的价值;这些海域在中国的运输、贸易乃至军事领域更是有着重大意义,比如南沙,那里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的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海洋对中国而言是如此之重要,然而海上波涛汹涌的不止是海水。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领土争端不休;海上通道安全的最大威胁——海盗,中国如何面对?美国海军频繁在中国沿海附近出现,中国该怎样处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走出困境? 要解决这两个疑问,首先,我们要了解海权这一概念。 一、海权是什么 成形的海权理论最早由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及相关著作中提出。近百年来,海权问题成为军事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权是一个客观存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海洋观的发展,海权的含义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当代,简单地说,海权就是海洋空间活动的自由权。 海权又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领土(主要是领水及其上空的空气空间)、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具有实际管辖和控制能力,在受到他国武力攻击、蓄意侵占、违反有关国际法和本国法律时,具有自卫反击的能力。2狭义的海权,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权益由法律维护,然而正如马汉所说:“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其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3当我们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时,狭义的海权是指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海洋区域的控制权。4 广义海权,是指一个国家除了对本国的领土具有实际的管辖和控制能力外,还具有在一定公海区域自由航行、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权力。5说到底,也就是在全球空间、海底世界活动的自由权。6 中国海权具有中国个性7: 第一,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一致。实现中国对台湾、南沙部分岛屿的主 1张世平著:《中国海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2同上书,第211页。 3【美】马汉著,萧伟中、梅然译:《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第419页。 4张世平著:《中国海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5同上书,第213页。 6同上书,第214页。 7张文木著:《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中国海权现状与意义

中国海权发展的现状与意义 海权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现代内涵的战略概念。在经典的意义上,海权指的是对海洋的利用和控制,也就是由本国和本民族利用和控制海洋,而剥夺对手利用海洋的机会和权利。1890年美国人阿尔弗雷德·T.马汉提出“海权论”,认为海权是决定世界强国兴衰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因素。“海权论”主张国家要建立和拥有强大的占优势的远洋舰队保护国家的海外贸易、海外市场、海上航行、海外利益,同时把国家的政治意志和外交影响投射到世界,并借以影响陆上事态和进程。海权,对人来说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认识而到今天仍未被充分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本文由海权概念切入,从一般到特殊,试图提出符合汉语语义和中国新世纪化实践的海权概念体系及建立于其上的理论体系,并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回答中国海权实践的现实问题。 中国海权是中国的海上力量和影响,也就是利用、开发、管辖和控制海洋,有效地维护海洋利益及整个国家利益进而实现国家强大的能力。中国海权包含运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和拓展海洋权力的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和进程,包括了海洋国土的维护、海洋通道的保障、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防卫力量的构建等四个重要内容。中国海权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的根本问题:一是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问题,使中国能够顺利地利用世界的资源加快中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二是解决全球化时代中国海洋方向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使中国具备捍卫全球性国家利益的全球性军事自卫手段;三是解决中国未来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路径选择和国家大战略的转型问题,使中国由传统的依赖陆地资源、陆上力量的“大陆型”国家转变为主要依托海洋(外)资源和海上力量的“海洋型”国家,从而使中国进入通向世界强国的最佳战略轨道。 在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围绕中国海权发展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有学者疾呼中国发展海权,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也有学者从地缘政治制约性、综合国力的支撑能力、与霸权国冲突的风险等角度,主张要避免进入“海权的误区”,尤其要避免重演历史上德国挑战英国海洋霸权而遭失败的历史悲剧。 国内外之所以围绕中国海权发展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观点,从国际方面看,体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如何判断中国海权发展及其影响的战略困惑;从国内方面看,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 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型中所出现的战略迷茫。因此,科学规划和安排海权发展战略的确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英、美);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法、德);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英、美),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源(如俄-苏)。同样的海权

中国海洋现状

中国海洋现状 ——论中国海权 “海权是什么?说到底,就是海洋空间行动自由权。 中国为什么需要海权?简言之,就是和平崛起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也是为世界人民做更多贡献的需要。” ——张世平《中国海权》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2007年美国《二十一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报告的扉页上用大字印着一句话“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商业运输通过海洋,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离海岸几百英里的地方,这颗星球有近四分之三被水覆盖。”同样用大字赫然写着的还有“保护海权,美国的生存之道。”海洋不仅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也是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伴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加速调整以及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大幅增长,海权竞争再度成为国际焦点,态势渐趋激烈。中国是个地理大国,同时也是个海洋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以及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中华民族的崛起,必然是一个呼唤海权的时代过程。 一、边疆告急·呼唤海权 中国的海区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组成,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中国管辖的海域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现有陆地面积的1/3。然而,目前除了渤海是中国的内水外其他三个海域都存在一定的主权争议。尤其是东海和南海,争议之大,持续时间

之长,都是世界上所不多见得。即所谓的“三海”问题。 “三海”问题主要包括管辖海域划分、岛屿归属、大陆架划分三大问题。其中面临安全威胁的岛屿,一个是钓鱼岛,一个是南沙群岛,一个是黄岩岛,还有西沙群岛。 钓鱼岛列岛位于东海,仅有2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由5个岛屿和三块礁石组成。日本之所以侵占钓鱼岛,有它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企图。如果日本占领了钓鱼岛,就意味着中国东海海域将有74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被日本窃据,钓鱼岛海域所蕴藏的800亿桶海底石油和油气将被日本据为己有,日本在钓鱼岛设置雷达就可以监视方圆400公里至600公里的海域和空域,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 南沙群岛是南海的一部分,位于南海的最南端,由230多个岛、礁、滩和沙洲组成。南海总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也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不仅具有“第二个波斯湾”的称号,资源丰富,而且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目前,南沙群岛中已有45个岛礁被邻国所占。这些国家为使其所侵占的岛礁及海域“合法”化,把制造驱赶、抓扣我正常作业的渔船渔民,作为宣誓其所谓“主权”、维护其既得利益的主要手段。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问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能源是中国崛起的重要保障;其次,地处“两洋”接合部对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再次,南海方向是

海权对一个国家意义

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内容摘要: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然如此。海权紧密的联系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加强我国的海洋建设。 关键词:海权政治经济安全 正文部分: 一、对海权的理解 海权论诞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由马汉将军提出,把海军建设上升到同国家命运的高度,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大战略角度认识海上力量,提出了“炮舰外交”、“海军威摄作用”等观点,认为海军在战时与和平时期同样重要。起初没有定义,但共同解释点为:海权从来不是一个只关于海洋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概念,它具有时代特征。海权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海洋,更重在利用海洋。在历史和现实中,海权与陆地紧密相连,共涉及政治、科技、自然资源、国际社会等各个方面。甚至可以说:“海权的历史,从其广义来说涉及了有益于一个民族依靠或利用海洋强大的所有事情,是一种有内外联系、统一使用军事与民用力量于海洋,以使国家越来越强大,反应了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力量优势、军事力量,更具体地说海军实力只是海权的一个支柱或关键因素。 二、拥有海权的优势 (一)政治方面 海洋的地缘战略就决定了一个海权国家的政治力量。目前,世界上有一百多个濒临海洋的国家,其中、国与国的地缘政治又以海洋、海权为最终代表,对于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哪个国家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力,哪个国家就掌握了发言的话语权,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西方国家及南亚部分国家对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中国海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在应对马六甲困境问题中的努力正体现了海权问题的深刻影响。当前,中国强调利用国际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断强调“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从而为捕捉和利用机遇推进中国海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海权问题在政治上的认可与重视必然实现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得到发展,其国际政治地位、政治安全也必然得到提高。

海洋发展观与中国海权争端

日本海洋发展观与中国海权争端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各国在“蓝色土地”上开始新一轮的逐鹿。在太平洋的争夺中,中日海权争夺尤为激烈,不仅包括已有的钓鱼岛争端,还包括新产生的冲之鸟岛争端和东海划界、开发问题,这些使研究日本的海洋发展观便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早在1974年日本教授西村朝日太郎就在《海洋民族学》[1]一书中总结了日本的海洋文化观,提出海洋对日本发展的重要性。此后出现的一系列海洋理论使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并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组织全国有关学者专家连续数年进行相关研究。在2001年日本内阁会议批准的科技基本规划中,海洋开发被列入维系国家生存基础的优先开拓项目。“海洋国家”、“海上生命线”成为日本政府内政、外交中的重要指针。日本积极筹建“西太平洋海岛诸国家会议”,把帕老共和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共和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甚至台湾囊括其中。还在2000年在东京召开“太平洋·岛国首脑会议”上,提出“太平洋新天地外交”的方针。[2]所有这些,都集中指向日本对海洋扩展的急迫心理和重视程度,从而与邻国的海洋权利争端呈现上升趋势。 一、日本海洋发展观与中日海域划界问题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各国可管辖的海洋范围大致包括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署经济区几个层次。内水是指一国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海域,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不存在争议,比如我国渤海。领海是指一国陆地领土或内水相临接的海域,宽度最大为12海里,同样受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毗连区是指连接领海并在领海之外具有一定宽度的海域,宽度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24海里,沿海国在毗连区只有特定的管辖权。大陆架是指从海岸低潮线起,海底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向海洋方向倾斜延伸,直到坡度发生显著增大的转折处为止的海床。专署经济区是和大陆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海洋新概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从领海基线起的200海里划为沿海国经济专署区,成为界于领海和公海之间的一个特点区域。正是专署经济区的出现使各国在海域划界问题上产生了许多纠纷,其中和日本海洋发展观密切联系的就是东海的划界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只是规定了经济专署区的范围,并没有对纠纷区域给出具体解决方法。因此各国由于海岸线、海底地貌等情况千差万别,海域划界纠纷一直呈现增长趋势。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划界原则分别是:“大陆架自然延伸法”,以海底大陆架外缘边界为划分争议海域标准;“海岸线长度比例法”,海域的划分应该与海岸线长度成比例;“200海里原则法”,不论大陆架是否延伸一律按200海里标准划分;“中间线法”,共同海域不足400海日本海洋发展观与中日海权争端47里的水域按中间线划分。[3] 东海介于北纬23度至33度10分,东经117度11分至131度之间,是由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朝鲜半岛、日本九州岛和琉球群岛所围绕的一个边缘海。东北部以对马海峡,西南部

中国海权论文

中国海权论文 众所周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在当今国际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的脱离海洋而独立于世界之上,即便内陆国家依然如此。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然而,如果中国没有控制海洋的权力,即“海权”,那么即使如今拥有如此丰富的海洋资源,也无法永远保持海洋资源资源的控制权。尤其,中国仰赖能源和外贸,不容有断炊之虞,如何“确保海上重要战略通道安全”,成为中国建军备力最为紧迫的任务。此外,中国有着广袤的海洋权益,但并非得到了很好的主张及维护,如今,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对我国领海、岛屿的争夺变得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南沙群岛、钓鱼岛局势更显得紧张,而我国缺乏远洋作战能力,维护海疆的巩固与安宁成了中国国家安全问题。虽然我国派出大型渔政执法船远洋执法宣布主权,但人所皆知,执法船毕竟只是行政执法,一旦犯我海疆的外国军舰铤而走险的开火,渔政执法船是没有招架之力的,何况南沙群岛的大量岛礁都被外国占领,钓鱼岛也实际为日本控制,中国政府要真正的收复那些被占岛屿,以及在领海有效的进行巡航监管,在国际社会中彰显国家的综合国力、威慑力,都不可回避的提到这个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陆地资源已开采数百年,日益枯竭。从现有储量看,铅、锡、锌、石油、天然气、铜、金等数十种矿产,只够开采30^60年左右。但海洋资源的开发目前还不到1%。而50年后,世界资源的消耗量将是现在的3倍,海洋资源将成为人类的主要资源。随便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我国海洋领土问题,我国的海权面临着严厉的挑战。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关国家对南海的认知度愈演愈烈,尤其越南和菲律宾,更变本加厉的搅动南海格局。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海底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海洋的认知程度、以及它在未来巨大作用,越来越强烈得吸引着周边国家的眼球,这也是有关国家对南海海海域的野心越发的强烈根本之所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越南先后侵占南沙群岛的鸿庥岛、南子岛、敦谦沙洲(沙岛)、景宏岛、南威岛和安波沙洲,并派军驻守;1975年2月14日发表的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2007年4月份,越南正式启动与英国石油公司推进在南沙建设天然气田和管道的计划。2月12日,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就南沙群岛的所有权公开发表声明,称“有充分的历史根据证明越南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2007年3月份,越南宣布在越南北部海防市东七十多公里的海域发现石油储量丰富的安子油田,并公开邀请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同时邀请俄罗斯作为南沙石油的开发伙伴。 2007年4月,越南政府进一步划定了南沙部分油气招标区块,并将在南沙举行所谓“国会代表”选举;越南还将和英国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气输送管道。不但如此,越南还放出硬话,狂妄地宣称“拥有南沙全部岛屿的主权”,其官方《西贡解放报》甚至声称“决不放弃一寸土地”,并“不惜与中国一战”。 对于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的立场,菲方过去从未表示过异议,但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来,菲方突然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为借口,先是宣称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后公开叫嚷对黄岩岛拥有主权。据统计,从1997年以来,菲在黄岩岛抓捕和骚扰我渔民的事件平均每年二三起。每次事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抗议和交涉,但菲方充耳不闻,侵犯行为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呈变本加厉之势。菲教育部在新版地图中将黄岩岛,甚至整个南沙群岛列入了菲国版图,将地图送往了

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

《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5期 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及其对大国兴衰的影响* 刘中民 【摘要】近代东西方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对此西方学术界多从文化传统、经济动机、政治制度等角度加以解释。对于海权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认为,世界海权兴衰的历史表明,资本扩张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海权存续与发展的支撑性要素;对于如何科学看待海权与大国崛起的关系,本文认为,海权本身并不具有确保国家强盛的神奇功效,国家盛衰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活力以及制度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海权历史动力大国崛起 海权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历史机遇在于中世纪晚期出现的地理大发现,不同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尤其是东西方国家对历史机遇的不同把握,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很显然,欧洲国家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完成了国家的崛起,而东方国家尤其是创造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奇迹的中国,却与近代世界权势变革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对于西方海权国家的崛起,英国著名军事学家富勒曾经指出:“自从发现了新世界和绕过好望角以达东印度群岛的航线之后,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西移,逐渐远离地中海地区,而趋向大西洋沿岸。如此,西班牙、葡萄牙和英格兰,以及后来的联合省(UnitedProvinces)和法兰西,为了世界贸易和新发现的地区的主权,都变成了相互竞争的劲敌。自此,一直到最近,帝国主义的发展都是趋于海外的殖民主义,而帝国也趋于海洋化形式。”[1]对于中国的命运,也有学者评价说:15世纪的“中国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的一百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国。但中国没有”[2]。以上两种 作者简介:刘中民,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基金项目: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成果;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世界海洋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选择”(04JJDZH017)阶段性成果。 [1][英]J.F.C.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2卷),钮先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美]李露晔(LouiseLevathes):《当中国称霸海上》,邱仲麟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